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

第1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事业单位的预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处理的实际需要,财政部于2013年12 月30 日了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自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新会计制度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科学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新会计制度增加了财政改革的会计核算内容,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规定了基建数据并入财务总账,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强化了资产计价和入账管理,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

在当前科学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只有透彻地理解了新会计制度的内在涵义,充分结合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才能构建起一套规范、准确的财务核算体系,确保单位的财务状况、科技成果、预算执行情况得到更为全面、真实、合理的反映。

2 会计科目体系的变动和会计科目使用的说明

新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做出了重大变动,彻底改变了“收入、支出和年终结转”的核算思路。

2.1 会计科目体系的变动

会计科目变动主要体现在收入类、支出类和净资产类。收入类,将“技术收入”、“学术活动收入”、“科普活动收入”、“试制产品收入”、“教学活动收入”作为“非科研收入”科目的下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支出类,将“事业支出”分设为“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支撑业务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科目。取消了“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所得税”、“结转自筹基建”、“科研成本”、“技术成本”、“经营成本”、“研究室(车间)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科目。

净资产类,将“财政补助结存”科目变为“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将“拨入专款结存”科目变为“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取消了“事业结余分配”和“经营结余分配”科目,变更为“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

2.2 部分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

“科研收入”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承担科研项目取得的收入,不包括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按项目任务的性质分为纵向课题经费和横向课题经费。以科研项目合同完成进度确认科研收入,期末,将专项资金收入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将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至“事业结余”科目。

“非科研收入”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承担非科研项目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收入、学术活动收入、科普活动收入、试制产品收入、教学活动收入等,不包括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科研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承担科学项目研究活动发生的各项科研支出。包括为开展科学项目研究活动而产生的科研人员薪酬和项目直接费用。

“非科研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除科研支出以外的其他项目支出,包括技术支出、学术活动支出、科普活动支出、试制产品支出和教学活动支出等。

“支撑业务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为支撑科研活动发生的各项不能直接计入科研支出和非科研支出的其他辅助科研业务支出,包括支撑业务人员薪酬、技术平台运行、公用仪器运行维护等综合支出。期末,将支出额分摊转入“科研支出”和“非科研支出”科目。

“行政管理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及科学事业单位统一负担的工会经费、诉讼费、中介费、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

“后勤保障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活动提供后勤保障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科学事业单位后勤保障部门提供后勤保障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及科学事业单位统一承担的水、电、煤、取暖等各类公用事业费、物业管理费、绿化费、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费等。

“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科目分别按照“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分级核算。年末将“财政补助支出”本期发生额结转至“财政补助结转”科目,“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本期发生额结转至“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其他资金支出”本期发生额结转至“事业结余”科目。

“库存材料”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在开展科研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实际成本。发生自行加工库存材料业务的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在本科目下设置“生产成本”明细科目,归集核算自行加工库存材料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分配的间接费用。新会计制度对“库存材料”科目核算要求的改变,既可以完整地归集科研项目研发过程中领用专用材料的全部成本,避免专用材料成本的缺失,又可以更好地匹配科研项目预算指标,避免将无预算指标的人员经费直接列入科研成本中。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本科目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离退休人员工资”、“在职人员工资”、“其他个人收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在核算职工薪酬时不仅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账务处理的步骤和会计科目的使用,而且要根据各项经费的来源统筹分配,准确合理地归集到恰当的成本类会计科目中。

“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期末,将财政补助收入和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中的财政补助收支本期发生额结转至本科目。结转完成后,当对财政补助各明细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应当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按照规定上缴财政或注销额度。

“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期末,将科研收入、非科研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结转至本科目贷方,将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其他支出等本期发生额中的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转至本科目借方。完成结转后,应当对非财政补助专项结转资金各项目情况进行分析,将已完成项目的项目剩余资金区分以下情况处理:缴回原专项资金拨入单位的,通过“银行存款”等科目缴回;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至“事业基金”科目。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年末,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余额结转至本科目。有企业所得税缴纳义务的科学事业单位扣减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后按照有关规定从经营收支结余中提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后,将余额结转至“事业基金”科目。

3 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

财政部、科技部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 [2011]434号文)中将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

间接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课题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为: 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不超过20%;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3%;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0%。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

4 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4.1 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难题

科学事业单位主要是在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共性技术研究领域承担科研项目,课题组在科研项目立项时签订合同任务书,编制科研经费预算。但是,在经费预算执行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主要包括:一是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难度较高,其设备、材料、咨询、劳务和差旅等费用往往会随着研发的难度而加大,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使经费预算难以精准;二是财政核拨科研单位人员经费的缺口较大,没有考虑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差异,尤其是从事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的科研单位,难以通过横向收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来弥补人员经费的不足;三是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大多是由于科研所需通过专项经费和课题经费添置的,但后续庞大的运行费和维护费在立项的预算中未能预留,正常核拨的机构运行费难以满足经费需求;四是绩效工资在间接费用中所占有的比例较小,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绩效工资所占比例不得超过直接费用扣减设备费后的5%,在科学事业单位人员经费拨款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难以通过绩效工资来实现对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

4.2 科研经费预算指标与会计科目存在差异

科研经费预算中的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和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四个指标与科学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不匹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未明确规定产生上述四项费用时应归入哪个支出类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造成了不同单位、不同部门对科研经费核算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5 科研经费财务核算体系的构建

科研经费主要由科研专项经费、纵向课题费、横向课题费、人才专项经费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构成。科研专项经费、人才专项经费和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由同级财政拨付,纵向课题费和国家重点实验建设经费由国家部委和非同级财政拨付,横向课题费由项目委托方给付。

科研经费的核算应当严格遵照《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执行,新会计制度确定的支出类、结转类的会计科目和使用说明决定了科研经费财务核算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支出匹配来源的原则,各项经费支出的统筹和核算越发需要科学和精细。

5.1 人员经费的分类规划

科学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主要由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特聘专家和科研临聘人员构成。事业编制内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的基本工资和国家规定发放的津贴由同级财政包干拨付,企业编制的上述人员薪酬由单位自筹,特聘专家的薪酬分为人才专项经费支持和科研项目支持两种,科研临聘人员的薪酬在课题中以劳务费的形式支付。各级财政拨款用于人员薪酬的支出和单位实际承担数额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新会计制度对支出类科目的细化极大地提高了人员经费的核算难度,因此,人员经费的统筹是构建财务核算体系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制度中可以归集在职人员经费的支出类科目包括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支撑业务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库存材料六个科目。主要的归集分类为:在“科研支出-基本支出”科目中归集由同级财政拨付的科研人员基本工资和津贴;在“科研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中归集有项目经费预算指标的科研人员、特聘专家和科研临聘人员的薪酬;在“非科研支出-基本支出”科目中归集由横向收入负担的科研人员薪酬;在“非科研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中归集由横向课题负担的科研人员薪酬;在“支撑业务支出”科目中归集无法按项目划分但支撑科研活动的业务人员的薪酬和可分摊的科研人员绩效工资,月末,按分摊规则计入“科研支出”和“非科研支出”科目;在“行政管理支出-基本支出”科目中归集管理人员薪酬;在“后勤保障支出-基本支出”科目中归集后勤人员薪酬;在“库存材料-生产成本”科目中归集加工原材料的技术人员的薪酬。其中,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中的“基本支出”以同级财政拨付的额度为核算指标;“科研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中人员支出以项目合同经费预算为核算指标;“支撑业务支出”科目中包含绩效工资的间接费用支出以项目合同经费预算中的间接费用额度为核算指标。

5.2 项目经费的分类规划

新会计制度细化了年终结转的账务处理,要求严格按照经费的来源划分结转路径。主要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规则为:(1)“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负责核算财政补助收入和相应支出的结转,结转完成后,将留用专项结余转入“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将应上缴的结余资金上交财政,将应注销的额度注销财政补助结转。(2)“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负责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各类专项资金收入和支出,完成结转后,将应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至“事业基金”科目,将应缴回的额度转回原专项资金拨入单位。(3)“经营结余”科目负责核算各项经营收支相抵后余额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事业结余”科目负责核算其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4)“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负责归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的余额,扣减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后按照有关规定从经营收支结余中提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后,将余额结转至“事业基金”科目。

第2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关键词】经济效益;轻烃分馏;装置

近年来,随着炼油企业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对轻烃分馏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轻烃分馏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分馏塔塔顶回流时液相油品混杂在气相排空中,影响了轻烃分馏装置的回收率,会造成一部分资源的浪费。同时,随着炼油技术的发展,轻烃分馏装置在实际的生产作业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轻烃分馏装置的回收率,改良轻烃分馏装置,是当前炼油企业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

1轻烃分馏装置中尾气带液问题的处理方法

轻烃分馏指的是以轻烃混合物为主要的生产填料,利用填料的不同属性来进行生产和操作。在各分馏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得出不同的馏分段产品。再者,轻烃分馏装置在连续性的生产过程中,分馏器中存在着气相和液相两种状态的填料。分馏器的塔顶注入浓度比较高的液相填料,在塔顶馏物冷凝后,将其中的一部分取出作为塔顶回流物料,剩余的作为塔顶填料。同时,由于塔釜余热的存在,经过热量对液相的填料进行挥发,气相的蒸发导致了塔釜的回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塔顶回流和塔釜回流两个生产回路,在气相和液相的变化中,生产出所需的轻烃分馏产品。

在轻烃分馏装置的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塔顶的气相排空中含有大量的液相油品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轻烃的回收率,装置的总体回收率一般在96%左右,造成大量的油品在排空中的浪费。为提高装置的回收率,可以通过对塔顶温度和塔釜温度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在轻烃分馏装置中,温度是影响尾气带液问题的主要原因,塔顶温度过高,由于冷凝器的设计偏小导致冷却不够,从而影响塔顶回流,温度因素是可控因素,可以在生产工艺中进行改进。进料来源也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产品的馏程对塔顶的气相排空问题有很大影响。在重接触塔中,通过降温和增压都有利于气相的回收。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降温和增压是不现实的,当温度增高时,塔顶气相中C3的含量会增大,在温度降低时,虽然这种气相的回流可以重接触塔而实现部分回收,但回收之后的接触塔塔径较小,且填料层的高度也没有达到要求。因此,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塔顶温度过高或温度变化较大,塔顶气相回流与塔釜回流的物流两相流动,导致压降较高,制约了液相油品重新进入分馏装置中,影响了装置的回收率。

塔顶的气相排空中夹杂着少许的液相,大都是因为在气相挥发过程中存在着C5,在放空管遇冷凝结而成为液相。因此,可以在分馏塔的排空处安装一个回收罐,对排空物进行二次回收,可以将更多的液相油品收集起来,这种方法能极大提高尾气带液的回收率。因此,在不断优化分馏塔的操作条件后,应保持物料的相对稳定,以降低气相排空中的液相油品的混合率,提高轻烃分馏的回收率。

2DCS系统在轻烃分馏装置中的应用

2.1DCS系统概述

目前,轻烃分馏装置已经实现了全面的DCS控制。DCS系统通过对分馏塔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轻烃分馏装置的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生产效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DCS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物料进塔控制、分馏塔温度控制、冷凝器控制、采出量控制、分馏塔压力控制、回流塔控制、出料量控制以及重沸器控制等方面。在DCS系统中,轻烃物料在一定的压力下进入到装置中,通过聚结器脱水后,再经预热器加热至30℃左右,将其注入到脱硫醇塔和脱硫烃塔中,经过塔釜的预热汇总进入分馏塔装置,塔底物料在压力的作用下一部分重新回到塔底,另一部分在预热器中换热后进入下一个分馏塔的中部。

2.2DCS系统的应用

轻烃分馏装置的运行效率受到温度、液位、回流量、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对轻烃分馏产品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轻烃分馏装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压力等进行严格控制,保持基本工作状态的平衡,防止因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而影响产品质量。DCS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的方法,不仅能提高轻烃分馏装置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还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总体平衡。

第一,物料流量控制。在轻烃分馏装置中,物料不仅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还能通过对分馏器装置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从而影响生产产品的质量。物料控制最重要的是将物料流量控制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中,从而减小对分馏塔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由于预热器在工作中的温度基本不变,且原油输送的压力在一定条件下是维持不变的,因此,对物流量的控制可以通过单回路的前馈控制方案来实现,保持物料流量的给定值相对平衡。

第二,分馏塔温度控制。分馏塔温度控制主要是对塔底的温度进行控制,物料经过重沸器的导热油加热引起塔底温度的上升,塔底的温度与重沸器的导热油温度成正相关。要控制分流塔的温度,最重要的是对重沸器的导热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分馏塔压力控制。将分流器的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主要是通过对塔底温度、回流量和进料量的控制,将分流器的轻烃物经过分馏塔回流罐中保持恒定的压力,在出现负压时可以在分馏塔中补充氮气,保持分馏塔压力的总体平衡。

第四,塔底的液位控制。塔底液位主要受到下一个分馏塔的出料量和塔底温度的影响,塔底液位不仅对本塔的产品质量产生影响,还能对下一个分馏塔的压力等产生影响,因此要保证下一个分馏塔产品质量,则需将塔底的液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单回路的控制方法已经无法实现对塔底液位的控制,串级控制是实现他塔底液位控制的有效方法。

2.3DCS系统应用的实现

在DCS系统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MACS系统对分馏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智能化控制,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服务器与生产现场的联系,对生产现场进行控制,实现过程I/O单元的信息通讯。在系统的控制过程中,工程师利用DCS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评估生产现场的状态和效率,发出命令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3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良生产设备和装置,能极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消耗,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炼油技术的发展,对轻烃分馏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馏器的气相排空中,由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上的问题,轻烃分馏中的尾气带液问题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回收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尾气带液问题的解决可以极大减少生产中的浪费现象,提高装置的回收率。再者,以DCS系统来控制轻烃分馏装置的运行,减少各种干扰因素对装置的影响,对装置的运行进行动态监测,提高轻烃分馏装置的分离效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茂军,王成,喻杨晨.PRO/Ⅱ应用于碳五烷烃分离装置流程模拟与设计[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1(8).

[2]仵爱怀.加氢精馏制取工业正己烷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6).

[3]王凤军.变频调速技术在化工装置上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电气技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

[4]丛景,张先茂.轻烃分馏装置尾气带液原因及解决办法[J].广东化工,2011(4).

第3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构建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提出背景

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最好的方案就是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有效地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地协调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同时工业化的发展,可以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先进设备,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发展需求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构建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二、如何理解新型工业经济体系

(一)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特点

1.科技含量高。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是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工业经济活动,从投入到产出,从生产到流通,从微观经济管理到宏观经济管理,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以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2.经济效益好。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是各个生产和流通中的各个经济主体,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需求,同时所消耗的投入又比较低,以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并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不断提高这一比值。

3.资源消耗低。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是指各个经济主体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4.环境污染少。新型工业经济体系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做到经济发展而又山川秀美。

5.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工业经济体系就是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又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到发挥比较优势与增加就业,一举二得。

(二)构建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任务

一方面是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应对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经济增长的代价;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从而有力地吸纳因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产生的大量的相对剩余劳动力。

(三)对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新”的解读

1.与西方发达国家所构建的工业经济体系的比较

第一,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走得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这是符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亦步亦趋显然不合适宜。第二,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第三,是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大多实行增长第一的战略,走的是一条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2.与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体系的比较

第一,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过去的工业经济体系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的,国有企业是工业化的主题,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配置。第二,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是新的内外环境条件下的工业化建设,是在我国实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第三,新型工业经济体系是将工业化和城市化紧密结合的工业化。

三、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战略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服务业。重点谈谈服务业,服务业包括四个方面:产业服务业、企业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个人服务业。这四种服务业在我国有巨大的潜在需要。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充分发展,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就业问题。

(二)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体制创新推进科技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

(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新型工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既不是单纯的思路问题,更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两大战略的实施,必须由两大动力推动,一是内部动力即改革,改革要有新突破。最为重要的是使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适应。二是外部动力即开放,开放要有新局面。

从目前看,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心已经从引进外资转变为与世界经济接轨。其中,首先,要通过技术改进和要素优化重组提高重要基础产业国际竞争力;其次,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再次,发育产权市场化和推进要素的市场化进程;最后,加快与国际大资本的产权融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第4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ஸஸ20世纪90年代末期迅速崛起的、影响力颇大的经济学主流,是哈佛大学施莱弗教授(Shleifer)等倡导的“新比较经济学”。他们主张保护产权,认为这是决定制度多样性及其对经济绩效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其理由在于,只有产权得到保护,才有可能保护投资收益,保证合同的执行、纠纷的解决等等,而这又会带来更多的投资和经济的增长。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产权受保护的程度,与制度及绩效的差异密切相关。在保护产权方面的观点主要有,如何避免来自邻居、竞争对手等民间的侵犯(公正地执行法律、维护治安、法律和秩序),如何避免对民间侵犯产权进行管制的政府自身利用其强权进行的侵犯(建立法治国家)。也就是说,法律制度的存在方式与所有经济制度、甚而与经济绩效都是有关的。

ஸஸ施莱弗等建立了可以进行综合性国际比较的、关于法律制度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对经济体系和经济绩效有着有意义的影响,并显示出法律制度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法律制度源自哪个国家(Shleifer 等,2002)。这一因移植法律制度的不同而左右该国经济绩效的轰动性结论,与他们的实证阐述一起,给经济学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对于该学派认为国家命运是由其所移植的法律制度的起源来决定的观点,人们多是从感情的角度进行批评,而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对该观点的批判只限于指标的选择方法和建立方法是否妥当的技术性问题上

ஸஸ本文批判性地探讨了施莱弗等人对法律制度的研究,在青木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基础上,对塔林娜・皮斯托教授强调“法律制度自身根据不同的环境变化持续性地发生演变、进行适应”的观点,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内生性法律理论,也就是说法律制度“并非是不变的、外生性的要素,它以民间行为主体自我约束性的博弈均衡形式内生地生成,并对上述均衡与行为模式加以强化、巩固”。

ஸஸ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法律制度的内生性生成:在日本,当年因终身雇用制度的普及,年工序列制等制度逐渐发生着演化,这种演化使得终身雇用制度更加稳固。但随着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这种民间自我约束性的均衡和行为模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法律制度不随之发生改变,它们就会受到法律制度的制约,理想的均衡和行为模式就不能实现。

ஸஸ我们可以以河流的流动来比喻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河流为最好地适应环境而决定了它的流向。稳定的河流流淌方式(自我约束性的均衡)形成了,在其前提下才可以架设桥梁或修筑堤坝。桥梁与堤坝相当于“制度”。如果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河流的流淌方式自然也会随之改变,那么以前架设的桥梁将失去作用,堤坝将会阻碍河流的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桥梁和堤坝进行修整。这就是修正“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第5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关键词:金融系统复杂性金融风险

一、金融复杂系统脆性的内涵与特征

脆性首先是一种像玻璃、砖等的材料性质,在打破了之前没有塑性变形的性质,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无形的、不易被察觉的。复杂系统的脆性遭受外部原因时,成为系统崩溃的根本原因,但同时也促进和形成了原系统演化的力量。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层次和复杂性的增加,规模越来越大,金融系统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一个个简单的子系统组成了金融系统。在所有子系统的运行继续履行自己的进化,与其他子系统或外部环境的物质,如能源、资金和信息不断交流。因此,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从系统运行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或大或小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这种干扰有一些具有不确定性。此外,仍然有一些事情本身固有的缺陷不可避免。这一系列干扰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到任何子系统,引发连锁反应。在这一点上,对复杂系统的金融脆弱性也同时显示。因此,这个复杂的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的定义是:由于其固有的缺陷,系统不可避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干扰作用,导致复杂的金融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子系统)崩溃,然后引向整个复杂系统的传播,使得金融系统的功能或部分丧失,或整体崩溃,这个特点通常很难被检测到。

二、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脆性过程分析

(一)脆性联系的形成过程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促使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本位货币。单极世界货币体系,使美国庞大的经常帐户赤字成为现实 ,为次贷危机的脆性源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美元是当前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计价和结算的主要货币形式。在与美国的交易中,世界上其他国家赚取到美元,为了扩大出口,避免国家的通货膨胀,汇率及其它因素获取优势,国家在买入美元的同时,在市场上投放大量的本国货币。世界经济本轮急速增长的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资金高流动性过剩,并迅速向金融部门流通,美国的金融产品的大量被购买是这部分资金的主要去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美元的发展速度。在国际金融市场,美元成为世界上的“必备品”,成为全球金融资产配置的“必备品”,美元金融资产正在加速膨胀。这实际上是作为金融产品,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信贷支持。这一切都可以维持在信贷基础上,但这个基础有时也很脆弱,它是动态的。这使得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衡,也是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诱因。美国庞大的经常帐户赤字,使美国金融系统的脆性的时间风险存在,并且逐渐积累增加。这需要通过资本项目顺差为美国减少风险,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动态稳定性,降低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国际金融机构和美元为美国金融市场的全球流动,在美国市场可以最大限度的收入资本化、证券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稳定低的金融资产一再被利用,因此金融资产脆性已被多次激发,并逐步作为风险被转移到国外链。为了分散风险,继续促进金融机构的经营多元化,市场全球化,因而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甚至两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国家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深化了全球化的联系。虽然这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人和功能的风险,然而系统性风险却进一步增加积累,并促进各国之间的风险转移。因而,在全球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中,形成以美元流动为主导的运行系统。

(二)脆性的激发过程分析

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取决于个人的资本统治的金额,取决于他的资本扩散价值生产过程和持续扩大的需要,很小程度取决于产品的直接需要,这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衍生产品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沟通的桥梁,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是它的基本特征。它可以通过杠杆效应获取大量的资本,只是付出非常低的资本充足率。世界上美元的流动性,都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来进行的。据此,美国持续庞大的经济赤字的脆弱性传递到每个子系统中,并渐渐地被激发。在发展之初,虽然遭遇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干扰,但是每个子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组织,并且强于脆性,因而仍然可以运行在非平衡态。这时这个复杂系统的金融脆弱性一直处于隐蔽状态,但金融风险已逐步积累。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为6.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所以在美国的金融系统中,如果一个微型元素突然打击到金融体系 ,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贷款,将立即导致次级抵押贷款部门财政快速增长风险。由于系统是开放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并与他们接触到的抵押贷款投资公司中很强的吸收,以维持其稳定的负熵流的程度。负熵是吸收了大量抵押贷款投资公司也将链接到其他强元素的程度,金融机构和抵押贷款相关的投资银行、保险机构和其他渗透。金融产品和信贷紧缩的风险进一步蔓延,使这些金融机构的帮助,由次级抵押贷款银行和负熵与相关金融机构持有获得稳定的不足以维持自己,他们也将破产。2007年,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并裁减53.04%的员工,这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起点。随之而来的是美国一些大型抵押贷款公司投资出现接踵而至的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如美国两大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纳入政府2008年照顾管理,美国抵押贷款投资公司2007年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证明次贷危机的房地产金融系统的脆性熵受到冲击的影响。

财务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是非线性的特点,房地产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倒闭和保险机构吸收其他子系统脆性,如商业银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其他功能,使得各金融子系统脆性成为其他的变化的主要矛盾,金融风险开始从房地产市场逐渐蔓延到其他金融领域。由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最终复杂系统的金融脆弱性已经成为在运行状态的主要矛盾。已经有大量失败的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迅速枯竭,金融资产价格巨大的跳水,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金融市场像一个巨大的“金融黑洞”,在以美元为主体的运行机制下,不断吸取其他经济体的负熵,使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脆性熵风险转嫁到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次贷危机成为由美国蔓延到其他国家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危机的作用,充分反映了复杂系统、操作性、滞后隐蔽性、金融脆弱性的过程,其中任何一方面发生问题,有可能由此酝酿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

三、基于金融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的金融危机防范

虽然金融制度的演变日趋复杂,金融危机的机制也在发生变化,但它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依然是最重要的关系。因此,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形式实体的具体表现,是商品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类型。因此,可以得出:危机是在商业批发和银行等金融领域中开始爆发的,不是直接在零售和消费相关的风险和业务中爆发的,经济危机最初的表现形式是金融危机。

第一,这场危机充分暴露了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经济体系中,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资产通胀,消费模式和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类型,所生产的增长模式表示过剩全球经济失衡的脆性特征。这种脆性在于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经济制度,存在系统风险和各种缺陷。而要降低这一脆性,最根本的是要创造和一个国家脱钩,保持货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长期稳定,从而避免货币作为储备信贷,促进货币走向国际储备货币稳定的货币风险,供应秩序,提高整体调节方向,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第二,要避免过度的杠杆效应的金融衍生。金融的脆性,使之经济繁荣过程中,投资方只看到了过度使用杠杆效应带来的利润的,忽视了吸引力将下降,资产价格的复杂性有一个巨大的潜在风险。从复杂系统的金融脆弱性可以在金融体系的演变可以看出,脆性的激发强度和脆性熵风险的程度成正比。因此,衍生工具的杠杆作用,将大大增加了无序投资基金,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完善金融混乱复杂系统脆性,加快了复杂系统的金融崩溃。

第三,降低了金融体系的脆性联系,避免传染给其他市场的风险。现代金融业的风险更复杂的多样形式,日益密切的关联度,越来越大的金融体系。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次贷危机。金融市场缺乏监管力度,导致次贷危机爆发前,金融产品能够大行其道。美联储杠杆率的金融市场操作,以及市场混乱监管不严是局势失控主要原因。因此,要地切断传播途径的脆性熵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提高整体风险管理。

第四,完善金融体系的自我组织。由于对经济和金融发展、经济转型水平的限制,一个新兴的经济体已具有高投入,高负债,高消费的“三高”特点。国家赤字的增加,外汇储备的减少。证券投资,以及购买美国的债券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直接投资和银行贷款等之战很小的部分。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极易受到复杂系统的金融脆弱性的蔓延,缺乏自救能力。因此,所有国家,特别是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应增加黄金储备和其他资产,以增强国家在危机时期的应对能力。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抵御金融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金融危机到来时,任何国家都不能幸免。金融系统的全球化特征,使得通过负熵输入外部金融环境,以减少金融风险,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内部产生的熵方法成为可能。因此,通过协调全球各国的行动,使银行及其他金融领域实现统一监管,以有效的遏制危机的蔓延,共同保持经济和金融稳定。如通过联合,以保证银行的再贷款,银行资本的重组等手段,向市场注入流动资金,以提高市场信心,信贷资金将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从而促进资产价格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建立的一专项资金,用于对东欧,亚洲和其他国家出现财政困难提供援助,协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打破篱笆的贸易学说,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从而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四、结论

本文基于对金融制度和金融风险复杂的系统的研究,以建立复杂系统的角度看金融脆弱性,并尝试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对复杂系统理论的金融脆弱性使用金融脆弱性理论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脆性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李琦,金鸿章,林德明.复杂系统的脆性模型及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2005 (1).

[2]张奇.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2.

[3]钱学森,于景元.为一个科学的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 (3).

[4]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J].管理科学学报,1999 (2).

[5]刘曾荣,李挺.复杂系统理论剖析[J].自然杂志,2004 (3)

第6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7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衰减 经济转型 拟合预测

一、动态比较优势

(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即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来考察成本问题。该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静态比较理论,采用的方法是比较静态分析,即研究外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与不同外生变量对应的内生变量的差异。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筱原三代平仅仅是考虑到了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状况,而最终又归结为以最后一个时间点为起点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局限于结果的再次比较,而没有考虑到变动的过程。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在支点

1.比较优势衰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相模仿和学习,以及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深,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也就是说,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会不断衰减。延缓衰减的可行办法就是,向区域优势产业注入更多的其它区域不易模仿、学习和替代的要素,或构筑独立的经济运行模式。例如,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文化的注入,区域体制、机制的革新,运行模式的变革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个简捷有效的办法是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它可以有效保持区域优势,甚至在特定阶段强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保持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

2.动态比较优势的测度模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类优势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差异,针对差异的存在和比较的必要,提出优势弹性概念。所谓优势弹性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种类别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亦即对不同区域同类、同质经济要素对特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的体现和比较。

运用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对经济的贡献(A1,A2,…An),考察特定经济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持续贡献的能力和趋势。其中地区经济增长为(G),动态比较优势指数为(E):

Ea=An-An-1/Gn-Gn-1………………………(1)

对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的简单模型为:

Ep=Ea×ka+Eb×kb…En×Ln/Ea+Eb+…En………………………(2)

其中En,是第a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Eb是第b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依此类推,Ea,Eb…En分别为Ea,Eb…En的权重,En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比较,测算特定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变化情况――动态比较优势指数,即(1)式,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的不同比较优势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即(2)式,成为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说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综合水平。必须指出,该模型尚需大量实证资料的验证,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及其动因

(一)经济转型

1.经济转型主要理论。理论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非常宽泛,主要按照以下逻辑理解。一指经济制度的转变,即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比如苏联和东欧剧变就属于这一类型,是一种根本性变革;二指经济体制转变,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变更,例如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起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体制;三指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主要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指经济结构转换,包含两个层面,从静态看,经济区域或者经济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内在要素配比发生重大变化,如由工业比重较高的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变化。动态看,经济结构是经济主体经过长期经济过程形成的支撑区域经济运行的骨干框架,以及展开经济运行的路径,它凝结经济活动中价值的创造过程,是有序列,有组织,有特定架构的区域运行机制。五是指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直接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

2.经济转型。理解思路和框架设计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文化理念的差异造成了对经济转型理解的分歧。综合多种观点,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是经济主体主导的,以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变革为主要内容,在结构、机制、效能等方面发生的经济系统变革。据此,经济转型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第一,经济转型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三个层面;第二,经济系统的机制、功能、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第三,经济主体主导经济转型过程。

(二)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由经济要素的复杂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开发静态比较优势,注入新内涵形成;通过生产流程和管理创新形成。笔者看来,挖掘动态比较优势,就是运用变化、发展、科学判断的方法来分析、组合、创造、消亡既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深刻挖掘区域内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和不竭的发展动力。运用比较优势衰减理论及其模型可以判断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水平,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动态比较优势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目标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区域经济转型必须着力挖掘区域内部所拥有的综合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现和创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要素和制度条件,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一)区域静态比较优势分析

静态比较优势主要指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构成。内蒙古

中部地区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的发挥和运用。因此,经济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就体现为当前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所谓优势产业。相对优势产业包括:第一类: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的产业类别,包括煤炭产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具体有煤炭的出产、运输、销售;煤化工、煤液化、煤转油;火力发电为基础的电力输出;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等产业类别;第三类:包括以稀土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和以生物、信息为核心的新技术;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这些优势的根基在于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优势的衰减,经济发展必定不可持续。

(二)遴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1.遴选标准。按照现代经济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一是形成内生拓展性经济体系或区域经济;二是形成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四是形成工业化为根基,信息化、数字化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五是深化经济体系的竞争与合作。五大标准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反映了未来人类的共同需求,共同描绘了区域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是区域经济转型必须遵循准则。

动态比较优势不仅局限于资源分布以及主导产业,遴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必须考虑以下方面。其一,现代经济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并非完全取决于民族经济主体人数的多寡,也并非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分布状况,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还必须考虑到,政治体制,产业政策,民族文化,区位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动态比较优势是多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其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激发出文化的活力,加强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成为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核心。其三,区域经济发展源于区域优势的发挥,从而合力获取区域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区域的动态比较优势与市场的适应性上。其四,必须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区域产业结构是围绕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紧密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首先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辅助配套产业之间是否协调。其次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区域内非专门化产业部门是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利益。形成内蒙古中部地区整体的综合比较优势,取得规模效益。经济整体的动态比较优势才能权利推动经济转型。

2.内蒙古中部地区动态比较优势遴选思路与结果。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筛选过程与结果如下:第一类,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以及低端化工产业不符合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代价巨大,所以应该逐步削减规模。寻求其替代产品(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大规模应用,因此新能源行业将逐步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有代表性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的关键产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类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竞争趋于激烈,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问题突出,利润率逐步下降,增速趋缓。这些产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同时产生大量副产品,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因此,应该以集约生产为模式,注入拥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经过筛选,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的高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符合动态比较优势的判别标准。第三类,以稀土资源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储量的垄断性占有高附加值,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体要求。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是农畜产品加工类能够符合要求的必然出路。现代生态农畜产业,这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类别。

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集中体现于以下方面:

有机整合的多元文化,区域的动态开放的多元文化,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和核心的优势要素就是区域的多元文化,区域聚合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明,聚集了穆斯林文化,同时囊括多样文化形态。多种类型文化通过人们的经济交流和生活民俗文化交流,形成了以多民族文化交互的极具活力的多元综合文化系统,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文化内核。

动态城市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从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到呼和浩特,城市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特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经济关联路径,四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起来看,具备形成完整城市经济链条的空间和潜力。按照主导产业的关联性来看,乌兰察布处于经济链条的最上游,鄂尔多斯次之,接下来是包头,处于高端的是呼和浩特,区域经济整合和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显然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的要求。

畜牧经济是区域经济竞争潜力最大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畜牧经济是最符合经济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副产品极少,综合效益高,是内生拓展型的经济形态,符合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自由和谐发展。这种经济形态的存在自然为今后区域经济形态的丰富留存了珍贵样本和发展空间,为人类储备了最符合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和生存方式。

四、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与动态比较优势互动

(一)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预测

拟合预测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逼近实际数据序列的过程,适用于发展性的体系。建立模型时,通常都要指定一个有明确意义的时间原点和时间单位。而且,当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模型应当仍然有意义。将拟合预测单独作为一类体系研究,其意义在于强调其唯“象”性。一个预测模型的建立,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体系,这是拟合的原则。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在实质上就是将动态优势与目标模式匹配。经济转型寓于经济运行中,经济转型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型,经济转型过程必须符合和发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比较优势。只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作用发挥与区域经济转型过程全面拟合,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才能完全实现,从发展趋势来看,双方的关联程度越高,说明经济转型的结果就越好,说明经济转型过程中,动态比较优势发挥的程度就越高,经济的效率与活力就越明显。

(二)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根据

动态比较优势是经济运行的根基。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包括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文化产业、符合城市经济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经济结构条件、有机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符合人类发展本质的畜牧经济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最大资本。城市经济之间在总体来看,处于产业的不同位置,因此,城市经济之间具备很强的互补性和吸引力,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形成区域经济高度关联的有机经济体系――提供了具有很强扩展空间的经济条件。经济转型必须依靠文化转型的实现,文化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先行者,它能够表现出区域经济主体对于经济转移的总体预期和意愿,区域内所具备

的不断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必然激发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思想和意识文化条件。畜牧经济形态经济价值虽然有限,然而,考虑到人类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畜牧经济必将对区域经济转型将产生潜在而深刻影响。

(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互相促动

动态比较优势并不是孤立存在,经济转型是动态比较优势的整合运用过程。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一个具有很强活力的动态有机体系,各要素之间高度关联,形成的是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资源型产业的高端化、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文化的多元有机整合。归结起来,经济要素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经济转型的物质条件;多元文化整合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了思想和文化基础,说明区域经济转型是由区域经济主体主动选择生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畜牧经济形态对现代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的调整与修正,对工业和信息化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外在保障。它们共同构成区域经济转型实现的主要条件,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然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蕴含着动态比价优势的丰富过程,使得动态比较优势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内容、结构、功能,所以经济转型对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起到了促进作用,动态比较优势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了从内涵、外延、从内容、结构到功能的全面更新。动态比较优势系统的优化过程与经济转型过程相互促动,必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完成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

五、发挥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推动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转型

第8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关键词】 创业型经济 “技术--经济”范式 创业政策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确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各种经济体制的结构形式日益完善。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当前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心,在当前我国处于一个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结构调整的战略转型期,是各种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战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关键时刻。同时伴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增加,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阶段如何实现合理的资源选择和社会道路体制的应用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

1.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

创业型经济虽然是西方经济学界刚刚兴起的研究领域,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中人才的不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各个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制约因素。创业经济的应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逐步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把握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寻求适应于本地区的创业型经济发展模式和解决政策是当前探究的主要形式和方式。从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针对各种新型经济模式在发展中形成的经济措施进行管理控制是体制变革与机制创新的战略完善关键。学习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然而在悬系的过程中却不能够灵活地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实际进行综合应用却是限制经济体制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当前各个发达国家中,经济持续不断增长关键在于其整个社会旺盛不衰的创业精神和新创企业生生不息的创业活动。

在当前社会中,世界各国经济都存在着一个改革的模式和方式,创业革命已经逐步的席卷全球,支持鼓励创业经济的发展和制定合理的创业经济管理政策已成为多数国家探究的主要方式。创业活动作为将科技创新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对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发展的改革有着不容忽视的发展前景。

2. 改变经济增长逻辑的新范式

创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而且在当前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快速良好发展,使得创业经济的出现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和系统。各个国家制度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个把创新和商业活动紧密相联的创业网络,并从制度结构、政策支持上对社会经济制度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必然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创业不仅能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增长的各种创新,发挥经济引擎的功能;而且可以通过基于创新的变革改变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当前我国发展创业型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3.1体制形成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体制设计与制度安排对于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劳动力结构等还存在着既往传统经济模式的烙印,与创业型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创业孵化体系、教育培训制度、风险投资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利润分配与激励制度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等一整套的制度结构尚未形成,体制障碍了构成创业型经济的基本制度性约束。

3.2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环境不善形成创业型经济的生存约束创业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创业资源、创业政策、宏观经济和技术变革等要素构成,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

3.3创业型经济的系统缺失,难以形成灵活有效的创业循环体系创业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尚未形成,缺乏共生进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科技项目与风险投资不能有效对接,造成了资源的配置错位和严重浪费;创业企业、研发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共享程度低,缺乏协调互动;创业企业势单力薄,尚未形成以价值网和市场需求链为核心的创业网络,为新生企业构筑聚集生存与成长所需的生态空间狭小,也就难以形成创业型经济循环发展的有效机制。

3.4创新源不足,创业资源获取困难,形成资源约束资源获取渠道单一,我国是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对创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创业投资只占GDP0.02%。同时由于初创企业在资信方面欠缺,初创企业很难获取创业所需的资源要素。孵化器或创业园区还处于提供初级生产要素和硬件设施的发展阶段,创业期企业亟需获得的创业管理、金融资本和市场开拓方面的资源十分欠缺。创业政策缺位,目前我国的创业政策需要从投入目标化、创业需求端和政策地方化着眼,系统设计多元化、多层次创业政策体系,并积极贯彻实施。

4. 创业型经济的宏观治理模式的选择

政府管理经济的合理性是出于市场失灵、系统失灵和战略需求。本章对政府在创业型经济中的战略定位与角色转换、宏观管理模式与特征、管理模式的选择以及宏观管理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政府应重新定位在创业型经济管理中的角色。

此外政府管理因遵循创业型经济发展与企业成长的不同演进阶段,有所侧重。例如,政府在创业网络演化不同阶段的作用:在不同阶段,政府提供公共设施,完善创业网络的运作,形成一个“创业生态”系统,而政府在这个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5. 创业型经济政策体系的框架设计

创业型经济中,政策工具是政府达到发展和治理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创业政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激励更多的人创建企业,提高初创企业的存活率;--是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为新企业创造更好的成长机会等。创业政策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目标和手段能否为其目标群体所理解和接受。创业政策就是政府所制定的鼓励小企业创立、成长的政策和支持措施。综上所述,创业政策是以支持创业过程为核心,同时通过改善文化、制度等环境因素,并运用政策工具来培育创业家、创业企业乃至新兴产业的政策。

6. 结束与展望

第9篇: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范文

[关键词]审计;混合所有制经济;经济改革

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指的是我国在国有资本投资项目中允许非国有资进行参股投资的一种经济制度,其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完善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能够对我国社会经济体系进行有效完善,进一步加快我国国有企业与新经济环境下的市场融合,但是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有效融合。本文就将对审计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的作用进行详细探讨,为进一步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力。

一、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重心

(一)进一步加快改革脚步

在上一轮国有企业经济改革中,其改革核心主要是合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将国有企业正式纳入我国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中,以此来实现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而在上一轮经济改革中,我国国有企业不仅成功挺过难关,更使得自身实力有了飞速进步,经营规模和企业实力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在此时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却存在一个明显问题,那就是当非国有资本融入国有资本之后,国家为了能够确保对国有企业的掌控力,其企业经营管理者将会依旧采用任命制的方式。这种方式,就会给非国有资本的投资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脚步,尽快对改革机制进行完善,全面体现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的公平、公正原则性,消除或者是减轻非国有资本投资人的心里负担。

(二)合理运用市场调节方式

就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情况而言,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改革过程中除了要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机制进行完善之外,还应该对混合所有制经济下的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方式进行有效调整。首先,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中,为了充分体现出其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市场主导性,应该最大限度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合理运行市场调节方式对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1]。其次,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还应该对企业内部的经济组成进行明确,对国有资本和私有资本的占比进行合理分配,要确保非国有资本投资方的利益,避免对非国有资本投资者造成影响。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下的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一定要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干预,尤其是不能过分参与到企业资源的配置工作中。否则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就会收到政府的左右,非国有资本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会对非国有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融合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造成影响。

二、审计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所具有的作用

(一)对国有企业的活动和决策进行审计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下,对国有企业的活动和决策进行审计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通过审计工作,对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以及决策的合法性和成效进行审计,避免因为企业管理者的个人问题而影响到所有人的利益。其次,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活动和决策进行审计,能够充分体现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消除非国有资本投资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有效进行[2]。

在对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决策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重点对企业活动和决策的合法性进行审计,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非国有资本投资者利益的影响进行判断。如果在审计中发现企业活动和决策存在违法性,要及时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控制,尽可能降低弱势方,即非国有资本投资者的经济损失,避免对非国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积极性造成影响。

(二)对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合理性进行严格审计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体系改革,应该对其改革的合理性进行严格审计,并将审计工作严格落实到企业改革的每一个环节。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体系之下,除了要对非国有资本投资者的利益进行保障之外,还应该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有效保障,避免其经济效益受损。比如,在引入国有资本投资,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出售的过程中,应该确保独对信息进行及时,并确保其信息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使每一个有意愿参与到国有企业投资中的投资者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准备、最有效的资产出售信息,避免因为有心人士暗箱操作而出现国有资产被低价出售或者是非国有资产被高价收购的情况,避免国有企业资产无端流失,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三)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通过企业资产收支情况审计,能够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确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平、公正、公开的对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经营期间的会计信息、企业账务、帐表以及企业资金流向等进行详细调查,并判断其真实性,避免出现错账假账和企业资产被非法挪用等问题的出现,对国有企业自身和非国有资本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进行有效保障[3]。

(四)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审计

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任命的管理者的经营和管理情况进行详细检查,避免因为企业资产出现漏洞和统计失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经营管理者多数为任命制,所以新老管理者在交接时经常会出现忽略对旧账进行管理和不对新旧张进行核算等问题,进而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出现漏洞或者是统计失误。因此,为了避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出现漏洞,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合理审计,在对企业新旧张进行分别审计的同时,再对二者进行统一核算,以全面确保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下企业拥有者的经济利益不会遭受损失。

结束语

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的最佳保障。但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系下,作为弱势方的非国有资本投资者的利益容易蒙受损失,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确保非国有资本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琼.论国企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的股权制衡[J].经管视线,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