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政治学科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素质教育;情感教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political lesson teaching 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vestigation
Ye Yu-bin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the teaching target of the lesson is to pass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of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make the student control foundation knowledge and basic technical ability of this academics, want development student usage scienc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of study method, also want development student formation good of thought morals quality, set up exactitude of value.Only this three target common implement, just be advantageous to development student of overall character.
【Key words】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Emotion teaching;Classroom teaching;Evaluation system
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实施,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严重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新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能力、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素质,而且,素质教育在不断深化、发展这为我们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而学校要落实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进人现代社会以来,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学生来说科学知识越丰富、越深奥,就越需要教师的帮助,社会矛盾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化,就越需要教师去引导。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教书育人,担负起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教师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思想政治课本身体现了多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练好内功,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平面的教书匠”,要努力成为“立体型”、“学者型”的教师。
成功教学实践表明,一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其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扞卫真理时,才谈得上转变为学生的信念。而只有当知识转变为学生的信念时,才谈得上道德教育。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此外,思想政治课的网络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内在的驱动力,使他们更加专心投人学习,“趣学”、“乐学”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情感性和民主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重视情感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是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普遍的联系,政治学科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学科如历史、地理、语文,甚至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初中政治课教学大纲》曾明确指出:“初中政治课要处理好与小学思品课、中学语文、史、地等课程的关系。”因此,政治课要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全局着眼,在与各科教学的横向结合中进行讲授,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沟通各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扩展学生的思维。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师讲生授的局面必须改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地参与教学的时间,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今天的学生有敏锐的思维,有看问题独特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要学生超越教师,教师必须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思考、辨别、批判的人,我们怎能指望他去开拓、创新呢?我们应当敢于让学生上台当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与你平等对话,敢于允许学生提出与你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只有这样才有保证明天我们的学生会拥有一颗充满批判精神的头脑。
超越政治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二是外联,让学生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调查,请社会名流讲课,使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三是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比,鼓励学生收听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组织时事沙龙,使学生感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做到政治学科知识和思想教育功能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究,了解生活,关注科学,走向社会。只有通过这样的政治学习,学生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从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政治学习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特别是通过故事引趣、设疑引趣、诗歌引趣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人人积极参与、乐于学习、明理导行的目的。
初中政治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但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评价方案还是老样子,考核制度依然未变。学校还是热衷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在传统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唯恐学生成绩下降抹杀了自己一年半载付出的艰辛劳动。
一、课堂导入,激发兴趣
初中生如果对某一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来说,要精心的备课,尤其是课堂导入环节,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课堂参与度,达到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充分“备学生”,因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如教学《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一课,我在导入新课时,先给学生播放了非法网吧的视频:
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在他们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同学在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打游戏或聊天,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他们中有的精神萎靡不振,成绩明显下降,有的还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动作,在现实生活中去殴打同学。小泽拨打市长热线反映了这一情况。不久,这些非法经营的网吧就被取缔了。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如何看待小泽的做法,怎样评价小泽的行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找学生明确和展示。然后,教师进行归纳,以此来引入新课: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的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因为,我们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在黑板上板书“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
这样的课堂导入,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最终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尝试多元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中学政治教师来说,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校内外有利条件和资源,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尝试多元教学,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这样才可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教学来唤醒学生,来激发学生,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尝试多元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选择如讨论、表演等形式,以此来调动每个学生,促使其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也可以尝试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如,我在教学《诚信是金》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老人搭车意外死亡,子女拒车主赔偿感动网友”的视频:
前不久,一位普通农妇刘女士在骑电动三轮车赶集的归途中,遇到同村76岁的李老太太及其孙女步行回村,遂热心搭载她们坐“顺风车”。不料路上三轮车侧翻,三人均受伤,其中李老太太伤情最重,经抢救无效去世。出于愧疚,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经济赔偿,而李老太太家属四次坚决拒绝。刘女士说:“如果不是我好心办坏事,老太太就不会走得这么早,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补偿!”李老太太家属则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我引导学生:这则时事体现了什么道理?让学生进行讨论,找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共同明确:1、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扶危助困、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勇于担当与实事求是的诚信精神;2、让我们重拾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社会传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兴趣高涨。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我设置课堂情境,先是为学生播放课件,讲述经典故事《九色鹿》第一节,然后提问:如果你是那个溺水者,答应了恩人九色鹿的事,你会怎么做?学生会说:“会履行诺言。”然后我进行课堂小结:我们答应了别人的事,对别人做出承诺,就一定要努力去履约。这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这种品质是什么?以此来引出诚信的含义。
可以说,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给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音乐和动画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产生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可以拓展学习领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引入;必要性;措施
作为我国教育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意义重大,同时与个人的德行素质有着直接联系,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初中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外界的诱惑,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信仰,避免误入歧途,然而由于政治课理论太多,枯燥无聊,政治课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本人认为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加大时政教学的力度,通过时政教学加强学生对政治实践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一、当前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现状
时政教学,即将时事政治引入到教学中来,通过实际发生的事件来更好地传输政治理论,将所教知识借助时事来表现。该方法可归为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单独成立的,它与政治教材密切相关,同时又是政治课堂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延伸。政治理论过于枯燥,而引进时政教学后,可将实例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来获得理论的学习。另外,该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部分学校还未认识到时事政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初中,有些教师认为时机尚早,学生的年龄还不适合学习政治,其实,就是趁现在学生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定型,才应对其加强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少数学校对时事政治有一定的涉猎,但都是为了考试而用的,教师缺乏更新知识的意识,每次举得例子都差不多,不符合时政的时效性,以致于虽然涉及了时政却起不到任何作用,同学从中难以获益,对时事仍是缺乏了解;有些农村或偏远的山区,由于经济技术条件恶劣,日常生活已是艰难,很难有余力去关注时事,缺乏相应的渠道。
二、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必要性
1、教学改革的需要
以往的政治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最大的不足就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严重的束缚,主要原因是政治课程过多的理论知识,学习起来很是枯燥,再加上教师的灌输性教学方法,使学生难以接受,许多学生在政治课堂上都表现出一种懈怠甚至厌恶的情绪。而时政教学的引入,教师通过最近发生的新闻,以讲述实际案例的形式来促进教学,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市场运行的要求
如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尤为激烈,环境也变得十分复杂,在此背景下,难免会有一些不良思想传播,而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各方面也都还未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而走入歧途,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其他丑恶现象。为保护青少年健康的成长,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加强政治教育。而时政教学可以借助一些社会案例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对其后果有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从而避免步其后尘。同时,通过这些反面教材,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在培养其主动分析能力的同时,又能提高其法律修养。
3、世界局势的需要
当前社会复杂多变,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剧,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世界格局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而且这种局势还在极其细微地变化着。政治学习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观念用于实践,通过时政教学可以对国家当前现状有个了解,认识到整个世界的变化,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意识,只有跟紧时代,适应时展,才能不被淘汰。另外,对国家新的政策方针的贯彻,有利于为自己的未来做相应的规划。
4、素质教育的需要
才能和德能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两个因素,对一个人来说,没才不可怕,没德是最可怕的,德能是才能发挥效果的基础。而时事政治属于德育的一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德能教育。由于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潜移默化之下,有助于学生的思想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人们需要更多的信息,而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学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随时了解到时事,可以说,时事已经对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很大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德行。
三、加强和改进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的措施
1、时政教学应突出教育性和时效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自身应树立起不断学习的习惯,及时了解时事,可通过看电视、上网、读报纸、听收音机等方式来获得时事信息,并将其合理运用到课堂中去。学生对新事物都很感兴趣,所以,信息一定要新,否则,拿几个月前的事做例子,学生难免会觉得老套没新意。同时,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习,培养其对时事的兴趣,加强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不应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课堂上,应使学生走出课堂,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来获得最近各种消息。另外,时政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时政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政治教育,对时政的关心,既可以用于考试,又能为枯燥的课堂注入新元素,改变课堂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
2、将时政融入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课堂上随时选取时事,让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讨论,培养其关心国家大事和身边事的习惯。通过留作业的形式使学生自己去获得时政信息,充分利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时事小播报,将时事引进课堂。并长期坚持此习惯,潜移默化地将时事背景与所学政治知识水融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到了一定时期,其效果必将显现出来。
3、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评论
时事涉及的范围很广,对初中生而言,由于各方面都不成熟,在思考问题时,难免会缺少深度,做不到一针见血,不明白事情发生的根源以及为何会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定期的开展一些评论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时政大事的内涵。另外,在讨论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其能够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其观点可能是幼稚的、错误的,甚至很荒诞,这时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对其加以纠正。
总之,初中政治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教学方式不当以及其他原因,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有必要引入时政教学,通过时政事件,唤醒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拓展视野,了解当前世界局势和国内动态,对社会焦点有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会坤.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时政教学[J].学周刊,2013(2)163-165.
[关键词] 初中教学;政治课堂;法制意识;着力培养
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程度是培养全面性人才的标准之一。法制意识的培养,不能随心随欲,同时也是不可一蹴而就的,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长久而系统性的任务。因此,学校进行政治课程教学时需要采取合理高效的方式,从而实现法制教育的稳定性开展。
一、培养中学生法制意识的必要性
初中学生处在青少年阶段,对外界的判断力以及自身的认知力还很薄弱,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消极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往往会失去自身的行为控制力,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下,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益突出,不仅影响自身的成长发展,对家庭、社会、自己周围的人际网络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青少年受到法制思想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然而初中政治课程的设立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作为学生日常接触的学习科目之一,政治课程由此成为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融合法制思想的不二载体,广大青少年是其直接受益者。加强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法制教育,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与法制观念,初中政治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挖掘课程资源
1.明确法律含义
在初中政治课中,教材内容不仅包括道德理论知识,还涵盖了一系列日常得以运用的法律条文,例如《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民法》《刑法》等。初中政治课首先从法律基础知识的介绍开始,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法律是什么,即:由国家制定的,并且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我国法律不是枷锁,而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让学生正确积极地认识法律。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一点导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对自己的公民身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具有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具有普遍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切实维系法律与学生的相关性
教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当着重介绍与学生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法律,例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使学生明确如何能够称之为犯罪行为以及违法行为,让学生明白与自己健康成长具有密切关系的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道什么是犯罪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前者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应当受到严格处罚;后者普遍概括为不履行法律规定或者超出法律禁止界限的行为。同时让学生知道违法必然受到制裁,即凡不履行法律规定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法律意识,为自己拉一根警戒线。
三、优化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政治课程一般较为严肃。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中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缩小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感,着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留下的弊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教学。例如在设计具体案例应对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启发,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动性并用以正确分析现实问题。其次可以选定一个法制主题进行主题班会、模拟法庭或者知识竞赛之类的活动组织。同样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调研等多项活动,从而通过宣讲法律故事、进行典型案例审理等方式,将法律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加深印象。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在学生假期过程中双向入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法制教育活动,从源头断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2.探索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师应当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运用多重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论传输与自我实践、合作学习与独立探究相结合,让学生自主进行合理科学的学习,提高学习效能。在学习之余,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有计划性插入情景教学,以游戏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提升学习的热情。学生自主寻找案例进行剖析再现,并大胆质疑,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3.注重课程教学的层次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情况,做到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教学设计与练习布置,将法制意识彻底融入学生生活。首先应当注重不同性格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不同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深入分析,设置不同的层次与不同形式的教学。中学阶段法律教育是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与自身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应用,培养学生懂法知法守法的良好品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逐步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制观念的熏陶并将其转化为己用。
4.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
初中学生大多处在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比较叛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除了以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之外,更应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在此年龄段内有不良行为或者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与帮扶,矫正不良思想,预防违法犯罪。学校及时对全体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存档备案,尤其是留守儿童,对管教宽松者,切实了解其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表现,对行为不良的学生,教师应当与家长建立一个长期通信的渠道,及时交流、解决。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关爱。
5.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化的发展,多媒体逐渐走进教育教学中,尤其对于政治、数学一类的严肃性科目,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将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示出来。例如多数国家屡禁不止的,近些年来,由于青少年群体的是非能力较差,贩卖者逐渐将矛头转向这一群体,进行引诱。在讲解危害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多样化的案例供W生进行分析与警惕,搜索一些历史鸦片知识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还可以将任务下发给学生,让其自主查找资料,给以鲜明的对比,让其充分认识到的危害性,自觉地抵制、拒绝。
在当今社会,由于法制观念培养教育的不及时,教育模式不完全,导致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从而使犯罪率大大增加,给家庭、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初中政治学科的开设有效地为法律知识的普及提供了联系的平台,与青少年直接进行对接,将法制意识留在心中,更加珍惜现下的稳定美好的生活,为其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法律并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培养出能够适应法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初中政治课程的教育任重道远,必须依靠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努力,在提高学生自身法制观念的同时,也为国民素质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岑光庆.初中政治教学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0):18.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思想政治课;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是通过不断的提出问题,并经过社会实践不断地解决问题来实现学习目的的。在政治单科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专业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一个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因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
一、选题过程中的教师指导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是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首先,把握课题方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高中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知识面广、反映灵敏,但心理成熟程度并不高,社会阅历肤浅,看问题好走极端。这时教师应该发挥政治学科优势,加以疏导。
其次,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的价值结合起来。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但无论是何种方式都要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题的价值结合起来。
再次,选题要源于教材,但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课题范围、难易程度等方面要有所区别,因人而宜。同时,选题要找准切入口,题目范围适中。选题太大,不容易找准切入口,研究课题时会出现面面俱到而无法突出重点,讲透问题的现象;选题太小,则范围受到局限,资料少,内容少,课题就有可能无法进行下去。
二、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资料。“有价值的资料”就是能解决问题和支持结论的资料。此时要注意学生是否按预定实施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资料的搜集是否与研究活动密切相关。学生搜集来的资料是原始的、零散的、无序的,教师在融入了学生的思考后,要引导学生在资料“为我所用”的基础上使其得以升华,提炼出学生自己的观点。
2.指导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文献法等。哪种是“最合适的研究方法”,取决于研究的内容形式、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具体的研究过程。
3.指导学生发挥团队精神。教师要指导组内学生各司其职,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在课程评价体制中要把个人成绩的高低与集体成果结合起来,促使每个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更多地考虑课题小组的团体利益。使学生感到团结才有力量,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学会理解,宽容他人,在集体成果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三、结题过程中的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整理分析资料,提炼总结观点。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利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辩证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辨别、筛选,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把感性材料上升为学生的理性认识,为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奠定坚实的基础。
2.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具体分文字和实物两大类。文字类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等;实物类包括实物模拟、有关图片、多媒体课件等。结题报告就是研究成果的书面表达形式。在以思想政治课为主的研究性课题中,一般以结题报告的形式来表现研究成果。
3.研究成果的展示和答辩的指导。第一,让学生明白展示和答辩的基本程序。第二,演示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时,材料的展示要充分、直观,材料与观点要高度统一,对相关的科学术语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阐述。第三,在答辩阶段要鼓励学生充满自信,仔细听清专家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回答,以免由于紧张而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4.做好结题后的反思工作。首先,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引导学生“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已成功地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在已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还能引发出哪些新课题”等。其次,对操作过程的反思。比如引导学生从选题的可行性、计划的合理性、组员的团结协作、访问调查、资料收集等方面回顾优点,总结失误的地方,以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四、指导教师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不是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比较强调创造素质目标。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不仅是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还有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重过程,轻结果。教师应从学生参与活动的认识和态度、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收获体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泡括课前准备和预习参与、课中的学习参与、课后的作业参与和评价参与)教师的参与和学生参与,真正体现“教”和“学”的双向互动.尤其对学生参与更为详细具体.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变过去重知识传授为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光是要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好、接受和掌握书本知识。因此,“参与式的活动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重在参与“导”,学生重在参与“学”
3.“政治课参与式的活动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过程及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理解知识,促进思维,提高能力;在长期的潜移默化、逐步内化中形成一整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独特的思维形式,从而终身受益。
4.政治课参与式的活动教学,师生参与互动,教师以“知”促“能”,学生以“智”提“能”。在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势必带动学生的“情、意、行”。这样,以本导情,以智力因素带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提升,反过来,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因素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相,导益彰。用新课标的话来说,就是既要重视知识能力,更耍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施参与式教学的过程
1.课前准备参与。从心理学角度看.有意注意往往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率,集中思想,专注注意点,效率一般比较高。为此,在教学某一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好导学提纲,有时要进行资料的收集,有时要进行游戏、小品的演练,等等。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纲可依,有事可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否则学生在预习时只能浏览一下课文.不作深入,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个环节比较重要,它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速度和深度,老师除了要作好指导外,还要花时间强化行为训练,使学生知行统一。
2.课堂合作探究。课堂活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参与中的学是关键,教师的导是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动起来,要授之以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这一方面一定要强化。“政治课的参与式的活动教学法”可以说体现了这一点.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注重了三个层面的对话关系:教师、学生与书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多重对话,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以学生个体为主体及与书本直接对话为中心的关系,其他的对话都只是为了给学生的个体“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注意师生共评.合作探究,双向互动。当然教师的设计(预设)也非常重要,要设计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课文的知识,进行探究、认知、践行.从而理解全文的要旨,展示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达到政治课的目的。通过参与式的活动,全体同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回到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的践行,实现真正的升华。
3.课后延伸拓展。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注意延伸拓展,但是课后的作业更要注意这一方面,许多老师的作业都是机械性的。而“政治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后作业,一面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一面要体现思维性,要把作业看作既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功过,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践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把课本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学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1 正确认识开卷考试。很多初三学生会这样认为:政治学科是开卷考试,平时根本就不需要多花时间,考试前只需看看考纲,考试时能多抄点内容即可。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初三政治学科开卷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进行综合归纳的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对考生能力上的要求很高,而且试题灵活,有一定难度,涉及知识面又广,因此开卷考试试题要比闭卷考的试题难度更大。考生最好进行全面复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2 加强基本理论的复习。思想政治学科考纲是初三思想政治课总复习和初中毕业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命题的依据,我们每个考生在复习中必须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的复习及把握内在的联系。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首先要熟悉考纲,熟记一些重要的观点,把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和分析问题。
3 提高审题解题能力。提高审题和解题的能力这是最为关键的。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首先来分析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解题思路不对,没有掌握题型的要求、准确把握题意。
②不善于从考题中获得信息,单向思维,认识上的片面性。
③混淆概念,混淆基本内容。
④不会正确运用和区别有关原理和概念。
⑤不会联系实际。
而这中间最核心的问题是看不懂题目,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是造成中考政治分数低落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时政教学;教学策略;初中生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的学生几乎都会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许多的书呆子,只知道死学习,把考高分当成目标而对社会、时政缺乏关注,还有学生只关注娱乐新闻等等。这样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不会得到全面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及国家的发展。所以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进时政教学,不但使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大事,提高对时政的关注度,也会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
一、引进时政教学之前的状况
初中政治课是一门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而且贴近生活,具有极深的教育性和理论性。但同时它也有缺点,比如说有很多知识点非常零散,不系统具体。学习政治需要一个良好的理解能力,许多专业知识要进行深刻的理解。而且零散的知识又需要学生背诵记忆。
这就使学生对政治课缺乏热情、兴致不高,也使政治课的教学难度加大、效率低下。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能考出个好成绩,就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反其道而行的后果就是学生的成绩或许会在短期提高,但长期下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根本就不会提高。所以将时政引入教学中,使政治课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而且现在的教材上的范例与不断进行改革的高速发展的社会相比会有一定的滞后。这就造成学生学习起来变得更难,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教材实例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将时事引进初中政治课堂,就会使政治课堂“如鱼得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大事的动态将其引入教学中,并理论联系实际使其更有带入感。
二、把时政热点作为课堂的导题引入教学
初中政治教材的知识大多是很抽象化的,所以使学生学起来很困难。这时若将时政热点作为切入点导入政治课堂的学习,化抽象化为具体化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起来更轻松容易、更加深刻。也避免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而造成教材中的案例与实际生活脱节,与现代社会脱节。时政的新鲜感和热度正好弥补这个缺点。教师更要时时刻刻关注当下的时政热点注重将时政热点进行灵活转变,再利用时政热点这个切入点,激发初中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也使初中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政治内容。同时,老师要将课本里的知识与当下的时事政治的热点相结合,适当地把时政中与课本教材上无关的知识删掉,防止因为这些不怎么重要的知识造成学生对侧重点的忽略,顾此失彼。而且也不能将一个涉及很多其他政治知识的时政热点作为切入点,因为这样老师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解释其他与现阶段课堂无关的知识,也会使初中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所以政治老师可以要求初中生每天学习一些相对简单的与书本上内容有关的或与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有关的时政热点,并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在讲台上讲给大家听。这样既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又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政治老师也可以给学生留一点作业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通力合作来完成任务。一些没有轮到在讲台上讲课的同学,就要将自己做的这些时政笔记交上来,而老师要进行查阅批改之后返还,并将优秀的时政笔记在全班甚至全年级内传阅,实现资源共享。老师给出的作业任务不能太难,难度要适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氛围更好,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成绩。
三、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
(一)在校内创建一个时事政治的论坛
在校内或年级组内创建一个论坛,能够使学生在论坛上广开言路,发表自己对某些时政的观点看法,并对自己不懂的知识进行提问。这样就会使学生充满对政治学习的好奇心。政治教师也应该在论坛上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对有消极、不正确观点或不正言论的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一个良好的共同学习的气氛。在这个学校的论坛上每天定时发一些时事,鼓励学生在论坛上学习互动。设置奖励制度,参与话题讨论者若是发表的言论非常精彩,就有机会获得奖励。这样就会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以提高,也为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精彩,使政治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二)积极开展时政教学评论
在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就是及时进行评价总结。只有不断地进行批评总结并改正,才会使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现下的初中生来说,他们还未完全成熟,所以评价分析能力还不够成熟。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不足并及时改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将自己学过的知识化零为整,整合成体系。老师也要多多利用上课的空闲时间,或定时定期举办评论研讨会,组织学生对他们较为感兴趣的时政热点或时下最热门的时政话题进行研讨。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有勇气、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使学生对国家的大事小情有一定了解。
(三)大力开展新闻播报活动
可以在课堂或校内开展新闻播报,给校内所有初中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普及,让时政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现在教育的改革已不再是课上只能听见老师教书的声音,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老师则更应引导学生的学习。所以开办新闻播报活动需要老师进行指导。
1.老师要给学生提示一下播报的大体方向,使学生相对容易上手一些,不易产生抱怨、厌烦心理。对于新闻的后期剪辑播放等幕后工作,老师更应该时刻监督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因为这个新闻的播放一定要对得起听众,要负起责任来。
2.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于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科技新闻和娱乐新闻,要安排不同的人进行分工合作。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
3.定期组织有奖投稿等有意思的环节,使更多人关注这个新闻播报,关注时事政治。将时事政治的新闻活动内容变得更丰富,更加有意思,更加吸引人。
4.对在新闻播报活动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师和学生,校方要及时进行奖励,提高其积极性。
新时代的初中教师应该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祖国的信念,坚定地将时事政治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上,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使祖国的花朵早日成为国之栋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丁广静.中职德育课堂有效教学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2]海梅.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青春岁月,2016,(5).
【关键词】初中政治 互动式教学 课堂教学
互动式教学即将教学看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活动的一个互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和谐,形成一种学习的个体与教学之间的互动。这样就提升了学习的效率,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对于受教育者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教学没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没有取得好的效果。互动式教学是当前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适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做到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呢?
一、教师导入,情境触动
政治课相比其他学科还是较为抽象枯燥的,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能够经常性运用一些直观方式辅助设计课堂探究,让政治课堂互动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为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用各种方式介绍情境,恰到好处的触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做法有: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图表、音像资料、漫画、成语故事、名言等,注意展示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选取较热的时政新闻,也可是实际生活事例事件。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以抓住学生注意力和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2,情境导入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素材让学生进行评讲、表演等,渲染教学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
3,制造悬念式。利用层层设问方式,在本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教师一环扣一环的设置相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案例教学法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较强,所以说,教师就不应该空洞、单调无味地复述课本内容,应该在课堂中引进一些实例,引导学生一起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而能够明白一些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对社会负责》这一节课中,一位教师就选择了陈光标的事例,用一个短片对他的事迹向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他。然后开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为什么陈光标能够感动很多人?在他的这些事迹中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一件?陈光标是怎样看待公益事业的?你将会怎么做?通过这个事例,就能够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形成对社会关爱的责任意识,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回报社会。采用这种案例分析的教学法,就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有一定的收获,而又将这种收获转化为以后继续学习的动力。这种良性循环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引领者与组织者,而且还是学生的合作者与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然后带动生生互动、课本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媒体间的互动。而这种案例就需要教师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
三、解放课堂,进行学生互动
这里的解放课堂指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解放。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而互动式课堂教学中的解放课堂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形成的。解放课堂进行学生互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步骤。
一是学生的前期准备。首先学生需要对即将学习的政治课内容进行预习,按照老师教的预习方法,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同时对重点的段落与字句进行勾画与理解;其次是需要自主查阅资料,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络,找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借助这些资料去预习一遍课程内容,这样既很好地消化了一些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的动手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后需要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参观调查与现场访问等,这样能够促使学生从实际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第二就是课堂上学生间的互动。教师需要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其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各抒己见,共同学习和进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可以采用学生辩论的方法,针对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教师设置一些辩论题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论思维;其次采用情景表演的方法,比如设立模拟法庭的情景,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政治思维;最后采用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对政治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进而实现共同进步。
四、课堂总结中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