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微观经济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基础

第1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性别差异;微积分;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6-0130-03

初级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入门课程。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学生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表现将影响其经济学相关课程、专业或职业的选择。面对越来越多女生选择经济管理等文科专业的现状[1][2],学生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表现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话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把微积分知识看作是初级微观经济学学习的主要难点,特别是那些高中阶段选修文科的学生,对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不少任课老师也认为,学生微积分知识的不足,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华南农业大学一度调整了初级微观经济学的上课时间,由大一的第一学期调整为第二学期,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学期修完高等数学课程,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知识再上初级微观经济学。那么其效果如何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学生性别差异,以及微积分知识对初级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大量的研究表明,女生在经济学课程上的表现不如男生[3]。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虽然美国女性大学生迅速增加,并超过了男性大学生,但在男性占优势的传统课程上,比如经济学,女性的表现仍不如男性[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大学生中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选修经济学,而且男性在经济学课程中的表现要优于女性[5]。女性是否选择经济学专业与她们的初级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经历有关。英国大学生经济学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主要依赖于考试方式的设计[6]。通过对加拿大1462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上的表现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7]。即使控制家庭背景、学术和数学经历等变量,女性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上的表现都要比男性差[8]。经济学课程是许多商科、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因此,较差的经济学成绩可能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职业选择反过来会导致性别工资差异[9]。就导致性别差异的原因而言,许多人把其归结为女生数学基础较差[10]。通过对自1980年以来的64项已发表的研究進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后发现,68.4%的回归结果显示男生在经济学上的表现显著地优于女生,不过性别导致的差异正在以每年3%的比例缩小[11]。进一步对美国顶级经济学研究生院的调查发现,在经济学课程上,女研究生的表现确实不如男研究生[12]。然而,也有的研究发现,在高级经济学课程上,美国学生的表现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3]。女生拥有某种特质使得她们在高级经济学课程上和男生一样表现出色[14]。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及变量假设

本研究以期末总评成绩为被解释变量,性别、期末考试成绩、微积分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具体如下:

式(1)中,TG代表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构成(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平时成绩×占比);GENDER代表学生的性别,分别用1和0代表男生和女生;FG代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CALC代表微积分知识,大学一年级(简称大一)第一学期上初级微观经济学意味着学生未能提前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知识,用1表示,大一第二学期上初级微观经济学则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知识,用0表示;RATIO代表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时用1表示,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用0表示。α0为截距项,β1,β2,β3,β4为待估参数,μ为随机扰动项。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有数据来自华南农业大学2009-2016年间1105名大一学生,这些学生均选修了作者主讲的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排除了由于不同任课教师导致的差异。1105名学生中,女生610人,占55.20%;男生495人,占44.80%。从成绩来看,女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6.37分,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为83.67分;男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73.81分,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为80.97分。一定程度上说明,女生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上的表现优于男生。考虑到微积分的重要性,2011-2013年,初级微观经济学被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上,以便学生在第一学期修完高等数学课程,掌握一定的微积分知识后再上初级微观经济学。其余年份均在第一学期上初级微观经济学。2014年以来,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由原来的30%增加为5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由原来的70%下降为50%。平时成绩一般由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三部分构成。

(三)估计结果及分析

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方程(1)为基本方程,通过逐步回归得到方程(2)、(3)。从三个方程来看,性别差异(GENDER)和期末考试成绩(FG)变量均在1%或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性别差异和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期末总评成绩(TG)有显著影响。性别差异变量的系数均为负值,说明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情况下,女生的成绩要优于男生。期末考试成绩变量的系数为正值,说明期末考试成绩对期末总评成绩有积极影响。在方程(1)、(2)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RATIO)变量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大小对期末总评成绩有显著影响,且平时成绩占50%时对期末总评成绩的贡献显著地高于平时成绩占30%的情况,亦即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微积分(CALC)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微积分知识可能并不是学生总评成绩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能的原因包括:1.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微积分知识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涉及简单的函数求导、求偏导、定积分等,这些知识无论是在大一第一学期还是第二学期上初级微观经济学,对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2.期末试卷结构中涉及微积分知识的内容仅占很小部分。

三、改革建议

第一,从学生角度,既要重视期末考试,又要重视平时表现。尤其是课后作业,对于巩固和理解初级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及其运用,以及增强计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有重要作用。在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学习中,不要对微积分产生恐惧心理。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更多地要求学生在理解相关概念、原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对这些概念、原理作进一步刻画,即微积分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第二,从教师角度,加强平时成绩的考核。首先,要对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简单微积分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比如常见的函数(比如幂函数、自然对数等)求导、求偏导、极值、定积分;其次,加强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力求做到指标可以量化,建议期中考试至少安排一次。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在美国大学的初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大都在70%左右,包括平时作业、至少一次期中考试、临时小测验等,比如麻省理工学院2011年秋学期的《经济学原理》课程平时成绩由八次课后作业、两次期中考试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22%和44%(每次期中考试成绩占22%,在课程进度的三分之一时进行,考试时间两小时),期末成绩占34%;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2015年秋学期的《初级微观经济分析与政策》课程期中考试就有四次,每次期中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4%,小测验一次占14%,期末考试成绩占30%。

第2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重庆市共有16000辆出租车,其中主城区出租车近9000辆,车子是3公里起租,起租金额是5元,单价1.2元/公里。重庆出租车罢工出于什么原因?现在看来是他们日常运行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好,归纳起来就是“加气难、黑车多、罚款多”,当然这是从城市公共管理看问题,然而出租车行业领域的权力垄断产生的暴利和政府“设租”与“寻租”则是学者们讨论的另外一个更深层次问题。重庆“罢运”时间的导火线是:一是加气难,重庆市出租车的动力能源是天然气,但天然气总是供应紧张,时断时有;二是重庆市政府部门对黑车整治不力,导致黑车泛滥;三是罚款多,平均每个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要接到10张罚款单。

这三大问题与正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行业都在减薪、裁人,许多城市的出租车行业纷纷要求涨价,结果导致全国出租车行业出现了“重庆式罢运”,这对我们城市的公营事业管理是一个巨大考验。我们来看看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1.信息反馈不及时。对于长期存在的“的士疾苦”无人问津,久拖不决,政府对交警乱罚款听之任之,终于酿造成大祸。

此次罢运事件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看似偶然,实属必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暴露的是全国出租车管理的一个共性问题――“公司化剥削”、“垄断暴利”的存在、普通的士司机运营收入日趋减少和运营不稳定。

通过市政府的行政审批和“特许经营”权利寻租(例如湖南省2004年特许经营条例颁布),出租车经营权成为公司的合法特权,而非政府有效管理的普通城市就业的公营资源,说到底,政府与公司管理的模式造就了公司一本万利的“食利寻租“阶层,他们“坐宝马,劳动主体开的士”,劳动者利益因制度安排上的某些失误造成这个行业的矛盾日渐激化,所以其必然性也就毋庸置疑了。

2.利益分配失衡。应该说,这一行业的利益失衡和利益矛盾,早已超越了社会生活的局部范畴,但是,规费重、加气难和罚款多,直到出租车司机采取了罢工这种极端方式才得以“收买”的方式解决。却印证了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句话。长沙(12月12日)又搞所谓的价格听证会,其实,在没有解决好制度设计之前,反复去思考如何“分切蛋糕”毫无意义。就的士行业来说,运营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长期被忽视。

我们不要以为“补贴”和公司临时让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际经验表明,的士行业是一个可以通过市场化赢利的行业,过多地政府补贴无疑会增加财政负担(北京除外)。据报道,仅免除出租车公司违规上涨的规费一项,许多的士司机至少每人每年可增收近万元。如果不从根本上来改革出租车的运营模式,仅仅考虑政府补贴,重庆的做法会迅速形成其他城市的“示范效应”。

3.重罚惹的祸。的士产业长期的生存境况恶劣,但重庆的一条新规定却被大多司机认为是真正的罢工导火索。重庆市运输管理部门新近出台针对出租车行业绕路、拒载等问题的严厉的专项整顿政策。据称,这一政策自今年十月下旬执行,政策规定:拒载一次罚款五百元,如果拒载孕妇或老人,罚款八百元。而且执法部门罚款后,公司还要追加罚款。三次违规后吊销出租车营运权。由此可见,不对矛盾进行“解剖麻雀”的方式工作,“重典”未必治乱,反而激化矛盾。所以我们讲是出租车管理公司惹得“祸”,其实政府部门的简单思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共事务管理的无知也是根源之一。

尽管重庆把这一突发事件转化为了一次成功的政府公关行为,但问题远没有解决。因为,我们管理城市,绝对不能仅仅依靠这种亡羊补牢式管理方式,我们应该去寻找背后隐藏的制度化问题和城市公营事业的管理。

客观上,历史经验表明,人均收入达到1000至3000美元,一个国家就会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国正快步进入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的频发无时不在考验政府的执政智慧和底气。若处置不当,矛盾就有可能恶化为社会危机。

二、罢工是反映激烈矛盾的“和平诉求”

出租车这个涉及公众利益的行业被人视为暴利行业,但是成天辛苦的广大出租车司机却没有获得多少利益,在特殊利益集团的压榨、畸形市场机制的挤压下,成为现代的“骆驼祥子”。到底是谁惹的祸?“罪魁祸首”就是管理模式和出租车管理公司!政府为什么还要保护公司的利益,而置劳动者、城市公共利益和稳定不顾呢?出租车行业是采取政府管制还是市场化运营?对于这些问题,2008年12月15日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举办的“出租车运营模式研讨会”与会的经济学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会者认为一些城市可以突破现行制度“先行先试”,寻找到一个良好的运营模式是关键。

我们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这次“重庆式罢运”事件,说明中国没有建立“共同利益”的“谈判机制”,没有建立劳动制度结构上的谈判平台,政府仅仅有“危机对应”还远远不够。此次重庆“罢运”事件没有口号,没有纲领,没有明显的组织者,他们几近是自发、扩散式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罢运”,并终于得到重庆当局的积极回应。

据悉,此次罢工并没有车辆聚集示威,发起者只是敦促司机们不要将车开上公路,这让政府几乎没办法作出反制。“是的,这和游行示威不一样”,一位希望匿名的出租车司机说:“我们只是待在家里,没有聚众,他们就没有理由抓人,有人追究的话大不了就说自己那天病了在家休息。”

这给全国的出租车行业尤其是那些觉得自己同样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同业们以启发。很快,一个月内,在其他近二十个省市都出现了类似的出租车罢工运动。

从我们研究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观点出发,我们注意到,所有城市的“罢运”没有采取 “集体上访”,没有到政府有关部门“闹事”和“喊怨”,而是选择罢工这种相对文明缓和的方式,一方面说明“上访难”使得他们对上访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以消极的方式迫使政府积极对应,当然,我们从政治学领域来观察,应当被视之一种进步。和平的集体抗议,避免剧烈的“群体性”事件。

不过仅仅把重庆出租车全城罢工事件看成是一场由劳资经济利益矛盾引发的公共事件个案那就大错特了。一是是中国许多城市近来先后爆发出租车司机罢工事件,考验着中央政府在劳动力市场担忧日益升温之际对工人示威活动的容忍限度,毕竟“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减缓的底线远没有到来;二是总理一再强调要解决“上访难”问题,但重庆“罢运”这条渠道被完全弃用,没有人可以预言今后还会发生什么?

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式”管理方法又再次体现。重庆当局在公开场合以及新闻会中多次指出,此次“停运”是一小部分人操纵策划,而部分营运出租车遭遇一些“暴徒”打砸,致使“受阻”无法营运。当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声称要严惩肇事者,出主谋,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行业秩序。显然政府部门遵循了“”一贯的“定式”处理问题。现在看来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我们来看看重庆所采取的措施:

据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说: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市政府于当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采取三项措施解决主城区部分出租汽车停运问题:一是市级相关部门通过积极争取,每天新增10万立方米CNG天然气,缓解“加气难”问题;二是政府将对出租汽车“份儿钱”实行价格管理,凡出租汽车更换车型增加的费用从11月起停止收取;三是公安机关和交通执法部门,继续采取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和非法营运,保护合法出租汽车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权益。重庆出租车最终恢复正常营运。

三、城市公共事务和社会诉求责任与出租车运营模式改革应相适应

城市管理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在城市中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使居于其中的人们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虽然不同于企业,它有着社会、道德和许多公共事务和社会诉求等方面的责任。我国计划经济为主的城市治理模式中,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城市治理的唯一主体。由于政府在城市治理中孤军作战,结果往往出现管不好、管不了的情况。现代城市治理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要求城市中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类组织和社会成员都要发挥治理主体的作用,以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标。我们的建议是:

(1)出租车行业应该建立起以政府为导的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来实现这个行业的管理模式的改革,以消除背后存在的“寻租”现象;

(2)采用出租车车主自治的治理模式,将最大利益和收入回归于实际出租车运营者,建立起政府、管理公司和出租车司机三位一体的、利益均衡、自行协商一致的管理模式;

第3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上网搜索一下,欧通国首创的ITAT模式被媒体广泛报道,并认为这种模式将使ITAT成为服装业的国美或苏宁。07年到2008年初,欧通国的媒体的曝光率并不亚于李彦宏和牛根生们。

ITAT的商业模式:爱上“三角链”

铁三角联盟和利益共同体:即“服装生产商+ITAT集团+商业地产商”。由服装生产厂商(供应商)负责供货;商业地产商 (物业)负责物业场所的服务;而ITAT只负责门店的装修及经营管理,并且拥有收银控制权和人员管理权。

这种轻资产模式对投资人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做到“零货款、零场租、零库存”,即ITAT向上游的供应商进行代销,而不用提前支付货款;实行浮动场租,根据每月的销售额,按比例跟每个商场结算,而非事先签订租赁合同;由供应商承担库存压力和物流配送费用,不承担库存风险。

ITAT商业模式的软肋

首先,货品缺乏吸引力。在ITAT链式共营模式中,货品的研发以及生产由厂家完成。而ITAT在货品的选择权上显得非常局限,甚至陷进了“别人给什么,我就卖什么”的困局。服装潮流对于缺乏市场经验的生产厂家来说,未必能及时捕捉到从而转化到产品上,而对于缺乏货品绝对主动权的ITAT来说,产品的销售策略的制定也是困难重重。

其次,非主流地段的卖场。一线地产商未必愿意承担这种风险。ITAT卖场普遍分布在一些非主流的商业地段。这无疑对其产品的销售以及ITAT的品牌形象有一定的影响。

再次,物流配送跟不上扩张速度。许多厂家也开始埋怨ITAT的配送效率低, 货品迟迟不能上市。

缺乏对服装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

无论是“货品缺乏吸引力”还是“非主流地段的卖场”或者是“物流配送跟不上扩张速度”都不是根本的原因。“行业本质对于商业模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必须建立在对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之上。

服装行业本质是什么?

是“时尚”、“潮流”或是“品质”、“资金实力”、“设计水平”吗?表面上是,但实际上却不见得。实际上,服装行业的品质是――缩短前导时间!

什么是前导时间?就是从一件衣服从设计到生产、销售、回款这个流程,如果谁能尽快的缩短这个前导时间,谁就会在服装这个领域获得胜利。根据数据分析,时装产品每天贬值0.7%左右,只要提前10天卖出,就少贬值7%,毛利率就可以增加13%,谁更快谁就有可能成功。在中国,服装企业们的“前导时间”是180天,李宁也不过如此,在美国,最快的能作到100天,即一件衣服,从设计到销售,需要100天时间。而西班牙的ZARA品牌能把时间作到12天。ZARA是如何达成这个目标的?

其一,ZARA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吸收全球的时尚潮流信息。

其二,ZARA在西班牙总部拥有超过200人的设计团队,他们自己并不独立设计服装,而是迅速消化全球的时尚信息,挑选出最受顾客欢迎的服饰,经过改良与变种,迅速推出最流行的款式。

其三,ZARA极力缩短服装的前导时间(一件服装由设计到售卖的时间间隔)。一件ZARA时装从酝酿设计到产品上市,平均仅为2周,遥遥领先于GAP的半年到一年。

其四,运输上,ZARA不惜以空运争取时间。

至此,我们不难总结出ZARA的商业逻辑:不去创造时尚潮流,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消化全球的时尚潮流信息,挑选出最受顾客欢迎的服饰,经过改良与变种,迅速推出最流行的款式。 争取了时间就避免了服装的贬值,提高了毛利率;由于每年推出的款式数量巨大,可以采取款多量少的方式进行“款式限量销售”模式,无需打折即可全部消化,避免了传统款少量多所造成的后期滞销;同时服装款式的迅速更新,加强了客人对ZARA的新鲜感,每年消费者平均光顾其商店17次,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3-4次。

ITAT怎样走出经营困境?

缩短“前导时间”是服装行业的本质,ITAT作为商业运营品牌不可能去自己生产,如果自己生产,ITAT的商业模式将荡然无存了。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呢?肯定不是,任何问题都会有一个解决办法,直接不能解决,也可以迂回解决。或许金融危机下,这是一个机会。

什么因素制约着前导时间?从上面的分析看出,ITAT可以改变的有以下几项

第一:时尚、潮流信息的收集、分析

专门设置一套情报系统,跟踪当下的流行时尚信息,甚至专人跟踪流行前沿的米兰、伦敦、巴黎、东京等潮流信息。

第二:改善、提升物流配送能力

建立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如果前期不到位,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实现快速配送、交货。

第三:商品规划、组合

根据时尚的信息,可以调正好产品规划和组合,实现快速周转,减低库存率,最终提升投资回报率。

第4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1数据来源

把经济发展与卫生支持结构两者的关系当成入手点,从个人现金卫生费用支出、社会卫生费用支出、政府卫生费用支出三方面来分析卫生费用支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样本选择“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6年的数据,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卫生费用支出、社会卫生费用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费用支持作为指标,分别为Y、X1、X2、X3,选择GDP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各个变量的对数,进而来有效消除多重共线性。选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对多变量时间序列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3]。

2实证检验

2.1单位根检验

分析各个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当显著性水平为1%、5%、15%时,原序列的ADF值均大于各个临界值,HO:│r│≥1,接受被择假设,为非平稳序列。通过一介差分发现,在5%临界值上,一介差分序列均能拒绝原假设,HO:│r│≤1,拒绝被择假设,则为序列平稳,LNY、LNX1、LNX2、LNX3为一介单整序列。一介单整序列表现为协整关系,因此能统计检验。

2.2Johansen协整检验

根据平稳性检验结果来协整检验序列。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为EG两步法和Hohansen协整检验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协整检验方式。该文所采用的协整检验方法为Johansen向量自回归协整检验方法。分析检验结果发现,当显著性水平为5%时,最多0个和1个假原设的最大特征值统计量、迹统计量均>5%的临界值,原假设被拒绝。检验最多2~3个假设,其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和迹统计量均比5%的临界值小,表示不能拒绝假设。

2.3Granger因果检验

在经济学领域中,Granger因果检验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分析经济变量相互间的因果关系[4]。选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该文中的各个变量进行检验发现,对于社会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来讲,经济发展是其Granger原因,个人和社会卫生支出则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经济水平的增加能对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能力进行有效解释,个人卫生支出费用的增长,则能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效解释,社会卫生支出和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和双向的影响效果。

2.4脉冲响应

选择脉冲响应函数能有效反映变量相互之间的联动交互影响。对于自身标准信息的影响,政府卫生支出费用表现得比较平稳,最高值在第2期到达,之后开始慢慢降低。对于经济发展变量的信息影响,政府卫生费用支出也表现得比较平稳。对自身标准差信息的影响,社会卫生支出的表现非常激烈,最大值在第3期时达到,然后快速降低。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卫生支出的表现也非常激烈,最大值则在第4期达到,然后逐渐下降,上述影响均表现为正向影响。对于自身标准差信息的影响,个人现金支出在在第2期时达到最低值,然后快速增加,第8期时逐渐处于平稳状态。个人现金支出在第1~6期均为负向影响,之后则为正向影响。

2.5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法主要是用来对分析特定变量的变化中各种冲击的相对重要性。经济发展变量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预测误差方差的影响快速上升,然后逐渐增加,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表现为主导作用。个人现金和社会卫生支出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非常弱。政府卫生支出自身的增长信息对自身预测误差方差的影响慢慢降低。

3讨论

为了能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制定科学和合理的措施。具体为:①加强投入力度:卫生投入不仅是一种投入,同时也是一种健康消费,让卫生投入的水平不断提高,不但能让人民群众防御疾病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而且还能构建和谐和稳定的社会保持稳定。②调整结构:在提高政府卫生支出比例的同时,应减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例,从而来有效缓解个人的经济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③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落后地区的卫生支出加以关注和重视,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其卫生服务水平,拓展供给渠道,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平衡城市和乡村群众的医疗卫生待遇。

综上所述,卫生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对居民健康进行有效改善,让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王秋霞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德水.我国卫生支出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1):57-59.

第5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程控交换机;维护与管理;故障处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digital program-controlled switches and traditional switch has had the big change, in a conventional telephone switching technology ( TDM ) basi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P technology, in the deployment of analog telephone, digital phone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be deployed IP phone, so, the system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more high demand. How to manage, maintain good exchange equipment not only to the unit 's communications beneficial, but also for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quality, also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Program controlled switch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Fault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N91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程控电话交换机是实时的通信系统,是日常办公的主要通信手段,不允许有通信服务中断的现象发生。程控交换机一经开通使用,就要连续、高效、稳定的运行,因此对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一旦发生故障要及时处理,及时恢复运行。平时对交换机进行维护、故障诊断、故障处理和例行测试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1程控交换机的维护特点

1.1系统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

当今的程控交换机大多采用集成电路,分立元件很少,集成度高、体积小、耗电低、可靠性高。不但采用的器件技术先进,而且装备工艺严格,可靠性大大提高。

在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上,由于大多采用分散控制方式,关键部位采用用于冗余技术,采用各种措施及时发现已出现的错误,在交换机软件、硬件出现故障时,应能迅速确定故障性质及其所在电路端口及软件单元。如为硬件故障,则隔离故障部件,调用备用设备重新组成可工作的硬件系统;如为软件故障,则采用程序段的重新执行或再启动,予以恢复。

1.2具有自动诊断功能

1.2.1在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中,一般都可以通过故障诊断程序来对故障进行定位、定位分析。诊断又分为定期诊断测试和随机诊断测试两种:定期诊断可以通过人机命令,使交换设备在话务负荷清闲时,对系统作一次全面测试

1.2.2可以随时打印交换系统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操作和故障状况,以便操作人员及时掌握系统状况。维护人员可以根据打印出的故障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可通过人机命令在对系统作追性主动测试、重点测试,以得到准确的判断,迅速地排除障碍。

1.3预防性维护

交换机的预防性维护是指日常对交换机的维护管理,避免通信设备在运行中出现重大故障,在其出现前就对之进行必要的修理、更换和维护。预防性维护的目标是设备的停机时间最短。

1.4纠正性维护

交换机在出现故障时,能在最短的时间查找出故障原因,定位到有故障的电路单元或软件单元,作为正确及时的处理,避免长时间的通信服务中断。

2告警信息处理

交换机在运行过程中,一旦某些部件出现故障,系统会产生一系列告警信号,提示维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告警系统根据故障对设备的影响程度、重要性及紧迫性分为严重告警、主要告警及次要告警。 2.1严重告警

当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发出严重告警,对应信号为维护面板红灯亮。故障内容涉及主控板、硬盘驱动器模块、交换控制板、过载及再启动等。2.2主要告警

当系统中部分用户无法通信或通信质量严重下降时,发出主要告警,对应面板上为红色指示灯亮。故障内容涉及普通用户板、数字网用户板及数字中继板。

2.3次要告警

当系统中只有极少数用户的通信质量受到影响时,发出次要告警,对应维护面板上红色指示灯亮,相应用户的用户板对应红灯亮,这种告警不必及时处理,但对交换机运行状态要心中有数,故障内容涉及到倒换失败、个别用户故障、故障排除等。当系统发出告警信息后,应及时按以下原则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

尽量不影响全局通话,最好在话务空闲时处理。

从维护终端查看具体的告警信息,并查阅维护手册查找相应的措施,不要盲目更换硬件。

插拔电路板时,一定要佩带防静电腕套,并将接地端可靠接地。

所有的告警信息都会实时的在维护终端上显示出来,并同时记录在交换机硬盘的一个特定区域。也可以调用告警信息做后续处理。

3管理与维护

作为一个维护人员,应做到爱岗敬业,最好将故障尽可能的减少。一般应做到:

严格保持机房的环境要求。机房的温度、相对湿度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工作范围内,空凋送风应该过滤净化。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必须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并最大限度地限制进入机房的人员和次数。谢绝与机房无关的人员进入,机房地面应有防静电措施,取印刷电路板时,必须先戴地线手套,以延长设备的寿命。

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应每天检查电源电压、电流等指标是否在正常运行范围内;通过终端,显示一下系统各部分工作状况;了解系统有无告警及告警系统是否正常;测试系统的各种音源信号,如拨号音、回铃音、忙音及铃流等;

预防软件故障措施。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使用终端,避免打入错误的命令或数据。随时保持冗余的磁带或磁盘信息的内容与内存信息的一致性。经过检查I/O设备是否正常,尤其对软盘驱动器或软盘的检查。经常检查分析故障资料,经常修改错误数据或补打遗漏的数据。对用户使用话机和使用程控交换机的新业务、特种业务等功能做好宣传工作,避免一些误操作,充分发挥交换机的优越性。

备品备件的管理使用。为保证程控交换机开通后能正常运行,准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是必要的。

严格维护管理制度。为保证程控机房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应严格建立和执行维护管理制度。如:程控机房管理制度;机务员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备品备件管理制度;技术资料和原始纪录管理制度;机房清洁卫生制度;安全保密制度。

系统维护人员可以使用下述命令定期查询整个系统的电路板工作状态,查看是否所有电路处在“ready”状态,及时发现有故障的电路板。

4结束语

第6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自然缺失 亲近自然 家庭教育 园林景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人们逐渐被游戏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所包围,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使儿童与大自然之间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断裂。2005年,美国著名儿童问题研究专家、作家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将此现象称之为“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医学名词,之所以被人称之为病态,其用意在于唤起公众对自然助益的高度关注和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全面认知。理查德・洛夫预测自然缺失将会影响未来人类的体质,有可能导致新一代人的平均寿命下降,最终将对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1]当儿童极少或不再接触大自然时,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压力过大、狂躁、注意力不集中、抑郁、孤独、对生命的漠视、自闭等,此外,还可能会导致肥胖症等等。研究认为,治疗自然缺失症、肥胖症等病症,最佳的方式不是有计划、有引导、有意识的体育活动,而是在自然界中呈放松状态的活动。让儿童更多地接触自然可能是治疗儿童抑郁、狂躁、孤独、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症的最好方法。[1]

因此,从儿童行为心理角度入手研究探讨儿童景观设计,对吸引更多的儿童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进而消除因自然缺失诱发的多种心理问题、疾病,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儿童周末活动现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家长对儿童亲近大自然态度、儿童和家长户外活动选择的差异等,研究探讨儿童行为心理变化,进而为儿童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1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网上电子问卷、纸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方式。在微信、QQ、微博等聊天网络投放电子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3份。在上海各公园、街道随机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为92.5%。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其中包括94份儿童问卷,154份家长问卷。同时采用个人访谈,与分别来自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区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调查结果采用excel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孩子周末活动现状调查

对248位孩子和家长的调查结果表明,22.6%的孩子周末参加辅导班,27.3%的孩子参加1-2个兴趣班,11.3%的孩子宅在家里,只有38.3%的孩子会外出活动。通过交流发现,11.3%周末选择宅在家里的孩子大部分家长为外地务工人员,这些家长表示自己也很想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外出,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也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环境,他们不得不每天工作,能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

数据表明: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孩子与大自然的接触时间很少,周末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室内学习或参加各种兴趣培训。当下,大部分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忙着让孩子周末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生怕孩子在奥数、外语、才艺、特长上落后于别人,却不知在无形中孩子“输掉”了更宝贵的东西。或许他们能轻松地解答奥数、流利地跟外国人交流、能弹能唱、会跳舞、会画画,可实际上却从未欣赏过丛林间清脆的鸟鸣、花朵的艳丽,牛马不识,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

2.2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

对248位孩子和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17.7%的孩子每天花费“半小时内”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27.4%的孩子每天花费“半小时-1小时”,16.5%的孩子每天花费“1小时-2小时”,38.4%的孩子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有或多或少地沉溺于电子游戏或电视的情况,这也造成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变得更有限。由数据可知,电子产品成为了大部分孩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离不开电源。手机、电脑、电视、游戏机等将孩子困在屋里,而忽略了窗外的自然物。

据报道,2016年2月15日,一位10岁的小女孩拿出一把电锯学着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在5岁妹妹的脸上锯了过去。医生说虽然经过清创缝合,但是伤口仍会坑坑洼洼的,将来愈合了也会留下很深的伤疤[2]。近年内,诸如此类的事件频频发生,2014年3月20日,在宿迁一个两岁半的男孩模仿光头强,结果用斧头将自己的两根手指砍伤,2013年5月7日下午,连云港的小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玩“烤羊”情节,8岁的冉冉和5岁的浩浩兄弟俩被同村另一名9岁的男孩绑在树上点火导致严重烧伤。这些惨痛的事实告诫人们:孩子们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生活常识,有时候意识不到一些潜在的危险;同时他们也缺乏应变能力、躲避危险的能力,过多受到电视、游戏、小说等虚拟情节的影响,生活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往往会惊慌失措而造成伤害。

2.3 家长对孩子亲近自然的态度调查

对154位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1.6%的家长认为最好7天内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22.6%的家长认为最好每7-15天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20.2%的家长认为应该15-30天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只有5.6%的家长认为应该30天以上带孩子亲近一次自然。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亲近自然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但现实却是大部分孩子的周末时间被辅导班或兴趣班所瓜分,只有少数家长能做到经常带孩子亲近自然。

25.8%认为“15-30天”或“ 30天以上”带孩子去亲近自然的家长中,67.2%为男性。通过交流发现:绝大部分的爸爸们表示不知道应该要带孩子去哪里为好,也不知道孩子喜欢玩什么,喜欢看什么,每次自己单独带孩子都特别烦恼。在与小林的爸爸访谈时,小林的爸爸说“每次都是跟他的妈妈一起带他外出活动的,如果小林的妈妈不在家或者没空,小林宁愿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玩游戏也不愿跟我单独出去玩”。爸爸们几乎都存在没有妈妈们有耐心、细心的通病。

2.4 最感兴趣的户外活动

248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认为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与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图2显示,孩子最感兴趣的户外活动是森林寻宝探险之旅活动,选择此项的孩子占61.7%,其次感兴趣的是阳光沙坑,选择此项活动的孩子约占58.5%。而家长的选择与孩子的选择相差甚大:超过54%的父母认为孩子会更喜欢露营、蔬菜种植与采摘,认为孩子喜欢养小植物、森林寻宝的探险之旅、和林间运动会等活动的概率持平,基本为40%左右;67.9%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则认为孩子更喜欢露营类的家庭活动,认为孩子喜欢其他活动的概率基本持平,无太大变化。在问卷调查的开放性问题中被问到印象最深刻的户外活动时,大部分男孩的回答最多为冲浪、攀岩、踢足球等具有刺激性的活动;大部分女孩及家长的答案基本一致,为和家人参加露营活动。这些差异也是值得景观设计师们思考的,在进行儿童景观设计时应该多考虑儿童的兴趣和行为需求,这样才能吸引孩子走出屋子、离开电源。

亲近自然,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活动是孩子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总是在担心着屋外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也是使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表现更为明显,他们的溺爱逐渐的让孩子们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任何风吹雨打。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点,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别在无形中抹杀了他们的天性。

3 问题与讨论

3.1 阻碍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的原因

在与家长们的交谈中发现,家长们认为阻碍其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最主要原因有:(1)气候问题,例如冬天太冷、夏天太热、雨雪天气等,孩子太体质差,容易生病;(2)自己工作太忙、太累,没有时间带他们亲近自然;(3)孩子要参加各种辅导班或兴趣班,没时间外出;(4)户外存在安全隐患,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分辨能力差,容易受伤;(5)不知道该去哪儿,感觉外面都差不多,没什么可看的;(6)更愿意带孩子去儿童剧场或游乐园。

通过交谈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带孩子出行,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有的家长对很多户外活动存在危险表示担忧:攀岩太容易受伤、泥巴是脏的、草坪里有细菌……过多的担忧导致了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其结果就是减少了孩子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民间对孩子的成长有一种说法叫做“接地气”。意思就是从小在自然环境里摸爬滚打的孩子,会比极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更结实、更健康、更少疾病。那些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家长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远比家长想象中的强大得多,孩子没家长认为的那般脆弱,家长过分的担忧只会让孩子变得更脆弱。

3.2 解决方案

3.2.1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当代著名海洋学家Rachel Carson曾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3]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从大自然学到的东西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家长应该创造机会,鼓励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鼓励孩子在自然中多探索、多想象、多观察、多发现;在家中培养一些易于观察的动植物,开辟小型菜园、花园等,为孩子提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平台。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的问题反映了家长的问题”。家长应成为孩子喜欢自然,了解自然的表率,与孩子一同走进自然、探究自然、了解和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的奥妙与美,引导、启发孩子在走进自然的过程中,多观察、多欣赏、多思考。

3.2.2 以儿童行为心理为依据进行景观设计

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景观缺乏吸引力、存在危险性是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的一个重要原因。儿童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巨大的精神愉悦,这能促进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强壮的体魄、对好奇事物的探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审美力等。因此,在进行儿童景观设计时如何将儿童从“有电源的房里”吸引出来,又必须保证儿童的安全,让家长们放心,是景观设计师们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与孩子们交流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景观活动有:沙坑、草坪、森林、水景、蔬菜种植与采摘、照料动物等。

(1)沙坑游戏。沙是大自然的产物,经过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将沙土作为最基本的造景材料,加上他们的构想与构建,通过手的操作及对成品的创造性可以反映出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及对未来的想象(如图3),他们在这里可以拥有自己的宇宙飞船、可以建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堡、可以为爸爸妈妈做出“美味的菜肴”、自己可以是救死扶伤的医生、……这种低结构、没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对儿童而言有着无限的发展可能,可以让儿童在愉悦的玩沙游戏中获得动作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而且能丰富认知经验,提高想象和创造能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5]在设计游戏沙坑时,可将其设置在树林下,即可确保孩子在玩沙土时不受强光的刺激,又可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阳光,增加趣味。沙坑四周可栽植薰衣草、薄荷、艾草、晚香玉、驱蚊树等植物驱蚊虫,沙坑旁边可设置休息平台,以便于家长放心看护孩子。

(2)草坪。(如图4)孩子来到广阔的大草坪就犹如一只在花丛中自由飞舞的小蝴蝶,他们在草坪上自由奔跑。带上桌布、零食,在阳光的沐浴下跟孩子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或许是很多家长期盼的事情。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做调查时,我也躺倒草坪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柔,看到一位大概10左右的小女孩从草坡上滚下来,然后开心地说“妈妈,你看我是草丛里美丽的花朵”。孩子开心的笑容,欢乐的行为或许正是景观设计师最想看到的。

(3)森林。随着城市的扩张,大量的自然区域被开发,对现代城市儿童而言,森林是遥远的、神秘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孩子说到对茂密的森林十分感兴趣,但当问其知道森林里有什么时,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为“森林里有熊大、熊二、光头强”(动画片《熊出没》)。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森林,让他们在里面探险,了解森林里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认识各种奇异美丽的植物,欣赏清脆悦耳的鸟鸣、潺潺的流水、艳丽的花朵、高大的树木。让他们感受到在林间泥道上奔跑的愉悦,知道道路原本的样子不是混泥土或塑胶的。这既是家长的责任,也应该是景观设计师们的追求。

(4)水景。亲水性是人的本能,儿童对戏水活动具有强烈的喜好。在设计儿童景观时,景观设计师可考虑设计浅池涉水与鱼塘垂钓。水深控制在30cm安全深度内,在池底铺满鹅卵石,在儿童涉水时既有安全保障,又能达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此外,垂钓是一项有益身心、老少皆宜的休闲活动,垂钓时,手、眼高度配合的动作能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并且高度保持注意力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耐心,也能让孩子变得愉快、恬淡、平和。

(5)蔬菜种植与采摘。蔬菜种植与采摘对大部分城市儿童而言是较为陌生的,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将农田设计成大小不一的地块,以家庭为单元,开展儿童参与耕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管理、采摘等一系列活动。会有助于儿童认识各种蔬菜,并了解其生长规律,丰富儿童的自然知识。而且通过参加这类有足够意义和吸引力的活动,能分散儿童对电脑、电视、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此外,儿童参与此类农事活动有利于身体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其耐心、爱心、注意力,有利于消除儿童的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

4 结语

孩子本是自然中的一只小鸟,别把孩子关在你自己编制的鸟笼里,那样只会让其失去了天性,忘记了飞翔。自然是儿童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把儿童放回大自然的怀抱,让其体验到自然的神奇,这也是当下景观设计师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郑海云.中国日报:10岁女孩模仿光头强:用电锯将妹妹鼻子锯开,2016-03-10.

[3]Ulla Grob-Mengues.文化与幼儿教育的欧洲视角:走向自然[J].学前教育研究,2004,(7-8).

第7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关键词:外汇储备管理;成本;收益;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100079―08

一、前言

近年来,全球外汇储备规模急剧增长。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国外汇储备管理目标、管理策略和投资方式等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外汇储备资产管理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2005年4月IMF对外汇储备管理目标进行了修正,指出:“与传统储备管理目标相比,目前外汇储备管理在资产保值和确保流动性基础上,更应注重管理的有效性,以最大化收益(或降低成本)”,从而突出了外汇储备管理收益性目标的重要性。高储备持有国也纷纷采取更加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投资策略,这从近年来纷纷涌现的财富基金(SWFs)中可见一斑。财富基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各国的外汇储备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投资于股票、政府或机构债券(包括基金公司、股票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金融衍生产品,其目的是在保持资产安全性基础上使投资收益最大化。但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贬值,包括“两房”在内的美国多家金融机构纷纷破产,投资基金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国际投资环境急剧恶化。这给各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据统计,主要投资于美国和欧洲的金融证券和房地产领域的科威特财富基金,2008年3月底到12月底损失了310亿美元;淡马锡2008年4月至11月间资产价值下降31%,仅其在美国银行的投资就损失了至少30亿美元;被认为资产最为多元化的阿布扎比投资局,在这轮危机中也难以全身而退,据估计,该基金最多可能亏损1500亿美元,相当于其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在此背景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产生了什么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究竟是亏损还是盈利?外汇储备管理效率如何?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对1994-2008年间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证,并得出结论,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参考。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中经网数据库等。

二、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分析

外汇储备在我国的运转过程,可以表示为:(1)国际收支顺差带来外汇盈余;(2)外汇市场外汇供给增多,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进入外汇市场实行干预操作,买入外汇抛出本币;(3)国家指派专门机构(目前主要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汇盈余以及从外汇市场买入的外汇储备进行管理和投资;(4)为了维持人民币对内稳定,央行发行票据来冲销外汇占款。

目前来看,总体而言我国外汇储备资金的使用还是很有限的。外汇储备除了投资到国外购买一些国家的政府、机构债券外,其余的资产主要存在国外银行。尽管2004年以来国家曾尝试运用部分外汇储备给金融机构注资以及其他股权投资,并在2007年成立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汇储备资产进行积极管理,但资金量小0。在这一运作过程中,持有外汇储备的损益就显现了出来。就收益来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持有外汇储备收益,是指国家对外汇储备资产的投资收益,具体包括:(1)外汇储备投资于国外证券的收益;(2)外汇储备存于外国银行的利息收益;(3)外汇储备用作其他积极性投资的收益。这些储备收益属于显性收益。广义的外汇储备收益是指一国运用外汇储备所产生的所有收益的总和,包括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其他无形收益等,具体而言不仅包括外汇储备投资的经济收益,还包括:(4)一国因持有外汇储备而降低发生金融危机的损失;(5)一国持有外汇储备带来的市场稳定的信心等。(4)、(5)部分收益属于隐性收益。广义的收益又可分为可量化与不可量化部分,可量化部分为(1)、(2)、(3)、(4),不可量化部分为(5)。

(一)投资国外债券的储备资产收益率分析

虽然这两年实行储备资产多样化改革,但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美元资产仍占绝大比重。其中,美国国债约占35%,美国长期机构债券占比30%和长期企业债券占比5%。美国国债具有四大系列:T―bills(4周、13周和26周),T―notes(2―10年期),T―bonds(10-30年期)和TIPS(通胀保护的国债)。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数据显示,我国主要投资的期限品种包括3个月、5年、10年、30年等。近几年来这些品种的收益率随着美国经济周期的变化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如3个月短期国债从1994--2008年的收益波动范围为1%-6.66%;5年中期国债的收益波动范围为2%-5.2%;10年期长债近几年的收益波动范围为3.0%-5.4%;30年期长债近两年的收益波动范围为4.25%-5.7%。考虑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投资中、长期国债,其平均收益率约为5%左右。其次还有美国机构债,它们一般比同期限的国债高100-200基点,因此保守估计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美国债券的平均收益可达5%。除了购买美国国债,我国还动用外汇储备购买了部分欧盟和日本的长期政府债券。根据相关的研究,保守估算我国外汇储备中欧盟长期债券比例约为15%,日本长期债券比例约为8%。欧洲和日本长期债券收益率近年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在4%和1.8%左右波动,它们相对于美元有超过20%以上的升值水平,折合美元的收益率大约为4.8%和2.16%。

(二)存在国外银行的储备资产收益率分析

除了购买一些政府国库券、债券以外,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主要存于银行,这部分流动性资产约占总外汇储备资产比重的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自1998年1月以来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平均只有3.06%。结合投资国外证券收益率,运用归一法,我们可以大致得到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的整体收益率水平,为4.607%(5%×70%+4.8%×15%+2.16%×8%+3.06%×7%=4.607%)。按该收益率来算,1994-2008年我国各年度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如表l所示,累计总收益为3550.41亿美元,计27553.86亿元人民币。

(三)因持有外汇储备而降低发生金融危机的损失――风险收益分析

风险收益是指因持有外汇储备而减少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次数以及降低了危机发生时对经济的危害程度,这种降低的危害程度可以认为是外汇储备带来的一种收益。正因为风险收益的存在,使得新兴

国家愿意持有更多的外汇储备。Rodrik and Velasco(1999)估计遵守Guidotti―Greenspan―IMF规则将使资本流动发生逆转的概率减少10%,假设金融危机的成本为GDP的10%(该假定比率不高,见Hutchison and Noy,2002),那么遵守Guidotti―Greenspan―IMF规则的风险收益等于GDP的1%;表2依此计算了1994-2008年我国各年度风险收益,累计为20112.35亿元人民币。

将上述三种收益累加,得到1994-2008年间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总收益为6081.75

三、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成本分析

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也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成本包括:(1)干预成本,即央行进入外汇市场买人美元等外汇的操作成本;(2)冲销成本,即央行对冲市场上外汇占款的冲销行为所支付的费用。广义成本除了(1)、(2)外,还包括(3)机会成本,即如果不将外汇储备投资国外,而运用于其他途径(如进行国内建设投资)可能获得的收益以及(4)如果国内货币市场上外汇占款不能完全冲销,外汇占款剩余对一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影响。这些广义的成本也可分为量化和不可量化两部分。量化部分包括(1)、(2)、(3),不可量化部分包括(4)。

(一)外汇市场干预成本

当外汇市场外汇资产供给大于需求时,为了维持人民币对外价格(汇率)稳定,政府不得不入市进行干预。中国人民银行在外汇交易市场中心执行干预操作,全额从外汇指定银行那里买入外汇资产,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基础货币。干预成本就是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所产生的交易损失及额外的利息支付。由于从1994年以来人民币都呈现稳定与升值趋势,因此央行每年都存在因低价抛出本币而带来的损失。特别是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06年底的7.8087元/美元上升到2008年底的6.8346元/美元,升值幅度达到12.47%,这使得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成本剧增。此外,央行买人外汇抛出人民币,由此导致的人民币外汇占款属于央行负债,央行还需额外支付这些负债的利息,这些额外支付的利息也属于外汇干预成本。

本文借鉴Murray(1990)和Ito(2002)的研究方法来分析1994年1月-2008年12月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成本。鉴于干预数据的保密性,本文使用外汇储备的变动额作为每月或每季度的外汇干预的替代变量。

1.央行外汇买卖的交易损失采用Talor(1982)的公式来衡量

其中,Pi代表利润,ni为第i期外汇干预额,这里是i期的外汇储备变动额,ei为第i期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以直接标价法表示),et为样本期末的市场汇率。为了避免时间区间的选择对收益的影响,本文以逐年累加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看到,按照2008年底人民币汇率计算的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卖出人民币而遭受损失累计为20541.4亿元人民币,具体分摊到过去每一年的损失如表3所示。

按照同样的方法和2007年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7.3046元/美元计算央行的干预成本,结果为11980.9亿元,分摊到每一年的干预成本见表4。可以看到,2007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外汇买卖交易成本比前一年增加了71.45%。

2.央行本币负债的利息C=(Btrt)/4 (2)

Bt为第t期末的外汇占款增量,n为本国银行间90天期限的基准收益率。计算结果见表5。1994--2008年央行本币负债的利息累计为1431.44亿元人民币。

(二)货币市场冲销成本

由于国内货币市场外汇占款增加产生基础货币扩张,为了维持人民币对内价格的稳定,央行不得不通过多种工具和手段进行冲销操作,回收多投放的基础货币,以保证基础货币进而货币供应量不受大的冲击。冲销成本就是指央行运用多种工具和手段进行冲销操作以回收基础货币所产生的成本。

1994年以来我国使用过的冲销手段包括:控制贷款规模、回收再贷款、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发行金融债与增加特种存款、公开市场操作(又称对冲操作)、将财政及邮政储蓄存款转存中央银行等,与此相对应的央行的冲销成本主要有:①回收再贷款所损失的利息收入;②向商业银行支付的准备金存款利息;③发行央行票据所需要支付的利息;④邮政储蓄转存中央银行所需支付的利息。其中回收再贷款方面,按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3月期的贷款利率为基准进行计算,1994-2008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因对金融机构再贷款余额在样本期间的增减而多收入利息51.49亿元;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支付的存款准备金利息为9935.35亿元;邮政储蓄转存中央银行利息总计4388.1亿元。从公开市场操作来看,截止到2008年底,中央银行累计总共发行票据671期,发行总量为17058.3亿元。为了吸引金融机构用央行票据置换其超额准备金存款,央行必需在收益率和流动性两个方面提供比超额准备金存款更为优惠的条件,这使得该部分对冲成本十分巨大,2002-2008年间央行因发行票据所支付的利息累计达到4714.79亿元。综合上述四项数据,可得到1994-2008年间广义范围的中国人民银行冲销操作成本总共达18986.75亿元(9935.35+4388.1+4714.79―51.49)。其中各年度冲销成本见表6。可以看到,2008年由于本币汇率上升,央行冲销成本比2007年增长了38.4%。

(三)机会成本(又称为外汇储备资产的机会损益)

如果外汇储备不投资于国外证券而是投资于国内建设,比如直接用其购买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也会带来一定的收益。我们定义这些因购买他国政府债券而放弃的国内投资收益为外汇储备投资的机会成本。假定外汇资产投资国内,那么外汇储备资产的机会成本=国内投资收益率×外汇资产规模×当期汇率。其中外汇资产规模是外管局公布的每年度外汇储备累积值。当期汇率按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年度数据来算。中国国内投资的收益率可按多种指标估算,如工业资本回报率、工业资金利税率和全部资本收益率等,本文选取工业资本回报率作为参考指标。已有的研究数据均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具体回报率是多少还存在争议。本文援引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CCER)2007年5月研究得出的结论:从1994年到2006年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化幅度为2.2%到13.4%,净资产回报率变化幅度为6.8%到18.5%;如果选择净资产回报率作为参数,平均值为7.8%。可以算出1994-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持有的机会成本见表7,总计为46826亿元。

四、外汇储备管理的净收益

将外汇储备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净收益。总收益包括外汇资产投资收益和

风险收益,总成本包括外汇市场干预成本、冲销成本以及机会成本。如果不考虑机会成本,用总收益减去干预成本和冲销成本,就得到外汇储备管理的会计利润(见表8中第一列8);如果考虑机会成本,就得到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经济收益(见表8中第1列10)。1994-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净收益见表8。

五、结论

(一)如果不考虑机会成本,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是盈利的。1994-2008年间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实现净利润6706.62亿元,收益率达到4.96%。这主要缘于我国执行了安全、稳健的投资策略,从而降低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风险。对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而言,能在保证外汇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基础上取得如此收益,其管理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多年来,我国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支持,增强了我国应对诸如亚洲货币危机这类突发性金融危机的能力,维护了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增强人们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信心。

第8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方法:96例阑尾炎患者采用微型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n=48),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n=48)。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手术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无并发症出现,而对照组1例出现术后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恢复。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总长度较小,均有P

结论:微型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显著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关键词:微型腹腔镜 单孔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132-01

我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采用微型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慢性阑尾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48例采用微型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13岁,平均(6.9±4.9)岁。病程小于24h,急性阑尾炎35例慢性阑尾炎13例。48例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14岁,平均(7.0±5.1)岁。病程小于24h,急性阑尾炎33例慢性阑尾炎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阑尾炎类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根据阑尾体表定位选择切口位置并作一长约10mm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腹膜后。分别用4把直钳将切开的腹膜固定于切口周围,吸引出腹腔内脓液后,用食指探查腹腔,卵圆钳引导直径3.5mm的腹腔镜入伏并在腹腔镜引导下,卵圆钳钳夹阑尾游离端提出腹外。钝性分离阑尾后游离并夹闭阑尾血管。离断系膜后,常规套扎切除阑尾并包埋残端作“8”字缝合。腹腔镜引导下阑尾复位并使用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清洗腹腔后关腹。皮肤切口较小可“十”字贴合。

1.2.2 对照组:患者仰卧位、硬膜外麻醉,采用“三孔法”即于脐下缘作一10mm弧形切口,置入10mmTrocar后,建立气腹(压力12-15mmHg)。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并在腹腔镜引导下,于左腹壁麦氏点和耻骨联合和脐连线中点左2cm处分别置入5mmTrocar和10mmTrocar。探查吸去腹腔内积脓、顿性分离阑尾周围的粘连,常规方法切除阑尾。同样方法冲洗腹腔后,消除气腹,取出Trocar,逐层缝合皮肤,手术结束。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手术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术中术后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组无并发症出现,而对照组1例出现术后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恢复。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总长度较小,均有P

3 讨论

随着医疗设备的革新和技术的发展,微创观念成为现代外科的主题[1]。腹腔镜问世以来,微创和“无痛无瘢痕”的技术成为最新的研究热点[2]。

微创观念是现代外科发展的趋势,腹腔镜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对病人创伤小,全身反应较轻[3]。而微型腹腔镜则是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小切口,是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4]。与腹腔镜阑尾切除相比,微型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具有以下优势。①切口最小化,微型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只需在腹壁作一1cm左右切口,比传统腹腔镜的“三孔法”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更轻。②根据阑尾体表定位选择切口,使得切口距阑尾距离缩短,不仅操作简便、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机会,也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腹腔的干扰。本报告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手术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或多或少的优势。③不用建立气腹,简化了操作,同时也避免了相应并发症。虽然微型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有诸多优势,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如对外科医生操作要求高、不适用与体质较差患者和严重穿孔坏疽性或粘连广泛的阑尾或阑尾位置较深的阑尾切除。

总之,微型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符合现代外科的微创观念,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减小患者损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术式。

参考文献

[1] 徐大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瓶颈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1):21-22

[2] 赖添武,陈国锋,莫志和,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0例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130-131

第9篇: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内经》有“恶血”、“留血”、“脉不通”、“血凝泣”、“血实”、“菀陈”之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为经络之血因脏腑失调、气血逆乱、感外伤内等因素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或离经内留,其中与肝关系较为密切,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笔者现对《内经》中有关肝病、瘀血学说及其相关性的理解谈一些读经典的体会。

l 肝的生理特性决定了肝病易瘀

《内经》认为,肝“通于春气”,在五行属木,具“曲直”之性,以“敷和”、“将军之官”、“罢极之本”、“藏血”、“舍魂”、“主筋、其华在爪”等概括其藏象特点。长期以往,习惯将肝的生理特征以“体阴而用阳”加以概括。《素问·经调论》及《灵枢·本神》均强调了“肝藏血”的生理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进一步指出:“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者……以生血气。”叶天士曰:“络乃聚血之所。”肝藏血的内涵是指肝体赖血液之濡养,即肝有丰富的血液灌流,同时动态调节诸经血液的流量而保持其运动的“活”性。血属阴,故肝体属阴。肝调节诸经之血的作用来自于肝的疏泄功能,通过对气机的影响而作用之,因肝应春气、属木脏,性喜升发条达而为气机之枢,气属阳,故曰肝用在阳。体阴与用阳是对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但二者不能孤立划分,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阴阳的两个方面互为基础,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2 气血的病理特征反映出肝病易瘀

2.1 肝失疏泄与恶血内留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身之气血贵在运行而“动”,且以流利和畅为常,《素问·举痛论》形容为“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气血的运行虽由心气所主,但肝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辅助心主血脉的功能:一是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保证气血津液的运动性、方向性、升降性等活力;二是肝藏血,当人体在思考、运动、进食、“作强”时,肝脏的生生之气可将所藏之血调动,外运以分别供他脏之所需。要言之,肝脏体阴而用阳的特性在维系这一生理功能正常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态下,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助于肝体藏血、动态调节血液而不瘀滞;肝血的正常灌流滋养有助于肝气的条达而不郁。一旦破坏了(体)阴(用)阳的动态平衡,则会导致气血的病变。无论其病在气分或血分,在脏腑或经络,均能阻碍肝脏及其经络体的血液畅流,导致气血瘀滞。《灵枢·五邪》的肝病而“胁痛”,即肝木失却条达、气机郁结所致。《医学发明》进一步发挥:“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胁下,盖主血故也”。

2.2 肝气虚馁与气血蹇涩

肝体阴而用阳的病理变化是肝血常不足(虚),肝气常有余(郁),二者可单独出现,更多的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历代文献少有肝气虚之叙述,现行高校教材有关临床辨证“脏腑·肝藏”中无肝气虚证。殊不知,肝藏血,血以载气,有肝血虚必有肝气虚。“劳则气耗”,若劳倦伤气者首先耗损肝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肝者罢极之本”,“生病起于过用”;《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脾土生化不足,每致肝失所养;年老体衰或七情内伤,皆能导致肝气亏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谓男子七八,“肝气衰”,《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灵枢·营卫生会》中“壮者之气血盛……气道通;老者之气血衰……气道涩”指出了气血盛衰与血脉通畅、涩滞的联系。肝气虚馁,肝脏的活力必然下降,应春升发(直)之力下降,或/和肝之疏泄(曲)无权,阴血失却阳气之通达,血运无力、血气紊乱,而致使血液瘀滞。现代研究表明,肝气虚血瘀与衰老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肝病临床上的老年性肝硬化(“肝叶始薄”)与肝气虚馁亦密切相关。《灵枢》有“凝泣者,致气以温之”补肝气而和血之法。

2.3 火盛气逆与肝络受损

《素问·刺法论》中“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通常指肝藏血而主魂的生理活动,病理方面肝气有余则怒,怒亦易伤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灵枢·五邪》又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吐血”。

“气有余便为火”,若肝气失却条达之常,郁而化火,肝火内盛,热伤血络,则迫血妄行而出血。离经之血留滞于内则为瘀血,故出血则多伴有瘀。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急……善呕衄”、《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等均叙述了肝病气血失常所导致的多种血证。

2.4 寒客肝脉与气血凝泣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若寒客肝脉,则肝脉运行迟滞,亦可成为血瘀,如《素问·举痛论》曰:“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灵枢·百病始生》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论述了寒邪客于肝脉而导致气血瘀滞甚至水湿、气血同病而郁积。

2.5 肝病气郁与水血互结

《灵枢·水胀》有“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的论述,“腹筋起”实为络脉瘀血之外候,乃“臌胀”重症表现之一,属水血互结,以瘀为主;《灵枢·刺节真邪》所说“津液内溢,乃下流于睾,血道不通”,也是水病致瘀的一种证候,为臌胀重症的另一种表现,属水血(瘀)互结,以水为主;《素问·调经论》有“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孙络细小、遍布全身,若孙络之水外溢,则会产生局部湿滞和水肿,水阻经隧,络脉不通,遂留血成瘀,虽非肝病的特定表现,然与肝病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血之与水,同出一源,均为津液所化,全赖气的发动,故水病常可致瘀,血瘀亦常致水,终成水血互结,此与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有关,究其本乃责之于肝。

2.6 肝热阳亢与血菀气滞

《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之论,阐述了肝热的临床表现和疾病的演变(发展)过程,与现代肝病中的重症肝炎、肝性脑病相类似,其中热毒伤肝、气血瘀滞的病机有较为实用的临床价值。

3 疏肝养肝是活血化瘀治法的基础

《内经》提出“谨守病机……疏其气血”的治疗原则和“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除菀陈”等治法,为后世活血化瘀奠定了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其学术思想在《内经》得到了确立。“气滞则血滞”,肝郁气滞既久,血滞成瘀,故化瘀必先行气,“气行则血行”不仅是气血运行的生理现象,更是血瘀证治疗的突破口,亦为血瘀证的基本治法。欲行气者,务以疏肝为要。因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舒畅,主疏泄,为气机升降之枢,尤其在病理方面因肝失疏泄而气滞者更为常见。《血证论》谓“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临证指南医案》中“气分与血分之殊,在气分者,但行其气,不必病轻药重,攻动其血;在血分者,则必兼乎气治,所谓‘气行则血随之’是也。若证之实者,气滞血凝,通其气而散其血则愈;证之虚者,气馁不能充运,血衰不能滋荣,治当养气补血,而兼寓通于补。此乃概言其大纲耳”论述,其治不离乎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