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股票投资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票投资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股票投资笔记

第1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他不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也不是富二代,只是一个70岁,天天进出元大宝来证券VIP个人看盘室的欧吉桑。以现在台股的成交量,能在元大宝来证券享有个人VIP包厢,那要每个月进出股市交易量至少超过1亿元。徐航健到底有多少身家?

6亿——让徐航健赚最多的是苹果供应链之一的台表科,若以台面上来看,徐航健个人名义持有的台表科股票张数高达4667张,让他成为仅次于台表科董事长伍开云的最大个人股东之一,这档股票的价值就超过2.3亿元。若再加上他长抱的兴柜IC通路股聚兴,以及今年来飙涨的纺织股儒鸿等三档股票推估,足以凑成6亿元这个华丽数字。

除了拥有数亿元资产,徐航健之所以会捐给淡大1.2亿,不光是为了纪念父亲,还是为了纪念自己34岁那年开启的股票人生。

外省军人家庭出身的徐航健,家境并不富裕,甚至他人生的第一双皮鞋,是到了高中军训,妈妈才在地摊上买了给他。从小体弱多病的徐航建,当看到父亲的辛苦——家里的6个孩子全凭着父亲那微薄的薪水生活,而除此以外父亲还要到处兼职——之后,选择了念官校,但是军衔升迁不如预期,因此决定选读淡江管理科学研究所。34岁那年,他从这里毕业,这一年他踏进股市,买入了人生第一档股票,同时也开启了他自己财富人生的开端。尽管股市一开始就让他赔了两栋房子。

一栋房的教训

他买的第一档股票,消息来源是朋友,那是他不懂的产业,做聚酯丝的联隆公司(已被华隆合并,而华隆现也已经下市),更不知道股价为什么涨?为什么跌?

那时联隆股价正从250元跌到120元,徐航健进场买了之后,连续的涨停板,让他觉得“股票的钱也太好赚了”。

于是,他决定更大胆的投资,加码买更多,资金不够的他,跟自己的太太商量,最终用这些资金去买股票,结果联隆反弹到150元就开始反转向下,徐航健就一直抱、一直抱,抱到股价腰斩,“那一次,不仅我太太跟我翻脸,我也赔掉了一栋房子。”徐航健说。

当时,年轻的他想从股市翻本,于是跑到台北重庆南路书店街把所有的股市书搬回家研读。晚上也到补习班上课,几乎把台北股市投资、技术分析的课都上遍。他心想只要可以让他找到一个准则或方法,以后只要套用这个方法就可以“保证获利”,那花再多钱上课都是值得的。但之后1988年的证所税风暴,台股无量下跌19天,他又再度赔掉一栋房子。

一本三十年K线笔记本

股市沉浮12年,赔掉近两栋房子的学费,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股票投资根本没有准则可言。于是他开始每天记录自己买卖股票进出状况,检讨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慢慢的,他逐渐从错误中摸索出“对”的方法。

徐航健除了从笔记上检讨“为什么这档股票的走势,跟他当初想的不一样”。也会从笔记上反省自己:“人总是会给自己找借口。”他曾经从笔记当中发现到,同样的错误自己竟然犯了4次,可见得“一个人要克服自己的顽固,征服自己,真的很困难”。

徐航健说,一个人如果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经常检讨就会进步,买股票也一样,如果经常检讨自己“错在哪里”,慢慢的修正,犯错的机率少了,对的机率增加,当然赢的机率就越来越多了——“对的机率高,赢面就会大。”

拿出过去抄写了30多年的K线笔记本,透过一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徐航健慢慢的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股市成功方程式。

不怕选冷门

一般散户喜欢听信市场或朋友报明牌,买热门股或是看着投信、外资等三大法人在买什么,自己也就跟着买什么,总期待着买了股票,股价就会开始飙涨,但徐航健不会去追逐热门股。

为什么不选择热门股?徐航健说,投信、外资、主力等市场高手,人多势众,资本又雄厚,“跟这些老手玩,就跟你选择与林书豪一起比赛打篮球一样,怎么会有胜算呢?当然找自己的强项来一较高下,赢面比较大。”

因此,他反其道而行,到人烟稀少的兴柜市场寻找利好,且还没什么人注意到的冷门黄金股来投资,而聚兴就是最好的例子。

7年前,徐航健从财报当中发现在兴柜挂牌的IC通路股的聚兴获利不错,每年都至少配1.5元的股息,以股价20多元左右计算,现金殖利率约6%,不仅比银行利息多3倍,抵扣率也高达30%,是相当稳健的投资标的。

但是因聚兴股本不大,成交量很小,每天仅有20多张左右的成交量,并不是很容易买卖,于是徐航健每天盯着聚兴的走势,只要股价跌到盘下时就买一些,慢慢的累积下来,这几年持有聚兴1292张,占聚兴资本额5.12%。徐航健不仅因此成为仅次于聚兴董事长林子渊以外的个人最大股东,聚兴稳定的获利以及配息,更让徐航健投资七年大赚3倍。

不一次买足

散户习惯看到好的投资标的,就一次重压加码到满,如果手上有100元,就会一次把100元的额度用来全部买满股票。徐航健认为,这样的投资方法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因为股票市场何时是高点?何时是低点?永远没有人可以预测,如果一次加码到满,到时股价一跌,手上都是股票,口袋没有现金,一定会心慌,后继无力是投资失败的开始。

徐航健举这些年来他长抱的台表科为例。当年他从财报上看到台表科每年大约都有2元左右的获利实力,于是在未上市盘以每股50元买了台表科股票,结果买了之后股价竟然一路跌到16元,当时徐航健很生气,他就像一般被套牢的小散户一样,打电话到公司骂老板。

当时台表科董事长伍开云告诉徐航健,“如果公司业绩不好,我愿意负责,但是股价真的不是我可以控制的。”徐航健一听觉得有道理,他回头一算,当时台表科股价16元,每年配股配息都有2元以上,现金殖利率至少比银行利息好3到4倍。

从那天开始,他不仅没卖掉台表科,还把手中剩馀的资金拿来加码买进台表科,13年来,徐航健持有台表科的成本已经很低,光这一档就为他创造了6倍的获利。

徐航健说,他投资台表科时,有一位朋友也跟着他一起买股,结果台表科当年从16元,在一年的时间里股价飙涨到95元时,这位朋友在股价涨到60元时就很高兴的把全部持股都卖掉,这位朋友当时投资台表科一共赚了3倍。

不乱动持股

但是就在朋友卖掉台表科后,台表科股价竟然还持续上涨,朋友想追又不甘心,于是去买了其他的股票,但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他之后买进的股票,买了之后没多久就开始跌,最后导致朋友从台表科赚来的钱又都吐了回去,“当年我如果同样的随便换股操作,下场可能跟这个朋友一样。”徐航健说。

徐航健这几年已将大部分的资金都投资在台表科上面,长期持有,每年赚很稳定的配股配息利润,他认为,世界上有钱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开公司靠人赚钱,一种就是用钱赚钱,他账面上有4000多张台表科,相当于“40多人”在帮他赚钱,利滚利、钱滚钱的威力实在很惊人。

所以每年稳稳赚股息的他,99%的股票就是长抱的赚股息,并不会随便去更动持股,只有1%他会常常变动,来试试水温。徐航健说,经常变动的这1%,主要是为了做绩效给券商,毕竟他在券商的看盘室,享受了很多VIP看盘室的福利“不下点单,不好意思”。

当然徐航健不是神,他的投资也是会有亏本的时候,但是他在面对亏损时,处理股票的方法又跟大多数人不大一样。

如果你现在急需用钱,但是手上现金不够,持有的股票当中,有部分账上算起来是获利的,有部分账上是出现亏损的,这时候的你,会选择卖获利的个股?还是出脱赔钱的个股,来解决资金需求?

相信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卖掉赚钱的股票。因为散户总是会认为,就算是账面上赔钱,股票只要没有真正卖掉,就不算是真赔,总会有一天,可以等到股票再重新涨上来。但结果可能是越套越久、越套越深、股价越来越低,直到最后通常变成满手剩下的都是赔钱股。

第2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与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不同,安东尼・博尔顿不会根据宏观经济的前景下大赌注,一年只做两三个决定。博尔顿是一位专事股票投资的基金经理人,除了对股市保持着工作狂般的专注外,他别无选择。

上世纪90年代,当英国路透社调查哪些投资公司在业内获得评价最高时,一个名字总会反复出现在第一名和前几名,这就是英国富达公司(Fidelity)。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富达公司在伦敦以外投资的所有英国和欧洲股权投资资金中,有一个人独立管理了资金总额的1/4。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安东尼・博尔顿。

博尔顿是如此无可挑剔,以至于他的所有主要基金都保持着一贯卓越的成绩记录,甚至在股市一般投资经理人不愿染指的垃圾股中,他也能找寻到黄金。博尔顿就是在这些股票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名望,并被称为基金经理中的“王中之王”。

王的基金业绩

在那个年代,博尔顿管理的27亿英镑、5种不同的基金,实际上又分成不同的两组。一组基金投资于欧洲大陆,另一组投资于他所谓的“英国特殊状态股”,而它们分别代表着博尔顿的两种专门技术。在1998年,博尔顿欧洲板块基金总计达15亿英镑,其余12亿英镑是他的3支“特殊状态股”。

博尔顿的投资策略本质上是冒险,除了垃圾股之外,博尔顿还感兴趣于多样化的基金投资。他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基金管理,努力行动证明了在不确定风险的股市,也是可以运筹帷幄的。他的投资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而他的单位信托公司和投资信托公司,自1979年和1985年创立以来,分别取得了22%的复合年收益率。

1979年建立的富达特殊状态基金,尽管经历了1990年-1991年的大衰退,在博尔顿的一手运作下,20年来已经从1万英镑的初始投资飞跃至逾30万英镑的现在价值。其回报率无论与市场整体情况相比,还是与英国股权增长型单位信托的平均水平相比,均大大超出。

至于博尔顿管理的欧洲基金,在上世纪90年代欧洲基金股价上涨迅速的10年,当欧洲单位信托平均价格水平还在43842英镑徘徊的时候,他的成绩是102818英镑。而此时,由世界级指数计算金融机构富时指数有限公司(FTSE)所统计的综合股票指数价格也只有47015英镑。

由于博尔顿超乎寻常的管理业绩,博尔顿一度被出版界誉为英国的彼得・林奇。林奇是一位传奇式的爱尔兰裔美国股市投资者,他为美国富达公司经营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马热兰(Magellon)基金长达13年。尽管林奇异常活跃的风格和博尔顿无法比较,但这种比喻说明了博尔顿的地位。

风格就是力量

博尔顿讲起话来平和而清楚,大多用完整的句子,这是思维清晰有序的表现。他给人一种冷静、平和而高效的印象,在一种严肃的环境下不会十分显眼。这就是他的风格,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深思熟虑在他的基金投资上,就转化为了高涨的热情和迅速的决断能力,自然这与他长期保持优秀业绩紧密相连。

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博尔顿大学毕业后,就被父亲从床上揪起来去寻找工作。事出偶然,博尔顿后来落脚到了伦敦金融中心。尽管不能说某些人生来就是注定要做股票买卖赚钱的,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博尔顿落脚之后成为一名最受推崇的基金经理人。

在一条延伸到泰晤士河,名字叫洛瓦特莱恩的鹅卵石铺就的狭窄街道上,坐落着富达公司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玻璃与砖石材料构成的房间被设计得与周围的街景混为一体。博尔顿的办公室就在这座大楼二层的一个拐角处。他坐的地方总是被两边重重的文件柜和文件箱包围着,而在他桌后的书架上是一排他多年按照日期排序的会议以及其他安排的备忘录。

博尔顿自己讲,他作为一名投资家,最大的优点在于他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并具备迎接挫折的毅力。这间接地表现在他赋予工作高度的约束化与条理化。“我想你必须对它如痴如醉,因为投资活动是持续而无形的。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总是有一些新情况需要潜心钻研”。“我认为你必须全身心投入才能做好,如果观察一下我所欣赏的投资经理,他们没有一个是兼职的。”博尔顿说。

1990年,当经营马热兰(Maqellon)基金长达13年的彼得・林奇决定退休,林奇给的理由是工作压力太折磨人。然而,此时48岁的博尔顿仍未表现出工作疲倦的迹象。博尔顿说:“我打算在今后几年继续运作基金。但不是永远,因为你为之付出得太多。”富达公司侧重于对股票的深入分析,博尔顿每周的工作时间也难以想象。

工作狂人

富达公司平均每天考察15个~20个公司,分析过程或者在办公室进行,或者在那些公司中,或通过电话会谈进行。很少有基金管理公司能做到比富达公司更多地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目标进行接触,也很少有投资基金经理做到如博尔顿狂人般地工作。

博尔顿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早上6:45离开在伯斯特的家,去赶发往伦敦的火车。他在火车上阅读《金融时报》,并对至少一家他当天要关注的公司进行分析。他一个星期要在各种公司会议间打转。有时他一天要亲自参加的会议有4个~5个,其他的则由同事提供报告。

富达公司出现过一个记录,在一天中,他们研究了37家公司,包括英国的、意大利的、法国的、芬兰的公司在内。对于每家公司,都由内部分析人员事先做出详尽分析,形成大量详细的信息资料。每份资料有好几页长,涉及主要的财务数据,辅以经纪人的看法和任何其他相关资料,比如简报等等。

会议则是博尔顿和同事提出经营问题并继续跟踪分析其业务进展的机会。博尔顿会亲自做每次会议的文字记录,文字笔记每次记两三页,并在他桌后的文档中整齐归放。稍后他将取出翻阅,以检查在上次分析之后,哪些公司的状况发生了变化。从某种情况上来说,博尔顿就像一位政府总理一样成了他的文件箱的奴隶。

“需要阅读的东西多得可怕。”博尔顿承认,乘坐火车上下班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在期间解决掉很多材料。博尔顿每天晚上8点回家,并惧怕节假日的结束。据博尔顿说,他知道当自己回到办公室时,将有大堆的文件等着他处理。他逃避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是创作古典音乐,而这是他还在孩提时代的梦想。

基金投资原则

博尔顿从1979年开始管理他的特殊状态股基金,1985年开始管理富达公司的第一只欧洲基金。这个时候,他为这两只风格迥异的基金和另一只总部设在卢森堡的离岸基金建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虽然这两只基金应分开来进行评判,但是二者经营中仍然存在一些一股性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博尔顿贯穿于职业生涯的重要观念。

“我在总体高于平均风险的水平上运作基金,以处于不利状态的股票种类为主。”这是博尔顿对自己方法的总结。而博尔顿理想中的公司是这样的,“虽然现实情况出了问题,但看起来事态会有转机的那种。我所选择的股票可能不是热门的,而且价格便宜,但是存在某种情况可以使它在不久以后重新赢得投资者。”

在英国,由英国先锋(M&G)公司创立其第一只复苏基金,迄今已经有70多年历史。该基金赖以建立的观念在于,它可以通过买进正从衰落或从其他挫折中恢复元气的公司股票而获利。这些公司所遭受的挫折或者是外部因素,或者源于自身矛盾。而这种传统恢复性的股票一直以来都是博尔顿特殊状态投资的有力对手。

事实上,博尔顿寻找的特殊状态股票并非以上这些。博尔顿寻找的公司还包括那些未经仔细研究从而不可能被正确评价的,以及那些虽有增长潜力,但仍不为人知的公司。博尔顿与众不同的投资概念是他的主要成就,这种概念比先锋公司的任何其他主流基金管理公司更深入,是这些公司还未敢采用的。

第3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最初是由证券交易所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开征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课征始于1990年,因其承担了对调控证券交易的多项功能,所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多次调整。随着90年代初沪市和深市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使证券市场日益活跃起来。证券市场上的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必然包含有一定量的税收。其时我国税收立法滞后,没有任何一个现存的税收能够覆盖这项税源,鉴于印花税于1998年恢复征收,90年代初成为一个日益成熟的税种,国家税务总局授权上海、深圳二市对股权转让书据征收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最先于1990年7月1日在深圳证券市场课征,当时深圳市政府参照香港证券市场,颁布了《关于对股权转让和个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税的规定》,此时试行的是“对卖方征收0.6%”,从而达到约束股票转让的行为,目的是为稳定初建的股票市场及适度调节资本利得;到当年的11月23日证券交易印花税即改为”对买卖双方各征0.6%”;然而不久,由于投资者对股票投资的认识不足,市场一度低迷,于是从1991年10月开始,深圳证券交易所将证券交易印花税调低至“对双方各征0.3%”,降幅达50%。上海在深圳试征证券交易印花税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于1991年10月对交易双方开征了此税,税率也为0.3%。1992年6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体改委联合下发《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股份制试点企业向社会发行的股票,因购买、继承、赠与所书立的股权转让书据,均依书立时成交金额,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0.3%的税率缴纳印花税。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税制改革,提出了将证券市场上的印花税改造成证券交易税独立征收的设想,并规定买卖双方各征0.3%,最高可上浮1%,同时规定在证券交易税未出台之前,仍按原办法征收印花税,鉴于当时条件不够成熟,《工商税制改革方案》做出“缓一步出台”的决定。其后,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水平几经变更。随着证券市场的日益发展,证券税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证券交易税的正式实施显得越来越迫切。

二、印花税的主要职能

证券交易税的主要职能是调节市场交易,但是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的作用渐渐异化,财政收入职能似乎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早期的印花税分成比例中,国家和地方各50%,1997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将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比例调整为中央80%,地方20%;1998年6月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再次调整分享比例,改为中央88%、地方12%;从2000年10月1日起将分享比例由中央88%、地方12%,分三年调整到中央97%、地方3%,即:2000年中央91%、地方9%,2001年中央94%、地方6%,从2002年起中央97%、地方3%。我国的印花税收入不断增加,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甚至在证券市场行情火爆的2000年上半年,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竟占到上海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2000年全国印花税达到了485.9亿元,占当年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3.83%,这恰是我国证券市场前5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总量的5倍。必须指出,一方面,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的这种财政收入功能的发挥是以证券市场换手率过高为基础的。目前我国股票的年换手率为300%左右,大大高于西方国家的成熟证券市场60%左右的水平。另一方面,印花税税率的下调,当然会影响到财政税收,但是印花税不会以税率下调幅度同比例下降,税率下降了,刺激了市场交易,印花税会有所增加。同时,市场交易活跃了,券商的佣金收入会增加,券商所交的税也会增加。因此,我们在分析是否应对印花税进行改革时,应该先考虑它是发挥出了市场调节职能,而并非是否发挥出了财政收入的职能。

三、现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隐忧

(一)征收印花税依据不足

虽然目前的汇贴纳税方法不须粘贴印花,由税务机关在凭证上加注完税标记代替贴花,但应税凭证是真实存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证券交易过程中的普遍运用,证券交易早已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所谓的股权转让书据只是电脑中的一笔记录,证券交易时既无实物凭证,也无印花税票,征收印花税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含义,证券交易印花税实际上成了一种交易行为税,与印花税的本来含义不符,理论依据不充分,法律上不够严谨。

(二)印花税的征收对交易行为的规范作用不大,征收范围狭窄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凭证收的一种税,它的意义在于加强凭证管理,促进经济行为规范化,了解其他税种的税源和缴纳情况,加强监督控制,同时可以积累资金,增加财政收入。由此可见,印花税的征收对交易行为的规范作用不大;证券市场的内涵远远大于股票市场,范围狭窄的印花税不利于对所有证券交易征税,而税基广大的交易税有助于保证各种类型的证券市场共同发展。四、证券交易税制改革的方向

(一)应有助于证券市场持续发展

第一、证券交易税制的改革应有助于推动企业融资与体制改革。目前境内居民储蓄率很高,企业间接融资的比重相当大,这对企业直接融资与银行信用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证券交易税制设计时,可以考虑引导企业通过证券市场来实现直接融资,并引导企业推动体制改单的进行。第二、证券交易税制的改革应有助于减轻证券市场的非正常波动,尤其是抑制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目前固定划一的印花税不足以实现这一功能,要充分发挥交易税制对投资行为的引导,有必要进行适度变革。第三、证券交易税制的改革应有助于推动我国证券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总体而言,我国证券业的基础较薄弱,证券市场还是一个成长型的市场,券商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的格局也还没有根本打破,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日益逼近的环境下,整体实力趋弱的国内券商的成长会受到课征较高税率的损害,这无疑会对我国证券业的整体实力增强、整体素质提高雪上加霜。第四、证券交易税制的改革应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税率远高于除了丹麦以外的其它国家,较高的税率使得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也相应较高,从而减少了对证券的投资。所以证券交易税制改革方向总体上应以下调证券交易税为主。

(二)以税负公平为重要方向

实现税负公平原则,需要建立完整、系统的证券交易税制体系,既要能“拓展税基”又能实现“差别税率”。从“拓展税基”的角度出发,证券交易税种应不再实质性地限定在流通股的转让方面,对新股发行、法人股与国有股的转让、债券交易、投资基金的交易,以及其它非交易过户均可适度课征印花税或交易税,这既可实现税负公平,也可推动各种交易品种的均衡发展。目前固定划一的证券交易印花税不足以实现对证券投资收益的调节。因此,在税收稽征手段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交易频次、成交额度、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实现差别税率,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且不再出现亏损投资者与盈利投资者按同等税率承担税负的状况。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在适当时机开征一些新的差别化的税种(如资本利得税等)来实现。

(三)保持证券交易税制的政策稳定性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证券市场,对税负的承载能力存在差别;同时证券市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所要求的证券交易税制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导向也存在差异,因此,实践中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证券交易税制。那么,如何保持证券交易税制的稳定性就成为了新的课题。证券交易税制的稳定性,不是拒绝证券交易税制的变革,也不能表现为税目、税率等的固定不变,而是要体现在证券市场发展方向上的稳定性。

(四)证券交易税的改革方向是宽税基、低税率

第4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本文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家庭投资理财制胜之道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所帮助。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

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

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调整

资产的组合要长期且经常处于效益最大化的状态,资产的组合就不能只是短期的静态剖面,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是对各种市场因素进行合理预期后,不断修正完善已实施的资产组合方案的过程。所以资产组合实际是一系列变动因素组成的函数,不断进行合理地有效地调整的依据是决定这一函数的基本变量是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家庭在占有信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组合,信息的无限性与信息占有的有限性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市场的不均衡是经常的,均衡是偶然的瞬间的,这里存在市场预期的困难,此外,政府的干预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投资市场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有时干预的依据不足,随意性的主观存在,使家庭关注客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同时,经常要揣测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干预,以此来决定投资组合与调整,比如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其基本运行趋势,经常与政策的干预有关。

资产调整基本反映出家庭对自身拥有资产的均衡预期的要求,家庭在投资调整过程中,决定各种资产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构筑自己的资产需求函数时,首先要考虑资产构成的均衡状态,是以市场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产偏好,收益支付能力为依据,从中发现最优的资产构成及实现方式,其次是对资产变动进行合理预期,使效益不仅在短期内符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而且在长期运行中,也要使资产的效率最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选择

与调整理论:资产的组合顺序是,先选择无风险资产,再选择风险和收益都一般的资产,最后追加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资产投人,这样的资产调整是按照风险收益的要求进行的,符合资产组合的层次性,系统性要求,这样的资产调整是高效合理的。

确认家庭是投资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的地位,认识其投资行为正不断趋于成熟,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品种的选择,尤其是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不同方面拓展渠道和品种是政府从宏观角度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为例,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在普通股之外,能否考虑增加优先股等种类,能否在现有国债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也不应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衍生工具有投机性强、风险大的一面,但管理得法,规范得当,还有降低风险的一面,发达国家对衍生工具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当然盈利越多越好,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黄金、热门股票、

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解国家的时事动向,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投资离不开国家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导向直接制约投资工具性能的发挥和市场获利空间;同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投资合法化,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

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在正常生活过程中也要预留能维持3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然后再选择投资,以备急需之用;同时,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而过度投资。

五、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

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己,家庭投资亦如此。家庭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旦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结果产生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由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如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经济周期的变化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企业或单个资产自身因素导致。家庭投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指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实施或调整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金融投资而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机构风险,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诈骗风险,指家庭在投资过程中被人诈骗而形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形成的风险。

(一)建好金融档案。在家庭金融活动频繁的今天,众多的金融信息已经很难仅凭人的大脑就全部记忆清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有的银行存单和其它有价证券被盗或丢失后,却因提供不出有关资料,无法到有关金融机构去挂失;有些股民股票买进卖出都不记账,有关上市公司多次送股后,竟搞不清帐上究竟有多少股票,以至错失了高价位抛出并盈得更多利润的良机;有的将家庭财产或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凭据乱放,一旦真的出了事,却因找不到保险凭单而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等等。

只要建立家庭金融挡案,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建立家庭金融档案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入档内容。(1)各类银行存款和记账式有价证券存单姓名,账号、所存金额和存款日期及取款密码;(2)股票买卖情况记录;(3)各类保险凭据;(4)个人间相互借款凭据;(5)各种金融信息资料,如银行分档存款利率、国库券发行和兑付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6)家庭投资理财方法和增值技艺的资料。其次,掌握入档方法。家庭投资额不多的,可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载即可;如投资较多,则应建立正规账册,区别类型,分别将家庭金融内容逐一记入,并将每次金融活动内容一笔笔记清;家庭有电脑的,则可发挥这一优势,将个人家庭金融档案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检索。再次,把握重点问题:入档要及时,不能随便乱放导致金融资料散失;内容要全面,应入档的各种金融内容,都要完全齐备地进入档案;存档要保密,对存单(身份证、个人印章、取款密码等有关家庭金融安全的重要档案资料,要分别存档,电脑建档还应设置密码;资料要纳新,定期清理老资料,存入新资料,使档案任何时候都有投资参照价值;应用要经常,坚持常翻阅,常研究,籍以提高理财本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防止存款到期忘记支取,避免家庭投资利益损失。

(二)、打造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即个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投资或消费时,所具有的守信还贷纪录。它是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目前,居民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可采取两种办法:其一,利用银行金融创新机遇证明个人信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贷记卡,持卡者守信还贷,就能建立起个人信用。其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就为银行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通过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咨询、评估及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中心,为市民申办信用消费提供配套的个人信用报告。广大居民在进行冢庭借贷投资或消费时,应借助这样的中介服务,建立个人信用,取得向多家银行借贷的“通行证”。

(三)、家庭投资者要及时查明实际遇到风险的种类、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存折丢失、密码被盗等造成的风险,应及时与银行联系挂失;如由于金融诈骗所形成的风险,应及时采取多方式、多手段进行摧收,直至诉诸法律,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造成的风险,应及时调整修改投资计划和投资方案,如利率下调,就调整储蓄结构;如资本市场不景气,就调整股票、期货、基金、债券结构。

结论:家庭投资理财是一项家庭中的系统工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周密规划、精心搭理;要科学合理地掌握理财原则,扩大投资渠道,运用各种理财工具,科学组合、分散风险,走出理财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总之,家庭投资理财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理财的科学规划,建立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使用家庭的投资资金,提高其投资的收益率,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家庭家庭持有的资金,从而实现家庭财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使家庭投资理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家庭投资理财ABC柯静时代金融2004年第11期

2.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董雪梅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年第2期

3.家庭投资理财之道薛韬国际市场2001年第11期

4、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张勤朴上海保险1998年第08期

第5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

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调整

资产的组合要长期且经常处于效益最大化的状态,资产的组合就不能只是短期的静态剖面,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是对各种市场因素进行合理预期后,不断修正完善已实施的资产组合方案的过程。所以资产组合实际是一系列变动因素组成的函数,不断进行合理地有效地调整的依据是决定这一函数的基本变量是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家庭在占有信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组合,信息的无限性与信息占有的有限性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市场的不均衡是经常的,均衡是偶然的瞬间的,这里存在市场预期的困难,此外,政府的干预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投资市场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有时干预的依据不足,随意性的主观存在,使家庭关注客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同时,经常要揣测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干预,以此来决定投资组合与调整,比如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其基本运行趋势,经常与政策的干预有关。

资产调整基本反映出家庭对自身拥有资产的均衡预期的要求,家庭在投资调整过程中,决定各种资产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构筑自己的资产需求函数时,首先要考虑资产构成的均衡状态,是以市场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产偏好,收益支付能力为依据,从中发现最优的资产构成及实现方式,其次是对资产变动进行合理预期,使效益不仅在短期内符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而且在长期运行中,也要使资产的效率最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选择

与调整理论:资产的组合顺序是,先选择无风险资产,再选择风险和收益都一般的资产,最后追加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资产投人,这样的资产调整是按照风险收益的要求进行的,符合资产组合的层次性,系统性要求,这样的资产调整是高效合理的。

确认家庭是投资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的地位,认识其投资行为正不断趋于成熟,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品种的选择,尤其是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不同方面拓展渠道和品种是政府从宏观角度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为例,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在普通股之外,能否考虑增加优先股等种类,能否在现有国债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也不应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衍生工具有投机性强、风险大的一面,但管理得法,规范得当,还有降低风险的一面,发达国家对衍生工具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当然盈利越多越好,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黄金、热门股票、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解国家的时事动向,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投资离不开国家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导向直接制约投资工具性能的发挥和市场获利空间;同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投资合法化,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在正常生活过程中也要预留能维持3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然后再选择投资,以备急需之用;同时,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而过度投资。

五、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

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己,家庭投资亦如此。家庭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旦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结果产生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由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如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经济周期的变化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企业或单个资产自身因素导致。家庭投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指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实施或调整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金融投资而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机构风险,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诈骗风险,指家庭在投资过程中被人诈骗而形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形成的风险。

(一)建好金融档案。在家庭金融活动频繁的今天,众多的金融信息已经很难仅凭人的大脑就全部记忆清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有的银行存单和其它有价证券被盗或丢失后,却因提供不出有关资料,无法到有关金融机构去挂失;有些股民股票买进卖出都不记账,有关上市公司多次送股后,竟搞不清帐上究竟有多少股票,以至错失了高价位抛出并盈得更多利润的良机;有的将家庭财产或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凭据乱放,一旦真的出了事,却因找不到保险凭单而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等等。

只要建立家庭金融挡案,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建立家庭金融档案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入档内容。(1)各类银行存款和记账式有价证券存单姓名,账号、所存金额和存款日期及取款密码;(2)股票买卖情况记录;(3)各类保险凭据;(4)个人间相互借款凭据;(5)各种金融信息资料,如银行分档存款利率、国库券发行和兑付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6)家庭投资理财方法和增值技艺的资料。其次,掌握入档方法。家庭投资额不多的,可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载即可;如投资较多,则应建立正规账册,区别类型,分别将家庭金融内容逐一记入,并将每次金融活动内容一笔笔记清;家庭有电脑的,则可发挥这一优势,将个人家庭金融档案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检索。再次,把握重点问题:入档要及时,不能随便乱放导致金融资料散失;内容要全面,应入档的各种金融内容,都要完全齐备地进入档案;存档要保密,对存单(身份证、个人印章、取款密码等有关家庭金融安全的重要档案资料,要分别存档,电脑建档还应设置密码;资料要纳新,定期清理老资料,存入新资料,使档案任何时候都有投资参照价值;应用要经常,坚持常翻阅,常研究,籍以提高理财本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防止存款到期忘记支取,避免家庭投资利益损失。

(二)、打造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即个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投资或消费时,所具有的守信还贷纪录。它是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目前,居民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可采取两种办法:其一,利用银行金融创新机遇证明个人信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贷记卡,持卡者守信还贷,就能建立起个人信用。其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就为银行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通过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咨询、评估及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中心,为市民申办信用消费提供配套的个人信用报告。广大居民在进行冢庭借贷投资或消费时,应借助这样的中介服务,建立个人信用,取得向多家银行借贷的“通行证”。

第6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关键词:证券交易;印花税;证券交易税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6-0053-04

收稿日期:2008-04-18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中国证券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税种,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利用印花税调节证券市场的作用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实际上,许多学者对于印花税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作用和问题已经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探讨,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阐述清楚。本文拟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探讨,为今后的一些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一、国外关于证券交易印花税功能的分析

(一)关于税收税率变化与财政收入的关系Stiglitz(1989)认为,提高交易税税率将导致税收收入的增加。Jackson和O’Donnell(1985)研究了英国1964~1984年间印花税变动的影响效应,其研究结果表明,1%的税收削减短期内将使交易量增加0.4%到0.6%,而调整后的长期影响则是1.63%。Umlauf(1993)的研究发现,瑞典在1986年交易税由1%增加到2%后,11只交易最活跃的瑞典股票60%的成交量转移到了伦敦,这些转移的成交量相当于在瑞典股票市场所有交易量的30%,到1990年,该份额增加到大约50%左右。但更多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由于税收收入是税率、加权的平均价格水平以及成交量三个参数的乘积,税率上升将增加交易成本,从而导致成交量和价格水平可能急剧下降,结果很可能与提高税率的初衷相去甚远。这些学者认为,造成这种后果有其必然的原因,因为印花税率的提高增加了交易成本,会极大地影响交易者的利润,交易者为减少纳税造成的“损失”可能采取的对策是:减少股票交易,这将直接导致股票市场成交量的减少,并因此可能引起股票价格下跌;或者从短期持有证券转移到长期持有证券上;或者可能将交易由国内市场转移到海外市场。诸如此类的行为,都将导致国内市场由于成交量减少从而日渐萎缩,最终国家的税收收入可能不会上升而是下降。

(二)关于税收税率变化与证券市场稳定的关系Summers & Summers(19891认为,交易费用提高能够抑制短线交易,减少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而提高股票市场有效性。更多的学者却持相反的意见。Roll(1989)研究了1987-1989年23个国家的股票收益波动情况,发现没有证据证明股票的波动性与交易税有明显的相关性。Umlauf(1993)研究了1980-1987年间瑞典在对经纪服务提供商开征交易税前和开征交易税后的股票收益情况,其研究结果表明,股价的波动性并没有因为交易税的开征而有所下降,而是在交易税开征以后这段时间股价波动性最大。

关于税收税率变化与证券市场稳定性并没有直接联系,许多学者还从投资者可以分为噪音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的角度进行了研究。Hakkio(1994)认为,增加证券交易税对每一个投资者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增加印花税不仅影响噪音交易者,而且也会影响在减少股票市场波动性方面发挥着更大作用的信息交易者,只有当交易税对噪音交易者的作用大于对信息交易者影响时,交易税才能在减少波动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反之,如果交易税对理性投资者的影响更为严重,交易税可能反而会增加市场的波动性。Kupiec(1995)的研究表明,随着税率的提高,风险资产的噪音收益的波动性也随之提高;Hu(1998)的研究发现。税率的变动仅影响小组合的噪音收益的波动性,而对大组合收益的波动性几乎没有影响。

(三)关于税收税率变化与公平负担问题从理论上看,提高印花税税率可有着增加投机者和盲目交易者成本。可将税收负担更多地加在投机者和盲目交易者的身上,增加这些人的交易成本。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很难达到上述目的。美国学者G・威康认为,证券交易税的税收负担必将更多地由广大公众承担,而不仅仅是投机者和盲目交易者,因而证券交易税将打击直接和间接权益人,因为税收负担不是被全部纳税人平均承担,那些持有较多金融资产和投资风险较小证券(如蓝筹股)的投资者要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二、国内关于证券交易印花税功能的分析

国内关于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功能分析,有许多是国外理论在中国市场的检验,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这种研究也有一些明显不同的地方,并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一)关于税收税率变化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史永东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们采用税率乘以成交量的方法来估计印花税税收收入。成交量的指标选取上海30指数和深圳成份A指的成交量。样本期间为税率调整前后60个交易日。其研究结果表明:税率调高后税收收入增加,税率下调后税收收入下降,即税收收入的税率弹性都为XE;税率调高时税收为低弹性,而当税率调低时税收为高弹性,税率调高时的税收弹性小于税率调低时的税收弹性。他们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虽然税率调整可能影响股票价格变化。但对综合了价格和成交股数的成交金额影响不大,税率调高减少了成交量,但幅度不如税率上调的幅度大,并且税率下调对成交量几乎没有影响。

(二)关于税收税率变化与证券市场稳定的关系 刘红忠、郁阳秋(2007)采用1991年lO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之间上证综合指数的日交易数据,对6次印花税调整与市场波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印花税水平处于中等水平(3‰)时,监管层态度不明朗,因此噪音交易者和理易者对于未来预期不一致,可能造成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增大;印花税对波动性呈现的影响是不对称的,既包括不同印花税税率水平对波动性产生的不对称影响,也包括印花税调整对波动性产生的不对称影响;上调印花税税率比下调引起的波动性更为显著。史永东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沪、深两市对印花税调整有很敏感的反应,具体反应模式为:当印花税税率下调时,股票价格指数上升,价格指数的收益率为正,而当印花税税率上调时,股票价格指数下降,价格指数的收益率为负;当调整幅度较大时,相应的股票价格指数变化较大,当调整幅度较小时,股票价格指数变动也较小。因此,印花税税率的调整,并不能达到稳定证券市场运行的目标。

(三)关于税收税率变化与公平负担问题在中国证券市场,印花税也未能起到公平税赋的作用,

而很可能是相反。这个问题从新股申购方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中国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时必须缴纳相应的印花税,而在申购新股时,按照有关规定是不用缴纳印花税的。这种不公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申购新股在中国证券市场几乎是一种无风险的投资,即新股上市的第一天的交易价格很少有低于发行价格的。二是新股申购者以机构资金为主。新股申购制度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但总体来看,其利于大资金操作的特点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按照现行规定,机构资金不仅在网上申购的数量没有限制,而且还可以享受到网下申购的特权。这样做的结果是,新股几乎被机构投资者所垄断,导致新股上市当天价格大大高于其发行价格。显然,向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卖股票征收印花税,而不对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征收印花税,是有失税收调节的公平性的。

三、国内外证券交易印花税功能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在印花税调节与市场稳定性方面,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二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在印花税的调整与财政收入方面,国外研究证明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国内研究却表明,印花税的提高与财政收入的增加密切相关;在印花税调节与公平赋税方面,国内外研究都表明印花税并不能达到公平的效果。

分析国内外印花税功能的异同,最值得研究的是,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的明显差异。为什么在这个方面,国内外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呢?一是在印花税提高的情况下,国外证券市场一部分交易量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而在中国这样的封闭性市场上,不论印花税如何调整,交易量都不可能转移到其他国家;二是在印花税提高的情况下,国外交易量呈现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高于印花税提高的幅度(Jackson、O’Donnell,1985),而中国证券市场上,交易量虽然也会呈现一定的下降幅度,但下降幅度低于印花税提高的幅度。因此,增加财政收入无疑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印花税的最重要功能。实际上,2007年证券交易印花税上缴达到2005亿元,比2006年增长10.2倍,充分显示出利用印花税筹集财政资金的功能;而且,财政部在2008年的预算中,已经为印花税安排了1725.34亿元的收入,显示出有关部门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高度重视。

国外对印花税的研究表明,提高税率并不能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稳定市场、公平税赋等目的,因而利用印花税调节证券市场的作用极其有限。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减少或废除证券交易印花税(或证券交易税)。德国早在1991年就废除了股票周转税及中短期债券交易税,新加坡于2001年6月30日开始取消所有股票交易的印花税,瑞典证券交易税也经历了“先征后废”的过程。孙静(2004)对美国国际税收网提供的95个国家的税收情况进行了分析,开征证券交易税的国家和地区只有27个,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对交易税进行改革。

国外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不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或征收较低税率的印花税,除了该税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外,还因为这些国家在证券市场上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税收体系。其中非常重要的是股票交易利得税(龚辉文,2008)。显然,中国征收较高税率的印花税,是因为国家的证券税收体系不完善,现行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代替其他税种的作用(谢魁星等,2001)。

中国倚重印花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通过印花税的变动,反映有关管理部门对市场运行的态度和判断。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设立证券交易印花税以来的历次上调和下调印花税税率的历史来看,调整基本遵循如下的规律:当管理层认为市场低迷特别是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受到较大限制时,就降低印花税以提升投资者信心;当管理层认为市场过度火暴投机盛行时,就提高印花税税率以抑制指数的迅猛上涨。但是,从长期来看,印花税的调整并不能压缩股市泡沫,难以有效控制股票交易规模,调控股票投资的结构、抑制股市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效果不明显,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目的较难实现(陈华等,2007)。

四、印花税改革的探讨

上面的分析显示,印花税调整并不能很好地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印花税对于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他税种的缺位所造成的。因此,就印花税本身来看,其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作用被过度高估了。为此,需要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大胆进行改革,为印花税找到真实的定位,并在相关的配套政策方面进行重大的调整。主要的改革意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恢复中国证券市场印花税的本来面目,更名为更加规范的证券交易税 在我国,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具有行为税性质的凭证税。但是,在国家1988年颁布并适用至今的《印花税暂行条例》中的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明确列出的13个税目中并没有任何涉及对证券交易征税的内容。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证券交易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中国证券交易早已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所谓的股权转让书据只是电脑中的一笔记录,证券交易时既无实物凭证,也无印花税票。因此,刘杰(2003)认为,征收印花税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含义,证券交易印花税实际上成了一种交易行为税,与印花税的本来含义不符,理论依据不充分,法律上不够严谨,降低了公众的可接受性。申建新、黄韬(2007)也认为,现行证券交易印花税只是借用了印花税之名,而无印花税之实,实际上类似于其他国家的证券交易税,其原因是我国没有专门的证券交易税立法。为改变目前印花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策行为的现状,增强印花税调整的法律依据,应该尽可能通过立法,将证券交易印花税更名为证券交易税。

第7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据悉,游说各方争夺的焦点在于《欧洲互用性框架》文件,这是由欧盟委员会向欧盟27个成员国的各级政府提供的软件采购建议。开源软件仅占欧洲政府系统很小的份额,这场交战仍有望动摇微软在欧洲公共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

有必要指出,微软以及由微软和英特尔组成的联盟体系始终处于市场攻击的风口浪尖,但Wintel作为当前最具影响的计算集成模式,更具吸引力的替代选择尚无法获取大规模的用户共识,即使一些小众将永久弃用(或从不采用)它,即使攻击它的同样是这个世界最优秀的科技企业。

欧盟委员会计划于今年底指导建议。有分析认为,这些指导原则有可能使欧洲及其以外地区借助开源标准的推广提升互用性,而大型政府组织则被要求从一组存在竞争关系的专有系统中选取一家供应商,并长期使用下去。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预测,欧盟今年将斥资157亿美元采购软件,其中近2成用于采购本土软件。红帽公司表示,欧洲有机会在这一问题上成为全球领导者。这家拥有荷兰鹿特丹市政府、意大利司法部和法国教育部等众多用户的开源软件代表企业坚信――如果欧盟不能把握当前机会,将在相当一段时期成为被动跟随者。

微软并不过气

不可忽略的是,自输掉了一场历时10年的欧洲反垄断官司后,微软被迫将其服务器软件的机密互用性代码授权给竞争对手,但该公司仍然反对在欧盟的文件中对一揽子开源软件进行背书。微软表示,此举会阻止客户购买专有软件,从而限制商业选择。

根据微软最近的财报,该公司至少有半数收入来自为电脑和服务器开发的专有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桌面应用套件。由于欧洲多数国家已经开始在公共领域探索开源候选方案,希望借此节约开支,显然对微软来讲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与欧盟达成和解后,微软将开源产品整合到其产品线中,并将其服务器软件的数千页协议授权给其他厂商,与Sun和Novell两家竞争对手也合作建立了互用性实验室,甚至与IBM合作开展了Simple Cloud API项目,希望借此开发通过云计算存储文档和文件的通用方法。

一直在为开源软件争取支持的欧洲开放论坛研究表明,超过90%的欧洲政府最终还是购买了专有软件,原因有使用惯性、缺乏对开源软件的了解,或者害怕更换供应商。据了解,微软、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等专有软件企业的游说活动同样非常积极――专有软件希望保护现存的标准,并能保留市场地位。尽管众所周知的Linux开源操作系统和现已被甲骨文收购的MySQL开源数据库软件都诞生于欧洲,不过,直到欧洲政府官员计划与微软等专有软件提供商续签软件授权协议时,开源支持者的反对之声才逐渐增强,特别是Linux担心欧盟陷入软件许可证升级和锁定单一厂商的古怪逻辑陷阱中。

欧盟负责机构间事务以及政府采购建议的委员表示,这一指导原则的目标是创建一种互用性的环境,使得欧盟各国政府能够以低成本方式有效交流。因此,这些建议将基于开放准则编制,通过标准的使用来促进技术中立,最终的采购则允许欧盟各级政府自主制定计划。

事实上,很难说微软一定会输掉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战,毕竟,市场从官方的声明中得不到任何明显的倾向。除了12亿欧元的罚款,微软以时间换取了宝贵的腾挪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人们被迫承认:基于Wintel架构的计算体系仍然在按照它所希望的格局演进,即使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

7月19日,微软明确提出了2011年度的五大重点策略,以及这些新策略即将给合作伙伴带来的可视化成长预期,Windows优化桌面和虚拟化是其中的主要革新。此外还有Windows Intune,这种新的多功能一体PC管理云计算服务将为合作伙伴提供集中管理服务;在线服务则使用微软历史上最广泛的具有云计算功能的应用程序和开发工具,并重奖早期应用这些工具的合作伙伴;Sharepoint作为每年经营费用达10亿美元的服务器产品,该协作工具将推动合作伙伴像为Azure开发程序一样开发应用程序和工作流。

微软2011财年的基本目标包括:向低成本高价值的平台转变、帮助合作伙伴把自己的业务转向云计算服务、消除与合作伙伴投资回报的竞争、奖励推动市场增长的合作伙伴。

当市场更多关注于移动终端和电子阅读等时尚应用之际,微软仍保持着一贯的亦步亦趋,甚至某些时候几乎被遗忘――也可能的确遭到了值得警惕的忽略。人们往往是健忘的,这个目前仍属全球最大的软件巨头,尽管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总是表现得如此不堪,但却并不影响它继续掌控着计算的核心这一事实。有意思的是,它的坚定同盟,似乎也遭际了同样的困境。

盟友频遭蚕食

AMD于7月19日称,将提前推出代号为Ontario的低功率低成本芯片,其x86处理器单元与图形引擎集成到了一个芯片上。首席执行官德里克・梅尔在与金融分析师召开的第二财季介绍会上表示,根据用户的强劲需求和加快的工程周期,预计Ontario将是AMD推向市场的第一个Fusion APU(加速处理单元),该芯片能够显著扩大潜在市场,并改变游戏规则。

Ontario APU在1个单系统芯片上配置2个基于Bobcat微架构的x86内核,集成了DirectX 11图形内核和DDR3内存控制器。Bobcat微架构具有x86-64、虚拟化、SSE、SSE2、SSE3等技术,是具有乱序执行功能的单线程芯片。双核Ontario能够提供目前主流处理器90%的性能,面积不到后者的一半,耗电量不到1瓦。眼下,这种芯片将交由台积电采用40纳米工艺生产。

据悉,原本明年年初上市的计划已经提前到今年第四季度。令人不解的是,该芯片似乎不支持平板电脑和其他创新产品,虽然AMD曾多次表示要给平板电脑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或者面向新形状的设备,但Brazos移动平台却仅用于上网本或者低端笔记本电脑,德里克・梅尔显然没有解释清楚真实原因。较为可信的观点是,AMD认为平板电脑市场目前仍未成熟,当市场逐渐升温时,Fusion将最终应用于平板电脑。据可靠消息透露,AMD还在开发另一款名为Llano的Fusion芯片,将适用于消费手提电脑和台式电脑。

面对AMD的不断进击,以及英伟达推出的Tegra 2,尽管英特尔的Atom芯片也包括了集成显卡,但糟糕的图像性能遭到强烈批评。英特尔谨慎地认为平板电脑只是一种额外产品,却不愿意正视这个当前最引人注目的高增长市场,以至于许多用户逐渐产生其不再重要的错觉。

苹果目前是平板电脑的主要生产商,其iPad平板电脑采用ARM设计的芯片。

多家机构分析称,与PC市场不同,英特尔应自主开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应对当前的整体弱势表现――英特尔以往浪费了很多时间,等待其合作伙伴开发足以与iPad和iPhone抗衡的产品,惠普和宏作为最大的合作人,至今却没有任何成果。曾任职于苹果和Palm的麦克贝尔或许可以推动英特尔放弃以往策略,他的职责是带领一支团队来开发突破性的智能手机参考设计,以便加快英特尔架构向这一市场的拓展。

参考设计被形容为用户提供的设计蓝图,但对于英特尔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而言,却并没有太大帮助。与PC市场相比,英特尔在这些市场的影响力很微弱,规模不大的ARM业已主导了平板电脑领域,拥有三星、德州仪器、高通等一批实力不俗的芯片伙伴。截至目前,苹果、摩托罗拉和RIM都使用了ARM架构芯片。

无疑,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领域,英特尔只是一家普通芯片厂商。当然,通过提升优先级,英特尔可以为平板电脑投入大量的设计和生产资源。事实上,英特尔很早就拥有一批终端产品设计人才,比苹果MacBook Air和戴尔Adamo更早的时候,已经推出过超薄笔记本设计,但为了防止与用户发生冲突,英特尔拒绝生产自己的笔记本――即使它现在开始自主设计平板电脑,依旧不可能迅速扭转趋势,因为该领域的一线厂商多数都采用ARM的芯片。

惠普、戴尔或宏是否会全心全意投入到英特尔平板电脑的设计中,这一点的确无法保证。当英特尔晚些时候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手机芯片时,LG或其他企业有可能也会推出相应的智能手机。关键在于,如果智能手机厂商无法推出优秀的英特尔手机,情况便会非常被动――英特尔必须打破这种模式,并且自主进行终端产品设计。操作系统则可以选择Android。

WiMAX退守,平板向前

日前,参加了台北国际电脑展的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已悄悄布局平板电脑芯片,这款开发代号为Oak Trail的平板电脑芯片将于2011年初上市。英特尔表示,新产品基于Atom上网本芯片开发,核心数量增加到2个,并设计成一款SoC,将处理器与其他电子元件整合到一起,该款新产品的平均能耗将减少50%,而且能够支持高清视频播放。

能耗和视频播放性能是英特尔目前最大的瓶颈,其主要竞争对手ARM的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除了苹果iPad,Nvidia和高通等企业也将采用ARM生产的芯片。

与现有的Atom芯片相同,Oak Trail将支持Windows 7、英特尔和诺基亚联合开发的MeeGo,以及Android等多款操作系统。与此同时,英特尔还推出了一款超薄上网本设计,厚度仅为14毫米。英特尔表示,这款设计搭配了即将的双核Pine Trail芯片――这使其在平板电脑时代还有机会。

另一方面,英特尔WiMAX则遭遇了自问世以来最大的挫折,专业媒体对于WiMAX的前景也给出了几乎众口一词的利空解读。英特尔撤消WiMAX计划办公室只是正常组织调整,却被人为地危机化。毕竟,英特尔成立WPO为的是尽快获得支持和技术,在大规模商用部署完成之后,增强的802.16e标准也已经出台,没有任何理由支持英特尔继续大规模重复投入WiMAX。某种程度上,英特尔与当年高通采取的是同样的策略,却没料到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细分市场WiMAX依然存在较强劲的刚性需求,至少在电信基础设施不发达、宽带渗透率低的发展中国家是这样,而在高端市场,WiMAX也是很多运营商提供快速经济建设宽带网络的最佳手段之一:Clearwire网络还在扩容,目前已经覆盖4000万人,到年底将覆盖超过1.2亿美国人口。咨询公司Infonetics预测,到今年底,全球WiMAX用户数将增加167%。

TDD产业走向融合是大势所趋,WiMAX与LTE阵营在全球范围内的争论从未停息过,包括英特尔与Yota等一系列事件为此火上浇油。但比较冷静的观察表明:未来十年,全球数据业务将出现500倍以上的增长,这需要移动宽带网络必须具备更大的容量、更高的带宽,需要不同的标准来满足全球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细分市场的网络部署需求。WiMAX与TD-LTE同属TDD技术,相似度非常高,频谱资源也非常丰富,两个技术最终走向融合是大势所趋,这给了移动宽带运营商非常大的选择空间。

目前,准4G技术已经从概念走向前台,来势汹汹的LTE却未必赢得多数的商业部署。几个月前,TeliaSonera在挪威奥斯陆和瑞典斯德哥尔摩正式开通全球首个LTE商用网络,刺激了全球业界对LTE的想象。不过需要指出的是,LTE语音标准仍在发展之中,也缺少终端支持――多模终端尚未进入实用阶段,LTE手机更要等明年才能推出,眼下甚至它仅能承载数据业务,不止一位权威分析师更提出:希望LTE市场不会重走3G最初的失败之路。

ABI Research追踪的移动WiMAX网络合同总数为242个,而LTE仅为38个。随着包括HTC在内的智能手机厂商计划推出一些WiMAX设备,WiMAX和LTE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共存。

真正对英特尔形成威胁的是,众多分析师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改变。对移动互联网了解太少、开放度不够,已经成为大多数平板电脑厂商拒绝英特尔和微软的主因。在还未完全结束的Q2财季里,全球23家知名厂商公开的平板电脑规划中,只有华硕、富士通和汉王这三家企业与微软、英特尔合作,该比例仅占13%,其余厂商除了苹果和惠普之外,均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ARM和Android架构作为未来平板电脑战略的一部分。

致命的犹疑态度

微软和英特尔至少在最近的两个季度完全兵败平板电脑,未适应移动互联网产品理念是根源之一。平板电脑未来发展方向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终端整合发展的过程,这恰恰使得ARM架构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微软和英特尔作为PC上游厂商,开放度并不够――平板跟PC最大不同是成为了移动互联的组成部分,要求携带便捷,而非传统办公需求。

苹果iPad催生出的平板电脑市场并不是以PC需求为主体的,而微软和英特尔几乎不考虑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必然遭到厂商拒绝,而英特尔抛开微软独推MeeGo,使得Wintel联盟首次产生了真正的裂缝。

ARM和Android架构平板电脑的性价比远高于英特尔微软联盟的产品。由于Wintel的强势,下游厂商过去许多年完全丧失了谈判筹码,盈利和生存状况艰难。MeeGo可以视为英特尔的一种妥协――Moblin与诺基亚Maemo整合而成,基于Linux系统进行软件开发,支持不同硬件架构设备――该项目完全开放源代码,将广泛应用于下一代智能手机、掌上电脑、通信、车载信息娱乐、电视以及媒体电话等设备。

微软CEO鲍尔默也不失时机地表达了对于平板电脑的重视,采用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即将上市,但却没有基于平板电脑对Win7进行任何改良的计划。事实上,全球排名前十的PC厂商大多选择了ARM和Android推出的平板电脑,鲍尔默此前所宣称的Win7平板电脑中,很多只是安装了触摸屏的上网本而已,有些仍保留了传统鼠标键盘操作模式。

在日前举行的微软全球伙伴会议上,真正有实物亮相的微软英特尔架构平板电脑仅有2款,分别是汉王和东芝的产品,而汉王也是国内微软英特尔阵营中唯一有产品上市的厂商,其他如爱国者、长城、飞触、lifepad和大唐等均放弃了微软英特尔架构。值得注意的是,汉王平板电脑售价接近6000元,与3G版苹果iPad价格相仿,而采用ARM和Android架构的爱国者平板电脑,即使是最高端的产品价格也在3000元以下――成本降低也是爱国者放弃微软英特尔的主要原因之一。更可怕的是,山寨军团对Wintel同样持谨慎态度。

高盛在7月上旬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称,苹果、ARM和一些零部件厂商是最大赢家,而微软、英特尔、AMD以及硬盘厂商均为最大输家。就iPad的5大独到之处,高盛列举了消费、内容、连接性、续航能力和可随时购买等绝对优势,表明平板电脑正在蚕食笔记本和上网本的市场份额。与之相契合的消费者调查显示,大多数用户认为平板电脑可以替代PC,而70%的企业也计划在未来2年内用平板电脑替代部分笔记本。此外,高盛还预计,2011年平板电脑销量将达到3500万部,对现有的笔记本市场形成重大冲击。

或许是巧合,有消息称英特尔有意入股正崴精密,以确保处理器插槽连接器供货稳定,避免鸿海一家独大。正崴董事长郭台强过去以发展手机连接器业务为主,在广达、华硕、英业达等厂商主动上门之后才决定加入电脑连接器。同时,正崴还与苹果合作投资通路、入股劲永进军记忆体模组市场,将可快速形成600亿年度规模的连接器产值。而英特尔此举目的显然是为了减轻未来处理器插槽可能引发的专利诉讼战。

考虑到此前七喜曾经控诉英特尔压低国产PC利润,在平板市场有乱方寸之嫌的英特尔显然需要一些障眼法来弥补以往不可饶恕的错误。业内资深分析人士认为,PC行业和芯片行业目前都有很明显的规模效应,巨大的出货量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这个原理也适用于英特尔,所以英特尔压低厂商出货价格无可厚非,尽管这无法挽回其在新兴市场的损失。

亡羊补牢的时机

在移动互联成为未来趋势的今天,英特尔显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PC芯片的老大,有关英特尔收购手机芯片业务的传闻不断。英特尔全球CEO欧德宁在许多场合均表达了加速进军手机领域的愿望。在新近的被华尔街喻为“42年最好的季度财报”中,投资者感受到了少有的强大信心。

英特尔创造的这份新高业绩,无疑也给全球经济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当期财报显示,英特尔2010年第2季度营收108亿美元,运营利润40亿美元,净利29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51美分――此前华尔街分析师预期英特尔每股利润为43美分。其中,被认为是推动英特尔股价的、被密切关注的毛利率上涨至创纪录的67%,超过了华尔街预计的64.1%。在业绩公布后的当天,英特尔股价盘后交易上涨了8%。

英特尔出色的业绩带动了美国半导体及科技板块的集体走强,AMD股价也上涨5.5%,微软股价上涨3.5%。对于接下来的第3季度,英特尔的预期营收116亿美元,毛利率仍然保持67%――欧德宁认为,IT业几近完全复苏。

长期以来,英特尔在全球PC芯片领域占有80%左右的份额,欲以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的举措,则有望使其进一步增厚业绩领先地位。资料显示,英飞凌是全球第4大半导体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并且2010财年营收增幅预期将高达30%,各业务部门合并利润率将超过10%――手机芯片业务正是其4大业务领域之一,该公司为苹果iPhone、iPad、诺基亚电话等多种产品提供3G芯片。

战略重心终于倾向移动领域,但英特尔在手机芯片领域走得较为曲折。早在2006年6月,英特尔曾为了解决业绩压力,以6亿美元的现金将其手机芯片业务出售给了Marvell科技公司,2008年又重新杀回手机芯片产业,而且当时推出的第一款针对手机市场的产品就是Atom品牌处理器。市场主要观点认为,英特尔正在努力加快手机芯片领域的步伐。从Q2财报可以看出,其PC客户集团营收连续上升2%,其中移动处理器营收创纪录,Atom处理器与芯片营收为4.13亿美元,连续上升16%。首席财务官史泰西・史密斯称,英特尔已经看到了企业消费者对计算机产品、特别是笔记本电脑进行投资的明显信号。

此前的英特尔中国IDF2010峰会上,对于下一步战略规划,移动互联计算已被摆上重要地位,英特尔显然期望加快扩充其在移动领域的实力。然而,创纪录的靓丽财报业绩却难消分析师的忧虑,以至于未出财报的AMD,股价走势甚至超过了英特尔。欧德宁信心满满的背后却掩饰不了公司潜在的危机:其PC客户端事业部收入仅增长了2%。

过去一年多,Atom处理器大量出货持续影响着英特尔净利润的表现,迫使其不得不常常控制出货,以平衡巨大的成本压力。由于英特尔大部分不可转让股票投资组合余额集中在闪存市场,而该市场的衰退或将给公司带来大量减损费用,并影响重组开支、股票投资、利息和其他损益,分析师们据此担心英特尔未来几个季度的表现,而欧洲市场的持续疲乏加剧了这种担心。

还有更不利的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政府决定,将冻结高达30亿美元的科技支出,尤其是检讨联邦政府的PC计划,这必然将影响到英特尔美国市场下季度的业绩。

史上最大的赌局

7月16日,英特尔高性能计算业务事业部在中国教育科研网ChinaGrid上指出,虽然MIC(集成众核架构)让英特尔覆盖了高度并行计算领域,但至强仍是绝大多数高性能计算的主流选择。

今年5月底,英特尔宣布计划推出基于MIC的全新处理器产品,帮助用户打造每秒万亿次的计算平台,同时使用户继续享受英特尔架构优势。MIC属于英特尔小核,而至强处理器属于大核。目前,用于研发用途的Knights Ferry已经陆续发放到英特尔的软硬件合作伙伴处,这是一款软件开发平台,包括32个主频为1.2GHz的核,各支持4个线程,主要面向勘探、科学研究以及金融或气象模拟等高性能计算领域,将采用22纳米生产工艺。

稍早之前的3月17日,英特尔在北京已6核至强5600服务器处理器,是首款32纳米制造工艺的企业级处理器,主要应用于双路服务器和工作站,其重要变化在于32纳米制造工艺、6核心12线程设计、3.46GHz主频和12MB的L3缓存等,过往用户无须更换主板,只需刷新BIOS就可以进行平滑升级。IDC预计,由于至强5600的性能是单核至强的15倍,更新服务器可以带来维护管理成本、空间成本、电力成本、软件许可证费用的极大节省,有望引发新一轮的服务器更新换代潮,戴尔、惠普等厂商的支持态度也陆续证明了这种猜测。

根据Gartner的统计,去年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全球大约有100万台服务器升级计划受到延缓。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步转好,服务器更新带来了可观的市场机会。据悉,AMD也将于近日推出8核或12核的Magny-Cours处理器。当然,至强5600无疑是云计算平台的理想之选,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其他数据密集型应用环境。

在Wintel架构的另一端,微软则不得不面临苹果公司的严苛拷问。无论是否能够体现真实价值,苹果市值的确已经超过微软,尽管其收入和利润仍然落后于微软,但这一切很快也将改变。公开数据表明,由于微软拥有无可匹敌的营业利润率,因此苹果的净利润较微软还有较大的差距,但苹果收入即将超越微软却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计,苹果上一季度有望实现净利润28.5亿美元,折合每股收益3.07美元,实现收入146.2亿美元,最终结果有可能会远高于上述预测。另一方面,分析师平均预计微软上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1亿美元,折合每股收益0.46美元,实现收入152.6亿美元,略高于对苹果的预期。尽管微软的实际业绩通常也能够超出分析师预期,但超出的幅度远不及苹果,因此,市场倾向于认可苹果本季收入可能首次超越微软,苹果与微软之间长达数十年的业绩争斗将被改写。在对于Q3的预测中,苹果的收入达到了168.1美元,而微软仅为151.6亿美元。

同时,这组数据并未按照iPad的现有业绩进行调整,即使如此,苹果在下一季度的收入也至少比微软高出12亿美元。更大的悬念在于,苹果在整个2011财年的收入也很有可能超过微软――目前最清晰的预测数据是,苹果和微软2011财年将分别实现816亿美元和700亿美元的收入。当然,双方在利润方面仍有差距,对苹果而言,要从利润上超越微软并非易事,短期内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提升总体收入。

第8篇:股票投资笔记范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会计学 教学目的 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和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高层次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已成为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其就业方向是经济管理及企业管理部门,其教学目的应当是培养懂会计、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管理人才。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应有别于会计专业课教学,如何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引导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通过对会计基本理论及知识的学习,使其能够认识会计信息以及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是会计学课程教学面临并且需要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及教师对此也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并改革,但就课程改革的实践结果看,问题仍然存在。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借助实际调查方式,探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

一、会计学课程教学实际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对象为浙江省主要高校的有关学生,为了使调查的内容具有广泛性,调查中广泛选取了涉及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所在专业既有经济类的,也有管理类的,这样使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了解程度的调查;第二部分为学生对教材满意度的调查;第三部分为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1份,回收率93.67%。

(二)调查结果统计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如下:(1)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了解程度。(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会计学课程有兴趣,认为有必要开设该课程,但绝大多数学生在之前对会计学不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会计学与经管类其他学科的关系、会计学的重要性非常重要。(2)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表2)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会计学教材存在较大缺陷,已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对非会计专业教学在教材上也应有别于会计学专业,如何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及知识,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容与企业管理相融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3)教学方式及手段。(表3)的调查结果表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不能适应该课程的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及多种方法并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知识体系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程内容只是会计专业课的简单拼凑。我国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内容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但基本沿用了会计专业的内容体系。目前其教材内容基本上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会计学知识体系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等部分,其教学内容覆盖会计专业的多门课程。二是会计学知识体系基本类同会计学基础的内容,主要介绍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会计报表的编制。以上两种方式基本上照搬会计专业,内容缺乏特色与创新,针对性不强,不能体现非会计专业的特点,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高校会计学课程只有50学时,如按第一种形式授课,显然由于受课时的限制,教师上课只能蜻蜓点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按第二种形式授课,侧重点是掌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学生对这类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也无法满足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这两种流行的模式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为在学生对企业的运行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讲授会计的一系列抽象概念及核算方法,是很难被接受的。(2)会计学课程内容存在遗漏。主要有:一是缺少案例分析的内容。会计来自于生产经营活动,又服务于管理活动,对经济管理类学生来讲,通过案例将会计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容易使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主要拘泥于书本上的会计理论性知识,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形成单科知识相互割据的教学局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缺少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者在经营管理中缺一不可,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在调查中发现,有28%的学生要求增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在会计学授课中穿插内部控制内容,能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企业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三是缺少会计法律及职业道德内容。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使职业道德、诚信、责任感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会计学课程却较少体现会计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签于会计职业界存在的大量舞弊现象,我国《会计法》第四条、第二十一条及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可见,会计法律及职业道德教育不仅针对会计从业人员,对经营管理人员而言也十分必要。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待改善和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忽略教学实践环节。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会计学专业教学应加强实践性环节,而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普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认识轻感性认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学生主要通过想象来解决问题。增加实践性环节(包括实验室模拟会计实验或手工实验),以增进学生对会计学的感性认识,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未得到有效运用。传统的会计学教学都是“粉笔+黑板”,其优点可以对学生不懂或疑难的地方通过板书进行说明,缺点是课堂容量较小,在课时一定的条件下,在板书上很难对会计核算图、账、表、实物等内容做详细介绍。在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减轻做课堂笔记的负担,能专心于听课,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上课时增加大量案例及相关信息量。近几年很多高校在会计学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尝试,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然而,根据我们对部分学生的调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学生并不完全认同这种教学方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一是目前许多多媒体教学只是单一地运用PPT课件,由屏幕替代了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在授课时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掌握教学动态,仍不能根本改变灌输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二是多媒体教学未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板书具有很大的演示性,针对会计学上的一些具体核算内容,教师演算时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发挥,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达到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效果。但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室仅考虑了计算机及屏幕的设置。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建议

(一)准确定位会计学课程教育目标会计的目标是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经济管理类学生是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和决策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懂会计、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经济管理人才,即帮助学生“懂会计”而非“如何做会计”。只有将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区分开来,才能明确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改革思路,才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会计专业课程,满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需要。

(二)优化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主要就以下方面对会计学课程进行优化:首先,构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一是会计学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相一致。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目的并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内容应首先保证与教学目的的一致性。二是突出经济管理的特色。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区别,既不应该是《会计学基础》的照搬,也不应该是《会计学基础》和《财务会计》“二合一”的简单组合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三合一”的方式,而应立足于未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强调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从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学习会计,学生通过会计学的学习,应具备以下能力:理解和应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据以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而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根据专门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处理的结果,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则无法理解其含义,更不可能为管理决策所运用。因此非会计专业学生通过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及会计特有的理论和方法,以帮助其理解和应用会计信息。了解资金运动的规律,具有资金管理能力。会计的对象是资金的运动,而资金运动有着其内在的规律,把握和运用好资金运动的每一个环节,就能实现资金在运动之后的更大增值。非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学习会计学,能了解和掌握资金运动的规律,帮助其在未来的管理活动中进行资金的有效管理。其次,增加内部控制的内容。会计不仅具有为决策提供信息的功能,还具有控制的功能,内部会计控制体现了会计与经济管理活动的联系。在会计学课程中增加内部控制内容,使学生了解内部控制在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会计控制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由于内部会计控制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因此,会计学教学中应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贯穿于会计学整个教学课程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活动中哪些是应控制的关键点,如何运用内部会计控制来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及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以提高经营效果。最后,增加会计法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要保证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客观的反映、真实的记录和公正的披露,从而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和全体经营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会计法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规范会计专业人员,同时也规范了经营管理者。在会计学教学中应介绍各种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强调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应承担主要责任。

(三)改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具体可从下方面进行:一是向学生介绍会计学的作用。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会计学不了解,在会计学课程授课前,教师向学生介绍会计学与经济管理类其他学科的关系、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很有必要。通过介绍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会计与其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其了解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会计并非是枯燥的数字和繁琐的记账,而是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要掌握的商业语言,可以树立会计信息观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运用案例教学。国内外案例教学实践与研究已经证明,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由于会计规范内容繁多,仅介绍会计准则的规定,学生难以理解。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会使枯燥的会计理论变得生动。案例选择上应尽量将会计理论与企业管理结合,不仅有利于会计与管理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还能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积极性和利用会计监督管理的职能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三是将抽象化为具体。会计学的概念、术语是比较抽象的,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易逾越的障碍,将这些抽象的概念、术语具体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时,与历史上的地中海经济、工业革命、西方股份经济及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联系起来,由股份经济及资本市场的特征联系到会计信息的作用及审计的需求,从提供会计信息的会计报表联系到资本市场股票投资、会计准则及会计职业道德等,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熟悉的历史知识、经济学知识甚至日常生活,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增加相关信息量。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传统的核算会计已经逐渐向管理型会计发展,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更明显,会计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也越来越密切。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式,将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经济发展、企业管理、金融证券、财务分析、人文科学等知识很巧妙地穿插入教学活动中,使会计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改进会计学课程教学手段 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列举大量的实例,加大课堂信息容量,另一方面可以将会计学教学中的会计核算流程图、账户体系图、账表、实物等内容通过影像展现出来,既直观又清晰,使会计教学过程不再枯燥。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共享、信息快速传递功能和交互,通过网络上的终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能够于画面上直接进行双向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其计算机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及网上交互式探讨,寻求答案。会计学课程教学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考虑教学系统的建设内容:一是在单机教室内教师利用计算机结合板书授课。教师将每章讲授的内容按教学要求编辑成教学软件,该软件除了授课内容,还应包括各章的重点提示、各章小结等。会计学多媒体教学最好结合板书,具体演算过程的展示或遇到特殊问题,板书可以灵活加以补充。二是在校园网上设计高度的人机交互界面(菜单),借助校园网络传递信息,为学生提供灵活方便的学习方式。设计的界面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用方便、用户界面美观清晰、用户可以完全控制持续的运行。设计的内容可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堂讲授内容、习题库内容及答案、会计法规及有关资料、疑难解答。其次,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不在于验证账务处理原理,而在于认识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规范,从账务处理过程中体会经济业

务的财务特点,学会利用会计信息,即偏重于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和结果的体验,使学生掌握从会计核算结果出发去判断经济业务的性质。可将实践教学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学生通过会计模拟软件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无纸化仿真实训,掌握会计信息生成过程。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会计知识的领会、掌握和应用,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最后,提倡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提倡师生平等的交往和沟通,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思考、边参与,鼓励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所讲的问题进行补充,提出自己的看法。调查的结果表明,在课堂上采用提问、启发、讨论、鼓励等互动教学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在每次课后教师可以留出适当的时间,营造出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边听课、边参与的积极性,使被动式学习成为主动式学习,使灌输式教学成为吸收式学习,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