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高血压的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的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血压的应急预案

第1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血尿酸;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87-03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近年研究显示,血尿酸(serum wricacid,SUA)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着相关性[3-4],提示血尿酸水平可能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或独立的预报因子之一。笔者通过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两种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血尿酸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WHO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的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标准进行诊断,即静息状态下经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压测定,血压值或测定所得的平均值均超过正常(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140mm Hg)。全部病例均能够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伴有性低血压、心动过速;除外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者;或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共入组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1~75岁,平均(65.3±6.5)岁;病程1~14年,平均(4.3±1.6)年。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2~74岁,平均(64.8±6.9)岁;病程1~13年,平均(4.7±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低盐、低脂饮食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片80mg,每日1次,空腹或餐前口服。治疗组:在低盐、低脂饮食的基础上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H19991083]5mg,每日1次,空腹或餐前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血压达标率及血尿酸水平。诊所血压达标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中制定的降压目标,计算诊所血压达标率。血压达标标准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达标率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达标有26例,

2.3 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比较

由表3可见,两组治疗前血尿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体内产生嘌呤后,会在肝脏中再次氧化为(2,6,8-三氧嘌呤),有20%来源于含嘌呤或白的食物,其余的80%由体内合成或核酸分解代谢产生;2/3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1/3通过消化道和汗液排出。当机体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和(或)肾脏等排泄障碍均可引发血中尿酸水平增高。实验研究表明,血尿酸可能通过炎症物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及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导致高血压的发生[5]。与此同时,高血压状态下微血管病变能够致使组织缺氧,增加血乳酸水平,使肾脏清除尿酸减少,且能增加尿酸形成过程中的次黄嘌呤、腺嘌呤以及酶等底物。高血压的发病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有研究报道,高血压和肾脏本身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时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6]。

目前,已证实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有较好的降压效果。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提起拮抗剂,它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使AngⅡ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被阻断,使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被抑制,从而产生降压作用。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峤,金文,王妍芳.缬沙坦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评价[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5):361-362.

[2] 张德太,宋斌,张科,等.长病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多指标检测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9):1934-1935.

[3] 张华,毕海宁,施文贺.不同分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252-253.

[4] 曾晓琼,刘淘真,史俊敏,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J].贵州医药,2007,31(5):446-447.

[5] 蔺子,马娟珍,闫香华,等.原发性高血压与血脂、血尿酸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4B):1028-1030.

第2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R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5-00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feasibility of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operations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8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oper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surgery, inflammation related indicators (blood leukocytes, c-reactive protein, calcitonin original)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Key words]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Surgery; Feasibility

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由于并发或合并一些疾病而需要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较常见。由于MHD患者本身的特殊性,手术治疗不同于一般病人,个体差异性大,但是临床实践证明只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和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还是能取得满意效果的。本文现将我院收治的8例MHD并发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2月~2014年6月MHD并发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8例,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尿毒症,即血清肌酐(Scr)>707 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2术前处理

1.2.1 充分透析 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血生化指标等予以隔日透析或每日透析,如果一般情况差可以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①~⑥患者接受普通血液透析,⑦患者因心功能不全、液体潴留及⑧患者一般情况差、凝血紊乱接受CBP治疗。

1.2.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术前通过透析有效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以保证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治疗的正常进行补液、输血等,以干体重为标准,同时避免过度超滤脱水,防止麻醉和术中出现低血压;通过透析纠正患者的高钾血症和酸中毒,必要时可使用静脉药物,监测血钾在4.0 mmol/L以下,pH值大于7.30,HCO3-大于21 mmol/L。

1.2.3 纠正贫血 根据血红蛋白情况选择性输血,由于MHD患者长期贫血的耐受性,要求血红蛋白达到90 g/L即可耐受阑尾炎手术,③、⑧患者输血2个单位,但由于MHD患者易出现各种突况及凝血系统功能紊乱,每例患者要求常规备血2~4个单位,并且向医院输血科提前报备手术,做好应急预案。

1.2.4 纠正低蛋白血症 ③⑤⑧患者有低蛋白血症,将血浆白蛋白提升到35 g/L水平,注意由于患者输蛋白所带来的液体负荷,根据个体情况,⑤输入蛋白后加单纯超滤一次。合理补充热卡和维生素。

1.2.5 改善凝血情况 ④⑦⑧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术前透析采用无肝素透析或枸椽酸透析,并根据血液科会诊意见,④应用新鲜血浆、⑦应用维生素K、⑧应用维生素K及冷沉淀后纠正。

1.2.6 处理伴发疾病 控制高血压和血糖,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血糖(8~10)mmol/L。过高血压可使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血糖控制不佳可静脉使用胰岛素。

1.2.7 手术治疗麻醉科会诊 每例患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并有应急预案,除②所有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②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方法同常规阑尾炎手术,右下腹麦氏点作斜切口,长约6 cm,切开腹壁各层,吸净腹腔积液,于回盲部寻找阑尾,分离、结扎阑尾动脉,切除阑尾,残端荷包缝合包埋,局部渗出及脓液不多者,用纱布拭净,如腹腔脓件分泌物多者,冲洗腹腔后并放置胶管引流,一期缝合切口。手术平均时间50 min,出血量20~100 mL。其中单纯性阑尾炎2例,急性蜂窝组织性阑尾炎6例。所有病例围手术期均使用两联抗菌药(肾毒性小于三代头孢类头孢哌酮或头孢噻肟+奥硝唑)治疗7~14 d,并根据药物手册减量使用。

2 结果

见表1。术后炎症相关指标(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下降,血红蛋白略有下降(P

3讨论

MHD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力低下及个人管理不善,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1],急性阑尾炎在临床常可见到。由于尿毒症疾病的特点,MHD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失衡、贫血和出血倾向、营养不良及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复杂情况,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7倍[2,3]。如本文中的8例患者除1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外,都存在不同情况的高危因素,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一项研究指出[4],有很多问题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外科治疗的结果,包括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电解质失衡、酸中毒、造血障碍、凝血障碍、感染和伤口愈合能力下降;所研究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8%,死亡率为5%;低蛋白、低白蛋白、年龄、手术操作时间均与维持性血透患者急诊腹部手术死亡相关,而围手术期输血则与手术并发症有关,充分透析可能降低死亡率。Gajdos C等[5]的研究指出,MHD患者非急诊手术的管理不在于手术本身有多重要,而在于术前的充分评估准备,包括全血细胞分析、肾功能、出血时间及凝血分析、结合细致的体格检查及胸片以评估体内的液体状态,尤其注意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等;术后合理正确的透析。

本组病例在手术前均经过仔细评估,与血透室沟通积极采取措施以保证较充分的透析和术后透析,避免了可能的容量负荷过多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达到或超过了文献提到的要求,从而使患者较好地度过了围手术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及其死亡率。临床实践证明术前充分有效的透析治疗是MHD患者施行各种手术和麻醉成功的重要保证[6],同时充分透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7],本组患者部分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经血液科会诊,采用无肝素透析、补充凝血物质等手段,所有患者无术中大出血和术后出血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由于原发性肾脏疾病等,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及心功能不全等情况,要求控制高血压、高血糖,改善心功能不全等术前处置合理,一般情况下血压大于180/100 mmHg会影响麻醉的安全并增加出血的危险,因此要求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血糖11.1 mmol/L以下[8]。MHD患者的营养状态十分重要,多存在低蛋白血症和热卡摄入不足,如进行大手术会增加死亡危险,因此,术前即应加强对MHD患者的营养支持,术前应注意补充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尽可能使MHD患者的血清总蛋白水平大于60 g/L 白蛋白大于30 g/L[9,10]。MHD贫血不但增加手术风险,而且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应该注意纠正患者的贫血,但过高的血红蛋白对患者是不利的[11],因此本组患者不追求过高的血红蛋白水平,而关注于备血等应急预案的准备,手术观察患者并没有出现血容量不足而致低血压的情况。

综上,本组患者阑尾炎手术本身并不是疑难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术前准备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突况,联合相关科室,调整患者整体情况。因此,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有效控制并存疾病,熟练仔细而规范的手术操作,对MHD患者行阑尾炎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边晓慧,刘大军,郑华,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五年随访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777-780.

[2] Collins A J,Foley R N,Chavers B,et al.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2011 annual data report:Atla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2012,59(1 Suppl 1): A7-e1.

[3] Chen HZ,Chou CY,Hsiao YT,et al. Patients with diabetic as the primary kidney disease have a worse survival than patients with comorbid diabetes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 Nephrology(Carlton),2015,20(3):155-160.

[4] Abe H,Mafune K. Risk factors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and emergency abdominal surgery[J]. Surgery Today,2014,44(10):1906-1911.

[5] Gajdos C,Hawn MT,Kile D,et al. Risk of major nonemergent inpatient general surgical procedures in patients on long-term dialysis[J]. JAMA Surgery,2013,148(2):137-143.

[6] Ozel L,Krand O,Ozel MS,et al. Elective and emergency surgery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 Ren Fail,2011, 33:672-676.

[7] 赵慧萍,燕宇,蔡美顺,等. 维持性透析患者手术的可行性探讨及围手术期处理[J]. 中国血液净化,2008,7(3):141-144.

[8] Patel HV,Kute VB,Ghelani GH,et al. Outcome of deceased donor renal transplantation-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y[J]. Saudi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and Transplantation,2013,24(2):403.

[9] 薛云丽.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饮食护理效果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2014,(8):760-761.

[10] 贾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手术问题[J]. 中国血液净化,2005,4(10):523-526.

第3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82-02

风险管理是对病人、 工作人员、 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始终贯穿在操作、 处置和配合抢救的各个环节中。血液透析室专科性很强, 血液透析机技术含量高而且血液透析机使用存在不确定的风险。随着透析人群的不断增加,相关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对减少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1]。

1血液透析存在的风险因素

1.1护理人员方面

1.1.1知情告知不足: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未明确告知透析风险、注意事项、收费标准、并发症等。一旦出现诊疗意外,病人及家属误认为是操作过失,把正确治疗措施当作诱发不良后果的原因;在透析前未交代费用,造成因收费所致的纠纷。

1.1.2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护士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注射药物、留取标本、处置针头、利器回收等操作,容易发生针刺伤,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一旦被患有乙肝丙肝的病人使用过的穿刺针将手刺破,则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几率极高[2]。

1.2透析室管理方面

1.2.1管理缺乏,质量控制不严:血液透析室专科性较强,在质量控制时因其特殊性常被各职能部门忽略。由于监督不力出现如下状况: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与手消毒制度;未做到乙肝、丙型病人专用血液透析机;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1.2.2缺乏应急培训与应急预案:对重症或高危病人的评估不充分,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断处理能力,缺乏应急经验又没有应急预案,一旦突发心跳骤停等紧急情况,处理不好随时都有风险。停水、停电、透析机运行故障、水处理故障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突发而至时,也容易导致应对不及时。

2风险预警防范对策

2. 1对血液透析制度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制定、 完善并落实规章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 是防止差错事故, 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工作制度是管理的重要手段, 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护理质量, 有章可循也是保障护理人员的依据。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血液透析室的核心制度如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的处理、 核对制度、 感染控制等制度经常检查执行情况, 定期总结、 分析、 学习,对待问题的态度应着眼于改进系统而不是惩罚个人,使之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是以透析机为主体建立的体外循环, 并发症及特发事件发生急, 血液透析过程中突发的停水、 停电, 血透机及水处理故障会造成病人的恐慌。因此必须制订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突发的低血压、 心搏骤停、 内瘘穿刺针脱落等及停水、 停电、机器故障的应急预案,处理要及时果断。制订职业暴露后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及上报程序, 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做好自身防护。对各种特殊的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连续性的血液净化应制订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对各种仪器、 设备的使用, 维护都应有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指引,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及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2. 2对血液透析人员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血液透析室专科性很强, 并发症发生急, 要求发现、 处理及时。而且病人是老病号, 熟知操作流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医疗纠纷。因此, 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 法律、 法规意识及责任心。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 学会如何化解医疗纠纷,倡导慎独精神, 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进行风险管理的教育,明确工作中的潜在风险, 制定涉及法律责任的医疗管理措施, 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确保病人安全。同时, 应对护理人员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 进入血液透析室的护理人员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根据培训计划先对血液透析的理论知识有所认识, 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操作的培训, 重点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培训。根据血液透析室的相关规定配备护理人员, 以病人为中心根据血液透析室的具体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做到既充分利用人力又确保病人安全。同时要关心护士, 体现人文关怀。由于透析病人大多数是门诊病人, 不是每天在病房接受健康教育。因此, 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 理论学习的同时, 还应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 为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以解除病人紧张情绪。透析病人由于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服药能力下降”的情况,透析病人常用的药物有抗高血压及低血压药、 抗凝血药、 铁剂、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营养药物,有些药物需要口服, 有些需要注射, 这就需要护士的细心护理和观察, 如口服降压药后透析可能出现低血压,就需要指导病人改变服药的时间、 途径、 剂量或种类。

2. 3对血液透析环境及设备的管理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保障:良好的透析环境能够保证高质量的治疗效果, 因此必须做好透析环境的有效监测, 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 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 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 加强血液透析室的感染控制。做好陪护人的管理, 减少污染机会。提高防护意识, 做好防护工作,学会自我保护, 减少职业损害。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标准预防, 防止交叉感染。血液透析室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管路, 产生医疗废物量多, 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防止污染环境及医疗废物的流失。另外,还必须定期对机器、 设备进行检查、 维护,透析机技术含量高, 购置成本及维修费用昂贵。必须配备工程师负责透析机的定期检查, 检查透析机的技术参数, 对透析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确保透析机的性能和医疗安全。透析机应定人管理,建立透析机的使用情况及维修登记本。

3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明确了护士责任心和职责范围, 使护理工作规范化、 合理化,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降低了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急救;护理人员;突发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整体系统。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如:2003 年SARS爆发流行、2008 年汶川地震及日常生活中身边发生的车祸、窒息、溺水等事件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我院护理部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准,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急救知识,使护理人员在遇突发事件时能从容应对,减少伤残、挽救生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 筹备阶段

护理部拟定应急救治能力培训计划,培训时间6个月。

培训人员:全院护理人员:

1.1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共同商讨、确定培训计划,按内科、外科系列确定培训内容,制定急救流程。搜集资料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灾害和灾难事故)应急预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群体交通伤员抢救预案、集体食物中毒抢救预案。

1.2 分工明确,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根据个人学科特长分别负责专项培训内容。

1.3 选派科室骨干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急救技术。

1.4 筹备急救物品、器械、模拟人。

1.5 制作急救流程图,急救知识多媒体课件。

2 培训内容

2.1 急救知识培训

2.1.1 急救原则:先复后固(先心肺复苏再固定骨折)、先止后包(先止血再包扎)、先重后轻、先救后送,先急后缓,先近后远、,要沉着、迅速判断病情,开展现场急救工作。

2.1.2 现场施救的常规程序:认知事件、安全评估、病情判断、急救呼救、病情处理、维持平衡

2.1.3 伤情判断与分类培训:伤情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呼吸道是否正常、循环情况、有无

2.1.4 大出血、意识状态。

分类:一级优先:红色标识;二级优先:黄色标识;三级优先:绿色标识;四级优先:黑色标识。

2.2 常用急救知识培训

常用急救药品剂量、作用及用途。病情观察要点、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使用、气管插管的配合、心电监护、吸痰、吸氧、测中心静脉压等技术的培训。

2.3 内科急救知识培训

咳血的急救、低血糖症急救、消化道出血急救法、急腹症急救、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癔病急救法、癫痫急救法、脑出血急救法、心绞痛、心肺复苏等。

2.4 外科急救知识培训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跌倒损伤处理、烧烫伤处理、迅速止血、紧急包扎、骨折救护、搬运、溺水急救、中暑急救、眼异物处理、咽喉异物处理等。

2.5 器械使用培训

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微泵、除颤仪使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及紧急状态下制作简易辅助工具方法。

2.6 消毒隔离培训

消毒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个人防护技术、消毒程序,消毒方法选择。

2.7 心理疏导培训

护理人员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不但要承担急救、护理任务,在需要时、必要时还要承担心理疏导工作,所以护理人员还有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认知疏导、情感疏导、、社会环境疏导。

2.8 组织能力培训

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控制混乱局面。组织人员进行急救自救。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合理组织分流运送。

3.培训形式

急救知识讲座:护理部合理安排学习程序,每项学习内容重复学习两次,避免因值班等原因错过学习。

操作示范:设操作室,备模拟人、急救物品。每项操作专人负责示范、指导,医院护理人员随时学习。

模拟急救:个人急救模拟、配合急救模拟:设置急救情景:骨折、猝死、溺水等,按急救流程个人急救或多人配合施救。

4 考核

4.1 口试

护理部人员及院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下科室随机提问急救知识,及时给与指导。

4.1 笔试

理论考试,考核急救原则、急救知识、设置病例考核病例分析、急救程序。

4.2 操作考核

逐项考核操作项目,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氧、吸痰、止血、包扎等。

4.3 应急能力考核

抽签决定模拟急救项目进行个人模拟急救考核。抽签决定模拟急救项目及人员进行配合模拟急救考核。

5 完善补充

5.1 根据考核情况组织科室相互学习专科急救知识、器械使用。

5.2 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6 结果

6.1 护理部与高职称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11%,成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委员会,各司其职,防患于未然。通过组织筹备阶段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

6.2 6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知识,能独立应对突发事件, 遇突发事件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可按上级部署组织、指导完成急救工作。

6.3 24%护理人员掌握急救知识、技术操作。

6.4 根据考核结果选思想觉悟高、业务强、心理素质好护理人员成立预备救援小组。

7 讨论

7.1 重视个体差异

由于护士存在年龄、学历、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对同一项活动的掌握有快、慢及优、劣之分。所以,在培训中我们要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的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7.2 在考核中发现问题

建立考核制度可帮助我们了解护士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也能帮助我们调整培训的内容和重点,同时也起到督促护士加强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现代创伤学研究的某些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1995,11:262-165.

第5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门(急)诊;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59-02

人性化服务是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1]。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门(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医疗护理、治疗的缩影,在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尤为重要。自从2011年7月份以来门(急)诊开展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并受到了上级领导及来访者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 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我院为国家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门(急)诊共有护理工作人员28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 14人,护士 8人,其中门诊 10 人,急诊18人。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导医、接诊、分诊门(急)诊各项治疗和护理、院前急救、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及转送住院检查等。

1.2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

对我院门(急)诊28名护士采用问卷形式调查进行,即发放100份,收回 96份,结果显示本科学历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知晓率为100%,大专为76%,中专为52%;中级及以上职称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知晓率为89%,初级为72% .护士获取优质护理服务知识的途径有医院的文件资料,医学杂志,网络查询,全体护士都希望深入了解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3门(急)诊工作特点

门(急)诊护理工作具有病人人流量大、病情急、病种杂、环节多、管理任务重、服务协作性强、看病时间短、候诊时间长、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时间短、易发生护患矛盾等特点[3]。较高的公众期待也使得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日益增加,因此提高门(急)诊护士综合素质,改变服务理念,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对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方法

2.1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更新服务理念

组织门(急)诊护士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分析门(急)诊存在问题、安全隐患和不和谐因素,正确评价护士认知上存在的问题,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治疗。强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消除部分护士轻视门(急)诊工作的抵触情绪,端正态度,增强责任感。教育大家树立门(急)诊窗口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改善服务态度,强化主动服务,本着病人的需要,真心诚意把病人的事做好。

2.2落实门(急)诊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

为适应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2012年开始实行门(急)诊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开展护士能级培训计划。护理人员在转变观念、理论提升的基础上,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2.3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协调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科,收费处等各职能科室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确保心跳骤停,重型颅脑损伤等急危重病人得到最快的治疗检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有机磷农药中毒,群体伤,集体食物中毒等的应急预案。有效进行预见性护理。

2.4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及健康教育

设立便民箱,友情提示语,无偿为急切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糖果、饼干、纸杯、卫生纸等,及时让丢失的就诊卡、医保卡、背包等找到失主。必要时为空巢老人、外地就诊患者留下联系电话,方便咨询。适时做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的饮食、休息、运动、检查、用药、复诊指导等,在门诊大厅安放自助刷卡机,方便领取化验检查结果单,充分运用LED显示屏、板报、传单等,紧跟季节变化、流行病特征进行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

3 结果

门急诊2010年7月-2013年3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与2009年9月-2011年6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护理投诉明显减少,应急能力,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提高(表1)。门急诊获得全院应急预案演练竞赛优秀奖,急诊科获2012年度先进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护理队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南国早报等省、市新闻媒体相继对我院门急诊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进行了报道。

4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出于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在进行护理服务中注意礼貌、礼仪、讲究仪表、言谈,执行操作规范、工作标准[4]。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对门急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不仅满足了病人的需求,还让护理队伍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增强了职业成就感。

门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总结加以提高的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11 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安排》中,在推行惠民措施上要求: 改革群众就医服务,普遍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并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充分说明了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优质护理服务虽在我院门急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面临诸多不足或困境,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不仅涉及到护士,还涉及到医院的环境、布局、政策、绩效考核及其他医务人员的配合[5],如何更进一步科学开展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做到 “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赢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需要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黄峻.人性化服务――现代护理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7,4(5):391

[2] 陈书瑾,姜霖等.在内科门诊实施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

[3] 许凤琴,尼春萍.综合医院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0,24(11A):2988

第6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产科 风险预测 指引 流程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208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lement streamlined nursing care,predict and prevent obstetric risk,and improv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Methods:Formulate detailed observed an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pregnant women and puerperant,optimize obstetric emergency care flow and emergency rescue plan,organize and implement,and evaluate by the everyday evaluation management system.Results: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urses has been improved and the incidence of obstetric complications has been reduced by applying 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and care processes of treating emergency.Conclusion:Implement streamlined nursing care is clear for guiding and convenient for operating,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bstetric risks,reduces errors incidents,and improves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specialist nurses.

Keywords Obstetric;Risk prediction;Guidelines;Flow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576名产妇,年龄20~45岁,并对全部产妇实施了流程化疾病的护理,以便预测和防范产科的风险。其中高危妊娠95例,产后出血12例,发生率为2.08%。有1例羊水栓塞,1例DIC,但无1例死亡及子宫破裂发生。

方法:①实施前期动员及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实施教育与临床相结合,组织护理人员对产科常见病风险因素学习,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对收集的产科各类事故案例要进行个案分析,认识到实施产科风险预测及流程化疾病护理的必要性,确保风险教育效果。②制定方案:正常临产孕妇入院观察操作指引是常规,要组织主管护师和高年资的护师,针对有发生产科风险的孕妇进行分类,根据类别制定出不同种类观察操作指引,装订成册,方便使用。如妊娠期并发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或过少等观察操作指引;特殊用药如硫酸镁、催产素的使用观察指引等。同时制定急产、脐带脱垂、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产科应急预案和抢救流程。③人员的准备:做好护士的培训,每个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指引、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要规范产前准备、接产步骤及操作、产程记录和产后观察护理要点等分娩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根据观察操作指引和应急预案,做好个性化的物品、药物和仪器的准备;指导新护士接生的各个步骤,帮助她们正确使用助产方法,严格掌握助产的适应证、禁忌证;规范产程记录和产后的护理。加强急救监护技能的培训,包括心电监护仪的监测、新生儿气管插管配合、新生儿窒息复苏、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能力等,要求护士尽快掌握急救监护仪的操作要领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的急救配合,提高护士的应急和应变能力。④管理准备:制度的完整和流程的合理是预防差错的关键。除上述的流程、指引、应急预案及医院的核心制度外,我科根据实际情况还制定了预防接种告知签字制度、缺陷登记报告制度、日评估管理系统、护理骨干每月质量分析制度等,设立了产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本,实施每班都有经验丰富的老护士把关,从而规范了各岗位的工作流程。⑤实施:新入院的病人或孕妇,首先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对门诊有高危妊娠管理登记的及入院时发现有高危因素的孕妇,直接进入风险预警管理流程。入院后高级责任护士要认真阅读门诊高危妊娠管理记录,对目前产科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相应孕妇观察操作指引,逐项认真观察。在产程开始后,责任护士实行一对一产程观察,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进入抢救流程。对应用硫酸镁、催产素药物的,要启用特殊药物观察指引。

结 果

实施流程化管理,使护理人员的综合判断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基本技能、急救能力、专科疾病护理水平、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应急救护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等都均有明显提高,保证了当风险来临时,处于忙而不乱,并有条不紊的及时处理,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孕产妇的伤害。产科收住院产妇576例,其中高危妊娠95例,产后出血12例,发生率2.08%,有1例出现羊水栓塞,1例出现DIC,但无1例发生死亡及子宫破裂。结果可见产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生差错数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讨 论

有研究显示,住院产科患者的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率为1.5%,其中38.3%与医疗过失有关。①预防工作不到位:产科护理工作不确定因素及突发事件较多,风险较大。因为妊娠是复杂、较长的过程,时刻会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难免会发生各种毫无预兆的意外。但由于人们往往盲目乐观,忽略了对突发事件应有的警惕性和预防性,以至在出现了产科急症时,没有做好急救药物、仪器、设备及心理准备,使之措手不及,贻误了抢救时机,造成了不应有的悲剧。②易发生差错事故:由于目前产科住院人数增多,加之工作量大,出现了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现象,使护士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此时很易发生差错事故,有时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③护士责任心不强和技术不过硬:部分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或不熟练,也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的培训,单独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操作,有时违反技术操作规范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④制度落实不严:少数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简化程序,表现为工作粗心大意,凭印象做事,忽视查对制度、病房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和分级护理制度等核心制度的执行,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识别危险。⑤护理记录及时性和准确性不够:由于护理人员各层次均有,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对护理记录的书写没有任何绝对客观标准,导致记录的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针对性不够。⑥潜在用药风险:产科病房因其专科的特点,常用的药物有硫酸镁、催产素等。而硫酸镁是解痉降压的首选药,有效量与中毒量相近,极易引起中毒反应;催产素肌注,用在产妇身上可促进子宫收缩恢复,而用在产前孕妇身上将导致严重后果等,所以该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⑦急诊相对多:产科的急诊多由正常生理状态急转而来,如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急产、脐带脱垂、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这些病不但常见,而且一旦发生就很凶险,变化急骤,处理稍慢或不当即会出现生命危险。

实施产科风险预测及流程化疾病护理,能有效防范产科护理风险,可以事先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到心中有数和预防在先,在抢救时能从容应对,赢得抢救时间。流程化护理要求护士必须按步骤逐一实施,指引清楚,避免了护士因经验不足或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差错事故。流程要求护士实时记录,要达到护理记录客观、准确、及时。在实施过程中要配合日评估管理系统,每天护士长或高级责任护士要检查流程执行情况,并在评估登记本上登记,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使护士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应用,发挥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产科医疗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产科的医疗纠纷,在国内外各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中均排居前位,具有不可避免性,但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可控制风险的发生,可减少医疗风险带来的损失。实施产科流程化疾病护理,使指引清楚、操作方便,消除了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和预见性差而带来的风险,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用流程可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落实了以预防为主的过程质量控制。当风险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母婴的伤害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第7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精神科;急诊;危机状态;原因分析;护理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b)-117-02

危机状态是指突然发生的、自身无法控制的,有可能危及自己、他人或物体的一种状态[1]。精神科急诊患者多为急性发作的精神障碍患者,一部分就诊时就已处于危机状态,另一部分在就诊过程中因病情变化或其他因素刺激而发生危机。这不仅危害到患者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医院和社会造成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精神科急诊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科急诊患者危机状态的发生。笔者对某医院2011年1~9月精神科急诊患者发生危机状态的案例进行了归纳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9月本院精神科急诊患者316例, 其中,男168例,女148例,年龄17~59岁。发生危机状态54例,其中冲动伤人20例(37.04%),毁物9例(16.67%),自杀8例(14.81%),自伤8例(14.81%),就诊中外逃4例(7.41%),外伤3例(5.56%),摔倒2例(3.70%)。

1.2 危机状态的原因分析

1.2.1 患者精神疾病因素

有30例由于患者的精神症状而发生的危机状态。其中7例患者受被害或关系妄想的支配,认为对方要伤害自己,或将对方看成仇人,而突发冲动伤人;患者否认自己有病,因被迫接受治疗,内心的不满加上恐惧心理而出现4例伤人行为,2例患者脱离家属的监护外逃;2例患者处于躁狂状态,自控能力差,易怒易躁,因小事刺激即发生冲动毁物行为[2],其中1例患者导致外伤;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命令性幻听,或疑病妄想、罪恶妄想,出现自杀8例,自伤5例;1例拒食患者在就诊中不合作,表现极度兴奋躁动,体力消耗过大导致虚脱、摔倒。

1.2.2 家属的因素

因陪护家属的违医行为发生的危机状态有9例。由于陪护家属对疾病的严重性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经常对医护人员隐瞒病史,如有2例家属隐瞒患者在家有持刀伤人的行为,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警惕性放松,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受到患者的攻击;有些患者是家中的独生子,家属对患者过分溺爱和保护,不采纳医护人员的建议、拒绝帮助,使患者有机会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威胁家属,达到不治疗的目的,而发生自伤2例;部分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提醒听而不闻,没有尽到陪护的职责与义务,使患者在就诊中外逃2例;长期的家庭照顾与经济的负担使家属对患者失去耐性,在就诊中因患者的不合作而对其打骂、训斥,加重患者的反抗心理,发生伤人1例,毁物2例。

1.2.3 护理人员的因素

少数护士专业素养不够,风险防范意识差,预见性不足,发生危机状态5例。护理人员未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既往史等,不熟悉病情,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发生自伤1例;对患者的安全检查落实不到位、使其利用自身携带的物品如皮包、雨伞等攻击他人2例;某些应急处置不当,如有1例极度兴奋躁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执行保护性约束时,对其冲动行为的强烈程度估计不足,在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时缺乏防护意识,而被患者踢伤1例;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高,态度冷漠或不注意自身言行,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发生冲动伤人1例。

1.2.4 医院环境因素

医院环境是患者发生危机状态的诱发因素,急诊患者在就诊中受到外界环境如人员、设施、设备等影响而发生10例危机状态。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医院急诊室结构单一、无明显分区,各类型急诊患者同处一室相互影响,如有1例患者在候诊时因无故受到另一例患者的谩骂、无法控制情绪而引起冲动伤人;急诊室门窗多数采用玻璃安装,有2例患者冲动时用手打碎玻璃、手部被玻璃割伤;有1例因雨天导致急诊室入口处积水,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清理,而使患者滑倒;急诊室为患者测体温时主要使用的是体表温度计,进行腋温测量时,因患者否认有病或缺乏耐性而不配合测量,引发患者不满的情绪,发生伤人1例、摔破体温计3例。

1.3 护理防范对策

1.3.1 保障抢救绿色通道,有效实施护理应急预案

急诊室制定先抢救后收费、先接诊后分诊、先接诊后检查的抢救流程,确保24 h绿色通道的畅通。制定并完善各项危机状态的应急预案,并落实到个人,提升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患者发生危机状态时,需争分夺秒、把握住应急处置的最佳时间[3]。如8例自杀患者,均系口服抗精神病药物自杀,急诊就诊时已处于危机状态,医护人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监测生命体征、予以催吐、洗胃等,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面对冲动暴力行为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一面安抚好患者,一面寻求帮助,尽快有效地控制局面;对自伤的患者,在安慰劝导的同时,注意有无外伤并及时予以处理;就诊中外逃的患者,立即电话通知门卫拦截,必要时请保安协助家属送回;对摔倒的患者,观察意识、肢体活动等情况,注意有无外伤、骨折现象,查找摔倒的原因以防再次发生意外。

1.3.2 做好预见性评估,加强护理干预

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是防范危机状态发生的基础,内容包括既往史、发病诱因、精神症状、个性特征、自知力以及各种诱发因素,如了解患者有无幻觉、妄想、冲动暴力史,有无自杀、自伤史等,评估危机状态的可能性与危险度。在与患者接触时注意其言行举止,如:①患者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焦躁不安、说话语调提高、敌对性威胁、辱骂时,警惕冲动伤人、毁物;②患者情绪低落、哭泣谩骂、言语消极时,严防自杀、自伤;③患者情绪焦虑、东张西望、在诊室出口徘徊时,防止伺机外逃。护理人员对高危人群的甄别,有利于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如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冲动行为干预治疗、个性化心理护理等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精神症状。对伴有躯体疾患的患者观察有无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注意有无高血压危象,糖尿病患者有无酮症酸中毒,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无缺氧、呼吸困难等情况。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健康教育宣教

急诊室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学习并善于应用沟通和交流的技巧,与患者和家属建立平等、分享、互助、合作的关系。护士接诊后,态度要和蔼、服务要热情,要关心和同情患者,鼓励患者主动诉说内心感受,预测患者的心理、生理需要,主动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合理要求。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做好说明解释工作,要尽到告知义务,适时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护士的同理心和接纳的态度,可以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院对他们的尊重和帮助,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安慰,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减少违医行为。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治疗措施、控制或减少危机状态的关键,也体现了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

1.3.4 重视安全细节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急诊室安全管理覆盖面广,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将安全细节管理落实到实处。

1.3.4.1 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合理安排就诊顺序,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1.3.4.2 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保证环境设施和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如急诊室地面无积水,及时清理打碎的玻璃、体温计,保证约束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抢救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液室无人员时随手关门,注意患者有无携带危险品等[4-6]。

1.3.4.3 加强急诊抢救药品器械的管理,保证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3.4.4 严格交接班制度,对急危重患者要口头、书面、床边三交班,另外交班者对认定的高危人群应告知接班者以引起重视。

1.3.4.5 严格看护制度,患者要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看护下活动或实施治疗措施,以便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避免危机状态的发生。

2 结果

本组发生危机状态的总例数为54例,主要表现为伤人、自伤、自杀、毁物、外逃、外伤、摔倒、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医院环境的因素。

3 讨论

经验来源于实践与教训,通过对精神科急诊患者危机状态的案例分析,将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急诊室护理人员对危机状态的警惕性,培养慎独精神,增强工作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护理工作就会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通过对各个护理环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预防危机状态的发生,同时提高危机状态应急处置的成功率,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建红,梅红彬,张春娇.现代精神障碍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28.

[2] 纪玉秀,田博,吕江玲.对精神病病人突发冲击行为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4):368.

[3] 时立敏,范翠玲.护理应急预案在精神科危机状态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939.

[4] 李翠芝.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意外事件的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108-109.

[5] 范植蓉,丁永艳,黄培珍.产科护患纠纷的调查及原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2):12.

第8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Yang Qiuch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

摘要: 针对某企业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运输现状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法对危险货物专用线作业安全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并提出了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安全生产的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 factors according to transportation status of an enterprise railway dangerous goods siding and introduces the safety evaluation practice of railway dangerous goods sid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and safety check list, finding ou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 铁路 危险货物专用线 安全评估

Key words: railway;dangerous goods siding;security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U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67-02

0引言

迅速发展的经济促使企业对危险货物的需求和运输量增加,而危险货物具有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氧化性和放射性等特点,在堆存、转运和装卸过程中有特殊的作业要求。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是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修建并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是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中易发生事故的重要场所,因此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对专用线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运输组织和安全管理的调查、分析,对危险货物储运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查找在运输组织中潜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危险程度,实行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使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至关重要[1]。本文以某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为例,对其危险货物作业进行调查分析和安全风险评估。

1危险货物运输现状

1.1 专用线概况某企业占地面积32亩,生产厂房1432.6m2,主要生产经营范围是生产销售液化石油气、半成品汽油等,拥有生产能力15万吨/年的液化石油气、半成品汽油的生产装置,开通专用线前产品主要采用汽车运输,为开拓市场,合理利用运力资源,节约运输成本,该企业2003年与78509部队签订专用线租赁协议,专用线改造工程经铁路局批准并实施完成,同时该企业与各有关站段签订了设备代维修协议,于2007年初开通使用专用线。2008年危险货物专用线发到运量如表1所示。

1.2 危险货物种类和危险特性企业危险货物的类型主要是易燃液体,其危险性特性见表2。

2安全设施、运输组织和安全管理现状

专用线距离县城5km,周围无厂矿企业,主要为农田及山脉,有零星居民住房,专用线四周设有围墙与外界隔开。储罐与车站及国家铁路正线、铁路油品装卸线、油品泵房、生产装置的距离基本符合要求,灌组四周设有防火堤。装卸线距厂外道路30m,距最近民房42m,距生产装置80m,距汽车装卸设施15m,符合要求。作业线始端、末端车位车钩距前、后方铁路道岔警冲标距离符合有关要求。栈桥高于轨面3.5m,其边缘距线路中心2.5m,栈桥上设有安全栏杆,栈桥两端设有上下梯子,每个鹤管处均设有方便操作人员到罐车进行操作的吊梯。企业生产区、储存区、装卸区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厂区配备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为工作人员配备了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专用线照明设施采用防爆灯具。企业专用线接轨站内无调车机车,专用线发到重空车由站间小运转列车挂运,车辆取送调车由小运转机车担当。接轨站无货物运输业务,车站运输能力充足,能够满足该企业专用线危险货物运输需要。企业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人员经技术业务培训,并考核合格。企业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针对发到危险货物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企业虽然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但与《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中的有关内容不符。专用线接轨站也尚未制定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3危险因素分析

企业在汽油、柴油、石脑油储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为燃烧、爆炸、人体中毒、环境污染。引起事故的的主要原因:

3.1 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程序、货物超载或者相关设备出现不良状态,发生货物泄露、蒸汽挥发,遇到火源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事故。

3.2 罐车在受到高温、日晒、撞击等作用下,气体膨胀,罐体内压增高超过最大限压时,导致容器涨裂,货物泄露,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冬季过低的环境温度会给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以及设备材料造成各种危害,如人员冻伤、材料脆化、储罐中油品凝固等。

3.3 运输过程中,列车运行发生的碰撞及物料包装容器本身问题,都可能造成物料泄露,引发事故。

3.4 工作人员未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或发生泄露时未使用防毒面具,则容易吸入有毒液体或蒸气,对人体的皮肤、内脏器官和生理系统产生毒性作用。

3.5 高温会引起操作人员的判断力、反应速度、协调能力等的下降,造成误操作,进一步导致其他事故发生。长期高温作业可出现高血压、心肌受损和消化功能障碍等职业性疾病。

4危险货物专用线的安全评估方法与结论

按照《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综合分析导则》等有关规定,结合专用线危险货物储运作业的现场要求,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对装卸工艺设施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袭进行评价,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专用线及厂区平面布置、建筑物及消防、储罐、装卸线及装卸工艺设施、载运工具和运输组织、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救援的有效性进行安全评估。预先危险分析法可定性的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事故形成的原因,进而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安全检查表法将评价对象的各方面和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对照,做出与依据是否一致的结论,并提出对策措施[2]。

检查发现专用线及总平面布置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等相关标准要求。室外消防设施和储存危险货物的储罐和输送管道基本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但在按要求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配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和在装卸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上仍有欠缺。通过对专用线装卸工艺设施进行预先危险分析,得出火灾爆炸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为Ⅰ级,车辆伤害、中毒窒息、高处坠落、灼烫等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为Ⅱ级,高温、低温的危险等级为Ⅲ级,触电、起重伤害危险等级为Ⅳ级。还发现专用线铁路油品装卸线坡度不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铁路油品装卸线应为平直线”的要求;泵房与装卸栈桥的距离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m的安全要求。企业无企业自备罐车,其到发的油品采用铁路产权罐车运输,专用线接轨站并未配置经危险货物技术业务培训的货运人员。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和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范及一部分事故应急预案,但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的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体系尚未形成。

5危险货物专用线安全生产建议

5.1 企业应加强专用线装卸车、储存等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及防腐处理,确保相关设备实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5.2 货物及车辆的预确报及交接应严格按照《专用线运输协议》的有关规定执行。

5.3 应加强专用线作业组织,规范作业程序,严格劳动纪律,加强调车作业的安全管理,做到调车时线路道岔正确开通,装卸车前应做好车辆的防溜措施,确保调车作业安全,并加强专用线路段、通讯设备的管理、检查。

5.4 企业应与专用线接轨站建立运输安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同时加强与接轨站、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消防、环保、疾控中心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确保信息畅通,确保发生事故时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5 该专用线尚未在铁道部《专用线名称表》中公布,企业应尽快向铁路部门申请;企业办理汽油、柴油、石脑油灌装到发运输,应向铁路部门申报,待专用线名称及办理品名、运输方式在《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专用线(专用铁路)办理规定》中公布后方可办理。

参考文献:

第9篇:高血压的应急预案范文

2012年12月份,我国生产化学农药原药(折百)34.2万吨,同比增长9.97 %。2012年1-12月,全国的产量达35

>> 2014年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情况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 2012―2015年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统计分析 2008年~2012年我国高校档案学研究生统计分析 2000—2012年:我国教育技术相关著作统计分析 1998年-2008年我国网球硕博论文统计分析 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统计分析 我国能源结构的统计分析 近30年我国综合档案馆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2002年~2011年我国“弃档”现象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2005年~2015年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档案管理》2012年载文统计分析 2012年我中心门诊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统计分析 1985~2007年我国国际竞争力论文的统计分析 19877―20166年我国档案法规研究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2013年10月中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下调6.08%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我国各省级区域经济分析 USPTO中我国专利引用状况的统计分析 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统计分析与模型预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2012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统计分析 2012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统计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2年12月份,我国生产化学农药原药(折百)34.2万吨,同比增长9.97 %。2012年1-12月,全国的产量达354.9万吨,同比增长19%。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2年1-12月,江苏省化学农药原药(折百)的产量达105.5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9.75 %。紧随其后的是山东省、浙江省和湖北省,分别占总产量的23.25 %、8.47 %和8.34 %。 杀虫剂原药产量同比下降11.96% 2012年12月份,我国生产杀虫剂原药7.92万吨,同比下降29.36 %。2012年1-12月,全国的产量达81.34万吨,同比下降11.96 %。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2年1-12月,湖南省杀虫剂原药的产量达24.9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0.65 %。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山东省和湖北省,分别占总产量的29.53 %、9.22 %和8.94 %。 杀菌剂原药产量同比下降7.08 % 2012年12月份,我国生产杀菌剂原药14383.11 吨,同比增长1.86 %。2012年1-12月,全国的产量达143893 吨,同比下降7.08 %。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2年1-12月,江苏省杀菌剂原药的产量达60458.42 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2.02 %。紧随其后的是浙江省、安徽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占总产量的13.92 %、9.39 %和8.74 %。除草剂原药产量同比增长42.55% 2012年12月份,我国生产除草剂原药16.27万吨,同比增长40.74%。2012年1-12月,全国除草剂原药的产量达164.79万吨,同比增长42.55%。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2年1-12月,山东省除草剂原药的产量达67.13万吨,同比增长88.65%,占全国总产量的40.74%。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浙江省和湖北省,分别占总产量的20.41%、10.27%和9.18%。(摘编自《中商情报网》)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