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体育教育教学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育教学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育教学现状

第1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学生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手段,它担当着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重任。在特殊教育学校当中,体育教育不仅有上诉重任,还对特殊学生的身体康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特殊体育教育专家Paul Jansma把特殊体育教育定义为:“特殊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是为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所提供的发展计划,主要包括适应性体育、矫正性体育和发展性体育三个部分。”[1]通过广泛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特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改善特殊学生的健康状况,更可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改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生活。但是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教材参差不齐;教育指导性不强;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和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较低等一些值得我们研究思考与改进的地方。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存在问题 

1.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较低。 

在中国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程发展程度往往被有关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影响。虽然特殊教育学校一般都会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但是出于安全、卫生和普通小学体育课程发展认知等方面的考虑,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 

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 

很多体育教师只能掌握自身在体育领域所学到的知识,并未有过关于特殊学生体育教育教学甚至是特殊学生障碍的基本学习。这也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不能真正了解教学需求,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由于许多教育策略相对于特殊学生不相适应,从而导致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在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上显得更加复杂。 

3.课程标准教材不完善,学校采用教材水平差距大。 

由于在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当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多数采取直接借鉴部分发展较完善的学校教育模式的方法和自己研发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进行学校内的体育教学。这便导致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材的选用上,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就算有较高水平的教材,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往往缺乏指导性。 

4.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教学目标单一,从而使得教师无法针对每一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并且,由于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已经制定好的课程设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往往只是僵化地要求学生学会课堂内容,从而导致其在课堂教育模式的选择上僵化、单一。加之体育成绩的评定和体育学习的评价随意性大[2],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目标很难使学生真正实现。 

二、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程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 

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不高的原因。 

一些地方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认识并不充分,无法将特殊体育和普通体育区别开来。美国学者张加贝曾从服务的对象、课堂教学多层化、教学方法的个别化、教学要求的适应性和学科的融合性五个方面对特殊教育的本质加以诠释,从而将特殊体育与普通体育区分开来[3]。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并不能真正将特殊体育与普通体育相区分,通常是照搬普通学校体育教育进行的,加之体育教学工作从学生安全和学校卫生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科目使特殊教育学校存在更大的教育风险,以及我国并未建立有参考性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往往并不受到重视,甚至会人为地缩减其教育教学时间。 

2.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相对不足的原因。 

在当前的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或是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规划中,很少会有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安排,导致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或是其他相关专业学生无法学到专业的体育知识。所以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只能选取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甚至不设置专职的体育教师,以兼职教师代替专职教师。 

3.课程标准教材不完善,学校采用教材水平差距大的原因。 

我国以往的体育教育存在一些诸如教学观念滞后、教学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安排过细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标教材的不完善,导致各级特殊教育学校间的体育教学课程目标设置存在较大不同,所选用的教材不尽相同。并且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相对于普通学校学生来说,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由于个体间障碍不同的因素,因此需要更多的个别化教育训练安排。 

4.课堂形式僵化,课堂内容单一。 

虽然在特殊教育学校中都普遍设置了体育课程,由于相对于班级中的特殊学生人数较多和个体间障碍差别较大,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在实践中对于特殊学生的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不能符合部分学生甚至绝大部分特殊学生的自身发育水平,因此常常导致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时只追求完成任务而忽视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就本校特殊学生个别化教育训练有编写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IEP),但是由于学校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和家校联系不足,导致其编写的方案大多流于形式。 

三、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提高主管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 

在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之前,首先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设备。如王龙在河南省周口市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其所抽取的9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小,场地紧张,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使特殊教育学校达到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4],才能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正常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其次是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待遇,实行一些可以提高其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的有偿奖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健全对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监管体系,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2.加大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 

培养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首先要从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开始,完善其课程安排,合理增加与特殊学生体育教育有关的课程。其次应该努力完善体育教师针对特殊学生教育方法的培训体系,可以运用相关会议、进修班和访问学者的形式,逐步建立起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培训上的长效机制,使教师的培训不间断,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 

3.建立健全教材编写体系。 

国家应该针对所有特殊教育学校中就读的特殊学生的障碍类型来编写完善的体育教育的相关教材,区别对待特殊学生,促进教材可以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应该依据国家编写的相关教材,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可执行的个别化教育训练方案。并且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将优秀地区、优秀学校的教育模式向各级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推荐,促进各地的教育模式进行融合。 

4.促进体育教学形式多元化。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度,但是班级授课制度对于特殊学生存在较大的弊端。所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可以尝试改变原本的班级授课制度,尝试设立开放式教学模式等新的多元化教学形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Rud juinbull,(方俊明,译).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洪邦辉.贵州特殊教育学校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策略:[硕士学位论文].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09. 

第2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休闲体育 体育教育 健康标准 课程设置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覆盖延展,其课程体系也不断融入新的理念与内容。休闲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分子,其教育价值也同样在高校领域得以体现。可以这样说,休闲体育在高校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体育健康学的基础性普及。

一、休闲体育教育内涵

休闲体育,即选择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支配,在兴趣导向、个人需求基础上,自行参加体育活动以愉悦身心、提升体育素质及生活质量的锻炼载体。其价值在于增强人体健康程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联合国卫生与健康联合组织(HHC)指出,休闲体育有利于人们文化素养的塑形,对生活交往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规范价值[1]。休闲体育教育,即指在适应人类休闲诉求的同时,采用参与性、互动性活动作为形式,不断引导其养成健康、向上的休闲认知与方式,从而提升其生活健康度,发展健全人格。

二、我国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休闲体育教育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分支。其在巨大的学业竞争与就业压力下,对学生身心缓冲价值很大。不过,从目前我国高校休闲体育教育现状来看,鉴于多方面的原因,其教育前景不容乐观。

1.教育重视度不够

当前人们对于休闲体育的参与存在较大的需求与满足差异。尽管高校休闲体育教育开展得到了不少教育专家的力挺,但是缘于重视度的欠缺,我国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一直处在滞后状态。早于上世纪末,我国中山大学一些研究学者就认为,可以适度考虑创立休闲娱乐教育专业。而经过近十年后,广州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院校,才开始进行专业设置,定位休闲体育专业并制定招生计划。这种高校教育对体育的偏颇理解,促使体育休闲教育类人才十分匮乏。同时,几近停顿的休闲体育教育并未形成科学、统一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案等,高校间的专业课程定位也存在随意现象,这都使得休闲体育教育发展不够规范。

2.课程设置不科学

从现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竞技体育的重要程度要远超过休闲体育。体育教育必须倚赖于课程设置。故而,休闲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且不少高校将休闲体育教育的主要修学方向定位在了体育旅游上,至于休闲运动技术、休闲体育推广、娱乐化体育普及等课程,则显得较为稀少。而且,随着全民体育理念的深入,该专业课程设置的修正与完善工作也较为欠缺。课程体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自主动手能力欠缺等等,都极大地影响了休闲体育教育的价值外显。

3.硬件建设不完善

体育教学,离不开实际操作与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理实一体化的原则必须遵从。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一样,其需要足够完备的硬件设施来支撑。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设施建设重心在于竞技体育,休闲体育教育则缺乏足够的教育场地、专业的器材设施等,而一些非体育类大学情况则更加糟糕。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逐步深入,高校体育器材建设与之严重不适应,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撑,这也导致了休闲体育硬件建设被长期忽略。

4.师资力量不均衡

受体育教育发展形势影响,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人才引进与培养也存在较大差距。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休闲体育教育质量。不可否认,我国休闲体育研究者们在此方面付诸的努力与能力。但是整体来看,休闲体育教师队伍严重不均衡。一些高校,能够入职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师捉襟见肘,且知识体系不规范,教学水平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据调查,约有40%的大学生对现有休闲体育教师水平存疑。

三、我国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教学对策定位

对现实发展进行辩证性认知与归正,是对休闲体育教学现状的有效弥补。高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休闲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只有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才能焕发更大的生命力。

1.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转型

高校公共体育课属于必修课系列。其广泛的覆盖面,让体育教育拥有了足够夯实的基础。故而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转型发展,有利于休闲体育课“借力发展”。①指导思想:促进体育课程技术休闲化、体制休闲化、健康休闲化发展。②课程设置:适应大学生时尚、休闲需求,设置高尔夫球、普拉提、保龄球等休闲体育课程与项目。③教学强化:统一实践教学依从――教学大纲,加强教学过程的人性化与自主性,推动休闲体育的高效、普及式发展。

2.营造浓厚休闲体育氛围

在校园文化中,休闲体育拥有着重要的文化色彩[2]。一些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让大学紧张、高压的学习生活增添闲适色彩,且可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在学习间隙,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休闲体育运动中去,要不断通过多彩丰富的休闲节目来缓释学业就业压力,调动其学习兴趣,助力休闲体育教育普及。此外,设置专门的休闲体育部门,加强专业研究;开辟专业的休闲体育欣赏与竞技等,都可让大学休闲体育氛围愈加浓厚起来。

3.完善休闲体育教育设施

休闲体育教育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学校及教育者三方合力完成。要积极谋求政府对休闲体育的划款支持;高校可借助社会融资渠道来提升设施建设成功率,依照“共资、共管、共享”原则进行合作;高校教育者与管理者则需要对器材采购、器材运用、器材维护等方面担负起责任来。

4.全力培养休闲体育人才

在高校,休闲体育人才主要是指教育者与管理者。要注重休闲体育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夯实,要求从教该专业教师定期参加“专家式”培训,定期进行自我反省与学习;要注重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负责该专业的理论研修工作,争当专业领头兵;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建立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从而推动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不断健康发展。

四、小结

休闲体育,之于教育既是平台,又是途径。广大的高校要坚持体育教育均衡式发展、交互式发展。只有不断借鉴,公平化竞争环境,体育教育的各分支才能在不断的生存压力下得以壮大与发展。这也是休闲体育竞争的资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夏华龙.休闲体育研究综述[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9).

[2]王福生.休闲体育发展史论[J].高教探索,2011,(1):19-21.

第3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关键字 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现状;对策

G633.96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技术含量、运动量、运动强度越来越低,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是集合、整队、跑步、自由活动;条件好的学校可能还有一点点器材,条件不好的什么也没有,个别学校体育课甚至成了学生处理个人问题(卫生、就医、休息、学习)的机动时间,完全失去了它的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功能。并且,这还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严重下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1)缺乏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T足够的医疗保障支持。体育教学、体育活动有它的特殊性、个体的差异性,意外伤害在所难免,一出意外,不管有理没理,总是学校的责任,学校不胜其烦,也无力负担高昂的治疗和康复费用。学校根本不敢开展运动激烈、强度大、比较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项目的运动和教学,比如单杠、双杠、投掷项目、中长跑项目,甚至足球、篮球在有些学校都是被禁止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田径运动会,都没有400米以上的项目和跳高、投掷项目。学校怕出意外,也出不起意外。

(2)学校在场地、器材、师资上的限制。部分学校学生数量众多,而活动空间狭小,运动器材有限、师资配备不足,根本开展不了大场地的体育运动和大型群体活动。

二、教师方面

体育专职教师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各级各类学校一校保证至少一名科班出身的专职教师都有难度。这是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人事安排的不合理、不平衡所导致的。体育是一个涵盖很广的范畴,项目众多,单单一名教师,也不可能知晓、熟悉所有体育项目的常识及教学,均衡和相应增加薄弱学校的师资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体育教师,很多体育活动才能正常开展,在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压在老师心中打大石头,很多项目不是不愿教、不是不会教、而是不敢教。小学只学了点点皮毛,初中还是这点皮毛,到了高中,基本还是零基础。而事实上,体育教材的内容基本还是一致的,但内容在加深、难度在加大,每一个教材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要求,而现在的情况是,到了高中,大部分的同学对大部分的项目,基本都是零基础,这不仅仅是限制了学生本身的发展,也严重打击了老师的积极性。

三、学生方面

(1)学生不愿意学。这里说的学生不愿意学,并不是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而是他们不喜欢那种传统的,一刀切的满堂授课;他们喜欢更自由自在的活动,不愿意一周两节宝贵的体育课,累得半死去练那些对高考毫无意义的所谓的技术动作。各个项目的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更愿意自由组合,水平相当的同学在一起玩耍。而至少三分之一(只多不少)。各项技能都基本为零的同学,就只有看看书、散散步了,

(2)学生没时间学。学校学习时间紧,平时根本没有活动时间,能够一直保证到高三第二学期都还一周两节体育课的学校都很少,课余时间很少,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体育课的时间根本就不想动,甚至处理私人问题去了。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说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三大主体。主体有了苦衷解决不了、出了问题,这就直接造成了现在学校体育教学效率地下、导致了学生身体素质不能和其它教育学科齐头并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影响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性格上的健全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政策、资金上给以保障,让学校、老师无后顾之忧;在选拔、升学、入职工作中,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要在综合评价中确确实实有所体现。

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法律、政策、资金、场地各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要让学校敢做、有教师教、教师能教、教师敢教、学生有时间锻炼、学生从小就锻炼、学生爱锻炼。从法律的层面明确规定学生享有运动的时间和权利,任何人不得侵占;保证学校所需场地、器材的最基本资金;完善锻炼中的伤害保险制度;让学校、老师无后顾之忧,温室里呵护出来的花朵,永远不能再风雨中健康成长,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

当前的教育,是高考科目的教育,更是战场,分数的高低成了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最直接标尺。很多学校就经常挤占体育课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一周三节体育课,只排两节,一周两节体育课,就只排一节,甚至很多学校高三更不就没有体育课。能够保证早操、课间操就很不错了。根本就保证不了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这也是需要主管部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三、从娃娃抓起。

体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到哪一个年龄段、做哪些事,每一给阶段由他不同的敏感期,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运动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从幼儿时期就要进行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教育与引导,一个阶段做好一个阶段的事,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的延续性的态势,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四、从高中阶段起,推行分项教学

一般说来,学生进入高中,各方面的身体发育、大脑发育、兴趣爱好都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男生、女生的兴趣也将逐步明析;再加上高中阶段,学习压力也将会逐步加大。这个时候开始分项教学,一个主项、一个副项更能让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更能起到调节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也更能发现、发展和提高自身特长;不同的项目,用这一项最好的老师来教,来提高水平,这将积极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加锻炼的习惯。

五、加强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对于它的评价对于升学的影响上,作为体育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弱势就示弱,这确确实实是关系到这一代、下一代、下下一代的炎黄子孙的体质问题,也是关系到民族危亡的大事,不管困难有多少,我们也要努力工作、积极争取,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条件、好的环境、好的保障。引导学生自觉的体育锻炼、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第4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既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的“灰色地带”。如何改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一)体育教师因素

1.体育专职教师人数缺乏,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求。由于基层教育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忽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人数偏少,很多学校一个体育教师负责全校的体育课教学,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群体庞大,不能达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

2.体育教学不规范。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普遍存在“虚假繁荣”的景象。每堂体育课,学生们在操錾夏米鸥髦痔逵器材自娱自乐,实际上体育课成了“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课”。美其名曰发展学生个性需求,其实就是“放羊”。忘了体育教育是一门学科,同样有导学案,有达标测评,有课后作业,有教学反思。

(二)体育场地、器材不足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尽管许多学校体育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和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了极大的不便与安全隐患。

(三)教育管理中的安全隐患,抹去了体育课堂应有的精彩。教育管理者只是一味的强调安全问题,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畏手畏脚,不得不放弃某些有难度而精彩的项目,比如我国传统优势体操项目,单、双杠,跳箱,木马等。因此,造成学生对许多体育项目不了解,不能够欣赏,进而不能够正确的全面的锻炼身体,培养终身体育运动意识。

(四)学校教育观念、管理的滞后

1.在农村中小学,师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合格率的现象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缩减体育课时,减少课外活动时间。

2.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时常得不到认可。体育教师职称评定、业务考核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这就严重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扩充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培训。在农村小学至少确保有一到两名专职的体育教师,在农村中学有三到五名体育专职教师,才能保证体育课程的顺利有效开设。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改变以往的古板和“放羊”式教学。对学生有区别性对待,让女生和男生都达到适当的运动负荷。

教育管理者要给体育教师创设并提供培训(函授,自修,观摩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思想境界。体育教师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涵养,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改变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二)教育管理者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生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推行人性化管理,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教育管理者合理地看待体育课、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防的安全事故,把它制度化、正常化,不能一味的把责任强加给个人,让运动者快乐,组织者放心。

第5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行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是因为体育教学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我工作15年来,一直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相对地说,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还有些了解,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说说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精神。”这都是其他学科无法具备的功能。可是因城乡的差别,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方面崇拜像李宁、姚明、乔丹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为了让孩子考取高一级学校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学校也为了提高升学率,随意减少体育课时量甚至占用体育课。甚至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课就是玩耍课、打闹课,而没有从发展体质健康的高度对体育教育再认识。这也就直接导致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和关注不够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力求“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由于受这些陈旧观念的制约,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体育经费的投入不够,体育设施、场地严重缺乏

我国在1990年颁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其中规定:“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订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对新建、改建学校要求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但是这些规定在我县绝大多数地方都是一纸空文。领导经常念叨学校经费不够,体育教育经费无法保障。

三、专业体育教师缺乏,体育课缺乏创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实现一所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而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实现我国国民健康体质的有力保证。可是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大多都是由文化课教师或一些即将要退休的老年教师进行兼职,由于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难免在上体育课时无处下手。还有一些中小学,虽然有体育教师,但是由于文化课教师不足,导致专业体育教师放弃专业教授其他文化课程,而体育课则由一些快要退休的老年教师进行兼职。就拿我校来说,19个教学班,仅有3个专业体育教师,平时体育教师不但要按课表进行正常教学,而且还要负责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和比赛等工作。久而久之,体育课也就变成了一种“放羊式”教学,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无法提高,要响应上级加强重视体育课教学,增强师生体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安全教育的限制,让体育无法放手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校园安全也是社会各界人士最爱关注和议论的焦点,一旦出现安全事件,就会对教育系统引起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校都把安全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可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不规范,更不标准,教学任务中危险性大,容易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为此,体育教师常把安全挂在嘴边,平时把保护、防范措施做得十分周密,就这样,谁也都不敢保证不出意外事故。由于安全问题,有些运动虽然对学生身体健康有好处,体育教师还得三思而后行。对于激烈的运动,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就只能可望而不可即了。这就导致课堂上很多方面受限、受阻,体育课堂本质无法体现。

综上各种现象,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也给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带来许多阻力和消极因素。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我急切希望国家、学校、家长能够共同努力,在齐抓安全的同时,能够通过各种措施全力营造重视体育、热爱体育的氛围,让阳光体育平台在贫困山区的每个角落再现,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第6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展望

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在本质上与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有着很大不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的中小学体育教学都存在着硬化、敷衍之气。而与此不同的是,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逐渐成熟,认识事物的角度也比较多元化;另一方面,高校中的体育教学设施也较为完善,这些都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本文基于对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期望能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1人性化体育教学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在高校中,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均衡发展,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院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何为人性化教育?人性化教育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人性化的理念与思想有效地渗透和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活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安排和筹划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人性化体育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揭示人类本然的生存意义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性为基础,体现并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及均衡发展[1]。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从人性化发展角度出发,打破过去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和传统,积极创新和实践,促进教学思维和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和锻炼,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2.1人性化已经渗入教学思想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进入了体育热潮,世界各地也都举办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国家之间也因为体育而更加亲密和谐。在全民体育热潮之下,人性化的思想地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日益凸显[2],高校体育教学也走向了繁荣发展时期,学生们更加重视体育锻炼,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向“个性教育”与“快乐教育”理念的转变,这一种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全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当今社会和各个院校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渐渐走上了人性化发展之路,这不仅有效提高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水平,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2.2高校体育教学方式更为科学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在致力于班级课程制度以及学生自主选课制度的改进和完善,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收获和成果。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几种不同教育教学模式:分层式、并列式以及三段式。每一所高校都会根据其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发展情况来制定适合其长远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而这一种教学方式也是这一院校所独有的,能够体现院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现今,高校体育教学在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更加注重课程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上的改革和创新,使体育教学方式更为严谨和科学,从而使得大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喜好、兴趣和意愿在不同学习阶段自由选择不同的体育课程[3]。这一种人性化视角下的体育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2.3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逐渐丰富

在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各高校都开始投身于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开设了许多不同适合学生发展以及院校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类别分化得更细也更全面,而课程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长。我国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丰富,通常有田径、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和散打等等,此外也还包括一些较为具有时尚气息的体育教学课程,比如体育舞蹈、网球、气排球、啦啦操、轮滑、瑜伽、街舞以及户外拓展运动等。总的来说,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越来越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与共性发展需求,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3.1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曾经一度处于改进和摸索期,在那期间并没有所谓的人性化教学的目标和理念,也没有明确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导致现今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并没有明确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与思维,而由于已经习惯之前机械、陈旧的教学模式,使之难以适应当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而有些教师对此也没有积极的应对措施,仍是一味使用陈旧的教学套路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性化理念的贯彻和实施。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人类健康文化的传播者和身心健康的教授者,其所具备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及体育教育专业素质等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广泛关注[4]。同时,作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参加者和主导者,体育教师的作用和影响自然不容小觑,而教师若没有真正认识和领悟人性化教学的精髓,也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就无法顺利展开,教学质量自然久久得不到提升。

3.2实际教学依然存在问题

历数十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至今,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体育技能无明显提升,体育兴趣甚至出现腰斩现象[5]。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和院校管理工作中,人性化教学理念、模式在实施上仍存在着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一些高校仍沿用旧有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理论,在课堂上一味强调教师的“授”,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育教学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

3.3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滞后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集中评价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这一种集中评价的方式不注重过程,而学生也会因此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当今时代,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发展,不再满足于僵硬、死板的课程考核方式,一味地采用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只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不能达到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真正了解,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4.1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和实施者,高校体育教师除了要具有足够的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求有足够的服务意识,而较高的品格和道德修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在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更应该了解人性化的内涵和意义,努力学习和吸收有关的人性化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以及职业素质和修养。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出发,将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完美地融入到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去。同时,还要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与改革,使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适合人性化发展,全面提升教学素质和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人性化教学得以真正发挥作用。

4.2建立健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更加重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工作,这是人性化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在体育教学的学生成绩考核评定过程中,不应只看期末成绩,要立足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和最终成绩等,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一评价方式无疑是对学生最为细致、全面的考察。同时,在具体的考核实施过程中,要秉着人性化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真正实现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3创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注重人性化理念,弘扬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发展[6]。为进一步实现人性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高校应有效利用和安排体育有关的教学资源,在校园内展开人性化教学的宣传工作,使学生了解人性化教学,培养和加强教师的人性化教学意识。此外,要有效利用校园内的教学设施,加强体育教学设施建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课程和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舒适、自由的学习环境,深入贯彻人性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语

人性化理念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积极开展和实施校内体育项目和活动,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此外,高校体育教师应立足于学生与学校的发展情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丰富体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在现今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发挥积极作用,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症结,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及时解决问题,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作者:唐旭 丁松林 徐涛 单位:湘南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军红.人文体育观下的高校体育师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11):98-99.

[2]冯强.论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高教学刊,2016(22):146-147.

[3]罗建章.刍议在人性化视野背景下高校体育教改的弊端及发展趋向[J].学校体育学,2015(2):158-159.

[4]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4):92-95.

第7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就现阶段我国国情而言,农村人口仍占大多数,因此小学教育阶段,相比城市小学,农村小学比例相对较大,小学体育教育的重心也在农村。农村的小学生大多身体先天素质好,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等优良品质,具有成为国家体育栋梁的潜力。如何改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基础性的专业和系统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为国家输送体育后备人才,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教育观念和思想亟待更新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教育体制在不断完善,在教育观念上,应试教育正向素质教育真正转变,尤其是小学教育的转变更为明显。但是在对音、体、美等文体素质方面,农村小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仍有待更新。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体育教学作出了相应规定,但在管理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所谓的体育教育往往只是流于课程表安排的形式,体育课经常被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要学科挤占,使体育教育课程不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师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单纯玩耍,没有专门教育的价值。从家长的角度而言,大部门家长对体育教育关心度不够,关注的是其他文化课的成绩。

2.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相对不足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看,城乡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受此影响,城乡教育资源也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农村体育教育场地器材等硬件相对匮乏。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相对城市学校而言,投入相对较少,而投入到体育教育中的经费比例更少。虽然近年来,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在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器材也在逐步增加,但相对于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仍然显得不足,跟不上体育教学的发展,甚至有的器材落后,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求。甚至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小学,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少数几个乒乓球台,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_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个别学校还存在由于场地不足而出现上体育课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况。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3.体育师资相对薄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影响,各类人才也在大量向城市流动,受此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小学年轻有为的老师不愿留在农村教书,而选择调动或辞职的方式到城市工作,体育教师的流失现象也是如此。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的配置相对于其他学科本就薄弱,加之人才流失,导致出现体育课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正常进行的现象。即便不考虑人才流失的因素,受地方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的制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部分体育课由其他学科教师甚至由后勤保障人员兼任。非专业的体育教师未受过专业培训,体育教育的专业思想和业务素质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因而很难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甚至有的教育连最基本的队形、步法、简单的技能技巧都无法正确向学生传授,而是让学生以自由分组打篮球、打乒乓球、捉迷藏等方式随意进行,并不能达到较好的体育教学训练的目的。

二、对加强农村体育教育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状况,首先应转变观念,提高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内容,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不是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学的附属品。要正确处理和解决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与体育等文体学科的相互关系,使得农村体育教育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农村学校要正确认识体育课堂作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为祖国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主阵地作用,把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逐步与其他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共同促进素质教育成效的提升。体育老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相对城市小学生视野面相对较窄,思想相对单纯,教师的言行引导对学生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起着较大作用。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课堂互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参与体育教学和锻炼中,让课堂气氛活跃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通过体育课程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

2.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体育教学需求

对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要充足,只有在实际的教学条件上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才能够推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各个财政部门也要在教育经费投入基础上增加对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这是从源头上解决资金不足的有效方法;还应鼓励社会资金帮助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各级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用地需求,在用地审批等环节,从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和倾斜,在建设过程的监督方面,严格把好质量和环保关,并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应积极筹措各种性质的资金,完善体育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和锻炼的需求。

3.丰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农村地区受地理环境、场地建设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有的教学内容无法开展,因而如果精选教学内容、提高实效,达到教学大纲要求是教师需充分考虑的问题。首先,应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进行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照顾学生的运动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培训,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技能,从而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其次,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而又富有童真的,因而小学体育的教学方式也要符合小学生的个性,不能一味追求教学目标的完成而忽略其实际年龄,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适得其反。可以开展一些游戏教学模式,将跑、跳、走、投、掷与音乐舞蹈、团队合作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散性思维,充分刺激学生的大脑细胞,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集中性、均衡性、灵活性和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可以避免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得到身心放松,为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基本的体育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4.加大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根据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来自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实际,应着眼于立足现有资源,加强非体育专业教师的培训,促使教师基本掌握体育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教师的培训可以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培训活动;可以请一些城区或邻近学校的优秀教师来给大家上示范课,进行讲座,也可以进行校际之间的互访,通过不断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强化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可以按照区域划分的方式,构建“一帮一”、辐射等类型的教学研究团体,以地区龙头校体育教研组牵头、以优秀学科带头人帮扶,向本区域其他农村小学进行辐射,牵头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活动,以研讨会、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让广大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思路,提高教学体育教师驾驭教学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农村体育教学作为提高农村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得到社会各界重视。当务之急,应从各方面和各环节加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软硬件建设,积极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逐步缓解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存在的差距,构建我国城乡和谐小学生体育教育新格局,共同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成效的提升,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广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63).

[4]郑云忠.对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1).

第8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一、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存在问题

1.体育教育观念落后

学校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体育教育并不仅仅是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更是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然而,很多农村中小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教育对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受自然性、封闭性和滞后性等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积重难返,在相当一部分学校管理者的思维中提高升学率才是主要教学任务,导致文化课随意占用体育课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行为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绊脚石。同时,绝大多数家长把“体育课看作玩耍课”“这样的课堂只会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想法根深蒂固,所以默许了学校的教育方式,始终把文化课的学习放在首位,不能正视学校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2.资源配置失衡,场地器材不足

完善的体育设施资源配置是进行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物质保证。农村学校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以及少部分社会捐助,经费的匮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偏远山区的学校连正常运转所需的办公经费都难以保证,更不必说投入体育教育方面的资金了。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场地器材不仅数量达不到一定规模,设备也比较简陋。

3.教师能力参差不齐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主要领引者,是体育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等条件制约,使其优质师资的吸引力不足,也没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并不能配备受过专业教育的专职体育教师,绝大多数由文化课教师兼任。这些兼职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不足、运动技能掌握不到位,从而限制了专业知识结构的发展,无法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只能进行简单的动作技能教学。再加上一部分体育教师对自身素质提高并不重视,忽视了新的专业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能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削弱了自身教学水平。一些教师不去钻研教学大纲,上课临渴掘井,勉强应付教学。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精髓理解不透彻,忽视了素质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展体育教育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使体育教学活动很难高效、有序地开展。

4.教学内容、手段比较单一,缺少吸引力

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缺乏目的性和实用性,缺乏具体标准的教学目标和规范的考核措施,随意性强,这是大多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无难度、无强度、无对抗,不奔跑、不出汗、不喘气、不摔跤、不脏衣、不擦皮、不扭伤的“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甚至是“放羊”体育课较为普遍存在[1],这种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秩序性和规范性,无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达不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此外,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的教育背景,受体育知识和技能水平所限,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时,即便是接受过相关教育培训的教师,依旧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全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对策

1.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

体育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中小学校领导团队首先应转变应试教育这一根深蒂固的理念。杜绝每逢雨雪天气就自觉占用体育课的现象,从而保证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学任务的完成。体育教师指导下的体育教育是学生心理素质得到锻炼、意志品质得到磨练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将学校体育摆放在正确位置,不能让体育继续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2]。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中的巨大作用,促进学校体育高效发展、全面发展,更好地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大体育设施资金投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相关政府部门应监督诸如经费在体育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是否到位、比例是否合理等现象。还可以向社会各界寻求帮助,兴建带有塑胶跑道的田径场、长宽达标的篮球场甚至是体育馆等大型体育设施。鼓励并支持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体育课上自带一些体育器材。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快、有条件兴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的乡村,向村民开放使用这些体育场地的同时又可以为学校体育教育所用,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农村学校体育器械、场地场馆不足的难题,又能合理分配优质社会公共资源,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浪费。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的质量与结果,因此必须保证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最大化利用自身的优质条件,吸引一批接受过专业体育教育的高校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重视教师业务培训和参加教研活动,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体育教师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还要注重科研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3]。最后,学校也要重视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审和监督,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考核,考察教师的组织能力以及教学成果,激发教师的进取心,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9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范文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是我国整个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提高对于推进和实施新课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关注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给学校体育的体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学校体育观念落后

农村虽然在实施课改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对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力度显得不够,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三)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农村体育教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很大。由于是沙土地和煤渣跑道,因此遇到刮风下雨,体育教学很难实施。在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也导致体育器材的严重不足。

(四)农村学校师资的紧缺,专业教师缺乏,且教师的流动比较大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是由任课教师来兼课而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就农村教师整体而言,体育专业知识极其贫乏,体育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功十分欠缺。由此致使农村的体育教学形成了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完善等现状。

(五)对专职体育教师重视不够,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低下,专职体育教师缺乏事业心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体育教师每年都有一定的服装经费。据《现状》显示,所按规定执行的仅占42.3%,许多体育教师从未享受此待遇。中小学基本上无体育特级教师,兼职体育教师现象严重。在每年的评优秀、先进教师等一些名单里,总是难见体育教师的名字。

(六)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

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

(二)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1.积极推进教师制度改革,提高教师质量

2.推动城镇教师支教,促进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师资源城乡范围的合理配制

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的能力。  3.加大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因地施教、因人施教,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因地施教

农村教师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田野、道路、小山等拓展我们的教学场地,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和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因人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体育教学或活动。

(四)根据学校实际,创造条件,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和场地

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现有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的多种作用,使体育课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场面,让学生享受健康体育、快乐体育。

1.巧用场地

教师课间细规划,“小”中见巧。作为体育教师应仔细地研究好操场规划,使之更合理地得到利用,不浪费每一寸土地。深思熟虑,利用“小”字。因地制宜,顺其自然,也能让学生的情绪高昂,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组织体育比赛,不忘“小”字。通过一次次小型的体育比赛,便会在校园内涌起一股活动的热潮,这或许就是体育带给我们的魅力。

2.巧用器材

巧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材。体育教师要对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重新编排,从有限的器材中提炼出无限的使用价值。但要本着新颖多变、集中实用、一材多用等原则。

(五)巧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自制器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来制作成为体育器材,这样既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四、依据优化的实质和要求,结合在农村教学的实际经验,我认为优化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与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农村实际出发,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2.探索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总结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