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范文

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排水防涝专项规划

第1篇: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范文

一、城区排涝管网现状

城市排涝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五莲县高度重视城市的排水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善市政主干管网设施建设,但排水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随着近十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五莲县城区现有雨水管道227.41公里、雨污合流管道20公里,城区雨水管道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1公里。雨水管道将城区内所有雨水排放城市河流(主要为洪凝河、山阳河)中,城区洪凝河、山阳河河道总长度达到20公里,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自2011年启动河道综合治理,通过河道清淤、砌筑护岸墙、敷设截污管道等工程措施,河道内基本消除垃圾和杂草,行洪断面标准超过到20年一遇,近几年暴雨时行洪顺畅,未发生较大险情。

二、排涝设施建管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排水设施规划缺乏前瞻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出现新旧不兼容情况,旧的防洪排涝系统难以适应当前的功能需求。如五莲县近年来,虽然已经编制了防洪排涝专项规划,也配合城市道路的建设新建了42公里雨水管道,虽然设计时也考虑到当时的周边环境因素,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尤其是硬化区域的快速增长,部分雨水管道不能满足快速排水需求。

(二)排水设施管理缺位。由于缺乏资金保障及技术支持,

养护单位很难掌握地下管网的实际状况,难以进行管道养护。此外,一些因素导致部分污水排入雨水管道,造成雨水管道排水断面减小,排涝能力削弱。如,五莲县老城区有20公里的雨污合流管道,同时部分小区单位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汇入雨水管道,下游的分流管道无法发挥作用,雨水管道积累了大量的淤积物,排水能力降低。

(三)海绵城市建设滞后。海绵城市建设难以全面推行。如五莲年降雨量在600-800毫米之间,虽说降雨量相对较高,但主要集中在6-9月主汛期,其他月份尤其是春季、秋末都会面临很重的干旱。而海绵城市体系既能减少排水,又能合理利用雨水,能显著降低城市洪涝灾害,但目前五莲县海绵城市建设比例还未达到30%,不能发挥出海绵城市降排的作用。 

(四)排水设施智慧化水平不高。实时监测是保证排水防涝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但受制于排水防涝信息化终端建设不足、与城市数字化管理的信息共享不足、信息化监测监测手段、观测精准度、大数据信息分析不足等因素,智慧化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及时掌握排水防涝情况。如五莲县利用公安天网、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技术对城市重要道路、关键易涝点进行实时监测,但因为智慧化水平不高,仍然存在滞后性,监控体系发挥不完全。

三、工作建议

(一)科学规划铺设管网。在新城区在科学编制排水设施专项规划,明确排水出路与分区,科学布局排水管网,确定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和泵站、河水清淤与治理等排水设施的改造与建设的基础上,打好提前量,为后期需求提升留有余地;在老城区探索排水管网改造,例如与海绵城市建设进行融合。

第2篇: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范文

广钢新城主要包括“一厂三村”的改造用地,广钢新城集团自己的用地是168公顷,已经完成了收储工作。广钢新城一共有4期,目前已经完成了3期的出让。一期和二期在建,3期土地也刚刚出让,已经进入规划建设的阶段。

在广钢新城建设中,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区联动,统一谋划,分工合作的机制进行的。广钢新城开发建设项目由市土发中心委托荔湾区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并成立广钢新城建设联合指挥部。市、区各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分工合作。

11个专项规划设计已获批

市政道路建设规划实施的思路,是通过区域市政系统支撑分析,结合实施条件优化系统,到细化次支系统,最后达到绿色市政体系的打造。

首先,区域支撑是按广钢新城建设时序对区域市政设施提出时序需求建议,根据区域市政建设时序对广钢新城内的市政系统进行优化,区域与区的市政系统相互协调、充分衔接。我们也会通过不断的建设,达到和外部区域衔接的目的。

其次,优化系统。广钢新城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规模大,涉及的设计专业多,整个建设设计管理较为复杂。

为了更好地推进广钢新城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区住建局牵头编制了《广州市广钢新城工业建筑遗产线索保护与再利用规划》、《广钢新城市政、交通、道路绿化景观专项设计》等2个规划设计成果,及其所涵盖的给水、排水及防涝、防洪、电力、通信、燃气、综合管廊、竖向、交通、道路绿化景观、工业遗产等11个专项规划设计,目前专项规划已获得市国规委批复。

第三,继续细化次支系统。由于广钢新城是一个直居的城区,我们的建设希望通过从交通组织的角度以及控规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进行深化和优化,并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道路上,打造有特色的新城综合交通系统。理念是以从组织为先导进行到地面交通设计;强化慢行系统建设,注重慢行网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以及配套设施完善。在此基础上,统筹广钢新城道路两侧的空间利用,通过技术的结合,形成道路开敞空间的一体化设计。通过细化次支系统的优化,交通设施的布局优化,对广钢新城进行规划和设置。

第四,绿色市政系统,利用技术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的标准,比如“二轴一纵”综合管廊系统,集约化利用道路空间资源,预留城市发展空间。

广钢新城市政道路分三期推进

根据土地出让计划,广钢新城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建设设计分为三期进行:一期为广钢公园以北区域。二期为环翠北路以北的广钢厂区用地。三期建设范围在环翠北路以南的村改造范围进行。

第3篇: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范文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技术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28-01

为贯彻落实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方针,推动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这无疑是为全国各相关城市建设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成为了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重头戏。

1 “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面临的各种水危机问题逐年加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雨涝灾害、地下水开采过量导致的地面下沉等等。这一些列的水危机都在制约我国的发展,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居民的生命。而“海绵城市”的提出正是基于要系统化、综合化的解决上述水危机问题,以雨水的高效利用为目的,以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依托,结合不同城市的水情特点,将建设项目纳入到城市规划之中,成为各系统、各部门共同支持参与的城市建设项目。

2 “海绵城市”的定义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3 “海绵城市”的目标与要求

3.1 “海绵城市”的规划目标

“海绵城市”的规划目标是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建设,促进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以生态、安全、活力的海绵建设塑造天津城市新形象,实现“水生态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城市低影响开发系统、排水防涝系统、防洪潮系统,完善城市生态保护系统,建立制度完善、手段智能、措施到位的管理体系,形成河畅岸绿、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绿色海绵城市。

3.2 “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意见》中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要统筹有序推进,从2015年起,全国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4 天津“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践

4.1 天津“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天津“海绵城市”规划原则是以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为目标,继续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使天津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协调统一。

一是要统筹规划,近远兼顾。在保证建设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对海绵城市相关建设行为统筹规划、系统协调;合理确定建设时序,注重项目实施的评估和绩效考核,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性。

二是要生态优先,安全为重。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城市水安全。

三是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天津市地处滨海内湾、水系发达但生态条件不足、现状下垫面条件不利、新建道路和公建设施多等特点,选用渗、蓄、滞、净、用、排各类设施组合,因地制宜开展建设。特别针对天津市地下水位高,土壤下渗难度大,地下水矿化度高,蒸发强烈,盐碱地分布广泛。合理分析下垫面条件,确定天津各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方式;针对盐碱化的问题,筛选适宜的物种,净化水质,强化下渗。

四是要全面协调,综合提升。统筹城市基础设施,与道路、绿地、竖向、水系、景观、防洪等相关内容充分衔接。基于“海绵”理念,全面协调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4.2 天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谋划与制度保障

4.2.1 天津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谋划

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源头、转输和末端全流程控制,采用蓄、渗、滞、净等多种设施的优化布局,有效降低径流量和径流污染负荷。设施建设不能与周围景观冲突,优先保障景观功能。

天津在建设规划“海绵城市”规划中,源头控制设施新建区主要采用绿色屋顶和透水地面,建成区主要采用雨水桶和透水地面;转输控制设施采用雨水花园、植草沟、生物滞留带和下凹式绿地,新建地区和老城区,特别是非工业新建区,重点考虑下凹式绿地;末端控制设施宜采用雨水塘和雨水湿地等小型调蓄设施。

地块内雨水控制与利用应优先利用低洼地形,采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等设施减少外排雨水量,鼓励利用景观水体、收集池、下渗设施等作为调蓄空间。

按照道路、公建、建筑小区和工业企业等建设项目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选取海绵设施,合理组合,处理路面雨水、屋面雨水等。

4.2.2 天津“海绵城市”建设制度保障

天津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刚性控制指标,并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充分纳入,其他道路、绿地、涉水等相关专项规划编制时也保持一致。在划定城市蓝线和生态红线时,充分考虑了自然生态空间格局。强化城市竖向空间设计,将城市排涝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充分协调衔接。市建设、规划、水务、道路、园林、林业等行业管理部门同步完成相关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

严格规划管理,将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调蓄容积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土地供应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在建设工程“两证一书”批复、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将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明确和审查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要求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交备案机关。市规划、土地、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落地。

结束语:“海绵城市”建设是全国均需贯彻开展的建设规划,是全面推动我国水环境问题治理的关键性规划,是需要各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共同推进的城市项目规划。各城市人民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需要把海绵城市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完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建设,抓紧启动实施,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再加之因地制宜地制定制度保障、合理选取技术措施、投以资金保障、统筹合理规划,全国各城市必能发挥各自“海绵”能力,共同缓解水资源问题。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让雨洪不是灾害,而成福音,2012.

第4篇: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范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施工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n recent years work experienc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HDPE tube interface way, lu: su complex pipe (PAP), clip glass steel tube (RPMP) construction and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were introduced,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市政给排水之给排水系统

市政给排水划分为供水、排水和循环水三个系统:供水系主要包括:高压消防给水管、生产生活给水管和泡沫消防管。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污水排水管、生活污水管和雨水及清净下水排水管。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给水管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

市政排水工程规划师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划定市政排水岗位、预测市政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成都;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如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和某一规划区(如工业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一致,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精华、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

2HDPE管的接口方式

管道采用橡胶圈接口时,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胶圈的安放位置,然后将接口范围内的工作面用棉纱清理干净,并在承口内壁及插口橡胶圈上涂剂。接口作业时,应将管道的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一般先安装下游的管道,而后向上游推进。首先将橡胶圈严密地套在一侧管道的插口槽内,调整另一侧管使两侧管在同一轴线上,然后套上橡胶圈,调整橡胶圈使其与管外壁接合紧密,最后套上哈夫外固管箍。

3铝塑复合管(PAP)铝塑

复合管采用了价格便宜的高密度乙烯材料,制作成表层与芯层,铝作为中间的增强层,这决定了其具有塑料管和金属管的双重特性。铝塑复合管可在95°的介质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变形;流动阻力也很小,内壁不容易结垢,外层的HDPE材料化学稳定性强,可弯曲,并保证不变形;抗静电,抗干扰,抗氧化,金属探测器容易探测,切割、连接极为方便,属国家重点推荐新产品。经计算,全国每年城镇l2亿住宅的上水管达6~8亿m,如果考虑北方每年4亿住宅逐步采用地热采暖,仅此一项所用管道就达10亿m左右,如果考虑工业使用量,今后5-10年问铝塑复合管的市场容量将十分巨大。不过,铝塑管生产工艺和设备复杂,质好的铝塑复合管价格较高,产品规格不全,缺少大管径管道,这在大型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4管材管件的有见证送检及检验依据

对于直接从厂内采购的管材管件,如果具备材质证明书、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质量合格证明资料,除了产品质量不易受运输、储存、温度、光照等因素影响而产生质量变异的铸铁管、非镀锌焊接钢管、土类管道以外,其余管材及管件应在产品进场后,由建设(监理)专业工程师负责,进行有见证抽检。对于通过经销商转手购买的管材管件,如果材料商提供不出原始质量证明文件,只能提供复印件,原检测单位的印章不是红章,而是复印章者,所有的管材管件质量均难有保证,必须进行现场有见证送检。

5夹砂玻璃钢管(RPMP)的施工

夹砂玻璃钢管的合适安装类型由其刚度、埋深和原土类型决定。为了使管道具有足够的支撑,根据原土条件必须对管区回填材料加以适当的限制。安装管道的初期和长期的扭曲不能超过有关的规定。

(1)沟槽深度:沟槽深度即埋深取决于管道使用条件、管道性能、管道大小和现场条件设计时,应将管道放人防冻层以下,覆土深度应保证管道不受地下水浮力的影响。

(2)固定支墩:在管道施工完毕后,当管线加压后,在管线弯头、三通、两端、变径等许多地方会产生不平衡力,发生管道偏移。为了确保管线正常运行,通常采用水泥固定支墩,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回填:管道在安装后,管区要及时回填,以防止管道的浮动或热变形的发生。

(4)管沟基础和垫层:管沟底部表面必须连续、光滑,没有大的颗粒,以保证管道的安全。管道垫层采用砂或砾石,一般采用中砂。其厚度根据不同基础条件决定。如果沟底有岩石或卵石块,垫层厚度至少是管径的1/4,一般为150~300mm。如果基础为松软土质,除按规定换填等工程措施外,还应加大垫层厚度,为管径的1/3~1/2,一般为500mm以上。夹砂玻璃钢管作为一种新型管材,近年来在城市给排水工程中备受青睐,是未来各种给排水工程理想管材之一。现我国已有JC/T838―1998和CECSI29:2001施工验收规程。有了这些标准和规程,使得夹砂玻璃钢管的产品更加标准化、应用更加规范化,为全面推广使用夹砂玻璃钢管奠定了基础,夹砂玻璃钢管必将获得进一步的推,和应用。

6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

6.1施工安全管理

(1)施工期间到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杜绝违章作业。

(2)各施工单位开挖管沟需要断路时,应提前上报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应根据施工道路布置条件,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道路上,几个施工单位在若干处开挖管沟施工,限期完成施工并恢复道路交通。

(3)水塔安装施工要以防火工作为重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使用电动工具时,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进行检查,以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

(4)总承包单位统一规划埋设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管线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在施工用水主管网每100m长度内应设置消火栓1个。

6.2施工质量管理

总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中.应会同建设单位和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施工质量。

(1)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行“停、检、检”制度,施工每到一个质量控制点后暂停施工,首先由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通知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到施工现场联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2)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以及正常运转和施工单位能否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旋工纪律。并且定期开展质量检验评比活动,使用经济手段奖优罚劣。

(3)对给排水系统中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坏的部位,进行科学论证。采取有效措旌予以保护,相应措施如下:①地下管网中非金属管道穿越公路管段,做C20混凝土浇筑360度包箍。②对已施工完毕的下井,可在井口四周堆起土围墙,防止施工车辆碾压或撞坏和污水流入井内。对己施工完毕的非金属地下管线,应在管线回填土表面上,每间隔20m长度插立一块警示牌。严禁大型车辆碾压。③对已施工完毕的消防器材四周围设置临时围护栏杆和一块警示牌。防止来往的施工车辆碰撞。④对地下管网中碳钢金属管道进行防腐作业。由总承包单位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防腐公司,进入施工现场,集中进行机械化批量防腐作业。总承包单位质检人员驻现场检验,既可提高管道防腐质量,又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第5篇: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范文

关键词:海绵城市;气象概念;问题思考;池州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6004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日益显现出来。我国相当多的城市不仅面临着缺水问题,还面临着城市内涝,每到夏季,受强降水侵袭,“城市看海”在多地出现。城市建设带来的水资源紧缺、水安全威协、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下城市急需解决的难题。如何科学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使城市在遭遇气象灾害时经得住考验,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自2015年4月国家启动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以来,目前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池州市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各项建设顺利推进,一些建成的示范区,水患大为降低,减少了城市居民生命与财产损失。因此,有必要总结海绵城市建设中如何将城市气象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成功经验。鉴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示范项目建设和推广实践较少,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气象问题进行了探讨。

2“海绵城市”中涉及的气象概念

2.1雨水与降水

目前,我国城市排水基本上采取的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地面汇集后,通过地下管道排出。这种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目标的建设模式[2],往往容易造成逢雨必涝,涝旱急转,雨水的循环利用考虑较少。建设海绵城市,就是利用工程措施解决雨水资源流失、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减少市政管网压力和投资。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涵养城市水资源,补充城市地下水,促进城市水循环。由此可见,海绵城市具有两大功效:一是防治城市内涝,二是雨水的收集利用。

显然,这里的“雨水”实际上就是气象上所说的降水。降水是水自然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地下、地表径流的唯一源泉,也是人类水资源的唯一来源。建设海绵城市,首要问题就是要摸清楚城市降水的底,在防治城市内涝和雨水收集利用上做文章。海绵城市依据的重要数据是城市水循环中自然降雨量的多少,这是涉及气象的核心问题。

2.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

在《海绵城市设计技术指南》中,有两个术语c气象关系十分密切,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设计降雨量。

作为海绵城市的设计和考核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而设计降雨量是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3],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来表示。

2.3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是针对城市内涝现状提出来的。城市内涝是指在城市区域遭遇暴雨或短时强降水天气后发生的气象衍生灾害。当城市地区降水量过多,超过其排水能力时,往往形成低洼地段积水,当积水过深、范围过大,影响到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时即形成内涝气象灾害。

根治内涝的关键是要保护和恢复城市内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等具有集水涵养功能的自然“海绵体”,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打造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等人工“海绵体”,就地蓄留和消化雨洪,提高城市防御内涝的能力。

2.4暴雨强度公式

城市内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暴雨造成的。城市排水系统的工程预算和相关设施建设与其设计的流量,特别是暴雨形成的流量息息相关。一般说来,设计流量的合理计算依赖于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的精准程度,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城市排水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暴雨强度公式是描述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重现期三者之间数学关系的经验公式,它依据水文气象频率分析的理论,基于已有的降雨记录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的城市暴雨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时间空间的分布等,是科学表达城市降雨规律的一种方法[4]。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多为20世纪80年代初期编制,受当时气象资料、观测站点及计算条件所限,准确性大大降低。近30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的暴雨频率、暴雨强度和局地强降雨特征发生了变化,现行的暴雨强度公式已不能客观反映当地暴雨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重新修订和编制适用性更强、精度更高的暴雨强度公式,以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

2.5降水监测和内涝风险预警

降水监测是城市内涝风险预警的前提。由于城市各区域内地形地貌不同,遭遇强降水时,各处的内涝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开展易涝点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圈定易发洪涝及积涝点,划分高风险区域。要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实时雨量观测数据分析雨情,为内涝风险预警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根据强降水的监测,及时强降雨临近预报和城市内涝风险预警信息。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城市的气象部门在开发研究以城市内涝仿真模拟为基础的城市内涝风险预警系统。在城市遇到强降水时,可根据自动雨量站的逐时雨量、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雷达估测、预测降水产品等,结合城市河道、路面、地下管道等多种不同地理信息,模拟出城市积水深度,并实现城区分区预警,全面提升城市内涝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能力。

2.6城市干旱与缺水

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少雨干旱,此外,城市地面硬化面积的增加,使城市内能够涵养水源的绿地、湿地、河流、湖泊面积减少,破坏了自然水循环,加上地下水过度开发,城市水资源便会出现紧缺。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应顺应自然,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同时,应加强生态绿地等“海绵体”建设,涵养水资源。在干旱缺水时,可发挥“海绵体”的功效,让这些涵养和蓄存的水资源能够“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当然,在城市干旱缺水严重时,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选择合适时机,适时启动增雨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城市旱情和缺水问题。

2.7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外的一种气候现象。由于城市的工业、公共设施与居民等耗费大量燃料,使城市成为一个重要热源。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市区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高,相对于温度较低的农村,城市好像是一个“热岛”[5]。

减轻热岛效应的关键是改造城市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加市区的水体容积,营造新的小气候。开展城市绿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调节空气温度、湿度是改善城市气候的途径之一。城市水体的热容量大,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温值最小,表现出比其他下垫面的温度低;水面蒸发吸热,也可降低水体的温度[6],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热岛效应。

3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分析

3.1自然气候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江河湖水面348.4 km2,占总面积的4%,水资源极为丰富。池州市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特征明显,雨量充沛,但是自然降雨的季节分布却极不均匀,根据池州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发现,池州市每年2~11月均有暴雨发生,其中5~8月为暴雨多发时段,暴雨日数占全年的78.9%。近50年的气象统计数据显示,池州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556.1 mm,其中总暴雨1107 场次。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环境十分复杂,天气复杂多变,池州市降水年际变化大,春、夏季易涝、秋、冬季易旱,总的说来,旱、涝年份多于风调雨顺的年份。

3.2背景与现状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生B经济示范区,池州市拥有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的称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绵城市”架构,市区内绿化面积大,水体容积大,水域面积占中心城区面积的11.7%,湿地面积达11 km2,天然“海绵体”硕大丰满。然而,伴随城市在短期内的急剧扩张,快速的城镇化挤占河湖,城市建设侵占雨水通道和雨洪调蓄空间,河流行洪能力减弱;同时,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原有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标准偏低,排水基础设施滞后,严重降低了城市调蓄水量的能力,在遇有强降水条件下,无法及时排除地面积水。加上城区受到长江洪水和上游山洪的双重威胁,一方面,下游城区段直接受长江水位顶托;另一方面,上游山洪未得到有效控制,涝情显得尤为严重,城区内不少易涝点往往不堪重负,积水成涝。

据池州防汛部门统计,近几十年来,池州主城区多次发生水灾,内涝严重时,中心城区易涝点高达200多个,主要积水区域有30多处,多表现为市政道路、居民小区积水,阻断城市交通,带来严重损失。由此可见,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要解决好城市的内涝问题。

3.3规划目标

为积极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现状,引导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及其他新建的建设项目实践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池州市在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过程中,制定了《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水系及湿地规划》,根据规划,选取中心城区核心区域18.5 km2的范围,辅之点、线示范,先行先试。示范区覆盖池州市主要建成区(老城区)和典型新城区(天堂湖新区)。其中,老城区10.68 km2,占比57%;天堂湖新区为7.82 km2,占比42%。试点区域人口17.6万人。同时,专门编制了3年实施计划,计划建设水生态水安全系统等5 大类117 个项目。到2017年底,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2%,对应设计降雨量24.2 mm/d,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达3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基本建成现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和海绵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此外,池州市天然拥有丰富的水系,城市内河管道复杂,平天湖、天堂湖、月亮湖和秋浦河、白洋河、清溪河所构成的“三湖三河”六块“大海绵”,为池州市打造“海绵城市”提供了充足的自然优势,方便在降雨的时候充分将雨水留住。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科学规划,优质施工,可以为雨洪创造足够的蓄洪空间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自然海绵体系功能,既能在多雨时避免洪涝,又能在干旱时缓解缺水,真正构建名副其实的“海绵城市”。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4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气象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气象的作用,有如下思考。

第6篇: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范文

市政的排水工程与民众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排水工程的好坏会直接对民众是否能够正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而作为贯穿整个排水过程的重要部分,成本的控制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只有加强市政排水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才能更有效的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否符合标准做出保障。因此,本文根据市政排水工程中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市政;排水工程;成本管理;控制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基础设施,排水管道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重点,因为其不仅与城市的功能发挥有着亲密关系,同时也与城市的防洪防涝、污染防治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就现目前来看,我国的市政排水工程的施工现状却不是非常乐观,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究竟要如何才能对市政排水工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既做到避免政府花费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又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就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1市政排水工程成本管理概述

市政排水工程的成本,其实指的就是施工成本,而施工成本,简单来说也就是排水工程中的投资开支。所以,市政排水工程的成本管理就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对工程的成本分析与论证,来采取相应措施对排水工程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减少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各方面一些不必要的浪费[1]。市政排水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流程主要就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再到考核分析。首先,预测就是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分析,做出一个成本预算,然后通过有效率的计划,建设在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对成本进行控制,避免一些会造成施工成本上升的外界因素出现。最后通过整体核算,考核并分析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若是施工成本发生变化,就需要再通过对成本变化的分析,来制定相应措施改善下一次的成本核算,以确保所投资的成本都是合理的花销。

2市政排水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常见问题

2.1重视施工成本,忽略其他工程成本

就现目前来说,我国对市政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上的成本管理上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与相关明文规定,再加上相关企业也都开始重视这一块,所以相对来说在施工的成本投资上控制得还算是比较好。但是,在工程后期的一些项目上,比如说竣工、维修等相关缓解,目前还是存在很大漏洞,并没有出台过任何明文规定来明确企业的成本支出,所以在后期其他工程成本上,很容易就会出现企业超支的现象[2]。

2.2排水项目建设周期不合理

由于在实际施工工程中,一些项目的建设周期安排不合理,导致工程总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企业成本增加。还有建设周期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也容易造成工程原料出现一些波动,使得计划难以按照原进程进行,从而使得整个工程的综合造价呈上涨趋势。

2.3动态成本监管不足

一般来说,市政工程都还是有比较大的变动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不确定因素,也直接导致了整个工程的造价不停变动。事实上,如果能够有效实行一些动态的监管,是可以有效防止这些不必要的外界因素的。但正式因为我国市政工程中现目前缺乏有效的动态监管,所以难以对市政排水工程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

3关于市政排水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分析

3.1增强成本控制的观念

想要真正控制排水工程的成本,除了要对整个排水工程进行有效分析,加以监管外,还需要增强成本控制的观念。比如说,通过对各阶级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来普及成本控制的理念,树立他们的责任心,通过反复强调来潜移默化对他们的成本意识加以强化。此外,还需要将成本管理的范围进行扩展,从以前由某个单一部门进行负责转变为各部门齐心协力进行负责的局面,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格局[3]。

3.2构建完善的市政排水工程成本控制制度

针对招标投标环节制度相应的政策制定,以使其规范化、法律化,尽可能的将投标费用做到合理化。首先,需要在招标投标前,对项目进行严谨的调查与分析。其次,在招标投标的进行阶段中,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其合理规范性。一旦发现出现任何违法行为,必须严肃给予处理。还可以通过对合理奖励机制的构建,来激发各企业节省项目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整体工程质量的热情,或者通过诸如此类的类似手段,来最终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3.3提升市政排水工程的资源配置合理性

首先,对人工劳动力要合理进行使用,并且制度相应的工资奖励制度,以激励工人们不断去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技术水平。然后也要合理给专业技术操作人员们配备一些有能力的勤杂人员与辅助工人,以确保大家能够在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协助,形成团队力量;其次,对于施工材料的费用也要严格进行把控,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将材料管理费与材料消耗损毁度降至最低;最后,要不断去改进并完善排水工程的机械化管理。机械的完好无损可以使其有更大的利用价值,从而提升施工的进度,并最终实现企业控制成本的目的。

3.4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首先,必须将管道的受压能力降低,要尽可能的将管道开裂几率降至最低,以避免出现渗漏现象,延长工程寿命;其次,要尽量避免地面建筑受到影响,合理进行规划,将工程在重点区域的穿越次数减少;最后,要使工程的可行性得到切实保障,对工程的造价以及其操作难度尽量最大化的降低[4]。但是,与此同时,也要保证工程的质量是不变的。在铺设排水管道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的进行开挖。因为开挖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一些其他的管线,像是电缆交叉线、煤所管道等。所以如果不仔细小心的施工,很可能会造成一些施工事故,从而引起一些不良的社会后果。这不仅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设计规划的合理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施工重点。

3.5构建动态成本监管制度

对市政排水工程来说,实施动态成本监管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最重点的监管项目就是工程的造价管理。首先,必须动态的提升对所有生产材料质量的把控。基于排水工程中所有的施工材料都不可避免的具备市场性,所以其价格也无法避免的会一直变动。所以,实施动态监管管理是控制成本,实现成本管理最好的方式。其次,在工程后期也必须全方位的实行动态监管,以实现对整个排水工程的全方位监控,及时掌握排水工程施工中与施工后所有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最后,必须通过动态监管不断的对市场行情进行了解,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市场的现状,把握市场的发展方向。

3.6引进一些先进的市政排水工程控制手段与成本管理方法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项目中的企业、单位等所有层次施工相关部门,都可以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去及时了解与掌握时下一些设备、材料的价格,并把握最新出台的一些工程信息与法律法规等。然后就可以在掌握信息后,与其他一些地区相关的工作人员互换并交流信息技术,引进各自一些先进的市政排水工程控制手段与成本管理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排水工程基于人们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又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每个人,每个家庭,整个社会都与之有着扯不断的关联。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对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严格进行控制并合理进行管理。此外,施工企业也一定要注意后期的养护工作,以确保整个排水设施都处于正常运作的状态,从而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保障城市的排水工作,推动城市的高速发展。

作者:王冠枫 张天聪 单位: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丽.市政排水系统应对暴雨积水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

[2]杨永刚.市政排水工程监理质量监督检查主要内容[J].山西建筑,2016(32).

第7篇: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范文

关键词:雁鸣湖景观大道;水泥粉砂土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showing zhengzhou wild goose chirp lake landscape avenue cement powder sand subgrad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Keywords: wild goose chirp lake landscape avenue; Cement powder sand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1.1雁鸣湖景观大道工程,位于郑州市中牟县北部,项目西距郑州市约35km,东距开封市约22km,南距中牟县城约20km,西北距黄河约6km。道路起点位于连霍高速的中东公路出口附近,线路向北至赵口总干渠止,全长约2.508km,是进入雁鸣湖文明生态示范区的主要道路。施工内容包括:道路、排水、供水、绿化、交通设施等。

1.2 道路采用两块板形式,两幅车行道各宽7.0~11.0m,中央绿化带为丰富景观效果进行园景设计,宽度为8.0~26.0m,两侧人行道宽3.0m,人行道外侧绿化带宽2.0~5.0m,路基总宽18.0~50.0m。路面结构由上至下分别为:4cm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1cm 乳化沥青下封层 + 36cm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18cm 水泥石灰土 ,总厚度为65cm。路基填筑层,路面底层0~40cm范围采用5%水泥粉砂土,40cm以外采用3%水泥粉砂土。

1.3 因结合防涝、水文、区内土地开发等要求,道路设计平均标高较原地面标高约提高约1.0m,扣除路面结构层及清表厚度,路基填土厚度平均约为0.75m。

2 地质情况

2.1现场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区,线路地表原为林地、旱地(田)、鱼塘等。

2.2地质情况

场区主要出露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耕植层(Q4ml)、全新统冲洪积层(Q4 al+pl)。

人工填土层(Q4ml)由杂填土、素填土、耕植土组成,成分为粘性土、粉细砂、碎石及建筑垃圾等,结构疏松,层厚0.50~2.50m。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 al+pl)主要由粉质粘土、粉土和砂层组成,层厚较大。

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潜水、孔隙承压水。地下水位较高,约为表面以下2.0m。地表水主有灌溉河道水,湖泊(雁鸣湖)、鱼塘储水。

3 试验段施工情况

根据初步设计,先进行100m试验段施工,管沟及路基采用粗砂或砂砾土回填。施工内容包括雨污排水管井及路基填筑施工。试验目的为摸清项目情况,优化设计,合理选择路基(含管沟)回填材料及工艺。

先进行雨污管道施工,管沟开挖最大深度约4m,基坑采用1:0.75坡度分两层放坡。因地下水位较高,故采用轻型井点法降水。管道施工完毕后,管沟采用粗砂回填,但后因停电,井点抽水机停止降水,地下水位24h内上升超过1.5m,部分回填粗砂被泡软液化,并被夹带入细粒粉质土,承载力大大降低,后被迫清挖返工。返工后管沟及路基仍采用粗砂回填。

首次试验段施工,曝露出下列问题:

a. 回填施工受地下水及地表降水等影响较大,质量不易保证;

b. 因场地周边无砂、粘土、砂砾土可采,区内土质均为冲积粉砂土。粗砂由黄河北岸的新乡市山区供应,运输距离近100km,故采用粗砂回填成本较高,且供应量有限。本工程有近10万m3的管沟及路基填方,周边取土取砂不易,如全部采用粗砂填筑,单单这一项成本将超过1000万元。

4 设计优化情况

根据首次试验段施工情况,对路基作如下优化设计:

路基填筑处理方法为,路面底层0~40cm范围采用5%水泥粉砂土,40cm以外采用3%水泥粉砂土。管沟采用3%水泥粉砂土回填。

根据对现场土体取样,进一步试验所得,土体最佳含水量为16.4%,最大干密度为1.69g/cm3,液限WL=29.1%,塑限Wp=20.3%,塑性系数Ip=8.7% 。

5 施工准备

5.1 清理表土。先行清理表层种植土、杂填土等,部分用于绿化带回填土,可在场边就近填放。

5.2 测量放线,标定填筑边线和标高,并洒白灰和打木桩(中桩和边桩)。

5.3 对填筑前的表层土进行土工试验,密实度不达要求的,须先进行翻松压实。

5.4 路基两侧修挖排水沟,加快排水,减少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

5.5 土体的来源:

a.可利用路线范围少部分路基挖方;

b.区内其它地块房建项目地下室基坑弃方;

c.雁鸣湖区挖方(水域面积扩大)、当地鱼塘取土挖方。

可用于路基填筑的土体包括:

a.细粒土质砂:小于0.075颗粒的含25%左右(鉴别特征:灰黑色,有细粒粘粒存在);

b.含细粒土砂(砂):小于0.075颗粒的含15%以下(鉴别特征:黄色,颗粒均匀)。

不可用于路基填筑的土体包括:

a.腐殖土:含植物根茎、腐殖质的表土、池塘底部土(鉴别特征:含植物根茎,味臭)

5.6 对于部分容易积水、引起路基翻浆液化路段,可增加砂垫层及设盲沟排水。

5.7主要机械配置包括:挖掘机、自卸车、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打夯机。

6 施工流程

6.1水泥粉砂土路基施工流程

运料、推平、翻晒水泥布撒平地机拌和整平、碾压养生

6.2水泥粉砂土管沟回填施工流程

堆方推平、翻晒水泥布撒平地机拌和管沟回填、打夯养生

7主要施工工艺

路基部分

7.1 接收土料后,先由推土机配合平地机将土料推平。为避免水泥粉砂土层板结开裂,每层压实后厚度不大于20cm。每层松铺厚度根据试验所得约为28~30cm。土料推平后,先用压路机轻压一遍。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否则应进行翻晒或洒水。

7.2 水泥布撒。一般整幅路面(2*3.5m)一次性施工。每幅路面每延米的水泥用量计算方法如下:路宽*压实厚度*土料最大干密度*水泥含量。水泥采用425水泥,由人工均匀布撒。

7.3 拌和。平地机收起中部铲刀,放下尾端犁耙,来回走动,拌和水泥粉砂土混合料。

7.4整平、碾压。平地机收地犁耙,放下铲刀,并调整好铲刀的高度和角度,来回走动拉平混合料。混合料碾压采取原则如下:“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路肩)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先采用16T压路机轻压,由平地机再次拉平,再用20T压路机复压,采取“静—振—静(成形)”的顺序碾压。先压路肩再压至路中,碾压形成路基横坡,轮迹前后两次应重复1/3。压路机行走速度不大于4km/h。现场采取灌砂法检测密实度。上下两层错缝应大于2m。

7.5养生。一般终凝后第二天即可进行上一层施工。下层基面应适当保持湿润,必要时可少量洒水。水泥粉砂土路基填筑完成后,一并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小于7天。期间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管沟部分

7.6 管沟部分水泥粉砂土回填与路基施工相比,主要差异在于回填和压实方式不同。管沟回填料拌和后,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回填,回填至管沟内后,再由人工摊平,用打夯机夯实,每层夯实厚度不大于30cm。其它与路基工艺相同部分,在此不再重复。

8总结

8.1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8.1.1注意先处理好软基后,再进行路基水泥粉砂土施工。管坑开挖后,可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鉴别,应注意观察当地较常出现的、厚度不均的黑色淤泥质土,并将其清挖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8.1.2注意土质的均匀性,粉砂土中常夹杂小部分粘土或淤泥,这部分土体保水性较好,水分散失慢,碾压时容易出现“弹簧”现象。在填筑过程若现在大块粘土,应予以清除或粉碎为小颗粒体。

8.1.3应注意路基的排水降水,尤其在管坑施工全过程,不能停止管沟降水,否则管沟回填土方极易被泡软。

8.1.4 注意养护,基面应保持湿润,避免水泥混合料表面收缩开裂。

8.2通过优化设计,本次水泥粉砂土施工较原路基填砂方案,很好地解决了高液限粉砂土的改良问题,大大减少了弃方,合理利用了区内平衡土方,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