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粮食安全专项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市委安排,我代表市水利局党组对2008年5月份以来履行职能和班子建设等情况述职如下,请予审议考评。
一、紧扣中心,履职尽责,全力推动水利工作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有作为、做贡献、创特色
(二)水利基础设施保障发展能力增强。坚持统筹发展,着力加快涉及民生和粮食安全的水利工程建设,做到“三强化、三提高”。一是强化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实施完成中潢圩堤第8期--金墩段粘土斜墙防渗项目、团湖圩堤应急续建改造工程建设。建成了城市防洪日元贷款项目—朱艾堤、童家河西堤、腰沙埠堤及其穿堤建筑物,使工程地段的防洪标准由过去的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了五十年一遇。二是强化民生水利建设,提高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建成村镇集中供水工程33处,新增农村供水受益人口1.5万人,完成了民生工程考核任务。受益区群众自发在饮水点附近竖立起“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石碑;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基本完成省规划二期内12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基础上,去冬开工的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内的枫林湾、黄庄水库等6座病险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余江白塔渠水利血防西片工程全面竣工,东片工程基本完工并发挥效益;完成小农水工程23个,末级渠系改造完成过半。三是强化农村水利建设,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推进了以灌区节水改造、圩区治理和水源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去冬至今全市修复水毁工程170处,新修防渗渠道107公里,清淤渠道1430公里,加固水库31座,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65处,新增蓄水能力400万方,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水利社会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开展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检查核实2003年以来各类开发建设项目351个,编制水保方案336个,编报审批率达96%。其中水利部、省水利厅督办的7个典型案例有6个得到整改,1个正在调查处理中,尤其贵溪西排公路未落实水保方案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一案取得突破。对信江**段河砂开采权全部依法公开拍卖,解决了多年来信江河道采砂无序的顽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封育保护、预防监督和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耕地面积 耕地质量
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 A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命线。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趋势,使得建设用地需求量逐步攀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建设用地不断新增的条件下,保护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呢?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开发整理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有效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和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都有明确规定和具体解释。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和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问题,而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不仅可以有效保护耕地面积,而且可以产生增量的建设用地,使占补平衡,这样不仅满足了建设用地的增长需求,也保证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满足了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从而有力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任务
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科学预测耕地供求关系,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合理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域,形成集约、高效、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条件下,提高土地利用率,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提高耕地有效面积
这一任务将是现阶段和一较长时间段内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任务,主要是深度挖掘现有土地的利用潜力,要充分利用土地开发整理的各种手段与方法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要变废为宝,不仅要将生产建设过程中,挖损、压占、塌陷及污染破坏的土地进行修复再利用,也要将在洪灾、滑坡崩塌、泥石流及风沙等自然灾害中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还要将滩涂、盐碱地、荒草地及裸土地等贫瘠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如此,以弥补建设用地对耕地的挤占,维护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2、促进城乡一体化
土地开发整理与城乡现代化建设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城乡现代化要求土地开发整理进行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而土地开发整理又为城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所需的广阔土地资源。土地开发整理要以建制镇为单位,结合小城镇建设,按计划、循步骤地使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耕地向集约化集中,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并推进城乡一体化。
3、改善人地对应关系
为适应社会生产力要求,以土地开发整理为手段,调整并改善土地利用过程中,人与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并随着经济与市场的不断发展,适当调整农业结构和人地关系,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通过人地关系的微调,可以集约利用各类利用率低下及零星废弃的土地,为土地开发的合理布局及重大工程提供实际依据。
4、增强土地生产能力
采用先进的土地利用方式建设高标准农田,来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及生态状况,保持和增强土地的再生产能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持续提供所需产品。
5、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开发整理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并协调短期利益、长远利益、部门利益与国家利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先决条件,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并重,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的持续、有效、健康发展。我国现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就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并重的体现,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原则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确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落实执行,是做好土地开发整理的前提。在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做好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同时,要做好土地后备资源调查,尤其是土地整理和复垦潜力的调查。在制定和落实规划时,要结合基本农田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转型进行综合考量。
2、坚持补充耕地主要从土地整理复垦中获得的原则
根据我国土地利用及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分析,我国宜耕后备资源主要来自于受生产建设破坏的待修复土地和利用率低下的已利用土地,要深度挖掘这些宜耕后备资源的潜力,通过土地整理和复垦对耕地进行补充。
3、坚持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管护相统一的原则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会促进耕地质量的提高,而且生态环境与耕地质量和数量共同决定着粮食生产能力的水平,所以要统一协调并提高生态环境与耕地质量和数量,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4、坚持以市场经济规律为疏导,获得最大综合效益的原则
在现今市场经济规律条件下,土地开发整理的管理体制、机制与运作方式,特别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要充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招投标、工程监理与项目法人等制度来规范管理行为,坚决杜绝政企不分现象的出现。不仅如此,土地开发整理要围绕市场需求展开,并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及提高农民收入为工作重点,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三、做好土地开发整理的措施
1、加大宣传工作
首先,土地管理部门要与农业、水利、城建及新闻宣传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加大对土地资源现状、耕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及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宣传,增加社会关注度,提高全社会的参与热情和积极度,加强公众的监督意识;其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可通过培训班、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学习,增强领导干部的耕地保护与开发整理意识、生态意识及经济效益意识;再次,通过宣传,强化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土地开发整理列入议事日程,将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的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层层落实,使土地开发整理的各项工作得到严格执行;最后,大力宣传可以使群众积极参与到土地开发整理实践中来,提出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宝贵意见,以促进土地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际性和科学性,使土地开发整理的具体工作更加合理、有效、易行。
2、完善规划及编制工作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时间跨度长而且系统庞杂的工程,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全面、长期的总体规划及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以规范指导当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此外,还要制定土地开发整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科学划分土地开发整治区段,科学整理、分类实施。
3、强化监督、管理及执法力度
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时,要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坚持事前审查、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的监管模式,防范资金挪用、违法违纪等事件的发生并确保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保质保量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是政府行为,应在政府的领导管理下,有条不紊地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实施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还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第一条为加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遵循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采取中央补助投资、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投资方式。
第三条专项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下,由国家粮食局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发展改革委予以积极配合。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研究提出本省的项目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负责本省(区、市)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省级人民政府应与国家粮食局签订专项建设责任书,承诺按规划目标完成本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组织实施专项建设,保证装具质量,保证建设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第二章建设内容与补助标准
第五条专项的建设内容包括:为符合项目选点要求的农户建设标准化小型粮仓、配置新型储粮装具(圆筒仓、钢网仓等)(以下简称“粮仓”),对农户进行科学储粮技术指导。
第六条专项采取中央补助投资、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投资方式,中央补助投资比例为30%,其余70%由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户自筹资金解决。
第三章实施条件
第七条专项原则上应安排在前期工作较扎实、积极性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县。项目县的选择要根据本省建设规划,分片集中安排。安排项目的乡镇政府和行政村的党支部或村委会应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八条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参与项目的农户,其储粮数量应在1万斤以上,其他地区应在2500斤以上。参加项目的农户要自愿提出申请,与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签订协议,并承诺所购粮仓5年内不得转让或者变卖。
第九条省级政府应提出组织实施本省(区、市)项目、安排专项资金的承诺,地方配套资金应在国家粮食局批准该省年度实施方案后一个月内拨付至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专账。地方配套资金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到位,取消该省项目实施资格。
第四章管理程序
第十条国家粮食局负责研究提出全国总体建设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负责审查批准各省报送的年度实施方案;负责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项目实施后效果评价。
第十一条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省项目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制定选择粮仓施工企业或供货商的办法;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组织建立农村储粮技术服务体系。地市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受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协助做好项目的进度、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
第十二条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参与项目农户的粮仓需求类型;与农户签订项目补助协议,落实农户的配套资金;负责粮仓建设进度和质量监督工作;负责对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培训;负责建立受益农户档案资料等。
第十三条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将全省年度实施方案连同地方配套资金承诺以正式文件报国家粮食局审批。
第十四条各省应通过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公开招投标方式选定粮仓供货商或施工企业。供货商或施工企业的选择要满足本省项目布点和实施的实际需要,尽量方便运输,方便农民提货,节省成本费用。已中标企业在专项实施期内如无违约行为应续标连续承担供货或施工任务。
第五章设计与施工
第十五条专项拟建粮仓要符合《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的各项要求,要采用经国家粮食局专家组审查鉴定的标准化设计图纸。专项所建粮仓要按照国家粮食局的要求进行统一标识。
第十六条国家粮食局组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专家组,负责审查确定各省仓型、核定概算,对专项建设进行技术指导、进度检查和验收抽查。各省(区、市)应选定一家粮食科研设计单位作为本省(区、市)专项建设技术支持单位,负责本省(区、市)专项的设计、技术服务、粮仓制造质量和安装监理等工作。
第十七条各省(区、市)需要对已通过专家鉴定的标准化仓型进行修改、完善的,要向国家粮食局提出申请,由国家粮食局专家组对修改后的仓型进行审查鉴定。拟采用粮仓的仓型确定后,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将有关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和核定造价(概算)等报国家粮食局备案。各省必须按照确定的标准图纸组织招标、生产和供货。
第十八条各省(区、市)要依托有关粮食科研机构、粮食仓储企业等建立省、地市、县三级农户储粮技术服务体系。
第十九条供货或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签订的施工或供货合同和标准化设计图纸组织施工、生产和供货,并配合做好售后服务和技术指导。供货或施工单位应对所供粮仓统一编号,按农户登记,以备检查。同时要按照专项统一标识要求对所供粮仓刷涂(张贴)永久性统一标识。
第六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应设专账统一管理,按进度直接拨付给供货或施工企业。农户自筹资金的管理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中央补助资金应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内容,不得用于管理费等其他费用。
第二十一条以省为单位按照项目总投资的1.2%安排资金作为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验收职责);安排2%作为技术支持、制造和安装监理等费用(支付给设计单位或技术支持单位);安排0.8%作为国家粮食局专家组费用。上述费用列入单仓造价测算,并全部从地方配套资金中安排,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按照工作进度支付给服务单位。
第二十二条各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财政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并及时拨付给供货方。对于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的省份,除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外,国家将不再安排农户科学储粮专项。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是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工作。各省(区、市)粮食系统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了解项目实施情况,配合做好监管工作。国家粮食局将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专项实行受益公示制。项目县应对受益农户和补助金额等在乡镇或村范围内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五条各县应对粮仓进行登记、编号,建立农户储粮新建粮仓档案。档案使用国家粮食局编制的统一软件填写、汇总、上报。档案内容包括:农户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联系方式、粮仓型号、购置数量、补贴金额、合同编号等。
第二十六条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做到逐户现场检查,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和技术服务工作,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地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抽查。
第二十七条项目进度实行定期报送制度。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于每月25日前将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报送国家粮食局。主要内容包括:资金到位和拨付情况、粮仓供货或施工单位招标情况、制造和安装进度、技术服务单位等。国家粮食局根据项目进展情况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检查。
第二十八条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购置、技术服务等都要依法订立合同。各类合同需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九条对于没有正当理由未按期完成施工、供货任务,或施工、设备质量存在较大问题的施工或供货企业,除按合同依法追究责任外,今后不允许再参与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及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任务。
第八章专项验收
第三十条专项具备验收的基本条件为:粮仓全部逐户到位、质量合格并投入使用,能够满足农户安全储粮要求,粮仓性能指标符合《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各项要求,所有工程款或货款全部支付给施工企业或供货商,建立完整的农户储粮新建粮仓电子档案并报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汇总。
第三十一条专项的验收分为年度验收和总体验收两个阶段。年度验收一般先由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初步验收,必须做到逐户现场验收。初步验收后,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年度验收。竣工验收以县为一个子项进行,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国家粮食局组织抽验。
每年的项目原则上应在7月底前完成,8月底完成本年度项目的年度验收工作形成年度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情况、验收结果、资金使用情况等。
专项规划期(2009年~2012年)最后一年的年度验收完成后,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项的总体验收,将规划期专项总体实施情况、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粮食减损效果、经济效益分析等形成总体验收报告。
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一片丰收的玉米地和汽车燃油之间存在着什么直接联系。三年前,一种名叫乙醇汽油的产品诞生,从玉米中提炼出乙醇,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汽油相混合就成了车用乙醇汽油――这是当代能源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农业与工业之间又多了一种密切的关联,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日见短缺的石油的替代能源,而且它是可以不断再生的。
国内外的试验表明,使用含有10%乙醇的汽油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改造,只需要调换一些与乙醇特性不相适应的零部件即可。
今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讲话,再次重申了发展燃料乙醇替代部分石油的决心。美国2005年燃料乙醇产量较之2001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1200万吨。美国《新能源法》中规划,到2012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将达到2300万吨。
中国乙醇汽油的发展也非常迅猛。据了解,目前已经有5省及27地市的汽车使用上了这种汽油。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引发,各地纷纷上马燃料乙醇项目,作为重要原料的玉米价格也一路攀高,并引起相关农副产品价格的连锁变化。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从去年底开始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宣示要停止发展粮食乙醇,重点推进 “非粮”原料的二代生物燃料乙醇。
但是,当前采用非粮原料制造燃料乙醇的技术还远未成熟,燃料乙醇企业将面临挑战。
政府叫停
中国采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可以追溯8年前。当时为解决陈化粮问题,以及考虑到农民增收等因素,有关部门提出了以陈化粮作为原料发展燃料乙醇的建议。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一位专家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燃料乙醇在中国发展最早,并经过系统有序的试点。
从2004年起,中国开始上马燃料乙醇项目。由于酒精用于汽油燃料是一种新的使用方法,国家采取稳妥推进的策略,即定点生产、在部分地区试行封闭销售。“十五”期间,国家在河南、安徽、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厂,总产能达到每年102万吨,现在有5个省及27个地市开展车用乙醇汽油销售。
在发改委的布局下,燃料乙醇的产量呈现几何增长。现在,中石油、中石化已实现年混配1020万吨乙醇汽油的能力,乙醇汽油的消费量占中国汽油消费量的20%。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巴西的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消费国。
随着越来越多的乙醇厂投产运营,原材料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调查表明,近年来中国生物燃料工业加工产能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玉米生产增长水平。据有关研究机构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玉米产量缺口在350万吨左右,将由玉米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据湖北省粮食部门透露,从2005年开始,该省的陈化粮已消耗殆尽。而广东等沿海地区则常年需要进口粮食。供应总量的不足使我国近年来粮食进口逐年增加。于是,南方地区的一些乙醇生产企业除了以较低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存粮外,不得不通过在境外建立粮食基地以解决原料供应。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专家对《经济》记者表示,由于可耕种土地减少,导致乙醇生产的原材料供应短缺,再加上进口难度较大,企业蜂拥而入,推动了玉米价格上涨。中国人口众多,耕地有限,水源以及耕地资源下滑的趋势难以扭转,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粮食供应紧张。
2006年,我国玉米总产量达到1.4亿吨,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也较之2000年增加了接近6个百分点。虽然玉米连续丰收,但市场价格却不降反升。
这使得中国政府对待生物燃料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最终决定叫停粮食乙醇。在今年6月底由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办的“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有关负责人指出,除了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集团和安徽丰原燃料酒精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家首批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外,政府将不再批准新建项目,而现有的四家,政府也将下发文件强调其逐步转入非粮替代能源。
据相关人士透露,随着政府大幅下调乙醇产量目标,可能导致多个乙醇项目的前途岌岌可危,其中包括中粮集团的许多项目。中粮集团有关人士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其下属的生化能源事业部的要求,总部不便就燃料乙醇项目向外界透露信息。
对于粮食乙醇叫停,作为国内燃料乙醇产业的龙头老大,中粮集团也略感突然。目前中粮集团已经控股国家首批四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中的三家,拥有目前全国70%的燃料乙醇产能。但是中粮用于生产燃料乙醇接近一半的原料用的都是粮食。
2006年,每吨燃料乙醇定向收购价接近5000元,国家财政补贴每吨1373元。按照3.3吨玉米生产1吨乙醇,每吨玉米均价1400元,再扣除燃料、环保设施等费用,仍有5%的盈利。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家叫停粮食乙醇,作为农产品加工的产业,中粮面临空前挑战。
“非粮”破题
虽然粮食乙醇被叫停,但是燃料乙醇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止步。
6月底在由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办的“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有关人士表示,预计到2020年车用燃料总需求将增长到1亿5700万吨。汽油将是最重要的乘用车燃料,作为汽油替代品的乙醇在未来15到20年内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将是推进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同时合理引导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完成《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的制定工作。有专家透露,“十一五”期间,试点范围将扩大到除等西部省区外的20个省、市、自治区,其间,还将在山东、湖北、河北、江苏四省各新批准一个试点企业。除现在的102万吨指标以外,将新增420万吨以木薯、甜高粱和秸秆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乙醇加工项目。基本上按照4亩地出1吨乙醇的标准定,大概要建设1650万亩的木薯、甘薯、甜高粱种植基地。
扣除限制发展的粮食生产燃料乙醇,未来5年还有350万吨左右的非粮生产燃料乙醇发展空间,《规划》中鼓励发展以木薯、甘蔗、红薯、甜高粱等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并对各种原料的年加工量和产业布局进行了详细规划。其间蕴藏的巨大商业机会不言而喻。
一些地方的非粮食乙醇项目也开始纷纷上马。据国际能源网7月9日报道,近期广东启动以木薯和甘蔗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甘肃正在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合作研究马铃薯炼制乙醇技术,并在当地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山东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启动了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示范工程;在河北衡水,以红薯为原料的30万吨产能燃料乙醇生产厂正在建设中。
另据了解,一些采用粮食为原料的乙醇生产企业也在寻找乙醇“口粮”的替代品。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正在建设3000吨纤维素乙醇生产装置,准备今年投产,同时该公司还在研究开发以甜高粱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河南天冠集团一条年产300吨乙醇的中试生产线已建成投产,计划年内再建一条千吨级纤维乙醇生产线。
目前,国际流行的淀粉质产品制造乙醇技术分为三类:一是使用玉米或者小麦等粮食作物;二是用红薯、木薯、甜高粱等非主粮等;第三类则是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料、甘蔗渣及城市垃圾中所含的废弃生物生产,统称为纤维素。三种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是玉米或小麦为代表的粮食乙醇生产技术,巴西和美国已经有大规模的制造基地。
“非粮燃料乙醇产量低主要是受限于原料来源有限。”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项目”负责人王福聚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车用乙醇汽油推广的最大技术瓶颈是乙醇生产技术的单一。
有专家认为,当前当务之急是,一方面通过原料和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利用一些不适宜玉米、小麦、水稻等大宗作物种植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供求矛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扩大种植面积和原料供应,解决因过分依赖某个单一品种引起的粮食安全隐患。
王福聚负责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项目”目前已经落户山东枣庄。王福聚和他所服务的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的是一个中介的角色。他们通过为国外掌握先进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公司和国内愿意兴建燃料乙醇工厂的地方政府牵线搭桥而从中获利。
“但我们和中介又不尽相同。” 王福聚表示,尽管他们并不介入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但是为企业提供包括项目引进、建设、销售等全程服务。他介绍说,目前山东枣庄的燃料乙醇生产项目采用当地地瓜干为生产原料,技术和生产设备都来自国外,目前正处于技术测试阶段。预计明年量产之后,产量当年可达到6万吨。据悉,采用地瓜干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成本比玉米高出近20%。王福聚表示,由于国家给予税收和贷款方面的扶持,仍然存在利润空间。
据悉,作为替代能源,燃料乙醇是“十一五”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目前,我国对燃料乙醇实行免征消费税、增值税先征后补的政策,同时实行定额补贴。财政部于2006年5月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就将生物乙醇燃料定位为用甘蔗、木薯、甜高粱等制取的燃料乙醇。显然,以玉米、小麦、水稻及陈化粮制取的燃料乙醇不再获得国家鼓励。
但技术的瓶颈仍未打破。王福聚介绍说,红薯、木薯、甜高粱、玉米每吨燃料乙醇消耗量分别为8吨、7吨、15吨、3.3吨左右,每吨燃料乙醇综合生产成本以甜高粱最低,在2000元左右,玉米其次在3700元左右,木薯和红薯最高,在4000到4500元之间。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玉米等粮食原料,木薯、甘薯、甘蔗等非粮乙醇虽能避免粮食消耗,但目前非粮乙醇产业化程度还不高。虽然多种作物可以作为能源作物开发,但真正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只有玉米、甘蔗等少数。而薯类和甜高粱仍然只是燃料乙醇的过渡原料,从长远来看,植物纤维也就是以秸秆等纤维素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才是今后行业的发展方向。
拥有60年生物酶制剂研发历史的丹麦诺维信公司媒体关系部经理张京洪在接受《经济》杂志采访时表示,由诺维信公司研发的新型酶制剂能将植物中的纤维素分解成可发酵糖并进一步转化为乙醇,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将带来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和转化技术的巨大变革。
张京洪透露,诺维信公司于去年12月与中粮集团合作在黑龙江投了5000万共建一个为期3年的用玉米秸秆做纤维素乙醇的试点基地,目前的规模是500吨,希望尽快扩展到5000吨。目前纤维素制造乙醇的成本达到每吨6000元到7000元,一般粮食制乙醇的成本为4800元到5000元。张京洪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将成本降低到每吨5500元左右。
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利用
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中可以看出,国家所提出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的数量的平衡和质量的平衡,可是实践证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新补充的耕地资源质量下降。我国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障粮食的安全,而耕地数量平衡不能最终保障粮食的安全,只有数量和质量的共同平衡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在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而又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形势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该是在保证耕地数量基础上质量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根据我国国情、我区区情及我区耕地资源的实际状况。在满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确定我区耕地资源的保有量,也就是可持续发展下的耕地总量。所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总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必须考虑耕地数量、耕地质量、人均耕地水平、耕地产出水平和人均最低食物水平等因素,使我区耕地不但能满足当代人,也能满足子孙后代对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永远保持下去。
二、我区耕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
位于中国北部边疆,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内蒙古的自然环境条件相对较差,气温偏低,年降水量较少,尤其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全区农作物一年一熟,复种指数90%,有的地区只有80%,耕地利用率低。我区的耕地大部分为水浇地和旱地,根据土地评价和现实生产力调查,在耕地中稳产高产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5%左右,其余均为中低产田。
在1992年的全国土地大调查中我区的耕地为845万公顷,占总土地的7.3%,1996年的土地变更调查中我区耕地为820万公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我区耕地数量继续下降,到2004年,我区耕地面积减少到最低点,只有698万公顷。由于政策调整,自2005年开始,我区的耕地又有所增加。建设占用、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使我区在10多年的时间里耕地减少了约100万公顷。2004年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区人均耕地0.34公顷。排全国第1位;人均粮食为572公斤,排在全国3位;谷物单产为4489公斤每公顷,排在全国的第18位。
1992年,我区的未利用土地为1600万公顷。到1996年我区的未利用土地减少到1587万公顷,在2001年后,随着我区耕地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以及地类的调整,我区的未利用土地比1996年又有增加。虽然我区未利用土地相对较多。但由于我区的气候、水资源、土壤、环境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未利用土地开发的难度较大,而且如果强行开发,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我区暂不适宜大规模的开发未利用土地。如果要增加耕地面积,就要走开源、节流的道路,或者采取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生产能力的途径。
三、我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资源的数量不大,总量和人均量持续下降
1996年的土地大调查中。我区耕地为845公顷,人均耕地0.383公顷,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我区的耕地减少了约百万公顷,人口增加了近百万,我区的耕地总量和人均量都在持续下降,形成了人地矛盾。
(二)占补平衡中。以劣补优,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从耕地占补平衡角度来看,我区建设占用耕地多在近郊区,在城乡接合部。大量的优质耕地和菜地被占用。而补充耕地一般在远郊或山区,交通不便利;补充耕地大多是以前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土地或是产出率较低而被弃耕的土地,其土壤肥力、耕作层厚度、土壤熟化程度不及被占用土地。其原因是耕地占补平衡的考核,尤其是质量平衡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三)耕地利用中存在重用轻养的倾向
由于生产者自身素质和环境的制约,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粗放式的耕作方式,效益的片面追求,导致忽视耕地用、养结合,只重视利用,而不注重培肥地力,结果使大部分耕地有机质含量减少,耕地肥力不断下降,农业生产发展后劲日渐不足。耕地的再生产能力下降。
(四)开垦耕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的草地和林地被开垦,使地表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新开垦耕地将导致地下水过量开采,土壤含水量减少,植被衰退,土地沙化,农作物减产;同时,还可能会使地下水的水质下降,不仅造成农田污染,也直接威胁用水安全。
(五)我区耕地后备资源生态环境脆弱
我区的耕地后备资源相对来说较丰富,但存在干旱缺水、盐碱、风沙、低温严寒等限制因素,生态环境脆弱。在东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中,滩涂、苇地、湿地占有较大比例,它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属于生态敏感区。
四、我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及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一)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粮矛盾
我区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在全国排第3位,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排在全国前列,但由于我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人口增长惯性和民族人口政策的影响,人口一直在持续增长。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人口还将断续增长下去。虽然我区现有耕地资源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较丰富,但我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缺水,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区耕地利用率低。中低产田比重大。耕地产出率低,若要保证我区人均粮食产量不减少,一是要增加耕地的产出水平,另外就是控制人口增长,而增加耕地的产出水平,需要耕地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及科技的投入,在目前我区的环境条件下。不宜大量开垦后备耕地资源。但提高耕地质量和科技水平也不是短时期内能完成的工作。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时间、人才的投入,这些我区发展状况暂时还不能满足。为此,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说是我区缓解人地粮矛盾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最基本的措施。这也是我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完善有效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我国实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有力地促进了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土地规划工作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目前,我区应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计划使用
耕地,尽可能用非耕地和次等耕地:城镇扩建要尽量少占优质耕地。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挖潜转变,以此达到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目的。
以详查数据为基础,制定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对生产条件好、产量高的良田实施永久性保护。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基本农田保护的一系列制度,建立耕地损失补偿制度。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尽量不占用基本农田。
耕地占补平衡中不能仅以耕地数量作为评价标准,耕地质量及耕地生产能力同样应作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评价依据。我区要根据影响耕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及其他因素,加快建立我区的耕地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为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依据。耕地占补平衡中,新补充的耕地达不到原有耕地的数量或质量的,要进行高额补偿,把其作为开垦新耕地和改善中低产田的专款基金,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
要实现我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的工作应该是从宣传教育人手,改变我区居民的土地观念,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思想影响到每一个人,使全民形成“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价值观念。
(三)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垦耕地
我区的后备耕地资源相对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目前不应大量开发耕地后备资源,而应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逐步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三化”,进行土地复垦和整理以及改造中低产田,保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速人口城镇化,提高耕地经营规模
加快城镇化建设。采取拆村并庄、扩大城镇规模、人口向城市集中等措施,提高人口的空间集聚水平。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布局、减少重复建设。还要整理废路、废宅基地、农田平整、田块合并:复垦废砖瓦窑等以增加耕地面积,并达到土地连结成片。
目前的土地家庭承包制使耕地的经营规模过小,既不利于农业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的实现。要实现农田的规模经营。就要进行制度创新,允许耕地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以达到农田的规模经营,发挥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益。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我区耕地的保护,不仅要保证一定的耕地面积,更重要的是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所以要增强耕地的抗灾能力,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等;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我区中、低产田约占耕地面积的3/4,因此各地要重视中、低产田改造,针对不同的中、低产田各地要找准症因,从而采取不同的工程、生物、农业技术相结合的措施。要改善水利设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改良土壤质量,培肥土壤,提高其保水保肥保墒能力。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单产,保证粮食安全。
稳定承包经营权。让土地的承包期足够长,农民才愿意对土地进行投资,才会考虑如何能达到持久利用土地而又不破坏土地,只有这样,耕地的质量保护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才会变成现实的行动。
(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我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耕地利用率和农业投入产出率均较低,农民进行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使本来就不肥沃的耕地的生产能力下降。所以必须对耕地土壤进行有计划的定向培育,改良土壤,防止土壤沙化、退化,提高耕地的肥力。
一是功能层面。国土空间开发,要根据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统筹陆海、区域、城乡发展,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进国土整治,控制开发强度,优化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区域层面。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推进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对区域规划、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战略性和约束性作用,应以重点开发促面上保护,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在发展,实施点轴集聚式开发,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扶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推进交通通讯、供水供气、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城乡层面。要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优化发展和重点培育城市群,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解决三个“约一个亿”人口问题;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协调发展。
四是产业层面。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基础产业发展;推进各类园区的集中、集聚和集约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粮食主产区建设力度,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五是陆海层面。要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沿海地区人口集聚和经济规模要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统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保护海岸线资源,做到分段明确、相对集中、互不影响。港口建设和涉海工业发展要集约利用海岸线和近岸海域。开发以保护海洋生态为前提,以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统筹海岛保护、开发与建设。保护河口湿地,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y,构建协同共治、良性互动的陆海开发格局。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建立并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划定“生存线”、“生态线”、“发展线”和“保障线”,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管控;对涉及国家粮食、能源、生态和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实行开发总量控制、配额管理制度,完善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制度,确保安全供应和永续利用;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开发补偿制度,严格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追究制度。
一、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发展改革工作
1、强化引领意识,抓好规划编制和跟踪服务。
认真开展各专项规划的编制,积极发挥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20*年,以我局为主或牵头编制的规划主要有:《桐庐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桐庐县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桐庐县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桐庐县集中供热规划》等4个规划。前两个规划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两个规划已完成初稿,并征求了相关单位意见,年底基本完成。同时,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调研和服务,完成《桐庐县20*年社会发展白皮书》、《关于我县20*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20*年总体思路的建议》、《桐庐县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等报告。
2、强化参谋意识,抓好课题调研和经济运行分析。
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针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把做好课题调研作为经济管理综合部门履好职责、当好参谋的重要抓手加以落实。在总结表彰20*年取得省发改委县级课题成果一等奖、国家经动委课题成果优秀奖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课题调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课题调研工作“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通过明确任务、强化激励等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全局干部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今年共完成课题研究14个,课题成果或在系统刊物《发展与建议》上刊载,或在县委、县政府政策文件中得以应用,课题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所提高。以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为载体,分季度对全县经济运行特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强化项目意识,抓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
一是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资的理念。建立了项目总库、重大项目储备库、政府性投资项目库和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专家库,形成了“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前期工作机制。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筛选、包装和申报工作,上报20*年省重大前期计划项目11个,新申报省重点项目10个;上报市新一轮“十大工程”项目14个;编排县重点项目79个,计划总投资133.5亿元;政府投资项目87个,计划总投资37.5亿元。
二是根据产业发展导向,把好项目准入关。通过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项目进入,对项目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具体指标实行控制,进一步优化我县的产业结构。全年共受理工业把关项目84个,通过78个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35个,总投资58.8亿,批准用地2990亩。
4、强化沟通意识,抓好项目、资金和土地指标争取。
20*年我县列入省重点项目9个(实施类5个、B类2个、预备类2个),市“十大工程”项目19个(实施类12个、预备类7个)。向国家、省、市业务口子争取国债、高新技术、信息产业、海洋经济、循环经济等各类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涉及项目20余个。争取到人民医院迁扩建工程、凤川输变电工程、浙富风力发电项目和浙江环益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等戴帽土地指标542亩。这些补助资金和土地指标的到位,为缓解我县建设资金和土地指标不足,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强化重点意识,抓好项目管理和推进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4月份制定出台了《桐庐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草拟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办法(试行)》和《政府投资项目设计变更和调整概算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和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中期监督和后期验收。
二是切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出台了《桐庐县项目推进年活动考核与奖励实施办法》,将全县89个重点项目纳入我县综合考核;成立了县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增加2名人员,配强工作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进一步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县政府常务会议每月例会制和县重点办“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协调和推进;印发重点项目月报册,营造相互监督和比学赶超氛围;创新项目督查方法,通过《投资工作动态》和两办文件对进展缓慢项目及原因进行通报,制作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幻灯片进行集中汇报,增强了督查力度,有效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对20*年重点建设项目融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形成报告,并在全县金融工作暨银政企垦谈会上通报给各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搭建平台,推进银企对接,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年8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2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84.7%,完成率比上年提高19.1个百分点。
6、强化产业意识,抓好新增长点的培育和项目申报。
把申报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作为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国家、省、市高技术项目的上报工作。今年我县已有浙江蜂之语蜂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5个项目列入了市级高技术项目,共取得市财政补助资金52万元。*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智能化数字汽车座椅测试平台和桐庐冠华兔业有限公司的优质肉兔培育技术集成与产业化成功申报省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分别取得省财政专项补助30万元,实现了省级高技术项目零的突破。对限上信息服务企业建立季报制度。以市“信息港”项目申报为抓手,积极抓好企业信息化项目储备和申报。今年又有1家企业通过“信息港”备案企业,使全县信息化企业家数达到5家。积极发挥现代服务业综合协调办公室的职能,建立并完善全县现代服务业工作相关机制,明确了各乡镇(街道)和县级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及联系人,建立了领导联系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服务业形势分析会等制度,积极参与桐庐县特色潜力行业发展行动计划的调研,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服务业工作上新台阶。
7、强化效能意识,抓好服务改善和环境优化
发改窗口围绕“创新环境、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的要求,以务实、高效、实事求是的态度,扎扎实实推进窗口工作。共受理审批事项278件,办结277件,其中承诺件198件,即办件79件;工业项目预审96件;协调项目23个;参加及组织方案评审61次。平均承诺时间为6.98天,办结2.61天,提前4.37天,提前率达62.58%,排在了县审批服务中心的第一位。发改窗口今年也三次被评为红旗窗口,有关工作人员也被授予服务能手称号。在“千企评百岗”活动中,我局投资管理科在60多个参评岗位中名列第9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二)价格管理工作
1、围绕贯彻价格政策,认真开展定(调)价工作。
根据省、市相关部门公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先后调整了供电延伸服务收费、机动车培训、建设工程监理、居民身份证、生猪检疫收费等标准;规范和完善了就业服务、教育收费价格行为;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机构药品作价办法;核定了部分停车场收费、新建或改建学生公寓住宿费标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交易收费,小区前期物业管理收费,以及小水电上网电价等;组织召开了桐庐县有线电视调价听证会;在做好日常定调价成本监审工作的同时,着重开展了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费成本监审,为定(调)商品和服务价格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2、围绕清费减负要求,认真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
完成行政事业性收费验审工作,共验审行政事业性单位76个,验审率达100%。验审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换证和变更收费许可证相结合,二是对重点收费单位实行收费验审和收费监督检查相结合,三是验审与清理规范相结合,对取消、降低的收费项目及标准进行核实调整。
3、围绕保持物价稳定,认真做好价格监测和分析。
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特别是“菜篮子”、“米袋子、”“油炉子”等市场价格的动态,并通过《发展动态》进行宣传。针对上半年猪肉价格异常波动,我局及时向政府提出了监测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针对成品油价格上调,组织召开了出租车、公交公司和县内道路班车业主座谈会,倾听业主由于油价上涨给交通运输业带来的影响,并把相关情况上报给上级价格主管部门。
4、围绕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做好内部规章制度完善。
深入宣传贯彻《价格法》,不断完善各类内部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我局的价格违法案件《案件审理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桐庐县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预案》和《桐庐县物价局审价委员会工作规则》等一批规章制度,做到定(调)价、案件审理有章可循,严格依法行政。
5、围绕维护合法权益,认真开展价格监督检查。
坚持执法为民的理念,开展了涉农价格和收费、房地产价格、价格欺诈行为、涉企收费、教育收费、医药价格、石油价格、月饼价格、停车收费以及节日市场价格等专项检查,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1件,涉案金额100多万元,实行经济制裁26.7万元。积极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印制了价格公示宣传资料,先后开展了价格服务进社区、进农户、进景点、进学校、进医院、进商场、进企业等工作,为价格工作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创造了平台。
6、围绕拓宽服务领域,认真做好价格认证工作。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开拓服务领域。在巩固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基础上,拓展价格事务性和工程咨询工作,收效明显。20*年价格认证中心完成涉案认证业务433件,实现业务收入32万元;完成各类事务性价格认证114件,实现业务收入51.2万元;成立*市经济规划研究院桐庐办事处,完成各类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5件,实现业务收入7万元。
(三)粮食管理工作
1、继续完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根据《预案》要求,我局与财政局共同建立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从今年开始实施。六月份我们进行了一次专门的检查,从检查的结果看,我县日常社会周转库存(1*0吨成品粮)落实到位;应急加工点(4个)、供应点(21个)、信息监测点(6个)运转正常。
2、保质保量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工作。我县储备粮规模8000吨,到年末,实际库存量8000吨。此外还与13户粮食经营大户签订了1*0吨(成品粮)财政资助的周转粮库存,做到储备粮数量充足、规模到位,有效地增强了我县粮食抵御风险能力,为我县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深入开展争创“星级粮库”活动。结合“粮油仓储管理年活动”,继续认真开展和落实“一符四无”粮仓每月普查和季度鉴定工作。县中心粮库争创“星级粮库”活动开展有序。
4、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对所辖三个粮站的陈旧粮库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共投入维修资金25万余元,陈旧粮库储粮硬件得到改善。完成了中心粮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和资金拼盘筹措工作,并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100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工程招投标程序,计划20*年年初开工建设。
5、继续做好“订单粮食”工作。协调落实了政府对种粮大户“5+5”的财政补贴政策,开展了一次送政策上门活动,将我县订单粮食政策宣传到种粮大户家中,使种粮大户政策早知道,种粮品种计划早调整,努力提升我县储备粮轮换粮源的自给率;签好一张粮食“订单合同”,兑现好每一个种粮大户的订单粮食补奖资金。今年共与19户种粮大户签订“订单合同”19份,粮食订单数量415吨,已全部收购完毕。
6、继续做好抗灾种子的采购、储备和轮换工作。抗灾种子储备既是一项高要求的储备业务工作,又是一项高要求的政治任务。今年轮出去年入库的储备种子50000公斤,采购轮进今年生产的种子80000公斤。做到种子储备“保质、保量、安全”,随时拿得出、用得上。
(四)体制改革工作
1、行业协会改革全面完成。根据《关于浙江省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转发县发改局等单位〈关于桐庐县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意见〉的通知”,全面开展并圆满完成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19家行业协会进行了“三脱钩”,2家行业协会办理了注销和撤销登记,3家行业协会按标准要求进行了协会名称、章程等规范,公职人员辞去行业协会职务共有41人。
2、中心镇培育成效明显。我县分水镇和富春江镇获得20*年度中心镇综合改革先进镇。今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和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加快推进中心镇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对中心镇建设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分水镇、横村镇、富春江镇列入今年浙江省中心镇改革试点镇,目前三镇的中心镇建设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
3、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全面铺开。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通知》。20*年全县实际参保90030户,参保率达到100%,被市政府评为二等奖。截止20*年11月底,共处理火灾、暴雨等农村住房险事故102件,涉及农户23户、房屋224间,共支付赔偿款60.48万元。
4、引导企业上市有序推进。围绕我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选择优势企业,加大引导、推进、培育力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出台《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切实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20*年已有浙富和金帆达两家公司基本完成了上市前的准备工作,20*年争取有1-2家企业上市,“十一五”期间力争有5家企业上市。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对策建议 新疆
一、前言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在全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多地少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吃饭”与“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严峻形势,新疆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以来,新疆耕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净增339.98万亩,成为全国近三年来耕地面积唯一连续增长的省区,特别是列入《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七大工程”之一的伊犁河谷地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的启动实施,标志着新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逐步形成了制度比较健全、投入相对稳定、效益日趋明显、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别是新疆的现代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步较晚。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需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实践进行深入探索,以期推动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三、新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1、补充了有效耕地面积。2000年至2008年,利用国家、自治区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共增加耕地210余万亩,为全区增加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作出了突出贡献。
2、提高了耕地生产能力。我国84%的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和多数省级投资项目,是以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为重点进行的综合整治。新疆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后,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20%,生产成本降低了5%~15%。
3、惠及了广大农民群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后,随着一批高产稳定农田的建成,保证了农民长期受益。同时,农民通过项目建设,还直接增加了劳务收入。土地开发整理已成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
4、优化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道路林网用地和农牧民居住点用地布局更加合理,开发整理后的耕地利用程度普遍提高了3%~10%,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得到提高。
5、促进了农田生态功能进一步发挥。新疆作为西北干旱地区,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盐碱地得到治理,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防风固沙能力不断增强,农田生态景观和生态屏障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新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土地开发整理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对土地开发整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部分地区对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土地开发整理还不够有力。
2、土地开发整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还存在着项目目标单一、片面强调补充耕地数量、“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的问题,个别地区对提高人居生活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考虑还不够充分,影响了土地开发整理综合功能和效益的发挥。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化。上下工作关系、横向部门工作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地区基础工作比较薄弱,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还比较粗放;个别地区“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要求,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管理方式单一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拨付慢,截留、挪用、抵冲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项目还存在以拨代报、大额支付现金等问题。
五、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开发整理重要性的认识。土地开发整理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土地开发利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新途径。土地开发整理不仅是农村、农业、农民的主要工作,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要深入开展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开发整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树立依法依规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观念,增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意识。
2、创新投资体制,探索完善土地开发整理经济运行机制。土地开发整理具有高投入、收益慢的特点,对资金的要求很高,如果不能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从当前土地开发整理的实际出发,加大对项目投资体制的研究力度,探索实现土地开发整理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可在现有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门等资金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林业、建设、水利、规划等相关部门的配套资金,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集中投入机制,统筹规划,共同开展项目建设。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灵活运用农用地整理指标折抵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政策,有偿流转,筹集资金。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逐步形成土地开发整理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3、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整体水平。规划、制度、标准和队伍是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本保证。要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和监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发挥好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完善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问责制和项目运行规则,确保项目规范运作。加大各级土地开发整理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构,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
4、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安全。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投入规模会越来越大,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管好用好项目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项目资金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加强项目审核和稽查,重点对资金的分配使用、项目质量、任务完成和绩效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分配挂钩;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防范暗箱操作等腐败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关键词:生物质;生物质能;产业;沼气;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料;能源作物
1 概 述
近年来,在能源危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及能源的多元化倍受关注,生物质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新亮点。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定义,目前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1]。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其中生物质能的开发潜力更大。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目前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2]。据有关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也是由生物质能转变而来的。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二是农业废弃物;三是水生植物;四是油料植物;五是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六是动物粪便。在世界能耗中,生物质能约占14%,在不发达地区占60%以上。全世界约25亿人的生活能源的90%以上是生物质能,直接燃烧生物质的热效率仅为10%~30%[3]。生物质能的优点是燃烧容易,污染少,灰分较低;缺点是热值及热效率低,体积大而不易运输。
目前世界各国正逐步采用如下方法利用生物质能:1)热化学转换法,获得木炭、焦油和可燃气体等高品位的能源产品,该方法又按其热加工的工艺不同,分为高温干馏、热解、生物质液化等方法;2)生物化学转换法,主要指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生成沼气、酒精等能源产品;3)利用油料植物所产生的生物油;4)把生物质压制成成型状燃料(如块型、棒型燃料),以便集中利用和提高热效率。
“为了缓解中国能源短缺问题,保证能源安全,治理有机废弃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建议国家应大力开发生物质能,实施能源农业的重大工程。”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路明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4],“生物能源开发工程应主要包括:沼气计划、酒精计划、秸秆能源利用计划和能源作物培育计划等。”
在2006年8月召开的全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提出,今后15年,中国在生物质能源方面将重点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沼气及沼气发电、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四大领域,开拓农村发展新型产业,为农村提供高效清洁的生活燃料,并为替代石油开辟新的渠道。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利用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沼气利用工程、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固体成型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能源作物培育利用等。
2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目标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是一座待开发的宝藏。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达到550万千瓦(5.5GW),生物液体燃料达到2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源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1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0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5000万吨,生物质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4%[5]。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当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既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今后5~10年,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发展的重点是沼气、固体成型燃料和能源作物。《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6,7]:到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总数达到4000万户,新建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4000处,生物质能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
100万吨,能源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2400万亩左右。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质能约50亿吨,相当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其总量的1%,中国的利用量更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约1.5亿吨标准煤(tce),为当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其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利用占1%),根据政府的规划目标,到2010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将达到2.7亿tce和5亿tce,分别占届时能源消费总量的11%和16%(其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利用占2%和5%)[9]。因此,中国生物质能的发展利用空间很大。
3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化的发展前景
3.1沼气利用工程的发展空间
沼气的利用主要包括沼气燃气和沼气发电。目前,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已经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农村中使用沼气的农户达到1807万多户,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3556处,产沼气约70亿立方米,折合524万吨标准煤,5000多万能源短缺的农村居民通过使用了清洁的气体燃料,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5]。中国已经建成大中型沼气池3万多个,总容积超过137万立方米,年产沼气5500万立方米,仅100立方米以上规模的沼气工程就达到630多处[10]。距离2010年预定目标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发应用,在全国兴建了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户用农村沼气池的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不论是厌氧消化工艺技术,还是建造、运行管理等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沼气发电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障碍,如技术障碍、市场障碍、政策障碍等,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创新投资体系,研究制定促进沼气发展利用的国家级配套政策,等等。当技术、市场、政策等壁垒被克服后,沼气发展前景广阔,产业空间巨大。
3.2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前景
目前,生物质发电主要包括沼气发电、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混燃发电、农林秸秆生物质气化发电、生物质炭化发电、林木生物质发电等。
生物质能源转化为电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一方面,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价格飞涨;另一方面,各地政府顶着“节能降耗20%”的军令状,对落实和扶持生物质能源发电有了相当大的默契和热情。国家电网公司担任大股东的国能生物质发电公司目前已有19个秸秆发电项目得到了主管部门批准,大唐、华电、国电、中电等集团也纷纷加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黑龙江等省的100多个县、市开始投建或是签订秸秆发电项目[8]。
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用一吨少一吨。而中国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很大,产量很高,而且农作物是可再生资源,相对于现在电厂频频“断煤”、不堪煤价攀升的尴尬局面,推广秸秆发电具有取之不尽的资源优势和低廉的成本优势。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简称生物质发电)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风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据初步估算,在中国,仅农作物秸秆技术可开发量就有6亿吨,其中除部分用于农村炊事取暖等生活用能、满足养殖业、秸秆还田和造纸需要之外,中国每年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约有1亿吨,折合标准煤5000万吨。照此计算,预计到2020年,全国每年秸秆废弃量将达2亿吨以上,折合标准煤1亿吨,相当于煤炭大省河南一年的产煤量。
为保障生物质发电原料供应,在强化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发森林、草地、山地、丘陵、荒地和沙漠等国土资源,充分挖掘生态系统的生物质生产潜力。重点加强高效光合转化作物、速生林木与特种能源植物的培育推广,大幅度扩大生物质资源的生产规模,逐步建立多样化的生物质资源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正当其时。中国“十一五”规划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支持发展秸秆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和林木质电站,生物质发电装机达550万千瓦。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两种形式。其中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每千瓦时0.25元补贴电价组成[11]。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规之一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电价,在项目运行满15年后取消。自2010年起,每年新批准和核准建设的发电项目补贴电价比上年批准项目递减2%。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不享受补贴电价[11]。通过招标确定投资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按中标确定的价格执行,但不得高于所在地区的标杆电价。
2010年,中国生物质能产量将达到22TWh,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5.5GW,占全国总发电量的0.78%;2020年,中国生物质能产量达到120TWh,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30GW,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6%;2010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发电总量的比例仍然较小,分别为8.63%和11.86%[12]。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计划到2020年底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提升到15%~16%。
据农业部提供的数据[13],中国拥有充足的可发展能源作物,如农作物秸秆年产6亿吨、畜禽粪便年产21.5亿吨、农产品加工业如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等副产品的年产量超过1亿吨、边际土地4.2亿公顷,同时还包括各种荒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等。据中国科学院石元春院士估计,如果能利用现有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一半,生物质产业的产值就可达近万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生物质发电量2GW,距离2010年的5.5GW和2020年的30GW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唯一可运输并储存的可再生能源,凭其优越的先天条件,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巨大的投资价值。
3.3 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发展模式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也是农业部今后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农业部将重点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重点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进行试点示范建设和推广,发展颗粒、棒状和块状固体成型燃料,并同步开发推广配套炉具,为农户提供炊事燃料和取暖用能。
丰富、清洁、环保又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过去却没有得到重视,而被白白浪费掉。河南农业大学张百良教授分析指出,除去饲养牲畜、工业用和秸秆还田,中国每年还具有4亿吨制作成型燃料的资源可以生产1.5亿吨成型燃料,可替代1亿吨原煤,相当于4个平顶山煤矿的年产量[8]。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因目前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仍巨大。
3.4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发展模式
3.4.1 生物液体燃料生产大国的典型模式
生物液体燃料具有替代石油产品的巨大潜力,得到了各国的重视,主要包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提高了生物液体燃料的经济性,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具有了商业竞争力。目前,巴西燃料乙醇折合成油价约25美元/桶,低于原油价格。2005年,巴西和美国仍然是燃料乙醇的生产大国,分别以甘蔗和玉米为原料,掺混汽油,占其国内车用交通燃料的50%和3%,比2004年分别提高6%和1%。美国在2001~2005年,燃料乙醇产量已经翻了一番,2005年最新的能源法案中又提出,到2010年燃料乙醇产量再增加一倍的目标。欧盟确定了到2010年生物液体燃料在总燃料消耗的比例达到6%的目标[14]。
目前,生产生物液体燃料比较成功的典型模式有巴西模式和美国模式。
1)巴西甘蔗-乙醇模式
巴西是推动世界生物燃料业发展的先锋。它利用从甘蔗中提炼出的蔗糖生产乙醇,代替汽油作为机动车行驶的燃料。如今巴西乙醇和其他竞争燃料相比,价格上已具有竞争性。这也是当前生物燃料业发展最为成功的典范。巴西热带地区的光照使得那里非常适合种植甘蔗。现在,巴西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种植国,每年甘蔗产量的一半用来生产白糖,另一半用来生产乙醇。
最近几年,由于过高的汽油价格和混合燃料轿车的推广,巴西燃料乙醇工业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混合燃料轿车能够以汽油和乙醇的混合物为燃料,自从2003年在巴西大众市场销售后,销量节节攀升,目前已经占据了巴西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混合燃料轿车需求的拉动下,巴西燃料乙醇的日产量从2001年的3000万升增加到2005年的4500万升,已能满足国内约40%的汽车能源需求[14]。
用蔗糖生产乙醇是目前世界上制造乙醇最便宜的方法。在未来4年中,巴西计划将新建40~50家大型乙醇加工厂。为了保证原料供应,甘蔗的种植面积也将不断扩大。
当前巴西生物燃料发展战略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巴西的蔗糖乙醇会成为世界生物燃料业未来的选择。因为即使只替代目前全球汽油产量的10%,也需要将巴西现有的甘蔗种植面积扩大40倍。巴西不可能“腾”出这么多土地用于种植甘蔗。另外,由于甘蔗的品种有强烈的地域性,巴西的技术路线在别的国家很难走得通。就连非洲、印度、印度尼西亚都无法照搬,更别说主要地处温带的中国了。
因此,巴西模式尽管取得了迄今最大的成功,但却不是未来世界生物燃料业发展的方向,更不适合地处温带、缺少耕地的中国。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2)美国玉米-乙醇模式
美国是主要的燃料乙醇生产国之一,但与巴西不同,它用的不是甘蔗而是玉米。尽管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美国燃料乙醇的日产量仍从1980年的100万升增加到现在的4000万升。目前,美国已投入生产的乙醇生产厂有97家,另外还有35家正在建设当中。这些工厂几乎都集中在玉米种植带。
玉米中用于生产乙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通过发酵它可以很容易地分解为乙醇。这正是用玉米生产乙醇的优势,但这也是人们反对的原因,因为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粮食。2007年美国计划投入4200万吨玉米用于乙醇生产,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同等数量的玉米可以满足1.35亿人口一年的食品消耗[14]。
中国现在80%的乙醇的原料是谷类,由于原本过剩的谷物在2000年后产量快速减少,使得燃料乙醇的发展再次面临挑战[15]。玉米加工燃料乙醇业过快发展,一些地区甚至玉米主产区已在考虑进口玉米了。国家已经制定相关政策,对玉米加工燃料乙醇项目加以限制,强调发展燃料乙醇要以非粮原料为主,因为谷类供给安全问题对于拥有巨大人口的中国来说,始终应该放在首位。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中国粮食不能承受“能源化”之重。中国国情和美国、巴西不一样,其成功经验虽有可资借鉴之处,但不能照搬他们的模式。
生物液体燃料方面新技术的研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决生物燃料生产的原料供应问题。目前生产液体燃料大多使用的是粮食类作物,如玉米、大豆、油菜籽、甘蔗等。但是从能源的投入、产出分析,利用粮食类作物生产液体燃料是不经济的。因此,利用木质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将是解决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来源和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3.4.2中国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化发展途径
中国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当前,中国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工程,年生产能力已达102万吨,生产成本也达到了消费群体初步接受的水平。在非粮食能源作物种植方面,中国已培育出“醇甜系列”杂交甜高粱品种,并建成了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并引进多个亩产超过3吨的优良木薯品种,育成了一批能源甘蔗新品系和能糖兼用甘蔗品种。具备了利用菜籽油、棉籽油、木油、茶油和地沟油等原料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16]。
1)油菜籽-生物柴油模式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汉中研究员呼吁:国家应大力推广“油菜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相对于矿物柴油而言,是通过植物油脂脱甘油后再经过甲脂化而获得。发展油菜生物柴油具备三大优点:一是可再生;二是优良的环保特性:生物柴油中不含硫和芳香族烷烃,使得二氧化硫、硫化物等废气的排放量显著降低,可降解性还明显高于矿物柴油;三是可被现有的柴油机和柴油配送系统直接利用。因此,生物柴油在石油能源的替代战略中具有核心地位。
目前,发展生物柴油的瓶颈是原料。木本油料的规模有限,大豆、花生等草本油料作物与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争地,扩大面积的潜力不大。而作为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油菜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适应范围广,发展潜力大:长江、黄淮流域、西北、东北等广大地区都适宜于油菜生长;其次油菜的化学组成与柴油很相近:低芥酸菜油的脂肪酸碳链组成与柴油很相近,是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第三,可较好地协调中国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的矛盾: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的油菜为冬油菜,充分利用了耕地的冬闲季节,不与主要粮食作物争地。
根据欧洲油菜发展的经验和油料科技进步的情况,王汉中预计,只要政策、科技、投入均能到位,经过15年的努力,到2020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可达到4亿亩,平均亩产达到200千克,含油量达到50%左右。届时,中国每年可依靠“能源油菜”生产6000万吨的生物柴油(其中4000万吨来源于菜油,2000万吨来源于油菜秸秆的加工转化),相当于建造3个永不枯竭的“绿色大庆油田”[17]。
2)纤维素-乙醇模式
在整个生物燃料领域,当前最吸引投资者的并不是用蔗糖、玉米生产乙醇,或是从油菜籽中提炼生物柴油,而是用纤维素制造乙醇。所有植物的木质部分--通俗地说,就是“骨架”--都是由纤维素构成的,它们不像淀粉那样容易被分解,但大部分植物“捕获”的太阳能大多储存在纤维素中。如果能把自然界丰富且不能食用的“废物”纤维素转化为乙醇,那么将为世界生物燃料业的发展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虽然因技术上的限制,目前还没有一家纤维素乙醇制造厂的产量达到商业规模,但很多大的能源公司都在竞相改进将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技术。最大的技术障碍是预处理环节(将纤维素转化为通过发酵能够分解的成分)的费用过于昂贵。但是,要想用纤维素生产乙醇,预处理环节无法回避。技术上的不确定性,迫使制造乙醇的大部分投资仍集中在传统的工艺--通过玉米、蔗糖生产乙醇,但这些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为了保证能源安全,美国总统布什说,美国政府计划在6年内把纤维素乙醇发展成一种有竞争力的生物燃料。
因为发展能源不可能走牺牲粮食的道路。尽管现在技术上还存在障碍,但大部分人仍相信,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代表了未来生物燃料发展的方向。中国生物质液体燃料的未来也同样寄希望于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一旦技术取得突破,纤维素乙醇产业化发展空间巨大,产值难以估量。但是,各国的国情与能源结构不同,不能寄希望于某个方面来解决,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靠技术引进发展本国的生物燃料产业。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
3)能源作物-生物液体燃料模式
石元春院士表示,在能源结构的历史转型中,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目前,中国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为近40%;SO2和CO2的排放量也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不仅原料丰富,而且还有自行培养的甜高粱、麻疯树等优良能源植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主产品工业转化技术基本成熟且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成本降幅一般在25%~45%,且目前在新疆、山东、四川等地已取得进展[4]。
发展能源作物不会威胁粮食安全与环保。曾有专家提出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存在矛盾。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充分认识到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有统一性,发展能源农业将是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措施。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有很好的互补性。首先,能源作物大都是高产作物,既能满足粮食安全的需求,又是很好的能源作物。其次,能源农业开发的领域很广,可以做到不与或少与粮食争地。能源农业开发的领域,大多是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如利用畜禽场粪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废水与废物开发能源,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质肥料,是生产清洁能源、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双赢举措。
除粮食外,中国其他可用于生物质能生产的植物和原料还有很多,如甘蔗、甜菜、薯类等。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说,仅广西的甘蔗资源和木薯资源分别具备年产830万吨和1300万吨生物乙醇的生产潜力,加起来超过2000万吨[15]。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有关专家指出,根据能源作物生产条件以及不同作物的用途和社会需求,估计中国未来可以种植甜高粱的宜农荒地资源约有1300万公顷,种植木薯的土地资源约有500万公顷,种植甘蔗的土地资源约有1500万公顷[15]。如果其中20%~30%的宜农荒地可以用来种植上述能源作物,充分利用中国现有土地与技术,生产的生物质可转化5000万吨乙醇,前景十分可观。
据农业部科教司透露,为稳步推动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并为决策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可靠的数据,该司决定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开展对适宜种植生物质液体燃料专用能源作物的边际土地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工作,以摸清适宜种植能源作物边际土地资源总量及分布情况[18]。
以能源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模式发展潜力巨大,将是未来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方向之一。
4) 林木生物质-生物柴油发展模式
利用中国丰富的林木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柴油,将薪炭林转变为能源林,实现以林木生物质能源对油汽的替代或部分替代,探索兼顾能源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模式,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林业生物质能产业是林业的一个很有潜力的新产业链,既是机会,也是创新,不仅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更是林业发展新的战略增长点。
“森林具有可再生资源的属性。林业是天然的循环经济。生物质能技术是林业发展的新契机。”专家研究指出,中国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据初步估计,中国仅现有的农林废弃物实物量为15亿吨,约合7.4亿吨标准煤,可开发量约为4.6亿吨标准煤[19]。专家预测2020年实物量和可开发量将分别达到11.65亿吨和8.3亿吨标准煤。中国现有木本油料林总面积超过600多万公顷,主要油料树种果实年产量在200多万吨以上,其中,不少是转化生物柴油的原料,像麻疯树、黄连木等树种果实是开发生物柴油的上等原料。
中国现有300多万公顷薪炭林,每年约可获得近1亿吨高燃烧值的生物量;中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灌木林亟待利用,估计每年可采集木质燃料资源1亿吨左右;全国用材林已形成大约5700多万公顷的中幼龄林,如正常抚育间伐,可提供1亿多吨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同时,林区木材采伐、加工剩余物、城市街道绿化修枝还能提供可观的生物质能源原料[19]。
中国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前景十分广阔。中国林业可用来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树种多样,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现有资源数量可观。在已查明的油料植物中,种子含油量40%以上的植物有150多种,能够规模化培育利用的乔灌木树种有10多种。目前,作为生物柴油开发利用较为成熟的有小桐子、黄连木、光皮树、文冠果、油桐和乌桕等树种。初步统计,这些油料树种现有相对成片分布面积超过135万公顷,年果实产量在100万吨以上,如能全部加工利用,可获得40余万吨生物柴油[19]。
目前全国尚有5400多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如果利用其中的20%的土地来种植能源植物,每年产生的生物质量可达2亿吨,相当于1亿吨标准煤;中国还有近1亿公顷的盐碱地、沙地、矿山、油田复垦地,这些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经过开发和改良,大都可以变成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绿色“大油田”、“大煤矿”,补充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要[18]。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介绍,“十一五”期间,中国主要开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示范建设,到2010年,实现提供年产20万吨~30万吨生物柴油原料和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发电的年耗木质原料。到2020年,可发展专用能源林1300多万公顷,专用能源林可提供年产近600万吨生物柴油原料和装机容量为1200万千瓦发电年耗木质原料,两项产能量可占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30%以上,加上利用林业生产剩余物,林业生物质能源占到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的50%以上[19]。
可见,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逐步成为中国生物质能源的主导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4 结 语
国家已出台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发展原则,发展替代能源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要更加依靠非粮食原料。从大方向来看,用非粮原料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长远方向,例如薯类和纤维质以及一些植物果实来替代。为避免粮食“能源化”问题[20],必须开发替代粮食的能源原料资源。开发替代粮食资源,如以农作物秸秆和林木为代表的各类木质纤维类生物质,及其相应的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生产技术,被专家们认为是未来解决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成本高、原料有限的根本出路。
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全球总能耗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主要通过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化发展实现。
有关专家也对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寄予了厚望,认为中国完全有条件进行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规模工业化、产业化,可以在2020年形成产值规模达万亿元。
虽然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并正在逐步打破中国传统的能源格局,但是生物质能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生物质原料极其分散,采集成本、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很高,成为生物质燃料乙醇业的致命伤,若不能妥善解决将可能成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瓶颈。
生物质能的资源量丰富并且是环境友好型能源,从资源潜力、生产成本以及可能发挥的作用分析,包括生物燃油产业化在内的生物质能产业化开发技术将成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成为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发展方向。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也将成为中国利用生物能源发电的新趋势。从环保、能源安全和资源潜力综合考虑,在中国推进包括以沼气、秸秆、林产业剩余物、海洋生物、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产业化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china.org.cn/chinese/law/798072.htm.
[2] 生物质能发展重点确定沼气固体成型燃料能源作物[EB/OL]. (2007-01-26)[2007-03-18].(来源:人民日报)。
[3] 生物质能的概况. (2006-11-22)[2007-04-02].
[4] 潘 希. 生物质能欲开辟中国农业“第三战场”。 科学时报,2005-04-30.
[5] 佚 名。我国确定农村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目标[EB/OL]. (2006-10-13)[2007-03-18]. 来源: 新华网.
[6] 生物质能发展重点确定沼气固体成型燃料能源作物[EB/OL]. (2007-01-26)[2007-03-18].(来源:人民日报)。
[7] 师晓京. 农业部正制定《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今后重点发展沼气、固体成型燃料和能源作物[N]. 农民日报,2007-01-26.
[8] 王琼杰. 日生物质能源能挑起我国未来能源的“大梁”吗?中国矿业报,2007-03-06.
[9]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EB/OL]
[10] 谭利伟,简保权.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J].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7,总291期,第3期:18-27.
[11] 《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S]. [2007-04-03].
[12] Hu Xueha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 Power System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R/OL].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Chongqing, China, October 22-24, 2006.
[1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农业生物质资源-待开发的金矿。2006[2007-04-2].
[14] 蔡如鹏. 生物燃料走在路上[J]中国新闻周刊,2006,第48期,第66页.
[15] 王一娟 徐时芬. 专家为中国生物能源发展献策--开发替代粮食原料,破解燃料乙醇困局[J]. 经济参考报,2005-09-30.
[16]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大有可为[EB/OL] . (2007-02-25)[2007-04-04].
[17] 胡其峰.专家呼吁大力推广“油菜生物柴油”[N/OL].光明日报, 2005-08-02.
[18] 师晓京. 农业部开展适宜种植能源作物边际土地资源调查[N/OL]. 农民日报,200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