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专项规划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项规划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项规划的作用

第1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为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城市各项建设科学有序进行,现就加强我市城区专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专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我市97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为政府决策和城市规划行政部门进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对城市发展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总体规划设定的理论年限是20年,重点突出的是城市发展的远期目标,因此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还需要由各项专项规划进行深化作为支撑。为不断深化完善总规在近期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项目实施时序等方面的重点内容,我市自年起,先后组织编制了《市近期建设规划》、《市燃气专项规划》、《人防专项规划》、《抗震防灾专项规划》、《住房专项规划》、《城市广告专项规划》、《流域专项规划》及《城市商业网点专项规划》等七个专业(项)建设规划,促进了各项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当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好专业专项规划编制,对于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共利益,保证城市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需编制的专业(项)建设规划工作内容

年4月,《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顺利通过,新总规根据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的要求,按照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的总体部署,对市城乡统筹发展及我市经济、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综合交通、山地城市建设特色等专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对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和规模、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区城乡统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交通及重大市政设施规划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为了与新版总规编制工作同时进行,我市“十二五”期间专业(项)规划工作,应重点编制以下专项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市城市风貌与特色规划、环卫专项规划、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给排水专项规划、电力设施建设规划、邮政电信设施建设规划、中小学教育设施建设规划、市商业网点及综合市场建设规划、市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市文化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含传媒、广电等)、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加油站布点专项规划、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城市综合管网规划。

三、认真组织各项专业(项)规划的具体实施

(一)完善规划体系。严格依据总体规划内容要求,建立完善“十二五”专业(项)规划编制体系。

(二)坚持分类实施。明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第2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

一、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背景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全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都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且在很多城市中已经切实的将城市规划放到首要的位置上来,以期通过良好的城市规划来实现城市的深入发展。实践证明,市政工程的专项规划编制对于城市性质的定位、用地的规划以及产业的布局都是起到了应有的指导作用的,但是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对因为现实状况的原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这时候想要进行下一步的工程规划或者是设计建设就会有较大的局限性,并导致市政工程的专项规划编制中出现较多的问题。

就是为了弥补施工工程规划上的不足,一种新的市政工程规划类型应运而生,也就是我们所探讨的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对市政工程规划进行补充和完善,以期更好的指导市政工程的规划和建设。

二、现行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特点与不足

2.1 结合城市规划目的,对工程资源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

受到基础资料不全面或者是规划深度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层次的工程规划是很难做到对市政设施进行准确定位的,这就使得排水管线的管径和平面位置都难以确定。除此之外,如果对于市政管线和工程规划本身缺乏深入的认识时,也是做不好工程管线与现有管线的衔接工作的。

2.2 详细做好规划中的专业工程规划

一般来说,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是已经具备较好的用地条件和详尽的地形图的,这对于市政工程以及工程管线的布置都是大有裨益的,这样一种状况下工程规划就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出工程管线的实际负荷和工程施工的实际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的市政设备和市政管线进行进一步的定位,这样一种状况下工程规划的可操作性就比较强,对于市政工程的专项规划编制也就能够给出具体而有效的指导。

2.3 专业部门编制的行业规划

市政工程的专项规划编制的实际年限和范围与城市规划本身往往是不一致的,加之市政设施的具置和工程管线的实际走向与城市规划布局衔接不够,这就很大程度上对影响到整个行业规划进行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如果将行业规划仅仅局限在本行业之内,与其他行业没有较好的沟通和交流,也会使得最终的成果缺乏协调性。

三、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3.1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的必要性

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中,因为没有一套完善而系统的工程规划指导,一般很难对工程管线和市政设施的建设进行统筹安排,这就使得很多已建的工程管线和工程设施难以发挥出其应用的功能,这一点对于工程管线而言更是如此。在进行工程管线的建设时,因为需要跟着道路建设的路线走,因此往往都是被动,就没有协调考虑到对于周边用地的影响,也没有做好整体管线工程协调性的控制。

3.2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的特殊性

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能够较好的考虑到地形地貌和现场状况,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还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的。除此之外,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还能够很好的协调各项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相应的制定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这对于投资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四、市政专项规划编制问题探析

通过长期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针对于市政专项规划编制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讨论和分析,并相应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 重视现场调查工作

进行市政专项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做好现场的调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且非常关键的,这主要是因为现场状况的掌握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市政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市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中的现场侦查和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通过多途径多手段来对市政工程现状进行把握,相应绘制出完整且正确的工程现状图,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和途径才能够很好的对市政专项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发现和处理。做好这样一些工作后,就可以对工程管线进行评估,确定出哪些管线是可以废除、哪些管线是可以保留利用的。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废除的管线也给出适当的过渡阶段,避免因为现状与规划发生脱节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程和运行。

4.2 处理好市政专项规划编制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进行市政工程的专项规划编制时,必然需要把握住进行规划编制的大方向,也就是说,我们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前提就是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布局规划基础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工程负荷预算、工程管线计算以及用地性质。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市政专项规划编制与城市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专业规划是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前提,而相应的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也就是城市规划中专业规划的深化和完善。

4.3 配套做好道路工程规划工作

配套的做好道路工程规划对于市政工程的专项规划编制而言同样非常重要,道路工程规划是进行工程专项规划的大前提,且城市道路本身也是市政工程管线的重要载体,这也就意味着,道路工程规划的合理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专项规划的合理性,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管线能否在施工的过程中完成准确进行定位和完善空间布局。在确定城市道路的标高、坡度等相关参数时,除了要遵守道路建设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当充分考虑道路防洪排涝等方面的问题。

4.4 因地制宜的进行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

在进行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受同样要做到因地制宜和量力而行,在城市还不具备对所有市政工程进行综合规划的能力时,就需要考虑城市本身对于各项工程实际需求的迫切程度来进行抉择,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或者是多项来加以编制,剩下的则可以后续进行。根据长期的施工实践来看,一般情况下是优先编制道路及排水工程的规划,这主要是考虑到排水管线是重力流,其对于道路或者是场地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且在进行规划布置的时候又布置在其他管线的下方,这也就意味着其对于其他管线的安排和布置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很多城市中,都是因为排水系统的不完善以及排水系统与道路衔接上的不完善导致了多种不良状况的频繁发生,我们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就一定要注意避免这样一种状况的发生。

4.5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实际上我们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电信行业管线敷设的问题,这一点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的社会背景下电信行业发展的非常迅速,虽然说这样一个行业的建设和发展与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本质上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但需要注意到的就是它们在管线的敷设上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其光纤环路和路由基本一致,这也就是说,如果不对这样一种敷设进行统一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状况的发生,对于城市规划建设本身来说也是不小的难题。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最为直观和理想的方法就是设置电信共同管沟,这也就是说,通过对于工程管网的优化和路由的选择来将所有的电信管道都集中到一个管沟中去,即实现了我们所希望的优化利用,也便于电信管网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五、结语:

本文在简要介绍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背景的基础上,对其特点、重要性和特殊性展开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编制中的具体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内贸规划是转变政府职能应当重点加强的工作,也是内贸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规划以促进国内贸易总体发展为主要目标,主要阐明国内贸易发展战略,是内贸规划工作的统领。专项规划依据发展规划制订,突出一定时期工作重点,是内贸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点规划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订,是内贸规划工作的基础。按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国内贸易又好又快发展,对扩大消费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导生产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推进规划制订,商务部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选规划编制单位,广泛征求意见,科学组织论证,增强各类规划的前瞻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协调性,尽快形成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为重点、网点规划为基础的内贸规划框架体系。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尽快完成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在2013年9月底前完成内贸发展规划制订工作。省级和中心城市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各地要按照《规划》和相关区域发展规划,协助商务部制订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和11个主要商业功能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配合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设计工作。有关城市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网点规划制订工作。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

下一步,要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各地要制订本地贯彻落实《规划》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要逐条分解《规划》目标任务,逐项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并给予工作保障。各地要按照商务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继续做好专项规划贯彻落实工作。要加强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和相关领域规划的衔接,特别是要指导城市商务主管部门认真做好网点规划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建立网点规划建设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会商机制等,适时商业网点建设指导目录。要重点推进商业网点规划管理地方立法,加强本地与内贸规划相关的统计和标准制订等基础工作。

落实规划,各级商务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大力加强部门协作,抓紧完善流通网络规划、加大流通业用地支持力度等政策;协调落实财政支持政策,保障内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积极争取科技政策,促进内贸规划工作和内贸行业创新发展;努力改善融资环境,促进中小商业网点发展。同时,按照《商务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通知》要求,抓紧落实现行的财税、金融等配套扶持政策,促进内贸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4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我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后,区发展和改革局在工(区)委、管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根据管委(区政府)《关于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的意见》精神,切实采取措施,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一)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2004年8月,在面向全区征集“十一五”规划调研课题的基础上,筛选确定了12个前期重点研究课题和第一批22个专项规划。2005年2月正式下发《关于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的意见》,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召开全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协调落实了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场所,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规划起草小组,申请落实了部分规划编制启动经费。

(二)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总体调度和协调推进工作。为推动规划编制工作整体推进,区十一五”规划办公室分别于2004年11月初和2005年2月中旬和5月上旬对各责任单位的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进行了调度。目前全区共有3个重点研究课题和8个专项规划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又于6月初确定了妇女儿童权利保护、老龄事业、民营经济等7个专项规划及责任部门。

(三)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宣传工作。一是在开发区政务信息网站上开设“十一五”规划专栏,并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十一五”规划宣传工作。二是在开发区有线电视频道、行政中心办公楼大屏幕、规划专题网站组织开展面向全区的“我为‘十一五’规划献计策”活动。

(四)认真做好规划课题招标工作。按照工委管委领导的指示,6月中旬由区财政局委托专业招标公司组织召开了“十一五”规划招标会议。由外聘专家、区人大、区政协、工(区)委党校和各课题及专项规划牵头单位组成的评标工作组,本着“公开、公正、透明”原则,对各投标人课题组成员资历、课题研究总体思路框架和实施方案、经费报价等情况进行综合评比,最终确定了8家单位作为中标人。目前,大部分课题组与其牵头单位正在进行工作对接和前期调研。

(五)积极与市级规划进行衔接。随着青岛市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全面展开,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参加了青岛市工业、信息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近十次专项规划协调会。会同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针对“十一五”期间农业、外经贸、工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研究提出了一批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需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上报市发展和改革部门,力争列入市规划体系。

二、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安排

按照区“十一五”规划时间进度安排,我区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课题起草的关键阶段。下一步将围绕以下几个重点全面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一)按时间进度积极推进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规划编制体系要求,“十一五”规划总体纲要最终需提交区八届四次人代会审议,距此仅剩不到半年的时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各牵头单位和课题组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进度推进各项工作。专项规划须于8月中旬完成初稿,8月下旬完成第二稿。9月中旬,编制工作基本结束,进入后期局部完善阶段。总体规划纲要则争取在9月形成初稿,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省、市有关精神,11月份具备向工(区)委常委会汇报的条件,12月下旬形成送审稿(终稿)。为全面保证以上时间进度安排,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办公室将形成定期调度的工作机制,加大协调力度,采取编制工作简报、召开调度会等多种方式,密切跟踪各项重点课题的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各牵头单位一方面要保持与课题组的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课题组最新研究情况,另一方面要对课题组的前期调研活动给予尽可能多的协助,使课题组尽快完成前期资料搜集工作。各课题组应根据以上时间进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定期向牵头单位提报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群众参与度。在今后的规划编制中,一方面我们将充分发挥规划专题网站窗口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将结合正在开展的“市民月”等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并由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办公室及时转送至各相关部门,将其纳入“十一五”规划之中。此外,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办公室将定期向区人大和区政协报告规划编制工作进度,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座谈交流、成果汇报等各项活动。在规划编制程序上,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形成后,除征求专家意见外,还将面向区人大、区政协、区直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加以修改完善。

第5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11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11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1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11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1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1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四、保障措施

第6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现将省厅《关于印发〈省“十二五”家庭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转发给你们,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快其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形成惠及城乡居民的比较健全的家庭服务体系,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将家庭服务业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十二五”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家庭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岗位,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的家庭服务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搞好专项规划编制,切实落实好对家庭服务业的各项扶持政策

各县市区要根据《省“十二五”家庭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和发展重点,在摸清本地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家庭服务业发展,10月底前,各县市区要完成家庭服务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报市局备案。要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关于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有关要求,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细化服务措施,开辟家庭服务业就业、创业绿色通道,为做大做强我市家庭服务业营造宽松环境。

第7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分类

1.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

在我国,公共服务设施分级与行政管理相对应,成都市将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确定为四级,即城市级、大区级、居住区级以及基层社区级。本文重点研究的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是居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表1)。

1.2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城市级、大区级公共设施主要为全市服务的大型独立占地设施,其分类包括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商业服务、市政公用和广场绿地9类。诸如市政府、剧院、博物馆、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市属医院、大型广场和公园等等。成都市居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市政公用、绿地广场和商业服务业等9类(表2)。

2成都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发展历程

2.1国家标准和规范

在我国,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它主要适用于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层面,其内容主要是确定公共设施如大型剧院、博物馆、大中院校等设施的位置和规模。另一个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主要适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主要是对居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划控制,并确定其位置、等级、规模和服务半径等,以保障城市公共利益,满足居民生活要求和城市规划管理要求。

2.2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某些主要方面以及重点领域的展开和深化,在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专项规划的编制目标明确,具有突出和明确的主线,即“需求、体系、标准、布局”(图1)。从21世纪初开始,成都市结合自身发展市情,分层级深化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相继涉及了生态环保、产业经济、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五大类型的专项规划,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法定规划的不足。其中,公共设施类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市政设施专项规划、综合防灾设施专项规划等(表3)。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教育设施(幼儿园、中小学)规划、养老设施、社区服务(15min公共服务圈、农贸市场、社区综合体)规划等;市政设施专项规划如给排水、电力、通讯、燃气、加油加气站等设施,综合防灾设施专项规划如消防、防洪排涝、人防、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此类规划重点关注社会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些专项规划的深化创新,完善了成都市城乡规划体系,促进了规划的“上下衔接”与“落地”,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规划导则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实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规划编制不利于实施操作、规划实施及后期管理机制不顺等问题,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成都市公建配套导则》。导则从分析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的问题及难度入手,优化了公建配套设施的功能,诸如在文化方面增加了青少年活动中心,观演厅等,在体育方面增加了综合健身馆及综合运动场等。在公建配套设施标准上,整合提升了社区服务、交通市政和商业服务等方面的配置要求,规划还提出居住区级公建配套设施采用“6+8”方式即居住区服务中心的6项公共服务设施+需独立占地的8项设施集中设置,基层社区级公建配套设施采用“4+4”方式进行配置,即基层服务中心的4项设施+独立占地的4项设施,以此引导公共服务设施集约复合发展,使公建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和管理更加标准和规范(图2、图3)。

2.4成都市中心城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

2012年,继公建配套导则出台后一年,在落实“立城优城”战略,实现“宜人成都”建设目标,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下,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成都市中心城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规划对公建配套导则进行了优化完善,在原有居住区级公建配套设施“6+8”项及基层社区级公建配套设施“4+4”项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小学、幼儿园、居民健身设施、社区绿地、社区用房、商业服务业用房、农贸市场等8类10项15min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并对接专项规划标准形成一套适合于成都市的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标准体系。

2.5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规划

2013年,为了落实《成都市中心城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对成都市中心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以后新增的公共服务设施预留空间,推动城市基础公共服务及管理的转型升级,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规划》,规划结合各专项规划及公建配套导则等有关技术要求,明确社区综合体的概念,功能构成、建设模式及建设标准。评估《成都市中心城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中具有发展社区综合体条件的规划地块,提出布局原则,并将社区综合体所包含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考虑与一体化打造,并针对不同模式制定社区综合体在布局、建设等方面的指引。

2.6成都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

纵观成都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呈现设施多元化、管理精细化、建设集约化的趋势,各规划都有代表了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但其自成体系,其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各项设施的功能和定义也存在差异,而且标准较多,每个规划根据发展要求都会制定一套新的标准,这就会存在编制时造成使用者不知道应该依据哪个规划的问题。这也是规划工作者们在今后编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3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趋势判断

3.1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形势

近年来成都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之间的结合也愈加密切,在这种形势下,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规模与用地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控和相对合理的效果。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提高,成都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将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首先是可达性与均等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体系及设置标准都比较系统和全面,空间布局上也相对均等,但在具体建设实施时会出现不可达的问题。诸如一所私立学校对于其周边的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尽管在空间上是临近的,但却是不可达的。那么,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均等化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它还应该包括时间可达性及人群(阶层)可达性等问题[1]。其次是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由增量向存量发展的趋势。使得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已无法靠扩地建区的方式来解决,城市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复合和多元,在这种形势下,公共服务设施也存在功能复合、建设集约的趋势。2013年成都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的《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规划》即是对土地集约化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混合的初步尝试。最后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诸如老龄化、婴儿潮等问题的出现以及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都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规模、配置方式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成为公共服务设施未来发展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3.2未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核心问题

第8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Abstract: Urban fire protection plan formula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is the goal and plan of urban fir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the management basis for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of urban fir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he paper gives the brief elaboration from aspects such as urban fire protection's size basis,methods and content.

关键词:城镇;消防规划;编制;探讨

Key words: urban;fire protection planning;formulation;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X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179-01

1消防规划是城镇总体规划的专业细化

城镇总体规划主要内容是:依托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城镇主要空间、城镇结构、功能划分等城镇宏观方面的问题。城镇消防规划在城镇总体规划基础上,基于城镇安全现状,依照城镇消防规划的相关规定编制深化的专业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作为城镇消防规划的框架体系,城镇总体规划为城镇专项规划提供指导,使编制成果更加科学、完善。

2消防规划的依据

在消防技术规范中对消防的主要技术指标做了具体的规定。对建筑的长度,高度等有具体的规定,而对于城镇总体的消防规定相对较少。城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简单地由建筑组成的,城镇消防也不是简单由建筑消防组成的。

3城镇消防规划方法

3.1 分析城镇消防现状现状是规划的基础,对现状分析至关重要。对现状分析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城镇新开发区、易燃易爆危险品区、高层建筑、旧区及历史文化街区消防设施布局基本情况。

同时,在城镇这一大系统内进行消防规划,要重视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政府在城镇整个消防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了消防规划的全过程。由政府出面组织市职各部门机关出谋划策,协调各部门的步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以规划设计部门为主,要求各个政府部门予以积极配合;实施监督过程中以消防监督部门为主;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使城镇消防规划编制及实施顺利进行。

3.2 坚持系统性原则城镇消防专项规划遵循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必须以系统性原则为指导,从城镇整体布局上出发,强调城镇各个因素有机协调。一方面,城镇消防专项规划必须在城镇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另一方面,城镇消防专项规划作为专业规划,不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城镇总体规划,而应在原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布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建立起相互反馈机制。城镇总体规划应接受城镇消防规划的反馈,使消防专项规划成为城镇总体规划有效的支撑,使城镇总体规划与城镇消防专项规划衔接的更为合理、有效。

4消防规划文本编制内容

4.1 城镇消防安全布局城镇用地布局是城镇消防安全的基础,合理安排城镇主要用地,处理好各类用地之间的关系是决定消防工作的前提基础。在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处理好城镇几大类主要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的位置及相互的关系。

4.2 旧城区改造大多城镇的旧城区缺乏统一规划,居住人口密度较大,建筑质量相对较差,木质及易燃物质大量存在,因此,旧城区消防问题尤为突出。规划中应当提出:疏散旧城区人口,逐步改造,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旧城区工业企业依据规划逐步迁出;对旧城区居住和公共建筑,通过综合评价参照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保护、修缮、改造、拆迁、重建。

4.3 城镇重点消防安全地区根据城镇的现状特点和城镇总体规划布局,以及消防安全和防火规范的要求,在城镇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城镇各类用地进行消防分类,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划分为一级重点消防安全地区,二级重点消防安全地区和一般消防地区。

4.4 城镇消防重点保护单位按照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省级消防部门确定的消防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确定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城镇消防重点保护单位。城镇消防重点保护单位应逐年根据建设情况来具体确定。

4.5 消防站点规划布局城镇公安消防站以辖区灭火为主要职责,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统一指挥,协调作战。

4.6 消防车通道规划城镇消防通道与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相协调,根据城镇的发展要求和规划用地布局情况,规划城镇消防车通道体系分为三级:区域消防通道、区间消防通道和区内消防通道。

4.7 消防给水规划消防水源应建立以城镇市政供水系统为主,辅以消防蓄水池,并利用江、河、湖、塘等自然水体,满足消防用水要求,规划自然水体的消防取水口和取水平台。

4.8 消防通信规划规划中对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有线与无线通信系统及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切合实际的综合分析与评价,规划建设新的消防指挥大楼,它是整个城镇消防系统的“神经中枢”,它的建设将为消防通信中心和消防办公自动化网络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4.9 消防供电规划城镇电网实现环型供电,提高城镇供电的可靠性,对市区输电进行改造,架空线路进行埋地处理,消除因线路和设备老化而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影响高层建筑登高救援;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城镇的主干道、重要设施均应预先设置消防双电源。

4.10 城镇消防与抗震及地下空间的利用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抗震与城镇消防的关系,减轻地震灾害和连带灾害的发生。城镇消防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人防与地下空间的利用,在这些地方应按人防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保证救灾防灾能力和作用。

4.11城镇消防与森林保护森林保护与生态平衡是未来城镇的重要内容,森林的防火工作应纳入城镇消防规划的整体布局中。

4.12 社会消防体系建立市、区、街道、乡镇防火委员会,各企事业单位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在加强兵役消防队伍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地方、民间消防力量;加强消防基础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S].

[3]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Z].

[4]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要点[Z].

第9篇:专项规划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城市照明 专项规划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254-01

城市灯光装饰是体现一个城市发展情况的关键因素,城市照明规划可以作为了解城市文化、解析城市空间布局的直观工具,其是打造城市人文环境、传递城市精神的有力措施,同时是提升城市全方位质量的关键城市规划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国内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城市硬实力日益增加的今日,城市的照明规划的重要性渐渐被社会所认识和赞同。通过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让以后的照明系统建设有合理的参照。引入先进科技,改变传统观念,提升城市照明规划水准与科学管理照明系统。跟随城市发展步伐,这对全面改变城市照明现况有着关键作用。

一、我国城市照明规划的发展情况

在城乡建设部门、发改委和照明规划设计机构的带领下,国内当前对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关注可以说相当关注,然而就当前的考察数据来分析,当现在为止,国内对城市照明规划的探索仍比较浅薄,已存在的城市照明设计主题、内容、标准以及作用尚难以达成统一。部分规划只是书面效果,达不到引导建设的效果。首先,城市照明规划变为照明工具书,未能对照明的对象做较详细的描述,比如公路、装饰、建筑。常常各自制定适用性强然而却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规划内容繁多重复,缺乏鲜明和创新的特点,给人们带来的感受通常是规划的内容相对合理,却不能针对每个城市的特点进行设计;其次,城市照明规划设计更多偏向于概念,实施性并不高。照明规划的设计图和效果图虽然数量可观,质量上却得不到保障,在细节描述上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具有这种特点的规划设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照明规划的问题,难以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难以真正促进城市照明规划事业的发展。所以,根据国内城市照明规划的特点,目前其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一是城市照明规划人性化,也就是说要让以客观物质为核心的照明规划逐渐向以市民的感受为核心过渡,让人们的视觉感官作为规划的主导,而不是空间状态;二是大众参与,社会是通过融合不同作用的群体而形成的,有着多元化的特征,照明规划不该是占小部分人群所设计的图纸,而应该是由大多数市民所决定,需要站在多元价值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三是由城市运行,城市照明的关键需要突破装饰品的观念限制,需要更多地重视对城市经济水平、文化代表、人们生活习惯和绿色节能的影响与特点,合理配置周边的固有资源,持续对各个因素进行协调,使其均衡发展,不断对人力资源实现开发研究;四是城市照明规划应当具备体系化、细节化,并且保证实际的可行性。

二、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问题分析

(一)功能照明规划

城市功能照明规划只要指的是公路照明,通常是为了保证机动车驾驶人员在夜间的安全,利用道路灯光设施为驾驶人员提供快速、舒服、可靠的环境。目前在规划过程中还应当照顾到行人在夜间的行走安全,为行人塑造舒服和谐的灯光照明环境,以此获得节能环保、减少犯罪与装饰城市的效果。功能照明规划需要以适应需求、保障安全作为根本,通过合理科学地规划更一步提升城市道路照明水准,增加灯光监控的数量,不断改善城市形象。在美化城市容貌的同时还应当严格保证道路灯光规划符合环保节能的标准,使路灯管理更加合理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在城市功能照明规划过程中,需要符合城市道理功能性照明规范,对灯具的挑选、道路的亮度、光感、匀称性、光污染等要实现全方位考虑,规划应当是具备多元化、可持续、科学等特征,与此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规划成本。严格明确规划强制性项目,以此实现有效管理的目标。利用完善规划编制与改变城市照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位置,丰富照明功能,提升城市全面实力,促进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二)景物照明规划

城市景物照明规划以地区精神文化作为基础,管理与塑造夜晚的景色环境。夜晚景色的照明不只是白天景色的单一重塑,而是依据夜景的特点对灯光周围事物的再次塑造。了解夜色与周围事物的特点,将其和灯光设备进行组合,形成视觉上的感受,这是城市景物照明规划的目的。城市景物照明规划需要为城市夜景设计出全局的以及细节的意向策划,且给出具体要求与限制条件。景物照明并非是一味地追求新奇,而是应该根据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历史特点对城市照明进行规划。不断凸显城市发展特点,打造城市色彩,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调查该城市的照明现况作为首要环节,其中包含城市的生态环境、地域特点、本地风俗、历史风貌,以此确定城市照明的发展方向。继而对城市关键的轴线、地区和节点实现整理排序,科学决定发展的重点,搭建清楚的城市夜景景观照明框架。

(三)绿色照明规划

城市照明规划中的绿色环保节能符合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促进绿色照明发展,大力推动新型节能技术与节能产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绿色照明规划是比较有效的节能环保方式,其与城市的环境、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代表一个城市文化层次与管理水准。照明节能的关键是应用高效环保的光源设备,使照明规划最优化,不断提升照明品质使用户感到满意。这样不但可以保证照明质量,还可以保护环境,节约电能。在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利用合适的光源与光配来实现预期中的视觉效果,研究道路的特征,综合考虑使用哪一种光源和灯具,而非通过概念误解来挑选绿色节能的光源。

三、结束语

近几年来,国内的城市照明划获得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要想满足国内城市照明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破光感单一、文化水平较低等障碍,城市照明规划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专业的手段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以此提升城市全方位文化之旅,促进有关行业的不断发展,推动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讲,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可以称作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动作,需要设计人员发挥想象力,结合城市自身发展情况,在相关编制的指导下选择出一个最优的规划方案。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将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赵建平.城市照明设计标准及规范[J].灯与照明,2009,(01):7-10+16.

[2] 尉颖琪,王咏笑,王洁,袁樵,黄文芳.城市景观照明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照明工程学报,2015,(03):1-6.

[3] 李农,仇晨思.城市照明规划控制指标体系构成的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4,(02):65-68.

[4] 范志刚.城市夜景照明系统规划设计及控制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