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常采购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国际工程承包 采购 管理 降本 增效
一、国际工程采购的特点及重要性
(一)国际工程采购的特点
1.采购的跨国性。目前国际工程项目遍布全球,但主要分布在非洲、拉美、亚洲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当地建筑材料资源匮乏,市场供给能力有限,单纯依托当地市场与资源,无法顺利实施工程项目。国际工程项目所需机械设备、材料物资与生活物资,除当地采购外,很多设备与材料是从国内或者第三国采购并通过海运或多式联运运输到项目所在国。
2.采购流程长。国际工程设备物资采购除了国内通常的采购流程外,还需办理进出口手续与海上运输,一般情况下,从国内物资供应部门接到项目设备物资申请计划到设备物资到达项目工地,需要2~3个月的时间。
3.管理环节多。由于采购的跨国性,采购管理除了计划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等还包括进出口报关、清关与物流管理与出口退税管理等环节。
4.采购品种多样化。国际工程项目采购的特点是种类多样,品种复杂,除了施工设备与材料,还有活动房屋、生活物资的采购。
(二)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采购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重要手段,采购物资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与节点。
2.加强采购管理是海外承包工程盈利的关键点,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中,材料占比60%~70%,采购成本的下降等于利润的增长,采购专业化应当被视为“利润中心”进行经营。
3.加强采购管理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建立材料与施工设备价格数据库,为项目投标报价阶段提供材料报价依据,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国际工程项目尚未实现国际化管理,采购模式以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为主,采购管理职能被忽视,企业尚未设置专门的采购部门,或者采购部门只是一个普通的职能部门,采购管理处于管理水平低,采购费用高,供货渠道不稳定,交货周期长效率低下状态。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采购管理制度及采购内控体系,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相互独立、分离,影响采购流程的协调性,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
第二,采购电子化水平低。国际工程行业在采购电子化方面起步晚,目前处在起步阶段。供应商数据库与采购成本数据库没有形成,无法对供应商、施工设备及材料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没有实施集中采购管理。目前国际工程采购依然是以传统采购为主,没有形成全球供应网络,对大宗物资未实施集中采购管理。
第四,没有形成全球化的采购供应链。国际工程物资供应的特点是全球化,所采购设备物资跨国调遣,涉及关税、海运费、外汇支付,目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没有形成全球化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环节割裂。
第五,对供应商、物流服务商没有进行科学管理。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采购范围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当地采购、第三国采购及国内供应。目前对供应商及物流服务商,尤其是国外供应商及物流服务商没有实施统一管理,没有建立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准入制度,没有建立标准、客观的供应商、物流服务商评估体系。
第六,不具有专业的采购管理队伍。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高层对采购管理的重视程度低,通常是项目开工前期,由派驻项目施工人员在国内组织货源后派驻项目,没有专业的人员实施采购管理。
三、如何加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采购管理,现企业集约型管理
国际工程企业需针对上述问题,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强采购管理。
(一)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及监督体系
1.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包括《招标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办法》、《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物流及出口管理办法》等,用制度来规范采购流程。
2.建立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建立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自我约束和规范,使采购管理流程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监督体系。建立监督体系包括建立系统的监督流程并实施效能监察等。
(二)加快加强采购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采购平台
电子采购系统可以为采购提供良好的信息管理平台,确保采购透明化、程序化,提高采购效率。
通过电子采购平台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数据库、材料成本数据库,便于当前采购成本与历史采购成本的比对,同时为在市场上投标新的项目在材料价格上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施集中采购
国际工程项目施工用材及设备20%的品类占80%的采购成本,施工单位要对钢材、水泥、电缆、橡胶护舷等大宗材料列入集采目录,实施集中采购管理,降低价格,提高采购质量与服务水平,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四)建立并优化供应链
国际工程采购链条长,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材料的及时供给,进而影响工程进度。企业需建立一条完整的采购供应链条,对供应项目的施工设备与材料从出厂、运输到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进行实时跟踪,尤其是对临时性施工设备实施项目之间就近调遣管理;砂石料的供应,实施就近供应,甚至衍生到就近建立采石场及水泥厂。
(五)加强对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的管理
国际工程材料供应的距离长、地域广,如果出现技术或者质量问题,或者运输途中出现状况,都会对项目工程节点的完成及工期产生影响,所以加强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的管理是采购管理的重点。
1.建立相应的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准入制度。全面审查供应商、物流服务商资格,包括法人资格、经营场所、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情况、商业信誉、技术水平等。
2.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物流服务商评价标准与方法。为保证采购活动安全、顺利进行,降低风险,追求效率和成本的均衡,采购企业需要编制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与方法来筛选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
3.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对供应商的考察、选择与淘汰同样会给企业带来管理上的成本,所以必须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对不同品类供应商作区别对待。对国际工程中的关键、重要设备、主体材料供应商实施重点考察与管理;对市场差异化小,供应商多,可替代性强的材料,可以通过日常供货评价,培养一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列入供应商名录,供日常供货。
(六)树立科学采购管理理念,建设一支专业的采购队伍
企业领导层首先要提高对采购管理的重视,注重采购管理人才的培养,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国际工程物资采购管理人员要深入到项目管理中,从工程项目整体的物资供应角度去做好设备物资采购管理。
第二,企业制定专门的采购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对采购管理人员展开定期培训,培养一批具有工程专业背景知识并融合采购管理、财经税务、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外语等多元知识的复合型国际工程采购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国际工程采购队伍,从根本上提高采购管理水平与效率。
四、结语
1.1计划风险
计划风险的产生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影响到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和操作力度;另一方是采购计划管理技术的不科学设计和不恰当选择,使实际情况与采购目的发生偏差,导致采购中计划风险的出现。
1.2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的出现是由于管理层的管理人员在业务认识、市场环境判断、责任心等方面把握不足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的决策风险。
1.3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可以归为三个方面:一是,合同条例不明确,盲目签约,弱化违约责任,只是口头协议。二是,合同行为不正当。卖方为了获得更大利用,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而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例如行贿、牟取企业采购标底等,导致双方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签约。三是,合同的日常管理混乱,导致无据可查。
1.4运输风险
电力工程技术具有资金密集、生产周期长、设备品种多样、采购范围广、运输距离远等特点,除此之外,运输方式多样,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空运等多种方式,因而受外界影响较大,导致运输中存在多种风险隐患。
1.5验收风险
验收风险具体表现在质量上的以次充好、数量上的缺斤少两、品种规格上的货不对路、价格上的名不副实。
1.6存量风险
存量风险的表现有三点,首先,是采购量无法及时满足生产供应需求,导致生产中断而引发的风险。其次,是物资采购量过大,引起物资的积压,大量的物资沉淀于库存中,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导致了存储损耗风险。最后,是由于物资采购时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错误判断,盲目进货,形成了价格风险。
2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一般来说,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物资采购资金占到了总投资的40%左右,所以说物资采购管理的规划与完善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和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每一个环节,企业在进一步强化物资管理基础上,同时做好物资定额、计划以及物资采购与分类的相关工作,实行物资采购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制度化。第二,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的现代化,电力企业需要及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和新技术,建立起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让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全面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2.2建立责任风险控制
建立责任风险控制应从内部控制制度与程序上的建立着手,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特别是采购业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做到秉公处理,依法办事,加强企业工作人员间的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接着就是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随着采购模式的不断变化,物资供应部门更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同时又懂招投标、合同、法律、材料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企业只有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采购风险。
2.3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
因为电力系统所需要的物资种类很多,所以相应的采购方式也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物资我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准备的掌握相关产品的资源、生产方面的情况。同时,合适的供货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物资采购中的直接成本,可以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采购的风险。
2.4强化对供应商的管理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政府采购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采购机构工作效率,保障采购机构的工作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河南省政府采购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机构是指接受政府采购业务委托,在委托权限内,对货物、工程、服务等实行政府采购活动的组织。采购机构指取得市本级政府采购业务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
各县(市)区政府采购机构,其监督考核工作依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条郑州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负责对采购机构的监督考核工作,监督考核结果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第四条考核分定期和不定期,定期考核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不定期考核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
第二章考核要求
第五条郑州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小组对采购机构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小组可视情况邀请纪检监察、审计部门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采购人和供应商参加。
第六条郑州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向采购人、供应商、评标/评审专家等发放《郑州市政府采购机构工作情况反馈表》,征集对采购机构工作的反馈意见,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七条考核实行百分制年度考核法,考核小组根据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合格,总分达不到80分者即为考核不合格。
第八条每年度终了,各采购机构要将当年政府采购业务工作情况以书面的形式上报郑州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并按考核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形成自查报告。同时做好有关考核所需文件、数据及资料的整理工作,以备向考核小组提供。
第九条考核小组将根据采购机构当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和采购人、供应商、评标/评审专家的反馈意见等对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汇总,最终得出考核结果。
第十条郑州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根据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向采购机构提出改进意见。采购机构应当按照郑州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意见进行整改。
第三章考核内容
第十一条采购机构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情况,有无违纪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包括采购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否按规定的采购方式执行,采购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接受采购人委托完成其他采购情况。
第十三条采购机构建立和健全内部管理监督制度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岗位工作纪律要求,工作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管理操作环节是否权责明确,是否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第十四条采购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情况。包括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否开展内部培训和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等。
第十五条基础工作情况。包括日常基础工作和业务基础工作。日常基础工作有,政府采购文件档案管理制度是否规范有序,归档资料是否齐全、及时。业务基础工作有,招标公告和中标公告率,招标文件、招标结果和合同备案率,变更采购方式审批率和质疑答复满意率,有关收费和资金管理情况,有关报表数据是否及时报送等。
第十六条采购价格、资金节约率情况。包括实际采购价格是否低于采购预算和市场同期平均价格等。
第十七条采购机构的服务质量情况。包括是否及时向采购人提供服务,政府采购各当事人对采购机构服务态度和质量的满意度,是否公平公正对待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等。
第十八条被质疑、被投诉的情况。包括质疑的内容是否属实,答疑是否及时、规范,投诉事项是否成立等。
第十九条采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情况。包括是否制定廉洁自律规定;是否有接受采购人或供应商宴请、旅游、娱乐等行为;是否有接受礼品、回扣、有价证券;是否在采购人或供应商处报销应该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以及其他不廉洁行为等。
第四章评分办法
第二十条内部管理(20分):
(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及程序,没有出现重大失误和违规现象的,得6分。每出现一次失误或违规现象的扣1分,扣完为止。
(二)设置专职部门,配备专职、固定人员从事郑州市政府采购业务的,得3分。
(三)熟悉有关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参加过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在政府采购业务理论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以上的,得3分。
(四)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制衡机制的,每出台一个内部管理制度得1分,最多得5分。
(五)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情况。参加各级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人数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得3分。
第二十一条基础工作分日常工作和业务工作(40分)
一、日常工作(15分)
(一)政府采购档案管理规范、完整的,得3分。
(二)在政府采购调查研究、理论探讨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其经验材料被省、市级部门(含新闻媒体)采用的,得3分;被中央级部门(含新闻媒体)采用的,得5分。
(三)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大胆创新,对改进政府采购工作起重大积极作用的,得4分。
(四)积极配合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得3分。
二、业务工作(25分)
(一)委托协议签订符合要求的,得2分;
(二)按规定的采购方式执行的,得3分;
(三)按规定的时间制作采购文件,且采购文件编制规范、细致、严谨,没有出现重大纰漏的,得5分;
(四)采购信息的媒体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得3分;
(五)采购程序规范、合法,招标会场组织严密、秩序井然的,得4分;
(六)专家抽取、使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得2分;
(七)按规定受理供应商的询问与质疑,答复满意率95%以上的,得3分;
(八)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报送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真实、齐全、完整的,得3分。
第二十二条服务质量(20分)
(一)能及时按委托协议有关规定,向采购人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得4分;
(二)每个项目采购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及时组织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得2分;
(三)政府采购当事人对采购机构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得8分;受到组织政府采购活动书面表扬的,得1分;
(四)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率高,出现废标标段现象不超过所政府采购项目数量10%的,得5分。
第二十三条廉政情况10分:制定廉洁自律规定的,得3分;无违规违纪行为的,得7分。
第二十四条其他综合因素10分。
第二十五条考核小组将对以下内容予以扣分:
(一)在政府采购业务过程中,对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予采纳或拒绝接受检查的,经多次督导无效的,扣5分。
(二)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因自己的工作失误或违规操作,造成采购人或供应商质疑和投诉。被质疑内容属实造成废标的,每发生一次扣5分,内容属实不影响废标的,每发生一次扣2分;被投诉事项成立造成废标的,每发生一次扣6分,被投诉事项成立未造成废标的,每发生一次扣3分;质疑或投诉事项成立造成采购活动中止的,每发生一次扣5分。
(三)为获取自身利益,向采购人及其他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不正当利益的,扣8分;与其他采购机构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扣5分。
(四)以不合理的条件排挤其他合格的潜在供应商参加采购活动的,扣5分;向供应商或其他人员泄露应当保守采购秘密及其他商业秘密的,扣6分。
(五)出现篡改所的政府采购项目有关原始材料或丢失的,扣6分。
(六)未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批准,擅自承接列入采购目录范围内的政府采购项目的;超范围承接政府采购项目的,扣6分。
(七)出现下列情形的每有一次扣3分,主要包括:
未在指定媒体信息的;信息公告时间不符合要求的;采购预算300万元以上(含300万元)项目未按要求公示技术参数并组织专家评审的;对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制度未在招标文件予以体现的;未按要求报送招标业务统计报表或报送材料不完整的;缺席参加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会议的。
(八)其他因素扣1-10分。
第五章考核结果及责任
第二十六条郑州市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综合考核小组意见做出考核报告。考核结果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媒体上予以公布。
[关键词] 药学服务;医疗服务;一级、二级医院药剂科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35-03
药剂科作为医院的重要辅助科室,其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医院药品的采购、保管、调剂,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建立药学信息系统,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以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已经从传统的单纯药品供给及调剂转变成为患者提供全面服务,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1]。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药剂科的管理开始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其重要性众所周知[2]。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总的医疗资源有限,我国大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药剂科都存在着不足,严重阻碍了优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1 目前我国一级、二级医院药剂科管理面临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一级、二级医院药剂科在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很多一级、二级医院药剂科的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都沿袭传统工作习惯,把某某老师做的或某某领导说的当做工作指南和规范,认为老师或权威人士说的、做的就一定合理合法,以人治代替法治。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①药品采购环节不正之风严重。《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规定,严格实行采购、质量验收、药品付款三分离,并且在采购活动中要坚持质优、价廉的原则,但是由于大部分一级、二级医院的负责人都不是药学专业人士,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并不熟悉,这就导致药品采购环节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为腐败受贿提供了土壤。部分采购员经受不住考验,在市场经济的诱惑下私收贿赂,在药品采购工作中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一些不法药商大开方便之门,使一些高价药、劣药、失效期临近药品甚至是假药有了流入医院的可能,大大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看病成本,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4]。②门(急)诊发药窗口工作强度太大。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关心和需求以及国家农医保制度的推行,很多一级、二级医院的就诊患者越来越多,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但是药剂科却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业务量大大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增加专业人员的配置。有些医院门(急)诊药房值班人员每人日均调剂处方达200~400张,每张处方平均耗时仅1~2 min,经常是处方上怎么写就怎么发,不可避免地使“四查十对”和审核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把好药品质量关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1.2 药品的效期管理缺乏力度
当前,很多一级、二级医院的患者常会从药剂科领到快过期甚至是已经过期的药品,难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这是因为缺乏有力的药品效期管理制度[5],主要变现为:①对于带包装盒发放的药品,应本着“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定期检查(每季盘点),但是由于库存量太大或药品滞销及遗漏的原因,造成大量药品过期报废。②药品本身易失效。有些药品的有效期较短,或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如抢救用药市场供应不足,调剂进医院却又没有及时消耗,或由于采购员疏忽大意以及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而违法采购的过期药品。如果调剂人员在没有按照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把这类药品发放给患者,从而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造成了严重影响。③一级、二级医院每个临床科室都必须配置抢救车,但是抢救车上的常规备药一般都属于急救针剂,因此备用量不会太大,常常是散装的几支,而且安瓿上经常只印有药品批号而无有效期。急救车上的药品并不参与日常的药品流通,如果一级、二级医院临床科室对抢救车的管理比较松散,则容易发生急救车上的备药过期而不知的现象。④对于拆零使用的药品,如口服药片摆药,为了缩短患者窗口等待时间,需预先拆除药品包装,把药片或胶囊统一放入摆药瓶,但是由于药品裸片脱离了原包装而摆药瓶封闭不严、摆药时经常接触空气、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药品变性变质[6]。
1.3 药学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陈旧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医药学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尤其是一级、二级医院药剂科的从业人员都离开学校多年且平时没有注意对原有知识的更新和再学习,造成医药知识与时代脱节,主要表现为:①自身缺乏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没有自觉再学习;②基层医院往往缺乏人才培养意识,认为药房的工作简单,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7],殊不知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享有高品质医疗服务意识已经对药学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专业的药学人员比例偏低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三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目前很多一级、二级医院专业科班出生的药学人员严重缺乏,药剂科专业人员远远低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这使得药剂科管理和日常工作经常捉襟见肘并缺乏专业性,难以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
2 提高一级、二级医院药剂科管理水平的办法
2.1 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各级医院的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药剂科下设部门必须制度上墙,工作人员必须要通过本部门的管理制度专项考核。
2.1.1 建立健全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药品采购是药品进入医院供给患者使用的前沿环节,在这一环节把好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药品采购环节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购进药品的信息定期公示,包括药品中标与否、购进价与招标价对比、药品厂商、品规、剂型等,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对药品保管及药房调剂的监管,争取从源头到终端掐灭医药行业不正之风,同时也减少了劣药假药滋生的可能性。
2.1.2 引入药品招标“二次议价”机制 所谓“二次议价”是指医疗机构在省级药物招标结果的基础上,对中标药品进入医院采购之列时,进行再一次杀价。省级药物招标的标准趋向整体性,而医院区域性、个体性差异却客观存在,如物流及医院药品销量等。进行“二次议价”的本质是释放买方的议价能力,一级、二级医院可通过自己的优势(比如物流便捷、药品销量高等)对中标药品提出降价要求,从而再次降低成本,而在同一区域实行“二次议价”,则可以对比不同医院同一药品的价格。由于是自主议价,不存在统一下限标准,因此在限定了最高价格(省标)的基础上无下限地压低药品购进价格,将会最大程度地降低药品成本。“二次议价”符合市场规律,能够改善流通秩序,降低药品价格,遏制回扣促销,通过“二次议价”机制最终达到降低患者治病成本的目的。
2.1.3 建立健全的药品效期管理制度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引进新药时要有一级药库录入药品的批号和有效期,此信息会随着二级药房的领药下传。药房可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设置效期报警时间,定期查看报警模块,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查对快过期药品。对于已经确定为快过期的药品可以通过《药讯》的形式发放给各科室医生,请医生在合适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这些药品,另外《药讯》也可以向医生发放一些药房库存新特药品的资料,以免因医生对新特药的信息不通而导致药品积压,最终导致药品失效。以最小裸包装使用药品,对用量大周转快的药品裸片使用,可在拆除原包装时查对药品效期;对用量不大周转不快的药品裸片使用,必须在摆药瓶贴上说明该药批号和有效期的标签。临床科室要建立抢救车药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抢救车上的药品必须配有原本包装盒。药品效期管理是一项细致漫长而又重要的工作,每位药剂科工作人员都应该认真对待。
2.2 提高药学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国一级、二级医院药学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很多人只能做到照单发药这类基础性的事情,难以参与及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用药咨询。因此必须提高药学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让药剂科的工作从以供给药品为重心过渡到以患者为中心[8],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对药剂科现有人员的培训,多举办学习班,每年的继续医学再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不定期考察学习成果;作为领导应该具备前瞻性,要有计划地派年轻药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临床药学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优化现有药剂人才资源[9]。②在优化药剂科现有人才资源的同时,可以考虑吸收新鲜血液和引进高级专业人才,经过不断地新陈代谢和优胜劣汰,打造一支高效高能的药学专业队伍。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一级、二级医院在药剂科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很难切实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程程.辽宁省中医院药学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2] 周顺.医院门急诊药房工作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5):117-118.
[3] 胡毓熙.对提高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水平的一点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5):1118-1120.
[4] 林琳.药品质量风险规制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11.
[5] 王晓萍.浅谈医院药品效期管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118-119.
[6] 孙美娟.我院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与信息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47-148,163.
[7] 张良明,陈永志.基层医院药剂科管理构想[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5):157-158.
[8] 陈亚,柯丽萍.因材施教提高药学函授教育质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3-24.
关键词:博物馆 财政资金 政府采购管理
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使得博物馆参观人数逐年明显增加,对博物馆相应的配套设施需求增加,我国中央财政每年投入30亿元人民币,为博物馆免费开放提供经费保障。作为博物馆财政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政府采购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强博物馆政府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
政府采购就是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为从事日常的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完善、合理的政府采购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采购资金,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博物馆类事业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相关规定,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并进行有效地内部控制和监督,可以起到防止和减少营私舞弊、的积极作用。
对政府采购实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水平,又利于国家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进而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
二、博物馆类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特点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z产的实物的场所,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其采购业务有着与其他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不同的特点。
(一)采购的专业性较强
文物修复的工具、展柜、文物保管库房除尘、消毒设备等的采购都比较特殊。要求采购人员对这些设备熟悉、对市场比较了解。
(二)博物馆的某些业务采购的风险较大
尤其是文物藏品的征集采购,容易受到现有的文物市场不良商贩的干扰。
三、目前,博物馆类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博物馆业务部门的采购预算编制的随意性较普遍
博物馆业务部门对项目采购预算不够重视,预算编制有一定的随意性。由于对预算重视不充分、对本部门工作缺乏长远的计划,往往出现购买需求与预算编制不一致的现象。另外,由于博物馆办展的工作特殊性,在展览的策划和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和展示方式的变化,导致展览的制作经费每次差异和变化都较为明显。而且,在交流展览的双方签订的协议过程中,由于双方的一些未尽事宜(如文物运输费和保险费的变化、人员差旅费的变化),也会导致展览的最后决算费用忽高忽低,偏离预算较为明显。
(二)博物馆类事业单位的采购制度不健全,采购方面的内部控制缺乏
近些年来,随着财政对采购工作的规范和控制加强管理,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也日益规范严格。实际上,很多单位内部没有建立规范的采购制度、更未成立采购小组。如大连市现行的政府采购限额方面规定为达到30万元以上必须公开招标,其他超过万元的不足30万元的采购项目的采购方式实行三方询价的方式。
(三)由于博物馆政府采购专业性较强,许多采购没有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选择适合博物馆特点且行之有效的采购方式
博物馆的文物征集的特殊性。社会上的文物市场鱼龙混杂,且文物一般价值不菲,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文物征集制度,就会遭受巨大损失。而且,个人征集文物容易征集到一些目的性不强、缺乏系统性的文物,甚至发生营私舞弊的现象。
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和制作也应加强管理。今后博物馆展览策划将向着“策展人”的方向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内部普通业务人员难以胜任这样综合复杂的工作,通常需要多各部门及人员的通力配合。
(四)博物馆政府采购缺乏独立的监督机制
2016年大连市下发文件推进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为内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刚进入起步阶段。因此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机制也鲜有单位施行。
四、加强博物馆类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博物馆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
规范政府采购工作首先从编制采购预算开始。具体流程如下:根据市财政政府采购相关文件要求,业务部门负责人将年度采购计划上报财务部。财务人员根据当年度财政预算批示、并与采购小组讨论,同时听取各部门负责人的意见,确定最终采购项目内容。预算中未上报的、确属紧急情况的项目经采购小组审批通过可以追加调整。一般情况下,本年度预算未明确提出的采购项目本年度不予执行。
(二)健全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加强政府采购的内控管理
针对事业单位政府的采购管理,应建专门采购管理组织和机构建立健全采购预算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小组,小组成员的岗位按照不相容职责分离的原则进行设置。定期和不定期查找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各方面的风险点,并进行制度设计,查找不足和漏洞,随时完善单位的政府采购制度。
综上所述,要高效、合理地利用财政资金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博物馆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具体分析博物馆业务工作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控、监督,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岑智丰.关于完善事业单位非招标政府采购方式的探讨―――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J].商,2015(1)
关键词:药品采购;管理模式;模式建立
一、对重点部门与重点岗位的分析
药品管理任务开展阶段要协调好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在分配任务时考虑全面因素。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对药品的采购环节进行监管,保障医疗服务的完成质量。药品采购监管部门与岗位职责如下。
1、对管理部门和岗位的分析
管理部门在开展日常监管工作期间对药品的采购现状会有初步了解,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所制定的管理计划更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是管理部门工作体系完善的方法。会针对药品的质量与生产日期进行重点管理,新类型的药品在采购环节中要充分考虑是否能够达到建设目标,采购会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业务科室有私自采购药品现象,存在采购审批不合理现象,特别是对新药采购申请资料的审核不够严格,药品采购计划审核不够严格。再次是对药品采购与使用情况也没能进行定期的检查、考核和督察,对药品采购发票缺乏准确审核,有提前或拖后支付货款现象。
2、对采购部门和岗位的分析
药品采购部门没能对药品采购情况进行具体的统计、分析,拟订的采购计划不合理,存在私自采购药品或超计划采购药品的现象。药品采购目录拟订缺乏合理性,对新品种药物的采购申请资料查询和初审不够严格;药品采购发票核对不准确,没能按物价政策及时调整药品零售价格,故意拖延验收;药品库存报表不准确,未能及时准确上报、反馈药品采购、验收情况等。
3、对使用部门和岗位的分析
在药品使用方面,处方医师没能自觉遵守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规定、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规范使用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开具处方时存在超范围、超剂量开方等不合理用药行为。各科主任未能按规定程序进行新药申请,优化新药引进,保证临床用药的先进性,防止出现药品临床非法促销现象和有处方权的医师接受药品经销商回扣的行为。
二、采取的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
有关于药品采购的相关制度要及时完善,以采购阶段常见的问题为改进依据,完善并补充现有的管理体系。药品管理是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的,由管理部门负责向基层落实,开展时如果遇到不合理的情况,也要及时改进,以免影响到药品行业发展。医院单位也要加快管理制度的完善速度,在各科室确定管理形式,并指派负责人对药品的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为工作任务进行打下坚实基础。工作任务的划分要科学合理,观察是否会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严格控制控制药品采购对实现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有很大的帮助。各部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也要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工作上的交流沟通,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制度落实不彻底的现象。
2、建立合理的采购流程规范采购管理
确定采购计划后首先要与管理部门相互沟通,确定最佳的采购方案,审批报告得到批准后可以进行接下来的采购计划。采购数量要结合使用消耗量来进行计算,采购后进行对账处理,这样更有助于节省资金使用,使采购环节更合理的进行。采购过程中执行采购目录,公开采购流程,限制采购权限,进一步理顺药品采购、验收、使用、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实行逐级审批。制定统一的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台帐,确定各项工作责任人。采购有审批,论证有记录,管理有分析,并把药品的采购与使用与考核挂钩。
3、建立监管机制促进药品合理使用
通过监管体系完善来促进药品的使用更科学合理,采购管理模式要根据药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时的更新进步,为接下来所进行的药品使用管理计划创造有利条件。需要使用药品时要严格的填写记录表,以免影响到后续的审核,对于药品的使用监管要定期进行,观察资料中所记录的内容是否符合使用标注,发现不合理的现象更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避免问题在药品采购与使用环节再次发生。药剂科每月统计金额排序前15位的药品和使用该药品排序前15位的科室、医师;每月还在门诊随机抽取500张处方,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评价。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并对照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评价,在院内通报不合理处方和评价结果,对用药不合理的科室、个人及时进行干预。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与行风建设,与奖金发放挂钩。
4、加大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印发法律法规手册,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医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对采购和使用等重点岗位,明确纪律要求,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廉洁意识。建立医德医风档案,纳入年终考核,纪检人员参加与药品目录修订和引进新药的讨论,并定期对讨论,审批等资料进行抽查,针对异常用药情况,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通过讨论及时解决,保障真正实现有效、安全、经济、合理用药。
三、对违反规定的处置
在药品采购、使用过程中对违反规定的个人,初犯者由本院纪检部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第二次违反者写出书面检查并扣除其奖金;第三次违反者对责任人进行院内通报批评,并对其进行一次申告待岗。超过三次者责令其待岗学习,延迟该医师的职称晋升和进修,并不得参与评优。还要参加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教育,期满须经考核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情节严重的移交监察机关处理。
四、新模式运行后的成效
1、药品采购更规范
以前药品采购是由药剂科制订计划经领导审批后直接向定点供应的医药公司购买。现在实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通过卫生采购中心平台进行招标,再由协管公司供货,接受中心监督,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直接采购的弊端。更换新品种时每一个品种均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会议上讨论投票,避免了盲目追求高、新、贵的问题,确保质优价廉的药品进入医院,切实降低了药品的成本,降低了药品消费比例,减轻患者的负担。
2、药品使用更合理
制度完善后,明确了奖惩办法,避免了临床非法促销和不合理用药。临床医师用药谨慎了,各科室严格按制度执行,特别是在抗菌药物应用上,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规范使用实施细则,严格按照三级管理使用。全面规范了临床用药秩序,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优化流程、加强管理,药品结构趋于合理。临床用药合理规范,一些不良反应多,临床长期不用的药品品种被淘汰,临床需要疗效确切的专科用药被引进。
结语: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应用新的管理模式,避免了药品采购、使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提高了用药质量,保障了用药安全,降低了药品成本,在药品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统一了采购渠道,有效建立合格供应商信息库和合格供应商评估制度。集中采购,从源头上确保供应商合格和规范。同时,与合格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能享受商家提供的大客户各项优惠条件和优质服务。如上述企业电梯采取分散采购时,选择品牌不一,质量、安装及售后服务良莠不齐,实行集中采购后,与中标厂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统一了品牌,不但获得产品优惠价格,又享受了大客户服务优惠条件,维保期和质保期都得到相应延长,付款条件、免费仓库保管时间都提供优质服务,由于资源的整合,企业提高了话语权,厂商高度重视和维护长期合作关系,解决问题反应速度快,工作质量、成效明显提升。组建专职采购队伍,避免分级项目和单位采购部门重复设置,使机构扁平化,大幅降低人工成本。集团成立专门采购中心或责任部门,专职于集中招投标、采购与供应工作,避免了分公司或项目重复设立采购部门,增加人手现象,项目施工进度申报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计划做好采购与供货组织实施,项目专心于施工建设,把精力放在施工质量上,分工明确,各尽其责,避免了人浮于事,达到大幅节约人工成本目的。组建采购队伍,通过不断磨练,致力于采购、流程科学管理的提升,形成专业性强、整体素质强的采购队伍,为进一步做好集中采购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为采用ERP物资采购管理系统提供条件。通过ERP管理系统,建立专业化分工合作、公开透明、相互制约、协调配合的规范和优化管理标准,全面优化企业集中采购业务流程,提高集中采购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形成内部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采取ERP系统管理、公开招投标、集体决策等投标方式,大大提高采购的公开和透明度,有效规避和防范采购风险,杜绝采购过程暗箱操作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提高公司规范化管理程度。
集中采购实施所采用的一般管理模式:
(1)建立建全的组织体系。成立由企业高层牵头,相关技术、采购、财务、监督部门组成的集中采购领导小组,下设评标委员会及集中采购中心,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组织实施集中采购日常招投标和采购工作。
(2)进行项目大宗材料设备需求总量摸底调查。摸清整个企业需求总量,了解原采购方式,多方收集和听取各项目建设性意见,供采购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集中采购可行性实施方案。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建立集中采购物资目录,梳理出批量大适合操作的物资纳入目录,从易入手,先行试点,循序渐进,逐步扩大集中采购的范围。
(3)合格厂商推优。对拟实施的集中采购物资,可由各项目分公司推荐2到3家区域合作记录良好的厂商,供采购领导小组参考,与供应厂(商)进行战略性谈判和考察,初步了解价格优惠条件和服务模式,由采购领导小组制定合适招投标方式与方案,建立与中标合作厂签订长期战略性供货协议,努力实现以最低的采购成本获取最大优惠条件。
(4)建立实施业务流程。由实施采购的执行部门编制钢材集中采购业务管理流程和实施细则,经采购领导小组审批后下发执行,流程包括集中采购物资请购流程、招投标流程、合同签订审批流程、结算流程等,明确采购计划申报、(总部实施部门、项目、厂商之间)的业务衔接、人员联系、合同签订审批、到货验收、业务结算等工作程序,指导集中采购日常工作,使集中采购工作有序进行。
(5)强化制度化建设,加强过程监督和奖惩制度。集中采购涉及多部门、多项目、多单位,组织协调非常关键,需要统一思想和全局意识,打破固化思维,因此,必须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如实施方案、采购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形成统一集团管理模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相互扯皮,确保采购工作的贯彻实施;同时,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考核工作可与岗位职责落实情况、项目成本节约、工作效率挂钩,使上下同心,目标一致,真正起到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保证产品质量、确保施工进度的目的。
(6)形成集中采购工作指南手册,指导日常业务。工作指南是集中采购工作中有效指导各项目如何按照既定步骤和程序实施采购工作一种指导性文件,可装订成册,下发至各项目,作为日常工作指导。一般内容包括工作程序、进度安排、技术对接、人员联系、具体做法及办理内容及完成时间、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等,成为实施过程业务指导必不可少得工具。
关键词:电厂;物资采购;优化管理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力企业获得了较为平稳的发展,其中物资采购管理是电力企业经营中一项主要工作内容,电厂要想实现现代化的企业规范化制度及商业化运营就需要将物资采购管理这一工作进行质量水平的提升,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工程建设能够获得充足的物资支持,并且通过物资管理确保其符合电厂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电厂物资采购管理概述
物资采购是在遵循国家法令、政策规定、企业生产组织、物资供应体制与渠道等各方面合理化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与科学管理方法,优化物资供应,降低采购成本,为企业生产提供合格、足量的物资[1]。在现阶段的电厂经营中管理者对物资采购工作的重要作用还缺乏正确的认识,物资采购工作并不能看作是电厂的后勤工作的内容,而应该认识到其先行性作用,这一工作需要经济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完成,电厂物资管理工作中的定额、计划、组织以及协调等方面都包含其中。并且物资采购还与电厂的生产、安全、工程、财务等工作有关联,要想实现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确保其生产的安全性以及具备充足的物资保障,要想使其物资采购实现供应快、费用省、质量好就需要建立完善内部运作体系和提供财务上的支持,达到物资采购与生产运营相结合发展的状态,突出平衡统一的特点。
物资采购是电厂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确保其生产建设的正常开展,也可以促进电厂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力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位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内容,要想获得经济上的发展就需要将电力作为先行内容。电厂经营是一个发、供、用为一体的程序,电力不能进行储存,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保持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下。当前电厂运营的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如果相关机组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对电网造成损坏,出现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确保电力的稳定持续供应是非常重要的,避免出现供电事故。电厂要实现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就需要加强物资采购的优化管理。
二、在电厂物资采购优化管理中制定物资定额及供应计划
物资采购主要是通过编制和实施物资供应计划来进行的,而严格的物资定额管理是搞好物资计划的重要基础[2]。在具体的物资供应计划的制定中需要依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上级的生产、基建计划与企业制定的生产、基建计划,另一个是物资消耗和储备定额,主要是对不同物资需要数量的一种依据。物资消耗和定额是供应计划得以制定并实施的关键,而缺少了供应计划则会影响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进步。
物资定额的制定需要遵循要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第一个是"好",值得是制定的定额要具备稳妥性、先进性、可行性的特点,能够充分的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促进生产基建工作的完善。第二个是"准",就是定额需要准确可靠,要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相关的定额信息资料,实现报表的准确统计。第三个是"全",是说定额要保持完整性,其中包含的主要及辅助的物资材料都要齐全,还应该包含单项及综合定额内容,这样才能做到完整齐全。
物资供应定额的制定需要获得群众的支持,组织班组、车间、科室合作开展这一工作,还要获得计划、设计、技术等部门的积极配合。物资消耗定额则可以按照电厂原来的生产建设中相关的统计信息作为参考,综合考虑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动等因素,根据技术人员及工人的经验进行图纸的设计,进而实现消耗定额的编制。物资储备定额通常有经常性与季节性等类型。这些物资定额编制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了。在计划制定中要避免出现片面性的问题,通过调研去了解需要的资料信息,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且与主管机构的基建计划及生产计划相一致。物资定额与物资供应计划完成后物资采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两方面内容的正确与否,会对物资采购的数量、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实行招标采购,规范物资采购行为
招标采购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采购,也属于择优采购,实行招标采购由买主设定标底,招若干卖主,择优采购,增加了采购透明度[3]。能够有效的削弱行业中的不正之风,避免在物资采购中出现腐败、不正当交易等现象,为采购的设备、材料的质量及投资效益等提供保障,也可以减少采购成本,降低风险,使得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获得供货企业优良的售前、售后服务。
电厂日常运营中进行的原材料采购,需要将目标确定在那些信誉、质量都有保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合资、联营企业之中,买卖双方提前对供货合同进行商讨,也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制定中、长期的供货合同,特别是对相关货款结算、质量纠纷等问题进行明确,加强货源供应的稳定性,还可以实行统一的物资配送的方式进行采购,能够避免车间、科室等自行进行采购的情况发生。
四、完善规章制度,实现物资采购管理的优化
现阶段部分电厂存在内部管理不严格、纪律松驰、浪费严重等问题,缺乏自我监督及自我约束意识,物资采购权及职责分工不够明确,造成了乱采购、招投标推行力度不足等问题[4]。使得电厂运营中出现物资积压、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等情况,增加了电厂的损失与物资的浪费。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努力实现电厂的物资采购制度化发展,实施有效的措施去达到物资采购管理的优化。
首先需要完善并严格执行物资管理制度与设备、材料招标管理规范,使得物资管理工作的基础部分能够得到强化,比如物资定额、物资分类、采购分工等工作,使得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发展,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按照规范行事,对原有的管理问题进行改进,让物资采购管理实现全过程的制度化进展。
其次就是加强对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监督,这一工作要严格的执行国家相关的法规政策,按照市场管理规范及财经纪律行事,在实际的物资采购中要对物资的质量、价格、厂家信誉、运输距离等进行对比分析,让市场调节机制作为物资采购优化管理的辅助,增加采购渠道,减少采购流程,进而实现物资采购成本的降低。在管理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扩展电厂的供货渠道,在保障电厂的生产建设都能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使其物资采购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最后就是增强物资采购管理的现代化特色,在电厂管理中应该积极的对先进技术与管理制度进行推广,提高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效率,形成物资采购管理的信息网络,包含管理工作的各个程序,在信息系统中加入物资定额、合同管理、库存管理、统计报表与设备材料的采购、加工渠道等物资采购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形成完善的资料贮存和检索系统。
结束语:
电厂物资采购管理的优化应该根据自身不同阶段去制定适合的目标,对客户、企业及供应商之间的综合需求进行分析,能够有效的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管理的优化既需要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对技术工作加强重视,实现不同信息的整合,逐渐形成电厂物资采购的管理网络系统,提升系统安全性能与管理水平,防止物资采购中出现资金漏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庆伟. 电厂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4,20:273.
[2]叶君红. 基于坑口电厂的物资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9:82-83.
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是集团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资产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最大化。通过上述现状的分析,集团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的管控。
(一)实行集中管理,强化整体观念
集团应对固定资产的新增、报废、处置、调拨(下属企业间)实行集中管理。下属企业按集团确定的投资导向和原则,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安排投资项目,经审批后实施。集团根据企业整体经营情况,集中调配各下属企业的资产,实行集团企业资产动态共享使用,解决资产短缺和闲置并存的问题。通过实行集中管理,打破单一企业思维,强化整体观念,提升固定资产优化配置及使用效能。
(二)完善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管理制度,在对生产经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各下属企业的固定资产预算额度,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的变化,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建立固定资产投资论证制度,强化项目效益评估及可行性分析,并推行“谁使用、谁承担”的原则。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估机制,对项目的实施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考评。通过上述措施引导下属企业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资金,避免重复投资等企业资源浪费。
(三)建立各项资产配置及使用效率指标,实行标杆管理
通过设立生产及办公场地、车辆、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从固定资产购置建设的源头杜绝奢靡浪费的现象。建立房屋、车辆等重要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对标机制,通过设置关键指标并进行对标监控,定期通报考评。通过人均办公面积、车辆百公里油耗及维修费、出租收入增长率等指标强化资产全成本意识(包括购置或建设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处置成本以及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引导下属企业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优化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四)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
理机制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涵括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集团企业应建立严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采购管理制度、盘活及日常管理规范等。各下属单位应在集团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细化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其中包括:1.人员的配备要落实。企业内部应配备素质优良的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同时各使用单位应配备兼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以落实。2.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制度。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抽查,每年年终进行一次全盘。对盘亏资产进行原因清查,落实相关责任人并进行考核。3.加强对调拨、维修、借用的管理,及时办理调拨手续,更新系统信息。4.制定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权限和流程,特别是加强报废设备的回收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的闭环管理。
(五)鼓励闲置固定资产的对外盘活
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存放超过一年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对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来说,闲置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很低,但是企业却需要承担相关的成本费用,占用企业宝贵的资金资源。所以对于不能通过企业内部调拨进行盘活的闲置固定资产,集团应制定相应机制鼓励闲置固定资产的对外盘活,特别是闲置的大型设备或房屋资产。鼓励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并建立相关配套管理办法。通过出售、置换、合作、出租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不仅能减少企业资产闲置带来的损失,还能提高闲置资产的使用效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和现金流。
(六)搭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
为了实现高效的固定资产集中管理,集团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发展,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应征求资产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士的意见,力求结合企业实际建设科学健全合理的管理平台。通过搭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帮助下属企业提高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效率,同时利用系统强大的分析能力对属下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摸查和动态监管,实现提高整体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最大化的根本目标。
二、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