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管理科学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科学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科学知识

第1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科技馆;教育;计时工具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2-17

一、科技馆教育特点

科技馆教育具有系统化、连贯性、直观参与性等特点,在科技馆,展品的布局方面通常采取学科归类的方式,相同知识点的展品会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展示,因此对某一学科感兴趣的观众可进行系统学习。每个展品之间都有一定的主线贯穿,或是时间或是人物,以便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另外,科技馆的知识学习有别于课堂学习,其直观参与性和课堂学习以知识点记忆为主,科技馆则是手脑并用,边动手边动脑,提倡“做中学”。

二、古代计时工具初探

1.日晷

日晷是一种古老的计时仪器,几大文明古国,如埃及、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有使用日晷计时的记载。日晷的种类有很多,有赤道式日晷、水平式日晷、等高仪日晷、地球仪式日晷、反射日晷等。赤道式日晷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作“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石制的圆盘叫作“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子、丑、寅、卯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每年春分以后看盘上面的影,秋分以后看盘下面的影。日晷只要适当地调整晷针的倾斜角度,与地球的自转轴平行,就能在不同的纬度上使用。观众参观展品后会激发其兴趣点,随后可参加相应的动手制作教育活动,通过亲手组装日晷,了解其构造、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制作完成后还可以现场报时,掌握日晷的计时原理并检验制作的准确性。

鉴于技术的局限性,日晷计时只能精确到时辰,无法显示刻。下面接着学习另一种更精密的可记录时、刻、分的计时工具――水运仪象台。

2.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建于北宋元v年间,距今900多年,台址位于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它是一座大型的天文钟,集计时报时、天文观测和星象显示三项功能于一体,总高度将近12米,台底7米见方,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综合程度最高的大型机械装置。这座天文钟的结构分为三层:顶层为浑仪,用于观测星空,上方的屋形面板在观测时可以揭开;中层为浑象,用于显示星空;底层为动力装置及计时、报时机构,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与浑仪、浑象相联,使这座三层结构的天文装置环环相扣,达到与天体同步运行的目的。

水运仪象台正面的底层为塔形报时装置,塔的最上层有3个木人,中间着绿衣者每到一刻击鼓一声,右侧穿红衣者每到时初摇铃一次,左侧紫衣木人每到时正叩钟一下;最下两层为夜间值更者,举牌显示更点,并敲击金钲告诉人们某个更点已至。整个报时装置巧妙地利用了多个小木人,钟、鼓、铃、钲四种乐器,不仅可以显示时、刻,还能报昏、旦时刻和夜晚的更点。水运仪象台以水为动力,但并非只是简单地用水冲击水轮,而是通过精巧的机械设计,利用流量稳定的水流实现等时精度很高的回转运动,借以计时。水运仪象台的机械传动装置类似现代钟表的擒纵器,英国的李约瑟认为其“很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参与和观看多媒体的方式,深入了解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原理、功能、作用、历史价值以及中国古人先进准确的计时方法,并可进入水运仪象台的内部观看其原理演示;如果观众对原理感兴趣,可一并参观另一件展品――现代擒纵器,以进一步感受古人的聪明智慧。

科技馆将枯燥、抽象的课本知识以生动、直观、互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能有效弥补学校科技教育的不足,解决学校和课堂教育不易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将管理分为四大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其理论的核心是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2、现代管理学之父:

第3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科学管理;知识

1知识管理的先驱

科学管理对于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认识,是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有力证明。

1.1科学管理中的知识对象

在科学管理中,知识对象并不是一个明确提出的概念,但是已经开始用知识的眼光来看待对企业有用的对象。

企业中的知识基础很广泛。企业中每项劳动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按照正确的劳动方法,就容易顺利地完成工作。对于熟悉的劳动,操作者常会在实践中积累有一些经验技巧。企业中总是有一些根据特定的工作环境制定的制度,也有一些不是很明确也不是很正式的惯例,还有一些明显的规则或者潜在的规则。这些操作方法、经验技巧、制度、惯例、规则,都属于企业的知识。知识分布很分散。正是这样的分散,使得知识容易被司空见惯地习以为常。企业每天像前一天那样运转,员工每天像前一天那样劳动,在这样的静态环境下,知识在无意中被人利用,而人却不知道利用的就是知识。而一旦静止状态被打破,在动态中,问题就出现了,如新员工进入企业。当一个新员工开始工作时,他就会发现,操作机器需要操作指南,需要前辈师傅的经验,他还需要了解制度安排,需要知晓明暗规则。也就是说,他会发现,工作离不开这些知识。

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有三层含义:一是科学管理将原先不连贯的知识组合在一套统一的组织目标或思想之中,这里制定工作标准的前提就是认识到这些工作规则,也就是认识到知识;二是科学管理将知识标准化,使之在需要利用时,就能方便地获得,知识的价值是在应用中被体现的,知识的标准化加快了知识的价值体现,标准的制定,实际是已经知道知识的价值,而对知识价值都已经了解,显然,是已经发现了知识;三是科学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将知识进行存储,为无形的知识提供表现的载体,知识通过载体的表现形式更容易被发现。

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对知识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知识被视为企业拥有、购买、生产、或销售等活动的对象。知识与企业中的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一样,都是企业中关注的对象。企业知识管理是为了发展、应用和改进知识。在知识管理中,首先要研究的就是对无形知识的识别,然后在认识了知识对象的基础上才能研究知识的利用等问题。知识管理中对于知识识别的研究,追溯源头,就是科学管理中发现知识对象的研究。虽然在科学管理中,并没有指出知识的概念,但实质上,科学管理是在发现了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使知识发挥了作用。

尽管科学管理发现了知识对象,但是科学管理对于知识的认识仍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在科学管理中,只承认管理者拥有知识,管理者制定一切标准,工人仅需照章办事。这是历史的局限所致。

1.2科学管理中的知识过程

科学管理中,也关注到知识的创造过程。知识的创造过程是知识管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科学管理先见地研究了知识的创造过程,因此,科学管理无愧于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前驱。和对知识对象的研究一样,在科学管理中也没有对知识的创造过程作出概念上的详细表述,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对知识管理的贡献。

发现知识不是目的,利用知识才是最终目的。当知识被发现后,下一步就需要在合理的组织结构中被利用。知识是在应用中体现价值的,也是在应用中又创造出新的知识。知识的应用是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安排而进行的。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对知识的创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科学管理中,已经认识到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知识的创造过程起到激励推动作用。换言之,科学管理已经在寻找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管理试图找到更有效的知识创造过程。这些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

计件工资制通过差别计件发放报酬,使达不到工作定额标准的工人只能获得基准工资的80%,而达到标准的工人可以获得125%的工资。这样的刺激办法消除了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工人按照自身的努力程度获得报酬,这极大的激发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工人的创造力在报酬的激励作用下得到提升。

职能工长制是一种监督方式。具备良好品质的工长负责相应职能的管理监督工作,在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和谐关系,有利于达到利益一致。专业知识是职能工长向工人下达命令的基础,而不是依赖职位的权力。在职能工长的安排下,工人之间更易于产生合作精神。工人的合作将使工作中的创造力得到加强。

例外原则是指工厂中的总经理应避免处理车间中的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留给专门人员去处理,总经理应该关注例外问题,这些包括在过去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或非标准的各种例外情况,既有特别好的例外情况,也有特别坏的例外情况。例外原则能检查出责任承担者是否履行了其承担的责任。例外原则对于责任的追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责任者将减少在工作中的懒散,而将致力于完成工作,提高工作中的创造力。

科学管理在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等方面的作为,实质是在探索更有利于知识创造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已经认识到,知识创造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组织结构,人员在有效的管理模式下,才更易于发挥能动性,创造应有价值。

2科学管理中的知识缺陷

从科学管理的理论逻辑上,可以找到更完善的答案。根据科学管理的知识前提,可以显见,泰勒提出的不可能是知识管理。

科学管理有两个关于知识的前提。

前提一: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

前提二:工人不需要知识。

科学管理制定工作制度的前提假设是: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科学管理,首先是有一个分工的工作安排,即工人进行劳动,管理者进行决策。泰勒推行职能制,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计划部门与执行部门各行其是。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需要计划、组织、控制三个职能的协调。工人进行劳动,执行管理者制定的计划,控制着生产的具体操作过程,管理者组织整个生产过程运转。工人的操作技能知识和管理者对于组织的知识需要有效的完整结合。管理者之所以是管理者,拥有决策权,是因为管理者更聪明,掌握有科学管理原则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像那些工人一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因此,科学管理详细地制定了规则,工人应做的劳动规定动作,甚至搬运货物弯腰的角度等等。这些表明,管理者是掌握了工人所应有的全部知识,管理者根据这些全部知识做出决策。科学管理在描述用铁锹挖煤矿和搬运铁块的过程中,一再地强调工人要按照所规定的动作劳动。管理者已经充分了解挖掘和搬运的过程,工人不需要再进行思考,而只需要按照规定去做就行。

科学管理的第二个前提是:工人不需要知识。在科学管理中,在挑选工人时候,是以头等工人为参照的。泰勒在实验中以钢铁公司搬运生铁的施米特为研究对象,根据他的劳动产量制定了劳动定额,在普通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是每天1.15美元的情况下,施米特平均每天可以挣到1.70美元。四肢发达的施米特是泰勒理想中的头等工人,在当时的环境中,像施米特这样的头等工人是很少的。科学管理中需要的是头等工人,而头等工人正是像施米特这样使劲出力气干活的人。在搬运生铁实验中,泰勒要求施米特完全按照所规定的时间和强度搬运生铁,施米特所做的就是来回地搬运和定时的休息。显然,头等工人是不需要知识的,头等工人所需要的就是力气。泰勒在阐述他的工资制度时候,指出每一个部门的目标是:应让每一个工人做他的能力和体力所能胜任的尽可能高级的工作;应让每一个工人尽量达到同级别的头等工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泰勒认为那些在身体条件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但是却没有达到最高产量的工人,是二等工人。在科学管理中,对于非头等工人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科学管理考虑的基础就是头等工人。

工人不需要知识,仅需要力气,这样的前提,显然是和知识管理格格不入的。知识管理强调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就是员工的知识,就是可以共享的知识。

知识管理认为,管理者不可能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工人也需要知识。而管理者在客观上又必须能够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因此在知识管理中就有知识的共享,企业中的所有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工人,都能够在统一的知识平台上共同分享对企业有益的知识,知识是企业中最大的财富。

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是对知识管理中提倡的知识共享的否认,认为知识是仅为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这也是知识不民主的态度。在知识管理中,所有人都拥有知识,也都能创造知识。在合作共享的良好气氛中,知识管理提倡的是知识民主态度。

以知识的观点来剖析科学管理,可以看到在“管理者掌握工人的全部知识”和“工人不需要知识”这两个前提假设下的科学管理,在理论上的脆弱性和事实上的伪真性。显然,泰勒提出的只能是科学管理而不是知识管理。

虽然以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科学管理有些缺陷,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管理无疑是有突破性和推动性的学说,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结论

知识管理的研究概括起来,也是对知识对象和知识过程的研究。从静态的知识对象认知,到动态的知识过程创造,知识管理也是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从研究的内容实质上看,知识管理继承了科学管理。虽然科学管理并没有明确提出一些关于知识的概念,而且在知识的前提上有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科学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先驱的意义。

科学管理可以被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先驱,但是,对于知识的解释,知识从组织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知识优化等问题,科学管理并没有给出说明,认识也不足。这些问题是留给知识管理的挑战,也成了知识管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4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管理;老师素质

国家为了培养职业素质高、有特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的学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让这些中职学校能够有更好的环境提供给学生,让学校能够增大师资力量,还有对贫困且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学费减免措施,都是为了让学校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让其具有更高的个人价值,能够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观点只是从某些方面对中职院校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科学创新的管理措施。

一、从学生的管理方面分析学校的管理问题

从学生的学习方面来看,就读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没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这类学生中部分学生是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学习方面存在学习性心理障碍,甚至是有厌学心理。除了学习方面的问题还有学生的个人问题、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学习能力等等问题都给学校管理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学生因为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家庭经济条件差而过于自卑,不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发挥自身的价值。又或者学生有不良习惯,像抽烟、喝酒、打架,这些习惯一旦养成以后都是很难改的。

学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些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措施。学校面对这些学生,应该摒弃原本的只要不出事就不管的原则,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来更好地管理学生。既然这些制度是为了管理学生,那就得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考虑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让学生更好地去接受这些制度并遵守它。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动员活动将这些制度融入活动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这些制度,学生只要不抵触这些制度,那遵守这些制度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了。学校还可以树立一些榜样,只要有人遵守制度,那就会有更多的人去遵守这个制度。

二、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课程的合理安排

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围绕着专业课开展的,并且各个学科的时间安排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其他的知识接触的很少,这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窄,不能够多角度地看待事情,这样是会阻碍学生的发展的。

学校可以增加一些非专业的学科,让学生能够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一定和专业有关。还有,学校可以调整不合理的学科安排,增加或减少一些学科的课时。

2.老师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重点放在老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上

教学的执行者是老师,所以老师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有时候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作用,就好像是航海中的指南针对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时起一个指明方向的作用。可想而知,当一个老师的教学素质过低,学生不能理解老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对老师存在厌恶心理,就如同在航行的时候不能看懂指南针指的方向或者是航海的人不信任指南针指的方向。那学生如同在海上迷失了方向,何谈航行到目的地呢?

中职学校应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当然这里指的教学能力不仅仅是指老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包括老师的交叉学习能力、对其他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对知识的及时更新能力等等。老师只有自身能力得到了提高才能把知识系统化,才能清楚地将知识点用语言有效地表达出来。一个有知识素养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喜爱,同样的,当一个老师的文化底蕴达到一定的厚度,那自身的气质就会得到提升,学生是能够被这种气质所感染的,从而喜欢上这个老师。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有时候只要老师做出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就可能决定了这个老师是被学生喜欢还是被讨厌。学生的情绪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一般来说只要这个学生喜欢这个老师,那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就会很用心,能够把这门课学好。为了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给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比如,组织老师去其他学校学习、支持老师发展个人特长或专业深造。

管理好一个学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对学校学生学习的管理和老师教学的管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外,学校还有很多其他事情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学校财政的管理、学生的就业管理等等,就像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就应该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和调控。将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声誉,让学校能够被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也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邱连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浅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1(08).

第5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融合

1 图书馆学科服务

1.1 学科服务的概念

学科服务以用户的知识需求为导向,开发知识资源,集成学科专业属性的知识产品,面向学科提供知识内容服务,是提供增值的知识资源,集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学科化服务的服务主体是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制度属于学科化服务的范畴。学科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服务,具有主动化、个性化、增值化的特点,也是高校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

1.2 学科服务的现状

随着学科馆藏资源的增加和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学科服务的内容和形态经历了不断进步的过程。国外学者对学科服务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提供学科专家个别指导、嵌入式学科服务、对课程的支持与指导、数字化学科服务、提供各种书目管理软件、多途径的书目检索等。近几年我国在学科服务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意义与作用、学科服务与用户研究、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与模式探索、学科服务实践研究、学科服务创新与深化、学科服务的质量评估与综述等方面。然而,从知识管理这一角度来研究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却不多。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学科创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知识管理这一方面研究图书馆服务工作,不仅可推动图书馆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也可推动图书馆现代化、人文化、理想化工作环境。总之,知识管理引入图书馆工作,加强图书馆与知识管理相互关系的研究必将对图书馆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图书馆未来工作中贯彻知识管理理念,对图书馆优化资源配置开创图书馆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 知识管理

2.1 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是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源进行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出现在管理学领域,它作为管理领域的新事物,目前存在多种认识。美国得尔海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卡尔・弗拉保罗指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我国学者将知识管理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角度来理解。狭义的知识管理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理解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

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研究的方式方法以及与其他相邻学科、交叉学科的关系,尤其是对图书馆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手段开展创新研究,营造图书馆良好发展氛围,促进图书馆资源利用、资源共享等研究内容尚未成熟。加强二者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度,将知识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图书馆学研究及具体工作去,对开拓图书馆知识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图书馆知识利用等都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2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传统图书馆的工作主要是知识信息的收集、分类、存贮和传输等,方便读者查找和学习。而知识管理除了日常管理外更注重隐性知识的管理,从这个意义讲传统的信息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组成部分。传统的信息管理是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而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它通过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因此,对信息管理而言,知识管理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积累,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

各种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管理主要是依赖自动化系统来完成,一般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都由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查询和连续出版物管理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基本上覆盖了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处理和管理工作。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虽然给我们工作带来了便捷,可以使用户快速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提高了图书馆的响应速度。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自动化系统对构成图书馆核心能力的过程――采选、标引、服务和知识服务等并没有太大帮助,在自动化产生过程中人是最活跃,具有能动性的,人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书馆只有加重对人这一隐形知识的管理力度,使人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才能实现人与技术的协同增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提供现代化服务。

3 知识管理与学科服务融合

3.1 融合难点

不少图书馆对学科服务还抱有深深的疑虑,认为在现有的环境下开展学科服务困难重重,条件还不成熟,有很强的畏惧心理,缺乏应有的自信。有一些已经设立了学科馆员岗位的图书馆也反映,学科馆员很难得到用户的接受和认可,无法融入到教学或科研过程中,学科服务的效果不很理想。另一方面,知识管理在实施、培训、运行、维护等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这对于本来就经费短缺的图书馆里说,是一项不小的支出。如果项目启动后,因缺乏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支持,达不到预期目标,半途而废,给图书馆带来损失与风险,无异于雪上加霜。

还有一个问题是,受技术手段的影响与限制,图书馆的知识导航基本上还停留在点或线的查询方式上,知识导航的效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导航馆员个体自身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和实践经验。一方面知识导航员的工作时间越长,工作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知识导航;另一方面,知识导航员工作时间越长,其知识结构越老化,自然会对知识导航工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2 融合策略

首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要求。目标要切实可行,要具体可操作。要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做好基本的研究工作。同时,可以以预研项目的方式,支持深入的探索,鼓励做好基本研究的同时,适时开展深度的研究,一定时期后,可适当分工,资深的人员专注于深度的服务,其他人t致力于基础研究,并在彼此之间建立协同的工作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总体布局和任务分工上,要体现任务的均衡性,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普遍服务与深度服务之间寻求平衡。要避免贪多求全,一哄而上,顾此失彼,很可能适得其反。

其次,要提高重视程度。知识管理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拥有传统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点。尽管目前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与界定,但是对其内涵的认知是一致的。知识管理就是把知识的本质及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的揭示,并组织成结构优化的知识库,以便于提高人们对知识的利用率,促进知识的创新。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才为核心,以广泛交流为途径,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管理看作是一种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不仅对知识本身,而且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管理,是对知识进行系统管理和创造性使用的过程。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图书馆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

最后,要积累与扩大知识资源。图书馆知识资源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还必须致力于图书馆知识资源的不断积累和扩大,知识资源的积累和扩大的基础是活化知识资源,即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大。而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大主要依赖于图书馆关于知识的自主学习、交流与共享和图书馆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活动以及外部优秀智力资源的加盟。具体来说,对馆内,图书馆可设立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让馆员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下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使馆员把自己的隐性知识表述出来,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库,然后再通过各种方式将知识库中的知识显性化,从而提高图书馆内所有馆员的素质。此外,给予馆员参加知识交流会议的机会,定期请馆内或馆外专家讲解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将外部专家所传授的知识整理成规范的文档使之成为图书馆内部可共享的知识,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知识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晓文、沈思 《基于知识管理软件的学科服务对接科研团队研究》 情报资料工作 2015年05期

2.黄红梅 《学科服务知识管理方法与评测》 图书馆论坛 2013年07期

3.刘璇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基地创新实践探索》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3年01期

第6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 大学科研;管理创新;知识管理;协同创新;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016-03

0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更加重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合,并且将人才资源看成是组织发展的第一资源,重视人文关怀和创新激励,重视科研过程中的项目培训及专业发展,重视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在关注组织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地促使知识价值外化,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和科研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大学科研管理对教师的科研行为具有导向、规范和激励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需要从以往的只重视量化考核、数据收集、科研立项、项目结题等常规性管理,向科研计量管理、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提高科研的适切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促进科研主体的专业发展,提高科研效能感。

1 树立协同创新理念

知识经济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专业化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套与理论系统知识相联系的专业技术、客观的服务态度、自律性职业伦理、组织制度健全”;[1]相应地,对专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张微在“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刍议”一文中对大学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五项标准,即“政策把握、创新理念、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自学能力”。[2]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需要特别强调科研管理中的协同创新理念。

大学科研管理者需要完成一些常规的管理任务,诸如科研政策的上传下达和制定、教师科研论文的统计工作、科研项目的立项及结题管理、经费管理等。这些工作都比较繁琐细致,需要耐心和细心,所以科研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规范,同时应转变服务观念,变单向的服务管理为协同创新管理,通过对科研主体的科研能力、专业方向等信息的分析,为他们提供适切的信息服务和培训、学习机会,也为他们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展示提供更多的机会,在科研与社会、专家与大众之间搭建便捷的合作交流平台。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大学科研管理者与科研人员之间要变主客体关系为合作关系,加强理解与合作”。[3]“大学科研管理应从重实证管理向以人为本、崇尚创新的模式转变。形成一种最大限度激励人们去创新的文化”。[4]高校科研管理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营造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处理好科研管理内部的关系,努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科研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地发展”。[5]

与此同时,大学科研管理要树立明晰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政策创新意识。科研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科研管理手段,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要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对于教师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理论价值、应用价值要有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熟悉同一时期、同一课题的研究动向和成果发表时间,以防教师科研成果在上报、鉴定和转化过程中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鼓励科研的创新性,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同时要促使一些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迅速向生产转化。

科研管理者还需要有较高的政策解读、实施和创新能力。一是能够正确解读各级各类政策文本,理解其精神实质,基本的科研导向,并且能及时地、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科研主体方。二是能够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提高组织科研实效性和创新水平。

2 加强对科研的知识管理

大学科研管理要提高科学性和明晰性,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可以从三个层面加强对大学科研的管理:一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二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三是对知识的统觉定位。

显性知识管理包括对文献的分类管理、重要性程度、被引情况、知识生成状态等知识图谱式管理。目前大学科研管理多数属于显性知识管理;隐性知识管理包括地方性知识、基于生产过程的实践性知识、非规范化网络知识及默会知识管理;知识统觉是在本地知识实践和对人类知识图谱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某一时期知识生成与走向的整体统观与定位。

“知识计量学派”的兴起为提高科研评价的科学性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知识计量研究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以文献单元为基础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时期,以信息单元为基础的信息计量学研究时期和以知识单元为基础的知识计量学研究时期。”[6]知识计量学中的引文研究、知识单元、知识图谱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到科研管理中,有助于科学定位科研项目或成果的重要性程度、科研走向、知识生成的内部逻辑和原创性、生成性状况,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预见性。

大学科研管理不仅要加强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且要加强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基于日常工作,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小组会议和访谈等技术掌握地方性知识生产和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科学定位地方群体思维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将规范性科研与地方性知识,理性思维与野性思维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考察和定位大学的科研潜力和基本走向,更好地洞见大学科研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时发现人才,促进科研创新,同时能够提供有效平台,抓住机遇,形成群体科研态势,促进协同创新。

3 基于日常工作加强科研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学科研管理应基于常规性管理,从专业的视角对科研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等加以重新审视,从单纯的任务管理向过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基于日常工作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和培训。大学科研管理要提高实效性和创新性,必须建立在对科研主体科研能力、水平、方向等的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对大学的科研目标、科研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大学科研管理中引入智力资本报告以使组织内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智力资本是组织通过无形资源和活动的结合,将一系列资金、原料和人力资源转化为价值的能力”。要使组织内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需要加强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科研管理部门要为教师建立科研信息库,并对其科研素质和科研成果质量水平、科研倾向性进行认真研究以帮助教师确立科研方向,提供科研信息服务和专业学习机会,例如针对科研项目和论文而组织的小组讨论,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和高层进修访学等。

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准比较高,教师基本的科研素质能够得到保证,但一些普通院校,特别是新建或升格的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的基本科研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如科学精神气质的培养、科研方法的训练和科研态度、科研习惯的养成。科研是大学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生存模式。从这一意义上说科研与日常工作是融为一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工作;从外在目的看,科研是为了科学的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科研方法包括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科研方法,它是科研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也是科研伦理的基础;科研态度和习惯主要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主人翁责任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以及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大学科研管理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促进科研主体科研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另外还要重视对大学科研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结构性浪费。

最后要重视对大学教师科研的全程管理。从大学教师科研的生命周期看,其科研水平的上升有一个从渐变积累提升期到高峰飞跃期再到平稳沉淀期这样一个历程。大学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与教师个体共同协商制定出科学的生涯发展规划,解决好每个时期的科研发展和产出任务,并且抓住关键期促使其科研产出和质量的飞跃。

4 确立实效性科研管理目标

“科学研究是以作为主体的人的目的性为核心,综合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主体自身的需要欲求、知识能力,以及主客相互作用的中介工具、技术手段的实践活动。科学研究不仅仅属于认识的范畴,归根结底它还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在认识范畴,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在实践范畴,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价值”。[8]

当代科学哲学观强调科学的实践性,科学、技术与实践在一种博奕状态下共生共荣。大学科学应树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行动观和以实效性为导向的目的观。科学的实效性与真理性、客观性、创新性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尊重客观,尊重规律才能发挥科研的更大作用。科研的实效性与人的需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致的,所以真与善应该是统一的。科研的实效性与创新性也是密切联系的,当今科技的创新强调其价值导向性,带动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技术的价值标准应该与其代价成反比,而不是一种新技术在发明和使用过程中又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成本。所以说创新与进步应该是一致的,这样的创新是有利于人类的,也是有利于局部利益的,这样的创新应该获得相应的利益补偿,同时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加以利用,赢得效益,拓展市场。科学、技术、实践将进入良性循环的博奕境界。

大学科研管理在促使科研成果向实际转化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但“目前大学科研管理中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淡薄,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科研市场观念、成果转化理念淡薄,通常只重视科研前期工作如项目立项、经费分配等,对项目后期管理、市场分析、成果转化等不够重视,项目通常局限于完成成果鉴定,科研开发与市场、企业需求脱节,缺乏共同利益机制和成果推广机制,未能实现将知识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产业化”。[9]因此需要强调大学科研管理的媒介作用,提高科研的针对性,促使科研成果的外化,提高科研的实效性。

大学科研实效性的指标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类;基础研究类和应用研究类等。不同类型的科研其实效性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大学科研创新包括的内容比较宽泛,诸如管理创新、研究范式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实践案例创新等。科研实效性不能只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而且要考察其创新指数、实际应用的效果以及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例如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可以包括科研成果是否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是否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否带动了产业升级和新产业的出现;是否在员工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否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等。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的实效性主要看是否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采纳;是否在指导社区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否对本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否对改善某一领域的实践发挥了指导作用等。当然大学科研还包括一些实践反思性研究,其实效性主要看是否对改进自身和同行的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科研的实效性需要通过实践效果反映出来。

5 树立高效能感的科研管理愿景

科研活动更多地是一种个体精神劳动,教师需要在一种超功利的宁静心境下进行创造性科研活动,体验到内在的幸福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重视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此,大学教师一方面要基于日常工作专心致志地从事研究,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又要加强与实践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联系,使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实践的接纳,能够体现出实际价值,也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同,激发群体创新,促进科学发展,进而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和自我效能感。

我国现存的知识生产模式更多地依靠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师生共同体的研究和学术传承。但学术的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象牙塔内衍生繁殖,也应敞开视界关注生动的社会实践和更广泛的领域,从其它学科或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实现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型,同时关注一线群众的实践智慧,认真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再者研究生、博士生也不可能都留在研究型大学里,他们更多地被分配到地方院校或基层研究部门和企业,充当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媒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又能够结合实践进行研究,推动日常工作的改进,带动同行的专业发展,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和价值的外化。

在这个从体系内向体系外、从理论向实践、从专家向大众多向互动和转化过程中,科研管理者发挥着协调和联络作用,在高层次专家学者、大学教师以及具体实践之间搭建起一座交流平台,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参与学术会议、展现科研成果和科研实践的机会,提高其成果在学术领域被接纳的机率和向实践转化的效率,也使教师的科研行为不断获得强化,提高其科研的自我效能感。在这个互助合作的过程中,大学科研管理者的管理效能感和美好愿景也会不断得到强化,从而推动相关工作滚动式、高效率地运转。

总之,大学科研管理创新应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基于日常工作,从科研管理队伍自身的建设到对科研主体的人力资源评估、专业发展,再到对组织目标、科研环境和科研实效性的评估分析,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切实增强大学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增强科研主体的自我效能感,促进个体、组织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注重科研实效性,在把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利用科学造福一方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关注其求真的价值,并力求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郑咏梅.高校科研管理专业化之有效路径[J].求实,2010,(1):228-230.

[2]张微.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刍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58-59.

[3]欧阳洁慧.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0-62.

[4]孟建伟.从实证管理到人文激励—论科研管理观的转变[J].山东社会科学,2010,(4):33-38.

[5]许崇波.高校科研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文化学刊,2010,(1):40-42.

[6]穿越学术地平线[M].人民出版社,2012:101.

[7]刘海燕,董必荣.智力资本报告:大学科研管理的新视角[J].清华教育研究,2010,(6):56.

第7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效果,教学方式,竞争机制

为了扩大中职学生的就业范围,扩宽学生的就业岗位,我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相应的学科,比如: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等,从而迎合社会对人才的综合需求。由于这些课程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学生对这些课程缺乏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常常是传统的讲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近几年的这些课程的教学工作出发,就《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方法有较深刻的体会,并在教学方式上做出一定的改变,效果显著。

一、中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成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意识上不够重视课程。

《管理学基础》这门学科既非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又非公共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非专业课程在心理上有难免的“小视”,其表现可以在课程上体现。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整节课下来要不是鸦雀无声,要不就是一问三不知。从学生那毫无神采的眼神中不难推测他们的思绪已经神游了。除每周的课堂外,没有其他的空余时间用到这门课程上,平时作业也大量出现雷同现象。

2、学生对其在认识上有偏差,并对自我缺乏信心。

普遍学生认为这门学科是对管理者而言是非常好的,但是对学生自己却没有用处;并且有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能达到管理者的水平,只能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就这样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方面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厌烦上课。

《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理论教学多,授课教师授课方式大多数是理论和案例相结合。虽然有案例作为补充,丰富课程,但是往往这些教学案例是企业公司的例子,学生又缺乏对企业的了解,从而使得真实的案例变的空洞了。学生无法把理论知识与案例联系起来,学习便产生障碍,引发对课程的厌倦。

2、缺乏实践基础,教学欠深刻。

从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虽然有着高学历、重点大学毕业,但往往这些教师缺乏实际专业工作的经验,从而教学过程缺少生动鲜活的例子。甚至有些中职学校任课教师非专业课教师,他们对本专业的研究不够深入,只能讲个大概,却缺乏深刻。

二、教学方式的新尝试

(一)课程内容以简单易懂方式讲授,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相交点。

任何一门学科最好的教学方式无非是简单易懂,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管理学基础》课程虽然理论性强,但是只要留心的发现,生活处处都是其体现。比如在讲授“管理者及管理者的类型”时,最简单最形象的例子就是班级里的管理者及其类型。教材中管理者可以按纵向的管理层次和横向的管理领域进行分类。这时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将班级的管理者按纵向的管理层次划分,分别为高层管理者:班长;中层管理者: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等;基层管理者:各科课代表及小组长;这例子也可以让学生按横向的管理领域进行划分。课后的练习可以布置学生对学校管理者进而划分。这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较易理解,从而融会贯通。

(二)开放教学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固定的教学场所。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程中,允许学生采用自由组合、自主调动位置;可以围成圈坐,可以一字摊开坐;对坐姿不做过多强求,舒适得体即可。这种课堂方式能很好吸引学生的兴趣,便于对课程的讨论,小团体中相互学习,促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思维方式。教学场所丰富,以课室为基础,外加校园各处,积极争取到企业实地观摩学习。

(三)项目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明显,学生学习兴趣高,掌握程度深。“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制定企业工作计划”内容,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种策划一个节日的活动,写出一份计划书,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计划书涉及的各要素及注意事项。

第8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龙毅集团取得的工作成绩是超越性的成绩。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大幅度的整体性的提高,不仅仅经济指标业绩斐然,更重要的是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正在摒弃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迈入现代企业管理的门槛。

现在,公司产业布局的战略性效应开始显现,经济效益令人瞩目。从财务指标看,呈现出强劲发展的势头。从公司发展战略看,以房地产开发和商业市场租赁为主,以公司其他业务为协同的战略布局正在得以实现。

于颖董事长常说,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要素资源。几年来,龙毅集团一直注重狠抓员工队伍建设,特别是员工的岗位技能和业务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企业综合管理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经理层队伍的素质也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于颖董事长在集团成立之初就要求企业管理活动要具有科学内涵。为了有效规避运营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必须讲究流程科学完整,制度严谨有效,手段简捷实用,才能实现管理手段的科学化、有效化。现在经理人员的正规化管理意识有所强化,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9篇:管理科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激励机制;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角;适应形势

对于在镇区学校的初中学生来说,历史课作为副科要与他们有三年朝夕相处的时间,但在中考时,历史课又不算分,所以学生在初三时,早已没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把精力都放在学习其他主科上了。如果这时你还希望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就多些鼓励他们吧;如果你还希望学生对学好历史有信心,还是更多些鼓励他们吧。由于很多学生对学习历史课有畏难情绪与厌学的心理,加上现行的考试机制,它给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历史课呢?如何在中考不考的情况下,把历史课教好呢?我是用“激励机制”这种办法来突破这个难题的。在这里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做法,以便向各位同行学习。

一、激励自己改进教学方法,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发挥自主作用。我是教了三十年书的老教师,长期以来都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面对着教育形势的巨变,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落后的了。首先我下决心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如,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我就反对“迫于施教”“填鸭式”的教育,主张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不过是导演罢了。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历史、感受历史,使历史教学形式多样化。刚教初中的新生时,我就按照新教材的要求,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或故事比赛或动手制作陶器。通过这些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中。每当看到自己教学方法上的一点点改变,收到一点点效果时,我都自我鼓励,鞭策自己。虽然我在刚刚尝试这种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主的教学方式时,学生的做法不完善,我的安排也漏洞百出,但我从不泄气、更不放弃。相信只要自己紧跟教学改革步伐,教学方法就会得到提高。

通过将近两年的尝试,我从单一的“教师灌”的方式,现在加入讨论课、电视课、故事课、多媒体课等内容的教学方式。比如讨论课,我开始只会让学生回答问题,由我来讲评,但我发现,这种讨论课还是不够讨论的味道,觉得还是教师的课堂。于是,我加重学生的参与内容:由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学生选代表回答问题,最后由学生自己评讲谁回答的问题比较全面、语言比较流畅。例如,讨论“你最佩服的中国近代科学家是谁,他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对你有什么启发或教育?”没想到学生回答得很有自己的个性,讲评得也可以与教师相媲美。最后,让大家对讲得好的和评论得好的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下课了大家还不肯离开。

通过教学方法的小小改变,自己也觉得上课没那么累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确实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有兴趣,学什么都容易,也会全身心地投入。我认为兴趣可以培养,也要从多方面去激发。作为教师不要苛求学生一下子就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也不要扼杀他们点滴的兴趣。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才可以将他们学习的潜力挖掘出来。例如,组织初一新学生进行成语竞赛,从中学习历史知识。首先安排他们收集成语故事,其次,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成语在班里分组初赛,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再由学生组成10人的评委,定下评选的项目;最后专门用一节课进行成语故事比赛,当堂评出结果并进行颁奖。故事讲完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学生收集成语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收集错了,或有些学生讲故事太紧张,我都不着急批评他们,多数是单独找个别的学生来点评,肯定他们的能力,表扬他们做得好的方面,使他们不害怕,愿意保持自己被激发出来的对历史课的兴趣。

多角度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学起历史来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故而鼓励自己努力学好历史课。初一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好动,同时又好表现自己的特点。我按照新教材的要求,让学生回家找泥巴做陶器。当学生把做好的陶器拿给我看时,我挺惊讶的,他们做的陶器种类较多,有鱼网盆、三角爵等,质量也不错,比我估计得要好得多。我又要学生给他们的陶器取个名,写在一张小放纸上,再把他们的作品摆在教室后的桌子上陈列给大家参观展览,最后让全体学生展出的作品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受到表扬与鼓励,并且还有个小礼物。通过这个活动,每个同学都沉浸在欢乐和议论之中,觉得学历史太有意思了。

其实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需要老师不断地培养,多方面地激励他们,肯定他们,使他们对学生历史有成就感,再用成就的感受鞭策自己形成良性循环的体验。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热爱学习历史了。

三、激励学生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

光有了兴趣,只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艰巨的任务是能使学生保持学好历史的兴趣,争取取得好成绩。要保持这种热情,就需要教师激励学生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当学生碰到学习历史上的困难时,如果老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学生就会泄气、失去兴趣;如果教师看到学生学历史有惰性时,也千万不要着急批评他们,更不要嫌弃他们,否则会使一些接受不了批评的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从而放弃学习历史课。教师还是要慢慢开导,让他们明白学历史能了解过去,有利于把握未来。鼓励他们学一点算一点,做一题就一题,使他们逐渐树立起攻克历史难关的信心。

有了信心,学生就会敢于战胜困难继续学好历史。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呢?首先,我充分利用历史材料中的人物事迹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这些人物之所以可以成功令人佩服,是因为他们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坚强的自信心,不计较名利。我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比起那些历史人物所遇到的困难来说,要小得多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有信心学好历史。例如,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就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825年使“火箭号”火车机车成功地奔跑在铁路线上,为人类交通运输的飞跃做出了卓越贡献。

再有就是采取“加分”这样的激励机制。只要学生努力去写、去说,我就大力表扬他们,并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在测验时,对那些学习能力确实缺乏的学生,要求不要与其他学生相同,可以降低一些。只要他们肯做,答案接近,也可以给分,然后个别找他们指出问题所在,指出应该怎样答题才更好。最后我在出测验时总是多出一些附加题,鼓励他们多做可以加分,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这一做法。大部分学生会把附加题做完,获得加分。“加分制度”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的学习热情能保持下去。

我的历史教学由开不动到被学生推着走,教学成绩也大大提高。在初一年级,我教的两个班还消除了不及格的现象,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初二。接别人的初二年级的四个班从没几个80分、20至30个不及格,到后来进步到十几个80分、十个左右不及格;升到初三年时,也由十多个10分到20分的成绩猛升到绝大部分都及格的成绩,消除了30分以下分数的现象。这在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也是头一回,我为自己采取的这种激励机制获得的一点小成绩而高兴。

所以,你要想那些确实很不想学历史的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和信心的话,你就多些鼓励他们,再多一些还是鼓励他们,他们至少不会完全放弃学习历史。

四、激励自己多学新知识,顺应发展迅猛的历史潮流

老教师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形势,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教学法以此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使自己能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学习电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对五十岁的老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这种教学远比一支粉笔的教学要有绝对的优势、要现代化的多。为此,作为老教师的我,对学习电脑掌握是比别人慢很多的,也很难记住,但我从不放弃、也不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