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学博弈范文

微观经济学博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博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学博弈

第1篇:微观经济学博弈范文

[关键词]高校;双语教学;经管类课程

[作者简介]宋结焱,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C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97―03

2003~2007年的五年时间里,笔者先后以在读硕士、外教助理、主讲教师的身份参与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战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博弈论”等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三种角色的体验,近十门课程的参与,使笔者对双语教学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与思考。

一、教学目标定位

作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双语教学在国内高校的推行无疑是发端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现实。2002年,为进一步从政策上保障双语教学“有据可依”,教育部高教司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并对“双语教学课程”作了统一界定,即双语教学课程是指授课课程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

显然,“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类学科中将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的教学,其目标定位并非以往单一的学科目标。高校双语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学科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其中,学科目标是指完成非语言类学科的专业教学;语言目标是指将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并能用外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思维目标是指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值得强调的是,所谓的思维目标远非一两门双语教学课程就可以实现,现阶段高校亟待完成由双语教学课程群建设向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转变。国内一般高校,除少数重点大学外,其双语教学改革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试点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期(2001~2002年)。鉴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在此探索期,基本上是有什么师资上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非常普遍,谈不上课程群,更谈不上课程体系。第二阶段是双语教学课程的巩固期与扩展期(2003~2006年)。在此阶段,基本告别了试点课程的“孤军奋战”局面,已然启动了双语教学课程群的建设,但更多的是基于质量和数量的视角,少有系统视角。第三阶段是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期与完善期(2007~2010年)。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并非几门课程的简单相加,其设置理应讲究科学性与合理性。从本质上讲双语教学是高校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图1),这就要求:一方面,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与专业类其他课程应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与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应相互融合。

二、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课程的多重教学目标客观上要求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良好的知识素养,还要具备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要具备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还要具备求真、求善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对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还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高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渠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外语教师的“专业强化”式;专业教师的“外语强化”式;“筑巢引凤”的引进式(可考虑引进国内培养的优秀研究生、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外籍教师或专家等三类对象);“虚拟共享”的跨地合作式。就笔者参与的双语教学课程而言,“战略管理”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分别由学校高薪聘请的两位外籍专家担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则分别由在美国学成归来的两位博士担任。此四门课程的师资来源同属于上述的“筑巢引凤”引进式,其余则都属于专业教师的“外语强化”式。

具体到笔者所在的西部高校:(1)现阶段双语师资应以自身培养为主,以“筑巢引风”和“虚拟共享”为辅。经验表明,“筑巢引凤”引进式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如留学博士的示范效应、外籍教师的外溢效应),“虚拟共享”合作式则是“借鸡生蛋”。这两种方式在双语教学改革的初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语师资的不足,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高校双语师资短缺的现实问题。长远看,西部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应立足于外语教师“专业强化”式或专业教师“外语强化”式的自身培养模式。(2)独木不成桥,双语师资有赖于梯队建设。鉴于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应努力建立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龙头、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双语教学队伍。一方面,围绕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双语教学与研究中心,从制度上保障双语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等活动的定期组织,为双语教师交流教学体会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以精品课程建设或国际化合作办学为目标,规范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中各子课程的梯队建设,并注重专业教师与外语教师的合理搭配。(3)双语师资只能诞生于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双语教师所需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教学方法等均离不开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应抓住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机遇,使每位双语教师每学期有一门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如今每学期半门双语教学课程的实践,不利于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成果的巩固。(4)双语师资的培养需要加强资金投入。近3年内应有计划地资助双语教学与研究中心成员参加留学预科学院“国际双语教学资格证书(IBTQ)”的课程培训、教育部“双语教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暑期集训或国内其他培训中心(如华东师范大学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的短期培训,有条件的可逐批选送双语教学与研究中心成员参加国际性会议或到国外进修。

三、学生因素分析

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专业课功底和外语能力等素质构件,也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基础。根据双语教学的阀限理论(the thresholds theory),双语教学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的双语水平均达到中级层次,同时要求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力争达到高级层次。

就笔者参与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双语教学课程而言,并不存在“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难题,一则因为同期开设的还有两个

中文班,可供近300名学生选择;二则选择到双语班学习的逾百名学生大多是英语学习兴趣大、听说能力强的学生。与此不同的是,“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战略管理”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由于并没有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高低采取分班制,结果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些外语基础比较好同时又对外语感兴趣的同学学习十分投入,而那些外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对双语教学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有鉴于此,笔者在“博弈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除正常开设教学l班和教学2班(外语授课比例50%~60%)外,还特别针对未通过CET-4的68名学生,开设了教学3班(外语授课比例10%~30%)。此种分班制立足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有效地避免了潜在的“学科损伤”。从最终的学生评教结果和专家评教结果看,此种分班制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支持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今后,随着自身素质构件的积累,在坚持“外文教材+外文板书”的原则下,笔者将进一步尝试该门课程的“三层次分班授课模式”,即细化双语教学班的层次,将教学1班的外语授课比例提高至80%左右,直至实现最终100%的纯英文授课目标,授课对象初步定为已通过CET-6的学生。

四、其他因素分析

1.外文教材。早期,学界一般都主张,双语教学应当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内影印版),认为“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学科知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而近年来,“双语教材的本土化”问题受到特别关注,如2005年,受教育部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陆续推出了专为中国双语教学定制的教材(首批为会计、金融和经济学三个专业系列,均由国内经验丰富的教师按照中国双语教学的要求改编)。笔者认为,从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来看,这些系列教材应该说更加适合于中国本科双语教学的实际。可以有效地避免单本原版教材可能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此外,因为本科教育段双语教学课程,大多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上半年开设,而此时段恰恰是学生课业负担最重的时段,也是受考研、找工作等压力影响最大的时段。从学习效果来说,改编后的图书由于配有中文导读,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2.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在双语教学中大量采用图表、数字、幻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大量利用可视可听资料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双语教师(参与人之一)应在教学博弈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人之二)的积极性,通过案例和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博弈论课程实践中,笔者尝试性地设置了“20m小组课堂报告”环节,学生通过对“囚徒困境”、“智猴博弈”、“情侣博弈”、“猎人博弈”、“海盗分金”的情景模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终使得师生合作诚意、教学互动效果都远远超出了预期。

第2篇:微观经济学博弈范文

【关键词】理性预期学派 货币中性 预期货币

一、理性预期学派简介

理性预期学派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时从货币主义学派中分化出来的一个自由主义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卢卡斯(Lucas,1937~)。1972年经济学家卢卡斯发表了《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首次将理性预期假说引入到宏观经济问题分析。之后,理性预期概念被广泛运用到各种经济问题分析中,一些崇尚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人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他们以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为假设,从微观个体最优化行为出发、试图建立与微观经济学相一致的宏观经济学。卢卡斯及其追随者也因此被称为理性预期学派。

二、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的贡献

理性预期学派是打着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干预政策的旗帜登上历史舞台的,因此在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方面,他们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短期非中性理论,并基于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假设,发展了货币主义的货币长期中性理论。总的来说,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卢卡斯首次将货币区分为预期货币与未预期货币两部分。并认为预期货币供给不会对产出产生影响,而未预期的货币供给变化会因为给公众造成信息障碍而带来产出的暂时改变,但他同时也认为理性的公众会很快修正错误的预期,这种短期效应也会随之消失,所以在长期,无论是预期货币还是未预期货币都是中性的。卢卡斯还把未预期货币供给导致的产出波动看成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据此他提出了有名的货币周期理论。

(二)萨金特和华莱士在卢卡斯的影响下,分别于1975年和1976年连续发表了《理性预期,最优货币工具和最优货币供给规则》、《理性预期与经济政策理论》两篇论文,提出了著名的随机货币中性定理。该定理认为,中央银行根据共同信息集合制定的任何有反馈规则的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这种货币政策会通过公众提前做出反应而被价格完全中和,只有意料之外或者愚弄大众的货币政策才会影响产出,但这只能加剧经济波动。因此,萨金特和华莱士认为货币当局利用货币政策来消除经济周期的努力是徒劳的。

(三)巴罗、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等人将政府决策作为政策制订者与公众之间的一个博弈,利用博弈论的方法证明了货币政策无效性。他们认为公众和政策制定者都应该是理性预期的最优化者,双方都存在一个最大化目标函数,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是两者相互博弈的结果。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他们最终证明了货币政策的无效性。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以一般均衡方法为基础,通过理性预期、市场出清、行为人最优化选择等假设条件为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构建了微观基础。与古典学派和货币主义的货币长期中性理论相比,通过这种改进,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长期中性理论更加牢固地扎根于瓦尔拉斯传统。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

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从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它也被称为“第二号货币主义”。在货币政策方面,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与货币主义大致相同,他们都认为货币因素是经济周期发生的根源,因此强烈反对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同时他们又都认为货币是经济增长的剂,随着总产出增长,货币必须增长,且两者的增长速度要保持一致;另外,他们都重视预期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强调政府制定货币政策应该取信于民,可信度高,以便能让公众形成正确的预期。为了能让中央银行严格执行该规定,理性预期学派甚至提出了从制度上对中央银行行为做出有效制约的建议。在具体的货币政策建议上,理性预期学派也赞成货币主义提出的单一货币供给规则,只是不同意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的具体建议,卢卡斯认为存在很多种固定货币供给规则,具体选哪一种,应该综合考虑经济的各个方面,但卢卡斯本人也没能提出一个具体的建议,就像他所承认的那样,在当时,理性预期学派也没能提出一种更加理想的货币政策。受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影响,70年代中期以后,公众反对政府干预的意向逐渐加强,一些限制联邦政府预算和更加透明的货币政策也开始纳入美国政府的政策议案中,以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深受鼓舞,大力宣传弗里德曼提出的固定货币供给政策规则建议,认为这种政策要强于对短期问题解决得时好时坏,而对中长期问题则毫无办法的凯恩斯主义政策。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评价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把理性预期引入到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分析中,并在完全信息、市场出清前提下,为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构造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卢卡斯通过把货币区分为预期货币与非预期货币,得出了预期货币呈中性,非预期货币会引起产出波动的结论,并由此提出了货币周期理论。从这些角度来说,理性预期革命可以与它半个世纪前的凯恩斯革命相比,但鉴于理性预期学派反对各种刚性存在、反对政府干预、反对适应性预期、坚持理性预期,使得它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外来攻击。

首先,人们对它的一些理论假设提出了各种疑问。阿罗就曾带讽刺性地说:“理性预期假说把经济人当作高明的统计学家,能够分析经济制度未来的一般均衡状态。”希勒也认为:“要想达到理性预期的条件,每个个人交易者都必须具备难以置信的能力和意愿去计算,交易本身显然没有如此复杂。”,并且由于经济中各行为主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承担获取信息成本的能力不同,以及对所获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不同,每个主体的预期也不会完全相同,从而很难得出货币政策中性的结论。另外,理性预期学派的市场出清假设也引致了一些类似对古典学派市场出清假设的批判。

另外,理性预期学派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市场分割造成的信息障碍也难以让人信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官方货币供给数据的大范围公布只存在短期时滞,因此,对于理性预期意义上的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其重要性是微不足道的,以至于很难将实践中观察到的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归咎于它。一些计量经济学家在考察由名义利率、货币供给、价格水平、产出量、四变量组成的自回归模型中,发现并不存在由货币供给到产出的格兰杰原因,此外,萨金持、巴罗等人也用实际数据检验了货币周期模型,他们并没有得出像卢卡斯那样乐观的结论,他们的检验结果表明:“货币周期理论在解释极端情况方面是很不错的,但对于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一直比较稳定国家的解释则并不理想。”还有一些政策与模型预测的结果则是相反的,比如在里根政府执政时期,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里根明确表示将实行减缓货币增长率的政策,按照卢卡斯的观点,这种系统化的货币政策属于被预期到的事件,不会对产出产生影响,但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似乎否认了卢卡斯的理论,这一事实对货币周期理论形成很大打击。

真正给予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致命一击的是真实周期学派,该学派通过对现实经济周期的模拟实验表明:来自技术进步、偏好改变等真实因素冲击能够解释经济周期期间70%的产出波动,而货币变动对产出造成的影响则十分有限,因此他们认为货币并不是造成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他们还提出货币不仅在长期,而且在短期也是中性的。此外,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还认为货币是内生于经济的,货币供给受制于实际产出的变动,在经济扩张时期,交易的扩大或对未来交易扩大的预期会导致对货币需求的扩张并引致货币供给的调整,同理,在经济衰退时期交易的减少和悲观的预期也会导致对货币需求减少引致货币供给的调整,中央银行并不能随意控制货币量的变动。总之,在一系列真实周期模型中,货币都被当成一种与产出无关的名义变量被排除在模型之外,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

尽管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在实践中受到了上述各种各样的质疑,就连卢卡斯本人也承认,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很少关心实践问题和预测能力。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理性预期学派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就像物理学经常以光滑的平面为假设研究物体的运动特征一样,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持续市场出清、完全信息、个体最优化行为为前提,为研究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提供一种最原始最基础的微观基础模型,为研究其它更复杂的现实货币经济情形奠定了理论基础,逐渐放弃那些基础假设,我们就可以得出与现实相关的结论。

第3篇:微观经济学博弈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46-03

[作者简介] 熊晓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系副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信息管理。

(四川 成都 610225)

一、电子商务交易的概念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产生了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和开展商务活动,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信息传递、完成商品交易活动并以此达到企业经营目标或个人消费行为的实现过程,称为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是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是企业或个人利用网络环境完成传统交易中商品的所有权和价值的转移过程,整个过程又包括谈判、订货、签约、支付、合同履行过程等,同传统的贸易方式一样,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即交易前的准备阶段、商务洽谈及签约阶段、交易办理及合同履行与索赔阶段。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电子支付手段的应用,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商品交易的营销宣传,扩大了贸易范围、增加了贸易伙伴参与、沟通和交易机会,使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商务效率和效益提高。但电子商务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全新的商业风险,即存在交易,总会有风险存在。

因此,电子商务活动既存在传统交易活动的特征和交易风险,又存在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性。本文将从电子商务增长较快的商务模式类型企业―消费者即BTOC交易模式中,从个体参与网上交易活动的行为和得益特征来分析其风险存在的经济学解释和主要的风险规避行为。

二、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平成传统的交易环节和过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在扩大产品宣传、增进沟通和交易机会,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易各方非面对面的交易特征,电子支付手段的安全性,使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销售方和购买方)都面临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统称为电子商务交易风险。

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从事电子商务,可能的风险归结为三类,即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管理风险表现为交易流程管理风险及业务技术管理风险。例如,交易管理和手段的不完善,网络技术如支付技术的安全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远程传输的安全性等。而法律风险则表现为对市场交易环境和主体的制度约束,包括各种围绕消费者和服务者权益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制度的健全性,会产生如隐私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以上两类风险均体现了对BTOC交易模式中活动主体(企业和消费者)交易风险产生的外部约束,故笔者称其为交易风险外在因素,而信用风险则指由于交易双方信任的缺失造成的交易障碍,主要分为卖方信用风险、买方信用风险和否认交易风险,这种信任的缺失主要发生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中,网络交易环境的虚拟性,使得信任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超过了它在传统交易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人们对于交易双方的真实性更难判断。据iResearch的调查统计,48.4%的被调查网民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交易过程中的认用得不到保障。由于该类风险往往表现出与交易主体行为选择、心理、道德的关联特征,在本文中称其为交易主体风险产生的内在因素。

1.信息不对称引发交易风险内在因素。市场经济有效性的基本观点认为,市场中的信息完全透明化,而现实网络交易市场中,交易场所的网络化、交易手段的电子化以及交易信息的无纸化、交易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大多数交易来说,交易信息很难把握或得到,交易前信息的不完全、交易中的价值损失以及道德风险均使得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存在大量的风险。

经济博奕论别指出商品市场交易中,只有在商品信息传递的完全性和交易方的守信行为会使双方的博奕过程得以重复,同时通过竞争使得买卖双方增加了选择余地,守信的伙伴会替代旧的失信者,从而压缩了失信者再博弈的空间;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信息非确定性和信用风险不仅使得未违约的交易方未购得商品或变现需再次交易,造成已交钱未得到商品或因市场价格变化不利而带来消费者的价值损失,同时又会影响再次网上交易的信任和激发水平。

市场交易的良性循环是使得交易双方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交易双方的诚信和欺诈行为是影响交易主体选择和交易重复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市场交易的重复性是建立合作均衡的基本条件。信息的不对称需要引发和创造更高的市场信用机制来降低信用风险,从而创造交易双方可重复的交易行为,进而创造长期稳定的获利机会和博弈的均衡态势。

2.交易风险外在因素对交易行为的影响

(1)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影响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决定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关键性因素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引发的需求变化。电子商务环境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或服务,相对来说消费者容易获得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产品质量的比较信息,获取信息的边际成本或便利性,会引起需求价格弹性提高,同时由于网上购物的便利性,网络的规模效应却容易引起消费者购物的冲动,销售商对商品的灵活定价等都会造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下降的变化,相对于传统购买行为,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呈现不确定的变化特征,网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则表现出更易变动或不确定的特点,如图1所示。

(2)交易信用制度。传统的交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交易风险可通过社会机制、法律机制和技术机制加以限制。例如,通过法律机制的建立,可以对违反合同的人加以惩罚,对诚实的一方给予补偿。通过社会规则和法律的相互作用,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贸易环境,使贸易可在最低风险条件下进行。

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用风险,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跨国界性以及技术资源限制、网络认证安全技术的待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信用风险制约的外部机制的建立。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遵守与违约行为成为交易双方进行交易决策的随机行为。

三、网络环境中的交易主体(消费者)的交易风险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分析电子商务交易行为的经济特征应重点反映和突出交易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和制约因素方面来体现行为偏好和决策特征。

1.网络环境中存在多因素制约的消费者偏好行为。网络环境中,交易主体(特指消费者)参与或不参与交易体现了其预期动机和交易投资与收益的比较,同时对不同的购买决策选择和分析,也依然存在交易主体不同的风险偏好。

马歇尔需求函数x(p,y),指出消费者需求函数为产品价格P0与消费者收入y的函数。不同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由于自身收入的不同,或对商品的偏好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支付价格(即自己对物品的评价Vi),从而产生消费者剩余Vi-P0, 只有当消费者剩余Vi-P0>0时,消费者才产生购买行为。厂商的盈余可表示为q・P0-C(其中C为厂商生产成本)

平新乔在《微观经济十八讲》中对交易主体的购买决策收益亦通过消费者剩余来权衡,同时提出由于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消费者消费计划变动(替代效应)与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进而引起消费计划变动的(收入效应)两种效应,从而提出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带动和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本身引起的消费者偏好,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电子商务环境加大了商品信息传递的便利性,扩大了产品范围,有利于消费者选择更贴近产品价格的支付行为,同时交易信用风险使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也存在违反显示性偏好弱公理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在进行交易决策时,存在着多因素制约的消费者偏好行为,价格不是唯一确定因素。即消费者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具有风险存在和度量的可能。网络环境对于厂商则使其获得单位产品的盈余空间减少,只有通过扩大销售规模而获利。

2.网络环境中消费者风险特征。Richard H.Thaler在《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中提出消费者存在两种购买效用,即赢得效用(acquisition utility)和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前者等同于消费者剩余,Vi-P0,反映消费者对购买物的偏好与产品销售价格存在剩余,使消费者获得占有商品的乐趣,而后者则反映消费者付出与商品自身价值之间的比较,也就是商品价值的真实性和等值性问题。

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网上消费者所进行的交易决策更多地面临对交易效用不确定的风险估计,只不过在网络环境中,商品价格与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同时作用于交易效用,使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中的风险程度加大,于是表现在消费者交易效用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征。

3.参与交易消费者的得益(payoffs)

(A)两类主体:一类是参与交易消费者,一类是销售方,两类主体面临的风险高低主要取决于对方的信誉程度,信誉程度(用C表示信誉损失)高则风险小,信誉程度低则风险大,而双方违反信用的概率为r,令0<r<1.

假设参与交易方从自己的财产值(W0)出发,通过比较网上交易与网下交易中的交易费用大小确定是否选择网络交易,而网络交易风险的度量则主要通过建立期望效用,通过比较网上交易遭遇信用风险后的损失与网上交易的购买效用(赢得)之间的差值来进行风险的度量,从而选择购买决策行为。

部分学者将交易费用定义为“为达成一项交易进行的搜集、谈判、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所需花的费用”。仔细分析,这一定义实际上应是现在流行的信息费用。搜寻是发现信息的过程,谈判是交易双方互相获取和披露信息,监督则是获取对方是否按合约执行的信息,故这一系列行为都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所花的费用应称为信息费用。网络环境中理想的状态为资讯是完整时,每个人都拥有全部的资讯,而实际上由于资讯的非对称性及可信性,交易因此而带来巨大的风险,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得益。

交易效用为W0(3)-W0(2)=P′,(若突出交易效用作用,假定网络环境P′0=P0,实际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的赢得效用(Vi-P′0)>(Vi-P0),其中假定节省的交易费用P′为零时,网上购物与普通环境购物不存在区别,但P′的获得会产生网络交易风险问题,从上文中分析,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交易信用风险。

当信用风险为1时,则消费者非但得不到相关的赢得(得不到商品),反而会失去商品价格P′0和交易费用t′的损失,这时的赢得为:

(4) W0(4)=W0-P′0-t′

可见,电子商务交易从赢得上用(3)与(4)的比较得到Vt,此为电子商务交易的赢得变化区间,让我们使用一个风险规避的行为假定,用违反信用率r为风险概率,则可以得出网络环境下财产的期望效用为:

(5)U(W0)=(1-r)U[W0+(Vi-P′0)-t]+rU(W0-P′0-t′)

四、网络交易的价值增值和风险规避

商务交易中的价值通过价格来体现和反映,网络环境中商品的价格存在波动性和分散性(即在商品折扣和差别化定价上的灵活性),使得消费者的得益分布也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在此条件下的风险规避行为呈现多种形式,而通常在相同的平均预期收入下,他宁愿选择一个风险系统较小的变化(即交易信用高的交易行为),而不是较大的变化。

在假定风险规避存在的条件下,如果规避风险的成本低于从中所获得的收益,一个人就会寻求这一做法。网络环境下规避风险的可能办法还有,搜寻有关未来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即便付出了极高的成本也难于获得),在投资时选择那些风险较小的方案(其中包括选择商品价值较小的购买决策),或选择那些能将他的风险进一步降低或分散给其他人的安排(参与网上竞标或联合购买的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在价格形成、避免欺诈、讨价还价以及保证信用等方面存在风险而损失的费用,提高得益水平。

总之,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行为存在网络特定环境下的交易灵活性和风险不确定性特点,电子商务环境既能直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又能通过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参与和信用水平获得市场交易费用的间接降低成效。交易双方信用风险成为网络交易活动风险成因多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并因此影响消费者的总体效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大卫・范胡斯.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杨善林.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Amos Tversky and Danied Kahneman《Rational Choice an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Journal of Business,1986,vol.59.

第4篇:微观经济学博弈范文

【关键词】共同基金 竞争策略 管理费用 非完全竞争 子类市场

一、引言

共同基金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过去三十年中,共同基金市场是美国成长最快的金融资本市场之一。在1980年代,美国共同基金市场在股票债券市场的牛市,新金融产品的研发以及基金份额快速增长的强势下,实现了快速增长。截止2011年年末,美国市场上共有15,000个共同基金拥有11.6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相较于1980年的1.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目前,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市场。

随着共同基金市场的逐步增长,各个基金是否互相竞争以及如何互相竞争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各基金都在为创造更多的资金流入、更高的收益率以及更有吸引力的费用结构不懈努力,以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由于美国证监会规定共同基金不得将管理费用基于上一期的绩效,以防止基金对认购的投资者征收不合理的高额管理费。这项规定潜移默化的将原本应该发生在价格市场上的直观竞争变为在基金的子类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资本流动市场以及声誉等子市场上的隐性竞争。因此,共同基金的竞争行为及策略不能被投资者发现,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妨碍了正确的投资判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对共同基金在子市场的竞争有了初步的研究,但尚未将对竞争行为的探索研究发现按照一系列的要素、市场、结构进行归纳整理。为此,本文以美国共同基金市场为研究对象,集中归纳了共同基金竞争中各要素、子类市场以及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得出共同基金市场属非完全的市场竞争,基金的群类策略、绩效收益、资金流动以及管理费用结构对其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结论,这将对投资者发现和应用基金的竞争策略的信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竞争要素

基金互相竞争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和要素,一部分是关于信息披露、产品多样化以及费用最小化,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分析师乐观性、行为偏见以及母管理公司的群类策略。除此以外,声誉也会影响基金的竞争性及其竞争策略。因此,分析各竞争要素在基金竞争中的重要性能更好的阐述为何共同基金会相互竞争,从而了解竞争的机制和核心。

(一)主观要素

主观要素在基金的竞争策略中起着重要所用,这些要素不为基金的投资模型或者宏观变量所左右,但却对个体偏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基金的竞争性。Mola and Guidolin(2009)发现基金的分析师在母管理公司拥有某股在市场上的绝对份额时,会变得非常乐观从而趋同的持有或者推荐持有该股票。从竞争策略的有效性而言,乐观偏见会导致羊群效应从而对股票市场的估计产生偏误,导致基金的投资推荐产生偏差。Bailey,Kumar and Ng(2011)测试了行为偏见在基金策略选择中的作用。大量的美国折扣中间投资人的调查数据表明他们对新闻,税收以及母公司的偏见非常倚重,以至于这些投资者可以分为投机博弈者、聪明、过于自信、特立独行以及中性为代表的投资人格。这些人格特征与风险偏好高度相关。Witte(2012)阐述了最优秀的基金因为过于追求风险带来的高额收益,可能会成为下一季最差的基金之一。风险偏好的分析结果是证明竞争中拥有卓越选股技能的基金经理无法长期表现优秀的主观原因。在Nguyen-Thi-Thanh(2011)对基金经理的风险追求行为的分析中,他发现处于竞争状态下的经理人不仅会主动选择风险水平,同时也会尽可能在所处的风险水平中成为绩效的佼佼者。因此,诸如风险偏好,投资偏见,分析师乐观性以及绩效目标等主观要素是导致基金互相竞争的重要诱因。

(二)客观要素

在市场竞争中,客观要素主要是行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自身的策略、规定等不以基金经理意志为转移的因素。Haslem (2004)探讨了共同基金的定价策略。由于美国证监会禁止基于绩效收益的管理费用,受绩效驱动影响的基金会加入一些向投资者收取高额管理费用的行列,这些费用则基于资产规模,而非投资绩效。基金的资产规模在美国证监会规章制度等客观要素的影响下,成为了基金互相竞争的子类市场之一。Khorana(2004)认为母管理公司的群类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资产规模从而收取更高的管理费用,但是基金的投资者希望获得低成本下更高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这是利益冲突的一个方面。那些收取低额管理费的母管理公司能够更快的获得市场份额,然后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逐步增加管理费用,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竞争策略。Freeman and Brown(2001)的发现表明,基金所收取的咨询费用是导致利益冲突两面性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比较共同基金与退休金基金的收费明细的后发现,咨询费用的高低无法有效表明基金运作的预期收益。作为企业实体,为了达到企业运营中费用最小化的目的,基金会为了更有效地市场信息而互相竞争以获得可靠的信息源。Parida(2012)阐述了基金间的互相竞争会诱使市场泄露更多的信息。当行业中的基金数量骤增,竞争愈演愈烈时,新进入市场的基金数量会因信息披露的成本增高而降低。Garcia and Vanden(2009)将基金这个中间投资实体建模成为一个由拥有非公开信息的人建立以针对非公开信息进行市场套利的金融机构。他们通过对不持有信息的投资人同时对多个非关联基金进行一揽子投资的行为论证了在该模型下市场有效性的缺失以及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与之相反,微观经济学的模型证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更多的信息会使得股票的溢价因信息成本的增加而降低。因此,诸如市场条例、利益冲突以及信息披露等客观因素在基金的竞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声誉

声誉在实体企业的竞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垄断企业通过声誉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同时增加自己作为买方的议价能力。共同基金作为企业形式中的一种,同样会为了更好的声誉而互相竞争。Chen and Lai(2010)发现通过明星经理人的包装宣传而提高声誉的策略会增加新进入市场基金的资金流入,从而增加母管理公司的资金规模。有良好声誉的经理人在新的基金拥有一年的绩效韧性,即能够在下一年中表现突出。对于新的基金而言,雇佣明星经理人是增加自身竞争力的有效策略。Navone(2003)的研究表明,基金的资金流与绩效高度相关。资金的流出与低于行业均值的收益率没有显著关系。因此,声誉、基于声誉的基金绩效,基于绩效的资金流入是一个增加基金竞争力的重要循环。

三、竞争市场

共同基金在不同的子类市场中互相竞争不同的要素和资源。有些在产品市场中角逐以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占有量,有些在价格市场中优化自己的费用结构从而变得有吸引力,剩下的在量化市场中追求更多的资金注入和更高的收益率。由于竞争和市场的优胜劣汰,基金的寿命会反映其竞争力。此外,针对不同国家地区进行的基金种类研究支持性的发现竞争行为在每个子类市场中都客观存在。

(一)产品市场:份额类别、管理者与母管理公司

不论基金类型,基金会提供多种股份类别(share class)以针对不同类型投资者收取不同比例的费用组合。管理者通常是某一股份类别的经纪人,而母管理公司(fund family)可以是管理基金运作的资产管理投资公司。在市场上,不仅基金会提供多种股份类别,同一经纪人也可以管理多个股份类别,母管理公司也可以代为运作多个基金,基金的权益(equity)和管理权(management)是分开的,但是经理人有义务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可以是跨母管理公司的竞争,也可以是在同一母管理公司内经理人之间的互相竞争。在同属同一母管理公司的经纪人之间的竞争可能比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趋于缓和,因为同一母管理公司不同的经纪人持有不同比例的相同股票的概率会比不同属同一母管理公司的经纪人之间的概率更高。Kempf and Ruenzi(2005)发现管理公司较小的基金与拥有较大规模管理公司的基金的交易经常是反向的。在同一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会调整相对的头寸以使得业绩更加突出。Clare,Sullivan and Sherman(2013)发现业绩低于平均水平的基金经理在年中通过增加更多风险来追上平均水平。Chen, Hughson and Stoughton(2012)在博弈论的实验模型中证明了多时间段的基金经理人互相竞争策略与时间效用的必然性——除了第一名的经理,其他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有诱因来最大化所管理资产组合的风险。因此,第一名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加平均的风险来有效地保持领先地位。另外,同一母管理公司还会在所管辖的不同基金中运用资本流动策略以最优化资源配置。Zhao(2003)解释了关闭某一明星基金会引起投资者对母管理工资的注意,从而增加同属公司的其他基金的短期资金流入。可见,在产品市场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可以使基金更具竞争力。

(二)价格市场:费用

基金的费用支取以及咨询费用是竞争中的重要一环。Nanigian(2012)发现主流投资者更倾向于高额的最低投资标准的基金,他们认为这是基金更具竞争力的表现。基金费用支出的一部分在于广告营销支出。Huij and Verbeek(2011)调查了基金在市场营销中的溢出效应,即过度营销。溢出效应会增加同属母管理公司各基金的资金流入。Li and Qiu(2010)认为产品的多样化使得某一基金取得垄断优势从而向投资者收取高额费用。多样的股份类别基金可以让投资者在多种的股份类别中基于不同的管理费用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多样化策略也会在短期内增加基金收益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如今的基金行业竞争使得基金的咨询师不能按他们服务质量的优劣按比例向投资者收取咨询费用。Mansi and Nishikawa(2012)认为竞争和行为是基金价值定价的关键要素。内部的管理机制会影响小额股份类别的客户忠诚度。这是因为小额股份类别的各户对增加的搜索成本和同业投资禁止非常敏感。Wahal and Wang(2011)举证了当有新基金进入市场是,拥有高资产组合重复性的原有基金会相应的降低管理费用以保持竞争力。Coats and Hubbard(2007)强调了共同基金市场的集中度非常低,行业新进入基金非常频繁并且支取高额的咨询费会使得市场占有率和基金绩效大幅降低。因此,价格市场是基金竞争的一个重要子类市场。

(三)量化竞争:资金流动

基金的竞争力可以从其吸引资金流入的能力中得到反映。货币具有趋利性。基金的绩效与资金流动是直接相关的。在完全市场假定下,好的业绩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从而扩大基金的管理资本规模。由于规模经济,更大的规模会使得市场份额和买方的议价能力增强,因此使得基金更具竞争力。Gallaher,Kaniel and Starks(2006)对投资者的资金流动进行了研究,发现资金的流向与基金的市场营销支出是凸相关的。Wahal and Wang(2011)阐述了基金在量化市场中,资本流动与绩效溢价和损益率呈正相关。资金的流向可以表明基金的相对竞争力和吸纳资本的能力。

(四)基金寿命和存活能力

随着资金由于绩效进行相应的流动,低于行业均值的基金会面临资金外流。一旦基金从费用和咨询中获得的收益不能冲抵运作的支出、交易以及营销支出,那么基金就会面临退市或者被母管理公司强行关闭止损。Brown,Goetzman and Park(2000)发现越是年轻的基金,短期内消失或死亡的概率就越高。这是由于管理者合同中趋利及博弈性的绩效相关条款所导致的。Ali,Chen,Yao and Yu(2012)认为竞争策略会侵蚀基金的绩效。对于高竞争成本的基金而言,避免竞争的收益会高于由于竞争而进行的多项交易的交易成本。Getmansky(2012)分析了对冲基金的生存周期,认为投资者依靠每个基金的绩效进行投资。当投资者对一揽子基金进行群体投资时,该群体内的基金会以回报率进行互相角逐,从而在下一期,高额回报率的基金更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由此可以得出,绩效和资产规模是凹相关,每期对资产规模、收益率和预期未来资金流入等要素进行最优化是提高基金寿命、在行业竞争中存活的重要举措。

四、结束语

一方面,由于市场上基金数量之巨,整个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一定的垄断和信息不对称,同时,美国证监会对管理费与绩效不挂钩的规定使得这个观点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独立的执行官的失败以及相悖的12b-1费用是市场非完全竞争的产物。经理人间、基金间、管理公司间的非基于价格的竞争行为必然会对市场结构产生一些冲击,从而造成市场的分成,打破原有的市场均衡,从而根据相对竞争力达到新的市场均衡。

本文通过对美国共同基金市场中市场竞争各要素、子类市场以及竞争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归纳分析,可以得出共同基金市场属非完全的市场竞争,基金的群类策略、绩效收益、资金流动以及管理费用结构对其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的结论,这将对投资者发现和应用基金的竞争策略的信息,从而对投资行为进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Ali Hortacsu,Chad Syverson,2004.Product Differentiation,Search Costs and Competition in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A Case of S&P 500 Index Fund.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52, 183-199.

[2]D.K.Malhotra,Rand Martin, Philip Russel,2007.Determinants of Cost Efficiencies in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6,323-334.

[3]Diego Garcia,Joel M.Vanden,2009.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Mutual Fund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44,1965-1995.

[4]Giuliano Lannotta, Macro Navone,2012.The Cross-section of Mutual Fund Fee Dispersion.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6,846-856.

[5]Hsuan-Chi Chen,Christine W.Lai,2010.Reputation Stretching in Mutual Fund Start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4,193-207.

[6]John C.Adams,Sttar A.Mansi,Takeshi Nishikawa,2012.Are Mutual Fund Fees Excessiv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6,2245-2259.

[7]John P.Freeman,Stewart L.Brown,2001.Mutual Fund Advisory Fees:the Cost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s. The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11-spring,610-671.

[8]Massimo Massa,2003.How Do Family Strategies Affect Fund Performance?When Performance-maximization Is Not the Only Game in Tow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7,249-304.

[9]Simona Mola,Massimo Guidolin,2009.Affiliated Mutual Funds and Analyst Optimism.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3,108-137.

[10]Sunil Wahal,Albert (Yan) Wang,petition among Mutual Fund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9,40-59.

[11]Tarun Chordia,1996.The Structure of Mutual Fund Charg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1,3-39.

[12]Vikram K.Nanda,Z.Jay Wang,Lu Zheng,2009.The ABCs of Mutual Funds:On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ple Share Classes.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8,329-361.

[13]Warren Bailey,Alok Kumar,David Ng,2011.Behavioral Biases of Mutual Fund Investo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