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小学分数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教师教育观念及行为的改变
1.学生观
随着教育功能的扩展,数学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只有47.83%的教师能关注个体学生,关注差等生的仅占2.11%,19.57%的教师关注优等生,30.43%的教师关注中等生。从中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做到面向个体,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通过培训可以学到最新的教育观念,但对这些教育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2.教师的教学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使学生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顺应了时展的需求,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与人协作的精神,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41.30%的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效果非常好,可见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抑制其顺利推行。
二、建议与对策
1.增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终身教育意识和培训意识
我国职前专业教育起点比较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受到严重影响,需要接受再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惊人发展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接受终身教育,不断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及行为的改变。
2.培养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资源的利用能力
课程资源不仅包括大家经常提到的现代教学媒体,还包括很多实在的、经常能看到的、摸到的一些常用的教学手段。例如,挂图、彩棒、手工制作几何图形等。各农村小学领导及相关教学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尽最大可能培养在职教师的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能力,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现代媒体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3.把农村中小学建成职业教育的实习基地
职业教育及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在农村小学建立实习基地、实习教学点,选派优秀教师带队组织实习指导,一方面可以引导鼓励师范类高年级数学班的学生到农村小学实习支教,缓解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4.加强校本教研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因为数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感集中体现在对知识教学的充分感知,对思维训练的快速反应,对个性教养的深刻感受。分数的学习可以集中提升学生数感的培养与综合能力的形成。作为教师在分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分数的教学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笔者认为,通过分数教学形成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按以下的“三步曲”来进行。
一、 让学生灵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形成能力提升的基础。
在平时的分数教学中,常常是把分数看做一个整体或者是整体的一部分,如初步认识分数时会创设“1个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到几个?”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表示每位同学分到的饼。因为学生正式学习分数以前,“ ”“ ”等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培养灵活使用数字及符号的能力则显得非常重要,学生要能理解分数既代表一个数,也代表一个分率。如给你一幅图:
让学生用一个分数表示出这张图。大部分学生想到的肯定是 、 ,但是这张图也可以用1 、 、 、 (2 )来表示,许多学生会想不通,有些同学会认为后者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是:把一个图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出其中的几份或1份的数是分数,由于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这一概念,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了,对于分数还代表分率这一概念由于教材安排在后面学习,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仅是让学生们接触了与分数表征形式相联系的概念,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灵活性与深刻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而我们的老师们要让学生灵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应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不能顾此失彼。
准确、全面和灵活地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是通过分数教学提升能力的基础所在。
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性质,形成能力培养的发展。
笔者觉得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感知到这些分数大小一样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话仅仅停留在对分数性质表面肤浅的认识上。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与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下表中的数字如 =3÷4 = = 0.75 = = = = 1.5÷2 = = =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知道 作为一个整体的 ,也是3除以4所得到的结果,通过后面的等值分数形式可以让学生理解 、 、 都表示同一个数,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在教学中对于1.5÷2可以将其改写成分数的形式,理解为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 , 就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10,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性质的理解。笔者感觉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把分数与小数进行联系得太少了, 等同于0.75,0.75等同于 ,注意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各个不同类型的分数,从而辨认出分数的不同形式,并能将分数、小数以及百分数的表征形式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分数的各种可能性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性质,将会大大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三、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分数的计算,形成能力拓展的深化。
每一个人都知道分数的运算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计算的。很多学生其实并不理解为什么要按照这些规则做,这些规则有什么作用,只是依葫芦画瓢照样做而已。其实,让学生理解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让学生自信地思考问题,学习、理解数学计算之外的关系,同时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后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
在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时,曾看到有的学生计算如 + = , - = 造成这种错误是由于学生把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直接相加减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原因呢?有的教师马上会想到学生没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其实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应做到的不仅仅是强调计算法则,关键应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些表征形式的意义(即每个加数的意义),因为学生只有理解了它们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记住这些运算过程,也才能够把相似的运算转变到其他情境中去。
分数的计算有着其不同的特点与规律,教会学生扎实的掌握好分数的计算,对于学生能力拓展的深化将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分数是重要的计算能力与技巧基础,它是建立更加明确和丰富的数的意义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关键桥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通过优化小学分数教学工作,不断加强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形成、发展和强化,将会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 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三个新“教条”——关于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再思考[J]. 数学教育学报. 2011(01)
[2] 王光明. 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J]. 数学教育学报. 2011(01)
[3] 曾超益. 关于数学教师课程知识来源[J]. 数学教育学报. 2011(01)
【关键词】分数的意义单位“1”
分数是一个既丰富又抽象的数学概念,它与小数、比、百分率和除法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也是分数教学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教学以及反馈中,笔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学生在单独地进行分数概念的学习时,他们觉得简单易学,而一旦后续学习分数乘除法的时,就会发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会接二连三地暴露出来。那么学生学习分数难度真的有这么大吗?哪里是他们困惑不解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惑?为此,笔者作了以下探索。
一、发现错题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两者的意义容易混淆,随着教学进度的展开,学生的错误却更高。笔者把同一道题目在不同的学习时段做了3次测试(样本人数为10人),测试情况如下:
从以上3个测试中,我们可以发现前两个题目学生在分别学完“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正确率都比较高,但让人不解的是,在整理与复习之后再来完成这道题目,学生的正确率却只有50%。
二、寻找错题的原因
这一道错题是学生单纯的因为“粗心大意”而把两个分数写错了位置吗?在教师一再提醒,又一错再错就反映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不理解。在表示计算结果时,学生在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是用小数表示而非分数,这仅仅是惯性思维吗?笔者认为对于建立分数概念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学生对分数也可以表示数,存在认知障碍
分数是学生在整数、小数之后又一次数的概念的拓展,学生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解题答案都以整数或小数作为计算结果,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有整数和小数才能表示具体的数值,所以在做题时,习惯性的把分数再改写成小数。对于“分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却存在着认识障碍。
(二)学生对分数能表示“关系”和“数量”理解不透彻
分数何时能表示“关系”,何时又能表示“数量”,学生认识不透。在学生理解中分数只能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以自然混淆分数作为一个具体数量和作为一种关系的根源所在。做题时,学生也很难发现题目是求两者的关系还是求具体的数值。
三、寻求解决策略
(一)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学生关于分数能表示“关系”有着较好的理解,但分数又能表示“数量”却往往难以理解。原因可能是在三年级上册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如下图),
我们是通过切一切、折一折等方法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层几份,教师往往会很强调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久而久之学生会潜移默化的认为分数只能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笔者认为当学生提到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可以用0.5表示,教师要抓住这样的生成,告诉他们这一份不仅能用0.5表示大小,还能用1/2来表示大小。我想这样的积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会找单位“1”, 借助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每段长( )米。这一错题的第一空,笔者尝试先把2米换成1米,这样学生都能答对,为什么呢?因为在小学阶段教材对单位“1”作了如下编排:
第二个空我们可以借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来解决。根据数量关系“每份的长度=总长度÷段数,又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得数写成分数形式是2÷4=2/4米。
(三)比较单位,加强认识
在单位“1”的认识中要强调“l”的认识,但不能忽略对于“单位”的认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单位“1”就是一个计量数的单位。它和米、千克等具有相同的性质。
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习习惯 小学生
良好习惯的形成,对成人来说,常通过有意的自我控制和努力,自觉地实现,对于儿童,由于其自觉性不强,自控意识和能力较低,要依靠外界力量,主要是通过教育培养方可达到目的。本文分别从课前、课上、课后等几个方面对学生提出应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的内容。
一、课前准备的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很多人认为数学低年级不强调预习,但是如果低年级就开始培养预习的习惯,到中高年级,很多学生就能够在预习时独立提出疑难问题,很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实施策略:
(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看书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4)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
(5)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2.课前三分钟的习惯
(1)课前按规定放置学习用品,可以调整学生的情绪,养成自我控制有意注意习惯。学生将数学课本、演草本、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书本放在桌子的左上角,铅笔盒放在书本的右边。
(2)每节课前,班长或值日班长上来巡视,提醒做得不好的学生,让其纠正。
(3)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训练,班主任随时检查,并点评(以表扬为主)。做到老师一进教室,桌面就很整齐、美观。
二、课堂上的基本习惯
1.坐姿习惯。正确的坐姿养成是很重要的,保持良好的坐姿,还有利于更好的听课。
(1)上身头正、肩平、身正、立腰挺胸。下身应当是臀部坐在椅子或凳子上,两腿上半部(即大腿部分)自然平放,从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自然垂直。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
(2)预备铃一响,马上回到座位上,学生坐时前后不靠桌,双手平放在桌面上。
(3)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班长或科代表站到讲台来带读,等老师来上课。
2.写姿训练。要求学生写字做到“一拳、一尺、一寸”;正确握笔:―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
3.站姿训练。站起来发言时精神饱满,一步跨出座位,站在桌子外侧。上身头正、肩平、身正、立腰挺胸,双脚自然张开,双手自然垂放在大腿两侧。
4.认真听的习惯
这里的听,说的是课堂上要会听,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还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5.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过程,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爱说善说的习惯。说的训练一般有如下两种:
(1)操作叙述法。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有时感到无话可说,因此,要注意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如,1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1根小棒加上1根是2根小棒,2比1大,2排在1的后面;2根小棒加上1根是3根小棒……”这样使学生有话可说,从小养成爱说善说的习惯。
(2)直观引导法。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一步,提供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意,说出阴影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第二步,引导学生看图,从中看出3M4=6M8=9M12。第三步,从左往右观察等式,初步概括为数学语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第四步,从右往左看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第五步,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种训练,能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地说话。
三、课后的习惯
1.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1)规范书写。在做作业时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书写要整洁,格式要规范。特别是低年级,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2)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反映在我们的家庭作业上,要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有些家长每当孩子遇到难题卡壳时就非常心急,马上要把答案告诉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往往就变成了书记员,听写工,这些家长固然是对孩子很负责,但方法不是很适当,因为长期以往,会使孩子养成一种依赖心理甚至是畏难心理,遇到难题总想找人帮助,不能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从而导致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3)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探究性教学 方法
当前社会,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所需要的热门人才。作为培养祖国未来的小学学科教育,更应遵循和按照这一要求,进行为之不懈努力的教学活动。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思维的学习时机,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合作互助、探究实践、思维创新等方面学习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思想素养的提升和巩固。”由此可见,探究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因素之一,在学生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谈谈在新课程下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方法。
一、注重外部环境的创设,实现学生探究内在情感的激发
教育心理学中十分重视学生内在积极情感的有效激发,认为内在情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可见,外部教学环境的创设,能够对学生内在良好学习情感起到强化和助推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知识活动中,不能采用“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模式,忽视良好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等外部环境的创设和营造,以免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和增强,达不到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预期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要求,设置充满调动特性的教学情境氛围,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学习探究能动性的有效促动。如在教学“分数”知识过程中,由于分数知识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较远,学生会产生畏惧、怕难情绪,导致探究的积极性受到压制。教师可在分析研究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基础上,将生活中“吃蛋糕时,将一块蛋糕分成几等分给孩子吃”、“将一根绳子平均分成几等分”及“将零花钱分给孩子买东西”等隐含分数知识内容的教学情境引入到教学新知的导入环节中,利用准备好的教学器材,让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实现对分数知识内涵的初步感知,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二、重视知识内涵的讲解,实现学生探究问题方法的掌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诗句向我们深刻阐述了“只有抓住事物的关键和本质,才能实现问题内容的有效解答和掌握”这一内涵道理。著名教育学者汤其眺曾经指出:“教师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作为能力的传授者,更应该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探寻和掌握解题方法,实现学生学生探究效能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认真研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基础上,应重视学生解题方法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中,能够对问题知识中所隐含的知识点、重难点,以及教学知识体系等内容,有明确、准确的掌握和了解,使学生在教师问题内涵的讲解过程中,实现解题方法和要领的准确掌握。
如:“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已知人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摩托车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摩托车后座可带一人。现在有三个人,并为之准备了一辆摩托车使三人能够从A地到达B地,那么需要耗费的时间需要多长?(保留一位小数)”在讲解这一路程方面的数学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观察,学生通过问题条件的分析,发现这是一道有关路程方面的应用题。这时我再适当引入“比例”知识,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活动。学生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抓住了进行这一路程方面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通过采用运用比例知识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学生有效提升了解题的效能和效率。
三、凸显探究过程的反思,实现学生探究良好习惯的形成
一、权力及“权力和知识”
福柯被奉为西方继尼采之后最伟大的权力理论家,权力可以看作为福柯社会理论的基石。福柯对权力的研究同样迷恋社会边缘的冷僻主题,如疯狂,精神病,监狱以及性。同传统的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上的权力研究模式不同,福柯认为权力是分散的,但并非孤立,是一种关系网络,遍布各处。他把权力定义为: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权力像毛细血管一样充斥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福柯之前的传统观点认为:作为真理的知识只有远离权力才能获得。然而,福柯关于“权力和知识”的论述是其思想中最有影响力的部分。对权力的研究,总是与知识密切相关的。权力制造知识,知识不是客观,中立的。他认为对某一特定的权力关系来说,知识只有合法与否的区别,无真伪之分。知识笼罩在某种权力之下。权力――知识是其权力观的核心。精神病院,监狱哪怕是社会道德,政治法规都是借助于某种知识话语或某学科来实施对精神病人,罪犯的监控,规训的权力(余晓宏,2007:1)。
二、圆形监狱――全景敞视主义
与边沁认为“监狱是体现人道的场所”的观点不同,福柯认为监狱是一个完美的规训机构。另外,监狱建筑式样造就了监视者与被监视者之间严重的不平衡,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权力关系。在福柯看来,社会的处处,每个人所有的角色关系都是这样一座“全景敞视监狱”,时时都有监督。当规训的足迹从监狱跨出,遍布到整个社会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正在迎来“规训社会”?学校,工厂,医院都是彻底的规训机构,当灵魂的规训取代肉体的酷刑时,人才真正地“被规训”了。
当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监视者和被监视者”的时候,实行全景敞视所针对的不再是军权关系,而是最普通的关系,这使得权力运作变得简单、有效。
结合到现实,读者联想到“全景敞视”在服务业中的体现。银行,酒店,超市…“全景敞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公共生活领域。以酒店为例。对酒店前厅服务人员的控制就是典型的“全景敞视”。不需要摄像头等仪器监控,在每天酒店客流高峰时,你可以观察到服务员被规训了的身体,每一个微笑,甚至是每一句话。在充满了众多客人,服务员的拥挤的大厅,时时都会有那么一双注视的眼睛监视着穿梭于大厅和后厨的服务员。在酒店这座圆形监狱里,全景敞视下被规训的一言一行被纳入酒店的规章制度,成为“从业规则”。这正如戈夫曼的“角色扮演”所指出的那样:在前厅扮演着规训化的角色,在后台,在更衣室,脱去规训的外衣进行着“更衣室集体的狂欢”。但是,笔者在此处的疑问是:当规则已经潜移默化,浸入灵魂的时候,还能随意地褪掉吗?我想这正是福柯所担心的:全景敞视下的规训是现代社会最大的弊病。
在中国,人事档案和户籍制度作为一种“书写权力”在我国权力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邹菡,2002:2)。大多数人从入学开始到工作,每一步都会在人事档案中一一登记,这对我们今后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就会被老师说:“好好表现,你们在校的表现和学习都会计入你们的档案”。在加入公务员这支大军的时候,人事档案显得尤其重要,对人事档案的审查和接收是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一道关卡。被规训在这样一个大的牢笼里,我们甚至从来都没有质疑过。如果说人事制度只是对部分人而言的话,户籍制度则是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出生后不久就必须登记户口,被定位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户籍制度规训下,中国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城乡户籍制度差异体现在升学的差异上。退后十年左右,在四川某些县仍然实行“重高升学分数因城乡户籍差异而不同”。考同样的题升同样一所学校,拥有城市户口的考生比农村户口考生上线分数足足低几十分。这就掀起了一阵“城市户口热”。其实,近年不同地区户籍制度影响升学还是时有发生的。有些人利用国家照顾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临考前将户口迁到少数民族地区。此外,到现在仍然不减的“京沪户口热”让多少人费劲脑汁。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没有城乡,民族,区域户籍差异,又怎会有如此多的社会问题,又怎会有“城乡二元”?这些都为人文社会科学提出了课题。
因此,回到福柯,他对于边沁提出的具有“人道”的监狱层层剖析,指出了其实质是一个权力规训机构。这对于我们是一种警醒。提醒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留存于现实中,头脑中那些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制度与理论。
一、自主学习的前提——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依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地把握教材,适当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地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模块,使课堂教学模式由单一向多元、由不变向多变发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同发展。“六模块”教学模式虽然要求先学后教,但教师仍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而其导入的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拿出一个非常诱人的水果——大寿桃,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怎样求出大寿桃的体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想出了许多非常不错的方法。有的同学说,从大寿桃中切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寿桃,测出它的重量,根据大寿桃和小寿桃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大寿桃的体积;有的同学说,把大寿桃放在装满水的长方体水槽中,就会有水溢出来,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大寿桃的体积;还有的同学说,把大寿桃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就会上升,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大寿桃的体积。这样的提问,给学生创建了思维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我要学”的热情。
二、自主学习的关键——突显主人翁地位
“六模块”的教学模式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质疑问难,互相交流,讨论争辩。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学生,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实践、探究、体验,和学生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明天是妈妈的生日,乐乐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他仔细地测量了一下,需要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礼盒才能装下礼物。乐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学生有的沉思,有的埋头认真地算,有的和别的同学讨论。这不仅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计算方法,而且允许存在个性差异,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能感觉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六模块”的教学模式下得到了提升。
三、自主学习的手段——注重迁移和实践
1.知识迁移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新知识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新问题绝大多数是可以转化成老问题解决的。学生在运用转化方法的过程中,必须把新知识和与之有联系的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弄清新知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新在什么地方。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较清楚地掌握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
例如,教学分数除以分数的知识时,我首先让学生做一组关于分数除以整数以及整数除以分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联系刚刚学的知识做分数除以分数的习题。最后,我让学生通过讨论来验证这种算理的正确性。学生借助画图分析,发现分数除以分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实践操作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认识的发展要经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实践操作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三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初中地理教学计划精选5篇汇总
高一政治下学期教学计划
班干部工作计划范文
六年级安全上册教学计划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里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
一、情境诱导
在小学我们学习了整数、分数,上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正数、负数,谁能很快的做出下面的题目。
1.有下面这些数: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
(1)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填完了吗?
(2)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填完了吗?
把整数和分数起个名字叫有理数。(点题并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对照课本找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附:自学提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
2.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分数
3.____
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4.在1、2、3、0、-1、-2、-3、1/2、0.1、-0.5、-5/2中,整数:、分数:
;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
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整数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分数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有理数按符号不同可分为正有理数,_______和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理数包括有整数和分数.
(2)0.3不是有理数.
(3)0不是有理数.
(4)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5)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3.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依次类推有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等,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属于的集合中(大括号内,将各数用逗号分开):
杨桂花: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 } 负分数集合:{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是最小的正整数
B.0是最小的有理数
C.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范文二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
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重点:通过列举现实世界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来引进正数和负数,要求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为以后通过实例引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加法和乘法法则打基础。
难点: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是一个从小学过渡的知识点,主要是要抓紧在数范围上扩充,对引进“负数”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解。
二、新课拆析:
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如:0,1,2,3,…,,
2、能让学生举例出更多的有关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面。
如:汽车向东行驶 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温度是零上10°C和零下5°C;
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3、上面所列举的表示相反意义量,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如果只用原来所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
如:在表示温度时,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即零上10°C表示为10°C,零下5°C表示为-5°C
概括:我们把这一种新数,叫做负数,如:-3,-45,…
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叫做正数,如:1,2.2…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
1,2.3,-5.5,68,-,0,-11,+123,…
三、阶梯训练:
P18 练习:1,2,3,4。
四、知识小结:
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中,应能从数的角度来区分小学与初中的异同点,通过运用发现相反意义量,能理解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五、作业巩固:
1、每个同学分别举出5个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量的的例子;
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分别举出几个正数与负数(最少6个)。
3、P20习题2.1:1题。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范文三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及对一个有理数进行分类判别;
2、在数的分类中,应加强对负数的理解及对零在数分类中的特殊意义的理解。
重点:在引进负数后,能对已有的各种数进行概括,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及有理数的两种不同分类的重要意义。
难点:在对有理数的认识上,应加强对负数及零的重视,明确两者在有理数集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通过上节课对“负数“概念的引入,通过对数范围的补充及扩大,进一步引入了有理数的概念,并对扩大后的数的范围进行重新分类。
二、新课拆析:
1、引例:(1)请学生说出负数的特征,并指出实例说明。
(2)以第(1)题中,学生所回答的数进一步分析,不同数的不同特点。
2、通过对“负数”的引入,从我们所接触的数可发现有这样几类:
正整数:如1,2,34,…
零:0
负整数:如-1,-3,-5,…
正分数:如 …
负分数:如 -0.3,…
由此我们有:
概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然后根据我们的概括,我们可以对有理数进行如下的分类
分类一: 分类二: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零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有理数 负整数 有理数 零
分数 正分数 负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负分数
3、有关集合的简单知识:
概括: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为数集;
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例: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值的圈里:
-18,3.1416,0,2001,-0.142857,95%
正整数 负整数
整数集 有理数集
三、巩固训练: P20 ,练习:1,2,3
四、知识小结:
从有理数的分类入手,就着重于各类数的特点,特别是正,负及零的处理。
五、作业:
P20-21 习题2.1:2,3,4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范文四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 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 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
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范文五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
2.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的计算;
难点:乘方和开方运算;
教学过程:
1.计算器的使用介绍(科学计算器)
初一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png
2.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
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 (2)51.7(-7.2)
解(1)
初一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png
(-3.75)+(-22.5)=-26.25
(2)
初一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png
51.7(-7.2)=-372.24
说明输入数据时,按键顺序与写这个数据的顺序完全相同,但输入负数时,符号转换键要放在数据之后键入.
随堂练习
用计算器求值
1.9.23+10.2
2.(-2.35)×(-0.46)
一、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应关注价值引领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应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和智慧。关注价值引领,就是数学课堂应引领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去正确感受数学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应让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价值产生一种敬重、珍爱及惊叹之情。引导学生从真善美的角度,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从而真正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文化内涵。
如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认识》课尾:(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大意如下:东东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一共8个小朋友。于是就从侧面又切了一刀,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小男孩,东东就把自己的那一块蛋糕平分给这个小男孩。)
师:从这则广告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1:第一个画面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我想到了1/4。
生2:第二个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我想到了1/8。
生3:从第三个画面中,东东把自己的一块蛋糕又平分给了第九个小朋友,让我想到了1/2。
师: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3补充:不是,是东东手上蛋糕的1/2。
师:你们喜欢东东吗?
生:(大声地)喜欢!
师:他分出了自己手中蛋糕的1/2,但他收获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收获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生: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只分出了自己的一小部分,但收获了一个新的朋友。
……
一则小小的广告,不仅画面美轮美奂,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涵及浓浓的人文关怀,教师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巩固了分数的认识,还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份爱心、纯真、友谊和责任。学生不仅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美好的心灵。让人不禁赞叹:究竟是一种巧合,还是多美滋广告专为这节课而做?不能不佩服张老师课堂设计的独具匠心和立意高远。这种文化代表着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显示着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但我们也看到,自从“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在一次大型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以“追寻数学课堂的文化意蕴”为意图,上了一节《走进圆的世界》后,小学数学教育界言“数学文化”必提及《走进圆的世界》这一经典课例,似乎充满文化韵味的小学数学课堂必定要有充斥着“自然景观、工艺建筑、经典图案”等内容的多彩画面和绚丽的音乐,必定要有数学史的插入,以至于一线教师纷纷仿效这一模式,而忽视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特有的那些内在的数学文化内涵。数学文化,如果只以一种视觉冲击的形式来实现,是否还具文化应有的基本属性?其实,学生知道再多的数学史料、数学小故事,也可能是“有知识,没文化”。教师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再多的动画,也只是犹如让学生被动地欣赏风景。数学是一种高尚严肃的文化,构建数学文化课堂,首先要尊重高尚严肃的数学文化价值。否则,数学文化将会失去其固有的本体价值,数学课堂教学也会变得肤浅、浮躁,甚至是功利、粗劣。
二、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应关注个性张扬
数学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数学教育的过程,应当是儿童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著名数学家康托说,“数学的本质是自由创造”。和其他任何精神产品一样,数学同样是人类的一种独特创造。是创造,就必然浓缩和承载着人类的精神追求和品质。儿童对数学应有自己的诠释、自己的触摸、自己的情怀和梦想。因此,作为传承文化的数学课堂,在关注价值引领的同时也应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儿童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如一位教师教学《分数的认识》片段:
师:如果有2个同学平均分这个蛋糕,每个同学分得多少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吗?
师:你敢于有不同的见解,老师欣赏你的勇气,尊重你的意见。
师:如果有10个同学平均分这个蛋糕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示每个同学分得的蛋糕?想一想,如果有100个同学呢?(老师指名让那个男生到黑板前画图表示,他画着画着,不画了。)
师:为什么不画了?
生:画图太麻烦了,还是用分数来表示比较方便。
师: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后,每份是多少。画图的方法看得清楚,但是分的份数多了就不方便。文字描述写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意思很清楚,并且可以对数作出解释,用数表示比较方便,这些都是分数,想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师介绍分数的发展史(课件演示)。
教师通过对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情况的表示方法,“逼迫”学生经历一个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从用“半个”这样的生活用语,到用图形表示,再到用这些方法表示都感到困难时,创造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自然就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发愿望。在学生经历了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层面的再创造之后,教师进一步将学生引领到了数学文化层面,让学生在数学史中去领略分数发展的历史过程。数学精神培养人,数学文化关怀人。这节课上教师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数学的每一步向前发展的艰辛,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不懈努力的意志、品质和正直诚实的人格魅力。这样的课堂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这种文化的魅力。
三、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应关注智慧生成
数学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文化,不是数学知识的简单汇集,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升华,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所谓知识,那就是看见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欣赏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而智慧却不同,它看见的不仅是这粒沙子,更是这粒沙子背后一个个缠绵动人的故事。它欣赏的也不仅仅是这块石头,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教育需要智慧,也需要培育智慧。而构建数学文化课堂也需要智慧的关照和统领,需要有智慧的生成与闪烁,这样才会使数学这种文化变得更灿烂。
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师生交流激烈,精彩纷呈,是一节充满智慧的课。请看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这个问题掀起了课堂的波澜。同学们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剑即将开始。
吴老师顺手递给双方各一张圆纸说:“我们请正反双方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吗?我们静静地听,然后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哪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是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画钩?”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一定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么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可以折成1/2,也可以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这里说分成两份,怎么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一定”上,如果一定是1/2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获胜的一方在掌声中回到自己的座位,落败的一方也准备回座,被吴老师拉住了手。“我要向他们表示感谢。”吴老师说着,向这位同学深深鞠了一躬,“感谢他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辩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对分数有了更深的了解。”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那孩子幸福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数学课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更是心智和思维训练的过程和数学文化熏陶的过程。吴老师通过因势利导,营造一个辩论的环境,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是正直优秀的人生品质。而正是在争论、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正确的观点被认同,从而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从吴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更多是数学知识外的感动。这样的数学课堂处处闪现着智慧,处处充满着灵气,处处涌动着激情。数学活动成了激情与智慧齐飞的生命历程。
四、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应关注本位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