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卫生培训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 通过实施科主任备忘录探讨提高中小型医院科主任能力的方法,以及科主任备忘录在医疗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科室施行科主任备忘录之前与施行之后的一个对比,以及对科主任备忘录内容的一些探讨,开展科主任备忘录的组织活动,形成院内各科室科主任对科室所有事物的综合管理,提高科主任的管理能力,并提高医疗管理质量。结果 通过科主任备忘录的施行,使科室管理更有效,更有序,并且便于科室评估。使科主任对科主任职责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完成医疗任务,做好对医疗质量的监控,完成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对科室成员的服务管理,医疗安全管理,投诉管理,科研教育,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医德效能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结论 施行科主任备忘录制度,提高了科主任对科室的质量管理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强化了各级医务人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成,并加强了医德效能建设,提高了科室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科主任 备忘录 医疗管理 医疗质量
目前,中小型医院中,中干多为业务骨干,虽然他们在技术上经过了很多的培训,也有很多的临床实践的经验,但是他们基本没有受到医疗管理相关内容的专业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往往缺乏规范的方法和一些核心理念。
专科医院科主任质量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应重视科主任管理知识的培训,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管理的积极性,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以提升科主任管理科室的能力[1]。所以为提高科室质量管理,通过这一年多对部分科室施行科主任备忘录计划,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以南区10个科室为试验组,施行科主任备忘录,以北区32个科室为对照组,并以2010年实施后与2009年未实施对比分析:医患纠纷,,科研项目等指标。
1.2 科主任备忘录的内容
1.2.1 年度工作要点 其中包括了医疗指标与任务,医疗质量管理,服务管理,医疗管理,投诉管理,科教研,医务人员职业生涯,医德效能建设等等。
1.2.2 月质量与指标分析 每月对医疗质量的管理,指标分析,通过绩效评估,明确科室病床利用率,控制药物比例,严格按照三基三严,以及医院的核心制度来执行,对病例质量评估,对现状进行分析,并作出整改。
1.2.3 半年责任追究小结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出现了医患关系紧张。笔者系统剖析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提出加强医疗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医疗质量、树立法制观念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2]。控制医疗纠纷的数量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在半年责任追究小结中记录半年的医疗事故,追究责任人,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并提出整改方案。
1.2.4 年医生职业生涯培训评价 评估医生这一年的职业培训,包括思想法律培训,进修学习计划,学术论文情况等。
1.2.5 年带教情况分析 评估科室在带教期间的绩效,配合医院教育计划,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总结教育过程的经验教训,积累教育经验。
1.2.6 年科研及新技术新项目小结 通过全年的技术项目小结,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质量。
1.2.7 全年工作人员评价 通过评价情况使科室人员明白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得到改进,同时也宣扬比较好的作风,树立科室品牌。
1.2.8 全年工作总结 通过全年的工作总结,列出存在的问题,作出整改方案,并作出明年的计划,通过一年一年的不断改进,使科室的各个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2 结果
实施组和对照组两组工作人员工作性质都相同,实验组医患纠纷为0起,36篇,占全院的18.3%,与2009年的9.3%相比增长一倍;科研立项4项,有了零的突破;晋升高级职称8人,中级12人。医疗投诉相对比明显下降。
3 讨论
(1)施行科主任备忘录,可有效提高科室整体医疗质量。
(2)施行科主任备忘录计划,可减少医疗纠纷。
(3)施行科主任备忘录计划,可提高科主任管理能力,带领整个科室不断的发展。
(4)施行科主任备忘录,可提高科研、教学能力。
(5) 施行科主任备忘录,可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6)施行科主任备忘录,便于科室资料系统整理、总结、保存,为科室建设、达标晋级提供第一手资料。
总之,施行科主任备忘录计划,有助于中小型医院的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升,有助于科室发展和医院管理,是科室建设的有力武器,长期坚持科主任备忘录计划,可实现科室及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项目立项与实施方案
攀钢经过40余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产钒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钛加工企业。公司下属攀钢钒、成钢钒、攀长特钢、矿业等14家子、分公司(单位)。攀钢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点多、面广,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电离辐射4大类。据2009年职业病危害申报统计,累计接触人数3万7000余人。攀钢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规范化、系统化的提升,实现全方位全员参与。
项目立项
攀钢集团劳动卫生防护研究所(劳研所)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支撑机构,承担了全员职业卫生培训的项目策划任务。2009年底,提出了全员培训方案,经公司审定立项,并同意劳研所内设职业健康安全与公共卫生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专门负责项目计划与实施。
职业卫生培训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求,但无具体的时间、内容和周期等细则规定。培训中心参照国家和四川省关于安全培训管理及相关文件,在2010年初编制了全员职业病危害防护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经修改后于2010年2月以攀钢公司文件下达执行。
实施方案
职业卫生培训对象分为4类。第1类,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第2类,子、分公司(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第3类,子、分公司(单位)所属厂(矿)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第4类,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项目由公司安委会领导,安办监督、检查与考核;人力资源部与安全环保部负责总体组织与管理;各单位负责安排本单位受培训人员接受培训;培训中心承担培训教学具体事宜。各类人员培训目的、内容、方式及相应责任部门等规定见表1。
为保证人数最多的第4类人员培训稳步推进,公司规定培训时间为20学时,培训方式分两种:有害作业人数
项目实施
全员职业卫生培训项目自2010年1月开始准备,至2012年5月总结,历时2年多。培训教学从2010年4月开班,2012年4月收班。包括第2类、第3类和第4类对象,共举办428期培训班,3万8248人受训,3万7847人取得培训合格证。
项目准备
在项目准备阶段,攀钢编写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培训教程》。该教程以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危害知识与防护方法、岗位应急处置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包括正文9章,附录10个,全书约25万字,印发1万3893册。
教学大纲满足了攀钢主要职业病危害防护需求,涵盖了基础知识、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岗位危害辨识和典型案例6个科目,并规定了各科目的具体教学内容。
此外,攀钢还组建了两支培训教师队伍,一是课堂(理论)教学教师;另一种是实习教学教师,负责岗位危害辨识和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课堂教师在劳研所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按科目成立教学小组,每组3~5名,轮流参加教学,既保证教学需要,又不影响本职工作。实习教师由培训中心从受培单位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人员中选拔。
人员培训
经公司人力资源部同意并协调,培训中心委托四川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第2、3类人员培训。2010年7月和8月,在成都和攀枝花各举办了1期培训班,216人参加了培训。这两期培训班教学大纲包括:职业健康形势、任务与要求,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与管理,危害因素辨识、预防控制,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卫生档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及其救援等。培训教学由四川省安监局和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攀钢劳研所内取得国家、省安全生产培训资格的专家承担,并邀请四川大学教授等授课,时间30学时。
第4类人员培训由2010年4月13日开始,至2012年4月10日结束。共有14家子、分公司(单位)56家厂矿参加了培训,培训人数达3万8032人。
项目结束
培训教学完成后,攀钢还对实施阶段拖欠的部分教学后续工作进行查漏补缺,主要工作包括:对受培训对象个体的考试试卷、实习记录汇总、审核;对受培训单位的培训实施情况汇总、统计;填写并发放培训合格证;对所有培训记录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归类、整理、造册、成卷,形成完整的材料归档。
经验与不足
攀钢全员职业病危害防护培训项目的结束,标志着承担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已履职完成了“宣贯与培训”这项“规定动作”。项目进程中,有可称道之处,也有问题与不足。
首先,攀钢用行政力强势推动,是项目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这表现在公司以行政文件明示决心,安办定期监督检查,职能部门管理与协调到位。把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对培训的要求,分解细化为可操作的方案,是项目实施的前提。攀钢设立了专门的培训业务机构,充分授权其项目职能,是实施与推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为推进全员培训,公司要求劳研所设立培训中心,全权负责项目的计划与实施,这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之一。
培训中心在培训初期,针对点多面广,不断更换教学场所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培训教学与组织管理模式,并在推进过程中不断修订、补充与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大规模培训管理的模式。模式要点有:制定培训方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组织、协调各受培训单位形成实施方案;编制课程表,配置师资、考务人员及落实教学考试场地;教学过程控制,如培训流程指导、教案审核、监考巡视、教学评估、合格证颁发管理;定期培训小结、汇报;培训费用预算、收支及台账的建立;培训档案审核、暂存,在规定时间移交档案室。
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实际效果与预期尚有差别,有待改进。项目的预期目标是通过全员培训,使受培训人员意识有较大改观,专业素质有较大提高。实际情况是,约20%用人单位效果很好或较好,约60%用人单位效果平平,约20%用人单位效果不好或很不好。
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分析不充分,导致计划进度过密过快,教学后续事务被迫拖延。项目初期认为培训就是“讲讲课,”制订的培训计划班期过密,进度太快。一天一期是常态,一天两期的时候也不少。推进中发现培训还有很多教学后续事宜,如:阅卷、复核、记分,实习教学记录收集、整理汇总,个人培训成绩评定,用人单位培训情况汇总,以及填写和发放证书等。由于总体时间要求已定,为保证进度,被迫将部分教学后续事宜延后处理,使一些单位不能按时得到结果,领不了证书。
课堂教学理论性太强,现场与实例分析内容偏少。课堂教学教师由劳研所业务技术人员组成,除少数外,大多数教师对生产现场的了解与熟悉有限,教学时理论内容多,实景实例分析少,使得针对性不强,共鸣度差。
用人单位普遍存在“重生产、重安全、轻职防”的现象。为了不影响生产,又完成培训任务,安排下夜班的人员接受培训,挤占了职工休息时间,学员情绪较大,甚至对培训产生抵触心理。少数用人单位因为亏损,或者为了节约成本,严格控制培训教材订购数量。应该人手一册的培训教程,个别上千人的单位却只订购十几本教材,其培训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
建议
1影响职业健康检查的因素
1.1用人单位方面
1.1.1生产工艺不详细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工艺不详细,不能有效地分析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所存在或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导致检查机构在制定检查项目时存在缺项现象。
1.1.2提供的岗位定员不准确有时用人单位在提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各工种定员时,为了减少体检费用或担心影响效益,隐瞒用工人数,有时提供的参检人员数还达不到实际人数的50%,导致体检报告对该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程度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的分析不具有代表性。
1.1.3用人单位及作业人员不重视用人单位对员工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不重视,缺乏职业危害告知,导致员工对职业危害认识不够,在体检过程中不能真实填写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还有的作业人员认为体检只不过是流于形式或体检是个人的私事或私隐,故拒绝体检[1]。
1.1.4职业健康体检不全面或不真实很多用人单位,重视在岗期间的体检,而对上岗前和离岗时的体检工作通常不进行,导致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工作,对一些拟离岗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了解;还有用人单位未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不了解职业健康管理的具体内容,选择不具备职业健康资质的机构进行体检导致以一般健康体检代替职业健康体检。
1.2体检机构方面
1.2.1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控制不落实参加职业健康的体检人员未经过职业健康相关知识培训,或从事职业健康体检时间短,部分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存在超范围、超类别体检现象[2]。检测技术缺乏、仪器、设备不全,另外,质量控制体系未能对体检项目的选择、体检过程、体检报告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督,直接影响职业健康监护的质量。
1.2.2体检项目的选择不全对用人单位生产工艺流程研究不透,对生产过程中存在和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的不全面,或对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了解不深,导致对用人单位提供体检项目有漏项现象。还有个别体检机构恶意压价竞争,在取得体检任务后,为了能有所效益,在体检项目、仪器试剂的选择上大打折扣。
1.2.3报告不完善、不确切体检机构部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不够熟悉,职业健康检查后,书写检查报告时,对疑似职业病及有职业禁忌的员工处置、复查等同于一般的健康体检异常,未及时为用人单位提出合理的处理建议,对有其他疾病的劳动者出示的体检报告,对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分析不全面、不具体、不确切。
2规范职业健康检查应采取的措施
2.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用人单位和体检机构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的监督、检查,对用人单位在完善、执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有关内容进行指导和培训,维护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利,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质、工作人员的资格及培训情况、职业健康检查行为定期进行审查、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恶意竞争的不良行为,维护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良性发展。
2.2用人单位方面
2.2.1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用人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强化责任意识,结合本单位劳动者从事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情况,加强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认识到职业危害对人体所产生的损害,积极、自觉的参加职业健康检查。
2.2.2制定年度健康检查计划根据相关职业卫生法规要求,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在岗劳动者、招工中涉及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计划应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接触人数,应实施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检查的目标及检查项目,拟检查时间[3],并有充足的预算资金。
2.2.3选好体检机构用人单位应选择有资质、技术力量雄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提出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申请并签定委托协议书,明确双方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2.4提供详实的相关资料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本单位从事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检查时,应为检查机构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资料,包括:本单位的基本情况,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和种类,接触的人数,人员花名册,生产工艺和原辅材料,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相关资料,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及检查机构要求的其他相关资料,以方便体检机构了解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分布,为选择适宜的体检项目提供依据。
2.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方面
2.3.1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技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医师和主检医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项业务技能培训和本单位的业务训练,使其能符合条件,能认真履行好职责,实行主检医师负责制,主检医师应当具备中级以上医疗卫生专业技术服务任职资格,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培训并考试合格。
2.3.2现场调查,了解情况检查机构接到用人单位的申请后,应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深入作业现场,了解作业人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情况,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及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2.3.3确立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及职业危害因素所导致的疾和用人单位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接触的劳动者人数,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要求,确立检查项目和检查的周期。
2.3.4认真实施检查①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依据确立的检查项目,制定好检查计划,调试好相关设备、仪器,选调好参检人员;②如是现场体检和用人单位共同选好体检场地,要相对宽松,各项目之间互不影响;③指导劳动者如实填写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④严密组织,从询问病史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和其他仪器检查都要按照项目要求如实完成,并详细记录,字迹清晰不得涂改,检查过程中要核对被检者的身份证防冒名顶替,导致结果不真实,使用人单位和体检机构在经济和声誉上受到损害。
2.3.5完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按照委托协议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提交检查报告和体检结果报告。总结报告要按要求对受检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危害因素及种类,应检人数、受检人数、检查时间和地点,发现的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其他疾病的人数和汇总名单、处理建议。完善每个受检对象的体检表,由主检医师审阅后按照要求填写结论并签名,体检中发现的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其他疾病的劳动者及需要复查者要出具体检报告,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接触有害因素名称,检查异常所见、结论、建议等[4]。注重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保护其个人隐私,有书面告知材料等。
3小结
职业健康检查,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组成部分[5]。用人单位通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劳动者的健康损害以及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时的健康状况,以分清健康损害的责任,及所要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目的在于发现疾病或身体缺陷时,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因此,规范化的职业健康检查,能为用人单位及时发现和掌握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及职业危害、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2]茅蓉.基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中国职业医,2008,35(5):443-444.
成人教育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对中医药成人教育而言,医疗人员医疗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民族地区成人教育主要包含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职教育)两部分。因民族地区的中医药从业人员学历层次总体较低,就目前而言,学历教育仍然是民族地区中医药成人教育的重点,从业人员通过成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是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衡量指标;在职教育是中医药从业人员参加成人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从业人员可通过岗前培训、上级单位进修、业务学习、学术交流等各种手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更新医疗知识,学习新的职业技能。成人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影响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的知识如果不更新,2~5年就将过时。因此,医护人员必须保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这也使再教育成为必然。
2加强对民族地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成人学历教育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云南省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还比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传统和历史因素。在乡镇卫生院,曾有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仅接受短暂的医学教育或师带徒就进入临床工作。二是国家目前尚未实施激励高学历卫生人才服务农村的政策,高素质卫生人力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出于就业等多方面原因,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绝大部分是大专、中专毕业生。三是经费不足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受到限制。
近年来中医药学历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与本次调查对象均是参与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就目前基层中医药卫生队伍整体而言,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势必要更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而学历教育是其重要途径。从医疗行业本身的要求和医学知识更新的速度来看,成人高校有责任帮助中医药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学历,积极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扶持,尤其是充分利用国家对民族教育扶持政策,提高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在政策范围内积极扩充生源,为基层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当然,国家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激励高学历人才扎根边疆,为民族地区中医药事业增砖添瓦。
3加强民族地区中医药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力度
从本次调查数据看,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进修情况都不理想,少数从业人员甚至不具备执业资格,这主要与民族地区地方经济落后有关,由于资金匮乏,医疗单位无法满足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因此,各项非学历培训工作的开展需要卫生系统和高校相互协作,需要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最重要的是对一线从业人员制定可行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本文来自于《中医教育》杂志。《中医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4小结
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其回收清洗间使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场所之一。因此,严格执行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势在必行。
1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科室建立了以科护士长为组长,副护士长为副组长,质检员及组长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定岗位职责及完善各项制度、工作流程、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注重消毒隔离制、自身防护制、科内医院感染管理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具体实施。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感染管理意识
2.1 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参加院内外感染知识的培训。科室在业务学习及季度业务考试中将此项内容作为重点。
2.2 科室全员均经省级培训,除持有本专业上岗证外,护士长及科室骨干均持有医院感染管理上岗证。
2.3 加强全员卫生员的职业暴露感染培训与指导,必须掌握经血液传染疾病的知识及各种预防措施的方法。加强责任心,认真实施消毒隔离制、自身防护制、卫生清洁制,有利于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3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标准保护,认真做好消毒隔离、自身防护等项工作
3.1 认真执行自身防护制。回收清洗间的人员在进入布局合理的污染区时必须更鞋更帽,穿防护衣、高筒胶鞋,戴面罩或护目镜及口罩,内戴双层医用手套及外套长袖橡胶手套,方可进入污染区。工作完毕认真履行六步洗手法。
3.2 注重工作人员在各项操作中的职业暴露,建立标准防护预案及处理程序。在操作回收器物及手工洗涤操作时防止病人血液、体液对工作人员的飞溅,在处理器物中不可用手直接接触用过的针头、刀片等。一旦发生皮肤被锐器损伤,立即将伤口用清水冲洗,应将伤口挤压使血液流出,然后应用碘酒、酒精进行局部擦拭消毒,并妥善包扎好,并向主管部门报告锐器刺伤具体情况。眼睛和口腔黏膜受到血液或体液感染时,要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洁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立即用相应药物阻滞,进行抗HIV等项的血液检测,在暴露后6w、12w、6个月再次检测。
4 严格实施科学的工作流程、操作规程,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4.1 在清点回收器械物品时,监督使用科室人员是否应用下排水通向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洗涤池,对用过器械物品进行初步常水冲洗处理,对未经初步处理的物品可拒收。
4.2 对回收的各种器械物品分类放置,标有传染性的器械物品放入1∶9万福金安器械消毒液中浸泡30min。消毒液使用前应用化学试纸测试含氯有效浓度500mg/L,合格后方可使用。非传染的器械物品放入纯水中浸泡待洗涤。
4.3 器械放入超声洗涤,有管腔的器械及各种穿刺针应用长棉签或长毛刷将腔内擦拭干净,再应用加压水枪冲洗内腔,各种器物放入全自动喷淋洗涤机中加酶洗涤,93℃热水消毒、上油、加压气枪冲洗腔内水份,烘干后进入包装组。
4.4 对烈性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按常规进行消毒液浸泡―常水冲洗―进入机器常规洗涤。
4.5 将回收的废弃利器及时弃置于耐刺防渗漏容器内,棉签、棉球、纱布等弃置于医用黄色垃圾袋内,装入3/4后双层包扎,进行集中无害处理。
4.6 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清水进行常规湿式擦拭桌、柜、地面、机器。
5 小结
1 职业感染
1.1 自我防护意识差和防护措施欠缺 医护人员未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制度和暴露后防护措施,穿刺采血操作中及发生可能感染的事件后未能执行标准严格的防护措施,对经血传染性疾病认识不足。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HCV、HBV和HIV等经血性疾病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带有HIV阳性血液的针头意外刺伤后,HIV感染的几率为0.2%~0.4%,而在针刺伤时只需0.005 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1]。
1.2 皮肤破损 HCV、HBV、HIV阳性血液及分泌物长时间与破损皮肤接触,极易导致疾病的传染。
1.3 皮肤黏膜 静脉采血时如操作失误,致使血液飞溅,则一旦带有HCV、HBV、HIV的血液溅入眼、鼻、口等处粘膜,均可造成感染。美国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针刺伤与职业血源性疾病传染高度相关,尤其是HBV[2]。
1.4 其他间接接触 皮肤(例如,手)接触了HCV、HBV、HIV阳性血液,就极易污染眼、鼻、口等处粘膜,也可造成感染。
2 工作中防护措施
2.1 加强院感管理 应设立职责完备的医院感染控制科,与医院各科室医技人员一起,规范统一管理医院的感染控制业务,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教育,规范操作,熟悉技能。做到制度在墙,规范在心,操作得当。采血室要加强巡视和检查制度。
2.2 操作人员的教育 加强培训,提高职业安全意识,保持良好心态,尽量避免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2.3 工作中的防护 ①采血操作前,应自我检查手臂是否有伤口,戴乳胶手套,手套可起到屏障和隔断污染源的作用。手套破损及时更换,操作中应自始至终做好自我防护。②采血时,严格规范操作,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管一用一消毒。采完后针尖向下,针头不可折断或弯曲,慎重地放入利器盒。③操作房间光线充足。保持室内卫生,做好空气传播预防。对物体表面、空气、地面等要定期执行常规消毒,且应检测消毒效果,保持采血室的自然通风,定期定时空气消毒,可用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等。
2.4 工作中意外的处理 ①如发生针刺伤等暴露事件,应保持镇静,迅速按常规脱去手套,用健侧手,或请身边同事协助,从近端向远端挤压受伤处,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受伤处,消毒液进行局部消毒。②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并报感染控制科。③医院感染小组应指导下步处理、登记并进行暴露源级别评估。预防用药或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咨询。④对于HBV感染的针刺损伤可接受乙肝人免疫球蛋白等预防性治疗。HIV污染的针刺伤,定期进行HIV抗体初筛和PCR病毒检测,阻断HIV可使用三联药。HCV暴露必要时可注射干扰素。⑤进行心理疏导,降低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引起的心理伤害。
3 小结
采血室工作量大,患者集中,护士易忙乱,我们通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集体培训,定期督导,使采血室的消毒隔离工作能有效落实,职业危害降至最低,从而保证了护理人员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
第30个全国消防安全日活动小结
我参加了为期三周的消防中控培训学习。在课上,我认真聆听老师的精彩讲演,积极参与班级小组活动,利用一切机会与学员相互交流,掌握了建筑消防设施实际操作技能。在课后,我静下心来思考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并找来资料加强记忆,收获颇多。在此,非常感谢酒店领导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现将我此阶段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内容丰富多样。
以前在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基本来源于老员工的言传身教和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原理是什么,基本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次的学习内容贴近实际工作,目的明确,知识结构合理,全面提升了我们的理论素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消防中控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中控人员的工作主要包括:
1、消防安全检查;
2、消防控制室监控;
3、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
4、消防安全管理等。
作为一名中控人员,我们要牢记自己的职业道德守则:文明礼貌,爱岗敬业,钻石业务,团结协作。
在基本知识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九个方面的内容:消防工作概述;燃烧与火灾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常识;消防水力学基本知识;电气消防基本知识;建筑消防基本知识;消防安全检查知识;初起火灾处置常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
除了理论知识,老师还为我们安排了实践操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1、消防安全检查,即定期防火检查和每日防火检查;
2、消防控制室监控,即设备状态记录与检查和处置火灾与故障报警;
3、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即灭火器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实践操作课程让我们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活学活用,受益匪浅。
二、提高防范意识。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在培训中所看到的一例例触目惊心的案例,留给我们的不应该只是对死难者的沉痛哀悼,我们要做的是把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到一定高度,懂得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消防义务。由于我们酒店是人员密集场所,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
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危险和消防通道等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从事安全工作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制度;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我有了新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质和建筑消防设施实际操作水平,对我以后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只有这样学习,我们才能取得实际的进步,我们的工作才有实质性的提高。
总之,十分感谢酒店领导对学习培训的重视,也感谢安保部领导的厚爱,让我有机会参加此次培训,我很珍视这份职业,希望能通过我的刻苦努力,拿到消防中控资格证,为酒店的发展和岗位需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30个全国消防安全日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的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消防工作的方针、目的和意义,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消防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等等。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管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校园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涉及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门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容易引人注意,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意”、“不小心”引起的,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很容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第30个全国消防安全日活动小结
20xx年*月**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消防中队举办的消防技能培训会。培训开始,首先播放了全国近期发生的几起骇人惊闻的火灾事故,看着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至此还心有余悸,一场大火过后高楼成了残垣断壁,大厦变成一堆废墟,大火给人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这几起事故经事后调查原因:郑州关虎屯火灾是电动车充电起火造成的;沈阳万达广场火灾是沙盘电容接触不良造成的;洛阳东都商厦大火,就是电焊工在作业时没有加强防护造成的等。接着孙鹏教员讲了这次培训的意义及要达到的目的,他那浓厚的乡音,熟练的操作技术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
现根据笔记和记忆整理如下供大家参阅,我们共同提高,为以后搞好消防工作尽一份力量。他说:消防消防重点是防,就是如何防止火灾的发生,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消除火灾隐患。首先是做好宣传,要充分利用标语、专栏宣传消防知识,提高整体消防意识。
今天到会的有企业老总、物业经理、物业主管、秩序队长、还有一线员工,你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活动在小区中,像保洁要到楼上打扫卫生、物业主管要到楼上检查工作,维修工要去业主家维修和检查公共设施设备、房管员要协调业主的事情和催收各种费用,秩序巡逻员要去巡查空置房装修监督签到等。
这些人都机会发现火灾隐患,都有责任消除这些隐患,像小孩玩火、电线老化、走廊及地下室堆放易燃物品、电动车拉线充电、天然气箱前堆放物品及存放电动车,装修动用明火、电气焊及装修人员用液化气做饭等其他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些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时制止和消除这些问题,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扑救初期火灾,及时发现火情,迅速安排人员,争分夺秒进行扑救,实乃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因素。上述人员如发现有异味、有异声、有浓烟,要立即查明情况,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应报告着火的性质及发生的地点,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动用相应的应急预案,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各司其职有序的进行扑救,义务消防员接到指令后,应带上实用的消防器材,快速奔赴现场,在做好自我保护的前提下,尽量压低身体,正确地使用消防器材将火扑灭。
消防器材的使用:现在大部分住宅小区备用的消防器材,是灭火器和消火栓两种,灭火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特点,是扑救初起火灾的有效的工具之一,使用时要做到一摇二拔三喷,一摇就是摇动灭火器本身,使里面物质充分均匀,二拔是拔掉开启插销,三喷是一手握住开启手柄,一手握住喷头,对准火的基部进行灭火。消火栓是在火势有所蔓延灭火器无法控制时使用的灭火工具,消火栓是两人以上人员操作的灭火工具。
操作时队员甲在箱内一手取出枪头,一手握住输水管的一端,边走边对接枪头,观察地形占据有利位置,要握紧枪头,防止因压力过大,水管摆动脱手。队员乙将输水管另一端接在消火栓上,待队员甲到位后迅速打开输水阀门,待水流出后协助队员甲工作,队员甲握紧枪头对准火点底部进行扑救,直至扑灭。在火场中不管采用哪种措施,都要加强自我保护,尽量压低身体,有条件的应戴上灭火面具。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在扑救的同时,及时拨打119,请求支援。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组织逃生,在座各位在单位既是火灾扑救者,又是疏散逃生的组织者,一但出现火灾,在及时扑救的同时,还要及时的组织业主快速疏散,一般情况下先由着火层的上一层开始,逐层向上撤离,并告知业主不要贪恋财物,一定靠右行走,给扑救者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如果浓烟过大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快速撤离。
我们每个人,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熟悉环境,暗记安全通道及出口,一旦遇有危险便可迅速撤离。在险境中不要贪恋财物,逃生是主要的。如果所有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返回室内,用打手电、挥衣服等方式向外发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大火袭来如果用手开门,摸到房门已经发烫了,这时千万不要开门,说明火已经近在咫尺,开门势必导致烟火入室,应用湿毛巾、布条堵塞门缝或用湿棉被蒙在门窗上,防止烟火侵入,还可以进入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浇湿地面,也可缓降逃生,利用滑绳落水管阳台等逃生,无保护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跳楼。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损伤防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4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04-01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后勤保证部门,是污染医疗器械和用品的集中场所,为临床科室供应无菌医疗器械和辅料。其主要工作包括医疗器械用品进行回收、清洁、包装、灭菌、保存、发放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每日同各种污染物品接触,属于职业暴露人群,若防范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和防护措施不落实,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害性增大,为了有效减少和避免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工作,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从回收、清洁、包装等每一个流程都需要有高度防范意识与有据可循有规可守的完整规章制度来有效的防范这种可能性的发生。
一、首先消毒供应中心要与临床科室尤其是手术科室建立快捷有效的沟通方式。
由于在临床科室到诊疗过程序中直接接触到患者的化验结果或可以提前了解患者是否带有如:HIV、HBV、HCR诊疗器械是否已被以上所述病后微生物所污染。对于需要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的被污染的器械器具可事先进行预处理,并在回收容具上做出明显标识,并且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交班处理并建立有效可做的交班制度。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器械器具使用有明显标识的容器来盛装,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对其有所了解并加强防范意识。所有回收物品必须按传染性物品处理。回收医疗器械和一次性物品等按常规用1∶2000的“333”高效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洗处理,对金属器械用施康消毒剂Ⅱ型浸泡10分钟,对于特殊感染的物品,如乙肝病人使用过的治疗、护理用物,出科前必须做好特殊消毒处理,送供应室应有明显标志,供应室护士要严格按照消毒―清洗―灭菌原则处理。
二、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要建立起强烈的防范意识,来应对不可预知的感染,对于所回收的器械器具物品都应加强及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1)回收。在回收过程中,消毒供应中心及临床科室都应准备相应密闭的容器,来盛装回收的器械、器具。以免直接接触被已知或未知微生物所污染的器械器具。并且回收人员应在回收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如戴手套及口罩。以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污染的器械器具。
(2)清点。清点过程中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必须直接接触被污染的器械器具,所以不但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还要加强防范意识。必须戴口罩、手套、帽子还需要穿防护鞋避免在清点时被不慎掉落的尖利器械器具扎伤双脚。除了做好个人防护之外,消毒供应中心应提供可靠、方便合适清点物品的平台,以利工作人员清点并减少及避免清点人员被所回收的器械器具伤害。清点的场所应宽敞明亮,方便工作人员清点及分类。
(3)清洗。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机械清洗大部分的常规器械,手工清洗用于精密复杂的器械的清洗和有机污染物的初步处理,并配有清洗消毒机,手工清洗操作台超声清洗机及干燥箱等。对于反复使用的锐器针头等物品在清洗时应与其它物品分开放置于其它方便取出的容器中,并小心清洗以防在清洗过程中被扎伤。使消毒人员的皮肤黏膜被感染性器械的微生物所感染。需要机械清洗的物品应分类放置以免二次污染并严格执行每一步清洗过程。供应室护士在整理、清洗锐器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针头、刀片和其他锐器引起的损伤。如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处理原则和正确方法作好局部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有伤口时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出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行局部挤压,冲洗后用75%乙醇和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分管院领导,对伤者进行HIV、HBV、HCV检测,在受伤后2小时内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并进行1年的跟踪监测。
(4)包装。包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接触到的是已被清洗的物品,但有的部分病毒微生物仍有可能残留于清洗物品上,所以这个过程还需要加强防范。首先加强手卫生,在包装前后都须进行手消毒或洗手。应养成用镊子取针头或锐器的习惯尽量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
三、加强手卫生。
有研究表明洗手是阻断护士操作而传播疾病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应制定并落实于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并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工作人员应训练撑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效果。并加强对工作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工作人员对手卫生院的认识程度。
四、加强锻炼合理营养。
提高机体免疫力消毒供中心工作人员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做好甲肝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还应参加积极健康的学习娱乐和文化生活以减轻压力提高工作的承受能力。
五、小结。
供应室护士工作时,暴露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在接触回收性被污染物时,如果不注意全面的自身防护,则有引起接触性药物的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害。因此,我们希望护士能意识到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并在各方面帮助下,加强防护教育和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以增强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参考文献
[1]戴青梅,王丽英,刘素梅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07-02
在采供血机构中,保洁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既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也未受过专业培训,却置身于特殊的职业环境, 处理感染性较强的医疗垃圾及接触。因素的环境,若管理不善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血液质量、增加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已有研究表明,采集血液时,[1]穿刺暴露时间太长,环境污染严重,细菌污染的危险性呈数量级增加。另外,经血传播疾病的危害及流行趋势,已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结合采供血机构的特点及实际工作状况,从医院感染的角度着手,将保洁工作纳入医院感染管理的范畴进行探讨。
1 采供血机构的职责与职业风险
1.1 采供血机构是负责血液的采集、加工制备、检验以及为临床提供用血的唯一供应机构,担负着献血者以及辖区内临床用血的安全,避免经血传播性疾病及微生物污染的职责。
1.2 血液在临床伤病的救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血液中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疟疾等,且易通过血液传播。采供血机构中一切可能接触血液的操作,包括血液的采集、加工制备、检验及医疗废物的处理过程,均可能造成污染和职业感染的风险。
2 保洁工作现存问题
2.1 管理层认识存在偏差
管理层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往往只注重规范技术操作及医务人员的院感管理,对保洁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只停留在传统观念上的清洁、降尘,以致形成院感管理的薄弱环节或盲区。
2.2 公司管理者医学知识匮乏
采供血机构的保洁工作主要是由中标的物业公司承担,管理人员来自非医学、管理专业,对医学知识、医院感染、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不清楚保洁工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以及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以致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护措施等。
2.3 保洁人员整体水平偏低
2.3.1保洁人员多为物业公司临时招聘用工,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动频繁、结构不稳定,管理难度大;此外,保洁人群主要源自农村及城市下岗职工,没有医学知识,且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以致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很好地执行工作中的各种规范要求。
2.3.2 上岗前缺乏系统性的院感知识培训,不了解工作的目的、要求、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不清楚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及意义,地面不进行湿式清扫,保洁工具混用、混放;不了解消毒的目的、意义及要求;不知道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随意配制,院感意识淡漠。
2.3.3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工作中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手套的意义,致使个人防护不到位,日常工作中常有保洁员不戴手套,整理医疗废物时直接用手接触,甚至用手捡针头等锐器,不清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3 管理对策
3.1 引入管理规范、有资质的物业公司
在整个管理工作中保洁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资金上应适当加大投入,选择管理规范、有规模实力、专业性强的物业公司,以避免保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频繁及公司物品供应不足等问题。
3.2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3.2.1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
建立以主管业务站长为组长,院感管理科、质控科、总务科及物业公司负责人组成物业院感管理小组,审定有关物业院感管理工作计划,评价实施效果,对小组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小组自上而下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具体工作主要由院感管理科负责;设立以院感管理科、总务科及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院感督查小组,监督检查有关物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重点环节进行日常管理、监测及有效干预。
3.2.2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协助物业管理负责人制定有关的保洁工作制度、工作程序、职责及消毒制度;建立各类标本和感染性废物的收集、运送、登记制度,污染区、垃圾桶、医疗垃圾运送专用通道的消毒制度;建立保洁人员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3.3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3.3.1 制定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及目标
院感管理科应针对保洁人员专业知识少、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差,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选择易于接受的培训方式,并对培训内容定期强化,确保所掌握知识的牢固性,达到在思想上充分认识院感控制与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院感制度执行的自觉性。
3.3.2 岗前培训
上岗前对保洁人员进行有关院感方面的法律、法规、章程、制度、操作流程及基本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对院感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如污染、清洁、消毒、灭菌等基本概念;常用消毒剂的使用范围及正确配制;不同区域拖把、抹布的正确处理与放置;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包装;加强自身防护的意义及措施等,使他们对“医院感染”形成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3.3.3 在岗培训
采用集中学习分散指导的方式,由院感管理科对不同部门的保洁员进行通俗易懂简便可行的实践指导,包括环境职能介绍,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等区域的划分及工作要求;现场指导消毒液的使用及配制,拖把的消毒与放置。同时,为方便保洁人员工作将不同区域的拖把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在配制消毒液的容器上做上刻度标记,固定消毒剂的放入量,然后用试纸测试消毒剂的浓度,让他们记住所需浓度的颜色。
3.4 加强保洁质量的监督管理
实行血站与物业公司双重管理模式,采用日常督导、定期检查、参与考核相结合。各科室经常自查,对发现的和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给予指导;院感管理科将保洁员的清洁消毒工作列入医院感染日常监督管理之中,并与总务科一起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清洁卫生情况,抽查一些操作和有关记录,每月会同物业管理负责人对保洁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分,并对院感制度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及时修正完善院感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质量。
3.5 注重保洁人员的自身防护
①要求物业为保洁人员配发防护服、口罩、帽子、橡胶手套、肥皂等,对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保洁员注射乙肝疫苗、增发手套、消毒剂等。②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不断进行强化教育,使他们达到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③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规程及医疗垃圾处理流程,严格执行医疗垃圾的分类、包装与存放,损伤性医疗废物置于黄色专用锐器盒中,加盖密封;感染性医疗垃圾置于黄色专用医疗垃圾袋中,包装严密,并实行有效封口,确保无泄漏、无遗撒。
4 小结
随着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推进,保洁已成为采供血机构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使院感控制成了一项综合性的管理。为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保洁工作的重要性,改变传统观念,加大管理力度,强化规范院感管理,使这项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