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散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法一,灵活运用词语,尤其是动词。古人作诗讲求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不仅让人想到杏花开得热烈,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的景象,把盎然的春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写文章也要注意恰当地运用动词,把人、物写活。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对康大叔的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 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连用几个动词,一个凶残、贪婪的刽子手形象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技法二,句式上注意整散结合。整句是指结构相似,形式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运用整句可以使文章节奏和谐,气势贯通。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形式错落的句子,运用散句可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作文中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使语言变化多姿,挥洒自如,节奏鲜明,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美。如学生习作《风景这边独好》的开头“有一种风景叫安宁闲适。如一湾清泉,汩汩而出,水光旖旎。那是王维在青青竹林间一声声古琴的高雅;那是嵇康在山野草庐中一下下打铁的铿然;那是陶翁于东篱悠然采菊的安适;那是陆羽静静地泡上那杯香茗的沉稳。他们用生活告诉我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份恬然、那份对名利的不屑,让我们铭记于心,不会忘怀,于是知道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风景这边独好”,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
技法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排比、拟人修辞。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运用排比,抒情淋漓尽致,说理透彻,增强气势;运用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富有感彩,便于表现人物的心情。
技法四,有意识地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哲理性的语句可以提升文章的品位,为文章增添亮点。许多哲理散文大多是先记叙事件,后揭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如哲理散文《人生如茶》,先写用温水沏茶和用沸水沏茶的不同味道,然后揭示人生哲理:“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与魅力。在那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同学们平时要抓住灵感,写些关于人生、追求、处世方面的哲理句,并灵活运用到考场作文中去,如一个学生写过这样几句凡人睿语:“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岸还在;假如狂风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春还在;假如生活迷蒙了我们的双眼,请不要难过,因为阳光还在,道路还在,我们还在”,在一次考试时就把它作为作文的开头,贴切自然,为文章增色不少。
技法五,恰当地引用诗文语句、名言警句,为文章增辉。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恰当引用,会为文章增添文化底蕴;名言警句含义深远,恰当引用会使文章内容丰富、深刻。如文章《诗意地生活》开头写道:“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引用名言和诗句写出了有些人对“诗意地生活”的认识,使文章典雅,充满文化气息。
技法六,追求语言的幽默。辞藻华丽是一种语言风格,幽默也是一种语言风格,而且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语言幽默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更容易吸引读者。如学生习作作文《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考生写道:“话说三个和尚三身傲骨,谁也不愿再下山挑水,庙也破啦,扁担也腐啦,破坛子破摔啦,于是三个人就背对着背,一个和尚一本经地念”“一根直溜溜的水管就从山脚下的泉边一直伸到破庙里,这下可好了,什么扁担,什么水桶,一边凉快去吧,咱三个使用的可是高级的自来水,自来,自来,它自己就乖乖地来了”,语言幽默生动,既令人捧腹,又引人深思。
技法七,从散文和语言表达题中积累语言材料。语言的出彩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要注意多阅读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如冰心在散文《谈生命》中写道:“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林清玄在散文《生命的化妆》中写道:“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这些语言平实,充满哲理,可以积累下来,运用到写作中去。还要注意从语言表达题中积累语言材料,语文试题中的一些仿写题、衔接题都是很好的语言材料,可以积累下来。
关键词:诗人;诗歌;心灵;理想;幸福;哲理
一首诗歌诠释一个诗人赋予读者无限的思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是海子复杂心灵世界全部展示,将诗人海子一生理想和信念以诗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用简单的诗句把自己人生经历感悟蕴涵在其中,细细品读会领悟到人生哲理。诗歌简单的事例将诗人的所有期待和想法真情直白地流露出来,诗歌简单的事例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将诗人所有的人生理想、人生酸楚和人生思考一一迸发出来。并且赋予诗歌一种哲理美,情感美和朴实美。在诗歌中我们读懂了诗人渴望、追求自由的心声,也深切地感悟到诗人期待一份心灵归属的乐园。诗人所有祈祷和祝福都是诗人心灵真诚倾诉和直白。
一、诗人海子直面现实和畅想幸福生活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一节诗是诗人海子想象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这实际上就是诗人心目中所追求和渴望的理想幸福生活,简简单单地将幸福生活作了一个描绘,却有着诗人所追求和期待的理想。第二句诗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诗人对幸福生活的诠释和理解,从这三个词语的先后排序来看,幸福是有起点的,幸福生活是一步步地实现的。“喂马”这个词语其实交通工具的代名词,“劈柴”这个词语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周游世界”则是幸福生活的目标。诗人将物质基础、个人力量和智慧作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一个人的真正幸福生活必须要具备一定物质基础,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智慧的大脑。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幸福生活的目标。
二、诗歌中富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
诗歌简单而朴实的语言,却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这篇诗有些诗句表面上看起来写得简单,实际上诗人却将自己所有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哲理赋予在诗歌中。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句诗每个词都蕴含着深刻哲理和启示,“喂马”是诗人在诠释我们获得幸福需要一定物质基础和有效的付出。喂马时我们要有“粮草”才能做到,所以我们需要付出。“劈柴”是诗人在诠释真正幸福的人是必须要具备智慧和力量的。 “周游世界”是诗人对幸福生活具体的一种表达。因此诗歌中处处有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
三、诗歌中呈现一个真善美的伟大诗人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在第二节诗中,诗人海子畅想自己获得幸福的第一时间做什么。诗人海子在诗歌中叙述获得幸福时第一时间与谁分享幸福的喜悦,怎样才能把幸福以最快方式传递给最亲的人,并且与世人和万物一起分享幸福。诗人将现实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用诗歌的方式真情流露出来,诗人真诚地将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美好愿望倾诉出来,同时也将每个普普通通的人简单的想法赋予诗歌中,体现出诗人真诚和善良的心灵世界。从幸福传递的过程来分析,先给亲人,再给每个人,最后直达世界万物。可以看出诗人懂亲情,有感情,有大爱的诗人。
四、诗歌中展现一个追求自由、理想和信念的完美主义诗人
在第一节诗中,“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句诗呈现出诗人追求自由,渴望自由的心声。说明诗人对精神世界需求和渴望特别注重,认为自由才是诗人幸福的首要条件,没有自由幸福在诗人心目中是不存在的。但诗人并没有忽视物质世界的重要性,把基本的物质条件作为生活幸福的一部分。因此诗人在诗歌中强调他也要关心“粮食”和“蔬菜”在第二节诗中写到“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实际上是诗人海子在反复强调自己是个诗人,这是我有能力为你做到的,仅仅是精神上快乐和自由的分享。
诗人在畅想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时写得简单具体而抽象。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感受和体会到诗人的心灵深处追求自由的心声。诗人渴望自由和追求自由,但诗人却总是摆脱不了物质的束缚。所以诗人在诗歌中诠释幸福时有一种淡淡的苦涩,让读者感觉到幸福生活总是诗人理想世界中场景。或许这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理想化伟大诗人。
五、结语
诗人在诗歌中对幸福生活畅想和期待,实际上是诗人在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作诠释;诗人在诗歌中叙述自己获得幸福第一时间作什么,实际上是诗人在诠释自己真善美;诗人对命运的直白和对美好未来的祈祷,实际上是诗人心灵的一种发泄和渴望自由理想的心声。
参考文献:
[1]骆一禾.海子生涯(1964-1989)[Z].转引余徐刚海子传[Z].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2]叔本华.意志和意象的世界[A].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吴泓.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
[4]顾依霞. 走近海子[J]. 高中生之友,2007
[5]殷越. 道是无情却有晴―致海子[J] ,美文(少年散文),2006
目前,据调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和关注不足,更多地停留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既难达到教学审美情趣的效果,更谈不上教学语言的哲理性,这便是目前高职语文教学语言方面普遍存在的明显不足。造成这种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客观上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参”过度依赖,往往导致了公式化教学语言的产生,教师失去了阐发教材时的能动性、艺术性和个性;教师缺乏通过语文教学塑造自己、学生人格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从主观上讲,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学目的上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点的传授;教学方式上过于注重向学生传授死的知识,死记硬背;教学目标上,追求考试高分,高及格率。最后,从当前学术界的认识来看,学界普遍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哲理化、艺术化仅仅是教学的外化形式要求,形式较之内容并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使得大部分高校的大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课堂语言美的创造。忽视了人文关怀和人生引导,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变成为单纯一味的知识的授与被授的关系。
二、培养语文教学哲理美的意义
首先,语文教学语言的哲理化、艺术化绝非是可有可无的问题;绝非是可要可不要的问题。高职语文教学哲理化、艺术化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是由高职语文教学追求真、善、美的目的决定的。高职语文教学是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深层内涵之一便是培养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真、善、美,而语文教学的哲理美正是实现这一目的必要途径。目的和途径分离,目的总难实现。(2)这是语文知识传授过程和升华过程的统一,而传授和升华两者本身不可分离,若做到教学语言的哲理化,那么,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就是语文知识创新和升华的过程。由此而来,高职语文教学的哲理化就是教学的内容之一。其次,具有深邃哲理美的教学语言,实际上是更能详尽阐述教学内容的更有效的形式。教学语言深邃的哲理美,能使教学内容在多样化的形式中闪耀光彩,发挥效力。能使新鲜的内容在新颖的形式中变成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新信息、新观念;这能使新颖的语言形成为一种活化剂和驱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欣然自觉地投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过程后的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富有哲理美的语文教学语言更能切合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思想水平的实际,从而更能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学任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感性的、鲜艳的、明亮的语言色彩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三、培养语文教训哲理美的建议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54-0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家之一。他幼年即承受家教,爱好广泛, 博学多才,诗词、文赋、书画无一不通。苏轼一生仕途颇多坎坷,几起几落,受尽磨难,后期渐近佛学,关心民众疾苦,深受民众拥戴。
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使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坎坷磨难。以“乌台诗案”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也与其人生观念一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作品的风格虽有继承但差异更明显。“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作品明显少了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笔触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甚至直击时弊,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淡泊开阔,“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苏轼《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均写于“乌台诗案”前后,此时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也是其诗文创作最辉煌的阶段,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人生观念和创作风格的明显变化。
一、《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评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词,脍炙人口,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是作者酒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思维,从物与人、天与地、空间与时间相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生发想象、联想,把对兄弟的感情上升到探索人生观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及美好祝愿。上阕侧重写天上,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褒的神仙世界,表现了作者由超尘出世而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下阙侧重写人间,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借见月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怀念。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之景,寓心中之事;由自然现象入题,引谈人生哲理。是即景生情,非因情造景。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在平朴中透出深意,于寻常处生发奇景,足见作者胸襟的旷达超脱、人生理想的超凡超俗。此词篇幅短,但意境深,内蕴丰富,平中不平,颇值得玩味。
《前赤壁赋》(原文略),全文借景张理,由理叙志。仕途的坎坷曲折、多磨多难,使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感情和精神的寄托。面对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思。全文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古抒怀,倾吐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钦慕,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不难看出,苏轼当时的心境是极其复杂的,既想消极隐退,又想积极进取;既有疾世忿懑的冲动,又有在山水中逍遥解脱的情绪,既有与世无争的思想以及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却同时又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愤怒和不甘妥协的进取精神。
二、苏轼作品风格的变化
(一)作品题材由关注政治向描写自然及人生思考转变
苏轼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具体的政治忧患”,关心下层,愤世嫉俗,旦遇邪恶,必“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快意厌憎、抒怀发言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他自己宽广的人生忧患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方面。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有理趣,有情趣,意境豪放阔大,情怀乐观旷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通过写在“雨中”享受美、天晴后又欣赏美,给人旷远清丽的美感,笔调空灵蕴藉,情理交融;《前赤壁赋》以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曲折幽微地透露出作者隐忧的情绪,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文化取向渐由尚儒向尚道、尚佛转变
前期,苏轼心怀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发声主张,坚守志趣。 后期,尤其是遭受两次被贬的打击之后,他渐渐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思想中来,企图靠宗教理念得精神解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他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寄情人间的天长地久。“人生如梦”,其调虽低沉,但毕竟难以掩盖苏轼诗词的主弦律,即其所表现出的奔放、乐观、旷达、洒脱、恢宏、阔大的激情以及对明月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之情,他以浪漫的色彩、潇洒的作品风格和行云流水、淋漓舒畅的语言,给人以无以伦比的美学享受。从“我欲”到“又恐”,再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紧接着他从幻觉回到了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结中,入世思想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 雄健的笔力,强烈的情感,这即是对入世思想毫无疑问的肯定。“我欲乘风归去”,既是对作者向往明月情怀的表达,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其出世登仙的人生想法。
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也流露了作者相同的思想痕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了,回首看看“萧瑟处”,刚才还在下大雨,现在就已经放晴了。这就是大自然,月盈则缺,缺了又圆,循环反复;雨后便晴,晴后又雨,如此循环。这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此词是作者在 “乌台诗案”之后所作,作者被贬之后,也不知道有没有再被擢升的机会,想要“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这一“归去”,既形式上照应了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又在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出世思想。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也“知不可乎骤得”,便以“客人”的感触而写“客人”的生悲之因,说宇宙的变化,说人生的哲理。作者以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时刻刻都在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则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更何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从如此角度思想,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统统地不足为念了。这是十分典型的佛学思想。最后他还为“客人”指出路:回归自然,寻求精神寄托。很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对话就是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既有佛老思想随遇而安、与自然相适的成分,同时也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三)作品特色更加复杂多元
从作品的特色角度讲,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迈奔放,其势有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后期的作品空灵隽永、朴质清淡,有如深柳白梨,花香清远,有地方人情、民风物貌,有娱宾遣兴、秀丽姿彩。诸如怀古感旧、酬赠留别,咏物言情、谈禅说理,记游写景、田园风光,无所不包,绚丽多彩。这一部分中多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的意味,全然没有了针锋相对的直面、毫不避讳的批判等对现实和政治的不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作者在路途中遭遇大雨后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穿林打叶”,风雨急骤;“吟啸”“徐行”,从容不迫;“竹杖芒鞋”,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倔强豁达,宛然在目。入雨而经风雨洗礼,雨霁、天晴、日出、人醒,一切阴晴、雨霁,无不在回首间消逝一空。大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中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应变,从容履险,一切都会化险为夷。“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自信,飘逸旷达,跃然眼前。寓深邃的人生哲理于平常的生活小景描写之中,轻松自如,韵味无穷。
苏轼的散文,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之前他人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但苏轼却是借题发挥、借景立论,他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发表议论、阐明哲理为主,把情与理以独特的风貌贯穿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共以三层意思展开,一写游乐,二写悲来,三写生悟。文笔变化跌宕,熔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更为精妙的是,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景是水月流光,情是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情因景发,景用情显,借景说理,寓理于情,情感波折,层层深入,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又兼具哲理。作者以主客问答为要式,文赋笔调清新,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说理自由洒脱,语言晓畅明朗,抒情表现力很强,特色独具。
[参考文献]
摘要: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主要代表人物,韩礼德提出了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及物系统是概念系统的体现形式,本文以韩礼德的及物系统为理论框架对散文《若水人生》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散文的文体特征,以及其对篇章理解与分析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及物性系统;概念功能;系统功能语法;过程
一.引言
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的纯理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人们运用语言对现实世界经验的表达,对周围环境事件及情形的描述。概念功能必须通过比较具体的语义系统来体现。及物系统是概念功能的具体体现形式。根据韩礼德的观点,及物性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对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因素的选择,在语言中再现人的各种社会经历和心理经历(朱永生,严世清,2001)。也就是说,及物性系统是由过程环境和参与者构成。及物系统包括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关系,心理,行为,言语,存在过程。及物性分析主要是对过程类型以及参与者角色差异的分析。因此,本文将以及物系统作为理论框架,以《若水人生》为语料,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做具体分析。
二.《若水人生》的及物系统分析
1.过程类型分析
本文以《若水人生》这一散文为语料,将其划分为70个小句。具体过程及出现频率统计如下:
根据以上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比例高。物质过程是指做事的过程,因此物质过程代表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将要发生的事。关系过程用于表达事物之间以及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事件的观点和评价。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比例最高,分别为37%和31%。散文多以事论题,这两种过程在叙事中起重要作用,在其他几种过程的辅助下论题,这符合散文的文体特征。
2)运用的过程类型多。过程主要有六种,本语料中全部都有体现。这充分体现了散文要求形散神不散,运用多种形式表达意义,增强文章灵活性及可读性,突出主题。
2.参与者分析
参与者是及物系统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参与者的类型,出现频率以及顺序,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情感变化。对主要参与者的相关统计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参与者中出现频度最高的是人和水。根据语料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意图通过论证人与水的关系来体现人生哲理,因此,参与者的出现频度恰好与文章主旨相互印证。
2)参与者从抽象到具体。根据参与者出现顺序,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经历了把人喻为水,把人生喻为容器的这一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令文章内容更形象具体,通俗易懂。
3)参与者角色的变化。文章主要以“他”为主人公进行叙述,在文中,“他”的角色经历了动作者―载体―感知者―说话者―行为者―动作者这一变化过程,也就是说体现了主人公在整个行文中经历了由外向内再向外表现的行为心理变化过程。
3、环境因素的分析
环境因素也是及物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环境因素通常用表达文章背景,具备一定的可选择性。在这一语篇中,通过分析统计,我们发现环境因素共出现22次,对时间和空间的描述频率最高,由此可见,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发展脉络展开全文。这对文章的发生背景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笔者发现散文语篇虽以“松散”为其主要文体特征,但通过对及物系统的三方面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散文文体,虽结构松散,但主题明确集中。由此可见,这一理论框架对散文语篇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一、群文阅读是充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1.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都是以之为基础的。群文阅读教学是基于文本集群的教学,它利用文本集群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来指导学生展开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这要比单篇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教读《阿房宫赋》,为了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赋体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教师增选王粲《登楼赋》、苏辙《墨竹赋》、欧阳修《秋声赋》等与之构成文本集群,通过“精读+略读”的导读模式,围绕赋体文体式章法、语言修辞等层面来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并开展名句活用、好句赏析、佳句改写、辞格运用仿写等多样化的读写结合训练,以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的。
2.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基于单元结构的教学,文本集群教学要比单一文本的零敲碎打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群文阅读教学更强调文本的“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思维深度的提升。
教读《跑警报》时,教师选编了一个文本集群——汪曾祺的“美食”散文,其中包含有《五味》《手把肉》《故乡的食物》《昆明食菌》《四方食事》等,组织学生阅读,围绕“汪曾祺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是什么”来展开研读探究。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获得如下认知:汪氏美食散文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风俗人情、知识考据、人生哲理三方面,而汪氏美食散文的人生哲理又表现为对和谐、宽容、宁静的诗意生活的崇尚。在群文比较阅读中求得共性,即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这是训练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可行途径。
3.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相较于单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托文本集群的内在有机关联,更集中地落实审美鉴赏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例如教读高适《塞上听吹笛》一诗,教师针对该诗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选择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杜甫《吹笛》等诗歌构建文本集群。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杜甫的“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些都运用了通感手法,化实为虚,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诗人把笛曲名(如《关山月》《梅花落》等)拆分,提取曲题中的名词,诸如“关山”“月”“梅花”等,将之转化为意象,与其它实在意象相融,构成虚拟的场景,生动地传达了听曲的体会。这三首诗都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而侧重点各有不同:李诗表达的是去国怀乡的悲愁;杜诗传达的是羁旅漂泊、感时伤世、怀念故园之愁;高诗抒发的是战士的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
4.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依据其高度聚合力的单元结构优势,在围绕某一共同点的基础上,经由文本纵横比较阅读与探究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例如教读李密的《陈情表》,围绕如何正确认识晋武帝的“圣朝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展开探究。将其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以及《晋书·孝友传·李密传》构成文本集群展开比较阅读,探讨两文忠孝思想的内涵。通过开展课堂即兴辩论、课后随笔写作等方式来理解《陈情表》的陈情艺术,认识《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二、读写共生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
只读不写,只写不读,都无法真正夯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必然要贯穿读写共生的实践过程。读与写是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双翼。“读写共生”实践,意味着写作话题源自阅读活动,因读而生写,因写而促读。读一个文本集群,写作对象可以是针对多个文本之间相互联系而衍生的规律性知识,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文本区别于其它文本的特色。
“读写共生”实践活动中的“写”,要写些什么?可以是篇章写作,如基于文本内容的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读后感、文学短评、专题研究论文等;也可以是片段写作,如基于语言积累的句段仿写、赏析、评点等。
“读写共生”,强调读与写的相辅相成,若就活动侧重点而言,又可细分为读而写之写作,和为写而读之写作。前者指向深化和细化阅读的写作,后者是指向写作技能的阅读能力训练。教读《阿房宫赋》,为解决知人论世的问题,教师引入互文本《唐才子传·杜牧传》供学生阅读,设计一道读写结合的训练题,阅读《唐才子传·杜牧传》后,试用80 字左右,以“杜牧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简要概括;再引入两首咏史怀古诗——唐代胡曾的《阿房宫》、清代丁尧臣的《咏阿房宫》,让学生以书面文字简要评析两诗主旨的异同;又让学生扩展阅读《上知己文章启》,让学生以“简要分析本文主旨”的论述题来写一段阅读体会,进一步明确杜牧写作《阿房宫赋》的意图。这样的群文阅读,于读中写,以写促读,其交互并进的活动过程涵盖了信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价性阅读等实践活动,这一系列的“读中写”,是偏向于对主文本《阿房宫赋》的深度理解的。而若基于《阿房宫赋》的“借古讽今”的史论笔法,让学生学习借鉴这种讽喻性构思来写作议论文,则是主要指向写作技能的写的训练。
七(8)班
寂寞(非真名)
在红尘滚滚的闹市中,一不小心,脚底失足,便跌进了万丈不复的深渊。唯有让书香为自己而沐浴,才能达到圣洁释放出自己的灵魂,从而走向光明。
——题记
在一望无际的蓝天中,谁最快乐?是雄鹰,它拍打着自己那强有力的翅膀,翱翔在天空之上,昂头长鸣,证明自己的英勇,自由。
在辽阔无边的大海上,谁最快乐?是鱼儿,它用它强有力的鳍让自己在属于它的海域上畅游无际。
在我的心中,我比雄鹰自由,比鱼儿快乐,只是我翱翔在书的天空,畅游在书的海洋。
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我哭过,我笑过,得意过,彷徨过。当我一次又一次为烦恼而叹息,当我一次又一次为成功而欢跳.,翻开书页,闻到熟悉的幽香,智慧的芳盈,我的心平静了,静静地“享受”美文,汲取书中中华文化的精髓。低沉,兴奋的被一股温暖所包围,心儿流淌到另一个年代中去。
在书香的陪伴下,我读过来每一次坎坷,每一份快乐,带我了解与认知了周围与世界,把我从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带到有着少许成熟的初中生,带我跨过了一年又一年。书给予了我力量,给予了我智慧,带给我希望与愿望,它教会了我许多在人生之路上重要的东西。
小时候,我喜欢读童话,寓言,我喜欢他们的纯真,质朴与诙谐风趣。有趣夸张、美好动人的故事情节带给我无限的憧憬与遐想,渐渐长大了,我喜欢读诗歌、喜欢这由智慧和情感的珍珠缀成的人生经验的短诗,自由活泼的内容,不拘一格的形式,喜欢品读是抑扬顿挫的抒情,迈着时间的台阶,越走越高。如今,已经成为了初中生,我更注重了精神品味,抒情散文,诗歌,推敲作者的意义,其乐无穷,有时却对文章中的情节一脸辛酸。
无论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老舍的《骆驼祥子》,鲁迅的《彷徨》,还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童年》。每一本书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为我展现出历史;教会了我新的知识;告诉我了一个个人生哲理,每一本书都蕴含丰富,他们教会了我诚实与坚毅,踏实和成功。他在困难面前为我指出明路,给了我温暖,让我重新找到了成功的方向。
一个人要是没有书香的沐浴就像雄鹰失去了双翅,鱼儿远离了海洋。沐浴书香感受着书的清香,品味书的甘醇。倾听书的赞叹,沐浴书香,感受心灵的圣洁!
书香,人类进步的阶梯,精神的食粮!
一、语言美
本文语言精练优美,形象可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例如第一段描绘赤壁美丽的景色时,读者从“清风徐来”的“徐”字可见秋气之爽;“白露横江”一句中的一个“横”字写出了秋意之浓;“水光接天”里的一个“接”字状秋水之旺。“徘徊”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亮对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委实动人。“纵”和“凌”两个动词格外传神,既是写景――碧波万顷,水平如镜,一叶扁舟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漂荡;又是抒情――泛游长江,放飞压抑,心情舒畅。两个叠词也颇见功力:“浩浩”写出了放舟江上的客观景象,“飘飘”写出了舟中人的主观心情。第二段写“箫声”尤其精彩:“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作者连用五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比作“舞幽壑之潜蛟”和“泣孤舟之嫠妇”,将箫声写得具体可感,感人肺腑。
二、音韵美
本文文体是赋,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作者摆脱了汉赋堆砌典故、受声律束缚的弊病,结构、句法、韵律都相对自由。文中大量使用押韵字,如“间”“江”“天”“然”“仙”“桨”“光”“方”“慕”“诉”“缕”,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文中整句与散句交错使用,在参差错落之中,更显潇洒自如。该文大量使用整句,句式整R匀称,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些信手拈来的整句形成了一种整饬之美。作者还巧妙地运用叠音词,如“浩浩”“飘飘”“渺渺”“袅袅”“苍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结构美
本文由叙事开始,紧接着是精练的写景,制造气氛,继而在这种氛围中引出主客情绪的变化,从而阐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苏轼先借客人之口宣泄自己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后表达了自己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当主客的认识达到一致时,又自然地以叙事作结。文章环环相扣,安排独具匠心,却不露斧凿的痕迹。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作者虚拟出一个“客”来,用于和作者对话,表现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一面。赋中用大量的篇幅写主客问答,并以此探讨人生,这是这篇文章构思上最大的亮点。
四、人格美
本文创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此时苏轼贬谪黄州将近四年。在黄州期间,苏轼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极度苦闷,精神压力极大,在这种情形下,更容易生发一种世事无常、人生如梦之感。然而可贵的是,作者并未因此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而是想办法自我超脱,以一种超然旷达与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作者渴望在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里找到感情寄托,这是不屈从于生活无奈境遇的良好心态。苏轼胸怀旷达,在政治上颇有远见与抱负,但当这种抱负无法实现时,他只能在月夜美好景色中自顾酣畅淋漓,酒酣耳热,同时在月光盈虚中体悟万化。苏轼身处困境时,坦然面对人生的苦难高尚人格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所景仰。
五、哲理美
我带着惊奇离开摇篮,走出父母共同为我建造的温室。我知道自己早就不再是一个整天抱着会眨眼的洋娃娃的小女孩了,不再是一个张口只会叫“妈妈,抱”的娇娇女了。看看自己豆芽般的身材,脸上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几颗星星般的“青春痘”。我为自己的长大而惊奇、而焦急,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耸耸肩,撩开头发,在一天天过去的日子里,独自寻找长大了的我。
的确,我长大了,可长大了的我究竟是怎样的呢?我在妈妈眼里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娃娃,但在娃娃眼里似乎是他们信任的“阿姨”。我到底是哪一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是一个长大了的我。
的确,我长大了。一些事情的记忆越来越深刻,洗也洗不掉,抹也抹不去。心里积蓄的秘密也越来越多了。所有的喜怒哀乐,有时只有独自去慢慢品尝,不管是酸的,还是甜的。以前的天真快乐,不知何时与我不辞而别;升重点高中的压力,也不知何时悄悄地爬上了我的肩膀。我在失落而又惶恐的世界里徘徊着,徘徊着……
的确,我长大了。长大了,我与别人之间常常多了一道又高又厚的“墙”,无形中把自己关在一个“灰暗”的小屋里。妈妈的唠叨,我似懂非懂,想听又不想听。看着妈妈日益增加的白发和皱纹,我觉得她似乎理解我,又似乎不理解我。我总有一种戒备心理:封闭自己,疏远她。
的确,我长大了。我想伸出双手拉住黎明,让它留给我一点快乐,却被不停旋转的时针带向未知的将来。我的心时常被一种无奈、矛盾和焦虑的感觉紧紧拴住。以前,我喜欢看快乐、奇幻的童话作品。现在,一些山水草木、一些令我似懂非懂的人生哲理的散文和变化多端的推理小说,占据了我的课外阅读时间。
的确,我长大了。长大了的我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柳青说的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而我才刚刚跨入人生的征途,美好的未来在向我招手。我要抛开一切烦恼,在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晴天里寻找我过去的那一份天真、纯洁,追求从远方射来的那一道光明、希望……
成长――
是一条路,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延伸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