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档案管理责任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管理责任制度

第1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建议

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竞争的不仅是产品质量、服务更是企业的信誉。也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够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更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制定运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企业应该采取科学、规范的措施加强财政档案管理。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

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是进行财政数据信息的管理。但是实际情况是多数企业并不重视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这极其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因而企业应该重视健全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保证财政档案管理能够有序地开展。另外,企业还应该重视落实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促使员工能够重视财政档案管理工作。

财政档案管理主要是进行各种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查阅。在健全组织结构时,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财政档案管理机构,并细化管理部门。另外,企业还应该重视加强财政档案管理的定期检查,以提高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条例,落实档案管理责任制,确保出现财政档案管理工作问题时能够责任到人。例如某企业为了加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财政档案管理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财政档案管理工作。而且企业还确立了每个管理岗位的责任制,提高企业员工对财政管理档案工作的认识。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应该加强财政档案管理,以使高层决策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事项,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

在新时期,企业应该加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管理,并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修订以使其能够适应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企业在财政档案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范的工作行为,并尽量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依法办事。

完善的财政档案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档案工作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等。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的财政档案管理水平,企业应该实现财政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实现财政档案的“管理有序”。首先,企业应该建立规章制度,明确档案收集、库房管理等工作的工作规范。其次,企业应该结合日常的财务工作从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统计、借阅、销毁、保密等多个方面入手,细化财政档案的工作规范。最后,企业应该完善财政档案的后期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借阅登记账、移交登记账、档案销毁清册等管理账目,真正做到财政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例如某企业的财政档案管理制度中,对借阅登记程序的规定如下:档案室内设有阅览室,查阅档案只允许在阅览室内进行,并且对不允许记录、复印的载体事先申明;对需要借阅的档案履行借阅登记程序。自综合档案机要室成立以来,无擅自出卖、转让、赠送国家所有档案事件发生,杜绝任何档案违法行为发生,无毁损、丢失档案和涂改、伪造档案现象发生,更严禁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档案。另外,为使档案工作能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有序进行,综合档案机要室安装了铁门、铁窗、铁柜、防火防盗报警装置和空气湿度检测设备,档案柜内放置虫霉防治药物,并配合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尽量排除一切可能的安全隐患。总之,为了实现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企业应该重视完善财政档案的管理制度。

三、实现财政档案数字化管理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对于财政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真正实现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无纸化办公。

实现财政的数字化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实现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包括在线归档、原文扫描、在线检索、电子查阅、文书类原文检索等功能。如档案管理员可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将上一年度会计凭证、账本录入系统后产生的档案号作为每本凭证、账本的编号,简化查询资料过程;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企业应该重视开展财政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应用数字管理系统的能力。三是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确保照相机、打印机、复印机、温湿度记录仪、灭火器等硬件设备齐全,为档案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如各类文件可以通过录入文件相关内容和上传扫描文件到档案管理系统,在以后的工作中查看文件时,可以直接打开档案管理系统扫描文件,进行查看,简化了查找原始文件过程。总之,实现财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使财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企业应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财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秦卫光. 做好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 档案天地,2015,S1: 124+126.

第2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1.医院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效率不高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纳入医疗器械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立卷归档制度,各医院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在进行管理,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另外,目前在医院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尚未将档案管理纳入目标考核,致使档案收集效率不高,档案不齐全。

1.2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较低

对档案管理方面的认识还较淡薄,认为医疗器械档案工作可有可无,有些医院领导认为器械档案临时所需,只注重医院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医院发展的连续性和医疗设备资料的完整性,致使器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导致档案利用率不高。

1.3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在医院管理中,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尚未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纳入计划和要求,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出身较少,知识面较窄、学历偏低,甚至于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是从别的岗位转调过来的,且平时档案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致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

1.4档案管理分散,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医院行业管理的要求,医院医疗器械档案室一般只管理设备采买、招投标文书管理等,而器械档案的使用及采买后的论证管理资料等在各个科室分散管理,形成了多部门管理医疗器械档案的格局,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2.实现医院医疗器械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

2.1建立完善的管理架构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一个支脉,它的整个管理经络与档案管理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架构,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由专职档案、兼职档案管理岗位的档案管理体系。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的三级管理网络,并设专人负责。

2.2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定岗、定职、定责、定编,把岗位责任制真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定期召开有关档案管理人员会议,明确工作内容、目标及岗位责任制。修订和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召开档案管理培训学习会,并将岗位责任制纳入医院目标考核、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等挂钩。

2.3完善医疗设备档案的规范化、智能化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处理医疗设备引起的各种纠纷的法律依据。要实现医院设备档案的规范化,就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办法。明确归档范围和归档时间,并进行严格的科学跟踪和管理。根据医疗卫生管理部门颁布的《医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所制定的医院设备管理的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管理实施细则和岗位责任制。要求管理人员根据关联性原则,将每一台设备所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建档。每一台设备为一卷,卷内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并按依据材料、设备开箱验收、设备安置调试、设备运行维修、随即图样等顺序进行整理排列,放置于一只专用的档案盒中。为便于检索利用,每卷盒内都应有卷内目录。然后严格按专业、种类或型号分类、编号、排列上架、编目管理。最后要建立数据库,建立设备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是进一步优化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医疗设备档案的收集、整理、完善、保存是一项任务重、工作量大而又缜密细致的工作,存在着资料管理的不完整性、任意性、资料查找的不方便性、盲目性等缺点。如果充分发挥计算机管理优势,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使不同权限的部门能及时、完整、准确、方便地录入、删除、修改和查询医疗设备的原始档案和相关资料,从而使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真正进入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3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1.缺乏规范性

当前许多企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还未得到落实,甚至有部分单位并未设置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而有些单位虽有设置人事档案部门,但由于空间较小且环境较为恶劣,加上相关防护设施欠缺,致使大量档案材料出现霉变现象,对人事档案的完整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相关设施的欠缺,造成人事档案无法进行合理的分类,这对人事档案的保管以及查阅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在人事档案制作材料的选取方面,部分企事业单位未能按照标准材料进行制作,为人事档案材料的整理以及装订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2.管理水平偏弱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也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较弱,对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缺乏必要的了解,因而造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第二、多数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计算机功能无法得到有力的发挥。除此之外,部分企事业单位至今仍然采用人工操作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很大程度增加了档案管理的工作量,还有部分单位虽然已安装电子管理系统,但由于受到系统的约束,只能用于员工基本信息的记录,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各项资料无法进行收录,如此一来,在人事档案开展跨单位利用时,档案管理系统的实效性难以得到体现,这对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人员素质偏低

人事档案管理措施落后,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当前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缺陷,但这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异有着一定的联系。大部分企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难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准确性。而且,部分管理人员在职工调动或者退休时,并未能够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办理,档案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除此之外,当其他人员需要对档案进行提取时,管理人员无法充分意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直接让其他人员自行进行提取,导致出现档案的密封性遭受到破坏、档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归还、档案被涂改等现象,这对各单位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优化对策

1.贯彻落实管理责任制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首先需要制定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管理责任制,并且对人事档案的接收、查阅以及调动等做好详细的记录。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其他人员需对人事档案进行借阅时,应由相关人员持单位证明至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申请,由档案管理部门领导批准后方能进行借阅。其次,相关部门之间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除特殊情况之外,任何部门需对人事档案进行借调时,必须由相关人员亲自前往档案管理部门,并且不能由档案本人进行借调,也不能将人事档案材料进行复印或备份等情况。最后,在人事档案进行转入或者转出时,必须将其进行密封,并且盖定密封章。

2.加强建设信息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事档案信息的数量逐渐增多,对档案信息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高,为此,各单位须尽快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首先,应全面采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相关设施,将人事档案材料录入电子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图像材料转化为数据材料,实现纸质与数据并存的档案形式。另外,为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管理人员还应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将不在保密范围内的档案信息进行资源共享,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信息,如此一来,既能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便利,还能合理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以及人事档案的利用率。

3.强化管理队伍

为实现人事管理队伍的强化,首先,单位应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使其能够深刻的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其次,将档案管理的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将相关福利待遇等进行落实。建立高素质、高质量的档案管理队伍,能够有效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也为人事档案的实用性提供有效的保障。

第4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关键词】国土档案管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

前言:近年来,随着土地开发和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针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

1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意义

(1)征地和处理纠纷的依据。对建设用地开展管理活动时,不管是征用土地、个人申请建房、还是土地登记等工作所形成的建房登记,都将这些内容详细记录到档案当中,从而确认使用权和所有权。这些资料是使用土地,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凭证,有利于妥善解决纠纷,避免出现违法占地情况,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进行土地科学规划利用的基础。国土档案也是十分重要的技术资源,新时期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研究、规划、利用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以此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进行综合全面考虑,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水平提高。

2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不足

(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日常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依据,难以有效规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责任制,对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实际工作中存在推诿现象,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还有一些单位开展国土档案管理工作时,存在不规范现象,对档案资料没有及时进行归档、编号、分类,档案存在任意堆放现象,制约管理水平提高。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忽视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一些工作人员年龄大,工作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行国土档案管理时,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方式,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开展国土档案管理。另外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工作不足,影响他们综合技能提升,对开展档案管理也带来不利影响。

(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够。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意识不强,忽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国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足,影响管理水平提高。

3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对策

(1)完善国土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土档案管理制度,推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将具体责任细化至每个工作人员,让他们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有效开展国土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更好发挥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得不足的个人应采取惩罚措施。建立国土档案管理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巡视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定期对档案进行安全巡视和检查。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消防设备等各项设施的配置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地震等地质灾害,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以尽量减少甚至避免这些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2)提高国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引进和吸收专业技能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参与国土档案管理工作,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准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授课、讲座、进修、交流学习等形式,促进他们综合技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管理工作,严格遵循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处理日常管理各项工作,提高国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国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将档案资料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将纸质的档案文字、图片资料,视频、音频等转换为数字化的新型档案资料。这样既能减少存储空间,还能够提高档案存储年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要加快推进国土档案资料数字化管理模式,鼓励管理部门采用电子化档案存储形式,对档案资料进行编号,从而提高档案存储和利用效率。

(4)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资金投入。例如购置微机、扫描机、计算机、空调、除湿机、防盗监控设备等。建立优质的库房和借阅场所,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开展档案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另外还要适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待遇,推动绩效考核,完善奖惩制度。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为国土档案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5)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让档案更好为国土管理部门、为公共决策服务。要增强共享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了解和掌握社会对国土档案资料的需要,把握市场需求信息,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国土档案的标准化管理,完善管理标准体系,提高国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管理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资料的查阅速度,推动服务质量提高。

4 加强国土资源数字化发展的管理

开展国土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我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推进国土资源按数字化管理的硬件设施。比如开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必须用到的电脑,扫面议以及图像处理技术,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所说的电脑,扫面议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就是开展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粮草,只有具备了这些硬件,我们才能真正的开展档案管理的数字化。

(1)组建一支具有数字化管理意识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团队。刚刚我们说到的购买电脑,扫面议以及图片处理技术属于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硬件,那么一支高效的有数字化管理意识的团队就是软件。结合现在国家土地管理资源局的现状来说,现在就职的人员一般没有较强的数字化管理意识,他们一般是建国之后的第二批国企工作人员,他们现在还是比较适应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但是如果要开展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必须将这场变革进行的彻底有效,所以,国家就应该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数字化管理意识的高效工作团队。

组建这支工作团队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①对于新招聘的人员要提高门槛,因为我过每年有大批的应届毕业生,其中也不乏有很多具有高精尖技术的科技人才,档案局应该着手引进这样一批人才,并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其能够很快的适应档案局的工作;②对原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大力的培养,鉴于现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特殊性,培训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转变员工的思想,培养员工的数字化管理理念,转变工作观念,普及高新技术的应用。

(2)加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管理步伐,对现有的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

开展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现有的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这一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然后通过电脑、扫描仪等设施进行档案数据库的建立。

在对档案进行分类的时候,要根据年限,分类号,档案号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类,保证档案分类的有序性,另外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档案的可用性进行整理,针对已经丢失的档案要想办法弥补。从而有效的保证国土资源档案的完整性。

(3)加快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既然要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更新变革,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只有将这种工作尽力标准化的流程,我们才能保证档案的数字化归档的有序性以及完整性。因为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单一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多个部门的团结合作,通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我们就可以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性。另外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因为档案的数字化转变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所以操作人员要严格的对待每一组数字。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土资源肯定会得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也会随着国土资源使用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我们只有很好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未能真正落实保密制度,核销机密遭到泄露。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使银行维护债权的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造成清收工作的被动;另一方面,会在正常的借款人群中形成不良效应,有可能导致诱发出现更多的贷款坏账。

现行绩效考核制度存在不足。一些商业银行现行考核办法中规定对于不良贷款完成核销处理即视同完成该笔贷款的清收任务,导致银行信贷管理部门误认为只要有关责任人得到处理、贷款已经完成了核销,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今后这笔贷款收不收得回就与己无关,不会再承担任何责任。这种事不关己的意识无疑人为干扰了回收已核销呆账的工作进程。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一些银行未能严惩造成已核销呆账损失的相关人员,甚至一些人员还能继续得到晋升和重用,显示出绩效的导向存在着一定偏差,对此其他员工会感到不公和失望,最终挫伤了广大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激情,使绩效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严肃性及权威性。

对已核销呆账管理工作的建议

基于以上所提到的相关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为了减少银行信贷资金损失并且最大限度地及时收回已核销贷款,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健全已核销呆账的管理制度。

(一)完善已核销呆账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当前,商业银行关于已核销呆账的管理和处置要求,多散见于不同的制度规定,较为笼统,不完整不系统,甚至某些制度之间还互相矛盾。

(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已核销呆账管理的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理的IT系统,使之具备资产信息查询及筛选、客户存款自动查询及扣划、催收处置业务在线审批、时效维护等重要事项自动提醒、业绩考核实时展示等多维度功能,及早实现已核销呆账管理和催收处置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精细化。

(三)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建立信贷管理永久数据库。对已核销的呆账资料从其申请发放到批准核销以及核销后所作的追偿动作乃至最后收回的全过程所有有效文件、证明、资料等,必须按每户(笔)逐一登记在案,制订有关档案管理责任制度,永久立档管理,哪一环节出现疏漏就追究哪一环节责任人的责任。

(四)健全已核销呆账催收制度。密切关注借款人、担保人财务状况和财产情况的变化情况,及时上门催收,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追偿。

(五)实行资产分类及差别化管理。为明确工作重点,建议商业银行可按回收价值对已核销呆账进行分类。在分类完成后,针对不同类别的资产,银行实施差别化管理。

第6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一、水利科技档案的主要性质

水利科技档案有着独特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水利科技档案种类上的独立性。由于水利科研工作在工作的整个过程都具有独立性,研究成果知识在那一段时间有效,具有历史意义的档案,所以水里科技档案的种类具有独立性。(2)水利科技档案的规律性。水利科技档案能够反映出当时水利研究项目的发展规律,总结水利科研项目的特点,为以后的水利科研活动提供参考资料。(3)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水利科技档案不仅能够记录过去水利科研的整个过程,还能够为以后水利技术的发展提供保证。水利科技档案记载了水利科研的研究成果,是实践不断上升为理论的过程,人们可以在水利科技档案原有理论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再通过实践研究不断开发新的技术,促进现代水利科技不断发展。(4)水利科技档案的内容具有复杂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科技涉及到的学科越来越多,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具体全面的记录水利科技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的重要技术,使得水利科技档案的内容十分复杂。

二、水利科技档案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1、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现在许多的水利科技档案馆都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一些水利科技档案馆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够真正实现水利科技档案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利科技档案管理不足,会导致一些档案由于不能及时存档而丢失,对水利科技的研究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档案馆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高,工作没有积极性,导致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质量和效率都很低。水利科技档案馆缺乏对水利科技相关信息的保密制度,导致信息外流,水利科技档案的安全性降低[2]。

2、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低

现代许多的水利单位还是采用过去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没有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对水利科技的管理,水利科技档案的目录建立的不完善,要查找相关的水利科技资料会花费很大的时间,这些都不利于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

3、收集的水利科技档案材料不全面

由于水利单位在管理上的不足,在整理水利科技档案的相关材料时不负责任,没有把水利项目的整个相关资料记录下来,导致水利档案的资料不全,并且缺失了很多关键性的技术,从而降低了水利科技档案的价值。水利科技档案馆的相关资料大多数都不是原始资料,很多都是复件,降低了水利科技档案馆材料的真实性。

三、水利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1、建立完善的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水利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完善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制度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建设:(1)建立宣传机制,增加对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认识。政府要通过新闻、广播等方式加强水利单位对水利科技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水利单位在内部建立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宣传机制,主要通过开展座谈会、交流会以及开展一些关于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活动,来增加水利工作者对水利科技档案管理的认识。(2)建立档案管理责任制度。水利科技档案馆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档案馆的责任制度指的是主管者负总的责任,各级管理者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负直接的责任。(3)要建立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水利科技档案中的许多技术对科研人员都有独立的专利性,加强对水利科技档案的保密性是对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利科技档案馆要建立严格档案使用程序,以防止关键技术的流失。

2、加强对水利科技档案的鉴定和管理工作

只有真实准确的科技档案才能够进行归档,这样才能够给人们提供准确的资料。水利科技档案馆在科技档案归档之前要做好科技档案的鉴定工作,有价值的科技档案进行存档,没有价值的科技档案就舍去。有些科技材料具有有效性,根据科技材料的有效性来决定资料需要存档的时间,对于已经超过了保管期的水利科技档案,不可以直接丢弃,需要经过专业鉴定人员的鉴定,确保材料无效后才可以丢弃,如果有些部分还存在保存价值,则只需要保存具有价值的那部分就可以。关于需要保密的科技档案,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根据相关要求严格划分保密级别,便于水利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

3、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技术

在水利科技的现代化管理中要充分的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方法。过去传统的资料管理都是纸质管理,这种管理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此在进行水利科技档案管理时,要利用计算机设备。将相关的科技资料扫描到计算机上,将纸质版转换成电子版,在收集水利科技的相关资料时,可以录像制成视频,在计算机里存储也十分方便。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也可以加强对水利科技的保密工作,人们在进行查阅相关资料时,可以非常方便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利用信息网络及时的收集科技资料,可以提高水利科技资料的收集效率,并且及时的更新水利科技档案馆的数据库。

第7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关键词]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创新;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2. 026

[中图分类号] F272.7;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2- 0042- 02

1 前 言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而发展,项目管理在投资建设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建设档案管理必然也要摒弃传统管理模式,根据基建工程的新特点对其资料进行创新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针对建设项目管理中档案原始性、有序性、真实全面性等特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新体系,解决复杂项目档案资料难以整理的问题,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推动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2 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

(1)档案包括文字、图标、声像材料等,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越是完善越是能够促进项目工程的完成,提高经济效益。时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化管理息息相关,必然要随着时代建设而不断改革创新。创新是技术能力,是具有生产力代表的竞争力,是民族进步的催化剂。国家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势必要不断保持创新力,创新发展才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建筑项目工程事务繁多,根据项目的不同又有不同的项目资料,其管理模式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影响着未来目标的制定,影响着现实目标的决策。档案建设工作已经列入国家重点管理项目之一,针对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改进办法,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必须跟上时展要求,进一步落实档案创新改革。

(2)创新是档案管理部门发展的原始推动力,档案改革推动了建设项目工程的发展,实践证明档案管理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发展中的项目建设要求。提升业务效率离不开档案的有效管理,在实施档案管理过程中,不断吸引经验教训,为制定最优的建筑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参考,档案管理过程中自身管理不断加强,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3)创新是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模式的管理方式必有其优势也有不足之处,档案创新吸取优秀的传统理念方法,摒弃阻碍性的落后模式,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带动建工事业的全局发展。档案建设是以人为本,按照日常工作流程,记录工作行为,没有档案记录则建工信息紊乱无序,阻碍经济建设的发展。

3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3.1 档案轮作透明化

档案管理的观念意识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进行,多数工作人员还保持着落后的管理模式观念,工作人员较少接触档案,加上档案一般不予公开,缺乏了解继而不予重视,设立分项部门,根据档案资料的情况分门别类,设多人专职管理,在年限内重新挑选管理人员,为保持工作的热情,防止随意更改档案的情况,要采取规定年限内的轮作制度,三年一选或者三年一轮,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要高。逐渐开放适宜公开的档案收藏部分的内容,增加透明度,增加搜索引擎,鼓励相关人员及时掌握档案资料,为发展目标提供建议,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设置管理制度等,实现理念创新带动行为创新。

3.2 设立管理反馈机制

根据不同项目建设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强化质量责任制,进行档案管理创新。严格按照制度强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有效、完整、真实地管理档案相关事宜,采取责任机制,若档案内容出现问题则追究档案管理当事人的责任,增强档案管理的自觉自动,提高档案管理及时有效性。设立反馈机制,实行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可监督的模式,对于档案管理过程中优秀的项目进行表彰,阻碍档案发展的行为及时通报批评。制定反馈表,定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听取民意,了解档案不合理的地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根据反馈的信息整理提出指导基层业务的建议、方案,开展业务咨询机构,针对相关业务给予咨询服务,定期定量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落实档案管理责任制,推动档案管理有序进行。

3.3 分层服务

档案管理服务方式多种多样,有效的服务可以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根据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不同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服务创新中要注意服务范围与内容的界定和创新,可以设置中高层服务模式,根据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内容不同,由低到高分层次归纳档案,大众档案、中层档案、高层档案,根据层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服务态度,低层要亲切,中层要严肃,高层要活泼,不同的服务模式更易于被大众接受,更能够节省有效的时间抓住重点,参考有价值的部分。阶段性改变服务方式,一年一换或者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设定年限,范围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群,根据不同群体的要求制定不同的理念,横向交叉纵向服务管理,共同延伸。此外,从服务对象基本要求出发,真正做到服务创新,体现人性化措施,有效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4 责任连坐制

档案管理具有可变性,随着项目建设的不同而变化,档案资料的记录收集是围绕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以及施工工作的内容形成,单是依靠档案项目技术等工作者是难以推动管理机制建立的。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相关管理部门协同合作,科学有效的管理各项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实行责任制,切实把责任按照工作板块、职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作者身上,进一步明确员工职责范围,设立监管机构,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工作有序进行,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责任人依条例严惩,连带其领导也要负起责任,层层负责,集体有责。此外,建立健全内部工作制度,针对内部员工工作内容、程序、方法、日常工作制度等制定适宜具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

3.5 分地协管

建设工程系统包括多个方面,档案管理不仅与建设内部各个部门机构紧密联系,还与外部许多单位联系着,要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就必须加强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的协作关系,确保全体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监理、建设等共同努力。例如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联系合作办事处,设置外事员一名,建立临时或者常驻办事点,及时收集资料归档,总部档案中心分为几个部分,权利分开,档案分开,在分布档案有效整理前不予受理,几地分管处互相制约,实地管理,确保档案的及时性、准确性。在管理过程中,建设项目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工程运作信息,及时向相关工作部门了解情况,适当指导工作,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服务模式,个性创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实反馈施工建设工作,确保档案的真实有效性。

3.6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随着数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信息已经覆盖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档案管理建设中更是不能缺少信息化建设,网络管理能够弥补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不足以及人力管理的限制,具有科学系统管理价值。建设项目工程随着社会发展合作更加紧密,建立资源平台,档案创新。例如集合各项目建工单位的信息管理处,构建信息平台,在平台存放各单位、各项目、各信息的自动搜索功能,形成统一的工作网,设置讨论板块,鼓励员工提出建议,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完善档案的整理编排工作,建立检索机制,信息公开化,方便相关工作者查阅档案资料,加强档案信息把握力,设置监察系统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资源共享,建立共享平台,提供交流合作的互动,鼓励员工积极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3.7 影像监控,确保安全

档案信息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要确保档案信息的持久性、安全性,针对不同档案建设不同安全管理机制,保护档案的安全性能。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注意档案资料的保持,不能随意丢弃、损坏、篡改,可以开设适当的培训课程,定期定量培训相关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室与冗杂人群隔离开来,单独成室,安装监控设备,影像监督,确保每个角落都能通过电脑监控,实时录像。另外,要做好档案资料的备份工作,以防档案丢失破损,不可恢复,减少损失。对档案进行分区分库管理,确实保证档案项目管理有效进行。

4 结束语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在整个建设工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是项目建设决策的参考,是日常工作内容的管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其管理模式是动态的信息化管理。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强,各种档案资料越来越多,工作要求也越来越细致,针对档案管理项目出现的问题提出创新制度的要求,不断加强建设项目档案制度管理、服务创新管理、思想观念提升、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切实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促进建设项目工作的完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丽平.浅谈如何做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4):45-46.

[2]何卫.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16):78-79.

第8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有效管理;意义;方法

水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目前被广泛地使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成为常见事项。而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也越发的受到关注和重视,水利工程档案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和建设有着严重的影响,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有效管理水利档案的意义

1.有效管理

“有效管理”是经济学中一个理论,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以及追求的目标。有效的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分层管理,把管理融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并且,对企业实施全方位的管理。有效管理遵循注重成果,把握整体,利用优点,相互信任,正面思维这六个基本原则,并以此为指导方案,进行管理,实现管理的优化。

在水利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水利档案的有效管理则是指对水利档案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根据其特点和大体的分类进行整理,把管理细致化、全面化,以改变传统的对水利档案不重视的现象。并通过对水利档案的有效管理,最大化地实现水利档案的真正价值。

2.意义

水利工程档案的有效管理,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水利工程档案的特点

第一,水利工程档案和其他档案相同,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服务性等特点,并且,由于水利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农业发展、工业发展都都有很广泛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档案也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第二,水利工程档案是对水利工程从施工前期的准备,到施工过程中的细节,以及施工完成后的质量鉴定的一个完整的记录。而工程效益的不同、环境因素的变换等客观条件则影响着过程施工过程的整体进度,一般而言,普通的江河护坡工程、小型闸电站新建及改建、镇村组河道疏浚等小型工程,只需要几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但是,假如遇到大型的河道工程、水库等的建设,就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例如我国的三峡水电站的建设。而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周期的制约,使得水利工程档案形成的周期性差异较大。

2.2水利工程档案的作用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完整、真实的记录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工程质量,为工程后期的建设具有服务性和参考性。不仅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对于后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也有着指导意义。

第一,水利工程档案是全面鉴定水利工程质量,查明事故出现原因的依据。

水利工程档案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都有着详细的记录,从整个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到最后工程完工都全面记录其中。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质量鉴定过程中,通过这些档案就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详细的资料,成为了全面鉴定水利工程质量的依据。

并且,当工程出现问题时,观测漏洞出现的地方,再根据水利工程档案所记录在册的,便能够比较容易的查明事故出现的原因。

第二,水利工程档案为后人改建、扩建或者维修提供了完备的资料。

水利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或者漏洞,或者由于周围客观环境的改变,而面临着改建或扩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使用问题和效益问题。有了详细的、完备的水利工程档案,这些问题便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有了水利工程档案作为指导,过程后期的维修、改建或者扩建都可以在此基础上比较轻松的完成。

第三,水利工程档案对水利单位日常的工作考查中起着参考作用。

在水利单位内部的质量审核或者是外审中,便可以通过对水利工程档案的查看,清楚地了解到水利单位的工作程序和建设是否合格。并且,水利单位也可以以水利工程档案为参考资料和依据,拟定计划、总结工作、设计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档案看似对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却对整个水利工程系统有着深刻的影响。过去人们对水利档案资料的管理不甚重视,甚至经常被忽略,导致很多原始的档案出现了破旧、泛黄等问题。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对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

二、有效管理水利档案的方法

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的有效管理,对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和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水利工程档案应当有着一套详细具体的措施。

1.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目前很多水利单位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就是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责任制不明确,没有确切的说明是由哪些人来具体的负责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这就容易导致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出现问题和漏洞,因为,员工不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并且,即使档案管理出现了问题,也很难找到直接的负责人。所以,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很容易就出现管理不善等问题。

1.2.水利工程档案多以纸质档案为主,经过长时间的保存后,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档案主要以纸质档案为主,但是这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纸质档案以纸质为主,这样的话,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磨损、缺漏、纸质破坏或者泛黄等各种问题。导致档案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1.3.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普遍采用人工管理,并且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对形成的纸质档案进行人工的分类和整理,在这一过程中,自身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对水利工程档案造成一定损坏。

2.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方法

现阶段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各种弊端的存在,导致了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难以实现有效化,也导致了水利工程档案的作用和价值难以真正的发挥。因为,想要实现有效的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首先就得解决目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的有效管理。

2.1明确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责任制,分工负责。

各个水利单位应当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责任制。并且,大型的,有条件的水利单位最好派遣专业的人员单独负责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管理人员与其他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这样确定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责任制,不仅方便与档案的管理,并且,如果档案出现了问题,那么也可以直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承担责任。有了责任风险,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也会更加的尽心尽力做到有效管理,这样就减少了水利工程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而出现的问题。

2.2进一步推动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的电子化。

传统的纸质的档案最大的不便便是保存不易的问题,因为纸质的档案容易出现纸张损坏、泛黄、纸质粉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导致纸质档案的损坏,并且导致档案价值和作用的减少。所以,推动水利工程档案的电子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的电子化不仅在整理档案时少了很多问题,而且,电子档案可以更长久的保存,不用担心会出现纸质损坏、泛黄等问题损坏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并且,电子档案保存更方便,查阅时也相对更简单容易点。

2.3提高管理水平,及时做好档案整理收集工作。

针对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是实现有效管理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由于水利工程档案的各种特点,导致了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难、归档难等问题,要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的有效管理,就得解决目前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针对水利工程档案收集难的问题,在对不同的工程建设时,采取不同的收集方式。对于过程周期短的,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采取追踪收集的方式,及时收集过程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而对于过程建设周期长的则采用分阶段收集的方式,并且在此期间也要加强档案的催收,这样,才能避免原始材料的损失。

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在原本的落后的管理水平上,加以改进。传统的,在保存电子档的水利工程档案的同时,还会存以纸质的档案作为备份,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一点,我们在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电子化的同时,可以减少对纸质档案的采用,备份的也采取电子档的形式。

在改进了传统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便进一步实现了档案的有效管理。

实现水利工程档案的有效管理,对于今天的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鉴定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对其后期的维修、改建、扩建有着指导意义,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艳君,水利档案工作重要性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3-05-08

第9篇:档案管理责任制度范文

一、档案管理的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和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要抓好学校档案工作,首先要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1.档案管理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档案机构管理网络,建立综合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工会、团委等都要设有兼职档案员,从组织上、人员配备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经费、设备、档案用房等硬件问题,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和工作环境,建立指挥灵活的档案管理信息网络,使档案工作与学校其他各项管理工作同步发展。学校要组织好《档案法》学习与宣传活动。校领导要结合本院实际,做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带头人,通过学习与广泛宣传,使教职工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维护学校档案工作的氛围。

2.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学校还应把档案工作纳入处室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检查考核中,各部门按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学校制定的档案、台帐资料考评表的要求,结合年终考核与个人奖励挂钩外,还要作为年终评优选先的依据,认真研究落实本部门的档案工作任务,做到各年级、各科室,职责明确,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基本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这就在细节上保证了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

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规范保存

1.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学校档案形成不同于一般的文书档案,它形成的时间具有特殊性,是每年的9月1日至下一年的8月31而形成的,如学生的学籍表(卡)、学生登记表、各科成绩表等,是按学年制度形成的,在最后一个学年内才立卷归档;学校档案还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即每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为一个教学周期,档案材料是每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段时间延续产生。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勤收集、勤整理、勤检查核实立卷,把好收集整理关。档案的收集要不分巨细,悉数保存。对于教师资料,学校要抽出专人搞好收集整理,帮助教师建立个人档案,并帮助他们整理保存;图片资料,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比如重要会议、学术交流、培训、观摩、接待来访、采访录像、师生奖惩等等,这些都要按年度登记保存;学术资料,也应整理好编印成册,全部归档保存

2.规范档案簿、册管理,健全登记检索系统。档案资料收集整理齐全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把好质量关和利用关。要特别抓好《教师登记簿》《学生的学籍表》《毕业生登记簿》《后勤职工登记簿》等重要账簿的管理。《教师登记簿》是很重要的登记簿,它是教师情况总的登记簿,它的检索要素为总顺序号。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流水登记,并进行逐个编号。

三、档案工作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面对不断发展的档案工作的需要,要不断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学习技术,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技能,以提高工作能力。在加强档案管理员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要求档案员真正做到“业务精通,爱档如珍,维护历史,兢兢业业,服务现实”理念;要选配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强的档案工作人员来充实学校档案工作岗位。使他们能扎扎实实地做好档案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