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工业旅游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旅游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旅游发展规划

第1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完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工作的领导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工作的领导。一是以节庆文化为平台,塑造旅游工作新形象。在2月3日“正月初九龙灯会暨高洪章个人演唱会”期间,举行了__县旅游事业局挂牌成立仪式,以节庆文化为平台,塑造我县旅游新形象,全面提升我县旅游部门的知晓度,为进一步包装打造正月初九“龙灯会”节庆旅游品牌,促进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县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__县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南政办发〔20__〕47号),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旅游、质监、规划建设、商务、文体、民宗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__县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

(二)做好规划,储备项目,明确旅游重点开发建设项目

1.开展旅游资源调查

我局挂牌成立后,先后深入灵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土林、碌摩山等全县各景区(点)开展旅游资源调查,进一步明确以重点培育“水电工业、__风情、高原生态”三张旅游名片为主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同时,深入公郎镇盖瓦洒村实地观摩“哑神舞”,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哑神舞”,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新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做好旅游项目前期论证、规划工作

一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局初步完成四星级跳菜大酒店、无量山景区、碱坝温泉3个旅游开发项目的前期调查论证工作。二是以《____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__小湾水电观光工业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议书》为依据,将小湾旅游景区开发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制作了《__县小湾旅游景区开发招商项目书》,上报州旅游局,并列入了全县20__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20__年昆交会招商引资项目,赴昆明参加招商引资活动。同时,该项目还被作为重点推介项目,列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项目库,在网上了《__县小湾旅游景区开发招商项目书》。三是编制了《__小湾水电观光工业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议书》、《__县凤凰山生态旅游景区简介》,其中《__小湾水电观光工业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议书》以县人民政府请示文件形式,请求州人民政府转报省人民政府;《__县凤凰山生态旅游景区简介》以县人民政府请示文件形式转报州人民政府,积极争取以上2个旅游项目前期规划资金。四是积极开展灵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调查工作。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黄永华于5月6日到我县调研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深入灵宝山实地查看,并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建设意见。下一步,我县将以灵宝山景区的开发为重点,做好无量山旅游项目规划和开发。五是完成宝华镇拥政村、公郎镇盖瓦洒村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规划,其中,宝华镇拥政村作为__打歌、跳菜特色文化保护村,规划投入500万元开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公郎镇盖瓦洒村作为“哑神舞”特色民族文化村,规划投入650万元开展特色文化旅游。

3.加强旅游宣传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对小湾旅行社的业务指导,由小湾旅行社统一制作小湾旅行社旅游线路宣传册,编制我县旅游线路3条,印制旅游线路宣传册300册。二是制定了《“__旅游网”建设方案》,积极筹建“__旅游网”。三是制定了《__县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开展__县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活动。截止20__年6月29日,共征集到宣传口号1443条,征集到形象标识6个。四是由县总

工会、县旅游局共同筹备拟在7月初开展“旅游服务行业职工技能培训暨技能竞赛”,参加培训人数将达200多人。 4.旅游项目工作完成情况

《____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20__-2020)》、《__小湾水电观光工业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与省旅游规划专家联系,将对小湾电站水电观光工业生态旅游进行详细规划。同时,县人民政府正积极与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小湾建设管理局协调,初步达成小湾电站水电观光旅游项目合作开发意向。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旅游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产业发展和项目开发中还存在储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规划的编制和详细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

我县虽然完成了《____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__小湾水电观光工业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议书》,但旅游规划与其它规划衔接不够,景区基本上没有详细规划,导致总体规划难以落实,难以发挥旅游总体规划的作用。

2.旅游发展体制不顺,整合乏力

我县各个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加之县财政困难,导致对各景区(点)投入严重不足,各景区(点)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3.旅游企业实力不强,行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县旅游市场发育不够,旅游企业普遍“弱、小、散、差”,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和产业要素的龙头企业少。市场化意识还比较薄弱,旅游企业的管理落后,没有知名的旅游企业集团和旅游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对旅游商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商品十分匮乏,旅游商品销售呈松散型,缺乏旅游商品的综合集中展示交易平台。

4.旅游宣传促销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县旅游宣传促销缺乏针对性,手段单一,仅仅局限于小规模式宣传,没有形成整体联动、多渠道宣传促销的新格局。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在下半年旅游产业工作中,我局将继续以全州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坚持以“小湾水电工业观光旅游”为主线,重点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做好旅游项目规划

以《____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20__-2020)》和《__小湾水电工业生态旅游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一是重点做好小湾旅游景区、灵宝山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二是做好四星级“跳菜”大酒店、碱坝温泉开发等旅游项目的前期规划,建立旅游项目储备库;三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外商投资;四加强与华能集团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小湾电站建设管理局的协调联系,签订小湾水电站开发意向书。

(二)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开放融入战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建立多层次的旅游宣传促销新格局,力争在旅游市场开拓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一是认真组织开展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评选活动,准确、形象定位__旅游特色;二是策划制作__旅游宣传册、__旅游宣传广告牌、__旅游宣传网站,建立立体式旅游宣传促销宣传格局;三是进一步挖掘各旅游景区(点)文化内涵,撰写旅游景区景点解说词;四是进一步加强小湾电站工业水电观光旅游线路的策划、宣传和包装。

第2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

  自然灾害百万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 以内;全省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1% 以下;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 以上;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到7天以上,精细化到乡镇的灾害性天气落区和强度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 5% 以上;常规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 以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能够监测 1.5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全省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和监测预警系统,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每个城乡基层社区确保有1名灾害信息员。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0个以上。

《四川省“十二五” 能源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四川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四川省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新兴产业

《四川省“十二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5%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突破 60 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 100 个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重点产品,培育10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力争在“十 二五”期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0 亿元,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增加就业等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四川省“十二五” 能源发展规划》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32% 左右,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41%左右。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占水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60% ,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占煤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0% 。小煤矿数量减少20% 以上,煤矿总数控制在 1100对左右;形成2-3个1000万吨以上、10个1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的大企业集团,产量占全省的50% 以上。

单位GDP 能耗比 2010 年下降幅度大于16%,下降到0.87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5% 以上。

服务业

《四川省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计划完成10000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完成住宅投资8000亿元,年均增长10%。

城镇住房建设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新建商品住房250万套,新建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150万套。

住房供应结构明显改善。到2015年,保障性住房供应比重由2010年的10%提高到20%。商品住房供应中,中小户型住房比重达到70%以上。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底,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物业管理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大厦)物业管理面达到100%,旧住宅小区(大厦)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6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省“物业管理国家示范小区(大厦)”力争达到20个,“省级优秀小区(大厦)”力争达到100个。

《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展览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5%,到2015年达到600个,其中国际展览10个,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10个、3万平方米以上的20个,1万平方米左右的中型展会100个;展览面积年均增长率15%,到2015年达到450万平方米。会议场次和与会者数量年均增长率15%以上,到2015年,举办国际性会议25个、全国性大型会议36个以上;打造定期举办,且参与人数10万人以上的品牌大型节庆文化活动10个以上;2015年,培育壮大10-15个品牌国内乃至国际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培育2-3个本土品牌展会进入国家级展会行列,力争每年有1-2个大型国际性、国家级经贸展会在四川省举行或落户四川省;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到2013年,成都室内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绵阳、乐山、雅安、宜宾、泸州、南充、广元、遂宁等市,规划建设适合当地会展业发展的10万平方米以下中小型展馆;到2015年,形成以行业协会为指导、专业展览公司为主体的办展格局,市场化展会实现90%以上;2015年,会展业直接收入72亿元人民币,拉动经济社会效益力争突破500亿元人民币,会展业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

健全四大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和旅游业工作标准四大业务领域标准,形成完善的旅游业标准体系;建立四大运行机制,建立旅游标准动态优化机制,形成科学研制、动态提升、不断优化的旅游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度,建立旅游标准化组织协同机制,建立旅游标准化宣传推广机制,建立旅游标准化监管评估机制;形成四个创新突破,在旅游标准自主创新和领域拓展、旅游标准化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旅游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旅游标准化理论的研究与标准体系的构筑等四个方面形成新的突破;实现四个有效提升,有效提升旅游行业规范度和旅游标准领域覆盖率,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产业地位,有效提升旅游强省建设能力和旅游国际竞争力。

社会民生

《四川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以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就业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到“十二五”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达到2300万人以上,劳务总收入达到 215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大致调整为38:27:35。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54万人。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3% 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 以上。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 。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0万套以上,改造棚户区 30万户左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5% 、70% 、80% 。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00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总量达到2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75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70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3%以上,参保人数达到218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8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0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60岁以上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普遍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在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职工医保达到75%以上。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达到5000万张,覆盖人口约60%。

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99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52万人。引进国(境)外人才的层次和数量能够适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各类企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更加完善,以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为基础的预防预警机制基本建立,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健全,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服务流程科学规范,服务队伍素质优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5.6‰左右,人口总量控制在9200万人(约束性目标)左右。普及学前1年教育,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70%。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到80%;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1‰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3/10万以下。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至110左右。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85%。

开发区

《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

2015年全省开发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7500亿元以上,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 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0亿元以上。到2015年末,开发区累计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60万人以上,销售收入过 1000亿元的开发区达到6个以上、过500亿元的达到10个以上。

到2015年末,开发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提高到80% 左右;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3% 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 以上,开发区引进国内省外资金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40% ,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50% ,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0% 。

农业发展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

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重点转化国家或省级农业科技成果260项,奖励农作物及畜禽水产良种转化项目20-25个,重点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10-15家;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60%以上;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用面达到85%以上。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全省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3.8%,到2015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2240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力争达到2500元;全省猪、牛、羊、家禽和兔出栏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5.0%、20.0%、20.0%、25.0%、35.0%;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45.0%;治理退化草地1亿亩,草地植被盖度提高10个百分点,草原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交通运输

  《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铁路:力争新增铁路新线25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 2200公里,进出川铁路4条,通车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形成11条进出川铁路大通道。实现成都至重庆1小时左右通达,至西安、兰州、贵阳等周边省会城市 4小时左右通达,至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8小时左右通达。

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700公里,进出川高速公路 11条,通车总里程达到 6350公里,形成 18条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网络化。累计建设干线公路14162公里,其中建成二级及以上公路83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9.3万公里。

第3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区域发展规划 经济发展 影响

近年来,国家把区域规划工作提上了十分重要的议程。不但加强了对区域规划的调查研究,而且还在为区域规划试点工作做准备,并且明确提出在编制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把区域规划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X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农业方面。

“十一五”期间,是X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运行质量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种植业稳定增长;特色农业大见成效。

到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1914.16万元,种植业总产值达到15239.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1226.7万元;林业总产值达到4956.6万元,渔业总产值达到12.1万元。种粮面积从2005年的41.1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4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5万吨。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逐步形成了葡萄、苹果、核桃、花椒、长山药、小杂粮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域,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工业方面。

X县是典型的资源型县,煤炭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有煤矿200余座,近年来通过关闭压减,兼并重组,到2008年压减到93座,2009年减少到29座,煤炭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已形成G煤炭加工工业园区、P综合工业园区、Z建材工业园区,以煤炭、焦炭、电力、煤化工、建材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能源、水、矿产和土地等战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初步形成重点突出、全面推进、齐抓共管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三)城镇化发展方面

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H、T、G、C、P五个重点镇和一个集镇为重点,沿河、沿路(309国道、209国道)、沿边(县域周边地区)为轴线,全面提速城乡建设,形成了“一个中心,六个重点,三条轴线”的城镇空间布局。

(四)其他方面。

目前X县的交通网络已具规模,全县通车公路里程达到1103.59公里,内河航道全长16.42公里,1处港口。立足于本地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宣传促销、旅游群体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县域旅游业由萌芽状态阶段向复苏发展阶段的转变,形成了具有乡宁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二、乡宁县区域发展遇到的困境

从总体上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山西省正在努力推进资源经济转型发展,全市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本区来说也是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需要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增收依旧困难。

受自然条件限制,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随着煤、焦等资源型产业化快递发展和整合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受耕地资源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改变。同时,基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培训力度不够,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较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二)产业结构仍然偏重,转型发展成本增加。

目前X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仍然是煤炭、焦化、建材、洗煤等重工业,其中煤炭工业最重,2010年对全县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70%,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焦化、建材、洗煤等重工业生产设备专业性强,改行转产较为困难。这种特点大大增加了转型发展的成本和难度。

(三)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煤炭工业发展,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塌陷、水源涵养功能退化,严重制约乡宁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治理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四)地处内陆山区,招商引资困难。

X县位于山西南部山区,不沿边,不靠海,远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加上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偏高,对外资外商的吸引力明显不如平川县市,更不能与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目前招商引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位上的不利条件要求乡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和更高的成本。

(五)生产装备大有好转,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煤炭工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煤炭工业的高风险性。经过整改,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无法从根本上客服。生产安全依然是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三、结论

未来X县区域规划的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和遵循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打破二元结构,进行制度创新,加强城镇规划管理,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注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本区区域发展推进的速度和质量更趋合理,城市体系不断完善。

注释:

1.本文中的地名均做了匿名化处理。

2.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来源于X县政府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 孙浩康.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2] 戴绍波.我国区域经济政策解读.科教导刊.社会科学学科研究.2010,11.

第4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第一,工业园区带动型。它是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园区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城乡一体化模式。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依靠骆蓄工业园、石纺工业园和新兴杨溪工业园大力发展园区工业带动城乡一体化。该镇三大园区共吸纳了4万多农村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在经历了市场经济的熏陶和洗礼后,一批善经营、会管理者逐渐成长为叱咤一方的企业家。

第二,文化旅游带动型。它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通过旅游把农民逐步转化为旅游从业人员,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一种模式。谷城县南河镇位于鄂西北山区南河流域,地处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东南麓,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该镇立足资源特色,打造精品景区,以旅游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科学整合、合理布局、超前规划、分雍实施”的原则,打造“欣赏汉江秀美风光、呼吸田野自然空气、品尝农家特色菜肴、购买农村绿色产品”的绿色生态景区。

第三,精品农业带动型。它是以区域特色资源为依托,以现代技术加工为手段,以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通过一镇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城乡一体化模式。谷城县茨河镇依靠腐乳、贡米等知名农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了农业发达,农民增收,村镇兴旺。承恩贡米产于谷城茨河承恩寺周边优质稻田。米质优良,口感独特,香气四溢,营养丰富。

第四,生态文明带动型。它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载体,利用循环型农业、生态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农村发展的一种城乡一体化模式。谷城县五山镇地处鄂西北山区,素有“湖北十大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全镇依托茶叶主导产业,组建五山玉皇剑茶业公司,精心打造“五山玉皇剑”品牌,形成了集采茶、制茶、销茶、品茶、茶文化于一体的产业巨龙。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新的经营理念,较高的群众素养,促进了该镇乡村旅游业的兴起。

二、创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思想要有新认识。思想一体化关键是彻底破除歧视农业、农民、农村的观念,让城乡两个异质系统在经济、文化、生态等要素上优化组合、交融协同、和谐发展。要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均衡化发展,差异化发展,集约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均衡化发展是指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二,规划要有新特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要不惜重金聘请省有关专家做好总揽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统筹发展的多个规划。对平原地区的村庄,特别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村庄,要扩大管理幅度,拓宽发展空间,解决好村庄布局分散、发展能力薄弱的问题。对城市周边的村庄,通过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改造,逐步纳入城市范畴,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偏远山区村庄,政府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山区农民通过发展多种经济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山区村庄,鼓励山区居民下山发展。通过合理的城乡体系规划,形成了重点突出、梯度辐射、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乡发展格局。

第三,改革要有新力度。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要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逐步对本县市区户籍人口性质进行改革,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政策,整合建设用地资源,优化城镇建设用地资源结构。有序推进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置换住房工作,实施“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保障”,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在全面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计划生育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让失地农民劳有所处、老有所养,从根本上解决生存和保障问题。

第5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一、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县发改局、县招商和商务局、县教育和科技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统计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工商局、县地税局、县政府金融办公室等14个单位。

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县政府分管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召集人由协助分管副县长工作的副主任担任,联席会议成员为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

二、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

县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是县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专门议事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定期调度各成员单位服务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听取各成员单位推进服务业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影响全县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措施;

(二)研究提出全县服务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推进措施,协调解决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三)根据全县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引进的需要,“一事一议”,专题研究制定激励措施;组织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重大活动,推进全县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

(四)检查相关政策的落实和重要工作的开展;

(五)组织开展有关学习考察和交流研讨活动;

(六)定期召开服务业重点企业运行的分析调度会,及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联席会议召开形式及内容

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召集人或副召集人召集,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召开,定期会议每季度一次,全体成员参加,主要是对本季度服务业发展工作进行总结,研究部署下季度工作,不定期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主要研究较为紧急的重要问题,出席会议人员可根据研究问题确定。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负责。各成员单位按照部门工作职责抓好以下具体工作:

县发改局:衔接平衡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做好服务业项目的筛选、论证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服务业发展资金的支持。

县招商和商务局:负责全县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加强对全县服务业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及时提出对策措施;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县商贸流通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搞好商业网点和市场规划布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专业化物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流通企业,提升流通业现代化水平。

县教育和科技局: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比重,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

县工业信息化局:指导并组织服务企业开拓市场提出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调整方案;参与拟定贸易市场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联系工商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并指导其改革与调整;扶持服务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县民政局: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社会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规范化进程;引导和推动社会服务多元化投资,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扩大社区就业。

县财政局:提出扶持服务业发展减免地方规费优惠政策措施,制订具体操作规程;筹集安排全县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做好服务业发展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县国土资源局:加快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完善政府城市建设用地供应体制;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和租赁制度;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对内对外开放;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优化增量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加快推进公用事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路子。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鼓励开展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等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促进全县房地产业做强做大。

县交通运输局: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县交通运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抓好公路、铁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

县统计局:指导全县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落实;协调、指导部门实施相应的统计调查,协调组织部分行业的统计调查;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的检查;加强对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切实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实施集团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和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打造苗侗文化产业聚集区,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水平;把握全县旅游业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并督促落实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搞好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加快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旅游集聚区,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重点旅游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县工商局: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参入服务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简化审批手续,抓好市场秩序整顿工作。

县地税局:提出扶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制订具体操作规程。

县政府金融办公室: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大力发展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类金融市场;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做强做大地方金融业;深化银企合作,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相关要求

(一)各成员单位每次召开联席会议前,在接到通知后3日内将本部门为服务业发展服务的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等,书面报县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汇总,并形成会议材料印发。

第6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东营 旅游业 发展对策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中北部,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它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人口200万人,面积8000平方公里。东营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开展各项旅游休闲和观光活动。

一、东营市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母亲河黄河赋予了东营独特的旅游资源。黄河三角洲的“黄龙入海”,黄河三角洲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的过渡”之称的黄河水体纪念碑,亚洲最大的天鹅湖湿地景区都是具有显著特色的旅游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如东营胜利电视塔,代表东营人坚忍不拔的精神的新世纪广场,东营南部广饶县的孙武故里的相关古建筑群都是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度的景点。文化方面,作为传统吕剧的发源地,东营有着很厚的群众戏剧基础,这也是一个可以深度进行挖掘的旅游特色方向。

二、 东营市旅游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

1. 加大旅游设施投入

东营市在本世纪初,全市旅游业还没有成型——7家旅行社和2家挂牌景区景点,没有成熟的旅游产业链。政府对旅游业缺少清楚的认识,投入资金少,本地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深度开发,旅游企业获得的政策扶持较少,产业化水平比较低。旅游企业大多各自为战,小、弱、散的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政府积极扶持黄河三角洲经济带的政策相应出台,东营市开始认识到旅游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但目前仍然需要挖掘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参与来建设特色景区景点和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2.改变发展思路,加大旅游教育普及

作为油田产业为主兴起的工业城市,东营市建市时间较短,对旅游服务业的规划还缺少认识。例如,在对孙子故里的开发方面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宣传,导致资源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孙子故里应当作为优先发展的旅游项目进行建设开发,为加快旅游品牌的树立打下良好基础。在旅游业品牌建设发展如此激烈的今天,必须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旅游资源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吸引更多的客源。另外,对于市民也要进行旅游教育的普及,提高他们对于旅游资源保护和建设的意识,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和城市服务水平。

三、东营市旅游业发展对策

1.旅游规划是发展保障

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整个产业的发展规划显得日益重要。旅游产业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一个完整、系统的旅游规划。东营市的三大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资源性的整合才能盘活整个地域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旅游规划包括线路的包装和旅游资源类别的区分等方面,尤其是要对有潜在开发价值和有可行性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规划。东营旅游资源还存在着紧密的互补性,可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旅游需求。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产品的组合,要尽量把游客感兴趣的旅游景点设计合理。

2.塑造有特色的旅游品牌

在整体旅游规划上,要将东营旅游纳入山东整体旅游发展,充分利用黄河入海口这张“水”牌。东营很多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应当突出特色,塑造名牌,避免重复建设。黄河入海口风景区可以修建一些有突出“黄河入海”特点的风景,还可以多配备可供水上娱乐和游览的设施。对古齐文化区,应突出齐文化遗址遗物的挖掘整理,同时修缮孙武祠等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建筑。对于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要注意保存和发扬,保护好民间的艺术形式,同时对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要注意进行开发。

3.政府重视旅游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多产业带动效应应该给予更多重视。政府除提供必要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要完善旅游政策法规体系,制订相应的旅游开发、经营方案,争取较高层次、较大规模的各种节庆、体育活动。2012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积分赛的成功举办就是成功案例之一。上下级政府之间也需保持旅游扶持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旅游发展与城镇发展相互促进。

4.先进包装宣传手段

适度的包装与宣传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东营旅游业起步晚,旅游知名度低,所以更要在旅游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上做好文章。类似“广饶孙子文化节”和“黄河口文化节”的举办就起到了提高知名度的作用,在央视和山东电视台投放广告也对其旅游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活动引起媒体和消费人群的关注是包装宣传的主要目的,缺少与社会沟通的旅游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5.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

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和积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都可以可使旅游业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提高市场运作水平,熟练使用旅游业运营的特点,积极加强旅游中间商的合作,全面提高东营旅游服务水平。重视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旅游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中间体。

四、 东营市旅游发展对策探讨的意义

发展旅游业是东营市加快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调整产业结构,选择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布局,将旅游经济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这是符合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的旅游发展对策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既有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当地的既有文化,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可以把这种文化进行必要的继承和保护,并且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其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进行深度开发。

参考文献:

[1]蔡云龙.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旅游区总体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徐春晓.旅游目的地评估与发展规划[J].经济师.2006,(3)

[3]赵冬.黄河口旅游业发展探寻[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21)

第7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一、商洛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形成

商洛市地处秦岭东段南麓、鄂豫陕三省结合部,既是革命老区和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区和关中生态屏障。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一区六县,总人口240万人,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3.8%。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生物及旅游资源,素有“秦岭药库”、“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之美称,“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享誉全国。现已探明矿产资源60余种,潜在价值超过3400亿元,处于我国280多个地级市的第一台阶。改革开放后,为使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商洛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探索,矿产资源开发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因工艺技术落后,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尾矿、矿山和冶炼渣场319座(处),其中尾矿库118座,占陕西和全国的38.4%和1%,堆积量达4600多万吨,既占用大量土地,又污染环境。加之商洛地处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这些尾矿及尾矿库长期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安全。

如何把握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能加快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又能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消除尾矿安全隐患,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目标,商洛市委、市政府以《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于2009年7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生态立市”为第一发展战略,确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提出了“微循环抓生态企业、小循环抓生态园区、中循环抓生态产业链条、大循环抓循环型社会”的工作思路,走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融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区域循环式开发的循环发展路子,以及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创建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目标。

二、商洛发展循环经济所作的主要工作

(一)完善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体系

商洛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把循环经济纳入“十一五”、“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章节,并先后编制实施了以循环发展重大项目为支撑的《商洛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商洛市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和《商洛市创建国家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等规划和方案,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体系不断健全。

(二)健全了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商洛市各县区政府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了正县级和正科级建制的市县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成立了市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出台了循环经济园区、企业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办法,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市政府将循环经济纳入县区政府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畴,与各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

(三)出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

继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之后,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2012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服务业推进循环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材料产业循环发展的意见》,这些政策意见都以循环发展为主线,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及扶持政策。设立了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市县区每年筹措不少于5000万元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和不少于2亿元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十大产业链、20项标志性工程建设以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四)强化了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支撑

成立了陕西省循环经济研究院商洛分院、商洛市材料科学工程研究院,并设立了钼、钒、氟、锌、新能源和新型建材等七个研发中心,同时,还成立了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启动了循环经济和尾矿利用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工作。

(五)构筑了循环经济发展载体

把加快循环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抓手,策划的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陕西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家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设立的10个县域循环园区9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循环工业集中区,规划了商丹园区与现代材料产业十大循环产业链和20个循环发展标志性工程,布局了六大类85个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同时,为了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成立了商洛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企业会员已达67个,编制上报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方案以及创建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和“双百工程”循环发展骨干企业实施方案。2012年入园企业达289户,其中国内外500强企业21家,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4%,园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逐步凸显。

(六)发挥了循环企业和项目示范带动作用

成立了市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制定出台了认定办法,已有3个工业园区、17家循环经济企业和24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被认定为市级试点单位,1个园区、3家循环经济企业、16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通过了省级认定。《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商洛市实施意见》重点布局的有色金属、新能源、新型建材、生态旅游等10个循环经济产业链8条启动建设、5条基本建成,20个循环经济标志性工程16个在建。《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重点布局的太阳能光伏、钒材料及新能源等10条循环发展产业链9条启动建设、7条基本建成。商丹园区被授予“陕西省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和“陕南循环发展示范园区”。

三、商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商洛循环经济在陕西乃至全国有了一定影响

近几年,商洛市按照循环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的现代材料、现代中药、绿色食品和生态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着力建设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城市)、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区、西安第二生活区”三区及“西部现代材料工业基地、西部现代中药基地、优质绿色食品基地、秦岭最佳生态旅游基地”四基地知名度不断提升,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北京循环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部门单位、相关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二)商洛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商洛循环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创造了陕西乃至全国“十个一”亮点。如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编制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探索出了“一核心二支撑三联动”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商洛模式”,即以创建国家示范基地,带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技术和政策扶持为支撑,通过组织保障、示范带动、协会搭桥三方联动,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商洛市为国家第一批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陕西省也在全省推广商洛循环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经验。

(三)商洛基本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产业体系

一是以农、果、茶、畜、沼、菜、加为链接的具有商洛特色的循环农业体系日趋完善,倾力培育的核桃、板栗、茶叶、畜牧养殖、蔬菜、马铃薯、黄姜、道地中药材基地初具规模;启动建设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庭院三大循环发展产业链。二是以商丹园区与县域工业集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循环工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循环经济规划布局的太阳能光伏、氟材料、钒材料、钼材料、锌及锌合金材料等十五大循环发展产业链启动建设,建成了比亚迪全产业链光伏、山阳五洲钒及钒系列深加工等40个循环发展重点项目。三是以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电子信息、金融保险、特色文化为主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日臻完善,建成了金丝峡、牛背梁、天竺山、木王国家级森林公园,形成了十大旅游景区和3条精品线路,成功入选中国旅游百强市;以商山物流、商洛农特产品交易中心等为主的商贸流通服务产业链初步建成。四是保障循环发展的重大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7县区垃圾、污水处理厂(场)建成运营,生态环境保护和重点流域治理不断加强。五是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循环消费体系初步形成,逐步建立了“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乡镇(社区)回收站为核心,上连回收(加工)企业,下接村级流动回收员,点面结合”的县、乡、村三级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体系。六是以人为本的生态人居体系日益完善,强力推进城市粉尘污染治理、清洁能源与节能技术利用、生态示范区建设等工程建设,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地热利用面积达到172万平方米,市区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2.3平方米。七是节能环保体系基本确立,2012年万元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6.82%,是陕西省能耗最低的市,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较2011年削减2.36%、1.94%、6.42%、5.65%,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351天;丹江、洛河等6条河流19个断面水质100%符合功能区规划标准,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100%达标,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远远好于国家和省内要求标准。

四、存在困难与建议

一是激励政策不够完善,国家和省内用于引导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资金较少,示范引导作用不够明显。二是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国家和省内目前还没有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奖惩体系,各地的工作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不能有效评价循环经济发展。三是科研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科研领军人物、专家团队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投入较低,技术、装备引进机制尚不完善,科技对循环经济的支撑相对乏力。四是循环发展不够平衡,县域之间、园区之间、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工业和农业发展较快,服务业刚刚起步,节能环保、再生资源和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园区基础设施、消费体系建设等相对薄弱。五是宣传引导还需加强。

第8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施秉,一个国定贫困县,是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飞速跨越的?该县县委书记彭世平说,这是科学发展的结晶。施秉通过打造中国漂城、中国硅城、西南药城“三城”品牌,构筑做大旅游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的“一业带三化”发展框架,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助推施秉走上了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之路。

依托资源优势

倾力打好旅游这张牌

“如果没有解决既要保护好景区自然资源,又要搞好开发利用这道难题,施秉旅游业将难以持续发展,在竞争中更将处于被动。”施秉在清醒认识县情的基础上,首先想到了手中的王牌,把旅游业作为工作的重心来考虑并加以谋划。

有着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施秉,近年来以建设山水园林式的旅游服务城为目标,树立大旅游依托大市场、大市场带动大产业、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观念,大力培育旅游产业,着力打好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两张牌,发挥杉木河漂流品牌优势,倾力打造“中国漂城”,致力于创建贵州东部的旅游大县和旅游强县。如今,施秉“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山水旅游特色日益凸显。

当前,施秉正在全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以旅游业作为主导型产业发展的方向,依据旅游经济这个“轴心”,按照阳河生态旅游是“船”,杉木河漂流品牌是“帆”,“以游兴城、以城促游”的战略方针,优化结构发展创新,集中资源服务工业项目,集中力量推动工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

“施秉的旅游业日趋成熟了。”施秉的旅游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同,发展前景看好。

着力盘活打造

“西南药城”品牌

近年来,施秉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生产种植理念,并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谋发展,逐步实现了中药生产产业化。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三个品种先后通过了GAP认证,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三个中药材GAP认证的县。施秉中药材的种植,不仅成为财政增收的支柱,而且还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上下正着力打造“中国西南药城”。

目前,施秉已成功引进威门、信邦、江中、益佰、深圳三九集团等现代制药企业,形成了公司引导、基地示范、农户联动的生产模式,实现了较为良性的市场拉动、科技推动、集团带动、基地联动的“四轮驱动”效应。

2009年初,施秉中药材GAP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产值近6000万元。中药材种植成为施秉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此项收入已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

走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2001年,施秉打出“中国硅城”的旗号,与“中国漂城”、“西南药城”并列为施秉的三大名片。

第9篇:工业旅游发展规划范文

1.1青海省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青海省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吸纳就业人数分别为134.9亿元和123.4万人,占西部地区比重的1.17%和1.22%,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0248,低于西部地区0.0335的平均水平,该产业对青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从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农、林、牧、渔业占第一产业的比例分别为45.74%、1.87%、50.40%、0.06%,即农业和牧业在青海省第一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林业和渔业所占比例不足2%,这符合青海省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特点。2010年,青海省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吸纳就业人数分别为744.63亿元和66.4万人,占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1.82%和1.58%。该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1941,低于西部地区的就业弹性系数,而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为65.8%,高于全国48.4%的平均水平。从内部结构来看,2010年青海省的工业产值占第二产业的89.99%。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2010年青海省的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金融业的增加值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30%、13.01%和11.58%,而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分别为3.46%和5.40%。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发展最为迅速,2010年旅游总收入71亿元,增长18.1%,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2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221.5万人次,增长10.5%;境外入境人数4.67万人次,增长29.4%。

1.2青海省产业结构分析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由2006年的67.55亿元、331.91亿元、249.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4.9亿元、744.63亿元、470.9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8.88%、22.39%、17.26%。2010年三大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4%、65.8%、30.8%,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高,在青海省经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8.88%,第三产业正在以17.26%的平均增长速度追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2青海省特色优势产业概述

2010年,青海省实现旅游总收入71亿元,占GDP的5.26%,占第三产业的15.11%,吸纳就业人数33.66万人,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32.27%“。十二五”期间,青海省继续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创建青海湖、塔尔寺、金银滩—原子城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广和宣传“大美青海”的旅游品牌,推动青海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根据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相关理论,结合上文中的区位商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青海省的优势产业:第一产业,包括特色农牧业;第二产业,包括油气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盐湖化工产业、新能源产业、藏毯产业;第三产业,包括特色旅游业。

3未来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