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考察情况
1、修水县职业中专
修水县职业中专采取的是政府主办,各部门共同参与,集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公办职业教育的模式。(1)投入:采取“以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方式,县财政坚持“预算内保证、预算外倾斜”的原则,从20*年起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万元以上,政府和社会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给县职业中专增加划拨土地100亩。该校目前已成为校园环境整洁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中等职业学校。(2)规模:现有在校中专生2700人,短训学员1000人。累计培训技能人才6000人,培训实用型农民4万余人次。开设专业16个,与日本住友财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开设了4期赴日研修班。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尤其是针对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开办了蚕桑、茶叶、林果、畜牧、水产、矿产加工、水利电力、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城镇规划设计等十个重点专业班,学杂费由县财政全免,并适当补助生活费,毕业后主要安排在县内就业和创业。(3)师资:该校原有师资80余人,近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调、选聘了50余名优秀教师。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并实行职教津贴制度,对专业教师普遍上浮两级工资,还创造条件逐步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使该校成了全县教师最向往的学校。(4)管理:该校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县长亲任第一校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任第二校长,财政局、教育局、劳动局局长分别兼任第三、四、五校长,具体主持工作的第六校长是通过公开竞聘后,由人事局一名副局长担任,彻底打破了部门资金协调难问题,真正做到集全县之力办一所优质职校。该校先后被评为“江西省重点职业学校”和“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并成功申报全国“星火学校”。
2、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崇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是政府主导,公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部门齐配合,多元化投入的股份制学校。(1)投入:该校政府出资1400万元征地174亩,并完成“三通一平”工程。20*年浙江客商陈定模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综合大楼和教学楼、宿舍楼,劳动局投入900万元建设了短训大楼,阳光电脑(民营)投入800万元开办中专部,本地建筑商投资360万元建设食堂(以30年经营权作抵回报),总投入5500万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12个标准化专业实训室,可容纳学生5000人。20*年,县政府将崇阳卫校及众望高中公有股份折价后抵给陈定模,让其退出职教专心办普高,还差陈定模600多万元债务由县教育局认领。政府和教育、劳动部门是最大控股股东,参与管理,但不参与分红。(2)规模:该校同时加挂了崇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湖北仪表学校崇阳分校、广播电视大学、人力资源市场,现有在籍学生2700余人,其中中职学生1462人。(3)师资:该校现有教师126人,其中公办教师48人,公办教师财政预算全额工资,校长和管理人员是在全县公办教师中公开竟聘产生。(4)管理:20*年全省职教工作会后,县委常委会决定成立职教中心项目指挥部,分管教育的副书记任指挥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一年后,发现普教、职教混合办学有诸多弊端,于是今年6月,县长办公会又决定作通陈定模思想工作,让其退出全部股金和普高部。改成政府主办的股份制职业学校,实行统一招生、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就业,整合教学资源,整合专业设置,整合教师队伍。目前,县政府已决定从20*年下年起,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多种职业培训资金全部集中到职教中心,断绝其他零散民办技校的补助,将该校做大做强。
3、嘉鱼县东方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嘉鱼县东方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政府免费提供土地,通过招商引入的一所民办职业技校。(1)投入:20*年3月,县委、县政府为了彻底解决职教发展滞后问题,决定在新城区以每亩3万元包干的办法征地300亩,引进广东省增城市松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云珍)创办该校。20*年8月正式动工,第一期工程现已投入8000多万元,竣工总面积8.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行政楼、培训楼、实验楼、实训楼、图书馆、学术报告中心、多媒体教室、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2)规模:该校可同时容纳在校学生5000人,年培训3000人次。20*年9月首次招生,现有学生1359人,32个教学班,开设了12个专业。(3)师资:该校现有教师88人,其中有37人是教育局从公办教师中选拔抽调的,平均每班有1名公办教师,工资保持不变;校长是教育局推荐给董事会聘任的。(4)管理:该校由董事会自主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县政府在引进该项目时除了无偿配送300亩土地外,还配套了其他优惠政策,如协助投资方办理筹建相关手续;各职能部门应收缴的行政规费,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取,按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元包干;前三年每班配备1名公办教师,保留公办待遇,三年后公办教师愿留的脱离公办身份,不愿留的返回公办学校;政府负责将水、电、电信、电视、公路通到学校门口;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将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岗位培训等项目主要委托给该校举办。
二、考察思考
通过考察三县三校三种不同的职教发展模式,我们感受深刻,启发很大,虽然这三种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和所短,但都得到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县学习和借鉴。
1、统筹管理是关键。三县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职教统筹发展,思想高度统一,步调高度一致。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自始至终把职业教育发展和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同等对待。修水县在统筹发展上是做得最好的,各职能部门高度配合和支持,资金高度集中,政策空前优惠,财力全力支援,管理全面完善,打破了部门互不卖帐的格局,摆脱各方利益关系相互竞争、相互拆台的困惑,办学效益、就业质量迅速上升。
2、整合资源是前提。三种模式都是为了全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力量,集中资金,集中管理办好一所优质中职学校,使其成为集招生、教学、实训、就业于一体的职业学校。崇阳县劳动局在职教中心建设的短期培训大楼就是最成功的办法,不愿意整合进来的民办职业技校只会被自然淘汰出局。
3、服务经济是目的。三县发展职教的目的都是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非常重视针对在县内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专业设置,注重了各种项目资金的效益管理,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兴工强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修水县就特别侧重为地方招商引资服务的专业建设,资金集中后不撒胡椒面,不搞重复补贴,就读县内就业专业的学生不仅不交一分钱,还有生活补贴,而向县外就业的专业补贴相对要轻得多,既解决了县内企业“劳工荒”问题,同时降低了学生县外实习成本和企业员工培养成本。
4、因地制宜是原则。三县为什么选择三种不同的模式?这主要是站在各自的县情基础上考虑的。修水县职业中专原来虽然规模不大,但始终保持了公办职校这面红旗,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因此该县确定集中力量办好公校。问题是政府投入压力很大,每年100万元的预算与新的职教政策要求相比明显偏慢。崇阳县公办职校与民办技校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采取以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股份制合作办学,既保留了各自品牌,又壮大规模。问题是政府已投入的征地成本和教育局承担的债务压力较大,只有期待学校出效益后,能得到上级更多更大的项目资金来填补。我县情况与崇阳比较接近,不同的是我县民办学校过多过滥,资源过于分散,整合难度要远高于崇阳。嘉鱼县职业教育在20*年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品牌和规模,而是采取招引外资来发展。问题也是政府承担了高额的征地成本,各部门资金难以协调,教师难以招聘,且面临较近的赤壁粮校、咸宁技校等强劲对手,投资者要收回成本最少在30年之后,投资风险很大。我县能否遇到这种大商完全要靠机缘,300亩以上的征地困难也可能比嘉鱼更大。
第二部分职教发展现状与问题
据调查,全县职校共有15所,其中公办3所(职教中心、农广校、驾校),企办1所,民办11所。共有校园面积180亩(含租赁),固定投资近2000万元,教职工285人(专业教师124人),年培训能力5000人。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一条规定,我县民办职业学校都只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不能承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只有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通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才是全县唯一合法的具有中职招生资格的公办职教学校,已经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市仅2所)。该校现占地61亩,建筑面积14680平米,教职工102人(含专业教师28人),在籍学生1843人(含电大269人,职高生848人,联校726人),共设了电子电器、机械、中西医、数控、模具、旅游等11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为省级重点专业,今年职业高考质量再次排全市第一位。
由于当前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全县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与经济发展需求极不适应,主要表现:
1、多头管理,无序竞争,导致招生环境恶化,生源外流。农广校属农业局主管,职教中心属教育局主管,驾校属公安局主管,其他民办技校属劳动局主管。民办技校审批单位只有一家,但能够给钱的单位涉及到教育、劳动、农业、团委、扶贫办、妇联等多个部门,重复补贴。各职教学校普遍存在着散布虚假广告、攀高招生回扣,互相抵毁、挖夺生源等问题,学生和家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干脆选择县外职校,今年外流生源高达1500人以上,职校“招生难”与学生“择校难”同时并存。
2、设施落后,师资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低劣,品牌不优。绝大多数学校固定资产投入少,且设备陈旧,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加之学校又没有规范的培训教材,没有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教学效果低微,技能培训纸上谈兵,这对于文化功底本来就弱的学生来说如同雾里看花,不知其然。因此,70%以上学生毕业后反映“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使是县职教中心要达到国家级中职办学标准,还需新增80个教室、435间寝室、28间实验室、8个实训车间和1个图书馆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体制改革;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和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省一类幼儿园从1997年的500所增加到2002年的1400所,在一类以上幼儿园接受优质教育的幼儿从1997年的15.1万人上升到2002年的47.9万人,占全省学前三年幼儿总数的33%,优质教育资源正在不断扩大;多元化办园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从1997年的542所增加到目前的2138所,占全省幼儿园总数的24.1%;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学历达标率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目前的92.72%,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21.1%。但是,“九五”以来,江苏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不适应,二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协调,三是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政策与管理措施不配套。尽管“九五”期间幼儿教育事业的“滑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但江苏有其诸多“特殊性”与“差异性”。
一、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1990~2002年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1990年以来的十二年,江苏省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以及幼儿园教师数的变化轨迹基本呈“抛物线”状,即“八五”期间明显递增,但“九五”以来明显递减(见表1)。
(二)1996~2002年江苏幼教事业与京、津、沪、粤、浙等五省市“三项指标”的比较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人口基数、城市化率不相称,简单类比“三项指标”的绝对数没有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这六个省、市幼教“三项指标”的变化轨迹(见表2),看出其各自事业发展的起伏与走向,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江苏幼教事业的现状。
六个省、市幼教的“三项指标”,“九五”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起伏,但其他五个省、市均没有像江苏这样“大起大落”。特别是浙江、广东两省,无论是幼儿园数,还是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九五”期间基本呈上升趋势。即使到了2002年,同比1996年,两省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以及幼儿园教师数均有所增长。但江苏的情况并非如此,同比1996年,“三项指标”分别下降58.39%、38.18%、35.33%。
(三)“九五”以来江苏幼教与全国幼教“三项指标”的比较
如果说,京、津、沪是直辖市,没有代表性;粤、浙是发达地区,没有普遍性,那么,我们不妨将江苏幼教“三项指标”与全国作一比较(见表3)。
从表3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全国幼教“三项指标”尽管 “九五”以来也在下降,但降幅十分有限;而江苏幼教“三项指标”,则降幅颇为明显。
(四)1990年以来江苏的出生人数、出生率及适龄幼儿的学前三年入园率
通过“九五”以来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入园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与把握江苏幼儿教育事业过去和现在究竟处于什么状态、何种发展水平。
1996年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分别为323.97万人、 206.14万人,入园率为64%;2002年的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分别为231.82万人、127.43万人,入园率为55%,六年时间里整整下降了9个百分点。
此外,2002年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同比1996年,负增长仅为26.59%;但2002年江苏3~6岁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同比1996年,负增长却为38.18%,相差近12个百分点。
当然,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并非是指每一个儿童都必须接受三年完整的幼儿园教育,而是把3、4、5周岁所有适龄幼儿数作为分母,同一时期在园幼儿数(含学前班)作为分子所得出的百分比。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仅指5周岁适龄幼儿在园(含学前班)的百分比。后者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前者,因为面广量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幼教机构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即学前一年教育。
全国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2000年为37.5%、2001年为33.6%、2002年为36.8%;[1]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十五”规划中要求: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在2000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45%和55%。北京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80.8%(1999年),广东为57%(2000年)、浙江为84%(2002年)。江苏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55%(2002年)。
(五)2002年江苏各地区幼教事业的发展状况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差异较大。2002年同比1996年,幼儿园数苏中减少得最多,递减了71%;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苏北下降得最多,均为50%。而苏南幼儿园数下降了53%,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仅下降了20%左右。全省在园幼儿数下降最多的地区是:徐州(58%)、连云港(57%)、宿迁(46%)。幼儿园教师数下降最多的地区是:徐州(66%)、淮安(66%)、宿迁(46%)。
2002年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与师生比的情况:苏南3~6岁适龄幼儿三年入园率为76%,苏中为67%,苏北为51%。苏南的师生比为1∶17,苏中为1∶15,苏北为1∶31。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苏州(99%)、无锡(80%)、南京(78%);最低的地区分别是:连云港(48%)、宿迁(50%)、徐州(52%)。全省幼儿园师生比最低的地区是南京(1∶11),最高的地区为淮安(1∶57)。
(六)全国各地改制的情况
从表4、表5、表6、表7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大致轮廓。1996年全国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率仅为12.34%,2001年上升为39.86%,其中浙江、江西、四川、黑龙江、吉林和广西,民办园的比率均已超过50%,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从目前来看,江苏民办幼儿园的比率为24.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如果简单以民办园比率的高低去衡量幼教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显然是不慎重、不妥当的,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关键是要看在园幼儿的数量,尤其是3~6岁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以及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
(七)江苏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
目前,江苏共有1096所幼儿园改制,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22所,占省级示范园总数的12%。据调查,江苏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目标的办园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样化;二是以承办与租赁为主的办园体制改革,即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采取承办、租赁、委托、合作、合并等方式,改变幼儿园的经营使用权,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租金;三是完全停止财政拨款,对幼儿园采取“休克疗法”;四是拍卖公办幼儿园,用以偿还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以及义务教育的欠款;五是以增效为目的的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在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公有民办,引进竞争机制,改革幼儿园内部人事、经费等管理制度,提高保教质量,增强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我们对江苏省六个地区的调查,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如表8。
二、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入园率有所下降,事业规模没能得到应有的扩张
全国3~6岁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1995年为35.38%,2000年为37.53%,2001年为33.63%。江苏学前三年入园率1996年为64%,2000年为58%,2002年为55%。全国的落差是2个百分点,江苏的落差是9个百分点。
对比广东、浙江两省,无论是幼儿园数、幼儿园教师数,还是在园幼儿数,2002年同比1996年,广东分别增长18.09%、40%和4.64%,浙江分别增长0.04%、48.84%和18.86%,江苏却分别递减58.39%、35.33%和38.18%。2002年,广东、浙江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为60%、84%,江苏为55%。
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等五市,是江苏省3~6岁适龄儿童的人口大市,在园幼儿数2002年同比1996年,分别递减58%、44%、40%、57%和46%;幼儿园教师数徐州、淮安递减均为66%,宿迁递减46%。
2.改制政策不配套,幼儿园有形、无形资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
幼儿园资产的流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制前对幼儿园资产的评估和审核不规范。根据我们的访谈,在幼儿园改制前,各级地方政府对幼儿园资产的评估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幼儿园的资产进行评估,没有执行阳光操作。如某县一镇中心幼儿园固定资产总值评估为160多万元,政府却以69.7万元转卖给私人经营。另外,拍卖得来的资产挪作他用,一些乡镇以卖幼儿园来偿还社会借贷资金,有的用以抵偿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债务。二是在某些地区,幼儿园的无形资产受到相当大的破坏,改制实行“一刀切”。无论是省级示范园,还是在乡镇起指导管理作用的中心园,一律拍卖。改制中对省级示范园没有优惠的政策,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任其在改制过程中自生自灭。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在当地示范辐射以及管理功能的发挥。
3.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主体作用未能得到较好发挥
政府对幼儿园改制的操作程序简单化和不规范,使幼儿园教师对改制缺乏心理准备,对自身的去留十分担忧,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改制后幼儿园教师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未能及时办理。苏北地区改制幼儿园的教师多次集体上访,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在工资方面,尤其是苏北、苏中地区,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减少,只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工资收入得到提高。
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得不到保证。幼儿园改制后实行自负盈亏,有些幼儿园的主办者为了尽快收回成本,把办园的经费压缩到最小值,削减或取消教师的进修和园内外的观摩活动。
(二)成因分析
1.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是江苏幼儿园入园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根据统计分析,1991年江苏全省的出生人数为116.03万人,出生率为17.05‰;2000年出生人数为66.01万人,出生率为9.08‰。在这1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省的出生人数与出生率分别下降了50%左右。这就使得3~6岁适龄幼儿人数从1996年的324万人降为2002年的232万人,减少92万名适龄幼儿。1995年,全省在园幼儿数为214.7万,2002年为127.4万,减少88万。
2.农村小学的大面积撤并,是江苏在园幼儿人数大幅下降的又一因素
在江苏的农村小学,尤其是苏北地区面广量大的村小,一般都附设学前班。但“九五”期间,随着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学前班数量和幼儿数急剧减少。
1996年全省小学数为25836所,2002年为13372所,递减48.24%,撤并了接近一半的小学。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撤并小学达1000所以上的有徐州、苏州、南通、淮安、盐城、泰州、宿迁等7个市,这些市的总人口均在500万以上,3~6岁适龄幼儿人数相当庞大,尤其是徐州、淮安两市2001年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7.52%和54.95%,一半以上的在园幼儿是在小学的学前班,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1996年,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在园幼儿数为40.01万,农村在园幼儿总数为99.07万,前者占40.39%;随着面广量大的村小被撤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比率逐年下降,1999年为36.18%,2000年为37.58%,2001年为31.85%,2002年为31.27%。
全省学前班数2002年同比1996年减少5385个,学前班幼儿数减少31.42万人,递减50%以上。
3.改制时机不成熟,改制方案粗糙
幼儿园的改制,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幼儿园的改制应该慎重。因为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水平与大城市相比本来就有很大的差距,若采用“一刀切”的改制方式,势必对幼教事业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2] 如,幼教师资流失问题主要在乡镇和村。过去一个镇有一名幼教辅导员,负责指导全镇各个村的幼儿园教学教研工作,改制后,为保教师编制,幼教辅导员调至小学任教,使乡镇的幼教教研处于空白。改制必须适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有一整套完备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
4.政府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甩包袱”现象时有发生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步阶段,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其意义都是非常深远的。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说,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更应是社会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幼儿教育具有这样一种双重身份,理应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常常受到冷落。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乡镇对教育的投入普遍弱化。为此,幼儿园改制似乎给乡镇带来了一线生机。如,我们调查走访的江苏第一个改制(拍卖)的公办幼儿园――黄珏镇中心幼儿园,其改制的原因是镇政府出现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镇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于1998年将镇中心幼儿园拍卖掉,并关闭了六所村幼儿园,以保证镇中心幼儿园的生源。再如某区1999年下发有关文件对全区公办园“断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节支”(“甩包袱”),此类“改革”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5.政策法规不配套,行政部门之间不协调
幼儿园管理职责不明,导致幼儿园改制后出现混乱局面。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职责分工的请示》,明确规定幼儿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以各种名义对幼儿园进行行业管理,变相收费,致使幼儿园负担过重。
幼儿园的改制工作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应由哪个部门或哪些部门协同解决改制后的一系列问题,应由哪个部门来审批和管理改制园,应由哪个部门来审批和管理私立园?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导致改制带来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
幼儿园改制后,出现了许多私立园,但其审批并不通过教育局的业务处室,实际审批部门又没有专业人员对办园者的资质进行严格科学的专业评估。幼儿园开办后,教育局有关幼教干部对其进行督查,但不管合格与否,私立园的主办者可听可不听,因此管理处于两难境地。从教育质量和工作职责的角度看,业务处室该抓该管,但“懂行者没有审批权,有权审批者又不懂行”,这种局面任其发展下去,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可想而知。
三、完善和创新江苏幼儿教育体制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发展幼儿教育,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真正把幼儿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依法将幼儿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自身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之中,研究制定加快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规划与意见。
当前,首要任务是结合江苏实际,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3月转发教育部等10部委(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精神,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或意见,迅速制止全省幼儿教育事业的滑坡,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无序、失控现象。
(二)理清思路,明确职责,确保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实施幼儿园的改制,一方面是为了弥补政府的教育经费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本普及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因此,幼儿园改制要慎之又慎,不能仅仅是所有制(即产权)的变更。变更幼儿园所有制的同时,要改革幼儿园的内部管理机制,激活幼儿园的用人机制,以人为本,保护和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提升幼儿园的形象,吸引和吸收社会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提高保教质量。
(三)建章立制,落实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幼儿园的改制行为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机构应向多元化办园方向发展,引进市场机制,这是历史的必然。在改革过程中,对存量中优质的部分,一定要保持并争取增值;对劣质的部分或处于中间状态的部分,要引进必要的机制加以激活,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对于增量的部分,先要“放水养鱼”,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原则,促进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有关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应有利于强化政府行为,有利于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职能,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办园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办园条件,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有利于办园水平、办园质量以及办园效益的全面提升。
在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既要坚决反对政府“甩包袱”,更要明令禁止少数人“淘金矿”。“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出售的要限期收回。公办幼儿园转制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这几条是识别真假重视和能否规范幼儿教育工作的“试金石”。
(四)精心谋划,想方设法,妥善解决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农村幼儿的入园难问题
2000年全省撤并村小2143所,2001年撤并3356所,2002年撤并2382所,三年共计撤并7881所村小。根据2001年4月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即“1万人口1所小学,3~5万人口1所初中,10万人口1所高中”这一要求,“十五”期间后三年(2003~2005年)有5000~6000所的村小被撤并。
村小的大规模撤并,波及附设在这些小学的学前班。据统计,1996年全省学前班为16696个,2002年为11311个,减少5385个;1996年全省学前班幼儿数62.71万人,2002年为31.29 万人,直接造成农村在园幼儿数锐减31.42万,递减50%以上。
诚然,随着江苏整体推进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口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为36.09%,江苏为41.49%,高全国5.4 个百分点,但仍列在上海(88.31%)、北京(77.54%)、天津(71.99%)、广东(55.00%)、辽宁(54.24%)、黑龙江(51.54%)、吉林(49.68%)、浙江(48.67%)、内蒙古(42.68%)和福建(41.57%)等省(市、区)之后,在全国排名第11位。这就是说,江苏仍有接近60%的适龄儿童要在农村接受幼儿教育。
此外,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城镇在园幼儿的绝对数量可能还会减少,而要提高3~6岁学前三年受教育率的增量部分必然主要落在农村地区。可以这么说,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就在于能否妥善解决农村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但从总体上说,工作与进展的程度并不尽如人意,亟待从思想观念、政策措施、人力物力的配备等方面一一加以落实。能否考虑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明确规定:要将布局调整后空余的村小改建成幼儿园,直接作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分园,并在体制与机制上加以创新,保本经营,保证质量;一部分村小(包括完小),尤其是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继续保留学前班,鼓励举办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尽量提供早期教育机会,并在经费上适当补助,在有关政策上适当倾斜,以便切实解决面广量大的农村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园少”“入园难”问题。
(五)齐抓共管,层层把关,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接受幼儿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子女接受幼儿教育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城乡流动人口增加,一些原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幼儿流入城镇以后没有进入幼儿园;二是企事业单位改制后原附属的幼儿园被任意关、停、并、转,大量适龄幼儿散落社会;三是部分下岗职工、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入园入托,在经济上有困难;四是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小区配套的幼儿园不能同步,甚至挪作他用或者高价出售,引发新一轮“入园难”;五是残疾儿童的入园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弱势人群子女接受基本的早期教育。要倾注爱心,增加投入,倾斜政策,创新机制,大力发展以家庭为依托,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与服务机构,让这些弱势人群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并且要力争做到“一个不能少”。
(六)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大力推进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
幼儿园教师队伍以非公办教师为主体,随着民办幼儿园比重的日益加大,非公办教师的比重还会增加。要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特别是《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严格幼儿园教师的从业条件和标准,严把入口关。对业已进入幼教工作岗位的不具备条件者,必须进行清理整顿,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水平,提高行业准入的“门槛”。此外,对于幼儿园园长,也要严格任职资格,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学历和资历。县、乡(镇)两级政府必须严把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园长的“资格关”,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为切实提高这两支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多做一些实事、好事。
与此同时,要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的工资待遇,特别要对民办或转制幼儿园教师的工资、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各类待遇作出明确规定,并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评优奖惩等方面要与公办教师“一视同仁”,确保全省幼儿教育“两支队伍”的稳定,切实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化敏: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早期教育,2003.5
〔2〕彭云:江苏南通地区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调查的结果与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2.5
A Research Report o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LIU Mingyuan, ZHANG Hui
(Offic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210013 )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2月15日,鲁听副部长作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适应需求,就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遵循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实现科学定位、科学分工和科学布局;第二,有机衔接,就是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第三,多元立交,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鲁听副部长在报告中也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2011~2012年实现“十个衔接”。今年起重点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的衔接。第二步是“十二五”期间形成初步架构。第三步是力争十年内建成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鲁听副部长的报告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战略步骤都作了准确描述。通过对鲁昕副部长和其他领导、专家报告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增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却异乎寻常。仅十多年时间,高等职业教育就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半壁江山,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招生数量、开设专业都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学科建设、办学质量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在这一时刻提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顺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求,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对高端技能人才需求的正确举措。
要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艰巨任务,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更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认为:
一、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鲁听副部长曾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办学新机制”,这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要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顺利建成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我认为就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明确作为国家战略。那么政府应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责任,高度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我国职业教育兴起较晚,可大量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从国家层面搞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确保我国的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职业教育自身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由政府主导解决过去职业教育没有作为一个独立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在分布上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在举办上有政府举办、行业(企业)举办、社会民办等主体多元,办学理念不一;在管理体制上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协调难度大、成本高;在结构层次上中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设置重复而不衔接,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这些都只有政府主导才能解决。
三是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现代职业教育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各职业院校都致力于这方面工作,但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目前我国一方面劳动力有所富余,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技能型人才难招。如何促进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职业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形式和方法又全靠政府的主导。
四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经费应主要由政府投入。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本身就是纯社会性而非营利性,其经费的投入主要应由国家投入。目前中职教育在学费减免、生活补贴方面政策不断到位,而高职教育在学校发展、专业建设上仍主要靠学生的学费收入,很多院校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鲁昕副部长在阐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及建设的战略步骤时,也强调了建设的必要条件,首先就指出:从制度安排的角度,要形成一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突出强制性、规范性、操作性和保障性的教育制度框架,确立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命。目前教育部已出台部分制度,并陆续制定更多制度、政策,这次研讨会又讨论了九个制度草案。这些政策制度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
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需要国家制度保障。十多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经验丰富,如何使职业教育发展成果得以总结提炼,形成制度,进一步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服务社会发展需要,需要国家制度保障。
二是职业教育要完成历史使命需要国家制度保障。今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为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纲要和规划,如人才规划纲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这些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一支数量庞大,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要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就必须建设现代职教体系、转变职教发展方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艰巨任务,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有国家制度保障。
三是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需要国家制度保障。在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支持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投入与经济相适应;地区和城乡间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布局,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明确作为国家战略;在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经费保障制度
等方面提升至国家层面,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是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三、要发挥职业院校的自身优势,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形成。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办学定位、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建设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发挥职业院校的自身优势。以我们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为例,我院是一所在中专基础上升格的财经类职业院校,升格以来一直在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发展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科学定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升格以来,一直探索根据自己的办学层次和专业优势来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力求办出特色。在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们的发展定位是立足安徽、依托行业,形成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为辅的办学格局,到2015年,将学院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综合实力较强的财经类高等职业名校。
办学目标定位是建设具有审计特色的财经类高等职业教育名校,努力将学院建成审计人才培养的阵地、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阵地、审计工作理论研究的阵地。
办学类型定位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高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强化实践育人,以能力为本位,知识、能力、素质并举。
二是特色发展。我院在发展中力求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
在办学上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五个对接”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培养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的特色。
在专业建设上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一个审计特色鲜明、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体系。立足安徽、依托行业,做优做强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会计、资产评估等重点专业,并以此带动审计类专业群、会计类专业群、工程管理类及相关专业群建设。
答:1月1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导向、激励、调控等功能,督促市、县政府依法落实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保障我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问:我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对象是什么?督导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答:《办法》指出,我区督导评估的对象为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督导评估的内容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及发展水平4个方面。
政策制度包括:职业教育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就业准入与职业资格、教产合作与校企合作、学生资助与免学费、质量保障与评价考核、教育管理与教师队伍管理等。
经费投入包括:中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中职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普通高中之比、中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师资队伍建设师均投入经费年增长率、免学费的中职学生数符合政策规定、获得国家助学金的中职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办学条件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生均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生均仪器设备价值、教学用计算机拥有量、专任教师生师比、自治区市级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教师学历达标率、兼职教师比例、教师培训规模。
发展水平包括: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职业培训规模、中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满意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特色。
问:我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由哪些部门组织实施?
答:《办法》指出,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全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定期对各市人民政府履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各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市属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督导评估。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负责对本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主管部门进行督导评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每5年至少实施一次专项督导或综合督导。
问:我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施程序是怎样的?
答:根据《办法》,我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实施程序可分为5个步骤:
1县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自查自评,填写《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有关情况调查表》,撰写自查报告,并按规定时间上报市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
2市级人民政府按上级要求组织本市所辖县(市、区)进行自查自评,汇总并填写《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有关情况调查表》,撰写自查报告,并按规定时间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
3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根据督导评估计划及市级政府自查自评情况,组织开展督导评估,并向当地政府反馈评估意见。被督导评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督导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于收到书面督导评估意见15个工作日内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提出复核申请。
4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定期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督导报告,并按要求上报国家教育督导部门。
5自查报告及《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有关情况调查表》有关数据以教育事业报表、经费报表中的数据为准。
问:我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方式方法是怎样的?
答:《办法》提出了三项评估方法。一是审核材料与实地评估。督导评估工作采取材料审核评估与实地督导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是收集审核信息。由督导评估组听取汇报、审计经费、查阅资料、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学校办学条件,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座谈会等。三是分析评价信息。督导评估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参照调查问卷结果,提出初步评估意见。
问:我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结果如何认定?督导评估结果如何运用?
答:《办法》指出,我区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结果由自治区教育督导部门统一。督导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其中,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根据《办法》,督导评估结果主要运用于三个方面:
1被督导评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督导报告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进行认真整改,在督导报告日起3个月内,将整改方案和整改工作情况书面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
苏格兰的教育督导部门为女王督导署,简称HMI,2011年7月整合到苏格兰教育部Education Scotland中,是独立的非政府机构,资金来自于政府,除大学之外的所有教育机构都要接受来自女王督导署的督导,开展职业教育督导是女王督导署的重要职责之一。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充分发挥监督与指导的职能,既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又有完整的督导评价框架和方法,能够为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提供多层面的经验借鉴。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发展
1.教育督导初步开展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苏格兰就有了针对中小学校的督导,但是督导专题很少,主要集中于公共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儿童的福利等方面。1865年,苏格兰成立了第一所职业教育学院,但对职业学院的督导还没有真正开展。
2.建立教育督导报告制度
进入20世纪以后,苏格兰的教育督导制度逐步完善,从1910年开始定期中小学督导报告。但这个阶段督导关注的重点不是教育质量,而是儿童的学习条件和儿童被对待的情况。这个阶段的教育督导报告生涩且学术性很强,督导报告的作用主要是供家长给学生择校时参考。
3.职业教育纳入督导框架
1974年,由于英国开始实行分权自治,实施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权下放到各地方政府,苏格兰政府正式将职业教育纳入督导范围。但在职业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初期,主要依靠继续教育学院内部的自我评价来开展,重点是进行教育质量控制,采取的督导方式主要是与管理者座谈,而且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的表现,并没有关注到课堂和学生。
4.职业教育督导制度逐步完善
1993年,苏格兰了第一个职业教育督导报告(Publication-self evaluation about college in Scotland),从此就形成了职业教育督导报告公开制度。从这一年开始,苏格兰职业教育的督导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建立了统一的督导标准框架,由关注质量控制转变为关注质量提高,学生成为督导的关注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更好地调查来自学生的信息,从2004年开始,督导队伍聘请了学生督导员参与。现在,苏格兰的职业教育督导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完善的体系。
苏格兰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趋势
1.正在经历合并,规模差异较大
近几年,苏格兰的继续教育学院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合并,目前已经由2012年的43所合并成18所,只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院没有合并,如农业学院、艺术学院等。现在,苏格兰最大规模继续教育学院的在校生人数是最小规模学院的139倍。
2.服务对象广泛,年龄差异较大
每年苏格兰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校生约为25万人,占苏格兰总人口的5%。继续教育学院是面向全民的,63%的学生进入学院时没有任何资格。学院学生的年龄差异也非常大,适龄学生一般从16岁进入学院学习,但是学院同时面向所有成人,学员的平均年龄为26岁,2013年职业学院招收的年龄最大的学生是85岁,这充分体现了苏格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的特点。
3.提供课程多样,层级差异较大
苏格兰继续教育学院提供从认证(award)到文凭(diploma)等级不同的资格课程,学习时间长短不同、内容难易程度不同,供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目的的学习者选择。尤其是近几年,学院提供的文凭课程有增加的趋势,文凭课程可以跟大学的本科学位课程衔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相应专业第三年的课程直至最终取得本科学位。2013年,约有3,200名学生从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学学课程。近年来,少数几个学院甚至取得了实施本科学位课程的资格,使得继续教育学院实施的课程层次更加丰富。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的四大原则
1.遵循统一的标准框架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按照三个方面、五个关键问题、九大类指标依次展开,从而确保对各个学院的督导评价有统一的标准框架。督导评价着眼于产出的成果和影响、提供的服务水平以及学院领导水平三个主要方面,依据教育教学的成果、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关键过程的服务质量、内部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以及领导水平五个关键问题,进而细分为九大类指标,对学院进行全面的质性评价。统一的标准框架保证了不同学院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相同质量的教育服务。
2.以学习者为中心
从20世纪末开始,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评价的实施紧紧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旨,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是评价职业教育机构质量和水平的核心。无论是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服务和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主要关注学习者的反馈,从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程度、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学习者被平等对待的情况以及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帮助等方面来判断一所继续教育学院教育质量的高低,做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评价。
3.关注质量提升
苏格兰的职业教育督导经历了从关注质量控制到关注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关注质量控制的督导评价的重点是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强调的是教育教学的保障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当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到标准要求以后,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转变为更加关注继续教育学院的质量提升,强调的是学院自我教育质量的不断改善,通过督导重心的调整引导学院注重发展和改进。
4.以自我评价为基础
苏格兰职业教育的督导主要体现在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上,对于继续教育学院督导的重要基础是学院内部的自我评价。继续教育学院的内部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与外部督导评价的指标相同,这样督导评价实施的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就更加方便,学校在数据的准备上更好操作。外部综合督导每4年开展一次,但是学院的内部自我评价每年都要进行,因此更能够体现延续性,也更利于发现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的制度与体系设计
1.确立督导的权威地位,实行督导报告公开制度
首先,督导部门是非政府的独立部门,由女王授权成立,只对女王负责,不依附于政府部门,这种性质保障了督导立场的公平、公正和社会公信力,能客观地发挥监督职能。
其次,督导结果的有效使用强化了督导的效力。苏格兰实行督导报告公开制度,教育督导通过“督导报告”和“帮助学院改进”来影响和帮助继续教育学院,学院也因此非常重视来自督导部门的督导活动。女王督导署对于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报告要在网上向全社会公布,这对于学院的社会评价非常重要,是公众认识学院的重要途径,很多学院的优秀表现也是因为督导对其成功经验的宣传而被社会认可。此外,苏格兰的继续教育学院多数采用董事会管理模式,董事会成员非常重视督导评价结果,会根据督导评价结果决定校长及其他管理者的任免问题。同时,女王督导署代表苏格兰拨款委员会对继续教育学院开展督导,督导结果会作为拨款委员会对学院拨款的重要参考依据。苏格兰拨款委员会可以根据督导结果决定增加、减少或者取消对某个学院的经费支持。
2.发挥督导的双重职能,实施多类型督导
女王督导署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真正发挥了监督和指导的职能,这是区别于基础教育学校督导以及英国其他地区督导模式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某个继续教育学院督导完成以后,女王督导署会为每所被督导的学院安排专职督导员,结合前期督导报告提出的问题,在一年内不定期入校跟踪指导其改进工作,直至有效解决原有的问题,这一点受到学院的一致欢迎。同时,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还发挥着一些附加职能,如向代表政府给学院提供经费支持的拨款委员会提出建议、宣传学院好的实践经验、给学院提供发展和改进的支持等,体现了督导的服务性和导向性。
苏格兰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包括综合督导、专题督导以及年度随访督导几种不同的类型。综合督导一般每4年开展一次,但也会根据上一次学院接受督导的问题和优势,来适当缩短或者延长下次督导的间隔周期。综合督导会形成督导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专题督导通常是针对某个学科、专业或者主题开展不定期的督导,一般会选取相关学院的20%进行督导,主要目的是分享好的经验,把学院在这方面的情况介绍给其他的利益相关群体。年度随访督导是每年都要开展的常规性督导,每所继续教育学院每年都会接受一次随访督导,主要是基于综合督导指出的不足之处检查改进和落实情况,起到跟踪指导的作用,帮助学院改进自己的不足。年度随访也会形成报告,并提交给拨款委员会。
3.重视督导的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督导员培训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的队伍由三部分人员构成,包括皇家督导员、辅助督导员和学生督导员。皇家督导员是来自于女王督导署的全职督导员,苏格兰全国共有80个皇家督导员,其中有9人专门负责职业教育的督导。辅助督导员,作为皇家督导聘请的兼职督导员,主要来自各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者,一般每年作为兼职督导员工作3个星期,他们接受苏格兰教育部的培训和资助。对一所继续教育学院的综合督导通常需要3个皇家督导员和3个辅助督导员。全苏格兰共有约450名辅助督导员,其中约80名为职业教育辅助督导员。学生督导员是督导队伍最特殊的成员,一般聘请来自其他职业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担任,他们会帮助督导员收集来自学生或者家长的信息。学生督导员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方便收集更多来自学生和家长对学院的真实评价,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督导宗旨。
苏格兰督导部门对于专兼职督导人员有具体的资格要求,尤其是职业教育督导员,需要有相应的学历、专业资格、教育经历以及出色的领导力等。专兼职督导员需要定期接受培训、解读督导指标、熟悉督导工具、强化督导理念,以保证督导评价的结果更加公平、可信。
完善我国高职院校督导评价制度的启示
1.建立督导问责制和督导结果公开制:确立督导评价的权威性
督导结果的使用决定了督导的效力。我国《教育督导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督导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县级以上政府要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将督导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这些条款都对教育督导结果的使用进行了规定,以此体现教育督导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督导结果的公开制度还没有付诸实践,只停留在向被督导者提供督导报告,因此督导的效力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督导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督导的权威性大打折扣。苏格兰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结果直接与拨款联系起来,学院自然非常重视督导的结果。因此,要树立督导的权威地位,一方面必须完善并落实督导问责制度和督导结果公开制度,让督导结果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被督导者的制约性。另一方面督导结果的公开,可以把学院好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加以宣传,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
2.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的原则:保证督导评价的科学性
苏格兰继续教育学院督导最具价值的经验在于,对于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较为复杂的职业学院的督导评价,既要监督到位,又要指导有方,帮助职业院校把握发展方向,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督导评价必须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的原则,让院校感觉到督导既是对其办学行为的一种规范,又会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以此来提高教育督导的吸引力。
3.强化院校内部自我评价体系:完善督导评价的体系性
引导高职院校建立相对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外部督导评价。发达国家的教育督导经验表明,外部督导评价与学校内部质量评价有效结合,既能提高学校对督导评价指标的认识程度,又简化了督导评价的材料准备工作,有助于提高督导评价工作的效率,同时更能发挥高职院校的自主性,提高自我质量管理的能力。
4.加强督导队伍建设:确保督导评价的专业性
各位委员、同志们:
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有关报告,这是本届人大常委会的第一次专题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非常重视,从2月份开始就成立调研小组,制订调研方案,深入地开展调研工作。纵观整个调研过程,有三个特点:一是调研内容具有广泛性。既有职业院校,也有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职工培训,既涉及到职业教育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也具体涉及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培养模式等;二是调研对象具有代表性。调研组先后赴缙云、云和、景宁、遂昌、松阳等地,走访了10多所学校和5家企业,原创:从而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我市职业教育的不同层面的基本状况;三是调研手段具有多样性。调研采取听取工作报告、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并赴发达地区考察,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可以说,这次调研工作深入、细致、扎实,不仅为本次会议审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为以后常委会的调研工作做出了示范。
应该说,撤地设市以来,我市的职业教育发展总体是良好的。无论是政府的工作报告、人大的调研报告,还是各位委员和同志们的审议发言,对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当然,我市的职业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既有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投入不足等“硬件”方面的问题,也有办学理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等“软件”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现有的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刚才各位委员和同志们在审议中,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针对性强的建议意见,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本次会议通过的审议意见,结合大家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整改落实工作,推动我市职业教育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借此机会,我就职业教育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形成共识,切实增强抓好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三市并举”战略、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实施“三市并举”战略中,特别是在我市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掌握实用科技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一线劳动者。我市水阁的工业图区逐步建成投产后,招工难的矛盾已逐步凸现出来。“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这既给我市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看到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为增强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都有赖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必须加强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通过农民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化技校、农民夜校等途径,促进“农科教”结合,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谋生本领。对我市这样欠发达地区而言,现在多招一名职技校的学生,将来就能减少一个贫困户,增加一个小康家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市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而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目前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一方面大量闲散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有用的技术人才,特别是技能型工人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把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现实的先进生产力,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社会稳定。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为主,那么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主,两者之间只有方向不同,而没有贵贱之分。我们必须消除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思想,树立只要有一技之长、受市场所欢迎的人都是人才的理念,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让所有人都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各种类型的人才都有用武之地。这次我们到深圳大芬村就充分地感受到这一点,那些画家、画工也许数理化功底并不深、学历并不高,但是他们却很有艺术天赋和经营头脑,这些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总之,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的观念,自觉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我市职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融公益性与产业性为一体,是教育体系中最富活力、最可深化改革的领域。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
要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在促进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政府要从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办学目标要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加快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要强化政府的统筹管理职能,进一步统筹规划、统筹办学、统筹资源,对学校和专业的设置进行合理配置,通过资源整合把优势做强、把强势做优。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或资助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着力在提升内涵、办出特色上下功夫。职业教育本身与经济社会有着最紧密、最直接和最广泛的联系。要主动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坚持面向市场、贴近经济,深入研究市场需求。要以办企业的理念来办职业教育,切实搞好市场调查研究,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要按照就业需求配置教学资源,从本市最需要最紧缺的人才需求出发,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训和证书制度,使受训者达到“一证在手、一技在身”,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尤其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促进他们尽快地转产转业。
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院校的培养途径和教学方法,着力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就业率上下功夫。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由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向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由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向重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转变。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要发挥优势,创造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体系改革,鼓励各个学校形成各自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要切实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持证上岗,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力度,建立鉴定、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开展政工师、技工师职称评定工作。加强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的沟通与衔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考核。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推荐指导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为广大职技校毕业生和经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牵线搭桥,提高实际就业率。
三、加强领导,齐心协力,不断开创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要切实把职业教育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市政府要象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职业教育,象抓经济工作那样抓职业教育。原创:要做好规划,制定措施,及时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制约和影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改进服务,为职业教育发展出谋划策,多办实事,真正形成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要依法推进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提高依法办学水平。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检查,整顿和规范办学秩序,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现象,保障职业教育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要努力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完善职业教育的投入机制,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经费逐年增长。要重点支持骨干院校、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扶持农村职业教育,在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积极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计划。要积极利用金融、税收、社会捐助和市场化的手段,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改革职业教育收费制度,使收费更加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要完善职业教育管理办法,保障职业技术院校办学的自。
一、中国职业教育转型的政策和措施
中央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的提升。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有:
1. 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提高办学的效益和质量,政府着力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从学校本位的模式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为加强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实施教学培训项目以及制定考试办法等。此外,学校和企业还联合创办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以及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从而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试行现代学徒制是破解校企合作难题、实现办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即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需要推进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一体化,改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鼓励校企共建教师队伍,建立科学质量监控体系。企业和院校的年度质量报告反映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况。2016 年,来自28 个省市自治区的273 个企业上传了年度质量报告。
2. 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职业教育的考试招生制度是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的必经之路。2013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基于知识和技能考核职业教育学生,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多元途径入学的机会。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根据高考文化课成绩以及普通技能水平、职业取向和职业潜能等技能成绩选拔学生,不再唯高考成绩是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学徒制试点院校可在高考前单独组织入学考试,考核标准包括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技能测试成绩和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估。考核标准的多元化有利于增加学生入学的可能性。此外,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被允许免试入学。2015 年,江苏省37 所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实施单招考试,先于高考举行的职业院校单招考试包括文化测试和技能考核,已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任何形式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此外,上海市也要求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3.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方法: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引导职业院校聘请具有实践经验或高级技能的全职和兼职教师; 支持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鼓励企业员工参与学校教学。此外,《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在实施学徒制中的重要性。为激发教师和员工的热情,学校和企业分别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参与技术服务和企业实践的教师提供晋升机会;为参与学校教学的员工发放教学津贴。2014 年开始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双师型教师。关注中职教师成长的培养计划主要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高校负责。
4. 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计划催生了新的高新技术产业,一带一路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正在借助科学技术升级。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根据经济发展新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以增强专业的适切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既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改革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既要根据产业群需要建立相应的专业群,又要推动国家急需产业示范专业的建设。此外,学校条件和地方特色等因素也影响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专业调整自主权,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高职高专专业自主设置。教育部制定相关文件以规范和协助职业院校的专业调整。《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了专业设置的规范条例。《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15》要求,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专业目录根据经济社会变化实行动态管理,每5 年修订一次,每年增加补充一次专业。
5. 改善职业教育管理。2015 年, 教育部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为指导职业院校贯彻文件要求,教育部提供了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参考点, 主要包括8 个方面:①办学理念。学校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以及工学结合的思想确定办学理念;②体制机制。中职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公办高职院校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行业、企业和社区成员的代表参与学校运行;③章程制度。根据国家法律和学校特色制定学校章程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学校章程;④教师队伍。专任教师需具备优秀教学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兼职教师需从企业中严格挑选,至少5%的年度公用经费用于教师培训;⑤教学管理。要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一致,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合理安排教学和培训活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职业能力;⑥学生管理。包括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常规管理、健康管理、奖助体系和就业创业;⑦财务管理。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学校财务,且依法公开财务信息;⑧科研管理。建立专门机构和制度加强学术规范管理,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平台和经费资助,鼓励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服务。《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特别强调教学质量管理。内部质量诊断机制是高职院校管理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为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要求职业院校基于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设置、教师队伍、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企业合作和质量监控等开展查漏补缺与完善提高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则规定,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至少每3 年完成一次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新建高职院校则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执行。具体诊断与改进项目包括:体系总体构架、专业质量保证、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以及体系运行效果。
6. 改进职业教育评估。年度质量报告是教育评估的主要形式之一。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并于2012 年正式建立。年度质量报告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学生发展、毕业生就业、教育改革和成效、政府履职、地方社区服务、存在问题和未来规划等信息。学校基础设施呈现在资源表中,包括反映教师数量和质量的指标、设备使用情况和学生实践情况。计分卡显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反映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指标。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呈现了职业院校自2011年以来上传的年度质量报告。32 个省市自治区职业院校上传的年度质量报告逐年增加:2011 年有236份,2012 年有585 份,2014 年有1146 份,2015 年有1277 份,2016 年有1549 份(包括1276 所职业院校和273 家企业上传的年度质量报告)。同时,年度质量报告在数量上呈现出地区差异。2016 年,江苏省的职业院校递交了84 份报告,位列第一。
7. 健全职业教育保障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可以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支持。在经费保障方面,中央财政提供专项拨款支持学校运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中提出要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4 年,中央财政部拨款40 亿用于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 比上年增长23.5%。专项拨款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校舍改造维修、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等。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率,财政部制定《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文件提出2017 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 元的目标,并明确了与之相应的综合奖补机制。综合奖补包括拨款标准奖补和改革绩效奖补两类。拨款标准奖补是财政部对年生均财政拨款达到12000 元且以后不低于这一标准的省份给予全额拨款标准奖补;对年生均财政拨款于2017 年以前尚未达到12000 元的省份给予一定比例的拨款标准奖补; 对2017 年仍未实现12000 元目标的省份取消拨款标准奖补。改革绩效奖补是财政部根据学校在专业结构调整、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改革情况,给予成效显著学校的奖励。此外,地方政府也在努力保障生均经费投入。截止2014年,20 多个省市制定了高职和中职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山西、内蒙古、江苏、福建、贵州、青海、重庆、宁波和厦门的中职校在财政补贴的支持下,已免除所有学生的学费。财政补贴标准从每生每年2000 元到6500 元不等。
在资源保障方面, 为改善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并鼓励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专栏是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共享的平台。专家对资源库进行评估并持续监测以确保资源库质量。此外,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指南》开展资源库建设工作。
在法律保障方面,国家法律为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保驾护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修订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强调加快修订现有的职业教育法。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二、中国职业教育转型的成效
1. 丰富了教育资源。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教学资源库以及发展校企合作, 教育资源得到丰富。2012 到2015 年间,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均仪器设备值分别从3065 元、7025 元增加到5010元、8152 元。截至2015 年,已建成60 个涵盖家政、电子自动化、生物技术、学前教育、会计、种植业和刺绣等专业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含网上课程、专业研究、虚拟训练、资源库、企业案例等与教学、培训和学习相关的资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专栏网进行了汇总并对所有人开放。
2. 优化了教师队伍。近年来,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改善。根据教育部的《中国教育概况》,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从2012 年的24.7 ∶1,2013 年的23.0 ∶1,2014 年的21.3 ∶1 降低至2015 年的20.5∶1。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在逐年上升: 从2012 年的25.2% 上升至2015 年的28.7%。20122015 年,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从38.0%增加至42.3%;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从29.1%增加到29.6%。
3. 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在政府、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拨款筹建实训基地。在中央财政和地方企业的支持下,很多职业院校在校内外建立了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学育人工作。企业主办的订单培养班为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的机会。高等职业院校的年度质量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就业或创业并且雇主对学生比较满意。总体而言,报告中的月收入、创业率和雇主满意度等数据呈现上升趋势。
4. 改进了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保障系统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首先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为规范管理专业设置和教学过程, 教育部制定了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标准、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办法;其次是内部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职业院校的年度质量报告进入常规实施阶段,同时内部诊断和改进制度已初具雏形;最后是外部保障机制的完善。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对全民开放。
三、中国职业教育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 面临的问题。首先,国家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经费投入仍低于普通教育,尚未实现职业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20%的目标。2011 年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1.5%,但高职学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普通高等学校总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8.2%。与之类似,同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42.0%,但财政性教育经费却只有普通高中的3/4。2013 年,我国中高职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11.4%,低于奥地利和捷克共和国(近20%),不及OECD 成员国的平均水平(12%)。2014 年,职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总财政性教育经费的9.7%, 与各级普通教育相比所占比例较低。此外,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地区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生均经费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并且约1/3 省份仍未制定中职和高职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或标准偏低。张德江委员长在关于检查《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一些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能力有限,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职业学校基础条件急需改善,一些新建职业院校负债较重。
其次,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我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然而在具体实施中,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很难进行综合协调,职业教育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所带来的力量分散问题远大于部门协同效应。政府各业务部门条块分割、职权交叉,导致政出多门,统筹乏力。
第三,社会认可度不够高。受重人文学术,轻职业技术的传统思想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不高。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当前主流媒体对教育的关注集中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小学减负等领域,对职业教育也有关注但聚焦不足。此外,我国《劳动法》要求实施劳动力市场准入制,然而先培训后就业、先考核再上岗的劳动制度尚未落到实处。不少用人单位为节约成本而取消对职业资格的要求,进而降低预从业人员对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迫切性。
第四,企业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当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普遍缺乏内生动力和外部激励,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一头热, 且合作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行业办职教的传统流失和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社会资本和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始终不高。由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学徒培养和订单培养等,其设备、场地、原材料和人力成本较高。而员工流动性和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办学收益,降低了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办学成本的意愿。与此同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法律保障不足。目前尚无专门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地位、责任和义务等,导致企业动力不足。
2. 相关对策建议。首先,完善多渠道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业教育经费的责任主体和筹措途径等;②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国际组织的财政资助;③通过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形式鼓励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开展良性竞争,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为争取公共财政资金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而且增加了职业院校的可用经费。
其次,成立综合性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在切实落实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专管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综合性管理机构。该部门统筹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负责制定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战略规划、宏观政策和保障措施等。其目的在于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切实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利益相关者,从而提高治理效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实现上情下达,提高政策落实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建立主管职业教育和培训、兼具管理和服务功能的专门机构,以统筹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技能培训开展和劳动人口就业事宜。此外,针对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管理体系分离的现状,有必要成立国家资格框架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发国家资格(资历)框架,整合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培养定位
一、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中国2014年末的实际就业人口约77253万人,农民工群体约27000万,2014年末各类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接近2000万;新华报业网-江苏经济报2016年3月18日报道,2015年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7747万。这组数据说明(1)农民工群体占总劳动力群体的35%,比重大,并且还在增长;(2)农民工群体规模远远超过职业学校的在校生规模。可见,农民工群体是中国当前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他们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中国各级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刻不容缓。然而身份的特殊性使农民工群体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上陷入尴尬境地。
二、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定位
模糊理论上,由于农民工群体的年龄超出学校教育年龄群体,应该接受继续教育或成人教育,类型为学历或学位教育。事实上,他们普遍接受的是某种技能培训或岗前培训,大多为“快餐式”培训。“快餐式”培训大多具有短期、单一、随意性大、监管不严、体系不完善等特点。[1]鉴于上述矛盾,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时,对其概念的使用摇摆不定,提法甚多。除“职业教育与培训”之外,相关的提法还有“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很多情况下是在职业教育里探讨职业培训或职业技能训练的问题;或者在职业培训中探讨职业教育的问题,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词语在概念上经常被混淆着使用,这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定位模糊问题。
三、“创新、求变”的培养理念定位
中国的农民工已经经历了两代,老一代的传统农民工是应中国工业化浪潮而产生,已经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培养理念是要适应中国工业化建设,需要他们学会服从、学会守时,把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调整为“标准化劳作”、“城市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2]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以后出生,是随着信息化浪潮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与父辈相比,务农的经验欠缺,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心底渴望融入城市,成为市民。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时代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变化快、事物新。因此,为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一定要树立“创新、求变”的理念,也必须教会他们学会创新、学会求变。
四、瞄准“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定位
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目标就是解决“把农民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2016年6月,“工匠精神”一词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高频词。古人早在《增广贤文》中写道:“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加上中国汉唐时期的繁华盛世说明中国早就有“工匠精神”的传统基因。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人们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复活。中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数以亿计的“大国工匠”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特质的劳动者。农民工数量庞大、分布地区广、涉业领域丰富,是一线劳动者的代表,亟待培养“工匠气质”。他们就业广泛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和西部开发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涉业领域覆盖了建筑、运输、矿业、制造、电子、服装、烹饪、保安、机械、维修、船员、家政、环保、保健、餐馆等各行各业。他们的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差距的结构性失调导致农民工群体就业的迷惘和不稳定。农民工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而企业也不知道招什么样的人最合适。“工匠”标准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解决这一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农民工与就业市场的黏合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董志勇教授认为工匠精神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王晓峰理解的工匠精神是:敬业(指职业精神)、精业(指职业水平)、奉献(指个人品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特技技师高凤林认为工匠精神有三个层面,思想层面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行为层面开拓创新和持续专注,目标层面的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
五、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培养类型定位
就中国学历和非学历两类教育类型特征而言,学历教育具有规模特点、标准化特点,而非学历教育更具有个性化特征和灵活性特征。中国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主要由各级各类中、高职院校,甚至应用本科院校承担。这些中高职院校目前努力改革的方向就是要高度契合产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在信息化社会,新产业、新岗位的出现,旧岗位、旧职业的淘汰,中国中、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办学规模的制约,在对接市场开设专业、对接岗位开设课程方面的灵活性都不及非学历教育。农民工很多属于在岗一线人员,是第一时间接触到职业岗位变化的群体,需要很快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操作,特别讲求实用性和时效性。学历教育系统并不能非常迅速地根据新职业岗位和领域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与课程体系,而且农民工也不需要为了某个岗位去接受一个完整体系的培养。刘晓认为“技艺授受”是职业教育的本质。[3]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就是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把技能因素、技术因素和智力因素植入农民工个体,使他们获得职业初始化能力或者职业迁升能力,并为后续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显然,在校的学历教育与农工民群体需求有巨大差异。所以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位于农民工个人,最适合的应是依托本职工作岗位的非学历教育。
六、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培养层次定位
现在的农民工中坚群体主要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传统农民工普遍要高,并且呈逐年提高趋势。根据《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9.7%,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6.9%,未上过学的仅占1.1%,高中文化程度占16.9%,大专及以上占8.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3]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都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层次。中等职业教育落脚点在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落脚点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水平要达到大专及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文化水平是要接近或达到高中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2020)强调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人民网《201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中提出要保持中职教育与普高规模持平,这些文件和报告正好为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当代农民工群体接受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七、以现代学徒制为主的培养模式定位
现代学徒制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的重要尝试。教育部于2014年9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整体部署推进中国的现代学徒制工作,2015年确定了100家单位正式首批试点现代学徒制。但在实施过程中,现代学徒制呈现出“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虽说很多企业都渴望人才,却更希望从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中“挖人”,以解决人才瓶颈问题,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培养人。从湘潭市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来看,以制鞋、槟榔加工、莲子加工为主的制造业,以美容美发、养生保健、快递物流为主现代服务业,对农民工的培训几乎都是采用非正规的师徒帮带。优点是农民工直接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接受培训,不影响生产。缺点是这种受训由于师傅的水平和要求不同,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不同,培训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检测标准、规范和评价标准。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代学徒制”,就不能只把培养对象锁定为在校学生。判定是否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可以从五个方面衡量:一是学徒是否为在岗人员,是否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二是师傅是否具备“双师”资格;三是培训成效是否有公认的评价标准;四是培训目标是否有利于学徒树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五是管理模式是否柔性化和弹性化。农民工为在岗人员,与企业有就业契约,这是开展“现代学徒制”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因此,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应该采用“现代学徒制”,既是农民工自身的需要,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八、结束语
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定位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构建。体系的构建要根据培养目标决定培训内容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理念决定了这个群体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类型、层次和模式决定了职业教育各主体的角色分工、实施管理等具体实施细则。只有准确把握了农民工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将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落到实处,实现中国智造的强基工程,也为农民工继续教育晋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贾湘琳.湘潭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转型研究报告[D].2015(3).
[2]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10)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