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小学劳动实践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劳动实践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劳动实践总结

第1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一、在本学期的劳动教学中能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劳动活动,积发了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本班进行劳动实践时,我的教育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但是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劳动角色,并经常进行互换,让学生时时对劳动都充满了期待。

二、尽自己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学期我让本班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将他们所有有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他们也十分的乐于运用与相互教导,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乐观、创新的意识。这对他们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劳动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懂得了自我检查以及帮助他人。

在自己做完了本部分的劳动任务后,学生都知道要先把自己的劳动任务检查一下,看能否通过自己的检查,如果通过了,他们就会对我说,让我去评分。在得到优分后,他们会相互帮助,直到任务完成,接受学校的检查。

四、在热烈的劳动氛围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其中,但是个别学生会钻点小空子,不愿参与。

故我们制定了一个劳动评价制度:对劳动积极的,奖励红旗;对劳动不愿参与的,没收红旗,外加跟本班值日生一起补值日。在制度的运用下,全班学生的劳动热情更高涨。

第2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历时九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主要就是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刚才,大家听到了整个活动情况的通报,表彰了六个成绩突出的班级和90名优秀学生,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同时,也希望我们这次还做得不够好的班级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查找自己的问题,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激情,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光彩夺目。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没有必要的劳动教育,学生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教育,这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且在课程计划中也规定初中学生每年应该有144学时的劳动教育课,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可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在近20年的中国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已逐步走出了校门,目前,有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了强烈的呼声缺少劳动教育是中国目前教育中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就失业?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教育没有跟上,在人们心目中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大多数青年人,鄙视劳动,厌恶劳动,把自己看来太高,都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事,实实在在地从基础做起,其实有很多人,他根本就不会做事。中国真的没有就业岗位吗?根本不是。

我们应该知道,劳动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方式,一个不能劳动的人,他只能寄生一生;一个不愿劳动的人,他只能乞讨一生;一个不会劳动的人,他只能贫困一生。劳动只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简单劳动开始的。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如果他连简单劳动都做不好,那么他还哪有能力做复杂劳动呢?所以,在这里,我请同学们记住,你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全面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劳动锻炼的机会,从简单的劳动做起。

首先,我们应该做一名愿意劳动的人。

其次,我们应该珍惜目前的大好时光,把学习搞好。我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学习成绩也是检验我们劳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吃苦精神。

第三,我们应该懂得我们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今后的劳动。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聪明起来,心灵手巧起来,就是让自己成人以后会劳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有,让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书村网 shucunwang.com )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第3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兴趣;操作技能;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44-01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向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劳技课教学以物质劳动为取材对象,从新课导入到课中的技能训练,再到讨论总结的各阶段,到处充满创造的因素和题材,课程改革的活动课新板块,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操作技能提供了条件。开设劳动与技术课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呢·

1.激趣导入,激发操作愿望

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识,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人因课而宜。常用的方法有:

1.1 展示实物法。把要学做的劳动成果先展示给学生,以激励他们要做的欲望。如《纸贴花球》这节课,当学生看到老师手中各色各样的纸贴花球后,马上会想到一张张的彩纸是怎么变成花球的,于是,产生制作彩纸花球的兴趣,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1.2 创设情景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所谓创设情景,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事件,对事件发展分析、思考,激趣。在讲《缝沙包》一课时,老师通过沙包创设情境导入,老师激情提问学生:“平时你们都喜欢玩什么游戏·现在,老师就要和你们玩一个既健康又有趣的游戏,游戏的道具我也带来了。”然后老师出示沙包并提出:“谁会玩沙包·想不想自己来缝制一个沙包开展游戏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想。”这时教师抓住火候,利用迁移的原理,把学生的兴趣引向学生新知──《缝沙包》这一课上来。当然还有谜语导入法、组织比赛等很多种方法,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兴趣"这座桥梁,自然地集中起全部注意力,去学习,去实践。

2.示范引路,掌握操作要领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特征在劳技课学科中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劳技课堂中实践着特定的行动,如缝沙包、编织等等,都是由一系列的特定动作方式构成的动作系统,它们都需要身体不同部位一连串动作的互相配合与协调。而要使这些动作方式互相配合与协调,需要掌握方法与技巧,即劳动的操作方法。

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要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劳动操作的要领。首先让学生会“读”,就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如《缝沙包》一课,教师紧紧围绕各种沙包怎样缝的问题引导学生看书,使学生初步感知缝制的方法,同时师生总结出“缝沙包”需“修、折、缝、翻、装、封”六步,从而领会“缝沙包”的基本操作要领。其次让学生会"看"。看是启发诱导学生看老师的示范操作,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动表象,进一步掌握劳动的步骤方法。如上《打绳结》一课,采用分段讲解示范,分段操作,逐步掌握的方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各式各样的绳结,示范讲解打端头结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学打单活结--双活结--塑料提袋结--晾衣绳结;从而达到熟练掌握打绳结的方法。所以教师要认真地进行分步操作示范,并将过程一一展示给学生。如果有动作细微、学生不易看清楚的地方,可以制成录像或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这一过程,以增强可见性,使学生能够看清实践操作中每一步的动作要领。

3.亲身实践,培养操作技能

第4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实践课程;学校活动;理论思考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课,但是告诉我们,任何实践都是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正确而又系统的理论才能对学生实践有促进作用,才能让学生的实践事半功倍。具体来说,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需要遵循两种原则的指导,一是关于国家、学校、家庭的基本价值观,二是整合学校定位,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要求。

一、基本价值观的指导

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爱国教育、学校活动以及家庭活动。小学教育实际上是养成教育,一些道德品质的启蒙,一些做人基本准则的启蒙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因课时有限,需要把更多的品德教育放在实践课程中来。例如,在《懂得感恩》实践课程当中,需要教育学生懂得父母为生活而操劳的艰难、懂得教师为了照顾学生而早出晚归的责任、懂得国家今日之强盛是因先辈们的流血与牺牲,培养学生尊敬家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品质。

二、符合学校办学特色

第5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换言之,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不全面的教育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本学期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育: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

目前生活在农村人,但大多数人是不愿意重视农业劳动,而是喜欢外岀打工,同时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更是将孩子视若掌上明珠,百般呵护,所以在这两种环境影响下,促使生活在农村学生易产生两种现象:一是他们本有的争着参加劳动和总想动手的强烈劳动愿望受到制约,这方面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二是学生从小很少动手,促使依赖性増强,家里所有做事都是要大人帮着做,家长成了孩子们的代劳力,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劳动实践能力愈来愈差,进而造成不爱劳动、厌恶劳动、轻视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比比皆是。

三是面对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态度不端正,劳动技能极其低下,劳动的成果不珍惜的现象。学校通过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劳动实践活动,才能促使学生传变不爱劳动、厌恶劳动、轻视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现状。

1.利用综合教材的内容,在课堂上运用课件,向学生介绍蔬菜作用、生长过程、种植方法,引发学生对种植蔬菜的兴趣,同时组织学生在班级小农地学会一些蔬菜种植方法,安排学生学会管理蔬菜一些技能。

2.我们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让学生在自己家里蔬菜地继续种植一些常见蔬菜,培养学生种植蔬菜的兴趣,同时学会一些种植、管理方法。

3.邀请部分有种植经验的家长到学校参与劳动种植,家校联系劳动实践。学校不定期地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不仅向家长传达关于劳动的教育理念,还呼吁家长配合学校监督学生的劳动过程,并进行拍照记录。同时学校还要求班主任每周对班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开展班级劳动评比,让“劳动"二字深入人心。

二、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主题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三、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照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四、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

1.学生参与本次种植实践活动非常积极,很多学生都强烈要求参加活动。活动后很多学生提岀了他们的感受,如有学生提到植物种植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平时吃着水果和蔬菜并没有任何感觉,但通过这次的栽培,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乐趣也懂得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有学生谈到通过这次栽培活动増加了我的责任心,也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等。

2.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我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釆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他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帯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五、激发劳动热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第6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一. 班级概况:本班学生经过两年的常规训练,已初步养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大部分同学在开学后很快投入了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同学们情绪稳定,精神饱满。班级已初步形成了好学、勤奋的学风,班集体凝聚力较强,班级涌现出一大批关心集体、好学上进的好孩子。现存在的问题是有个别同学自控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多做思想工作,班级中蔡晨及关山飞渡两位同学在老师、家长的关心下进步很大,已参加了班级滚动座位。同时,有一小部分后进生学习比较吃力,这学期老师要更多的关注这些同学,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以使他们尽快的赶上其它同学。

二. 管理目标:

 思想品德方面:

1. 尊敬师长,见老师要问好。升国旗时佩戴红领巾,立正脱帽。

2. 做一个爱父母、爱学校、爱同学的好孩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

3. 学会用文明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不破坏公共设施。

4. 遵守《小学生守则》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争当“优秀小学生”。

5. 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不影响班级集体荣誉。

 学习方面:

1. 课前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每天按课表整理好书本、文具。

2. 课堂上养成大声读书、大声说话的好习惯(个人发言时)。

3. 学会听讲,神情专注,上课要积极发言。

4. 课后认真记录每一项作业,认真完成作业。

5. 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边读边积累。

 纪律方面:

1. 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有病有事要请假。

2. 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不随便插话。

3. 课间在楼道内轻声慢步,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喊叫。

4. 放学后,排队回家;离校时向老师再见。

 劳动方面

1. 在劳动组长的组织下,值日生各负其责,认真打扫本班值日。

2. 每个同学负责自己座位下的环境卫生,做到及时捡纸片。

3. 保持个人卫生整洁,不乱扔纸屑。

三. 管理措施:

 品德方面

1. 班级专门有同学负责登记好人好事,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激励。

2. 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不说脏话。

 学习方面

1. 由每组小组长负责检查预习及朗读课文的情况,及时记录,每周进行总结、反馈。

2. 四人小组长负责检查该小组同学带学具及作业情况,并在该生评比表上作业一栏中打分。

 纪律方面

1. 班组设有专职考勤员,对每天的考勤认真记录,一周一总结;

2. 本学期,本班继续坚持以每周行为规范评比表量化评比,逐步由老师监督到同学互相监督,形成个人评比、四人小组评比、小队评比分层管理模式,针对同学每天表现,及时反馈在评比表上,每周总结一次。一周评出优秀小队及优秀个人。

3. 由三位路队长负责每天组织同学排好路队,每周总结一次。

 劳动方面

1. 个人环境卫生将由四人小组组长随机检查,及时反馈在评比表上。

2. 每天的值日,由值日组长根据该生劳动情况进行打分,期末公布劳动成绩,并评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四. 各月安排:

九月:

11、 继续进行常规训练;

12、 围绕“美丽新疆”主题查找相关资料;

13、 办一期抗战胜利60周年的校园专栏;

14、 办一期迎国庆、新疆成立50周年小报;

15、 进行秋季运动会组织训练和准备工作。

十月:

7、 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外出);

8、 准备美丽的新疆的电视才艺展;

9、 进行一次年级写字比赛。

十一月:

5、 办一期爱科学小报;

6、 进行一次“名人故事主题队会”。

十二月:

9、 做好期末分项测试工作;

10、 办一期“庆元旦”小报;

11、 做好迎新年的活动准备工作;

第7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字故事;小学;品德与社会;运用

新时代下,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实现教育“教书”目标的同时,落实“育人”的艰巨任务。然而传统教学理念、方式的应用,促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数字故事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其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将其引入到具体教学中势在必行。

一、数字故事概念

所谓数字故事,是指将文字、图片等多种媒体元素有机整合到一起,彰显故事中人物个性,同时突出事件发展主题的一种可视化故事的过程[1]。数字故事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取代传统、单一的讲故事方式,强化学生对故事的印象,最终影响学生的行为。

数字故事在具体应用中,具有趣味性、多感知性等特点,是切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特别是对比较传统讲故事方式后,能够促使学生身临其境,与主人公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在内心中产生共鸣。加之数字故事自身具有的教育性特点,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一致,学生除了观看故事,在此过程中与教师交流,能够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因此将其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十分可行。

二、数字故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对策

(一)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数字故事的应用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明确认识到将数字故事引入到品德教学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注重对信息技术、品德教学内容的分析,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提高数字故事应用效果。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点、爱好等,如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新鲜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为数字故事的制作提供参考,吸引更多学生注意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坚持合理原则,精心设计数字故事

数字故事的设计不仅要按照新课改要求,还需要参考品德与社会教学特点进行。对此教师要坚持合理原则,精心设计数字故事,如贴近生活原则,在故事选择时,挑选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能够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2]。如针对《生活中的安全》这一节内容,可以选择小朋友独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门,如何应对这一故事设计数字故事。由于该故事具有生活化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与教师共同探讨遇到此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最终教会学生要学会求助,而非独自面对。

(三)创建教学情境,融合合作学习方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保护自己,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自主性,因此教师要利用数字故事,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配合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逐渐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如在《珍惜劳动成果》教学中,由于课前笔者了解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浪费粮食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创建情境,并设计了一个故事:一位学生面对一盒中餐很为难,让大家争辩要不要吃完这盒饭[3]。此时,学生们各抒己见,笔者抓住时机,让学生进行讨论,很多学生经历过此事,最后将真实的想法分享给大家。通过教学情境的引导与合作学习的配合,学生们能够在数字故事当中真正领悟到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意义,并在日后生活中,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四)重视对课堂教学的总结,渗透美育教育

不同于数学、语文等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迫切要求课堂教学总结,通过归纳与总结,能够深化学生对整节课知识的认识,更好地内化知识。如在学习《劳动与幸福》过程中,观看《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这一视频后,学生们了解了各行各业劳动者做出的巨大贡献,并陷入到思考当中。最后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从小事入手,从身边做起,树立为人着想的精神。同时该环节还可以渗透美育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内心中真正感受到自己处于幸福的生活中,并在内心中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五)加强课外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数字故事作为教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其不仅仅限于课堂内,还能够延伸至课堂外,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帮助。在学习《劳动与幸福》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劳动者辛勤工作的故事,可以采取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丰富学生的真实体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体会劳动者的辛苦,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更好地完成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等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认识到数字故事实施的必要性,并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对信息技术操作的学习,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数字故事,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配合合作学习方式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品德;情感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20-01

品德教学需要情感的教育、情趣的引导以及文化的熏陶。小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单纯的理性的说教与道理的灌输往往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以及思想方面的引导。教师要客观、准确地认识到目前小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思维能力等等,从而带着一颗热心来积极引导学生,用情感教育鼓舞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实践引导,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真正收获情感认知,也才能使学生真正修炼成一种品格,所谓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良好品格塑造的过程。教师必须善于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将课堂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丰富自我,塑造出一个充实的人生成长经历。例如,小学低年级“拉拉手,交朋友”这一课,就是一个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联的课题,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将课堂打造成一个交友课堂,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学会同他人相处。首先,可以让同桌两人一组,先以同桌为例展开“拉拉手、交朋友”的实践,教师在一边用和蔼、亲切的话语鼓舞学生:伸出你的小手,伸出我的小手,我们手牵手,你向我微笑,我朝你点头,从此便是好朋友。让同桌之间一组,一边学习教师的口号,一边操作,通过几轮的反复,同桌之间增进了友谊,在此基础上,展开同其他同学的合作,让学生学会交友,这样整个班级就结成一个大集体,成为其乐融融的一个大家庭。

二、讲述故事,宣泄情感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从基础阶段去塑造,小学时代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孝顺美德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孝顺、尊重等品德也需要情感的力量去塑造、教育和培养,因为品德教育并非通过说教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感动,出现一种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品德教育的效果,也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父亲的疼爱”就为孝顺品德教学提供了有利素材,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素材,用情感的力量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在未正式学习这一课前,教师可以上网为学生寻找一些关于父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看这些资料获得一种主观体验,获得一种感悟,心灵受到触动。经过实际的播放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受到洗礼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针对所看的故事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者讲述一些关于自己和父亲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父爱的理解,学生在感动之心的带动下开始思索,开始搜索记忆,一些学生讲出了生活中非常小的事,但是却表达出了对父爱的深刻理解。一名学生说道:“我爸爸每天早餐都为我剥鸡蛋,将煮熟的还烫手的鸡蛋用手颤颤地剥皮,再立刻放进我的碗里,说要趁热吃……”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父爱的理解,一些学生说着说着还哭了,这就是对父爱的深刻理解。

三、亲身实践,表达感受

情感教学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因为只有经过实践、实际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才能收获一种思想认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实践,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认知,获得一种感受,并将这种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学,才能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生活。例如,在学习“我的劳动感受”这一课后,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劳动的感受,可以组织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为学生布置一些劳动任务。如组织学生打扫教室、去户外锄草、捡垃圾等等。让小学生在擦擦、扫扫之间体会到劳动的滋味,通过弯弯腰拾垃圾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当劳动完成后,当学生静下来,再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劳动感受,有的学生说:“劳动的滋味是累的,因为伴随着肢体活动,全身很累。”有的学生说:“劳动是美的,因为经过劳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生活环境都焕然一新、一尘不染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感到很舒适,很美好,因此,劳动应该是美的。”不同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传达对劳动的感受和认知,最后教师进行集中总结,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是苦中有乐,让学生热爱劳动。

四、结束语

品德课是教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科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与品德的教育。品德教育需要情感的带动和支持,需要依靠情感的熏陶,教师必须利用情感教学来感动学生,让学生真正从内心领悟到品德的高尚、思想的纯洁,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知春,石世平,王楠.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心理预警研究现状概论[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第9篇:小学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在劳动技能课堂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动手操作、编织等劳动技能。如何才能把劳动课这门课程教好,使学生爱学、会学。 我采用灵活的教法,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地学习为有目的地学习。从创新、合作和成效三方面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总结如下:

一、创新

在劳动技能课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 低年级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本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体会劳动课中的乐趣刷牙、打扫卫生、叠衣服、系红领巾等习惯的养成。

例如:

1、刷牙

在刷牙课上,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杯子和一个小牙刷。我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每次上课前,我总是要问每天刷牙时间,为什么要刷牙?让每个学生轮流表演,还运用儿歌让每个学生牢固掌握刷牙的方法,略差的学生,我手把手的指导,,教育学生养成早晚刷牙、漱口的卫生好习惯。

2、系红领巾

课堂上,我采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每天来到学校要戴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红领巾,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步骤练习系红领巾,采用一帮一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带红领巾和洗红领巾、叠红领巾的正确方法,不会的,我在课外进行辅导,耐心的教育,收到了成效

二、合作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技能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例如:

1、穿、系鞋带

能充分发展学生手指协调活动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事情的好习惯。我采取穿好的鞋,让大家轮流欣赏老师的作品,引出今天的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的鞋带是自己系的吗?谁来帮助老师完成系鞋带全过程,只有两名同学能独立完成,其余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才能勉强的完成。通过今天学习,希望同学们以后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在让父母为你们操心了。

接着,我讲鞋带系好的好处和不系好的坏处。然后利用自己穿带鞋带的鞋子,进行分布练习,教师辅导,纠正不足。最后,分组练习,组长负责把每个学生都教会。老师并利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比比那一组的学生以最快完、系的最好完成任务,及时颁发奖品。

2、炒酸辣白菜

记得学生炒酸辣白菜的时候,我就亲自示范切炒,并讲述方法,逐个辅导学生刀法。手把手的教,个别不够熟练的,丝切的不均匀的,就耐心的讲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每个学生把菜切完,进行评讲,哪个地方不到位,哪个地方做的好都给与很好的评价。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炒菜要领和方法,才能做好一顿可口的饭菜。对示范中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严厉批评教育,课下个别谈心。老师完整的示范后,优秀的练习,充分发挥的小组长的聪明才智,由组长负责完成本组的任务,老师巡视每个学生操作的过程,及时找不足,改正。

三、成效

我在劳动技能课教学中,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课堂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我总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并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使他终生受益。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观察实践的力度,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研究、去体味,才能使学生学好劳动技术,掌握劳动技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劳动教学,三年级的学生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对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小结如下:

一、在本学期的劳动教学中能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劳动活动,积发了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本班进行劳动实践时,我的教育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但是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劳动角色,并经常进行互换,让学生时时对劳动都充满了期待。

二、尽自己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学期我让本班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将他们所有有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他们也十分的乐于运用与相互教导,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乐观、创新的意识。这对他们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劳动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懂得了自我检查以及帮助他人。

在自己做完了本部分的劳动任务后,学生都知道要先把自己的劳动任务检查一下,看能否通过自己的检查,如果通过了,他们就会对我说,让我去评分。在得到优分后,他们会相互帮助,直到任务完成,接受学校的检查。

四、在热烈的劳动氛围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其中,但是个别学生会钻点小空子,不愿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