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劳动实践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时俱进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又源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基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而提出的。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其实质是培养大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能力。结合我校的实际,谈谈我们的做法。
1 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全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完成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空间。
学校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强化特长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整体优化、依托学科特色与优势、强化实践训练、以人为本、注重创新教育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中及时考虑学科发展前沿与行业发展需求,增大实践课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建立更为开放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建立了弹性的创新学分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2009级学生开始,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把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及素质拓展与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了在校大学生要获得3个素质拓展和创新学分,作为授予学士学位条件之一。
2 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培养体系
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要求,研究构建相应的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改革中全面贯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得可持续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第一,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基础。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要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走出来,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以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一是加强课程内容的重组与整合,注重关联课程的衔接贯通,要使课程内容与学科专业特色紧密结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把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二是在凝练学科方向的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增设以行业为背影的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一批有行业技术背影的专业性应用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如学校的信息与计算专业定位于培养从事软件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在课程设置上着重加强了数学分析、数值分析、微分方程、高等代数等数学门类课程,加强了学生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在软件开发中的发展潜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赞赏,其中一个班毕业生中年薪达10万的有5人,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
第二,将实践教学作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着力提高实践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建立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针对社会需求,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的设计。构建实践体系紧密结合地区行业分布与学校实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主动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探索与企业行业合作的新机制。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训练层次与素质拓展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科研创新模块的“四层次五模块”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尽早接触实践、全程参与科研活动。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通过实验教学、科研创新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应用型的人才。通过专业实验实习,使学生能真正接触生产一线的流程,把专业理论知识和行业实际相结合,提高专业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通过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训练以及鼓励同学参加相应的国家九大学科赛事(近几年来,获得国家数学建模等各类大赛奖项426人次)及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学科竞赛活动(要求每年举行,学校提供相应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同学的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将教学方法改革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着力于逐步形成与本校本专业乃至专业方向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体系,对基本的教学方法进行细分,提炼自身优势,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抽象的教学方法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匹配,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学情与目标的统一,做到内容充实、逻辑清晰、实用性强。同时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改革,鼓励把期末一考定成败的模式改变成为过程控制的评价,弱化对结果的关注,从而转移到对教学互动过程的关注上,尤其是课后师生间的互动上来,充分利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中的重要作用。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学校启动专项教学方法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教师在传统的讲授法基础上,合理运用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指导自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原则上要求是工作积极性高、专业知识丰富、有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的教师,特别鼓励有国外学习研修经历的教师参与教学方法改革。学校特别鼓励课程组进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原则上要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试点的课程有课程教学团队,保证教学质量。经过几年实践,试点班与其他平行班相比,无论在思维活跃上,还是在综合成绩的考核上,均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
3 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评测体系
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评测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保障。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特点,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完善和严格执行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考核之外,建立了创新学分认定,科研训练学分认定等多层次适应学生发展的柔性评测体系,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学校紧密跟踪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情况,根据各主要环节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不同,在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较大的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等环节实行政策支持与激励。
4 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大学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大背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化素养的建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必须增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应该是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一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更需要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要从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着手,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需要,从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校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要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实验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等平台,将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身心健康、文化体育、创业就业等为主要载体的素质拓展项目体系。大力推进“挑战杯”、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品牌素质拓展项目,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制(修)订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思想品德行为学分等管理办法,将素质拓展教育纳入创新学分认定范围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实践教育、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劳动实践纳入必修课程,使素质拓展教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力加强,学生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不少学生走上了较重要的领导岗位或成为技术骨干。我们将继续探索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途径,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毕晓光,花卉.以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科教导刊,2013.1.
[2] 黄少云,王建升.论当代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中国石油大学报,2009.6.
一、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构建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社会活动的经验和不足基础上,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综合考虑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各要素,运用管理学知识建立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1.以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有:1)老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把社会实践仅当作丰富大学生暑期生活的活动,学生大多是被动应付。2)学生、老师、学校(学院、班级)、实践地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较为混乱。3)实践活动内容单调。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学生主要通过暑期返乡的机会,凭着学校的介绍信到当地政府抄写一些统计数据,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来完成社会实践。4)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一套质量监控系统。学校仅凭实践单位证明和学生的体会来给学生打分,大有评价失真的可能。5)学生社会实践效果不好,特别是学生返乡分散实践效果较差。6)学生长才干与做贡献脱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调查为主,忽视了为社会服务,即使强调服务,也不知道群众需求什么或服务水平根本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2.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根据社会实践课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法的辨析和扬弃,经深入研究,我校构建了由“方案设计――指导阅读――集中培训――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总结反馈”六个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
方案设计是各学生班在学院团委和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特长,自行设计暑期社会实践方案,要求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计划安排、目标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策划。校团委则结合地方实际需要,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推出若干组团项目,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标,各学生组织或临时学生组合可根据项目进行方案策划和投标,经公平、公正、公开评审,中标者获得项目实施权和经费支持。
指导阅读就是利用学生从完成方案设计到实施方案这段较长的时间,组织学生在专业老师、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尽量使学生快速掌握参加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在遇到困难和困惑时,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在这方面,专业老师主要偏向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学习的指导,而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则偏向于组织动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集中培训就是由学校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对学生队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专业技能、调查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开展实践活动的技巧等。培训方式有公开授课和专门辅导两种。公开授课主要是讲解参加社会实践的常识和技巧,所有团队队员均需参加培训;专门辅导则是在专业技能培训中,针对某一经济作物,组织学生技术骨干进行培训,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的强化培训。此环节主要是针对重点组队的实践队员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放暑假后的几天。
实践活动就是以分散实践和组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理论宣讲、科技文化下乡、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分散实践方式是指在班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暑期返乡的学生单独或以相近县(市)、地区为单位,组成实践小组,深入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集中组队实践方式是指校团委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公开招标组织的重点团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考核评价就是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进行有效控制的环节。由学生自我评价、实践单位评价、指导老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组成。首先由学生本人和实践单位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计划实施、工作态度、活动成效、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是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自评进行审查后,结合实践单位评价和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评价;最后由各学院根据指导老师的评价和完成论文(调查报告)的质量评定成绩。参加重点组队的学生,还要在指导老师评价前进行队员间互评。
总结反馈是为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扩大活动影响而设计的环节。主要内容有表彰先进、编印专辑、主题班会、成绩反馈等。其中表彰先进是学校根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集体和个人表现情况,评选一批先进团队、优秀指导老师、学生积极分子、优秀论文(调查报告);编印专辑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收获;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或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指导下,以“实践回来话收获”为主题,开展讨论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有机统一,使大学生按“了解、学习、提高、实践、思考”的过程参加实践活动,符合由初级到高级的梯次发展规律;同时,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还综合考虑了学校及有关部门、教师、学生、实践地单位等主体,实现了学生自愿参加与学校要求、学生服务和社会需求、组队实践与分散实践、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做贡献”与“长才干”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学校、社会共同教育与学生自我成才“三位一体”的育人思想。为了便于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施,我校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目的要求、内容方法、计划安排、考核评价、评优评奖五部分组成。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该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案的应用已七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教师、学生及实践地单位都较为满意。
1.整合了多方资源,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参加的人数多,地点分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让校团委等部门和各学院共同实施,整合了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资源;学生实践活动前的方案设计、指导阅读、集中培训有班主任、学生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等广泛参与;对返乡参加分散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远程指导,既保证了实践的效果,又能减轻学校经费投入的压力。
2.极大调动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可增加他们对该门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而自己实施方案还可增强他们勇于解决困难的决心;重点组团实行项目化运作,鼓励专业互补,学生自由组团,自主申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效果控制机制,营造了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这些措施激发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增强了实践效果
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实践前指导大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和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农民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由于实践前思想引导到位,学生能真正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内涵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团队合作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实现了“做贡献”与“长才干”的结合。
4.对大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
在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强调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学生实践的过程就是他们了解本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过程,是他们感受农业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增强学农信心的过程,是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的过程,是学生检阅自己专业水平,增强钻研专业知识紧迫感的过程。因此,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深刻的。
5.活跃大学生学术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关键词]高校人本化管理 教学质量 关系
[作者简介]江静(1971- ),女,安徽寿县人,江苏科技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镇江 232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39-02
高等院校如何转变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最适合高等院校管理的重要理念,更是高等院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必须大力加强对高等院校人本化管理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努力发掘人本化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一、高等院校人本管理的本质含义
高等院校人本管理就是以全体师生为本,将全体师生的发展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将全体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高等院校制定管理制度、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法的出发点与归宿,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终实现高等院校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不但涉及面广,而且非常复杂,主要包括高等院校专业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模式的明确以及高等院校各项教育改革等内容。加强高等院校人本管理,可以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高等院校学术研究的正常进行。
二、高校人本化管理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1.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努力认清自己的角色。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只有全面实践服务本位思想,才能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在服务本位的前提下,高等院校管理人员通过角色转变,从传统的管理人员转变为服务人员,自觉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尊重和维护全体师生的利益。从本质来讲,高等院校管理既具有管理的职能,又具有服务的职能,因此,管理人员既是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又是高等院校的服务人员;既参与高等院校的管理,又参与高等院校的服务,主要工作就是为高等院校的发展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
2.通过多种方法实践服务本位思想。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通过调查、倾听等各种方法,全面了解全体师生的心理诉求,了解存在于全体师生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不断创造条件来满足全体师生的心理诉求,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高校活动的动态管理。同时,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还要努力转变管理方式,将人本管理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将对全体师生的理解与尊重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方式关爱师生,从而使整个高校管理充满人文关怀。在管理的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存在于管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高等院校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还要尽量将管理过程去行政化,切实简化各种程序,真正提高办事效率。
3.严格组织纪律与完善管理制度。在实施人本化管理的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还要充分认识到人本管理应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与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与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创建一个公平公正、赏罚分明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高等院校可以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完成对教学计划、过程、质量、考试等多项内容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实施人本化管理还是一个激励管理的过程。高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优秀教师、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成果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从精神、物质上激发教职员工参与教育教学与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教育基金、奖学金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科技竞赛以及各种创新实验活动。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努力实践人本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服务水平与管理效率,创建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三、高校人本化管理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1.建立教师教学科学评价制度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想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管理人员除了要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外,还要健全保障制度,认可教师的劳动成果。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教师,除关心基本的生活条件外,更多关心自己的劳动和付出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正是教师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为此,高等院校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通过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劳动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调动教师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2.大力加强教师教学科学评价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必须在人本化管理的基础上关注教师的个性发展,为高校教师创造学习、进修、科研等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专业素质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高校还要认真关注教师的创新教育活动,关注教师能否通过创新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教师教学科学评价制度,还要尊重教师参与教学的权利,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实践进行创新。在教学评价制度制定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除了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外,还要关注教师能否真正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启发,能否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促进教师完成正常的教学活动,又要保证教师创新教育活动的实施。在评价方法上,可以采取专家评审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专家评审也不宜使用固定的形式,而要努力发现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长处与潜力,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在学生的评价方面,高校管理人员可以引导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优质教师资源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大力加强人本化管理,培养丰富的优质教师资源,才能为高校教育教学注入活水,搞好创新教育教学活动。
四、高校人本化管理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
1.建立学生管理模式的重要性。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在人本化管理之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可以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真正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体现高校对大学生的关爱。当代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的一代,和前几代人相比,他们有着更强的参与意识,对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强烈的选择、决策与控制的愿望。为此,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生管理,通过自我管理,将提高教学质量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这样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也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
2.大力加强专业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必须大力加强专业质量管理。高校和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充分征求大学生的意见,在体现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切实拓宽专业口径,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逐渐建立适合大学生发展的专业教育。在教学计划中,高校和教师还要认真安排大学生的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大力加强课程质量管理。建设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还要大力加强课程质量管理。在进行课程方案设计时,高校和教师要听取大学生关于课程方案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在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整体部署,并按照课程方案设计稳步进行。为保证课程方案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课程方案既要满足课程安排的内部逻辑,又要在分析形势发展的前提下更新课程内容,分析课程是否能够满足专业连续发展的需要,从而不断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此外,课程方案的设计还要在科学性的前提下考虑可行性,在完成核心课程学习的前提条件下适当安排一些选修课,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
4.大力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建设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还要大力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课堂是我国大学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必须努力提高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必须建立大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这种课堂评价体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融洽的平等关系,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搜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和改进。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高等院校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充分分析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实行人本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段宝岩.大学之道 以人为本[J].中国高等教育,2010(8).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大学生有效就业 可雇佣性
一、可雇佣性的发展
(一)国外可雇佣性的发展
可雇用性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英国,盛行于90年代。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成果突出。英国学者Hillage&Pollard(1998年)阐述:可雇佣性指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就业所需能力(就业过程获得的技能或个人适应力)。英国卡迪夫大学著名学者Brown&Duguid(2001年)做了阐述:可雇佣性是寻找获得和维持不同种类就业岗位的相对机会。“相对机会”受个人专业选择、接受教育机构和雇主偏好等因素影响。可雇佣性在绝对层面与个体特质(合适技能、专业知识、个人特征、劳动者所需通用技能)紧密联系,相对层面与劳动力市场情况相关。Yorke(2006)认为,可雇佣性是个人能更好就业,并进一步成功胜任所选职业的一组能力和素质的集合,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种状态。
(二)国内可雇佣性的发展
国内可雇佣性研究相对较晚。如赵颖、郝德永等(2003,2005)较早引入了可雇用性的概念。曾湘泉(2004)研究表示:企业单位看重的素质是专业知识与技艺、学习意愿与可塑性、敬业精神与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能力。李颖等(2005)调查验证了就业能力(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对就业质量有显著积极影响。李洁(2007)探讨国外企业培养与提升大学毕业生可雇用性及可雇用性能力有效途径方法。宋国学、谢晋宇(2008)系统引入了可雇用性研究大学生职业能力。
(三)可雇佣性的含义
可雇佣性是对环境需要做出反应,改变行为和态度的适应性,对个体职业优势个人变量(包括教育、工作经历、训练和技能知识)的人力资本,对人际关系上的社会资本。学生自身具备专业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身心承受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合适的工作经历等一般能力,在学习能力基础上与职业相关并深入个体伴随职业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来说,可雇佣性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及获得晋升能力,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拥有可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1];对雇主来说,可雇佣性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实现个人企业共同发展,表现为工作准备程度(即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能力特性和商业理解力)。可雇佣性是大学生能成功谋得且胜任一定工作所需的个性品质、技能知识等因素的综合。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
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社会对高等教育部门为毕业生提供雇主所需技能高度关注,大量高学历人才学历能力不太匹配。在我国,一些大学生面临就业与能力缺失的双重压力(其知识、素质、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重视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及毕业生可雇佣性培养,且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提出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方案,为学生开设系统性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生涯课程。大学教育有计划地进行就业素质教育研究和规划,把就业素质教育和提高可雇佣性能力教育贯穿大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
三、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性的方法途径
培养大学生可雇佣性,先了解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知识、技能、能力、品质、素质),再掌握学生自身具有素质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最后计划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可雇佣性。
(一)将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融入课堂教学
增大课程教学实践比重,让学生在动手做中学理论,在理论巩固中结合经验,理论和实践不断反复、磨合。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开设一系列课堂讲授、教学和互动等基础课、专业课和职业生涯课,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脱节的目的。
第一,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收集汇总企业需求,查找企业单位培养目标,归纳分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整理各类课程重点培养技能,把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当前经济发展、社会现状及关联学科联系起来。
第二,建立校企合作课堂教学。
邀请企业高管人员教授课程特点与企业内容相关教学知识,和学生在专业课程上合作互动、讨论探索。
第三,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
专业教师积累可雇佣性能力课堂教学素材,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知识,寻找自身现实角色模式,为其提供丰富信息。
第四,建立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个人档案。
1.分配指导老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初步确立自己的就业方向,了解自身优劣势,发现自身需求兴趣、个人能力,进行有目的的锻炼,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2.召开学生可雇佣性能力总结会,反思不足,同时对学生提出关于个人职业方面的建议。
3.辅导性提供合理的实习、模拟面试、预测就业机会,提供相关岗位招聘信息和实习机会。
第五,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级考证。
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引导学生,通过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内容。
(二)将可雇佣性能力培养融入实践教学
让学生接触实际,积累经验,通过实战或者模拟实战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学校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到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实践、实习为载体。
1.鼓励学生创业,组建创业F队、社团。
(1)专业方面的创业团队
①教学课程上:专业教师选取合适项目作为学生作业,让学生在项目中找到解决方法,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需要的理论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竞选,最终获得最佳方案。
②实际应用上:对于优秀学生成果,在实际项目上应用。让学生方案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反复验证。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人际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大学生毕业后获得就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力。
(2)其他类创业团队
创业项目分类很广,每一个项目能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组织、计划、实践等综合能力。
(3)学生社团
根据学校各专业特点成立,分配专业指导老师,定期开展专业性活动,使学生社团活动和实习、就业相结合,不断延伸学生社团活动。
2.构建特色实践体系。
(1)短期实习
发挥专业学科优势,积极利用各类外部资源,建立校企合作互动机制,利用暑期时间安排学生去企业单位实习,合理安排学生理论上课时间与暑期实习时间。
(2)兼职等多种实践项目
学校安排科技创新、公益活动、创业实践等多个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不断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期间综合性学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0-72 -03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虽然也经常出现某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等乐观报道,但对整个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统计却不容乐观,根据2011年6月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本科就业排名前50位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才91.2%,相应的高职高专的就业率只有88.1%。这还是数据优化后的结果,比如数据中不包含招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也不包含继续深造的学生,更不包括很多民办院校。也就是说,每年从高校大门走出来的毕业生,将近有100万人没有工作,累计往年无法正常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状况之严峻可见一斑。
大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着很多原因,这包括一定的社会原因,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校的录取率逐年增长,导致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600万;其次新生劳动力增长速度过快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除了社会原因之外,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是重要原因。
众多调查发现: 当今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应用知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欠缺,工作责任感、职业操守素质不足,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缺乏, 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剧和蔓延。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与此相对应, 越来越多的岗位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他们不是不招人,而是招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的素质达不到所招聘企业的要求。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但对就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缺乏系统性培养,使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而造成“就业鸿沟”的形成。因此,对高校而言,如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系统性的培养,如何不断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 在构成要素上包括诸多方面。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 AST D)指出就业能力涵盖了16 项技能, 包括5 个类别: 基本胜任力( 阅读、写作、计算) , 沟通能力( 说和听) , 适应能力( 问题解决、创造性思考) , 群体效果( 人际技能、团队工作、协商能力) 和影响能力( 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 等。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可以塑造和培养。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上,对大学生顺利就业影响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实践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二是知识拓展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即知识的开拓与扩展能力, 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三是创新能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核心, 指敢于冲破传统思想和陈腐观念的束缚, 在工作中提出新理论、新概念, 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能力。
(二)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辅相成
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目前众说纷纭。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主要有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道德素质是做人的根本,身体素质是成为合格员工的基础,智力素质、劳动技能素质通过一定的学习训练可以达到,审美素质可以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追求。素质的“关键”是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不断地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素质,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另一种理解是“素质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及时吸收能力以及知识的迅速更新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种“能力教育”,通过素质教育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根本,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核心的教育。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保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大学生与社会需求接轨,使他们顺利就业,并使其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拔学生,而是为了全面地培养学生,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人才。因此,学校只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也才能建立起学校的信誉,建立起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关系,真正提高就业率。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完善
在学校教育中,素质的培养往往由于难以量化而被忽视,或者简单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道德素质教育,把体育课等同于体育素质的培养、把一些选修课作为审美素质的培养,这不仅片面而且也会使得原本一体的综合素质割裂,把无法用分值量化的素质强行分值化,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却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度重视的指导思想
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着眼点就是人的教育,培养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归宿就是学会做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这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
素质教育正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诠释,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而人格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而也不能单靠学校的一己之力来完成综合素质的教育。高度统一、重视的指导思想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只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的主客体对受教者的培养目标清晰明确,上下统一,综合素质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开展起来。
(二)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高度重视和统一的指导思想外,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基本纲领,它不仅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更要结合专业和岗位需求,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后续发展,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严谨、客观的态度,更要结合高校的专业以及就业岗位、企业需求来商讨制定。企业在用人方面除了对专业技能素质方面的要求外,对综合素质要求也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
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可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每种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引导学生往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方向发展。探索“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在主修专业课程合格基础上,选修一门以上的特长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与社会需求合拍,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
(三)适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而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 其结果是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没文化 ,有技术无人文的大学生。以高职教育为例,教育部在2006年先后出台了14号、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及“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尽管在人才模式的内涵中有“高素质”的表述,然而,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与职业技能培养相比,“人文素质教育”模块通常是最容易被淡化的一块。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技能证书考试、从业资格训练等实践课程,占据着核心地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种类和课时却总量锐减。
优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紧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 深化素质教育课程体制改革。
首先要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中心, 包括基本能力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体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始终瞄准市场需求的素质,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由于高职年限较短, 技能实训任务较重, 不可能开设太多的素质教育专门课程,应该将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因此, 我们在进行专业教育时,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 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内化和升华。
其三,加大公选课的开设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理工科学生修读人文社科及艺术类课程, 文科专业学生则增加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课程。通过跨专业选修的方式, 实现学科渗透和文理兼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文化底蕴, 培养学生理性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有效的交际能力。
(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既然难以量化,就应该贯彻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在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的实质说到底是人的教育,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学校,教师往往是学生的镜子和榜样,是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一支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不仅体现在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上,更体现在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治学态度上。一个道德修养高尚、治学态度严谨、有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客观、积极的人生观的教师往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方面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到的作用往往胜过一门课程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能结合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完善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优良的体质以及娴熟的学习劳动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较好地融入社会环境,使社会能更好地接纳学生,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 ]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彭金生,唐小红.浅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创新教育,2009,(04).
[4]吴玉静.如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论,2011,(23).
[5]肖云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 高教探索,2007,(06).
[6]张进.提升就业能力: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7]谭属春.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特点及其实现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
1.缺少契约意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违约现象。部分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后,仍然存在“骑驴找马”的现象,当找到觉得更适合自己工作的时候,就会放弃之前的选择。这种做法会对学生的信用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学校或一个学院的声誉。在违约的过程中,大学生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认为违约与否只是个人的选择,与学校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树立权利义务观念。
2.缺少主体意识,存在一定的“被就业”现象。一些高校,为了自己所谓的“就业率”,使学生的就业协议与毕业证相联系,使学生为了顺利地拿到毕业证而无奈地“被就业”。殊不知,这种做法已经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此外,一但“被就业”的单位若是真实存在的,也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
3.部分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区分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致使其工作后无法维权。有的同学认为与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就是劳动合同。其实不然,就业协议体现的只是双方的就业意愿,在协议中只是规定了双方的违约责任,并没有涉及到今后工作中的一些实质性内容。如,实习期间的工资、各项保险;正式工作中的劳动时问、休息时间以及相关的工伤赔偿等等。因此,当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与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通过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便于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4.口头劳动合同导致的法律问题。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既存在口头的劳动合同又存在书面的劳动合同,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定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口头的劳动合同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发生纠纷,取证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环节,就会导致大学生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5.大学生创业导致的法律问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在创业之初为其提供小额的贷款。与此同时,国家还有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存在“冒名顶替”创业的,也存在游走在法律边缘创业的。
二、大学生就业中法律问题的成因探析
1.高校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制教育内容。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想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学校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但是,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一些学校开设法律课程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情感的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应制定详细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至少应在毕业阶段普及合同法、劳动法、丁伤保险条例、刑法、行政法以及一些诉讼法知识。
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手段、方式较为单一。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即使掌握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熟悉相应的法律条文,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也很难将法律知识与条文运用自如。而现在在法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典型的问题是缺少实践环节。因此应加强法学教育的实践环节,如在学校建立模拟法庭、到法院参加庭审的旁听或者可以与法院合作,把一些案件的审理搬到学校等。这种直观的教育,会大大增强法学教育的实效性,使广大学生能够深深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有利于法律情感的培养,法律信仰的树立。
3.法制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法制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法制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它体现在法的运行过程中。法的运行要有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以及守法者等才能够充分得以体现。我国的法制体制还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之中。因此,法制教育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
三、高校就业法制教育“335”模式
“335”即是指三级主体贯彻三个理念,三个过程结合三类内容,五大载体支撑立体教育形式。“335”模式是围绕着大学生就业法制教育的主体、理念、步骤、内容、教学形式等内容展开的,是针对现有的就业法制教育的弊端构建的框架式结构。
1.三级主体贯彻三个理念。这三级主体是指从宏观到微观的高校就业法制服务体系。一级主体是指校级的就业指导中心。全面协调与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切实保障毕业生的获取就业信息权、被推荐权、就业选择权、公平待遇权及违约求偿权等。二级主体是就业法律服务办公室。既要组织报告、讲座等形式的就业相关法律专题教育,也要提供个别法律咨询,帮助毕业生制订维权方案;既要按部就班地开展惠及全体学生的就业法律常识宣传和社团实践活动,又要重点突出地集中指导毕业生的依法就业和平稳就业。三级主体是“专、兼、聘”结合的师资团队。师资团队要有量有质。聘任教师要专家化,应当包括学科前沿的知名学者和教授,通晓劳动纠纷和人事争议法律实务的法官和专职律师,拥有丰富人事管理经验的人力资源部门高管和政府官员等。如果说,三级主体是就业法制教育的中枢,那么,三个理念是其“灵魂”。具体指:一是提前介入、重在预防、贯穿全程的原则。就业指导,不能够在学生即将找工作的时候,才开始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而是应该循序渐进,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要为他们今后找T作奠定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要用正反两面的经典案例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对镜、反思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求职观念。二是法律素养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法律素养是人们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法律素养一般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i个方面。法律素养的的高低,是以法律知识为基础、以其行为为体现的一种能力。在高校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才能够使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法律信仰,在H常生活和丁作中才能够在任何条件下都以法律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三是法制教育与基础文明活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具有极强的内隐性。因此,认清一个人的法律素质达到什么程度只有在其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来。法制教育不是独立的、孤立的环节,应与基础文明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水融、共同推进。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分析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园,接受社会锻炼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要接受社会实践,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必须离开学校,真正地投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虽然现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环境也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比较少,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再加上社会环境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实践在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们提高自身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良好途径。因此,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无论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探讨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认识的偏差造成的心理安全问题
许多高职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走形式,是学校的一项教学任务,不需要认真去实践,只要有实践报告成绩即可,在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多数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热情不高,调查报告交上去也没有人看,拿到学分顺利毕业,找一份好工作才最重要的想法非常普遍。这样的想法极容易使学生产生浮躁的心理,他们对实际的情况认识不够明确,对社会以及以后的就业都不了解。这样就会使他们以后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调节不当就会出现心理安全问题。
(二)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目的性――唯利是图
笔者对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都做过产品促销员、宣传员、以及餐厅的服务员等。在被问起为什么要参与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回答的比较理性,比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等,还有的同学回答的比较直接,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做兼职或者实习就是希望能够多赚一些钱来替父母分忧或者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充裕。可是有的学生却一味的盲目的追求钱财,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非常少,如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失去了理性,利令智昏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在我国,一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误入非法传销组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高职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容易受骗上当
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多,对于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分辨能力不足,同时又比较缺乏相关方面的指导。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做兼职或者实习的时候对用人单位缺乏提防,轻易地相信他们的许诺,最终付出的劳动和辛苦得不到兑现,却无处申诉。另外,社会上还经常有这么一部分人,利用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差的弱点,以较高的薪水和待遇引诱大学生为他们打工,让他们做很多很繁杂的工作。这些人采取奸诈的手段不与大学生签订任何的劳动合同与实习协议。这样,在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之后,由于没有法律依据,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大学生大部分都年轻气盛,处理问题争端的方式往往会有些偏激使得问题处理不当,甚至还可能对他们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造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机制是推动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来负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只是由辅导员做一些简单的安排。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大都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也很不科学。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确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题与基地、预算活动经费、编制活动计划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应该有具体的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有迹可循。真正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项培养方案来实施。减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隐患。
(二)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指导不够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自我知识结构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当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的时候,也为他们的老师增添了一份身为师长的责任。作为我们年轻教育工作者,虽然有工作的热情,缺少处理有的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我意识到这也是我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去为学生服务。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工作分析
(一)加强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增强学生、学校、社会的安全责任意识
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除了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结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同时,如果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宣传工作到位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顺利进行,还可以提高学校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因此,只有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积极地开展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是培养学生成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二)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
参加社会实践的高职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学生,他们都具有约束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要做好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工作,最终还要通过学生自身来实现。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充分地认识社会实践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利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自我健全意识。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实际上就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化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变,帮助他们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以及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有利于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杨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04).
[2]史俊贤,马涛,宫永纯,王建雅.关于加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07).
[3]吴义太,姜丽.试论大学生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05).
引言
党的十提出的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和国内外电气工程技术进步,为电气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也为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搭建教学平台,保障教学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我校是在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新形势下,本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而确定的首批技术应用型试点本科院校之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产业发展规划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快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步伐,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根据学校定位,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根据学校定位,确定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各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各专业紧紧围绕“立足地方,面向基层,建设有特色有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总结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改革成果,落实学校“立足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型大学”的办学思路,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培养“立足基层用得上、用得好,志在高远闯得出、发展好”的高素质社会化应用型人才。
为此,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研室多次召集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代表、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等参与的专业建设理事会,商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人文修养、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扎实的电磁学理论基础,受过良好的工程训练,了解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及相关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电路、电机与电力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实践能力强,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问题的能力,能在电力的生产、传输、转换、储存和利用等方面适应并服务一线生产、建设和管理需要,能适应我国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在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行业产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着力体现如下原则:
(一)突出应用
把“应用”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定位,以突出应用为主题、主线,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有效满足学生就业、创业或继续深造需求。
(二)强化实践
把实践教学作为深化课堂教学,培养社会化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三)坚持创新
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灵魂。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创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培养方案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四)注重特色
把特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生命线。根据电气工程学科特点,反映社会、市场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探索适合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产教融合发展的模式,面向行业、企业及学生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将专业建设要求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
三、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电气工程专业教研室,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秉承“还实验室于学生”的理念,大力开放实验,促进第二课堂健康开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聘请学生担任实验室助理管理员,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了实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保证学生进入室验室的时间。学生还以实验室为依托成立了一大批科技型社团,形成了“一室一社团”的格局。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开展产品研发制作,完成科技创新课题。“十二五”以来,我院学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50项,其中省级17项,国家级2项。目前“骑客”等社团已走出实验室,注册了公司,进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成为大学生校园创业的典范。
(二)利用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平台,引入企业进驻实验室,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社会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与星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朗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孵化合作企业(目前,这两个企业建在校内,生产运行良好),成立实践教学中心,培养以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面向“中国农谷”的,掌握城市和交通路灯工程、居民用电、工农业生产用变配电技术,掌握光电转换、风电转换、电能储存、电能控制技术和植物生长灯研制等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三)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本专业先后在黄石东贝集团、国家荆门枣山变电站、宜昌三峡电力、中信重工、中重发电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集团等行业领先的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以此为教学平台,开设电气工程专业行业认知实习课程,构建集行业、岗位技能实践、工程项目演练为一体的实训环境,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实现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
(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交互实施,形成了基于企业生产周期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校企双赢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上,把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制定了基于企业生产周期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企业的生产周期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把实习的时间安排在企业生产的旺季。一方面,生产旺季各种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可保证学生的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生产旺季,劳动力需求量大,实习学生成为企业生产的预备队和突击队,协助企业完成生产任务。这种实践教学安排,不仅学生掌握了操作技术,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帮助企业完成了生产任务,企业还为学生的劳动给付了一定报酬,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
(五)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专业与产业对接为目标,加快校企一体化建设;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目标,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目标,完善 “双证书” 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直接与相关专业课程相对接,将职业资格证书应知应会等考核形式与课程考核有机融合。
(六)开展“三段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将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暑假变成人才培养的小学期,形成了“三段式”的暑期学生素质提升方案。第一段在大一暑假,安排学生自主进行社会调查;第二段在大二暑假,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生产劳动或见习;第三段在大三暑假,要求学生分散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到企业 “拜师”,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寻找研究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参考课题,真正实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双导师”制。“三段式”素质提升方案的实施,学生开拓了视野,端正了劳动态度,并积极融入企业开展研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旅游管理 专业 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34-0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迅速腾飞。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这就产生了对大批旅游从业者的需求。不断发展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需要大量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的从业人员,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存在高流失率、高跳槽率等诸多问题,许多毕业生并不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首选就业方向。
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就业心理、企业用人制度、高校培养机制等方面出发,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探索相应解决对策,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 影响旅游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及就业取向
第一,学习成绩及性别因素。有研究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英语能力及性别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整个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中,女性要多于男性。这个特征也增加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中女生的就业难度,许多旅游企业都愿意降低门槛选择男生。而在学习成绩方面,成绩为良好和中等的学生更多地进入旅游业内就业,这说明如果想在旅游行业就业,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第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旅游业是一个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前就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调查分析显示,由于许多高校缺乏相关实践条件,并且在培养方案制定上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许多学生进入企业后并不能达到用人标准。
第三,就业取向。目前来讲,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高转行率、高跳槽率等现象,很大程度上与学生本人的就业取向有关系。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意愿较小。一方面,调查显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调剂的,对专业本身不感兴趣,自然从业兴趣也不大。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对职业发展缺乏理性思考。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与大学生的期待值相差较大,大学生就业及择业时对发展空间相当重视,期待有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并希望在短期内有充分的晋升机会。而如旅行社、酒店和旅游景区企业等旅游企业的劳动强度都比较大,要求毕业生从基层岗位干起,劳动强度大与大学生的期望值反差巨大。而旅游业特点决定了管理者需要基层经验,否则难以做好管理,这就影响了旅游管理学生的就业。
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家庭、社会心理趋向、公众的观念、传播媒介的信息、相关群体等都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高校相继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许多企业及社会相关群体都期待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成为全能型人才,在人才的选择上,缺乏长远的考虑,迫切地想要“实用型”人才,忽略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缺少实践经验,但具有高素质和专业知识及发展潜力。而不少学生家长则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已系统地掌握了旅游管理理论,应从事传统意义上较为体面的旅游局公务员、旅游企业主管等管理岗位。在社会、家庭的影响下,不少旅游专业的本科生有较强的优越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在旅游专业就业时,学生挑单位、挑岗位,企业挑学生的错位现象。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制度
高校的专业培养制度对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就业有很大影响。目前,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注重理论知识,开设的课程很多都脱离实际,很多与市场需求不符。且由于实践课程缺乏等因素,造成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低下。此外,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就业面较窄,仅限于酒店和旅行社两个部门,缺少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二 对策分析
1.加强职业教育,改变就业观念
旅游业在我国还属于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迫切需要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在职业规划中树立职业自豪感,并对从事旅游业的艰苦性和长期性建立理性认识,转变择业观念。
2.改善企业用人机制
从企业角度而言,旅游企业应重视学生谋求发展这一心理。重视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发展上提供适当倾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为人才培养建立理性的、长期的目标,留住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人才。
3.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技能
从高校角度而言,培养模式应努力与市场需求接轨。在课程的设置上,减少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增加实践课程,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为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