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

第1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国家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2010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2010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第2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下午好!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和大家共事多年,大家对我了解甚多,本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今天担任主讲,实为班门弄斧,有不当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如何实施课题研究”。首先,我们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快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读过大师的这句名言,我们作为教师到底需不需要研究,就不言而喻了。现在有一种新的理念:学生得到发展、教师成就自我的双赢理念。以前,社会对教师的奉献精神给予了太多的赞誉,认为教师是“春蚕”、“蜡烛”,表明我们的工作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是消耗型的。新理念则强调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成才”更要“成就自我”,从而实现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学生对我们的期待,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进行研究!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之路。

那么,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研究呢?“课题研究”是我们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课题研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哪些工作?围绕这个题目,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农村学校教科研工作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二是,课题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三是,课题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被神秘化了。认为课题研究是教育专家的事,看起来高深莫测。实质上,我们教师的研究并不同于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是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情况,解决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说到研究的课题,也觉得神秘,其实,我们每一位老师所选的子课题,都要求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实际,来源于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是说,问题即课题。

2、认为教科研是教学以外,额外附加的工作。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多企业曾提出“管理出效益”的口号,到了21世纪,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做到了规范、科学,又提出了“科研出效益”的口号。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靠廉价的劳动力超长的工作时间来赚取利润,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绝大多数是科技密集型的企业,它们靠掌握核心技术占领多数市场份额,赚取大多数利润。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学校,缺乏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学校的管理正逐步规范,“向教科研要质量”正逐步成为我们的意识和工作的理念,因为它确实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科研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3、教学、教研两张皮。我们平时的集体备课、观课议课做的也不少,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很少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致使教学教研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念,二是行动,如能较好解决,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出实效。

二、课题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不可不做,不致繁重。不可不做是指我们要尽力去做,不致繁重是说学校不会给大家过多的任务,以保证正常的教学。课题研究这项工作看起来很麻烦,事很多,其实只要我们写好研究方案,分步实施,在一学期内去完成,任务并不重。

2、化繁为简,化虚为实。我们在研究时,就以身边的问题为课题,研究解决的方法、策略,试图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即可。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要有实效性。

3、立足实践,形成特色。立足课堂、勇于实践、转变观念、形成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

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二是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三是材料收集。

(一)、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般来讲,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题目名称

题目名称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要能画龙点睛般的反映整个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的特征。在确定题目名称时,要着重考虑题目名称与主课题的内容、研究论点之间的关系。一个好的题目名称既可以揭示课题,又可以揭示课题的论点。题目名称一般不宜过长。如《七年级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研究的问题是“七年级数学教学的自学辅导程序教学法”,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2、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

(1)、研究目的、意义的论述。首先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述此研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阐述这部分内容,要认真、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把已有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

3、研究的范围和内容(课题界定)

对研究范围和内容的确定要紧扣课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第二,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第三,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第四、自己所选的子课题与学科组的课题没有关系,子课题的确定存在随意性。第五、研究内容之间缺乏逻辑性。

4、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是课题的支撑。符合一定理论、遵循一定规律的课题才具有科学性,才是有价值的。许多理论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知结构理论等等。许多人把这些理论当作“万能钥匙”,任何一个课题都可以套用。我们应该把与所选课题有直接关系的理论提出来作为课题确立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否则,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就会“远而空”。

5、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进程

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进程都是确保课题研究方案能有序实施的具体保证。要做到详尽、合理。

6、课题研究成果预期及其表现形式

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若对研究成果及其表现形式事先缺乏一个大致的预想,就会使课题研究迷失方向,进入盲目状态。预期时,宁愿将困难考虑多些,目标定得低些。在明确了成果的具体目标后,尽心努力,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地沿着成果目标的既定方向前进。

7、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就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怎么做”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教育实验法

(4)教育经验总结法

(5)行动研究法。

8、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上述几个方面内容,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方案并不是—成不变的。在实施方案中,如果出现了一些预料不到的特殊情况而影响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那就必须迅速及时地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但不管是原订的方案还是修正后的方案,我们都必须坚定不移地遵照执行。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研究方案、根据课题研究方法的要求,开展好各种研究活动。

这些活动具体可以包括:理论学习活动、调查研究活动、反思总结交流活动、专题研讨活动、备课观课议课活动、专题讲座辅导活动、学习考察活动等等。

1、理论学习活动

课题研究之初,一定要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比较科学的认识,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对理论的学习,可以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和主流思想。

2、调查研究活动

调查研究活动是课题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有很多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调查。如“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研究”,需要在调查、掌握了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后,经过分析,才能拿出具体的指导措施。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因课题而异。

3、反思、总结、交流活动

有不少课题,采用的是行动研究的方法。什么是行动研究呢?主要是指以下一些行动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

·制定解决这个问题的行动计划(方案)

·按照计划采取行动,并对行动过程做记录、收集资料

·对有关材料进行整理、概括、总结(进行必要的反思)

·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

·调整后再进行实施

·实施后再进行整理、概括、总结。

这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在行动研究中,反思、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采用其它的研究方法,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操作行为,可以起到总结经验和诊断的作用。

4、专题研讨活动

专题研讨是课题实施中层次比较高的研究活动。

5、备课、观课、议课活动

与本次课题研究配套的“六个一”活动中已有安排,这里要强调一下,这“六个一”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自己所选的子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各教研组对每一位老师所执教的研究课都必须用“课堂观察”的方式进行分析、诊断。

6、专题辅导讲座、学术报告活动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或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疑惑的问题,可以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辅导讲座或学术报告。十月份,我们准备请市教科院的王右军院长来我校讲课,解决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7、学习、参观、考察活动

以上这些活动不是说每项都必须要做,而是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开展活动。只要开展了活动,就要有活动的记录。

(三)课题实施过程中材料的收集

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材料收集,是课题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材料是研究结果的具体体现,是最终得出研究成果,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环节。

课题实施过程中,要收集的材料具体包括以下一些:

1、课题组会议材料,课题实施过程中,开展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的材料;

3、课题实施中的调查提纲、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相关测试的数据等等;

4、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形成的研究论文;

5、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案例、反思、总结材料;

6、课题组成员上研究课的教案,教学设计、说课及课堂观察报告材料;

7、学生方面的相关材料,如活动设计、心得体会、学生成绩、才艺展示、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其中4、5、6是重点。

上述材料最初,可以都是最原始的,没有经过加工、整理、提炼的。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到研究的后期,需要对这些材料做进一步的加工、提炼,提炼后的材料,才是我们最后结题要用的。这里说到了七个方面的材料,有些课题并不是每个方面的材料都需要,我们在研究时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收集所需材料。

我们学校本次的课题研究任务,一是为了完成县教研室、学校自身下达的教研任务,二是为了切实解决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问题。需要老师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以此为课题,将课题带进课堂进行研究,切实解决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达到“以研促教,以教带研”的目的。

前几天,县教研室对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行了检查。在检查的几项中,有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我校没有档次较高的教研成果,而“资市中学”和“五三中学”有。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江陵县年年处于前列,但是教科研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或者说较底的水平,那么我认为我们的学校也是一个缺乏品味的学校。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通过这“六个一”的活动提升我们的科研水平,提升我们的办学品味。本学期我们打算在老师们的专题研究成果中,选一部分推荐给省级、国家级的核心刊物,将老师们的研究课推出江陵县,打造一批马家寨中学真正意义上的名师。

老师们,大屏幕上显示了“激情与梦想”两个词。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两个奢侈的字眼,因为我们大多数已年进中年,青春不在。但是,如果我们因此而缺少了对生活的激情与梦想,那就是我们对自己最大的不公。

第3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一、教材培训实效化

以课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实施使用为契机,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突出培训工作,注意培训的实效,把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在实施时,必须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以管理为保证,以质量为归宿”。忠实地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建设好校本课程,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完整性;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探索课必中的问题,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

规程;加强管理,能把课程理想转变为理想课程,把政策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的习得课程;按规律,扎扎实实抓好质量,使课程改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学骨干的培养,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课改工作研究化,课改研究过程化。

二、教研工作课题化

历史教研活动要立足于为全面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奠定基础,立足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立足于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基于这三方面的认识,寻找历史学科师资状况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开展课题研究,重视经验的提升和规律的总结推广和应用,真正实现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 要求。本学期我们要结合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通过专题和课题研究,来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这样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水平。为使教研工作课题化,我们确立工作目标是:

①继续以苏州市级课题“中学历史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索”研究为抓手,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学校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将课题研究方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

教学时空,增强实践性,力求突出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实效性和示范性。

②针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结合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要求吴江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每人必须确立或参与一项教研教科专题研究,将课题由课题组辐射到全体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来带动本校本组学科教研工作,从而形成校校有课题,教师人人都参与的课题研究的氛围。

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课题化有一个阶段性成果。近几年我市历史教研成果显著,新人辈出。为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准备将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水平的课题成果或教学论文汇编成册,供全体历史教师学习和参考。

三、教研活动专题化

针对以往教研活动存在着弊端和不足,本学期教研活动力求实效性和针对性,每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一个专题,注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改革、实践性课题课程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教研活动专题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学习教育新理论,不管是哪一级的教研活动,教育理论学习是必备内容之一,尤其是现代教学方法、教育名家经验、多媒体网络资料等,要创设学习研究的氛围,引

第4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一、怎样看待中小学教育科研

1. 科研引领是学校形成特色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振兴。”的工作方针。改革创新正是教育科研工作的核心,面对飞速发展的教育现象,站在基础教育的前沿,科研引领始终作为推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课题研究一直是学校形成特色的行动载体,通过改革与创新,不断的强化内涵挖掘,深化着学校各个研究领域。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它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的前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特色学校是学校的特殊性和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具有一般学校共性,又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通过科研引领,能以学校优势为切入点,针对实际,找准开发点,挖掘潜力,开发资源创建学校特色。强化整合,以点带面,形成学校的整体特色;对已经初步形成特色品牌的学校,要将品牌巩固起来,融入学校文化核心,形成特色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树立经久不衰的特色旗帜。

2. 课题研究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科研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老师,必须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接近教育的本质,从而发现教育规律。教师科研的基本定位是研究教育的新规律,追求教育的最大价值,最终让教师成为专家型人才和学术研究者。通过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科研理论的最后实践者、创造者、验证者,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

借助学科教育研究教育科学,以教研拉动科研,以科研带动科研。当前的教育研究,已经从“学科体系”转向“研究体系”和“价值取向”。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小学的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最直接的载体,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成功的保证。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提炼研究成果,用科学的语言叙述研究的实践经验,用经验体现教育研究的特色,发现教育研究的价值。把研究作为通往幸福的道路成长的阶梯,使课题研究成为了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怎样开展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效果越来越明显,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已经被放在突出的地位。对于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而言,主要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先导作用,强化科研促进教育教学进程的加速功能,着力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区域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研究方向是规范科研管理,完善科研体系建设,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深化课题研究,强化过程的真实有效,整体提升研究质量;更新培训模式,提升科研培训的效率,创建优质的研究团队;探索途径策略,注重阶段成果的宣传推广,促进科研成果更加丰富繁荣;加强基地建设,推出学校科研特色,打造名校引领示范品牌;提供信息资源,广泛普及科学研究,推进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 总结提炼,汲取精华,促进成果的转化应用。全面总结和提炼课题研究阶段的优秀成果,对研究的教育思想精华与实践经验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平台,及时推广转化应用。

2. 扎实过程,深入研究,提高课题的特色实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区域主导课题《区域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引领,深入开展全区课题研究工作。结合区域实际,指导基层学校结合校情,构建突出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题研究网络。逐步完善两个研究框架,一是“区域研究――协作研究――校本研究”的研究网络,二是“区域课题――校本课题――小课题”的研究体系。在课题组中开展课案、课例、研讨、学术交流等研究活动。

3. 优化模式,高效培训,形成优质的科研队伍。我们要不断的探索新时期科研培训的新形式、新途径,通过高效培训形成三个有战斗力的教师团队:“全员基准团队,骨干提升团队,名师引领团队”。以全员基础培训为目标,科研骨干培训为重点,发挥兼职教研员、名教师、名校长的带动辐射作用。注重科研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形成科研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校本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学习、工作、研究的一体化,实现培训的高效能。

4. 树立典型,加强建设,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科研基地校的管理与指导,提炼基地校的优秀工作经验,使其向着特色化方向发展,树立区域科研基地典型。

5. 完善机制,构建模式,形成管理的精细规范体系。不断创新科研管理的策略与方法,进一步规范科研工作“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档案管理、评估管理”的管理模式。发挥职能,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强化课题研究的三级管理,力争实行电子、文字档案的双向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性督导评估机制。逐步形成高效的研究、管理、视导与服务的发展机制。

发挥两条管理流程提高科研指导管理水平。一条是组织管理流程:领导小组――教科所――教科研室。另一条是研究管理流程:主攻课题――主打课题――主导课题。双管齐下,分项实施,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6. 搭建平台,拓宽外延,强化信息的交流传播。建立科研管理网站、建立科研名师博客,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前沿工作交流与沟通,提高教育信息的辐射作用;及时传播教育科研信息动向,宣传教育前沿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推广更多的教育教学成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广阔便利的学习空间。

第5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微型课;主备课;有效性

主备课、有效课堂、微型课题等等是近年来教学教研领域内出现的新的词语。这些新词语折射出当今从事教育的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

一、概念介绍

主备课也叫集体备课。

主备课的理论依据是群体动力学理论,它是以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般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同一备课组老师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进度。

由一位老师负责一个章节(或一课)教学内容的备课主讲,并由该老师撰写统一的教案,负责归纳本章(本课)的要点并打印成书面材料,整理编写配套的精练题,以及制作课堂PPT演示文稿。这些资源全组老师共同享受。

当然,其余老师并不是全盘使用主讲老师的案,而是在授课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对统一的教案进行个人修改,并根据本班的学情、教师个人教学习惯、风格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达到符合学生“口味”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课后结合教学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在下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时进行方法、经验的交流。以达到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毋庸置疑,这种备课的效果肯定要高于个体单干的备课,而且培养了老师团结协作精神,打破了过去那种文人相轻、知识技能保守的局面,同时也解放了老师个体的劳动强度和时间长度。

微型课题是广大教师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遭遇的尚无确定对策且又亟待解决的具体的、较为微观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话题。

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用心就会发现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过去看似“神秘”的教育研究,逐渐变得“家常”起来。微型课题是我们老师能完美操持的“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做微型课题,可以让我们教师的教育生活多一些波澜,消除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带来的疲乏和厌倦之感;做微型课题,可以让我们教师的教育思考增几分色彩,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教学生活将会因为我们的不断思考而走向深入,走向开阔;做微型课题,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智慧添些许活性,用智慧的研究带领着孩子们智慧地成长,这是教育的大境界。

“主备课”属于教学上的一种创新,“微型课题”属于科研上的一种变革。二者联系并不紧密。笔者将它们凑合在一块是有其原因的。

笔者从事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担任了多年的初中英语教研组长和学校教导主任,工作的需要就自然而然的跟以上这些教育上“新词语”打起了交道,甚至处成了朋友。先前我们推行并从事主备课活动,开始时教师积极性比较高,后来渐渐的就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备课组有名无实,或只停留在表面的、常规的教学探讨,缺少创新意识;二是有些备课组没有具体的引领者,无法保证备课组活动的质量和力度;三是有些备课组缺乏协作的精神,优秀骨干教师的传带辐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不利于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这些问题的解决得益于我们后来进行的微型课题研究。

笔者借助于教导主任的名分,以微型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主备课活动的有效性。

二、微型课题研究与有效主备课活动的联系

⒈属己

微型课题研究和主备课不是为了建构理论,也不是为了发现规律,而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美好愿望,又包括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成长动机,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姿态,因而具有鲜明的“属己”特征。

⒉真实

微型课题和主备课源于真实的教学问题,比如“怎样用‘自主纠错’的方式提高英语试卷讲评的实效性”“在模块教学中如何实施‘读写整合’策略”“在‘五严’要求下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似乎有些小家子气,无法立项,但是他们恰恰是我们一线教师在主备课活动中遭遇的最为迫切的难题,是常常困扰着教师,影响教师顺利组织教学活动的现实问题,其中的价值与意义也只有教师自己方能真切感受,因此它是真问题。

⒊微观

微型课题和主备课分析的问题着眼于“小”,以“微型”彰显特色,它的切口小,关注的是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点”以及某个细节,并由此层层深入,不断探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达到研究的深度,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涵。由于切口小,一个教师或一个备课组可以同时研究几个问题,能跟具体的教学融为一体,更适合于一线的教师。

⒋及时

一方面,微型课题和主备课探讨的问题生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根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偶发性、情境性,常常是不约而至的,但不加以探讨和研究又会稍纵即逝。另一方面,微型课题在研究的周期上很灵活,比较短,通过备课组共同的努力,一周、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一个课题。很显然,这种短、平、快的研究形态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应对新课程的新型方式。

⒌渐进

微型课题的研究和有效主备课活动需要教师拥有一种平常的心态,一种务实的品质,一种坚持的毅力,一种协作的精神;需要教师加强理论的学习,然后将所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来验证所学理论。因此,微型课题和主备课活动促使教师成长经历着“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渐进过程。唯有如此,才能将真问题,做成真研究;隐性成果成为显性的成长。

三、实践证明微型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主备课的有效性

⒈微型课题研究是有效主备课的“发动机”。

倡导教师以微型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主备课,不仅在乎他们通过主备课研究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更要看重作为一种日常的、个人化或小组化的研究方式是否把备课组同仁带入到一种研究的状态,养成一种研究、思考的习惯,使教学不再是一种机械的、重复的、辛苦的劳动。同时,通过微型课题的研究,树立教师课题意识,促使教师自觉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最新书籍,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有效主备课提供原动力,改变那种备课组没有专业引领者而缺乏创新和力度的现象。目前非常适合初中英语教师阅读的两本教学研究杂志《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本两本杂志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

⒉微型课题研究是有效主备课的“凝聚剂”。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面临着不断涌现的问题和挑战,有的问题因为教师的教学习惯、专业视野局限,习以为常,视而不见。有的问题虽然被察觉到了,但是不知何从下手,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有的问题,虽然找到了他山之石,却不可攻此山之玉。主备课的有效性体现在以微型课题研究为抓手,凝聚备课组集体智慧,共同破解教学中的难题。微型课题研究可以促进备课组教学实践诊断能力,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⒊微型课题研究是有效主备课的“催熟剂”。

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这是微型课题的特点,同时也是有效主备课的特点之一。一般年轻的教师上完课就完事,不作结课处理,缺少教学反思。优秀的教师上完课都做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找出教学的闪光点和问题。在主备课时,这些亮点成了年轻的教师学习榜样,这些问题成了年轻教师值得注意的地方。年轻的教师通过主备课这个平台,学习他人之长,克己之短,在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引领之下,能够迅速成长。另外,骨干教师带领全组同仁,共同持续反思教学行为,今天得出一个经验,明天找到一个规律,这样就能得到一个较为肯定的结果,并将这个结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备课组共同将这个较为肯定的结果书面化,文本化,那么就成了全组同志一阶段修炼的正果,实现教学和研究最佳融合。

第6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关于课题的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 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 批准的选题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 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 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 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 这个课题就无法很 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 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 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 注) 、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

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 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 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

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

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如 何或分工是否得当

;5、资料准备如何;

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

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 需的其他条件;

第7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一、课题由来

1.基于孩子有个性的自主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下文同)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些现代的儿童观剖析至我们教育实践中就是指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有了自主精神的人遇事有主见,工作有主动性、积极性、责任心。自主性强的幼儿,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得到发展,一旦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得到提高,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基于教师在科研中成长提高。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中心幼儿园(简称我园,下文同)是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近几年来,我园十分重视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外出培训,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不断转变,加上担任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班主任,工作踏实,事业心强,在和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非常善于观察,了解孩子。

因为这两个基于,我园课题组决定进行“活动中幼儿自主性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期望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真正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我们期望通过课题研究,让幼儿成为自信、独立、主动,富有创新的人,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理论支撑

1.陈鹤琴主张通过开展社会活动,科学活动和文学艺术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以“分组学习,共同研究”的方式“让儿童教儿童”,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在自由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创造才能。

2.陈鹤琴认为:确立科学的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的前提条件;开展游戏活动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课堂;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是儿童教育的中心任务;注重直接经验,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3.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这四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儿童不断发展。他从强调儿童具有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而强调儿童的主动性。

4.自主性创新是幼儿的一种天赋人性,是幼儿的一种天赋人力,是幼儿的一种天赋人权。

5.儿童发展是儿童自我主动构建的,儿童是发展的主体。主体教育观是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观,要把儿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自主又是不断发展的客体。

三、研究内容

第一,努力探索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组织模式,在生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尊重幼儿的意见发表权和决策参与权;第二,在学习活动中要相信、赏识、关注幼儿的需要,还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在发现、探索、操作、体验中进行创新学习。

四、研究措施与点滴收获

1.领导重视,确保课题研究有序展开。我园在确立课题之初就构建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园长负责全面实施,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总务后勤有力保障的格局,确保了课题研究的有序实施。确立了这一课题以后,我们正副园长亲自全面参与,在各班教师深入学习并理解课题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组织教师讨论并制定子课题,第一阶段确立了两个中班为跟踪对象;第二阶段,我们根据研究的需求又分别扩展了小(一)班和大(一)班为跟踪对象,这样真正形成了以课题领导小组为核心,子课题组、年级组为载体的组织网络,从而使课题研究有序展开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2.学为先导,找准课题研究切入点。课题研究的深入与有效实施需要先进理念、科学理论、教学理论以及纲要性文件做向导,做支撑。自课题开展以来,我们抓紧、抓实学习,从不放松。

(1)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在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时,我们有针对性地为教师精心选择与课题有关,与教师的成长有关的文章。为让教师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既学理论性的文章,又学经验性的文章,如:在组织教师学习“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后,又组织教师学习了《自主性能力培养的误区》、《主题生成中教师的策略》、《记录是老师的好帮手》等操作性较强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教师们产生了共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能力,必须从改革幼儿园的课程模式入手,同时还必须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此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有了新的转变,对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身份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2)学习形式多样化。首先,以个人学习为基础。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接受新理念,用新知武装自己,我们提出“看书做笔记,写摘记”。我们做到领导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每人每学年至少完成了5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其次,以集体学习为纽带。我们坚持做到讨论在前,学习在后,即让教师谈谈上次学习后的感悟和认识,再学习新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反思性的学习,深化了理论思想与内涵。每一次以课题为中介的项目学习,我们围绕研究课题,阅读资料,收集信息,交流信息,不断丰富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再次,以多渠道学习为依托。我们采取专家辅导与内部挖掘相结合,分别邀请市教科所、区教研室专家来园作专题讲座,同时我们派一些教学骨干赴上海等地学习,主动参加园际间的研讨会,回来后传递、分析、吸纳兄弟园的创新举措,不断完善自己。此外,我们十分注重内部挖潜,让骨干教师为大家作专题讲座。实践证明,学习是课题研究的需求,是教师成长的需求。接受了新理念的教师比以前会思考,也爱思考了。

3.结合园情,探索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新的课程观。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确立新的课程观很重要。刚开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仍习惯于把各种教材内容大拼盘,按预设的计划依样画葫芦地实施,这样孩子成了施教的对象,孩子的学习成了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失去了许多学习的主动权。记得反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求,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多尔的观点,使我们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对课程的内涵赋予了新的诠释:课程可以追随孩子的经验与生活,课程可以由师生共同来建构。

(2)改革教学制度。①改革一日活动的安排。我们把原来点状的一日活动的作息制度安排成块状,中班由原来的二课一游改成一课一游,以便还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和探索空间。②改革教学计划的制订。我们不再制定固定不变的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选择的自留给教师,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求,可以由教师预设,也可在活动中由幼儿自主生成。

(3)拓展本土化的教育资源。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虽然办园条件和其他城区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园内有大片的菜园地,周围有广阔的田野。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商议如何利用身边资源来开展课题活动时,大家一致认为应体现我们农村幼儿园的特色,于是,我们把菜园地改为种植园地,并在旁边建起了饲养角,让孩子们亲自去种植,亲自去喂养小动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孩子们自己从家中带来了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他们自己翻土、挖小坑、撒种子、浇水,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虽然种得不够整齐,由于是自己种植的,孩子们不仅勤于观察,乐于观察,而且观察时特别专注。对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甚至长了几片叶子,开了几朵什么样的花他们都能认真地用自己的符号记录下来。早晨来园后,中午散步时,孩子们忘不了去看一看自己的园地。播种、浇水、施肥、收获,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还使他们懂得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在这一系列的种植过程中,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科学探究精神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纲要》中所蕴涵的新理念。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为孩子们主动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向孩子们展示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内容,这是我园本土化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又一举措。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我们注意随着季节的变化带孩子们感知家乡千姿百态的景象。春天,带孩子们观赏桃花、柳树、小草、小花,感受春的气息;夏天,带孩子们去池塘边戏水,到草丛中捕捉昆虫,感受夏的乐趣;秋天,带孩子们参观丰收的田野,感受秋的喜悦;冬天,带孩子们赏雪景、打雪仗,感受冬的诗意。孩子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时,他们睁大求知的眼睛,给观察到的物体赋予生命,他们能看懂小池塘的心情,能与昆虫为伴,能和小草、小花交谈。在大自然中,不仅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也开阔了幼儿的思想和心灵。

3.通过研究,重新认识了孩子。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为了查找汽车的资料,孩子们有的到书店买有关汽车的图书或图片,有的在父母的帮助下从电脑上下载汽车的资料,有的带来各种玩具汽车等,最后,不仅在区角建成了一个汽车超市,而且“发明”了十余种汽车。那段时间,孩子们简直成了汽车迷,在回家的路上,在参观的途中,他们看到汽车或惊喜地叫出车名,或研究那是什么车。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往往是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上获得的,并不是依靠我们一两节集体活动能实现的,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打破单一性和封闭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充分地开放,在内容与方式上充分地多元化,才能使幼儿尽兴地探索,尽情地活动。以往,开展“春天在哪里”的活动,大多是教师在教室里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教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如今,幼儿探索的天地扩大了,探索的内容丰富了。孩子们可以在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们身上找春天,在校园里,在家里,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孩子们看到了花儿开了,绿叶子长出来了,小河解冻了,燕子飞回来了……他们把春天带进了教室,他们用五彩的笔留住了春天,他们品尝到了春天在鲜美的马兰头上……这一主题活动给幼儿带来了知识之外的更多经验。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有学习的需要,更有学习的潜能。一旦幼儿的兴趣得到激发,他们的各种潜能就能开发。他们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幼儿具有初步的统计、归类的能力,他们能按自己的逻辑来分类,他们把植物的叶分成“光的和毛的”,“大的和小的”,“厚的和薄的”……他们把植物的根分成“可以吃的和不可以吃的”,“长胡须的和长胡须的”。幼儿具有丰富的表征能力,例如:为了制造飞机,孩子们或用纸折,或用雪花片插,或用橡皮泥捏,或用笔画,他们创造了许多充满稚气而又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幼儿具有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能力。他们在讨论种子怎样长大时,经过实践他们把原先单一的答案进行分析概括出:种子长大需要泥土、阳光,需要浇水、施肥、但不需要天天晴天,也不要天天下雨。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真正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应重点树立幼儿在教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1)要相信幼儿。要相信幼儿总会对自己运用的独特方式讲出充分的理由,要支持幼儿自由地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探究,自由地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去表达,相信:如果在这样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里,孩子们会发现与学得更多的。

(2)要学会赏识孩子。幼儿的成长有自己的发展步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发展方式,教师应支持与尊重幼儿。教师要学会赏识幼儿,尽可能地与幼儿经常对话,分享他们的快乐、失望与困惑。只有在这样宽松的情境中,幼儿才能拓宽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的个性。

(3)要鼓励幼儿试一试。在幼儿有探究某一事物的兴趣时,教师应根据他们的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提供探索的机会,因为幼儿在被自己的问题推动和激发时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尽量不要说“不对!”或急于纠正“是这样做的!”,应尽量鼓励幼儿“试一试”。当然,幼儿在反复尝试失败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帮助幼儿缩短认知的过程,这样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我们的困惑

1.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我们现在的研究方式比较单一,从而使孩子的自主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课题组的教师虽已学习了较多的关于课题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常常不能用新知指导教学实践。

第8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教师观念 科研 有效 激励

新《纲要》要求教师从“教书匠型”转变为“专家型”。倡导教师要善于转换角色,在活动中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在工作中教师还必须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以往我们教师对科研工作认识不足,一提到研究,就有如下片面的认识:①把研究视为专家、学者专利,认为与我们第一线教师无关。②认为研究要遵循严格程序,是科研机构所为。③搞教育科研无非是发表几篇论文,为了评定职称。因此教师对“研究”望而生畏,不了解教育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贯彻实施新《纲要》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明确开展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自身的实践行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研究的实践者,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勇于探究,积极反思,把科研工作看作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对待。园领导作为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创造学习的机会,采用多渠道多形式让教师参加科研研讨,开拓他们的视野。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科研意识,让教师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洪流中,鼓励教师把搞好科研工作看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做到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立足实际定课题,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课题就是问题,就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去认识、去解决的问题。选题既是科研的起点,又是科研成败的关键。整个科研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题的选择应考虑以下两方面:其一,课题要有实践意义。即所研究的课题应使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发展和幼教质量的提高,如发现本园教师角色游戏开展较弱这一问题,为提高角色游戏开展的时效性,我们可以确定“在角色游戏中提高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其二,课题要立足于本园的实际,课题与课改相结合,如“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性研究”。即从自己幼儿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课改进行研究。但是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所研究的课题未必是从本园实际出发,园领导大多是根据上级行政或教研部门下达的课题,让教师进行对号入座;有的园选择课题是紧跟潮流,赶时髦;有的园选择课题是围着立项转,这些状况亟待改变。园领导应树立“课题必须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的观点,立足本园实际,结合课改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有意义,才能促进课改的进程。如:调查发现本园小班幼儿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较差,从而确定“小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二、重视指导与管理 ,做好总结与推广

重视课题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工作,是科研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园领导必须重视每一阶段的指导与管理,做好总结与推广工作是让课题成果得推广、运用与提升的保障,更让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得到保护,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首先,要指导教师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蓝图,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依据。它的制定避免了研究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因此,在撰写开题报告前园领导应成立中心课题组,要形成以园长为总管,以分管园长为主管,以课题组组长为带头实施,教师具体参与的管理模式。

其次,应重视中期过程的指导。中期过程重在抓课题的落实,引导教师依据科研计划稳步开展。在实施过程应做好如下的管理与指导:①不能随意更改措施,不能降低目标要求,探讨可行的方案以期保证方案的落实。②要有时间的保证和资金上的支持,并定期了解实施过程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针对问题给予指导。③指导教师及时收集信息,积累资料,建立科研活动资料档案,力求做到资料积累过程的规范化。④重视课题阶段成果的汇报交流,定期开展科研观摩研讨活动,并展示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如:开题报告、实施方案、优秀活动设计、活动照片、测试数据、案例小结等,通过交流学习,大家取长补短,促进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三、结题阶段注重验收、评价

结题阶段是科研工作进入,也是科研成果的收获时节。此时,园领导应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充分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统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评价。验收评价时应注意克服教师为交稿而仓促撰稿的错误做法,并请专家、主管领导等开论证会,让大家质疑、讨论或答辩,收集意见后再进一步进行修改,写出正式的论文,以便推广交流。搞好结题验收、评价工作,有利于教师认识自身的生命价值与创造价值,让教师在劳动付出的过程中体验收获,体验创新的欢乐,使教师保持积极、主动并以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进行不断的反思、探索与研究。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积极性

幼儿园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才能使幼儿园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因此,园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及时肯定教师的劳动价值,建立多种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1.阶段成果汇编。园领导应在每学年末,及时对本园教师在开展科研过程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如:活动设计、研究报告、论文等进行归类汇编,以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同时也为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提供论文交流的依据。

第9篇:劳动实践课题研究范文

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开发社区资源。

一是与生活区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某些机构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与青少年校内实践基地挂钩,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

二、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在时间安排上,我校主要利用双休日的弹性安排和每周2课时研究性学习时间的固定安排相结合,尽量体现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在选题上,我们提出“三要”。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本校实际;课题范围要小,切入口要小;要可操作,易结题。例如:《我们的学校》《请到我家来做客》《访问居委会》《从学校周围看身边的污染》《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的调查与研究》《我和神舟一起飞》等课题的确定,都是贯彻了这样的原则,在操作性方面占了优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以班级或小组专题性研究为基础,逐步走向打破班级、同一年级以相同或同类兴趣为基础编成活动小组,主要以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探究为基本形式有序开展活动。

基于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我校倡导学生把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例如,五年级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确立了《小学生的近视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性课题,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他们到因特网、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尽管有关近视成因的资料不是很多,但却获得了许许多多有环保、绿色种植方面的资料和知识。这些同学说:“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我们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六年级一班开展的《我与神舟一起飞》活动,他们不仅了解了“神六”的外形、特点、构造等,还进行了模拟发射、设计飞船等环节,通过一系列的环节,学生对宇航知识都有了深刻的了解。我校是体育传统学校,特别是排球,更是我校的一大亮点,五年级一班举行的《趣味排球》更是有意思,吸引了很多人。活动中,不仅有知识更有有趣的活动,可以说,整个活动是集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这个活动还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

目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立了多个研究课题,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进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可贵的是,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课题自己定、方案自己写,学生们自动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领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了;自主活动、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学生的自主性被唤醒了,创造性被激活了,还培养了他们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三、劳动技术教育常抓不懈,形成常规。

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以课堂教学与兴趣活动为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劳动技术方面,我校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提高劳动能力”为目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展开《从学校周围看身边的污染活动》。同学们通过看、查、问、访、写等活动,知道了学校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特别是学校门口小店多,一到下午放学更是摆满了小摊子,很多学生在小摊子上买东西吃,一次性的碗筷随处可见,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通过活动,很多同学都表示以后坚决不在摊子上吃东西,还说要做好其他同学的工作,为学校的卫生做点有益的事情。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要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综合知识与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