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字的文学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方语言是抽象的符号,它只是对应性地表意;汉语是带有浓郁生活气息与形象特征的语言,它独特地具有一种“象”的思维。汉语不同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在于言意之间有一个“象”。汉语的这种特点在诗歌意象的创作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它是将象、意、言三者黏合,从而生成饶有意味的艺术画面。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语言与天道、人性、事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带有丰富的人文意蕴。语文教育作为民族母语的教育,不能不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不能不关注汉语言文字的文化特色。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汉语音美、形美、意美。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凭借语言意象营造一种境界,这种艺术境界一方面是意的象化,一方面是象的意化。立象通意,意因象显,意生象外。文学艺术借助语言符号创造形象,生成言、象、意交织融合的意象,由可见的物象图式去捕捉不可见的天地造化,这是中国文学艺术最为显著的审美特征。
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天地里,作者、作品、读者相互映照,相互回应,从而构成反器化、非工具化的审美意境。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言”“象”不是外在的器具,它有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审美内涵。“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语文教学要努力挖掘文本言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渗透审美的教育。语文教学要扣住汉语的审美特点,体现人文价值的追求。
语言诚然是工具,是表达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但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它拥有内在的人文价值,担有更多的文化使命。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它不像其他工具那样与对象相分离。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家园。人作为符号的动物,是语言的存在。语言与人,既是二元对立的,又是具身统一的。人们在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时,着眼点在于Z言外在的效用和内在的逻辑建构。然而,如果抽掉语言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倾向,那么,语言就成为没有生命活力和意义的一堆结构化的符号。
晚清政府将语文独立设科,语言文字的改革旨在“统一语言”,做到“言文一致”,使语文教学科学化。然而,这种简单比附西方,把语言仅看作是声音的纪录,对书写语言作工具论的理解,造成文史哲的分离。改文言文为白话文只是着眼外在的便捷,而没有渗透到作者与读者的内心。与此相应的是,语文教学忽略母语文化对学生的涵育,将它仅仅理解为工具性应用能力的培养。
【成语名字】阳春白雪
【汉语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成语解释】
“阳春白雪”是较为深奥难懂的音乐。相对于通俗音乐而言。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后亦用“阳春白雪”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
【成语典故】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据《文选.卷四五.对问》引)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 弥高,其和弥寡。……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成语注解】
1、 郢:地名,春秋时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
2、 下里巴人:此指通俗的歌曲。见“下里巴人”。
3、 属:跟随。
4、 和:声音相应,这里指唱和的意思。
5、 阳阿薤露:此指介于高雅及通俗间的歌曲。
6、 阳春白雪:此指高雅的歌曲。
7、 引商:加长商音。
8、 刻羽:削减羽音。
9、 流征:为征音的流转变化。
10、 弥:更加。
【成语用法】
文/观鹅会意
不论绘画、书法艺术,戏剧、表演艺术,服装、摄影艺术,音乐、文学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作品,创作作品都需要有欣赏能力之人。落笔文题时,鄙人首先脑海里映现出来的是“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因为这个例子恰好适合两者的关系的论述。
俞伯牙在春秋时期任晋国的上大夫时,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他乘船来到了武汉汉阳江口。遇风浪太大只能停泊在岸边避风。进入傍晚风停月明恰逢中秋,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命童子拿出随身携带之琴,趁着月儿专心致志弹了起来。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俞伯牙突然心头一惊手下用力不稳,“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凭感觉他知道有高人在听他弹琴。猛然看到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一个人。俞伯牙正在猜来人,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之人,回家较晚,走到这里听到先生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望去,在那人身旁果然放着一担柴,俞伯牙心里琢磨:一个打柴之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音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我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过望,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俞伯牙心中不禁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面的琴音,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便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次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伯牙四处打听子期的下落,有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流着眼泪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也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后人在他们相遇的武汉汉阳江口,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现在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看来欣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欣赏知识领域的掌握程度。欣赏绘画艺术你必须知其中国画、西洋画的区别,它的发展历史和绘画特点,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形神兼备”艺术,西洋画是用光为主要造型手段。;了解西洋画的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抽象派等,以及中国画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历史风俗画的绘画技巧和绘画代表。
欣赏书法艺术你必须知其汉字的发展历史,掌握篆、隶、楷、草的字体特点和代表人物,欣赏者应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启功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书法家必须是一个文学家,一个文学家未必是一个书法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名言。意思是你对众多的剑器有鉴赏的经历,自然就能辨识其优劣;你会弹奏多种曲调也就懂得了音律。书法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你不了解它的基本规律以及发展也就无从给以准确的评价和欣赏,不然的话你就难以欣赏到书法作品中精、气、神之美。
欣赏戏剧、舞蹈表演艺术术你必须知其种类,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梆子、晋剧、二人台、二人转、秦腔、昆曲、黄梅戏、沪剧、豫剧、川剧、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等等剧种的艺术特点,“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京剧的什么行当,以及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扮演者在抒情、叙事唱腔时吐字清晰为佳,一招一式表演到位为上。舞蹈分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踢踏舞等,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欣赏者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去体验舞蹈的美感和其中的丰富情感,为舞蹈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引起内心震颤,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共鸣。
欣赏摄影艺术你必须知其构成摄影画面形象的条件,了解光学原理,线条,形状,影调,色彩等视觉元素,掌握摄影艺术的特点。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给观赏者一种艺术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人类进步的特征。不论是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新闻摄影或各种专题摄影,都离不开摄影者和欣赏摄影作品者思想认同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欣赏音乐艺术你必须知其乐理知识。一类人听音乐只求悦耳,只是知觉的欣赏;一类人听了之后,则能唤起自己的喜怒哀乐,算是情感的欣赏;一类人探求乐曲的结构主题变化,以及作者技巧的运用,那就是高尚者的理智欣赏。
欣赏雕塑艺术你必须了解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分为木雕、石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等。鄙人感觉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地方,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来的雕塑精品。现代雕塑艺术它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如纪念性雕塑它不外乎同时是装饰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基础
语文教学与别的学科(例如数、理、化)是很不同的,它有自身的特点。从教学内容上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词赋,万紫千红。从教学形式上看,听说读写,全面训练,课堂内外,不拘一格。语文的内容与形式如此多彩,展示在语文教师面前的应当是一片广阔的天空,也决定了它是一门艺术特质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是语文美育的一面大旗。在中外文学史、艺术史上,文学与艺术互相阐发现象是常见的,多种多样的。这些文学与艺术相互阐发下的共同的知识点、交叉处和结合部,都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艺术教育渗透提供了有机切入点。
二、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艺术教育
1.语文教学与绘画艺术
中国古代有诗画同源之说。特别是题画诗的兴起,显然是派生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在讲解这些诗作时,展示被题诗的画,就大大有助于对诗的理解,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王冕的《墨梅》等。课本的插图,加上书前彩页中的图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可以以图导文,从而激发学生的情趣,通过文图的衔接点让学生拓开思路,获取新知识。可以以文带图,引导学生由文字意境进入绘画图景,再回到文字中以加深理解。学生都有好几年的绘画训练积累,也可以沿文设图,让学生在课文教学前给课文配上插图,这样将绘画引入教学,进行美的训练,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很好预习。另外,网络的普及为教师找到吻合课文内容的写意画提供可能,这些画能直观地展示出特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他们的审美体验。
中国许多美丽的绘画典故都是启发想象的精典。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等。联想和想象是学语文的重要能力。所以也可以借想象成图。高明的作者在描写事物时,常常会借助色彩来传达内心的感受。譬如《药》的结尾的景物描写,作者运用的是一连串的冷色调:两顶“花白的头发”、“几朵青白的零星的小花”、“支支直立的枯草”、“铁铸一般的乌鸦”,即使有一点暖色,也被淹没在冷色之中:“一个破旧的朱漆圆蓝,外挂一串钱锭”……显然,要充分理解作者借这阴冷的色调达到烘托悲剧氛围的创作意图,就必须引导学生去感受色彩的审美意味,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
2.语文教学与声乐艺术
声乐艺术是以声音和音乐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包括音乐、朗诵、演讲等。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披文入情,以情动人,增强感染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审美愉悦,一种心灵共鸣,是教学过程渗透声乐艺术所能达到的良好效果。
努力把握课文内容的精髓,选择最能为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放入最恰当的地方。如以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配合《荷塘月色》的重点段落,用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乐曲配合《聊斋志异》的有关课文,以贝多芬的《命运》导入《我与地坛》,用歌曲《长城长》导入《内蒙访古》……学生走进教室就自然进入学习情境,优美的各具风格的音乐使他们惊喜、陶醉、激动、亢奋。
汉语言文字既是表义文字,又是表音文字。教材精选的诗词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自然;散文词汇丰富,修辞巧妙,句法灵活;古文骈散交错,语言节奏富于变化;……这些课文给人以语言的音乐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朗读,读出字句的音乐节奏,读出文段的情感色调。出色的朗读能诱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从中因声见形,凭声见情,走入作品之境。所以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并把它称为“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音乐和朗读还可以结合起来。配乐朗诵,易于诱发联想和想象,创造特殊的情感氛围,形成美的意境。有些古诗被谱成相应的曲调,可以以唱带读,以唱促读,强调自身显示出来的感情氛围来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
利用课文中有限的几篇演讲词,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结合单元知识中关于演讲稿与演讲技巧的知识短文,指导学生进行演讲训练,又是一种声乐艺术渗透。
3.语文教学与戏剧艺术
语文教材中有中国古代戏曲和现当代戏剧的传统篇目,如《窦娥冤》、《雷雨》等,又新增加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等西方传统戏剧作品和《等待戈多》等西方现代戏剧作品。教材的编审者将戏剧单元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传统的语文课把中国戏曲的独特个性,中西戏剧的不同观念,西方荒诞派戏剧的特点等都淹没在诸如思想内容、人物性格等分析中,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戏剧艺术的宝贵启蒙,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初步知晓戏剧奥妙并对此产生兴趣的未来观众和演员,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提出的富有价值且饶有兴趣的课题。
如可从不同的戏剧手段入手,最后归结出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各自不同的美学原则。西方人对戏剧理解为对现实的摹仿,追求对生活的再现,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求真;中国人对戏剧理解为对现实的模拟,追求对生活的表现,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求美。悲剧《窦娥冤》的喜剧性结局就是一个证明。
教材中的戏剧节选,本身就是剧本。还有,教材中的小说大多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和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小说改编成课本剧。这些都可让学生表演。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戏剧演出的实践,既能感受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美的丰富内涵,又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
4.语文教学与影视艺术、书法艺术、建筑艺术
在课文教学中适当渗透影视艺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讲解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节选篇目时,可结合观看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相关片段。在学习《蜀道难》时,可让学生作摄影师,看看哪里用长镜头,哪里用特写,能更好表现作品的主题,让学生体会用文字展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还可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当前电影进行影评训练,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敏感性,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感受了生活,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
汉字是通过不同的笔画组合相区别的,横直竖平、准确点画是写好汉字的基本要求。从审美角度讲,每个汉字就是由笔画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成的一幅完美的图画。在汉字书写教学课中,要对学生在字体结构的整体摆布、间架构建等方面提出明确规范的要求,并介绍各个书法流派的艺术特色。在涉及古今汉字演变的情况时,还可以渗透一点古文化教育,把书法艺术与弘扬中华民族古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另外,教师漂亮的粉笔字,批改作业时的硬笔字,也能充分展现汉字线条造型,结构的规范,引起学生视觉上的直观审美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结合作家笔下的中外建筑,介绍中外建筑的艺术名作,使学生受到建筑美的熏陶。如雨果对巴黎圣母院的精细描绘,如《诗经》中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歌吟。在说明文《故宫博物院》中,可突出设计者的帝王权力思想,在《苏州园林》中可突出设计者的处处入画的自然之趣。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随着电化教学的普及和推广,教师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网络等,在教学中进行艺术渗透。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突破时空,扩大容量,增强教材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可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随时可以感受美的形象,接受到艺术的熏陶。
“境界”一词源于佛教,佛教所言的“境界”是:“人的六根及其所对之对象,对象可以称为法、尘、色、相、意,也可称为境。在这些名号之中,境是最虚灵的一个。作为人心的刹那逗留之地,它指心灵的某种非理性的状态,是直观或直觉。”[1]以空为首,让心境处于“空”的状态,排除杂念,在一刹那间得到顿悟,达到审美的精神境界,是对对象纯粹的直观。
境界之“境”与 “界”都是界域的意思,二者无甚分别。
但是意境之“意”与“境”的差异是巨大的。“意”乃人的主观情感的体验、体悟。“境”乃客观物境,是客观外物的具体或者抽象的存在。“意”与“境”的结合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意境是“意”与“物象”结合的最高状态,而不同于简单的意象叠加。意与象的结合构成含义丰富的意象,意象的集合体浑然同一的状态构成意义深远的意境。
境界与意境分属不同的领域,存在着变化和差异。境界注重“空”,注重“直觉”、“直观”。意境则注重意象的集合与整体体验,是对物象群的整体把握。由此产生了第二个问题:意境是由意象发展而来,还是由禅宗发展而来?
二、意境说发微
《禅宗美学》认为“境界和意境作为美学史的概念,应该在禅宗起来以后,唐代才告成立。禅宗境界对精神生活的意义在于通过感性去‘证’和‘悟’精神本体。”[2]关于禅宗进入中国与“境”的产生年代并不能说明孰先孰后的关系问题。“境”这一概念的提出确实产生于唐代,但是“境”是否产生于佛教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境”这一概念产生于佛教,但是“境”作为审美范畴却未必产生于佛教。要将概念与意义区分开来。“境”作为概念的提出只是人类对其符号化的产物。在事物概念出现之前它的意义已经存在了。如果撇开中国先秦时期出现的“意象”论去谈论“意境”,恐怕只能是空中楼阁。不错“境”的产生吸取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如刹那,直觉等思想,但是“意境”是否就是佛教之思想呢?所以境界和意境不能等同,它们分属不同的领域。
“意境”的产生得益于“意象”,中国先秦关于言、象、意的阐述多不胜举。“意”乃人的主观情感、思想,“象”则是客观物象,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外物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意象。在诗歌中产生了以物象代情感的意象模式。意象与意象之间构成了意象群,但并没有达到“意境”。只有意象之间处于和谐统一的整体之中,给人以整体直观的审美愉悦时,才能达到“意境”的状态。意境产生于意象,并以意象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经典范畴。而“意境”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唐以后“意境”的发展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就诗歌而言,以王维为代表的禅理诗就颇具特色。禅宗对“意境”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就“意境”的根源来说,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禅宗。
“境界”是佛教的产物,它强调直观、直觉的审美状态,这是值得肯定的,是佛教产生之后对美学的巨大贡献。“境界”与“意境”仍处于不同的领域。前者作为心理状态而存在,后者则是作为审美范畴为人们所把握。
概念的提出依赖于人类的语言,而语言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符号。我们研究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概念提出的时间,以此来划分某些问题的界线,如果仅限于符号上的束缚,我们很难看清问题的本质。“境”这一语言符号出现在唐代,不等于唐代之前没有“境”的作品。唐代提出“境”是人们对先前作品和当下作品提出的新的审美批评标准。事实发生在前,概念提出在后。“境”的概念在唐代的提出,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从创造和接受两方面都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影响,这一点不容泯灭。但不能仅因为佛教对这一概念的提出起到促进作用,就把“意境”的本源归根于佛教,这是不妥帖的。
我们把意境的源头归于意象,“象”在古典美学中的地位也是非凡的,而在佛学中常提及“相”,它与 “意象”之“象”有什么关系呢?
三、“象”与“相”
“象”与“相”作为汉字符号而存在,使用于不同的文化领域。“相”《说文》:“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於木。”从汉字的本义来看,“相”关注的是事物客观存在的表象,而且要通过表象来关注其本质或规律。是求真的过程,是一种“理性思维”的体现。如“相貌”、“相同”。“相”所蕴含的是客观事物的现实存在,人们在考察外物时是理性的选择。
【论文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要在语言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文化教育,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除了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有针对性地学习本地的地域文化,也要有意识地学习世界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次,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才有利于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相生相伴。文化与语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承载文化内容,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有效地传播文化,使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和谐统一,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语言的学习,决不可能脱离文化,因为语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其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语言知识,必然承载传播文化的使命,除了具备丰富扎实的汉语言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周易》“贵卦象传”,其文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出现了“文化”一词:“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从此以后,“文化”一词使用频率和范围渐增,大致都沿着“以文教化”的意思。现在,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现象十分复杂,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科学、技术、理论、谬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文字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至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角色地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可见文化涉及范围之广、包含内容之丰富。
文化的诸现象,可以有多种分类。如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关系文化、心态文化等。面对如此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除了思想上充分认识文化传播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外,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切实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水平,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首先,应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传统是指历史传承下来的具有根本性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通过传统,社会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能得以保存和发展。这里,需要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两个概念加以区别:所谓文化传统是指历史上形成并为后人所承袭下来的思想意识中的东西,诸如精神、心态、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隐形的软文化;所谓传统文化则是指历史上由人类创造的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诸如建筑、器物、典章制度、文学艺术、文物古迹和风物特产等显形的硬文化。对文化传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对传统文化则只能保护、珍爱并使之传承下去。经历了数千年的薪火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已十分繁富,而这些内容,对外国人来说,都是极富吸引力的,拿最基本的汉字来说,汉字本身就有十分丰富的文化积淀。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不是用字母和符号来记录汉语语音,而是用几万个符号(基本符号和由基本符号组成的合体符号)来表示单音节的词或词素。因此汉字与英、法、俄、西班牙等拼音文字相比,显得更有趣。留学生普遍反映汉字难写、难记、难认,但如果教师教学时能将关于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表意特点、汉字的形体特点等相关内容有机地融人进去,就可以使学习者体会到汉字与其本国文字之不同,领略学习汉字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除了汉字的学习,对外汉语教学中有许多内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联系。例如,有的学生会问“农历”是怎么回事?“农历”与“公历”有什么不同?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为什么会有“甲午年”、“庚辰年”、“丙寅年”等等不同的说法?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给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即通常所说的“阴历”,是相传创始于夏代的一种历法。这种历法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制定的。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或355天。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纪年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因而有“甲午年”、“庚辰年”、“丙寅年”等等。对这些中国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该也必须掌握。对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多加学习和研究,并融会贯通。
其次,应有针对性地学习本地的地域文化。留学生到国内来学习汉语,通常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都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又各有特色。教师应对本地的历史文化有相应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相关问题时才可能从容应对。如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具有浓郁凉山特色的彝族文化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凉山也是古朴久远的民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让历史奇特地定格在多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奴隶社会、农奴社会、封建社会等历史痕迹,沉淀了极其丰厚、风情独特、极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有风情独特的彝族火把节、古老的彝族文字、神秘奇特的毕摩(原始宗教)文化;有被誉为“母系氏族社会最后一块活化石”的神秘而唯一的沪沽湖摩梭风情和社会遗风;还有“香巴拉”神秘领地为主要载体的藏传佛教文化—“旭米”文化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和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禁忌、习俗等民俗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学习了解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当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再次,还要有意识地学习世界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对学习者所在国的宗教、历史、文化、风俗等,都应该给予尊重。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对学习者所在国的宗教、历史、文化、风俗等有所了解、研究,否则,教学中就可能出现一些小则尴尬、大则影响国家、民族团结和睦的错误,而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忌。
二恰当的方式方法是促进文化有效传播的保障
笔者以为,文化的传播,应该融汇在教学的过程中,而不应是为传播而传播。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相关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文化内容来,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觉得生硬,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学到“节日”这个词时,就可引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等,通过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通过与学习者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的比较,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从而加深印象,也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如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端午节在阴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节”、“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l节”、“小)l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很多,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青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等,现在普遍认同纪念屈原说。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营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醋,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营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仅仅一个端午节,便可引申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中国文化的浩瀚宏富由此可见。
《上枢密韩太太尉书》中说过:“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所谓的“文学修养”我想其最终表现为内在的气质修养,通过诗书的熏陶可以获得。文学修养是全面的、复杂的,它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得到的,它是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一定时间的磨练,这样在能体现出一种由内而发的气质,这种修养实质上是一种内在修养的联系。
二、关于七字标准
金铁霖教授所提出的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象”,以上这七个字,全面涵盖了当代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声乐演唱的审美要求,是“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的具体体现。其实这七个字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要完全做到这七字,就是考查到了我们的修养,特别是我们文学功底和文学深厚底蕴的需要。歌曲是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声乐学习者只有加深文学素质修养的提高才能对作品进行最全面、最深刻的音乐诠释,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三、声乐学习与文学修养
(一)“声”“情”与文学修养
这里的“声”是指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 “科学”实际上可以归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的并且经过验证了的知识。那么,迄今为止的声乐实践中得到验证的成功经验就是关于声乐的科学知识。“情”是指在声乐演唱中作品的情感表现。在情感表现中,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声情并茂”,所谓“声情并茂”指的是引伸为美好,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文学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文学的角度去探索,将其归纳为:理解歌曲背景、歌词中的情感基调、理清歌词段落和曲式脉络、词曲完美结合(这就要求发挥想象)。
一个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对作品二度创作的质量。要想把歌唱好,把情感完全融入到歌曲当中,就要求歌者有深刻的思想、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广博的文学修养作支撑。曾经有个同学演唱《孟姜女》,几乎是唱了几个月,其实她的声音技巧方面的确是做的很到位,我们都已经叫她“孟姜女”了,但总觉得他的歌声当中缺东西,也就是没内涵的声音,没感情,后来一天我们见她特高兴就开玩笑说“你的杞良哥来了”结果她反问一句“杞良哥是谁啊”?我想这歌曲的感情表达不出来是情理之中了,她没有去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以及她更没有去体会孟姜女这个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也更没有去理清歌词本身所表达的故事情节,也可以说领悟不了。那么还怎么谈民歌中的强调点“声情并茂”呢?已充分证明了文学修养的需要对表演歌曲的重要性。
(二)“字”“味”与文学修养
在中国的民族声乐作品中,“字”和“味”是最具有特色的,正所谓“字正腔圆”。“字”是指歌唱中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吐字;“味”是指演唱声乐作品的风格和韵味。
汉字是我们中国文化得一部分,对汉字的了解也是直接关乎到我们自身的文学素养。我国的民族声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中国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原理,以文学修养为支撑,并代表民族气质、民族个性,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的中国式的歌唱艺术。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每次听歌唱家唱歌时,不由自主的,心生一种强烈的亲切感,除了她的作品是歌唱时代主旋律能引起人民共鸣这个原因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她那咬字的技巧。歌唱时咬字的清晰,把字的韵味能最原始的表达出来,也就是把中国汉字的味道,“中国味”很好的表现出来了。我国是一个民族多的国家,各民族有其自己的特色,因此歌曲中的“味”也是繁多的,要把握其中的味,我们必须得了解其民族的文化。因此文学修养的需要也是我们把握民歌“味”的支撑点。如果歌唱语言没有文学性,歌曲便失去了它的艺术魅力,不能完美塑造艺术形象,也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表”“象”与文学修养
“表”是指歌唱中的表演和形体动作;“象”是指声乐演员的形象、台风和气质。把这二者放在一起,主要是他们二者都是在歌唱表演时在舞台上的气场。一个专业很好但缺少文学修养的人是很难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的。真正的艺术家都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我想其最终表现为内身的气质修养,通过诗书的熏陶可以获得。这里的“表”与“象”主要是在表演实践的过程中而体现的。
由于声乐综合水平的提高与文学修养的加深同样重要,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对自己的声乐学习与表演都大有好处的,就像学习音乐能锻炼出一个人的气质一样,文学修养的加深也同样可以培养人良好的的气质和内在的精神品格,而这种内在品格的培养,是和音乐所要求的内在精神与审美原则是统一的。由此可见,两个具有同样音乐水平的学生,文学修养高的学生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必然更能生动准确的表达作品,他的歌声也必然更能打动观众的心
(四)“养”与文学修养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徐希平。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74-02
古诗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文学艺术宝藏中的一颗独特的耀眼的明珠,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滋养着无数中华儿女,它以其精湛而细腻的语言,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思维风格,成为了中华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在小学的教材中收录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精练优美,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染和净化他们的心灵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他们的阅历有限,知识储备有限,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定得比较低的原因。紧紧抓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精神,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更加注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善于乐于去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乐趣,更加主动,真正学到读书的方法,真正提高学习的能力。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该如何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
一、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通常比较短,学习兴趣也比较不稳定,特别是在语言精湛细腻、意境丰富深邃的古诗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因此,在小学低年段的古诗教学更应该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
1.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整个班级中营造古诗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早读时我带着学生们大声地朗诵古诗。午读时间是专属于孩子和古诗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我给孩子们播放古诗的动画朗读,孩子们不但听到了古诗,还看到了古诗,不但激发了他们理解古诗的积极性,而且为以后古诗的理解奠定了基础。每天放学排好队,孩子们大声地朗诵古诗,整齐地放学。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孩子们营造了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使孩子们主动地想了解古诗,学习古诗。
2.课程整合,改变学生学习古诗方法。音乐课上,老师教孩子们唱《登鹳雀楼》、《春晓》。美术课上老师指导孩子们画《村居》、《春晓》,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孩子们有节奏地跳起古诗皮筋舞。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古诗也能用歌声唱出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还能用肢体语言展示出来。低年级孩子就喜欢新奇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们不再单一地一遍一遍地枯燥背诵,自然也就对古诗的学习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低年级孩子刚刚步入小学,进入学习的起始阶段,我们作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就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古诗的熏陶下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以读为本
小学的阅读教学比较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读”来整体感知,通过“读”来获得感悟,通过“读”来培养语感,通过“读”来熏陶情感。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单靠老师一句一句地串讲,根本行不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借助反复诵读来更好地识字,更好地学词,更好地析句,更好地理解内容。
1.多样诵读,读出韵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主动学习。所以,在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都让学生主动去学。在初读古诗时,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对照每个字的拼音,读准每一个字,读好每一个词,读顺每一句诗句。自读后进行检查,通过个别读,不仅检查字、词、句,还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语气和标点停顿,找到朗读古诗的节奏,并让其他同学讲评,指出、纠正读错、读破的字词。之后,我在黑板上标画出古诗每个句子诵读停顿的节奏符号。如《画》一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样一来,学生就更直观了。之后,通过老师带读,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让学生反复读,来巩固教学效果。在指导学生的诵读实践中,我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诵读古诗不但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学生爱上了古诗文,中华文化宝库中这一枝奇葩自然会散发出芬芳而持久的清香。
2.逐句理解,读懂诗意。通过“读”来增加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这是“以读为本”的第二个层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并通过互帮互助让每一个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料,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古诗、插图及自己的日常生活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象?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明白?这样通过学生的朗读思考及小组讨论交流,找出小组成员学习上共同的难点,之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也就基本上读懂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用画面内容和亲身体验帮助其读懂诗文。如《村居》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就比较容易懂得后两句诗的意思了。
3.细品诗句,有感诵读。在读懂诗意之后,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每一句诗句以及诗句蕴含的内在情感,和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古诗的词句,展开想象,充分结合日常生活中已有的情感体验用心去读。如《村居》一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让学生回忆或想象一下自己放风筝的快乐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字,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春天里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在这种美丽景色中的感觉,然后带着这种陶醉的心情和表情去读这句诗。之后,可通过带读、试读、男女生诵读比赛等方式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激起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识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指导识字和写字是重中之重。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也同样重要。尽管学生在读诗文的过程中,对生字的认识已有一种轮廓印象,但要继续对生字的音、形、义做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因此,在古诗教学中,针对有关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知识和书写汉字的方法的指导,也是一个教学重点。
1.巧用方法记字型:象形法,采用简笔画、图片、动作等帮助记忆。如“火”字,可画出一堆木柴和火苗来帮助记忆;游戏法,即利用生动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
2.反复书写记生字。让学生用田字格书写,并注意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置和运笔方法,反复书写。书写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书写后,当堂相互评价,纠正错误。这样把写字过程穿插中古诗教学中,有动有静。
总之,每一样教学都要符合其特点,低年级古诗教学也一样,要符合学生年龄小及其学习心理相对较弱的特点,紧紧抓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精神,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更加注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善于乐于去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乐趣,更加主动,真正学到读书的方法,真正提高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斯燕.低年级古诗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