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劳动实践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模拟实验室;实践基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1]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近年来,一些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仍然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社会需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自专业开设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探讨和研究。
一、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是从原来的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新的本科院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财政实验室、税收实验室,还有一些会计、证券操作模拟等ERP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广西财经学院的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外实践让学生自己到相关单位实习,或者是参观观摩相关部门的工作过程或流程,校内实践一般是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自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设立起,我们就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本院实践教学的优势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期在社会保障业务实践操作方面建立自己的专业优势。
按照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校4年需要修满16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2学分,实践课程28学分。其中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这些课程有的是校内实践课程,有的需要学生到校外相关单位和部门去实习,但大部分是校内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在校内进行。
与其它高校相比,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高,实践课程门类较多,基本围绕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及学生就业需求来进行,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践相结合,实践课程体系初步建成。
二、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1.偏重理论课程,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赋予实践课程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很难一下子改变。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仍将重心放在理论的传授上,忽视了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学校对于课酬的设计也明显地偏向理论课程,从事实践教学的课酬偏低,实践课程的报酬只有理论课程的80%,使得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师缺乏积极性,很难把实践课程提高到理论课程一样的高度来对待。
2.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规划和研究。自2005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对实践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实践课程设置的经验,或者是觉得哪门实践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或者便于开设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实践课程设置较混乱,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与规划。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各自为战,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应付差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比较随意,使得各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
3.实践课程的教学条件滞后。近年来,广西财经学院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力度,增设了一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实践教学的条件逐渐改善,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没有太大改善,滞后于实际需求。学校对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实训软件的开发引进重视不够,以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模拟实验室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当然这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其他高校没有先例,对于建立什么样的实验室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实际经验供借鉴和参考。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训软件建设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实训软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缺乏专业特色。[4]
4.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水平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力量比较薄弱。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多是最近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并且这些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就进入我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际部门的工作经历,自身操作能力不强。可以说,现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难以适应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
5.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目前,广西财经学院已经将各种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监督、实践效果的评估等往往没有相应的制度作支撑,在管理方面较主观、随意[1],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5]。比如考核环节,实践课程一般重参与而不注重考核,往往是只要学生参与实践过程,按规定填写相关表格就可以通过,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性差,以学分为目的,能力未见提高,实习流于形式。
6.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经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但是这些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种类单一、接收能力有限。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多是街道、社区居委会,因为街道、居委会工作任务繁杂,对学生接受度高而且接受能力强,但是学生普遍对这类实习基地不感兴趣,觉得社区的工作比较繁琐并且对本专业没有太大的实践价值,他们一般对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但是学校目前还没有与这些部门建立稳定的关系,并且这些部门的工作涉及到民生问题,很难让大批学生直接到这些部门去实践。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实习基地建设没有取得实质的进展,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加强实践课程建设的建议
1.建立具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等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些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广西财经学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应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这一方向可以开设社会保险职位模拟实习实训课程,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等各种业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会计模拟实习、社会保障软件操作模拟实习等。[6]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可以开设劳动力计划与招聘职位模拟实习、工资福利管理职位模拟实习、劳动力培训职位模拟实习、绩效考评职位模拟实习等加强这一领域的锻炼。
2.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7]。
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实践教学基地可以直接接纳学生在相关机构实习,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8]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种类和数量,与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单位和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其列为实践教学基地,定期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前往实习和见习。
4.加强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建设。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首先,加强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进入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或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其业务能力。其次,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担任本专业学生的各种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授课教师,建设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9]此外,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报酬,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完善实践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实践过程管理,使实践教学逐步成熟和完善。每学期由专业教研室确定实践课程的门类和开设实践课程的班级,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单位或实验室的落实、实践过程的日常管理,指导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成绩考核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日常表现、实习报告质量等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实践教学结束后,进行实践评估和反馈,根据实践情况,结合学生的意见,由指导教师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方法、改进措施等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荣丽,陈淑君.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18-219.
[2] 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3] 陈淑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管理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168-170.
[4] 刘苇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初探[J].科教纵横,2008,(11):232-233.
[5] 李艳波,刘松先.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主体性教学活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6):68.
[6] 陈建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219-220.
[7] 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2009,(7):17.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分类化”管理模式 课程体系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随着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仍明显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近年来,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上普遍加大了力度,教学条件逐渐改善。
然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全局性、可持续的建设思路和发展规划。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设计,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任课教师各自为战,为了应付差事,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规范管理。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师授课的纲领性文件。近几年多数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上,没有体现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过多依附于某门理论课或现有教材,缺乏实际岗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内容,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较为薄弱。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通常与理论课教学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或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使得原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思路
1.实践教学管理管理改革的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管理目标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
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实践教学管理客体的分类化管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的客体是实践教学所涉及的人与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本身。在教学实践中,管理的关键内容是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评价。课程是连接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的纽带,又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就是首先从课程入手,针对课程的特点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分类,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规范实践教学方案;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各个类别实践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三、“分类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1.“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首先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课程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基本实验课程。这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对课程内容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验证实验,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二是专业技能实验课程。这类课程与现实对接紧密,实践性较强,需要通过现实操作或模拟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熟练掌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技巧。三是综合性实验课程。这类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实训环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
2.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既是对课程的有效规范,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首先就是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课程分别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不同类别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与理论教学的衔接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定教学大纲要注意各课程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避免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脱节。其次,教学大纲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根据大纲规定检查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注重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严格遵守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3.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分类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由“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组成。
构建“分类化”学生成绩考核方式,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的考核可分为统一考核和独立考核。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学科总分。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记入若干学分,没有相应学分,大学生不得毕业。
“分类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是指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类别制定不同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成绩考核相对应,可分为统一评价和独立评价。统一评价是指将教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即将实践教学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教师总的质量评价。独立评价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质量评价过程对教师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关键词]马克思 体面劳动 不体面劳动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3-0023-08
“体面”,通俗地理解即既有美丽的“体”,也有荣耀的“面”。所谓体面劳动,也就是既有美丽的“体”、也有荣耀的“面”的劳动。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具体阐析体面劳动的概念及其内涵。但实际上,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与实践形态。其基本内容包括三大方面,即劳动者因劳动应体面,有劳动才体面,劳动者的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剥削制度是劳动者因劳动不体面,无劳动更不体面,劳动者从事的劳动是不体面的劳动的根本原因。现阶段,实践体面劳动对于就业压力大、劳动关系复杂的我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使得“回到马克思”,深入挖掘其体面劳动观的伦理内涵、积极实践其伦理要求成为一种必然且应然的选择。
一、体面劳动基本内涵的伦理揭示
体面劳动(Decent Work)是国际劳工组织(ILO)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严峻的劳工问题而专门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形成过程大致是:1994年国际劳工大会主张经济应是人道的经济,应将国际贸易规则与基本劳工标准相联系;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进一步明确规定要消除强迫劳动,保障结社自由,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废除童工,消除就业歧视。在此基础上,1998年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报告首次提出“体面劳动”(Decent Work)这一概念。关于体面劳动的基本内容,国际劳工组织概括为:保障人们的就业条件及在工作中免受歧视或骚扰;劳动者的收入能够满足基本经济、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劳动者享受充分的社会保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实施劳动权利和参与劳动管理的意愿。从国际劳工组织的解释看,所谓体面劳动,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劳动者的劳动是体面的劳动,劳动者有劳动才体面。无疑,国际劳工组织的分析的确揭示了“体面劳动”的一些基本内涵。但是所谓“体面”总是针对具体人而言的体面,使人体面的原因虽然复杂而多样,但要而言之,借荀子的“义荣”、“势荣”说,无非是因“义”或因“势”而“荣”,即体面。劳动是劳动者进行的活动,体面劳动的主体自然只能是劳动者。因此,劳动者因劳动应“荣”,也应是体面劳动的一个基本内涵。
从经典文本看,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阐析体面劳动的范畴。但对其劳动伦理思想稍加逻辑推演,便可以发现体面劳动实际上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一,马克思青年时代择业的价值取向是使人们幸福而体面地生活。在1835年,马克思就认为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应以实现人类幸福、兼济自身完美为根本指针。马克思选择使人体面的职业作为人生宏愿,当然也希望人们能够从事体面的劳动,这也是马克思对剥削阶级社会不体面劳动进行伦理批判的重要原因。其二,马克思从人的本质论劳动,事实上阐析了体面劳动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体面劳动应是体现人的生命自由的劳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其三,马克思实际上还将体面劳动的实现程度视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马克思评价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准,一般认为有二,即生产力发展标准与人的自由发展标准。这两个标准内在的联系性与一致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必经体面劳动的“嫁接”才能实现: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集成创造性成果,体面劳动才能提高劳动者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需要通过体面劳动——有尊严的工作、合理的工资、安全的工作条件、享有社会保障与尊重来实现。
(一)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缺失,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法律实践是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法律重在应用,学会法律知识不是开展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学会应用法律知识,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是法制教育的目标。劳动法律知识实践性很强,学生只有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目前劳动法律教育大都采用传统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外又很少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劳动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大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对劳动法律知识的研究和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有的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不能把劳动法律知识系统地、深刻地传授给学生;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更是无从着手,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我国劳动法治进程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我国目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劳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者劳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欠缺,许多用人单位公然实施违法用工行为,甚至在有些领域成为一种常态,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现实生活中未能真正实现。法律意识是决定法律制度能否得到有效运作的内在动因。在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法治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扬,人的素质是最关键的。我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力军,应该成为实践法律的楷模。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劳动法律;通过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和行为,使违法的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扼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规范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双方才可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法治的进程。
(二)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学生能否在就业及工作过程中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是检验大学生在校期间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可以从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入手,引导学生提高法律认知水平,关注公民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维护学生自身权益,提高综合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对平等就业权如何保障,创业优惠政策如何落实,订立劳动合同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争议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知之甚少。在法律实践中,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生劳动法制意识现状及劳动维权水平决定了必须加强在校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劳动法制教育,使学生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有效降低就业风险,避免权利侵害,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三、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劳动法律教育只有反映最新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容,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制定颁布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并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当加大劳动法制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比重,同时以劳动法律制度及劳动关系现状为依据,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应保证劳动法制教育涵盖学生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实习实践劳动权益保障、就业权益保障、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权益保障及相应法律救济途径等内容,提高劳动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实际需求劳动法制教育涉及的内容较多,与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劳动权益息息相关。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程指导。这就要求劳动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不能仅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就业指导两门公共课程的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开设大学生劳动维权、大学生创业讲堂、以案学法等以劳动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劳动法制教育,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三)开展丰富的劳动法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劳动法制教育的目标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都要求把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法制教育,应结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观摩、模拟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及法庭审理,开展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的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司法工作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人员开展劳动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劳动法律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劳动法制教育社团,邀请专业老师作指导教师,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丰富的劳动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构建起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劳动法制教育网络,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真正树立劳动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按照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如何形成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是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法的角度讲,大学生应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授予学位的角度看,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任专业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大学生应是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基于以上认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应是: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体现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既注重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讲授,又强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理论与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其专业建设应沿着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思路进行。
二、专业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确定,既要以目标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依据,使人才需求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特色”相一致,还要注意挖掘专业自身的优势。没有优势、没有能力、没有资源做支撑,再好的“特色”规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因此,应依托财经类院校专业学科多、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就业渠道广的优势,构造多层次的发展平台,确立专业特色。
第一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轨。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分类细致,课程内容丰富。应充分依托经济管理师资力量强、内容体系健全的优势,在满足社会保障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一些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二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相互依托,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管理专业下应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为拓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可以开设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第三层次的平台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密切合作,构造专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关系密切,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社会保险)往往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在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将人力资源的核心课程列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形成求职优势。
三、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在国内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重点围绕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
四、专业建设的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很快,短短几年的时间,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00多所。要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重点研究一系列的问题。
(一)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
专业导论作为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启蒙课程,具有融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专业导论课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该门课程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如何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处理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
课程体系是揭示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形式,它必须服从于学科体系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对课程设置有基本要求,一些专业必修课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作为较新的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国内外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的最新研究,如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私有化浪潮研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研究等,以不断充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研究内容。高校要想与时展合拍,必须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处理好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是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
[1]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
一、到自然中学自然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在研究“动物与环境”这个问题时,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到田野中去挖蚯蚓。他们在挖的过程中,发现在潮湿的泥土中能找到大量蚯蚓。然后组织学生把蚯蚓放置在干、湿两堆不同的泥土中间,通过观察蚯蚓爬动的方向,以及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分析出蚯蚓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在大自然中他们分清了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认识了许许多多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认识到大自然中蕴涵无穷的科学知识。学生在大自然中参与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望和潜能。
二、在生活中品生活
传统的劳动教学因场地、器材紧张,或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而常常忽视或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只是面对书本学习,学生所接受的只是书本上的劳动知识,却无法面对真正的劳动。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出路。为此,以学生熟悉的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使现代生活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在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中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产、生活的弊端,解决学用脱节的矛盾有了足够的可能性,使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能真正协调发展起来。
对于每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凡是以劳动教育为主的内容,都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时间。我们把劳动、科技、自然教材中凡是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后,用上半天的时间进行活动。如,综合劳动课《爱农学农》,我们把学生带到农村去上课,让学生认识常用的小农具,而且每人选择一部分农具进行实际操作,在老农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学习种葱,面对这些几乎天天在饭桌上能遇见却又显得那么陌生的“葱”,孩子们拿在手上看了又看。这一次,他们不仅认识了农具,学会了种葱,而且还学会了种蚕豆。
以劳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非活动完就完事,还必须同平时的生活结合起来,延伸到课外、校外,以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
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经常亲自动手做,才能形成劳动技能,才会动脑筋想,才能有所创新。学生在劳动中,常能唤起对原有相关经验的联想,从而产生知识的新的“生长点”,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创造的潜能也就开发出来了。
三、在社会中识社会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在上《家乡的河》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几道预习题:家乡的河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河与从前的河有什么不一样?被污染的河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调查,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结合预习题,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寻找题目的答案。在学生的这些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教会学生自己寻找知识的方法。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指导中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寻找资料,动手实践,获取知识。课本和材料是教师组织活动时的一个参考,教师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创设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随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57所。从培养院校来看,不仅有综合类院校,还有财经类、理工类、农学类、师范类、医药及政法类院校,其中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药类院校为15所。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以某校为例或基于院校的优势学科背景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15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总结医学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
我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以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突出与医学相关的特色。总结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医疗保险特色、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以及健康管理特色。也有医学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综合类院校相近,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
与上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医学院校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均以公共管理学为核心,又分别设置与人才培养特色对应的主干学科,如医疗保险学、金融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管理类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群、经济类课程以及与特色学科对应的课程。其中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在医学院校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开设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完成该专业学生医学背景知识的培养。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详细的医学课程,如生理、生化、内外妇儿等医学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践、专业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其中少数医学院校在学生学完医学相关课程后安排学生到医院临床科室实习。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主要分布在医院医保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机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
(四)讨论
通过比较分析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均依托医学背景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为主。同时各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知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特色不突出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力求突出医学背景特色,但是从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分析,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工作的毕业生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才培养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医院医保部门招聘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少,而且医疗保险岗位对医学的要求又较高,用人单位一般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该岗位,对非医学专业的社保人才拒之门外。二是学生医学知识不足。由于学制有限决定了该专业不能开设全面的医学课程,大多数院校以医学概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而本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在学习医学相关课程时普遍存在较大困难,往往丧失信心,只是应付考试,这就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医学知识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缺乏标准
比较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同类院校之间差异大。各医学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但各院校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数量和课程内容差异非常大。二是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很多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医学类、保险学类、经济学类等等课程构成,但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主线逻辑,主要课程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之间融合性较低。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少。很多医学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见习实习作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大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二是实践教学设备少。该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往往以课程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大部分学校没有该专业的独立式实验室,更没有实验设备和软件。三是实践教师缺乏。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大部分教师仅仅完成理论授课,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少。同时专业教师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推进,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这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了契机。医学院校在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调研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医疗保险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科学确定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基于统一规范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依据,首先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医学背景优势,围绕国家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为目标,突出医疗保险特色。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融合性,通识教育课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系统安排。专业课应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提炼社会保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依此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基于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
由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存在与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不同行业中,因此针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多元化设计。多元化设计可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中体现。根据专业特色可自主设置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商业健康保险方向、健康管理方向、老年社会保障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既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由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医学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是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强化校内实验。通过开设《社会保险经办实务》、《综合管理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校外实践。通关系统指导和培训,要求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到基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保险公司或医院医疗保险部门开展实践与调查活动,计入必修学分。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四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环节。综合实践除包括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外,还应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等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强化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认知。
作者:李华业 单位: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59-63.
[2]王玉枚,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86.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财经类院校为例,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4):30-33.
[4]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高教论坛,2014(10):57-60.
关键词:劳动法学 案例教学 能力培养
劳动法学如同其他部门法学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案例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下结合笔者案例教学实践,对劳动法的案例教学进行分析。
一、劳动法案例教学的理论分析
(一)劳动法案例的界定
案例,有个例、实例、个案等几种提法。最初起用“案例”一词,是医学界对医案及个别病例的统称。具体讲,就是对病情诊断、处理方法的记录,以便有据可查。根据案例,我们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挖掘发现,从中寻找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成份,这是应用性学科最快捷、准确的研究手段及方法之一。目前,在法学学科中,案例分析早已成为最行之有效的研究工具。劳动法案例是基于鲜活的劳动法活动,将劳动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案例,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促进劳动法学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劳动法案例教学功能分析
1、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以案说法,通过提出案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劳动法案例教学将宣讲式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启发式学习,改我国中学教育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劳动案例掌握劳动法学的相关概念、理论。
2、适应劳动法学科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劳动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融汇了行政法、经济法、宪法等专业学科知识,也与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观点、理论紧密联系,还与国内外的政治政策有强烈的联系。学生对政策术语和范畴等理论知识的理解较困难。通过对劳动法案例的分析,能够加深对劳动法本身特殊性的理解,并能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法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对有关劳动法案例的模拟分析,能够增长学生分析案件性质、厘清争议焦点、提出多种可能解决方案等多方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奠定一定基础。
4、有利于转变学生思维模式,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性思维,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更主动。它以个案分析为载体,以针对性的理论阐述来影响学生的思维,最终为学生从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提升为以严谨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思维素养创造了条件。
二、劳动法案例选编的要点
劳动法案例的质量对案例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选择课堂相关案例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劳动关系繁杂,劳动纠纷层出不穷,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又给诸多劳动纠纷事件传播提供了便捷条件,但因为信息传播过程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有些案例案情在传播过程中很可能失去细节,在选取劳动纠纷案例时须仔细甄别真伪,在案例编写时应尽量忠实于案例本身,而不能夸大和任意删减。
(二)与教学目标一致
劳动法案例是为学生有效吸收理论知识服务的,因此案例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案例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选取的案例应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要针对这些知识的重点、难点,避免无关材料的罗列。
(三)本土化与国际视野
在经济全球化已然更加深入的今天,很多劳动纠纷有着强烈的国际背景。劳动法原理具有共性,但是各国在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及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各国劳动法具有个性,在劳动法教学中可以借鉴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案例,但案例选择的内容也应关注我国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促其思考。
三、劳动法案例教学方法分析
(一)案例讲析教学法
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对案例的讲解与分析两部分,其中对案例的分析为侧重点。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定提示但不应过多,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能力,适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注意适当的提示,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加以引导,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进行评价和较正。在解析案例时,教师应注重分析方法的讲解。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直观认识,加深对劳动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应用时注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在课程教学的初始,紧扣教学内容,通过设置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在讲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对劳动法知识点的释义、解疑、理解,引用有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以求获得正确认识的方法。它可以使劳动法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二)案例讨论教学法
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要求和讨论题,学生充分准备后,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最后由教师作出总结。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四、案例教学建议
劳动法学实践性很强,课程内容丰富,从教学实践看,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提升案例教学技能水平
案例教学具有现实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特征,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能力。教师需要站在劳动法学科前沿,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熟练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案例教学技巧,提高案例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劳动法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目标,以教师的有效组织和调控为依靠,劳动法案例与相关法律、政策概念恰到好处地有效交织,以保证知识的概括性和具体性相结合,往往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围绕劳动法教学目标,精心准备劳动法案例,教学中把握好师生互动的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70-03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藉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模式转变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备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科学的创新实践等素质特征。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基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育过程。传统的大学教学型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法[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发现、探索、研究为活动形式,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和讨论互动以及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达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同步推进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为了促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于1998年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梯队[2]。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应用性,以便学生就业后能够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采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思想及模式
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遵循认识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问题发现、思维探索、理论研究和实践佐证为逻辑线条,通过理论讲授、讨论互动、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方式将教学、科研与实践融为一体,构建“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
首先,思想分享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而“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就在于教师与学生分享思想,通过教师个人的思想魅力和人格特征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通过思想分享培养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思想者,从而为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动力之源。
其次,思维训练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逻辑思维是分析问题的必备条件,是创造性发现的内在灵魂。思维火花是大学课堂上弥足珍贵的营养,引领着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乐趣,并指引着问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为创造性发现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逻辑,建构学生的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和方法。在思想分享和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探究会带来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从而成为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环节。
再次,知识建构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内容。在思想分享和思维训练驱动下,知识建构便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知识建构不是传统大学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而是基于思想和思维之上的体系梳理、理论论证和内容架构,是在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逻辑指引下,思想者知识体系储备的能动学习过程。这种知识建构是带着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自发过程,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主要工作。基于知识建构,思想者才具备创造性发现的条件,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最后,能力提升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目的。思想分享、思维训练和知识建构的最终目的是能力提升,而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是创新性实践活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落脚点就在于通过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让具备思维探究和知识理论的思想者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去佐证思维火花和猜想假设,从而去发现及佐证新的思想和观点。既能够大胆猜想,又能够小心求证;既能够作为思想者仰望星空,又能够成为行动者脚踏实地。这就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总之,“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构成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围绕创造性发现的逻辑线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形成相互耦合、功能互补的系统整体,最终实现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实践及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探索出一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经验。
1)营造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搭建思想分享平台。在平时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建立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通过教师个人展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专业素养和思想魅力,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研究乐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其人才培养不但需要重视公共管理精英思想的熏陶,还应加强草根民生思想的洗礼。例如,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备课中要尽最大努力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在讲授中注意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用大信息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学术大师的社会保障思想,领悟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草根民众的民生呼声,进而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专业使命和职业抱负。在这样的思想分享平台下,将精英成人教育和专业成才教育完整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的人格是健全的,思想是深刻的,因而培养的是一批仰望星空的思想者。
2)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培养思维探究习惯。20岁左右是一个人思维火花四射的阶段,大学教学的重点任务就是激发年轻人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概念描述、属性界定、历史演绎、理论解释、实践佐证、结论提炼等思维过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探究的方法论,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更需要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多学科思维的魅力感染下,养成思维探究习惯,能够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角度大胆去猜想问题假设,遵循思维探究的逻辑线条,小心去验证理论假设,从而发现创新性结论,因而培养的是一批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目注重基本理论与国内外社会保障实践的结合,在社会保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插入追问、反问,也鼓励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提问,要求发言者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进行现场答辩。在追问过程中,发言者常常会发现自己思维中的疏漏,进而激发其继续探索下去的积极性,也正是在这种讨论加答辩的形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
3)指引快乐能动的学习过程,夯实知识建构体系。一个人只要是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其快乐能动的学习动机就很强烈。结合公共管理精英教育的培养特征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内容体系的应用特征,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需打破教材知识结构的固定体系,按照概念基础、历史发展、理论脉络、内容体系、比较借鉴、实务实践等主线架构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各门课程内容,这样就将“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统一了起来,使学生不但成为具有思想内涵和思维逻辑的思想者,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笔者主讲的《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PPT的方式展示各自团队完成的员工福利设计方案和健康管理方案,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出最佳PPT奖、最佳文本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提问奖、最佳回答奖等奖项。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团队参与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组织中实现了快乐能动的学习,也能感受到学习和动手的成就感。
4)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强化能力提升途径。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课外作业的实务设计、教师课题的参与发展和学生课题的自主发展等形式,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属于应用学科,其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需要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来检验。教师在课外作业安排上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小组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保持沟通交流,使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和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的社会调研,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学习“如何做社会调查”、“如何做科学研究”以及“如何走上社会”;指导学生独立申报挑战杯科研项目和“调研中国”等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社会调研和报告撰写,从而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例如,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8级共有31人,15人参与过课外学术活动,共计24人次。其代表性成果《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需求分析——以陕西佳县为例》、《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效果分析——以陕西省佳县为例》分别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一等奖;《初探陕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品牌建设——基于对安康紫阳县茶叶产业的调研》获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秦岭生态移民搬迁意愿调查》获南风窗“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项目。因此,强化能力提升途径是大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总之,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机制,努力实现着 “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