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体资产的概念
对于媒体资产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对其中的一种观点颇为认同: “所谓‘媒体资产’,广义上来讲,包括媒体所拥有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储备的资金等属于媒体的一切财产;狭义来讲,就是数字资产,即媒体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有价值的各种数字化的信息和内容”。
对于广电业来说,音像资料是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保存形式。从“音像资料”到“媒体资产”,这不仅仅是对一种事物形态归纳、表述的变化,而是对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提升和转变。当今世界是一个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覆盖的无极限,新媒体的视听形式不断创新,人们对知识信息在广度、深度上的海量需求和信息交换,催生了音像资料保存手段的革命,同时也让人们对音像资料——媒体资产的资源价值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使音像资料所具有的巨大资源价值得到凸显,从而开始了对其内容资源的重视、保护、研发大战:谁掌握了内容资源,谁就具有核心竞争力。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划分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节目内容平台的中心,是一个集音频视频数据数字化、编目、存储管理、检索和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该系统就如同一个媒介的全天候全方位管家,它将各种媒体资料,包括视音频资料,文字,图片等纳入统一的管理之下,使得存储、利用、再利用更加方便可行,实现媒体资料的资产化和价值化,为媒体资产提供了收集、保存、查找、编辑、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不仅使新的业务,如数字电视,网络媒介能够获益,还可以简化和提高以往素材的再利用过程,同时对于传统的业务,例如新闻制作,节目制作也能产生新的提升。
随着电视台和业内厂商对于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逐步了解,渐渐的,对于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面向对象进行了划分,进而细分出了功能和侧重点不同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制作生产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即制作型的生产媒资,面向电视台节目编辑、制作的生产模式,通过网络设备与媒资提供的服务,各个制作站点可以共享媒资库中的资源,进行资料的高效浏览与使用,实现上载资源的第一时间共享,提升节目生产的效率。
播出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即播出型的媒资系统,面向电视台播出业务的需要,与制作系统、总编室系统、播出系统及生产管理系统的全面配合,完成对播出素材的存储、检索和管理。系统针对播出业务的特点,提供了自动、高效、安全的管理策略。
新媒体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即面向于网络,手机,IPTV等新型媒体的媒资系统,这种媒资资产管理系统应用于新型媒体的独特运作方式,将电视台中的媒体资料经过统一转换分类,搭建专用的流媒体和管理平台,实现面向富媒体的资料供给。
资料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各生产系统及生产媒资提供海量资料的存储和检索手段,在对资料进行深层次的整理和编目后,给各业务系统今后的资料再利用提供更有效的途径。同时,资料媒资也承担着传统资料和外购资料的数字化和编目,提供统一的版权管理、使用统计和计费,统一对外资料和进行资料交换。
针对不同应用环境搭建不同功能特性的媒资系统是符合电视台实际发展需要的,这样的建设方式,能够有效的保护投资,使得物尽其用,其建设价值能够在较短的周期内显现出来。同时,各种特性的媒资系统之间又存在着共性,这使得不同的管理平台之间能够很好的承前启后,完成全台媒体资源的“四化”(数字化、网络化、流程化、效益最大化)管理。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概述
下图是新闻生产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逻辑示意图,图中的虚线框中的部分为生产型媒资系统,负责电视台新闻网等系统的媒体资料供应,同时解决子系统间的互联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系统一方面通过SOA架构的数字管理平台(DCMP)提供编目、转码、迁移、等一系列公共服务给接入的子系统,同时融合播出型媒资的功能在其中,达成面向播出系统的节目备播和资源管理。另一方面,与全台主干平台系统相连,进而完成同全台中心媒资系统、全台收录采发系统以及高清生产媒资系统的联通,使得从媒体资源的收录采集,到媒体资源的编辑利用,再到媒体资源的归档再利用通路整个贯通,让精细化的内容管理覆盖到整个全台业务流程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标清生产媒资中的编目规则包含于全台编目细则之中,从外派的记者到制作网编辑人员再到标清生产媒资资料管理人员所记录的编目相关信息均可以最终继承到中心媒资的深度编目中去,既提升了对于媒体资源描述和记录的精准度,又降低了最终深度编目的复杂度,使得台里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该管理系统通过采用符合台里资源使用习惯的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使得处于使用活跃期的资源均保存在生产媒资中,方便快速查询和调用,同时活跃度低的资源则归档到中心媒资,使得生产媒资的存储空间被有效利用起来,而近期进行专题制作需要的相关主题包会提前由系统资料员整理出来,推送到下载位置供前端编辑人员下载使用,变传统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的服务提供,这种改变传统被动式响应方式的主动“跨界”服务,将使媒体资产管理平台的价值产业链更好更快的建立起来。
“承前启后”
是媒体资产管理发展的必然
有学者曾今指出,在当今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大趋势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推动着资料、信息和档案事业走出地域的限制,走向一体化,而媒体资产管理理念的引入使得广电系统资料、档案一体化管理成为必然。如今,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的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电视、电信、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已经势在必行,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传播方式的瓶颈即将打破,到时,坐拥丰富自主媒体资源的广电将迎来无穷的机会,而把握这些机会的基础就在于建立功能完善的媒体资产管理平台,使得内容服务可以面向多群体,多终端,满足不同受众对数字化传媒内容的新需求。
“承前”,媒体资产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音像资料的数字化变为现实、使得人们有能力搭建网络化的工作环境、使得音像资料可以被自动化的管理、解放了劳动力,这如同当年工业革命一般,一旦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衍生物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一涌而出。慢慢的我们发现,新闻生产、节目制作、成品播出等各个业务环节都越来越依赖于对媒体资产的管理。
论文摘要: 教育技术中心的对校园媒体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实质是: 建立全方位的教学媒体资源的制作、管理、存储、检索、使用中心, 实现媒体资源的增值效益, 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日益普及的多媒体应用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 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 教学资源库所要解决的一个本质问题就是教学资源库的结构和建设方案, 就是如何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 建立起科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将多媒体应用和多种交互式信息渠道的开通落到实处, 配备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当前尤其应当重视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利用; 其次, 各种媒体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积件、课件、电子教案、各种影视媒体以及网络教学的积极性。
1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
以我校教学资源库为例, 它包括素材库、课件库和录像库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素材库又分为图片库、视频库、音频库、动画库和文本库。资源库内还提供了对库中资料进行浏览、检索、下载、上传等功能的工具平台。据我们了解, 目前国内大多数建有资源库的农业学院校情况与我们差不多。这些教学资源库的建成必将大大推动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远程网络教育的开展。高等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多年来拍摄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教学、科研、各类重大活动和对外交流的录像带资料,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产, 但是音像资料的管理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磁带保存的寿命有限; 二是重复拍摄, 资料没有有效的编目检索, 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因此在高校有必要开展音像资料档案建设的专门工作。而媒体资产概念的提出更体现了音像资料是一种宝贵的财产, 如何有效地保存、管理和利用这笔巨大的财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 为节目数字化存储、利用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建立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可以适合目前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需要, 促进教育资源建设的健康发展。同时, 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和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该目标的其他方面有许多丰富的成果, 但是数字媒体的有效管理领域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学校在光盘存储、媒体转换、视频点播方面做过一些单方面的研究, 对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 尤其是从标准建立、解决方案、实践推广等整体系统研究上还是一个空白。回首电视教学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 我们可以将过去的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 以有线电视网和卫星电视传输的模拟信号为主的第一代— —电视电化教学时代和以计算机网络传输的数字信号为主的第二代——视频点播时代。第一代电视教学以电化教室为空间环境, 课堂班级集体收看为主, 学生不可以选择收看和反复收看, 优点是教学气氛浓, 缺点是学生不能个别选择收看, 教师不能选择播放, 更不用说自主制作个性化电视教材了,而且有存储介质存寿命短易老化的缺点; 第二代电视教学系统利用了网络平台的优势, 将模拟的电视节目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在磁盘阵列中, 老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自学可以任意和反复地播放, 不会磨损, 多代复制性能强, 增强了交互性以支持自主学习。但是上述两代电视教学系统是按传统的内容分类法进行管理的, 建立卡片的管理方式, 检索困难, 管理成本高, 使用效率低, 对大量珍贵的教学、科研、历史资料的价值挖掘不够, 视听资料不仅可以保存和反复使用, 还应该建立资产的概念, 即可以重新加工组合再利用, 成为新的节目, 实现资产增值。因此, 应该大力提倡推广第三代电视教学系统, 即以开放型数据管理的自我定制方式为特征的新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2 存在的问题
2.1 如何分类的问题
我们在建库之初就遇到如何对大量的农科素材进行分类的问题。科学的分类有利于师生的查找与浏览,提高使用效率。有两种分类方法可以考虑, 一种是按现有学科进行分类, 如前期基础课程按数学、化学、物理、英语等分类; 后期专业课程按农学、土化、管理、信息、食科、农工、动科、园艺、生物等分类。考虑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业院校都以分科教学为主, 我们决定还是按学科分类, 这样比较方便、可行。学科内又参照国家规划教材的章节进行分类。这样分类有利于学校内的教学, 但对学生探索性的自学则未必有利。
2.2 如何动员教师参与的问题
资源库的生命力在于有没有足够丰富的教学资源。而要建立海量贮存的教学资源库, 光靠教育技术中心有限的人力是远远不够的, 更何况其中还牵涉到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 动员广大学科教师参与势在必行。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让教师心甘情愿地将手中宝贵的教学资料和课件贡献出来? 怎样保护原作者的著作权益? 按照积件理论, 组合平台应具有对素材进行浏览、查找、调用、加工、重组、扩充等多种功能。还应该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探索式学习。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个资源库系统的工具平台能将所有这些功能融为一体。大多数平台能做到让使用者对库中资料进行浏览、检索、下载,也可让教师将自己的资料上传以扩充资源库。但要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库中素材快速重组出一个新的课件, 就像某些计算机题库系统能根据指令自动组卷一样, 还有困难。尤其是由于缺乏“聪明”的导航策略, 对学生直接利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库进行自学也没有帮助。
2.3 资源共享问题
资源库建好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就应该做到资源高度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目前, 各高校校园网对外一般都设有防火墙, 不仅对外校师生进入资源库造成障碍, 对本校住在学校以外地方的师生也造成障碍。其中牵涉到一些利益问题, 如何解决值得认真考虑。
3 高校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各种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要重新定位隐形资源—— 教师的作用。在开放式教育中, 教师角色应转变为教育的组织者、开放式学习的指导者、媒体资源的开发者和支持服务的完善者。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将现有的影视教学节目进行数字化或数据化,并采用适当的方式编码,再记录到成熟稳定的媒体上,达到影视教材目长期保存和重复利用的目的,以满足影视教学的制作、播出和交换的需要。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就是要以实现上述目的为目标,所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3.1 上载功能
运用高质量的工作站, 支持分量、复合、SDI 等多种接口,实现对各类电视节目的采集。
3.2 存储功能
将完成编目的节目存入存储池中,并规律性地将数据迁移到存储介质上。
3.3 检索功能
可以根据编目的规律,按照节目的各类属性,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节目。 转贴于
3.4 编目功能
根据检索或网络的需求对上载节目进行有规律的编目。媒体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已有资源的再利用, 如何能够高效、方便的利用,取决于能否快速和准确地查找到所需要的目标, 所以检索的方法尤其重要。系统对于检索的实现应分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步是实现基于关键项目的检索: 这里所指的关键项目是指针对节目来说的: 片名、标题、时间、人物、地点等与节目有直接关系的项目, 由于这些特性直接反映了节目的情况, 并且技术成熟,处理简单, 数据量小, 而且是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检索方法, 所以应重点开发并建立完善。第二步是实现基于提供静止关键画面的检索: 文字信息通常缺乏直观效果, 作为补充, 可以在文字检索的基础上,提供一些静止的关键画面。所谓关键画面是指最具代表性的画面, 能够有效地反映素材或节目的主题, 它可以是人物, 也可以是场景。编目实现节目或素材检索的关键在于标引编目, 为了确保系统的完善和科学, 在编目方面应尽量遵循国家的有关标准,在标准尚未健全的情况下, 系统编目方法应力求科学、合理, 并考虑在标准完善时能进行有效的修改或移植。第三步实现层次化的编目和标引建立语义信息查询、元信息查询、视听信息查询的多层次检索体系。
3.5 输出功能
可以将检索到的节目快速地从存储介质上迁移到存储池中,并通过网络向所需要的环节传输。
4 对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路线的几点设想
4.1 存储系统要求
存储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存储介质, 一般包括: 光盘、硬盘和数据流磁带。系统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存储介质的特点加以分别利用。光盘的特点是可长期保存, 数据检索读取无检索磨损。DVD R 记录光盘可将MPEG2 数据流记录,并能反复多次存取, 每张盘可记录90 分钟的节目。另外光盘还有各种可擦写的DVD, 但是目前光盘类媒体的读写速度和单位容量的成本还不能满足广播级应用的要求, 但是对于占用容量大且不经常使用的节目, 可以考虑用光盘存储。数据流磁带是一种相对廉价的存储方式, 但是它采用顺序读写方式记录信号, 因而只适用于数据流信号的存储, 不适合于在线浏览, 它结合大型的数据流磁带库,应成为存储系统的核心。从介质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因素考虑, 较合理的配置应是以智能化的数据流磁带库为主, 兼有光盘库、硬盘阵列。用数据流磁带保存大量的节目成本较低, 读出的数据通过FC 交换机传送到硬盘阵列, 从而达到交换数据或节目播出的目的。系统中硬盘阵列的任务是满足需存储节目的缓存、节目下载的缓存和各类低码流数据的存储, 所以它的配置要求也同样根据教学系统要求来确定, 并根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增加。
4.2 数据库和分布管理的技术方案
在高校中建设媒体资产系统要本着节约和降低成本的原则, 在服务器平台和数据库平台的选择上, 选取免费和开放的产品, 内容标引技术采用最新的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SMIL, SMIL 的媒体对象模块实现对视频片断的定位描述, 布局模块支持播放器的多屏幕的并行播出, 可以实现电视教学节目的对比播放; 时间与同步模块可以建立时序功能, 实现不同节目的片断的连接, 支持教师自主制作新节目的要求; 结构模块提供对XML 的声明的支持, 可以巧妙利用XML 技术实现文档式的数据库管理, 避免使用高成本的专业数据库管理平台。该方案基本具有后台的分层标引和前台的教师自主定位和片段连接以及最终用户的精确检索查询的三级功能, 基本满足新形式下的教学的需要。媒体资源库建设、应用管理和发展都需要各级领导、教师、学生的大力支持, 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也要因地制宜, 符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我们将继续保持过去的好传统、好作风,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吸取别人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和教训。比如, 配合校教务处、团委与学生组织的学校教学环境精神文明建设; 支持和培训由校学生会组织的学生电教设备义务维护队; 支持和参与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 与教师密切合作, 了解教师教学所需, 争取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等。
总之, 媒体资源库的建设立足于用, 在用字上下功夫, 以应用促改革, 以应用促发展, 建设适合本学校实际的经济实用、开放性好、安全可靠、扩展性强的媒体资源库。
参考文献
[1] 徐建军, 王治保.MCAI 课室在未来教学中的意义及其设计方法[J].教育技术研究, 2000,( 1) : 48~50.
[2 陈学林.多媒体教室建设与多媒体设备配置[J].北京: 中国电化教育, 2000,( 5) : 60~62.
[3] 陈莉. 学校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J]. 北京: 中国电化教育,2000,( 7) :67~69.
[4] 王健, 刘世清. 构建高校实用型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J].中国电化教育,2002,(3):76~78.
1高校资产管理现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1高校资产管理现行模式
高校资产具有种类多、数量巨大、储存和使用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建立高校资产采购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旨在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强资产在采购、使用、处置、维修等环节的全面监管[2-4]。虽然大多数高校正在逐步建立资产管理制度,但仍存在实施效率不高、整体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1.2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普遍呈现各自为政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平台,平台对于资产从规划到处置的全过程也往往难以实时追踪记录。这种“半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逐渐不适用于高校资产管理的要求。因此校园资产管理急需更为智慧高效、规范完整的模式进行统筹规划。目前高校资产管理虽然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和解决。1)高校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完善在规划阶段,程序流程不规范[5],审核不严谨,采购需求不合理,缺乏计划,导致重复购买同类资产[6];在采购阶段,未做到通用设备的统筹采购和统一分配,导致后期运行和管理难度大。在使用阶段,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未能共建共享,导致资产普遍利用率不高[7]。在处置阶段,缺乏动态的长期监管,无法准确掌握待报废资产的真实具体信息,较难做到处置时账实相符[8-9]。2)资产管理平台缺乏与其他系统融合互通智慧校园是整合的、一体化的校园应用系统,具有高度的感知、控制、协同的服务能力。资产管理系统与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房屋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OA)融合互通性较低。各大系统由各部门自建和管理,功能分散、多头管理、相互独立,并未实现互联互通,无法实现资产档案、财务预算核算数据、文件签批信息等数据的共享[10],导致高校资产信息重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3)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力入库入账不严谨,未按照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资产信息录入和审核;资产调拨后,使用部门、存放地点、使用人等信息未进行实时更新,缺乏长期的动态管理;处置过程缺乏可行性分析论证、市场价值评估[5],有些资产报废后长期没有下账,仍存放于原使用部门,造成账实不符;资产管理系统只具备简单统计和查询[11],未有相关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功能,无法给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基于全生命周期构建高校资产管理智慧化的策略
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线、统一的业务规范、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采资一体化”原则,对资产管理全阶段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集成,形成一体化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平台。该平台强调实名制和实名存放地的管理,全面实现资产信息数据共享和流程共享,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益[12]。实现资产全过程、全日志记录的过程化管理,将规划阶段、申报阶段、实施与使用阶段、处置阶段这四个阶段进行线上与线下的有利结合,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2.1规划阶段
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讲求效益、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流应用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编制各部门资产采购项目规划,在资产管理平台上填写资产配置预算表,与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
2.2申报阶段
资产申报阶段主要分为资产初审、论证评审和立项审批环节。资产初审:各部门在每年规定时间统一在资产管理平台上进行线上申报资产采购项目,填写资产采购需求清单等。统筹部门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各部门资产采购规划及需求清单进行核对,调研场地需求和现有教学实训条件以及其他综合情况,进而审核资产采购的基本情况、必要性、可行性、实施方案、需求资产内容以及相关配套是否科学规范,并在资产管理平台进行审核意见的反馈,初审环节结束后,资产采购的相关材料自动流转到平台的下一环节。论证评审:组织校外专家、各职能部门进行线下论证和评审,校外专家主要对申购的资产从可行性、必要性,是否具有前沿性,是否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如何提高利用率,配置参数是否需要调整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各职能部门包括高职教务处、财务处、国资处、科研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对需采购的资产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招投标采购实施、软硬件资源共享、资产管理、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并提出评审意见。由统筹部门在该平台进行意见的反馈,并与OA系统对接,提交申请校长办公会审议,关联各部门的相关材料,并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立项审批:由申购部门在资产管理平台填写资产采购申请表,平台自动关联前期的资产采购需求清单,并上传项目建设报告等相关资料,由申购部门、统筹部门、职能部门在平台上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
2.3实施与使用阶段
资产实施与使用阶段主要分为招标采购与合同签订审核、资产入账与验收、资产标签和单据、资产调拨、设备维修、资产折旧、数据上报、资产清查环节。招标采购与合同签订审核:申购部门上传招标采购文件、合同等文档至资产管理平台,由统筹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将前期资产采购需求清单与以上文档清单进行比对,包括针对质保售后、培训、付款方式、拟采购资产的品牌、型号、参数以及台套数等内容等,并在平台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资产入账与验收:由申购部门对到货的资产进行技术验收,并在平台进行资产入账,录入资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规格、数量、金额、购置日期、使用人、使用部门、存放地点、质保期、供应商等信息。由申购部门、统筹部门、国资处等相关部门去现场进行资产的商务验收,包括资产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功能等是否与合同清单相一致,并在平台进行多级审核和签批,与人事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OA系统、校园一卡通等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资产标签和单据:资产管理平台支持对接自助服务终端,利用智能化终端可方便各部门对平台数据的简单方便操作,可实现身份认证、业务单据自助打印、个人业务查询、状态检查、自动开关机、系统配置等。资产标签采用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利用微信小程序扫描资产标签、房间资产二维码,可显示该房间下所有资产的详细信息及汇总信息。可在资产清查时一键上报资产异动,方便核查。也可利用平台的资产地图模块,点击某学院、某科室或某楼栋来查看该环境下所有资产的详细信息,以及统计资产总值、资产总数量等汇总信息。资产调拨:分为部门内调拨和部门外调拨。对资产进行调拨分配,资产设备从入账、入库到新使用部门后的调拨情况、使用轨迹都可实时查询到。设备维修:各部门在平台填写设备维修单,自动关联每个资产的入账信息、招标文件、合同信息、验收报告等信息,可查看每个设备的维修周期和步骤,与后勤管理系统、OA系统对接,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资产折旧:按照年度计提,季度计提和月度计提三种不同的计提方式进行资产的计提折旧。完成分类折旧年限调整、数据治理、财务对账、资产的补提与按月计提折旧、折旧数据报送财务等工作。数据上报:实现常用的资产管理类统计报表,同时支持财政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上报数据一键生成直接导出上报。与教育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严格按照教育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的规范,实现数据直接上报、事项同步的功能,减少学校重复输入数据。资产清查:利用条码采集设备,对已粘贴条码标签的资产进行快速清查。通过全面清查,准确掌握各类资产的详细资料,切实摸清家底。采取部门自查、资产清查办公室全面清查原则。由各部门领导总负责,资产管理员、各科室负责人担任资产清查员,负责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进行资产清理、盘点,检查资产原值、待报废资产的数额及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关注资产分类是否合理;详细了解资产目前的使用状况等。及时在资产管理平台提交资产清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资产清查总体情况,资产盘盈、资产损失清查情况,重大事项披露等。在各部门完成盘点工作后,由清查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对盘点工作进行全面清查复核,确认盘点结果,确保盘点工作质量。
2.4处置阶段
资产处置是指部门对各类资产进行产权转移或注销的行为。包括报废、报损、转出、出售、投资等。资产的处置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制度,规范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处置阶段:首先将处置类业务由职能管理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审批,对接OA系统,提请校长办公会议决议;然后会议决议后进行集中的财务销账和资产销账,进行资产评估;最后完成实物处置操作,进行账面资产数据的核销,并与财务管理系统、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OA系统、校园一卡通等进行对接和数据共享。
3结束语
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智慧校园背景下,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智慧化建设强化了高校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动态监管,通过系统智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类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异动信息,实现资产重要指标监控预警功能,并促进资产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蒋东兴.“云端一体化”高校智慧校园畅想[J].中国教育网络,2014(1):49-52.
[2]石鑫磊,张鑫.高校智慧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90-292.
[3]高东辉.智慧校园视野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20(11):38-39.
[4]徐召,胡宁,王攀,等.高校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2):282-284,296.
[5]吴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164,167.
[6]高惠玲,王海滨,郭万喜,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在“放管服”背景下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33-36.
[7]张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建思考[J].财经界,2020(10):103.
[8]李明,王静,张石磊.智慧资产管理模式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7):157-158.
[9]曹杰,郭俊芝.智慧资产管理模式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20(9):149,154.
[10]赵善庆.公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基于财务预算角度[J].财会月刊,2015(31):22-25.
[11]姜远达,王晓菊,杨雨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1):289-292,302.
[关键词]媒体资产管理 模块设计 关键帧
随着三网融合的持续推进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广电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用户被各种新兴媒体所吸引,原来相对封闭的广电市场被不断蚕食,广告收入受到影响,社会影响力也受到空前的挑战――电视台在运营能力、技术储备、人员储备、渠道拓展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作为主流传媒机构的电视台同样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拥有大量的内容资源。如何做好这些资源的整合和挖掘显得尤为重要,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迅速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视音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检索和再利用,提供一个集媒体资料数字化、编目、存储、检索、查询与多形式于一身的完整解决方案。
一、县级电视台媒资管理的需求分析
县级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可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从解决当前最紧要的需求出发,实现数字化,不断完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最终达到实现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表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建设完善的媒体资源服务平台,成为全台电视采编制作的基础,能够对外实现媒体资料和交换的功能。县级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为:根据实际,选择结构;功能全面,突出重点。存储中心可采用“在线存储+近线存储+离线存储”多级存储方式,存储的可扩展性大。
1.根据实际,选择结构。
根据县级电视台自身实力和功能需求,可采用以下两种网络结构:
(1)单网(千兆以太网)结构。这是最基本的系统配置,能够满足县级电视台的基本要求,总体结构框图设计如图1所示。包含上下载编辑工作站、编目检索工作站等子系统。
(2)FC+以太网的双网结构。这种结构是目前视音频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其中FC网用于大数据量视音频文件的端到端传输,以太网用于控制信息的传递(总体结构框图设计如图2所示)。在系统需要高带宽的大型网络设计中,FCSAN的双网接口更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2.功能全面,突出重点。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数字化上载、编目著录、节目存储管理、查询检索、下载输出、统一用户认证、远程。MAM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各电视台可根据各自的需求特点,突出本台的重点,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定制。
3.多级数据存储方式。
在设计存储系统时,可采用“在线存储+近线存储+离线存储”多级存储方式。在线存储是整个存储系统的唯一对外接口,进入系统的所有数据都会首先保存在在线存储系统中,所有对数据的利用也都要求数据位于在线存储系统中。近线存储大部存储码率视音频数据,它与在线之间通过数据迁移服务进行数据交换。离线存储的数据流磁带主要包括使用率很低的资料带和密级较高的资料带。数据在在线系统、近线系统、离线系统之间的迁移调度统一由归档中心进行控制。
二、媒资系统设计
1.系统编解码格式参数。(表1)
2.模块功能设计。
(1)上下载模块。
完成传统介质形式历史资料的数据化和入库过程,数据化过程中可以实现关键帧提取和一次编目等功能。可将媒资库中保存的数据资料下载成传统磁带,转化成DVD、流媒体等多种格式,用于台内外数据交换等。
(2)智能编目模块。
在前期的上载、质检、转码和存储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资源进入媒资系统,需要进行编目环节。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把这些资料做系统、详尽的标引和著录,并且把节目层按照不同类型的编目细则切分子对象(包括片断层、场景层和镜头层),然后再对这些子对象做标引。
(3)检索查询。
根据一次编目和深度编目的结果进行检索。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使用B/S检索方式。板块可按照用户常用的查询操作定义查询界面风格,并可按照参量和全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料查询。对查询结果可进行视音频、图片、文稿等相关信息的浏览。用户确定所需内容后可根据查询结果直接发起迁移请求,实现查询结果的返回相应生产业务系统。
(4)资料存储管理。
包括存储体系定义和存储处理两部分。其中存储体系定义包括存储空间的定义与管理、存储设备的注册和连接、存储设备状态查询等。存储处理流程包括存储策略的定义、存储命令的解析、任务调度和分发、离线设备管理等。
(5)集群式转码中心。
集群式转码中心是处理转码任务的核心单元,负责接受转码任务,实现视音频编解码、文件传输、元数据交换等工作,支持分布式转码功能。
3.媒资系统的关键技术。
(1)安全性的保证。
媒资系统的安全性能关系到全台资源的正常运行,主要从两个方面保证安全性:
a.系统硬件的安全性。MDC服务器采用集群工作方式,服务器都集成RAID控制器,系统硬盘采用RAIDl方式;关键部位采用双机热备方式,避免单一环节故障点,如数据库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网络防病毒工作站对系统进行防护;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合理设计系统的散热。
b.系统软件平台的安全性。服务器采用了企业级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提供服务器集群技术;提供完善的数据库备份机制和权限配置方案;网络管理结构合理,网管软件能实时监控各运行设备;配置网络防病毒软件,建立网络防火墙,阻隔一切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2)关键帧的抽取。
媒体资源管理子系统接收图片、视音频信息时,系统自动抽取关键帧。关键帧提取技术是实现媒体资源管理子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镜头分割以后,为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浏览和检索。一般要进行镜头关键帧的提取工作。这是因为每个镜头都是在同一场景下拍摄的,同一镜头中的各帧图像具有相当的重复信息。一个镜头的关键帧是反映该镜头中主要内容的一帧或若干帧图像。提取关键帧能将动态视频的研究转换到对静态图像的分析上,借助图像分析的方法从关键帧中提取颜色、纹理和形状等特征,作为视频摘要和数据库索引的数据源,简化媒体资源管理子系统的实现。关键帧的抽取方法主要有:基于镜头法、基于内容分析法、基于运动分析法、基于类分析法、全局最优估计法。
(3)系统的适应性。
关键词 媒体资产;广播电视;素材管理;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 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0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各种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媒体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媒体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讯,而这种信息和资讯的管理和整合也是媒体得以维系自身发展的重要的依据。如何管理和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使之在电视台的运行中起到支撑业务的作用,一直是广电行业所关注的重点,随着县级电台、电视台编辑网络的相继建成与完善,提出了媒体资产管理这一新概念和技术领域,它是对媒体资产进行其寿命期内全面管理的总体解决方案。媒体资源管理要通过一定的专业化的管理系统来实现,这种管理系统是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于媒体资源管理中的一种创新,也是有效提高媒体资源管理水平的一种现代化方式。随着这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尤其是在广播电视系统中的广泛使用,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资源的整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媒体搜集信息、统计信息、更新数据提供了方便,大大的提高了信息整合的效率。
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台很少有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普遍存在的原因是:经费不充裕,设备更新层次不齐。根据目前县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广播电视台发展的一个趋势。
1什么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所谓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就是将现有的广播电视媒体资源所承载的业务形式,包括网络电视和多媒体的等资源进行统一化的平台管理,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资源中的所有形式的文件进行统一的规范编辑和调度使用。这种字长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的提高了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还方便了信息的检索和编辑,因为传统的资源管理是通过人工的识记来实现的,所以就存在一定的误差,并且不容易及时的调取和使用,但是现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就克服了这一缺点,可以对现有的音频、视频、图片以及文本资料进行全面的灵活使用和存储。
如今电台节目和电视节目的资料越来越丰富,而且对于原有资料的调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电视节目的资源管理活动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管理资源。这种情况下,新的电视节目又不断的产生,极大的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要想实现更加高效和准确的电视媒体资源的管理,就必须要依靠一个专门的管理系统,能够针对目前媒体资源的管理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化的规范化的便捷管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不仅集合了先现代自动化办公中的管理系统的优秀系统,还针对媒体资源的特殊性进行了专门化的改进,可以适用于对不同的媒体资源的统一化的平台管理,最重要的是由于电视媒体的媒介的多样化决定了其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多样性,这种情况下该管理系统还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软硬接口,满足不同的媒体资源的应用需求。
2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
2.1具有先进的分级存储技术,可以实现对媒体资料的长久保存和灵活调取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对不同的媒体资源的统一化的存储和管理,不仅克服了以往的存储媒介上的局限性,还实现了更加灵活的调用。这个特点对于数量庞大的媒体资产来说,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优势,因为新的节目中往往会调取一些原有节目中的片段,所以如何快速的整理和筛选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分级存储技术就有效的改变了这一现状,实现了高效的灵活信息调用。
2.2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料合理共享
由于媒体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媒体文件制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珍贵的节目资料,所以为了更好的保留这些文件和资源,就必须要做好合理的资源整合。另外,为了实现不同的媒介之间的信息共享,还需要加强不同的媒介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传统的媒体资产的管理方式是各为其政的。但是现代化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就克服了这一问题,其多样化的软硬借口的设置,正好满足了不同的媒介的资源自由调用和分享需求。
2.3实现资料内容服务智能化
可以处理任何类型的媒体,包括视频、音频、办公文件、图像、图表等,实时有效地控制媒体资产的使用权限和范围。
2.4有利于标准统一和工作协调
可以使系统内各种媒体的格式和处理过程标准化,在很大的范围内实现人员的在线合作和工作进程协调,以最高的效率得到正确的工作结果。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采用现代先进的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电台、电视台媒体节目的存储、管理、和共享等。媒体数据是电台、电视台最宝贵的资产,电台、电视台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才能更好的保管和管理好这些媒体资产。只需创建内容资产一次,然后就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管理,使内容被重用和再销售的机会大大增加。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对音视频资料的合理存储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音视频资源的价值效益,实现音视频资源的共享,并逐步建立全功能的信息数据管理中心,以实现全方位地为音视频资料的制作、存储、检索、使用和传输业务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在媒资管理的过程中,主要要实现的媒体资源的管理功能主要有识别不同的管理文件、对文件进行一定的数字化的处理、存储文件、检索文件、调用文件几个方面。而随着现代媒体的不断发展,不同的文件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就要求媒体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要能够满足文件的再加工和二次处理,而传统的媒体资产的管理方式是无法同时在媒体资源的调用的同时完成这个功能的。但是现代媒体资产的管理系统就可以对原始素材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目前的使用需要。这种功能也是顺应了未来媒体资产管理的发展需要。
从目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情况上来看,在未来可能会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将媒体资产的内容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
2)将媒体资源的访问安全性不断地提升;
3)使媒体资源的处理方式更加的多样化;
3)使媒体资源能够在保证版权的同时,服务于不同的媒介形式。
媒体资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概念,它的建立基础不在于硬件设备的规模大小,而是在于媒体资产的全面管理模式和工作的流程。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电台、电视台音视频节目、资料等媒体资产的数字化管理,解决视音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工作流程管理等问题。媒体资产管理概念与媒体的信息整合是一脉相承的,引入媒体资产管理概念对电视台的技术提升和业务的扩展影响重大。从本质层面看,要真正增强媒体的竞争力就要增加具有活力的新体制和新观念,而最为根本的是要发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作用,把大量的视音频资料提供给社会,发挥出电视台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将媒体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为了使媒体资产产生最大使用价值,媒体资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1)保证可靠的资源管理。也就是说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首先是一个管理系统,所以就必须要能够对现有的各类媒体文件进行可靠的存储和管理;
(2)保证对媒体资源的再次利用。也就是说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要在可靠管理和长久保存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对现有的媒体资源的灵活调用和再次处理,因为媒体资源的保存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使用;
(3)同多样化的平台进行合作。也就是说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要能够实现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交流,能够同现有的新的媒体形式进行无障碍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这才是保证媒体资产管理的未来发展的前提;
(4)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就是说由于媒体资产管理的方式更为灵活,所以要更加的强调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避免由于信息外泄导致的侵权问题;
实现更好的安全管理。也就是说要重视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访问权限的限制,因为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中存有大量的媒体资源,所以要进行更加安全的保护。每一个媒体文件都是电视媒体人员通过艰辛的劳动换来的劳动成果,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波爱护,避免由于各种文件的增多导致现有的文件的流失。加强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的提高也是为了避免由于不恰当的资源获取形式导致的电视广播媒体的资源流失。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体资产每天都在大量的产生,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使用和存在过的媒体资产就成为了广播电视媒体要解决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更加安全可靠和高效便捷的媒体资产的管理,媒体资产的管理系统就应运而生了,它克服了传统的人工管理的一系列的不足,实现了更加灵活的资源的调用和检索,还可以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实现资源的二次加工和使用,更加的符合现代媒体资产管理的需要。当然这种系统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的改进和克服,相信通过我们广大媒体人的共同努力,媒体资产的管理方式会日趋更新。
参考文献
[1]李晓晖.广播电台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1(2).
[2]王维泉.关于数字媒资系统的优化整合研究[J].现代情报,2008(11).
关键词:网络安全风险;会计信息化管理;经费管理;职业院校
数据信息的增长以及人力资源矛盾,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各种会计管理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为打破会计管理现状,确保财务信息处理速度以及会计工作效率能够得到切实提高,能够更好地为职业院校进行服务,职业院校开始推行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方案,首先应对信息化管理背景展开分析。
一、会计信息化管理背景
在2019年,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也随之开始,高效财务信息化建设需求由此产生。一方面,符合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要求。由于新旧制度衔接,需要展开基建并账、资产清查以及债权债务清理等一系列工作,所涉及数据信息数量相对较大,单纯依靠人工很难完成,所以需要借助信息系统,处理好各项数据业务;另一方面,符合新核算模式要求。根据会计核算体系新要求,体系需要满足预算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双重核算需要,需要以信息化方式对两种财务报告进行呈现,此时需要通过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在减轻财务人员工作任务量的同时,保证财务核算准确性以及高效性。同时,也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推行,使得高校内部控制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此环境中高校需要通过运用信息系统做好风险把控以及重点环节审核,确保人为因素干扰可以被控制在最小,保证经济业务能够得到全面性监控,所以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职业院校会计管理现状
(一)管理思维有待创新。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在高校中得到普及,但整体财务管理思维仍然处于较为陈旧的状态,财务系统建设多以财务核算为主,决策分析以及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差,整体财务信息系统存在着滞后性以及局限性的问题,与财务信息要求并不相符。在具体工作时,财务人员面临着较为繁重的数据处理任务,财务数据也无法直接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信息化管理优势并没有得到全面性发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虽然为保证会计工作有效性,需要对复核手段以及工作理念进行调整,但所有活动都需要在遵照相应管理制度下完成。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存在着对管理制度理解有所偏颇的状况,不仅管理制度设置严密性不足,没有形成新型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有效衔接,自然过渡流程开展并不顺利,无法对各项财务工作形成有效监控,同时还存在着过度关注账面功能,没有形成固定指标分析体系,财务信息化系统设计过于简单等方面的状况,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三)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新会计制度对于高校财务信息要求极高,强调其必须要与财务管理模式要求相符合,所以高校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极为注重该方面管理,但却对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有所忽视。信息窃取以及信息被非法篡改等问题的出现,使得高校各项财务信息数据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保证信息完整性以及安全性,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显得极为必要。
三、职业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实施信息化经费管理模式。由于职业院校运作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学校日常资金管理较为烦琐,所以需要做好资金流程信息化处理,应借助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推广契机,对资金管理流程实施分层处理,进而通过预算分析、会计核算等步骤,逐步完成经费管理信息化处理模式,做好财务报表绘制以及资金收支核算等各项工作。为妥善解决学校经费管理数据公开不完全问题,学校需要通过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在运算执行以及预算分析中加入信息化管理模式,保证预算精度以及效率,确保可通过对系统中相关信息进行取调的方式,做好各项预算工作。同时需要在完成预算工作后,对项目信息以及预算审批等信息进行上传,有专业会计人员对其展开核算,如果核算结果准确,便可进行资金流动活动,如果核算存在问题,则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做好隐患处理。管理人员需要保证资金使用情况,能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清晰呈现,学校管理者能够通过对系统的运用随时随地查阅各项资料,明确每一笔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做好监督与管理。(二)提高管理工作开展水平。为保证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一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展开针对性较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建设,确保各项会计管理手段能够与现代会计管理工作要求相符合,做好各项管理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保证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标准化、制度化;另一方面需要对软件管理功能进行调整,需要将风险预测、财务处理以及报表管理等工作作为软件开发核心,按照学校实际财务管理需求展开会计系统设计,并要加大对数据转换功能的研究力度,确保可以通过进行软件更新与升级的方式,保证软件系统建设质量。设计人员需要按照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与创新,保证软件管理功能可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运用。(三)以数据呈现形式进行汇报。传统财务汇报形式多以文字材料为主,虽然此种方式具有一定优势,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力证据,但却存在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甚至需要派专人进行讲解的状况,在细化执行方面也不够详细。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需要对现有汇报形式展开调整,应实施以数据呈现模式为主的汇报方式。为达到这一点,会计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项功能:①设置多级管理员,按照操作人员级别以及工作内容等,展开各种权限以及负责区域设置,确保其他管理员不能对对方管理员中数据进行修改与阅读;②以图像形式对归纳性数据或总结性数据进行呈现,做好部门细化处理,保证每一笔费用支出与收入都能够真实呈现在图像之中,并且要在图像中设置细化链接,可通过点击链接的方式,对各项费用明细展开检查,保证图像呈现报告简单性以及可理解性,确保其能够成为领导决策的有力支持,且要通过设置电子签名的方式,降低领导签批任务量,保证各项工作环节开展效率;③逐渐实现无纸化工作处理模式,利用图像处理方式代替传统处理模式,确保各项资料能够不被时间以及地域所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供领导进行查阅,并要做好审批权限下放工作,保证审批合理性以及管控质量,避免出现失控问题,且要设置审批后上传功能,确保财务审计能够获得足够数据支持,保证项目审批效率以及财务监控质量;④做好数据导出功能设置,保证数据信息能够直接上传到上级部门,以便上级部门展开数据审核以及检查。年终所有数据信息要以可操作形式输入到数据库之内,并要做好导入方式设置,保证财务报告形式多样性,方便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数据报送。(四)推行资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学校资产管理主要以流动资产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为主,其中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学校添置的家具以及设备等展开详细登记,做好现有财产登记与记录,并要对设备折旧以及建筑物修缮等内容展开严格登记,要通过及时输入各种信息数据的方式,保证系统内数据时效性以及更新速度,确保所有数据信息有效性。在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因为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并不相同,所以两者的管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区别,要通过对信息系统的运用,做好数据生成以及收集等各项工作,并将数据内容储存到信息化管理网络之中,实现多系统同步上传模式,保证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能够共同展开流动资产管理,确保最终管理质量。(五)增强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为妥善解决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较弱问题,保证信息系统能够与财务管理模式具体要求相符合,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展开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一方面需要增强防火墙设置,做好数据库维护以及系统安全稳定检测工作,保证系统安全漏洞可以得到及时修补,重要信息能够得到加密保护;另一方面需要采用双人授权等高级保护模式,可通过加大对生物智能技术进行研发的方式,利用指纹解锁等展开登陆,提高系统应用安全性以及隐秘性,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四、结语
由于职业学校会计管理信息化模式推行是时代要求必然结果,所以各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会计系统信息化处理模式的研究力度。要在明确自身财务管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管理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等内容,设置出针对性较强以及实用性较强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智能、高效,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高质量展开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数据收集与上报工作,可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与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联动,进而将财务管理工作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蒋紫嫣.“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126-128.
[2]陈雨薇,刘雨桐,张忠华.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信息的应用探讨[J].时代金融,2020(35):93-95.
[3]戴璐.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J].财经界,2020(36):144-145.
[4]张明阳.管理会计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的相融[J].财经界,2020(36):198-199.
[5]刘鑫靖.“大智移云物”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策略研究[J].营销界,2020(51):156-157.
[6]刘思思.论信息化时代下会计电子档案的管理与使用[J].中国市场,2020(35):197-198.
[7]朱新明.信息化条件下管理会计工作的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20(35):87-88.
校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一款集存储、整理、归档、查询以及应用分发为一体的媒体文件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视音频资料、图片、文档等媒体文件的统一管理,智能整理和快速查询。立足于学校对媒体文件的管理需求,以知识管理理念为设计原则,使用灵活,扩展性强。适用于学校历史资料保存,部门资料共享,多媒体教学,数字图书馆等多种应用场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集成了先进的硬件架构。系统适用于海量媒体资产的管理应用,满足了媒体资产拥有者创建、挖掘、存储、管理、各种形式信息的要求,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媒体资产”的价值。
关键词:
0引言
校园煤体资产管理系统融合了视音频数字压缩、网络传输、资料检索、存储管理、多媒体、数据库、WEB应用等技术,综合解决了视音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资料、工作流程管理等问题,为媒体资产的使用者提供了对现有内容的简便的访问方法;成为一个安全、完整地保存媒体资产和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媒体资产的信息数字化平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学校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回头却发现历史资料因为保存介质的原因、或者因为设备的原因,无法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随着社会对优质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的分校区也越来越多,如何让不同校区享受到相同的教学质量,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等教学方式促使校园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诞生。
1系统应用价值的可行性
系统利用网络创造新的获得效益的机会。使校方媒体资产能够得到更多新的和利用方式,扩展到新的教学领域,创造新的价值。系统建成后减少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以降低生产和发行成本外,还一切从用户角度出发,尽可能以先进的技术思想降低系统投资,降低运行成本。所有的内容都实现了在线管理,可以方便而快速地得到;整个过程实行了数字化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长期完好保存资料,方便资源检索、调用、。关键设备可支持数据库定期备份,必要时可选用双机热备模式,结合成熟的存储软硬件技术,针对素材和用户的多级权限管理。采用媒体资产管理技术,把大量的视/音频资料变为资产提供给全社会,使学校在信息社会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从媒体资产的创建、管理到应用,涵盖了整个媒体资产的生命周期,实现了多格式多码率的编码压缩、分级存储、分层可定制编目、智能数据迁移、流媒体等所有需要的功能。
2系统的构建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由媒体资源采集上载工作站、媒体资产管理平台、编目工作站、检索下载工作站、转码工作站等构成。媒体资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和总体解决方案,它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因此可以在资源采集上载工作站、媒体资产管理平台、编目工作站、检索下载工作站的系统构成上,方便拓展数据备份迁移工作站,各子系统间在以太网基础上相连构成有机的整体。
2.1采集上载工作站
实现媒体资产管理,首先要进行的是媒体资产的创建,那么各种资料的数字化就成为了关键。系统数据化的直接结果使得节目素材由各种不同格式转换为高低两种码率对象数据。根据两种码流的不同特点,高码流数据(MPEG-2素材文件)用于长期保存和非编制作,而低码率数据(MPEG-4预览文件)主要用于网络传输及浏览。这样解决了媒体资产的保存和再利用的问题,而且媒体作为一种资产,最终要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实现媒体资产的真正价值。
2.2编目工作站
媒体资源再利用的关键是检索,而任何资源的检索都是建立在编目基础上的,通过录入的编目信息作为检索的依据。所谓编目就是对信息资源的形势及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然后再将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化组织起来。合理的编目体系将为媒体资产的检索提供快速、准确的保障。满足相关的编目规范和标准: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制订的行业编目标准编目。
2.3管理平台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就是内容管理与存储管理。内容管理负责对系统结构化数据对象(索引类数据对象)进行管理,而存储管理则完成系统非结构化数据对象(媒体数据对象)的存储迁移。系统运用先进的内容管理技术,为媒体资产的管理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内容管理平台。通过以Web服务的方式提供媒体资产系统管理平台,包括资源管理、数据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系统字典表、系统设置等功能模块,符合用户实际工作情况,确保系统在安全、健康的管理机制下运行。媒体资产管理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的海量存储。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科学有效的存储管理,才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2.4检索下载工作站
编目用于系统数据的加工处理,而检索则承担着系统数据的再利用。在对资源安全保存,完善编目管理的基础上,那么资源就可以发挥利用的价值了,而再利用重要的手段是高效的检索。系统基于强大的检索机制,实现内容检索、文本检索、图像检索,满足用户多方面的资源再利用需求。实现用户自行定制检索条件,避免了检索的盲目性,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支持关键字查询、条件组合查询、全文检索等多种查询检索方式。多种检索方式进行复合应用,提高检索效率和检索精度。
3系统功能机制和技术
3.1资料分类机制
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极具灵活性,对于校园音视频资料的分类可以完全根据学校日常工作的资料管理分类方式来定义,可按照资料类型分类,或按照教学系,教学组等方式,如可以建X月X日X课的分类,可以把X月X日X课要用的资源全部放入该分类。
3.2编目机制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遵循国家音像资料编目原则,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制订的行业编目标准编目;支持原有数据的导入;支持用户的自定义编目;采用树状描述结构,可以对节目进行多层次描述;风格化的编目界面,可以与节目类型相关;通过用户权限设置,对编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3.3检索机制
视频资料的检索:视频资料的检索是对数量极大的视频管理的重要手段。检索是针对低码流的MPEG4文件,可以提供视音频浏览服务,可实现多人同步检索;用户也可以自定义检索条件;并且支持全文、分类、关键字、图片、组合查询多种检索方式。检索是建立在视频资料编目的基础上的,是对打包的视频资料节目层和内容帧的检索。系统提供高级检索功能,可以自定义检索字段,如按照用户名检索,可以精确检索出某一人员上传得所有资源。
3.4统计技术
系统强大的日志统计功能时刻记录着系统的每一次数据操作,包括资料的上载、查询、浏览。同时系统提供各式清晰全面的统计报表,可按照用户、资源所发生的事件展现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以及可设置的时间范围区间的统计报表,如可以对老师有上传资源数量、资源被下载次数,被点播次数的统计。
3.5网络技术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以视音频数据为主要处理数据对象。由于视音频数据固有的特点如数据量大,需要稳定带宽等,因此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难以支持媒体资产视音频业务的正常开展,视音频网络系统必须引入新的技术。采用FC+以太网的网络技术保证多路视音频数据流的实时传输,同时满足文字、管理数据的传输要求,其优点是FC满足大数据视频流的传输(非编应用),而且将来可以很方便扩展存储系统和功能服务器。
3.6视音频处理
应用此网络结构,我们在对视音频资料数字化时必须生成高低两种码率对象数据,其中高码流数据用于长期保存和广播级制作、播出,而低码率数据主要用于网络浏览及网络编辑。在本系统中,从技术先进性和可发展性考虑,高码率我们建议采用MPEG2IBP25mb/s的编码格式,通过测试数字化后能达到广播级质量。低码率采用MPEG4300kb/s,通过测试在局域网上浏览可达到VCD质量。
4结束语
系统以信息资料(信息视频、音频、图片资料、演示文档、电子文档、表格文档、压缩文档、精品资源等)为管理对象,运用存储技术、Web2.0技术、流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建设信息资源库为核心目的,完全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实现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上载、分类、编目、检索、下载、预览、保存、转移、剪切等实用功能的信息多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本系统有效组织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并将这些信息资源运用到学校日常工作中。视音频资料是极具价值的媒体资产,它的完好保存、全面管理和充分再利用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信息资源库建设。系统遵循国家音像资料编目原则,字段根据用户要求增加、修改、删除。独立的支持音频、视频、富媒体、图片管理;支持原有数据的自动导入。编目系统可以与非编系统无缝进行数据交换;使用户可根据不同资料定制相应编目方式,提高效率、节省资源;通过用户权限设置,对编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信息录入记忆功能,降低编目人员的工作强度;完善的审核机制,保证编目质量;自行创建各种媒体资料的专题分类树;多样化的用户空间管理,完成信息资源编目体系建设。系统可以提供视音频浏览服务;支持全文、分类、关键字、图片、组合查询多种检索方式;检索字反红显示;检索界面与编辑系统紧密结合;浏览器方式,便于维护升级;用户可以定制检索条件,完善了信息资源检索方式。采用媒体资产管理技术,把大量的视/音频资料变为资产,科学完整的存储下来,并通过完善的检索机制展现在使用者面前,使学校为科技发展提供媒体资源,在信息社会中充当重要的角色。
作者:李志刚 单位: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黄诚,吉萍.基于云存储的媒资管理系统[J].传媒观察,2013(1).
一、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产生的背景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节目量剧增,传统的以磁带为介质的节目保存、使用方式面临许多问题:(1)磁带寿命有限,以往保存在磁带上的大量有价值的视音频资料需要抢救。(2)多种格式介质并存,经常要转换格式引致质量下降、效率低下,对台内素材、节目利用和台与台之间节目交换造成不利影响。(3)随着IT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磁带储存、传输方式无法适应互动的视频点播要求。
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整合方式或者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电视台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各电视台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提供了土壤。
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发展概况
广电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必然是分阶段进行。发展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改善图像清晰度、提高图像传输质量、增加节目套数容量,更在于它将达到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的目的,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个性化服务,最终满足大众对媒体内容的需求。因此,媒体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对媒体内容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电视台、音像资料馆、互联网等媒体的大量音像资料,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它们的完好保存、全面管理和充分再利用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且关系到技术提升和多种业务开展的战略。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把大量的视/音频资料变为可视的、可控的、可得的内容,提供给全社会,可以使电视台等媒体在信息社会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
如同企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经历从“管理信息系统”(MIS)到“企业资源计划”(ERP)的过程一样,媒体的发展同样需要经历从“媒体内容管理”(MCM)到“媒体资产管理”(MAM)的过程。
1. 媒体内容管理
媒体内容管理,就是将媒体素材、节目资料等内容的创建、编目、审核、存储、检索、整个业务流程,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加以实现,根据用户的要求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库中全面、准确、及时地找到所需的内容,并为他们提供各种丰富的节目服务。
媒体内容管理,包括素材和节目资料两大方面,它构成了节目制作、播出的支撑平台。
电视台的素材管理长期以来面临巨大困惑。花费大量宝贵时间,投入巨大设备拍摄成功的珍贵素材带,尤其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新闻素材带,本应很好地加以保存,并在以后的节目编辑中反复多次使用,但目前的情况是,那些难以再现的珍贵历史画面,由于没有相应的设备和管理手段加以保护,往往被人们无意中删除,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日后需要用到这些画面时,则是悔之晚矣。
另外,电视台总编室存有大量的播出节目带,这些新闻、体育、文艺等各类节目带是电视台的价值所在,具有很强的重复使用性,同样需要有效地保存,以备将来之用。对这一类的节目素材,如何管理好、应用好,并对其内容进行检索、整理、选择、编辑和利用,从而提升其价值,同样是电视台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媒体内容管理系统,通过对视频素材采、编、存的一体化流程建设,通过规范的数字存储格式与载体,规范的编目标引格式与检索,以及规范的操作流程管理与运营,可以使视频素材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流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务,实现视频内容信息流和工作流的整合。这是再造符合中国广电内容管理、制作应用实际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流程,是达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增强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 媒体资产管理
媒体资产管理MAM(Media Assets Management)就是对各种类型的视频资料、音频资料、文字、图表等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存储、编目管理、检索查询、非编素材转码、信息,以及设备和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建立MAM的目的就是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系统,保存和管理好这些宝贵的资料,并使之得到最大利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良好的媒资管理系统,可以为电视台等媒体提供多方面帮助,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立在内容管理的基础之上,它更注重于在业务开展和管理流程方面为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提供一个运营平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共享系统,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使用者能否得到所需内容,而且还有内容调度、设备调度、同一内容多用途等。也就是说,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立起了一个使内容能被各种应用系统(非编系统、播出系统等)有效利用的基本平台,媒体资产拥有者可以在这样一个战略平台上将现有的资源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为开展新的资源利用提供了易于实现的途径。
就目前国内电视台的情况而言,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将已有的视/音频资料转变成更有价值的媒体资产;可以与现有的多媒体节目制作系统连接起来,使新的视/音频资料直接成为新的资产;也可根据现有条件,逐步开展数字化节目自动播出、节目点播、互联网节目发送、节目交易、视/音频资料提供、交互电视等新业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今后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扩展的新业务还会有很多。媒体内容管理和媒体资产管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必须抓住“存储是核心、检索是关键”的思想去完成。现在已经推出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一般都包括:采集、存储、管理、编目和检索、信息等几部分。
(1)采集技术
媒体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当前的模拟录像带中的音像素材以数字格式转入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来,因此在采集中,不仅是对卫星信号的直接采集,也包括其他录像带的采集,还包括从录像带的整盘直接高速的导入。目前,采集技术利用有卡工作站(采集卡)双路采集技术完成素材的采集过程,一路为高质量的素材,如MPEG-2格式和DV格式;一路为低码流的素材,如MPEG-4格式。
(2)存储技术
存储是媒体资产管理的核心,能否高效和海量地存储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重点。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不同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网络上的数据集中访问,实现不同主机类型的数据访问和保护等等,都是媒体资产管理中存储所要解决的问题。SAN(Storage Area Network)与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两者各有优缺点,但是两者的结合能够提供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由SAN和NAS发展来的SDD网络模式也在媒体资产中得到了应用。存储结构采用了三级存储模式: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介质上,利用大容量的磁盘阵列(SCSI)、PB数据流磁带和光盘库,通过这三者提供一个无限空间和可扩展的存储体系。磁盘阵列是一种基于RAID技术,通过SCSI或光纤与主机相连的存储介质。内部使用Ultra/Wide-Ultra2 SCSI 接口连接硬盘,并通过不同的RAID等级将数块硬盘结合在一起构成阵列,使主机将其作为一块大硬盘来使用,数据有选择地分布在多块硬盘上,多硬盘并行存取数据,极大地提高I/O性能,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格式都以MPEG-2或DV格式存储高质量的视音频素材。检索和查询、浏览素材都采用了MPEG-4格式。
(3)管理技术
管理主要完成对数字化素材存储的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在存储中,如何去安排素材的在线、近线、离线存储;什么人可以去访问和管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的素材,都需要媒体管理系统自动完成。在管理技术方面,采用了素材管理和系统管理两个部分,两者结合来完成整个媒体资产的管理工作。管理技术必须涉及网络安全,媒体资源资产化和价值最大化,它们都要在管理系统中体现。
(4)传输技术
随着电视台的数字化进程,能不能高效地找到所需要的素材和网上高速地传输高质量的视音频素材成为媒体资产管理的关键。目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利用FC网络和以太网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网络传输问题。通过FC网络实现素材的采集和高质量素材的编辑、存储、下载和节目的输出。以太网已经发展到千兆高速网络,通过以太网实现媒体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素材的编目、检索和查询以及虚编和浏览。由FC网络和以太网组成了以存储的媒体资源为中心的传输网络。
(5)编码技术
编码技术直接关系到存储技术,选用什么样的编码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最大,从而减少存储空间,是编码考虑最多的。目前的编码有DV、M-JPEG、MPEG-X等格式。媒体资产管理,首先就是要把视音频素材数据化,也就是要把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编码技术有复合编码和分量编码。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编码标准都用DV和MPEG-X两种格式。主流格式:高质量的采用MPGE-2或DV,低码率采用MPEG-4格式。高质量的素材编码目前最理想的是采样率为4:2:2的MPEG-2格式,这种格式的素材完全达到了存储的目的。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用于编目、检索和浏览的素材采用了基于具体内容编码的MPEG-4格式,MPEG-4的高压缩传输速率已经到达800kb/s,能满足广播电视和节目制作的需要。
三、目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存储、检索难等问题,通过上面的关键技术能否完全达到简便、高效、安全、稳定可靠的存储和检索,还有待实践。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不能安全、稳定可靠地存储和检索,媒体资产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体现不了媒体资产管理的价值。
CCBN2002媒体资产引起了许多电视台和媒体机构的广泛关注。专业技术人员都关心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标准和媒体资产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制播存一体化;编目标准是什么;网络传输速度能不能满足高速传输的需要;媒体资产能否跨平台操作等等。编目工作方面,应遵循面向用户、服务检索和查询的基本原则。没有合理的编目,就没有高效的检索和查询。由于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编目标准,已经应用和正准备应用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编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洋、索贝、奥维迅、新奥特、安达斯等公司推出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编目标准各不相同。为了实现将来编目标准统一,媒体资产管理的编目都是开放性的,为将来统一标准进行升级提供方便。
能不能和制作播出系统无缝连接,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从2006年CCBN展会看到,各个厂家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只能和自己的非编和播出系统相连,如大洋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基本能和大洋的非编和播出连接,索贝的媒体资产也基本能和索贝的非编和播出连接,但是所有公司都没有应用于不同厂家间的互联。
网络的高速传输直接影响编目和检索的速度。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能不能快速完成所有功能,网络速度至关重要。媒体资产管理采用的FC网络和高速以太网的双网结构能不能完全满足视音频的传输,速度究竟能达到多少,需要给出一个量化标准。
媒体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应该如何有效地管理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把无形资产转变成有价值的有形资产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四、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1. 编目标准统一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节目制作和播出的中心,统一编目标准才能更好发挥视音频素材的价值。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媒体资料的交换。媒体资产的目的之一也就是要用于节目的出售和交换。要真正做到一次编码和编目、多次复用,编目标准也必须统一。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素材,北京电视台买好后,如果没有统一的编目标准,北京电视台只有对买来的素材重新进行编目标引,才能入库保存,因为编目标引标准不一致,素材就不能直接存入到北京电视台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去。为了体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价值,将来编目的标准一定要统一。各个厂商开发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系统都是为一些单位定性制作的。随着广域网络技术的成熟,电视台间通过网络传送素材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过网络直接检索和查询其他电视台资料库素材也随之增加,要想使用通用的检索接口和界面检索其他电视台的资料库,必须使用统一规范的编目标准和检索机制。对于各个厂商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来说,必须按照标准定制系统,才能保证将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互连性。
2. 管理方便安全
对素材的管理要更方便和安全,系统应该更能自动完成许多素材的管理工作,不需要人工去干预。比如,素材的迁移、存储,系统能够智能化地识别在线、近线、离线存储。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更加强大,如果系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存储的视音频素材就会面临许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必须提供最强有力的安全防护措施。
3. 检索简捷高效
检索的高效率,体现在多方面,用户都希望能方便快速地检索和查询到所需要的素材。
能否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进行查询是未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查询的关键。目前的媒体资产系统还仅仅提供在一台计算机平台上去查询,这样很不方便。为了更方便,一定要提出更简便的查询手段。比如,通过语音,用户只需要对着查询服务站说出要找的资料,系统就会自动查找并提交给用户。
4. 编码科学完善
媒体资产管理是要把视音频素材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因此编码压缩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媒体资产管理都要求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压缩率最大。MPEG-4的出现基本上达到了这一要求,但是MPEG-4是基于对象编码,支持基于内容的检索作为其目标。因此,编码技术将向着能基于内容和图像的高效快速检索和查询方向发展。MPEG-7就是建立在MPEG-4的基础上,它期望用最少的视觉特征就能对视音频素材进行检索。比如,在现在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通过一些最简单的特征,就能快速找到包括这些特征的相应素材。
5.服务多元增值
为了让媒体资产价值最大化,必须提供多元增值服务。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有两种质量的素材,一是用于编辑、播出和交换的广播级高质量素材;一是为了提供永远在线的浏览方式的低码率素材。高压缩比的低码率素材,除了供内部网络的浏览与使用外,还可以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方式向社会或行业单位开放,使其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素材质量的不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开放领域、使用的方式以及付费的标准也不相同。如:高压缩比低码率的素材除了提供浏览外,还可以作为网络在线点播的素材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播级的高质量素材可以作为商品在线销售或用于素材交换,还可以按类别向用户有偿供给等。对于素材和节目的增值服务,不同的用户可能不同,如何创建用户特色的增值服务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素材和节目的价值,也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结束语
如果从技术的层面来理解媒体资产管理,容易让人觉得媒体资产管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购买一些现在比较流行的信息化技术而已。可事实并不如此。媒体资产管理概念是与现在常说的媒体信息整合一脉相承的。实施媒体资产管理,决不仅仅只是技术的提升,换句话说,媒体资产管理的关键不在于技术上多么先进,更重要的是:媒体资产管理的实施必将要求媒体企业用新的体制取代旧的体制,新的工作流程取代旧的工作流程,新的工作方式取代旧的工作方式,新的思维取代旧的思维,从而实现革命性的转变。采用高新信息化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能够真正全面增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不单是技术,更需要充满活力的新体制、灵活高效的业务流程以及人的新观念新思想等等。因此,与其说媒体资产管理是一场技术的全面提升,倒不如说媒体资产管理是以技术来推动媒体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更深层次的变革。
笔者认为,媒体资产管理MAM是ERP在媒体经营中个性化管理的典型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起源于制造业,后来在其他行业也得到新的发展。ERP旨在将企业内不同部门的信息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上,从而使得不同部门的人员可获得完整信息。其统一性可以给企业带来许多好处:错误减少、速度提高、效率改进、信息通道更加完整。因而,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目前企业的业务运行状态,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ERP在中国推广应用近20年,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得到普遍认可,许多企业也从应用中得到回报。ERP的内涵在于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一点看,MAM与ERP是非常一致的。如何有效地在企业中实施ERP是众多企业的病痛,而在企业中有四个关键因素正是应对这些病痛的良药:扎实的经济和技术基础、领导的支持、准确的需求以及拥有专业素质的队伍。这四个因素对于媒体来说,也应该是完全适用的。只要解决好这四个因素,各媒体的媒体资产一定可以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效益。
2009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下简称国航)IT建设以“围绕支撑公司战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IT体系”为目标,以“交付具有商业价值的IT项目和方案”为使命,以强化信息安全和一体化运行保障为基础,以加强五大基础管理为手段,以推进降本增效为己任,从建设路径、建设模式、安全运行、成本管控等四个方面完成转身,实现了四个转变。
建设路径 转向战略层
近年来,国航的生产经营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从2008年开始,IT建设思路开始战略性转变,核心系统建设全面展开。2009年,信息管理部又明确提出了“围绕支撑公司战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IT体系”的愿景目标,IT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也于年底全部完成,明确了建设路径,使IT建设走上了有序发展轨道。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大的困难局面,国航IT建设确定了“匹配公司战略,推进核心系统建设”的工作目标,系统建设紧密围绕SOC、SMS、安全、客户营销和资源管理五条主线展开,建设项目与公司战略需求的匹配度大幅提高。同时,在九大管理领域对项目建设进行跟踪分析,分阶段订立里程碑,建立月度项目分析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与风险控制,重点管控和分析项目的范围、资金与进度,降低项目变更率,提升交付率,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全年项目完成率同比提高8.32%,资金完成率同比提高23.4%,系统运行稳定性同比提高0.11%,网络可用性同比提高0.34%。
2009年,国航荣获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企业称号,同时获得“优秀信息化建设团队奖、最佳电子商务应用奖”两项企业大奖。12月16日,中航集团网站在国资委开展的央企互联网门户网站评估活动中,被评为中央企业A级网站,得分94.3分,名列135家央企的第30位。
至此,国航IT建设实现了从业务驱动到战略驱动的跨越式发展。
建设思路转向商业价值
IT 建设首先要满足用户需求,这是勿容质疑的,但在做完项目后,还要关注使用情况,这是项目建设的全部内容。为此,信息管理部明确提出了“提高交付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方案和项目能力”的工作使命。所谓IT商业价值是指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行IT商业价值评估,能更好地反映IT与国航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与公司战略的符合度、资产回报率、投资收益率以及IT投入和IT人对国航生产运营的贡献,更好地指导IT建设。
围绕这一使命,信息管理部建立了客户经理制,广泛了解和跟踪业务发展情况,追踪投产系统的运行状态,全年完成业务分析报告45篇,参加业务单位例会85人次,在维护客户关系,了解业务需求,建设更合理、更有商业价值的IT系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项目立项开始分析与公司战略的偶合度及支撑效果,重点围绕公司战略确定建设项目;从业务战略、财务、客户、学习与创新等多个纬度对投产运行的IT系统进行商业价值评估,不断修正IT建设计划。
在2009年的IT建设中,一批核心信息系统在公司生产运行中的商业价值得到全面展示:SOC的全面推广应用,使运行控制管理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飞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实现了国航SMS体系建设,达到了民航总局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国航安全品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预算编制管理系统的投产运行,使公司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年度预算、滚动预算、快报、月度预测编制,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支出。电子商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节约了分销费用。开展商旅卡业务,实现销售突破亿元大关。短信平台于2009年10月底正式上线,并在大雪突降北京,航班大面积延误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星盟常旅客奖励升舱服务系统的上线,有利于促进高收益舱位的销售并重点服务于高端公商务旅客。
以上系统建设使IT商业价值在公司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综合能力、品牌价值体现等方面得到充分显现。
安全运行 转向运行质量
信息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特别是随着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生产管理对IT系统的依存度愈来愈高,系统安全运行已成为实现国航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2009年,国航全年阻止互联网疑似攻击几百万次。毫无疑问,每一次的攻击成功,都将对国航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给生产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国航生产运行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而系统运行又离不开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从2008年开始,为确保奥运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万无一失,国航在加强运行稳定的同时,开始了全面的信息安全建设,实现了强化信息安全与提高运行质量并举的转变。
2009年,信息安全在全面汲取奥运信息保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强化互联网帐号管理、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加强技术防范等入手,进一步完善国航的信息安全体系,防病毒覆盖率提升7.4%,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为公司安全运行提供了良好、安全的信息平台。5月26日,国航顺利通过国际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航空企业中第一家获得ISO 27001国际认证的单位。
在运行保障工作中,国航通过采取加强巡检和系统监控,调整监控时间等手段,在公司系统、网络、设备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系统总体故障率降低47%;排故时间大大缩短,其中网络故障平均恢复时间同比降低62.5%,系统故障平均恢复时间同比降低59%,快速处理与恢复能力大大增强。
国航企业级《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系统运行维护手册》正式出台,统一了国航运行维护的操作流程、规范和标准等,建立了整体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价值,高效率的保障系统和网络运行安全平稳。此《手册》的颁布运行,确保了系统在统一的制度和规范下运行,拉开了IT一体化整体运行的帷幕,将对国航的IT系统运行产生深远影响。截止去年年底,国航IT系统平均可用性同比提高0.1125% ,非核心系统可用性同比提高0.12%;核心网络可用性同比提高0.47%,非核心网络可用性同比持平。
成本管控 转向强化预算
IT建设部门是企业的成本中心,但降本增效依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国航经营面临极大压力的情况下,强化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是IT建设者的使命。2009年,信息管理部在提高IT商业价值的同时,在内部采取有效手段降本增效,全年IT预算成本降低4245.33万元。其中,通过加强商务谈判和供应商管理全年节约费用降低幅度约12%,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降低10%的目标。
一是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能。2009年,国航建设了资产管理系统,全面掌握整个IT资产的信息,获得了各种分析结果,实现了由现有单一台帐记录管理向帐实相符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化管理转变,提高了人机比和劳产率。
二是建立预算管理机制,财务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国航初步建立了预算管理机制,并将预算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严格控制费用使用,实现了从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的全面预算管理。此外,各项费用情况每月进行通报分析,按照目标进行控制,使全年各项职能费用同比减少,日常费用均控制在预算范围。
三是以技术降成本成效初显。国航引进服务器整合技术,大规模部署后,未来将使服务器数量增长速度降低40%-50%,每年节约几百万的投资和运营费用;制定海外网络迁移方案,通过采用MPLS技术替换桢中继技术,2010年实施后将在平均带宽提高3倍的同时,费用降低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