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制度优化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特性和内容。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指企业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政府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的,用来规范和优化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则,是整个财务制度体系中的操作性、基础性财务制度。与其他层次的财务制度不同,它具有以下内涵特性:其一,具体界定内部财务主体的范围,即明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级次、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财务部门的关系,以及企业与联营单位、投资与被投资单位、内部承包单位的财务管理关系;其二,具体划定内部财务管理的岗位,明确相应责任;其三,具体择定企业的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方法;其四,具体确定财务管理与内部责任单位的相互衔接关系,包括责任中心的划分、责任核算、责任控制和责任奖惩等;其五,具体规定财务规划与财务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一个系统,其内容是多方面的。按笔者的认识,可按管理的职能、对象、环节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制度体系:(1)按管理的职能分为内部委托受托责任制度、内部决策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结算制度;(2)按管理的对象可分为财务管理体制、资本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入利润管理制度、财务报告与评价制度;(3)按管理的环节分为财务结算与计划制度、财务控制与分析制度、财务考核与评价制度、财务监督与检查制度。
2.科学设计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必要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是指以国家相关的财税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将企业内部理财活动的组织机构、财务战略与政策、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等规范化、文件化,进而据以指导和处理理财工作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工作的新任务,企业只有科学地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才能实现自主理财、科学理财,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合法理财,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落到实处。
(1)科学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是发挥其作用与功能的前提条件。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作为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财务制度具有以下功能:一是降低费用,即降低财务管理行为中的交易成本,使经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合理稳定的预期,降低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抑制腐败行为;二是保障合作,即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内部财务制度能够给人们提供有关行为约束的信息,规范理财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提供激励,即提高激励约束机构的兼容程度,形成持续性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内部财务制度可以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劳动,使经济行为人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收益有机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对各项活动的创新者给予激励和奖惩,并防止别人“搭便车”。
(2)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财务制度的格局变化为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正将微观经济管理权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自归还企业。相应地,企业财务制度建设应与所处的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企业财务制度改革的格局只能是:国家制定《公司法》、《税法》以及《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财税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实施强制性的粗线条约束;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可选择范围内,自主选择财务管理的目标、战略、政策和方法,并设计制定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形成自主性的理财行动指南和规则。在这里,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和趋势是,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作为在国家有关财务法规指导下的基层财务行为规范的地位得以确立,并取代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成为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重点。
(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大了当前企业科学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它标志着我国市场将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从财务角度看,我国企业的理财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范围、方式方法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夯实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起科学的内部财务制度,规范和优化财务制度行为,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依据与原则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对于整个设计工作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受制于内部财务制度目标。从实质上看,内部财务制度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现实与未来、管理者与所有者和债权人、内部各部门之间、内部员工之间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而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将这些矛盾相互统一、均衡的结果在观念上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目标可简单归结为:设计适应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财务制度,用以规范内部财务行为、处理内部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种类不同,其具体目标也不同。按照设计的范围和内容,可将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类型分为全面性设计、局部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三种。全面性设计的目标是要构建企业财务制度的基本框架,产生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局部性设计主要是对原有财务制度中不具有的部分规范进行具体设计;修订性设计则是对原有财务制度加以修改而进行设计,以更改部分内容。
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要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保证企业财务预期的实现。为此应当做到:(1)整体协调性。即财务制度设计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协调,具有合力,并保证财务制度能够服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2)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涉及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和企业理财的各个环境,并都有着特定目标,这些目标有着不同的性质、层次、期限,因此制度设计的目标也应体现多样性、多层次性以及阶段性;(3)定量性。就是指在制定财务制度目标时,要努力把所要达到的目标数量化,以尽量消除定性判断所带来的主观随意性,使制度设计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依据。科学有效的制度从根本上说都是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依据,从一般意义上讲应包括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个方面。就理论依据而言,除包括现代财务理论,还包括哲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现论和技术等,它们能够为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和一般方法指导,确保制度设计正确、有效,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要求。实践依据主要是体现客观条件的要求:(1)国家财税法规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国家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形势),是企业设计内部财务制度的基本依据;(2)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3)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4)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的技术手段,是财务制度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5)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是财务制度设计的中心环节。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原则。为了保证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质量,设计时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作指导。这些原则除了包括符合国家法规、适应企业特点和管理要求、切合财务管理的技术水平、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制度相协调、以及具有系统性等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下列原则: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效益性原则。即要求进行财务制度设计时要考虑设计和运行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
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方式、程序及方法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方式。企业应根据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以及制度设计的范围内容、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可选择的方式有自行设计、委托设计、联合设计等。其中,自行设计是指由企业自己的财务人员组织和独立进行制度设计;委托设计是指企业委托社会上的财务咨询服务机构或其他人士为企业设计制度;联合设计是指以企业的财务人员为基础,同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共同设计内部财务制度。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程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无论采用何种具体方式,一般都应按以下程序进行设计:准备。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设计的内容,落实、培训设计人员,安排设计的进度,确定调查对象并收集、整理资料;设计。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设计方案和进行初步设计;试行。试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试行和局部修订;定稿。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正式定稿,并准备施行。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方法。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需要借助于文字说明、表格和流程图等具体形式来反映制度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由于财务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不同性质和范围,制度设计的条件、方式和要求多有不同,因此,方法选择应当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法:
(1)实地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是设计准备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实地调查的方法很多,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岗位访问、开座谈会、问卷测试、请求有关人员提供书面材料等方法获得财务制度设计所需的有关资料、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方法的应用都必须把握要领,而且所收集、掌握的材料应包括批评性意见和建设性意见两类。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济核算处,江苏淮安 223002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作为医疗质量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医用耗材的管理工作管理难度大、事务杂、容易出错,所以如何通过优化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来减少医院开支,提高医疗水平是医疗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的医用耗材管理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医用耗材;管理;现状;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163-02
Optimization of Hospital Medical Consumables Management Measures
LI Jiaqiang
Huai’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Economic Accounting,Huai’an,Jiangsu Province,22300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health care,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a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supplies difficult to manage, miscellaneous transactions, error-prone, so how to reduce hospital cost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management by optimizing the hospital medical supplies medical worker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issue .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 at this stage of medical consumables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were elabor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medical supplies management.
[Key words] Medical supplies; Management; Status quo; Optimization measures
[作者简介]李嘉强(1971,2-),男,江苏洪泽人,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济核算处,副主任。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医疗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我国医疗服务的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医疗水平的提高促使医用耗材的种类以及数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由于医用耗材的种类多、规格杂、用途广,所以在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我国实行医改政策之后,为了把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落到实处,如何有效的降低医院的成本、优化医用耗材的管理方案已经成为了医疗行业中的焦点问题[1]。很多专家学者都针对我国目前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信息化管理、完善收费制度以及制定医用耗材采购计划等等,随着对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用耗材的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1 医院优化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医用耗材是医疗事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医疗用品,同时医用耗材也是医院开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用耗材指的是医疗事业中消耗频繁的配件类物品,主要包括医用耗材和医用器械。医用耗材包含日常医疗行为中的必需品纱布、医用酒精以及缝线等物品,而医疗器械则涉及各个医疗环节中所使用的医疗器具,如人工关节、心脏介入和止血钳等[2]。医用耗材还可以根据是否能够向患者收费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可收费性医用耗材以及不可收费性医用耗材。其中可收费性医用耗材是医院按照使用成本的一定比例向患者收取费用,医院在这一项目上的收入可以直接的反映患者的医疗支出的费用组成,也可以反映出医院医用耗材的费用支出。
2 我国现阶段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医院的医用耗材管理意识差,不能意识到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医院内部普遍存在着重视业务技术水平,轻视医疗管理的状况,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管理者是从各个科室中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医生中选的技术型人才,这些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对于医院医疗技术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会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医疗人员与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往往对于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很容易造成医用耗材管理方式的落后,制约医院的发展。
2.2 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不完善
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流程由采购、验收、储存入库、发放入库以及结算等环节组成,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尚未建立相应的医用耗材管理流程,缺少完善的流程管理就很容易造成医疗管理的每一个分支环节不能完美的融合,使医疗管理脱节,效率大大降低。此外,在医用耗材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采购招标盲目化,缺少理论指导以及耗材出库混乱、流向不明和医务人员随意认领耗材的情况,这种“只用不管”或者先使用,后补全手续的“先用后管”的医用耗材的使用流程都会增加医用耗材的使用成本,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安全隐患,使医用耗材的使用质量降低[3]。
2.3 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来有效地管理医用耗材,从而减少管理支出,提升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医用耗材的管理相比,传统的医用耗材的管理方式效率低,管理难度较大并且非常容易出现差错,另外传统的医用耗材管理方式由于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医院的成本,已经远远的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事业的需求。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医院中,由于医院中缺乏对于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程度,所以医用耗材的管理方式还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水平,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2.4 医用耗材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
我国医院中负责医用耗材管理的人员大多是缺乏相应医疗专业知识的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就很容易造成对医用耗材的不熟悉、不了解,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不能够针对具体的耗材制定相应的管理、采购、分配方案,更不能将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有机的融合进管理的过程中,造成管理效率的低下和管理水平的落后,不能够和高速发展的医疗水平相互适应。
3 现代医院优化医用耗材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增强对于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程度
意识决定一切,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必须提高对于医用耗材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的医务人员只有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对待医用耗材管理才能够实现医用耗材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医用耗材管理意识的提升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使用耗材人员意识的提高以及管理耗材人员意识的提高。要让使用医用耗材的人员以及管理医用耗材的人员充分的树立起主人翁意识,才能够使医用耗材的使用逐步的向规范化迈进,使浪费情况越来越少。此外,医院还应该大力宣传科学管理医用耗材的理念,让科学使用、科学管理医用耗材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医疗过程之中,让医务人员都能够切实做到使用多少领取多少、不囤积医用耗材。
医用耗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完整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使得各个分支环节充分的契合,使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科学的采购制度、验收制度以及使用制度。在医用耗材的采购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的采购原则,医院在进行医用耗材的采购之前需要各个科室进行统筹,统计出每一个科室对于不同医用耗材的使用需求,并列出详细的耗材清单,清单列出后提交审核部门对医用耗材采购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检验是否存在过度采购的状况。审核完毕后,向社会有能力的公司进行公开的招标,根据各个公司的报价以及商品质量签订合约。通过这样的采购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供应商和各科室暗箱操作的情况,降低医院的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除了科学的采购制度之外,验收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医院应该从每一个科室抽调出专门的医疗人员组成医疗设备的审核小组,对采购的医用耗材进行集中的验收,验收的过程中要对耗材的生产许可证、合格证、资质证书以及产品的数量、产品质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流入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份耗材都是百分之百符合规范要求的,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使用制度作为医用耗材使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制度更需要科学化的规范,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一定要始终坚持科学化的使用规范,避免浪费的情况出现。
3.2 建立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
医用耗材管理科学化的最终目的是有效的降低医院的开支,保证医院的利润,从而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所以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学的财务制度包括全局角度财务制度的制定以及单一角度财务制度的制定。全局角度财务制度的制定要根据医院在医用耗材方面的总体支出作出规划,而单一角度的财务计划的制定则要根据每一个具体财务需求来进行资金的分配。除此之外,还必须完善各项制度运行实施,将单位一切经营管理与业务活动都纳入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范围内,以此来监督单位各种资金的充分利用[4]。财务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需要监督制度的制约,要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来保证财务制度的实施,监督机制要覆盖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从而促使财务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
3.3 全面融合计算机技术,实现医用耗材一体化管理
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用耗材管理的水平,提高医用管理的效率。医院在优化医用耗材管理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计算机技术和医疗管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利用软件技术以及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对各个科室所需要的医用耗材进行分析统计,对各类医用耗材类型、数量、生产厂家、设备规格编号、生产日期等数据进行集中录入,通过计算机技术还可以指定详细的采购方案,对市场医用耗材的性价比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达到以最低的价格购得最好产品的目的。在医用耗材投入使用后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可以对产品进行全程的跟踪,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通过相关的问责机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4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医用耗材管理越来越重要,深刻的剖析现阶段我国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的弊病,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告别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实行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才能够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为患者降低医疗压力,为患者提供更有力的生命健康的保障。
[
参考文献]
[1]马玲.浅谈医院医用耗材管理[J].西部财会,2011(4):44-45.
[2]陈鸣宇.关于加强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4(35):85.
[3]许文年,杨春妮.加强医院医用耗材质量管理的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3):372-373.
摘 要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财务管理是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随着医疗机构不断深化改革,医疗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对保证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医院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需加强的职能及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 医院 财务管理 思路创新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推进,全民医保制度框架的初步建成,医院核算业务和财务管理职能的不断扩展,使得停留在传统管理层面上的财务管理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和政府部门加强对公立医院监管的要求。在政策环境不断更新的今天,只有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方法、优化财务运行流程、预警及防范财务风险、疏通各种操作流程,才能使财务管理在医院运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医院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使医院运行成本最优化。
一、新制度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的拓展
结合国内外医院财务管理、大型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公立医院改革和新制度的要求,对医院财务职能拓展得出如下启示。
1.政策研究的先行者
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等政府部门对医院的经营进行监管,维护医疗行业的秩序,并为医院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及服务。在医院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医院决策层的重要成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把握政策背景及监管尺度。
2.管理手段的创新者
公立医院作为国有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行为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下进行。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财务人员按照谨慎性原则,用较为接近的财务政策执行了审核工作。为了事业更好的发展,希望通过对政策的研读、分析,了解制度中未禁止的行为,探索出一些管理方法,适应新的经济业务,且维护财务管理的严肃性。
3.预算管理的倡导者
为简化审批流程,医院财务管理应当将财务审批流程前置,即在医院年度预算编制及成本控制方面精细预测、严格审批,做好事前预测,事中决策和监管,事后评价。
4.成本核算的主导者
公立医院改革中,要求医院加强对病人医药费用的控制,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医院要将这项政策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使成本控制成为医院约束医疗行为过程的重要抓手,同时使成本核算成为政府为医疗服务项目定价的基础、成为政府完善医院财政补偿和医保第三方付费机制的重要依据。
5.阳光财务的执行者
随着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力度加强,公众对医院财务收支关注度的提高,公立医院作为国家“民生”问题的一个窗口,它的经济运行状况、各类财务数据及指标都将以不同的方式公开。在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也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即医院的财务报表每年都将接受中介机构的审计和监督。这一要求预示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更加严谨、规范、透明,更加真实完整的披露医院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行信息。
二、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路创新
1.成本管理:从科室成本核算发展为全方位的成本管控
新制度对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及控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细化了医疗成本归集的核算体系。各级医院的财务部门为了完善成本管控职能,需要设立相应的成本管理部门,配置相应的人员,搭建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运用科学丰富的财务分析方法及手段,将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组成完整的图像,呈现在决策者面前,为他们做出管理决策提供财务策略。
2.预算管理:从收支预算到现金流预算,从科目预算到经济事项预算
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为了满足新制度的预算管理要求,医院在预算编制方面除了按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收支预算外,还需要包括资本性支出在内的现金流量预算;同时,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除了按照会计科目编制收支预算外,还需按照具体实施的经济事项编制项目预算。在预算审批、执行、调整等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院内制度,提高预算执行力和严肃性。
3.财务风险管理:完善风险预警指标和健全风险防范体系
随着医改的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民营、外资及合资办医不断兴起,现实及潜在的竞争风险不断变化,造成医疗市场环境出现诸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形成医疗市场财务风险。同时,国家财政对医院投入不足、医疗服务定价不合理、医疗保险结算方式繁琐、结算款到账滞后、医院垫付大量资金等因素导致公立医院正常经济运行受到影响,形成了医院的政策财务风险。
4.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新制度对医院财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条件的公立医院以新财务会计制度施行为契机,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财务制度的要求为核心,搭建或优化医院的信息化平台,明确信息化管理的内控要求,进而全面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三、结语
医院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医院管理及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新医改方案的深入推进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全面施行,医院管理层需要进一步重视广大财务人员参与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广大财务人员也需要不断拓展财务管理职能,创新财务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应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制度讲解.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成本核算; 创新
Discussion of Innovative Path on Cost Accounting in Modern Hospital/LUO Jun,ZUO Jian-wen,LI Hu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133-136
【Abstract】 The goals of hospital operation are decreasing medical cost and increasing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Cost account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achieve these goals.Including factors like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medical services,state polici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lead to the fact that hospital cost have a weak basis and hard to compare and control,we illustrate the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cost accounting.Facing a number of challenges,strengthening cost accounting is of great weight.We offer a preliminary accou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st accounting in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 Cost accounting; Innov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421 Hospital of PLA,Huizhou 516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45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加大现代医院管理力度,探寻先进、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是目前医院管理者的目标。目前认为,对医院成本进行强化管理、探索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有效路径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医院管理中成本核算的定义和重要意义,以及现代医院管理中对成本核算路径的探索。
1 成本核算、企业和医院成本核算的异同
成本是经济学概念,伴随着经济而行。只要存在经济活动,就必然产生成本,成本伴随着经济活动而发生。成本是特定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发生的可用货币计量的代价,是衡量经济组织生产消耗和补偿的尺度,是决定产品或服务价格的基础,是价值活动中经营主体要求的最低补偿[1]。经营主体只有在价值实现过程中至少满足成本需要,才能产生利润。成本核算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方法,涉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多个方面。成本核算是经营主体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与企业能否盈利、能否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能否不断实现企业发展息息相关[2]。医院成本是医院主体在提供各项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必要劳动价值和物质资料价值的货币表现。现代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定义和规范,对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管控,确定医院成本核算对象、控制医院成本开支范围,归集费用,进行费用分配。现代医院成本核算将适用于企业管理的成本核算先进理念植入医院管理系统中,可以提升医院成本管理和综合管理水平,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2 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作为经济主体实现经济管理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一方面消耗资源进行生产、服务,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因此经营过程中会产生成本。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明晰各项成本支出情况,并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判定成本支出和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制定成本控制的下一步措施。医院成本核算按照《医院财务制度》有关规定,明确费用开支范围,依据现代医院管理决策对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各项消耗,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记录、分类、分配、归集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3]。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成本居高不下,原因多种多样的,主要是因为现在医院的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下,发展思路未从增加人员、增加设备、增加床位的外延式扩展模式转到提高工作效率的内涵发展模式上来[4]。
原有的《医院财务制度》于1998年11月颁布,已执行多年,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急需深入,医院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迫切需要改变,现行诸多制度需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做出调整[5]。基于以上目的,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于2010年由卫生部和财政部版发,并于2012年1月起在全国施行。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阐明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定义和方法、强调医院成本核算的质量控制,适应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进一步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重申和强化了成本核算科目和核算方法的改进[6]。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将成本核算提高到事关医院生存和长期发展的高度,强化医院对成本的管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成本管理是指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的目标,明确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成本归集和转移的方法,进一步充实了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内容,对医院成本核算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本文对新财务制度在成本核算领域涉及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本院成本核算的实践,对成本核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完善本院成本核算系统和成本核算理论体系,提高本院经济运营管理水平。
3 充分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目的不同,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方,现代医院一方面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在现有发展阶段医院运行成本居高不下、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维持自身发展,都急需医院管理者根据医院整体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现代医院成本核算在于保证医院公益性的同时,以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医院内部各生产要素和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活动进行科学组织,达到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保证医疗服务的供给的目的。现代医院成本核算不仅可以更新医院经济管理观念,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还可以减少浪费,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
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是充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1)调动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对经济核算的积极性,使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真正发挥关键性作用,使全体医务工作者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成本核算中肩负的责任,使全体医务工作者主动参与到医院成本核算中,增强全体医务工作者主人翁意识。(2)通过成本核算,使各核算单元总结不同时期在医院/科室管理中的差异,及时发现医院/科室管理的不足和缺点,对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落实降本增效的目标。(3)成本核算准确、实时记录医院成本支出,提升医院成本管理水平,避免医院支出浪费,为医院衡量收费标准提供依据,使费用预算合理化。
4 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探索
医院成本核算项目繁杂、涉及面广、在医院管理中地位特殊。如何实现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高效、有序进行,涉及医院发展、员工福利。笔者在成本核算的实践中,分别就根据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建立起规范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将成本核算与医院经济责任制相结合、优化成本核算的实施、加强成本支出管理做了一些探索。
4.1 根据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建立规范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许多医院采用的成本测算方法是账外成本测算法,具有缺乏真实性、准确性的缺点[7]。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对内容进行了调整,根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增加、分割或合并部分科目,因此部分费用提取方法和比例也发生较大改变[6]。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逐步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为适应科技发展对成本核算工作的促进作用,医院成本预算应与信息技术融合,以提升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院在成本核算实践中,一方面深入学习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严格按照现行制度规范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根据本院需要引入一套适合本院基本情况的成本核算系统,将成本核算的日常工作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使成本核算标准化、系统化、统一化;其次,彻底弃用账外测算法,采用具体、真实、准确的账内测算法,使医院经济管理向前迈出一大步。根据现行制度建立规范的医院成本会计制度是实现成本核算有效、有序进行的根本保障。
4.2 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病种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和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核算方法[8]。目前认为,无论是哪种成本核算方法均各具利弊,但缺乏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之间优劣性比较的研究。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是按病人所需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收费。项目成本核算法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优点是操作简便,最大的缺点是以医院/医师为主体,未考虑到病患是否负担得起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医院面向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不可避免承担成本,需要一定的收入弥补成本支出。一旦采用不合理的项目成本核算方法,将使医院/医师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难以抉择。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病种成本核算法是以疾病的类型核算费用,优点是可以准确地测算病患所要承担的医疗费用,达到实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本院在成本核算实践中,对这种核算方法进行研究和借鉴,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索利民且兼顾效益的成本核算方法。由于目前全国范围内并未开展病种成本核算法,因此一方面继续采用项目成本核算法进行成本核算;另一方面,根据近5年本院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日,结合基层医院慢性病多的特点,制定住院期间住院费用限额,有效去除项目成本核算的弊端;同时制定激励机制,在医疗服务质量不下降、治疗效果肯定的前提下,鼓励医师优化选择治疗和检查方案,切实降低医疗费用。
4.3 将成本核算与医院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现代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在于控制成本、减少浪费,而实现成本控制目的的主体除了医院管理者外,更重要的是执行成本核算的科室。与以往的医院总成本计算不同,根据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可以根据经营模式对成本的责权层次进行划分,制定详细的责任成本体系,同时根据责任成本体系对各责权主体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建立责任成本体系,对各责权主体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各责权主体的积极性,让各责权主体自觉融入医院成本核算中,最终实现医院成本的有效管控。本院在成本核算实践中,一方面逐步完善责任成本预算体系的制约效应,另一方面由医院与各责权主体签订成本目标和管控方案,目的是让各责任主体明确各自的成本目标,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提高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加大责任制度的实施力度,使整个成本核算系统能够顺利运行。除了明确责任主体外,强调对各责任主体成本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在比较和竞争的氛围中,提升各责任主体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要做好对各责任主体的绩效考核,实现赏罚有度奖惩合理。
4.4 优化成本核算的实施 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涉及成本核算单元、医院整体发展战略、收费体系等。其中,成本核算单元的设定和调整是最重要的部分。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第三十条中明确了医院在进行科室成本核算中将科室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和行政后勤类等4类科室,科室成本的分摊为三级分摊。本院在成本核算实践中,根据现行《医院财务制度》中各类科室的定义,对本院成本核算体系的科室分类进行重新梳理与分类,对科室分摊等级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目前本院原来的成本核算体系中没有将医疗辅助类科室单列,以实施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为契机,本院对核算科室进行了整理与规范。本院的整体发展战略为建立区域性医疗中心,需要多个科室的协同发展,比如手术室、麻醉科等。这些科室是医院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科室,医院应该在成本核算中给予适当照顾,不应单纯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标准。对于科室分摊等级,我们在成本核算实践中并不完全拘泥于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根据临床和管理上的需求,对核算科室分摊等级设置进行了微调。比如将本院术后恢复室、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定义为平台科室,在进行科室成本三级分摊前,可先将平台科室的成本分摊到各临床科室,利于我们对此类性质特殊的科室成本进行统计与分析。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医疗收入。长期以来,由于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院只能以药品收入弥补医疗收入的不足。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破除“以药养医”、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成为必然趋势。根据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合并为“医疗收入”,在医疗收入下增设“材料收入”二级明细科目[9]。目前随着各项临床操作技术的普及和开展,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大,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将材料收入单列,目的在于便于对材料收入进行有效管理,利于医院进行绩效考核[10]。目前本院将材料收入设计为单独的收入类别,并将收入和成本信息通过直接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收费明细中提取,方便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4.5 加强成本支出管理 有别于1998年版的《医院财务制度》,修订后的《医院财务制度》把“药品支出”、“医疗支出”合并,新设“医疗业务成本”科目。为配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强调药品不再是公立医院创收的工具,而是医疗服务成本的一部分[11]。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摒弃了药品成本单独核算,将从根本上遏制高药价的产生[12]。
针对固定资产折旧,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不同,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并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目前科研和继续教育项目已成为医院重要的成本核算内容。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应将科研和继续教育项目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针对固定资产和科教项目的成本核算转变,明确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要求以及成本核算的范围,反映了医院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提高了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也属于无形资产,并把“无形资产”分为“无形资产”和“累计摊销”2个科目,加强对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账务处理[13-14]。在本院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将参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成本核算的方式,对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进行核算,保证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
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是适应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医疗市场、强化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医院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逐渐实现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的目标,是现代医院实现优质、低耗、高效运行的关键[15]。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不断发现现代医院在经济运营和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运用成本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为医院领导层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有效、优化的数据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于富生,黎来芳.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35.
[2]王立彦,徐浩萍,饶菁.成本会计:以管理控制为核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2-26.
[3]江东.医院成本核算力法的探索[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9):125-126.
[4]金晓燕.《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与完善[J].当代医学,2009,15(1):32-33.
[5]潘爱斌,秦其荣,江启成.医疗成本核算研究现况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5):64-66.
[6]韩斌斌.《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9):83-84.
[7]顾惠.加强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13):277-278.
[8]孙萍.基于成本核算视角的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7(12):79-80.
[9]吴世飞,于润吉.《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修订情况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2):79-81.
[10]郝光兴.对新《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讨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64-65.
[11]韦健,王晓飞,蔡晓锋.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4):48-49.
[12]郑大喜.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1):66-68.
[13]杨阳,赵明杰.医学高新技术在现代医患关系中扮演的角色[J].医学与哲学,2006,27(6):44-46.
[14]陈曦妍.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及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11):22-23.
财务新年工作计划表
(一)财务工作
1.继续做好日常工作,快速、准确、有效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
2.在财务部内部明确考核制度:财务人员的分工及各职能部门的协作,要分工明确并相互协作补充,在相互配合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对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起到监督把关作用。3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4继续做好年末预算、审计、建账工作。5严格按照酒店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财务制度执行。
(二)财务制度及监管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的酒店财务制度实行方案,对前期的制度方案切合酒店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及对已经过期和不符合酒店所使用的文件重新修改和制定新的文件。2对其他各部门所的文件的漏洞和合理性进行审查,3对酒店一些重大合同的签订进行审查和复核。4深入一线部门去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要求,严格的按照酒店所规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5对一些资产管理的重大部门(吧台、库房、前台等)的账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6每年二次,即6月份和12月份对酒店的各部门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进行实地盘点,并对其中的损耗追查原因,对过期的货物追查相关责任人的责任。7实行奖罚分明的规章制度,对酒店作出重大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因个人失误给酒店造成损失的进行处罚,当然罚款不是目的,是为了让其他人员能认识到自己工作和责任的重要性。
四、建议及意见
1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适时的调节和修正各种技术参数,在保证满足客人对空调、热水需求的基础上,调整好用水温度和时间,降低损耗,尽量节省能源,使成本消耗减至最低程度。
2酒店要重视营销工作,不断壮大营销力量,销售部要联合餐饮部、客房部、开元会所及厨房做好酒店“团队会议、零点散客、宴会接待”三大块的营销工作,打好酒店的营销牌,做好酒店的营销工作。建立健全VIP档案,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财务新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在去年会计工作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具体从8个方面抓起:会计基本规定;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报表质量;计算机管理;联行结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信用社网点管理及其它;会计经营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历年来有所欠缺,每年的会计凭证虽然都归了档,但未按档案管理办法归类整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二、继续抓好增收、节支,进一步提升增盈创利水平。
紧紧抓住增收、节支两个环节,外抓收入,内抓管理,力争全年实现在足额提取应付利息,提高拨备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利润xxx万元,确保社社盈余和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利润率逐年上升的目标。针对目标,制定出台《xx县农村信用社201x年增盈创利实施方案》,围绕增收、节支两个环节进行了安排。外抓信贷质量管理,积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应收尽收。内抓财务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特别要加强营业费用的管理,在确保个人费用的前提下,压缩公费用,确保专项票据兑付全县信用社资产费用率逐年下降目标。
具体抓好五项操作
一是财务开支操作:对营业费用实行费用额和费用率控制,严格实行了“以收定支、先提后支、多收多支、少收少支、以率定额,超支自负”的费用计提开支原则,将费用控制在核定比例之内。
二是比例操作:即在费用开支方面针对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待业保险金等按比例准确计提。对招待费、宣传费等要在规定比例之内节约使用。
三是预算操作:对培训费、会议费、修理费、电子设备费购置及运转费实行了预算制,做到了在具体操作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
四是包干操作:对差旅费、邮电费、水电费、公杂费等我们结合区域实际和市场物价情况合理制定包干使用办法,无正当理由超出包干限额的社,其超额部分扣减个人费用。五是成本操作:严格加强了其他成本项目和营业外支出的管理,坚持按月监控,防止以其他名义列支。
财务的工作计划
今年是公司飞速发展的一年,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财务部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将着力做好完善财务制度、推进规范管理,为本公司的做大、做强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障和服务。
为了使财务工作更好地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服务,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各项财务制度,使财务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拟定以下财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财务会计工作应发挥好“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为公司内部经营管理者及公司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财务部是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核算、监督指导部门、其管理职能是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下达企业财务预算,并对预算的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其核算职能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核算,其预警提示职能是对于董事长、总经理反馈公司资金的营运预警和提示。
切实做好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五项工作,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目标和任务
(一)依时完成日常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严格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会计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完善公司内部会计管理与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与方法。
2.完成指标的预算及制订工作,并做好公司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拟稿工作,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3.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按照会计制度,分清资金渠道,认真审核每笔原始凭证,正确运用会计科目,细化成本核算,编制会计凭证,进行记账。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编制有关会计报表,及时报送税务等部门;及时装订会计凭证;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出纳要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办法和银行结算制度,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及时准确登记银行、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
4.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加强公司的资金管理
1.拟定公司的年度资金预算并提交公司董事会审批。
2.拟定公司的资金筹集方案并提交公司董事会审批。
3.调度公司资金,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集中使用。
4.加强公司的存货管理、应收帐款管理。
(三)制定公司年度财务预测和预算,积极参与公司决策
1.制定全面预算,提供全面、准确的经济分析和建议,为公司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2.按财务预算科学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利用效率。
(四)严格落实财务控制工作
1.严格抓好采购环节的财务控制、存货控制、现金控制等控制环节,确保公司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实现财务预算,实现公司总体目标。
2.实施全方位财务控制机制,使财务控制工作渗透到公司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生产业务的全过程、各个经营环节,覆盖企业所有的部门和岗位。
(五)财务分析
及时利用财务业务、会计、统计、市场等信息资料,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营运能力和财务成果进行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公司财务活动的业绩,有效控制财务活动的运行,正确预测财务发展的未来。
三、加强素质养成、推进队伍建设
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面对日趋复杂的市场和日益加大的竞争,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日显重要。
1、认真学习会计法、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树立牢固地依法理财的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财经纪律,抵制不正之风。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扩大知识面。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以适应现阶段财务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认真学些税务、金融、等相关性知识,以拓展知识面,提高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
3、加强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方面。通过交流可促进理论知识,有利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提高业务水平,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和口述能力。通过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会计信息的快速的、准确的、真实的要求,确保公司各部门各项工作有序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四、工作重点与难点
增加资金投入:资金需求计划和融资计划。根据我司20xx年的销售计划,资金缺口比较大,如何更好地与银行合作,取得银行的资金支持是我司20xx年总目能否实现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财务部感觉压力特别大,如何多方位拓宽融资渠道,保证公司高速发展所需资金,是财务部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五、建议和措施
1、重大发生费用支出应报财务部备案,以使有计划地摊销支付(如销售返利)。
2、加大新药产品的开发力度,改善产品结构。
3、做好原料定价采购工作,控制采购成本升高,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增加产品毛利率。
4、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增加销售收入。
5、量入而出,控制费用支出: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是指高等院校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财政、财务制度,根据高等院校财务活动的规律和事业发展及其活动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财务活动,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合理有效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分析监督资金使用情况,以保证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实现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高校要发展必须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而且对已筹集的资金应当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力求以最少的资金耗费和劳动占用取得更多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筹措资金和使用资金过程中,学校应当处理好与国家、企事业单位、校内职工的各种经济关系。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意识薄弱。在一些高校,从各级领导到财务部门都缺乏理财意识,仍存在着“等、靠、要”等传统的消极思想。高等院校在对办学经费的使用观念上,存在重视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重视教学与科研等领域计划任务的完成,忽视对已经投资和采购形成的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重视有形资产管理,忽视无形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的有偿使用与科学管理。他们在开拓市场、广辟财源方面缺乏进取精神,在财务管理方面只注重服务意识,而缺乏效益观念。
二、管理模式混乱。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多沿用过去计划体制下的财务管理办法,对所属各部门采用财务分散管理的模式。近年来,我国深化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中,推出了高校合并这一重大举措,然而这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上又形成了更多的核算部门,增加了各高校财务统一核算管理的难度。各部门为了小集体利益牺牲全校整体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而且管理制度不统一,容易形成各部门之间的贫富不均,影响教职工的积极性,对高校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一、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高校的财务管理不应再局限于对预算资金收支的管理,而应以绩效为导向,围绕绩效最大化的目标进行成本效益管理。财会管理者要通过后续学习,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彻底转变重核算、管理的观念,深入教学、科研实践,准确把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改进财务管理办法,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还可以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资金的闲置期内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较低的短期投资增加收益;针对市场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财务预测分析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二、完善学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重视财务基础性工作,加强对高校资产管理,定期进行财产清查,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运用市场机制,对闲置资产进行市场评估,以确定处理价值;防止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加大对专利、信誉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学校资产购入管理,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审计后付款,减少资金流失。同时,严格控制消费性支出,优化财务支出结构;加大二级单位管理日常性支出力度,调动基层控制支出的积极性。此外,高校应在财务、资产、基建、后勤等诸多经济活动管理部门形成―个有机体,使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以有效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学校内部制定严格可行的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时,要严格按照调整程序对预算方案进行调整;其次,强调预算管理参与性。保证预算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再次,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学校的所有收入和支出计划都纳入到预算中来,增强学校对整体财力的宏观调控能力;采用零基预算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使有限的经费得到合理地配置;最后,建立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
四、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监督。高校应制作并公布高校年度财务报告,反映高校经费使用情况、学校发展变化情况,要给教育投资者和政府以明确交代。此外,政府应定期对高校进行审计,包括财务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基建预决算审计、物资采购比价审计等,切实有效地对高校财务管理进行监督控制。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 医院财务 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62-02
根据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的组成结构来看,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是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效用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不断创新。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对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医院财务管理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对货币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并注重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注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科学制定和明确,才能真正实现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有效完善,最终确保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全面实施。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目标不够科学、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高、财务部门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大大影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医院管理人员没有对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给予高度重视,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根本没有发挥真正效用,如医院管理人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人员考核制度,监督部门没有真正发挥监控作用,大大增加了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风险,严重的还会出现各种财务漏洞,最终出现收支平衡失控的问题。因此,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注重科学策略的合理制定,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不断提升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推动医院整体效益不断增长。
二、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策略
根据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给医院长远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必须注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才能真正推动医院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总的来说,当前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增强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根据当前医院的发展情况来看,注重管理人员预算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提高他们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可以真正改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现状,从而为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支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是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从而有效避免各种资金问题出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奉献精神,并加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才能在不断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最终全面提升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不断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不但可以保证资金的顺畅流通,还能实现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因此,针对上述内容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对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才能避免资金浪费情况出现,最终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注重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的监督与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效用,推动信息化发展
在医院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必须注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中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并根据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际实施情况,将财务部门与预算部门紧密联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保障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制定出医院发展所需的预算方案。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医院资金的审计控制,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效用,并有效规范预算审批制度,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的权威性,最终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根据新医院财务制度相关要求,设立专门收集信息的部门,并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在合理调整医院融资方式的基础上,促进医院财务预算结算方式快速转变,最终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效用,以达到促进医院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目的。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作用,加强医院财务工作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防范风险、处理实际财务预算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确保医院财务风险预测机制的有效构建,最终推动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不断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例如:通过财务管理系统来统计各科室的资金流动明细,并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自动检测功能,有利于增强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最终保障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注重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落实相关培训、考核机制,真正落实新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果不采取合适的措施处理好这个问题,则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企业的经营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需要加强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实施新医院财务制度的目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各种风险,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和预警机制,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才能真正实现医院各种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具体实施中,预算管理是每个医院必须高度重视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一,在医院管理机制不断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预算指标是医院管理中奖惩机制建立的科学依据,对于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着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全面开展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科学的奖惩机制,是医院提升内部财务管理层次的重要保障,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是避免医院出现各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另外,在高科技信息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不断加强,必须注重监督制度和奖惩体系的有效制定和完善,注重先进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合理应用,并加强财务数字化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引进,才能真正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先进性,最终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不断推广和实施的过程中,医院面临的市场经济变得更加激烈,必须注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不断加强,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加强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才能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推动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晓琳.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5)
[2] 郑大喜.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财政补助资金核算与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15(3)
[3] 陈明月.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控制策略探讨[J].知识经济,2015(13)
[4] 李雪晴.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5] 王继.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预算控制与管理探究[J].知识经济,2015(7)
关键词:财务会计制度 医院经济管理 探索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已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对医院收支管理及成本计算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给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玉溪市人民医院本着敢于探索、勤于实践的思想,在解决会计实务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对医院资源合理配置、经济管理、投资决策等重要经济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探索公立医院分配机制改革,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1.1探索内部经济分配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
建立干部与职工之间、院内各系统之间合理的奖金分配关系等建议,起草《内部经济分配改革方案》及相应的实施办法,并建立“特殊人才培养奖励金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医护人员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医院两个效益提升。内部分配关系逐步得到理顺,这项敏感性极强、利益关系复杂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并为人才引进培养提供了资金保证。
1.2推行预算管理,引导资金合理配置
制定了《财务预算管理办法》,合理划分各职能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推行预算管理,变过去的被动应付、盲目管理为主动的、有计划、有秩序的科学管理,通过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医院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制定并实施了《预算管理考核办法》,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力。医院预算编织的准确率和预算执行率逐年增高,近三年预算编制准确率达98%以上,执行率在98.5%至102%之间。
1.3建立质量效益型医院分配模式,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一改以往“收减支乘提比”的绩效考核模式,在全国较早引入DRGs(疾病分组),探索基于医疗产品产出的绩效考核模式,制定《玉溪市人民医院以产品产出和岗位评价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框架方案》及其相应的实施方案,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试行。医务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其产品产出的业绩(CMI、总权重值等)直接挂钩,不与业务收入挂钩,努力扭转公立医院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促进医院处理好数量、质量、安全、效益、效率的多重关系,主动细化服务、制定良好的治疗规范和诊疗流程,获得最好的诊疗结果。
经过三年的运行,建立了有效的分配体制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医院各项指标升降有序,呈现良性循环。2012年,病床周转加快,平均住院日比上年缩短1.19天,多收治住院患者2000多人次,患者费用消耗指数降低0.08,时间消耗指数降低0.1,医院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均得到提升,实现医院、患者、政府、社会的多赢;2013年,云南省卫生厅对全省十一家三级医院的评审中,我院DRGs相关六项核心指标综合排名位列第一。
2.探索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机制,维护公益性
2.1开展全成本核算工作
开展科室全成本核算,实施成本管理。先后制订《玉溪市人民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制度》、《成本定额管理制度》等。把全院一本大账深化、细化核算到全院140多个核算单元,把收支盈亏数据细化到每个核算点,使医院成本不再是一笔“糊涂账”。干部职工成本意识增强,为控制医疗费用奠定了制度基础。
2.2药品“数量金额管理”
制定《玉溪市人民医院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账实管理的实施意见》,迈出药品实库存管理第一步,实现从“金额管理”到“数量金额管理”的突破。药品盘点盈亏比例从原来的1%降为0.02%,基本达到了“账实相符”的目标和要求。
2.3开展价格诚信医院建设,维护公益性
建设价格诚信医院,建立健全“三级审核制度”、“价格管理量化考评评比方案”,签订院科两级规范收费责任书,以一系列措施规范行为,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在危重病人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与省内同级医院比较,医院的医疗费用一直处在三甲医院最低水平,2007年及2009年,连续被云南省物价局评为两届“价格诚信单位”。
3.探索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机制,优化医院内部治理
3.1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医院规范运营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开支审批制度、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53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立了预算会计等20多个会计岗位并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轮换管理办法》,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岗位进行轮换,培养会计人才、规避风险;并将相关财务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加强执行力。
3.2加强内部审计,保障医院健康发展
在不断加强内审工作的同时,坚持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内控制度的实施评价,被国家审计署评为“全国内审工作先进集体”。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流程,组织制定了《货物、工程、服务类项目采购管理办法》,并设计了并设计了工作流程图,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制定了《经济合同审计规定》、《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办法》等规章,切实加强对药品、医疗设备、卫生耗材、工程建设项目、外包服务等招标采购的监管工作。
3.3实行财务统管,维护医院整理利益
根据“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要求,提出实行“财务统管”的思路,制定实施计划和《玉溪市人民医院派出会计人员管理办法》。经过五年的精心组织及艰苦努力,把基建会计、药品会计、奖金分配核算等六个会计岗位纳入财务科统一管理,彻底理顺医院财务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加强了内部控制和管理,维护了医院整体利益。
3.4规范分配管理,杜绝“小金库”、“账外账”
规范职工收入管理,并制定《玉溪市人民医院科主任基金和科室活动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专户、安排专人管理,彻底铲除滋生“小金库”、“账外账”的土壤。
3.5规范经济合同管理,推进科学民主决策
制定《玉溪市人民医院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管理规定》,实行合同会签管理制度;2005年,建立财务开支会审制度;建立重大经济业务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责任追究制,切实维护医院经济利益。为每年约5亿元的采购合同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4.探索公立医院经济应用机制,促进医院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4.1开展财务分析制度
坚持开展财务分析活动,全面深入的向医院全体党政领导班子及工会领导以及医疗专家代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等分析汇报医院经济经营情况;修订了《医院财务分析制度》,带领财务人员摸清“家底”,揭示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研究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先后提出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益”,“控制药占比、优化收入结构”等针对性、可行性较强的合理化建议数十条,形成了“共同理财当家、共谋医院发展”的共识;每月向全院中层干部通报财务指标完成情况,鼓励干部职工努力完成预算任务,收到良好的效果。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使财务人员有机会走上讲台,既宣传了财经方针政策,又培养锻炼了总结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财务人员的管理地位。
4.2建设医院理财文化
一是把“医院是我家,让我们共同理财当家”作为引导职工关心医院发展、参与医院管理的理念;把“熟悉法规、遵守制度,严谨求实、谦和待人”作为会计人员的服务理念,努力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鼓励会计人员钻研专业法律法规,多渠道学习和研究会计、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始终坚持职业操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是以实践创新带动科研创新。成立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管理课题组,开展《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机制建设》研究;成立改进预算管理工作课题组,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成立《HIS系统支持下医保年终结算优化方案研究》课题组,着力研究、探索解决医保年终结算的困难及给患者带来的不便。通过科研活动,引领会计人员广泛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医院实际,不断总结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是以实践经验带动会计学科人才建设。制定《关于提高会计队伍素质的实施意见》,实行会计人员“凡进必考”、“岗位轮换”以及“职称和学历双提高”、“内强外引”等措施提高队伍素质,坚持进修提高。通过培训班、集体讲课(案例分析)、汇报演讲、业务考核等,提高财会人员的表达能力、业务水平和技能。修订《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起草《会计人才培养五年规划》等,引导会计人才成长,适应医院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医院现有高级会计师4人,会计师7人,其中硕士3人;3名取得云南省高级会计管理人才证书,8名先后获省、市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有力地促进了卫生会计学科的人才建设与学科体系化建设。
四是以教学相长带动卫生会计人才培养。秉持着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理念,通过财务管理专业课的讲授、工作经验体会的交流汇报,培训指导财务人员学习,多角度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鼓励会计人员系统地掌握经济、财务会计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向同行汇报,讲解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的经验,在帮助指导同行学习的同时,医院会计人员在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好锻炼。
参考文献:
[1]朱红媛.玉溪市人民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3(9).
关键词:施工企业 合并 整合
一、引言
近十年来,全国各地的施工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随着施工企业的增加,建筑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有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兼并一些综合实力较差、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从而快速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浙江广厦集团,成功收购了湖北六建、杭州建工等一批知名的国有企业,成为施工企业并购整合成功的典型。
二、施工企业合并中的主要问题
(一)很多施工企业在并购后反而一蹶不振,虽然“吃得下”,但却“消化不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困境。造成并购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并购战略不清晰,整合思路不明确,整合成本居高不下等等。
(二)施工企业合并过程中,要面临着合并双方资产、负债、合并过程中的费用问题等,合并双方如何处理好资金统一问题是亟需解决的。
(三)在合并过程中,并购方需要出资购买被并购方的产权、资产等,并要面临合并之后企业发展的问题。
(四)施工企业合并过程中,固定资产产权不明确和制度冲突是合并过程中的一大难关。
三、施工企业合并后的整合问题
施工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或组织之后,要在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结构上进行相应的重建和调整,整合两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从而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在合并过程中面临着众多问题:
(一)组织结构问题:企业进行合并后,意味着要重新设定和调整并购双方的权利,这样很容易导致产权关系不清晰的情况,未能明确规定权利分配方案的决定人,也没有明确的权利归属方案。当设计到利益问题时,会带来较大的冲突。
(二)企业制度问题:并购企业的运行机制往往要好于被并购企业的运行机制,在企业合并调整运行机制的过程中,两个合并企业的机制会发生相互抵制、相互摩擦的现象。
(三)企业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合并双方的企业文化氛围、工作作风、企业员工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差异,在合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异和冲突。
(四)并购企业员工的优越感和被并购企业员工的自卑感之间的冲突,并购企业员工的守成思想和被并购企业员工的恋旧情结之间的矛盾加大了并购的难度,阻碍了并购后企业的发展。
四、完善施工企业合并的几点对策
处理上述问题,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施工企业合并双方在进行合并后首先要进行组织整合,根据企业现状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调整和重建组织制定及组织结构,将两个企业的结构框架进行整体。若合并方的组织运营制度优良,则应取其精华,不要轻易改变企业的组织制度,以避免不必要的制度风险。当发现不利于合并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时,要及时进行修正。
(二)施工企业合并双方在合并过程中取得的负债和取得的资产在合并过程中应按照被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来计算;同时将合并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计入到当期损益中;编制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将合并企业双方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成果计入合并后企业的损益表中,亏损并不结转到并购后的企业进行亏损弥补。在合并过程中,对合并双方的产权做出明确规定,避免合并后的纠纷。
(三)合并企业应该整合财务经营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据相关原则、特色原则和创新原则实施围绕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整合;建立集团财务制度,促进组织机构的财务整合;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实施财务制度与财务治理结构的整合;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出发,实施资产和债务的整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实施财务内外关系的整合等。在财务整合的过程中,注重统一配置财务资源,有效整合财务管理制度、存量资产、会计核算体系、业绩评估考核体系、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现金流转内部控制等方面,统一整合双方的财务管理,为实现并购战略提供重要保障。同时通过IT手段和流程改进实现财务的集中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平衡资源,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四)企业在结构整合过程中,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使研发资金结构合理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同时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实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目标。2、通过整合重新构建新老三会协同运作的企业治理结构。3、调整企业人员结构,即根据企业合并后新的发展战略和新的环境,重新安排人员、设置岗位,从而做到人尽其才,各展其能。4、以企业发展需要和稳定性为基础,以工作需要和业务为中心来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企业领导作风和员工士气,即在企业合并后,构建新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工作作风,构建企业新气象,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五)在合并后,施工企业获得控股权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对重要职位、营销渠道和核心技术的控制,获得实际控制权,同时通过增资扩股、股权收购等方式获取控股权;同时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规划和实施战略协同,通过战略实施和战略规划指引公司管控。再者,从营销战略的构建、设计、整合等方面加强施工企业对并购后的大型国有企业营销管控。
(六)企业在合并过程中,要注重整合企业发展战略。合并企业采取的合并方式可以是合并或分立,也可以是新设式合并,在合并后都要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同创发展战略,使合并后的企业沿用合并前较有发展优势的企业发展战略,或者是保留被并购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同时拓展并购企业的发展战略,或者是并购后并购双方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略时,要保证对并购双方都具有约束力,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企业经济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凌清.施工企业并购的会计问题.财会研究,201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