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等,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高校校园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校校园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大学生的阅读观念、阅读需求、阅读行为、阅读心理、阅读方式、阅读内容等,对高校阅读文化的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优良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校园环境的主要内容
阅读与环境密切相关,任何阅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阅读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①依据校园环境内涵的结构,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人文精神环境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是指教育设施、学习设施、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②包括宿舍、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社团活动场地等。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一切活动的物质保障,如宿舍是宿舍文化所在地,教室、实验室是课堂文化、科研文化的场所,图书馆是阅读的中心。
制度文化环境。制度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的中介,是高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日益完善的各项管理措施、规则、制度、条例、方法等的总和,是校园环境建设的规则。目前,我国高校制度建设,主要体现在学生学籍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生活秩序和环境秩序、奖惩、思想教育等方面。③用既规范又约束的方式,科学的指导着师生的行为;同时,也以激励的方式,对师生的行为起到鼓励和限制的作用。
人文精神环境。高校人文精神指的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沉淀、选择、凝聚所形成的能够体现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气质、精神风貌、道德水准和文化品位,并为学校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是校园环境的核心。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对于师生的价值观念、素质修养、行为取向、人格形成等,有着导向、锻炼、修正、提高等的作用。
校园环境为阅读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可以为阅读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人文精神对阅读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可以为阅读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观和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校园环境对阅读文化建设的作用
为阅读文化建设奠定一个和谐的环境。和谐校园环境是阅读文化建设的宏观需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文化建设,也需要环境和谐。我国高校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我们应该把构建和谐环境放在高校建设的突出位置。和谐环境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上要统一,组织工作上要协调,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上要一致。多元化和全球化是当代高校的时代特点,对于各种思潮,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放在阅读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为阅读文化建设创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创新环境是阅读文化建设的内涵需求。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体现,作为传播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是校园环境建设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对具有时代性特征的阅读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阅读文化建设正处在转型期,传统的阅读观念正在被超越,新的观念尚未形成,各种阅读思潮在读者中产生,读者阅读目标功利化,阅读内容选择大众化,阅读方式娱乐化,阅读载体的多样化等等,都需要用创新的思想研究,用创新的方法构建新的阅读文化,用创新的观念引导读者。在“重理轻文”的传统的学科价值观念影响下,阅读文化的建设更需要创新环境,通过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培育创新型人才。
为阅读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教育的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阅读文化建设的基础需求。教育环境这里指的是课堂教育环境,是指学校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的总和,是高校教育的基本方式,包括教风和学风两大部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思维方式、学习观念、学习精神、学习心理、学习态度等,是形成优良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已经形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课程学习,也会体现在课余学习和生活之中,影响到高校的阅读观念、阅读行为、阅读习惯、阅读思维等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要大力建设教育环境,一方面要继续加强课堂专业教育,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将经典名著引入课堂教育,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为阅读文化建设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阅读环境指的是高校的阅读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阅读文化建设的直接需求,包括积极上进的阅读态度,健康的阅读内容,良好的阅读行为,较强的阅读能力等。所以,高校要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由于时代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以“读屏时代”、“读图时代”为主要阅读方式“视觉文化”、“网络文化”在高校甚为流行,大学生除了功利性阅读、娱乐化阅读之外,阅读的兴趣在不断降低,阅读量不断下降。所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用主流文化引导大学生阅读倾向,已经是阅读文化建设的直接需求。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阅读宣传,开展读书活动,进行阅读辅导,鼓励大学生读书,为阅读文化的建设,建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高校阅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中心。校园环境建设是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庞大工程,高校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在阅读文化所需环境建设的有关精神指导下,大学领导要高度重视,形成制度,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各司其责,强化建设措施。后勤部门要根据阅读文化建设的需求,不断加强校园的基本物质建设和人文景观的建设、维护。教学部门要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以确保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图书资料部门要加大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以满足读者日益扩大的文献需求。宣传部门要做好校风宣传,树立大学精神典范。学生工作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其他文体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确保读者阅读需求为基础。阅读是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和学习内容,满足阅读需求是高校人文环境建设的基础。阅读需求包括知识、思想和审美三大支柱,追求思想、知识、美感、刺激、休闲、信息等六个层次。所以,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的热点和难点,以及阅读需求存在的问题,就要保证了解渠道和满足渠道的畅通,通过调查问卷、座谈、阅读观察和阅读统计、个别了解等,从多个角度了解读者阅读需求,掌握阅读动态,保障合理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满足需求的渠道畅通,需要从“一个中心,两个辅助”入手。一个中心是确保图书馆为信息和文化中心,加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及其数字化建设,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二个辅助是各部门文献资料向学生开放,满足读者专业阅读需求;在学生生活区开辟阅览室,满足学生休闲阅读和娱乐阅读。建成一个文献资料的从时间到空间,从物理存在到虚拟的多方位的立体保障渠道和阅读环境。
以图书馆为载体。阅读文化建设应该以图书馆为载体。《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其在高校的阅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大学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大学生学习和阅读的主要场所,是信息素养和阅读教育的主导者。所以,高校阅读文化建设应该以图书馆为载体。
以节日文化为契机。节日文化是高校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蕴涵着深厚历史积淀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在高校环境中,国内外节日文化相互渗透,成为高校人文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要以节日文化为契机,充分利用和挖掘节日文化的活动特点,推进大学人文精神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品质,积极推进高校人文环境建设。(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图书馆;本文系2010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0BZH004)
注释
①李铁范,王建军:“论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第10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实践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目前,新媒体技术及其广泛应用,塑造了信息时代崭新的媒体环境。由于新媒体在信息收集、信息内容与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博客、数字电视、数字杂志以及数不清的手机APP应用已经占据了网民的生活。据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人。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依托互联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主要包括博客、搜索引擎、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网络电视、虚拟社区、网络文学、移动电视等。随着“三网融合”的提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快速推进,新媒体已经成为大众的主流媒体,并逐渐向新旧媒体互相融合的趋势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中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互动性。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出现后,改变了受者被动接受信息的传统,受者可以在解读讯息后,经过编辑,通过自己的媒体在网络上向自己的受众(圈子、粉丝)重新,成为信息者;二是时效性。网络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打破了时空的约束,使用者可以迅速的从存储了海量信息的网络中找到有用信息,和他人建立关系;三是平等性。新媒体比传统媒体门槛低,操作方便,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办微博、办杂志,改变了传统媒体垄断发言权的现状;四是碎片化。新媒体一般字数少(微博)、时长短(视频),符合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能够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范畴也将在技术和媒体的互动发展中不断创新、不断变化。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学校的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校著名的人、事、物、声、图等,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象征。校园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要素构成。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决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须融人更多针对企业行业特点和岗位特征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
从文化传承性来分析,高职院校历史和传统的校园文化积淀不够,但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正处在积极吸纳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的阶段,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从文化规范性来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虽然不太完善,但与企业行业经营管理实际、社会实践和市场环境十分贴近,其先导性与地方性较强。由于职业教育要求专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学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养成,因此,师生的行为具有企业化特征,使校园文化具有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特点。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本科院校相比,学术研究性相对较弱,但在教学、技术及服务领域更具超前性、创新性及服务性;高职教育实施的是大众化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学校的教与学和企业的技术更新、管理更新等密切相关,专业及课程设置以就业市场或行业需要为导向,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呈现多样性和实用性。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其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强化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做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业意识等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并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是以师生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学风、教风、校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学校的传统与习惯,学生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环境布局与美化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好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构筑特色校园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的教化、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协调、美化、免疫等功能外,对人才培养、科学发展和社会服务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更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管理模式,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生合作,改善人际关系等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
(一)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战略性规划是关键
制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性规划,要站在学院发展战略的高度,结合学院中长期发展目标,对校园文化进行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和严密的组织实施,从而促进校园文化与学院目标协调发展。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环境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办学的内外环境,对实现学校建设发展目标影响很大。坚持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的办学方针,使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地方支柱产业振兴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发展主题去进行设计和实施,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整体事业发展。二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结构建设要有机结合。针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仿真模拟、虚拟、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还要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引入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优秀文化传统,用校企共同的精神文化塑造新的校园精神。
(二)构建新媒体平台,拓展校园文化功能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构建起新媒体平台,拓展校园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上的功能。要积极参与新媒体建设,构建学校官方微博、知名教师微博、共青团体系微博、学生会微博、社团微博的一体化微博体系,构建全方位、立体型的文化渲染平台。要进一步掌握微博等新媒体的功能和形式,从各个侧面、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学校形象文化内涵。官方微博可及时公布校史馆、图书馆等建设状况和使用方式,生动展现学校建筑风貌、校园美景,传递办学历史和人文情怀,激发师生、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之情。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开展推荐经典书目等学习栏目,提倡健康心理、励志向上的和谐校园生活。共青团微博客通过校园活动、晚会现场直播等,注重内容深度,传递出独具特色的现场感,加强师生与学校的存在感、参与感和亲近感。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要符合和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特别是要建立符合高职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育人模式;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资源配置、“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手段、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都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三要按照不同类型行业企业对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的不同要求,以专业为基点,加强专业素质养成教育,建设特色专业文化。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行业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合作,工学结合就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市场分析和研究活动、行业政策制订充分结合,在“合作”和“结合”中,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在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中,还要重视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用创新的新成果来支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四)构建充满活力、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贴近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实际,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吸取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突出育人功能,从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人手,努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优秀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建设和营造的过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必须在国家办学方向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方针总体要求下,更加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不断创新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现象的出现是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冲击的大环境下发生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浪潮下丧失了传统优势,为了寻求生存,与互联网开展合作,报纸行业纷纷开通电子报,电视行业也开设门户网站,进行网络直播、点播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有“一报、一网、一台”,即一个学校官方校园门户网站、一份学院校报、一个校园广播电台。但是,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新闻媒介都是割裂的,没有融合连续。互联网络技术、新媒体的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可选择余地多、互动性强。学校在办报、办网、办台的同时,应注意信息采集、表达、策略、结构的融合。
报纸、电台、网站、电视台编辑部应进行新闻策划,分工合作,多层次、多角度报道,建立留言板、QQ群、YY语音等,加强信息搜集和反馈,进行媒介与媒介互动、媒介与受众互动,形成完整的信息传播网;学校门户网站应建立新闻版块,将传统媒体内容网络化,校报、广播等媒体内容电子化,校内媒介在完成传统发行、播出的同时,应开通视频网站、电子报,进行网络,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积极利用新媒体优势,促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静.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9).
[2]蒋一清.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1(36).
[3]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4]蓝刚.基于新媒体影响下的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3(2).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平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1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30-02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是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并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不是在封闭状态下形成的一成不变的文化形态,其发展和建设要受到社会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影响。目前,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已深入高校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高校校园文化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网络正以其自身的优势,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1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特点
信息化校园的出现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网络环境促使校园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
1.1 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形式
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形成“交叉”,并进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是指高校校园内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它克服了主、客观的分离,实现了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构造了一种全新的校园文化社区。
1.2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主体的参与方式呈现出平等性
网络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在于交往的虚拟性,在虚拟条件下,网民的交往角色是虚拟的,交往更加平面化,是一种典型的横式的平等交往。当代的青年学生受其的影响,其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强烈的多元化和个人本位化特征,这在校园网络文化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同时,网上交往的虚拟性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同乡等种种交往“圈限”,从而使的交往更加自由平等。
1.3 主流文化影响作用弱化、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属性更加显著
价值多元化的基础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比较,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文化和价值取向,经过反思和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由于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获取知识和接受教育,因此,价值多元化的发展必然弱化社会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伴随着校园信息化的发展,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度空前加大,传统的“校园特色”或“独立性”有一定程度减弱,校园文化的社会属性日益增强。
2 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巨大影响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广泛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网络世界。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阵地,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正逐渐成为高校师生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网络的普及应用开辟了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新时代。
校园文化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的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以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校园文化不是存在于学校围墙之内的闭环系统,而是与一个时代的文化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功能性联系。当今,对于校园文化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无疑就是网络。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它的影响作用,“并非简单是非、优劣、好坏能作结论,即使是消解与融合、正面与负面的影响,也是相互包容的关系,是一种文化的互动与发展”。
2.1 网络发展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新的机遇
(1)网络使先进思想有更快的传递速度;巨大的速度优势,是网络最重要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的迅捷性加快了校园文化的发展速度,将相对封闭的校园变成开放的信息交流空间,扩大了校园文化的信息来源和活动空间。
(2)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校园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高校可利用网络充分展示自己极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将抽象的精神文化具体化,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既可将本校学生凝聚在自己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同时又向社会宣传本校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积极扩大高校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
(3)网络的应用能够使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在接受文化相互影响的同时,也将刺激和强化已经觉醒了的民族文化意识,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展示给世界。全球文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今后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坐标和新思路,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拓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2 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
(1)传统校园文化内容受到强烈冲击。网络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互联网上或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网络信息错综复杂真假难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受外来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左右。从而使网络文化给传统校园文化内容带来强烈冲击。
(3)互联网淡化了大学生的责任心。由于目前网络环境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网上行为主要依靠用户的自觉和道德约束。因此,在互联网上,人们似乎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这些都给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造成道德责任感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4)网络文化逐渐成为校园文化中的非制度文化环境。与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相比,在互联网上组织活动,不需要遵循某种制度和规则的约束,从而带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也比较难以控制。网络文化的这一特性,也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和发展。
3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网络时代,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笔者认为当前应从精神文化、物质基础、管理监控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真正实现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和引导功能,保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3.1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内涵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学校的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在网络环境下,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为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奠定基础。
(1)塑造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高校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高校应把塑造大学精神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在网络环境下,更要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学校个性特色的大学精神。以校园网为交互平台,培育师生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及理性
的批判精神,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倡导和谐的人文精神。离开和谐的人文精神,网络技术就有可能将青年学生引向邪路。应将网络技术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广泛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用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训练他们的情感意志,抵御网络不良思想的侵害。
3.2 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在网络环境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需要加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1)加强校园网络系统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建立了校园网,校园网络硬件系统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校园信息化进程,关系着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网络环境下的现代教育,要求高校转变观念,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运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发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主题教育网站。利用电子公告、聊天室、电子信箱、专题栏目等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加以引导。在营造良好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3.3 加强管理和监控机制,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它的建立健全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网络环境下,不仅要发挥传统制度的优势还需要建立适合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制度。
(1)依法治网。近年来,网络犯罪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世界各国纷纷积极推进网络立法,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法律政策,严格依法治网,打击网络犯罪,为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良好的环境。
(2)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虽然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高校还没有建立网络使用管理制度,使网络管理和监控在具体实施阶段缺乏依据。各高校可以广泛发动学生,通过民主决议的方式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利用这些制度对学生网络游戏时间、浏览内容等进行一定的限制,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利用校园网向广大师生宣传网络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培养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采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网络化是时展的特征,它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培育时代精英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开发网络优势,加强学校物质环境、管理制度、精神内涵建设,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校个性的校园文化,为完成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 1 ] 蔡克勇. 网络与校园文化建设[ J ]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6):1-8.
[2]高鸣.试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中的几个误区[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32-33.
[3]高鸣,贾敬远.网络文化视域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6):70-71.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以网络为传播媒体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在需要借助一种不同于以往载体的信息载体――网络,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是来自Internet的各种网络服务器上的虚拟信息,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实体形式的信息。信息的存储和查询更加方便,而且存储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利用。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纪录手段
网络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在,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远距离传播,从而使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3、数据结构具通用性、开放性和标准化
数据结构的通用性、开放性和标准化使得信息资源易于扩充,各个系统之间易实现互连和互操作。
4、具高度的整合性,便于多种媒体一体化
易于实现各种网络资源的相互转化和二次开发,在新的平台上形成新的综合性信息产品,便于检索,增加了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
5、交互性能增强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交互性,从多方面贴近人们的生活,它具有潜在活力,也最具表现力。
二、网络时代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
信息资源是人类采集、开发并组织的各种媒介信息的有机集合。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及信息机构,以信息需求为依据,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进行有机集合、开发、组织的活动。它既包括文献资源建设,也包括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只有将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完整的信息资源建设。
(一)图书馆数字化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大量的信息纷至沓来,如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是每个读者面临的一大问题。传统图书馆开展的是以借阅为主的被动式服务,向读者提供的咨询服务、定题服务、文献检索服务等工作都是通过手工来完成的,这种工作状况与信息化社会很不相称。现代社会要求图书馆数字化,它具有以下特征:(1)收藏数字化;(2)操作计算机化;(3)传递网络化;(4)信息资源存取自动化;(5)信息资源共享化;(6)结构联接化。高校图书馆在收藏数字化、操作计算机化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而在信息资源存取自由化和信息资源共享化方面还急需加强建设。
(二)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同步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现实馆藏尚不能完全数字化,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也不能完全代替纸质文献。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和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的并存将是长期的。所以高校图书馆对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源可分为两大部分,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传统图书馆文献的收藏对象是以纸质印刷型的图书、报刊为主;而在网络环境下,馆藏对象由单一的纸质文献发展到缩微、磁介质、声像、光盘等电子文献,馆藏实物文献与虚拟资源共存。
(三)信息检索系统功能的强化
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进步与电子信息资源的扩展,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查找与输出,还要利用检索系统处理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不仅要具有灵活的数据组织、管理和检索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远程传真、联机信息处理和服务的多种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加快和查询费用的降低,以及计算机与网络用户的普及,使读者可以摆脱时空的制约,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系统拥有一个“全球图书馆”,即网络上的“虚拟图书馆”。
三、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仍然停留在“坐、等、靠”的指导思想下开展各项工作,经费靠“皇粮”,服务对象是校内读者。在信息化社会,这种服务思想严重制约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参与市场竞争,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才有生机,否则将失去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变观念、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信息服务应在无偿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有偿服务项目。②在原有的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服务对象,树立品牌形象。③在做好本校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将服务向社会延伸,使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化。
(二)将信息服务为基础转变为知识服务为基础
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为图书馆实现从信息层面服务转变为知识层面的服务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与传统信息服务的最大不同是,它不只停留在简单的信息积累、加工和传递的低层次上,而是置身于高层次的知识开发和利用,是以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
(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首先,区域性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种比较密切的协作方式。馆与馆之间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协作,才能有利于合理使用经费,合理分配补充馆藏资源。
其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合作与共享。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开展了广泛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金图工程),如中国教育部的“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文化部组织建设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我国各级公共馆连接起来,将丰富的文献资源逐步转化为数字信息,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查询、检索、联合编目、数据库建设、馆际互借等,并能与国内外信息网络互联。
(五)优化馆藏结构,突出资源特色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馆藏将与电子馆藏、网上虚拟馆藏资源始终处于彼此共享、互为补充,整体结构逐步变化的局面。高校图书馆要切实注重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整合,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在充分发挥传统馆藏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特色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高校图书馆要选择本馆独有的,具有资源优势或发展潜力的重点学科、专业、专题和项目开展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和网上资源虚拟化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本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数据库。
(六)重视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环境;营造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对高职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德育环境的营造(德育环境的优化)同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环境营造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
是指高职院校内与德育对象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事物的总和。高职院校德育环境作为教育因素的一部分,在高职生品德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特征
1.1.1作用对象的针对性。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力始终指向学校的培养对象——高职生,并以影响和提高高职生的思想品德为宗旨。
1.1.2作用要素的系统性。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由各种与高职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关的外部事物所构成,诸种构成要素并非机械的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的,并共同对高职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表现出一种系统整体效应。
1.1.3教育方式的隐含性。这是环境育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它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具有外在的明确要求,而是设置一种场景或氛围,让教育对象置身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与环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将环境中隐含的教育目的在人与环境的交流互动中得到认同,自觉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1.1.4教育作用的双向性。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人工创设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对德育对象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就可以成为优化环境的主要力量,使环境反过来对德育对象施加更为积极的影响,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1.2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影响与德育对象的能动选择
为了强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影响,高职院校环境的营造必须符合德育目标的要求,这是强化环境有效影响的关键所在。在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对高职生发挥影响作用的同时,高职生对于来自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影响具有能动选择性,这种能动的选择表现为积极的接受、或消极的抵触,甚至有意识地摆脱些环境的影响,转而主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1.3校园文化与德育环境的关系
1.3.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德育环境作为培养高职生品德的重要外部条件,其构成要素是高标准的,即只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才能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构成要素。这种高品位既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从内容上来讲,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用正面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来影响学生;从形式上来讲,要与德育内容相适应,既保证内容的实施,又易于高职生接受,即要有可控性与系统性。
1.3.2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德育环境对高职生的教育主要体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以其对高职生特有的影响力存在于校园之中,是构成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是形成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2努力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1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含义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设施设备、活动绿地、绿化美化和景点设置等所构成的。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和物化表现形式。只有当一定的实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观念时,这些实物才能成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并由它们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高职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
2.2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
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高职院校特有的培养目标为指导,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主要是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的要求)的关系。
3努力营建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3.1必须确立几个重要的思想认识
3.1.1必须牢固确立党对宣传舆论的领导。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是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关键。
3.1.2必须牢固确立育人意识。宣传舆论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服务,从而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使高职生真正处在学习成才的宣传舆论阵地,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宣传舆论工作,以高尚的精神弘扬宣传舆论的主旋律,以优秀的作品充实宣传舆论的内容。
3.1.3必须认识宣传舆论环境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视对宣传舆论环境的营建,要以建设为重点,把宣传舆论工作列入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正确处理宣传舆论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常抓不懈。
3.2加强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要加强对宣传理论研究,主要是重视对宣传主体、宣传内容、宣传环节、宣传客体,宣传效应的研究,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工作。
3.3树立学生典型
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培养和树立优秀典型,从而为营造宣传舆论环境增添光彩。
3.4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重视对传播渠道的监控。加强对大众传媒尤其是现代传媒的管理,是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实现党和政府对宣传舆论工作领导的必要保证。
4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4.1和谐人际关系环境的特征
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具有真诚性、情感性、愉悦性和熏陶性四个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能起到某些课堂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4.2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
4.2.1坚持以人为本。
4.2.2理顺各种关系。
4.2.3重视情感的培育和投入。
4.2.4继承传统文化。
4.2.5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
作者:宋晶晶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校园空间;环境行为理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相互渗透论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环境行为学的影响日益扩大,已逐渐应用到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中。作为环境行为学基础理论的环境行为理论成为许多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在柳州高级中学的校园设计中,环境行为理论得到大量应用,设计人员综合考虑校园内各类空间环境的要素,从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出发,结合学校的文脉与文化性,注重“和谐自然”的意境,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造出具有独特气质的校园空间。
1环境行为理论的基本理念
环境行为学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着眼于物质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对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方面研究,其基本目的是探求决定物质环境性质的要素,并弄清其对生活品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环境政策、规划设计教育等手段,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品质的改善中。环境行为学作为跨学科的研究理论,追求的是环境与行为的辩证统一。
环境行为理论是环境行为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环境决定论,2)相互作用论,3)相互渗透论。环境决定论是指环境决定人的行为,外在的因素决定反应的形式,即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相互作用论是指环境和人被独立地客观地定义,相互之间互相作用,其行为的结果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不仅能消极的适应环境,也能利用环境提供的要素,改变周围的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相互渗透论是指人们通过修正和调整物质环境,改变与我们交往的人们,从而改变社会环境。与相互作用论不同的是相互渗透论不是用二元论的观点考察人与环境,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统一。
2环境行为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环境决定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1‘和谐自然”的总体规划新柳高的基地位于柳江边上,离蜡烛山不远,有山有水的地理环境及柳州高中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得新校区具有“集自然山水之秀,汇人文气质之灵”的独特气质。在新校园规划中,采用“化零为整”的手段,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不拘小节,达成一种建筑与山水无限融合的理想夙愿。通过分析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的主轴线与柳江平行,次轴线则将蜡烛山、基地与柳江联系起来。见图1.
利用圆弧的向心性,在外围用圆弧走廊将各个分散的教学楼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功能建筑沿轴线有序展开,即规整又不失活泼。同时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形成一个个相框,移步换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深得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的精髓。见图2.
2.1.2简约的建筑设计手法 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源自于广西的秀美山水赋予的灵感,建筑风格不再是旧有的简单呆板,力求新颖活泼,建筑设计与新区的环境相适应,表现一种腾飞、向上的气氛,同时增加新校园的识别性,在南北入口处,有五层高度上的扇形雨棚。中轴线由一系列的立柱开始,分隔了运动场对入口广场的干扰,并象征学生由此进入神圣的知识殿堂,通过中轴线宽敞的连廊,与辅助的西侧的连廊结合,可以到达主体建筑内部的各个区域,同时可以成为入口街道的标识。主体建筑涂料与混凝土、金属与玻璃的组合,柔和而又具有现代感。采用小尺度划分,以产生亲切感,简约的比例,塑造轻盈的外观效果,既减少了对学生的压迫感,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2.1合理分区。整体设计基于人员活动流线和有机整体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这是通过分析学校人员活动规律及建筑基地环境得出的结论,是相互作用论最直接的体现。
建筑理论家汤布利(1、w0mbly)对有机建筑给出以下定义:“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应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现,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筑地段、建筑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的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预言了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在该校园空间的建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有机整体的概念。而其内在的本质是基于人的活动流线与活动区域,能最大限度保证使用者的方便性与舒适性。根据功能分区,将体育活动以及绿化区临近新区主干道布置,有效阻隔了城市的噪声。教学区、体育区与位于基地北部的生活区呈三角型布置,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从任何一区到其它两区均为最短距离。在中心校区的布局中,将全部教学楼以及办公楼、图书馆等,以一条贯穿的半室内步行街道相连,来自外部的自然光线和不同标高处的“桥廊”,暗示出城市街道般的空间特征,使空间的使用与发展导向一个良性的走向,使校园空间成为有机整体。见图3.
2.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的应用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在进行竖向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新校园的设计中,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降低土方造价,将低洼地带体育场标高降低2m~3m,利用地形边缘的高差作为看台,节约建设成本,并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学生可以在体育场周围的草坡上休憩、玩耍或观赏比赛。在校园西侧,原有地形低洼,建筑避开这里布置,形成的空地作为自然景观,原有的水面保留并加以改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形成的诗意校园空间可成为学生课余交流、放松的良好场所,并将成为个性发展的舞台。见图4.
2.3相互渗透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3.1相互渗透理论在创造校园动态
空间序列中的应用动态的空间序列是指人们穿过一组空间的整体感受和心理体验,要获得良好的整体感受,在空间序列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大小、高低、狭长或开阔的对比,以及空间中实体建筑界面的变化的联系。在柳高校园的空间序列设计中,特别注重具有“穿越”意义的序列空间的创建。其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穿越”这一空间构造的意义,让人怀着“前方似乎有不少有趣的东西可以一看”的一种期待,同时又不能让人看到全部,而将一些感动留到后面,这就是所谓的“穿越”。为了使柳高空旷的基地成为受人欢迎的环境,设计时以一系列四通八达的,开闭有致的交通空间,将大量的单个建筑联接成集合形式的校园平面。在中央部位创建一个中心校园区,周围用路径环绕,体育馆、报告厅等则像卫星一样在其外围布置,通过贯通连廊,环形连廊,相互连接,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2.3.2相互渗透理论在营造“以人为本”交往空间中的应用 “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还在于校园规划能具备激发好奇,促进交流的特质,这样的校园氛围才是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校园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的活动是以交织融合的模式发生的。以环境行为理论为依据营造课堂教学之外的,适宜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广义课堂”成为新时期设计所关注的问题。相互渗透论是进行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教室以外的交流大多是以三五成群的模式,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群生态。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把教室走道尺寸放大,扩大了走道的功能,使之不再是单一的通道,而是具有一定的交流空间的复合空间模式。同时在进行绿化设计时,采用花墙竹墙,群体树本等,围合出大量半围合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通过各种小广场的设置,方便学生进行一些集合活动。并且在连廊中增加了可以休息的长凳,使之成为休息交流的空间。在中心校园内部,设计重视环境地景的对应与融合,加强视觉轴线的塑造,创造借景(远山)、亲水空间塑造及平原地景意象的延续。多层次的建筑布局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学习群组,而各种形态各异的外部公共空间,围合半围合空间,以视觉的和物质的方式相互联结成网,成为具有自由流通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统一的交往空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B88004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99-02
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是727万人,但受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迟缓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空前压力。当前,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特别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就业、特别是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着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新一轮的创业即将形成。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拥有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但是根据南京市人社局2011年调查,当年新增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2%,低于全国4%的平均水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率。为将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南京市在2012年提出把南京“打造成为全国大学生创业首选城市”。这在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政府、学校等各方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南京为例,探析协同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的建设。
一、协同与环境内涵解析
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没有协同,自然就不能稳定有序,人类就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就不能稳步前进。在一个系统内,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1+1>2”的效果,即系统产生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相反,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互相拆台,不能很好协同,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形成“1+1
环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有两个:一是周围的地方;另一种解释是指围绕着人的周围情况和条件,是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及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从马克思的“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观点看,任何事情都与它所处的环境相联系,任何事情都与它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交互作用。
二、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一)以创业教育内涵的视角
创业教育的内涵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经商办企业, 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另一种是广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在创造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创业素质教育。从创业教育的内涵看,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解释,创业教育都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从封闭运作的学校教育模式转化为多方参与的合作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多方参与的合作教育模式其实质就是政府、学校等社会各方要协同加强创业教育的环境建设,建立起政府、学校等多层次协同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二)以国外协同推进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成功经验的视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建立了创业计划培训中心,该中心除聘用本校教师从事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外,还建立了聘请具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的制度,使该校创业教育工作得到有序开展;1999年德国大学校长和全德雇主协会提出“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的口号,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校毕业生主动创业的环境,同时他们提出在今后10 年中,每届毕业生能独立创业的人数比例达到20%~30%的目标;在巴西全国设有788个接待点,为各地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协助小企业主获得项目、技术、资金和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以上这些国家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经验启示我们,创业教育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行动,需要社会外环境、校园内环境的协同配合。
三、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实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开始改善,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创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南京市2012年5月公布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遇到的主要困难有缺乏经验、资金、人脉、项目和场地等问题,从调查结果看几乎每个创业大学生都面临两个以上的创业难题,主要包括:
第一,创业经验问题。创业经验问题是高职学生创业的最大困难之一。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学生创业意识普遍缺乏,自然也就缺乏创业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正在探索过程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非常缺乏,实践环节十分薄弱,高职生对创业普遍感到无从下手。
第二,创业资金问题。虽然有贴息贷款、免税、免租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这些资助有限,申请也不是很容易,高职生创业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和朋友。
第三,创业项目问题。由于高职院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的要求,学生专业技能没有得到足够训练,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业所必需的专业素质,高职生在确定创业项目时缺乏判断力,盲目决策必然导致创业失败。
第四,创业氛围问题。长期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有蜕变为守成教育的趋势,使得高职生缺乏创业激情;社会还没有形成鼓励大学生尤其高职生创业的舆论环境,高职生创业活动报道很少,树立的典型更少,给人造成的感觉是高职生不宜创业。根据麦可思对2011、2012届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统计,实际上这两年高职毕业生创业人数分别是本科生的2.2倍和2.4倍,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第五,缺乏协同平台。这几年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其他组织在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体制、认识等原因,在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方面还有待深化。突出的问题是政府部门、企业、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沟通平台,不能很好协同,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做法,发挥不了整体功能,导致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效率低下,影响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四、协同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路径研究――以南京“打造全国大学生创业首选城市”为例
(一)建立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的机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涉及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各个方面,单靠某一方面常常力不从心。可以建立由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企业等参与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平台,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环境建设涉及的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及时掌握工作情况,积极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联席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妥善处理需要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互通信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工作的局面。
(二)协同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外部环境建设
1.协同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氛围。(1)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大学生创业的宣传力度,形成政府牵头、宣传搭台、创业唱戏、全社会协同参与的大学生创业宣传格局。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形成“自主创业光荣、服务创业有责”的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营造大学生敢于创业、政府部门扶持创业、全社会促进创业和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2)为解决大学生创业上的困难,可以成立由企业家、大学教师、政府人员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创业专家指导团。专家指导团从更新创业理念、宣传创业政策、掌握创业程序等方面,通过电视广播对话、现场和网络咨询答疑、报纸创业讲座等形式,对创业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辅导。
2.协同建立大学生创业公共服务体系。(1)建立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征集针对高职学生创业的投资不大、风险较小的创业项目,特别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的中小型科技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免费让大学生查询。为使征集到的项目可行,应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项目概况、运作方式、市场可行性、财务及风险等进行评估。同时建立对创业项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的机制,以确保项目的时效性。(2)实施创业培训补贴。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在校高职生和高职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对有创业项目的在校高职生和高职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培训证书的,给予部分补贴。通过培训使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创业政策,破解创业遇到的困难,提升创业信心和能力。(3)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由政府筹措成立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专项基金,对从事创业的学生,在其提交创业计划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给予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同时利用基金在一定期限内对小额贷款给予贴息支持。(4)成立专门部门或者设置专门岗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支持服务,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要简化创办企业审批过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打造大学生创业的低成本环境;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缩短大学生科研成果从研发到市场应用的路径,促进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大学生顺利创业。(5)建立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人社、工商、税务和金融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制定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并做到各部门政策的有机衔接。(6)做好创业政策的完善配套工作。包括“创业七策”在内的南京市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少,但是在可操作性上需要细化。
(三)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内部环境建设
1.明确创业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具有进取心、开拓精神和开创性心理品质的创业人才,通过实施创业教育使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得到激发、创业意识得到培育、创业精神得到锤炼、创业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并带动他人就业。
2.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学分政策。学校一方面在教学改革方面制定政策,强化创业教育,另外还要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学分政策,对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同时可以实行创业学分,对参加创业实践的大学生,符合条件的给予学分;通过政策引导,使创业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3.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出真知,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创业素质的培养,必须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学校应尽可能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申报创业项目,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同意立项的在启动资金上给予支持。大学生通过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能更好地感悟创业真谛,学会在实践中总结和反思,最终提高创业能力和素质。
4.开展校园创业文化活动。(1)举办创业报告会,邀请企业家或创业校友进校园举办创业讲座。大学生通过和企业家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感受到创业成功者就在他们的身边,打破创业神秘感,纠正大学生对创业的片面认识,发挥创业者的典型作用。如此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强化,大学生创业的魄力与勇气得到增强。(2)建立大学生创业社团,并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类校园创业文化活动,如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或大学生创业工作坊,促进创业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3)鼓励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利用假期结合专业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走访调研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企业经营情况,了解社会对创业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探寻创业者的心路历程,感受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分享创业者的创业经验与教训,使大学生坚定创业信心。
(四)协同推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与国外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来自企业、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很多教师本身就具有创业经历相比,我国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尤其缺乏创业经历,满足不了开展创业教育的要求。因此,政府、学校和企业等应该协同推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云计算;高等学校;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51-02
一、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网格计算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和虚拟化技术等综合发展的结果,具有分布式存储和虚拟化管理等优点,是一种现代创新的、可以使数字资源共享得到较好实现的服务技术[1]。它不仅代表的是一种技术的革新,更是代表一种新的理念和服务模式。在云计算环境中,云用户只要通过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连接网络,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直接从云服务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云计算具有服务需求自助化、资源配置动态化以及应用扩展性强等优势。
根据当前云计算的应用与研究,典型的云体系架构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基础架构如图1所示[2]。
二、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高校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通过自建或购买的方式囤积了大量资源,但是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高校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
现有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高校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来自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通过购买厂商现有的资源应用平台及其资源,另一部分是自主开发建设的数字资源平台与资源。由于这些平台和资源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造成资源建设重复。
2.教学资源与平台共享程度低,缺乏整合
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平台及其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平台及其资源之间缺乏有效的互联互通机制,无法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形成了一个个独立、封闭的数字资源平台,“资源孤岛”现象严重。
3.教学资源建设成本高
随着各个高校教学资源数量的急剧增多,各个学校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为自己开发的数字教学资源或购买的网络教学平台购买相应的硬件设备来维持其运行。
4.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重点大学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能够获得丰富的软硬件教学资源,而大部分地方院校受资金来源等因素的限制,软件硬件资源往往较贫乏,造成教学资源分布差异较大[3]。
三、云计算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1.云计算应用于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优势
与传统模式相比,采用云服务模式建设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实现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通过网络连接的各种数字教学资源构成一个资源库,并对其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和调度,其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云计算环境下高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平台及其资源可以利用云技术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共享的云资源,有效缓解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云计算环境下,用户通过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同时,教师也可根据需要建立自己的教学平台,一方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通过云计算技术,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节省高校设备购置及软件升级的费用
云计算环境下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都存放在云端的服务器,资源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对用户使用的客户端没有较高的要求,用户的客户端只要能够连接网络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服务。各个高校在设备购置和软件升级方面的投资成本将大大降低,且有利于避免资源平台的重复建设。
(4)为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云端服务器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资源存储能力。云计算技术通过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组合成一个超大计算机群,能够达到亿万次级别的超强运算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超级复杂的运算服务。同时,在云计算中,数据通过冗余存储方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群中,数据存储具有分布式、大吞吐率和高传输的特点。云计算服务对数据进行多重保护,相比数据存储在各个客户端,安全性更高。
2.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架构模型
云计算通过网络把大量的虚拟化资源组合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4]。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平台设计的目标就是采用虚拟化技术,将高校的教学资源及其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封装成一个资源池,完成各个教学资源平台及其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实现高校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并通过客户端向用户提供云服务。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平台架构模型分为4层,如图2所示。
云计算客户端是指用来访问云计算服务的各种软、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用户通过这些终端设备就可以进入教学资源平台获取相关服务。
云计算应用服务层主要是整合现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以及个性化学习云服务平台等,并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互联网软件的服务与应用程序接口。
云计算平台服务层通常需要云基础设施并支撑上层云应用,它将解决方案或计算平台作为服务交付,一方面为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提供公共服务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另一方面也为系统集成与系统应用提供综合的管理功能。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是整个云计算体系架构的基础,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等物理基础设施资源及其虚拟化资源两大部分,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为上层提供网络通讯、数据存储和计算等按需的云基础设施服务。
四、结束语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率,解决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降低了教学成本,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云计算技术飞速地发展与成熟,它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瑜龙.基于云计算的大学教学资源整合模型优化研究[J].科技通报,2013,29(7):201-203.
[2]王莉利,高新成,李瑞芳等.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