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格列佛游记梗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下面提供一组2009年江苏各地的中考“名著阅读”考查题,来探究一下“名著阅读”题的特点和走向。
【考题再现】
1.(常州)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2.(南京)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祥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虎妞办丧事卖掉了。
D.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3.(盐城)“新星”文学社的同学瞻仰了施耐庵故居后,举办了一次“水浒故事大家讲,水浒人物大家猜”活动。请回答下面问题。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耳,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傅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
选段中的“那官人”指的是谁?写出他的两个故事名称。
4.(苏州)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5.(扬州)从下面备选的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④段补写一个论据。
示例:《老人与海》――桑迪阿果为了带回自己捕获的一条大鱼,与鲨鱼、与自然、与自己的心灵搏斗,无畏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为他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备选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西游记》
【解析】
第1、2小题,常州卷、南京卷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同的是常州卷单独考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南京卷却涉及到四部名著;相同的是都把名著阅读考查的触角伸到了具体的作品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熟悉中,真正考查了同学们有没有读过作品。
第3小题,盐城卷把“名著阅读”设置在“综合性学习”中考查,没有指明是哪一个具体人物,如果没有真正阅读过作品,恐怕难以答出。
第4小题,苏州卷把阅读引向了深处,摒弃了课本中“导读”部分现成的内容。
第5小题,扬州卷把“名著阅读”放在阅读题中考查,并非简单地考查复述故事情节,不仅要兼顾文章的观点,还需要去搜索记忆,整理信息,并加以概括,真正考查了学生在概括表达中对作品的把握程度。
以往的一些“名著阅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了解情况,不需要认真阅读原著,只要读过课本中的故事梗概或老师提供的现成的资料,即便没有读过原著,解答也没有太大问题。这种浮光掠影的阅读显然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扭曲了阅读的本意,毫无价值可言。
以上5道试题,打破了以往命题中注重考查常识这一“常规”,均没有简单地考查有关作品的名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而是把阅读引向了真实,真正考查大家有没有读过作品,对作品的人物、情节、特点等有没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的设计无疑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值得肯定。
对此,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与学习中应重视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课标规定的名著要真阅读,不能伪阅读,不能简单地把学习名著理解为文化常识的记忆和对故事情节的了解。2.分析试题,了解特点。平时要搜集各地的中考名著题,并作适当的分析研究,了解考查方式与典型题目。3.适当练习,巩固积累。针对以往的中考名著阅读题进行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可以巩固平时积累的知识,也能发现自己平时在阅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
1.D (错误选项分析:A项,应为“父亲死得早,母亲替人帮佣以养家糊口”;B项,并无达雅陪同;C项,保尔是有过自杀念头的)
2.C
3.林冲(林教头、豹子头林冲)示例: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发配去沧州林冲雪夜上梁山 。
另一方面,时下的中学生更喜欢阅读流行、时尚、省时、省力的“快餐读物”,追求表面信息更甚于思想深度的“浅阅读”正在成为青少年的阅读主流。就算是“经典名著”,他们也宁可去看“薄一点的”,或者选择一些经过“改写”、“压缩”的“名著精简版”。一句话,原著正在远离学生。因此弥漫在原著中的文学气息、艺术气息、审美气息、学术气息自然无法自主地触摸到,无法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由此可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名著正是课外阅读的最好载体,不朽的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深沉的思维空间。有人说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它意味着文明的短暂和浅薄;拥有名著却远离名著更加可悲,它意味着自动远离高尚和不朽。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每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中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加以思考,对人格塑造有很大好处。通过在农村初中开展名著有效阅读实践活动,探索名著有效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将有效地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何在农村初中开展名著有效阅读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创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个课题,我在所任教的农村中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进行了一番有益的尝试,也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1.根据农村中学实际,我积极倡导在每个班级建立了简单实效的“图书角”,让名著在同学间“漂流”。班级“图书角”的图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向学校图书馆批量借书;二是发动学生从家庭藏书或个人藏书借来。此外,教师个人藏书或是其他途径也是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的有益补充。同时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保障学生在一定时间的阅读量。通过建立班级“图书角”,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阅读的书籍透明化了,教师比较容易把握学生阅读的内容,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方向进行必要、适当的引导;另一方面在阶段时间内学生的阅读相对比较集中,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指导,把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提高阅读指导效率。
2.教师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在不同年龄段可推荐不同类型的名著,并要求学生要精读其中几部名著。我结合教材和中考要求,向初一年级学生推荐《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向初二年级学生推荐《水浒传》、《格列佛游记》;向初三年级学生推荐《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教师坚持为学生诵读经典片段;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4.联合同一教研组的语文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课外阅读课、读书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进行分层指导,逐步实施,开拓学生读书空间,让学生享受读书乐趣,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5.举办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开展重读名著、名著述评等活动。如可在组织学生读完名著之后,让合作小组汇报读书情况,汇报形式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是朗诵精彩片段,甚至可以用表演形式演绎精彩篇章。通过交流,不仅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激发了阅读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合作探究的能力。
6.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在班级甚至在学校内展览。读书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是好词、好句的摘录,有时是文章梗概的记录,有时是对人物、情节、精彩语言的评价,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7.开展各类比赛,如举办演讲比赛;开展阅读竞赛等活动。
8.开展各类读书征文活动,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