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校园环境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环境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环境建设方案

第1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般来说,校园环境艺术的创设应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校园环境艺术应以个性化、审美化的方式存在

艺术作品有最显著的两个特征:一、它应对象化存在,也就是说:要突出创作者的个性;体现创作者的风格;表现创作者的主体精神。二、要具有美的形式与构成;创设有趣味的形式;营造共鸣的视觉效果。校园环境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一个特定命题,也要毫无例外地具有这一审美特质。作为具有独立个性色彩的校园环境艺术,强烈的主体意识与排它性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校园环境上升到艺术层面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艺术化的校园环境要求在设计上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而非人云亦云。校园环境设计要有明确的主题如:“绿色的校园”、“人文的校园”、“爱心校园”、“成长校园”等等。要根据主题,实施校园美化的具体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自己本校的实际,挖掘自己的长处,形成自己的风格,力争使自己学校环境艺术打下自我的烙印。使校园环境以对象化的方式而存在,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点,而非形式上的抄袭与模仿。

环境艺术要展现美的形式与构成,校园环境艺术化既要遵循环境艺术的这一基本特质,也要反映校园作为教育的特定平台所必须具备功能特质。这就要充分调动学校一切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艺术教师、特长教师、特长学生、社会力量等诸多方面,创设自己的风格。完善所需要的功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环境艺术的建设不是简单的领导拍板,不是花了钱就能办成好事,而是一个需要仔细研究的系统性工程、专业性工程。校园环境设计既要有近期实施方案,也要有中远期规划;既要有硬件建设,也要有软件建设、情感建设。说到底,校园环境特色化不仅仅是艺术化校园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对今天学校所提出的一项诉求。我们常说:“办特色化的学校,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特色化学校的创建无论就其形式还是就其内涵,校园环境艺术都是无法回避的一项课题。做好校园环境艺术不但可以为特色化学校创建一个展示自己空间舞台,同时也是验证教师素质、连接生活与教学、尝试学以致用的最好的渠道和手段。

2.校园环境艺术应以人性化、情感化的方式存在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学校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本着这一根本目的,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应把对人的关怀与期望放在首位。无论是在环境建设还是办学理念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将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放在首位,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以理性的方式处理校园环境建设,鼓励全校师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让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这里的主人,自己有义务为这里的环境美化做点什么。学校应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改造,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认识到自我的力量,感受到生活与美的必然联系。校园环境艺术在人性化方面还体现在细腻的情感呵护与预留空间的创设,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创设主题景观。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爸爸种的老树下读书”、“我们的小广播述说我们的生活”……使学生明白今天我们为校园环境多出一把力,明天的孩子就会得到更多的爱。总之,情感上的呵护并非只体现在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而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体验、尝试、感受的机会。情感呵护并不是要老师代办一切,而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创设一个抒感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一特定的空间里学会述说,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现。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是需要长期营造与情感渗透才能完成的。

第2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我区各校实施的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以优化育人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以“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活动场地塑胶化”为目标,坚持环保、美观、经济、适用原则,做到“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目标任务

1.校园环境园林化。通过植树、栽花、种草,充分运用园林艺术手法,把校园内拥有的空间全部绿化美化。

具体要求:学校要在校园内“见缝插绿”,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藤则藤。多种植乡土植物,少栽名贵花木;多植大乔木、攀援植物,少栽绿篱类植物;多植阔叶树、少栽针叶树。校园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6%以上、绿地率达到31%以上的标准;新建学校的校园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绿地率35%以上的标准。

完成时限:年底,所有区直学校、镇(街)中心学校达到最低标准;年底,所有区直学校、镇(街)中心学校达到最高标准;其它所有学校达到最低标准。

2.校内道路林荫化。按照校园总体规划,校园内部机动车能够通行的道路,全部用水泥、沥青或砖石铺装,道路两旁栽植乔木遮荫。

具体要求:学校要在校园内多绿化、少硬化;多采用植物来构造景观,少建亭、榭、假山等建筑小品和不规范的雕塑。采用“大、高、密”种植方式,在校园四周、道路两旁,有规则、高密度地移植树干高、树冠大的乔木。提倡利用盆栽植物美化建筑物出入口和走廊。

完成时限:年底,所有区直学校、镇(街)中心学校全部完成。

3.活动场地塑胶化。在田径场、球场等师生活动场地上铺设塑胶,塑胶必须是无毒、无味、环保的优质材料。

具体要求: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学校的田径场、球场等师生活动场地全部实现塑胶化。塑胶颜色须与办学层次相一致,色调要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塑胶工程要按建设程序进行招投标,严格按评标办法确定中标单位,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直接指派施工单位。

完成时限:学校每年要有2O%以上的学校活动场地实现塑胶化,年区外国语学校、第二实验小学、河西学校完成塑胶铺设任务,其他学校四年内全部完成。

三、推进措施

在学校实施“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一)编制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逐校制定实施方案

区教育局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制定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各学校都要编制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将“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活动场地塑胶化”三个方面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由专业人员承担设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平面图》,将三方面内容整体规划到位,并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规划要因地制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和塑胶材料,突出教育主题,体现出本校特点。规划应与校园周边环境和谐一致,规划到校园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角落,确保不留空白。校内各功能区隔离带以植物分隔为主,提倡设计开放型绿地,增加师生活动空间,老式建筑物要立体绿化、垂直挂绿。

各学校要按照绿色生态校园规划,制定《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文字说明和规划平面图两部分组成。文字说明主要有以下内容:绿化面积(植树面积、种草面积、栽花面积),树木明细表(新植树品种、树径尺寸、株数、造价),道路硬化面积、材料、方式、造价,塑胶场地面积、材料、构造方式、造价以及分项目实施年限等。《实施方案》将作为年底逐校考核验收的依据,其编制质量纳入考核验收范围。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学校是重要的公共资源,是创建园林化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各校要拓宽筹资渠道,开发政策资源,列出专项经费,为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2、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建绿色生态校园。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共建绿色生态校园。凡在校园绿化美化、道路硬化、活动场地塑胶化方面,捐款捐物达到总造价的80%以上,可以以企业、个人的名字进行命名;个人捐资1万元、单位捐款10万元以上的,由区政府统一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尊师重教奖。

3、提倡师生自己动手,建设绿色生态校园。《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规定年满十一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单位每个职工每年植树3—5株。要广泛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本着积极动员、家长自愿的原则,力争每个学生家庭捐献一棵树苗。师生自己动手绿化校园,有利于增进植物生物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树立起绿色生态意识,陶冶师生情操。原则上凡是学校和师生能实施的栽植、养护任务,不要花钱委托专业公司来运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第3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园环境;人文关怀;校园文化

一、校园环境建设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校园环境是指在校园内影响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本文所指的环境是特指学校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群、运动场地、校园绿化、道路以及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文关怀是指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在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理顺人与环境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关心、理解,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体现人们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二、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以及和谐校园的提出,大学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朝着“综合素质型”转变,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使校园环境德育和美育的职能进一步强化,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提倡人文关怀,对于校园环境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校园环境是人化的环境,校园环境的职能,就要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人为主体,关心人,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目前校园环境建设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与我们的理想状态还有较大的距离,存在种种弊端。校园规划设计沿用旧标准模式,设计方法存在局限,对现代大学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和预见,忽视了校园环境的具体的人类行为特征,过分追求宏伟、高大的景观形象,却因此忽视了人对环境的多层次需求。广场以大为好,往往大而不当;车道以宽为好,行人的空间越来越小;绿化急功近利,多以草坪为主,绿而无荫;建筑物的造型以新异奇特为美,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凡此种种,与人文关的精神怀背道而驰。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方关怀是校园环境职能的必然要求。

(一)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是校园环境最基本的职能

校园环境是师生从事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载体。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相互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是校园环境的基本职能。校园环境是师生参与、交流和聚会的场所,是每个人获得认同并以之为归属的场所。校园环境是因人的需要而建设,是为人服务。因此校园环境建设理所当然要体现人文关怀,以方便、舒适、安全为最基本的要求。结构、功能合理的物质空间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愿望。

(二)环境育人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

环境的育人性,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显而易见,人格的升华、自我的完善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好的环境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学校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细语润无声的“无声教育”、是一种“隐形教育”。环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尊重师生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环境中充分体会到环境对人的关怀,使人对环境产生依恋和认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在校园环境中注重人文关怀,才发挥环境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三)校园环境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

校园环境是一个高雅的文化场所,也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在紧张的教学之余,人们回归自然,“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生活,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融洽人际关系。校园环境要满足师生休闲娱乐的需要,就要以人对美的理解和享受生活的要求,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环境对人的包容和理解。营造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自然环境和充满人文精神的世界,离不开人文关怀。

三、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着力点

把校园建筑的作用由注重满足人的生活、生存等基本需要,提高到满足人的情感寄托和追求生活的诗情画意的更高层次上来。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要一方面体现传承历史,体现学校特色,反映时代风貌,表现学校的文化特点。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大学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师生的需要来设计安排,维护师生的利益,塑造与人亲和的环境。以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舒适、安全、健康、文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准绳,以达到审美、益智、修身、养性为目的,并要注重彰显学生的个性,平衡学生个体间需要。

校园建设要靠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推动,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进一步促进校园建设迈上新的层次。校园的建设,千万不能靠“长官意志”和凭主观想象。基建和管理部门要尊重师生的意愿,提高师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师生的民主公平地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建设,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良性互动。重要的决策活动,要充分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可以找到师生满意的方案,还可以通过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学习环境和社会的知识,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环境素养。

人文关怀体现在师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校园环境中的人文关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需要。校园中常常见到的一些绿色植物上悬挂的标识牌,牌面用各种文字标注植物特征,使学子们能经常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研究植物。

2.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方便的需要。在中心地带设置校园分布图,在建筑物上标注其名称、在交叉路口设置路牌等标识,方便来访者找寻。在机动车不能通过的路段,预先设立指示牌。种植耐践踏的草种,把绿化带拐角改成弧形,将踏出的小路变成真正的小路,方便行人。校园的车行道和步行道系统,既是校园各区域的交通联系纽带,也是人员疏散流动的重要场所。要坚持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满通便捷的要求,保护步行者的安全。应采取限制车速,禁止某些车辆通过等交通措施。

3.满足学生追求美的需要,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营造一些具有艺术价值或象征意义的经典景观。布置的景点、植物造型、小品,力求精美,以形悦心,以文悦目;校园建筑要与校园环境相融合,体现美观与实用的有机统一。追求陶冶师生情操的建筑美;植物分布、绿地要讲求自然美、协调美。

4.满足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校园的建筑、雕塑艺术、园林绿化景点是一个个文化符号,它传达着教育者的理念,蕴涵着大学的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理性的启迪。精心打造人文景观,名人警句、名人雕塑等不仅是对校园的美化,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美观、优雅和文化内涵丰富的环境中生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个体思想品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达到“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教育效果。

5.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空间设置上,应满足师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需要。人们既需要有高大宏伟的景观展示人类的伟大的力量和理想,满足“瞭望”的要。也需要有婉转私密的空间,给浪漫的情人一个含蓄追逐的场所,或是给思考者一个回忆和想象的空间,以满足受到“庇护”的愿望。人们既需要有宽阔的场所表现自我,满足当“演员”的要求。也需要在林荫边缘地的“歇脚”,以满足成为一名观众的愿望。人们既需要有方便快捷人流通道,以满足快节奏学习生活的需要,也需要曲折迂回的小径,以满足课余散步休闲的要求。“应具有一定的供师生交往、聚会、健身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具备一定的供个人学习、休息、观赏等不受外人干扰的安静角落;具备供三五成群的小团体集聚高谈之地。”

当然,我们在强调校园建设要注重人文关怀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自身内在的规律,在对客观物质环境的理解和改造上还应依据系统内在的运行机制,而不能盲目地强调“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第4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我校坚持

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的办学育人理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优化育人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市教育局要求,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桐溪小学位于瑞安市桐浦乡桐溪村太平山南麓山坡脚,陶山至温州

、湖岭至瞿溪客车从我校门口经过,随着高桐公路、瑞枫公路的先后建成,桐溪小学离温州瓯海潘桥火车站约10分钟的车程,离瑞安市区约20分钟的车程,又是瑞安南门至桐溪5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交通十分便利,是名副其实的温州、瑞安城市的后花园

。她又坐落于瑞安市桐溪风景区,校园环境清幽秀美,校园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施教区涉及桐浦乡的桐溪、桐星

、桐西

、根溪

、陶岙

、丁岙

、丁岙山

、高河

、小岭

、后龙

、坳头

、桐岭

、二平

、山外等14个行政村。学校现有6个班级,学生246人,教职工14人。

桐溪小学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70多年办学历史。原为中小学部的乡镇级学校,1992年撤扩并后成为一所完全小学,隶属于桐浦乡中心小学。xx年年3月经瑞安市教育局批准为升格学校,即独立的乡镇级学校,学校有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制度保障,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一日常规》等等,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学校领导和校务委员成员,时刻倾听教师们的建议,保证学校决策无误、行动无误。对师生、家长反映出来的问题,条件成熟的要马上改,暂时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师们解释清楚,使学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强化校园文化管理,统一思想认识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周碧辉校长担任组长,书记张松虎为副组长,工会组织、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等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制订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将其列入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做到常抓不懈。

3、统一思想认识。

正是因为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使全校师生形成

只有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建设具有丰富内涵,适应时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办好学校

的共识,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讨论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气氛。

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精心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不仅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又是精神的外化、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我校在新建校舍初就对校园合理布局,对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食堂、厕所、传达室、花坛、门台、校门、操场等修建,从根本上改善了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为了达到最好的环境育人效果,使校园突出

绿

字,强化

字,讲究

字,保持

字,学校于xx年年,在市教育局和陶山教育学区的

第5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一、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短板

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还存在三个方面的短板:

(一)文化元素的串联

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建设,职业教育虽然积淀较深,但感觉美丽校园还只是路过时的风景,文化气息还没有渗透到校园环境的各个方面;活力校园还只是停留在经验总结上,走近了分析,活动没有那么精致诱人,缺少了一些吸引力和连贯性;魅力校园还只是停留在宣传上,走近了感受,认可度和影响力没有那么优势明显。虽然这些都跟高职校园建校时间短有关系,但是必须要考虑文化元素的串联,要努力在过去发散创建的基础上找到美丽主题,实现提档深化。这种校园文化的串联是要把点状的盆景进行面状的风景链接,把贯穿的文化脉络进行画龙点睛的归纳,把身边的实践进行理论的凝炼和品牌的提升。

(二)整体系统的设计

现在有个时髦词叫顶层设计,它的概念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很多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做过文化校园建设的纲要规划。所以做好整体性的系统设计非常重要,而且在开展设计时要注意“顶层的决定性”和“整体的关联性”两个问题,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基层、高端决定低端,而且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性、匹配性和衔接性。

(三)文化内涵的研究

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系列丛书》,很多本科院校已经出版了各自学校的文化研究专著,这些学校无论是在课题项目上还是在上,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学校自身发展的脉络、沉淀的文化、贯穿的精神、发生的故事、点睛的主题等,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良好的理论成果。所以,我们会发现本科院校的文化校园建设都在有序、有力地推进,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15年,高职院校的文化研究也启动了专著出版工作,这时我们就发现高职院校的文化校园研究还非常薄弱和缺乏,这种对自我文化内涵研究的不够,就会导致理论指导实践不足,项目层面不高,操作水平不好等。

二、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方向

对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建设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要让文化载体形象化

在文化校园建设中,方案要有思想、有原则、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要让环境文化、学校形象和文化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既要有历史传承和地域特点,更要展现出学校独有的特色,要有深度和内涵,要在学校原有的山水地貌基础上,融合用心的设计和思考,找到校园美丽、活力和魅力的抓手,校园建设和行动要让师生“感受得到、感悟得到”。同时,文化建设要注重向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有机结合,切忌走过场、搞花架子,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形式多样,内涵充实,真正建设好绿化更优、环境更美、文化更浓、活动更精、行动更实、感动更多、认同更高、实力更强、影响更广的校园。

(二)要让落地之举具体化

文化校园建设要从小处入手,系统思考,让校园环境的细微之处都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文化传统、文化个性,做到落细落小、落实落深,使校园环境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划中,无论是教室、实训室、食堂、寝室等场所,还是雕塑、文化长廊、文化小品等设施,都要强化其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智慧,从而让人从一地、一物、一景、一名、一事中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气息和内涵。牵头部门和实施部门既要有建设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把文化校园建设的行动计划项目落实好,也要有部门间的协同精神,形成整体合力,把文化纲要的精神吃透吃深,创建文化校园建设的精品,要在端出漂亮盆景的同时,也能实现与美丽蓝图的无缝对接。

第6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设计; 校园环境; 教育精神; 育人之境; 文化建设

游过苏州园林的人都会有种奇妙的感受,这方寸之间的小天地竟有如此魔力,让人感觉很丰富,自然的山水草木与人文的亭台楼阁交相呼应,变化万千,空间在曲折间延伸、放大,天地之美尽收眼前。人们在这里感受到的已超越了自然的花草树木、山石建筑构成的景色,而是一种境,这个境让人获得精神的愉悦、获得文化的气息,坐在园林里,你会感到中华文化的分子通过那些蜿蜒的小径、透过那百变的窗、趟过那映日荷塘向你飘来,那静立着的白墙青瓦长廊似乎在向你诉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这就是中国的意境,绝对的中国。你会有想要坐下来读书的愿望,有想要探索古老中国悠悠历史长河的愿望,会感叹这里真好,要是每天都能来这里坐坐,浸泡荷香梅韵该多好,会带给人无限的遐想……这就是苏州园林设计的魅力,它所呈现的精神境界是远远超于景物本身的。透过那精美的雕花木椅、花几,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对美的极致的追求,饱满的花纹、圆润的线条体现的是富足、大气,连地面的石子也是那么考究,拼出的图案表达主人祈求吉祥美好的愿望。

我在 2004 年接受四川大学附属小学西区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设计时,就在想,校园文化建设是什么? 我想一定不是写几句诗文、画几幅画、挂几块牌匾,当然更不会是豪华的装饰材料堆砌的造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基础教育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强,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校园环境,我国很多中小学校纷纷着手校园文化建设,但怎样搞,都还弄不太清楚,还处于摸索中。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做点雕塑、画点壁画,把校园景色做得像花园一样漂亮,建筑很现代、很洋盘。但是,我不认为这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充其量是做景色而已。于是我想起了苏州园林。

“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概念听起来并不新鲜,但做起来却很费思量。校方的理念是通过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校的所有活动、所有环境中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接受到教育,通过环境育人。环境育人是现代教育家倡导的一种教育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尤其强调“在生活中学习”,“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让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

我曾有过几年当中学教师的经历,我认为教育是从人的内心开始,教育是对学生心灵的感化,不是像给电脑输入数据那样简单,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学生心性的成长尤其重要,所以我就想,校园环境对于教育能起什么作用,又如何发挥作用?

首先要明白教育的实质是什么? 传授知识、育人思想、陶冶情操、健人体魄,可以用 9 个字概括: “传知识,炼能力,学做人”。那么校园环境作为教育的硬件环境又怎样体现教育的实质呢? 中国文化自古推崇“境界”,无论是建筑、书法、绘画、文学都讲究“境”的营造,“境”是一种神,一种精神,而非形式。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校园环境体现教育的精神。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装饰,不只是景观的设计,而需要在整体规划设计时遵循教育的精神理念,把教育的精神贯穿始终,寓教育精神于环境之中,通过环境的设计体现这种精神。环境有引导人的行为的功能、熏陶人的功能、启迪人的功能、感化人的功能,那么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功能怎样产生作用,用什么形式表达。

然后需要理清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关系,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教育手段,具有功能性,文化不是点缀,更不是装饰; 文化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是一种生命行为,不是静态的。而环境是静止的、固定的,但是有了生命的参与,环境就能活起来,草木鱼虫能赋予环境生命的活力,人的参与能使环境具有文化的内涵,拥有精神。所以“参与”就是核心,我把人、动植物、土地、水、空间、建筑作为参与的元素进行组织,让他们动起来。

川大附小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曾培育出无数的伟人和名人,学校一直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重视传统文化,但同时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推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校方希望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推行他们的文化理念。我想,对这种教育精神的融化就是设计的突破点。

明确了设计思想后,我开始做设计

。我以主题空间环境为主营造育人之境,每个空间环境之间又互相贯通,彼此产生联系,组成一个整体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进入校园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陶行知先生的汉白玉塑像和一段爬满藤草的木刻铭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一直是川大附小奉行的办学指导精神,所以首先要让每一位进入校园的人了解他的教育思想。移步大厅,厅里原本有几根大柱,于是我因势利用,设计成几组浮雕柱,每根柱一个主题,分别体现该校的校训: 求真、从善、尚美、学活。爱因斯坦、达尔文、雨果、老子、孔子、李时珍……,他们都微笑着与你交流,诉说他们的故事。我一改他们高高在上的形式,让孩子们可以抚摸他们的脸庞,揪他们的胡子,通过这种形式告诉孩子们他们也是凡人,他们之所以不平凡是因为他们有思想,会思考,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大厅里靠近鱼池的位置设一架钢琴,无论是老师、学生、家长或者客人都可以在这里随心弹奏乐曲,让音乐的分子飘荡在校园的空气中,滋养每一个人。钢琴上空是一幅梵高的“星空”,让这位艺术天才的杰作去激励每一位热爱艺术创造的人。这个设计的切入点就是营造一种氛围,具有无意识的引导作用,空旷的大厅中间出现一小片闪烁光彩的蓝色星空,星空的下面是一架古典钢琴静静地立着,让人产生想去弹奏的强烈愿望,就像一个充满诱惑的舞台,等着你去表演,只要指尖一动,顿时就会让这个安静的大厅活起来。

大厅的天棚原本是普通矿棉板,与主题柱不协调,但我又不想拆了做什么复杂的造型,于是我把一部分矿棉板取下,用浮雕板替换。这些浮雕板不是装饰性的图案,我把一些人类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和一些代表文化图形做成浮雕板,按类别进行组合,形成几个不同的主题区域,与柱子相呼应。孩子们可以躺在大厅的地板上,听着美妙的乐曲,仰望过去的历史文化,猜想着那些古老的故事,幻想着自己的未来世界。大厅边上是鱼池,我把鱼池延伸进大厅里面,铺上玻璃,人就可以站在鱼池上面,可以一览无遗,孩子们可以趴在地上观察小鱼的生活,近距离追踪小鱼、进入它们的世界。室外部分的鱼池上搭了一些木栈道,孩子们可以趴到宽阔的木栈道上逗乌龟,捞蝌蚪、喂小鱼……满足孩子喜欢与自然生物亲密接触的天性,满足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操场边的花园设计为户外情景教室。这里原本是一片开阔的绿地,学校的校长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尽情嬉戏,还可以读书,所以不希望只是一个花园而已。我想起儿时常与小朋友躺在山坡上草丛里捉蛐蛐、斗草根,绕着池塘抓蜻蜓,爬树,掏鸟窝,坐在竹子上看小人书、聊天,快乐得很。我就想是否也可以给小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环境,让他们与自然亲密接触,让生命向自然靠近,在自由的活动中获得快乐,使他们的心性自然而健康。有起伏草坪缓坡伸入蜿蜒的浅水池塘,池塘边稀稀落落摆放一些圆石,一块菜地等待他们去种植,一片竹林隔离校外街道的喧嚣,几棵大树挺立在后坡上,一条小路进入一蓬曲折的花架廊下,那是一个安静的读书去处。这条花廊的地面用卵石拼了一些数字和公式,让孩子们去猜、去想; 几十根廊柱上面是孩子们的艺术创造,那是他们用纯真的心绘出的五彩世界,这足够让他们去憧憬和畅想了。

整个情景教室没有故作姿态的痕迹,没有严肃的说教,就是一个能让孩子们开心、放松、尽情释放天性的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打滚儿,可以把心爱的小兔放在这里玩耍,可以在池塘里养自己的小鱼、小乌龟,他们还可以在这里种上一棵自己的树,每天给它浇水。孩童是在玩耍游戏中成长的,在玩耍过程中自然会获得一些课堂教学所不能给予的知识和能力,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不仅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了解一些知识,还在玩耍中学会协作、学会互相帮助,学会解决困难,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坚强。

通过川大附小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我把学校的教育理念一点一滴地融入到设计的每个细节之中,使每一处的设计都巧妙地体现育人的功能,赋予校园环境实质性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说教和养眼。人与景是一体的、互动的,没有人的参与和融入,景也就是个自然之物,有了人的参与和融入,景便活了起来,也就有了思想,便成了境。

后来,我在做“金苹果公学”农耕文化博物馆时将这种设计思想更好地得以体现。在一所现代化的双语小学里做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其实这恰好体现了该校的教育理念,应该说是把教育思想放在比较高的层面。中国是农业大国,而农业是立国之本,人类文化的起源也源自农业的兴起,并随着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艺术的发展,医药、建筑、纺织、工业、等都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之上的。整个设计以农业为根基,以实物、图片、典故、声像等多种形式呈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博物馆设计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看,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一些过程,参与一些活动,达到能从本质上认知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把这些东西扎根在心里,真正热爱生活、热爱中国的文化。博物

馆里设有陶艺室、茶艺室、厨艺室、生活艺术馆,音乐艺术走廊,学生可以在这里上课、做活动、体验生活、参与劳动,因为这里的整体环境充满艺术性、情趣性、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学生会觉得在这里做所有的事都很开心、有趣,因此这种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整个设计充分体现这种教育的思想,而不单纯是一种室内环境的设计或者说陈列展示设计,而是通过艺术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学校的教育思想,通过环境这个载体传达出来,并产生作用。

第7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Abstract: Saving-type of campus plan and design adopts campus plan theory, campus ecological plan theory, planning theory, road traffic, state energy saving policy and norms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to conduct reasonable design to campus construction functional layout, landscaping greening and electricity,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faciliti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resource, saving energy and investments and cost.

关键词:节约型;校园规划;设计;生态优先;校园环境

Key words: saving type;campus plan;design;ecological priority;campus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52-01

1合理的功能分区

合理的功能分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避免相互干扰。因此功能分区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①必须有利于学生生活和休息,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人居环境;②必须有利于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③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

一般来说,目前高校校园的功能分区主要有行政办公区、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校产科研区、校前区等。

2以人为本的道路交通网络

美国学者卡洛斯(Carlos)对大学校园中的交通规划提出“可达性”和“机动性”,阐述大学校园怎样鼓励一种从小汽车交通到其它交通,尤其是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方式的转变。Rodney提出为减少对校园环境的损害,应强调发展自行车友好型的交通政策。

道路是校园交通的重要载体,是校园规划的骨架,也是师生们日常行为方式的重要限定,校园的道路承担着交通与生活的双重功能。根据道路在校园中的地位、交通特征和功能,可以分为:

①校园主干道:指连接校门的道路;②校园支道:指校园内各功能区之间的道路,直接连接各类建筑和公共设施等;③专用道路:专供机动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驶的道路,步行林荫道等。节约型校园的道路交通应体现合理化、生态化、规范化。

2.1 高通达性原则校园道路建设是为了方便交通运输和师生出行,道路网络的高通达性是节约型校园道路建设的最重要指标。高通达性主要表现在道路是否形成网路,能否快捷地达到目的地。道路是否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通行能力。顺畅的道路网络是保证师生出行便利,畅通校园物质流通的前提。

2.2 就近出行原则交通运输污染源所带来的环境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保证交通方便的前提下,校园道路系统应尽量减轻交通压力,鼓励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的方式,稍远距离有偿使用校内公用交通设施,如电瓶车。校园内主要车行干道限速行驶,对教学区内、生活区内等特殊地段采取限制机动车驶入的措施等。

2.3 生态功能原则校园道路四通八达,是校园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资源。这种资源在实现其交通功能的同时,如果合理进行道路绿化设计,还能实现道路的生态功能。由于大多数绿色植物都有吸收、吸附污染物的功能,绿色植物对减轻校园环境污染作用较大。

因此,在校园道路的两旁进行合理的道路绿化,充分考虑所选的植物种类,合理安排空间格局,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2.4 合理规划停车场作为校园交通系统,停车场的合理规划同样显得很重要。新校区一般离市区较远,教职工坐班车或自驾车上下班。在主要出入口附近、行政办公区或对外联系较多的后勤服务区,应安排一定规模的集中或分散的停车场,解决学校班车、部分社会车辆和教职工车辆的停放。至于停车位的数量,要对单位公车、教职工私家车辆和社会车辆进行摸底确定,设计规范中关于停车位的系数指标显然只适合计算社会车辆的台数。除了考虑机动车辆的停放外,自行车的存放也必须考虑,如在学生公寓的底层、教学楼的底层或地下室设置一定数量的自行车库,既方便学生使用,又便于集中管理。

3生态优先的的校园环境

3.1 校园的环境设计应与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同步成功的校园环境实例表明,环境设计应在校园总体规划设计时同步进行,整体设计分期实施。由于传统高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大多是在校园规划与建筑方案确定之后再进行的。这样的设计往往局限于一种单纯的绿化配置或造园设计,不仅不能完全达到造就整个校园环境品质的目的,而且很有可能会将原基地中的山坡推平、水塘填没、树木砍伐,各种自然景观资源被破坏殆尽。因此,在规划建筑设计阶段的同时将环境设计结合考虑,通过对校园自然环境、建筑形体、立面造型、广场布置、人车交通流线组织、绿化配置、屋顶、地面的铺砌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使校园环境的设计工作深化、细化和具体化。

3.2 校园环境应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校园所在地自然景观是校园环境的重要资源。自然的山景、水景是校园环境营造中最宝贵的财富。自然的山水之景以其不可再生的独特性吸引着人们亲近自然。巧妙利用原有的水系和自然的山体,保留原有的树林植被,让校园依山水而构图,保持校园对大自然的亲和性,满足师生回归自然的需求。避免过多的挖池堆山、制造人工景观。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组织人工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

第8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一、开学情况

x镇中小学均于按时开学,并按规定开足开齐了所有课程。各中小学依照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及完成目标任务的方案与措施。全镇现有教职工354人,在岗教师342人,未在岗12人(未在岗教师名单及原因见附表1)。本学期在校学生共计xxx人,其中小学xxxx人,中学xxxx人。(分年级学生数见附表2)

二、办公秩序:

在工作时间,蔡庄镇教师各司其职,各干其事,彰显出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健康和谐的干事热情。无一例打扑克、下棋、玩电子游戏、上网聊天、以及饮酒等不良现象。

三、安全情况:

xx镇中心学校为进一步加大安全力度,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安全,学期开始就对全镇中小学进行了安全检查,并要求存在问题隐患的学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为把工作落到实处,中心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校长亲自抓,各中小学校长具体抓,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定期排查,严防死守。

全镇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齐全,防范措施得力,各学校都书写了安全警示语和安全宣传挂图。各学校均有安全记录。各学校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记录详细。3所中学设有门卫、并有来客记录。

初中食堂卫生条件良好,物品存放规范,能切实做到工作人员操作时着衣戴帽,冷热食品分存,采买记录齐全。学校食堂和小卖部均有防蝇、防尘、防鼠、消毒和冷藏设备。所有小卖部均无销售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的现象。

存在安全隐患的有:xx二中综合办公楼东山墙开裂,墙体外倾;教学楼顶大面积漏雨。 xx一中餐棚北段第二空和第三空被风卷起。 xx小学教学楼墙体多处有裂缝。

四、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xx镇各中小学做到了“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表现特别突出的有:xx镇二中、中心小学、xx小学等,他们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植树、栽花、种草,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出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感情。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各中小学做到了“四性”:即一是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既有短期安排,又有长远构思;二是教育性,比如xx镇一中创设的“发现墙、畅想墙、民意墙”来记录学生的成长快乐。二中开设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疏通了学生成长的困惑,扬起了学生理想的风帆。三是艺术性,设计精美,布局严谨,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例如:中心小学的诚信墙,xx小学的感恩墙,鹿村小学的文化墙惊奇斗艳,异彩纷呈,即美化了校园,又陶冶了学生情操。四是经济性,各中小学因地制宜,使校园文化建设既符合本校实际和主题,又代表了师生的共同意愿,既经济实用,又富有时代气息。

xx镇中小学全部栽种上了景观绿化树、乔木、灌木相结合,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校园地面平整清洁,无果皮、无杂草落叶。各学校都有固定的垃圾箱、垃圾池。室内外有书写规范的标语,悬挂张贴整齐,校园内外墙无乱涂乱画现象。教室、办公室课桌凳摆设整齐,整体化一,物品放置整齐。师生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摆放整齐。

第9篇:校园环境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农林特色,环境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C40 文献标识码: A

在高职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造个性鲜明的环境文化景观,既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需要,也是师生安心做学问的需要,又是承担社会教化和风气转移的需要[4]。高职环境文化是指融有高职精神文化要素的校园规划布局、校舍建筑、人文景观和校园绿化美化等综合而成的物化的静态文化,是高职人对象化活动的结果。高职环境育人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校园各种物质形态的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和合理配置,构成校园自然和谐、错落有致的园区,形成各种美的实体形象与蕴涵其中的文化神韵,对置身其中的高职人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使其体验到事物的美好,从而扩展到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热爱[1]。

1、研究背景

我国大部分高职是在建国前后的中专基础上升级形成的,当初所建的校园在如今存在着校舍、教学等设施不足和不适用的问题。我院由原农林水三所中专合并而成,自然形成三块版图。经过13年建设,虽然面积有所增加,但三校区办学的格局基本未变。这要求我们用现代化的手段管理和改造传统的功能区,使校园环境具备人文特色和多层次的交往空间,营造富有活力与特色的校园形态[2]。在环境文化建设上,只能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尽量避免祈求完美的“大手笔”,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农林水专业特色,把校园环境建设成为“六化并蒂”(绿化、美化、彩化、亮化、香化、净化)、文化底蕴深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园林式生态校园。

1.1、三个校区一盘棋,掌握景观大框架

根据现有校区功能布局,构建“一馆四区九圈十三组群”文化框架。①一个综合展馆,以展示学院的辉煌成就和历史文脉。②四个文化区:分别为南校中心区、南校北区、西校区和北校区。其中,西校区以四个分院专业背景为基础,集中展示我国农林文化内涵。③九个文化圈:即学院综合文化圈、广场综合文化圈、文体综合文化圈、水韵文化圈,农林文化圈、正禾或饮食文化圈、医药文化圈,旅游文化圈和人文管理文化圈。④十三组院系文化群:力求突出各自专业特色并形成活动中心。

1.2、传承创新理念文化,凸显农林水特色

理念文化是学院传承创新的灵魂,既是高职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总结,又需要不断地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①发展目标:科学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努力建设全国一流职业大学。②校园精神:照准目标,矢志不渝。③校魂:务实创新,合作共赢;校旨:裕德强能,安家报国;校训:致用以学,行知并进;校铭:内方外圆,严己宽人。④校蕴:农林之本,上善若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发展农业、林业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农林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1.3、融山水气概之路,汇人文大观之楼

山川河流、广阔天地、中华沃土是农林水孕育之源,也是农林水人展示才能的大舞台。以山川河流、历史人物等对楼宇道路命名,充分既体现了道法自然、路为人创,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之理念;更契合了“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文化核心。①西校区楼宇:新图书楼命名乐农楼,取乐于学农、立志献身农业,为农村、农民和农业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奏乐给力之意。旧U字形教学楼命名为林和楼,体现农林共生、环境友好、生态和谐之意。原图书楼、实验楼分别命名物竞楼、天择楼。物竞天择是生物进化的规律,体现农林特色。②西校区道路:南北路从东往西以人类和农业始祖的名字命名为路、伏羲路、炎黄路;东西道从北朝南以中国著名的名山大川命名为天山道、昆仑道、秦岭道、南岭道、秦川道。

2、研究依据

2.1规划设计原则

以建设集功能、生态、人文、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校园为原则[3]。①功能为先的原则,首先以方便师生使用为出发点,营造可进入式开放景观空间,细化步行及车行系统,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情感交流空间。②生态保障的原则,充分利用并保护好校园雪松、法桐、国槐等大树群落,因树设景观,整理微地形,创造出自然式园林景观。③彰显人文的原则,体现杨凌后稷农耕文化景观特征,突出学校“农林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内在特质,使学校展现清新自然、蓬勃向上的自然绿色风貌。④艺术浓郁的原则,融合道路、内庭、大树、台阶四大景观要素,并最大限度地体现“建筑包容景观,景观烘托建筑”的特色,打造自然优美并有厚重感的校园环境。

2.2赋予人文内涵

校园人文景观主要是指被赋予一定人文色彩的物质景观。对于当代高职生来说,坚持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充分肯定人的行为及精神、尊重和维护人的基本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景观设计来表现出高尚的人文精神,是高职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人文景观往往与重要人物、历史事件有很大联系,因而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影响力,使大学人在人格上得到陶冶[1]。校园景观的环境育人功能需要上升到精神层面,表达一定的人文内涵[5]。空间序列的变换表达了人对动态审美的需求,在规划严整的校园中适当采用灵活的景观布局方式能够反映校园环境活泼的一面。校园环境小品是增加校园文化韵味的重要手段,它能切合校园环境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地美化作用,更重要的是提高校园文化的内涵。

2.3 塑造个性文化

高职校园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无不浸溢着特定的高尚、高雅的精神文化内涵,无不发挥着育人的作用。特色的校园文化跃然展现,就成为校园环境文化的源头活水,随历史而常新,随时代而升华[8]。个性化就是自我认同,反映高职独特的文化内涵,这正是其永恒的生命力[6]。①彰显校训,或是借助建筑或雕塑在空间中的量势来予以彰显;或是与入口结合也较为常见。②丰富多彩的绿色植物,不但是校园景观形成的最基本的元素,还能激发不同的感受,塑造特色的文化韵味。③利用色彩所具有的视觉刺激和心理上的反映来增强人们个体高职独特性的认识。如与居民区或村镇相邻的高校色彩可选择偏暖色调,以获得明朗、近人的感觉;对于接近绿化防护林或隔离带的高校,其色彩选择应考虑深绿色丛林所带来的背景颜色。

2.4展现农林本色

纵观世界院校著名景观,凡是有特色被人称道的校园景观,一般都存在一种独特的“学校文化”,一个不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景观是苍白的缺乏说服力的,也不容易被人们记住[9]!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及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加以提炼、概括,有意识地运用形式美将其与园林要素组合成为景观作品,可以使学子们在追寻过去那些高尚品德的同时,传承一种民族艺术美,探求人与自然的和谐[12]。一是配合专业教育,引导爱农思想,创设良好氛围,多形式、多渠道的进行教育[10]。特别是赵瑜的榜样也应该景观化,引起学生的持续兴趣。二是突出农林主题,发展观光农业,校园内的景点、环境小品、标志物等都可以农林主题为素材;良种选育区营造农田林网,在田间、地头上种植一些高大的遮荫树,将绿化与防护相结合,突出田园式自然风光[7]。三是创新素质教育,积极服务“三农”,应该通过开展素质教育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于“三农”。创造性地、积极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问题、农村社会问题、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民增收问题[10]。

2.5 彰显学科特色

高职的学科文化是对学科的不同认识和界定。学科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是知识体系演化发展进程中,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人为分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建制[13]。在学科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关于本学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符号等一系列观念形态的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不同的高职学科分类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学校也具有不同的学科特色。高职校园规划建设应按学科群进行分区布局,以强化建筑群落的空间特征。因此,校园景观应该反映该校园的专业学科特色,形成不同的校园专业文化景观。

3、研究实例

西校区环境文化景观的改造与整合为“一苑、二轴、三圈、四广场”(见图1):

图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景观改造平面图

3.1一个养生文化苑

该苑位于林和楼东侧(原有大门位置),在充分利用原有大树的基础上,北侧绿地(医院门前)按照五行图案设置药圃,并以五行景观串联为一体。南侧绿地以竹带为背景,点缀梅花,和原有松柏构筑岁寒三友景观意境,铺设自然回环游步道,随机设置“琴、棋、书、画、茶”五艺景观,片状点缀花卉。既是医药文化景观轴的配套活动中心,也是教职工养生、修心的清静之地。

3.2 两大景观轴,三组文化圈

①景观主轴东大门秦岭道乐农楼秦川道运动天桥,为西校区景观主轴,并以乐农楼为界,顺势分为两组文化圈。东轴为农林文化圈,以现代亮丽的雕塑景观与自然古朴的实物形式交相辉映展现农林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构筑新形势下对农林高职人才的特殊需求,激发师生对农林的强烈兴趣;西轴为正禾文化圈,在构筑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轻松地游园活动之中慢慢品味勤劳节俭的美德。东西两轴文化圈相得益彰。②景观副轴林和楼西侧为原有老校区的景观轴线,构筑医药文化圈(中西结合、四医托福),在旗台处设置巨型葫芦(福禄)成为景观构图中心,在四周四块绿地中分别设置中国四大名医雕像,并散布西医的代表景观,构成中西结合、为民造福的主题寓意。

3.3、四组分院活动广场

①动物工程分院活动广场位于主大门南侧,在利用原有微地形的基础上,以树丛为背景,以草坪为基调,以成群的牛羊马动态景观为主景,以花镜为前景,将来人的视线引向兽医院。②生态环境工程分院活动广场位于乐农楼南侧,以麦冬草坪为基调,以堆砌假山与塑山为楼基边界景观,以双色材料的方圆广场为平面构图中心,以自然流畅的园路园桥为纽带,以原有五株毛白杨为休闲场所,为学生提供一处学习交流的休闲活动之地。③生物工程分院活动广场位于生物实训中心南侧:以五色土花坛为构图中心,以环列的五组“五谷景观柱”为竖向主景,以柱间的四组“扇面农业耕作景墙”为立面主景(展现传统农业的工艺流程),以“田园格子”彩色铺装为基调,以造型果树与景观花卉为陪衬景观,充分展现传统农业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④药物工程分院活动广场位于乐农楼北侧,以螺旋型双色向心铺装广场为基调,在螺旋线上从外向里、渐次升高排列二十四组节气景观柱(顶上设置现代精细药物技术的代表),中心为生物分子螺旋结构的景观明珠,寓意攀登药物科技的艰难历程。

5、结论建议

高校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发展的场所,环境文化的滞后势必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品德修养、道德养成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14]。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职校园绿地景观在文化特色建造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12]。多年实践表明环境文化建设有三难,一是独特的创意很难设计表现出来,二是优秀方案很难建造出来,三是好不容易施工了又管护不到位。特别是农林高职院校的环境文化建设要做到持续发展,一是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相应的专家团队,二是邀请有实力的园林景观企业,对规划方案进行深入细化,再招标选择企业按图施工。三是成立学院文化建设小组,对上能理解领导的意图,对下要能把握设计施工,以保证质量。总之,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个性所在。在构建高职环境文化中价值观是环境文化的核心, 它所确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信仰, 能够激发起广大师生员工为理想奋斗的激情和忘我工作、学习的精神, 促使大家追求更加卓越的目标[14]。

说明:本文得到学院党委曹毓刚书记、院长邓振义教授的深情关怀,分管学院文化建设的任得元副书记和分管后勤绿化的王周锁副院长的具体指导,以及党政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的大力配合,在此深表谢意!

[作者简介]陈祺(1964--),男,陕西泾阳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经济师,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邮箱:,手机:13572555978

期刊邮递地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生态环境工程分院园林工程教研室,邮编:712100。

[参考文献]

[1]王少安.大学环境文化及其育人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11、12

[2]刘颖,张键.重塑老旧校区的校园空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1

[3]徐建林、刘晓明.高等职业院校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3(7):98-99

[4]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42-45

[5]赵丽芳、熊燕.人文内涵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J].中国园艺文摘,2013(7):118

[6]朱凯.大学城中凸显高校个性的景观环境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13(1):118

[7]裘鸿菲.高翅.吴雪飞.撷校园文化 创环境特色——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J].中国园林,2000

:62

[8]郭贵春. 着力建设更具先进性的校园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2(13—14).

[9]肖妍玎.大学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J].三江高教,2012(8-2):56

[10]于长志等主编.农业本科院校人才素质教育新论[M].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62-163,202-203

[11]陕西万象灵动环境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设计方案,2012.8

[12]常俊丽,王浩.大学校园绿地文化景观的传承--以郑州华信学院新校区景观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