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忆秦娥娄山关范文

忆秦娥娄山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忆秦娥娄山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忆秦娥娄山关范文

年轻的汇川区迄今只有8岁。但在它694平方公里的辖境内,历史与文化的厚重,令人叹为观止。

遵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古文化遗存,有许多在汇川区境内。董公寺镇五星村的风帽山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汇川悠远历史的见证。那里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与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尖刃器、砍砸器等石制品,展示了远古人类开发汇川的历程。位于狮子山东麓的古墓群,除墓葬规模较小外,精美程度直可与驰名中外的南宋杨粲墓比肩。位于高桥干田村的古墓群,其建筑规模、风格则与著名的遵义县高坪杨氏古墓类似。

在堪称中国酒文化之乡的黔北,除了茅台镇,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汇川的董公寺。董公寺原只是一座小型佛教寺庙,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名“龙山寺”,后改名为“西乐庵”。清康熙元年(1663),迁任遵义兵备道的董显忠出资修葺该寺,划定庙产,委人管理,后因经营不善,致“西乐庵”墙倾瓦塌。清乾隆六年(1743),有燕僧云游至此,募资重修,感于董显忠之举,将“西乐庵”易名为“董公寺”。之后道路两旁的街道,因寺而得名。

原本此地扬名在于寺庙本身,但到后来,随着董酒的声名鹊起,人们更多地记住了那跻身于首届中国名酒的董酒。究竟是因董显忠懂酒而导致董酒的问世,还是董酒借助了董公的灵气而一举成名?只有留待后人慢慢去琢磨了。

遵义有“转折之城”的美誉。得以召开,则与在娄山关与军队的殊死一战有关。这场在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娄山关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仅是以来的首次大捷,更为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娄山关有《忆秦娥·娄山关》词手迹石碑及战斗纪念碑。纪念碑于1966年建造,横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遵义战役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15个行草大字。精神与在遵义的英勇战斗事迹,是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

第2篇:忆秦娥娄山关范文

小时候每当看见天空有客机,我就会拼命追着跑,想让飞行员把我带上蓝天。我折出的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总能得到小伙伴们的掌声。

1996年8月,我成为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公学的一名科技辅导老师。在那里,纸飞机变成了模型飞机,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金牌梦:所带的学生共有168人次获区级以上奖励:其中1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1人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还有1人成为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

2006年8月,我转到东莞市,成为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一名科技教师兼航模教练。在校长刘建平的带领下,我与同事们开始追寻新的教育梦想。

在松山湖的教学实践中,我的教学理念渐渐转变:原来只关注竞赛成绩、希望在比赛中多拿奖牌;但现在除了航模技术,更关注航模队队员的全面发展。这个转变源于我与刘建平校长的一场对话。记得初到东莞松山湖小学的一天傍晚,我正在航模教室埋头修理模型飞机。校长走了进来。他向四周看了看,很随意地问:“你最辉煌的时候带了多少名航模队员?”我很骄傲回答:“最多的时候有80多人。”校长又问:“当中有多少人在全国比赛获奖?”我更骄傲地回答:“有8人。”校长再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这80人当中,只有8人是成功的,而其他人则退出了航模队,是失败的?”校长的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了、也思索了很长时间: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航模队里都有成功的体验、快乐的享受呢?不久我找到了答案:既要关注比赛成绩,也要关注全体队员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开始在航模队里开展“七加一”和“你追我赶”活动,以航模为载体,在教队员航模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从眼前开始,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通过与自己入队前对比、与队友对比,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体验飞翔带给人的成功和快乐!活动开展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队员们更自信了,家长们也更支持孩子参加航模队。

2010年暑假,航模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最令我高兴的并不是成绩,而是赛场外的一些变化。一是整场比赛下来,学生们做到了独立参赛、互帮互助,基本不用我和领队操心。二是赛间他们都能热情有礼地与前来参观的其他代表队交流。赛后一行人参观娄山关,关口石碑上用毛体书写着的《忆秦娥·娄山关》。由于字体龙飞凤舞,因此很多游客在石碑前费力地辨认字迹,甚至争得不可开交。这时3名航模队队员站出来,开口齐声背诵: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行的另一所学校的校长听完不禁竖起大拇指:东莞松山湖小学的学生真了不起!

2012年3月11日,学校接到通知,六(4)班杜明昊、六(5)班钟栩涛两位同学双双入选航天模型国家集训队,将代表中国参加2012年9月1~9日在斯洛伐克举行的世界航天模型锦标赛。这份荣誉让我激动万分,因为松山湖的孩子们,将是东莞市“飞”向世界第一人。

第3篇:忆秦娥娄山关范文

一、创设诗词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古诗词有限,篇目只能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定。而到了高年级,延伸的古诗词篇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定。可以在教室的角落设一个小黑板,让全班同学轮流,每天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而仅仅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诗歌的学习远不止死记硬背。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说,这些技能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识。”如果要充分发挥诗歌分享这一环节的作用可以在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让分享诗歌的同学在讲台上讲一讲这首诗的大意,并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刚开始学生可能会比较紧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消除焦虑的情绪,树立自信心,慢慢养成良好的台风,能够毫不怯场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课后要求学生将小黑板上的诗词收集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并背下来。

写也是语文课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收集的诗下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当然这点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如果学生喜欢这首诗或者觉得有其他想法可以写下来,如果学生对这首诗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可以不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二、课文与古诗词的延伸

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将课文和延伸的古诗词相结合。例如,在学习第十一册的课文《牛郎织女》时教师可以用几首有关牛郎织女的古诗词来导入。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宋代秦观写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正式讲课文前教师可以先朗诵一下这首诗,并简单讲讲诗的大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还能自然地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上、初步的感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古诗词的思想内涵使较平铺直叙的课文内容更为深刻。学生的思想深度也能更上一个层次。另外,还可以在课文讲解后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古诗词。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古诗词很多,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下一节课来分享、交流。

再如第十册的《飞夺泸定桥》一课,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在途中写的一些诗词,如在征战娄山关时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等,不仅能加深学生的文学积累,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在征战中不畏艰险、为了国家前途和胜利而拼搏的精神。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多种课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例如,开展古诗词的朗诵比赛,每个月举行一次,每次定一个主题。例如十月是国庆节,可以以歌颂祖国或者热爱祖国为主题,让学生自行准备朗诵篇目。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准备朗诵所用的背景音乐或者幻灯片,当然材料的准备学生自己可能很难完成,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朗诵会也可以邀请家长来参加,与孩子合作表演,不仅能让古诗词积累得到家长的支持,还能够能好更久地坚持下去。

还可以举行古诗词的插画比赛,古诗词都一定的意境,正如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学生通过画画,可以表现出对诗作的看法。比赛可以邀请学生的美术老师来当评委,给活动增添一些乐趣,少一些正式、紧张的气氛、但是给诗词配画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只能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且画画不是很好的学生可能积极性不高。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背诵比赛,看谁积累的诗歌最多。老师可以提前两周告诉学生将要举行的古诗词背诵比赛的主题,让学生准备。如这一期以李白诗为主题,两周后看谁背得最多,给一定的荣誉称号和奖励,激发学生背诗的动力和兴趣。

四、有效诵读

死记硬背不仅效率低而且背了易忘,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抵制心理。因此,吟诵才是背古诗词的最好办法。我国传统古诗词有一定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人读书常常摇头晃脑不是没有原因的。教师不需要要求学生像古人摇头晃脑的那么夸张,但是要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音乐美,跟着节奏来诵读,加强记忆。首先,诵读时要求吐字准确、清晰,不多字不少字。第二,要正确断句,理解诗句的大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第三,诵读要有感情。在培养朗诵和语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诗适合怎样的背景音乐或者可以给诗配上什么乐曲可以将诗词像歌曲一样唱出来。

此外,很多古诗词已经被谱成流行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成的素材,让学生从学唱歌来积累古诗词。让学生能偶尔换一种心情,愉快地接受古诗词的积累,快乐地学习。

第4篇:忆秦娥娄山关范文

关键词:民族歌曲 钢琴伴奏 风格 评析

钢琴伴奏是一门综合的演奏艺术,作为民族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完整表达一个声乐作品的内涵起到的衬托效果与演唱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它不仅是对声乐旋律部分的烘托,更重要的是它加深了对作品意境的刻画和营造,表达了更深层的音乐情感,丰富了音乐的诗性表现,显示了独特的审美追求。钢琴伴奏多样的演奏技法和无穷变幻的音乐也往往揭示了生动丰满的音乐形象。钢琴伴奏形式,为我国民族歌曲发展进程注入了新的能量,多首新创作的民族歌曲中应用钢琴作为伴奏形式,提高了音乐本身在感情上的表达张力,同时丰富了歌曲在演绎过程中艺术美感。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民族歌曲在钢琴伴奏中的风格进行简要分析,展示民族歌曲在钢琴演奏艺术表达上的可塑性。

1.关于民族歌曲的形态分析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都有相应的发展和革新,民族歌曲亦是如此。一般来讲,我国的民族歌曲其形态大致有几大类别,第一类是由民歌及民歌改编的形式;第二类是反映我国民族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的歌曲;第三类由一些古典诗词而作的艺术歌曲;第四类展现我们民族精神面貌的歌曲等。在这一系列分类中,多是以抒情歌曲为主,而近现代创作的歌曲中,也有戏曲和叙事等形式的歌曲出现,这也给了艺术表演者更大的表现空间。而我们在对于钢琴伴奏渗透于民族歌曲的风格评析中,自然应该对民族歌曲的形态等有所了解,这样在关于钢琴伴奏的风格选择上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选取和搭配。如具有西北部特色的民族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作品表现为声调高亢、旋律跌宕、起伏程度也相对较大,一听便能给人以开朗豪迈的感觉,而通过在钢琴伴奏下,其音乐情绪将更加爽朗奔放,也更能凸显出北方人洒脱的音乐热情;而如《茉莉花》等南方歌曲,其旋律会相对温柔婉转,通过钢琴伴奏,其曲调在情感表达上更能彰显其细腻性,更能突出茉莉花优雅的美好形象。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歌曲形式上的改变,诸如许多歌颂改革开放的歌曲,如《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歌曲,都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抒发着人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为此把握住每一首民族歌曲的形式风格,才能够真正地掌控钢琴伴奏的相关特点。

2.钢琴伴奏对民族歌曲在艺术表现力上的作用分析

民族歌曲中钢琴伴奏对于其在艺术表现力上有着强有力的开拓作用。钢琴伴奏一般分为两种织体手法,其一是柱式和弦的主调伴奏织体,另一种则是对位化复调性伴奏织体,通过相关的歌曲表现,我们可以发现有其各自的优点,而作为为民族歌曲伴奏这样的形式来讲,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必须使得不同的织体手法服从于本身歌曲的曲风,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民族歌曲开拓其表现力。下面就两种织体手法进行简要地举例分析。

钢琴伴奏以和声的表现特点为基础的柱式和弦织体,在表现形式上更注重通过和声的力度变化、功能色彩等方面来表达其内容。如歌曲《龙的传人》伴奏谱例(图1),演奏者通过柱式和弦,运用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强烈对比,为听众塑造了长江奔涌的雄壮气势,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音乐形象。

图1

钢琴伴奏形式以几个各自独立的旋律同时结合为主要特点的对位化织体,主要伴奏形式有两种,其一是伴奏自身形成的对位化形式,另外一种是指伴奏与歌曲旋律所形成的对位关系而言的。如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伴奏谱例中(图2),钢琴伴奏常常以对比复调、模仿复调织体形式出现,不仅增强了歌唱性,而且在运用了对位手法之后,其旋律被衬托出来,在感情的传达上更加细腻而婉转。

图2

3.象征形态手法运用于钢琴伴奏

象征形态手法的运用,使得钢琴伴奏在整首歌曲中更富有意境,常常通过音乐形象和感情的变化、和声走向等进行织体的安排,在许多音乐作品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样的音乐美感。如歌曲《乌苏里船歌》谱例中(图3),乐曲的前奏通过大量的音节跳动来诠释乌苏里江边一望无际的芦苇,在微风吹动下欢快地随波荡漾的画面,与此相似的还有在乐曲中以倚音来展示出鸟儿的鸣叫之声,以琶音来展示出溪水的流动和湖面的微波。

图3

象征形态手法的使用同样是来自于民间,而这种应用于民族歌曲的手法,也能很好的表达出民族歌曲的特色。在诗词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中间段落中,钢琴伴奏运用八度音程加附点节奏来描绘出一副万马奔腾的画面,同时使用综合形态和弦节奏,使听者如临其境感受到民间锣鼓齐鸣的盛大场面,整首作品在伴奏手段的合理运用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加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4.构想民族歌曲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构思过程中首先需了解民族歌曲的背景,及其创作过程所承载的感情基调,并注意其表现的歌曲意境,以此确定钢琴伴奏在整首歌曲中的作用和地位,应强调其自身的完整性、严谨性、艺术性。如钢琴伴奏中前奏、间奏及尾声等部分的音响饱满度、力度和速度等,使之能充分地融入到整首民族歌曲的精神中,使得原作品更为丰满。由此可见,成熟的钢琴伴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民族歌曲在气质、情感表达上有开拓作用,而如何更好的构思钢琴伴奏,将其渗透进民族歌曲中,为民族乐器做出必要贡献,将是音乐工作者要努力实践的方向。

我国历史悠久,在慢慢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优秀音乐作品,通过钢琴伴奏的表现形式将其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演奏风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而在对民族歌曲伴奏的风格特点评析中,发现了民族歌曲的感情表达上的感染力及在艺术形态表现手法上的柔性的优点透过钢琴伴奏传达出来,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分析钢琴伴奏在风格上的相关搭配,并在未来的音乐创作及演奏中为民族歌曲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蔡世贤.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研究[M].南宁: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研究生课程教材,2006.

第5篇:忆秦娥娄山关范文

关键词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76-02

近几年来,各地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并进入公众视野,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缺少有关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报导。笔者作为一名遵义籍教育工作者,希望遵义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为此,结合当今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优势基础上,提出强化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对策,使之成为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

1 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多元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出现良莠不齐的态势。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腐蚀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信息乘虚而入,严重地侵害着青少年的灵魂。因此,社会生活中屡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个别青少年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住委屈和打击,有的行为失范,出现暴力倾向,欺侮同学等。此类现象触目惊心,家长担心,教育工作者痛心,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加强青少年教育刻不容缓,利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重要的路径之一。

2 利用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让红色文化资源占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首先,要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意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与开发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构建以红色道路、红色革命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遗迹、事件和人物等内容体系;第三,科学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效应;第四,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如利用精神、精神教育学生,使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认识。

2)汇编遵义革命传统教材,形成红色地方课程资源读本。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点,遵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通过查阅党史资料,访谈革命前辈,汇集资料图片,组织编写地方教材“遵义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内容以扬宏精神和精神等作为主线,以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事迹作为主要内容,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青少年为建设家乡而勤奋学习为目的,培养青少年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优秀品德,继承先烈优良革命传统。

3)在青少年社会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营造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为此,可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让红色资源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展览,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生活,重温红色历史,还可开设“红色网站”,出红色文化专栏,开展红色音乐进校园、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营造“红色书香校园”,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以充实精神生活,升华思想道德境界。

4)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遵义以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基地比较多,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便利条件,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省级教育基地10余个。可利用纪念日,在中小学生入队、入团和入党时,组织青少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开展夏令营活动,使遵义的红色资源在青少年中产生深远影响,留下深刻烙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教育作用。考虑到青少年安全和经济性原则,各地的中小学就近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要在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上下工夫,各校要成立专职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解员、辅导员队伍,为青少年提供优质思想道德教育服务。

5)用遵义红色资源充实课堂教学,打造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教育窗口。首先,创新性地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体现红色文化的时代特色,展示红色文化精神的自足能力。如在语文、政治、历史课程中增加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语文课程开设对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赏析,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思想家和诗人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政治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利用精神、精神教育素材,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和责任感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课教学利用红色经典故事,如遵义的“菩萨传奇”、习水的“女故事”等,拓展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广阔渠道。其次,通过深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到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育和其他相关课程体系中。如把“红色主题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使文史类课程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背景和充足的“红色论据”。第三,构建红色文化校园,用红色课程资源丰富青少年学生校园生活。大力提倡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地走进校园生活,校园景观要蕴含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借助于红色文化传播载体,打造红色校园。

第6篇:忆秦娥娄山关范文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在音乐歌曲类别当中,艺术歌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艺术歌曲的创作当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钢琴均发挥着非常突出的作用。中国和西方的艺术歌曲对于钢琴伴奏谱例的创作存在差异。文章在对艺术歌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举例分析了两者合作的异同,以期对于之后的艺术歌曲与钢琴艺术指导之间的合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中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谱例;分析;异同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琴歌交融——演唱者与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合作关系研究”,立项编号12rw24。

一、艺术歌曲概述

艺术歌曲是19世纪浪漫乐派作曲家所偏爱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是指区别于民谣的专业作曲家创作的一种短小精致的独唱歌曲。它的特点是:歌词一般多为名诗人的作品,文学性较强;南作曲家精心谱曲,音乐形象能深刻地揭示歌曲的内涵;钢琴(或乐队)伴奏手法细腻,形象准确,鲜明生动,不但能烘托歌同,而且可以制造气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歌声浑为一体,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结构短小,多用“分节歌”和“变化分节歌”的形式;也常用“通谱式”和二段体、三段体的形式;艺术歌曲对演唱者的水平要求很高。

1814年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写的《纺车旁的葛莱卿》一曲被认为是艺术歌曲奠基之作,从而开创了艺术歌曲这一创作体裁。

从舒伯特开始,艺术歌曲成了作曲家抒发个人心灵感觉的重要手段,写法上有很大突破。上述这首歌钢琴伴奏细腻、生动,可以听到对风声、马蹄、纺车、流水、犬吠、风吹树叶声等情景的描绘。舒伯特写的600多首歌曲都是艺术歌曲的精品。

我国的艺术歌曲是在西方音乐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的《我住长江头》都是很有影响的,后来的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等作曲家也先后写了许多艺术歌曲。如《嘉陵江上》《天下黄河十八弯》等。尤其是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是以我国优秀民歌为基础加以改编,是我国音乐工作者对丰富民歌宝藏的迸一步发掘和整理。《玛依拉》(哈萨克民歌,丁善德编曲)、《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丁善德编曲)、《五哥放羊》(榆林小曲,孙云雁改编)、《三十里铺》(陕北民歌,徐振民编曲)、《在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民歌,黎英海改编)等都是当时非常成功的艺术作品。这些改编民歌,既保留了原来民歌的朴素风格,同时在艺术品味上又有了很大提升。由于在旋律及伴奏方面都做了艺术处理.使之更为凝练,更具风格。

二、中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异同分析

(一)相同点

无论是中国的艺术歌曲还是外国的艺术歌曲,本质上都属于艺术歌曲的范畴,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艺术歌曲是一种具有较强艺术性和较高专业性的创作性歌曲,是一种特定的歌曲体裁。属严肃音乐范畴,有时也称作正统的古典派、学院派的音乐艺术。

两者的艺术歌曲都表现出了思想深刻,表情细腻,内涵丰富的特点。而且,相比一般的歌曲形式,艺术歌曲歌词文学性强,大多采用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曲调有诗的意境,抒情性强,特别是钢琴伴奏展现歌曲的背景、制造气氛、帮助刻画人物性格,是歌曲总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钢琴都是重要的道具。钢琴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一个人的演奏可以得到一支乐队演奏的效果。在舒伯特以前,演唱的伴奏曲是要为整个乐队谱写的。现在,这种无需增加经费就可以得到一个乐队效果的乐器的出现,无疑为声乐的发展带来极为重大的契机。最早意识到这一点的舒伯特、舒曼和门德尔松,都全力投入于德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艺术歌曲具有室内乐的特色。要求演唱者必须经过严格的声乐技巧训练。但它并不追求声音的宏亮和戏剧性效果,而要以亲切、细腻、真实、感人的内在情感来表现音乐所创造的意境。

(二)不同点

对比中国艺术歌曲中对于钢琴指导的运用,西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指导在于尽情抒发个人情感,而且其自身的形式主要是以分节歌为主,钢琴伴奏的和声与织体只是起到衬托旋律、衬托人声的作用。

比如钢琴伴奏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灵魂,舒伯特艺术歌曲感情真挚、内容多样,歌词、钢琴伴奏、与旋律紧密结合。舒伯特一生创作的600多首艺术歌曲,每首歌曲都是他亲自为其编写钢琴伴奏声部的乐谱,因此他所有的艺术歌曲都附有钢琴伴奏乐谱。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伴奏、旋律、诗歌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这三个因素共同构成舒伯特歌曲的统一体。其中,诗词的创作中有抑扬顿挫的处理,有句法结构的变化,那么在其基础上谱写出来的音乐,也是根据词的语句进行乐句的划分,这时演唱者就会依据歌词的句法来进行音乐的呼吸。如:《从塔塔罗斯来的人》全曲共有四个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21小节到第二部分22小节转折处,乐句的转换是由诉说转为抒发感情,钢琴伴奏的重音是新乐句开始的提示,句法清楚;而第四部分,连续三个“冥河的劲头在何方”,每一句都有停顿和呼吸,伴奏部分的音域不断提升,带动情绪更进一步。整首作品伴奏句法清楚.呼吸匀称,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品中痛苦的感觉。

创作中期作曲家们使钢琴的音乐创作内容更加丰富,不但将钢琴伴奏的地位与人声演唱提到了相同的位置,有时还在歌曲中担当主要的角色,创造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和音乐手段。他们利用复调音乐的织体写作风格,加强钢琴伴奏内声部的张力和旋律的流畅性,使欣赏者产生了共鸣,丰富了钢琴在艺术歌曲中的’表现力。创作后期在钢琴伴奏中极少的重复使用人声,创作织体多样,和声上发挥色彩变化作用,并运用各式各样的歌曲类型、形式和结构,不受传统创作技巧和规则的限制,打破传统和声、调式的逻辑性,采用大量的变化音和半音化的线条,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和声的色彩与结构,使声乐演唱部分和钢琴部分结合得非常完美。

又如《乘着那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在1834年写的作品36号的《六月歌曲》中的第二首歌曲,是作曲家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采用变化分节歌的形式。全曲以流畅的旋律和以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首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在宁静的夜晚,乘着歌声的翅膀,和心爱的人漫步在恒河的岸边,内心充满无比喜悦和幸福。歌曲采用富有动感的6/8拍子。钢琴伴奏模仿出潺潺的流水声音,更加衬托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而中国的艺术歌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天人合一”以及“意境”的塑造深入人心,艺术歌曲中的钢琴艺术指导虽然重点仍然在于传达个人的情感抒发,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却在于以钢琴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在于表现意境,在于塑造意境中的音乐形象。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主要表现在对作品的曲式、和声、复调、题材风格等几方面,主要特点在于突出作品的创作情境、塑造作品的鲜明主题,不仅仅是单一地为歌唱旋律或节奏做简单的支持,而是通过艺术手段渲染或塑造作品的形象,提示背景,把文字变成音乐形象。

比如《槐花几时开》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四川宜宾民歌,属于山歌中的“晨歌”。这首民歌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无名氏所辑的《四川山歌》中就已收录其歌词,全曲短小,仅四句歌词,除去衬词和标点,仅28个字,生动刻画了一位恋爱中的少女期待心上人早点到来的焦急心情。全曲构思巧妙、纯朴,声调高亢嘹亮,质朴悠长,节奏自由,形式结构规整严谨,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旋律清新流畅,婉转动听。

《牧歌》是瞿希贤根据流行于东蒙昭乌达盟的一首长调民歌而改编的一首艺术歌曲。这首《牧歌》具有内蒙古民歌音调,高亢、悠长,曲调起伏较大,节奏自由,具有华彩性和抒情性等特点,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上句在高音区围绕五度音“5”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下句以“1”为中心音围绕进行,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展现出一幅美丽、生动、辽阔的牧区景象。

参考文献

[1]王飞.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与发展特征[J].民族音乐,2008,(4).

[2]陆在易.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8)

[3]任音如何弹好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三)[J].钢琴艺术,2009,( 11)

[4]王琳琳,从外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看钢琴伴奏的作用U]音乐生活,2009,( 10).

[5]杨袆.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J].四川戏剧,2009,(6)

[6]韩雪静,罗忠镕《忆秦娥·娄山关》艺术特色浅析[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