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城镇农村污水处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农村污水处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镇农村污水处理

第1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污水治理;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的污水处理是一个大问题。污水会污染环境,而且也给村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就会导致疾病传染与扩散。在当前的新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中,存在着难度较大、任务较重等问题。

1 污水的治理模式

1.1 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农村污水

这种模式适用于靠近城镇或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将农村的污水进行集中之后输送到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相对来说,城镇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方面比较规范、管理方面比较完善,能够保障污水的处理效果并降低运行成本。针对与一些能够实现这种污水处理方法的村庄,应该优先考虑这种模式。

1.2 村庄集中处理污水

如果离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比较远或者接入需要的投资比较大,那么村庄可以采用单村或者附近几个村庄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的方法,通过在当地建立污水处理池来完成污水处理。这种污水处理模式较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能够便于管理,也能够节约处理的成本。

1.3 村庄分散处理污水

如果村庄处在山区,那么村庄的地形就会呈现高低不平的情况,或者是村庄虽然处在平原地区但是中心高四周低,这些情况下污水的集中处理很难实现。这时,就需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研究,将污水进行分区处理,实现污水的分散处理,这样能够降低处理成本。

2 污水收集管网

2.1 管材的选择

近年来,PVC-U排水管由于重量小、价格低、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广,因此在新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中应该选择PVC-U排水管。但是目前市场上PVC-U排水管的种类与质量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象,在选择管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价格,同样要重视质量。

2.2 排水管的埋深

在农村污水管网的铺设中,埋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污水管网的施工过程中,几乎都会对原本的设计进行修改,主要是因为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时间及施工难度。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都不同,有些村庄的道路特别窄,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塌方的出现。因此在管网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污水管网深埋,实现施工的可操作性。

3 污水处理技术

3.1 厌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技术

厌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技术适用于农村较小型的污水处理,主要指的是厌氧沼气池+接触氧化池+复合型人工湿地,主要的流程包括:污水与接触氧化池中的回流水一同流入到厌氧沼气池中,一方面,通过反应产生沼气,另一方面,通过反硝化脱氮进行污水处理;将厌氧沼气池中的水通过泵提升到接触氧化池中,借助氧化池中的填料进行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并将氨氮转化为硝氮,在氧化池中的一部分回流水重新回到厌氧沼气池,另一部分进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中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来实现污水的净化,净化完成后将水排放到附近的水体。

3.2 A/O接触氧化法

A/O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的流程大概为:污水经过调节池,通过泵入的方式进入到A/O接触氧化法的设备中,经过一级接触氧化池与二级接触氧化池,在这两个氧化池中要利用鼓风机进行氧气鼓入,还需要加入营养液促进微生物生长;然后进入到沉淀池中,沉淀所得是污泥排入污泥贮池中统一外运;经过处理后的水流入消毒池中进行消毒,完成消毒后进入清水池。

3.3 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

地下渗滤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地下散水管将污水散布到一定的人工土中,污水在土壤中能够将污染物通过土壤的截留、吸附与微生物的分解、转换而去除掉。整个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实现了高负荷地下渗滤与地下湿地的结合,能够扩大地下渗滤的使用范围,而且对于农村污水处理来说,不需要占用地表面积,污水处理系统上的土地依旧可以用来耕种等。这种方式体统投资不高、运行成本较低,而且土地占用面积小,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4 污水处理站设计

4.1 处理站规模

在污水处理站的整个设计中规模的设计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处理的污水量,影响了成本与运行,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够实现好的运行效果。有些村庄在设计污水处理池时没有经过详细的研究设计,造成设计规模偏大,处理站建成之后由于污水过少而不能够运行。

4.2 调节池

在原先的新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中,很多污水处理站都没有调节池。农村污水的水量的变化非常大,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时间点大都集中在白天,晚上基本没有。调节池能够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都进行有效的调节,是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污水水量基本一致,这样就能够实现污水的完全处理,而且污水水量恒定的基础上也不需要对运行的参数进行调节,这样就减少的管理的难度。

4.3 污泥储存池

在农村,大部分的污水处理站的规模都不大,因此处理之后剩余的污泥也比较少。如果对着少量的污泥进行单独的脱水或者压榨的话不合理也比较浪费成本,针对这些污泥应该储存到一定时间之后集中运走。通过污泥储存池的建立能够将污泥进行储存,不需要单独进行处理与运输,这种集中运输的方式能够节约运输的成本。

5 污水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5.1 加强污水处理的规划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制定综合性的规划与专业性的规划,要根据农村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污水处理工作规划,依照规划实现污水处理工作的系统化,减少或者避免污水处理站建成之后效率不高或不能使用。

5.2 污水处理运行费用

对于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市财政、区财政应该给予一定的运行费用补贴。绝大部分的村委会都不愿意承受这些费用,很多区县的运行费用并没有明确的来源。其次,市、区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排污收费与污水处理补偿方面的政策,并对运行费用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此外还可以出台污水处理奖励政策。

6 总结

当前,农村的污水处理工作属于初级阶段,要对污水处理的治理模式、管网设计、处理技术、处理站设计及可持续发展进行详细的研究,根据村庄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方法,促进新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华生,杨晓仙,陈宇辉,陈和平,朱建林.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案例分析与难题破解[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11(3):123-133.

第2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关键词:乡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

一、导言

乡镇污水处理已经成为影响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潜力、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基层乡镇和新型农村根据实际情况兴建起了乡镇和社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但是有些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完后,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正常的运行。因此,提高我国乡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势在必行。

二、乡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及分析

乡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在污水收集完善、管理经验不足、运行经验不足、运营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设施运行效率低,难以经营,污泥处理不规范等等原因污水处理设施未能投入正常运行,不仅是使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再次直排,而且也浪费了国家投资,污水处理设施成了“晒太阳”工程。

1.污水收集方面: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具有面广分散、来源多、增长快、污水成分复杂、水质及水量变化大[2-3]的特征。农村常驻人口相对少,用水量标准较低,人均污水量小,水量变化大,而且存在明显的时段性,主要集中三餐时间,在其余时间几乎为零。农村生活污水包括洗涤、沐浴、厨房炊事、粪便及其冲洗等排水,通过对颇具代表性的一些污水处理设施的采样分析发现,乡镇污水系低碳源高氮磷污水水质,可生化性较低,处理达标难度大。排水体制缺乏或没有,建成管网接不到位,部分管网还存在渗漏的问题,水量明显偏低,很多低于设计水量50%,收集系统多为雨污合流,受雨季影响及用水量时变化系数较大。因此运行时出水不一定能达标。

2.设计及工艺方面:虽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都是通过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针对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相关规范,工程设计和施工往往只能参照其它相关规范进行。同时,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单个项目投资额小,设计收费较低等原因的影响,设计单位在方案中对一些须具体明确化的设计内容往往加以淡化或模糊化,这使得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内容深度不足,这对后期的工程监管、工程施工、工程审计等留有较大的疏漏隐患。

3.施工方面:部分镇乡、街道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视不够,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在施工的进行,设备、材料的采购及使用上,没有专人监管,施工质量难以保障。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土建安装有好有坏,有些备粗制滥造,部分污水设施还存在生化灌漏水、上浮等严重问题。施工过程控制不当,资料收集不齐全,原始资料遗漏严重,导致后续维修维护等有难度。

4. 运行情况方面:晒太阳或低负荷运行。一是镇主管领导和办事员在污水运营管理方便不是太懂,专业知识欠缺,调试等不知道如何下手,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进展缓慢。二是乡镇污水处理面临建设费用不足、出水水质不稳定、运行费用较高的问题。

5.建设监管方面:建设监管部门对水处理工艺等具体管理工作有所欠缺,在指导具体工作上有所欠缺,容易产生由建设方自己人员运行的情况,甚至直接交给专业运营商打理只需要看出水水质达标和污泥处置等处理结果,管理简单。这样就极易造成水质达不到要求。

三、对乡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的建议

1.法规、标准方面:中国农村污水处理因起步较晚,现行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对于乡镇而言,明确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而不是某个具体项目的高排放标准,达到既保护水体又经济治理污水的目的。建议将其氨氮和总磷标准进行调整或放宽。

2.污水收集方面:一是靠近城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农村社区宜优先纳入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二是加强乡镇污水管网建设,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加大管网整修力度,保证管道运行畅通,无跑漏。

3.设计及工艺选择方面:根据小城镇特点针对乡镇污水碳源低的状况在工艺选择方面加大甄选力度,提高此类污水可生化性。乡镇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小,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应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因此研究和采用相适应的处理工艺,不能延用和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及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具体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设计,尽量做到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建议设计单位应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并进行技术指导;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管理范围及管理方法等。

4.运行管理方面:建议乡镇、街道或村委会委派懂技术人员按照要求对项目中的工程建设部分作全程监管,明确各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负责人及相关管理责任,要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相关上级部门可争取专项资金保障该运行管理部门的正常运作,同时对该运行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使污水处理设施得到规范操作,规范管理。

5.施工方面:规范招投标,严把施工准入关。对于具体的污水处理设施工程项目,严格按招投标办法规定,规范操作,严把施工单位“资质准入关”,选择技术力量强,施工力量强、工作责任心强并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企业承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6.建设监管方面:加强工程建设期间的监管和指导,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完善污水配套管网的建设,减少污水直接排放现象。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期间要加强管理,探索新的运营管理新方法。同时环保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查处,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设施正常运行。

7.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资金不足,要建设与乡镇现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工程,使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建得起、用得起”。当地政府可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吸引各种民间资本参与,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化。

四、结语

开展乡镇污水治理工作是改变乡镇及农村社区生产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状、改善农村社区生活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需要。在实施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中, 应坚持因地制宜,选用科学的污水处理工艺。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及技术措施、政策措施, 并加大投资力度, 保证乡镇及新型农村社区污水治理工程的长期稳定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何起利,邱琳,陈德全,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初探[ 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35(5):103-105.

[2]吴文学, 郝阳, 张利伟, 等. 中国农村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研究[ J] . 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0( 19) : 56-57.

[3]贺墨梅, 刘淼. 污水集中式与分散式处理技术的比较研究[ J] . 西南给排水, 2006, 8( 4) : 20-23.

第3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一是农村污水面广、分散。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的水体,和雨水混为一体进行排放。造成污水分散,难于收集。

二是农村污水来源多,分类困难。除了来自人畜的排泄物、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沐浴、洗涤以及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等。生活污水包括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洗涤用水),或者简单说由上水(自来水)经过生产、生活产生的水,现在部分人群概念中的生活污水就单指粪便污水(厕所污水)。由于生活废水较粪便污水来说更具排放的分散性,随意性,如果不把生活废水考虑进去,因此很难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 并且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

三是农村污水危害性不断增长。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但是水中也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含量也在增加,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带来的危害性也逐渐加强。

四是农村污水处理费用较高。我国目前村庄众多,村集体经济都很薄弱,一般都需要靠上级财政补助进行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相对复杂,由于农村地形复杂,高低参差不齐。对于平原村庄,有的存在标高相差不大,排污排水困难;对于山区的村庄,管道埋设会碰到山石的影响,从而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增加建设投资。没有经费保障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的,无法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而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区别于其他农村整治工程,是永久性工程,一次建设投入使用,起码要使用二、三十年。现有的政府资金财力要保障重点项目地建设,然后逐年推进,按照保质限量逐步推进的方针,严禁遍地开花式的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同时,政府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经费。

基层建议:

第4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

前言

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农村居民生活过程中粪便及其冲洗水、洗浴污水和厨房污水以及一些农村分散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一般来说,农村生活污水与城市污水不同,在排放方式、水质和水量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特性,主要特点是:成分复杂,含有一定量的氮、磷,可生化性较高,基本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常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从处理模式的角度划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集中式处理和分散式处理;从处理工艺的角度划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污水土地处理等。

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1)集中式处理是指通过管网将村庄内所有农户产生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输送至某一固定地点后集中处理的模式。该模式有两种实施方案,一种是将收集的农村生活污水统一接入邻近的市政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这种处理模式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管理方便,但只适用于符合高程接入要求,且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另一种集中式处理是在村庄附近建设一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村庄内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输送至此集中处理,这种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人口居住密集、经济条件较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污水集中处理。

(2)分散式处理是指以“化整为零”核心,将较大的区域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区域,分区收集农户污水,以各个较小区域为处理单元单独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该模式常采用小型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自然处理技术等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处理生活污水的新理念。分散式处理适用于规模较小、人口居住分散、污水不易集中收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基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欠发达,缺乏污水处理专业人员的现状,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可生化性高、水质、水量波动性大等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不能照搬或套用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需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和生活污水特点进行科学决策,在具体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时,一般遵循因地制宜、便于维护和管理、运行费用低廉、工艺流程简单等原则。

(1)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节省动力消耗;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小,减少了补充氮、磷营养的费用;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低;可以降解好氧过程中不可生物降解的物质;可处理水质波动性较大的污水;可产生大量的沼气作为燃料等。在某些情况下,出水水质不能满足排放要求,需要后处理才能得到较高的处理要求;低温下动力学速率低;不能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湿地具有诸多明显的优点,如:投资少,建设、运行费用低;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污水处理系统组合的多样性、针对性;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同时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但人工湿地也存在不足,如: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处理效果受气候、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如设计或管理不当,容易产生堵塞现象等。

(3)污水处理工艺组合技术。农村污水处理以处理成本低、氮磷去除效果好为原则,在有明显的冬冷夏热条件的地区,采用污水组合工艺,可达到较高的处理要求。李先宁等研究开发了“厌氧水解、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折流人工湿地组合技术”、“厌氧发酵、生态土壤及蔬菜种植组合技术”及“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组合技术”等污水处理核心技术,并根据示范区实际条件结合其它辅助技术将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组合优化,形成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集成系统,该系统具有除磷脱氮效果好、投资运行费用低及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有利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同样,利用其它生态组合工艺如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复合生态床和生态塘、滴滤池/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等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也取得突破进展。因此,因地制宜地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组合及优化,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较好的发展前景。

(4)净化槽可以分为用于处理一家一户生活污水的“小型净化槽”和用于处理楼房、住宅小区生活污水的“大中型净化槽”,在中国农村,可以村为单位设计适合的净化槽。净化槽有多种类型及处理工艺,可分为接触曝气、旋转圆板、散水滤床、标准活性污泥等。

(5)传统稳定塘处理技术优点是:运行维护费低,系统基本不耗能;可充分利用地形,节省投资;无需污泥处理;可实现污水资源化。但也存在诸多缺点,比如:处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影响大;有机负荷低,占地面积大等。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发展了很多新型塘和组合塘工艺,进一步强化了稳定塘的优势。如高效藻类塘、水生植物塘、多级串联塘和高级综合塘系统。在中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地区,稳定塘是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成为中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技术。

(6)氧化沟是一种活性污泥法工艺,结合了活性污泥法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利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污泥产量小,性质稳定。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占用土地面积也少,便于管理。

3 结语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人民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在选择污水处理技术时应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以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工艺操作简便、维护保养方便和出水水质好等经济实用型处理方式,采用科学设计、污水治理技术优势互补,通过合理组合和优化,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祝,倪晋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7).

[2]张衍林,袁巧霞.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浅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8(10).

第5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近年来,桐庐县把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难以集中处理的特点,采取“分散型”生态治污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桐庐县已基本完成35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试点工程,同时完成了101家“农家乐”的污水治理,有效地保护了富春江的水环境。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近几年,桐庐县为了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先后投入4.8亿元建成11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2个乡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许多行政村和“农家乐”比较分散、生活污水治理难这一问题,2008年,桐庐县首先在富春江镇、莪山乡开展污水治理试点工作,先后建成10个人工湿地样板工程、5个立体解剖池和3座农家乐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把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洗涤污水和化粪池污水集中收集起来,再用人工湿地的方法予以处理,使污水中90%以上的氨氮、磷等得以去除,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效地改善下游出水断面的水质。通过总结试点经验,桐庐县按照“投资省、施工周期短、工作见效快”的要求,确定了以分散型人工湿地为主,无动力厌氧、户用沼气等为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即以5~10户家庭为一组,利用闲置地建设一个人工湿地,并在湿地四周进行绿化,从而达到美化村庄、整治环境的效果。对“农家乐”污水治理,则根据其以餐饮污水为主的特点,确定了“格栅―隔油―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上述治污模式,不仅建设成本低,100人规模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仅需投入3.5万元左右,农家乐污水处理设施每家仅需投入2-4万元,而且运行管理费用少,污水治理效果好。

二、整村整乡推进“全覆盖”治理。“分散型”治污模式确定后,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饮用水源保护,桐庐县组织力量走村入户进行实地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各行政村及“农家乐”情况,并制定全面治理计划,提出用3年时间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包括行政村中的自然村、农居点和“农家乐”的生活污水实行“全覆盖”治理。在推进过程中,桐庐县本着“就近就便、节约资源、科学处理”的原则,凡能纳入城镇(乡)污水管网的行政村一律纳入城镇(乡)污水管网处理。不能纳入城镇(乡)污水管网的,则采取建设分散型人工湿地的办法予以处理,并要求每家每户都要实行治理,整村整乡加以推进。到目前,35个行政村的615个人工湿地和73个无动力厌氧处理池设施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101家“农家乐”中有28家纳入城镇(乡)污水管网处理,其余73家“农家乐”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单独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采取“四项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出台鼓励政策。制定了《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整村推进试点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奖补政策标准,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标准按350元/人计算,农家乐污水治理则按工程投入量的50%进行奖励。二是抓好组织实施。桐庐县专门召开了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现场推进会,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库管委签订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目标责任书。三是开展技术培训。专门编制了污水治理操作指南和操作手册,设计制作了污水处理指导模型,并组织乡镇、村领导以及施工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集中技术培训,使乡镇、村干部和施工技术人员掌握施工技术和施工要求,确保了治污工程顺利有效推进。四是加强项目监管。在治污项目施工过程中,桐庐县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验收”“四统一”要求,加大对工程实施的监管,各村还专门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对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农家乐污水处理设施,注重落实好长效管理机制,各行政村和“农家乐”业主单位都安排专人,加强日常管护,确保正常运转,努力实现“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目标。

四、抓好“三个结合”提高治污实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治污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把生活污水治理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相结合,并与改水改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清洁乡村”等行动有机衔接,严格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从而达到污水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三重效果。二是与生态县创建紧密结合。将治理工作作为生态县创建的一个重点和亮点来抓,2009年县财政专项安排1500万元资金用于治理工作,着力将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作打造成为生态县创建工作的精品工程。三是与饮用水源保护紧密结合。将农村生活污水整治的重点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的行政村,同时大力开展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及漂浮物打捞处置等工作,切实保护富春江和分水江的水环境。

第6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关键词:生猪屠宰厂;城镇污水处理厂;探讨

1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加快,一些小城镇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一些环境容量小、人口密度大、工业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其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不亚于大中城市或工业区。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趋势的发展,农村进入小城镇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导致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这些因素都使得不少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且,我国约95%以上的小城镇均未建污水处理厂(设施),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不足10%,乡镇或村办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达标率不足30%。

根据国家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及科学技术部联合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政策对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原则,规定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2小城镇污水厂的特点

小型污水处理厂除了规模较小外,还具有如下特点:排水纳污面积小,污水量少,因此变化系数大,进水水质、水量波动都较大,冲击负荷大,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选择耐冲击的污水处理工艺;多数小城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合流排放,且由于受到小城镇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工业企业超标排放,给污水水质造成一定冲击;污水、雨水没有完全分流,收集的污水还带有一定的雨水入流和地下水的入渗,导致水质浓度偏低;所处小城镇可能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规律,导致近期污水量比较少,而规划远期污水量较大;由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政府财力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以往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不能照搬到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中去。因此,小城镇污水处理应满足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处理要求。

3生猪屠宰场产、排污分析

3.1我国生猪屠宰现状

根据《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确定2010~2015年发展目标:通过实施规划纲要,全国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具体目标如下。

(1)行业集中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壮大。到2015年,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包括生猪养殖基地县、调出大县,下同)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 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其屠宰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步提升;品牌化经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适度增长。

(2)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到2015年,定点屠宰厂(场)的待宰间、急宰间、厂房、屠宰设备、预冷间以及工艺流程等全部达到相关标准;建立并使用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验制度,配备资质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必要的检验设备;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生猪进厂(场)检查登记、无害化处理、质量追溯、缺陷产品召回、运输工具使用、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定点屠宰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屠宰技术人员、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下同)均经过专业培训,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均取得执业资格证书。

(3)猪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初步改变我国猪肉产品白条肉多、分割肉少;热鲜肉多、冷鲜肉少;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以及综合利用率低的现状。到2013年,争取县城以上城区猪肉小包装销售比例由目前的10%提升至15%,冷鲜肉市场份额由目前的10%提升至20%,到2015年上述比例分别达到20%和30%左右。

根据《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将到2015年,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包括生猪养殖基地县、调出大县,下同)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 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

3.2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场)产、排污分析

按年屠宰百万头规模,年工作时间为300d,实行两班制,单班产业为1667头,按收购平均毛重110kg/头计算,根据《肉类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相关资料和查阅相关资料,按6.5m3/t(活屠量)计算,百万头生猪屠宰场日用新鲜水量1904.7m3/d,主要为屠宰加工车间用水、综合利用加工车间用水、制冷系统补水和生活用水。生活废水和生产车间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水量为1721m3/d。一般企业都会建设回用设施,将经处理的废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后再进行回用,主要用于冲洗待宰圈、洗车及绿化,可回用242.5m3/d。生产废水主要是生猪清洗,屠宰和加工工序排放的清洗废水,废水中主要含有血液、油脂及清洗内脏时内容物等,该废水排放特点是有机物浓度较高,排放量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氨氮及动植物油等。

将屠宰车间排水、冲洗设备排水、生活污水等排放源所排废水中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的产生浓度和产生量列入表1中,经厂区拟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以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中的三级排放标准,排放情况见表2。

4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影响分析

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一般为5万t以下,一般会采用分期建设的模式下进行,本文探讨为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场)内污水处理站出来对日处理能力为3万t,分两期建设,每期污水处理能力为1.5万t,进水为工业和生活混合进水的典型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典型的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接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进水的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3。表3典型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控制指标一览

项目污染物CODcrBOD5SSNH3-N生活污水35015020045进水浓度/(mg/L)工业污水50025025050综合水质42512522550出水浓度/(mg/L)6020208

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场)日废水排放量及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占典型的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的负荷比见表4、表5。当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时,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废水排放量(除去回用量)为1448.5t/d,而事故状态下,无法进行回用,废水排放量为1691t/d。

由表4、表5的结果可知,百万头生猪屠宰场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为15万t、混合进水浓度COD为425mg/L、氨氮为50mg/L)的影响如下:①正常状态下,污水日排水量占典型小型城镇污水厂日处理能力的965%,污染负荷比CODcr、NH3-N分别占1136%、587%,基本上不会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②事故状态下,污水日排水量占典型小型城镇污水厂日处理能力的1127%,污染负荷比CODcr、NH3-N分别占4219%、1240%,将会直接影响到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5对策与建议

(1)按照要求,建设适当容积的污水事故应急池,建议污水事故应急池的容量按污水处理站处理非正常状态下(事故排放)单天的排放量1691t计,保险系数为11,计算出污水事故池的容积为1860m3,实际建设过程中,污水事故池的容积为1900m3。

(2)加大污水回用量,本例中,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外排废水为14485t,污水回用量为2425t,回用率为1434%,回用率不高,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污水回用量,从而从根本上减轻对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影响,同时减少新鲜用水量,节能水资源和企业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 邓仁槐.畜禽养殖废水混合处理工艺[J].环境工程,2006,24(4).

[2] 徐谦.北京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2).

[3] 陈玉民.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第7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3X(2016)02-0026-04

2015年7月,住建部要求全国各地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地区要加强污水再生利用,促进水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山东省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较快,有效缓解了水污染情况,改善了城市及农村的居住环境。但山东省是经济大省,需水量和水排放量大,而全省水资源严重不足,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满足排放量需求,管理运行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水污染状况依然比较严重,远达不到山东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已威胁到了全省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解决阻碍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的问题,以提高水资源量,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1山东省污水管理现状

1.1水资源量及污染情况

山东省是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根据《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量334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同时,山东省供水量也逐年下降,供需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据《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2020年、2030年山东省需水量将达到321.24亿m3、327.40亿m3,如不实施控制措施,按现供水能力,到2020年、2030年分别缺水57.37亿m3、63.53亿m3,缺水率分别达到17.86%、19.40%[1]。山东省水污染现象同样比较严重,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的富营养化问题较为突出,主要由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导致,主要超标污染参数为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据统计,2014年实测的294个水功能区中,达到Ⅰ类标准的仅有1个,超过Ⅲ类水标准的水功能区高达163个,占55.5%,见图1:

1.2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城乡污水排放量与处理量逐年增长,见图2。由图2可见,2013年,全省城乡污水的年排放量和处理量分别达到281133.2万t和266888.8万t,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5.9%和7.9%。据统计,到2014年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投资270亿元,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90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270万t/d。2014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共处理城市污水36.3亿t,削减COD125万t,削减氨氮11万t,同比分别增长6.1%、13.6%、10%。同时农村污水处理事业继续发展,根据《山东省村镇建设统计年报》及调研结果,截止到2014年底,全省770个建制镇、3440个农村新型社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占总数的70.9%、73.5%,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万户。

2山东省污水处理设施面临的问题

2.1区域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污水处理工作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不平衡、各市县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方面,目前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污水排放标准,都只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尚未涉及到农村污水处理。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分布不均。由图3可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临沂这5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污水处理量占了全省将近一半,莱芜、菏泽、威海、枣庄等欠发达地区各自拥有不到10个污水处理厂。

2.2资金投入不足

山东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的资金主要为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引进社会资金、向用户收费,其中,各级财政承担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行管理的主要费用,其他资金来源并不稳定。在城市中,政府为了降低居民的负担,一直保持污水处理低价的状态;而通过BOT等方式引入的社会资金,只能解决集中投入在年度上的摊销,不能构成新的资金来源[2]。在农村地区,大多数村庄经济实力较弱,居民对收费的抵触情绪较大,承担能力较弱,后续的运行维护管理还需要大量资金,面临更严重的资金问题。

2.3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住建局、环保局、水务局等多个单位在污水处理工作方面存在职能交叉,容易造成职责分工不明确、相互推诿等现象。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运行管理主体为政府,缺乏多元的市场运营管理模式,导致竞争不足、运行管理机制僵化。具体来说,城市污水处理厂缺乏竞争的政府包办式模式,不仅容易造成资源不合理配置甚至浪费,也使得政府难以有效控制污水厂的运行及管理费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主体是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缺乏必要的监测设备和执法手段,致使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弃置现象较为突出,造成建设资金的极大浪费[3]。

2.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山东省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大部分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皆达不到要求。在政府主导的污水建设项目中,由于污水处理行业较为封闭,工资待遇体系过于僵化,既无法留住现有人才,也无法吸引外来人才,致使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低下。而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环保人才,负责日常维护的一般为乡镇干部或者普通村民,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知识技术,也降低了处理设施的运行及管理效率。

3国内先进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案例

3.1江苏常州武进区吸引民间资本

常州市武进区民营企业发达,民间资金实力雄厚。据统计,武进区平均每5户人家有一个老板,累计个体、私营企业已达6.25万户,注册资本总计达326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占到全区的90%以上。武进区为了突破农村环保投资瓶颈,根据本地情况,建立“三个一点”投资机制,让区一级、镇一级以及村一级财政各自按照一定比例筹集资金,为武进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资金保障。武进区利用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自然村里筹集部分由企业老板完成,自2009年初就启动了“千企帮百村,建设新农村”工程。短短一个月,全区就有1680家企业与村镇合作,启动了87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助的各类环境整治和治污资金高达2.54亿元。

3.2浙江金华东阳市发挥本地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优势

金华东阳市建筑业发达,是浙江省著名的“建筑之乡”,其建筑业总产值连续五年在全国县级市中排第一,全市现有130余家二级资质以上总承包企业,10万余建筑从业人员。东阳市的建筑企业不仅具有强烈的回报家乡意愿,还具备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熟悉本地基本情况、便于监督管理等优势,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成本、质量等难题。利用本地建筑企业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农村污水治理新办法,为破解生活污水治理难开辟了新道路。截止到2015年,全市共有31家建筑企业参与农村水污染处理事业,已经完成925个自然村的治污设施施工图设计工作,191个自然村的污水管网和55个自然村的治污设施终端完工。

4山东省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对策

4.1统筹区域均衡发展

当前山东省经济发达的市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趋于稳定,面对制造业逐渐向鲁西南、鲁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该类地区将会出现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更应重视污水设施建设。一方面,在政策上要支持农村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制定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在技术及排放标准上,要根据农村污水水质及排放特点,制定适宜的处理技术指南和排放标准,使农村污水处理事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另一方面,在建设规模上,要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进一步增加对市县及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投入,全面提高全省污水处理率。为此,城市地区要加快完善管网建设步伐,增加污水处理厂建设,满足城市地区污水处理量要求;农村地区必须在强化就地处理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事业发展。

4.2增加资金投入

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多元投入机制。一方面,要积极协调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加大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应尽快完善市场机制,引入符合行业特征的有效竞争,改变原来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和运行管理市场化[5]。同时,开放污水回用设施市场,采取BOT、TOT等多种融资模式参与污水回用的建设及运营,以缓解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此外,深化水价改革,建立健全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并合理调整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保障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向村民说明建设与运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必要性,使更多受惠村民交纳处理费,以缓解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资金短缺问题。

4.3加强监督管理

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权责,共同协作监督管理污水设施。一方面,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污染点源的监督管理,杜绝超标排放以及偷排现象;建设部门应强化排水许可管理,对企业废水进行监测,只有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废水才允许进入城市排水管道及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于排放水质不能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可安排专项资金,逐步进行工艺改造。同时,城镇污水处理厂要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内部管理,严把运行质量关。另一方面,农村地区要成立乡镇环保机构,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根据农村地区的环境执法特点来安排乡镇执法装备及专职环境执法人员等,负责环保设施的专业检测与监督[6]。

4.4强化人才素质

一方面,城镇污水处理厂应注重培养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梯队,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不断加大对职工和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使其掌握最先进工艺技术。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要加强政策教育,宣传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方针及政策[7],使管理维护人员明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迫切性,提高其保护农村水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还要进一步聘请环保专业人士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传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构造与运行相关知识,提升管理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参考文献

[1]赵国斌.山东省水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王纪文.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02.

[3]赵芳.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前景展望[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100-103.

[4]徐慧娟,胡啸,何云,等.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5):208-210.

[5]王军,宋斐,周广礼,等.关于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管理对策的探讨[J].绿色发展与环境研究,2013,6(1):23-26.

[6]飞.关于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总结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7):483-484.

第8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比分析;适用性;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4-3597-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15

Abstract: As the rural water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it is becoming a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to explore an appropriate treatment process for rural domestic sewage.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of the rural 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s and common treatment proces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study gave the systematic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hrough the aspect of cost and the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disadvantages. Several useful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towards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the rural domestic sewage in Zhe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comparative analysis; applicability;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现有农村人口较多,超过全省总人口的6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明显加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缺乏有效治理,导致农村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1]。与城镇相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缺乏,零星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管理也不到位。农村供水事业不断发展,由于淋浴、洗衣机、冲厕等卫生设施的普及,农村生活排水不断增加[2]。有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及排水沟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威胁水环境健康[3]。

目前,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表现:①排放面广且分散,难以收集。大多数村庄分散、农民住房分散,使得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难以收集后集中处理;②水量水质波动大。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水质根据用水及生活习惯差异而不同,具有间歇排放特点,早、中、晚是排水高峰;③污染物类型相对简单。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主要是可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好,一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相对易处理;④排放量逐年增大。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生活方式的逐步城市化,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抽水马桶和洗衣机的普及,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将随之增大;⑤农家乐污水逐年增多。农家乐污水以节假日为排放高峰,其产生的餐饮污水含油量比一般的农家厨房污水要高很多,且水质水量波动大,对污水处理技术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浙江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决定了绝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在现阶段不能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而需通过就近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来治理,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且宜选择就近独立处理的方式。同时,污水处理应充分考虑造价低、运行费用少、低能耗或无能耗的工艺。此外,所选工艺应具有运行管理简单和维护方便的特点[5]。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6]。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决心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全面控制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并全面实施适应农村实际的污水综合治理将是浙江省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工作。为此,对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并针对浙江各地域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状况,提出了适于不同区域环境条件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问卷调查

2014年6月在浙江省开展了县(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居民户数、污水来源、污水处理工艺等内容。其中66个县(市、区)反馈了问卷,其中包含377个村庄采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典型设施。

1.2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现场调查

2014年6-7月和2015年3月分别取平湖市、嘉兴市和安吉县3个地方调研,并选取了6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分别对进口和出口进行水质采样和监测。

其中,pH采用电位法(GB/T 22592-2008)测定,COD采用重铬酸盐法(GB11914-89)测定,总磷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测定,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7479-87)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类型

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结果,目前浙江省农村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厌氧、厌氧+人工湿地/氧化塘、地埋式微动力一体化土地处理、A2/O、A/O工艺、A/O+膜处理、膜生物反应器(MBR)、 A2/O(A/O)+人工湿地、净化槽等。

在反馈的典型设施(样本数377个)中,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应用最多,占48.4%,A/O处理技术位居第二,占统计总数的40.3%。

2.2 处理工艺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污水处理效果,选取浙江省六项有代表性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分别为人工湿地、厌氧+人工湿地、A/O、A/O+人工湿地及A2/O+人工湿地、净化槽。对以上几种工艺从投资成本、适用范围、优缺点、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不同区域环境条件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合适的对策建议。

2.2.1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由填料(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系统,该系统依靠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7]。工艺流程见图1。

2.2.2 厌氧+人工湿地 通过厌氧过程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消化后进入人工湿地,污染物在人工湿地内经过滤、吸附、植物吸收及生物降解等作用得以去除[8]。工艺流程见图2。

2.2.3 A/O A/O脱氮除磷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废水经连续厌氧、好氧运行去除水中COD(化学需氧量)、SS(固体悬浮物)、TN(总氮)、TP(总磷)等污染物,其特点是通过污水回流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9]。工艺流程见图3。

2.2.4 A/O+人工湿地 利用A/O技术与人工湿地相结合,利用厌氧菌/好氧菌等微生物在缺氧/有氧条件下,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人工湿地利用土壤、植物以及微生物等生态系统污染物质良性循环达到污水净化作用[10]。工艺流程见图4。

2.2.5 A2/O+人工湿地 A2/O+人工湿地工艺是从A/O工艺发展而来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工艺中的生物处理部分均指生物接触氧化法。生活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在厌氧的环境中将大分子的有机物转成小分子有机物和稳定的沉渣[11]。兼氧池中通过机械搅拌进一步完成有机物的水解酸化,为后续好氧接触氧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好氧池中同样悬挂填料,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填料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被去除,再经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氮磷及有机物,或经后续的二沉池去除悬浮物和剥落生物膜。适用于村域自建区域型、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5。

2.2.6 净化槽 净化槽是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或者类似生活污水的处理[12]。污水进入净化槽后,沉淀分离槽进行预处理,去除比重较大的颗粒及悬浮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预过滤槽内装有填料,在填料上的厌氧生物膜的作用下,去除可溶性有机物;曝气槽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和定期反冲洗为一体。沉淀槽溢水堰设置了消毒装置,对出水进行消毒处理。净化槽不仅能从源头解决农村一家一户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而且还能促进农村自来水化的有效实施,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13]。

2.3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测定

通过对平湖、嘉兴、安吉等地的实地调研、采样和试验分析,6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主要处理结果见表1。前4个农村处理设施工艺的设计标准均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但从实测结果来看,氨氮和总磷不能稳定达标。第5个农村处理设施工艺(净化槽)的污水处理效果较好,基本能达到一级A标准,净化槽具有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但是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只能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广。第6个农村处理设施工艺和第5个处理工艺一样,都是净化槽,但明显处理效果不佳。因此可以得出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必须在合理的规划、正确选择排放标准、污水能正常收集、工程建设质量合格、日常维护有人管等前提下,才能保证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才不至于出现“晒太阳工程”等问题[14]。

2.4 处理工艺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分析

按照问卷调查反馈情况,并结合实地调研和试验监测结果,对浙江省主要采用的几种典型工艺类型从投资成本、适用范围、优缺点、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3 小结与讨论

鉴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特性,其治理方式应因地制宜,为科学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统筹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状况、环境功能区划和农村人口分布等因素,并在分析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源头地区、江河流域等地区的生态敏感程度、环境容量和自净化能力基础上,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科学选择效率优先、经济实用、维护简便、循环利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15]。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取可根据各自特点和实际情况单独或结合使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低费用运行和污染治理的双重目标[12]。在实际调研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给出了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建议:①对于平原地区的经济较发达县(市、区)(由于人口集聚程度高、土地资源紧张、且对运行费用有一定承受能力),可选择采用的主要治理工艺包括A/O(A2/O)+人工湿地、厌氧+活性污泥法、MBR膜处理工艺、净化槽等。②对于位于山区的经济欠发达县(市、区),由于人口密度较低,经济水平有限,生态环境重要性较高,可选择采用的主要治理工艺包括人工湿地、厌氧+人工湿地、A/O等。③而对于海岛县,由于经济较发达,旅游景点相对较多,可选择采用的主要治理工艺包括人工湿地、A2/O+人工湿地、A/O、净化槽等。

另外,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前,还应对污水的水质特征、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从而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16]。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从而达到改善农村水环境的目的[17]。

加强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积极探讨适应该省不同区域农村特点的生活污水处理可行方案,对全面提高该省农村水环境质量有积极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的人口密度和经济情况,提出了适于该省3种不同类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建议方案,为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白晓龙,顾卫兵,沃 飞,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展望[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6):59-62.

[2] 姜进峰,张 燕,李翠梅.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82-5486.

[3] 李国伟,梁师俊,刘建锋,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现状特点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3):92-95.

[4] 林亲铁,潘建新,潘汉平,等.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86-2188.

[5] 孙 S,朱光灿,张亚平,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合效能评估[J].东南大学学报,2012,42(3):473-477.

[6] 叶红玉,曹 杰,王浙明,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导向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3):95-99.

[7] 徐德福,李映雪.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基质、植物及其配置[J].湿地科学,2007,5(1):32-37.

[8] 陈 建,姚 俊,白一力,等.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96-16499.

[9] 杨高华,章北平,杨 群,等.生活污水脱氮A/O/N工艺和A/O工艺对比试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2,43(3):24-27.

[10] 包 健,许 明,涂 勇,等.A/O+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四川丘陵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52-21953.

[11] 黄晨梅,李迪武,周遗品,等.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研究[J].环境工程,2012,30(3):9-11.

[12] 王 昶,杨永娇,酒井裕司,等.新型净化槽对污水进水量的抗冲击性能研究[J].水污染防治,2014,32(2):59-63.

[13] MOUSSAVI G,KAZEMBEIGI F,FARZADKIA M. Performance of a pilot scale up-flow septic tank for on-site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of residential wastewater[J].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0,88:47-52.

[14] 嵇 欣.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分散治理管理经验的启示[J].中国环保产业,2010(2):57-61.

[15] 卜岩枫,许月明,卓 明,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处理效果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6):106-110.

第9篇: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范文

为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绍兴市有关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生活污水整治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比较薄弱,加上农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流入河流、湖泊,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可以大大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整洁程度。

2、有利于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农村生活污水给当地的空气、河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给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为保障农民健康,体现“以人为本”,必须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整治,以减少各种传染病的致病源,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3、有利于加快社会能源建设。当前能源供应非常紧张,制约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整治,可以在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同时,起到增加能源种类、缓解能源短缺有益补充的作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整治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进度安排

(一)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充分考虑城镇体系建设规划、经济发展状况、污水排放现状、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规划建设区域内的污水处理设施。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经济条件、地形地貌和群众积极性等现实情况,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模式,分类推进整治工作。

3、示范带动,逐步推进。按照先易后难,先集镇后农村,先环境敏感区后一般区域的次序,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一定条件的行政村进行试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有计划、有步骤地梯度推进。

4、政府推动,多元投入。加强政府调控和指导,切实抓好各项配套政策的制订和落实,优化项目配套,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整治工作。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左右,农村生活无序排放现象得到明显改变,实现农村卫生整洁、生态和谐。

(三)主要任务

各乡镇、街道要认真进行调查摸底,详细了解本地农村污水排放现状,精心制订本地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和阶段性目标。整治规划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等已有的规划相衔接。

要根据人口分布密度、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科学选择城镇污水处理厂(站)、无动力厌氧沼气净化池、微动力厌氧好氧、人工湿地或其他适合本地实际的污水处理方式。凡能纳入城镇(区域)污水处理管网系统的农村,如城中村、与城镇(区域)污水处理厂临近的行政村等,原则上要建设截污管网,将污水收集后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不具备纳管条件的经济发达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可根据实际采用适宜处理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四)进度安排

按照绍兴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点示范阶段(20*年)。在全市选择有一定条件的行政村(重点是中心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根据这些行政村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开展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重点突破阶段(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全市有20%的行政村建成适合本村实际的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整治工作。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2010年),全面推进并完成全市6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整治工作。

三、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的民心工程,需要政府引导、推动和农民的自觉参与。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府办、农办、农林、环保、发改、财政、建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林水产局内,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农林水产局、环保局各抽调一人组成,实行集中办公。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各乡镇、街道也要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全面负责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并落实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做好该项工作的指导,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

2、政策扶持,加大投入。20*年度开展试点的行政村,市财政、所在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分别按项目总投入额的55%、25%和20%予以承担,若有项目被列入省级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则按市财政补助金额与省级项目补助金额就高的原则予以补助。明年至2010年间实施项目的补助政策另行制订。同时各乡镇、街道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形成财政投入为导向,农村集体、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全面推进整治工作。

3、建立制度,强化考核。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把日常管理作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整治的一项长期任务和重点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建立相应的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工作检查考核制度,对整治成效明显、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