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高中学生班级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学生班级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学生班级总结

第1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B-0038-01

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环境和因素,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

高中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从而促进班级管理自动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的过程中,要经过计划、实施、检查与总结等阶段,其中计划阶段主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明确学生自我约束与管理的基本目标,以及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流程;实施与检查阶段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与管理工作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并且引导学生定期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的检查与评价,协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进行改进;总结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班主任根据学生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的培养情况,勇于进行管理效果的总结,并且通过民主表决、全班决策等方式,确定新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不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平等对待全体学生。高中学生多数在15~2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普遍较为敏感,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班级管理方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平等对待全体学生,使他们切实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

2.正确鼓励和引导学生。高中学生普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使得学生的心理负担不断加重,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生极易产生挫折感。所以,班主任应给学生予正确的鼓励和引导,使得学生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对于后进生,班主任应加强与他们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共同寻求提高成绩的途径,从而增强学生对于班主任的信赖感。

三、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

高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其他情感也逐步发展和完善,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日趋成熟。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采取相应的非智力因素管理与调节方式,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学生在生活、学习、成长中面临的困难,班主任要做深入了解和具体分析,利用班会、课间与个别学生进行谈话,教他们学会调整消极情绪,克服因非智力因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不利影响。

四、充分发挥班、团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班风至关重要,而如何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则是班主任面临的主要管理问题之一。班、团干部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与核心力量,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及相关工作时,应注重班、团干部的协助作用,使他们成为辅助班级管理的重要部分。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重,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班、团干部的工作,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担心因过多参与班级管理,而影响到自己的成绩。针对此情形,班主任应积极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向学生清楚讲解班、团干部的工作,以及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使更多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乐于担任班、团干部,这样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压力,而且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对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五、对于班级管理的成效进行多元化评价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方法的影响,学校对于班级管理多采取总结性评价的方式,没有深入了解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忽视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也打击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成效可以采取多主体评价的方式,即学校、家长、班主任、学生共同参与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去点评某一个班级现阶段的实际管理效果,对于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具体分析,从而寻求最佳的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成效的评价中,要加强对班主任专业素质、教育能力、管理水平的综合点评。

第2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构建符合首都特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研制了北京市小学生、初中生、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作为全市推进的指导性文件;形成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体系,突出描述性评价语言运用;构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特别重视发挥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作用;呈现学生本人、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社会机构人员参与的多主体评价体系,学生本人是主要的行为记录者和评价者;探索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分别研发初中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小学生评价手册,供北京市所有中小学生使用。

市、区(县)、校级层面的主要推进举措

1.市级层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举措

基本形成了市、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指挥协调,市、区县两级教育科研部门专业支撑,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组织实施和管理、全体学生和家长参与的组织管理机制;组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市培训,区县教委、信息管理人员、学校领导、教务人员、德育主任、教学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代表、任课教师代表等参加培训;分别研制了小学生、初中生、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手册,加强对实践的专业引领和支持;构建评先表彰激励机制,实施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挖掘区县、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新举措,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调研指导、专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方式,积累经验、把握现状、发现问题,实现稳步推进。

2.区(县)级层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举措

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机构保障体系,部分区县教委要求学校提出制度管理和保障具体实施意见,如顺义区采用区、校、班三级管理体制共同推进;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控指导机制,部分区县教委将评价纳入到教育督导,每三年对全区此项工作进行督导,如通州区建立“理念认同与过程支撑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分层负责与信息沟通相结合”的监控机制、“重点指导与典型示范相结合”的基地校辐射引领机制、“搭建平台与整合组织相结合”经验共享机制等;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专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或者专题研究方式重点探索,以点带面,如房山区开展学业评价专题、评语词频分析等研究,公布系列研究专题由学校选择并纳入区“十二五”课题申报规划。

3.学校层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举措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领导,多数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干部、教学干部为副组长,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监控调整。

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如班主任、任课教师学习领会评价的核心思想,明确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人员、评价时间等系列问题;家长知道应该评价什么,提高家长思想认识,理解和支持评价工作;学生学习和理解评价内容及其要求,掌握评价方法和技巧。

开展富有特色的以校为本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如北京育才学校探索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班级管理层面借助导师制、班主任牵头协调等推进策略。

将评价内容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班级建设、校外教育等相结合,将评价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如大兴第二小学将感恩、合作、诚信、责任、包容、快乐作为评价内容并分年级实施。

开展丰富活动为评价搭建平台,把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环保活动、读书活动等大型活动,为评价积累了更多真实资料信息,提高了评价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如大兴第二小学通过举办科技节评选“科技小明星”,读书节评选“读书小状元”,体育节评选“最佳投篮手”“运动健将”等。

对评价中的难点和重点做系统研究,如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的“小学生作业评价”,研究形成了作业总量监控体系、评价方法和方式有了“微创新”,对作业内容进行改革,初步建立学校作业评价监控体系;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的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研究,增加了教师学科诊断评语、期末总结及素质评价的自评和他评、不同阶段的学习成绩表等内容;通州三中探索了综合素质评价服务班级自主管理研究,细化“六大维度”并使电子平台成为班级管理的有效工具。

推进成效

第一,引导各级教育管理者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带动学校管理、教育模式、学生活动等一系列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的教育合力明显增强。

第二,构建了具有首都特点的、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电子平台、组织领导管理模式等),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可行提供根本保障。

第三,率先建立了“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形成了《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翔实、客观的定量和定性依据。

第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并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行为表现,不断地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信息,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促进了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第五,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教师逐步转变评价意识,学会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们认识到“我们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简单的结论或与他人比较,而是通过评价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不断形成并完善自身的素养,使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并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第3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外活动 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80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高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和兴趣,还可以帮助高中学生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满足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教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下,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宽高中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高中学生敏锐的学习意识,有利于高中学生解决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参考,我在本文中将从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开展形式以及开展意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此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所启示。

一、高中地理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则

地理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主要从素质教育的一般原则出发,主要体现在:一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也就是思想教育与知识技能培养的统一;二是地理文本课程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第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第四是充分利用家乡的地理环境优势。

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课外活动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结合各地特色,充分开展课外活动。例如在我们班的地理课外活动中,我就直接让同学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一个组长,组长直接负责小组成员的安全,在此之前还对其进行过活动探究的安排:第一小组的活动探究内容为:本地河流走向的探究。为此,我们专门走过了一条河流,大致有一千米的路程,大致知道了河流的全程流向图,并且因为当时没有专门测量方位的仪器,我班上一个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便灵机一动,悄悄告诉我可以用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位置大致算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我一听也觉得特别有道理,就叫提出方法的这位同学带着他们组的几个组员去实践,结果真的把河流的走向给大致算出来了,这一下就提高了同学们课外活动的积极性。第二小组的研究主题是学校周围道路规划的合理和不合理地方。很多学生表示这样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夸大了,但是我对他们说的是一定要把自己在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你们可以没有探讨出什么深奥的、有建设性意见的结果,但是你们必须要树立这样的意识,就是高中地理的学习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这门课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在这样的要求和指导下,我们第二组的同学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了学校门口的道路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就是道路维修做得不够好,道路有很大一截已经是相当于坍塌了,没有车会从哪一个地方经过。在交通高峰期,比如上下学、上下班的时候这个地方显得十分拥堵,对骑电动车和自行车为主的学生也有不小的安全隐患。第二,大路口未设置红绿灯,造成很多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抢道,并且造成了很多的纠纷,前几天甚至还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并且屡禁不止。对此同学还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有关部门要做好道路维修维护的工作,对有安全隐患的道路要及进行修理,另外还可以在道路中间设置一些绿化带,将双向行驶的车辆分开,最后也要在大路口设红绿灯,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冲突。看见同学们的探讨研究结果,我大为震惊,不仅是学生们对待这样一次简单的活动的态度及其认真,还有就是看到同学们思考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竟然如此清晰甚至水平超出了我的想象。

因此,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脱离死读书的误区,让学生走出阴暗的教室走进生活,让高中学生锻炼认真做事的品质,看出他们身上思考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遵循地理课外活动原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课外活动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结合各地特色,充分开展课外活动。

二、高中地理课外活动的可行性办法

地理课外活动的设计是开展的一个方面,但是具体操作起来,还是会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

通过我在教学期间带领全班同学完成的课外活动,我觉得对课外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有明确的要求,使得高中地理课外活动在设计和组织上都要显得科学与合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要体现目的性和科学性。于是,我在总结自己的课外活动经验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课外活动做了细致的反思,并且结合了其他优秀教师的开展经验,我对高中地理的课外活动规划有以下看法:

课外活动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该项活动应完成的教育教学功能,一般由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三部分构成。活动准备工作:其中,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越雷池半步,也要把高中生的安全放在首位。活动准备是指在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之后,确定参加活动的对象,参加人员分工、组织形式、活动经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及场所设施条件等,也包括背景知识介绍、组织工作、物质准备等。地理课外活动离不开野外勘探,教师应该提前到场地进行勘察,确保勘探场地的安全性与具备能顺利完成勘探的条件。并且要提前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例如在活动开展之前就与消防队、医院医疗急救中心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防止意外的发生。最后,要做好课外活动的总结,总结过程一般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个人总结阶段,二是集体讲评、展示成果阶段。讲评内容主要是明确观测或实验的结论,进行经验交流;展示标本、照片、模型、图表等活动成果;表彰活动中的突出事例。集体讲评可以采取很多形式,如召开班级或年级总结大会、办展览、黑板报等。做到以上几点,地理课外活动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三、高中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

开展高中地理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才能让学生脱离死读书的误区,让学生走出阴暗的教室走进生活,才能让高中学生锻炼认真做事的品|,才能看出他们身上思考问题的方法,才能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

第4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关键词]心理特点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66-01

运用有效的措施,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学习中各有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物理教师十分关注的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从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入手,采取多种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效果,我的做法主要是:

一、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特点分析

要想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有必要掌握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并从此处出发,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数高中生感到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随着高考物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高考成绩偏低,使大多数学生产生了害怕心理,有些学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学,因而,学习还未开始,已对物理课存在畏惧心理,在心理上打了败仗。

(二)思维定势也妨碍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由于不少初中知识的局限性大,严密性差,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例如,重物被绳悬挂起来,重物对绳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有些学生形成“重物对绳的拉力总等于重力”的思维定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的感性认识也会有同样的情况。例如,“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错误认识,在高中阶段还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三)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女生往往更感困难。一般说来(部分女生外),女生的平均成绩低于男生。从心理因素来说,多数女生生性羞怯,有问题不敢问,怕人耻笑。女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较好,考虑问题细致,记忆能力、模仿能力强,但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较差。大多数女生不像男生那样好动,做实验时不够大胆,表现出动手能力较差。此外,女生在考试时情绪易紧张,以致造成反应阻滞,记忆破坏,影响正常发挥和成绩。

此外,学生学习的动机、意志和自制力等因素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每天混日子,无所作为,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初中已苦读了三年,现在进入高中阶段可以轻松一下,慢慢来,不求学得好,只求过得去,学习出现松散疲沓现象。有的学生对学习的艰巨性和持久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便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差生”容易被其他同学瞧不起,产生自卑心理。而“尖子生”成绩好,往往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甚至忌妒他人进步。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存在依赖思想,缺乏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情况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某部分教材实验多,学生兴趣就浓,若理论多,学生感到难学,学习兴趣就会减弱;某位老师上课教态和蔼,亲切,又不摆老师架子,经常表扬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若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切合实际,或者师生之间感情不融洽,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掌握了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并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在长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本人特别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我认为,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对每个学生给予足够的帮助和关心,要面向学生的大多数,不能只偏爱少数尖子,不能放弃一个差生。

(二)培养信心,锻炼意志。物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培养兴趣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知道学好物理与自己成才的关系,培养学生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在这方面,自己通过介绍著名物理学家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介绍往届同学的事迹,介绍当年进校的基础较差的但通过三年不懈的努力学习,进步特别大的学生的情况,激励他们上进,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特别是对女生,则引导他们扬长避短,打消自卑感,课内多提问,锻炼她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第5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一、开设高中学生课外化学实验的原则

开设课外化学实验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个性特征,遵循下列原则:

1.统一性原则。课外实验并非无目标的随意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细致的实施方案。每次开设课外实验,从实验目标的制定,到实验目标的实施以及落实目标后的总结评价,都必须服从于统一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中学生课外化学实验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实验仪器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实验的总结等都必须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尊重客观事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可行性原则。课外实验的设置不仅要符合科学理论,还必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上切实可行。

4.安全性原则。在开展课外实验过程中必须注重安全性原则,不得设置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危及学生安全的实验。实验操作规范化,试剂管理统一化。学生不得在家中存放危险品,也不得擅自做有不安全因素的试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掌握灭火等处理意外事故的基本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5.趣味性原则。中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外实验,如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做喷泉实验、制粉笔炸弹、水中生火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实用性原则。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技能,如清洗水垢、酿造米酒、制作促进液化气充分燃烧及防风提温的不锈钢网罩、测定土壤成分等等。

7.指导性原则。课外实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作启发性指导,实验方案的拟定、实验及实验分析等,均由学生完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创造性原则。课外化学实验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课堂知识的论证和应用,它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决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复,因此,设置课外实验时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

二、高中学生课外实验室的建立

1.为学生课外实验提供必要的场所。高中学生课外实验是高中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学生课外化学实验室(箱),是开展学生课外实验的必要条件,为此在实验室适当位置为学生提供摆放仪器和药品的专柜,同时指导学生自制实验箱,贮放一些常用仪器和试剂,并且定期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内独立完成课外实验。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课外实验及时统一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还可以避免学生擅自实验产生不安全的隐患。

2.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制作。根据实验仪器的使用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实验仪器,如摆动式天平、启普发生器、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夹、镊子以及试管、烧杯、烧瓶等等。

3.常用化学试剂的收集或制备。组织学生收集或制备一些化学试剂,如从废干电池中收集锌、铜、石墨、二氧化锰等,从旧电瓶中回收稀硫酸,从花卉中提取指示剂,用纯碱和石灰制烧碱,用旧电瓶中硫酸与废铁屑反应制绿矾等等。

三、高中学生课外化学实验的内容

高中学生课外化学实验内容的确定,必须根据学生个性特征,结合教学内容,以全面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巩固性实验。在现行中学教材中,有些部分实验很少,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如在学习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时,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设计出一套全封闭式制取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并同时验证两种气体化学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在学习过氧化钠性质时,组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并设计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等。通过对平行班的同一教学内容对比实验表明,安排课外实验的班级对这些内容掌握得既快又牢,而仅通过讲解与练习结合教学的班级掌握的情况就要差得多。

2.教学实验和仪器的改进。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学实验和仪器改进仅仅是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活动。为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智力,我做了一些尝试,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实验和仪器改进。如学生将白磷和红磷着火点的比较实验改成封闭式装置,不仅避免了实验时因控制不好白磷与红磷之间的距离引起红磷先燃烧,或因风大将铁片传递的热量带走以及火焰吹向白磷一方而失去实验的意义,同时还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又如实验室中铁架台极易生锈,导致螺丝无法自由旋转,给实验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此,我组织全体学生共同探讨,设计出一种无螺丝、使用简便且生锈后仍可顺利进行实验的铁架台,我们再也不为铁架的锈蚀而犯愁了。学生们还将很多实验改成微型实验,不仅节约了试剂,取得了更佳实验效果,也促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3.知识应用性实验。结合课本知识,指导学生应用科学知识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如配制土农药、检验土质、水质、大气成分,设计净水装置,进行金属防护,利用废铁屑制绿矾、回收银等,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应用科学知识的技能,为社会输送具有基本科学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趣味性试验。设置部分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品质,增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自信心。如指导学生做可燃雪糕,用水点火,水中花园,指纹显现,鸡蛋入瓶,喷雾现画等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在联欢会上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设计魔术、小品等节目,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欢乐。

科学而有计划地开展课外化学实验,是教育实现“三个面向”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努力搞好。

第6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一、给予学生爱、信任与激励,增强自身情感素质

要在高中生物课堂引入情感效应,要求生物教师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质。作为高中生物代课老师,应该与所代课班级的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充分地给予学生爱与信任,才能激励学生对生物课堂产生兴趣,快乐地学习。真诚的爱使得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融洽,老师便有机会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内心的感受与需要。密切联系生活会使生物教学变得更为生动,只有让枯燥的生物学知识与学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感受才会更深刻,对于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也更为深刻。另外,融洽的师生关系也会使学生对生物课堂产生好感,会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到生物课堂教学中。

“信任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物是一门注重课堂与实验结合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重要。一些学生性格内向胆小,他们内心也很向往在大家面前发言或做公开实验,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可是缺少信心和勇气。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多给予肯定和信任,谈话时着重肯定他们的成绩。

在目前生物教学不被重视的情况下,要使学生们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科学方法及技能产生学习兴趣,激励教学法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所谓激励,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如课堂、实验、讲座、演讲、游戏等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比如,在生物课上,我用著名生物学者以及优秀学生的事迹激励、引导学生把学习生物知识与人类生存需要联系起来。将教材上的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实际意义。采取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并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形形的活动,激励学生参与生物教学。

二、不断总结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高中生物教师一般从进校起就始终担任生物一门课程的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于授课内容和套路形成了定式。高中学生年轻朝气,思维活跃,且不同的时代环境下的高中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已成定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适应生物教学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生物老师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生物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正是生物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高中生物老师应该善于总结生物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的联系,将生物课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生物教学中,在讲授书面知识的同时注重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享受到运用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从日常饮食习惯入手来谈《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从日常清洗绿色蔬菜来讲《细胞膜的机构与功能》。高中学生情绪体验较强烈,憧憬未来,常对社会发展充满兴趣。高中生物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适当介绍现代生物学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另外高中生物老师除了主动地总结提高生物学知识素养,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观察与协调管理能力。例如,在我所代课的班上发生过一件事,上课的时候有位同学总是莫名趴在桌上哭一会儿,然后又强忍泪水坐端正了继续听课,看着让人非常心疼。下课我主动找该同学了解情况,原来他是这学期从外地新转来的学生,一方面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跟不上这里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由于是外地人,对于教师略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相当费力。了解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讲课时多注意兼顾班上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尽量讲得细致些;另一方面,自己也利用休息时间苦练普通话,上课时刻意注意发音。

第7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 教学对策 教学方法 语文素养

阅读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高中学生处于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高中学生应学会自主科学地阅读,高中语文教材专门设计“名著导读”板块,目的是用名著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力,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教师仍将高考作为主要支撑点,对“名著导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投入,急功近利地泛读和粗读,将精力放在习题训练和死记硬背上,致使许多学生的文化视野狭窄,语文根基薄弱,制约了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给“名著导读”的深层次推进带来难度。高中语文教师应树立“精读”名著的理念,选择有效的导学方法,真正发挥“名著”的文学引领功能。

一、倡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名著”

名著阅读教学应关注三个组成部分:作者、文本、读者,应教会学生从三个要素的有机联系中把握名著,遵循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实现对名著的深层次、立体化的理解。以考试为目的机械地搜集信息,会将作品变得支离破碎,让学生从读者的视角感悟文本,寻找作者写作当时的心境、主旨、情感,用心走进文本情境,体会文本的本真价值。“名著导读”教学首先要重视“读”的落实,必须让学生亲自阅读名著,名著梗概介绍、改编的影视作品等,虽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省略阅读时间,但是剥夺了学生直接感知的能力。转述与曲解的教学方法不是真正的阅读,是对作者和名著的亵渎。只有让读者与文字直接接触,在对语句的理解和欣赏中披文入情,在整体把握中,才能体会作品中的情绪、心境,进而勾勒出文本传递的意义与主旨。比如,以《雷雨》为例,必须亲自体会青年满含激情的文字控诉,才能体会戏剧中人物心理的矛盾与冲突,对封建制度的黑暗与腐朽进行更加深刻的鞭挞。通过阅读鉴赏,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其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积极,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度思考。

二、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自主体验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可以通过听课与识记掌握,“名著导读”板块必须借助个性化阅读,结合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进行自主体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积极调动知识内存和情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深度阅读中,探究问题,锻炼思辨思维与创造力。个性化阅读强调每个学生积极进行名著阅读体验,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语文基础、文字感知能力等存在差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个性,保护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营造轻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形成自己的阅读兴趣与风格,挖掘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大多数名著篇幅较长,高中学习压力较大,语文教师可以制订系统科学的阅读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布置任务,将长假和日常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到长篇与短篇兼顾,各种文体都涉猎其中,让学生自主阅读,积累知识,享受阅读的快乐与轻松,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增长心智,积累写作素材。这样的安排较好地处理了应试和素质教育的矛盾,有利于学生对名著进行整体了解,同时,又不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高中学生自主阅读可能受到纸质图书的成本和资源限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网络阅读理念,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名著阅读的效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创建名著阅读校园网站,师生共同开发和维护网络名著资源,选择和上传优秀的读物,实现多地多校资源共享。语文教师可以组建班级的阅读交流群、微信平台,定期发送名著导读相关信息,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方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站跟帖留言,与教师和同学在群里针对某个问题发问和交流,在自主阅读中,实时受到教师的指导,吸收外界新鲜观点。

三、辅导学生对“名著”展开精读

“名著导读”亟待改革的弊端是学生阅读过浅,泛读影响了阅读的效果,教师让学生速记名著情节和主人公,将经典句子印制成提纲,对文本的意义和中心总结归纳。名著的泛读,使一幅幅名篇佳作变成知识点总结,失去了原著的意境和文学积淀功能。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辅导,充分利用教材中“名著导读”篇幅,将其中内容、写作意图、阅读建议、点评、探究思考等板块分析清楚,体会出编者的设计思路,让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理解名著。名著涉及的人物、性格、情节、意义、价值等是多层次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规划名著阅读的方向,让学生有侧重点地展开研究,带着问题和思考徜徉在文字的海洋。比如,在《家》的课堂中,教师可将“鸣凤之死”作为导读切入点,进而揭开全文的悲剧面纱,将小说中的女性群体详细研究,思考人物命运坎坷的社会根源,学生带着悲悯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语文教师要实时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可以书写阅读日记,摘抄优秀段落,对存疑部分批注,书写读后感等,从文体、立意、文采、风格等方面获得启发,全方位汲取名著中的精华。新课改提倡研究性学习,因为依靠一个人的智慧不能完成较为复杂与深刻的名著阅读任务,要对名著深层阅读,并且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挖掘名著内在隐含的价值,需要在小组合作中精细阅读,搜集与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势,筛选与整合阅读课题和信息,对名著中难以理解的地方、存在争议的话题、重点段落等进行集体突破,从深度和广度等角度审视作品。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是经典的文学艺术人物,教师可以布置小论文――加西莫多艺术形象分析,学生在探究主人公命运和性格的过程中,深入地领会作者鲜明的对比手法,对善良的内心与丑陋的外貌产生全新的认识,提升了审美层次和思想高度。

四、指导学生开展“阅读”综合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沟通与交流名著阅读的收获,展示自己的文学修养与风采。“名著导读”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制造互动对话的机会,在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将学生个体感受当众抒发出来,加强师生对话与生生交流,师生的思维与心灵在课堂上多重碰撞交融,在协作谈论中彼此了解和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分享喜悦和收获。新课改下的“名著导读”教学,必须消除教师代替学生阅读总结的弊端,但也不能让学生任意发挥和解读。受到知识与阅历的限制,学生对名著的解读和体验有局限性,尊重个性化与差异不代表放任自流,教师要把握好学生阅读和活动的脉络,根据课堂互动生成过程及时点评,对阅读中存在的偏差与问题点拨和指正。例如《红楼梦》阅读中,有的学生在对话中说出讨厌林黛玉的小心眼,对贾宝玉不愿意考取功名理解为不思进取,教师应该强调作品的创作背景,启发学生运用历史与阶级的分析方法深入思考。学校和班级可以定期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校园活动,例如阅读报告会、名作朗诵会等,引起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向往和兴致,使之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入探究文学内核,走进名著的本质与灵魂。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文学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开展名著推广演讲,让学生走上讲台,介绍和推荐自己影响深刻的名著,抒发阅读感受和心灵上的震撼。通过当众表达的方式,调动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学生的相互推介和谈心,使每个人的智慧与思想得到交流和分享。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在阅读中书写内心的感叹与情绪,拓展对名著的认知与体会;在模仿名著中提升思维方式与写作水平,培养鉴赏能力。例如,组建“名著导读”改编合作探究小组,每个学期可以组织一两次话剧表演,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同学集体参与名著改编或续写创作,体现了较高层面的文学性和创新性。例如《雷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是戏剧性较强的文本,涉及的人物和情境丰富曲折,既可以直接作为剧本进行演绎,又非常适合艺术加工和再次创作,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和参与面。合作小组集体讨论编写或改写剧本后,由小组协商设置角色和演出服务人员,争取发挥各自的才干和优点,使每个成员都得到锻炼,增强团体协作意识和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集体备课安排任务,由同一学年的学生在班级先评比表演,推荐优胜者参与全年级表演,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名著阅读。

综上所述,落实新课改理念需要多环节全方位的改变与创新,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名著的本质与内涵,运用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让师生穿越时空界限,与名著中优秀的思想与心灵碰撞,形成对现实与自我的反思。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名著阅读中的独特感受,指引学生从名著中汲取智慧的养分,不单纯为阅读而阅读,让名著为高中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彦力.让教育名著“活”起来――上好教育名著导读课[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109-112.

[2]龙祖胜,梁莉.“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导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55-57.

第8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原因完善方法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是教育的主要执行人员,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高中教育主要就是围绕着高考升学率进行的,干重的班主任能够辅助学生的血液,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德育的作用之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生活心态。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的德育工作并没有被重视,进而导致了现在高中德育工作地下的情况。

一、高中德育工作低效原因

1.高中班主任德育目标不清晰

德育应该经过德育活动,进而达到接受教育者在品德培养上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样这也是德育活动应该取得的与其目标和成果。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的德育工作的时候很随意,寻找原因,主要是班主任对于高中德育目标不清晰。高中班主任的德育目标应该遵照学校的德育计划,学校虽然的德育目标很清楚,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到班主任这里目标却不是很清楚,这样一来德育计划也就很难实施了。

2.高中德育内容过于传统

德育内容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思想品德和法纪道德规范的合称,现在在我国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是: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思想教育、理想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劳动教育、遵守纪律教育、民主以及法律知识的教育。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选择合适的主体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德育教育内容。在高中班主任进行爱国思想教育的时候,就会选用一些传统的故事来教导学生,学生听得多了,就难免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德育工作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有些班主任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将上大学设置为学生的唯一奋斗目标,在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在日后学习的时候丧失了兴趣。有些班主任在实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互背离,并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几乎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德育过程缺乏师生沟通

德育过程实际就是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班主任应该和学生在教育中是相互促进的。很多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使用“我说你从”、我管理你服从”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被动接受老师讲述的内容的,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1]。班主任是一个教育者,本身并不是学生学习的模范,学生在学习工程中容易看出老师存在的缺点。这样一来学生的变现并不是像老师看到的那样,而是在老师面前表现一种,背着老师又是一种。缺乏沟通的德育教学,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差的。

二、高中班主任解决德育工作低效性有效方法

1.制定清晰的的德育目标

高中班主任应该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具有可行性的德育目标。进而为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班主任应该按照国家颁布的德育标准进行设计德育目标,在设计德育目标的时候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基本理念, 重视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先培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培育学生成才。班主任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德育计划,进而实现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目标。对于高中学生的不同特征,设计不同层次的德育计划,主要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比如高一进校组建时,班主任就带领所有学生共同制定好班规、短期奋斗目标、高中三年的终极目标。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故事,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规范学生的行为。

2.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内容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选用具有时代感的德育案例,提高德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某校高中二年级每年都要在假期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个人认为这是德育教育的好机会。在实行教育的时候,有一个活动是凝聚班集体团结意识的,让全班学生一起翻越“毕业墙”,墙高可达3米,这时候就要学生在活动中有人弯腰服务,有人在墙上边拉,这样就能够帮助其他学生翻过“毕业墙 ”。经过这项活动以后,全班学生都能感受到集体团结的重要性。

3.采用有效的德育方法,促进师生的沟通

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前提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班主任给学生先讲述德育知识之前,先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根据老师讲述的标准来纠正自己自己的行为。老师要以自身的优良品德为教育模范,去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缺点,提升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能力[2]。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师生之间能互相影响对方,同时改善自己的不足。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和学生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始终将学生看做教育的主体,在要求学生的时候,不断完善自己,为学生做好表率。

三、总结

德育的有效性,一直就是人们注重的问题,对于塑造高中学生的人格,德育工作担任着重要的作用,也肩负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任务。班主任对学生德育有效性教育,是老师的主要任务。所以,进行高中学生德育工作教育是每个高中班主任的重要责任,高中班主任要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对待。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学生班级总结范文

关键词:契约学习法;高中体育教学;准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088-04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of Contract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 cation

――A case study of no.1 middle school of Shanghai

WANG Xiaozan1,JI Liu1,QIN haiquan2,Lynn Dale Housner 3,YANG Yimin4,YUAN Aizhen4

(1. Physical Education & Health Institute of East China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China;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 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3.Sports and ScienceInstitute of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West Virginia, United States 26505;4. The no.1 Middle School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42,China)

Abstract: With experimental study, the author carried out contract learning in p 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s’ extra exercises in high school in order toprove the good effects of contract learning method, such as improving the situat ion of the students’ body qualities, their skill learning, and their habits ofjoining physical exercises and so 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ing effec t s in experimental classes are better than in nonexperimental classes, and it i s b etter for the boys to use the style of selfcontract learning. But for girls m ul ticontract learning is better; applying contract learning method in high schoo lcan facilitate the change of body shape of the students and to decrease the rat io of obesity and control their weight, so as to promote well physical growth ofthe students.It also can help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e xercise skills effectively, especially for the girls.

Key words: contract learn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quasi experimental study

契约学习法是以学习契约为载体,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组织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 习活动,从而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由美国成人教育学家Knowles(1975)首 先提倡并大力推展。[1]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2]要求改变现行的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上好每 一堂体育课,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3]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4 ]即提高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契约学习法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体现,近年来, 一些学者尝试将此学习法引入各个学科的中小学生教学之中,也有个别学者和教师尝试将此 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的探索性研究,但均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想了解 契约学习法是否能够真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 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及体育学习兴趣,尤其是契约学习法是否有助于解决高中女生不喜欢体 育学习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相应的教学实验研究来予以证明。

本研究旨在将契约学习法运用于高中生的体育课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中,监督和帮助他 们积极参与体育课和有计划地坚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与高中体育教师共同探讨契约学习法 在帮助高中生改善体质健康状况、学习运动技能、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的有效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契约学习法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上海市第一中学高中3个班级的学生作为 实验对象,其中班级1为多人契约实验班34人(男18人,女14人),班级2为自我契约实验班 37人(男18人,女19人),班级3为控制组37人(男18人,女19人),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 教学实验。

投稿日期:2009-11-23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编号:EL A060226)。“985”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汪晓赞,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变量的选取本实验选取“班级”变量(分 “多人契约实验班”、“自我契约实验班”和“对照班”3个水平)、“性别”变量(分“ 男生”和“女生”2个水平)作为实验处理变量和分类变量来进行实验设计。以所测学生的BMI(即身体密度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值作为身体形态指标,以肺活量、 立定跳远、握力(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作为体能指标 ,以篮球定点投篮命中率(10个)作为运动技能指标,试图了解学生通过契约学习的实验后 ,在身体形态、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从而了解契约学习法运用在高中体育 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效果,以验证契约学习法的实践效果。

为了控制其它体育教学环节的不同所带来的实验误差,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同一体育教 师任教,并要求实验教师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中,尽量不打乱原有的教学计划。体育教 师除了对实验班学生在体育学习契约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以外,对于教学的其它方面三个班 尽量保持一致。

1.2.2 实验步骤与方法1) 实验前对三个班级学生的身体形态BMI指标、体能各指标、运动技能(10定点投 篮的命中率)指标进行测试,以评价实验前三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状况,便于与实验后的测试 结果予以对照。

2) 前测验结束后,教师向学生宣布本学期需要学习的所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运 动技能、健康教育等将要学习的知识,以及具体的技能学习时间计划表,并让学生做好记录 ;给学生讲解体育学习契约和体育锻炼契约的定义和本学期将要让他们尝试运用此方法,讲 清体育学习契约和体育锻炼契约的要素和拟定方法和拟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初步形成 契约学习和锻炼的氛围。

3) 指导学生判断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让学生给自己本学期的体育学习和课外体 育锻炼制定目标,注意要让学生的目标切实可行,不能盲目求高求大,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 清楚自己现在的水平和他们将要达到的水平的差距。

4) 让学生明确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并指导其草拟学习 计划表。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提供可以帮助他们达成目标的资源、方法,以及哪些资料和方 法对于自己达成目标最有用、最有效,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资源和方法的作用。

5) 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评价每一个目标达成的标准或者怎样提供实现目标的证据 ,标准的制定和证据要符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时制作出一些简易的评定标准,便于学 生平时学习和练习时对比和参考。

6) 多人契约实验班的学生与老师及同伴一起制定和签订体育学习和锻炼契约;自 我契约实验班的学生则是自己根据身体与锻炼情况,制定与签订体育学习和锻炼契约,并独 自实施;对照班的学生不接受任何实验干预,其测试结果仅为与两个实验班对照所用。

7) 两个实验班的学生签订体育学习与锻炼契约以后,在履行契约的过程中,运用 体育学习和锻炼周反馈单(卡),每隔一周进行一次体育学习和锻炼信息反馈,以便教师了 解和监控履约情况。每个阶段的契约到期后,教师将与学生一起逐一评估契约中每一个目标 的达成情况。

8) 本实验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1.5)大型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三个班级学生在身体形态、体能、运动技能的相应指标上均没有明显差异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实验前三个班级的学生在身体形态、体能各指标以及定点投篮水 平上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1),说明各班级学生在这些指标上均于同一个水平。

2.2 实验前后各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的统计处理结果为了更为明显地展示各班级实验效应的差异,这里主要将实验后各班级学生在各指标上 的进步幅度(即进步幅度=实验后-实验前)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

表1 实验前三个班级各指标基础水平比较

实 验指标班级人数均值标准差FP身体形态(BMI)多人契约班3422.3 4144.6 8210.5450.581 自我契约班3721.3 2623.2 457对照班3721.62004.1746肺活量多人契约班343 494.0 5881 124.0160.3700.692自我契约班373 323.5 946928.0 551对照班373 306.9 189969.2 399立定跳远多人契约班341.8 7650.3 7480.0050.995自我契约班371.8 8110.2 904对照班371.8 7300.3 601握力(男)多人契约班1831.0 4447.2 3380.9820.381自我契约班1931.8 7896.5 666对照班1934.1 0006.8 820仰卧起坐(女)多人契约班1639.5 0007.8 3160.6470. 528自我契约班1840.1 6676.8 792对照班1840.6 7317.2 942定点投篮多人契约班341.9 4121.3 0132.0480.134自我契约班372.4 8651.9 667对照班372.8 1082.0 661 2.2.1 身体形态BMI指标的进步幅度呈现明显的班级差异,自我契约与多人契约班级学生 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班学生根据先前的实验设计,本研究以“实验班级”和“性别”作为实验处理因子,对三个班 级所有学生的身体形态BMI的进步幅度进行3×2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测高 中学生的身体形态BMI实验后的进步幅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实验班级”主效应,但不存在明 显的“性别”主效应和“班级”与“性别”的交互效应(表2)。

表2 实验前后所测学生身体形态(BMI)进步幅度指标的双因素方 差分析

变异来源 离差平方和自由度离均差FP组间:37.05657.4117.1330.000班级32.067216.03315.4310.000**性别0.46210.4620.4440.507班级×性别4.78822.3942.3040.105组内105.9841021.039总143.040107注:* 表示P

进一步对“实验班级”主效应进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后多人契 约和自我契约班级学生BMI数值的提高幅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班学生,即多人契约和自我契约 实验班级学生的身体形态改善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班学生好(表3)。由此可见,不论是 多人契约还是自我契约学习,均可能因为契约本身所具有的监督与约束作用,有效地促进学 生坚持经常锻炼身体,帮助学生控制体重与增长身高。

从表3中我们还发现,实验后多人契约和自我契约学习班级学生的BMI绝对测试数值都有 一定程度下降(即进步幅度为负值),而对照班学生的BMI值则普遍出现上升(进步幅度为 正值)的情况。对照班的这一数据提醒我们,目前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不采取任 何措施的话,普遍会日益变得肥胖。两个实验班学生的结果则充分说明,采用契约式体育学 习与锻炼对于保持学生良好的体型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表3 实验后所测学生身体形态(BMI)进步幅度指标班级间差异的 平均数多重比较

各组均值xi-0.3 121xi-(-0.7 287)x自我契约班=-0.9 045-1.2 166**(P=0.000)0.1 758 (P=0.474)x多人契约班=-0.7 287-1.0 408**(P=0.000)x对照班=0.3 121注:* 表示P

分析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研究者认为可能由于两个实验班级的学生在实验准备阶 段签订了课外体育锻炼契约,其中包含有学生基本身体形态信息以及各自理想的体型控制目 标,例如:实验后我的体重将保持在千克以内等。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 注意控制体重,并提醒那些体型略胖或者略瘦的同学通过加强锻炼和营养来控制体重的不良 增 长或减少。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身高发展来说也同样有效,从而有助于学生改善自己的身体密 度指数(即BMI值)。

2.2.2 体能各指标的进步幅度均未呈现出明显的“实验班级”和“性别”主效应,但个 别指标的进步幅度呈现出“实验班级”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对三个班级所有学生体能各指标成绩的进步幅度分别进行“实验班级”和“性别”因子 的3×2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测高中学生在肺活量以及握力(男生)、仰卧起坐( 女生)等体能指标的进步幅度上,均不存在明显的“实验班级”主效应、“性别”主效应以 及二者的交互效应(表略),唯有立定跳远指标成绩的进步幅度虽然也没有呈现出明显的“ 实验班级”和“性别”主效应,但存在明显的“班级”与“性别”的交互效应(表4)。

表4 实验前后所测学生立定跳远进步幅度指标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离差平方和自由度离均差FP组间:0.29550.0593.2500.009**班级0.04520.0221.2270.298性别0.03410.0341.8850.173班级×性别0.21320.1065.8560.004**组内1.8521020.018总2.147107注:* 表示P

对立定跳远进步幅度这一指标所存在的“实验班级”和“性别”变量交互作用进一步进 行简单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自我契约班男生实验后的立定跳远成绩进步幅度相对其他两个 班级的男生来说要更加显著,而多人契约班女生实验后的立定跳远成绩进步幅度则相对其他 两个班级的女生来说要更大一些(图1)。

仔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因为这些体能项目都是学生从小到大 已经熟练掌握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不需要再花太多时间学习相关活动技术。这个阶 段学生的体能发展主要是受其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的反复练习来予以实现,而不再是依靠技术 掌握的提高了,尤其是肺活量、握力和仰卧起坐等简单的体能项目。但是,立定跳远项目 相对于肺活量、握力和仰卧起坐项目而言,需要一定的技术学习和跳远技巧,包括挥臂、起 跳、腾空等多个环节,因而从其所出现的“实验班级”与“性别”交互作用这一结果来看, 说明契约学习法这一新的学习方法可能更有利于一些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练习活 动。这是因为在契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适宜的学习目标,让 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加有目的性,而且还可以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有效地分析所学技术, 从而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要领,以提高相应的成绩。由此可见,新的学习方法对于简单的体 能项目来说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图1 立定跳远成绩的“实验班级”和“性别”变量交互效应检验所测高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这一实验数据结果还提示我们,由于男生的体育运动自主性和 需求相对女生会更强一些,能够自觉、主动地履行契约中所列出的条目,因而运用自我契约 学习法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女生则因为大多具有体育学习的厌学现象,不喜欢上体 育课,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如果仅仅只是采用自主式学习,没有其他约束与推动力的话, 她们则可能更多地选择放弃。但如果有他人的鼓励以及合作互助(如契约式体育学习),也 有可能会产生更佳的学习效果。本研究的这一结果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4 运动技能指标(10个定点投篮命中率)的进步幅度成绩呈现出明显的“实验班级 ”和“性别”主效应对三个班级所有学生10个定点投篮命中率的进步幅度进行“实验班级”和“性别”因子 的3×2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测高中学生定点投篮成绩的进步幅度存在着明显的“ 实验班级”和“性别”主效应,但不存在二者的交互效应(表5)。

表5 实验前后所测学生定点投篮进步幅度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离差平方和自由度离均差FP组间:43.67058.7343.1770.010**班级20.799210.3993.7820.026*性别12,612112.6124.5870.035*班级×性别10.48725.2441.9070.154组内280.4321022.749总324.102107注:* 表示P

从图2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定点投篮技术的学习上,多人契约与自 我契约学习的效果都明显好于对照班。而男生不论是否参与实验,通过一个学期的体育学习 与锻炼,三个班级学生的运动技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进步,只是契约学习的两个班 级提高得更大一些。但三个班级的高中女生则并非都有提高,其中对照班级的女生通过一个 学期的学习,由于没有其他促进与约束作用,其运动成绩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进 步幅度成绩为负值)现象,只有运用契约学习法的两个实验班级女生出现了运动技能水平的 提高现象。由此可见,契约学习对于高中女生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要明显高于男生,其 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

图2 高中女生定点投篮成绩进步幅度数值变化分析上述结果的产生原因,研究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运动技能的习得与掌握需要学生在体 育课内外不断地加强练习。两个实验班学生通过契约学习,其运动技能的整体掌握之所以可 以优于对照班,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多人契约和自我契约履行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来自老师 与同伴的反馈信息,从而有助于其技能学习;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所签订的契约给了学生 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而且每周的反馈单也起着提醒与监督作用,从而使其能够坚持 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例如,在对于周反馈单中所提到“我认为这 周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取得的主要进步主要体现在”这一问题,实验班学生在 每周反馈中大多都会提到自己的主要进步是:“(篮球)命中率更高了,10个进了4个”、 “技术提高了!”、“学会一大二小三向上的技巧了!”、“我能运球上篮了!”等等。这 均有助于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与教训,努力实现下一个新的目标。

由于学生所签订的契约都是结合每位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通过教师和同伴的建议认真 拟定的锻炼契约内容,切合实际,还详细列出了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地点、采用何种 方式锻炼等等方面的内容,从而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方向与任务,使其能够有规律地进行技 能练习和锻炼。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制定契约过程中会不断找到有助于自己达到体育锻炼目 标的策略和可资利用的学习与锻炼资源。这为学生坚持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强有力保证,有 利于提高他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另外,从上述结果来看,对照班女生的运动技能学习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出现退步的现 象,可能与目前高中女生普遍出现的体育学习厌学现象有关。本研究则较好地展现了契约学 习法对于帮助高中女生提高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增加体育活动的参与性等方 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高中女生的体育教学中,尝试运用这一行之有效的学 习方法,帮助高中女生更好地成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对于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而言,不论是多人契约学习还是自我契约学习,其效果 均明显好于非契约学习的效果。其中,高中男生相对更适合采用自我契约学习法,而多人契 约则更适合高中女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

2) 契约学习法可以有效改善高中学生的身体形态,促进高中生的身体正常发育,控制其体 重的增长,降低肥胖的发生几率。

3) 契约学习法对于发展学生体能的效果不太显著,但能有效地帮助高中生学习与掌握运动 技能,并且对于女生的促进效果尤为显著。

3.2 建议

1) 针对高中女生体育课厌学的现象,建议体育教师多采用契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多人契 约学习法,通过团队的学习与合作,来激发高中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体育 锻炼习惯。对于男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则建议体育教师多提供一些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 机会,充分发挥高中男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2) 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建议体育教师在进行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教学中,尽量采用契约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 设立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以及与同伴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本研究虽然获得了一些相关的实验效果,但由于本实验只进行了一个学期,至于长期实 施契约学习,是否能得到更加强有效的结论,或者学生可能因此而产生厌倦情绪,需要更长 期的实验研究予以验证。本实验主要针对一些容易测试的身体形态、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指标 进行了测试,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习惯等指标是否会产生好的效果,还需要通过进 一步的实验来予以验证。另外,本实验也仅仅只是讨论了契约学习对于高中学生的效果,此 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是否同样有效,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张秀雄.契约学习法在“国父思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台湾师范大学 学报,1992,37:209-23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们教 育出版社,2003:40.

[3] 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 04:185.

[4] 季浏,汪晓赞主编.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4:51-79.

[5] 唐青才,全.契约学习: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导学习的有效途径[J].教学 与管理,2007.4:8-9.

[6] 冯立民.契约学习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护理研究,2005 ,19(8):1592-1593.

[7] 王平,卢岩,王勤.契约学习法与传统讲授法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 5,40(3):214-216.

[8] 〔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南京: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2,241.

[9] 〔美〕Marrilyn M.Buck et al.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schoolphysical education(sixth edition),2005:208-209.

[10] Anderson.G, Boud.D and Sampson. J.Expectations of quality in the use of l earning contracts, Capability,1994,(1):22-31.

[11] Margaret McAllister. Learning contracts: an Australian experience. Nurseeducation today,1996,16:199-205.

[12] Vinette Cross. introducing learning contracts into physiotherapy clinicaleducation. Physiotherapy,1996,82,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