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社会经济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经济趋势

第1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体制创新破题乃区域协调发展之先导

中央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并从政策和财政角度给予了充分支持。东部地区尽管发展迅速,却一直没有一个宏观上的协调机构来统筹其发展,仅有各个城市协商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来联系各个城市,从而使得东部地区尚没有形成合作有序、凝聚力强的整体环境。西部地区尽管各个省(区、市)均组建有对应的西部开发工作领导机构,但这些机构一般挂靠在其发展改革委员会,这样的格局往往使得该机构难以充分发挥统筹规划该省(区、市)参与西部开发的职能,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推进,有些地方这类机构的职能反而在弱化。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既然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而其未来的发展必然要求在体制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在整个区域层面为区域协调发展建立专事政策协调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落实,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区域协调的地位与作用,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制定统一规划方案,围绕单一省(区、市)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布局策略,以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真正实现。同时,各具体地区也要组建独立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构,统筹规划一个地方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地区发展积极因素,融合区域有利资源,既有效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通过整个区域内的合作,取得良好的外部经济效应。

培植松散型经济合作区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取向

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求区域协调发展中涌现一批紧密合作的区域群体,也要求在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内培植松散型合作经济区。松散型结构、紧密型合作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

早在1985年,横跨河北、河南、山西三个省13个城市成立的“中原经济区”即是一个松散的经济合作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城市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概念是松散型结构、紧密型合作的典型范例。通过“9+2”的合作机制,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珠江流域为纽带,连接起从沿海到内陆的一批省区市,几乎覆盖了半个中国的地域范围。该经济合作圈从其辐射机制看,应是以“珠三角”为核心,向周边地区逐级扩散的开放型经济圈。从目前的运行来看,“泛珠三角”联盟中内陆诸省区市与沿海省市之间的合作还相对较少,但随着这种松散型合作向纵深发展,各地之间的合作也必然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也将逐渐打开有利局面。

同时,“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保持跨越两省一市、包含16市的城市圈格局,这种格局的结果之一是使得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即区域内部与临近的区外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区域内产业升级的要求渐高,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快,也必然要求扩大“长三角”覆盖范围,形成“泛长三角”的局面,从而为目前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寻找到成本更低的发展空间。从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和交通条件等方面考虑,这个“泛长三角”的概念将会纳入苏北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市,浙江的金华、温州、衢州等地,以及一些临近的安徽部分城市。同样,国内一些其他联系较为紧密的经济合作区域,也将逐步拓展合作范围,增强城市群的辐射面,从而在一个更宽广的区域内形成相对松散的合作经济圈,促进更广泛的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有序竞争与合作须打造区域发展的协调平台

区域内由于存在着行政区划上的分割关系,从而各地区的利益存在不一致的方面,导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竞争。如由于中部各地区都把目光集中在某些类型的产业和产品上,从而造成省际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随着和谐社会各项政策安排的落实,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将倾向于走有序竞争和有序合作的道路。因为一个地区即便拥有资源要素优势,也需要在与其他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实现要素的重组和创新,组团式发展才能打造本地区和整个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这要求区域内各地区不仅从本地区的利益出发,也要从区域整体利益着眼,在确定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优势,给自身准确定位,加强与周边城区的产业分工,构筑互补关系,实现有序竞争和错位发展。同时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应互相协作,增强区域凝聚力,形成合力,做强做大区域经济蛋糕。

实现有序竞争和合作,需要建立区域内官方协商沟通机制,如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等年度合作论坛,增强各地政府高层之间的协商对话,通过定期的沟通取得区域内合作共识,从而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合作协调平台。

破除地方壁垒将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市场

尽管目前国内一些区域经济之间已经有了比较紧密的合作,但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区域内统一的大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导致无序竞争加剧,重复建设严重,资源难以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实现最优化配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成本的限制,导致外来商品难以在本地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则是人为的地方保护主义所致。

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营造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建立。因此,要在区域内部形成优势互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合作体系,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在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合作,降低产品跨区域销售的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行政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市场壁垒,加快建立一个公平、开放、规范的大市场,营造良好的区域市场环境。

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统筹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城市的竞争力不再仅仅是城市个体之间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市所在区域的整体实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显得至关重要。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圈的发展现状来看,相对于世界其它著名经济圈,我国三大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无论是总量还是产业结构方面都相差甚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只有把区域作为整体放在国际环境中参与竞争与合作,才能逐渐提高区域竞争力。而若不能与国际经济衔接起来,则将在全球竞争中始终落于下风。因此,和谐社会各项政策安排的实施须放在国际环境中进行全局考量。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加强我国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把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到全球化体系之中,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积极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对接。对于我国沿海发达区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应推动内陆区域的对外开放,如中西部地区可在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中,优化经济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将为我国各地区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区域发展中合理的产业分工将逐步形成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结合各地不同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于各地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的梯度转移将在不同区域之间日趋扩大。沿海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而东部的生产要素和部分产业将向西部转移,或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另一方面,包括高端劳动力、资本、部分产业、部分产业的高端环节(比如研发、营销和公司总部等)也将逐步由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将进一步加强。在这种趋势下,我国东部地区将以发展商业、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中部由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则以发展工业为主;西部限于城市群体的分散和城市化水平不高,则在注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着重改善生态环境。

第2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从2007年到2012年,广西地区的生产总值在短短的5年中,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8%,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财政收入的提高。除此以外,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金融结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方面多出现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最多的年均增长为51.9%,最少的年均增长也达到了18.3%。这种经济数据的增长和翻番,说明了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省市官员的管理下,企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保障和基础。通过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为社会贡献了GDP,促进了广西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随着一批大型工业园区的建成,广西地区在冶金、石化、机械等关系到人民生活的产业上逐步发展和壮大,通过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企业。通过道路铁路的建设,为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桥梁,圆满完成西气东输等国家的战略实施建设。由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广西地区的农牧业是支柱型产业,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牧业的发展并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产品的质量和销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除此以外,广西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文明生态的理念,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和产品上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造福于子孙后代。

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及其选取原则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合理的选择评价指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系统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的总体状况,满足系统论的有关观点;第二,客观性和可比性,评价指标应排除主观上的干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保证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提高指标的横向可比性;第三,科学性和可行性,指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要和当代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

3.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

3.1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分量分析法也开始不断发展,逐渐健全和完善了因子分析法,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因子分析法是利用数学公式,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在运用因子分析法时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确定具体的因子模型,只有确定了因子模型后,才能分析全部变量和变差,从中确定公共因子的作用大小,分析变量和变差之间的联系,这往往通过公共性大小就可反映出来。因子分析法能多元分析法的延伸,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做到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因子分析法是对相关矩阵进行的数学处理,必须将原始数据通过矩阵的方式反映出来。比如现有A个地区,B个评价指标,于是在建立原始数据矩阵时就需要建立 这样的矩阵。

(2)对原始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常用的转化方法有Z-scorc法。

(3)求出标准化矩阵的相关矩阵R。

(4)对相关矩阵R求解特征值,然后根据所求解的特征值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5)计算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利用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根据每个主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特征数,其大小由指标间的差异确定。

(6)说明因子含义。

(7)估计因子总得分值。

(8)计算总因子得分估计值。如果总得分越高,则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越好。

3.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子分析简要计算过程

对广西地区的经济数据分类计算和整理。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R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如下表2所示。通过表2,我们可以得到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三大特征根,它们分别是6.665,1.755,1.026,选取这三个特征根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871%,满足了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主分量编号,分别为F1,F2,F3,针对这三个主分量,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对各个因子载荷进行有关处理,比如在结构上进行简化,这样经过处理后的载荷因子在反映数据时更加明显和清楚,在提高简洁性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表3中,主成分方差分布在0.725到0.941这个区间内,而主因子能够对这个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在主成分方差和主因子之间建立了联系,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能够及时对数据进行检验,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的效果。

将主因子对应下的数据和变量数据相乘,就可得到主因子的得分,分别计算F1,F2,F3的得分。然后根据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加重全数,这样得到的分数就是综合因子得分,减少了因子之间因差异性造成的分数差距,提高了总得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计算公式如下:

F=0.706F1+0.186F2+0.108F3

通过这个总得分的计算公式就可计算出因子得分和K-means聚类,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3综合评分简要分析

综合总得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表4,可以看到南宁市的总得分最高,而贵港市的总得分最低,由此可见,对于广西地区来说,南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而贵港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分类的标准是严格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划分,在第Ⅰ类中只有南宁和柳州两个城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南宁的发展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而柳州是重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在第Ⅱ中,都是新兴城市和旅游城市,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第Ⅲ类,虽然具备发展潜力,但是发展步伐较上面的城市来说不是很快;第Ⅳ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应找到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全面、快速、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

4.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4.1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梯度有所变化

在广西地区,传统观念一般认为有三个社会经济发展梯度。第一梯度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第二梯度是具有工业实力,经济逐步发展的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梯度也出现了变化。第一梯度凭借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仍然在稳步发展,第二梯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了切入点,抓住经济增长点不放,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经济呈现迅猛发展,不断缩小和第一梯度的差距,第三梯度也找到了经济发展之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坑洼效应”,有关政府应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出台优惠措施,加大人才和资金的引入力度,在减小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这样,广西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才能发展。

4.2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搞好战略定位和措施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广西地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放眼于未来,制定合理的战略定位和措施,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利用东引西联战略和南北钦防等战略,吸引沿海地位的企业进驻广西,一方面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引进人才,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以外,广西应不断创新和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优势重点继续发展,薄弱环节及时改善,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广西应注重铁路、港口、旅游、边贸这四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这个契机,打造出新的广西,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高广西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第3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关键词: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规模明显扩大,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14亿元,年均增长16.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3.42亿元、24.86亿元和54.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1821元,年均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24亿元,年均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亿元,年均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7亿元,年均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3.2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6.1元,年均增长15.5%。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部分目标超额完成,经济发展步入总量扩张、增速加快、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

二、经济质量逐步改进

“十二五”期间,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到“十二五”末,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1.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蔬菜产业初具规模,马铃薯产业提质扩量,草畜产业壮大提升,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设施农业园区31个,冷凉蔬菜面积达到23万亩,种薯面积13万亩,带动全区种植马铃薯42万亩,牧草面积达到34万亩,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2万头和83万只,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和“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的美誉。

2.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明显

建成宁夏圆德慈善园,清水河工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入园企业达到116家,聚集效应初步显现,马铃薯制品、清真牛羊肉加工、中药切片、保健小杂粮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邦德电动车、中能振发光伏发电、盾安和天润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新材料新兴工业快速发展,全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达到24家。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

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宁夏)・须弥山石窟文化旅游节,须弥山石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名胜风景区,成功被列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县(区),编制完成电商业发展规划,建成2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个乡镇物流配送站、9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扶攻坚步伐加快

坚持以自治区“5.30”产业扶贫计划为重点,建立“四级联动、双到责任、两不脱钩”帮扶机制,确定了“53211”产业扶贫计划。围绕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措施,重点实施产业培育、危房改造、劳动力转移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等扶贫措施,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持续“造血”,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创新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初步形成“财政+金融+农户+产业”的金融扶贫模式。积极拓展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和机关单位包扶等社会扶贫领域。全面完成生态移民任务。驼巷、上马泉等70个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销号目标,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8万人,贫困面由37%下降到24%。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紧抓自治区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的有利机遇,配合市政府开展了旧城改造、西南新区建设及“五城联创”活动。成立原州区市容管理局,划片区、强责任、建网络,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和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对城乡结合部、城区背街小巷、“五小”行业综合整治力度,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农村人饮工程78处,40.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修村级道路1050km。完成三营、张易等7个小城镇和毛家台子、头营、驼巷等74个美丽村庄建设。三营镇入围“全国重点镇”,新三营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十二五”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5%。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和新型农民培育工程,累计发放创业贷款5.3亿元,扶持培育小企业965个,创造新就业岗位13170个,新增就业130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36所184420m2,改造运动场167550 m2,供暖设施163183 m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8%。城乡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医疗卫生机构151个,实现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全覆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显著提升,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殊荣。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累计争取和组织实施科技试验示范45项,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殊荣。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新建文化体育场所190家,建成原州区文体中心、三营、头营等10个乡镇文化站和黄铎堡村等7个行政村村级文体小广场,荣获“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实施低保提标扩面工程,开展动态管理,6.3万余人享受到低保政策待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4.3%和96%,大病救助实现全覆盖。

第4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积极采取措施,将社会资源在空间上进行有效配置,改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协调”现象,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基础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谐是指构成事物的不同组成部分或因素相互配合维持事物处于正常活动的状态,和谐的对立面是冲突乃至解体。从区域经济学原理上看,和谐社会就是要求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差距适度,区际关系良好,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

1.殷实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时期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和谐社会”,绝不是低水平低层次的“一穷二白”的“和谐社会”,而应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殷实的“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的标准之一,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满足这些需求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键靠发展,贫困落后是产生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尽快摆脱生产力落后的局面,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物质保证,也才会对社会和谐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到相对殷实的程度,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合理需求的满足就缺乏物质基础,公平和效率的实现就缺乏牢固的经济支撑,社会和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从区域角度看,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应是全国范围的“和谐”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地区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区别于以往任何社会的根本特征。这种本质决定了我国各地区之间要有一个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其差距不能过大,更不能搞两极分化。过大的区域差距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区域合作受阻、消费过度与不足的重要原因,会给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增加难度,同时区域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导致混乱、不满及社会公益服务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动荡,造成社会政治的不稳定,不仅和谐社会的实现无从谈起,而且前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也会遭到极大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撇开区域问题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不现实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和谐一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由于受到自然禀赋、人口素质、历史发展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

1.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持续扩大。1988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之比为1.41:1:1.11,农村居民收入之比为1.39:1:0.87;2000年,这一比例分别变成1.49:1:1.06、1.47:1:0.77。2005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区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的2倍还多。

2.GDP比重和人均DGP比重差距持续扩大。1980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我国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 ,到2002年,占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其中,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1980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53、1.92倍,到2002年分别扩大到2.03和2.59倍。以上说明,无论是经济总量GDP还是人均GDP,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都扩大了。

3.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有研究指出,1999年,除宁夏外,西部其余11省市区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名均在20位以后。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交通、电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仍较东部地区落后,投资硬件环境尚有差距。

4.外贸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对外出口商品多为高新技术产品,东部地区显然具有明显优势,加上东部发达地区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力的绝对优势,在发生贸易摩擦、初级产品出口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的应变能力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据预测,2008年,在外贸出口方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及对策思考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和指导作用。党和国家政府应对区域经济进行统筹规划,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给予具体的指导或扶植,加强引导和调节。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为中西部地区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利用本身资源优势、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供政策支持;在国家投资、利用外资、开放程度、计划、金融、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使中西部文化摆脱独立性、封闭性、凝固性,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

2.东部地区要为协调区域发展多做贡献。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并以自己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和帮助中、西部的发展,如多向国家缴纳税收从而减轻中、西部的税务负担;向中西部提供教育资金技术上的援助等等。这既是服从“东部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后,要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局”的需要,也是保证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3.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奋起直追。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奋起直追,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区域经济,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发挥;要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使中西部地区资源产业在对整体经济提供长期基础性支持的同时,获得自身发展,并从市场要求出发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尽快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创造外部环境条件;要制定吸引、稳定人才的合理机制,遏制“孔雀东南飞”势头,提高知识分子的福利待遇,进行科技人才的定向培养,提高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平等等。

4.东、中、西部实行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国各地区要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和意识,削弱甚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保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畅通,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配置,使东部地区先进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顺利流入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则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原材料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融合;加强东中西部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使东中西部在相互协作基础上缩小差距、共同发展,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王梦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理论动态》第1628期

[2]肖玉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现状和对策》,《唯实》2004年第6期

第5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关键字】图集;总体设计;编制方法

1 编制背景

自国家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标志着宁夏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既是国家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开放战略需要,也为宁夏长远发展赢得了新的机遇。为了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了解中国西部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反映宁夏发展的最新成就, 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辑、编绘印刷出版了《宁夏暨毗邻省(区)市(盟)经济社会发展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 ), 填补了宁夏图集编制史上的空缺。

本图集是宁夏目前出版印刷最新的大型综合性地图集,其丰富地图信息,方便用户使用,并通过科学、系统、精美的符号设计与地图整饰效果处理,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打破区界,客观系统的反映宁夏暨毗邻省(区)9个市(盟)的呼和浩特、包头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白银市、平凉市、庆阳市“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自然地理特征、经济条件、经济要素的分布及规模,可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了解区情、指导工作的重点参考资料,是国内外各界了解、走进宁夏的地图名片,也是外来客商投资建设的参考信息平台。

2 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想

本图集围绕宁夏暨毗邻省(区)9个市(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记录其“十一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展示“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势态,用丰富、直观的地图形式和地图语言,通过大量的地图组合、统一的图幅配置规格和图例符号系统、灵活运用地图表示方法,在符号设计、色彩运用、表现手法均有所突破,文字表述要言简意赅,图表图片选用要恰当,版面构图要活泼,形式要新颖美观,成为专业信息数字化成果的一部分,其内涵和外延、功能和形式有新的拓展与突破。

图集采用最新的现势性资料,充分利用幅面,尽可能反映较多的信息量。表示方法以地图为主,附以图表、照片、文字说明等,提高图集的实用性和可观性。

图集采用统一的思想结构和地理基础,运用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文字、数字、卫星影像及航测遥感资料。

2.2 设计内容与结构

本图集主要由序图图组、自然资源图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各市、县(区)普通地图、重点工业园区图组、毗邻省(区)市图组、“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七个图组共涉及编绘图件260余图幅组成,运用形象直观的地图语言、地理信息成果、图片、文字说明的表示方法,系统的展现宁夏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人文景观。

序图图组重点反映宁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历史沿革,包括宁夏区位图、行政区划图、历朝历代的古地图以及反映从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变迁政区图、城区图等9幅地图。

自然资源图组起着导言的作用,重点反映宁夏的自然资源、地质灾害等基本面貌,包括卫星影像图、地质、地貌、地势、矿产、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土壤植被、草场、森林、土地荒漠化、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区、震情等专题地图,共21幅地图。

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反映宁夏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人口、经贸、农业、工业、农垦、水利、建筑、旅游、交通信息、商务、金融、保险、人才及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专题地图,共95幅地图。

各市、县(区)普通地图组反映宁夏各市、县(区)的行政区划的最新面貌,主要包括

宁夏各市、县(区)的行政区划图、城区现状图、经济社会发展要情图、五大地市卫星影像图等地图,共76幅地图。

宁夏重点工业园区图组是反映宁夏“十二五”规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重点工业区的基本信息,包括在“十二五”规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特色旅游等方面的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总体规划图、宁东化工产业园区布局图、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图、银川(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金凤园区,以及永宁、贺兰、灵武、石嘴山、平罗、太阳山、固原、中卫工业园区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图,共20幅地图。

毗邻省(区)市图组填补了宁夏以往图集的空缺。包括呼和浩特、包头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白银市、平凉市、庆阳市9个市(盟)的地形图、城区图、经济社会发展要情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图,共28幅地图。其中经济要情图记录了包括三个产业在内、涉及几十个行业部门的大量数据,通过地图的直观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构成这部图集的一大亮点。

“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反映各行业远期的发展方向。包括区内毗邻省(区)市35项“十二五”规划内容,涉及资源、环保、旅游、水利、林业、农牧业、节能、工业和信息化、循环经济、科教文卫、交通运输、生态移民及区内五个市、毗邻省(区)9个市(盟)的经济社会发展,共11幅地图。

图集内容除地图外,还适当补充图表、照片和文字说明,编排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2.3 比例尺选取

图集比例尺的选择以确保地图信息负载量和制图区域完整。序图图组中除宁夏在中国的位置图选为1:1200万和宁夏政区图选为1:120万外,其他历朝历代的古地图以及反映宁夏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变迁政区图均采用1:250万,自然资源图组的图幅比例尺采用1:120万、1:180万、1:250万、1:390万四种,具体视图幅面情况而定。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比例尺采用1:180万、1:120万两种,各市、县(区)普通地图组视市县及幅面大小采用1:11万―1:72万比例尺,毗邻省(区)市图组视图辖区面积采用1:10万―1:81.5万,重点工业园区图组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视辖区面积按成品版面进行所编

2.4 版式设计与配置

(1)图集采用A4开本,成品尺寸为210×297mm,展开页尺寸为297×420mm。

(2)图集版式根据不同比例尺按210×297mm作业。

(3)版式上已规定有效面积范围线,除1:180万底图上、下破图廓外,其它要素应距上下左右距离要基本一致。单幅1:120万底图、双幅1:180万底图或其它主图配置相同的图幅版式一致。

(4)专题地图部分采用以地理底图为主,配以统计图表、相关图片和文字,以使地图与图表、文字、照片优势互补,既增强表现力又使图面活跃、内容丰富。

(5)同比例尺、图面配置相同的图幅应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中。均统一在标准图框下,便于图幅之间公共要素的使用。

(6)出版形式:图集采用进口四色印刷机,选用黄、品、青、黑四色油墨一次性印刷;印刷油墨采用进口亮光油墨;选用亚光铜版纸,封面采用3mm厚绝缘纸板包PVC材料,索线胶装;

3 图集编制技术方法

3.1 编制过程

本图集根据任务结构从资料数据的收集、总体设计、地图编绘、印刷出版四个环节,资料收集到数据的加工整合、地图符号化编辑、检查审稿、印刷出版等整个过程紧密衔接。资料数据的收集是编制工作的基础,对资料收集和分析后,进入图集总体设计。总体设计包括总体方案的制定、样图试验、详细设计文件撰写,它是地图编制工作的依据,直接影响图集的图幅与图组编排次序、各类地图的比重、地图内容的取舍、制图综合要求等。为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对设计内容、参数选择、图面配置、图例及符号设计、表示方法、资料分配与取舍,直至制印工艺流程,做实验与比较,根据实验成果进行具体编辑。总体设计确定下来之后,进行地图组底图编绘、专题地图编绘,编绘成图后对其进行成果评审、印刷出版。

3.2 编制方法及工艺

本图集编绘全部采用数字化制图技术和工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桌面出版技术,将地图编辑、清绘和印前贮备融为一体。其主要过程如图。

2.

4 小结

①编制一部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严谨的逻辑顺序、有机联系的内部结构和严密的技术规格的图集,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应作为图集设计的指导思想,统一和协调贯穿于编制工作的始终。

②图集内容要统一协调,在图组之间与图幅之间应按照统一的目的、要求和设计思想进行组织,不同图组中表示要素侧重点可以不同,但同一图组图幅在内容选取、比例尺跨度和符号系统上都应统一协调。

③图集表现手法要趋于灵活,设计的效果要合理,视觉效果要明显。同时图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前后相互关联,在地图各图组的内容表示上也要有机关联和相互补充。

④确保图集质量,要组织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认真学习《设计书》,进行业务培训和质量教育,技术负责人对某些薄弱环节重点辅导,统一技术要求,严格按作业规程生产,采用工程审核制度,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资料使用、作业方法、成果质量进行审核。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项目从准备、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运行流畅、效率高、避免反复改动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梁建国,徐占华,颜宇.重庆市地图集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2008(02):77-80.

[2]边志华,史俊明,卢清国.《河南省领导工作用图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J]. 科技信息,2011(14) :35-35.

[3]冯桂林.浅谈《金华市地图集》的设计与实现[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4) :271-271.

第6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校;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布局和特点,进一步明确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这是高校力求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综合,是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

地方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二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三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表现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刺激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剂,而且还表现为大学生是一个消费相对较高而且需求稳定的消费群体。四是优化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优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道德环境、法治环境等,而且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

二、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互动机制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发展所需脱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高等教育结构关系到培养人才的专业、规格、规模等是否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如果人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就会造成人才的结构性浪费。另一方面,人才的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层次结构决定着地方对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状况。

(二)缺乏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与机制

高校缺乏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没有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凝练方向,高校资源的分散提高了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运行成本。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需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资金、人才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使用效益不佳等问题。

(三)缺乏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互动共赢机制

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过度集中在GDP增长上,同时,政府对自身在促进学校与区域互动中所应扮演的角色还没有明确的定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与高校合作以达到技术创新,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高校、政府、企业要建立互动模式,构建“三位一体”互动的快速响应机制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三、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通过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四方主体共同合作,协调配合,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政策平台与制度引导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主体的实践程度以及社会的反馈与哺育。

(一)发挥政府的中介服务功能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位于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中介地位,政府要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搭好高校和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平台。

(二)发挥高校的主体创造功能

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对自身的要求与相应的政策,为区域经济主体企业提供人才、科学研究成果和直接经济服务,为区域政府提供人才,承担政府的科研项目,为政府提供咨询、决策等服务,以发挥高校的主体创造功能。

(三)发挥企业的实践载体作用

企业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政府搭建的舞台上,加上高校输入的“优秀演员”,就可以尽情地“表演”――创造经济财富。企业是科技的主要输入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现者,它为高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吸收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在市场信息的引导下,利用自身技术、设备等,生产出物质性产品。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高校只有把找准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确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同时带动高校自身的发展壮大。区域政府只有在人、财、物方面为高校提供良好的支持,政府才可以购买到区域高校的各类优良服务,才能使高等院校成为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才能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双赢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关键词】应试教育倾向 原因分析 思考对策

近年以来,家乡县城奉节发生不少变化,但令我感触最大的还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升学广告――XX升入XX大学,XX学校高考升学率达到……,由此引起我的深思,学生感兴趣的是分数,老百姓关注的是分数,社会看重的更是分数。看到这些,我不得不感叹:贫困山区的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

带着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定层面的调查分析。

一、贫困山区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奉节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是重庆东大门,县城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幅员面积大。全县幅员面积4099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二是移民量大。淹没涉及1座县城,20个乡镇,全县受淹没面积44.28平方公里,工矿企业114家,淹没房屋209.36万平方米,移民20.1万人,是重庆市移民迁建任务最重的县。奉节人民为三峡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三是生态条件恶劣。我县地处大巴山脉和巫山山脉交汇处,境内山大坡陡,沟壑纵横,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840.2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69.49%,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四是贫困群众量大面广,贫困度深。全县共有特困村185个,贫困人口28.3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34万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178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国家水平的58.4%,是国家级贫困县。基于上述原因,摆脱贫困是当地的一种社会心理。那么。摆脱的出路在那里呢?我们只能选择读书。因此,大家盲目简单追求分数,造成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

(二)社会原因

奉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夔州,汉代以来曾经是封建州、府、郡、路治所,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留下大量名篇佳作,享有“诗城”的美誉。长期以来人们有爱学习、爱读书的习惯,这本是好事,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读书有往往走入另一个弊端――读死书,死读书。追求高分数成为读书人的价值标准,所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三)教育原因

全县现有学校641所,共有教职工7242人,在校学生18.8万人。在“建立湘鄂渝陕边区教育中心”的总目标下,全县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升学人数明显提升,整体效应充分显现。然而在山区,“高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公平竞争”的逻辑深入人心,学校间、老师间、学生间围绕分数残酷竞争,整个教育大环境都是呈现片面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的趋势。而作为相对闭塞的山区教师,对外交流信息机会较少,他们并不能使教育创新得以解放,在“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的推波助澜下,在分数成为衡量他们成功与否的标尺之下,题海战术似乎成为了老师获取成功的秘诀,学生升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相应地,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当地并不能被充分认可。学生的成功与否仍然是看分数,学而优则优的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应试教育的倾向愈演愈烈。

(四)区域原因

奉节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处中国西部山区,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周围都是老、少、边、穷地区,呈现出封闭的地理特点,先进的思想文化传播慢,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知之甚少,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可望而不可及,人才出去的多,回来的少,当地人与发达地区比较,价值观念明显单一,思想水平相对落后,工作方法与手段趋于原始,谋生能力相对底下,因此,盼望走出大山,冲出夔门是全社会人民的共同理想。然而,实现这一理想的最便捷的途径是考上一个好大学,读上一个好专业,谋上一份好职业,这样,应试教育的路愈走愈精彩,倾向越演越烈。

二、克服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倾向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西部开发力度,加强科技扶贫与教育扶贫

奉节县有富饶的资源,尤其煤炭最为丰富。盛产柑桔、烟草、茶叶等名特产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夔门、白帝城享誉中外,天坑地缝堪称旷世奇观,库区蓄水后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已展现于世。当地应该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农业科技方面,因地制宜搞好脐橙新品种选育,围绕全县果业、蔬菜、畜牧、林业等实用科技产业化工程,搞好基地示范建设及科技服务。在旅游方面,精心打造三国文化、诗城文化、竹枝文化、土家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移民文化、天坑地缝景区文化,以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同时积极开展教育卫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社会事业科技整体水平,改变贫困山区的价值观、人才观,使人民充分认识到升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关于课程结构的改革,现在的课程强调综合性,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注重学科的逻辑,还设置了实践活动,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学校师生的价值观、教学观,从而丢掉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回归到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克服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倾向。

第8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稳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

各位领导及同行:

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参加市房地产工作大会,与各位领导和同行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感到非常高兴。下面,我就几年来,**矿区内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回报。

我们房地产管理处成立于19**年11月,现有在册职工***人,主要职能是负责职工住房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九年来,我们在局党委、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政府各职能部门支持和帮助下,以服务油田改革和发展为己任,以推进**房地产事业发展为目标,每年平均以***套的建设速度实施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到2004年底,共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栋,*****套,建筑面积******平方米,完成建设工程量近*亿元。新建了一批如广南、广北、科苑、向阳、世纪苑等规模在****户以上的住宅小区,实现了全局职工住房的规模化开发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服务,并有一批小区获得了国家级示范小区荣誉称号,较好的改善了**矿区面貌,受到国家建设部的肯定和表彰。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和建设,推进了**矿区房地产业的发展,基本解决了我局职工住房问题,维护了矿区的稳定,促进了矿区的繁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局职工住房困难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局职工住房水平低下,沉积了大量的无房户和住房不达标户,加上每年新增无房户,住房缺口长期居高不下。我局通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规模化开发建设,*年来,共解决了近1.3万户无房户和住房不达标户的住房问题。

二是改善了油田职工的住房条件和环境质量。我局启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以来,持续提升住宅功能,着力优化、美化住宅环境,从最初建设安居、解困房,到今天建设小康、舒适房,我局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矿区职工人均拥有标准居住面积由****年的5.3平方米,上升到了10平方米以上。

三是促进了市区域经济及油田多种经营经济的发展。由于房地产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带动性,九年多来,**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直接给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建筑工作量近*个亿,其中市和油田建筑企业就占**从事住房建设施工企业的45%以上,建筑工作量在3.5个亿以上;同时,也给市及**建筑材料生产及经营企业,提供砖、瓦、沙石、钢材等主要建筑用材工作量约*个亿;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也增加了市的地方税收和其他各项规费收入。

四是推进了市区镇城市化进程。**矿区属市西城区,九年多来,我处通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现**矿区五层及以上的多层住宅鳞次栉比、型色各异,相对集中的住宅小区星罗棋布、遍及**,城市广场点缀在五七大道和广华大道两旁,装点了矿区,美化了市区镇市容,**矿区逐渐向城市化迈进,成为市政府对外宣传的形象窗口。

回顾几年来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和建设走过的路程,我们有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是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开发综合效益的先决条件。大家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单位布局分散、战线较长,哪里有**哪里就有住房的格局;又由于各二级单位既管生产又管生活,逐步形成了一个单位职工住一栋楼,一个单位围一个院的传统居住观念,总体上处于分散建设、各自为阵的状态;再加上受“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影响,各二级单位一切从生产考虑,大都把住房建在采油站、车间或办公楼附近,然后再在其中投资建设商店、学校等配套设施,造成**矿区城市功能区划不清,住宅建设零星分散,配套设施重复建设和投资的局面。

****年,我处成立以后,**职工住房实施了统一建设和管理,结束了**矿区以各二级单位为主,各自为阵、分散建设职工住宅的历史。我处按照“一个原则,两个统一,三个同时”的建设方针,开始了职工住房的规模化建设,也正式启动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全局住房统筹规划、重点建设、综合配套的开发原则。“两个统一”就是将全局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由我处统一实施规划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三个同时”就是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与综合配套同时考虑,做到同时规划设计、同时建设实施和同时投入使用。几年来,我们按照既定的建设方针,充分考虑现有的商店、学校、托幼所及广场等配套资源的利用,着力强化矿区功能分区,不断优化小区选点布局,科学合理的定规模、定地点,定套型比例、定建设标准、定工期目标,实施经济适用住房的规模化开发,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广华、向阳、五七三大片区为中心,以五七大道和广华大道为连线向南北和东西辐射的68个居民住宅小区。新建小区住房建设与系统配套同步进行,达到了房型多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雅。经济适用住房的质量与品质也在逐年提高——住房功能更加完善,通讯、闭路终端进入每个房间,宽带安装入户,部分住宅采用楼宇对讲,逐步向住房智能化过渡;适用性更加优良,房顶统一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室内外采用优质名牌双防盗门和节能环保的中空塑钢窗,外墙上统一增设了空调板,带储藏室车库的住房比例逐步增加;配套更加全面,车道选用了多孔跑地砖,不仅美观而且增加了绿化面积,主干道旁另外还增设彩砖人行道,排污明沟改为暗沟并使用了环保化粪池;视觉更加美观,房型外观设计更具人性化特色,部分房型采用“双卫”,外墙主体色彩醒目,搭配协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处在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上正逐步向“舒适、美观、实用”的方向迈进。

二、实施专业化管理是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主要强化“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全面落实工程监理制,让取得全国监理资格证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项目总监,严格按监理大纲的要求实施管理,明确责任,坚持监理旁站到位,跟踪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控制非质量行为和工程施工不安全因素的产生。二是坚持主要材料由业主供应的合同方式,工程从制定招投标书开始,就对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结构安全和使用效果的重要材料进行约定,如钢材、水泥、电器、门窗、太阳能热水器等由甲方组织供应,确保选用的材料符合国标和优质工程的标准,避免施工单位采购材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减少甲方现场管理难度。三是坚持样板先行的施工程序,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最后一道工序,规定采用样板程序,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个工序和环节的质量。四是坚持项目经理例会制度,每周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召开项目会,通报项目实施情况,加强信息沟通,协调有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坚持严把材料检验关,采取进场检验、定点抽查和派专人巡视监督的检查方式,确保选用材料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杜绝假冒伪劣材料进入工地,消除工程质量隐患。九年来,在市建设局和管理局组织的建设工程质量大检查中,我处实施的项目多次受到好评,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三、细化深化工程招投标是降低经济适用住房工程成本的关键措施。经济适用住房房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成本高低是购房职工关心的“热点”,也是我处不懈努力的工作重点。因此,我处从一开始就把实施经济适用住房低成本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把招投标作为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并从“一个重视,两个强化”着手,建立规范的招投标管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细化和深化。

“一个重视”即重视招投标制度建设。我们着力抓了五个方面:第一依据建设部和管理局的有关规定,认真制定招投标工作细则,做到有规可行;第二加强招标领导,成立由专家参加的招标领导小组,并下设工程及材料两个专业组,做到指挥到位;第三认真组织市场调研,把握建筑市场行情,合理确定预控浮动价位;第四精心编制标书,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向投标者提供详实的经济技术资料,力求让投标者吃透精神;第五认真做好邀请招标队伍的准入、社会信誉、财务能力及业绩等的预审。“两个强化”即强化规范运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做到程序规范化,严格执行制度不精简步骤;其次招投标文件制定规范化,严格执行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不搞变通行为;再是评分标准力求科学规范,做到软硬指标比例恰当,从而减少了高价围标和低价抢标行为。二是强化措施严密。主要采取三条:首先是“三堂”会审标底,规定在所有投标单位标涵全部送达并封存后,再由概预算中心、审计处、房产处三家共同审定招标标底,从而杜绝了泄标;其次是采取评委库方案突出评委成员的“三性”,即多元性、专业性和随机性,评委库成员由多家单位的专家组成,正式评委在开标前随机抽取产生,从而有效避免“内部定标”和“买通评委”的行为;再是增强透明度,强化监督机制,每次招投标会,规定必须邀请纪检监察和法律事务处进行现场见证。这些措施,使得我们从一开始,就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真正发挥降低工程成本的作用。版权所有

降低经济适用住房房价以及细化、深化招投标是我们一项长期努力的工作。九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持续改进,使招投标工作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全方位展开。横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规划设计、地质勘探和主体施工。我们由最初的主体施工招标,到2002年开始在规划设计实施招标,2003又开始在地质勘探桩基工程实施招标。纵向,由主体施工、主要材料、零星材料聚零为整实施招标,发展到水电、道路、水沟和绿化等系统配套也实施招标。招标方法,也由普通招标,发展到“清单报价”、桩基设计与施工“捆绑式”招标等多种形式。我们通过实施招投标,房价得到了有效控制。1997-1998年我局经济适用住房均价为565元/平方米;1999-2000年,均价为587元/平方米;2001-2002年,均价为605元/平方米;2003年预售房款为740元/平方米,初步结算标准价637元/平方米。

第9篇: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关键词:人口发展;预测;可持续发展;武威市凉州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52-03

一、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现状

1.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速趋稳

凉州区现有常住人口102.3万,人口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呈逐渐减缓平稳态势,年增人口不超过1万,人口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妇女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儿童抚养费的增加,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口增长目前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增长的生育水平。但由于全区人口基数大,是甘肃人口最多的县区之一,因此整体来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2.人口流动数量大,以临时性流动为主

从人口流动性上看,凉州区临时性流动人口数量大,而长期流动人口数量并不多。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出人口以劳务输出为主,2006年凉州区农村向外输转劳动力21.52万人,创收7.36亿元,成了农村家庭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为了提高流出人员的素质,全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45 516人。

3.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凉州区人口素质从1990―2005年有所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3%增长到7.12%;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9.17%增长到15.71%;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9.58%增长到38.35%。尽管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较底,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二、凉州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

1.凉州区人均经济容量变化

从2000―2005年,凉州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27 607万元增加到952 0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7.5%,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 310.12元增加到9 629.78元,年增长率17.6%。

2.凉州区人均财政收支

2000―2005年凉州区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7 236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20 086万元,随后四年间一直下降,下降到2005年的9 106万元,出现负增长。2000―2005年财政支出基本稳定增长。人均财政收入逐渐下降,由173.73元下降到89.80元。人均财政支出稳步上升由295.62元上升到51 1.50元。

3.凉州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2000―2005年凉州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4 619万元增长到337 218万元,年增长率39.86%。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651.34元增长到3 325.62元,年增长率46.06%。

三、凉州区2006―2050年人口预测及发展趋势

(一)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凉州区的人口预测基础数据,借助CPPS软件的支持,以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性别比为控制变量,对凉州区2001―2050年的人口发展分别进行高、中、低三种方案的预测。将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中方案(TFR=1.64)最符合凉州区的实际情况。在TFR=1.64的情况下,2001―2006年预测人口与实际人口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1%、0.10%、0.05%、0.5%、0.45%、0.34%,预测误差较小。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图1TFR=1.64总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由上页图1可知,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有两次小幅波动。第一次小幅上扬在2005―2012年,在2012年达到峰值,此后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到2030年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会出现第二个小幅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很小,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基本为水平状,并且中间伴有个别年份的下降,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38年左右,此后凉州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大幅下降。

2.总人口数

由上页图1可知,凉州区总人口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照中方案的预测(TFR=1.64),人口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111.71万,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2010年人口105.32万;2015年109.28万;2020年人口111.59万。

(二)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的年龄结构

1. 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TFR=1.64 0~1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和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呈现出先下降然后小幅回升,然后再下降的波浪形变化趋势。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将在2011年达到一个低值17.53万,然后回升。在2019年达到一个峰值20.03万人后再次回落,到2034年达到一个低值11.96万人,然后再次回升。在2045年达到一个峰值13.56万人,然后再次呈现出下降趋势。

2. 2006―2050年凉州区15~6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TFR=1.64 15~6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和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在2006―2012年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年后一直到2028年除个别年份小幅下降之外,基本保持不变,2028年之后呈下降趋势。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测期内凉州区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会保持60%以上,这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是较为丰富的,2028年之前劳动适龄人口系数一直都保持在70%以上,数量在80万左右。

3. 2006―2050年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TFR=1.64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预测期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在初期变化速度较为缓慢,2006―2026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14%;而2027―2039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则会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增大;2039年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系数均达到峰值,分别为26.55万人和24.76%;2040年以后基本稳定,2040―2050年的年均增速为0.25%。

(三)2006―2050年内凉州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1.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结构类型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根据人口老龄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人口类型。年轻型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低于4%的比例,成年型指这一比例在4%~7%之间,老年型指这一比例超过7%。

按照中方案(TFR=1.64)预测的凉州区未来主要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凉州区的人口结构在预测期内将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这一转变过程将于2010年前实现,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的程度将持续深入。

2.预测期内19~64岁劳动人口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变化趋势

图5TFR=1.6419~64岁和25~44岁劳动人口变化趋势

图5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9~64岁劳动人口数量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预测期内19~64岁人口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保持稳定,然后下降的趋势。2006―2016年缓慢增加,2016―2026基本保持稳定,2026年以后逐年下降。25~44岁青壮年人口,从2006―2026年基本保持稳定,2027年以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到2040年左右,下降到一个低水平后再次保持稳定。

四、凉州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使发展缺乏后劲

2005年,凉州区的文盲率为8.68%,将近88 000多人,提高劳动人口素质,特别是特殊区域的劳动人口素质,是人口发展的难题,也是各个层次、各种方式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出现的教育素质逆淘汰现象也不容忽视,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由于人口素质低造成凉州区人力资本短缺,社会不稳定性增加,经济发展将会缺乏潜力和后劲。

2.人口流动性弱,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数量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入人口中从省内流入和从省外流入的人口各占一半,说明凉州区人口的流动性较弱,吸引外来人力资本的可能性较小,人力资源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实践证明,越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就越高。流动人口是活跃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流动人口不仅能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机制,还能有效拉动本地区的消费需求。

3.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27―2039年老年人口系数将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提高,到2039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6.55万,老年人口系数将高达24.76%,总人口负担系数高达57.1%。如此多的老年人口将为社会带来沉重的扶养负担。

(二)解决的思路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智力开发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要根据实际,重点培养适合凉州区的开发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普遍提高本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培养和扶持,注意发掘当地掌握独特技术技能的人才,积极向国家争取吸引人才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关怀爱护来本地工作的外地科技人才。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社会福利救济制度,难以消除农村人口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村人口控制工作难度加大。

农村人口控制工作的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现有的家庭养老而非社会养老模式决定了农村人口的老有所养、生老病死问题主要靠其子女而非社会来承担。凉州区家庭养老模式占据主流,“养儿防老”在农村不单单是一种传统观念,而是一种现实需要。任何人都会考虑失去劳动能力后怎样生存的问题,城市居民由于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经济上基本不成问题,而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只能是尽量多生孩子,增强未来生活的保障程度。

3.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规范的运行轨道

2006―2010年为第一阶段。实现低生育率;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立完整的城乡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防止人口出生率的反弹,重点控制流动人口的生育秩序;建立人口与经济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011―2015年为第二阶段。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并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程序,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机制趋于成熟;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的新体系基本建成;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研究、规划和实证分析要上水平、上层次,扩大在市内省内国内的影响。

2016―2020年为第三阶段。把人口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全面提高人口出生、培养、就业、流动的水平。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作为重点;延长人均受教育时间;人力资源高效利用;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建立起来;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梁冬,李卢霞,等.理出同源必有因――浅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其经济学理论之间的逻辑一致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5,(4):26-29.

[2]董栓成.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5):23-32.

[3]田雪原.发展观的转变――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