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第1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1.知识结构

(l)层次性:知识结构的基本层次是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层次的关系是博且专,博专相渗,在博的基础上求专,在专的基础上求博,博而不滥,专而不死,相互依存,层次分明,渐进发展

(2)核心性:金字塔知识结构的核心知识就是大学生所选择的主导学科,具体指某一学科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其基础知识就是综合知识课中的自然与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就是与管理类专业有关的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类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专业性核心课程,即本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好比“根据地”学好核心知识,才能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好工作实际中的问题。核心知识以外的知识,如相关学科知识、政策法规知识等。知识好比“游击区”,围绕核心知识有方向、有层次、有序列地向外扩展,扩大知识面。

(3)综合性:金字塔型知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使各门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成为复杂的知识综合体。纵向知识是科学技术深人发展的表现,反映知识的连续性横向知识反映各类知识的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关系。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的综合网络。

(4)动态性: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旧的知识不断的老化,新的知识不断产生。适应这种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固定不便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定向调整。知识结构的动态调整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知识结构中各类知识的动态调整。大学生应当掌握各类知识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及时将其补充到自己的知识领域中。只有自己掌握最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才能站在科学技术前沿,进行新的发明创造。二是知识结构整体的动态调整,大学生应当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选择相关知识为我所用,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能力与素质

(l)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几种组成因素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本论文由,是处于第一位的。①要具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②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要求也就越高(,21世纪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国际意识(包括国际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发展意识、国际竞争意识)”,培养国际态度(关心地球、关心人类;适应变化、创造未来;公平竞争、互爱合作;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③商业道德,是商业领域中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这不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关系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将要步入商业领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

(2)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特殊本领。工商管理类人才的业务素质,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适应终身教育要求,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持续一生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②具有信息能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马俱乐部成员E.拉兹洛在《决定命运的选择》中指出“必须提高社会有机体对其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信息观念,具有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道德,从而使信息发挥出最大的优势。③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Dnlck-er)说“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着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在当今市场急剧变化下,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成为企业领导者的重要职能。中国企业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管理类人才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经营企业,经验欠缺。尽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各国的国情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创新尤为重要。一方面对根源于我国自身的管理经验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对引进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本土化”,使之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于是,这也就需要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④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的活动领域、交往范围、生存空间日益增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普遍。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中指出“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书面或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外语技巧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具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合作的能力。从而能在经营管理和社会活动中有效地展开工作。⑤经营管理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有效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能力,决策应变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市场机会的能力,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的能力,进行经济核算的能力。⑥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未来世界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都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管理者只有持肯定变化的态度,具有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预测的能力,才能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列,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基础。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进步和财富的高速增长,科学教育倍受青睐,人文教育则受到了冷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由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工商管理类人才首先要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其次要学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导向。只有具备了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才能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才能够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4)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一系列稳定的心

理要素的结合。心理素质可以分为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其中智力素质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构成。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中的心理素质则侧重于非智力素质。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它具有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高压力的特点。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明显、感情强烈、情感不稳定的特征。这就使得工商管理类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①较高的情商情商,即情绪智力(emotio闹int幽ge,)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伊尔提出,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S习ovey&Mayer,l卿)“情商”是相对智商而言的。情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或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时候,都要面临挫折和失败。焦虑、优郁情绪的夏延、挫折感的产生,会影响一个人的日早生估、上件。严里时会使人心理失衡。现代人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兴趣、更坚韧的意志、更乐观的人生态度,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力、调控力。从理智上正确对待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扰和挫折,加强自我调节,培养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积极、勇敢地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本论文由③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人格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气质和认知风格并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它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自我调控系统则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白我控制三个子系统组成。”保证人格的完整和综合,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正确认识自己,调节自己,产生正确的对待挫折的态度,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④增强国际竞争意识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规模的日益扩大,世界经济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国际化、集团化,使得各专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培养既懂得企业管理又有全球意识,懂得国际管理人才已是世界一大趋势。⑤具有国际环境意识“全球问题,是指人炸、粮食短缺、战争、自然资源与能源缺乏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恶化,不仅严重破坏当代人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可能对未来人类的生存产生极大威胁。”面对全球问题的严重化,全球教育被提出。人们应该跳出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要关心全球命运、关心地球上的生存条件,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具有全球合作精神,共同携手为解决全球问题而努力。超级秘书网

(5)身体素质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充分显露跨世纪人才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有人说:从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至今管理的科学性所创造的价值甚至超过弟二次上业单命坷入尖俐贝献。工商管理类人才正是这些成就的中坚力量,只有真正具备上述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索厦田人万万能仕兑争激烈的21世纪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参考文献

1.王志学,张健.管理学学士应具有的素质探讨,

2.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企业营销理念的重整.生产力研究

第2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1.1 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是时展的需求

21世纪的护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它集生物科学、心理和社会科学于一体并且最终为人民服务,与人类的健康、社会的进步等等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的护理理念越来越以人为本,对护理人员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今的护理教育对护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职业道德高尚、高度负责和人文素养较高,这样在即将从事的护理工作中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关心帮助病人,安慰病人,为患者减轻痛苦,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加快身体恢复健康的速度。

1.2 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素养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生专业由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为集生物、心理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病人和疾病症状,甚至医学的概念也需要重新审视和看待。20世纪末至今,世界医学的革新推动了护理学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我国的医学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护理教育的发展一度徘徊不前,至今任然处于起步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专业理念的转变,加强专科护生的人文教育至关重要,这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急切需求。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两者的发展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而现代护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进步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因此,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素养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动力。

1.3 提高专科护生的人文素养是护生成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人文素养是专科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不仅包括人文知识还包括人文精神。良好的人文素质是高尚的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护理学界的楷模南丁格尔就是一个最好的典型例子,她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扎实的护理知识,都是后来能够闻名世界的基础。再看看现代护理学界的拔尖人物,也无一不是德才兼备,既具有良好的医德,同时护理知识扎实、护理技术精湛。作为护理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专科护生肩上被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越来越重。21世纪的专科护生应具有扎实的护理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更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成为护理业的人才而非档次很高的护理器材。

2 护理实践教学中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现状

现代护理专业不仅需要技术,而且综合了新时代的护理理念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整体性,本文就护理实践教学中专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现状做了相关研究并加以阐述。

2.1 专科护生本身的人文素质不高

考虑到我国专科护生的主要来源是高中毕业的理科学生,几乎没有社会经验,缺乏社会生活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加上大多数的专科护生年龄较小、而且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皇帝或者公主,从小养成的性格往往就是比较自我、任性,在人际交往、理解和尊重他们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受现代经济社会的影响,专科护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多多少少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金钱意识较重。

2.2 高校和不够重视专科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侧重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输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人文关怀教育在实践和时间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研究发现,高校护理学专业人文课的课时还不到总课时的5%,而欧洲发达国家人文课的课时占到总课时的将近30%,高校医学院在人文教材、教学评价系统、人文素质建设方面有待提高。

2.3 专科护生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够

护理专业的教育包括护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两个方面,要求护理课程的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了解病人和患者的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学素养,做到既懂医学又懂护理还懂患者的心理。专科护生的护理人文课程教师大多数是人文科学的教师或者是护理专业的老师兼任,他们或者缺乏医学和护理临床专业经验,或者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底蕴,专科护生的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

2.4 专科护生的教育和实际的临床实践之间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医院病人多,医生和护士比较少,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超荷。每一个护士都有家庭,在社会中生存,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家庭负担。综合工作负担和家庭负担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护生与病人之间的心理沟通不够,缺乏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部分医院虽然大力倡导人文关怀,但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专科护生的教育和实际的临床实践之间存在差距,护生的心里多多少少会存在困惑和迷茫。

3 护理实践教学中加强专科护生人文关怀教育的对策

3.1 提高专科护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专科护生人文素质的基础和导向,对专科护生的教育应着重贯穿社会主义文化、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素质,帮助专科护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摒弃公主病和皇帝病,学会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精湛的护理专业技能、温暖的心理安慰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使身体尽快恢复健康正常。

3.2 完善专科护理专业教学体系,增强师资力量,营造校园气氛

21世纪的护理专业已由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为集生物、心理、社会三者于一体的模式,注重从不同的角度比如病症、心理、社会等不同方面看待病人和病人的病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人是护理的对象和核心。但是目前我国护理专业的人文课程只占护生总课程的不到5%,基于这一现状,我国的医学院校需要完善护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专科护生的护理人文课程教师大多数是人文科学的教师或者是护理专业的老师兼任,他们或者缺乏医学和护理临床专业经验,或者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底蕴,因此需要增强专科护生的师资力量。纵观培养出优秀护生人才的院校,无一不具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对于专科护生来说,大学是培养专科护生从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社会的场所,校园文化对护生思想和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影响非常大,对专科护生的教育应该有效利用好校园文化对专科护生的影响与塑造,医学护理专业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适当的活动,以丰富护生的生活和精神,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第3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公共选修 课程 体系

一、构建合理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学科不断地出现了,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同时也互相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相融合,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结果是高素质人才。

公共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能够重点地了解到很多生活的知识。要想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的理想、社会道德等等,通过设置丰富的公共选修课,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以及把握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是学校设置共选修课的目的。

二、人文教育以及科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

教育发展有很大趋势,那就是人文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相互结合。综合性人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这就说明了文科学生就必须要有自然科学知识,理科学就必须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像哲学、艺术、历史等等,这些都是每一个学生应该掌握的。

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只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学习当今新的知识点,像新能源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倡低碳生活,发扬以及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人文教育是注重培养人的个人形象思维,科学教育是注重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办事、怎样做人。学校建立规范的课程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做好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工作,这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制定公共选修课制度,确保教学质量

(一)规范公共选修课的开课原则

为了提高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学校应该高度的重视,要严格把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的审批手续。

(二)课程实行调整以及淘汰制

整改那些落后的观点,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及不符合时展要求的课程,重新修改教学大纲。

(三)鼓励教师开好公共选修课

由于每学期有很多的同学要参加公共选修课的学习,为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课堂资源的选择,学校鼓励教师每学期新开公共选修课,以及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高度的重视,公共选修课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课程内容方面应该不间断的更新并且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四)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力度

老师上课应该严格地按照课程表进行,任课教师不得擅自窜课,公共选修课开课时将会有学校领导进行检查,并且不定期的进入课堂听老师的课。还有学校对所开的公共选修课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分析,第一时间与任课教师沟通,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以及手段是公共选修课改革的目的,因为选修课的学分不是很多,课程内容不是很广泛,这就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选修课比必修课的内容更有趣味性以及相对灵活性等等,教师在讲课时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像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学生点评以及教师总结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还可以组织辩论赛,开展演讲和朗诵等多种方式。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跃,以及根据学生兴趣,也可带领学生到室外观赏,如可以进行社会调查以及计算机机房实例演练,这样都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结语:

当前世界高等学校教育的趋势是把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同时我国大学要想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得把培养综合人才放在首位,要想把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科学化以及制度化还有规范化等,就得需要长时间的进行发展还有改革,这样才能使公共选修课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第4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戴宪滨(1964-),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辽宁沈阳11013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3-0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在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大量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两者之间正处于一个强烈的磨合期。因此,要求工程类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谈几点认识。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直接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培养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包括人才的层次和人才的规格定位两方面内容。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1]。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在我国,重点高校(985或211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一般本科院校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基本规格可以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来描述。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规格:在知识方面,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在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2]。

沈阳工程学院作为工程类一般本科院校,准确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环境,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师资状况、办学规模、历史传统等要素合理配置。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以电力行业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电气工程领域;明确服务于东北三省区域经济;以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二、把握应用型人才主要特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3]。应用型人才必须突出工程应用能力,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重组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以专业主要课程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注意课程衔接,加强课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状况,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中心地位[4]。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外语。通过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设置一批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专业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对课程门数重新整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面。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按照系统性、层次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多阶段、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设置22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学生在进入大三开始,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实验课、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会实践、懂设计、精操作、有系统概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现代电子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的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工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作为工程类本科院校应该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地探索适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构建具有较强行业适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迎接新时代对我国工程教育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7-9.

[2]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44-48.

第5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现状;对策

在全球化、网络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人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用好科技这把双刃剑,必须依靠人文精神的引导。教育部早在1998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自此,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国内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随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工科类高校人文课程的设置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工科类高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

1.思想政治课代替人文课程

目前,我国工科类高校开设的与人文有关的课程,基本上是如下几门: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等。其实,这些课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定位和作用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从正面途径,让大学生接受我国社会的主导性思想和价值观念。无可置疑,这些课程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但它们不能与人文素质课程简单的等同起来。而时至今日,不少工科类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课程。

2.已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呼吁加强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教育传统的影响,许多工科高校在课程体系上仍存在着重工轻文的倾向,科技类课程在数量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人文类课程只不过是点缀。目前,工科高校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为:一是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很多工科高校依据现有教师的状况开设人文课程,有这个学科或专业的教师,就开设这门课,没有教师的就不开,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二是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少。我国的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包括“两课”在内,大约只占到总学时数的10%,比例偏低;三是人文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所开课程没有站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只突出人文类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变成两张皮,无法真正融合。

3.缺乏教学资源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投入不可能立竿见影,工科高校往往更愿意把有限的经费用在专业建设上,而对人文教师队伍的配备、人文类学科的课程建设、教室多媒体平台和网络的设置、图书馆人文资料的购置、第二课堂的开展、各种文化体育馆的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短缺,这给人文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当前,工科高校从总体上来说,专业的人文教师仍大量缺乏,教学条件滞后,教学手段也相对简单。

4.人文课程定为选修课未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

大学校园里经常有这样的流行语“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从一句校园玩笑可以反映出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工科高校中恰恰都是以选修课的方式在开设,可想而知,大学生在上这一类课程时所拥有的热情和所付出的精力会大打折扣,使本来为数不多的人文教育课程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1.设置人文核心课程

工科类高校应该设置一批人文课程为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更加坚实地奠定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并对其他文化素质课程起到以纲带目的示范作用。如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西方哲学三门课程均可定为核心课程,因为这些课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扩大了知识面,而在设课范围上有一定的广度,覆盖了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等主要的人文学科领域,而不是局限于其中的某几个领域;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仅是介绍性的、事实性的,而是有理论有引导,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和文化分辨能力。人文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之后,学校应该将其准确定位,这些课程再不是普通的公共选修课,而是与工科专业的自然科学基础公共课程,比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等性质相同,是本科生入学后就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人文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全部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领衔开设。

2.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工科高校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否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笔者认为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程应至少包括六个板块:

(1)语言、文学类,以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如大学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语言学基础、口才与演讲等;

(2)历史、文化类,主要在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外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世界历史概览、人类文明简史等;

(3)审美、艺术类,以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观和审美素养为目的,如中外音乐欣赏、乐理基础知识,书法鉴赏、美术基础、影视欣赏等;

(4)心理、社会学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增强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如青年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

(5)哲学、政治类,主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政治学概论、国际时事等;

(6)经济、法律类,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经济学概论、经济管理基础、法律基础、市场经济与法律等。

3.建立学分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创校初期,就拟定了培养实用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列入必修课,规定总共要修满不少于8门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学分。其他世界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加州理工等,都规定理工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类课程,以提高人文素养。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推行学分制改革,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工科类高校为了使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将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进行设计和规定。如在学籍管理中明确规定工科专业学生在人文课程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使文化素质教育从制度上有一定的保证。同时,在选课范围和比例上应出台指导性政策,防止课程设置和学生选修上的随意性。

4.调整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教师只有教材、教案,外加一支粉笔,授课方法也是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其余时间是简单的提问,其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应该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程实施方式实现多样化。

5.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保证开出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的同时,工科类高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工科类高校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有意识地创造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如组织系列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报告会或专题讲座,开展音乐、书法与绘画等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图书馆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科学书籍的藏书等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举措。

6.积极地引进能够促进人文学科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开发人文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人文素质好的教师承担人文课程的教学。人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对人生和世界的理性认识知识,还要从情感精神上培养和熏陶学生,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情感、坚韧的毅力、充实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工科类高校应引进和培养一批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其生存、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工作、人际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学科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在人才引进上还要树立一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聘请其他院校、研究院的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这样既补充了师资,又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名家、大师,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另外,还应重视开发本校已有的人才资源,通过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来促进本校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或者鼓励现有文科专业教师进行再深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合理构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才能使工科类高校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融通,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的工科大学生,使他们成为拥有较强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应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

第6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综述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注重把基础医学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培训和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医学人才。

1 国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状况

许多国家医科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将医学专业、医学人文精神和文化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美国大多数医科院校把医学人文课程与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融合,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深度逐年加深,广度逐年拓展。英国高等医科院校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很高,实现医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自然科学相互包容渗透,交叉融合教育。法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一直贯穿于医学专业大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使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医学生在校的学习全过程,以坚定医学专业思想、提升医学人文素质。日本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明确规定,医学生在校期间医学人文素质必修课低于规定学分,就不予毕业。国外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同等对待,要求较为严格。

第7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校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融合

同志曾强调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对高校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科学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也就成为当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融合,是高等教育的必须选择,是未来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上,伴随着科学重要性的与日俱增及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中只限于寻求知识,割裂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互动,振荡了两者之间必要的张力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狭窄单一,分科过细,学科之间画地为牢,各自为阵,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失衡,缺乏驾驭多门学科的综合的知识能力,难以对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展开综合性、交叉性的大科学研究。

2.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脱节。部分公共必修课占据了较多的课时,有些专业课程内容陈旧,需要不断的更新内容或者调整课时数,但是在办学过程中,一些学校和院系往往不是根据社会需求来更新调整,而是根据现有师资力量或教师兴趣来改革,同时存在随意更改或设置课程的现象。专业内部课程之间缺乏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甚至相互脱节或相互冲突,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课程设置定位不当。综合性高校和专业性高校、名牌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教学型高校和研究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各有特色,但有些高校和院系往往采用照搬其他同类院校的方式,难以体现自己的特色。

3.文、理、工、经、管学科分家,使学文科的对现代科技知识知之不多,科学素养薄弱,很难跟上时展的脉膊,深切感受科学文化深层中那气势磅礴的震撼力量。而学理工科的对文、史、哲、经、管较少涉足,只注重理工科知识,不注意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吸取,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导致受教育者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思路闭锁,思维空间狭小,文化品位不高。正如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所说:“目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危险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这“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像苏步青、钱伟长一样文理兼容的大师”。

4.多数院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某一领域的专家,为社会即时服务,存在着“职业至上”的思想和“功利主义”倾向。在人才培养上主要立足于适应行业的需要、部门的需要,导致“急用先学”的功利主义,把人当作“工具”、“人力”来生产。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5.高校学生道德观念淡漠,个人本位凸显,重功利轻理想。高校学生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或违纪违法行为明显增多。有些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减退,甚至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他们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片面理解个性发展、自我奋斗,将个人与社会割裂开来,强调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出现了片面追求物质利益,“金钱至上”的现象,而理想追求则受到了冷落。这样的人才走向社会无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爱岗敬业的崇高社会责任感,没有发展的后劲。

6.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偏低。由于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习专业知识,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文、史、哲、法、艺等学科的知识较贫乏。在天津大学的一次人文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中,523份问卷中回答“通读过十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占总人数的5.7%。这表明当今像天津大学这样的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有94.3%的人没有系统地读过民族历史上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文化传统的优秀作品。

7.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往往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偏重于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忽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习惯于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等创造的源泉逐渐干涸,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而狭窄的专业教育,极易导致学生缺乏个性,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二、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我们教育发展史,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一直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的主要目标。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大学理念引进中国高等教育,并使之成为教育实践的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先生。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宣传并落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的理念。他说:“那时我们又有一个理想,认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根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终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原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类似这样关于文、理科交叉的论说,在蔡先生著作中可以找出许多。蔡先生不赞成教育上的绝对主义,也反对学术上的绝对主义,主张“兼容并包”。历史地看,的教育理念不但奠定了北京大学100多年来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而且完整地表达了我国教育家们的共识,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对今天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不少教育家们认为,中国大学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只是具有某种技术性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国情操、高尚人格,且具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育家梅贻琦曾有一句名言,即“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应有渊博的知识,且有汇通创新精神;大师不同于一般的专家。他特别指出,大学的工科教育在培养人才上,除去适当技术化外,应充分地人文化和社会化。科学家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时也有类似的思路。他强调,大学如果只是注重应用科学,而置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谋道”的办法。大学如果只是为学生谋求职业,其要求未免太低,大学是“谋道”,即追求真理、光大学术、推进科学的场所,因此大学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些思想在今天及未来的教育发展中都有参考价值。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但是要培养有一定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原创性成果的顶尖人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综上所述,就是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给我国召开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级研讨会”的贺信中说道:“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人们可以看到,在许多诺贝奖获得者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家大多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这些修养对他们一生的创造发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近百年来,中国老一辈科学大师,在专修科学之前,已有很高的人文修养。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科学的灵魂。作为科学大师,他的成就是科学成就,其实是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成就。老一辈科学大师,人数极少,却是“人文・科学”类型的典范。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阶段有“人文・科学”类型典范。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阶段也有“人文・科学”类型的典范。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因而也要求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很好地融合,这也是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

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和当今应该坚持的教育理念,急切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质。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使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科学教育重在知识教育,工具性的训练,本领的打造,讲求知识的实证性、抽象性、严密性、直接性和功效性,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今后在科学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教人如何做事的。人文教育通过对人的精神、心理、伦理、思维、文化、艺术、历史的考察,起到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教化,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提升文明。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化,给予人人道主义、人性化的关怀,丰富和发展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当今社会全面进步,不但取决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取决于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人文的发展,将导致精神文明落后、人的道德水平低下、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制约,物质文明将很难发展和提高。正如杨叔子所言:“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为人奴。”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校学生具备优秀的德道思维。科学的思维,是严格的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方向和正确性,是正确思维的基础;人文的思维,是开放的形象思维,是直觉,是顿悟,保证思维的活力与灵动性,是思维原创性的主要源泉。两者融合才能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既有正确的基础,又有原创性的创新。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个体发展。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对人们的学习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个体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人们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科学乃至科学教育提供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文教育提供人文素养与精神财富。从一定意义上讲,追求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乃是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同时,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而且必须有创造的激情、动力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只具备一种文化素养的“单面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因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正是满足个体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客观要求。

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社会发展。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人们对其不合理的利用也产生了诸如环境危机、能源短缺及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是难以满足需求的,相反将使问题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才是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正确选择。

5.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从形式、内容到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得以完善和发展。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主动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促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在加强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精神,将大学发展成为传递科学知识与体现人文关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采取的主要措施

1.转变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确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和的先进教育理念。要树立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树立人文与科学两种知识、两种精神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树立高等教育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要把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摆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把教育理念创新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

2.要创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基础和通才教育,以必修课形式进行文、理兼容的普通基础知识教育。如美国、日本大学第一二学年通常不分科,全都学习包括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普通基础教育;(2)跨学科设置课程,促进文理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使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理科大学设置文科院系和专业,文科大学设置理科院系和专业,达到改良人才成长“土壤”的目的,完成两大部分在大学层次上的融合。根据资料显示,英国的许多大学近年来多数课程都是两种以上科目结合成一个课程,这种结合课程占所设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3)大量开设选修课,给学生补充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目前发达国家高校选修课程一般都占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如麻省理工学院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选修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8门课程。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不断深化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要重视以真、善、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要使大学生不仅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更要学会做人,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面人才,而不是只懂科学、不懂人文的“单面人”。梁思成先生早年就呼吁学生改变懂文不懂理、懂理不懂文、文理分家的现象。只有科学与人文素质交融起来,才可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的创新人才。

4.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方法。创新是教育的生命,也是大学教育的关键。新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有善于抓住机遇,跟踪和占领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培养世纪需要的人才,就要强化他们迅速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并能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作出正确的决策,求得自身的发展。

5.重视高校教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的感染和启迪。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精神。教师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师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使教师从过去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懂得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颇具人文历史知识、颇具文化修养的“文化人”,以影响和激励学生。定期评选“十佳教师”、“学生最满意教师”等,树立师表形象,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此影响和教育学生,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上发挥作用,使其融合真正落到实处。

6.构筑平等互动的教育平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人,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善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不唯专业的氛围,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就自然会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互相尊重的人文精神。学生接受了蕴涵着人文精神的专业教育,人文性便随着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人格之中。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等院校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建设,重要节日或纪念日文艺汇演,校广播站(台)和电影院建设,图书馆和文体馆以及阅报栏和宣传橱窗建设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优良的校风精神,发挥其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塑造功能,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8.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建设的实践,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总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真正做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有了这个基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在国际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思想教育研究.2005,(10).

[2]教育探索.2004,(5).

[3]中国轻工教育.2005,(4).

[4]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4).

[5]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VOL3,(3).

[6]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VOL31,(4).

[7]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VOL25,(3).

第8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旅游专科教育 通识教育 人文素质培养 通识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旅游专科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旅游专科教育的弱点。但是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实际上在西方流行并为港台所提倡的教育模式是通识教育本文试图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方法系统,构建旅游专科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一、旅游专科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与通识课程建设的现状

虽然教育部1995年就提出了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原则,但纵观旅游专科教育通识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实效,可以说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相去甚远。主要表现为:

1、理论上实用化取向明显。我国旅游专科教育的“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和完备,忽视相邻学说的兼容和渗透,特别是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认为人文教育无非是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补充一些人文知识,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等。

2、实践中片面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培养高职高专人才要以“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wWw.133229.COm然而不少高校并没有真正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既必须又够用的双向规范性,反而消极地利用它,完全把基础理论课当作任人装扮的小女孩,为我所用,为我所需,作了实用主义的随意解读。

3、课程体系混乱,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许多旅游专科院校都是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带有所依附专业的痕迹,课程设置十分混乱,旅游特点不突出,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并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人文课,重技能培养轻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

4、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非专业教育。从传统意义上说,旅游专科教育就是传授旅游基础知识,把学生获取旅游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旅游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旅游专科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旅游人才适应能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取消旅游专业,而是注重旅游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注重旅游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

二、旅游管理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路

1、正确看待旅游教育本质的文化性。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文理渗透,各学科彼此交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这里的渗透,不仅要求跨学科尤其是文理之间的渗透,更强调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知识经济时代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服务业将得到更大发展,作为满足人们“求知、求趣、求新、求享受”需要的旅游业将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态势。为了实现这种发展,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应该成为旅游专科教育模式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管理学和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人文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边缘学科,建筑学、规划学、生态学等理工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交叉学科,旅游专科教育应该加强与这些学科的渗透与结合。

2、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21世纪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受到专业的技能训练,而且要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对旅游专科院校来说,通识教育很重要,特别是大学的前期应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主要学习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而专业教育不宜太早,否则学生将来发展的道路会很窄。实际上先进的旅游管理技术的掌握需要以广泛的通识教育为基础,传统的学徒式的着眼于短周期生产的职业教育已不适合当今需要,旅游专科教育不能仅让学生掌握狭窄的旅游知识和技能,而应使学生掌握从事服务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使他们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能做出多种选择。

3、人文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高等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适应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取消专业,而是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根本性区别。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具有普遍性,看上去似乎不那么“有用”,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学生谋求某种职业做准备,而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询问题的方法。比如,我们从哲学中学会如何通过严密的演绎推理来摆脱偏见;从应用经济学中学会归纳法,知晓如何通过证据分析得出正确的推论。由于通识教育培养理性思考和批判性判断的能力,所以当大学生受到的是通识教育时,往往就能摒弃偏见和杜绝不容异说的弊端,从而拥有自由独立思考的头脑。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比重。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传播知识的教育,也是传播和引导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通识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的关系,处理得好,则相得益彰;处理得不好,则互为矛盾,彼此干扰。在我国旅游专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工具主义、实用主义价值理念的驱动,一度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理工,轻人文社会科学”等问题,出现了狭窄的专业口径设置,单一的知识结构教育,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一刀切的以专业为本的培养模式,容易导致“双重人格”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抹杀个性的培养方法,拘泥的培养环境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旅游专科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影响着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其职业转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后劲欠缺,人格不健全甚至两面人格严重,难以适应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型人才)的要求。

三、旅游管理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等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许多旅游专科院校也没有积极地以通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使得旅游专科教育在重视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自由教育中人的心灵的育化和人格的培养,忽视了人的精神和价值养成。这种情况加剧了旅游专科教育工作中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急功近利倾向,导致了旅游人才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严重滑坡。而培养一流的旅游专科生和加大“通识教育”力度,正是针对我国特产专科教育中“制器”而非“育人”这一弊端提出来的一剂良方。

2、改革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体现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的依据,因而旅游专业的教学计划十分重要,它决定学校能否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旅游通才,是专科旅游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核心,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建立与通识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系统,充分挖掘旅游学中的哲学及美育因素。哲学和美育知识具有三种特殊作用:能调和感情,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陶冶人们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纯洁;能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从培养思维的意义上讲,不借助哲学的话,任何科学研究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应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充分挖掘哲学及美育因素,以此舒展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知、情、意协和,追求人生真、善、美。如此开展通识教育,一定卓有成效。

3、建立核心课程系统和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课程是承载知识的重要媒体。在旅游专科三年教学中,如何在以下的极端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多元文化与单一文化、价值相对论与价值绝对论之间,择其中道,使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走得更平稳,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专科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比较成功的模式是1982年哈佛文理学院院长rosovsky提出“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不仅使通识教育具有清晰的理念,而且还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方法,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培养一流的旅游专科生,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核心通识课程系统。但是旅游专业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与其他一般教育的教学计划不同,它不限定学生达到像精通名著课程那样的知识广博程度,或消化一定的信息量,或总揽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而是将专科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学科领域内的主要知识方法介绍给学生。

4、师资到位。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精深的掌握仍然是培养一流旅游专科生的基本条件。旅游专业教师如果没有高深的旅游专业技能与学术修养,培养出的学生也不会是一流的。淡化专业,也不意味着不要专业,我们反对的只是那种对旅游专科生培养得过于细致的专业划分。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重组、开发的同时,应全方位深入挖掘教材深蕴的外延教育因素,科学处理,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把通识教育渗透到旅游教学内容中去,使之更富于现实感和时代感,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使之成为旅游合格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5、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既是检验旅游管理教学中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通识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根据旅游专科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特点,积极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为主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从单一化的考分评价转向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从只关注结果优劣的评定转向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亦重收获的评定;从一次性机会简单化处理转向多次提供机会多元化析评。

6、改革教学方法。彻底摒弃过去“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社会调查等方式,实施论坛式、研究式教学,讨论、讲授、辅导、实验、案例、模拟、自学多种方式并重,鼓励研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识教育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运用上,通识教育首先着眼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组织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上,并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相互配合,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认知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健.关于“必须、够用”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9:54-55

[2]董观志.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1998.旅游教育专刊:18-21.

第9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范文

一、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目标的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人学会认识若干条自然规律或习得一两种技能,而是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的目的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们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会(IIME)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GMER规范了世界各地院校培养的医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即科学基本、临床技能、群体保健、职业价值与批判性思维、信息管理、沟通技能。可见,一个合格的医学人才,其基本素质应该得到全方位有效地发展,除了掌握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高尚的医德、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和能力、有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富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也是医学教育的目标要求。

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21世纪,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病人、疾病和健康人群,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以及医学自身的问题。如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方式改变等使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障碍等成为人类健康新杀手。如果单纯从人的自然属性综合研究人的病因的发生、发展、变化,就很难完全了解、掌握疾病的动态发展。一个合格的医生,既要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艺术,又要善于从心理、社会、生物等方面因素综合观察和分析病人的情况。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自然科学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要求。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的本质要求。古人云,“医乃仁术”。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人。医学是人学,是社会科学。医生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它虽然具有极为鲜明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学科,与社会是密切联系的。因为在医学领域,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都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面对着医学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够主动适应这种需要。主要表现在:

1.单科性医学院校限制人文学科的发展。单科性医学院校的办学模式,存在着过分强化专业意识、专业教育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而绝大部分医学生在高中阶段主攻数理化,忽视人文社会科学,可以说他们的人文素质是“先天不足”,入学后又相对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后天发育不良”。由于“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发育不良”,医学生的素质结构总体上存在着以下缺陷:

第一,理想信念比较淡薄,不愿意去追求崇高的信仰;第二,道德水准滑坡,特别是公德“缺钙”现象较严重。存在随地吐痰;吸烟;带手机上课却不开振动档;说粗话;在宿舍楼道上乱倒垃圾和污水;在自修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聊天、吃零食;用书本占桌位等现象;第三,文化素养欠缺,对文史哲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不少学生连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没过关。例如一些学生连最起码的请假条都写不好。第四,审美趣味低下。对高雅艺术不懂、不问、不感兴趣,对低俗文化、流行文化却津津乐道。第五,心理素质不佳。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困惑、自我评价障碍等问题。有的学生稍受挫折,甚至会采取自杀的极端行为;第六,功利意识过强,关注经济效益。一些医学生把看病当成挣钱手段,将“医生”当成了“商人”,缺乏白求恩式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还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做为一名医学生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第七,社会适应力较差。“书生气”浓,不会问诊、不知道如何与患者沟通,缺乏解决复杂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2.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着形而上的“3个分离2个目中无人”现象。第1个“分离”是指医学与教育分离。“医学教育”本应是一个整体,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从师资素质上看,医学院校的师资大多只学过医学知识,而从未学过认知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大多只是“说书”,深入研究并运用教学方法的不多,课后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不多。可见,“医学”与“教育”是相对分离的。第2个“分离”是指器官与人体分离。现在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学生“分拆”人体,却不注重教学生“重组”人体。比如,解剖学从系统上“分拆”了人体;内科学与外科学以是否“动刀子”区分了疾病;妇产科学从性别上“分拆”了人体与疾病;儿科学则从年龄上“分拆”了人体与疾病。本来,通过“分拆”来加深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是必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往往到此为止,把拆散的“人体零件”扔给学生了事。而没有重视教育学生“重组”人体,在教学模式、过程上没有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完整过程,没有完成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论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养成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第3个“分离”是指专业与人文分离。从本质上是指没有在教学中贯彻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口头上要学生树立新医学人文观,却没有体现在课程结构上。

所谓“2个目中无人”指的是医学教育过程和临床过程的“两个目中无人”:一是指老师在课堂上目中只有知识,而没有作为“人”的学生――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看待,没有完整的人格教育;二是指在上述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临床上必然表现为眼里只有疾病,却没有“病人”,只会“看病”,不会“看人”。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帮助他们通过医学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克服医学与教育、器官与人体、专业与人文的分离,使学生理解疾病与健康,理解生命与人类,理解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并且内化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具体的途径有:

1.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学校应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研究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在课程体系改革与调整上突破、削减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加强医学前沿理论和人文选修课设置。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重视人文关怀。在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上应追求科学内涵与专业素质的结合,人文教育与文化素质的养成,心理个性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创新精神与应变能力的培植。

2.完善医学人文课程。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中注意构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课程,是“两课”、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层次的课程,是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是让医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医生职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有关问题,关注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第三层次的课程,是生态与环境、社区卫生保健、卫生事业管理、人口学等综合课程。这个层次的课程就是将人文素质培养运用于医学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个层次课程相互打通,拓展了医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有助于医学生真正做到“精医术、懂人文”。

3.提升教师人文精神,用良善品性去感染学生。医科院校的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医科院校,同样缺乏相应的人文学科熏陶。如果在他们“为人师”后不加强学习,势必会造成他们只会“教书”不会“育人”和“见病不见人,治病不治心”的局面。特别是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德医风,他们是不是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真心诚意的热忱、耐心细致的人文关怀去对待患者?他们是不是有收“红包”,接受“吃请”,乱开处方的现象,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思想境界、学识修养、人格品质、言谈举止、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灵魂。所以无论是公共课、基础医学课还是临床教师,都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自己良善的品性,通过课堂内外的渗入,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4.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校园内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起到“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品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比如说好的校训、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象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感染、塑造、鼓舞着医学生,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这种人文影响会逐渐根植于医学生心中,内化为他们的价值、理想和信念,会在医学生走向社会后成为一名医生时仍旧彰显其精神动力,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牢记“精于医术,诚于品德”,向人间大医的奋斗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