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危机管理阶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

第1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是解除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手术比较复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术后功能恢复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结合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9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预防并发症,早期使用CPM,指导正确使用助行器。结果无1例发生感染和关节僵硬,均在术后12~15天出院。随访0.5~3年,所有病人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对手术效果满意。

护 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因为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日常活动受到限制,希望通过手术恢复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愿望非常强烈。针对病人的这种心理状态,我们术前必须充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手术知识的了解程度,利用各种宣传资料和图片向患者讲解膝关节置换的麻醉方法和、手术方法及康复计划,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②a.常规检查及准备:常规检查项目: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透及心电图。按医嘱做药物过敏试验。b.皮肤准备:应严格备皮,患者术前日沐浴,局部皮肤反复擦洗,剪去趾甲,术前用碘伏皮肤消毒1次/日,2天。c.患者准备:术前2周戒烟、戒酒。③指导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床上大小便,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做抬臀、股四头肌等张舒缩活动、膝关节屈伸和直腿抬高运动、踝泵运动等。

术后护理:①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故术后6小时内要取去枕平卧位,以防呼吸道并发症及头痛。术肢必须用枕头抬高保持中立位,使用膝关节固定器使膝关节处于伸展位,膝关节固定器必须每天24小时使用(除了锻炼外),持续3天,以后仅在夜间使用。翻身最好选择健侧卧位。翻身时要确定床头已被降低,护士应支托整个手术的腿,不可扭转。翻身后在手术腿的下方垫1~2只枕头。确保肢体处于正确的轴线位置。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肢远端血液循环、足背动脉搏动、感觉运动功能等情况。如患肢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②留置负压引流管的护理:人工膝关节置入体内是一个较大的异物,手术创伤大,术后切口留置负压吸引管使积血及时排出,负压吸引器要低于切口30cm,倒取引流液、更换负压器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管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术后引流量<50ml时拔除引流管。③预防感染: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切口加压包扎,发现红肿和波动感及时报告医生。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术后连续测体温3天,4次/日,如果体温正常后出现再度升高的双峰现象,应怀疑感染,及时报告医生。④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定时按摩局部受压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其次是加强营养。⑤预防关节僵硬:术后在镇痛效果下使用持续被动运动锻炼(CPM锻炼)收到满意的效果。角度从0°~40°开始,逐日增加角度5°~10°。有助于肢体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防止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术后3天内,膝关节活动范围限制在40°以内,术后2周达到90°者>90%。如果病人疼痛剧烈适当减少度数,并给予止痛。

功能锻炼指导:①术后1天麻醉消失后即开始做患侧小腿关节的背伸和跖屈环绕运动。每天重复训练2~3次,15~20分钟/次。以减轻足部水肿,锻炼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及疲劳为宜。术后2~7天进行患肢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及直腿抬高锻炼,每次保持10秒,3~5次为1组,每天3~4组,使患者顺利完成这一运动过渡。②术后2周重点加强关节主动运动,继续进行上述功能锻炼。进一步加强直腿抬高运动及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增加下床活动时间,术后7~10天使用助行器练习站立和行走,进行步态训练和下蹲练习。③出院后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加强步态训练,训练患者平衡能力,进一步改善活动范围。借助扶手进行下蹲练习,患者应目视前方抬头挺胸,腰部肌肉放松,臀部不能翘起,患者尽量进行穿裤、袜等日常生活锻炼可从事部分轻度家务劳动。逐渐增加患肢活动范围和负重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讨 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某些骨科疾病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早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功能锻炼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加强与医生及家属的沟通,方能保障手术成功。根据患者的情况不断增加练习频率、强度可以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第2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这里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进行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的经验,着重谈谈如何开展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管理。

项目设计阶段作为建设单位考虑应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要做好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管理,这三个阶段哪一个都不能少。从方案设计开始到施工图设计完成,是一个由浅入深、前后呼应的系统设计过程。

项目方案设计成果的简与繁,装修标准的高与低等都直接影响着项目投资。项目设计完成了,项目投资也就基本确定了。在进入项目招投标及其之后各施工环节,再如何加强投资控制管理也只是杯水车薪。项目投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设计标准与使用需求是否一致,项目建成后是否实用,这些都取决于对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管理。

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一、项目方案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

1.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

依据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限额,建设单位负责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建设单位也可以委托一家有建设咨询资质的咨询单位代为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

项目设计任务书式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具体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功能需求、建设标准、建筑造型、建筑室内外装修要求以及投资限额等。项目设计任务书在项目整个设计阶段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项目设计任务书是方案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工作的指令性文件,也是编制方案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但现在有一些工程建设单位往往没有认识到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的重要性,在没有项目设计任务书的情况下,为赶进度,急于进行方案设计,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就开始盲目按照地方政府规划的要求,标新立异的要做标志性建筑(我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不按照地方规划的要求设计,当然方案不符合地方规划也批复不了,但最起码是要满足项目的基本要求,如果实在不能满足,就应及早放弃,另行选择土地,否则将会有无限的问题)。有了方案后再根据外形来设计内部分区和使用功能划分,对于功能是否好用,设计是否经济,投资是否合理全然不管,为“三超”(即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埋下隐患。

2.采用邀(招)标方式,开展方案设计竞赛。

有了项目设计任务书后,建设单位可自行或委托招标机构采用邀(招)标方式,组织开展方案设计竞赛。

方案设计竞赛是建设单位通过招标、对比、评选、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工程设计单位的做法。由于设计单位所提供的项目方案设计多数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因此我们一般通过两步招标的办法来选择设计单位。第一步,先进行资格预审,可通过建筑市场项目方案设计竞赛招标公告形式,公开进行较大范围的竞赛征询,然后对报名的设计单位的资质、技术力量及是否完成过类似的工程设计进行资格审查,最终挑选3家以上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并到建筑市场登记备案。第二步,方案设计阶段,要求所设计的方案符合现代社会与时代的观念、具有前赡性与原创性、未来几年内具技术可行性、创造新商机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等要求,同时特别注意的是设计方案必须符合项目的投资金额。

3.评选设计方案,确定中标设计方案的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方案评选工作。具体可分为:内部评选和外部评选二种形式。

内部评选主要是由建设单位领导和职工相结合,一般采用记名或不记名的投票方式,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效果图)进行投票,最后整理方案的得票多少结果,排出设计方案名次顺序。

外部评选主要是由建设单位出面邀请知名专家、同行业或系统内兄弟单位负责人,组成设计方案专家评选小组,针对各个设计方案(效果图)及其有关文件,听取方案设计单位逐一介绍,并解答专家质疑。尔后,专家评选小组分别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打分”(该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分数是要考虑方案设计是否符合项目投资要求),并提自己对打分最高的方案的修改性建议。最后整理“打分”结果和建议汇总,排设计方案名次顺序。

将内部评选和外部评选结果汇总整理,向建设单位领导汇报,最后排出设计方案最终排序。随后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洽谈合同(在这里本文编者建议关于设计费用应按相关规定计取,可做适当优惠,不建议建设单位一味压低设计费用,否则设计单位的各阶段作品不细致、不交圈等都会给今后的施工阶段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对项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建设单位确保设计费用的同时在合同中除了约定工期、范围等常规条款外,要约定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洽商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5%(按照项目的投资情况决定),如超过将按比例抵扣设计费用,用此约定来控制设计变更。

对于参加工程方案设计竞赛的所有设计单位来说,一般建设单位都会给未中标的设计单位支付一定的方案设计费用,中标单位就不再支付方案设计费了。

4.中标方案设计单位配合建设单位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设计方案排序第一为中标设计方案(最后需以经规划审批部门审批同意为准)。中标方案设计单位应按建设单位和专家评选组对方案的建议进行完善修改。修改完善后,方案设计单位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建设单位到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中标方案并做相应调整、修改;还要配合建设单位向政府有关规划审批部门申报并办理规划审批相关手续。

这里需特别说明:报送到规划审批部门办理规划审批一般要求报送三个方案。审批实践告诉我们:审批很难一次通过。有时往往要反复修改多次,修改一次报批一次,时间跨度拉得很长。建设单位报送的三个方案尽管有先后排序,但一定要都是可实施的方案。因为排序第一的方案建设单位认可,规划审批部门从全局考虑,他们认为排序第二或第三的方案更为合适。在此,建设单位和最后确定中标的方案设计单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建设单位只能在方案设计通过审批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设计工作。

二、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

1.重申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限额。

在初步设计阶段开始时,建设单位要向设计单位再次明确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明确交待国家的投资该如何花,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前的项目经常是先立项,到初步设计时再重新考虑项目投资,批复也是以初步设计批复投资为准。但随着现在发改委对项目管理的不断深入,各部门对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非常之严格,凡是初步设计时建筑面积和投资限额超过立项(估算)批复5%的项目都不予以批准,均要求重新进行初步设计。所以这一阶段必须严格依照立项的批复再次向设计单位重申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

2.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初步设计原则。认真研讨“限额设计”指标分解。

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向建设单位提供本项目各专业设计原则、设计说明和“限额设计”指标分解。提供两个(至少)及以上的设计方案和对应报价。

建设单位聘请有关专家对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初步设计原则和“限额设计”指标分解值,进行充分论证,并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

在这个阶段,各个专业为了达到“限额设计”分解指标的要求,同时能满足规范,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于项目投资的差别和影响是相当大的。例如,结构专业,针对同等地耐力,地上地下楼层数也同等的条件下,基础底板选用厚板还是选用梁板型式,两者结构型式的造价差别是很大的。但这些建设单位是无法把控的。所以经常是设计单位为了赶进度,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多采取设计较简化、较保守的习惯做法,结果让建设单位不明不白地花了很多“冤枉钱”。

3.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含项目概算)。

设计单位一般需要2-3个月的设计周期,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此时,建设单位一定要保证时间并配合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工作,不要“老催”和干扰他们的工作(所谓干扰就是指不停的修改方案等做法)。

建设单位取得初步设计文件后,不要急于向主管部门上报。要精心组织并完成好以下两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组织一个技术论证会,聘请有设计经验的专家认真审查: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和初步设计原则是否相对应、审查初步设计概算和限额设计的目标分解值是否超过。如发现有不当之处,应请设计单位的设计负责人进行答疑或修改。

第一项工作如果都对应完成了,第二项工作才能开始,即进入规划、市政、园林、交通、人防等各部门的申报程序。

依据国标对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结合建筑业深化改革需要,本文作者建议:建筑专业的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能达到可以满足施工招标的要求;结构专业所有梁、柱、板有断面尺寸,有配筋;水、暖、电气专业均要有系统布置图。我们目前的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较多数只能足报批要求,还达不到招标图的深度要求,有的相差甚至更大。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业对外开放,同国际接轨的做法---用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招标,施工图设计由中标的施工单位负责深化完成。施工图纸是否符合招标用的初步设计文件,由承担项目初步设计的设计单位负责监督审查。建设单位只负责投资控制和协调有关部门间的关系,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4.必须符合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限额。

作为国家投资或国家投资占控股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出来后,建设单位必须重点审查经过初步设计完成的“项目”是否符合发改委当初立项批复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如有不符合批复的建设规模或投资限额的部分,建设单位有责任提请设计单位解答或修改。建设单位若同意设计单位意见,建设单位则应及时上报项目审批部门申请修改建设规模或追加建设投资。绝对不能再做“先斩后奏”的“钓鱼工程”。

三、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

1.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施工图设计原则。

设计单位在项目施工图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细化并完善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原则,编写出项目施工图设计原则。(此项工作应在签订设计合同时,作为专用条款明确下来)

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审查项目施工图设计原则。审点:各专业所述的设计原则与经建设单位论证通过的初步设计原则是否对应。如有不符,应请设计单位做解答或说明。目前,经常发生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并经审批通过后,设计单位开始进行施工图设计,设计人员往往“随心所欲”地进行工作,把初步设计文件丢弃一边,常出现:各层建筑平面对不上、轴线对不上、标高对不上等等怪事,各专业原确定的初步设计原则,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得不到贯彻。

提醒这一阶段注意的问题是:如果施工图与当初规划、消防等单位批复的不一致时,切记一定要申请变更备案,否则竣工验收时不予验收,还要重新申报。

2.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含项目预算)。

设计单位依照施工图设计原则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的设计周期依据项目的规模、性质、结构复杂程度等不同因素,设计周期一般为2-4个月。建设单位一定要给足设计单位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时间,绝不要求设计单位突击赶图。因为一旦施工图设计周期不足,务必会造成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不交圈等弊端,将会给今后的施工带来不可估计的施工困难、投资浪费或工期推延。

建设单位收到设计单位提供的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应即组织有关专家审查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含项目预算)。审点: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图设计原则是否得以贯彻,项目预算结果与限额设计投资指标分解是否得以实现等。如发现有不符合的地方,应请设计单位作出解释或修改。

3.委托第三方对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规范强条符合性审查。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进行规范强条符合性审查是2001年9月起开始实施的,系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审查单位,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进行的独立审查。属于第三方审查,只负责强制规范的审查,不涉及对项目投资的控制与审查。

4.“限额设计”成果验收。必须符合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限额。

第3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关键词: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一、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内涵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是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化的社会主体,针对潜在的危机或者当前的危机,建立一个由多元主体构成的合作治理网络体系,在危机的预防与预警阶段、控制处理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通过平等协商与合作的方式,协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行为,以期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和消除危机。将协同治理理论引入到政府危机管理中,让公共危机以协同治理为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多元化。由于政府自身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政府失灵的现象。因此,为了弥补政府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更加有效地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除了包括政府部门本身之外,还应该广泛地引入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和公民志愿者等其他危机治理主体,谋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多元化。传统公共危机治理方式以政府强制力为主,伴随着协同治理理论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传统的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开始逐步朝着平等协商与合作的治理方式转变,治理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3、公共危机治理权力多元化。随着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日益多元化,相应地,公共危机治理权力也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公共危机治理的权力中心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开始渐渐深入到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多个权力中心。多权力中心在危机的预警阶段、处置阶段和恢复阶段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处理危机事件。

二、公共危机治理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有效地应对与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现阶段,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单一。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但是,政府自身并不是万能的,其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公共危机治理需要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多元化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然而,现实生活中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过于单一,处理公共危机事务几乎完全依靠政府自身的力量,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等其他主体参与程度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危机的机制仍未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样就导致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成本或负担过重,相应地也就降低了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效能。

2、公共危机治理缺乏一定的法制保障。一方面,公共危机治理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来清楚地界定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职权与职责范围,需要对危机状况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规定,然而当前有关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各治理主体的角色进行清楚的定位;另一方面,我国专门化、有针对性的危机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也相对不健全。

3、公共危机治理存在信息不及时、沟通渠道不畅的现象。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政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政府部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公共危机发生与处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政府垄断封锁信息或者沟通渠道堵塞的现象,他们没有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各界有关危机事件方面的信息,并且没有及时地与社会各界进行有效的沟通,致使危机信息滞后,各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多方主体沟通不足,危机治理效率低,进而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4、公众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意识相对薄弱、参与主动性低。一方面,受传统固有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大多数公民对公共危机治理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对象,并没有意识到其实自身也是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之一,所以他们公共危机治理的参与度很低;另一方面,公民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有关危机治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严重匮乏。更有甚者,即使当地政府组织了危机方面的专门培训或者实际演练,他们也很少参与,这些都导致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三、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

根据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相应地提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以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以法律法规和多元化资金为保障,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公共危机。

1、培育多元化的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实现多元主体角色定位。公共危机治理主体除了政府自身外,还应该广泛地调动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其他治理主体参与到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培育非政府组织,壮大第三部门的力量,鼓励公民参与危机治理,这些都需要合理界定各个主体的职能范围。首先,对政府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政府部门是公共危机治理的规划者、组织者、协调者、服务者和支持者,分别负责制定有关危机治理的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负责组织与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危机治理;负责协调好政府部门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负责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负责为其他治理主体提供政策支持、资金和资源保障。其次,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培育与发展非政府组织主要是为了弥补政府自身精力和财力的不足,它主要负责为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负责传递与反馈有关危机的信息,关注弱势群体,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最后,对公民个人进行角色定位。公民可以作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地参与到公共危机治理的处置与恢复阶段中来,可以为灾区人民提供救助物资或者灾后心理辅导。公众的参与既能够增加社会整体应对危机能力,又能提高政府自身效能,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2、建立健全公共危机治理法律制度。首先,适当地加大立法力度,进行各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运用法律手段来清楚地界定公共危机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为危机治理多元主体合法、有序、高效地参与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其次,完善危机治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除了统一的、综合化的危机治理法律法规外,还应该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门化的危机治理法律法规。比如制定出相关单行法律法规,在这个法律法规中指出针对某一具体类型危机事件具体的行动方案或者执行方案。

3、完善公共危机治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不断地完善公共危机治理信息系统。首先,政府应搭建危机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平台。收集、整理与分析危机信息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能为政府正确决策,制定有效的公共危机治理方案提供信息保障。其次,建立畅通的危机沟通渠道。及时的信息传递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的目的在于社会各方能够迅速地获取准确无误地危机信息,在各方掌握的信息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危机治理方案。最后,重视并完善公共危机信息的反馈系统。在危机处理阶段,政府应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与这次危机相关方面的信息,使得多元化危机治理主体能够在这个公共危机治理信息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不断地进行沟通交流。完善危机信息反馈系统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发现错误,纠正偏差,以期能够有效地预防危机、处置危机和消除危机。

4、拓宽公共危机治理多元化资金渠道。政府在公共危机的预防与预警阶段、处置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资金大部分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危机处理的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拓宽政府危机治理的资金来源渠道,不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还可以依靠其他社会力量的捐赠,比如非政府组织、企业或者个人等社会性捐款资助,这样做不仅能使政府在恢复重建阶段拥有充足的应急物资保障,而且还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5、提高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意识。注重思想文化教育,培育危机协同治理文化。首先,政府应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逐步实现管理理念向协同治理理念的转变。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公民危机治理的宣传教育力度,尝试着减少公众对政府的习惯性期待或者过度依赖,提高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危机治理的意识。最后,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危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公众志愿者等在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网络中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消除危机。

四、总结

传统的仅靠政府力量的单一治理公共危机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构建符合现阶段发展需要的新的危机治理模式。政府应切实转变自身观念,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提高公众的主动性,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公共危机治理中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最大程度地吸纳多元化的社会性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和资源共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构建协同治理组织体系,提升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康伟:我国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9(4).

[2] 沙勇忠、解志元:论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0(4).

[3] 刘丽君:灾害性危机治理中政府与NGO功能协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第4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关键词】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繁荣,人类社会正处于积极地交往互动中。然而正是由于多种文明的交融、碰撞,各种危机也随之而来。我国正经历社会转型阶段,毫无疑问,各种矛盾也会随之突显,因此公共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2.公共危机

2.1公共危机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危机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危险;一是机会。危险与机会这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如果能妥善处理就可以减少损失,假若处理不当那就会损失惨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公共危机的概念一直争论不休。国内外学士对危机的定义主要有三种:其一,危机是一种情景,它包含严重威胁、不确定性以及危机感;其二,危机是一个具有严重负面影响且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其三,危机是一种高度不稳定性的、威胁性极大的事件,它是无法预测的。本文认为,公共危机的根本特性在于它的公共性,也就是说,在特定区域的全体公民都是危机危害的对象。公民的人身安全常常受到公共性危机的威胁,因此很容易引起公民恐慌甚至是社会恐慌。

2.2公共危机的起因。公共性危机主要有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恶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公共卫生以及自然环境危害六个起因。其中自然灾害包括火灾、洪涝、地震及海啸。公共危机的实质是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稳定以及侵犯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正确处理公共危机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公民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

3.公共危机管理

3.1公共危机管理的涵义。公共危机管理也被称为政府危机管理,它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在危机管理理念为基础的前提下与社会上的其他组织及大众合作,对潜在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测、预警、监控以及防范,同时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出及时的应急处理,解除危机并实施危机的善后工作或经济运行与社会秩序重建的管理活动。此外,公共危机管理有三层理念含义:一是,必须正视因为大自然的不可对抗性而出现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的客观存在;二是,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公共危机的认识及管理;三是,处理公共危机不能只依赖政府,而是要在政府的带领下集合社会上的各种力量来治理公共危机。

3.2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公共危机管理有六大特点:一是紧迫性和长期性,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突然性的,它对社会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并让人们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难以防范。因此,对危机事件的管理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以及在有限时间内做出的行为选择;二是不确定性,人们对危机发生前的预测一般具有不确定性,即使危机发生后,由于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人们的判断也会产生偏差。比如在非典爆发前,由于无法准确判断它会带来的影响及后果,就会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三是链条反应,危机通常会引发链条反应,也就是危机上的“蝴蝶效应”,这就要求人们在时间上的反应速度,因此,对危机处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时间的把握程度;四是权变性,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并且它们在发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形式也很不相同。危机的规模、程度以及持续性会随着不同的环境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危机时要做到举一反三,根据危机情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危机管理方法;五是心理约束性,人们在处于危机的状态下会产生一种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往往表现为焦虑、担忧、恐慌、害怕。这种心理状态会降低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到对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因此,危机管理对人们的心理素质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六是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涉及到多个部门并需要全方位管理的机制。危机事件本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立体性的事件。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综合性这一特点,这就要求政府危机管理要具备一个专门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来统一协调并指挥其余的相关机构。

4.如何实施公共危机管理

4.1危机前的预防。有效的危机管理不在于对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而在于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因素,从根本上阻止事件的形成和爆发。因此,在危机爆发前相关人员要对管理范围内的环境进行评估,找出可能会引起事件发生的因素,并尽可能地提前解决诱因。

4.2危机中的响应。首先,在初期响应阶段中,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抑制事件的发展;其次,管理人员要及时隔离危机,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隔离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借助快速的危机反应能力遏止危机扩大。总之,要达到隔离状态,就要遵循以下几点:其一,在场人员要保持冷静,要有条不紊地组织自救和互救;其二,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人员;其三,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最大程度上确保人身安全。在面对危机的扩展时要做出危机的全面响应阶段。首先,领导应亲自前往危机前线稳定民心;其次,注重危机的协调管理,要处理好资源的协调;再次,要处理好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媒体需要对危机事件做出及时报道,让政府,公民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危机事件的起因及应对措施;最后,需要做好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政府要积极调动公民参与,构建政府、公民、社会三者合一的响应机制。

4.3危机后的修复与重建。危机的修复与重建是对事件中受到破坏的物质进行修复,同时也是对人们的心理和信仰进行恢复和重建,更重要的是弥补危机的漏洞。因此,要秉持着科学、客观的原则,对危机事件的诱因以及处理的方法进行严谨地调查和分析。此外,必须吸取教训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出未来的方向及任务。此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如若缺少这一阶段,那么灾难将会继续袭来,危害社会。

结语: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公共事物、公共秩序的管理者,理应对各种危机事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这是政府的职能所在,也是政府需要承担的重要责任。作为转型期的国家,社会的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各种突发事件的爆发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伴随着社会不断前进的脚步,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也应不断前进和发展。只有这样,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才能提高对危机的反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才能有效地减少损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公共危机管理的不断完善,危机也可以化为转机。

参考文献:

第5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1.公共危机中政府治疗职能与预防职能的界定

长期以来,公共危机事件一直是困扰我们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之一。如何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成为了对政府能力的重要考验。对危机的管理,有事发前的预防职能,事发后的治疗职能,所谓政府的治疗职能,是指在问题出现之后,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问题,尽量使事件危害和负面影响最小化。政府治疗职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造成了损失惨重、负面影响巨大的后果。危机发生后如果得不到善治,可能会打破社会原有的平衡,影响政府的公共形象,反之,如果危机发生后得到善治,那么政府会获得更高的社会公信力和支持度。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是在事件发生后,处理问题,以使损失减少到最低,但是这也不能回避其产生的巨大危害。政府的治疗职能着重强调的是事后的处理与总结,尽量减少损失,但是这不能有效避免问题的产生。在我国,每年会有很多人在各种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公共安全问题中失去财产甚至生命。而实际上,在危机管理过程中,预防才是重中之重[2]。所谓危机预防,就是指在危机还没发生的时候,就将其发生的概率缩减到零,进而真正将损失减到最低。我们为此应大力提倡危机预防为主,危机治疗为辅的危机管理模式,政府要尽量提高社会对公共危机的认识和预警能力。

2.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治疗职能不足的具体表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政府也不得不面对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复杂社会,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少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教育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心,的确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政府把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政府部门政绩的标准,从而忽视了对危机预防的教育。从而导致危机问题发生时,我们缺乏足够的准备,错失最佳救援时机,造成不可估量、无法挽回的损失。

2.2公众缺少公共危机意识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们认为自己会一直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任何危机也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因而不会对可能到来的危机做任何准备。在生活中,政府对普通民众的危机预防教育没有提到议程中。因此在危机发生后政府只好做善后工作,虽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这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2.3公共危机预防机制不健全由于公共危机的频繁发生,我们迫切要求政府要更加重视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的建设,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虽然我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预防机制还不健全。危机爆发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往往是某一个或某些部门组成指挥中心,事件发生后根据情况进行指挥,这样可能会导致延误救援的最佳时期。

3.政府预防职能对治疗职能的作用分析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应当将重心放在事前控制上,着重强化自身的预防功能。在公共危机治理方面,着重强调危机预防存在以下理由:

3.1防止危机发生或减少危机发生的频数进入新世纪,公共危机不断的发生,给人类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这也说明了人类对危机的认识和防范存在严重不足,应对危机的有效机制存在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这也给人类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我们所看到的是,当危机爆发时人类措手不及,被动应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所以我们要对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对其可能发生做出相应的准备,以便阻止危机的发生。

3.2减少危机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在温州动车事故中,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经济损失达1937万元。可见,一次危机的发生造成的损失是人类无法想象到的。在预防阶段,做到充足的准备阻断危机发生或减轻危机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对于人们来说就是最大回报。这样由于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当危机发生时会立即启动救援方案,这样大大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减少了财务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可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危机的事前预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可以避免的公共危机事件,在预防阶段就可以直接阻断其发生,而对于那些不能避免的危机则是减轻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4.完善政府在公共危机中职能作用的路径选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等媒体来了解各种危机的发生,其实危机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此,加强对危机事件预防阶段的管理,是关系人民群众最大的切身利益。在预防阶段我们力图要做到:

4.1普及危机事前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危机事前教育。我们要开展全面的危机事前教育,让民众了解各种灾难发生发展的过程,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安全系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危机事件发生,民众就可以通过自救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大力普及危机事前教育,例如,在中、小学开设教育课程,在政府网站上普及危机知识等等。通过教育,让群众对危机有更多的了解,遇到危机时就不会造成慌乱。

4.2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危机事件可能随时发生,因此在对危机管理时,政府必须对人民进行危机意识的培养。在我国,人们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对危机事件不了解,其实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生危机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社会大众的危机意识。

第6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关键字:危机管理 参与机制

一、公共危机管理里的主体——政府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危机事件对公共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而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它必然要承担危机管理的职责;而且政府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这使得它在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危机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应该由政府投资建设、管理、使用,政府应把危机管理意识灌输到全社会,要把危机管理上升到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把这作为政府的使命和责任之一。宪法授权政府具有危机管理权力,并限定了其职责;同时政府专门出台了危机管理法,把各种危机的管理都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当中。国家为了提高危机管理的有效性,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政府在社会危机处理的一般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府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地发挥直接决定了危机处理的成败。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营利组织

营利组织是危机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突发性事件往往发生的地点就在某一营利组织所管辖的区域内,这是营利组织作为危机事件的第一目击者和第一应急者,在做好和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通报的同时,理应自己首先组织抢险救灾工作。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灾地区的营利组织作为灾害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自身的危机管理素质和抗逆水平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而受灾地区以外的私人组织作为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向灾区提供各种资金、物资、技术设备、人员等各方面的帮助。在危机管理活动的各个阶段,不仅是政府的危机预警、监控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设和运转,而且在日常的社会危机意识的培养、民众技能的训练以及在之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中,都需要各种类型的营利组织积极配合。

三、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媒体

作为一个独特的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大众媒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文化结构、教育发展、精神世界等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媒体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公共色彩,使得它承担着舆论导向和稳定社会的责任,成为社会心理状态的指示器。特别是在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应对中,由于报道内容的特殊性和信息传播带来的巨大社会扩散效果,更需要危机管理者与媒体做深入的沟通、社会动员的措施,唤起社会对危机管理主体应对危机所作出努力的支持和认可。在危机潜伏期的事前管理阶段、危机爆发期的危机过程管理阶段、危机恢复重建期的善后管理阶段,危机管理主体都应当建立完善良好的危机沟通系统,主动寻求与媒体合作,建立与媒体之间畅通的交流渠道。

四、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合作力量——国际组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增强,这也对现有各国独立的政府危机管理职能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加强全球合作、利用国际力量应对各种全球危机也就显得极为迫切。当前各国政府面对的很多危机,起因和后果往往都具有国际型,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一方面各国间可以获得更多谅解,有效消除危机,恢复社会秩序,重建文明世界;另一方面通过各国协同努力,可以提高危机救灾效率、降低救灾成本。

五、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公众

危机事件不仅是对政府能力的挑战,更是对社会整体能力的综合考验。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都是危机事件的直接威胁对象。因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共危机管理最为重要的内容,而社会公众自身危机意识,危机预防能力和应对能力就决定了危机管理的质量如何。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公众的作用,挖掘公众的参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公众是社会危机预警的发出者。另外,公众也是很多危机处理的直接参与者。不仅如此公众还是最可靠的危机反馈者,他们能够帮助政府及时掌握危机动态、参与救援、反馈信息、总结经验。

六、以社区为平台促进公众参与

那么如何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的组织化程度,就成为了公众参与能力发挥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当代社会,个人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特别是像危机处理这样对协调水平要求非常高的管理活动。这就需要民众个人通过各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合力,使这个整体的力量大于每个人力量之和。对于公众来说,参与危机管理的程度关键在于组织化的程度。随着当前社会网络的不断交织,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这种联系更多地体现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上。公众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组织和民间社团、工青妇等群众性组织、志愿者组织、支持民间基金会、当然还有作为各种社会体系末梢和终端的城镇社区和村民组织。

第7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一)宣传公共危机知识,使农民树立公共危机观念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的转型期,要正确地进行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就要求村干部树立新的理念,主要包括快速应对的效率观念、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章可循有法必依的法制理念、信息和政务公开的“阳光政府”理念、决策民主化的理念、尊重科学规律的理念、积极协作的合作理念等。一个政府,只有他能够保障社会利益,促进事先社会意志及其目的,真正履行其责任的时候,才是合乎理性、道理,合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村干部首先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农村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意识,把履行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基本责任,作为村干部行政的最高目标。对农村公共危机事件危机意识的教育和普及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公共危机事件防范意识的教育,对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应对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事件的心里教育、辅导和心里疏导。通过教育和普及。使村民对农村公共危机管理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责任感和发生事件时较强的承受能力。

(二)对农村公共危机事件进行预警管理

农村公共危机事件预警预防预控管理,主要包括突发事件信息预警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危机预警预防和预控机制、建立公共危机的检测体系,注重信息联动系统,信息处理制度的建设以及对其进行管理,不断完善危机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识别以及信息的和信息互动系统,一旦发现有危机的征兆,就可以迅速的进行分析和确认,以便及时发出预警警报,并能立即采取预控等措施,尽可能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村干部应尽快的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避免更大灾害的发生。

(三)危机发生时实施应急处置与控制管理

应急处置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紧迫、最关键的一环。要事先感知及早处理公共危机并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必须有足够的条件和因素,才可以有效的进行。在公共危机发生后,必须迅速做出有效的处理,才有可能将危机转化为转机。许多农村公共危机事件,比如说重大的农村自然灾害,虽然是不能避免的,但却可以控制和管理。一个国家如何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有效的管理,体现除了这个国家的能力和政府的管理化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公共危机影响扩大并恶化的时候,应急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减少损伤,恢复公信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并控制事态的发展。

(四)对农村公共危机的善后管理

在控制管理与应急处置的后期,农村公共危机进入善后处置阶段。对这个阶段的管理,村干部的工作主要包括:善后安置、善后救助、对农民进行慰问和安抚、善后赔偿问题等。危机消除之后,要尽快恢复公共服务与设施,组织被疏导的村民重返家园,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对生活困难的村民进行民政救济。组织心理专家,对心理收到创伤的村民进行干预,帮助其恢复健康。

(五)推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创新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相比有更多的危险与挑战。村干部必须不管的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提高管理农村公共危机的水平。

二、村干部管理农村公共危机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理念老化、陈旧

公共危机发生时,村干部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进行决策,没有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尊重科学规律;信息透明化程度不高,造成村民不知道真实情况,散播谣言,造成恐慌;村干部容易把政府和自身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了第二位。

(二)缺乏公共危机管理的专业知识

我国的村干部一般是由本村有声望的人担任,大多数村干部没有收到大学的教育,很少会接触到公共危机管理的知识。目前,村委会也有一定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多种多样,即使有相应的人才,因为是“外人”,村民们的排外,使他们很难施展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才能。

(三)农村公共危机管理意识不强

在农村,自然灾害事故和是比较常见的公共危机。其中自然灾害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村干部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配合上级部门进行处理;主要表现在集体上访,近年来近郊的农村多发生此类事件,土地被征用赔偿不合理是村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原因,村干部在对发生此类事件的处理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程序。但是,如果发生不可预知或者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供参考的公共危机事件,村干部对事件的处理则会手忙脚乱,耽误了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造成危机事件影响的扩大。

(四)处理公共危机时的法律责任意识不健全

公共危机发生后,对造成的重大影响,村干部因担心自己的前途和个人影响,把责任相互推诿,不愿意承担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村干部管理农村公共危机的对策

(一)明确职责,建立责任机制

村干部对危机管理各个阶段的决策、领导和控制职责,对危机事态的扩大应承担主要责任,甚至绝大部分责任。

1.明确村干部的职责。村干部是对农村公共危机活动进行管理的主要人员,因此,村干部的职责始终贯穿在危机管理活动之中。当危机情境出现时,村干部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遏制危机苗头。当危机发生时,危机管理者要冲在前面,要面面俱到,不能忽视任何细节。危机过后,村干部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

2.建立责任机制。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一切失职、失察、失范行政行为,致使时间损害扩大或未能实现可能实现的减少、降低损失目标,都必须进行责任追究,或要求责任人说明情况,或要求责任人引咎辞职。

(二)提高村干部的素质

人是公共危机管理别是在危机处理中的决定因素,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生命财产的保护。因此村干部应提高自己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案例,以备在危机发生时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同时,村干部村干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客观判断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对村干部进行激励

第8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标志,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资本、信息、地域集聚的社会庞大系统, 是大量人群聚居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理想的家园,美丽的栖息地。1900年世界人口只有一成居住在城市,现在已经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进入新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更加加剧,我国城市化速度以每年1500万人口在增加,处在快速发展期,这一现象是世界也是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城市的扩张,原有城市的改造更新,新旧城市的衔接融合,成千上万的新居民的涌入,流动人口的膨胀带来了新的情况和新的矛盾。特别是中等城市、大城市,超大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使城市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待解的难题刻不容缓。危机对城市威胁大、影响范围广,单体灾害极易引发更为严重的系列性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并且,就危机的特征而言,危机具有威胁性、突发性、不确定性以及危险性的双重效果性,不仅会造成公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也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重创,甚至更为严重的,会引发环境恶化和民众情绪的恐慌,从而阻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管理和社会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我国GDP的6%。

二、城市危机管理现状

近些年城市所发生的一系列危机事件,极端天气、安全生产事件(频发的矿难、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突发,公共疾病传染的扩散和水体污染以及特大火灾等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如始于我国南方的非典、海啸台风的登陆、各地频发的冰雪灾害、洪涝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环境污染、民族冲突、、社会泄愤事件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给社会发展和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如何构建适合国情、适合需要的危机管理系统,从而有效、及时地规避、应对与处理这些突发性危机事件,预防灾难的发生、减少灾难发生后的损失,而且在危机发生后也能使政府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应对危机。构建科学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及时高效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提高应对危机综合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为提高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对危机综合管理,建立危机管理评估体系与对危机管理提出预警是当前政府管理的重中之重的课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危机管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快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提高危机的综合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危机管理研究还比较薄弱,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行政管理学科以来,主要是对正常状态下的公共行政进行研究,而对非正常状态下的行政管理缺少专门的研究。“9·11”事件和“非典”疫情后,危机管理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都相续建立危机研究中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门成立了公共危机管理课题组,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我国学术界对危机管理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我国学者对危机管理的论述仍散见于危机管理的专著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而专门论述危机评估的专著寥寥无几;二是更多停留于宏观的、粗线条的研究,而对危机管理系统的微观的研究不足;三是跨学科研究不够,我国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政治学与管理学等领域,而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与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较少;四是危机管理指标缺少量化,危机管理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许多专家提出的指标设置不统一、不全面。总之,目前我国危机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性研究格局,对危机评估的研究定性多于定量研究,视角单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危机评估要比危机管理的任何环节显得更加重要。避免或减轻危机发生的损失是对危机综合的管理和利用,而不是对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诺曼·奥古斯丁认为,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是在危机潜伏期,但是“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它却经常被完全忽略”。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发展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倾向。好些城市多年来强调唯GDP的结果,致使城市停留在管理方式粗放,管理体制落后,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的情况比较严重。 总体上缺乏统筹、协调和规划。城市基层组织、非政府组织、民众参与度不高。城市功能弱化,基础设施陈旧,公民危及防范意识和公共道德淡薄 ,城市管理的内涵理解过于狭隘,将城市管理仅仅理解为一般意义的前工业时代的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范围的“小城管”, 在危机发生的处置上,常常是领导仓促上阵,左右配合不灵。临场指挥不当,延误最佳时机,未能把损失减低到最小程度。更有的面对危机突发,束手无策,其所指定的应急预案,拉不出来,排不上用场,形同虚设。更有的领导稀里糊涂已被问责。

三、城市危机评估的意义

探讨城市危机评估的建立这一论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危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我国近几年才得到重视,而关于城市危机评估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国内这一领域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集成研究,并加以融合、贯通,使城市危机评估机制的研究更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危机评估,并构建了城市危机评估指标和方法,为危机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9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

一、关于我国高校传染病风险沟通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指特异病原体或其毒性产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可能造成流行的一类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以及感染后常有免疫性。传染病的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终止的全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传染病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一类疾病,也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据国家疾控中心统计,2011年我国传染病报告发病6 320 099例,死亡15 802人;2012年报告发病6 951 478例,死亡17 315人;由此可见传染病危害形势之严峻。

“风险沟通”这个术语最早是在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出现的,其出现的背景就是风险社会逐渐形成,而风险沟通重要性日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到了“风险社会”这一概念。他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风险’更像是一个研究现代社会细微变动的放大镜。它更多地意味着社会公众对风险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一定的方式凸显社会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这一定义充分说明了研究风险沟通的必要性,因为风险沟通是形成公众理性以应对风险恐惧的重要渠道,是改变风险轨迹、防范风险兑现(危机爆发)的有效手段,也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环节。

高校是大学生集中生活学习的场所。校园内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同时,高校的寄宿制、大班教学、课堂流动、开学时集中返校及新生报到等增加了学生聚集流动的客观条件,使高校不可避免地成为传染性疾病疫情暴发的高危区域。据调查,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其中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韩俊锋和王子军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6-2008年网络直播的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得出,2006-2008年全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85.64%。传染病一旦发生会迅速传播,这将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和师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加强高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一个超越校园的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疾控方面的风险沟通作为在风险管理领域一个较新的话题,逐渐引人注意。因此,如何做好高校传染病防控的风险沟通工作就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美国CERC教程简介

CERC(crisis and emergency risk communication),即危机与应急风险沟通教程。此教程是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CDC)主编,在网络上为广大公众开放的在线培训教程。据课程概览中介绍其开发是基于日趋完善的风险沟通理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业界共识。除了网页文字,课程还配备专家的视频解说、各种表单工具等帮助理解与实践。

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将应急风险沟通计划有效整合到现有的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中;提供风险沟通的实施方案与工具,包括风险的识别、分析、干预、评估以及反馈;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心理及信息需求;指导各级应急部门如何与公众及利益相关者沟通。

此课程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各章节介绍如下。

第一章是CERC的基本原则。be first(快速)、be right(准确)、be credible(可靠)是风险沟通最基础性的三大原则。文中首先明确了应急风险沟通的概念及其作用。而应急风险沟通的核心原则有①empathy(同感):尽早表示同感,使用如“我理解你有多恐惧”等语句;②action(行动):安排人们做一些建设性和有意义的事情;③respect(尊重):尊重他人的情绪和应对,不要故作风趣。为实现成功的风险沟通,五个关键因素很重要:建立沟通计划、第一时间信息、尽早表达同感、显示能力和专业性、保持诚恳和开放。而失败的沟通往往是由于来自官方的消息不一致、信息迟缓、家长式的态度、未对谣言及时地响应、未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危机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pre-crisis)、初始阶段(initial)、持续阶段(maintenance)、平息阶段(resolution)、总结评估阶段(evaluation)。在准备阶段应完成所有的计划及准备工作,应考虑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对一些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寻求初步的解决方案,同时,应建立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初始阶段,人们迫切需要知道关于时间、地点以及正在采取的措施等及时而准确的信息;此阶段,快速提供简单、可信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该阶段的特点是信息混乱和媒体高度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将很难再取得公众的信任。流言、谣言的出现,以及专家之间意见的不一致,都会使得我们的沟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持续阶段需要做好与其他部门及权威专家的沟通,做好媒体舆情和公众舆论的监测,适时调整沟通策略。危机一旦平息,各部门工作都将恢复常态。在平息阶段,需要对“事件究竟是怎样处理的”进行回顾与总结,以应对媒体可能的问询,此阶段,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有所减弱;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健康和危机意识,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活动是必要的。危机结束后,需要进行总结与评估,内容包括:评估沟通计划与工作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可以有助于改善危机应对计划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此表可供风险沟通者参考以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自我评估和调整,从而高效率地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