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手术室护理新进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新进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新进展

第1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强化管理;院内感染;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c)-0131-03

医院内感染指的是患者在院内所获得的感染,包含了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受到了影响,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室是临床中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场所,所处的环境极为特殊,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生科室。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发生同手术室的工作质量有很大关系,所以加强手术室的强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2]。本院开展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强化管理工作,在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本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18~67岁,平均(51.07±10.87)岁,其中头颈部手术19例,胸部手术21例,腹部手术24例;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21~68岁,平均(52.65±9.62)岁,其中头颈部手术13例,胸部手术22例,腹部手术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医院感染的诊断均采用全国感染监控中规定的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可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综合分析[3]。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要建立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制度,成立由麻醉科主任、护士长为主导的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将情况纳入个人的考核指标;其次,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通过定期学习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灭菌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标准,掌握好最新的临床资讯,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敏感性;第三,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对流动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标识明显,对无关的人员或着装不规范的人员不准进入手术室,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要穿戴消毒合格的衣裤、拖鞋、口罩和帽子[4];第四,做好手术室器械的检查、清洗、消毒和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无菌物品,发现破损或培养后有细菌生长则停止应用,对手术器械要充分清洗,然后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消毒灭菌,麻醉机、监护仪器等要定期进行清洗,并做好相关的记录[5];最后,医务人员要保证手卫生清洁,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正确洗手,减少手上携带病原微生物。

1.4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从临床护理服务、医疗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AS 8.2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经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的工作是整个临床诊疗和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手术室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手术室的环境不同于普通病房,其作为集中手术的治疗场所,极易引发交叉感染,因此,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临床疗效。在手术室工作过程中以下一些因素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首先,手术操作过程诱发各种感染,比如患者的手术创面较大,组织损伤较深,同时由于手术医师的无菌操作不规范、手术方法技巧不娴熟及导尿管的消毒灭菌不合格均会诱发院内感染的发生;其次,麻醉过程中引发的院内感染,麻醉设备的管道、吸氧罩等设备在较高频率使用下,一但更换或清理不及时,细菌污染率会大幅增加,有研究报道称可高达50%以上[6]。全麻过程中患者的支气管直接暴露,而且该操作会使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多,因此极易为细菌滋生提供有力的环境;第三,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在护理工作中会对手术室进行空气消毒,但由于空气流动性的存在,手术患者的频繁更换,使得人员、药品、器械的流动均加大了微粒或者细菌感染的概率[7];第四,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淡薄,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是减少手术室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但是个别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淡薄,不重视消毒工作,只对器械进行简单处理,还有部分人不能及时佩戴口罩、穿隔离服和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对于有皮肤损伤或咳嗽的医务人员也不能进入手术室,这些都会造成无菌环境被破坏,加大了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

针对手术室存在的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不利因素,本院设定了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对策,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术前加强护理管理,让患者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所有的手术物品和器械必须达到灭菌的要求,手术前由器械护士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器械能够安全使用,同时护士应对无菌范围进行确定,无菌范围的时间要尽量等同使用时间,让暴露与污染的概率降低,无菌的范围确立时间不得超过4 h;术中对患者加强护理管理,保证麻醉设备的及时更换和消毒工作,加强消毒的频次,为手术室配备温度调节装置,使室温保证维持在适宜状态,防止手术医生汗滴落入切口部位;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的流动,手术医务人员要加强无菌概念的认识,对于伴有轻度上呼吸感染的医护人员要加戴双层口罩,对于症状严重者要停止参与手术。手术过程可以预防性地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预防切口发生感染,器械护士应及时将接触污染物的器械和敷料撤离手术台,并重新佩戴手套,降低感染的可能性[8-9]。最后要加强术后护理管理,定期观察患者伤口,预防感染发生,对手术室地面进行擦拭消毒、熏蒸消毒及紫外线消毒,使用过的一次性器械经过预处理后要进行销毁,非一次性手术器械进行特殊消毒处理后进行常规灭菌并备用。

综上所述,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引发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因此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操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督促学习预防感染发生的最新进展,通过现代化管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韦学花,粘丽,董丽君,等. 强化控制医院感染意识减少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8):606.

[2] 尹珍爱,冯立. 手术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23-125.

[3] 刘振声,金大鹏. 院内感染管理学[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5-18.

[4] 巴志强,季惠斌,赵丽清,等. 整体环境动态监控手术部的交叉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67-70.

[5] 陈红竹. 儿科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指南,2009,10(10):33-34.

[6] 张玉勤. 感染控制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8, 23(9):813-814.

[7] Loftus RW,Koff MD,Burchman CC,et al. Transmiss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l organisms in the anesthesia work area[J]. Anesthesiology,2008,109(3):399-407.

[8] 常后婵. 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6,12(8):175-176.

第2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我院手术室建院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整体护理工作在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新进展,近几年,为了适应医院的发展需要,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已经步入程序化,更多的是将“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始终。近几年,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医院提出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并在2010年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统一的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其中讲述了如何用心服务,以至达到感动服务的最高境界。在学习过程中穿插了临床实践,大家都能将理性的知识和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得到临床医生、患者的一致好评。手术室为了适应医院的发展需要,近几年不断推出优质服务新举措,临床应用效果很好,取得了“四满意”,即患者满意、家属满意、手术医生满意、社会满意,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是市级综合性医院,2010年初晋级为三级甲等医院,拥有现代化层流手术室。手术室共有护士25名,均有专科以上学历。其中副高级职称的2名,占8%,主管护师11名,占44%,护师8名,占32%,护士4名,占16%,全院各科手术均在此完成。目前完成的手术有:腹腔镜手术、泌尿电切、钬激光手术,五官科手术、眼科手术、心脏手术及普通外科手术。每年共完成手术8000余例,手术室共有14个手术间,其中百级2个,千级2个,万级10个。我院建院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要”。2010年医院倡导优质服务,2011年这项工作都已纳入科室的工作日程,而且每月都有新的举措,截至今年7月手术室优质服务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患者、家属、手术医生、社会的一致好评。

2 优质服务新举措

科室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制定警示制度,如:“五不出手术间”制度、病理存放制度、交换车使用制度等。阶段性的召开护理座谈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启迪大家手术中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每次大家都是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从中查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各项护理操作的告知制度,例:“手术床窄,您从中间上床;慢些,用手扶着床两边。”“我现在给您进行静脉穿刺了,请您不要紧张,我动作轻些,不会很疼。”“我现在就要给您进行肢体约束了,防止您手术中不知觉的乱动,造成切口污染或坠床现象”等。再有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如:小儿玩具的准备、手术汗带的制作、手术床硅胶垫的配备、输血输液加温器的购置、手术间小棉被的制作等等,受到手术患者和手术医生一致的好评。

2011年4月,手术室加强了盖单的管理和静脉留置针的合理使用。盖单的使用:规定最大限度的减少身体暴露部位、最大限度的减少身体暴露的时间。尤其是在手术中,消毒前手术野皮肤必须用布单盖好,当手术者拿起消毒钳时再撤去布单;摆麻醉时,暴露后身但前身必须用布单围盖,这样不但能充分保护患者的体温,而且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隐私。加强静脉留置针的合理使用:以往手术室没有做过多的强调,有些人对套管针的使用形成了一种陋习,即成年人用大的套管针,小儿用小的套管针,中间型号套管针忽略使用,这样做其实也是不人性化的表现。如阑尾炎、疝气、鞘膜积液、纤维瘤等小手术,术中只要保持静脉通路,保证术中给药即可,这样的患者给予22号或20号套管针足矣。因此科室规定:在不需要快速、大量输液而且病情稳定且较小手术给予22号或20号管针,最大限度的减少静脉穿刺有创操作的痛苦,同时也是对患者皮肤和血管完整性的最大保护。

为了使患者消除恐惧感,我们尽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手术氛围,手术前、手术中和患者聊天,聊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拉拉患者的手、拢拢患者的头发、抚摸患者的肩膀等亲切的肢体语言使其充满安全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生命中最难耐的时刻。由于专科工作特殊性质,泌尿科电切、眼科手术大多都是老年患者,有的甚至80多岁,对待他们要像对待小孩一样有耐心,为此术中不免要多说很多话。近几年手术室又更新了许多大型设备:如眼科显微镜、脑外科显微镜、腹腔镜、气压止血带、脑科电钻等,使手术室设备更上一个层次。

为了提高手术室人员素质,年初手术室即根据医院总体工作部署制定出科室相应的学习计划,分层次的进行工作培训,手术室大型设备、重点技术作为科室培训重点,部分人还被送到国家顶级医院进修学习。科室还号召大家人人参加管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术前访视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认识,都能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第3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关键词] 医院感染;手术感染控制;手术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81.3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b)-127-02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使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大大增加,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无植入物30 d、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的感染,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经济效益。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骨专科医院,年手术量近9 000台次,且骨科手术要求无菌条件又高,抓好手术室感染控制已成为手术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认真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出了切实可靠的感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手术感染率。

1 建筑布局、流程、环境等影响因素及感染控制措施

医疗环境空气在控制医源性感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过去我院是一般手术室,共9个手术间,房间的空气消毒都采用常规的紫外线循环风进行处理,其空气质量远远达不到实施高端手术的条件,故我院自2006年9月建成并启用了符合卫生部要求的洁净手术部,共有手术间12个并设有百级、千级、万级和负压级别。平面布局、人流、物流合理顺畅,具体介绍如下:

1.1 缓冲区

非限制区到限制区都设有缓冲区。

1.2 专用通道

专用通道设有规范的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出入流程及无菌物品、污物流程。

1.3 手术间

手术间内设计了4个壁柜:普通物品柜、麻醉物品专用柜、药品专柜及一次性物品柜,摆放合理,便于使用。

1.4 手术用房等级

严格按照洁净手术部的手术用房等级、手术级别合理安排手术。医生将预术通知单于前一天送达手术室,感染、化验异常及传染手术患者应手术单上注明。

1.5 术中规定

手术中严格保持手术间的门为密闭状态,尽量减少患者出入口开门次数,保持各区的压差。

1.6 术前措施

每日手术前30 min开启净化空调系统,温度、湿度分别保持在22~25℃,40%~60%,室内使用的桌、椅等避开回风口摆放,以免影响回风效果。

1.7 外来物品限行

进入限制区的物品拆掉外包装,外来物品必须外包有清洁布后方能进入。

1.8 手术安排

感染和急诊手术安排在负压间,手术结束后负压持续15 min再进行擦拭后,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手术。

1.9 手术室消毒

手术室每日及每台术后都要用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 mg/L)对物表、地面湿擦拭、拖地一次,特殊感染的浓度改为1 000~2 000 mg/L,1周进行1次卫生大消毒,包括患者出入口的手术患者对接车,清理回风口,严格按要求更换滤网。

1.10 其他

避免在洁净区域清点布类等,以免抖动中扩大污染面。

2 人员的感控措施

2.1 工作人员感控措施

2.1.1 建立健全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消毒隔离制度。进入手术室严格按照三区规定更换衣裤及帽子口罩。强化手术工作人员的无菌观念,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1.2 成立了由护士长、带教老师组长组成的手术室感染管理小组。在医院感染科的指导下,依据《医院感染管理条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抽查、督导、检测等相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解决。

2.1.3 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4]。重视手术人员的手卫生,正确外科洗手。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能去除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源,避免交叉感染。平时注意六步洗手法洗手,时间不少于15 s。手术前必须按照外科洗手操作流程洗手。分段洗至肘上7 cm,时间不少于3 min。把双手放在胸前腰以上肩以下的位置,待涂抹的洗手液干后再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手套。

2.1.4 加强手术中无菌操作工作。手术是一项严格的无菌操作过程,要求手术参与者必须坚持无菌操作原则及流程,台上物品疑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处理。

2.1.5 外来参观者须办理相关手续。严格控制人员进入,每房间不超过2人。参观人员必须熟悉及按照手术室参观制度进行参观。自觉在指定房间巡回护士的指导下参观,观看时和术者保持距离不少于30 cm。

2.1.6 手术人员外出或送术后患者外出时必须加穿外出衣及更换外出鞋。据有人研究证明:未穿外出衣污染明显,洗手衣细菌菌落数高于穿外出衣人员的2.0~2.5倍,故应严格加强手术人员外出的管理。

2.2 手术患者感染控制

2.2.1 术前在病房做好患者身体特别是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卫生。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可自行或协助进行沐浴,除去术区皮肤毛发并消毒后无菌布包扎,待术。

2.2.2 手术患者更换清洁的病号服,在接患者入口处加戴手术帽,以防止头发上的尘埃病菌散播。

2.2.3 术中重视患者保暖。体温过低影响凝血功能,使伤口感染率及心血管并发症增加[5]。应对措施有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静脉滴注使用温液体、术中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刀口,必要时患者身体处可加暖水袋等。

3 物品、器械的使用及处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要严格把好进货关。去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手术室的一次物品存放间,并分别记录品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检测单位及结果。在洁梯接供应室送来的灭菌手术包时,护士要严查其灭菌效果,合格后方能放入无菌物品存放间。手术开台前备齐术中用品并认真再次查对手术包等物品的灭菌日期、指示胶带、卡、外包装是否破损及潮湿等,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术后器械经初洗处理,感染器械双层黄袋扎好。布类、医疗垃圾、针刺盒也按规定分类打包。前者由器械回收员、后者由清洁工都从污道运至污梯分别由供应室、医疗垃圾专送员接管处理,并作好登记工作。

总之,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追求,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问题。故抓好手术感染控制工作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保证。

[参考文献]

[1]Peterson AM, Wallker PH.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as patient safety indicators [J]. Annu Rev Nurs Res,2006,24:75-99.

[2]陶珍晖,吴瑛,徐艳.北京两所医院手术室护士对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71-174.

[3]何伶俐,雷学忠.医院感染控制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83-285.

[4]Esposito S, Noviello S, Leone S, et al. A pilot study on prevention of catheter-rel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ith fluoroquinolones[J]. J Chemother, 2006,18(5):494-501.

[5]徐鹏,刘纯燕.加温输液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9):487-490.

第4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月份、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宾馆、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第5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5、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400消毒灵)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第6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xxx)、二等奖(xxx、xxx)、三等奖(xxx)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第7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关键词】 五常法; 手术室;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149-02

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与感染监控措施是维持医院一切医疗活动安全行医的核心管理项目,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更是为医院的安全行医保驾护航[1]。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运用“五常法”进行管理,包括常组织、常规范、常清洁、常自律等,从根本上杜绝了工作漏洞,增加工作效率,加强了医务人员责任心,减少或避免患者的院内感染在手术室发生的可能。现将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五常法”进行管理的经验与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个县市级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2007年由医院旧址搬迁到新区,住院床位760张,年平均手术量7000台左右,急诊手术量非常大,手术器械的使用率非常高,医务人员接台手术多。手术室共有麻醉师8名,护理人员18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14名,年龄18~40岁,平均25.6岁,由于新招聘的护士较多,人均年龄偏小,工作经验不足及管理上的不足,导致2010年8月-2011年7月手术室空气培养检测中,有8个月存在空气菌落数超标,抽查环氧乙烷消毒器械日期常存在过期现象,手卫生不达标,喉镜、呼吸机用后未进行及时常规清洗消毒,使外科切口院内感染率处于高发状态。从2011年8月开始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开展应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

1.2 方法

按照“五常法”的核心和精髓,将手术室所有人员成立为“五常法实施小组”开展以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为中心,以控制院内感染为目标的管理活动小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常组织 (1)组织手术室人员学习“五常法”管理理念及内容,根据“五常法”结合医院感染管理中手术室院感控制的规章制度与技术规范对手术室所有物品根据需要程度、使用频率进行分类整理;(2)清理物品堆积情况,节省空间;(3)组织医务人员对手术室消毒灭菌、环境卫生质量监测的学习[2],加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4)手术进行中避免频繁开门,控制参观手术的人员人数,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空气中细菌的沉降;(5)了解科内所有消毒设备性能,并制定相关操作流程,严格把关消毒物品的质量。

1.2.2 常整顿 把手术室所有物品按“四定”工程进行管理,即定人(人员)、定时(时间)、定点(方位)、定量(量化)。将科室内的消毒灭菌物品(含一次性灭菌物品)进行分类,按消毒灭菌的时间顺序进行固定,定员对物品的有效期、失效期及物品外观进行良好检查。护长每周检查,科护长、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进行抽查把科室所有物品按用途、用法、用量、时间先后来规划放置[3]。

1.2.3 常清洁 (1)制定卫生清洁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和控制感染;(2)根据需要准备接台手术的手术室,做到术后终末消毒后才接收患者;(3)规范手卫生要求,按外科手卫生要求,在洗手池旁显眼处张贴外科洗手法流程图;(4)每天工作开始及结束时,指定手术室负责人对空气消毒机、消毒液、物体表面及一次性无菌物品进行查看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跟踪处理。

1.2.4 常规范 将上述的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形成可行的物品及人员管理制度,使之形成良好的规范。实行视觉化管理,使用透明玻璃门柜、开放式储物架存放物品,明确标识;仪器、设备的操作指示及安全警示语张贴于操作区域的显眼处[4]。

1.2.5 常自律 持续推动前面4个的“五常法”的习惯化、制度化,制定好的规则、规定每天坚持应用,使“五常法”在手术室医务人员中形成一种习惯,使人人规定行使,形成良好的自觉性规范。

1.3 感染监测

对比实施前后手术室的空气、手卫生、物体表面、消毒液、无菌药品及切口感染的合格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采用““五常法””进行管理后,手术室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866,P=0.0020.05),但有一定的提升。详见表1。

3 讨论

伴随着国家相继出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广大农民群众和低保人群就医压力降低,很多疾病可得到综合性医院的及时医治,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压力,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手术室是“救死扶伤”的关键性部门,其对感染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手术室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综合实力,且与手术患者健康转归密切相关,因而对手术室进行高质量的管理十分重要[5]。

为了严格保障手术室的医疗行为,通过将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列入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采用“五常法”进行高效、高质量的管理,通过将以往的感染控制经验进行广泛、有效地宣传,使“五常法”管理理念深入每位医务人员的思想中,在管理上注重细节,并形成制度化管理,最终提升手术室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

本次研究也充分显示在采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后,手术室的空气合格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表明手术室的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最后笔者认为采用“五常法”进行管理的关键在于长期的保持,有效的工作经验与成果只有通过长期的坚持才能体现其价值。为了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引入了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或精神奖励的形式,鼓励护理人员更好的坚持。

参考文献

[1]何伶俐,雷学忠.医院感染控制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83-284.

[2]宋业,姚敏清.““五常法””在手术室消毒供应部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6):264-265.

[3]张穗平,刁笑梅.““五常法””的持续开展在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和意义[J].吉林医学,2010,31(36):6884.

[4]屈芸娜,姜华.““五常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1):417-418.

第8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关键词】 Batch bluk Aceident trauma Patients Innai Emergency Security

【中国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21-01

成批意外创伤病人具有伤情复杂、病变迅速、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易漏诊等特点,故争分夺秒地进行行之有效的救护,为后续诊疗赢得时机,对提高救治率具有重大意义。有资料证明[1]:伤后第1小时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故又称为"黄金时间"。

1、临床资料

本组意外创伤病人共14批次,伤员共54例,其中男36例,女18列,年龄8个月――72岁,平均年龄40岁,意外创伤原因为公共汽车车祸、货车车祸、三轮拉客摩托车车祸、两轮摩托车车祸、高楼坠落、泥墙倒塌。伤情分为:昏迷11例,休克5例,呼吸心跳停止3例,清醒者35例,其中并发颅脑外伤17例,四肢伤14例,多脏器合并伤3例,软组织挫伤20例。

2、急诊保障预案制定

2.1目的和要求 严格的组织管理,加强救护配合,减少致死病例;建立急救网络,做到组织、人员、技术、思想、物质五落实。

2.2器械材、药品、物品的供应:各种抢救器材、药品、物品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机器运转正常,物品库存定量,药品有效期合格率100%。同时后勤、药剂、院内急救小组处于备战状态,随时给予物品、药品等的供应。

2.3工作运行程序:包括接诊、检诊、分组(病员与医务人员)、分流运送,使危重病人得到最快的手术和治疗。牢记抢救优于一切的原则,一般认为[2]:必须紧急处理的包括:呼吸困难或窒息、大出血、心包填塞、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颅内高压等,这些病员若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将明显增加病死率,降低抢救成功率。

3、伤病员急诊处置抢救原则

急诊抢救原则[3]: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救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与呼吸并重,加强运送检查途中的监护与救治。

3.1及时通知 当班人员必须大致了解情况和伤病员数量,立即通知相关职能科室,并立即通知医院突发事件抢救组。由抢救小组根据意外伤员的人数、性质、伤情组织相关人员到指定场所进行抢救,对许多危急重创病员的急救,往往时间就是生命。有资料证明,[4]:腹部脏器中,伤后到手术时间依然是决定伤死率的重要因素:伤后到手术时间1h,伤死率10%;5h,伤死率36%;8h,75%。

3.2各就各位 在统一指挥协调下,一般由抢救小组组长指挥,负责预检分诊的医护人员在所有伤员急诊的病历左上角上作编号,危重病编号在先,并简化挂号、收费化验、检查取药等程序,严禁推诿病人,护士长(或高年资的护士)负责护士人力统一调配。在现有护士人力情况下,每位护士分工不一样可分为:接诊、检伤分流、抢救复苏、液体管理、护送检查和入院。伤病员放置区域按伤情来划分,分为生命支持组:抢救室,监护室:立即手术组:清创室,手术室;延期手术组:外科病房,留观室。避免需及时处置的伤员得不到及时处理。

3.3对于休克、颅脑挫伤及多脏器复合伤的病人,必须指定专人对其生命征进行监测并记录,血压监测是判断休克的得要依据,对严重创伤的病人每隔10~15分钟监测一次,尤其要记清第一次测得数据,如再次血压低于第一次5~10mmhg,心率加快,四肢湿冷,考虑为休克或休克进展[5]。

3.4伤病员的登记,分流过程:由接诊检伤同志对所有伤病员进行较详细的登记,姓名、年龄、性别、单位、出事现场地址、进入急诊时间、记录伤病员总人数、记录分流病员最后的分流方向,以利于查询统计,更便于协助交警部门作好后续工作。

3.5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瓶均集中放在一起,以便统计与查对,核实后方可丢弃,避免医疗差错。

3.6参加抢救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动作讯速而准确,各级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又要密切配合,避免工作重复和遗漏。

4、院内医疗处置流程

院内医疗处置急救为持续高级生命支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等一系列紧急复苏术,同时采取抗休克、输液、给O2、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和转送检查等基本救治,在每批伤员送到急诊科至全部伤员分送到手术室等其他科室继续治疗,整个过程应该在45分钟内顺利完成。

5、体会

成批创伤病员是从健康人突然变为一个病人,加上瞬间急诊大厅内场面混乱,势必对病人造成打击,导致心理失调,加重病情。在本组病例中,通过我院突发事件抢救小组的权威性组织指挥,牢固树立时间观念,加强急诊、急救保障的相关因素管理,医护药技后勤人员的全力合作,抢救成功49例,死亡5例(其中到急诊科当时已死亡3例),死亡率9.4%,经急诊处置后,转有关科室继续治疗,其中转入手术室立即手术18例,外科病房26例,留急诊观察10例。

参考文献

[1] 尹庆荣.创伤护理最新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0(6):234

[2] 王战朝.现代创伤与急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

[3] 周秀华.急救护理.2002;8(2).1

[4] 张向东.代荫玲.大型交通事故院内急救探讨.创伤外科杂志?2002;2(1):55

第9篇:手术室护理新进展范文

摘要:工作节奏加快,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1职业危害

1.1空气污染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气味及吸入性物在空气中的弥散。手术室内空气污染有特殊的一面,与麻醉方法、麻醉机的防漏质量、麻醉持续时间及室内有无通风设备,手术器械、仪器使用、消毒剂浓度有效时间和使用方法有关。用于吸入麻醉的安氟醚、异氟醚含乙烯基,是一种潜在的致突致癌物质,其化学性质稳定,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1]。由于面罩接触不严密或麻醉机管道衔接不紧可发生外漏,污染手术室的空气。吸入麻醉废气可对听力和记忆力产生影响,孕妇可引起自发性流产[2]。

1.2化学制剂过氧乙酸、甲醛、84消毒液、戊二醛、臭氧等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3],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1%时,空气状况开始恶化,出现不良气味。

1.3感染因素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经常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很多。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的本身,还可传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无特效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肿瘤的种植生长和败血症发生的危害。

1.4电离辐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中摄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室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机会越来越多。射线对人体损害很大,可致造血功能低下。据有关文献报道,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或使胎儿畸形。

1.5身体疲劳与心理危害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紧张,压力感所致。他们长期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加班加点的环境中,工作性质是细致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工作人员易患溃疡病、心脏病、偏头痛病、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胆病等。

2防护措施

2.1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定时通风换气手术房间空气消毒不宜使用甲醛熏蒸和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应严格掌握消毒时间,消毒过程中严禁入内。目前手术室最好设置空气净化层流装置。对接触麻醉剂的医护人员,在使用吸入性物时,现配现用。在对病员进行麻醉时,应首先检查麻醉机是否密闭,以减少空气中的挥发性麻醉气体的浓度,减轻污染。

2.2选择高效、广谱、低毒的化学消毒剂消毒剂的配制浓度要准确,现配现用,改变用量越多消毒效果越好的错误概念,防止过量,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人体的危害,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操作前后正确洗手,严格无菌操作。

2.3为了避免生物感染,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病史,肝功、两对半的检查结果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对阳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注意保护皮肤黏膜,术中手术台上正确放置刀、剪、针、钩等锐器,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手术所用特殊器械,同时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2.4对电离辐射要尽量避免X线照射,对于术中需要X线透视的手术,手术人员应在术前穿好防护铅衣,戴铅帽,手术间可配置铅屏。排班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接触X线。妊娠期禁止与X线接触。

2.5防止身体疲劳工作人员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外,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矫正一般职业性紧张预防过久站立及走动产生的危害,设法改善站立和走动的强制,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和习惯。因此,必须加强锻炼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重视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对发挥最佳运转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手术室工作人员只有加强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才能以健康的身体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俊杰.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