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组讨论的基本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语教学 小组讨论 控制策略
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盲目实施,无效讨论过多,简单问题复杂化和重复化;表面学生热烈参与,学生思维处于表层状态;“搭车”现象严重,小组活动讨论不均,精英学生表演过多;小组讨论气氛活跃的假象和“冷场”的尴尬局面过多,讨论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和摆设:小组讨论虎头蛇尾,处于失控状态,效果不佳。因此,小组讨论效应的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介入,全面关注
小组讨论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这并不是说不要教师的指导,相反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与监控、活动后的评价等。教师在设计小组讨论时首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学生可能引起兴奋的东西,精心设计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应预测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到讨论所需的时间等以便教师及时调控活动过程。
自主学习是小组讨论的前提条件。在进入讨论前,每个学生都对学习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做好讨论的心理和知识的准备。讨论时,能迅速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取与讨论问题相关的信息,与原有信息进行匹配、同化、顺应,构建新的想法,又能对别人的提问有针对性的回应。个人独立思考能唤起小组成员在讨论中的个体责任,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教师应对小组讨论活动进行恰当的指导和调控,讨论前,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并明确其职责。在小组里设立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口头报告员、 资料管理员、时间记录员等,承担不同的义务和责任,而且,不同的角色必须经常轮换,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避免“搭车”现象,避免课堂讨论沦落为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与少数精英学生的“对话”,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介入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小组讨论的效果。介入得过早,剥夺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晚了,又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处于无助状态。因此,教师要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通过巡视及时了解讨论的避展情况,及时掌握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小组讨论真正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指向明确,发展语言能力
教师应明确小组讨论的作用及意义何在。在课堂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合作、竞争、独立。小组讨论是一种合作形式,小组成员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获取信息,认识和借鉴同伴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模式,从而得到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回答。这个过程体现了由共性走向个性再到更高层次共性的发展过程。因此,小组讨论的话题既不应是学生稍加思考就能给出唯一答案的,也不应是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无从下手的。而应是开放的、多元的。
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在设计论题时没有认真思考,没有在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论题,有些内容适合讨论,有些适合问答,有些适合朗读等。教师若不能紧扣课堂教学目标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或设计的讨论话题不够真实,脱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讨论容易流于形式,从而导致课堂活动表面热闹,小组活动频繁,或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信息资源而无话可说或造成“冷场”等现象,而导致学生收效甚微的不良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把握教材的精髓选择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生活性和启发性的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知识存储,充分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语言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指向明确的小组讨论话题,才能充分发挥讨论的功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完善评价标准,培养讨论技能
PBL教学方法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McMaster大学提出后,变得越来越流行。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纷纷引入PBL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并实施。而无论如何改进,其最基本的要素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即病例、学生及指导教师。现就这几种要素加以叙述。
1病例
病例是学生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活动中的一个起点,学生的任务就是解释在病例中描述的各种症状,而在讨论中那些未被解决的问题就是需要学习的问题,同时也是推动学生自学的动力。研究表明小组讨论学习效果和个体学习时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所使用病例的质量来解释说明。而仅仅提高病例的质量,其他因素不变也会改变小组讨论的效果,同时也会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因此,设计一个有效的、高质量的病例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学结了以下几点原则:
1.1在设计病例时,要与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有很好的衔接,从而可以激活他们已掌握的有关于病例内容的各学科知识,这反过来也有助于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和理解;
1.2确保一份病例应该包含几条线索来激励学生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寻找答案。但要注意过多的线索会增加学生排除无用线索的负担,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1.3处于语境中的知识在以后的应用中更容易被获取,所以最好在与未来职业环境相关的情境中呈现病例,或者至少显示出有一定的关联性;
1.4基础学科的知识与临床课程知识的整合会提高学生诊断的能力,在临床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基础学科概念,可以使这些概念被更好的整合起来,因此设计病例时需要在临床问题的情景中呈现相关的基础学科概念;
1.5 PBL教学模式是致力把学生培养成自立、自导、终身的学习者。要确保一份病例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引导他们查找文献来促进自导性学习。也就是说,病例中问题设置的一目了然或者包含解决学习问题的相关参考文献,都不利于自导性学习的培养;
1.6学习本身的兴趣会延长学生花费在自学上的时间,一份病例应该通过持续性的可能解决问题方法讨论和促进学生探寻其他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学问题的兴趣。例如给学生提供对应病例的感知环境或者在病例中展现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的症状,也会提高学生的兴趣;
1.7一个病例的设计应该与设计病例者所提出的目标相吻合。通常情况下,设计一份病例,设计者脑中会产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特殊情景,但并不知道学生是否会有同样的情景感,因此,分析和研究病例时,要设计出学生将面对的教学培养目标。在PBL教学中,学生们学习本身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病例的质量,一份高质量的病例设计可以对学生的自导性学习产生很大的引导、推动作用。
2学生
PBL要求把学生分为8-10人的小组,从心理学来讲,当一个小组超过10人时,就会导致小组动力的改变,其中的已给改变就是对达到PBL目标起到阻碍作用。人数少的小组虽然有优势,但也不一定能够完成所有的教育目标。一个小组形成的最初阶段,在成员不知不觉中建立能够控制其互动的基础模式,形成潜在的准则,例如:谁主导,谁跟从,谁是局外人等等。只有在最初越互相了解,小组才越容易在后面的步骤进行改变。否则在后期很难对小组的形式进行改变。一旦有理由需要对原有互动模式进行重新协商,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在PBL过程中小组及小组成员间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反馈,公开评价一个学生的技巧和知识,对于所有参与的学生来说都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学生以更有效的行为适应更高的小组目标,同时增加学生的参与,使之在参与中获益。成功的PBL讨论的关键掌握在学生手中,每一个成员应该清楚自己在小组的的任务和责任。首先,坚持基本的原则,例如:所有人都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焦点应该放在病例讨论上,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争论,每次学习要有记录员,要互相尊重等等。第二,每名成员要清楚在小组中的角色,最好是在第一次教学时就打成共识。第三,做一名目标明确的学习者,清楚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回答那些问题,会加强自导学习过程。第四,提出高质量的激发性的问题,避免只关注细节的浅显问题。第五,积极的对小组学习进行定期评价,保持小组讨论的活力。有做到这些最基本的准则,才能使一个PBL小组良好的运转其起来,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指导教师
在PBL教学中,指导教师的角色包括营造积极的小组氛围、鼓励每一个的学生参与,同时指出小组中出现的问题。小组的运作是否良好直接会影响学生的自学效率,引起针对PBL教学的情绪变化,从而阻碍学习。小组的互动模式会在小组形成的最初阶段形成,指导教师主要是确立小组模式的形成,并使之逐渐变为适合小组学习的最佳模式。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谈一些他们的生活、个人兴趣、对于PBL的认知、学习目标等等,他们越了解,这样在后面的步骤中越容易进行改变,小组模式越融洽,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PBL。在PBL过程中学生自主提出的学习问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作为讨论问题的结果而产生,这些问题作为独立和自我指导学习的向导,是影响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除了这些,必要时指导教师会协助学生使用高质量、有启发性、激发性的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从而使之更进一步理解知识和更好地学习。在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评价、相互反馈中来,使PBL小组更加良好地运作。当然,指导教师只是对小组进行自学达到一定目标而提供帮助和进行评价,绝不包办代替,也不进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传授或示教。要避免造成学生的依赖性或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困扰。
4结语
PBL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的成功不仅有赖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技能提高,还有赖于学生对于这种模式的认同和熟练。我国的医学院校引进PBL教学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大都是对它的探索和研究,PBL教学在国内院校的开展和普及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
参考文献
[1] Diana H.J.M. Dolman,Hetty Snellen-Balendong.S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ase design for a problem-based curriculum[J].Medcial Teacher,1990,19(3):185-189.
自《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以来,任务教学法在国内教育行业深入人心。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在各大学更是大受欢迎,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成了先进外语教学法的代名词。不管想法如何,结果如何,上公开课时大家都会将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这件靓装拿出来秀一下,装点一下门面,以示自己不落后。似乎教学中不用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就意味着落后。笔者试图对高职英语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提出不同看法,供大家指正。
一、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简介
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成立,各成员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巨增,人际交往日趋频繁,语言沟通成了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这种现实促使语言教育从知识获取向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转变,任务交际教学法从此诞生 。受此影响,国内教育界也开始提倡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此,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形式的任务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行业深入人心。但是角色扮演只适合日常生活交际和话剧式的语篇,主题辩论也不可能每节课都使用。相比之下,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则较为通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大学持续扩招,高校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大学英语这门公共课的教学班容量更是庞大起来,我校有的英语教学班学生多达近200人。庞大的班容量,导致师生互动缺乏,学生课堂参与率降低、口语练习机会少等问题。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则成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的唯一的最佳策略,在国内掀起了又一轮热潮。
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1]。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包含四个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小组协作、展示成果、评价反思。 首先,学生围绕任务主题,以小组的形式沟通交流,达成共识。然后把所学知识或任务完成情况展示出来。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以巩固所学知识,改进学习策略。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有三大突出优点:A以完成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评价考核为激励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将传统师生间单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增加了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有利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B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变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C没有教师参与的小组活动,降低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师生单向互动中学生所产生的焦虑感,促进了学生自信、大胆等心理品质发展。从理论上讲,与其他教学法相比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似乎是最完美的。
二、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任务教学方法与语言教学目标不协调
语言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足够量的词汇和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等,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任务教学法是否有助于实现这些语言教学目标呢?
笔者在我院建工系2011级、2012级和汽车系2012级大一学生中就“任务教学法”做了将近2年的试验。在听力课和阅读课上,笔者常常发现:在布置课堂学习任务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带着问题(任务)去倾听或快速阅读相关材料,都不约而同地针对任务查找相关答案,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可是当笔者问到语篇中其他词汇、语法知识和语言文化知识时,学生们一问三不知。笔者调查的结果是,几乎没有人仔细倾听或阅读整个语篇,也没有人认真学习其他单词、句法等语言知识,更别说语篇中蕴含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了。口语课上,笔者布置任务后,大多数学生都会立刻翻开书本资料或拿出手机上网搜索相关英文答案或比较权威的观点及其论点、论据等,而不是自己认真思考任务或问题,用所学过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去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用学生们的话来说“我们只顾着去完成任务了”。任务越具体,评价考核权重越大,时间越紧,学生们查找最佳答案,完美完成任务的心情越急切,就越容易如此。由此可见,任务教学法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能促进语言学习,有助于实现语言学习目标。
(二)小组讨论法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脱节
每门学科都有其特殊性,受其特殊教学环境的制约。英语课教什么、怎样教或怎样学当然也取决于其教学环境,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必须要以学生英语语言水平为前提。我院学生来自不同地区, 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词汇量小, 语法知识欠缺,听说读写技能普遍较差。笔者对我院建工系、汽车系,15个班级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做了问卷调查,总分150分的试卷,2011级人均分数是53,2012级人均分是51。严格来讲,他们的英语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的连初中水平都达不到),不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大多数学生充其量也只能说出不符合英语语言规范的词汇堆砌式的中国式英语,用大多数学生们的话来说“如果我的英语成绩好一点,我肯定上本科院校了”。 于是英语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课就出现了三种状况:A英语课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学生热情高涨,可是大多数学生们用汉语思维,用汉语讨论问题、用汉语答疑,把英语完全变成了国语课。B为了完成最重要的任务――成果展示,获得较好的小组评价,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协作常常被省略,取而代之的是核对答案。C任务布置后有的学生五分钟之内就能完成任务,有的则直至下课也无法完成,因此小组活动中少数成绩优异者代劳,其他成员无动于衷的状况在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这些状况显然与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目标背道而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有害而无益的。
三、小组讨论式任务教学法不适合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认知必须具备两个程序:注意和信息加工。由于大脑记忆有限,在认知活动中,人们倾向于注意和加工那些最具价值的部分。当语言工具和语言意义争夺大脑注意力时,得胜的往往是后者。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大脑自然而然会更注意“会意”,而把语言工具置于次要的辅助地位,甚至忽略。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完成任务的心情越是急切,越是如此。这种“只意会,不言传”的状况对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显然是不利的。
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认为,只有通过可理解输入,习得才会发生。他还强调这些可理解的材料难度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即“i+1”理论[2]192。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怎样,他们所输出的语言可理解度如何?小组成员英语水平基本相当,能使其他组员获取促进语言习得的难度稍高的语言材料吗?只要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就会知道我们的小组活动是不可能解决“可理解输入”和“i+1”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小组讨论是否适合高职英语课就可想而知了。笔者认为,如果小组活动中学生经常接触不合英语语言规范的输入,不仅无益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反而会对他们的语言习得有反面影响。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课;学习能力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说、学生听,教师写要点、学生记笔记,教师问、学生答,教室是以教师为“主演”的,讲台是教师的个人舞台任意挥洒。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长处,那就是便于掌握。但长久以来在这种模式下长大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主动,语文在其眼里就是认生字词、画段落、找中心思想,课堂也变得枯燥无味。记得周玉仁教授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思考的情景,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悦。”这句话充分说明我们教师要觉醒要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下面我浅谈一下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语文课的一点经验。
一、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事实上,课堂应当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师生要互动起来。语文学习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发现。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合作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二、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一般做法是,将班级学生按其学生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组成几个小组。使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在小组内的分工和作用,然后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改进,逐步尝试放手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分工、操作。在合作小组内,每个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通过互助实现小组整体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三、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就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地深入学习。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如,在《海燕》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读海燕的象征意义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读),我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研读的方法和步骤是: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特点。
(2)细细品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各小组用什么方法、步骤来学习,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确定。当然,教师也作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起到指引者的作用,而不是主导者。放权给学生又避免小组学习偏离轨道、远离目标。
四、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现今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着很大一个弊端――无效参与。例如,在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所给的讨论时间不够,只是走个形式,匆匆收场。有的小组,组员并不是全员参与,只有成绩好的学生发表看法,成绩差的学生变成了旁听的角色,而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地、全面地对各个小组的活动进行指导。这样,并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学习?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要考虑到每小组的实际情况,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中去,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效果等等。
总之,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改变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演”,教师应当扮演“配角”,是引导者,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合作性、创造性,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一、 课内导学环节,指导思想是“先学后教,导引结合,变式训练,及时反馈”,其中导读步骤要求“一明、二导、三带”
一明,教师明确揭示教学目标;二导,教师向学生展示导学问题和导学知识结构;三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教学目标,带着强烈好奇心、求知欲自学教材,尝试达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口、脑、眼、耳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导读环节训练步骤要求粗精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粗读──知结构,扫除认知障碍;第二层次,细读──分层次,明确教材重难点;第三层次,精读──能质疑,自己能提出课本疑难。导学环节中教学形式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讨论环节,教师注意落实“三了解、三帮助”,即了解是否有组员不参加讨论,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能围绕问题中心展开有效地讨论;了解学生小组讨论遇到的心理及认知障碍,帮助学生知识补救,予以心理疏导;了解小组讨论的学生思维信息,情感氛围,帮助激活小组讨论气氛。学生在讨论中能力达标训练与素质培养方面要求达到“四会”,即会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会组织,能归纳别人观点,讨论有序,并做发言,;会迁移,能把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解决相关问题上;会质疑,能围绕中心讨论,提出疑难问题。
二、合作探究──知识迁移
教师针对学生课内导学中提出的疑难,进行思考,通过实验设置情景,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前后相邻两桌同学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解答,及时补充、订正,在编制启发性思考题往往要设置台阶,步步上升,使课堂教学达到,这样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了他们的发展性思维能力。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这些小组学习讨论,适时给予学生点拨或帮助,重点对差生、优生施以个别教学辅导,激励和强化中等生,以防止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从而逐步解决教学过程中差生转化和优等生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Photoshop教学课堂 任务驱动 小组协作 教师点评
Photoshop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一门专业课程,主要用于图像的处理、修饰。学生学习本课程容易入门,但渐渐地又会茫然,因为它的功能异常强大,编辑手段和技巧层出不穷,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教师讲一题,学生才学会一题。在教学中,我们试行项目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协作,教师点评”三步法(简称:驱、练、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巧设引入,任务驱动
一堂课如果教师在开讲引入部分很吸引人,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被引入最佳学习状态。在精巧的引入后,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以此来驱动学生接下来的行为。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就是一把用来点燃学生的火把。
在学习第一章《初步认识 Photoshop》 时,我们借用一张“假照片”引入本节课题。照片是笔者和明星孙俪的合影。笔者对大家说:“请大家看这两个明星美女,哪个更漂亮?” 学生定睛一看,哈哈大笑:“老师,那个不是你吗?你啥时当明星了?”于是笔者便水到渠成地引入本节课的任务:熟悉Photoshop在生活和社会上的应用领域,并具体说明它在某一方面的应用,如广告设计,婚纱摄影等。
比如在讲到“图层”那一节时,笔者采用实物导入法,先拿一个学校的宣传纸袋,对学生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宣传袋,大家看是不是很漂亮?并告诉大家,这是去年网络班张巧同学自己设计制作的。大家不要惊讶,上完这节课,你们也能做出来。所以,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每人给学校设计一个宣传袋。这样学生智慧的火花就被点燃了。
二、小组讨论,协作练习
新课改的教学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合作学习。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笔者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明确任务后,小组讨论,协作练习。根据任务的阶段性和难易度,教师可选择以课件的形式给出操作步骤提示,或是全部演示操作过程。
在知识点和基本工具的讲练阶段,如“选区工具”,学生起初对它是完全陌生的,所以笔者先以一个实例演示讲解具体步骤,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做出这个实例。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碰到不会的问题时必须先在组内提问,当本组所有同学都无法解决时才可以向老师请教。
在设计学校的宣传袋时,教师不需全部演示,而只是直接给出作品参照图和步骤提示即可,接下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设计、创新发挥,最后每组学生把作品上交,评出“最佳创意组”。
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同时也节省了老师的很多时间和精力。每个学生都成了“演员”,他们不只是“听众”“观众”,他们还会自学、讨论,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认知、能力、品格、方法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上传作品,积极评价
新课改的要求是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是发展性的评价。如果说“任务驱动”环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那么“教师评价”环节则可以让这个火把燃烧得更彻底。
课堂上,在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结束后,我们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上传作品到教师的微机上,然后教师进行视频展示,逐个评价。每次在展示作品时,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高度集中,尤其是自己的作品出现时,学生更加关注。在评价的方式上,我们可选择学生评价:如组组互评,生生互评;也可选择教师评价,参照标准,给出等次。但最后,教师都必须给出积极的、合理的意见或建议。
对于中职学生,评价语言要慎重,要以“欣赏”“激励”为主,对于确实不好的作品,我们不妨可以进行幽默评价。如:在一次课上,有个学生的作品很不理想。当时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利用钢笔工具绘制某个动物,但不知是何种原因,这位学生的作品不堪入目。在评价时,笔者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这样说:“这幅作品个性十足,如果寄往《奥特曼》的创作组一定能获奖。为什么呢,因为它很像里面的某个怪兽。”课堂上顿时笑声一片。而这个学生的脸也瞬间红了,此时他已经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一、转变观念,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对学生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能力培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对学生而言需要其认识到交往合作的必要性及感知模式转变带来的学习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最大程度的投入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分好学习小组,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六人一小组,缩小组小组之间的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从而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合作学习。
二、把握教材,确立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在做一些计算题时,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选取的原则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以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目的。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要考虑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学习要处理的是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大家友好相处、合作的威力。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要有一定的难度,是个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通过合作讨论,学生能够形成对问题深刻、全面的认识,又能感受合作交流、听取各种观点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人共处。其次,要考虑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的,并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结构等水平相当。合作的内容还需要有相对的空间,否则,学生的讨论就不会有价值,所谓合作只是停留于表层。
三、创设情境,预习检测中为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预习检测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自学检测中去,通过对旧知的唤醒,为新知的学习做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结论尽管已正被广大教师日益接受,但往往体现在新授比较多,而预习检测中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基本模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低,兴趣也不浓,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不大感兴趣,更难以激发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了。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点。如我在教学“比的认识”时,通过出示一面长3分米、宽2分米的小红旗,请学生提出问题用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进行比较长和宽的关系,经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比较数量的意义和方法上有两种关系:比差和比倍。这样通过全体同学的讨论参与,一方面复习了比较的方法,完善了原来的认知结构;同时在热烈的讨论中进入了一个新的环节――新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再如在教学“体积”这一概念时,在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下讨论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得到了“石块占空间”,这样“占空间”就成了新知的起点。情境导入越来越在课堂中得以体现,而适时引入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发现与解决问题,从形式上更为活泼,从心理上也是一种促进。
四、启发心智,新授中巧妙点拨、有效合作
新授中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重点。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具体实施分以下四个步骤:A、独立思考: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B、组内讨论: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这其中还包括小组内的合作操作、启迪思维、开拓创新、锻炼能力。C、组间交流: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通过组际交流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互相启发,开拓思维,更可纠正小组全局性的错误。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促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D、引导评价:我们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往往又容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课堂中,只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同样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而后因适当的“收”,集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质疑问题,以求开拓创新。如三年级中“估一估”实践活动课中,我在讲授了基本方法后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对高高的一摞本子进行估算、展开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离正确的本数最接近。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气氛达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汇报时的自豪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这样有步骤的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五、精讲多练,练习合作中提高效率、自我完善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在练习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比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计算中,我选择了队旗这一几何图形,让学生对于计算的方法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由于解法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同时在小组讨论中,还能互相启发与提示,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与积极性。再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后讨论,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学生们有的放是,讨论中能把新知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并进行了发散性的推广。
六、成员互评,小结中评价归整、深化学习目标
教师的期待与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又是不现实的。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而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如在教学“比的性质”中,我这样提问:在相等的几个比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及交流中先后得出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经评价补充成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讨论评价后又补充出“零除外”这一重点词。这样一个讨论、评价与补充的转化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良好品质,也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体验成功的积极性。又如教学中对新授进行小结时,往往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既让每一位学生回顾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概括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论文摘要:课堂讨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语言流利练习。有效的课堂讨论要求具有合理的组织形式,大型班级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活动,保证学习者的全面参与。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话题,师生都应在讨论前对话题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认真组织并监控讨论,在讨论结束时作出评价和反馈,促进学习者的深入学习和探讨。
交际语言教学法认为,语言教学应采用相关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使学生应用可利用的语言资源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强调通过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达到交际目的的机会(Howatt,1984)。[1]根据交际教学法的原则,语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全局的监督者,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要有效地安排、组织各种课堂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语言交际中巩固、习得语言技能。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课堂活动形式,受到英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的青睐。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围绕某一话题或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张淑蓉,2006)[2]课堂讨论是师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流利、有效的练习,达到某一语言交际的目标,如劝告、说服、通报等,从讨论内容中习得语言技能,并学会合作性、建设性地参与讨论。[3]课堂讨论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的理念,是有效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途径之一。
一、有效开展课堂讨论的要素
1.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
由于大学英语班级人数较多,课堂讨论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可以避免由于时间或其他原因使部分学生没有发言机会的现象,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组员都有开口说的机会。从理论上来讲,小组讨论的实施涉及小组合作、任务结构、诱引结构、团体动机和团体动力五项条件。小组讨论给组员提供任务结构,并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诱引结构和团体动机,产生合作学习的团体动力,进而产生小组合作行为。要使小组讨论的合作行为增加,达到最佳的小组讨论效果,小组讨论的第一步——小组成员的构成具有重大意义。[4]教师在进行小组成员分配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小组成员应该包括不同性别、不同语言水平、不同性格的学习者,使语言水平高的带动语言水平低的学习者,性格活泼外向的带动内向沉默的学习者,从而达到互补的效果。(2)小组成员数量不应过多,以4~5人为宜,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充分的时间发言。(3)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承担起积极完成讨论任务的责任,同时监督其他组员的讨论过程,并在讨论反馈阶段积极发言。
2.课堂讨论话题的设计
课堂讨论的中心环节在于“任务”,也就是讨论话题的巧妙设计。教师要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的话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设计讨论话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场景,讨论的话题越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感觉有趣,通过讨论这样的话题,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作出总结,得到经验和教训,甚至帮助他们附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而另一方面,作为对一切新奇事物怀有强烈好奇心的年轻人,大学生对于那些富有想象力和异国情调的话题也是极有兴趣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以教学内容为背景的开放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外国文化,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总之,作为课堂讨论的核心,讨论话题的设计既不能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太远,使他们感到难以理解、不好把握,也不能离他们的生活太近,使他们感到无聊。讨论的话题应该引人入胜,为讨论提供动力,但不能过于刺激,使讨论变成过度激烈的辩论和争吵。一个有效地设计讨论话题的办法是向学生征集讨论话题。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规定讨论话题的方向,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若干相关感兴趣的话题,选取那些具有时代性、反映社会热点和现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生活态度的话题,如公共道德、人文修养、社会责任等。
3.教师对课堂讨论活动的有效控制
在课堂讨论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活动中的知识宣讲者,而是讨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甩手不管,事实上,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组织和监控作用是不可替代的。Azmitia和Cohen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合作讨论是由教师安排了部分限定任务的。[5,6]在小组讨论开始前,教师应给小组布置讨论话题和任务,规定某些会话策略和语言结构的练习,提示学生讨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小组成员全面参与讨论、掌握讨论的时间、尊重主持人、不能干扰他人谈话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细心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在发现讨论偏离主题时,及时予以制止。为无话可谈或讨论过于随意的小组提供一些讨论素材;当学生过于投入讨论,发现使用外语无法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使用母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及时制止本族语的使用;对于讨论中出现的语言错误,教师不宜当场纠正,这样往往会中断讨论,使学生忧虑如果继续讨论会犯更多的语言错误。教师可以记录下学生所犯的错误,在评价和反馈阶段纠错。
4.小组讨论的评价和反馈
小组讨论的结束和任务的完成并不是课堂讨论活动的终结。对于教师来说,讨论的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因为小组讨论的目标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巩固、习得语言技能,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而对于学生来说,经过精心准备和大量讨论,结果同样甚至更加重要,任务的完成代表了他们的成就,教师的评价则代表了对他们的成就是否认可。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总结、反馈讨论的内容,使他们从反馈中获取信息,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各小组要把讨论的结果以某种方式展示或讲述出来,接受教师和全班同学的评判。教师可以在有答案的情况下让各小组说出正确的答案,供全体学生评估本小组的成果,可以综合各种见解,形成全班的共同观点,也可以比较各小组的不同结论。反馈则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教师不仅需要对辩论的组织做出反馈和评估,还要对语言的使用做出反馈,使学生在以后的讨论活动中减少错误,提高效率。
二、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准备工作不充分的问题
课堂讨论同样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有些学生对讨论的话题知之甚少,甚或一无所知,导致在讨论时一言不发或者离题千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做好课前的准备。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需要提前告知学生讨论的主题,指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提出一些与讨论主题有关的问题,通过回答问题了解讨论的主题,要告知学生准备工作在讨论中的重要性,对于不进行准备的学生,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让学生养成认真准备的习惯,促进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同样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对讨论主题的相关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要设想出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 转贴于
2.学生使用母语交谈的问题
在课堂讨论中,母语的使用是无法规避的一个问题。无论如何有趣的论题最终似乎都会回归到母语的讨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证明有任何有效的措施可以阻止二语习得者在小组讨论中使用母语。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母语的使用,首先要从讨论的话题上下功夫,要设计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当的话题,不能只为了追求话题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而忽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明确要求并不断提醒学生不要使用本族语,并对使用本族语的小组采用降低分数等惩罚措施。
3.课堂秩序混乱的问题
由于讨论课是自由发言的课堂,学生在得到教师的激励后,愿意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每个学生都希望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不同的观点针锋相对,有时甚至发生吵闹并混乱不堪。为了保持有序的课堂秩序,教师除了承担提醒的任务外,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秩序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在激烈的讨论中保持克制,必要时要中断争论过于激烈的讨论。对于激烈讨论中的偏题问题,教师应进行适时地引导,保证讨论围绕主题展开,对于与主题有关的其他有争议的话题,在反馈阶段提出并促使学生在课后深入探讨,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4.讨论被少数人控制的问题
由于语言能力、性格等的差异,小组成员在讨论中并不能得到均等的发言机会。讨论经常被一些语言流利的学生控制,其他学生只有洗耳恭听或作壁上观,进而对讨论失去兴趣。因此,讨论前的任务布置异常重要,教师应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定的任务,而且该任务完成的好坏对小组和小组成员本身的成绩有直接联系,这样的激励措施要求每位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以便完成任务。
三、结语
课堂讨论要求每个学生既要听取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评判者。有效的课堂讨论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辨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存在的问题,促进师生的了解和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要保证课堂讨论的有效开展,讨论话题的设计尤为重要,与时俱进、富有趣味性的话题可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和学生围绕讨论话题进行的精心准备保证了课堂讨论的广度和深度。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的分组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全面参与和相互合作,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的评价和反馈促使学生对讨论活动和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学生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Howatt,A.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张淑蓉.试论英语课堂辩论的有效实施[J].扬州教育,2006,(4):51-52.
[3] Penny Ur. Discussions That Work: Task-Centered Fluency Practic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贲培云.英语教学中合作讨论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23):159-160.
中国·国际丽水摄影文化节在美丽的殴江之畔——浙江丽水召开。1999年,丽水被授予中国第一个“摄影文化之乡”,并连续承办六届国际摄影文化节。人们都在体验着摄影带来的美的文化冲击。为了让幼儿对家乡的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发扬、创新家乡的本土摄影文化。我们开展了一次摄影作品展,我们的孩子在欣赏美妙作品的时候,一个幼儿用象声词“喀嚓、喀嚓”表现拍照的模样,其余的孩子马上跟着“喀嚓、喀嚓”。我想他们在感受、欣赏美的同时,产生了强烈地操作照相机的欲望。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镜头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但是大多数孩子都不能正确地操作照相机,何不让他们真实地体验?于是《镜头里的我们》这堂课孕育而生。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摄影的简单技巧。
2、乐意尝试操作,能够积极地参与合作、讨论、探索。
3、体验摄影带来的快乐,感受幼儿园、家乡、大自然的美。
依据:一是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5-6岁幼儿能表现出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多种形态的美。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欣赏艺术作品,分析一些美的性质。在认识活动中,由于掌握了观察、记忆等方法,活动的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幼儿在解决问题或行动之前,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而且具有计划的萌芽,能事先思考活动计划和行动方法,并能在行动中加强自我控制,以有效地完成任务。
随着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幼儿表现出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好学、好问、喜欢操作、乐于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他们对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表现出兴趣、对学习成功感到满足。二是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能参与团体合作活动,互相分工、互相学习、互递信息,在遇到困难与冲突时,也能协商解决,接纳别人的想法与观点。具备一定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由此制订了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本活动着重点是让幼儿初步了解摄影的简单技能,培养幼儿在操作照相机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是幼儿乐意尝试操作,积极参与讨论、探索,培养幼儿合作、探索的能力。
设计理念:教师在活动中的如何作好指导者、观察者、合作者、评价者的角色。作为指导者:不直接干预幼儿的探索活动,教师的指导变成一种隐性指导;作为观察者: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发现和需要,去帮助幼儿寻到正确的操作照相机的能力;作为合作者:教师是幼儿活动的伙伴,尊重幼儿对美的作品的分析,相信幼儿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为评价者:在活动中注意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指导,对整个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三)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数码照相机、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电视机2、心理准备:幼儿对摄影文化节有初步的体验、感知
3、前期准备:课前教师拍摄幼儿在游戏中的照片
二、说教学方法:
因为活动本身借助于丰富的教育媒体技术,如:投影型视觉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当场通过电脑连接使学习资料等视觉材料投影。所以我主要采用了直观实物演示法、讨论法。
1、直观实物演示法:运用直观的实物(照相机)进行示范,引导幼儿理解操作相机的基本步骤、要领。并将活动素材投影到银幕上,扩大可见度,便于教师演示讲解、幼儿观察、分析。
2、讨论法:指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对操作照相机进行讨论:如“你们觉得刚才小朋友拍摄的照片,美不美?为什么?”幼儿会对问题进行“美”与“不美”的探讨。其中教师引导幼儿对拍摄技巧的评价。
三、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采用体验发现法、操作尝试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1、体验发现法:我们提供给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照相机,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如何拍摄出美妙的作品,旨在引导幼儿寻到正确地操作方法。
2、操作尝试法: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真实地得到知识经验。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尝试问题。尝试过程中幼儿的尝试和教师的指导是互相依存、亲密联系的。也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小组合作讨论法: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组合成一小组。在解决如何拍出美妙照片的问题之前,通过互相的讨论、交流,先思考行动方法,再在行动中加强自我控制,以有效地完成任务。
四、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步骤为:提供环境条件——提出尝试问题——幼儿第一次探索——幼儿小组讨论——幼儿第二次探索——教师归纳,活动延伸
(一)序教师带领幼儿安静地进入活动室,欣赏课件。(课件内容为丽水摄影节的历届获奖作品,包括: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教师提问:刚才你在大屏幕上看到了什么?幼儿讨论。(教师及时表扬、肯定幼儿)
说明:教师以提供材料、经验、环境为前提,借助为探索提供的物、事、景的条件,为幼儿探索基本的摄影技巧做准备。
(二)幼儿观看并讨论电视视频上关于自己的游戏照片,激发拍照的兴趣。
教师提问:1、你们在照片里看到了谁?
2、想不想自己动手为好朋友拍张照片?
说明:教师抓住一个“趣”字,激发幼儿较快地投入问题的情境之中。
(三)初步了解摄影的基本要领
1、幼儿初步了解照相机。
教师提问:⑴谁会使用照相机?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吗?(镜头、取景框、快门)
⑵它是做什么用的?(幼儿共同交流照相机的功能)
2、教师示范讲解。
说明:通过个别幼儿对照相机已有经验的交流,教师通过实物针对性地示范讲解,帮助幼儿了解捕捉镜头的基本常识。
(四)幼儿自由探索
1、自由组合,互相探索拍照。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利用电视视频连接刚才幼儿操作拍摄的照片,共同欣赏。
3、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评价。
教师提问:⑴刚才看到的照片美不美?
⑵哪些照片拍得美?为什么?
⑶哪些照片拍的不够美?为什么?(照片是否模糊;取景是否正确)
(4)你们认为如何拍摄出美妙的照片?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拍摄的要领。
说明:幼儿开始探索,关键抓住“探”字,善思、敢思。教师及时掌握幼儿探索的反馈信息,了解幼儿学习的难点。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初步了解、掌握拍摄的基本要领。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也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结果。
(五)个别幼儿示范练习,然后分组探索
1、个别幼儿再次利用教师的主相机尝试,其余幼儿当小模特。同步显示照片的效果,师幼共同评价。
说明:幼儿第一次讨论,是信息的集合与反馈。是为了试探一下幼儿掌握知识的情况。关键要抓住“评”字。把幼儿探索中出现的不同答案、产生的疑问,放到讨论中。让幼儿尝试充分讲道理、例证,知道自己探索的结果是否正确。
2、幼儿再次分组探索。
说明:这一环节是给幼儿“补偿”的机会,关键要抓住“实”字。在第一次探索练习中,幼儿可能会做错。有的幼儿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讨论,得到了反馈信息,幼儿可做第二次探索练习,一方面自我进行改正,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探索过程再次作验证。教师尽量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教师总结:为了让你们的照片拍的更美妙,老师编了首儿歌,我们一同来念。
小朋友,来来来;
我们一起来拍照;
调焦距,调光圈儿;
手拿稳了按快门儿;
喀嚓、喀嚓、把它照;
我们的照片美不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