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经济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主要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通过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含义的分析,对于如何让调整我国对各行业的政策提了相关建议。
本文得出结论,环境成为一种全国的公共产品,这是一国环境问题和一国各行业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一国内各行业根据本国国情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环境成本 内部化 外部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共识,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撬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杠杆。2009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起草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入决策程序,在海外市场从紧的经济环境形势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对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无疑指明了一条发展方向。环境问题早已存在,如今也越发显得刻不容缓,但时机越来越成熟,环境保护产业也切实带动了国家GPD的增长。但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何依然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为什么具体到居民生活场所的环境问题仍然是困扰着他们的重要因素?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剧毒物质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改用汽车向居民送水。接近海口的荷兰,全国与莱茵河相通的河闸全部关闭。
翌日,化工厂有毒物质继续流入莱茵河,后来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含有汞的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
11月21日,德国巴登市的苯胺河和苏打化学公司冷却系统故障,又使2吨农药流入莱茵河,使河水含毒量超标准200倍。
这次污染使莱茵河的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与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等并称为“世界十大污染事件”。火灾事故引起的各种复杂的次生灾害也日益引起全球关注。
对这件事情曾有这样的评论:火灾引发水源污染,一次再次雪上加霜,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流经城市水厂关闭。母亲河在哭泣,问苍茫大地:灾难和事故何时会有止歇?
这件事情是否会让我们深思?环境问题之所以产生并越演越烈,其根本的制度原因就在于,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外部性。
一、成本内部化的界定
1.外部性与内部化
外部理论最早是由马歇尔和庇谷创立的,外部性(或者称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应出来,外部性又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当以经济主体的活动造成其他经济主体福利减少时,所产生的外部性是负外部性,当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造成其增加时所产生的外部性是正外部性。一个经济活动可能产生正外部性也有可能产生负外部性。内部化就是将没有反映在市场价格机制的福利影响环境没有完全反映到市场价格机制中,从而改变相关经济主体福利状况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2.环境成本的内部化和外部性
在很多情况下,环境产权因环境内在因素难以进行有有效界定或产权界定,成本高昂难以有效实施,从而造成环境要素的诗人和社会成本或者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相等,造成外部性。
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使环境要素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等以及使环境要素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相等,是环境价格能够准确反映出其稀缺程度,从而能准确反映出其稀缺程度,从而有效配置。
实现环境要素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者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与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及破坏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与破坏超出社会量优量,即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则小于环境的收益,仅受自身利益所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
如是在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出现环境问题到是怪事了。在环境问题上我们的制度最根本的失败在于没有把这些外部性合理的内部化。当制度将这些外部化合理为内部化之后,决策单位的私人收益率将大于社会收益率进而其行为将于社会收益率一致,诸如环境污染及破坏与社会利益相背的行为也将会受到控制,环境问题将逐渐被解决。
二、提高国内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
1.绿化税制,提高环境税的比重和作用。
我国应在现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环境税种的基础上,制定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税体系,扩大环境税的覆盖范围,以充分发挥税收机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1.1 完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增强环境保护的作用,扩大现有环境税的征收范围,如将水、森林、草场等资源纳入资源税的覆盖范围。改进税收设计,提高税收的激励作用。
1.2 增设专门环境税种,增强税收的调节作用。分批开征大气污染税、水污染水、垃圾税、噪音税、建立完善的环境税体系,增强环境税的调节作用。
2.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强排污权交易的环境保护功能。
2.1将排污权教育制度法律化、制度化、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颁布法律将排污权交易制度化,科学确定总量控制目标,有效确定和公平分配排污权。
2.2加强政府监督职能,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以排污权规范的交易市场运作为基础,政府应加强对不规范行为的监督管理,使之规范化。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促进排污权交易市场走上规范化之路。
2.3 明晰产权,明确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加强成本内部化的理论研究,确立合理的环境成本计量方法,推行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制度。目前我国有些资源利益主体不清,产权不明。借助物权法出台的有利时机,对尚未明晰产权加强研究,促使企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3.健全境标准制度,提高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
根据各个行业具体情况制定环境标准,对于环境破坏程度较大的行业优先制定环境标准,对于需求弹性小的行业和厂商技术研究及应用能力较强的行业制定较高环境标准,对与污染严重的行业制定较高环境标准减少国内生产。
实施层层环境标准认证制度,和下游控制,打击非环境非环保产品和非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
建立环境标准认证制度,达到环境标注的产品发放环保资格认证书。对产品的每一个流转环节都实施产品环境标准认证,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达到标准都不发放环境标准资格书,环境标准认证制度实行下游控制,
三 、实施非环保非绿色产品举报奖励制度,打击机会主义行为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枯竭、土壤流失和退化,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绿色经济”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尽管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绿色经济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绿色经济的定义,也尚未建立统一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给我们在进行绿色经济综合评价分析时带来很多不便。鉴于此,论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拟在此基础上对绿色经济进行诠释,并据以建立相应的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绿色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分析提供参考。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
绿色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1989年皮尔斯所著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其对绿色经济的诠释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生态化为基础,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为基本产业链,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平衡式经济。而联合国环境署(UnitedNationalEnvironmentProgramme,简称UNEP)对绿色经济的定义是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稀缺的经济。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绿色经济”问题的研究,并从不同的分析角度给出对“绿色经济”定义的诠释。刘啸(2013)分别从哲学和经济学角度阐述了绿色经济的理论内涵。哲学上,首先阐明了绿色经济的价值观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提出的生态观是绿色经济的哲学内涵;经济学上,提出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强调“外部性理论”,即是绿色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内涵,指出构建“绿色经济”理论———可以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下保留“理性人”假设,将“外部性理论”提升至同劳动、资本、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让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调节劳动、资本、技术等稀缺资源的配置,让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来解决生态环境的外部问题。杨茂林(2014)指出绿色经济是以认为发展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根本取向、以生态资本为基础要素的、可持续的经济形态。赵晓光,张源方(2014)总结季铸教授对绿色经济的定义: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唐啸(2014)通过综述国外已有的对绿色经济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研究文献,总结出绿色经济概念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一生态系统目标阶段;经济———生态系统目标阶段;经济———生态———社会符合系统阶段。同时指出绿色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可以分为效率、规模和公平三种导向,在对三种导向的绿色经济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得出其对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启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经济———生态———社会的复合系统视野下进行全面改革,必须全面考量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发展目标,不可偏废,必须破除将生态保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视为相互抵触、非此即彼的发展观念,而应充分比较不同目标,寻求经济发展、生态盈余和社会稳定三者共赢的措施和手段。尽管大家对绿色经济的具体解释存在差别,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解释中找到共同之处,也就是绿色经济是一种高效、节约、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内容涵盖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领域,强调这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绿色经济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优化处理方法
论文对绿色经济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源自于上文对绿色经济含义的总结,也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效率、公平为导向,从经济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四个方面设计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一)设计原则。
在具体构建绿色经济指标体系时,遵守了如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应能够充分反映绿色经济的内涵,且含义明确,计算方法科学,计算数据可靠;(2)全面性原则,即指标体系涵盖的内容相对较完整,能涵盖绿色经济含义中涉及的整体思想及主要方面;(3)代表性原则,在遵守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从众多的指标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分析,以避免信息重叠产生的影响,在全面、重点反映绿色经济发展情况的前提下,避免浪费;(4)系统性原则,绿色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宏观经济运行系统,其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从整体角度把握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使各指标之间形成有机衔接,才能揭示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相互关联;(5)可操作性原则,所有涉及的指标须有可靠地数据来源,应具有能够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具体处理时还应考虑数据获取及处理的难易程度;(6)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所用数据的统计口径应该一致,方便进行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
(二)优化处理方法。
由于绿色经济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在遵守上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为避免指标过多导致的信息冗余,同时也考虑到数据搜集难度及成本等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根据经验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处理,主要内容有:(1)全面性、可行性检验,指标体系是否包含了目标的各个方面,每个指标是否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得;(2)相关性检验,若同一个层次的各个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那么在对各指标的信息进行综合时,会使其所反映的信息产生较大重叠,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因此可以通过相关分析判断各子要素内部及各子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Pearson相关系数),并以此为依据来对相关性较高的指标进行精简。(3)有效性检验,在相关度较高的各个指标之间,如何确定保留哪些指标,剔除哪些指标,可以通过有效性检验实现。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如果所有被评价的对象在某个指标上呈现几乎一致的评价值,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评价指标几乎没有鉴别力(无效);相反,如果被评对象在某个指标上的评价值出现明显的差异,则说明这个指标有较高的鉴别力(有效)。具体可以采用标志变异系数来判断,保留相关度较高的两个指标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指标,剔除变异系数较小的指标。
三、绿色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世界各国对经济社会活动的统计都比较重视,而对于循环经济,应该用哪些指标来衡量,采用怎样的统计方法和调查体系来搜集数据,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还比较薄弱。中国尤其如此。作为统计部门,当务之急是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及工作体系,切实做好有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定期公布结果,以便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定量描述,有效地进行监测、检查和督促。近几年,绿色GDP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每年的“两会”中,都有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绿色GDP写了议案和提案。国家统计局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并与有关部门和研究单位一起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通过这两年的研究实践,我们深深感到,要真正建立科学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从目前看,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理论问题。绿色GDP通常是指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等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等)损失的代价后的余额。但这样做是否必要和可行,国内外在理论上还有较大争议:如何计算绿色GDP上,尚未取得一致;事实上,即使在是否应该计算的问题上,也没有取得一致。
如何采集数据。我们现有的统计体系、制度方法和调查渠道对资源和环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渠道还很不健全。资源环境的核算资料,主要靠政府主管部门广泛设立检测站点,形成网络,直接进行测量,取得原始数据。有些资料是难以全面采集的,有些数据采集起来成本非常高昂。
如何确定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价格。要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计算出价值量,光有实物量还不行,关键需要确定一个价格。但资源和环境大多无法从市场价格中寻找参照,要确定其价格就成为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比如,珍稀动物灭绝了,它的损失怎么定价?确定资源和环境的价格,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障碍。
如何按地域进行扣减。生产统计可以严格接属地原则进行。而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还简单地按照同样的原理去进行扣减,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假设淮河上游(河南)排污,污染了下游(安徽),该扣河南的GDP,还是安徽的GDP?可能会有扯不完的皮。污染往往是没有边界的,特别是大气污染连国界也没有。
关键词:新常态;循环经济;绿色物流;企业物流;供应链;互联网+
Abstract: Huaian, the important central city in northern part of Jiangsu, is a north-south transport hub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an excellent lo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 The economy has entered a state of new normal, facing greater downward pressure and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aian's economy and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logistic,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Huaian's environmental logistic system of enterprise green logistics, green supply chain logistics and social green logistics.
Key words: new normal; circular economy;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enterprise logistics; supply chain; internet plus
引 言
2014年以来,淮安市主动把握和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物流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强化物流产业提档升级和集约集聚发展,加快提升淮安整体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底,淮安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到305户,前11个月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5%和25.7%。全国快递物流企业前10强有8家落户淮安,淮安传化公路港、海尔日日顺物流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新增3A级物流企业5户,空港产业园等3户企业获批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基地),获批数量全省第一。淮安空港产业园、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江苏双汇物流有限公司3户企业入选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企业),入选数量为苏北第一。然而随着物流生产中排放物不断增多,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如里运河水体污染、雾霾天气日趋严重等,加之物流成本不断上升,这些都阻碍了淮安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让淮安物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实现淮安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课题。
1 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
1.1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是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产品废弃的全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形式,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称为“3R”原则)为经济活动的基本操作原则,把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在自然资源开采环节,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大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1.2 绿色物流。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作I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中降低环境破坏,净化物流环境,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包括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绿色装卸搬运、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出发点,改进物流体系,既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又考虑供应链上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1.3 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关系。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融合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将经济活动重构成生态化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其尽可能小地影响自然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流通领域的绿色化,也即绿色物流的发展。
绿色物流是建立在一般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和物流绩效评估基础上的物流科学发展观,它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物流作业活动。就其内涵来说,绿色物流被认为是循环型物流、共生型物流与资源节约型物流。二者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二者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转向生态化和绿色化,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绿色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将“绿色”和“环境意识”理念融入物流,使得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实现节能高效少污染,谋求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2)二者在物质流动方面都具有典型的“循环性”。二者具有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循环经济是物质反复流动的一种经济模式,以“3R”为基本原则,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资源使用;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减少污染,实现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绿色物流体系始终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环境放在首位,要求生产企业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污染,多次使用废弃产品和包装容器,废旧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建立一种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信息化和循环化的全新物流体系。
(3)绿色物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无论是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还是企业间的物能交换,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不能脱离物流。循环经济强调的是流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而绿色物流则充当这一主角。绿色物流以绿色产品为基础,要求物流活动抑制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废物物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建立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如图1),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在物流业的表现,对循环经济的实现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4)循环经济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及依赖的环境。传统的线性经济往往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物质的流动具有线性特征,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后,要求人类经济发展模式从单向线性经济向循环式经济转移,尽可能使物质得以循环使用,形成闭环,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达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的目标。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促进绿色物流理论的深化和绿色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即物流中没有废物概念,只有资源概念,各环节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转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2 淮安市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体系的鹇砸庖
(1)绿色物流是淮安增强经济持续增长新动力的内在需要。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对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化解过剩产能,为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赢得空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些都必须依赖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绿色物流的支撑和保障。
(2)绿色物流是淮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重要手段。淮安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员,近年来,淮安物流产业快速发展,但是淮安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活动带来的环境负效应日益凸显,物流需求又基本以淮安市市区为中心、以周边4县为主要外部支撑,呈现明显的本地特征和“南重北轻”的态势。淮安要增强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作用,成为立足苏北、面向苏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必须将传统物流转向绿色物流发展和建设。
(3)绿色物流是淮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纽带。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通过吸引外资来调整结构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行业是否合理、高效和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淮安要真正成为继深圳、东莞和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必须综合考虑市场、交通以及环境的综合治理等问题,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提升行业层次,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入户淮安。
(4)绿色物流是淮安物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淮安邻江近海,地处苏北的核心地区,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交通资源优势,但是目前诸如物流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物流技术标准低;物流节点布局合理化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许多因素制约淮安物流乃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淮安物流系统整体最优化和降低环境损害,有利于淮安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物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基于循环经济的淮安市绿色物流体系构建
绿色物流强调物流活动及物流决策对企业、社会、公众以及环境的全面影响,而非仅仅是物流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进而引起公众、企业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平衡发展的关注,是一种新的和可持续的物流形式。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的核心是使物质在闭环中流动,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循环: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小循环是指企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属于企业物流层面;中循环是企业与企业间物质循环,即供应链层面;大循环是整个社会层面生产和生活领域的物质循环,即社会物流体系。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淮安市绿色物流体系构建应主要做好三个体系的建设(如图2)。
3.1 企业绿色物流体系。企业是实施淮安绿色物流的基本主体,从物流活动的角度构建企业绿色物流体系,鼓励淮安每个企业发展绿色物流,以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为基础,构筑从产品生产所需原料、零部件的供应和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到产品的销售和使用报废后的回收等内部小循环的绿色物流体系。它不仅能改善淮安企业本身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能推动企业产品所在的供应链的绿色化,进而推动淮安整个社会物流系统的绿色化。具体来说,淮安企业绿色物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集约资源。集约资源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也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根据集约资源的要求整合淮安企业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能大大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业的发展。
(2)绿色采购。绿色产品的生产首先要求构成产品的原材料具有绿色特性,绿色原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环境友好性;没有任何涂镀,废弃后能自然分解并能为自然界吸收的材料;易加工且加工中污染最小甚至无污染;易回收、易处理、可再利用的材料,并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这样有利于原材料的循环使用。因此淮安市企业内部应努力加大采购部门与产品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在采购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绿色供应物流中增加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环境指标,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考察,共同决定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选择的绿色供应商和与供应商的合作方式。通过减少采购难以处理或对淮安生态系统有害的材料等措施,提高材料的再循环和再使用,控制材料和零部件的购买成本,降低末端环境治理成本,改善企业内部环境状况,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最终提高企业声誉和企业绩效。
(3)绿色生产。绿色生产追求两个目标,即通过可再生资源、二次能源的利用及节能降耗措施缓解资源枯竭,实施持续利用;通过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排放,提高工业品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程度,降低整个生产活动给淮安居民和环境带来的风险,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4)绿色包装。包装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物流的起点,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选用绿色包装材料,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促进生产部门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和更多使用可降解或可回收的包装,既能经济地满足包装的功能要求,又可以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还能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绿色装卸搬运。在装卸搬运环节,合理利用现代化机械,提高绿色设备使用率,增加托盘、集装袋和集装箱等成组设备的使用,减少装卸搬运次数、消除无效搬运,避免货损,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降低物流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6)绿色运输。淮安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配置配送中心、制定配送计划、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等方式,为物流服务需求企业开展共同配送、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达到缩短运输路线、减少不合理运输、提高车辆装载率、降低运输事故、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7)绿色仓储。仓储在物流系y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绿色仓储要求企业科学仓库选址、合理布局仓库设施设备,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及人员的影响。通过借鉴苏南和其他发达地区物流发展经验,并结合淮安实际情况,适当发展立体仓库技术,提高仓库库容利用率,运用先进的保质保鲜技术,保障存货的数量和质量。选用清洁能源工具进行仓库清洁作业,在无货损的同时消除污染,尤其要注意对有毒化学品、放射性商品、易燃、易爆商品的泄漏和污染的防止。运用6S管理方法,加强仓库日常维护和保养,做好防潮、防腐、防水、防变、防漏、防尘等工作,保证仓储安全和质量。
(8)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的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根据需要施加分割、分拣、计量、组装、商品检验、包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等简单作业,防止加工中的货损和二次污染,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它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9)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是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对绿色物流系统包括消费信息、科技信息、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组织信息、竞争信息、市场规模信息等在内的相关绿色信息进行搜集,并结合企业自身和淮安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以促进淮安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10)绿色营销策略。绿色营销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社会绿色市场营销模式。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形成树立绿色营销观念、设计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建立稳定的绿色营销渠道、绿色营销的促销活动为主线的绿色营销策略,注重淮安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淮安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
(11)废弃物物流。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由于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严重地影响淮安居民和工作人员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投资环境,必须有效地组织废弃回收物流,使得废弃物得以重新进入生产和生活循环或得到妥善处理。
3.2 基于循环经济的淮安产业集中区的绿色供应链物流体系。新常态下,淮安以农业“4+1”(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工业“4+2”(即盐化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两大战略性新兴优势特色产业)和服务业“4+3”(即物流、金融、旅游、商贸四大基础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三大新兴服务业的特色服务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推进经济加速转型升级。产业集群能否形成“葡萄串效应”走向高端,关键在于形成产业链,但是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的制造、运输、使用过程都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居民的健康和生态平衡,进而制约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将“绿色”和“环境意识”理念融入物流,通过企业和产业间的物资(资源、零部件、产品)回收和循环利用,实施产业集中区内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产品绿色设计、绿色原材料采购、绿色供应、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销售、绿色运输、绿色使用和产品废弃阶段绿色处理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筑淮安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和生产区域之间的中循环,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资源生产企业、商品生产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组合在一起,以产业集中区内的物质循环为载体,实现供应链体系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商流“五流合一”,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或经济区。
在整个供应链循环体系中原材料供应是整条绿色供应链的源头,从自然界提取的原材料,由各种手段加工形成零部件,同时产生废脚料和各种污染,这些一部分被回收处理,一部分回到自然中。零部件被装配成为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被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经过“使用―维修―再使用”,直至产品生命周期终止报废。产品报废后经过回收拆卸,一部分零部件被回收直接用于产品的装配,一部分零件经过加工形成新的零件;剩下部分经过处理,一部分形成原材料,一部分返回到自然界,经过大自然的降解、再生,形成新的资源。从绿色材料的循环生命周期可以看出,整个循环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许多环境污染,这就要求生产者在原材料的开采、生产、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再用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充分利用能源和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必须严格控制源头的污染。
3.3 基于循环经济的淮安社会物流体系。以淮安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为着眼点,统筹淮安城乡发展和生产生活,建立城镇与城乡之间、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循环圈,通过公众、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生产、生活以及流通领域的整个社会的大循环,构筑符合循环经济的社会绿色物流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的社会,实现淮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1)公众的绿色消费理念是淮安绿色物流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淮安清洁的环境给公众带来的是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质、畅通的交通、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关心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环境危机感的公众往往崇尚“绿色消费”,坚持绿色消费方式的淮安居民更愿意购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产品或服务。可以说,正是公众的绿色消费观念,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提供绿色产品、绿色包装和绿色服务。对于企业来说,物流系统的绿色化将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从而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赢得更多的客户。另外,淮安居民对企业某种非环保行为的强烈抗议也会促使政府采取相应的法规措施,从而限制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促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和逆向物流计划。
(2)政府必要的服务和环境监管是淮安绿色物流发展的保障。绿色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监管,包括金融、财政、保险、监管、计量、教育等政府职能的发挥。在政策和规章制度上,淮安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可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直接限制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产业的发展;淮安市环保局可以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对噪声污染、废气污染行为加以惩罚和限制;对包装废弃物、产品废弃物的处置进行严格的限制。财税手段上,可以对道路资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包装材料的使用等收取附加费;以基金或补贴的形式,对物流过程中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绿色物流的宣传教育,向物流中的经济主体――工商企业、物流企业以及末端消费者,大力宣传绿色物流的内涵和意义,强化绿色物流意识。通过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普及使用清洁能源车辆;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运输方式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淮安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当然政府在实施中要注意统一标准,避免多头执法,可以说,政府职能的正确有效发挥是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外部驱动力,是绿色物流发展的保障。
(3)“互联网+”高效物流是绿色物流发展的未来趋势。物流行业进行“互联网+”的核心一定是物流,互联网只会让这种信息变得对称,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完善智能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加快建设跨行业的淮安物流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如图3),共享物流各个环节信息,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
①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在各仓储单元积极推广应用RFID、2-dimensional bar code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网络化管理、实时跟踪以及库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货物调度效率。鼓励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提升包装、分拣、仓储、运输等作业效率,提高各类复杂订单的出货处理能力,缓解货物囤积停滞瓶颈制约,提升仓储运管水平和效率。
②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加快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配送效率。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结合构建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加快推进县到村的物流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③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发挥互联网信息集聚优势,聚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鼓励物流主体和第三方机构使用“淮安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统筹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新技术构建互通江苏省内、下达淮安县区、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建立各类可开放数据的对接机制,加快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在更广范围促进物流信息充分共享与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 周业旺. 循环经济视角的物流园区绿色度灰色评价[J]. 价值工程,2012(5):26-27.
[2] 杨国川. 我国循环经济下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J]. 莆田学院学报,2012(6):28-32.
[3] 王婷睿. 基于循环经济的辽宁省绿色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0(4):120-122.
[4] 王保乾,张. 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物流的发展探析[J]. 中国商贸,2011(3):147-148.
[5] 储国斌. 我国中部地区绿色物流及供应链构建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祖t. 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分析[J]. 北方经贸,2015(11):39-40.
[7] 代承霞.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武汉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1(6):39-42.
[8] 陈超.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构建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 蓝庆新.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系统发展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7):29-34.
[10] 申作兰.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包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173.
[11] 任咏梅,胡士杰.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绿色物流发展[J]. 物流科技,2013(9):118-119.
关键词:环境素质;基本原则;绿色教学课程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72—02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绿色文化的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综合素质;能将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课程、各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够改善人才的社会输出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范恩源、马东元认为应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徐辉、祝怀新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高伟云、孙学成认为绿色教育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孙萍、刘钊等建议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形成绿色教育氛围。
在全球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学校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和研究绿色文化培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以学生对绿色教育的兴趣和建议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7个学院的118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我校绿色教育体系建设”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力求系统完善地开展绿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大学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少而精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为准绳,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获得预期的成果。由问卷调查得出,我校约有5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日本核污染等环境事件,这一比例证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大事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通过建立绿色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关心国内外大事指明了方向。
整体性原则指要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课程设置,确保大学绿色教育课程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要强调每一类课程方式要体现全方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要求与内容,而且要依据绿色教育目的及目标来决定“人—环境”系统论课程中的主体科目内容的选择和设置,特别要求课程体现出内容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整体性。
渗透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大学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运作于现行大学各学科专业之中。因此课程设置必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必然要求渗透、融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以此来调整和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当;能否让师生理解并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学校的条件与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的可能性及能力如何;设置的课程是否经济。
设置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还应考虑自身的实用价值,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并尽量避免重复。特别是在课程总体门类多、课时紧的情况下,通过精简一些过时、无用的课程,为增设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创造条件。
二、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国内外绿色教育实践,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体系应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公共课与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也可称之为通识教育。这部分课程一般2~3门,重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例如可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环境管理学》这三门课程类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课和基础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初步能力。由调查问卷可得,这三类基础课学生的认可度(见表1)。
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超过了1/3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基础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重视基础课的教育,使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环境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二,专业课。这些课程一般由不同的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开出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生物专业可开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相应课程,机械专业可开设《绿色制造》课程,材料专业可开出《环境材料学》,哲学系可开出《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政史系开出《中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学生学习绿色教育专业课的热情不减。超过了20%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专业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加强专业课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第三,隐性绿色教育课程。在各院、系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例如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开设《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开设《数学生态学》,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专业开设《能源环境工程概论》,这些课程的开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与就业面。
第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环保讲座,通过图片、实例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讲课形式,向师生们讲解了环保科普及有关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知识。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将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深入普及到全校园,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实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由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学术讲座的认可度为23.73%。虽然支持率略低于前两部分,但这部分可以充分享用外校资源,达到知识的互补和学术的互动,是必不可缺的。
将以上四个部分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就初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丹.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地质大学,2006:5.
[2] 黄娟,帅斌.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3] 熊辉,张秋根.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4,(3).
煤炭物流是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构成的物流系统,主要包括煤炭的开采、洗选加工、储运和综合利用4个环节。在上述各环节中,应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煤炭物流的良好运作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煤炭企业只有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并在物流过程中做到环境保护,同时将煤炭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1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根据2016 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5 663. 1 亿t,与十一五相比增长16. 8%。但我国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外现代物流起步早、发展快,国外学者对煤炭资源绿色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RommertDekker等人基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问题研究了绿色物流运筹学的贡献和挑战;Harilaos N. Psaraftis研究了以环境为重点的绿色海运物流,提出实现海运物流双赢的解决方案。可见,国外对绿色物流的研究比较先进,对我国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有很多的启发之处。
首先,煤炭物流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资源为主体,虽然在煤炭资源总量上十分可观,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巨大的差异。我国接近80%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煤炭资源需求更大,因此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煤炭物流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20112015年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煤炭资源储量的增长必然增加对煤炭物流的需求;而从2013年后煤炭储量增长率大幅下降,说明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增速减缓,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煤炭行业相关企业需加快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提高煤炭资源保护意识和利用效率。
其次,煤炭运输网络不断完善,铁路运输地位愈加凸显。我国煤炭物流体系中铁路运输占据主导地位,以水运和公路运输为辅。现有北路、中路和南路3个重要煤炭运输通道,运输体系以晋陕蒙(西)宁甘地区的煤炭外运为主。同时,由于煤炭资源分布和消费格局的不平衡,煤炭运输大通道和港口布局需不断调整,以满足煤炭物流发展的需求。
最后,煤炭物流企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向专业化、信息化和高度社会化的综合物流企业迈进。根据2014 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煤炭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培育10个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的企业,以带动一批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出现。为实现此规划目标,煤炭物流企业必然要在压力下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的运作水平。而我国物流起步晚,煤炭物流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物流供应链,煤炭物流企业的先进化水平直接影响着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程度。
2 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现代煤炭物流管理理念
现代煤炭物流管理需顺应整个世界煤炭物流发展的趋势,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煤炭物流的发展要高度专业化和信息化。我国煤炭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煤炭物流管理,管理方式粗放,服务功能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低,缺乏竞争力,服务效率和工作水平很难适应客户的需求;当前我国呈现煤炭生产企业、煤炭消费企业和第三方运输企业三方独立的局面,联系不紧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2 运输通道建设滞后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由于东部沿海地区需求量更大,运输通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无法满足煤炭物流的需求,僵化的铁路管理体制等问题导致铁路运力严重不足,部分运输成本不得不转由公路承担,这不但浪费了能源,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运输通道建设滞后,严重影响我国煤炭物流向绿色化发展转型。
2.3 煤炭物流绿色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煤炭物流绿色技术和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需求不匹配,绿色技术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首先,煤炭物流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从而导致物流综合利用效率低且社会能耗高等问题;煤炭物流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不健全,如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煤炭储运和搬卸过程中的扬尘等均未得到科学地处理,不仅浪费了煤炭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4 政府政策驱动力不足
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政策驱动力严重不足。煤炭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低价格、低投资等问题。行业目前的竞争力在我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煤炭产业本身的力量是推动煤炭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动力,同时政府和相关支持部门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有关资源保护的政策,但还没有制定出完全适合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激励和引导政策。随着煤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煤炭企业对利益的强烈追求,若没有政府的有效调控,很难实现由传统物流模式向煤炭绿色物流的转变。
2.5 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意识薄弱
煤炭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意愿和积极性偏低,煤炭物流企业良莠不齐,呈现松散、小、弱等特点,尚未意识到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
2.6 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
从煤炭供应物流到煤炭废弃物流,从煤炭开采到煤炭利用,整个过程的各环节中均包含着一系列非绿色因素,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煤炭挖掘和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资源回采利用率低问题,煤炭加工和运输过程会破坏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大气环境,以及煤炭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度不足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等。
3 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模式探析
3.1 绿色物流供应链建设
煤炭企业需强化供应链管理,根据生态设计出一条绿色物流供应链,将绿色物流意识渗透到煤炭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中,实现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有效整合全球范围内的煤炭资源,提升流通加工能力。煤炭物流企业应加快发展步伐,向高度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具备多式联运能力的综合物流企业迈进。同时,绿色物流供应链建设离不开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建立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相关标准,鼓励支持企业加入到绿色物流供应链建设中。
3.2 物流增值服务
(1)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煤炭企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运作方式的
重要保障。我国大多企业采用自营物流,要充分发挥优势,就必须建立庞大的物流网络,但他们并不具备这一实力。因此,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模式。
(2)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监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服务,在物流流程控制和优化方面能带来显著的效果,提高物流效率,保证物流运作信息准确和有序高速运转。煤炭物流信息平台是建设现代化、一体化和综合化煤炭物流企业的必然要求,是煤炭物流企业实现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的重要基础。
3.3 技术绿色化
技术绿色化包括煤炭开采技术绿色化、运输技术绿色化、加工包装技术绿色化等。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大力推进煤炭绿色开采,鼓励煤炭企业以最小的生态环境扰动获取最大的资源效益。使用先进的防尘抑尘技术,以及运输工具低碳化等。同时,要想开发绿色技术就需要培养大量人才。煤炭企业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研发人才,还需要重点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管理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综合人才。
3.4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全面筹划和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设施与业务的现代化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储配基地、物流园区、交易市场、铁路运煤通道等。增设煤炭储备基地,扩大物流园区规模,增加煤炭交易市场和提高铁路通道煤运能力,打造物流基础设施一体化,才能以更优越的条件满足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需求,保证煤炭市场高效有序健康运作。同时,还要配合相关管理体制的改革,如铁路部门改善僵化的铁路管理体制,增强为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服务的意识。
3.5 多产业联动发展
加快煤炭物流产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多产业联动发展,发挥煤炭物流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加快煤炭企业的升级,以现有的大型煤炭企业为中心,整合其他小型煤炭企业,建立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实现更大规模上的资源整合和物流服务一体化;其次,推动煤炭产业与铁路部门、制造业、金融业以及其他耗煤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各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3.6 煤炭逆向回收物流模式
我国制定了《循环经济法》和《环境保护法》,鼓励发展逆向回收物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发展煤炭回收物流可以最大效益利用煤炭资源,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煤炭回收物流,可以采用内部回购制,即物资市场在实行内部市场化的前提下,成立专门的回收中心。这主要包括2 方面的工作:①对已产生的废弃物流进行处理利用,变废为宝。②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废弃物流的发生量。同时,煤炭企业应与逆向物流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就环保问题进行常规性的沟通与交流,这种环保性的交流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和共享,进而促进煤炭逆向回收物流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不断增强,逆向回收物流是企业构造其循环经济、实现绿色环保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理论;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一、低碳经济理论的中心话题
作为一个语词,“经济”含有多种意义。“低碳经济”中的“经济”是指以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为根本内容的社会活动。这里的“低碳”是指这类社会活动的特定目的和由其目的所决定的其主体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由它们所造成的其主体活动的过程形态和结果形态而言,其中观念性的主体目的是所有其它因素的根本,这个目的就是这类社会活动所要获致的参与其活动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统一的结果。故低碳经济应被理解为以谋求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互相统一为本质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而低碳经济理论本质上就是关于一定范围①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协同的经济理论。
一般地说,经济理论所涉及的对象包括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基本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根本的方面,人与人的关系是从属的方面,即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究竟结成何种形式的关系,是取决于他们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和与之相应的他们应对自然环境的现实能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理论所处的特定语境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呈现出日趋恶化的势态,以至于使人类面临可能失去其永续发展的根本条件的危险,并且造成这种严峻的现实状态的主因之一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而导致温室气体过多排放于自然环境。故低碳经济理论的研究很自然地要从探讨下述现实问题着手:为什么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
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必须依赖于一定能源的消耗,其依赖于何种能源取决于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其所需能源的技术手段的性质。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之所以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其直接原因在于:自从人类发明了获取此类能源的技术手段以来,人类除了不断地改进或更新其技术手段以达到更经济、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此类能源的目的,至今尚未发明或发展出比这些技术手段能更加经济、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获取足可替代此类能源来满足人类现有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所需的另类能源(如风力能源、水力能源之类)的新技术手段。因此,假定这种新技术手段能被及时地创造出来并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话,人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程度必将大为降低并降低到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程度,从而低碳经济就将变成现实。但是,恰恰是这个假定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还只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如果它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即它在现实中有了充分的根据并且具备了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关于低碳经济的全部问题就不过是在于人类有否意愿采取行动来促成其由可能向现实转化,从而低碳经济问题在本质上就可以被归结为关于人类应当选择何种经济形态的文化价值取向问题,这样,低碳经济理论也就不成其为一种经济理论,而只是一种文化理论了。
低碳经济理论是研究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何以达致其互相协同的复杂性经济问题的经济理论,这种经济理论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作为其立论的客观依据,这个历史条件就是:获取诸如风力能源、水力能源之类的绿色能源(或曰清洁能源)的新技术手段尚未成熟到至少人类可以兼用绿色能源和高碳能源来满足其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求从而使高碳能源的消耗足以达到环保标准的程度。正是这个历史条件,使得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成了该历史条件下的时代最为紧迫的需要,低碳经济理论在价值上恰恰是应合了这个特殊的时代需要。正是该理论的这种价值特性,决定了其理论理所当然要把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作为达成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协同的条件,从而关于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就势必成为低碳经济理论的中心话题。
二、低碳经济理论的学科归属
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是属于科技范畴的主体活动过程,具体地开展这种科技活动,是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事儿;具体地研究这种科技活动,为这种活动提供科学理论、技术发明和工程设计,是该领域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程专家的任务。低碳经济理论并不直接研究这种科技活动,而是研究这种科技活动所赖以开展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条件、分配条件、流通条件和消费条件,即研究在怎样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流通关系和消费关系中这种科技活动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以及怎样合理地构建这些经济关系的体系等问题。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科学社会学范畴;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所在的国家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所在的世界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世界经济学范畴。这就是说,低碳经济理论可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来开展其研究:科学社会学范畴的低碳经济理论是在微观层次上进行研究,政治经济学范畴的低碳经济理论是在中观层次上进行研究,世界经济学范畴是在宏观层次上进行研究。这三个层次的研究也可以被看作是分别研究上述三个不同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对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这一特定科技活动的不同影响,从而把这些研究一并纳入科技经济学范畴。
三、低碳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
为现实低碳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国别性经济关系的调整,须以全球性经济关系的调整为条件,只有在一种新的合于低碳经济目标要求的国际经济体系或全球经济体系中,合乎同样要求的国别经济体系的建立才是可能的,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体系是母系统,国别经济体系是子系统,其子系统不能不从属于其母系统;科学共同体内部为现实低碳经济目标所要做出的经济关系的调整,则有待于国别性经济关系的相应调整,因为迄今为止尚未形成全球性的科学共同体,只有从属于本国或本地区而为本国或本地区利益服务的科学共同体。因此,尽管可以在多种层次上来开展低碳经济理论研究,但是应该看到,这些不同层次的研究具有内在关联,而不是彼此孤立的,而且从其整体来看,低碳经济理论研究应具有全球视野,首先从世界经济学高度来研究具有何种结构的国际经济体系才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为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而竞相努力以及构建这种国际经济体系的条件、途径和方式方法。其它层次的研究必须以此作为基础,否则难以有成效。
应该看到,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理论所处的特定语境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呈现出日趋恶化的势态,其影响是全球性的,其原因也是全球性因素而非局部性因素。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理论问世已久并早已得到世界公认②,而到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时与会者在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共担”问题上却并未达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共识?其本质原因不在意识领域,认识领域,而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所控制和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不要说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就是西方列强之间以及非西方国家之间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归根到底是由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这种统治全世界的生产方式使人类从自然界中所获取的物质财富在全球范围内都必须按资本的有无和所拥有的资本的大小来进行分配,由此必然导致人类之间无资本的无产者与有资本的有产者的矛盾和有产者之间及国家之间小资本的拥有者与大资本的拥有者的矛盾,只要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变,这些矛盾就将永远存在并且不可调和,除非无产者和小资本的拥有者甘愿接受这种“按资分配”的原则。但是,在什么条件下,无产者和小资本的拥有者才会甘愿接受这种“按资分配”的原则呢?其条件应该是有产者和大资本的拥有者甘愿接受“按资担责”的原则。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这个体系只有“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而没有“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不以资本责任作为条件的资本权利就是资本霸权。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实行的“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正是不以“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作为条件的资本霸权原则。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力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在世界上肆行其霸权主义,正是为维护这种资本霸权原则。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种种利益冲突归根到底是由于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的分离造成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在世界上所肆行的霸权主义则是造成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的分离的政治根源。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霸权主义,就不可能建立起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互相统一和协调的世界经济体系;而只要世界经济体系中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仍然是互相分离的,即只有“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而没有“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作为它的补充,可持续发展就永远只是一个空洞的理念,而不可能转变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从而低碳经济也只能是一个美妙的幻想,而不可能变成美好的现实。低碳经济是不可能在一国范围内实现的。
要而言之,低碳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注释:
关键词:青海;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28-02
1 构建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理论依据
1.1 比较优势理论
根据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的理论,青海的特色经济集中于生产要素相对丰富的产业和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就能获得较好的贸易利润,也能与全国大局接好。青海只要将在其区域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参加区际交换,均可获得交换利益,但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则选择劣势最小者。这符合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利益主体的要求。
1.2 竞争优势理论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学者们通过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者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比较优势未必就是竞争优势的结论。因此青海经济的发展应通过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从而使区域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应该坚持动态发展的观点,使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而不是静态和短暂的优势,从而最终使产业在区域内和国际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基于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 青海省在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过程当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在产业选择过程中,应该以绿色产业为重点,以可持续开发为目标,做到在“保护中开发”。
2 构建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基本思路
2.1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特色经济是空间地域经济的范畴,是在地区经济分工与联系的总体格局中能明显表现出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较其他地区具有特别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的规模、产品(劳务)的数量与质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并经市场检验后所获得的收益状况,即市场效益上。新时期的青海特色经济必须寻求特色,更要求特色产品的开拓紧紧跟踪市场需求,要充分了解市场、研究、分析市场对特色产品的需求倾向,开拓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
2.2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资源开发为基础
特色经济参与市场的竞争,应该具备独特稀缺的资源禀赋,使供给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难以类同。特色经济对市场的占有,依托的是特色资源的自然禀赋以及发展机会的把握,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特色经济的自然基础。以特色资源的开发为基础,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可支撑的资源基础,发现和创造市场需求。
2.3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支柱产业为龙头
面向市场的青海特色经济应该是产业化经济,必须有支柱产业来带动。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的条件下,青海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发展具有本地资源特色、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工农业生产有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
2.4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耦合效应为动力
特色经济不是特色要素的简单累加,而是通过独特机制把诸多特色要素有机地配置起来,这种特色机制既能使资源、产品、产业、科技等要素相互联结、相互吸引,又能使优势要素进一步发展,从而不断突出经济的特色而逐渐形成特色经济。因此,特色经济体系的形成实际上是一项耦合效应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特殊的运行机制,特色经济的耦合效应表现在:一是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特色资源最初主要体现为实际拥有的、可采集的自然资源,逐步演变为资源全方位优化组合和深度开发利用,充分体现特色资源要素的长处。二是品牌优化整合。根据品牌整合的要求,在品牌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实施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三是规模效益。“多、散、乱”等特色经济发展问题,难以挖掘特色要素优势,难以上档次以形成竞争能力。因此,青海应围绕特色,通过整合,实现规模经济。
2.5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循环经济为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青海发展特色经济,要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立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体系,实现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3 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构建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青海形成了一些其他地区无法替代、仿造与迁移的独有资源,对这些独有资源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产业就构成了青海特色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3.1 特色产业体系
青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突出“特色经济”的一般性,更重要的是突出“青海特色经济”的特殊性。青海省应利用青藏高原冷凉气候、天然草场、“世界屋脊‘等这些优势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
3.1.1 特色农牧业
(1)种植业。一是重点发展豌豆、蚕豆。据统计青海省豆类年出口约5-6万吨,年创汇约1500-2000万美元。青海省主要出口创汇的农产品是豌豆、蚕豆,尤其蚕豆在国际市场上享有 “圣域蚕豆”之称,产品以其“粒大、饱满、色佳、无虫蛀”等特色,畅销国内外市场,初级干籽粒蚕豆是青海对外贸易的主要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积极推广高海拔地区特早熟杂交油菜种植。青海省日照暴幅量大,昼夜温差大,油菜产量高,含油量高且少病害虫,具有极强的产品竞争力。三是积极扩大以海南、黄南、海西和果洛为主的中藏药种植产业。调查资料表明,青海省中藏药品种繁多,在1660种天然药物中就有中藏药材1294种,其中尤以一些特产和地产药材驰名中外,如冬虫夏草、麻黄、藏茵陈等久负盛名。目前,我省药材人工种植面积约在30万亩左右,但还未形成产业规模,处在野生资源采集阶段,加快我省中藏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藏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科学开发利用中藏药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是青海中藏药发展长期坚持的方针。
(2)特色畜牧业。据统计,青海有5亿亩可利用草场,各类牲畜2300多万头。环湖地区是主要的百万羔羊肉产业基地, 2006年羔羊出售达42.92万只,实现销售收入6029.85万元,羔羊出售保持了20.7%的增幅,呈现出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势头。因此,畜牧业养殖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进一步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扩大羔羊、犊牛肉、牦牛生产规模,建设毛肉兼用的细毛羊、安哥拉山羊等生产基地,建立肉羊种羊良种繁育体系,发展青南地区为主的藏羊、欧拉羊产业,以东部农业区小尾寒羊与肉羊杂交为主的肉羊产业,发挥杂交优势。
(3)特色林业。青海省有宜林地1126.82千公顷,本省规划到2009年,将退耕还林(草)和荒山植树种草1093.33千公顷,其中造林面积456.66千公顷。结合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培育引进筛选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优良苗木,并加快繁育和开发,扩大具本地特色的林果业,其中沙棘、枸杞、水果、干果和种苗等经济林果的种植是主要特色产业。
3.1.2 特色工业
青海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目前,青海矿产资源种类达125种,有54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价值达17万亿元,占到全国资源的14%。青海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开发合作: 一是盐湖资源开发。以“聚宝盆”闻名天下的柴达木盆地有33个盐湖,已初步探明氯化钠、氯化钾、镁盐、氯化锂等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氯化钠、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锶矿、芒硝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盆地内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也十分可观。今后将加大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最终将柴达木地区建成全国钾肥及盐化工基地。 二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目前共发现16个油田,6个气田。石油已探明的储量为3.05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029.6亿立方米。青海省天然气化工与盐化工结合开发前景广阔,目前从柴达木盆地铺设的输气管道已经经过西宁东送至甘肃兰州,涩宁兰输气管道年输气能力是20亿立方米。 三是水能资源开发。青海省是三江源头,全省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108条,尤其是黄河上游龙羊峡的部分河段,水流落差865米,地质条件好,可建设大中型电站13座,总装机1100多万千瓦,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带之一。
3.1.3 特色旅游业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的“第三极地”,又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有着神秘莫测的独特高原自然景观和特色人文景观。据统计,2005年,青海省年接待境外旅游者1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510万人次,总收入达到20亿元。因此发展特色旅游业已成为一个重要产业。首先,重点抓好青海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互助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称为青藏高原上“西双版纳”循化孟达天池、坎布拉地区等自然风景点的开发与建设。其次,以树立地域文化品牌为重点,推出河湟文化旅游、青海湖文化旅游、江河源文化旅游、昆仑文化旅游等各具特色的四大高原特色文化旅游板块,弘扬和打造高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河湟地区主要是湟水、黄河谷地,包括西宁和海东地区,是青海省多元文化的聚集地。
3.2 特色产品体系
青海省应培养出以资源为起点,经过中间产品直到最终产品的产业链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获取高的附加值。一是大力发展高原农牧土特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环保产品”、“绿色产品”、“保健食品”、“生物医药”等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并形成独具青海特色的无公害产品产业。重点发展以明胶及系列产品为主的生物制品,以蜂系列产品、青稞酒系列产品、果汁饮料、菜籽油和牛羊肉成品、半成品等为主的天然绿色食品,以及三绒(牛绒、羊绒、驼绒)面料、织物,民族地毯和工业用纺织品等,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创“特色”产业,育“名牌”产品。二是工业精深加工产品。包括盐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水电工业等优势工业,加大对这些工业产品的深加工开发,促进产品的保值增值。
3.3 特色技术体系
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技术是关键。青海省由于受经济发展和资金积累水平的限制,在发展技术产业上不应全面出击。应有选择性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酶技术和基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领域作为主攻方向。一方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依托现有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军工高科技资源,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以提高科技含量,创出自己的优秀品牌,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发挥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赵志文.试论青海文化资源与文化建设[N].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6).
由于经济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是包括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因素的大系统,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过程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对外经济往来各方面的记录核算,因此,对于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可以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进行回答、界定和衡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含了结构性、分配性、协调度方面的信息;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出不同方面的结构特征。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个层面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由不同的方法来核算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呈现出来。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有3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另外,由于对生态和环境重视,还引入了包含生态和环境成本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如绿色GDP核算)。这些不同的方法,体现了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关系,对应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方面的内容。目前所谈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可用国民经济核算来说明。
一、产业结构升级与国民经济生产法核算
按生产法核算的国民经济体系,呈现了国民经济生产过程的特征,如产业结构、产业贡献率、生产率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高级化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可以由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呈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就是要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现代服务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外,优化制造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要求,体现在生产法核算的GDP中,就是要提升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先进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加值和的比重,降低产业层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的比重,使我国制造业不断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
二、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与国民经济支出法核算
按支出法核算的国民经济体系,是根据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和出口三大部分构成GDP。最终产品在不同用途上的比重,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是要提高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对降低资本形成在GDP的比重,实现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的均衡和协调。
三、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与国民经济收入法核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要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方面转变。按收入法核算的国民经济体系,体现了各生产参与者所获得增加值的结构比例,反映了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这恰好反应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对发展成果共享性的要求。在收入法GDP中,增加值主要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4个项目构成,四大项目的不同配置比例,是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体现。要把经济发展方式从外沿式增长转变为内涵式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增加值率提高;而上述的转变也就意味着劳动者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上升。如果没有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仍旧像过去10年不断提高资本所得在国民分配中的比例,中国经济仍旧难以转变到内涵式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上来。
四、可持续发展与绿色GDP核算
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在逐步向体现了环境与经济过程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过渡,引入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退化价值对传统经济进行调整。在绿色GDP核算中把经济生产活动中的所消耗的资源、对环境损害都作为传统GDP的扣减项,从而能更好的反映经济活动可持续性。该核算体系,正好体现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要求,即使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少的污染排放来获得更高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