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班级总结与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总结与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总结与反思

第1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本学期的最后一次班会,在全班同学的积极配合下,班会圆满结束。本次班会以“总结反思,备战期末•精彩大学,安全出行”为主题,班级各班委对个人本学期工作做出了详细的总结与说明。

班会开始由团支书主持,团支书从端正态度、认真复习、备战期末、财产安全和交通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的演讲。接下来是各班委的个人工作总结。首先,学习委员制作了期中考试成绩的成绩分析,对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提出批评并提出改进方案,并以宿舍为单位,对每个宿舍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成绩作出分析与说明,更具体分析到宿舍内每个人的学习态度与成绩的关系,对表现突出的同学提出表扬并督促学习上不积极的同学。学习委员还对大家的期末复习提出来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未大家准备了计算机和数学的复习提纲。学习委员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同时对大家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做出了期许。

宣传委员本学期召开了防诈骗和安全教育的班会,在本次班会上,对大家的财产安全和出行安全进行了再次强调和说明,临近回家,督促大家提高安全意识。男女生活委员在班会上明示班级账簿,向班级同学详细的说明了本学期从军训以来收入与支出的每一笔班费,并从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指出班级同学存在的坏习惯和改正办法,希望大家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委员对班级同学本学期的积极配合做出感谢,并对新的一年个人工作做出规划。体育委员总结了本学期班级在体育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就新的一年即将开展的体育活动向大家进行说明,希望能更大限度的调度班级同学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文艺委员总结了本学期班级参与学校的各项文艺活动,指出班级同学参加文艺活动人员较少、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反思个人工作的不足并作出逐渐完善的期许。组织委员对本学期完成的策划与总结向大家进行说明。

在班会的最后,由班长进行了个人总结与工作总结,向班级同学坦诚说明几个月来工作上的付出与心血,并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反思。详细说明了自己对班级的看法与认识,并为了班级以后更好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希望。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让一个班级从陌生到熟悉,从一盘散沙到逐渐凝聚,总结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物联网工程2班将会成长的更加优秀。

第2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在实施教育时如何能够将教育过程“有痕化”,将学生每一天的成长过程存储起来,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从而促进学生冷静思考、客观分析、正视自我、倾听自我呢?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设计的“成长模块图”就有这种功能。

“成长模块图”的基本框架

成长模块图是根据学生的每日表现,采用上升和下降的形式记录学生当天的得失成败,形成一目了然的成长曲线模块图。通过模块图,能够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学生某段时间内的表现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下面是以某一周为例的成长模块设计简图(图1)。

设计图说明:

1. 时间:模块图一般以一个周期为一次循环,周期可按周、月或天进行计算。有时可根据评价内容的特殊性和需要来确定周期的长短。

2. 升降:按照制定出的升降条例进行升降。一般蓝色区域代表上升区,红色区域代表下降区,这样有利于将升降幅度进行对比与分析。每次上升时以前一天的最低点作为起点上升,下降时以前面的最高点作为起点下降。

3. 要点记录。每天用最简洁的语言记录下上升和下降的原因,这样便于最后的回顾、总结、反思和交流。

4. 每周一得。根据色块图的对比情况,结合要点记录反思自我行为,从成败得失方面总结成文,以便今后借鉴和学习。

“成长模块图”的操作与实施

(一)制定条例

制定的条例一般分两种:共性条例与个性条例。所谓共性条例即所有学生必须共同遵守和达成的学习、行为等原则;个性条例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自身弱点)制定的有针对性的压制与牵引条例。下面是根据开学初某班学生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制定的班级共性条例。

2010~2011 年第2 学期第一周期

“成长模块”参评细则

一、符合下列规定的,每次每条上升2 格:

①课堂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被任课教师评为“课堂小明星”(每堂课的任课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评出10 名“课堂小明星”);

②能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作业等级为A;

③当天有突出表现(如考试成绩优异、有感人行为、获得各种荣誉等);

④讲究卫生,在每天的卫生抽查中得到“环保小卫士”卡;

⑤其它(根据具体情况经班委会商讨后决定)。

二、有下面情形之一的,一次下降1 格:

①受老师批评或处分;

②被他人(包括家长)举报有违反各项规定,且情况属实;

③作业等级为C 以下。

当然,共性条例需要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和学生最近发展区所呈现出的状态予以及时修改和完善。

个性条例(图2)一般是学生在他人对自己指出存在的问题后有针对性地对共性条例进行的补充和修改,因此应因人而异。个性条例对于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约束、自我反省与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通过小组内互相制定、互相提醒与监督来制定与实施。比如,作业拖拉的学生可以增加“按时完成作业且书写认真,上升2 格,作业拖拉一次下降1 格”的条例。

通过制定这些有针对性的个性条例,可以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目标更为明确。个性条例必须在班委会的监督下才可以实施,由本人申请,班委会核实后给予批复,这样可以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个别自我保护和攀比的现象。

(二)统计记录

记录时间一般为每天晚上与周末,分为日详尽记录和周对比分析记录两种形式。日详尽记录即根据上升与下降的条例于当日晚上进行上升与下降的统计。日详尽记录还可以应时记录。

周对比分析记录是从整体上对本周的成长模块色块图进行综合观察与统计。周对比分析记录的步骤可分为如下几步:

1. 统计格数。分别统计出蓝块与红块的格数以便作进一步分析。

2. 总结规律。通过格数的对比总结出本周上升或下降模块图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还要看上升与下降的幅度,如蓝色超过红色多少或蓝色低于红色多少等。

3. 统计表格。将分析统计出的规律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如图3所示),为总结反思提供具体数据。

“成长模块图”的优势所在

相对于其它的一些评价方式和手段,成长模块图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操作比较简单,更主要的还在于它的形象感比较强,可以通过具有可感性的模块曲线让学生具象化地感知自己的成长过程,帮助他们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我。在阶段性的模块图统计、对比分析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模块图进行总结并进行自我反思,这是促进学生自省和成长的关键之处。总结反思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进步与不足。在一定周期内,自身取得了哪些进步、是如何取得这些进步、有什么心得与体会,对这些要及时进行回顾与归纳。对不足之处要作深入浅出的立体分析,这对于促进今后的成长非常关键,也是能否倾听自我的重要体现。

2. 典型与突出。综合分析所有记录资料,筛选出典型、突出的正反事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规律。

3. 对比与借鉴。将自己的成长模块图与小组及班级内其他伙伴的模块图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便多角度、全方位发现自我,从而实现自我的进步。

4. 修改与提升。要根据已经分析对比出的各项结果和数据对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以便下一周期更好地评价与反思。修改时可根据自身较弱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同时,对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可以逐步分离出评价内容。这样通过不断对成长模块图的评价体系进行更新和重组,使成长模块图始终处于促进自我倾听和反思的最佳状态。

以下选择了一些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具有代表性的总结反思片段:

A: 本周我的成长模块图中全是蓝块,一路高升。看到满眼蓝色,心里格外高兴。本周,我时刻对照条例要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做得最好。

B:本周四我的上升格停滞,下降5格。说明人在放松警惕时很容易犯错误,我一定会牢记周四给我的教训。

C:这周我的模块图红色块占了五分之四,特别是到周五竟然一下下降到最底层。说明这周我表现很不稳定,学习处于散漫状态……

学生从成长模块图中还总结出了很多道理:

成功到来时往往也伴随着失败的可能。只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珍惜每一天,你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模块图可以重新填涂,但过去的永远不会重来——从头抓起!

成长就如模块图一样变化莫测,有成功,有失败,有挫折,有惊喜,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让自己今后的路走得更坚实……

有些学生甚至从成长模块图中看出了自己的性格:

我是个比较随便的孩子,做事马虎,所以成长模块曲线总是起伏不定。

我规规矩矩,踏踏实实。你看我的成长曲线基本都是稳步上升,没有大起大落。

我的成长模块图上升幅度大,都是我加分多的原因。体育、音乐、演讲、奥数都是我喜欢的,我喜欢挑战自我……

“成长模块图”的迁移与应用

成长模块图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完善与提高,还在于它对于班级管理和小组合作都有重要作用。

1. 小组合作模块图。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小组成长模块图,通过班级协商,共同讨论制定出适合小组竞赛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完成模块图的上升与下降统计,然后评出优胜小组。小组合作模块图的评价要重在合作与互助上,要通过小组模块图的建立与评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品质及对集体的责任心。

第3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策略 反思总结 配对学习

英文题名: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Erhish Lessions forImproving the Students’Performance

一、相关研究介绍

1 反思总结教学策略

在我国,反思的思想古已有之。有关反思的至理名言诸如“学而不思则罔,恩而不学则殆”、“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等数不胜数。而国外同样也有关于反思的系统研究,洛克、斯宾诺莎、杜威等人都对此做过相关研究。他们提出了个体成长的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他们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此可见反思总结的学习方法早已深入人心,得到国内外众多思想家、科学家和学者的一致认可。

在当代,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对反思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英国教育学家Morwena Griffiths和Sarah Tan在1992年提出了反思的5个维度:快速反思――修正――回顾――研究――重构和重建,并指出最后一个阶段。即重构和重建阶段有时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可能会持续好几年,而且与其他4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反思更加抽象和严谨。

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反思也受到了许多专家和教师的重视,许多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反思总结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例如陈妙根老师在自己的文章中概括了反思的三种常见方式:错误反思式、比较反思式和过程反思式;常新枝老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一文中,总结出了帮助学生反思的常见模式:“学前思――学中思――学后思”;何爱晶、胡小青、陈得福等老师也总结了许多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档案袋评价法、概念地图法、自我测评法、自我提问法、自我总结法、对话反思法、学习日志反思法等等。然而,这些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对反思的形式、反思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概括,而没有从实验的角度对反思为学生成绩所带来的效果进行验证。在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反思、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方面也多是提出建议,缺乏有力的数据对反思教学进行支持。本研究通过准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反思教学对学生成绩所起到的正面效果,是对反思教学研究的一个有力补充。

2 配对学习教学策略

配对学习教学策略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它将合作学习中的学习小组缩减为最少的人数――2个人。合作学习理论同样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教育理念,早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曾出现过对于合作学习思想的阐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Quintillion)也早在公元一世纪就曾指出,学生可以在相互学习中受益。

在近代,很多专家、学者同样也对配对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Ronsenblatt曹经指出,配对学习促进了班级价值体系的构建,增进了对学生合作和协商能力、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的培养。Bmffee也指出,配对学习营造了一种思考、写作、谈话的环境,学生在其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例如写作者、阅读者、协商者、评论者甚至指导者等等。在配对学习的实施方面。Berg指出,无论是配对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Ferris也强调,配对学习潜在的现实问题就是学生不知道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寻找什么,也不能给出明确的反馈。他们在进行相互评价的时候往往过分苛刻或是过分夸奖。因此,配对学习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清楚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也经常被教师们使用。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在不断地尝试合作策略的各种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而还在不断地改进及完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形式、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等。例如,胡爱军在他的硕士论文中进行了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了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例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分组。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合作学习之后要适时的进行评价等等9。刘金梅在自己任教的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中挑选了部分学生,采用讲授与小组共同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教授综合英语和写作课。实验前测和后测显示,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教学。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其整体成绩还有所提高10。周秀英在她的论文中。从促进个体责任感的角度考察了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实验中,她设计了小组学习竞赛,并通过跟踪记录、观察、个案分析等方式分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责任感从短期上的提高到长期上的下降的过程,指出小组成员问的相互鼓励、学习过程中的集体评议对合作学习中个体责任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11。可是,当前的合作学习研究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研究者们在对合作学习提出建议时往往考虑的情况比较理想化。和真实的课堂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一些教学内容适合进行合作讨论,而另一些教学内容适合集中教授。所以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可见,设计适合于在英语课堂上长期进行的合作学习,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验证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准实验的研究方法:

为了验证上述二个教学策略在英语课堂上的实施效果,笔者采用了准实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准实验的研究方法是将教育学实验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不能完全控制研究的条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控制水平。虽然如此。它却是在接近现实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运用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实施的一种方法12。由于教育学的实验方法对实验环境的要求过于理想化,并且对研究对象的控制非常困难,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笔者在此选用了准实验的方法。

实验控制条件: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二人为一组,就近选择学习伙伴。并且学习伙伴一旦选定,就不再允许更换。这样分组的原因在于,合作学习理论中指出,为了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责任,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小组成员越少越好,所以这里选择了两人一组。另外,受到班级场地的限制,为了保证课堂纪律,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合作情况,监督小组活动,这里规定学生要就近选择的合作伙伴。同时,考虑到配对学习持续的时间较长,为了便于学生进行长期的交流和互动,在本研究中不允许学生更

换学习伙伴。

在课堂上。我们要求教师在每节课上准备至少一次的配对练习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是口语练习、阅读练习或写作练习,每次活动的时间大约为5至10分钟。另外,为了保证配对练习的质量,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在教室中来回走动,观察并参与学生的练习;练习时间结束后,教师也会随机抽出几个小组,在班级里进行表演。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求每个学生都为自己起个英文名字,在课堂练习时,老师和同学们都必须用英文名来相互称呼。

在课下的学习任务布置上,我们针对配对学习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布置一些要求学生配对完成的作业,比如互相听写、模拟某一情景写出并练习一段对话等等。其中,配对学习小组中的一位学生负责记录,另一位学生负责总结报告,而在下一次的配对练习中。两个人需要交换任务。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求教师在每单元的英语学习结束后。为学生布置反思总结的作业。反思和总结的形式不限。但必须要包含本单元所学的全部单词和语法,并要尽量将所学知识进行扩充。例如,本单元学习了词组"keep fit"(保持体形),那么学生就要尽量多的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单词“keep”的全部词组。教师会在每一单元的学生总结作业中,选出几份完成得较好的,利用教室中的投影仪设备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再次学习。我们要求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利用课本中遇到的生词与以往所学的近义、同义词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它们在语义、感彩、语体、搭配及位置分布上的差别。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初一年级的166名学生,这些学生分布在四个不同的班级,其中两个班级为英语实验班,两个班级为普通班。学校在学生入学时,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了分班,因此,在英语水平上,实验班的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要好一些。

在这次的研究中,我们将这四个班的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与控制组,每组分别包含了一个普通班和一个实验班。这四个班级学生的英语课分别由两位老师――史老师和武老师负责,而每位老师恰好负责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也就是说,一位老师负责为实验组的学生授课,而另一位老师负责为控制组的学生授课。为了方便描述,这里将实验组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分别命名为实验一班和普通一班,将控制组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分别命名为实验二班和普通二班。对实验组的老师,我们会去他的课堂上听课,并对他进行教学策略上的指导。我们要求实验组的教师在每节课上都要使用配对学习的教学策略。并在每个单元授课结束时都要求学生对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而对于控制组的老师,我们采取不干预策略。只是定时去他的班级听课,观测课上的一些情况。下图为我们的分组示意图:

三、实验数据分析

1,前测

在本研究起始时,也就是参与实验的学生的初一第一个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英语测试,并使用Spss17.0分析软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英语成绩。分析结果如下面的表1所示:表1:普通班、实验班英语成绩方差分析一前测

由上面两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普通一班和普通二班的学生英语成绩中,由于Sig.=0.755>>0.05,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在前测中,普通一班和普通二班的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实验班中,由于Sig.=0.10

2 申测和后测

当实验进行至初一的第一个学期期末时,笔者通过一次英语测试,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进行了中测;而当实验进行至初一第二个学期期末时,笔者再次进行了英语测试。这样就形成了本次实验的后测。中测和后测的spss分析结果如下面的表2所示:

表2:普通班、实验班英语成绩方差分析一中测、后测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中测和后测的数据分析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在中测中,原本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普通一班和普通二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在中测中由于Sig.=0.025

3 讨论

下面的学生平均成绩变化图也很好的反映出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成绩的变化过程:在前测中,实验一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显著低于实验二班的,经过我们对实验一班的干预,在中测和后测中,实验一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原本和实验二班之间的显著差距不存在了。同样的,在前测中。普通一班和普通二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经过我们对普通一班的干预,在中测和后测中都可以看出。普通一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样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显著的高于普通二班的学生英语成绩。也就是说,通过我们长达一年的干预后,相对于控制组,实验组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

图2:实验组、控制组学生平均成绩变化图

总结一下,笔者认为导致学生英语成绩迅速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反思总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重新梳理了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的图式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学生的这一学习过程。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是人们对一系列事物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在描述。当人们遇到与这些事物十分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新事物时,人们会将新事物与旧事物进行比较、联系和修正,并进而产生对新事物以及这一系列事物的新的CAin,和编码。当人们接收到新的语言知识的时候,便会在头脑中形成与之对应的新图式,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一新图式与头脑中的已经存在的旧图式进行比较和关联,进而形成包含众多相互关联的图式的知识结构体系。然而,有时候学生在学习完成后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图式,可是却往往因为缺乏背景知识、缺少总结思考等原因无法将新的图式与原有的图式相联系,也因此无法由新的图式激活旧的图式。这正是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知识,在课下应用时却经常遗忘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经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将新图式和头脑中的原有图式进行了关联,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了全面而充实的知识体系。下面的图3和图4是笔者截取的二份实验组学生的反思总结作业,在这次作业中,学生尽可能多的回忆了新学知识“几个国家名称”和自己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例如,学生总结了这几个国家的首都、与国家名相对应的语言名、国家的人名、国家的名胜古迹等等。总之,通过这样的反思学习,新学的知识得以与原有知识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完备和充

实的知识体系。长期进行下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

另外,配对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同伴之间的合作和陪伴使得英语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背”的层次,而是提升到了“用”的层次,合作和交流让学生们更加的喜欢英语。同时,本文提出的配对学习策略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还适当的延伸到了课下。除了课上的配对练习之外,学生还必须在课下通过合作完成作业。在实施教学策略之前,学生们习惯了汉语的语言环境,很少会在课下使用英语交流。经过这一教学策略的设定。学生们在课下使用英语的时间延长了,思考英语的时间变多了,成绩也自然会有相应的提高。

再有,二人一组的形式和严格的纪律控制有效的防止了“搭便车”的现象,保证了学习的质量。防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搭便车”,一直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原则。本教学策略中设计的“二人一组制”将小组人数控制到最少,这就充分避免了由于小组成员过多而导致的任务分配不均现象。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这里设计的“组长轮换制”也充分防止了组长将小组的所有任务“一肩挑”的现象发生。

四、结论和反思

通过上面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经过为期一年的教学策略实施。与控制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两个教学策略一反思总结教学策略和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在实际课堂中的实施效果良好。尽管研究结果是显著的,然而总结一下,本研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环境和成本等原因,本次研究没有采用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而是选择了条件相对宽松的准实验研究。虽然也尽量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进行了控制和区分,可是对于一些难以干预的因素(例如参加课外补习班、多做课下练习等因素)没有进行考虑,这可能会使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

第4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上周紧张的期中考试和改卷已经落下帷幕,考试成绩已经公布之后,仔细看了我所任教班级的地理学科成绩和我所任班主任的12级4班的总体成绩,心里很有感想,现将本次考试的所感所想逐一记下,以之警醒自己!

一、对地理学科的感悟和反思

我所任教的2班、3班、4班、5班和6班的地理成绩,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针对学校制定的四级学业目标,完成情况最好的是5班,其次是2班和4班,3班和6班再次之。在特优目标这一项上,5班最突出,其他班级都有差距。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仔细思考,窃以为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和我本人有很大关系。也和其他不可抗拒因素有些许关系。

在上课备课这一环节上,没有任何的区别。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每一节课提前准备,备好课程的各种环节,准备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预设好各种学生的活动环节。这是我备课的内容,以上的各个方面,有的是工整的体现在被课本上,有些是规范在教材上做好设计,还有一部分需要在课堂探究和同步训练中体现出来。但是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不一致,各种教学环节的预设就出现不同的课堂效果。有的班级完成各个教学环节任务之后,学生的课堂效率高,自我掌握能力强,课堂效果就高效,反之则不理想。

对待课后作业的检查落实方面,小组课堂合作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检查落实有待继续强化。课后的复习巩固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有时候课后的自我复习巩固比课堂上的45分钟更重要。这方面检查的力度不是很及时,更谈不上有什么高效了。因此,下一步的检查巩固工作亟待加强。这一工作得好好发动课堂小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要求他们既要做好表率,又要做好对其他同学的监督和要求,督促他们完成课堂任务、巩固任务等等。

二、对12级4班的反思和感悟

12级4班各个学科的四级目标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我认为原因应该在以下方面:

1、课堂学校效率相对较落后。

2、课堂纪律存在问题。

3、课下的复习巩固没有做好

4、检查落实不到位。

5、学生的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落实意思不强,导致学习整体效果不理想。

6、家庭作业的作用不明显,检查落实不到位。

三、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或者做法

1、强化课堂小组的纪律关系,强化小组负责人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小组六人既一人的意识。强调集体意识。

2、加强作业的检查力度,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

3、加强班级小组个人量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性,充分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和小左的合作管理中。

4、加强各个学科的课下复习巩固的检查力度,力争让学生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力争在学生的脑海中烙下“完不成今天的任务决不罢休”的意识。

四、针对任教班级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1、充分备课,做到差别化备课,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所不同,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布置不同层次的要求。一次促进课堂的高效、愉悦和实效。

2、加强课后复习巩固作业的检查力度,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

第5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育方法;学生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0—0019—01

叶澜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能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确,在烦琐的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如果教而不思,那么,即使拥有3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不过是一年工作的30次重复。因此,班主任应该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反思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教育目标的定位,反思教育方法的优劣,在反思中总结得失、博采众长、提升水平,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体验教育成功的乐趣。

一、 在反思中走向智慧

首先,反思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都是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内容。为了检验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学期末写完评语之后,我有意叫来几个班干部,征求他们的意见,发现好几个同学在他们心中的印象跟老师的日常观察大相径庭。我不由得反思:对学生的了解是否过于肤浅?是不是还有学生被遗忘和忽视?对特殊学生我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过于简单。

有些学生善于隐藏自己的心思,让班主任琢磨不透。对待这样的孩子,不能从学习方面入手,更不能像对正常孩子一样批评惩罚,否则容易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形成“恶性循环”。及时的反思,让我避免了失误。

其次,反思教育目标的定位。很多班主任在开学初就让学生学习《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往往产生不了很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学习仅仅是走过场,没有制订细化的阶段性教育目标并加以落实。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反思: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学生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同样,纠正不良习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班主任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还要跟家长达成共识,对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开发他们的特长与潜能。如果要求他们在各学科的学习上都面面俱到,势必扼杀其特殊才能。因此,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班主任要鼓励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班主任和家长对教育目标的反思,能直接减轻孩子的负担,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最后,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整日忙碌中的班主任往往由于“身在此山中”而 “不识庐山真面目”,以为在日常管理中只要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就能管好班级。殊不知随着社会的变革,学生的思想问题也日益复杂,进网吧、早恋、炫富、攀比等不良现象时有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此时,班主任就要时刻反思自己:工作思路和方法是不是落伍了?因此,要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

二、 让学生在反思中健康成长

班主任不仅自己要善于反思,还应该教会学生反思。学生的成长更应该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我教育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反思问题:不应该明知故犯,不应该犯同样的错误,应该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做错事要及时主动认错,争取对方的谅解。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写检讨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要么不愿写,要么敷衍了事。经过了解,我发现问题就出在“检讨”二字。他们担心“检讨”成为“罪证”传到家长手里。我反思再三,决定将“检讨”改为“反思”,并且告诉他们任何人都会反思,取得成绩和荣誉也可以写反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此举在班级宣布后,学生不仅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而且能在反思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后来,我又推出“道歉信”、“友谊信”、“期中反思”、“期末反思”等,也深受学生欢迎。

第6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一)成绩:

1、教师方面:(1)在工作中善于思考,有初步的研究意识。(2)独立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带班。(3)一班充满活力,有大胆的想法和特色;二班做事稳重,具有较强的工作经验和指导能力;三班年轻好学,具有一定的潜力可挖掘,三者可以互相弥补,共同进步。

2、幼儿方面:(1)从学期末的策查中了解到幼儿大肌肉的发展较好,在绘画、操作、语言和独立性方面在不同程度上的提高。(2)在和中班老师沟通中了解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探索欲望。

3、家长方面:(1)大多数家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配合班级工作。(2)一部分家长有家园共育意识,能够为班级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如: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开展特长班、幼儿园中德育应大于教育等。

(二)不足:

1、教师方面:(1)对主题活动的内涵挖掘不够。(2)在活动的反思中缺乏连续性、紧凑性和针对性。

2、幼儿方面:(1)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欠缺。(2)大部分幼儿在活动和生活中不敢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不会礼貌的交往。

3、家长方面:(1)个别家长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存在问题。(2)个别家长共同教育方面存在误区,如:认为幼儿收集非旧物是多此一举;认为制作户外玩具是给家长找麻烦等。

二、指导思想:

以“一切为了孩子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家长放心满意”为宗旨,以“全园保教工作计划”为准绳,在不断研究和反思中构件优质的整合课程,切实促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开展行之有效的家长工作,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身心和谐的发展。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创设相互学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1、新班长虚心向老班长学习,及时向老班长请教问题。

2、班长带领班组成员循序渐进的开展班级工作。

3、多开展谈心活动,主动发现矛盾、解决矛盾。

(二)为幼儿提供有效支持,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教师充分规范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

2、科研:在互动中适宜行为的培养(祥见科研计划)

3、三位教师要求一致,上下午连贯。

4、通过互动墙饰,巩固幼儿行为意识。

5、通过一些儿歌或歌谣纠正个别幼儿不良习惯,如:吃手、挑食、挖鼻孔等。

(三)通过有效反思,构建优质整合课程

1、认真领会《纲要》精神,以《纲要》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2、通过连续、紧凑、及时的反思,在美术特色上有所突破。

3、根据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经常进行集体研讨式反思。

4、利用区域、环境与主题有效整合。

(四)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幼儿教育中积极的参与者。(祥见家长工作计划)

(五)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确保幼儿安全

1、教师学习安全知识手册,知道紧急情况的紧急措施。

2、每周检查班内有无安全隐患,如有及时采取措施。3、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卫生消毒制度。

4、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5、多利用户外开展活动。

四、各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定本学期班务计划、家长计划、月计划、科研计划等。

2、稳定幼儿情绪,纠正养成正确的常规习惯。

3、主题活动“树叶”的开展。

4、以“教师节”为契机,对幼儿进行爱老师、爱家人、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5、配合园内工会编排节目:《走进新时代》

6、召开家长会并发放调查问卷。

7、学习《纲要》,把握大班年龄特点。

十月份:

1、园内互动录象

2、进一步完善“树叶”主题活动。

3、丰富班内互动环境,及区域材料。

4、进行主题展示

十一月份:

1、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生成新主题。

2、根据新主题创设相应区域和环境。

2、亲子活动“冬季运动会”。

3、教师互相查漏补缺,交换好的意见和反思。

十二月份:

1、善主题活动

2、调整区域材料和环境。

3、庆祝元旦活动

4、班级成果展示

5、班内教师交流

一月份:

1、教师教科研总结、交流。

2、家长调查问卷

3、幼儿测查

第7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上学期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花和运动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本学期我们根据主题进展情况设计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活动区材料根据主题的进展及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投放,适时地与以调整。本学期应家长的要求在活动区增设的一些棋类游戏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5、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花花世界、我们一起来运动、新年到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6、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园地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花卉,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7、学期初,我们提出将浸入式英语活动运用到体能活动中的设想,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除英语老师独立带班的水平提高很快以外,班级幼儿的英语会话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8、本学期,我们着重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组织幼儿坚持开展体育锻炼,在本次的小小运动会上,班级幼儿在团体操表演以及各单项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9、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其中中秋节大带小活动、国庆亲子看花展活动、家长开放日、秋游、迎新年小小运动会等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委员、家庭联络小组组长的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班级举行的各项亲子活动,其中亲子制作花的大书、小小运动会上亲子跳绳表演、参观花卉市场、参观迎春花展等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年轻教师的带班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班级工作也得以顺利完成。

五、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级幼儿的观察记录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应该尝试做好幼儿的个案追踪、分析。

(2)班级教师在活动区材料制作、整理方面有待提高。幼32家32儿童 在来年的工作中,这些都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将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春天的秘密和我要上学了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们要上小学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5、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6、学期初,我们提出将快速阅读运用到教学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7、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第8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师徒结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老教师;新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12-0038-03

师徒结对也称师徒制,是指采用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的形式,使新手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以及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了解职业的隐性经验或缄默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的一种新手教师培养方式。这种方式是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在职培训新手教师的一种传统方式。新手教师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逐渐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获得专业成长。事实上,师徒结对除了可以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外,对“师傅”――老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6位带过“徒弟”的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访谈,试图诠释师徒结对对老教师的意义,以加深人们对幼儿园师徒结对这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理解。

一、“师傅”在扮演双重角色的情况下增强了责任意识,提高了主动性

“角色”一词原是戏剧界的术语,后来引申为对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的期待。〔1〕老教师一旦扮演了“师傅”的角色,就必须履行“师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如何传道解惑,怎样帮“徒弟”尽快适应现有教学工作以及如何让自己带的“徒弟”在新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等等。

幼儿园师徒结对活动一般在同一班级内开展,采用新老教师搭配带班的形式。这种新老搭配形式意味着老教师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要履行“师傅”的义务,指导“徒弟”的日常工作和教学活动,还要做好主班教师的工作,全面负责班级的管理。老教师在扮演双重角色的情况下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老教师能积极面对这些压力,那么压力就可能转化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动力,老教师会在工作中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扮演好主班教师和“师傅”这两种角色。

作为一名主班教师,我既要对“徒弟”负责也要对班级负责,需要面对的事情更多,压力也大一点,责任感也更强。以前做配班教师的时候,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去操心,只要把主班教师分配给我的任务做完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我要主动去做,去想,想着怎样把班级搞好,怎样更好地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作为“师傅”,我有责任为“徒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所以就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如果“徒弟”有了问题或者需要帮助,我会主动去帮助他。〔A老师〕

A老师谈到了自己从一名配班教师转变为主班教师并同时担任“师傅”时要面对很多事情,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她没有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而是以把班级管理好、把“徒弟”带好为工作的出发点,视压力为动力,努力扮演好主班教师和“师傅”两种角色,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承担班级的工作,并做好“徒弟”的表率。

二、“师傅”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提高反思意识

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2〕但是老教师虽然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却很少有机会去反思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一是因为教师每天要在幼儿园处理各种琐碎的工作事务,工作量很大,一天下来已经非常疲惫,很少有时间来反思;二是因为长期的工作导致老教师形成了惯有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他们对幼儿园里的一些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不愿意或者很少有机会去尝试突破自己的“套路”,去反思和整理自己的教育经验。在带“徒弟”的过程中,由于新教师缺少经验,不可能仅仅通过观察、模仿就能领悟到老教师每一个教育行为背后的理念与意图,这就需要老教师反思、梳理和归纳自己的前期经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教师。老教师在反思总结自己以往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也会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寻求工作的新动力和新方向。

对自己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很熟悉的程序方面的经验,老教师心里是清楚的,但要想把这些告诉“徒弟”,那就需要好好提炼,想想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案例才能更好地告诉“徒弟”。其实这种提炼对自己的成长也很有帮助。现在仔细反思自己平常的一些习惯做法,可能会发现自己在这一方面其实有很多不足,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这对老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也是一种帮助。〔B老师〕

B老师认为在师徒结对的过程中,作为“师傅”,自己也获得了成长。这种成长体现为在指导“徒弟”的时候“师傅”首先要对自己先前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既肯定自己的成绩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认清自己的成长方向。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新环境、新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适应新环境,不断改进教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3〕

三、“师傅”在与“徒弟”的思维碰撞中扩展知识结构

教学相长〔4〕在当下幼儿园的师徒结对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我和“徒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不仅限于他向我学习,“徒弟”身上也有很多的优点值得我去学习,带“徒弟”对“师傅”来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F老师〕

新教师具有许多老教师身上没有的特质。新教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充满青春活力,对工作充满热情与期望,他们的工作状态会感染老教师更加热忱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另外,新教师大部分是80后甚至90后的一代,他们在信息接触、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强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不满足于固有模式,新教师身上的新鲜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老教师是一种刺激,在与新教师的交流中,老教师的知识结构会得到扩展和更新。

新教师刚刚接触幼教工作,不像我们已经工作很多年了。我们这些“师傅”的观念有些可能太陈旧了,需要新东西来刺激一下。我觉得自己现在需要像海绵一样去吸收新的东西,才能创新。和“徒弟”在一起,我经常会感觉到思维的碰撞。〔C老师〕

在和“徒弟”沟通的过程中,“徒弟”会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对电脑、资讯等接触得较多,比我们运用得好,思路也比较开阔。如果觉得“徒弟”的想法很不错,我就会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或者是向他请教,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D老师〕

受访的老教师都认为在师徒结对的过程中,“师傅”和“徒弟”的交流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因为老教师在常年的工作中累积形成的一些工作模式和思考习惯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框住自己”,而“徒弟”的一些新的观念、想法和信息能够拓宽老教师的教育思路,或者让老教师接触到一些新的知识。可以说,师徒之间互教互学,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师徒双方在知识和信息上充分交流,共同分享,在思想、信念、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有利于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5〕

四、“师傅”在与“徒弟”的互动中提高合作能力

作为班级管理主体,同一班级的保教人员必须同心协力,协调一致,才能管理好班级。〔6〕而作为管理者之一的新手教师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都缺乏经验,与其他教师的配合能力也有限,这就要求“师傅”主动与新教师合作,同时也要帮助新教师与保育员形成默契。

因为新教师对工作不熟悉,缺少经验,老教师在与新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就要主动与新教师沟通,了解“徒弟”的水平、能力等,及时用合适的语言和行为示范、指导。

如果和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在一起搭班,那很容易就能形成一种默契。而如果和新教师搭班,你就要指导他,培养他,想想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能更好地指导他,还要给他作示范,同时还要培养自己和他之间的默契。当需要有人配合的时候,新教师不像老教师那样可以表达得很清楚,所以我要很快地理解“徒弟”的要求,默契地配合他,这能很好地锻炼我与别人配合的能力。〔D老师〕

老教师还要帮助新教师与保育员沟通,使两者在班级工作中形成默契,建立班级管理的良好氛围。

新教师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他出现的问题可能不仅影响他个人组织的活动,还可能影响到他与保育员之间的配合。如果他总是出问题,让保育员在后面收拾烂摊子,保育员就可能会有意见。所以我这个“师傅”还要帮“徒弟”和保育员,让他们之间配合默契。如果你要做好另一个教师的工作,要开导他,安抚他,你就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对我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E老师〕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百科全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254.

〔2〕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2.

〔4〕陈修梅,储红玲.“教学相长”的时代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2.

〔5〕徐燕兰. 论交流、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29):49.

〔6〕唐淑,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Pair-up of New and Experienced Teachers: A New Approach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Hu Yiq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第9篇:班级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做法;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89

班主任在班级内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是每学期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工作。然而,班级经验交流会的传统模式都是邀请达人(本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长学姐或本年级和本班成绩优秀的学生)围绕各科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学习计划等,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侃侃而谈。而其他学生则静坐恭听。听完发言热烈鼓掌,这样不断地重复。最后,班主任做总结,鼓励学生们大胆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殊不知,发言者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是自己学习的切身体会、是否是网络材料等疑问都无法验证。作为听者的其他学生是否真正受益?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又有多少帮助?

笔者认为既然是学习经验交流会,重点应该在经验的相互交流,发言者应该与听众学生之间互动、讨论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甚至更多的思想和启发。下面,笔者将介绍自己在召开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方面的做法。

笔者通常将学习经验交流会分三个阶段进行。现概述如下:

一、准备阶段

首先,要求全班每一位学生做好提问与被提问的准备。因为,不论是尖子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在某科目的学习方法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优点或合理性。学生们提问可以针对某一科或某几科,也可以针对某一科的某个具体问题。对即将提问的学习方法、考试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要写在笔记本上,并且根据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备注该问题需要哪位或哪几位同学解答,如果不确定让哪位同学回答,在学习经验交流会期间就向班会主持人(学习委员或擅长主持的同学)提出问题,在全班范围内寻求解决的办法。其次,充分利用好“托”,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内驱力。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学困生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而滞后。在准备阶段,班主任在中等生或成绩优异的同学中,确定几位信任可靠的同学作为“托”,向班主任事先指定的学困生提问该学困生擅长科目的学习方法或策略。这样,可以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就感和树立自信,并且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经验交流会,不要让学困生认为学习经验交流是尖子生和中等生的事,充满失落而置身事外。当然,此事一定要保密,否则会适得其反,严重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班主任要做好对主持人的指导,写好开场和结束串词。既要让学习经验交流会气氛热烈而和谐,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实施阶段

做好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后,学习经验交流会就应该适时召开。此时应该把班会课的舞台留给学生。开场时,主持人要简明扼要地说明本次班会召开的原因和目的,让同学们产生共鸣。只有这样,学生们在班会过程中才能各抒己见、参与讨论和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考试策略、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紧接着,主持人要讲明一些基本要求要求,如班会期间要集中精力,认真聆听,做文明听众,积极投入,不得交头接耳,私开小会,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做与班会无关的事情、发言需举手申请等等。并要求同学们记录自己认为有用或受到启发的方法和做法。接下来,班会进入正题,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同学解答,集思广益让更多的人受益、受启发。最后,主持人要根据班会召开的具体情况,对本次班会做总结,并号召学生们以本次班会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中,互帮互助、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方法,因为学习方法需要自己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进行内化与积累。

三、反思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