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抗旱工作情况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抗旱工作情况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抗旱工作情况汇报

第1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当前,农业生产正处于春耕春管的关键时节,而旱情还在延续,抗旱保苗,救灾救急的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全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抗旱救灾工作犹为重要。因此,区农业局全力落实抗旱工作。面对旱灾,区农业局抗长旱思想不动摇,抗大旱行动不迟缓。

一、加强领导,切实抓好抗旱救灾工作

根据区抗旱救灾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成立区农业局抗旱保苗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局属各站所,各乡、办事处农科站负责人,负责指导落实各乡农科站抗旱救灾工作,结合各乡、办事处实际情况,实行分片包干、驻点指导、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的责任制、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做好灾情调查、及时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对不同土壤、不同品种、不同受灾作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补救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确保我区的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目前,抗旱工作领导小组还加强了对各站所的抗旱督促检查,使全体职工的抗旱思想不松懈,抗旱工作不停步。

二、深入基层,有效采取抗旱工作措施和技术措施

针对区旱情持续恶化的形势,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抗旱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将抗旱救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了研究部署,及时召开了农业抗旱救灾工作会议,制定《区农业局抗旱保苗工作实施方案》,全力做好农作物的抗旱保苗工作,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是区农业局各职能部门组成工作组,对区的金安、大东、金江等重灾区旱情实地调查和农业抗旱指导。全局分成4个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及抗旱服务工作组,指导各乡(办事处)抗旱工作。要求工作组配合各乡镇全面掌握旱情、水资源底数及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情况,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动员全区群众,堵截沟渠水,利用好现有小水窖,蓄水池,先保人畜饮水,再确保播种用水。

二是组织全区农业系统100多名干部职工坚持在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苗情、墒情、病虫害情。根据调查的情况,要求各站(所)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区别不同苗情、不同墒情、不同时段,认真抓好田间管理促进抗旱保苗全面指导。建议群众扩大地膜覆盖种植面积,并配套节水保苗、使用良种、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三是组织农科人员,分赴生产第一线,指导群众打好抗旱救灾攻坚战。以召开现场培训会、黑板报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对农户因时、因地、因苗开展了水浇小麦抗旱灌水技术,受旱作物的追肥、病虫害防控、化学除草,旱地麦田镇压保墒技术等一系列科技抗旱措施的培训和指导。根据当前农作物受害程度,我局农技人员及时提供技术资料《区农作物抗旱减灾技术措施》、《科技抗旱促春管十大关键技术措施》等,并把资料宣传到人、发放到每家每户,加大培训力度,截至目前,已开展科技抗旱指导达7.5万亩次、培训农民达9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达0多份。

三、及时组织就位种子、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保障大春生产顺利进行

截止目前已就位化肥1万吨(尿素0.5万吨、磷肥0.4万吨、钾肥及复合肥0.1万吨),农膜150吨,功夫、农地乐、粉锈宁、敌敌畏等农药30吨;推广水稻良种3万公斤,杂交玉米种供应11万公斤,重点推广保玉7号、海禾号、会单4号等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8%,包衣种子占玉米良种的比例达99%,为粮食增产提供了基础保障。

四、用好抗旱资金,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到旱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局向省、市、区各级各部门多方争取必要的抗旱补助,用于开展抗旱技术宣传、培训推广经费、病虫害防治、抽水机、柴油、化肥、地膜等应急物资调运使用。根据丽江市农业局《关于下达省级农业抗旱救灾资金和计划的通知》丽农(计)﹝﹞3号和丽江市财政局丽江市农业局《关于下达农业抗旱救灾及地膜玉米补贴资金和计划的通知》丽财﹝﹞21号的文件精神,区农业局就首批40万元救灾资金制定了详细的使用方案,1—4月份用25万元,5—6月用15万元。抗旱救灾资金具体用于种子储备(玉米、豆类、水稻、马铃薯种等),经济作物(种植、补种、地膜等费用),地膜、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补助,保苗、集中育秧、水改旱、购置输水工具、柴油和用电补助等。

五、加强信息报送及宣传报道,营造全民抗旱救灾氛围

一方面由业务股、田间“120”等股室做好灾时旱情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另一方面,利用农信通、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形成全民抗旱救灾的良好氛围,进行了6次电视宣传报道。

六、积极组织抗旱救灾捐款献爱心活动

抗旱期间,区农业局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体职工踊跃捐款救助灾区,共筹款1.6万元,做到人人都为灾区献一份爱心。

七、加大推广科技措施力度和投入,促进春耕生产

按照省市春耕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前旱情,区农业局确定了“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的目标,指导农户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翻犁绝收农田,适时播种玉米等大春作物。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预计12.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1万亩,油料作 物0.58万亩,蔬菜0.6万亩,其他作物0.8万亩。到5月6日,春播农作物面积达到5.46万亩,其中,玉米4.08万亩,豆类0.04万亩,薯类0.95万亩,蔬菜0.37万亩,其他作物0.02万亩。在目前的春耕生产中将重点推广水改旱、地膜玉米栽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中低产田改造、无公害蔬菜和水果产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抗旱措施,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以促进全年粮食不减产,农民保增收,农村保稳定。

八、存在问题和建议

由于农业收入增长的难度大,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差,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农业生产的重点困难和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农业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希望政府给予更多扶持。

第2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去冬今春以来,由于连续干旱,气温偏高,土壤含水量下降,旱情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小春农作物生长。针对当前旱情,区农林局积极安排部署,组织农推、菜办、植保等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查墒情、苗情、旱情、灾情,结合项目工作开展抗旱宣传培训,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旱造成的损失。

一、农业旱情

(一)粮食生产:

2012年我区小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80亩,其中:麦类种植9500亩,豆类5280亩。目前已进入成熟期,由于受干旱影响,普遍长势较差。截止到3月21日,全区小春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3100亩,占总面积的88.6%,成灾面积5900亩,占总面积的39.9%,绝收面积5700亩,占总面积的38.6%。其中:麦类受灾面积9100亩,成灾面积3800亩,绝收面积4700亩。豆类受灾面积4000亩,成灾面积2100亩,绝收面积1000亩。如旱情持续至4月底,预计90%的小春粮食将绝收。

(二)蔬菜

目前,全区蔬菜在田面积7100亩,截止到3月21日,蔬菜干旱影响面积1000亩。以矣六、***、六甲、小板桥、关上等街道为主滇池沿湖片区有蔬菜3500亩,现采用滇池水倒灌,可克服干旱天气影响,但生产成本有明显增加。以大板桥街道为主的山区半山区有蔬菜3600亩主要是冬春季节性菜地,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基本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要求。目前,蔬菜生产尚无大的受灾损失。但随着旱情持续,容易受到水源枯竭的威胁。

(三)花卉

现鲜切花种植面积3550亩,利用滇池水倒灌解决灌溉问题,目前未出现受旱情况。

(四)畜牧

2012年3月末大牲畜(牛、马、骡)存栏6655头,生猪存栏54776头,羊存栏11715只、家禽存栏750696羽。随着滇池流域禁养工作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区的养殖业转移集中到大板桥街道小哨村、矣纳村的养殖小区进行饲养,生猪、鸡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小区实现了统一集中供水,暂时不会出现饮水困难情况。大牲畜多数分散饲养在山区村组,目前因旱情出现饮水困难的大牲畜有2492头。

二、大春生产

大春粮食计划种植面积27000亩,其中:大春粮食计划玉米种植面积20000亩;蔬菜计划播种面积25000亩;花卉计划种植面积4000亩。

三、主要措施及开展工作情况

在小春作物受损的情况下,按照“小春损失大春补,业内损失业外补”的思路,大春生产以抗旱减灾、提质增效为重点,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一)抓好春耕备耕物资储备,今年种子价格与去年比有所下降,化肥价格有所上涨,但市场供应充足。区农推中心已储备 “晴三”、“会单四号”“长城799”等优良玉米种子10吨,化肥30吨。多数农户已将玉米种子准备好,少数村民用种可保证随时供给。

(二)计划开展玉米抗旱节水育苗移栽示范,带动2000亩鲜销玉米育苗移栽,提高种植效益,确保减产不减收。现已在大板桥街道上对龙社区启动120亩鲜销玉米抗旱育苗移栽示范。

(三)抓住种植节令,开展节水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实施地膜玉米覆盖20000亩。

(四)计划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0000亩,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用肥料。现已开展技术培训5期,505人次。

(五)强化科技培训,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加强对病、虫、草、鼠害的防治,避免因病虫危害产生的损失和违反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情况。植保部门加大了对粮食、蔬菜、花卉病虫害的监测、防治指导及农药经营企业的监管,目前无重大病虫害及违规经营农药的情况发生。

(六)计划开展春季蔬菜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等节水栽培示范,带动全区蔬菜抗旱生产;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质量安全,蔬菜农残抽检全年不少于1200个样。目前,已在大板桥街道复兴社区启动蔬菜育苗移栽示范200亩,其中:大白菜170亩,青笋瓜30亩。通过示范,将带动全区蔬菜抗旱节水育苗移栽1000亩。1—3月累计检测蔬菜样品325个,检测结果合格323个,合格率99.4%。

(七)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力度,确保灾区群众不减收。目前,已开展劳动技能培训8期,培训900人次。

(八)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及时检修农机具,提高农机到位率。已派出人员51人次,检修农机具598台。

(九)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及时开展畜禽疫病的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100%。到2012年3月末,完成禽流感累计免疫34.75万羽,口蹄疫累计免疫猪4.965万头、牛0.545万头、羊1.113万只。同时为了监测免疫效果,累计采取了鸡喉气管40份,用于禽流感病原学预警监测。

 

 

 

第3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一、从气象角度,及时汇报干旱情况

我局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的抗旱救灾工作,2月4日,我局领导参加了全县抗旱救灾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县干旱情况分析》的报告,详细阐述了20xx年干旱情成因、各月降雨量情况、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及20xx年后期的气候预测,为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局领导赴灾区视察,及时了解灾情

一是2月8日我局领导陪同州委、州政府抗旱救灾工作指导组、县委、县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领导到南沙镇呼山移民开发区实地视察呼山甘蔗受灾情况;二是2月23日至25日我局领导陪同政协及有关部门领导前往南沙(呼山)、嘎娘、上新城、小新街、逢春岭、大坪六个乡镇视察库塘蓄水和干旱情况,并在视察工作汇报会上作了题为《××县20xx年降雨情况及20xx年气候趋势预测》的报告。两次实地视察,既了解了灾区实际受灾情况,使我局能更好地开展抗旱气象服务工作;又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了干旱发展态势,以便科学决策。

三、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自去年我县出现干旱以来,我局已多次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就今年以来,我局1月26日、2月18日也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全县大部分乡镇降中到大雨。现在看来,人工增雨作业不失为一个能有效缓解旱情的方法。我局还将根据天气情况,抓住有利天气过程继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且我局正积极筹建、努力增加和完善人工增雨设备(请示政府增设增雨作业车载小型雷达和一辆增雨作业车),更加科学地实施人影作业,努力提高人工增雨作业效益。

四、努力拓宽气象信息渠道

准备用2至3年的时间完成全县14个乡镇134个行政村及4个社区的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显示屏)建设,拓宽气象信息渠道,改变气象信息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去年9月,我局已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和政府大院电子显示屏的安装、调试,并正式投入使用。显示屏投入使用至今,运行良好,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的时效性,扩展了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今年我局将在全县建立至少30个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示范行政村,并逐步完成全县行政村、社区的信息服务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使人民群众能及时地了解天气情况,避免或降低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近日,我局正在南沙镇菱角塘村委会、排沙村委会安装并调试电子显示屏。

第4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正当我乡积极组织抗旱防汛工作之际,有幸迎来各位领导一行带着对黄花人民的关心和厚爱,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__基本情况和今年以来的抗旱防汛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__位于崇信县南部塬区,全乡辖8村52社,1767户7763人。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107.2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2万亩。北依锦屏镇,东靠木林乡,西接新窑镇,南邻灵台县梁塬乡,距县城15公里,崇大路穿越全境。区域内山、川、塬地形皆有,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平均海拔1300米。境内残塬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土地侵蚀切割严重。塬面南北狭长而窄小,东西部崾岘沟壑多。年平均降水量546.4毫米,且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干旱少雨是全乡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与旱灾做斗争,至今全乡共建成塘坝3口,水窖4480眼,人饮水管道124千米,入户率达到6村1334户79,年可供水量3.6万立方米,人畜饮水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二、抗旱防汛工作情况

由于我乡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乡域内日照多,降雨少等明显特点。滑坡、泥石流等时有发生,防不胜防。旱灾年年发生,春旱比较突出,伏旱次之。频繁的旱灾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黄花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旱情汛情形势

1、旱情方面

今年入春以来,我乡降雨普遍偏少,气温异常偏高。从2月下旬到5月中旬近100天时间里,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墒情急剧下降,冬小麦及大秋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旱情十分严重,且有持续发展趋势。据统计,全乡冬小麦作物受灾面积达1.35万亩;大秋作物及其它作物受灾面积2.94万亩;草地受灾面积2.5万亩;有1568人、4000余头大家畜出现间歇性缺水现象。

2、汛情方面

“久旱必有大汛”,根据过去几年和近几年经验教训,后季降水必会偏多,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从现在开始,对全乡防汛险段和易发生泥石流、滑坡地段逐个排查登记,设置明显标志牌,制定应急预案,为下一步防汛工作做好准备。

(二)已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面对严峻的抗旱防汛形势,市、县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后,乡上及时召开全乡抗旱防汛工作会议,认真传达了市、县抗旱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抗旱防汛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20__年防汛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布署,及时组织动员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务实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好抗旱防汛救灾的各项工作,确保我乡抗旱防汛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一是建立健全指挥机构,层层落实防汛抗旱职责,乡上成立了乡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由乡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村社、乡水站、农电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各自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层层靠实责任,形成了有组织、有物资保障的抗旱防汛工作格局。

二是寻求有效抗旱途径,积极推行抗旱保收新举措。开年以来,我乡共派出乡、村干部90人(次)到各自所包村社帮助旱灾区想办法、出点子,寻求抗旱路子。经实地考察,在县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和指导下,全乡采用全膜双垄集雨沟栽培技术,种植玉米300亩、马铃薯1200亩,并通过点播点灌的办法确保出苗率和成活率,通过此项技术的推广,可在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产量20至30。

三是抓紧水利工程扫尾工作,发挥其正常功能。到目前为止投入劳动力500多人(次),投入抗旱资金1.5万元,修复水毁坝塘2口,水窖285口,引水渠道5条、2.8公里,有效的缓解了因久旱造成的人畜饮水困难,提升了村庄和居民点的排汛能力。

四是作好汛前安全检查。我乡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对村社及工程点进行隐患排查,督促清除,确保安全。经排查,凉水泉黑石沟旧村庄改造点有水灾隐患,为此,乡上及时指派专人与村社干部紧密配合,开挖排洪渠600米,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高庄子山地新农村建设点,新建塘坝容量偏大,很有可能造成决堤,乡上及时督促该村动用机械4台,利用3天时间进行了补修,消除了隐患。真正做到了防洪、蓄水两不误,安全、生产两手抓。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防洪抗旱手段单一,防洪抗旱资金严重不足,防汛抗旱所需物资储备明显不足。

二是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亟待完善。部分村社对发生的旱情、汛情反映迟钝,信息上报不及时、统计数据不准确、情况反映不规范。

三是防汛工程设施脆弱,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

四是抗旱基础仍然薄弱。缺乏水源是塬区农业水利化和救灾的根本症结。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抗旱方面

一是要提高认识,逐步实现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转变。面对我县十分严酷的自然条件,我们一定会把抗旱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以防为主、防抗并举,积极探索适合我乡实际情况的有效抗旱模式,制定较为完善的抗旱减灾工作方案,建立快速、准确的旱情监测体系,以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抗旱应变能力。

二是要坚持科技抗旱不放松,着力提高抗旱工作质量和效益。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耐旱低耗水作物种植比例,综合运用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料、生物微肥和抗旱剂等农业、生物、化学措施,提高农产品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四是要加强示范引导,提高农民群众抗旱工作水平。农民群众是抗旱生产的主体,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专业抗旱服务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抗旱培训和科普

宣传等工作,形成全民抗旱的浓厚氛围,提高和促进全乡抗旱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最大程度地减轻和消除旱灾损失。

(二)防洪方面

第5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第一、思想要高度重视,不能丝毫侥幸。防汛抗旱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在黄山工作的同志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

第二、防备要迅即启动,不能延缓疏漏。实际上已经启动了,××同志都作了部署。任何工作只要抓早、抓细、抓实、抓严,再加之认识再高一点,工作都能做好。我市主汛期主要集中在5-7月份。据屯溪水文站1950年以来的洪涝灾害统计分析,60年来我市共发生5年一遇以上洪水灾害13次,其中发生在5-7月份的有12次,占92%,而20xx年“5.9”洪灾是建市以来发生最早的洪灾。现在已进入了最易发生洪水的时期,防汛抗旱,重点在防,必须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面抓好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准备。一要完善工作预案,加强预警,增强预警的时效性和预案的可行性;二要储备足够物资,各方面的防汛物资都要及时到位、备足备齐,宁可备而无用、绝不可用时无备;三要抓好队伍建设,全面加强防汛抗旱的组织指挥系统、抢险队伍和救援队伍建设,注意发挥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技术人员的作用,人员要造册登记,逐个落实,并加强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各方面队伍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第三、责任要强化落实,不能马虎缺位。打赢防汛抗旱攻坚仗必须严明责任,特别是严肃责任追究制。要落实领导责任,健全组织指挥体系。从现在起,各级各部门都要将防汛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分管领导要抓好落实。要落实部门责任,完善协调联动机制。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功能,及时掌握各地动态,注意水情、灾情等信息的沟通传递、分析汇总,指导各地做好工作;水利部门要科学分析现有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进一步细化度汛方案,一旦发生险情,要及时组织抢险;国土部门要认真做好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勘察、监测、预报、预警、防治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下拨防汛经费,并加强经费的使用监督和管理;交通、电信部门要确保防汛物资运输和指挥通信畅通;建委、安全等部门要明确责任主体,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及矿山、矿井等的防汛工作;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气象服务;公安、司法部门要依法打击各种妨碍防汛抗洪工作的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稳定;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对第一线防汛抗旱工作和基层同志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防汛抗旱工作一共涉及31个部门,各有关部门都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落实工作责任,严肃防汛抗旱纪律。汛期就是命令。军令如山倒,防汛也是如此。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各项防汛抗旱调度命令,增强组织纪律性,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第四、督查要及时跟进,不能敷衍了事。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委市政府各督查督办部门要切实担起责任,加大对各级各部门防汛工作的督查力度,重点抓好五个方面检查,即:防汛责任是否真正落实;预案制定是否切实可行;物资储备是否备齐备足;抗灾抢险人员组织是否落实到位;各类安全度汛隐患(特别是各地质灾害点、病险库、沿河低洼村庄学校、在建涉水工程、电站水库、屋顶当家塘)是否真正排除或防备。对发现的问题,限期督促整改,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应对百分之一的可能。

第6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自从2009年7月以来,云南省全省范围内发生了50年一遇的重大旱情,省气象部门已经旱情红色预警,我县也属于重灾区。特别是入冬以来,全县范围内出现持续干旱、高温天气,给全县小春生产、人畜饮水等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目前高温干旱的天气仍在继续,程度仍在加深。为此,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近段时间

以来,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抗旱救灾工作,2月3日,县委兰书记带领民政、农业、水务、林业、消防等部门到坡脚镇全面调研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并在坡脚镇召开现场专题会议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月4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水务、农业、气象等有关部门的抗旱工作情况汇报,李县长对抗旱救灾工作作出了九条重要指示,包括安排今天这次会议。我们今天召开这次抗旱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目的就是进一步分析当前全县旱情形势,准确判断当前旱情,全面动员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准确掌握旱情影响

二、全县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灌面较小,抗旱难度大。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化程度低,难以满足抗旱需求。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抗旱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的思想,全力以赴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积极行动起来,群策群力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高度重视,切实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落实。当前持续发展的旱情对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城镇生活供水、森林防火、小春作物生产和即将开始的春耕春播用水产生了严重

影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保民生、保粮食安全、保人畜饮水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安排,必须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迅速行动起来,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领导方法,深入基层,深入各挂钩点田间地头,深入抗旱第一线,及时了解情况,进行现场指挥,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帮助群众解决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确保夺取抗旱保春耕、保增收、保民生的全面胜利。

(二)突出重点,切实把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作为抗旱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兰书记、李县长在多次讲话中一再强调,一定要把人畜饮水放在第一位,由于干旱时间长,往年没停过水的地方都已经断水,这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威胁。在工作中要坚持“五先五后”配水原则,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河流、后水库,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水资源供配水基本原则,千方百计抓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调供,确保群众有水吃,决不允许出现大面积缺水而造成社会不稳定。

(三)强化责任,确保各项抗旱措施落实到位。一要抓好节约用水的宣传和落实。要把节约用水作为抗旱的根本措施来抓,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技术,努力增加节水灌溉面积,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抗旱效益。同时,要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营造节约用水良好氛围。二要全力抗旱抢灾保成活。特别是要保证刚刚种植下去的8万亩、100万株核桃苗的成活,核桃是四大干果之王,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植,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价格连年上升,且一直呈上升之势,被群众喻为“铁杆庄稼”、“木本油料”、“摇钱树”、“致富树”。从今年开始,县委政府将把核桃的管护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县政府办要督促县林业局尽快拿出考核方案。各乡镇要把保核桃成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好落实,要动员广大老百姓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通过采取马车拉水、人力挑水、机械提水等供水措施,送水上山,确保今年新植核桃苗的成活。三要积极做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要采取措施抓好已经种植小春作物的灌溉,想尽办法确保即将开始的大春作物的灌溉,加大“新一代旱地龙”抗旱剂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展耕作保墒,覆盖保墒等技术的应用,采取改种耐旱作物措施,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四要抢抓时机,适时实施人工增雨。要把人工增雨作为抗旱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气象部门要尽快拿出所需储备人工增雨弹的工作计划,会同财政、水务部门核算出人工增雨所需经费,确保配足配齐降雨弹,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缓解旱情。五要千方百计做好春耕备耕及农资供应工作。各级各部门在强化抗旱保生产的同时,要提早安排部署春耕备耕各项工作。要稳定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引导不同区域挖掘资源潜力,通过水改旱等措施调整种植结构,千方百计做到应栽尽栽,努力扩大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高产优质粮食作物种植。要及早制定高产示范创建、间套种、地膜玉米等骨干技术实施方案,针对不同作物进行先进技术组装配套,建立适宜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组织技术人员分区域按作物抓好培训。同时,农资部门要协调落实有关扶持优惠政策,组织好化肥、种子、农膜等农资供应;供销、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农资打假力度,严防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哄抬物价等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交通部门要做好春耕物资运输组织工作,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四)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抗大旱、持久抗旱的思想准备。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雨季将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与常年相比偏晚,春播期旱情突出,春夏干旱趋势明显。为此,县委政府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要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及时成立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抓紧制定抗旱救灾工作预案,作好持久抗旱的准备,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及时安排布置,及时投入,主动应对,扎实抓好抗旱救灾措施的落实,牢牢把握抗旱救灾工作的主动权,牢固树立抗大旱、抗持久旱的思想准备。

(五)周密部署,有效防止因高温干旱引发的火灾、疫病等次生灾害发生。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必将导致火灾、农作物病虫害、人畜疾病的频繁发生。时值春节,人员流动、野外活动人数必将增多,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密切关注,加强监控,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做到家火野火一起防。各乡镇务必层层召开宣传会议,做到家喻户晓,防患未然。要加强人、畜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防控工作,要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各级各部门发现可疑疫情,必须通过疫情报告主渠道逐级上报县疫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降低人民群众损失,防止雪上加霜,灾上加灾。

(六)重视民生,高度关注并及时解决群众春荒、夏荒等突出问题。民政部门要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加大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救济力度,切实解决好旱灾导致的群众春荒、夏荒问题、缺粮问题。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因干旱引发的水事纠纷排查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七)反应敏锐,切实做好旱情监测上报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以及各乡镇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态势,科学预测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向县委、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旱情和抗旱行动情况,要加强对抗旱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做到理性数据与感性材料相结合,归纳总结与例举相结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抗旱信息制度,及时、准确向上级报告旱情信息,反映灾害损失,争取上级的支持。

(八)抓紧研究,加强水利项目储备及在建工程建设,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水务部门要加强调研,认真查找全县水利工程的薄弱环节,加强水利项目储备,抓紧对现有灌溉和供水设施的维修、配套和改造,在确保库塘安全的前提下,蓄、引、提并举,水毁修复、库塘清淤齐抓,充分挖掘“五小”水利工程蓄水潜力,千方百计开辟抗旱水源,提高抗旱能力。同时,要加强水利在建工程的管

理,确保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发挥效益。

(九)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投入抗旱救灾工作。要加大抗旱救灾动员宣传,采取会战式、运动式的方法开展抗旱救灾工作。首先各新闻媒体要把握宣传口径,客观、准确反映旱情和党委政府抗旱救灾的信心与决心,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其次要以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各族群众积极投身抗旱救灾的场景、措施、成效等鼓劲式的宣传为主。再次是上报的旱情信息要客观、真实,绝不允许浮夸、歪曲事实,确保宣传内容客观公正,真正形成全社会抗旱的局面。

第7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一、边界地区联防联调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由县委政法委和县司法局牵头,主动与毗邻的五县市加强联系,友好协商,形成了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共识,并组织各边界镇村共同建起了6个以“政府主导,群众自治”的边界联合调解委员会,分别是淳溪镇与当涂湖阳乡、高淳定埠镇与郎溪定埠镇、固城镇与宣城狸桥镇、漆桥镇与XXX和风乡、阳江镇与宣州水阳镇、桠溪镇与溧阳社渚上沛镇。今年,我县与XX郎溪县、当涂县缔结为友好县。边界联防调委会建立后,调解了大量的水利、林业界址纠纷、边界贸易纠纷、婚姻纠纷、非正常死亡纠纷等,尤其是在严打严治、打黑除恶、刑侦破案等方面协调联动,紧密配合,切实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治安稳定。据统计,2002年以来,各边界联合调解委员会共妥善调处各类边界民事纠纷292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89件、生产经营纠纷51件、工商买卖纠纷38件.债权债务纠纷45件,避免纠纷激化38起,避免非正常死亡16起,制止群体性械斗22起,调解率和调处成功率均达到100%。近年来,我县与XX毗邻县市、溧阳市、XXX县之间,没有发生一起边界群体性矛盾纠纷,毗邻双方在维护社会治安,化解民间矛盾、兴修水利、建桥通路、加强经济合作等方面都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二、建立边界联防联调组织的作用和成效

边界地区联防联调组织的建立,不仅为毗邻双方镇村干部加强交流、联络感情,协调处理跨界矛盾纠纷构建起良好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在及时稳妥处理群体性矛盾,中突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一是交流日趋频繁,干群感情深厚。由于历史原因,苏皖边界地区发生纠纷多,群体性械斗事件多,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薛城乡与湖阳乡为水利建设曾发生过武装械斗,造成多人死伤事件。联合调委会成立以来,加强了边界地区的沟通了解,加深了感情,使一些久拖不决的疑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如岔冲水库是我县固城镇与宣州市狸桥镇抗旱防汛的“矛盾库”,每年防汛抗旱期间,为泄洪争水经常引发群体性械斗事件,边界联防联调组织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多次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双方达成了均衡泄洪和抗旱用水的协议,从而解决了四十多年来久拖不决的矛盾。

二是矛盾纠纷减少,社会长治久安。联防联调组织建立前,双方常常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小题大作,稍大一点的边界纠纷就闹到省市,甚至状告到国务院。边界联防联调组织建立后,大量边界矛盾纠纷有了调处的组织和机制,地方党委、政府的压力减轻了,威望提高了。如,上世纪80年代,苏皖两个定埠镇民间“降福会”经常在春节期间擅自组织出“菩萨”活动,参加人数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几乎每次都要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械斗事件,影响极坏,百姓损失严重。1997年春节前,“降福会”暗地组织谋划在高淳、郎溪、溧阳三县市交界处再次“出菩萨”,苏皖两定埠联合调解组织及早发现苗头,双方共同排点人头,艰苦说服群众,果断采取措施,使该活动得到中止,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从1997年起,该活动已在两镇基本消除。再如,2000年6月,我县固城镇九龙村一乡村医生在给狸桥镇祖家村一村民行医过程中,该村民不幸死亡而产生重大医疗纠纷,固狸联合调委会,当即召集双方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卫生院及相关村等成员单位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及时商定调处方案和措施,及时妥善调处这一重大纠纷,从而避免了一起群体性跨界闹丧械斗事件的发生。

三是经济贸易繁荣,人民得到实惠。由于历史原因,毗邻地区干部群众互不往来,互不信任,人为造成人流流通不畅。联防联调组织成立后,边界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贸易日趋繁荣。特别是苏皖定埠两镇边界贸易越做越红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使南北两定埠发展为联成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苏皖边界贸易集散地。我县固城镇九龙村通过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150万平方尺),极大带动了XX周边村劳务用工、秸杆资源利用,促进了农民增收,成为边界地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成为远近闻名的“蘑菇区”。总之,开展边界联防联调工作以来,我县边界地区从矛盾纠纷的“是非地”变成了和睦相处的“联心地”,两地群众从“冤家”变成了“亲家”。边界联合调解委员会被广大群众称为“法律道德的传播区,化解矛盾纠纷的110、社会治安的稳定器”。

三、边界联防联调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共赢。高淳是江苏省及南京市的西南大门,历史上也是苏皖之间的交通口袋底,特殊的区位,在江苏与XX干部之间思想观念上形成了封闭“壁垒”,两地群众之间虽然鸡犬之声相闻,但在经济交流合作等方面却老死不相往来,观念上的“天堑”和经济上的梯度差使毗邻地区群众之间因山林,水面权属、邻里纠纷,防汛防旱等方面极易产生敌对情绪,矛盾一触印发,迅速升级,小事化大,动辄挥刀弄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矛盾条件的改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认真分析自身区位、资源等实际的基础上,认识到高淳要发展必须淡化行政区域概念,强化区域经济联合,在狭小空间上拓展空间,并将县城发展定位于融入南京、承接苏南,辐射皖南的边贸中心,努力在区域合作共赢上求突破,这一定位为边界地区联防联调,维护边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县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上,重点采取了“四动”措施:一是市场带动。按照“大商贸、大流通、大发展”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县水产品批发市场、高淳大市场、淳溪网具市场、固城食用菌批发市场等一批综合市场、专业市场、边贸市场、新建商务区,逐步形成苏皖边界区域性大市场,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如,县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使XX水阳、湖阳等周边镇农民养殖的螃蟹价格提高20%以上,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产业拉动。我县以螃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淳溪网具加工等产业比较发达,尤其是网具加工占到全国70%的市场份额,产品销往全国各地.XX当涂湖阳镇部分农户到我县淳溪镇学习取经,使这一产业迅速成为该镇农民的富民产业。目前,该镇农户几乎家家户户生产网具,加工后通过淳溪网具市场销往全国各地,这一边界地区已初步成为全国网具加工销售集散地。三是基地互动。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机械电子、服装加工等用工出现结构矛盾,为此,我县在XX郎溪、宣州、当涂等地建立劳务用工基地,由其劳动部门帮助组织招工,缓解了结构性矛盾。尤其是我县现有服装、玩具出口企业123家,不仅安置8000多名县内女工就业,也为XX周边地区解决2000多名女工就业,人均年收入达7000多元。四是感情联动。各边界联防联调组织实行定期、不定期互访,加强双方镇、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干部之间的感情联络,增进友谊,激发了双方共同调处边界矛盾纠纷的积极性.1998年,水阳江流域遭遇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我县在自身防汛防旱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给当涂湖阳、宣州狸桥送去大批防汛物资,支持XX周边地区防汛,共同战胜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同时,我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出钱出物帮助XX宣州、当涂修建芜太公路XX段,当高大桥、雁翅桥、盛家桥,加快区域交通网建设,拓展了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第8篇: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一、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三年来全区压缩玉米播种面积10549亩;其中:退耕还林

4356亩;退耕植果3076亩;改种地瓜、甜瓜、菜田、牧草、其它杂粮等3117亩。

1、加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由于连续多年的干旱,造成我区粮食生产大幅度减产,尤其是种玉米,几乎都是赔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曾多次对全区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专题讨论,充分论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勇于创新,积极参入结构调整的行列,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退耕还林,退耕植果,试种牧草,扩栽地瓜面积,粮食改菜和种其它杂粮等。科技人员有计划地到全区各镇、村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大力宣传新品种、新技术的有关内容,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含量和自身素质,保证了粮食结构调整工作顺利完成。

2、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

我区对退耕还林、退耕植果的农民承包户每亩补贴200元,连补3年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快速发展,尤其是2003年,是我区退耕还林、退耕植果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区政府投入20万元,购买了2.5万株核桃树苗,免费发给退耕植果的农民手中,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为农民办了件实事、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

(二)存在问题

1、经济效益和产值较低的农作物还占有较大比重的栽培面积。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造成了年年种植玉米,年年都赔钱的恶性循环。

2、对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缺乏足够认识,等、靠思想较重。

一些地块,土层薄,石头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造成了近百亩耕地撂荒。这些地块适合退耕还林,但部分农民不想退耕还林,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农民认为退耕还林后,没有承包地,打工没人要,断了出路怎么办的想法。

3、对已退耕植果的果树缺乏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能力。表现为在果树中种菜,种玉米的现象较多,影响了果树生长。

(三)几点建议和措施

1、加大退耕还林工作力度。对于土层薄肥力低,不适合种玉米等其它作物的地块,各镇、村要做好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进行退耕还林。造林后,能否把林地承包给农民管理,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2、退耕种草和发展畜牧业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通过结构调整退耕还草来促进畜牧业发展。要选择适应我区生产的牧草新品种,大力发展实现以草带畜的行动计划,这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又一途径。

3、选择土质较好的地块进行退耕还果。要大力发展适应性强,抗旱,耐瘠薄的名优果树新品种,利用三五年时间形成一村一个品种,一个品种,一个规模的农村经济增长新格局。

4、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要针对农民在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由种玉米改种果树而不懂果树栽培技术的农民,要积极举办培训班,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含量,掌握修剪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通过十几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我区水利基本建设得以长足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和完善。截止年末,全区共有小型水库7座,库容288万立米,塘坝(方塘)117座,总库容508万立米,节水灌溉面积近4万亩,其中微重力滴灌1万亩,电脑自控灌溉5处,控制面积3000亩,全区12条河流80%以上的堤岸实现浆砌化,防洪能力普遍达到10——20年一遇的标准,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最近几年,我区紧紧围绕着发展“都市农业”这个中心,不断地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我区是资源性缺水的地区,重点突出开源节流工作,提高水的利用率。今年我区将新建塘坝、集雨方塘5座,新增蓄水能力15万立米,发展微重力滴灌2000亩,目前,整个工程已基本完成规划设计,进入施工前的准备阶段,3月份部分工程将启动,水源工程将在汛前竣工,节水项目10月前竣工。

目前,我区各级对建设水利的热情空前高涨,但也面临着问题,最主要的是资金短缺。今年水利建设需要资金近千万元,虽经各级多方筹措,仍有一半的缺口,这将影响工程的进度,也势必影响农民兴建水利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市里的重视,加大资金补贴的力度,促进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农村人畜饮水的情况

(一)农村居民饮水情况

区共有涉农镇(街)7个,所辖行政村50个,农村在籍人口15.99万人。其中饮用自来水的居民有14.97万人;占全区农村总人口的94%,其中12.01万人口饮用城市自来水,水质与水量基本上有保证,(营城子地区3万余人用水指标不足),而有2.96万居民饮用乡村自来水,该水质可以保证,但遇到连续几年大旱,就会出现供水不足,因此这部分居民饮水条件需进一步改善。另有1.02万人自打小井,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该水质良莠不齐,有些居民的饮用水氯离子、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对农民身体健康十分不利,故这些居民饮用水条件急需得到改善。

(二)人畜饮水工程概况

我区农村目前已建供水工程60项(包括引进城市自来水的供水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16900吨/日,实际日供水能力12440吨/日,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

(三)我区人畜饮水存在问题

1、部分地区管网设施老化,跑冒滴漏现象突出,急需更换新管网,如营城子镇营城子村、金龙村等。

2、供水指标不足,导致一些地区定点、定时供水。如营城子镇前牧村、革镇堡镇案子山村、夏家河子村等。

3、偏远村屯无自来水设施,靠打小井、常年拉水维持日常用水,居民生活不便。

(四)人畜饮水发展规划的目标

我区农村人饮水条件较差的地区,应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特别是进一步提高我区农村的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到2008年要达到98%以上,彻底解决我区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2005年计划解决营城子村、郭家沟村、金龙寺沟村、双台沟村、夏家河子村、大东沟村等,计划投资3000余万元。目前,大东沟村的引水井已凿成,后牧村的管网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但就全区而言资金缺口十分巨大。

(五)解决措施及建议

“大大连”西拓北进,区作为未来的主城区,解决和改善居民用水刻不容缓,要从根本解决,必须尽早把区全区纳入城市供水体系,要做出全面规划及实施计划。近期建议:

1、对距离城市供水管网较近,但由于资金和供水指标原因吃不上自来水的,争取市里纳入城市供水规划,增加供水指标,积极改造老供水管网,对新管网建设给予资金补助。主要是。预计投资1.2亿元

2、对距离供水管网较远,近期不能供自来水的村,市里应拿出资金用于维护改造现有管网,提高水质。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工作情况

(一)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区从国外引进蔬菜、果树、食用菌等新品种200多个,其中有120多个品种在我区安家落户成为我区的主栽品种。例如:大樱桃新品种福神、红手球、红秀峰等晚熟品种7月10日前成熟,品质好、产量高,调剂市场,深受农民的欢迎,樱桃番茄新品种千僖、圣女、碧娇等高产优质,深受市场和农民朋友的欢迎。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引进100多项。新西兰奥根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成本低,产量高,亩增产30%以上。

(二)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

围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推广先进新技术10项。

1、推广日本的EM和韩国的酵素及生物有机肥3万亩,发酵农家肥,改良土壤,分解土地中残留的有害物质,提高作物的免疫功能,改善作物品质,为无公害和绿色生产奠定土肥基础。

2、推广新宝佳、水灵灵防治樱桃根癌病1000亩。增强了树势,改善了根际的土壤环境,提高了樱桃的产量。

3、推广鲜绿宝、水灵灵、富硒果树营养液等新肥料2.8万亩次,提高产量,提早成熟,改善品质,增强作物的免疫功能。鲜绿宝生物有机肥,在底肥施足的基础上,不用化肥,亩成本100元,提早成熟7-15天,西芹增产45%,番茄增产33%,黄瓜增产28%。水灵灵在葡萄上应用增产40%,每亩增产节支1270元。

4、推广台湾磁能液,增产20%以上,保花保果,降解农药和亚硝酸盐的残留,是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的必备佳品。

5、推广农业新品种20个,面积达1万亩,为农民增收直接提供品种保证。

6、推广大樱桃三早技术(早成型、早结果、早丰产)5000亩。采用熊蜂授粉,矮化中间砧,第二年结果,4年丰产,5年高产。

7、推广测土施肥技术2万亩,蔬菜和果树各1万亩。取土样300个,提出施肥建议卡,节支增收。

8、推广大秋盖等食用菌新品种200亩,亩投入成本3000元,亩产值2-3万元,每年生产2茬,纯收入4-5万元,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的高效农业项目。

9、推广节水栽培技术5000亩,采用滴灌、生草覆盖、使用保水剂等新技术,节水60-70%,增产15%以上。

10、推广蔬菜、果树无公害栽培技术3万亩,应用频振式杀虫灯400台,赤眼蜂防虫技术,生物农药等无公害技术。

(三)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1、对全区农业村的承包户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和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40期,培训4500人次,聘请沈农大、哈慈集团、市农科院等知名专家教授来我区传经送宝,召开新品种、新技术现场会10次,培训1000多人次。制作科技展板15块,编印发放科普资料20种,5万多份,发放科技书刊3万册,接受农民咨询1万人次。

2、组织万名农民看科技活动12次,到北京、山东、沈阳、北三市等地参观学习2000人次。

3、在大连电视台“辽南大地”栏目科技讲座20期。

4、组建农民科技书屋20个,配备科技书刊20000册,VCD光盘1000张。

5、科技大棚车走村串户,发放技术服务联系卡10000多张,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四)存在问题:

1、科技推广人员不足,身兼多职,影响推广工作的开展。

2、知识老化,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五)建议:

1、围绕我区都市农业建设,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2、采取多种渠道,培训科技人员,以提高自身的素质。

3、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阳光工程”。

五、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情况

(一)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

根据区总体规划,农村农民失地人员逐渐增加,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成为我区农村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按照国家启动的“阳光工程”要求,做了如下工作:

1、区农发局与区社会劳动保障局签定了就业培训合同。一年来经过认真工作,圆满完成了培训大纲的计划和上级的要求。全年培训118人(市下达计划100人),有电焊工、铆焊工、车工、家庭编织工等,经过培训,成绩合格,并都给予了就业安排(大部分在乡镇企业)。

2、自谋职业:按照区发展绿色城区和旅游观光农业的要求,各级政府扶持农民自谋职业。如开办了39家农家乐,每户农家乐收入多的10多万元,最少也有2-3万元。

(二)面临的困难、问题

1、个别单位对解决农民工再就业存在顾虑,认为农民懒散,素质低,本地农民要求工资高,不愿接纳。

2、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失业人员的急剧增加,提供给他们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

3、部分农民工对工作岗位挑肥拣瘦。

(三)建议

1、进一步深入企业、基层调研,摸清我区企业劳动力就业情况、劳动力需求情况和农民工需求职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