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管理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图书馆;长尾理论;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服务部门,为读者终身学习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多年来各类型的图书馆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在新形势下,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笔者根据一部分图书馆运行以及服务方面出现的困境,结合长尾理论的相关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有关图书馆的几个原则
1、图书馆运行的经济化原则。图书馆经济化原则是从图书馆相关资源的经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的。图书馆工作作为社会运行的一个部门,其经济效益的大小,也同样表现为投入与产出之比。面对知识经济的竞争,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应注重对各种资源不断进行设计、发展、整合和利用,实现图书馆的产出(即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技效益)大于其成本的投入。具体应做到:通过有效的采购,使图书馆以最少的经费获得最大的信息量;通过有效的促销和服务,使用户最方便地获得知识和信息,最大限度发挥文献的作用,降低单位文献信息消费成本;通过图书馆内部工序的有效组合、人员结构的有效组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图书服务成本。
2、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原则。人性化和个性化目前是各行各业所关注的热点,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服务型部门同样也要提倡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因此,要求图书馆不仅仅要有图书,还要有具有特定读者个性需求的图书,有的图书馆还依托文献资源而特设相应的馆藏。服务的人性化需要图书馆从建筑风格到图书摆设、从馆员的服务态度到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乃至图书馆的管理等全方位考虑到读者需求,摆脱以往仅仅是借还图书的服务,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发挥图书馆馆员的聪明才智,充分围绕“读者第一”这一主题进行管理与服务。
3、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充足化原则。图书馆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是因为图书馆能够满足读者资源的文献存在,也只有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满意的资源才能够受到读者认可。可以说,图书馆尽量满足读者图书需求是图书馆的使命所在,这就要求图书馆尽可能地扩大馆藏文献。
二、传统图书馆存在的制约因素
以上原则是人们对图书馆的希望,而现实中的图书馆往往受到一些相关因素的制约。
1、图书馆物理空间有限。面对日益丰富的图书出版,若每年都在原有基础上累加采购图书,那么有限的图书馆容量最终不能适应无限大的后续储量,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也将最终不够用。
2、馆藏图书不能满足读者日益扩大的需求。若按照阮冈纳赞的“图书馆五定律”来衡量图书馆的话,那么很多图书馆在此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
3、馆藏图书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种少、量小是很多图书馆面临的问题,这在一些采购图书资金不太宽裕的图书馆表现更为明显。同时,许多地方性或地区性的图书馆资源重复,这给当地读者获取知识带来了一些制约因素。
4、图书馆服务跟不上时代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需求也多样化起来,这就要求图书馆界及时了解读者学习需求动态,做出正确应对。然而,目前我国图书馆作为服务性的科研机构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三、长尾理论在图书馆的应用
1、长尾理论的内涵。“长尾”实际上是统计学中幂律和帕累托分布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长尾理论是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提出的,作者把该理论浓缩为: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同时,作者把创造一个繁荣长尾市场的秘诀归结为两点:提供所有产品和帮我找到它。其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售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小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也即是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以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2、长尾理论在图书馆方面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长尾理论的深入研究,长尾理论不断扩展它的研究领域。在图书馆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文献的品种及其数量。图书文献的品种以及数量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图书馆只要拥有读者所需要的资源,才能最终达到读者满意。
(2)扩大读者群。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存在价值的体现。为此图书馆应该打破各种门槛限制,包括身份限制、经济门槛和时间门槛等的限制,尽可能地为不同读者提供服务。针对一些所谓“冷门”图书,要扩大相关图书的宣传介绍,让图书得以合理的流通,让闲置的图书资源能够得到应用。
(3)缩短读者查找图书的时间。目前,高校图书馆借阅率下降的一个原因就是读者需要的图书不容易找到。为此,图书馆应该增加、创新查阅图书的相关途径,尽量使其图书相关数据能够在比较方便的情况下较轻易的查找到。
(4)馆际之间共建共享。图书馆之间应该充分合作,尤其在地域上,相邻的图书馆应该在采购图书上充分配合,避免图书资源的无谓重复性购置;同时,图书馆之间要能够充分在图书数据和读者借阅权限上协调共享;同时要加强图书馆间管理方面的联合;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快数字图书资源的合作共享,避免重复性浪费,增加其使用的效益。
四、小结
关键词:绩效考核;管理;核心竞争力
1 什么是绩效考核,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业绩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绩效考核是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周期性检讨与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管理系统,是指主管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做系统的评价。有效的绩效考核,不仅能确定每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或不足,更可在整体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从而可以改善组织的反馈机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更可激励士气,也可作为公平合理地酬赏员工的依据。
2 台账法——基于岗位职责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
当前,业界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也主要有两种思路:
一种为基于岗位职责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过程为导向);
一种为基于企业战略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管理结果为导向)。
我们企业的管理制度健全,员工分工明确、岗位职级清晰,参照德鲁克提供的绩效理念,我们采取第一种模式进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基于岗位职责的台账化考核办法力求让员工的”绩效“应能由其能力和努力所决定,努力排除外部环境的影响。
往往绩效考核的尴尬之处在于:“评估的是个人业绩,但所用指标却是团队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就导致了一个逻辑错误:让员工对自己不能控制的结果负责。”项目绩效考核体系的要求是考核的科学性、可量化性、可考核性。我们尝试将项目岗位绩效量化考核的对象锁定在某个具体岗位的具体管理行为和内容,焦点在员工的工作目标。并将岗位职责进行台账化系统设计。
3 岗位职责“台账化”的设置思路与对应的考核标准
基于岗位职责的系统台账确立,使岗位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其实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岗位工作指南(流程设计)和考核的内容体系。
工作台账内容按照管理流程分为,“来料、加工、出口”三个环节:①“来料”——要什么:岗位需要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工具书以及公司规章台账,包括岗位制定的各种办法,与岗位工作相关的系统内部资源。②“加工”——做什么:具体工作内容的台账。如个人会议台账(注明会议主题、参会人员、时间等要素,并备注传达贯彻落实情况),交办任务完成台账(登记任务的的内容和落实情况),工作计划台账等,这是考核的主要内容,权值较高。③出口——提供成果(包括对外共享台账)。如各类报表输出台账、移交内业(照片、资料)台账(接收人签认记录)。及时的输出,为系统贡献资源,对于组织至关重要,也是考核的关键点。
4 “台账化”管理和考核的效果
4.1 台账管理可提高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帮助员工自我管理。①岗位工作台账设置全面对岗位工作思路进行梳理,实际是岗位职责的细化,理清了台账等于理清了工作的思路,找准具体的方向,让员工有更加细化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努力方向,可提高员工自我管理水平。②岗位工作台账是岗位管理工作的“作业指导书”,工作有据可循,缩小员工因悟性、经验、能力的差异所带来的管理绩效的差异。让员工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认真严格的执行落实。③台账清晰,各项管理数据归口明确,收集、整理、统计等工作均可对号入座,提高管理的效率。
4.2 台账的规范设置,利于检查,易于提高检查者的检查督促效率和水平。台账法考核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帮助员工提升技能、持续提高绩效,还能通过绩效管理,不断地提升各层级管理者的领导技能。
4.3 工作全面台账化,账、目清晰,分工明确,可查可考,避免互相推诿。并且,台账化管理,可实现工作实时顺利交接,避免岗位调换,工作交接造成重要事项的遗漏、疏漏。
4.4 台账法考核实质上是“逼”着你做正确的事,台账执行情况能体现员工绩效水平。台账的执行情况(主要考核台账更新的及时性、准确性,并考核内容的完整性等质量水平),全面体现了员工工作效率(每天做好记录归纳的日常工作,有效进行管理工作时间的分配)、工作作风(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管理创新能力(管理文件制度、计划和执行台账等,台账设置完善改进、台账内容(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4.5 台账执行的考核过程可对员工工作水平、职业素养进行直观、量化评价,使绩效考核公开、公正、公平。
4.6 通过台账管理,还可使“部门成本”归集更加准确。
特别是安全部门安全费(措施费结算、劳保用品费)、办公室(临建费、车辆费用、电费、整修费)等的费用。管理和决策部门更直观、更好地掌握和控制使用各项部门成本。是对以往集中在经营、财务的成本管理的补充细化。实际上推动了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5 结束语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浙高法经(1992)31号《关于企业职工利用本单位公章,为自己实施的民事行为担保,企业是否应负担保责任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从你院报告中看,本案黄龙饭店商品部系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无独立的财产,不具备保证人民事主体资格,不能以自己名义对外提供保证。黄龙饭店商品部业务主任李志明背着饭店领导,从文秘处要去黄龙饭店商品部的公章,加盖在自己与他人签订的承包经营协议书中的担保栏内,属于李志明个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是自己为自己提供担保,其行为应当确认无效。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李志明擅自以黄龙饭店商品部的名义对外提供担保的行为,应当由李志明自行承担民事责任。
此复
关键词: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美国现代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其《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一书的开篇就曾指出,“国家之间政治上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水平”。在这里,亨廷顿所说的“政府水平”指的就是政府能力。危机管理能力是政府能力构成之一。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危机管理能力是衡量政府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也是对现代政府提出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素质要求。从国际社会和危机管理先进国家的经验出发,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一、构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的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就尤为重要。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选择评估指标要科学,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内外部因素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关键是抓住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来设计指标体系。
(二) 整体性原则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所选指标应能够反映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系统的状态和发展变化状况。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构建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当既能反映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系统的客观属性,又要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使指标明确易懂,简繁适中,既可以进行定量处理,也可以是定性处理。二是指标具有易获取性,数据易于采集、计算,数据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在指标体系确定时,可获得性是可行性原则中的重要体现。
二、构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的依据
在国内现有研究中,关于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的指标构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我国“一案三制”和应急保障系统为基础,主要有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的研究(张兴凯、邓云峰,2006)。“一案”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包括总体预案和各种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三制”是应急管理法制、体制、机制。“一案三制”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应急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为依据符合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的要求。
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流程入手构建应急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如杨青、陈锦春的研究,从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进行指标细分。这种方法当然更重追本溯源,但问题在于对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存在不同的理论,虽然大致模式类似,但还是存在部分环节的差异和分歧。之久需要考验指标体系构建者如何协调这种理论上的争议。
以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依据构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北京应急办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合作的研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设计的基础也是理论上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流程。因此这种指标构建的方法,通过应急预案,既间接从基础理论出发,同时回避了不同理论的争议。并且,如果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处置流程的理解存在错误,而导致突发事件响应失误,这种指标构建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对于应急管理部门或处置当事人更为公平。
三、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大量评估活动中的核心内容。指标体系的好坏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评估的成败。危机管理工作中,根据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的不同,对于一级指标的设置,不同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本文中,笔者以危机事件处置流程入手构建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预测预警能力评估、应对处置能力评估、恢复重建能力评估三项。公共危机预测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危机管理的最关键内容所在,对公共危机具有预见、警示、延缓、化解的功能,其主要作用在于提前反馈、及时布置、防范风险于未然。危机管理重在预防,然而对于无法避免或已然发生的危机事件,政府必须采取应急行动,尽可能迅速地控制危机,尽最大努力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已遭受危机侵害的群众立即给予救治援助。危机应对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阶段。因此,在当今危机频发且来势凶猛的治理环境下,危机应对显然已成为衡量政府效能的重要标志。恢复重建是指灾害后为重建公共设施、让社会与经济趋于正常并配合减灾而进行的各项活动。恢复重建包括修复性恢复重建与转型性恢复重建,即短期的结构性修复与长期的结构性改造。
二级指标的设置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在该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包括12项。具体有:公共危机的风险评估能力、公共危机的监测预警能力、预警信息的传播与反馈能力、危机舒缓能力、危机准备能力、紧急救援能力、政府部门应急反应能力、公众灾害行为反应能力、社会保障系统、灾害损失评估能力、灾后恢复能力、灾后重建能力。
预测预警能力、应对处置能力与恢复重建能力之间及其能力构成之间存在着互动性。这种互动性表现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种互动性一般可以表现为各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形式。正相关意味着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各子能力之间是一种互相协作、正向递进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能力甚至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变化。
四、 结语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根据这些基线数据来审视其危机管理能力的强项和薄弱环节,制定自我评估的危机管理能力档案,为危机管理的战略规划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可以说,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和运行,是提升危机信息获取与预警、危机准备与预防、危机控制与回应、危机恢复与重建、持续的学习与创新等危机管理过程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唐钧.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青觉.和谐社会与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大学生 危机管理 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234-01
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大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频频爆发,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有关危机预防及处理的方面的工作,一直是我国高校管理中的重点。实践大学生危机管理意在建立一个专门管理大学生危机的统一体制,负责危机信息的收集,判断各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评估危害风险,同时积极主动的协调学校各院系、各部门采取行动应对发生的危机,以及危机发生后把损失减小到最低并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以维护学生和教职人员的安全与利益,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1 大学生危机的定义
1.1 大学生危机的分类
(1)由于大学生危机的产生具有不同的原因及后果,因此可据此将各种危机分为以下三类:管理决策危机、灾变性危机、信誉危机等。比如水、电、火危险物品引起的事故;或者集体性生活问题如食物中毒,宿舍内疾病交叉感染等;或是自然灾害印发的危机,如洪水、地震等。
(2)从危机产生及影响的范围来划分,还可以将危机分为两类,即内部危机及外部危机;而从其性质等来看,又能将其分为人为危机和非人为危机。
1.2 大学生危机的特性
(1)突发性。危机在爆发前虽多有征兆,但人们往往无法知晓其发生的确切地点、时间,同时危机一旦爆发,往往会超过学校控制力和师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具有突发性。
(2)紧迫性。危机爆发时的突然性,往往触及学校预案所不及,使得事件紧迫,让学校管理层来不及防备。
(3)不确定性。因为信息的来源、环境的区别、人们的应对心理等因素往往造成危机的不确定性。比如危机的状态、影响力和对危机的回应等,往往都表现出不确定性。
(4)非程序性。由于危机的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等,使得学校管理层在处理危机时,往往给予人工判断而缺失科学指导,使得危机处理具有非程序性的特性。
(5)效果双重性。事情都是双面的,而危机也是双刃剑,只要处理得当,很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
2 高校应对大学生危机管理的现状
2.1 大学生危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高校的危机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危机管理存在思想误区,通常把大学生危机管理当成应急处理,没有制定过危机应对方案或者成立相关危机管理机构,对大学生危机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大学生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学生危机管理还处于一种应急机制状态,一是管理机构缺乏,即出现危机了以后,在临时成立危机处理领导小组,缺少科学的预案和应对方法,使得危机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二是危机应对机制建设落后。由于缺少危机意识,使得多数高校危机预防机制不完善,在危机出现时往往显得手忙脚乱,力不从心,加大人力财力的浪费,更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危机的进一步扩展和蔓延。三是缺乏心理干预。加强心理干预,能在发生危机时使受到校园危机极大影响的相关人员,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得到及时平复,高校秩序和形象也可以尽快得以恢复。然而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心理干预。
2.3 大学生危机管理培训力度不强
在我国多数高校中,缺乏对师生进行专门危机意识教育,导致危机发生时,学生和老师反应过激,不知所措,不能自救,管理者不能科学应对危机。现在各大高校注重的是课堂专业知识的教授,从而忽视了对师生进行应对大学生危机知识的教育和危机应对实践性操作的培训,使得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面对危机不能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和应对能力。
3 大学生危机管理的建议
为科学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本课题组认为,针对危机事件在不同阶段有不一样的特点,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原则。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管理,不能刻意隐瞒和回避;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尽最大努力保护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二是快速反应,广泛参与原则。一旦危机爆发,管理者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将危机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同时,要尽一切力量动员一切刻意动员的力量,做广泛的调动全校师生职工的积极性参与危机解决。三是权责明确,依法处理原则。处理危机是,要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同时,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科学地制定危机处理方案。同时,为了使危机管理有序进行,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1)科学制定危机应对计划。由于危机突发性、紧迫性等特点,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科学地提前制定各类危机处理应急预案和计划,从而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2)强化危机意识的有关教育和培训。为提高师生,尤其是学校管理层之危机意识,学校应制定相危机意识教育培训计划,将危机意识教育和培训纳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大力开展危机处理模拟实践,从而提高学校管理层和广大师生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3)完善管理措施。通过完善管理措施,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危机管理的科学化、常规化。在管理的过程中确认情况、危机等级评定、初步处理、联络相关者、管理指导、信息处理与等。其中,确认情况主要包括确认学生的安全情况、确认受害情况等。危机等级评定主要是根据危机的具体情况,把危机分为若干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初步处理即最先接触危机的人员(主要是学生辅导员)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联络相关者主要包括联络系统利用、情况上报、根据不同情况联络其他相关者(如学生监护人、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社会治安管理部门等)。管理指导主要是指危机处理流程中各领导环节的指导程序和方针。信息处理与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筛选、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信息、对媒体的信息等。
(4)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一是在危机发生时,要及时告知全校师生发生了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二是学校必须积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如法律、信息等部门沟通,让他们了解最新情况,并参与危机处理;三是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家属都必须被通知到危机程度和他们家人当时情况;四是必须及时按照合法正常程序将实时信息公布。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虚假消息的扩散。
(5)建立有效善后机制。由于危机具有效果的双重性,所以学校管理层应抓住机会,除科学有效妥善处理好危机,及时做好经验总结,汲取教训以为,还应该建立有效的善后机制,制定科学的善后计划,迅速恢复正常的学校日常工作和教学科研秩序。同时做好危机处理信息整理、归档工作,建立完备的危机处理档案,为以后的危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从而有效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危机理念的真空
中小学校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可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人为性灾难事件。自然性灾难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人为性灾难包括社会动乱、严重污染、中毒、校园动乱、暴力、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等。从学校管理角度看,这些事件都属于学校危机管理的范畴,学校都应当对此有应对机制和预案措施。然而现实是,危机管理存在很多理念和制度上的真空。 第一,学校管理的危机意识淡漠。我国的学校管理理论中很少探讨学校危机管理问题,校长培训中也基本没有相应的内容。校长只能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得一些零散的管理经验。学校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就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致使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应对预案而常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恐慌局面。 从结果看,我们是能够应付任何危机事件的,只是每每要付出巨大的、物质甚至生命的代价。危机意识的淡薄不仅使各学校普遍缺乏必要危机管理预案,也使得上级领导部门很少检查学校这方面工作。于是,我们应付危机事件的基本思路通常就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打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这样做很有效,但往往成本也很高。因此,要尽快从“事后动员型”转变到“事先预防型”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机制。 第二,学校管理中重视生命和个性的意识淡漠。突发事件来临时反应迟钝,这只是学校危机意识淡漠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另一面则是对学校发生的非危机问题却反应迅速而激烈,进而做出许多不尊重生命、健康和个性的事情来。 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性,我们习惯于把普通问题看得很严重。比如,学生吸烟当然是极其不好的事件,学生逃学当然是很严重的事情,但都不能算是“危机事件”。不少校长常常理直气壮地把对这些教育问题的重视混同于“危机意识”,习惯于把普通问题说得更加严重,把普通事件说成危机事件,小题大做、危言耸听。而到了真正的危机发生时,却表现出理念认识不足、思想方式不当、预防准备不够、应对措施空虚等问题,从而造成灾难。 危机管理绝不是从严管理和动辄取缔什么的代名词。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对学校管理中那些不利 于学生发展的种种琐碎的内部规章制度进行适当清理,建立既能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又能保护学生个性发展的、民主自由的管理氛围。因此,学校危机管理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有:对于学校突发危机事件的正确认识;排除借用或引申意义上的“危机”概念的干扰;明确学生生命健康第一的观念;建立事先预防型的危机应对机制;树立并正确行使危机管理中的领导权威等。 管理机制的原则
我们一直在倡导要把学校办成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园地,然而,比“快乐”更基础的是“健康”,比健康更基本的是“安全”。SARS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它还提醒我们:学校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安全的地方。 且不说重大疫情、地震、火灾、暴乱等严重的社会性灾难会给学校带来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仅就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来说,不安全因素亦非常之多──上游泳课,可能会发生溺水事件;上体育课,可能会发生各种运动受伤;学生和教师的自杀;大面积食物中毒事件;春(秋)游活动的失足伤亡事故;校内建筑设施的损坏或坍塌;化学药品的流失;漏电、跑水等事故。中小学校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绝不是应时、应景之举,而是学校管理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学校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应当遵循这样三个基础原则: 第一,事先预防制度化原则。学校对可能发生的种种灾难事件,都应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吸取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综合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并使以应对突发事件为核心的整个紧急处置过程形成制度。对于一些较容易定性的主要灾难事件,如地震、火灾、大面积食物中毒、爆炸、恐吓、室外活动中意外伤害等,应当做出具体的应对预案。对于三个主要环节——预防、应对、恢复正常秩序,预案中都要一一设计出具体举措。 第二,生命安全第一位原则。学校危机管理的目标在于保护和保障学生生命安全,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防灾事务中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学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理念。这一原则要求排除鼓励学生“忘我”地进入危险场地的习惯想法和做法,确保学生在危机当中尽量处于安全境地。 第三,日常防灾训练原则。学校危机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救护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师生防灾、减灾和保护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校沉着应对突发事件、尽可能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应急机制的建立
遵循上述三大原则,学校应当分别设定危机管理的职责、规范危机事件的判断程序和通报方式,明确危机管理的部门配合等问题,以便构建一个反应迅速的应急机制。 学校危机管理的职责,主要指校长、主任和教师在发生危机事件时各自必须履行的特殊职责,其中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在危机状态下,校长既拥有最高的校内处理决策指挥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风险。所谓“问责制”,在危机状态下才实施得最为彻底。学校其他干部分别负有相应的危机管理职责。如果危机事件发生时碰巧校长不在学校,则还应有行使指挥权的法定依次递补的制度。 学校危机事件的判断和通报,主要指对于突发事件危机性质的判定及其相应的通报范围和方式。学校特大灾难事件是很少发生的,而在学校经常发生、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危机的事件,才是学校危机管理的常规任务。比如,学生在校内意外受伤,处理好了,只是一个意外事件;处理不好,则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以至纠纷,并可能进而演变为学校管理上的危机事件。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学校危机管理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关于灾难信息通报的重要性,在SARS事件中我们获得了极为深刻的认识。通报是指对于突发事件信息正确、准确的传达和公布。通报适当、及时,也是避免一些突发事件上升为危机,避免一些危机事件造成恐慌局面以至于扩大危害范围的重要环节。 学校危机管理中的部门配合,主要指要形成一个指挥权威,并在权威的指挥下各相关部门形成环环相扣的应对配合关系。此时,校长的应对行动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力和威信,充分发挥自己对于事件危机性质的感知能力,沉着应对,机智指挥,稳定人心,调动每个部门和教职员工正确处理事件的自主性,尽快化解危机。各部门在不同突发事件中都要依据事先制定的应对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殊作用,围绕事件中心部门展开工作。部门良好配合的指导思想是主动填补漏洞,杜绝任何平常情况下的扯皮现象。 启动应急机制的程序是:1.正确判断事件性质,2.果断启动应急机制,3首先保障学生安全,4.执行正确通报程序,5.采取防止恐慌措施。为此,日常状态下,不但要有一整套完善的预案,还要进行日常的训练。学校应定期检查预防措施和查堵漏洞,应实施全校性的防灾训练演习,应根据学校特点采取更加安全的防护措施等。在处于特殊社区内的学校,最好雇用专业保安,提高学校安全防护系数。 总之,如何把危机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们应当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危机处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尽可能缩短事故发生与开始采取应对措施的时间差。
两个案例的启示 案例一:某中学一天突然发现班里学生在玩水银,班主任马上予以制止并没收,并发现原来是化学实验室的药品储存柜未锁,究竟丢失多少不清楚。班主任想马上报告校长,但校长不在学校,于是直接报告了公安部门。返回学校的校长在被询问情况时,对此当然一无所知,校长因此被撤职。这件事没有造成学生伤害,但却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形成了危机事件。这明显属于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并缺乏明确的突发事件报告程序,当然更说明学校领导缺乏起码的危机意识。 案例二:某中学600多名学生和教师在大礼堂进行演出活动时,礼堂着火了。校长马上来到演出台上对学生说,对不起,我们现在开始进行消防演习,请全体教师和同学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马上顺序撤出礼堂,到操场集合。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顺利脱离了危险,火也很快扑灭了。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危机处理案例。如果着火时直接通知学生,很可能引起大混乱,以至造成伤亡,演变成一场可怕的危机事件。 对于以保护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为第一要义的危机应对体制而言,持续有效地开展防灾教育训练,认真着手危机管理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防护计划的制定
制定防护训练计划是实施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各方专家编写《学校防灾训练手册》类教材,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所在地区(市中心、林区、山区、水库区、外来人口聚集区、电厂区、洪水常发区等)、本校的特点(特大规模学校、特大班额学校、校地狭小学校、校舍危旧学校、寄宿学校、毗邻交通要道学校等),安排训练计划,并使之融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必要时,可以选派教师外出做防灾知识和技术的进修,也可以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训练辅导。 为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并快乐地参加危机预防训练,学校应当经常举行防灾减灾的训练演习和竞赛活动。比如,可像设立其他活动日一样,设立每月的“防灾检查日”,查出危险立即处理;可设立“防灾漏洞发现奖”,谁发现了漏洞,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堵塞方案,立即给奖。例如,某学生发现足球门在移动时一旦倒下来就可能把球员的脚砸伤,于是提出在足球门柱旁放置一块木头,可在球门倒下时保护球员的脚。在危机意识很强的校长看来,这就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科学、合理的建议。 当然,在开展各种防灾训练的同时,还应当针对现在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弱点,积极探索开展“冒险”教育的实验,在“冒险”的情景过程中培养学生镇静面对险境的勇敢精神和应对能力。 危机管理的研究
关键词:必要性;内容;原则;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态,也落后于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所产生的需求,特别是在一段时间,社会管理的一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导致公共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党和政府不断强调和推动公共安全与社会管理的建设,并将这一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其日益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定位,表现出相关部门责任意识的不断进步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管理理念。
1.实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近来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社会各界对公共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加深了对建立公共安全日常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当前公共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许多。意识淡薄,教育薄弱,急需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市民公共安全意识高低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目前许多部门和地区都制定了突发事件的预案,有的还进行了演练,但还仅限于纸面上和浅层次,必须下力量加强对市民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防范技能培训、心理适应能力调适。因此,切实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是当务之急。信息独享,缺乏引导,急需建立统一权威的信息平台。目前地方政府工作人员还存在着意识缺位,缺乏自如应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的能力。因此,在着眼建立起一个权威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的同时,必须在政府各部门培养一批新闻发言人,对媒体和社会公众进行正确引导,一旦危机发生,则会有效发挥作用。注重应急,忽略防范,急需建立公共安全日常管理协调机制。由于近年来公共安全事件的多发,人们更多的关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而对如何预防和化解公共安全危机,加强公共安全的日常管理,建立科学的公共安全评价体系,重视不够。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及应急机制建立上,着力点应放在日常管理机制的建设上,要对危机的可能发生有超前的预测,对区域内危险源头的控制有积极的措施,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有系统的预案。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预案,不管什么危机发生,都有事先的组织体系和应对策略,一旦危机发生立即启动预案,减少工作环节,提高救援效率。自成体系,管理分散,急需建立协作统一的管理平台。建立一个常设协调管理机构,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促进各职能部门的有机衔接,对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2.明确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内容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范围和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基本定位于生产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四大方面,但具体包括的内容尚无具体论述。在工作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由日常管理及应急处理两大体系构成,是针对城市不特定人群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的安全,进行预防、处置、恢复的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公众健康和安全,减轻灾难与威胁。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范围和对象具体可大致做以下几方面划分:从公共安全的渊源划分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其中自然灾害包括水灾、地震和气象灾害,人为灾害包括火灾、爆炸、投毒和交通事故。从公共安全的管理对象划分可分为市政设施类、生态环境类、公共卫生类、社会治安类、安全生产类等。从公共安全涉及的场所划分可分为大型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地下空间。
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一项政治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科学决策,有关公共安全的每一项决策,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切身利益,因此,在决策中要贯彻“尊重科学、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防范,建立统一、科学的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日常防范机制,一方面预防和减少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科学管理,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要从公共安全管理对象的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协调人和物、人和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和机制调处的效能。科学教育,加强对市民公共安全教育与培训,掌握紧急避险的常识,提高自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破坏。科学处置,公共安全应急事件现场处置要把握好专业前置、专家参与、领导决策三个环节。所谓专业前置是指现场处理首先由专业人员进行,完成公共安全事件事态性质、状态及初步处置;所谓专家参与是根据专业人员报告情况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进一步处置的建议和实施方案。
4.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4.1完善城市公共安全日常管理体系建设。公共安全日常管理体系是在公共安全危机发生前,由政府管理部门、相关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进行的公共安全危机预防、化解的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由组织管理、危险源控制管理、目标监测、教育培训和救援保障等五大系统组成。组织管理系统,建议由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城市公共安全协调管理委员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组成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体系。主要职责是协调组织和决策有关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危机处理的重大事项、决定危机处理等级和启动程序等级等。危险源控制管理系统,危险源是指可能因人为因素而引发公共安全危机的各类场所和设施。掌握与控制危险源是进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危险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可观测和可控性的人造系统组成,只要工作深入细致是完全可以掌握与控制的。目标监测系统,主要是应用城市管理信息技术,对城市公共安全目标进行监测,发现危险“征兆”,及时进行预警,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由对城市公共安全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实施监测的两部分组成。教育培训系统。主要是加强对城市公共安全危机事件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倡导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安全社区”的理念,形成“全民皆防”的局面。救助保障系统,完善应急救助器材保障计划,建立救助快速反应机制。
4.2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危机处理体系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危机处理体系是指危机发生后,由日常管理体系转入应急、救援、恢复等一系行动的统称。建立危机应急指挥系统。危机发生时,城市公共安全协调管理委员会自动转换为城市公共安全危机应急指挥系统。启动信息平台,以城市政府信息平台和主要新闻媒体平台为依托,组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预警、报警和信息的主平台,及时有效权威的公共安全信息,对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指导和适应性的心理调试,组织社会公众广泛的进行自防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发生。发挥专群结合救助队伍的作用,同时做好公共危机后的处理工作。
【关键词】转型期;独立学院;危机管理
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的发展也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虽然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壮大,然而对照教育部26号令的要求,结合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整体形势,独立学院的发展依然面临挑战。而就独立学院危机管理而言,挑战更是前所未有,这种挑战,一方面来自内部,一方面则源自外部。内部的挑战有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的常见压力,也有独立学院发展瓶颈期的新的问题;外部的挑战则主要体现在独立学院转型的社会角色扮演的压力和我国社会转型期大环境带来的改革的压力。因此,做好转型期独立学院的危机管理工作,无疑是关系到学院稳定与生存发展的重要的保障之一。本文的目的,旨在为转型期独立学院危机管理提供具体策略的参考。
一、危机与危机管理
所谓危机,是对个人或组织而言,可能会产生潜在危害的不确定的事件。
所谓危机管理,则是对个人或组织而言,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防止和处理危机,减轻损害,转化危险的过程。
二、转型期独立学院危机管理现状
当前,独立学院危机管理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少学生对校园危机的概念缺乏了解,几乎没有危机演练的经验,法律意识不足,观念上也缺乏必要的重视意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对危机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均不够到位,常陷于一种被动的、应激性的处理模式中,重在事后处理,事前预防观念淡薄;从学校的角度看,关于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相关教育明显不足(这也是师生危机意识不足的主要原因)、心理干预系统不够健全、人文关怀体系不完善、校园文化载体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学校与家长以及学生三者之间沟通不足等。
近年来,在自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危机事件也在不断的被聚焦放大,从而导致高校的危机管理的压力无形中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独立学院,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本已压力攀升,再加上传统的危机管理的方式本就有待完善,这就为独立学院的危机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在转型期做好危机管理工作,是摆在独立学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具体策略与实现途径
1、提高危机意识和人本意识
一方面,做好危机管理工作,要提高独立学院师生的危机意识,要警钟长鸣,从心理上树立起防范突发事件的准备。
另一方面,做好危机管理工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诉求,理解和支持学生的正当要求,并以高度的姿态,积极的行动与学生一起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控制和平息事态。
2、加强组织建设
一方面,从独立学院领导的角度,强调领导责任的落实,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基层开始,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并致力于突发事件管理的常态化与规范化建设。
另一方面,从组织机构建设的角度,致力于创立一支规范的、完善的突发事件处理体系,包括人员构成、运行规则、处理预案和原则等,以保障突发事件处理的及时与高效。
此外,独立学院危机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分析校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工作,尤其在涉及毕业、情感、心理等方面,要做好系统的组织管理工作。
3、加强制度建设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基本要求,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在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本着维护学生权益,保障学校稳定的基本要求,使得管理内容更加符合法律规定、管理程序趋于科学高效、管理人员意识到位等。其目的是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保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无疑对于突发事件处理中易出现的简单粗暴、无所适从、方法不当等状况而言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冷静有序、果敢依法进行处理。若为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教育疏导为主。若为别有用心的违法犯罪行为,则坚决依照法律程序严肃处理。
4、加强信息渠道建设和信息沟通
自媒体时代,信息交流越来越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习惯,作为独立学院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掌握信息交流的各种技术并学会利用其快捷便利的特种开展危机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信息获得方面,需要重点建设。要充分利用网络、飞信、微博、微信等各种信息传播载体,广泛开展信息沟通和交流,力争在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之间构筑起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和渠道,以满足危机管理的需要。
在信息沟通方面,应做到真实、及时、准确,这是独立学院危机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在于,在突发事件面前,能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盲动与恐慌,并将谣言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
5、充分发挥教育与心理干预的作用
通过教育的各种途径给学生多一些危机的概念和应对的经验,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通过心理干预帮助大学生提高应对危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危机后心理自我恢复的能力,能有效的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比如,通过开设心理学的选修课,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悦纳自我;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及时帮助学生传道解惑;通过管理创新,在肯定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勇于自我剖析等;
6、加强队伍建设
当前独立学院的危机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主要由辅导员构成,某种意义上讲,这支队伍的稳定与否、素质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危机管理工作的效果优劣。同时学生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在独立学院危机管理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质上讲,这三支队伍的素质高低,是危机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因此,根据独立学院危机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大力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政治上要予以关怀、生活上给予关爱、事业上予以关心。努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管理经验丰富、思想作风踏实的团队。
7、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转型期独立学院的危机管理工作中,还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意识,特别要致力于事前预防,力争将危机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而不仅仅侧重于事后处理。这里,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有前瞻性的工作,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应激性的工作。因此,独立学院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当突发事件形成和的过程中,应致力于减少和预防事件的恶化、扩大和发生;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则应致力于应对和修复工作。同时,要立足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朱晓斌.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22):46-48
[3]姜涛.《新时期学校危机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5
关键词:危机 预警 快速反应机制
危机常常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而研究危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危机管理的应急机制进行探讨。
危机与危机管理
关于“危机”一词的含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和阐述。对于危机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意思相近。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从时间系列的角度分析,危机事件遵循一个特定的进程或是发展周期。危机事件和其他事件一样从最初的发生发展到危机爆发、持续直至结束,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对于危机管理通常是结合时间因素进行的,即根据危机自身的生命周期,将危机管理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危机的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处置措施。
格林(Green)认为: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米特罗夫和皮尔逊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危机发生的最初几小时(或危机持续时间很长时的最初几天),管理者应同步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这些行动是“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薛澜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事务的管理。在危机到来之前,应当尽量地避免危机;一旦危机发生,则要迅速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尽量减少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当危机结束后,要迅速进行恢复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并且进行总结学习。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是危机管理中两项最基本的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公共紧急状态给民众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的巨大破坏。
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往往是不可预见的,危机的发生往往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同时,危机事件又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危机事件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范围等在事前均是未知的。比如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其发展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另外,对于危机采取的处置措施不同,也会对危机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为应对危机,应当在平时进行主动监测,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若发现可能引起危机的征兆则应尽快采取措施,以避免危机的发生。而当危机一旦发生,则应当尽快采取措施,隔离、控制危机,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建立应急管理机制,以便预防和控制危机。
如前文所述,危机管理,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应当包括危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危机事件也和其他事件一样,其形成有一定的过程,只是该过程长短不同,危机状态也是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危机发生前,一般会有一些先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可能导致危机的先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则可能防止危机的发生。在危机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尽可能将危机化解于萌芽阶段,避免危机的发生,并且为积极应对危机做准备。因此,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将对危机的事前预测、控制纳入日常管理中。
危机发生前的准备阶段对于危机管理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阶段。通过收集到的大量信息,根据科学的依据进行分析,能够对可能引发危机的事件的前兆进行防范、加以疏导,争取将危机的前兆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危机的发生。但是,建立了预警机制,也并非所有的危机都能完全避免。
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等诸多原因,不是所有的危机都可以事先通过预警机制发现其征兆,采取措施使之避免,很多危机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即使预测到了危机的征兆,也可能没有十分有效的措施避免危机的发生,也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危机征兆都能得到有效处置以防止危机的发生。根据预警信息,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防,作好各种准备,当危机真正发生,能降低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当危机一旦真的发生了,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对危机进行处置,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将危机造成的损失最小化。对危机的处置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比如,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需要大量的药品、医疗设施、运输工具,需要医疗、公安、运输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危机应急反应机制,保证危机一旦发生,能够尽快正确处置,尽可能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所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总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来处理与公共紧急状态有关的危机事件。主要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统一规定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职权和职责,确定依法对抗紧急状态的法制原则;建立有效的国家对危机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公共紧急状态给民众生命和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的巨大破坏。因此,为应对危机,应当建立健全包括预警和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同时需要完善的法律保障。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
由于危机事件现实的或潜在的突发性和危害性,政府必须将危机管理纳入日常的管理和运作中,使之成为政府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仅仅当作是临时性的应急任务。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必须建立危机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预警机制
危机预警指的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通过预测和仿真等技术对危机态势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做出前瞻性分析和判断,及时评估各种灾害的危险程度,并给出参考性对策建议,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危机预警系统是指组织为了能在危机来临时能尽可能早地发现危机的来临,建立一套能感应危机来临的信号,并判断这些信号与危机之间关系的系统,通过对危机风险源、危机征兆进行不断地监测,从而在各种信号显示危机来临时及时地向组织或个人发出警报,提醒组织或个人对危机采取行动。
预警的任务是在平时进行监测,收集信息,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处理分析,发现某些指标达到预警系统的临界值则需要发出警报。因此,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监测系统,信息处理分析系统和信息传递报告系统,保障对信息的及时准确地监测、科学合理地分析处理和畅通地传递。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应当做好信息监测,将对危机的监测常规化,纳入日常管理中来;在此基础上将所收集到的可能提供危机事件信息的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处理分析并做出预测和决策,做出是否需要发出预警报告的判断,以便发出及时、准确的预警报告,提高人们对危机事件的警觉,作好应对危机的准备,提高应对危机的应急能力,减少危机造成的危害,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快速反应机制
由于危机本身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机一旦发生,则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危机的决策者应当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果断的决策,调动各个部门,动用各种资源,尽快控制危机的发展,恢复社会秩序。
在长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应急机构,包括军事上的应急机构,也包括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治安、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应急机构。危机一旦发生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比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参与,物资、交通、公安等许多部门都要参与到应对危机中来。面对突然爆发的危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并非易事,因此,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应当建立统一的决策和指挥机构,负责危机发生时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并依据决策对整个危机处置进行统一的领导和指挥。
为应对危机不仅仅需要统一的指挥决策机构,还需要统一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如前文所述,为应对危机需要的往往是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在目前我国分部门、分灾种的危机管理体系下,应急机制中各个部门是相互独立的,这些部门之间应当进一步加强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因此,应当强化对危机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建立一个常设的、相对独立的用于协调危机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和机构的综合协调机制,使我国危机管理应急机制进一步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
法律保障
危机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统一规定政府在处理紧急事务中的职能和职责,确定依法对抗紧急状态的法制原则。应急管理机制中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的运做是依托于一定的组织结构的。一个完备的危机管理体制应当由五大系统构成:指挥决策机构、职能组织体系、信息参谋咨询组织体系、综合协调部门和辅助部门。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必须是建立在有效的管理体制上,而每一个部门的职能、权限等必须有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以使机制的运行有法律保障,真正做到预防和处置危机。
通过制定法律,可以对危机管理中应急机制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规定,维护政府在处置危机中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通过制定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统一规定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职权和职责,确定依法应对危机的原则,有利于增强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也有利于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合法性。危机一旦发生,由于其自身的紧迫性、不确定性,如果指挥决策机构不具有绝对的权威,后果很难设想。系统的法律支持是实施危机管理的有效保障。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法规,但是,从整体上看,体系尚不完整。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危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急机制中各个机构的设置、职能地位、权力、责任等,确保其运转实施。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危机管理的应急管理机制应当加强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的建设,并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以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效率。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危机管理应急反应机制仅仅从以上的几个方面入手还是不够的,应当注意加强危机管理各个方面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如海.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