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

第1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与外科手术救治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也是全医院危险系数最高的科室之一[1]。手术室护理同手术治疗一样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不加以防范可引发严重医疗事故,须引起广泛重视。我院将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笔者总结该机制应用经验,以期为临床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排除标准[2]:(1)病危患者;(2)愈合障碍患者;(3)精神病既往患者等。所有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8(41.5±10.2)岁,手术类型:外伤手术15例,骨科手术75例,其它10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16~65(42.0±11.4)岁,手术类型:外伤手术17例,骨科手术72例,其它手术11例。2组性别、年龄与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即科室护士长系统安全培训后进行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1)成立安全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各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负责总结每天安全事件,监督全组人员的护理操作,并组建安全小组;组长任命5名护理人员为责任护士,令其记录每天工作并汇报,评估当天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每天下班之前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解决方案并汇报。(2)强化自查工作:针对围手术期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之一排查,对于手术间错放、工具遗漏、延误时间、器械保管、标本保存与气道导管脱落等事件进行重点注意,责任护士跟踪检查,将自查后仍出现问题的人员、原因与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并及时报告。(3)系统整改:采用“三查三审制度,对患者详细信息、药物信息进行2人以上的重复核实;对于患者意识进行准确而反复的观察,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报告应马上告知医疗人员,并秉承"宁可错报,不可漏报"的原则;手术前再对患者信息与用药进行核对,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医师指示进行工作,并能预见性分析医师的下一步操作并事先准备,减轻医师压力,提高配合度。1.3检测方法安全隐患意识水平采用安全隐患意识水平量表进行测定,包括工作态度(20分)、安全隐患认知(30分)、风险意识(10分)、安全管理态度(30分)与安全管理意向(10分)5个维度,总分数越高代表安全隐患意识水平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比较满意,40~59分为略表不满,<40分以下为完全不满,满意率=(非常+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安全隐患意识水平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临件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安全隐患意识水平试验组工作态度、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管理态度与安全管理意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2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11例(11.0%),其中术前意伤2例,术前准备出错3例,患者资料失误3例,患者资料失误3例;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5例(5.0%),其中患者资料失误1例,术后意外2例,投诉2例。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2,P<0.01)。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为患者提供手术救治的重要医疗部门[3]。手术室护理是手术室内辅助医师进行治疗的重要操作,对手术成功与否起积极作用,故手术室护理本身亦承担着极大安全风险。手术室护理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护理,相对紧张和忙碌,易造成疏忽,加之随时间迁移,部分护理人员操作较为机械,责任感与安全意识降低,都会形成安全隐患[4]。安全风险管理是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而制定的防范机制,通过系统的责任分工与奖惩,提高护理人员的负责意识,并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归纳,降低疏漏再发生的可能性,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评估,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已逐渐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手术室[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工作态度、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管理态度与安全管理意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11例(11.0%),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5例(5.0%),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Z=-3.422,P<0.01)。提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巧波.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64-65.

[2]王伟.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99-100.

[3]刘勤荣.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111-112.

[4]全寒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14-16.

第2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舒适手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舒适护理;手术室;应用效果

手术室是医院相当重要的技术部门,是为患者提供抢救、手术的场所[1]。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多,人们已不再满足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为此,对我院50例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5年8-10月收治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16~77岁,平均(46.8±3.1)岁。观察组50例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龄19~80岁,平均(48.2±3.5)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手术禁忌证,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舒适护理:术前,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术前指导,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和详细病情,向患者宣教手术方面的医学知识以及注意事项,介绍手术环境、主刀医生以及手术流程,向患者讲解本院的手术设备、技术力量等优势,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仔细核对患者术前的检查项目,并耐心向患者说明每项检查的必要性;向患者示范麻醉时的,告知患者唤醒时的配合。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辅导,促进手术顺利进行。②术中舒适护理:患者在术中的生理功能有较大的改变,所以患者大多具有程度不一的负面情绪,所以需做好生理舒适护理。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和蔼可亲地与患者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将手术温度调节到最宜温度,指导患者正确的手术。因患者躺在手术台上的时间较长,血液循环不流畅,肌肉较僵硬,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实时轻柔按摩;尽量采用激励和表扬的语言来评价患者术中的表现,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担心程度。③术后舒适护理:手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访视,告知患者减轻疼痛的有效方法,指导患者卧床时的舒适的,最舒适的办法是摇起床头,变成半卧半坐位,不仅使患者感到舒适,还有利于患者进行下床活动;下床活动的时候,严防伤口被撕开,告知患者最好用手按住伤口。④体征监测:手术结束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面色的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即刻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处理。评价指标: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见表1。对比两组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不局限于常规地配合主刀医师手术,还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处处以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为重点[4],有效缓解患者心理障碍,避免其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从而增强麻醉效果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5]。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融入手术室护理中,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患者治疗中的舒适度,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关柏秋,夏莹,曹晓燕,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52-153.

[2]孟晓霞.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8(21):31-32.

[3]陈艳.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4(30):721-722.

[4]靳艳平,路丽.舒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26):100-101.

第3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管理;门诊手术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6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87-02

门诊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重要手术的特殊场所。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临床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动作迅速敏捷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对治疗效果的负面影响。加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对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现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门诊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我科2012年度门诊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进行分析讨论,并与2011年度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进行比较,2012年度为观察组,2011年度为对照组,两组手术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麻醉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

1.2.1手术室人员的人性化管理手术室的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人体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同时应具备独特的操作技能,还应具备优质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对护士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思想,并有职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以及对患者要有同情心、责任心。医院要经常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职业思想教育活动和优质的服务活动,并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还要提高全体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并充分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人性化服务的护理模式。实施岗位服务用语,应用敬语尊称对待患者,规范语言语调、手势、站姿、走姿、恰当的手势,得体的语言,提高护士沟通技巧;操作前先向病人问好,操作失误先道歉,操作结束先谢谢,既塑造了护士的良好形象,又不至于对病人造成心理创伤[1]。

1.2.2术前人性化护理护士应先向患者简要介绍手术的过程及麻醉方式、麻醉用药及手术,以取得病员合作,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消除患者的不必要顾虑,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了解患者的病情,全面了解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以及手术前的各种检查结果,收集相关资料,制定手术室的相应护理计化。护士应微笑并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微笑是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以微笑的方式及乐观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将术前准备、手术室环境等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并告知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到手术的安全性,增加对手术成功的信心。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使患者能够放松心情并教会患者术前精神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和亲人朋友聊天等,使得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1.2.3术中人性化护理手术室应放柔美的轻音乐,这样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会转移注意力,能放松心情。巡回护士应该主动与患者打招呼,耐心地和患者沟通,减轻焦虑的心理,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静脉通路时动作要轻、准、稳,最好一次穿刺成功;协助患者摆好麻醉,尤其是实施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和恐惧。

1.2.4术后人性化护理留患者的联系方式,为患者讲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定期进行回访和问候患者,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并问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评价。

1.3判定标准针对患者手术后进行满意度调查,以答卷的形式,满分为100分;手术护理原因造成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结果

两组临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门诊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对手术增加了信心,减少了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并了解了手术的情况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切身感受到了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从中更加配合手术与护理。真正地让患者体会到关心和关爱,感受到被工作人员的重视,达到了满意的理想服务。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2]是以“关爱生命,关爱患者”为主题,在护理实践工作中必须体现,护士从人性化护理中体会到了护理职业的伟大,护理工作获得家属和患者的赞美,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整体的服务质量。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性化护理没有终点,应该不断创新,发掘人性化护理的新思路,使其持续改进并完善。

参考文献

第4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关键词】 舒适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手术室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63-02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又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最佳最舒适的状态,缩短或者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现将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手术室的患者112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在12-67岁,平均年龄(45.19±2.61),其中骨科手术的患者39例,外科手术的患者40例,妇产科手术的患者33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为观察组;两组时间内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手术种类、麻醉方式)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舒适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舒适护理 在手术前做好访视工作,手术室护士首先要检查患者病历及相关资料,术前一天进行访视时,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麻醉方式、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顾虑消除患者恐惧及孤独心理。待手术当日接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介绍手术室内的环境以及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和蔼,告知患者手术全过程中,会一直陪在他身边,讲解手术安全性很高,多说些亲切体贴的话语,这样能使病人增加舒适并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的心理。

1.2.2 术中舒适护理 在手术中巡回护士全程陪伴在患者身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渗液,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保证手术所需要的各种无菌物品充分供应,各医疗仪器的运行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术中注意保持患者皮肤的完整性,定时观察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每2-3 h给予按摩身体受压部位,防止发生压疮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肢体要保持功能位,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术中对患者的肩颈部、输液肢体及暴露的部位增加遮盖,防止患者着凉。静脉输注液体保持在37 ℃-38 ℃,体腔冲洗液温度保持在42 ℃左右。术中会出现由于手术探查、麻药副作用、牵拉内脏等原因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其他不适现象[2],应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发生。

1.2.3 术后舒适护理 术后在患者意识恢复过程中,患者的听力是存在的,此时应轻声呼唤患者的名字,告知手术已成功结束。鼓励患者配合麻醉师将气管插管拔出,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将分泌物排出。巡回护士在此期间应适当抚摸患者四肢、头部或轻握患者双手,使患者感到心理舒适,从而停止苏醒期的躁动不安[3]。

1.2.4 术后随访 巡回护士于术后2-3 d到病房进行随访工作,观察患者的神志、精神及营养状态,了解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情况。向患者及家属简单介绍手术全过程,对患者术中的配合给予高度的认可,并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和帮助,使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当中,感觉到生理和心理的舒适。认真询问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做好详细记录,进一步完善舒适式护理模式的工作流程。

1.3 考核标准 由科室的检查小组进行调查考核。一项为我院自制的“患者舒适度调查表”调查患者舒适度,满分100分;一项为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工作调查,也有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差异显著(p

3 讨 论

手术室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使原来机械配合手术的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深入与患者交流沟通的主动工作模式;由单纯的术中护理发展为手术全过程护理的过程。舒适式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扩 了护理服务范畴,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术中使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都达到了最舒适状态。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感、安全感以及舒适感,安全度过围术期。

参考文献

[1] 杨雅婷,马向阳.手术室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08(1):27.

[2] 武卫平.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2(7):61.

第5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肺部感染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97-02

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是患者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一般老年人、抵抗力低下人群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均是肺部感染发生率的高危人群。因此手术室护理中加强手术患者术前、中、后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尽量避免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这一举措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整体的护理质量。笔者现将观察手术室护理对37例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近三年来我科74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3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31-79岁,平均年龄为49.29±3.28岁。其中直肠癌的患者12例,乳腺癌的患者10例,甲状腺癌的患者7例,纤维瘤的患者8例。另外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30-78岁,平均年龄为51.28±3.29岁,其中直肠癌的患者11例,乳腺癌的患者11例,甲状腺癌的患者10例,纤维瘤的患者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①呼吸道管理:注意加强患者术前的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可每日使用适当的漱口溶液进行漱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应控制感染后,再行择期手术[2]。②练习咳嗽方法:正确的指导患者做深吸气动作,然后使用胸腹部力量用力咳嗽,咳嗽的声音使胸部能够发出震动每组咳嗽20次,每天做三组咳嗽运动。告知患者及家属有效咳嗽的作用,能够预防肺不张并且减少肺部感染的机率。

1.2.2术中护理手术中全面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整洁的手术环境,主要从护理细节开始实施。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将手术室内的温度调至适宜范围内;手术室的相对湿度调到正常范围。对年老体弱、体温不升、休克的患者可以适当的使用加温毯进行保暖措施;进行腹腔冲洗时注意将生理盐水加温,与体液温度接近;对于输注的液体温度较低时也要适当的加温;手术时注意禁止将手术巾单和手术床弄湿;患者在术毕转运过程中也注意适当的进行保暖,防止途中受凉。

1.2.3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加强心肺功能的密切监测,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患者血压平稳后可采取半卧位,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每两小时一次。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恢复呼吸功能。指导患者在进行咳嗽时双手保护创口以减轻术后切口的疼痛[3]。定时做深呼吸练习动作,保证呼吸道通畅以及防止肺不张。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有利于肺泡的扩张,有效的改善机体的呼吸循环功能,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肺部感染的征兆,注意患者咳嗽、咳痰能力的变化以及痰液的性质、注意听诊两肺的呼吸音是否处于对称,肺泡有无出现干湿音现象,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温、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常规,根据病情变化必要时可以进行X线检查便于确诊[4]。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满意度的满分为100分。

1.4数据处理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P

2结果

研究组经过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影响极为重大。临床中肺部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为手术患者,通过提高手术前、中、后的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和避免手术中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力所能及地帮助患者提高术后治疗效果,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院内感染,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临床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文君.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1,2(1):112-113.

[2]张秀英.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7(2):171-181.

第6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23

为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造成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从而降低锐器损伤的发生率,现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常见锐器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手术室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意识,规范各项操作,减少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

问题和方法

锐器损伤发生的原因:锐器如剪刀、刀片、缝针等在手术室使用最频繁。锐器损伤可能发生在手术过程中的使用、传递、术后整理、清洗等各个环节中,容易造成误伤他人或损伤自己。

锐器损伤的预防措施:①树立职业安全意识:锐器损伤是手术室护士最危险的职业暴露,预防和减少锐器损伤是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最重要的内容之一。②增强防护意识:加强对患者管理和筛查,提高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是减少血源性疾病最积极有效且容易实施的预防措施。手术或侵袭性操作前对患者进行HBV、HCV、HIV的血液性致病因子检测,了解患者的感染状态,有针对性在操作过程中实施预防措施。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或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手部有伤口的护士不宜参加由特殊感染患者的手术配合,对有特殊感染患者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遇到不合作或躁动患者时让助手协助固定患者,防止操作过程中因患者躁动而致锐器损伤。③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有资料表明,医务人员感染传染病,50%是工作欠规范所致[1],加强护士技能训练,强化规范操作,同时提高标准预防的依从性。④手术器械的安全性:正确使用和保养器材既能保障手术的安全实施,也能延长手术器械的使用寿命,对于功能不佳的器械及时更换,避免因手术器械功能不佳而致工作人员受到损伤。

处理上报

锐器损伤后,伤口立即处理的同时,上报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根据患者感染病化验情况,指导伤口处理。HBV阳性患者应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查,抗体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HCV、HIV阳性患者的锐器损伤后应立即请专业人员对其暴露级别进行评估、并指导是否进行预防性治

锐器损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2]。有数据资料显示,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意外血液接触,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可引起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虽然锐器损伤在手术室工作中频繁发生,但在汇报工作中常常不报或漏报,不报或漏报是传染病控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实际操作

手套的使用:在进行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

双层手套的使用:使用双层手套能够对手套破损造成的危险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用双层手套使工作人员黏染患者的血液危险降低87%[4],双层手套也有刺破现象,但双层手套同时被刺破的现象则少见。

注射器针头:工作人员在使用注射器操作后习惯回套针头帽,是造成刺伤的重要原因。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正确处理注射器针头,不用的注射器针头立即放进利器盒内,继续使用的注射器单手回套针头帽,可以减少双手固套针头帽造成刺伤的危险。规范操作是降低针刺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手术缝针:不要徒手纠正手术缝针,拿取缝针时用持针器,使用过程中要做到针不离持,持不离针。缝针使用后直接别在线板上或放入针盒内,避免随意乱放在收取器械时误伤。

锐器的传递:可以使用小弯盘或小方盘,设立放置取放锐器的中间区域,既方便医生护士的取放,也能避免传递锐器造成误伤。

锐器的处理原则

每个手术间放置利器盒:用后的刀片、缝针、针头随即入盒;禁止双手固套针头帽,主张单手固套针头帽;不徒手纠正针头、缝针、装卸刀片;使用器材坚硬,开口大小合适的利器盒,利器盒3/4满后应及时去除,利器盒应一次性使用;安瓿的开启:用砂轮划痕后再折安瓿。

锐器损伤后的处理流程

戴手套者应迅速按常规脱去手套;立即用未受伤的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排出血液,相对减少污染,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用0.5%碘伏、5%碘酊、75%酒精对污染伤口进行消毒;当事人认真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同时进行相关检查处理;伤后24~48小时内完成自身和接触患者的血清传染病检查,血清学随访1年,同时根据情况进行相关处里。

总之,锐器损伤是手术室护士的一大职业危害,是血液传播疾病的隐患之一,因此手术室护士应重视锐器损伤这一危害及其导致后果的严重性,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减少锐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华,杨雪英,庞伟鸿.预防控制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87-189.2 张玉芝,周俊卿,梁霞.锐器伤致血源性传染病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

第7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配合

结直肠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占比,该病的主要病变位置为直肠与乙状结肠交汇处;不良生活方式、大肠腺瘤以及遗传等因素均会诱发结直肠癌[1]。腹腔镜根治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腹腔镜手术对医师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为护理配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探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更为理想的护理方案,对近年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现将研究成果做如下整理及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92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40~71岁,平均(57.2±4.1)岁。依据患者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都有知情权,均为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具体如下。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要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疾病史、治疗史等,并为患者讲解手术目的及流程,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对于存在焦虑、恐惧情绪等患者,要鼓励患者放松心情[3];告知患者我院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及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使其不必担心,对于患者的心理顾虑要及时做好解答。器械准备:护理人员要提前准备好腹腔镜、标本袋、止血纱布、无菌温水等手术器械及物品,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术前半小时要准备好手术台,手术开始前要进行一次详细检查,确保准备工作充分以及手术顺利进行[4]。术中护理配合:提前将手术室的温度、光线、湿度调至适宜范围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信息要进行仔细核实,就较为轻松的话题与之交谈,使患者放松[5]。协助患者取合适,并讲解麻醉方法,建立好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手术期间要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准确、快速的传递工具;勤加观察镜头,如出现雾气模糊现象要及时擦拭,确保视野清晰。手术过程中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注意保暖,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6]。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呼吸、心率稳定后,将其送回病房。术后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1~3天,每天要对患者进行一次访视,查看手术切口状态,防止感染。叮嘱患者不可使用刺激性食物,不可暴饮暴食,不可吸烟饮酒,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7]。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3±0.3)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2.3±2.6)h,住院时间为(13.3±1.7)d,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1±0.4)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4.6±3.4)h,住院时间为(18.4±2.6)d,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12/4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直肠癌患者通常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的不适症状,部分患者会有消化不良情况,随之病情进展,会有腹痛、消瘦、便血等症状,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8]。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患者在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过程中,手术护理配合尤为重要。我院现阶段为该类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从术前访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等方面施以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及手术医师的需求,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此次研究中,实验组予以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后,其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术期,为患者实施优质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获得理想效果,利于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谭凤丽,黄海媚,黄巧萍,等.双镜联合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微创医学,2016,11(1):140-141,146.

[2]林秋梅,郭采花.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118-119.

[3]刘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556.

[4]张秀杰,刘贵真,陈伟.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4):2172-2175.

第8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预防措施

手术室是外科领域中体现医学高度治疗水平的工作环境,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步向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的方向发展,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伤口的感染,为医护人员的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安全的环境。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更加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外在与内涵以适应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护理差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我院手术室在预防护理缺陷、差错、医疗事故方面采取了诸多的有效措施,现汇报如下。

1 术前访视

术前患者对手术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心理,神经体液调节亦出现变化,入手术室后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潜在的危险更大。因此,术前有效的心理访视,解除患者顾虑,对安全过渡手术有一定的意义。

1.1访视后的次日晨会及时对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神志不清的患者进行交班,以引起相应手术房间工作人员、排班护士长及领导的重视,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1.2术前访视与进入手术室后的宣教和健康指导可以有效的解除患者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感。从而使患者较为平静地接受、配合麻醉及手术,减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隔阂,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减少了摩擦,增强了互信,减少了医疗纠纷的一个根源。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责任分明

2.1术前:将病历首页与柜台手术程序单核对;手术患者核对:姓名、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禁食、过敏史、血型和术前用药;查核病历牌仔细核对患者的各种信息:查验患者备皮情况、首饰、活动性义齿等禁带的物品、全身有无感染症状;检查手术房间准备情况,各种设备是否处于功能状态,一般器械、特殊器械、一次性医疗器材是否完备。

2.2 术中:术前、关胸腹腔前、关胸腹腔后、缝合皮肤后分别查核器械、缝针、纱布数并做好记录及签名。术中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按照常规由辅助护士和麻醉师两人核对之后签名记录。

2.3 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前,要查对带回的物品,如:剩余的药物、X光摄片、取出的结石并通知所在的病区及家属。如送往苏醒室则应与麻醉师核对之后详细交班。

2.4 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建立病理标本管理“四查四对”制度,规范病理标本的保存与使用。临床科室、手术室、病理科对于科研、鉴定、保管职责明确。

2.5 洗手:护士与辅助护士职责分明 细化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的各自职能,强化各自的本职工作技能与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2.6 严格区分污染手术和非污染手术:非污染手术术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处理。污染手术对于永久性器械要预先消毒然后再清洗,一次性的医疗器材须在消毒之后再毁形处理。严重污染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作用剂量及时间。

2.7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与无瘤操作: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原则:手术中污染后的物品必须更换和重新灭菌。术中如果切开胃肠之污染器械应置于弯盘之内,以区别于其他无菌物品。避免身后和横向传递器械、物品。术中手套刺破或须污染及时更换。胃肠道手术关腹时须使用关腹包,确保皮肤及肌层不被胃肠道内容物污染。②无瘤操作:肿瘤组织剥脱之后必须及时的放置于换药碗之中,把与肿瘤组织接触的所有手术器械及医疗器材从无菌手术区域移除,手术医生与洗手护士立即更换手套。使用无菌洗必泰成分溶液或者无菌蒸馏水冲洗手术创面,彻底杀死肿瘤细胞。

3 术后回访

术后3~5天回访术后患者并给予问候,同时就患者现有的不适做好疏导工作。手术室护士术后的随访使患者感受到住院手术并不可怕,自然会产生安全感。每个环节中都有护理人员在关心他,对患者在术中配合及促进术后康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4 讨论

4.1 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

4.1.1 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新职工制定严密的培养计划,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要求;从各个方面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学科的发展。

4.1.2 服务理念的更新 要求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避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做到换位思考。

4.1.3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手术室护士应知法、懂法,杜绝侵权的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4.2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要求在充分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制定相应合理要求是规范依法行医的一个有效保证。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形成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常规,可以有效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工作的不断变化产生的压力。

4.3 定期展开安全隐患讨论会:手术室护理管理层和手术室护士定期的安全隐患讨论会可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及时更正工作中的失误、及时验证常规带来的便利。

5 小结

手术室的工作量较大、专业性很强,每个环节都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要从规章制度、人员责任心和护理质量反馈等环节入手,以预防为主,查找并及时纠正安全隐患,逐步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学习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规范护理操作,更新观念,提高综合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健,王维.手术室护理概论.上海护理,2005,5(3):73.

第9篇:手术室护理文献汇报范文

关键词:品管圈;接手术患者时间;护理管理

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即手术室人员到达病区至接到手术患者离开病区的时间延长。择期手术能否及时开始,取决于病房护士在接到手术室通知后能否尽快将患者送至手术间[1],时间的延长可直接影响手术室资源利用率和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因接患者延迟造成的时间消耗,能够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2日~8月17日在我科住院手术患者72例为对照组(活动前),选择2013年10月21日~11月16日住院手术患者84例为观察组(活动后),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接手术患者在病区逗留时间超过7min的事件进行比较分析。

1.2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

1.2.1组圈 我科遵循自愿参加原则,鼓励年轻护士参与质量控制,由8名护士组成QCC小组,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30岁;本科4名,大专4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1名。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确定圈名为生命圈,制定圈徽,圈名意义:"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1.2.2主题确定 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最终以"降低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

1.2.3现状把握 按接手术患者流程设计查检表调查7月22日~8月17日在我科住院手术患者72例术前接手术患者在病区逗留时间,凡超过7min的纳入滞留事件,统计出47例滞留事件,滞留率65.28%。

1.2.4原因分析 根据查检表,运用头脑风暴,全体圈员进行讨论,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并用柏拉图进行了真因验证,得出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的原因以患者血压高、资料不全、手术标记未做为主。

1.2.5目标设定 根据现况值,结合圈员的工作年资和学历等方面的因素,在客观评估圈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原因及优化重点的分析,将此次流程优化的目标设定为术前接患者在病区滞留发生率由65.28%下降至29.17%。

1.2.6对策拟定 针对优化重点,使用头脑风暴及综合评价等方法,制定各种对策后根据对策的可行性、经济性及圈能力进行评分,最终拟定了以下优化对策,并按先后顺序分步骤实施。

1.2.6.1加强患者血压管理 手术患者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关注既往用药情况,测量血压,异常值及时汇报;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每天监测血压并记录;加强用药指导,按时给药,看服下肚;将手术患者临接时测量血压改为手术前一天、术日晨6:00常规测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可以避免患者因精神紧张而引起血压升高。

1.2.6.2加强患者宣教与心理护理 修订入院及术前健康教育处方;强调术前个人准备与资料准备齐全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强化术前个人及物品准备宣教;

1.2.6.3加强术前资料准备完善 手术前一日责任护士查点所有术前资料、用物,发现不全,及时完善,每班查对、班班交接;及时登记、分发影像资料;化验结果资料及时夹入病历;如无化验报告,查询电脑,已有结果者需及时打印报告并放入病历;手术日晨,由大夜班护士将当日手术患者的术前用药逐个核对、准备好,同病历一起放置在固定地方,方便拿取,避免忙中出错。

1.2.6.4加强术前手术标记查对 手术前一日责任护士查点手术标记情况,发现无标记,及时汇报医生,提醒标识;小夜班、大夜班每班查对、班班交接,及早发现未行手术标识的患者,及时补救。

2结果

2.1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次数明显降低对策实施后,查检统计2013年10月21日~11月16日住院手术患者84例,术前接患者在病区逗留时间超过7min的滞留事件20例,滞留率由65.28%下降至23.81%。

2.2两组术前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比较,见表1。

2.3观察组目标达成率与进步率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23.81-65.28)/(29.17-65.28)×100%]=114.84%,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所采取的措施有效,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65.28-23.81)/65.28×100%]=63.53%。

2.4通过对比分析此次活动的查检数据记录发现,造成接台手术送患者时间延误的各主要原因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见表2所示,表明医护人员对接手术患者的时间意识增强,术前准备质量及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

3讨论

3.1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本次活动中,每位圈员遵循步骤,开动头脑风暴,查找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最终使术前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由65.28%降至23.81%,结果有显著差异(P

3.2品管圈活动提升了圈内成员的综合能力年轻护理人员从完全不了解到最终掌握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其责任心、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对服务质量的认识、优化服务流程的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3.3品管圈活动促进护理流程标准化护理服务的流程管理直接针对那些不方便患者的环节,打破、缩减那些不必要的环节,重建完整和高效率的新流程。

3.4存在不足与今后努力方向品管圈活动在本科开展时间不长,部分圈员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全;管理工具的应用还不熟练;年轻护士在分析、处理问题方面能力不强,因此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将重点加强手术患者的宣教和心理护理,采取干预,进一步降低接手术患者在病区滞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