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热爱祖国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渊源所在,这些经典中一些其思想精髓,能在小学与《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找到相应的教育契合点与内涵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围绕《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整合国学经典诵读的源起、形式、研究成效,即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整合策略”为研究内容,论述“品社课”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整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整合;国学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96-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不分割的一个重要的纽带,而国学经典又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同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中有机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品德行为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意义。近两年来,笔者在西湖文化研究会和第二课堂名人纪念馆的支持下创办并发展了 “国学鉴赏社”,充分利用社团力量跟品社课堂有机整合,收集国学经典中名言警句用于课前准备、辅助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以习惯养成为目标,拓展教材资源,真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
一、《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整合国学经典诵读的源起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整合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原因主要有:
1.充实教材,使教材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有利于学生继承祖国优良传统。
2.目前的现状摆在眼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偏差。在品活、品社课堂中整合经典诵读,使之成为学生的一项必修作业,有利于修补偏差,培养德智兼修的祖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整合国学经典诵读的形式
适应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主要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这些国学经典中一些思想精髓,很容易在现行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找到相应的教育契合点。
在日常《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让这些国学经典与课堂进行有机整合,我主要是通过三种形式:与课前准备进行整合;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社团活动进行整合。
2.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课前准备进行整合。
通常,课前准备也会是学科课堂教学之前的“热身”。例如在语文课读课文和词语,数学就是背口诀。因为《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可以诵读的现成教材资源不多,所以在成立国学鉴赏社团之后,笔者就开始尝试在课前准备时间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通过坚持不懈地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了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
2.2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在尝试了与课前准备整合后,笔者开始致力于发掘《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内容与国学经典的整合点。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仁爱教育为主线,拓展教材资源,促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2.2.1整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与国学经典相辅相成的诚信教育内容。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品德与生活》教材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内容,如三年级的《诚实是金》、四年级的《当冲突发生后》、五年级的《诚信真可贵》等教学中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理念显现无疑,根据需要让诚信名言进入课堂,用于指导学生的做人准则。
2.2.2整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与国学经典相辅相成的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笔者积极发掘教材与国学经典在感恩方面的相通之处,使感恩教育得到了有效落实。如学习现在四年级上册的《孝心献老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等内容时,把《弟子规》、《孟子》、《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穿插其中。重点章节,力求达到熟能成诵,并体现到实际生活中。
2.3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社团活动进行整合。
针对部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而无奈又无动力,容易满足的现象,笔者充分发掘教材与国学经典中有关勤奋学习的内容,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努力学习。在“国学鉴赏社”系列活动中,笔者邀请到了潘天寿的后人朱仁民大师来校给学生讲授勤奋学习。
2010年6月9日社团请到的是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院院长朱仁民先生来讲述他的外祖父潘天寿的故事。(名人后代讲名人)
在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的《我要向你学习》、《做学习的有心人》、《寸金难买寸光阴》和四年级上册的《失败怕什么》等都是关于学习的。邀请朱仁民来讲座,也是想让学生能从名人的角度来了解学习和生活的关联,了解名人、贴近名人,引用名人效应,树立榜样来真真正正的体验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品德与生活(社会)》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整合后的研究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尝试与探索,本班学生的品德面貌确有较大提升,无论是行为习惯表现还是学习意志品质都有了重大改善。杭州名人纪念馆徐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弟子规》的内容与含义,使学生很快就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背诵《弟子规》的全文;名人纪念馆的陈老师结合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具体行动上把所学习到的《弟子规》的条文、道理和精神一一落到实处;西湖文化研究会的李伟老师的软笔和硬笔书法教学、俞老师的古琴演奏与古曲欣赏、梅心老师的中华古体诗词的鉴赏和朗诵,都起到了极好的启蒙作用,不仅使学生增加了诸多门类的课外知识,更使得大家在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中得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朱仁民大师的现身说法,深入浅出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学教育”示范课,再现艺术大师、大画家潘天寿的伟人风范,使孩子们受到一次极有意义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现实教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艺术的种子……
在进行课程与国学整合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心情愉悦,乐学、会学,在国学经典的了解上,在思想品德的规范上,在精神意志的激励上,都有了稳步的提升。例如,在社团举办了“名人后代讲名人”的活动后很多学生和家长都纷纷感言,以下是笔者收集到的部分节选:
3.1对学生来说。
朱仁民大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朱大师曾在作画过程中从30米高空摔下来,造成了瘫痪。在医生断定他永远站不起来的时候,他绝望了,但学生给他做的轮椅画板却重新让他对生活燃起了希望,他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站起来!经过不懈的锻炼,奇迹发生了,朱大师不仅可以正常走路了,更在艺术领域有了巨大的成就。朱大师对生活的热爱、面对困难的不畏惧、为艺术而勇于付出的精神都使我一生受用。(社团社员 韩昳歆)
3.2对家长来说。
国学——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
“国学鉴赏社”是孩子们学习国学文化的一个平台。此次的“名人后代讲名人”犹如一座桥梁,拉近了孩子们与名人之间的距离。从细微处领略一代大师的风采;从小节上感知其人格的魅力;从生活中学习其平凡中的伟大。(国学鉴赏社侯邦垒妈妈)
3.3对自己来说。
这一年多来,我一直做着各种各样的尝试,想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为人、处事、学习和生活习惯。苦于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但我不曾放弃,在一次次的历练中,我终于见到阳光唤得彩虹!在这次“名人后代讲名人”的活动里,没有诗词没有歌赋,但是却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可能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真谛。就像我小时候练习书法一样,时时写,刻刻练,但苦于没有任何进步性的变化,但就会在某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上得到启示,瞬间就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学生的人生之塔不是一砖一瓦构建的,需要从现在起日积月累,奠基丰厚的智力背景和人生底蕴。真心的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加强国学经典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传统素养,真正的品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长盛不衰。(笔者)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课程要求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通过研究和实践,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找到国学教育的相应教育契合点,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财贵.寻回古典智慧,开拓中华未来.参考消息[N].2000年4月21日.
[3]傅根跃,陈昌凯,胡优君. 小学儿童集体主义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2002(5).
[4]郭齐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与当今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张洞.人文纵横[M].香港:香港中和文化出版社,2009.
一、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低段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开展一些小游戏,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例如,拼音教学本来是枯燥无味的,在教拼音时,我们适当采用一些小游戏,可以把干巴巴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二、把孩子原有的兴趣与学习联系起来
有的孩子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痛,布置他写这个,他说没做过;写那个,他又说没去过、没见过。事实上,有很多事孩子真的没有经历过,没有切身的体会,但又不能不写,于是他们只好这本作文书抄抄,那本作文书抄抄,实在的找不到可以抄的时候,就马虎写几句来应付,成了真正“作”出来的作文。但这样的小孩一般喜欢动手操作,如果家长支持他做,并为他提供有关书籍,他看得多了,做得多了,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必然会比较具体、真实、有血有肉。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参加有益的、自己喜欢的活动,并与学习联系起来。
总之,家长应该注意把孩子原有兴趣与学习联系起来,把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以培养和激发新的兴趣。
三、通过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关于阅读教学,有老师提出,三年级课文长,内容丰富,知识点多,讲不完怎么办?教师课讲得再好,学生如果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一天练多少遍也无济于事。《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就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了理解得深刻透彻,教师就大讲特讲,岂不知讲解得越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在于违反了“朗读、背诵、积累”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训练,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
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一张书桌是必不可少的。把书桌变成孩子感兴趣的地方,会使孩子对经常在书桌上进行的学习活动感兴趣。书桌整洁,抽屉里里备有做各门功课所需要的工具,这样当他需要时,马上就能找到,不会因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断学习,心生烦躁。
一、触动心灵,让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了感恩,你就学会了做人。”这是著名教育家培根的名言。我对许多学生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孩子不懂得感恩,许多孩子为同学赠送的生日小礼物感动不已,而对父母的爱、老师的谆谆教导无动于衷;有些学生准备等自己长大了、有钱了回报父母、老师,殊不知一句感谢的话、做一次家务、认真学习就是对父母、老师最真实的感恩。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感恩。首先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可见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十分的重要。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搜集感恩节的由来在语文课上交流,让学生知道感恩节源于美国早期的移民对于上帝的感谢,慢慢的演化成对家人的感恩、对朋友的感恩、对社会、对大自然的感恩!其次让学生多听事迹报告会,触动心灵,唤醒感恩意识。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从个人角度而言,会使孩子胸怀宽容广博,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常思回报,少索取,将使整个社会稳定、校园和谐、班级团结,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多措并举,让学生体验感恩
1.让学生每天说一件感恩之事。每节课前给学生3分钟时间,述说自己发现的身边感恩的人和感动的事,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体验到感恩的快乐,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2.让学生每月写一件感恩之事。作文的最大特点是用语言表达作者的生活和情感, “感恩”情感是会做人的基本前提,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深情,充满信心,才会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因此感恩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去,学生从文本入手,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教师要利用植树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写作中得到升华。另外,可以还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以《假如我是……》进行联想、想象作文,让学生换位思考,进行情感体验。通过练习,学生体会到了父母平时的良苦用心以及生活中的真、善、美,明白只有对身边的一切充满爱心,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常怀感恩之心,自己才会觉得生活的幸福、有意义。
3.让学生每周听一个感恩故事。故事对学生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故事给予学生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故事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故事陪伴着孩子的成长。一个个充满真情,感人肺腑的故事,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让学生每次赏一首赞美之曲。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在语文课上教师选择一些旋律优美、歌词感人的歌曲、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生读《游子吟》时,播放《母亲》这首歌,学生更能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师恩难忘》时,播放《谢谢老师》,学生更能体会老师的无私,心中对老师肃然起敬;讲故事时,适时播放乐曲,会一遍又一遍拨动人的心弦……当音乐与文本产生共鸣时,学生心灵受到的抚慰和感化。
论文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积累,做法
上学期我校一次语文检测,其中现代文阅读有这样一道题:“请写出两个关于狼的成语(文中提到的除外)”,学生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答“与狼共舞”的;有答“七匹狼”的;还有答“我是北方的一匹狼”的;弄得我们阅卷老师啼笑皆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初中生的答问和作文反馈的情况来看,词汇贫乏、语言过于浅显、词不达意的现象相当普遍,令人堪忧。因此,语文教学有必要重视语言积累。诚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几种积累语言的做法。
积累词汇。我们要在听讲、阅读时正确了解别人的思想,要在说话、写作时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教师在教学生读课文时,对课文出现的常用词语的掌握要达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这“四会”的落脚点在于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在《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用“无边无垠”作口头造句。其要求是:请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运用“无边无垠”作口头造句,把该词语用于可能想到的各种事物,而造句的内容不得重复。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相继发言如下:我渴望见到黄土高原那无边无垠的麦浪。在无边无垠的草地上艰难地行进。无边无垠的宇宙,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全部奥秘。……这种多向思维的训练的方法,值得我们在词语教学中借见。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语感增强了,阅读和表达能力会与日俱增。
积累名言、警句。在交谈、写作中,一句精当的名言、警句,往往使谈吐生色,文笔增辉。或画龙点晴,一语中的;或者言简意赅,阐述深刻;或妙语连珠,意趣横生。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名人名言录》,在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可按“修养篇”“立志篇”“勤学篇”等分门别类汇编古诗词名句和名人名言,如学习《论语》十则后,适当地进行拓展阅读。与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进行相关链接,《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许多内涵丰富、言简义丰,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语,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至今还被人们频繁引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长期积累既能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一旦运用起来就会信手拈来,又会陶冶性情,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生奠基。
积累成语、典故。学习古人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也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
1、从溯源中积累成语。我国的成语大多出自古代典籍,弄清它们的源头及含义,在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才不至于张冠李戴。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农村初中生成语积累匮乏的现状,坚持每天给学生讲解一个成语故事,名曰“天天成语”。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享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沐浴祖国传统文化的阳光雨露,其乐融融。
2、从课文中积累成语。入选初中教材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里面有大量常用的成语。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这一宝贵的语言资源,并适当的拓展延伸,日积月累,学生成语积累量会相当可观。如在学习了《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的散文节选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精心挑选十多条出自这些经典上的常用成语,以扩大他们的成语积累量。如在学了《庄子》二则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外上网查资料收集,将庄子的寓言整理成故事,如“螳臂当车”“东施效颦”“庖丁解牛”“朝三暮四”等成语,每一条成语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生动的故事。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师生点评,形成良性互动。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得。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又在迁移阅读中拓宽了视野,产生了朗读经典的强烈愿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自然会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3、在运用中积累成语。学习语言,贵在感悟和运用,学习成语也不例外。学习成语,我们认为要做的“五会”:即会读、会写、会释义、会辨析、会运用。学成语,首先要正音、正确书写,尤其对那些容易读错、写错的成语应格外留意。准确无误地解释常用成语,切忌望文生义,教师还要同学生一道辨析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成语,尽量做到不误用。让学生在课堂和书面作业中用成语造句,学会正确使用成语。再逐渐尝试用一组成语写短文,鼓励学生参与“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有益心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针对电视荧屏广告词中滥用成语的现象,让学生为这些成语“会诊”,挑刺纠错,还原其本来面目,增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意识。在生活中学习成语,拓宽成语学习的渠道。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呢?
一、 吃透教材,挖掘“亮点”
教材是最好的范文。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利于德育渗透的学科之一,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教师可以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文中的德育亮点,从而进行德育渗透,在学生的心灵里播洒下健康的种子。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们该让学生通过父子互爱,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在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中,让学生懂得做人应常怀善良之心;冰心的《小橘灯》,教育学生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宗璞《紫藤罗瀑布》能更好地体现出课文的人文性,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与时俱进,德育更新
我国传统美德当中,璀璨夺目的珠宝随处可见。当然,传统之中的一些曾被当作“美德”或是“丑德”的东西往往也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异,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跟上时代,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与时俱进。如历史上大为褒扬的岳飞的“忠”,现在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愚忠”;宋江的“善”被许多人认为是“伪善”;就连臭名远扬的西门庆也有人为之翻案……确实,许多东西都因时而异了,现今说你“老实”,不是夸你而是骂你;现在如再“自谦”则等于失业……所以,语文老师不能死搬硬套墨守成规,以旧有的“美德”来框范今日之新人,千万不要把那些时有创见的学生当作“异己”,把那些木纳寡言的学生当作“优异”,否则,必将被淘汰。当然,我们得强调一点,“与时俱进”得有个分寸,一旦过了头,则会变成“冒进”,反而不好。所以,语文老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走在时代前列。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才会在德和才两方面都成为优秀人才。
三、 选准教法,合理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我们不能把语文课变成政治课。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和方法。我觉得,以下三点切实可行。
(一) 格言警句重点讲解
在人类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光芒四射,含义隽永的格言,这些格言使许许多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许多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格言或名言,是人们从文学作品中挖掘、摘引出来的。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的名言名句,甚至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名言警句来体现的。对于这些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我们在讲解杜甫《春望》时,可通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学习作者的爱国之情;讲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更要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作者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在鲁迅的《故乡》中,应让学生背诵和理解最后一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教育学生要在未来的道路上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由于这些名言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于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二) 抓往主题思想进行德育
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归纳与概括,明确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进行语文德育的过程。主题思想的概括,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抓住主旨。阐释主题思想,自然要联系实际。联系形势任务,联系学生思想。但这种联系应是画龙点睛,点到为止,注意潜移默化。如果泛泛而谈,空洞说教,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在教学《狼》时,着重分析了文章的内容后,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屠夫能杀死两只追逼甚紧的狼?学生经过分析、争论后得出结论:敢于斗争且善于斗争。到此,语文教学可以停止了。但是我却更进一步地追问学生,我们现在需要这种精神吗?请举例。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讲面对难题时,有的讲面对不良分子时,不一而足。我相信,在他们的道德品质中肯定加入了“机智”“勇敢”这些词语。
(三) 注意前后文章联系分析对比进行德育
语文学习需要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德育教育当然也不会轻而易举、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迁移拓展时也应将德育内容进行适当地迁移。这种迁移我认为有两种方法:一是同类迁移。如在学《狼》时,我们可以联系到《愚公移山》等课文,这样就可以强化学生的“坚强”“斗争”的勇气;另一类是反向迁移,如我们在学习一些优良品质时,可以去联系一些反面人物或事例,以增加学生的印象,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在教学《论美》这篇文章时,引发了学生对我国“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行为的讨论,并且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有外表的美容术,是否有心灵的美容术呢?学生在思考后得出了各种答案,特别是一位平时不是怎么出色的同学打出了“融于山水”这一答案。这时,我头脑中闪现出《鼎湖山听泉》和《林中小溪》的主题,于是立即进行了迁移,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而且教育了学生爱护自然、陶冶身心。
四、师德为范、言行一致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的示范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影响甚大。我们不妄想一个鼠肚鸡肠、目光短浅的老师会教出目光远大的学生。所以,一个语文老师应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逐步熏陶,使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知识型人才。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力求创新,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于是总结了以下几点阅读方法:
一、 审题阅读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往往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全文中心的概括。如《荔枝》,全文围绕“荔枝”讲了三件事,通过“荔枝”表达了作者对无私奉献的母亲的无限思念。阅读时只要抓住了“荔枝”这个文眼,便可掌握全文。
二、 比较阅读法
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阅读法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启发思路的效果。如《小英雄雨来》和《少年闰土》,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二者的体裁都是小说,但可以跨越时空,去反映不同的主题。《小英雄雨来》反映时期,表现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少年闰土》反映的时代则比《小英雄雨来》早,表现的是农村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品行。
三、 抓重点阅读法
阅读时只要抓住重点,便可通晓全文。如《落花生》一文的中心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先后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重点。所以要把重点用在读懂议花生的内容上。
四、 联系阅读法
联系阅读法就是读书时从文中内容联想到其它相关的内容。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和《林海》都是描绘我国著名的天然林区的美丽自然风光,阅读时抓住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则更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写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 质疑阅读法
质疑阅读法就是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如学习《一夜的工作》,孩子们通过,会提出疑问:“这篇课文作者仅仅亲眼目睹了一夜的工作,他为什么说总理的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的呢?”“为什么不先审阅作者送去的稿子,而要让作者等了几乎整整一夜?”“总理为什么不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孩子们通过讨论、争议、交流,教师引导联系上下文,联系资料袋中的资料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的伟大人格。
六、 创造阅读法
创造阅读法就是教师顺着孩子们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拔和引导,使孩子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既能培养孩子们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如《田忌赛马》设问:假如齐威王和田忌再一次比赛,假如你是齐威王,你能赢田忌吗?激起孩子们的好奇,课堂上会出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的场面,孩子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又散发了孩子们的思维。
七、 疑问导读法
疑问导读法是读、思、议、辩相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如《一夜的工作》作者目睹了一夜的工作之后,对自己说了什么?想对全世界说什么?这样吸引学生的好奇,理解作者的感叹说出自己的感悟。
八、氛围营造法
班级、学校是以个小社会,可以利用人们从众心理,创设阅读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张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也可以创造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放上一段轻音乐,宁静、清幽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读书真好。同时,教师自己也要爱读书,能根据学生的口味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跟学生一起阅读、分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置生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熏陶。
【摘要】本文简单的阐述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和智育功能。
【关键词】数学史德育智育
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数学的人文精神对于求真,持善形成完美的人格,促进德育智育,美育全面
发展和终身教育具有重大作用。
而数学史对于数学教育的意义早在19世纪就被西方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这种认识似乎又与
18世纪的一种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孔德(te,1798~1857)提出,对
孩子的教育在方式和顺序上都必须符合历史上人类的教育,因为个体知识的发生与历史上人类知识的发生是
一致的[1]。这种理念使后世数学教育家相信:数学史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就是一种十分有效、不可或缺的
工具。到20世纪70年代,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已经是许多西方数学教育家的共识:利用它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预见学生的认知发展等等。
于是,我们看到了西方中学数学课本中数学史内容的增加。丹麦的一套中学教材即由女数学史家安德逊(K.
Anderson)主编,数学史完全融入了教材内容本身。再者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继承人类文化的
过程,因为人在本质上是文化遗传物,世世代代积累的文化要由人来继承。所以数学史知识在中学教育中的
充分发挥,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一点,提出几点思考愿于大家共同讨论。
1数学史在德育方面所起的作用
1.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中国古代数学硕果累累,许多成果传入世界其他地区,对整个世界数学的发展,
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普遍使用算筹这一有效的计算工具,这是我们祖先极出色的创造,使我国成为世
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的国家。先进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古代数学在计算方面取得一系列出色的成就:秦汉
时期的分数运算法则、负数引进、比例算法、线行方程组消元解法、勾股术、阳马术等;5世纪的圆周率精
确测算;7-8世纪的三次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二次内插法;11-14世纪的贾宪三角、勾股测圆术等14-15世纪
的珠算。这些成就都具有世界意义。
通过对我国数学史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唤起他们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随着改
革开放,如今的学生更要了解中国的数学史,了解中华几千年的科技文明,否则青年一代可能丧失民族自
尊心、自信心,这是很危险的。
1.2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数学史可以培养人的优良的道德品质,特别是优秀数学家的事迹,这种作用更加明显。爱因斯坦在悼念居
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数学史对人品质的陶冶是多方面的,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近代人所皆知的数学家华罗庚、以初中学历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和美、德等多国科学院的院士。他在
解析数论、代数学、多复变函数论、数值分析等领域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如果没
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为国争光的奋斗目标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他怎么可能自学成才而取得如
此伟大的成就。没有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他怎么会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
批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优秀品质以及他"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至理名言将会永远激励学
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2数学史在智育方面所起的作用
2.1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所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要依赖于兴趣。"一个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
数学着迷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
与学习活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数学史教育,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学习。
讲二项式定理时,作为二项展开式的系数表,教材中出现了"杨辉三角"。教师不妨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关于它
的知识。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应用这一"三角"的人,并不是杨辉,而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贾宪。此图
原名为"开方作法本源"。运用此图既可求得任意高次展开式系数,又可进行任意高次幂的开方,它还是研究
任意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基础。在欧洲人们称它为"帕斯卡三角"。虽然帕斯卡在距贾宪几百年以后才发现
了它,但他对它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正整数次幂的二项式定理:(a+b)n=an+C1nan-1b+ Cn2an-
2b2+…+ Cnn-1abn-1+bn(n∈N)帕斯卡还把这一"三角"用于高阶等差数列求和,并成功地应用它解决了赌博
过程中的赌金分配的难题——点数问题,以此成为概率论的创始人。
2.2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数学史教学中不仅要有具体的数学史料的教学,更要注意数学精神的宣传。数学精神就涉及到学生非智力因
素的培养,这种精神包括两个要素,即对理性(真理)与完美的追求。教学中要注意整个数学成果的产生及其
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探索数学观念的历程,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例如,数学一贯被认为是严密精
细的科学,学生也从来不怀疑所学知识是否存在问题,但数学的严谨性是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仍存在巩固数
学基础、探索数学意义等问题。让学生了解这些,对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是大有好处的。再者,以数学家追
求数学真理的事迹来感染学生,这样可以使人文精神教育在数学史教学中顺利自然地得到贯彻。
数学史是人类的认识史、发明史和创造史,其中蕴涵着可供后人借鉴的巨大思想财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财
富为现代教育服务,应当引起我国教育界足够的重视。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有效
的人才培养途径,力求造就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人说,古代是通才取胜,近代是专才取
胜,而能取胜于现代者,则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因此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加强数学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关于情感教育的内涵,我国学者鱼霞在《情感教育》一书中做了这样的界定:“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鱼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儿童看到和了解人们并用心灵去感受到他们――这看来是花园中最为幽香的一朵花,它的名字就叫情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为母语教育课程,高中语文教学担负着重要的情感教育任务。《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定义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显示了高中语文教育在传授适当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教师、学生、文本、编者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收集信息、扩大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的语文教学活动。这就是说,阅读教学既不是个人独立的阅读行为,又不是教师向学生介绍文本的单向信息传递过程,而是要在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建立多元互动、相互影响、相互对话的复杂过程,这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学会阅读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阅渎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养料。”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吸收精神食粮,开阔视野,增长智慧,使思维更具体、更充实,使感情更丰富。因此,阅读教学与情感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呢?
首先,教师要从认识上彻底转变。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教学设计中仍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情感、态度、价值观更为重要。这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仅是指要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中人物所具有的思想、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开启学生的情感世界,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进而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一节语文课的好坏,不仅在于学生获得了多少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是否把学生的生活积累、感情积累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学活动是否指向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是否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具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刘建德,《关于课堂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其次,教师要立足新课程文本,善于挖掘文本内在情感。
教材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教材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媒介。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与学科知识的热情,将融入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挖掘。善于开发教材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情感因素。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提炼,使蕴涵在教材中的丰富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体现,形成知与情互相渗透的教学内容,并施于教学。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太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融情阅读与泛泛而读所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效果。没有情感地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无非是一个辞职的小官回家之后的柴米油盐,至多是一派恬淡自适的逍遥;渗人情感,调动情感来阅渎,才会发现落魄中自有旷达,贫穷中又另有富有,自适中不乏辛酸,污浊暗世中一个真正的隐者之乐土的难觅。没有情感地学习《小狗包弟》无非是一只小狗的生活琐事;渗入情感,调动情感来阅读,包弟身上那种忠诚主人、至死不渝的朴素情感和作者的愧疚,以及动荡年代人性的扭曲、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心灵的拷问,都让人动容不已。
情感渗透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拉近作者和学生的情感距离,感染学生情绪,感动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育策略;中学教育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道德风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种逐步适合时展需要的道德体系正在酝酿之中。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体系的变化也为中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 营造良好的中学德育教育氛围
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乃至知识才能的增长,总是受到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家庭小环境,乃至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学校要特别重视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要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从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校训、校风、校歌、校规,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加大对德育教育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大德育教育宣传的途径。设置德育教育专栏,名人名言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大投入绿化校园,校内绿草茵茵、树木葱茏,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我国的教育目的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作位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德育教育首位的战略观念。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漩涡中冲出来,这些都有赖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要明确“德育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德育教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道理,真正把德育教育首位放在战略的高度去思考,通过学校这个主阵地,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2中学德育教育内容结合社会发展
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观念和内容要向现代型转变。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教育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德育教育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凡超越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德育教育内容要坚决压缩,凡已过时的道德观念要大胆更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要求,加强德育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其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去构建一种道德理论,而是要表现为一定的道德行为,这是评价德育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要件。因此,中学德育教育内容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尤其是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联系。倘若我们希望了解人们的某种道德行为,那么就必须去分析促成这一行为产生的动机背后的动力――人的需要。这里的需要既包括学生个体内在需要又包括社会需要。德育教育在本质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也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对话过程。因此,首先要关注中学生的个人需要,分析这些内在需要的心理源泉,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需要,并能自觉地以之约束自己的育行。所以说,中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否则,必将与现实脱节,使得中学德育教育陷入内容知识化、程序化的境地,缺少与时俱进性。中学德育教育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关于德育教育内容的更新我们应注重“课堂知识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引导学生撰写各种社会调查小报告和总结等,还要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把乡土情、校情等引入课本中,还应增加对家乡的典范人物,和家乡时代的变化人民生活的改观等的内容,这对家乡文化的宣传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从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这些内容的增加大大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其具有生活化。
3 改革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德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要随时代的发展做调整和创新,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大多停留在书本、课堂和口头上,灌输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中学德育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将理论教育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老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有目的地设计模拟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的场景,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主体验、现身说法等情景教学,引入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可通过录像幻灯、语言描绘、实况播音、辨析讨论、价值判断、道德评价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互动式,将包办替代改为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在德育实践中,教师还可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或活动,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或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进行社会标准价值判断和行为修正。只有这样,德育教学才能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体现。
此外,还应创新多元教育形式,丰富德育教育方法。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多途径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容易接受德育教育。具体的讲,中学德育教育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丰富教育。一是情景陶冶法。学校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人际环境,在“无言、无求、无形”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如升旗礼、校园文化周、校运会、文艺汇演、校庆纪念日、校史教育、文明礼貌月、教师节尊师月等。二是榜样示范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中学德育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宣传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或是身边熟悉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使抽象的伦理道德、人生价值、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人格化,以个性培养个性,进而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育培养学生德育观念。
结论
中学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营造良好的中学德育教育氛围,坚持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氛围,提高其待遇和素质,完善考核标准和培训机制。中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不仅要结合中学生和生活的实际,而且要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要将多元化的社会需要渗透到德育教育的内容中去。
参考文献
[1]磨丽萍.探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
[2]桑昭惠.浅议德育教育中的美学应用[J]
[3]黄燕红.重才岂能轻德[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