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线上教育实习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教育实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线上教育实习总结

第1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承接服务外包旅游管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0-4

在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职培养模式的同时,我国高职教育大力探索、推行“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国内外现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总结“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以期对推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推动高职办学模式的突破性转变有所裨益。

一、中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一)国外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及特征总结

综观世界各国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形式:

1.企业主导型。典型代表为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度”,是一种职业教育完全“由学院承担”变为“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培养模式。

2.学院主导型。以新加坡“教学工厂”、澳大利亚“TAFE”等为代表,是一种以“学院办学为主,企业参与”的改革模式。

3.企业与学校合股办学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发达国家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以推动合作教育的结果。

国外成功的高职教育大多体现出这么几个特征:一是能力本位主导教学;二是产学结合培养人才;三是结合本国或本地的条件与环境,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内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特征总结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被冠以行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双证书制,产学一体化等多种名称;其实施形式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暑期实践,生产性实训、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2+1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名称多、形式多,但都呈现出一种科学的观念:高职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必须面向企业、行业,要紧密地与企业、行业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纵观中外工学结合模式,可以用威尔逊―莱昂斯报告来总结其特点。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

(三)F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1.未能实现多方共赢

现实中困扰高职院校的是企业参予工学结合的积极并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认为这种方式对其提高效益并无裨益。追求盈利是企业的天职,但企业在培训、指导学生、管理学生等等方面花费人、财、物力,并且还要让出部分岗位、生产线让学生去锻炼;

更何况学生认为自己到企业只是去锻炼动手能力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能否为企业盈利并不是他的责任;更让校舍方、企业头痛的是校方和企业谈得来,但学生对工学结合单位、岗位、待遇等意见多多;有的企业甚至因此怕招惹麻烦,干脆不接受实习生,造成“工学结合”的难以为继。

在学生应到生产线上锻炼的观念指导下,学校在企业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时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这些都是“现实的无奈”。是否找到一条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利益捆绑到一起,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真正能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的新途径呢?

2.未能注重生产(服务)全过程动手能力和质量意识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有如此两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关意:一是只顾某一服务环节或某一制造工艺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没有针对生产、服务的全过程的锻炼,即“只顾点,未顾面”;另外只是满足于动手能力水平的提升,未能考虑到要训练学生能生产、提供合格产品与服务的动手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即“只顾数量,未考虑质量、效益”;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认为掌握某一工作岗位的能力就行了;而且还以为只是实习生,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效益如何,并不是他所关心的,甚至“实习生”的身份给了他推脱责任的好“借口”。

3.未能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最大的缺限在于未能考虑学生的意愿:学生在不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的情况下“入围”订单班、定向班,最后发现这种职业方向、岗位并不是自己愿意所在。另外,当前高职院校生源中农村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他们在报考时并不了解学校所开专业的性质、就业方向,既不明白所学专业将来做什么,也搞不清楚自己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更不知道应如何去锻炼能力,所以出现学生“被工学结合”的情况。

4.未注重学生的能力递进、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并不是培养简单的、廉价的、机械的劳动力,也不只是单纯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俗地讲高职教育不是培养白领、金领、蓝领而是培养灰领阶层。但现行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恰恰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市场眼界和调研能力,由基层向中层甚至高层不断递进的能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5.未能有效突破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

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取“放羊”方式,交一份实习心得或调查报告或文章,只要安全返校就行;有的仍然沿袭试卷考试的方式;有的搞个调查表,让合作企业评价评价等等;工学结合的效果最终显示为培养质量,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些专业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服务,其服务质量还不能是只企业说了算,必须是消费者能满意,所以必须在考核、评价方式上要有所突破。

二、“承接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的创新分析

“承接旅游服务外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是“工学结合”形式的一种创新,倡导将教师、学生置身于生产、服务第一线进行生产劳动活动、顶岗劳动,是既包括技术的、管理的、服务的劳动,也包括体力的劳动;通过”边教、边学、边做、边评”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开始,过程如何,最终是什么样的;这种模式是以生产合格产品(顾客满意的服务)为目的,引入“第三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改变只顾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生产(服务)效益的思想,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

(一)真正实现多方共赢

“承接服务外包”这种形式显然就是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消费者(市觯,必须把自己生产和提供的产品、服务卖给顾客,然后才能取得收入。特别是高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这些专业因为是“面对面的对客服务”,是“现做现卖”,顾客是体验者、检验者,顾客的满意就是质量标准、就是效益,学生已经不是“学生”,此时他就是“生产者”、是“老板”,服务卖出去就成功了,卖不出去就失败。学生成为企业盈利的创造者,让企业偿到了“甜头”,企业自然就会毫不吝啬地把岗位、生产线让给学生;这样,企业欢迎、学生愿意、学校放心的局面才会出现,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二)实现“生产(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的动手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的本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生产或提供合格产品、顾客满意的优质服务。

对高职学生而言,动手能力是其“真本事”,也是日后谋生的手段,如果不能生产合格产品或服务,那么,这种动手能力就不“值钱”。“承接服务外包”模式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生产合格产品的动手能力,锻炼出“值钱的动手能力”。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让学生懂得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开始,过程如何,最终是什么样的,这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手能力”;同时,由于服务业具有“即时生产,即时消费”的特点,即使只是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造成消费不满意,就可能使整个服务(产品)被认定为“不合格”。只是掌握了工作过程中某一环节、某一岗位或者某一工艺的技能是不够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着眼于“生产全过程”的能力培养。“承接服务外包”模式强调的是生产合格产品、服务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工作全过程每个岗位的动手能力培养。

(三)彰显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培育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要求将某一企业的不同岗位、某一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全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分批轮换把学生输送到不同的企业(岗位),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让学生通过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实训后,能真正明白自己的特长、兴趣所在,了解、认识所学专业,为今后的就业增添资本、积累阅历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就业培养强大的竞争力。

(四)培养具有市场眼光、职业上升能力的行业“灰领”以至职业精英人才

承接服务外包模式把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而且需要学生能生产(提供)合格的服务,所以,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的眼光、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埋头苦干的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这是一种务实的观念;高职学生要成长为有一定职业上升空间的“灰领”阶层,只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注重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的培养。

(五)建立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评价体系

新型“质量评价―反馈”评价体系的建设,将“课堂”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延伸到了实训室、实训基地和企业岗位,真正实现岗位就是教室、游客满意度就是标准;适应高素质生产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前途,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学生的行业欢迎度、社会认可度必将出现显著提升。

四、“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

实施“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办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为保障顺利实施,应切实解决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构建新型校企合作理念。要改变以往学生“被工学结合”、“学生是廉价劳动力”以及在实习期间难以轮岗,更不用说让学生去接触本专业的不同方向或本行业的不同岗位等等情况。“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学生构建这样的舞台:旅行社、景区――讲解(导游)服务,酒店――客房服务(包括餐饮服务、前台服务等)以及旅行社、景区、酒店的旅游产品销售服务等岗位,将学生置身于生产线上,了解整个服务过程,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以顾客满意为评价标准,而且是以消费者接受是最终评判标准。因此学生必须炼就把握市场的眼光、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而不是埋头苦干的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所以说这种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注重锻炼学生的市场调研、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上升能力。

二是实现“弹性学期制”和“分批轮换”。“弹性学期制”就是根据“企旺校淡,企淡校旺”的原则,即根据旅游市场的季节性特点,在企业用人旺季时,多派学生进入岗位,在市场淡季时多数学生就在学校就读。“分批轮换”之意就是一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学生分成多批,同时进入行业的不同性质的企业和岗位,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后进行轮换(包括轮换企业和岗位),然后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学生成批次跟进,形成循环。

三是推行顶岗实训课程化。实行顶岗实训课程化,建设顶岗实训课程化课程,把顶岗实习纳入课程化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和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化设计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及成绩评定,切实解决顶岗实习的效果问题。

四是要实现考核方式要突破。实施“边教、边学、边做、边评”,引入“第三方评价”即在教师、企业考核的基础上引入顾客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考核方式;

总之,实施“承接旅游服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方向的认识,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2] 姜大源.职业教育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J].基础教育参考,2006(6).

[3] 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实习;专业成长;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1/02-0041-05

教育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工作,它对准教师运用、检验、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理论,获取实践性知识,形成教师理念和角色认同,培养专业能力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实习生的角色特点、角色适应、教师指导策略、教育实习模式与改革等进行过理论分析,或比较过国外经验,为教育实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本研究通过对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四本科实习生及其指导教师的访谈,对实习生工作总结、教育日记等文本资料分析,以及对其中7名实习生的深入观察和指导,总结了实习生专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以及相应的指导策略。

一、实习生的专业成长

实习生的专业成长是指实习生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自主意识等方面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本研究将其划分为准备、适应、调整、提升四个阶段,并归纳总结了实习生在每个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其专业成长诉求。

(一)准备阶段:憧憬与不安

在正式实习之前的两周内,大部分实习生开始进入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实习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将要发生变化,即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学习者、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并开始着手为实习做一些准备,但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虽然他们对鲜活生动的教育实践充满好奇,期望在实习中充分展示自己、证明自己,但由于教育现场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他们对即将发生什么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掌控能力,不免产生惶恐与不安的心理。

“我们作为幼儿园实习教师。要面对的是丰富精彩的个体。因为丰富,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K01ST03)

“在这之前的几天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很担心没有任何教育技能的我是否能够很顺利地带班,幼儿是否能够接受自己,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否付诸实践。”(K01ST06)

“听师姐们说,小孩子比较喜欢手指谣、故事,我也准备了一些,但是这是不是他们真的喜欢和需要的呢?”(K01ST02)

(二)适应阶段:观察与模仿

在正式实习之初,实习生初次登立担当教师角色,渴望得到幼儿的接纳和指导教师的认可,因此,特别关注自己的形象,表现出强烈的身份认同需求。为了尽早介入工作、树立自己的教师形象,实习生一般会充分了解班级的工作环境和一日常规。熟悉每一位老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选择模仿“权威”教师。

“我的教师形象几乎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已经来班里两周,仍有一些幼儿对我只是敷衍了事。曹xx是个特别好动的男孩,我对他进行指导时,他往往是对我做做鬼脸,或者根本不理我,必须等到该班老师出马他才肯罢休。”(K01ST05)

“组织活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了解班级有哪些资源可用。”(K02ST02)

实习生尚处于熟悉幼儿和指导教师以及班级工作常规的阶段,一般只是在指导教师的指点下参与个别环节的组织工作。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实习生往往比较关注能否完成教学计划,是否能按预设的内容与过程展开教学活动,而较少关注幼儿的反应,更少根据幼儿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例如,笔者曾在观察实习生的教学工作时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实习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内容是鼓励幼儿多吃蔬菜,不要偏食。她拿出实物,让孩子观看后在纸上记录下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蔬菜。但是幼儿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实物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记录要求毫无兴趣。此时,实习教师仍然不断地要求孩子保持安静,并一再重复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实习生通常较多提出面向全班幼儿的指令性要求,或者只与固定的几个幼儿互动而无法顾及全局;不会说幼儿听得懂的话,容易出现负向指令以及成人化语言;不善于灵活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

“我让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有几个小朋友比较调皮,拉着圈不停地跑来跑去,结果更多的小朋友不听我的指令,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去。这时,一旁的李老师说了一句:‘我们来吹个大泡泡。来,让我看看这个泡泡大不大。’小朋友一下子手拉手站成大圈圈了。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意识到。将命令具体化、形象化很重要性。”(K01ST07)

(三)调整阶段:探索与反思

实习生熟悉了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班级幼儿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其他教师逐步认同了实习生在班级里的地位,幼儿也逐渐认同实习生的“教师权威”,实习生本人对教师角色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明显提升,对“教师”身份的需求已经逐渐从外部的树立“教师权威”形象转向内部的追求专业自。

在这一阶段,实习生开始独立组织某些环节的活动。他们开始关注教学任务本身以及教学情境创设,能够注意到幼儿的总体反应,并尝试作出调整。但是,由于缺乏对幼儿的经验、兴趣、能力的充分了解和准确判断能力,实习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容易出现一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太多、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只考虑部分幼儿的需要、忽略其他幼儿,对幼儿的反应预期不足,无法灵活有效地调整教学过程等问题。

“这段时间保健医生正在给孩子们检查牙齿,我本来打算教他们认识牙齿及其功能。当时,我拿着模型让他们看,但是他们根本不听,他们在讨论“牙齿掉了还能不能再长出来”“上面的牙掉了后该往下扔还是往上扔”等问题。因为班上有的孩子开始换牙了。他们很怕牙掉了不再长。”(K01ST03)

“我在教孩子用手势表示音高动作之前,没有向孩子们交代清楚为什么要学这套手势动作。因此很多孩子问我为什么要学这套动作。显然,新的知识与他们的已有经验产生了冲突,而我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他们学习的兴趣没有被有效激发出来。反而出现了一些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活动进程。”(K01ST07)

正是由于熟悉了环境,获得了认同,实习生参与组织活动的愿望增强了,开始从一个相对被动的观察、模仿者转换为一个主动的探索、反思者。他们除了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有特长的领域进行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外,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幼儿园里的现象以及班级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并努力表现自己的特点。

“指导老师不太愿意让我去带班,怕影响班级

常规,因此我做的基本上是助理教师的工作,我很烦恼,我的实践机会太少了。”(K01ST10)

“我一开始也是耐心地去跟孩子解释的,可根本没用,特别是面对一帮幼儿时。我发现主班老师偶尔采用的自己静坐、恐吓幼儿等惩罚方式比较有效,可是这明显与我们新学的理论是相悖的,我不知该不该用类似的教育方式。”(K01ST04)

(四)提升阶段:创新与重复

这已是实习工作的后期。实习生完全熟悉了班级幼儿的特点,适应了工作环境,能相对得心应手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半日活动。在这一阶段,实习生的专业成长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

一种是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专业发展。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到班级的各项工作中去,形成自己的教育思路,更加关注任务与情境,并开始注意到幼儿的个体表现或反应。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他们能对幼儿作出相对全面、准确的判断;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来处理突发事件。

“在实习的最后两周,主班教师让我带完整的半日活动。我觉得可以为班级和孩子们再做些什么。我发现我们班有与家长交流的网络平台,但是内容几乎没有更新过,互动性也不强。于是,我把幼儿园活动的照片、文字资料上传到网上,供家长分享,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家庭教育等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这也是我完善自己,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K02ST05)

另一种则是倦怠松懈,简单重复。由于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和紧张感,或是疲于应对细琐但高强度的工作,一些实习生满足于现状,不思提高,只是在原有水平上简单重复每天的工作了。

“后期的工作内容似乎一直在变,但本质是一样的,现在工作顺手了以后,反而不如以前那么用心设计活动方案了。”(K02ST04)

二、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

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生时应重点关注实习生对儿童发展和自我专业成长的理解,着眼于培养实习生探索、反思以及创新的能力。

(一)准备期:积极与实习生沟通,指导他们做好实习准备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指导实习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准备工作,并引导实习生把憧憬与期待转化为动力,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

首先,在实习前三周学校开实习动员会,向实习生说明实习计划、介绍接收单位的基本情况,帮助实习生明确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安排实习生提前三周进入班级见习,重点帮助实习生熟悉班级的环境(活动室布局、可利用的图书和材料等)、一目生活流程、幼儿的基本情况,并与幼儿初步建立起关系等。再次,督促实习生准备一些教学活动材料,如小游戏、小故事、手指谣等。

“实习生一来就带班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他们跟孩子相处的时间短,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不准,他们说话时很多时候是成人式的,和孩子难以沟通了。实习生事先就要多接触孩子、了解孩子,可以在实习之前每周都来一两次,和孩子多交流,以积累一些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到了实习时就能较得体地和孩子交流了,也能很快适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比较好地运用已学过的教育理论。”(K02T01)

(二)适应期:帮助实习生深入了解班级幼儿,获得“教师威信”

这一阶段实习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班级幼儿,熟悉工作内容与要求,获得幼儿与教师的认可。

首先,指导教师要支持实习生对“教师”身份的诉求。实习生的情绪情感和成就感明显地受制于其对角色的接纳和认同程度。在实习生初到班里时,指导教师就应将实习生作为教师正式介绍给本班幼儿和其他同事,突出实习教师的特长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应给予实习生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充分的信任与肯定,鼓励实习生大胆工作,允许实习生失败,并对其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以帮助实习生树立信心,建立威信。

“我的指导教师是这样向小朋友介绍的:‘这是新来的张老师,小张老师,她很喜欢你们,会教给你们很多新的本领,这些本领只有她会,我还不会。’我觉得这样的介绍很容易让小朋友接纳我。”(K01ST02)

“我的指导教师在我还不能很好地组织活动时,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不会当着幼儿的面向我指出来,或者抢走我的话语权,她说,如果这样会让幼儿对我产生不信任感。但是在每天工作结束以后,她都会及时和我交流,这对我帮助很大。”(K02ST03)

其次。指导教师应以多种方式支持和引导实习生深入了解班级幼儿,熟悉班级工作,重点帮助实习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行为作更为细致的观察。例如,可以引导实习生细致地观察和比较分析主班和配班教师组织的半日活动,包括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一日生活流程(什么活动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开始和结束)、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以及教师的语言与行为(教师在什么情境下说什么、做什么)、班级规则(教师在各个环节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等;观察分析不同幼儿在同一活动以及同一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表现,以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特点。

“这一周我开始带半日活动了,前两个星期虽然每天都在看半日活动。可是只有真正自己经历整个过程才能将每一个细节记住,比如什么时候该提醒幼儿喝水,什么时间该催促幼儿快点吃饭,等等。”(K01ST07)

“主班教师去开会了,让我组织分享活动。其他小朋友都很好。就是淘淘不老老实实地坐在线上,我让他把腿收回去坐好,他说董老师在时就可以这样坐的。当时我就有点懵了,不知道董老师在时是不是真的允许他这样坐。”(K01ST08)

(三)调整期:给予一定的自,鼓励实习生积极反思

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首先要给予实习生一定的自,使其有充足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获得实践知识,初步形成专业自主性。给予自并非放任自流,由于此阶段实习生的关注点已经转向教育教学活动,指导教师宜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实习生具体的指导,包括:(1)让实习生根据班级现阶段的活动计划,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自主地设计教育活动,与实习生就教案的目标设定、活动内容和活动组织形式选择以及活动评价等进行沟通,引导实习生充分考虑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及其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做好活动材料的准备工作。(2)结合实习生出现的同题与困惑,给实习生一些具体的实践性指导,如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方法等。(3)通过每周一次的教育活动回顾及教育活动观摩,引导实习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4)组织实习生参加幼儿园的园务会议、教研活动等,让实习生对幼儿园的全部工作有较全面和客观的了解。

鼓励实习生积极反思是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带队教师每周开实习生例会,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也应要求实习生在每日和每周实习结束

后撰写观察日记、活动总结等,以引导实习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同其他实习生一起讨论和交流。

“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引导幼儿做音高游戏时,我在教案中只安排表演音高的小朋友做动作,没有其他小朋友,所以当主班老师为了维持活动纪律,让原本只观看的小朋友也一起跟着做时。我乱了阵脚。另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明确每个小朋友每个环节的角色和任务,导致很多小朋友被动地坐在线上不知道干什么,场面陷入混乱之中。”(K01ST07)

(四)提升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敦促实习生关注幼儿与自身的发展

此阶段已经接近实习尾声,实习生在教育实践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指导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实习生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引导实习生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及个体差异。

“我觉得她能够完整地组织好半日活动以后,就对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交流,敦促她去思考活动当中幼儿获得了哪方面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能得到发展,提示她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当然,这对实习老师来说是比较难的。”(K02ST03)

就实习生可能出现的懈怠心理,指导教师应该更多地结合个人经历和对职业的深刻理解与实习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以自己的深刻感悟和高尚的教育理想鼓励实习生在实习工作的最后阶段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持之以恒地作出努力,促使其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构想[J],中国成人教育,2010,(2):64-65

[2][7]王香平,李学翠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角色特点与适应过程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9,457(11):27-30

[3]王芳,卢乃桂,教育实习中的“三角关系”探析[J],教育科学,2010,(2):40-45

[4]杨秀玉,实习教师的反思:理论研究与来自美国教师教育实习项目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2009,(12):74-79

第3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野外地质填图;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

The effect of some factors on geological mappping practice

Wang Shaoq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field geological mapping practice,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geological specially field practice, is 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content and strong practice, etc. The teaching program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asure for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we detailed introduced.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teaching quality were pointed out, such as mature teaching program, reasonable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asure and normative testing method, etc.

Key words: field geological mapping; teaching program;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measure; testing method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具有空间分布广、时间跨度大和内容丰富等特点。因此,地质教学需要大量的实习环节,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并逐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和观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地质从业者,地质专业的学生,进行野外实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校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环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开展地质认识实习,地点安排在北京的西山。大二阶段进行地质填图实习,地点为秦皇岛柳江向斜盆地,大约1个月的时间。大三阶段进行金工实习,大四阶段为毕业生产实习。截至目前,笔者已经连续参加了两次地质认识实习和地质填图实习,带领学生也超过了50人。结合自己在填图实习过程中的认识,并参照我院制定的《地质专业二年级地质测量教学实纲》要求,探讨地质实习的具体流程以及采取的教学方法等问题,供同行参考。

1 教学流程

1.1 地质填图实习目的

根据我校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制定的《地质专业二年级地质测量教学实纲》要求,区域地质填图实习是一次综合性的野外地质调查基本训练,通过地质填图实习,达到如下几个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5万地质填图的规范、程序和基本工作方法。(2)巩固课堂所学矿物、岩石、构造地质学及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加以正确应用。(3)加深对已学课程基础地质理论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高年级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具体的操作环节

为达到地质填图实习目的,根据地质填图工作的一般程序,并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将教学进程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1.2.1 教师备课阶段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院要求所有带实习的教师需要提前到实习基地进行备课。老教师可以重新整理和思考实习区内的地质现象,同时,把经验、认识和工作方法等内容传授给青年教师。此外,还邀请国内重点院校的老专家到实习基地对我们进行指导,如,曾邀请北京大学的张老师(构造方面专家)对我校带队教师进行了培训。

1.2.2 动员及准备阶段

这是个重要阶段,主要涉及三方面:(1)由院领导出面作动员,既表明了院里对实习的重视,也有利于学生的思想统一。(2)带队教师向学生讲解地质野外填图实习的目的、意义和任务,简要介绍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区内的研究进展和地质基本情况、区域地质填图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等,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心里有数。(3)带队教师向学生讲明实习应携带的东西和注意的问题,尤其是组织纪律问题。

1.2.3 教学基本训练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地质填图基本技能训练。此阶段是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把遇到的地质现象、地层、矿物和岩石等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工作方法传授给学生。本阶段会选择10~ll条地质路线进行教学。其具体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有:(1)矿物和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2)地层划分对比及时代的确定;(3)岩石与化石标本的采集和编录;(4)路线地质信手剖面的勾画;(5)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6)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描述与初步分析;(7)地质观测点的布置、观察与记录;(8)多种地质素描图的绘制;(9)地质路线的布置;(10)填图单位的划分和地质界线的填绘等。

1.2.4 半独立和独立填图阶段

半独立填图阶段作为一个过渡阶段,首先安排2条半独立路线让学生进行试填,通过这2条路线,检验学生在填图单位划分、标志层、定点以及观察和记录中是否存有问题。指导教师在路线结束后的总结交流中,应指出路线填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要求。而独立填图阶段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每天检查各小组的工作进度,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检查填图质量,并就新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2.5 编写地质报告阶段

编写地质报告是区域地质教学实习的总结性环节。在编写地质报告开始前,教师向学生讲明资料整理的目的和要求、几种主要地质图件的图式和规格、地质报告编写内容和提纲等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地质问题进行专题性论述。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地质报告。

2 如何高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野外地质实习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如1.1所述。要高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做好两个环节:(1)改进教学方法、思路和教学手段。(2)加强和完善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2.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1.1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曹文融等通过参加美国南加州大学本科生野外地质实习,切身感受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地质实习的好处和魅力。笔者也有幸于200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一次实习,主要是由本校教授和学生组成的实习团队,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规划路线等内容,效果非常好。但是,由于在国内的确还存在一些因素阻碍着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习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因素,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有关。鉴于此,笔者更倾向的做法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总体上还是由教师制定路线,明确教学要素。但在个别路线上,尤其是独立填图的路线上,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在学生完全掌握了实习的具体任务和方法后,逐步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因为,在我们最近的一次实习过程中,确实尝试了让第一小组针对独立填图中的6号线进行自己设计路线和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学生对地质现象的寻找和描述只是基本合格。而在寻找地质现象时,只知道穿越法,而没有适时地应用追索法。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进行研讨式的教与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1)在野外时,教师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就是,每到一个教学点或者观测点时,教师就其地质特征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分析和思考。学生不懂的,首先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给大家充足的时间。经过学生讨论后,仍然没有弄清楚的,教师在当天的实结时,集中回答学生争论较大或疑问较多的问题。这种探究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增强学生的信心。(2)选择集中讨论问题的地点也很重要。如,在秦皇岛实习过程中,可以选择大石河边或者实习基地院内的某个角落等地方。其目的是让大家在一个轻松而愉快的环境下进行讨论,这样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2.1.2 引进新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地学研究中,如GIS技术应用于区域填图、CAD应用在数字地质填图和MAPGIS在地质填图的应用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野外地质填图实习的教学目标,需加大对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野外地质教学应从单纯的“老三件”(罗盘、放大镜、地质锤)转变成“老三件”和“新三件”(GPS、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的双臂合力。但是,实习提交的地质图件(素描图、剖面图、地质图等)不能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而是由学生亲手绘制。

(下转页)

(上接页)

2.2 教学效果的考核

地质填图实习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学生对地质基础课中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为了能够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基本技能和地质思维能力的全面训练和培养,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体系非常必要。笔者连续两年参加了野外地质实习,与带队多年、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制定了一套考核体系(见表1)。并应用于2010年野外实习,结果显示,本次实习的学生对实习具体知识点的理解、解释以及编写实习报告的规范等方面,较之以前的学生有明显提高,表明制定的考核体系合理且有效。

表1 野外实习考核指标和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考核体系中,指标的第2项和第3项是在实习过程中完成。其出发点是检验学生的实习成果,评价其优点和缺点,并指出不足,以便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因为,经过实习,学生对实习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已经很熟悉,指出的优点和缺点,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消化,并能指导后期工作。

3 结束语

野外地质实习是掌握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完成的程度和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系统的规划、成熟的教学流程、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规范的考核方式等。通过野外地质填图实习,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并具备一定的地质思维和掌握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洪涛.完善地质类野外实习的建议[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105-106.

[2] 杨高学,李永军,杨宝凯.如何提高地质类大学生实习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2010,4:93-95.

[3] 曹文融,高远.美国南加州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野外地质实习感受[J].中国地质教育,2008,1:53-56.

[4] 赵文吉,张松梅,晋佩东.GIS技术在区域填图中实施方法与数字地图[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3):286-289.

[5] 何虎军,赵亚宁,杨兴科,等.CAD在数字地质填图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10,35(6):250-252.

[6] 张钊,韦龙明,陈三明,等.MAPGIS在地质填图及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2:221-225.

[7] 张维宸,颜丹平,王根厚,等.周口店实践教学基地―地质精品课程建设的“摇篮”[J].中国地质教育,2008,4:113-116.

[8] 邹和平.野外地质填图教学实习课程考核的一些做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1):205-206.

第4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20xx年x月x日我到苏州高新区飞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我的岗位实习,虽然与我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我还是报以很认真的去对待的。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飞宏公司为期6个月的实习生活,对我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电子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总之,这次实习的意义,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毕业实习的任务,而是在开启“生命之旅”大门的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

首先,第一个是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做团队精神,在流水线上工作是不能随便离岗或停顿下来,如果流水线上有一个人离岗或停顿将会影响整条生产线的速度,连累到整条线的员工,同时质量也要有所保证,不能马虎,哪怕是看起来不大重要,都有可能被qc、qa检查出来重新返工,那样浪费整条生产线上的员工的时间。这就使我们学会了办事情谨慎、认真、仔细的对待,学会了团结,分工和互相协调,使我们体会到团队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学会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理解到什么是“粒粒皆辛苦”,的名句,同学们平常在学校里大手大脚的花钱,而在工厂里看到员工们辛辛苦苦拼命的加班才得到哪点血汗钱时,在我们自己也拿到辛辛苦苦地加班,用自己血汗挣回来的加班费时,才真正的体会到“钱”是来之不易。可以说这次实习给我们上了一堂无形的思想道德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教育深刻。

第5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过得飞快,在疲劳与充实中,我顺利地完成了大四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教育实习。

从小以来,在我的心里,老师犹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犹如雨露,孕育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老师是伞,为学生遮风挡雨;老师是虹,为学生搭起走向成功彼岸的桥梁。对于老师,学生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学生的进步就是自己的进步;对于老师,酸甜苦辣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实习,可以说让我更近一步地接近了这个职业,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个职业。

实习期间,和每一个实习生一样,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面对每个班近五十张陌生而又热情的脸庞;第一次走上讲台,拿起粉笔,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听到有人对我喊:“老师好!”的声音,这些尝试使我的成长有了一个新的飞跃。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生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必需环节。通过实习,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一个半月的体验,我收获了很多,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体会了作为一名老师的艰辛与劳累,也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光荣与责任。

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见习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于9月10日开始了实习生活。这里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上课语言生动精炼,课堂气氛活跃,这些使我深感压力之大。但是面对压力,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迎接挑战。前两周主要是见习。在此期间,我的工作就是听教师的课——写教案——试讲——修改——试讲,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见习期间的认真准备,刻苦钻研,使我真正体会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内涵。

二、课堂教学

实习期间,我一共备了四个课时的教案,上了四节课。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节课都是试讲多次,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才上讲台。由于准备充分,上课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与要求。课后查漏补缺,认真分析,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错难懂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如在教材的挖掘程度上还需努力。这反映出我的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回想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当我走进教室时,掌声四起。我第一次感到为人师长的骄傲。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直视着一双双眼睛,我的心怦怦直跳。但同学们信任的眼光,完美的配合,使我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轻松地完成了第一次讲课。就连平常总是上课捣乱的男生也告诉我说:“老师你讲得真好,我听懂了!”就在那一刹那,我真正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指导老师评价我的课上得较好,教学态度好,教学基本功好,上课很受学生欢迎。尤其是提到课后有人问她我能否留在他们学校教书时,更增加了我的信心。

三、感受

这次的教育实习,我的感受颇多:

首先,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我不得不刻苦钻研。如果我们仅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学生在平时也会提到一些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所以自己的知识面一定要广。当然,探索是艰苦的,但是,在这种富有成效的实践中,教师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喜悦、欢乐和幸福。因为在教师成功的同时,教师自身渴望成就事业的精神需要也得到了满足。

其次,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他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争取做一名真正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再次,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不能像流水线上的工人生产物质产品那样,可以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有统一的型号,用一个模子,而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教育。有学者很形象地把学生比作大理石,把教师比作雕刻家。作为雕刻家,要雕出好的作品,就要根据大理石的形状、质地、色泽等不同条件,通过精细的加工,把它们雕刻成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工艺品。这个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也是很艰苦的探索。

还有,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它孕育着愿望,溢生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地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最后,短短的六周时间,让我清楚地懂得: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使我想到了传统医学中“望、闻、问、切”四诊法。于是,我总结出四点:细心“望”其表,耐心“闻”其声,真心“问”其想,准确“切”其脉。学生需要“爱心”。一次次真心实意的交谈,一句句亲切入微的话语,一份份暖意融融的爱护,学生会产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与仰慕心理,将他们所信任与爱戴的老师作为模仿的榜样,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老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教师应该在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成分,在失败中点燃希望之火。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通过这次实习,我的教学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真的长大了,不是一名学生,而是一名老师;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中引起那样大的影响。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会淡忘他们的脸孔,但这种美好难忘的师生之情将永驻我心。在这段时光中,我付出了很多,但得到学到的更多。不管将来我是否成为一名教师,这些都使我终身受用。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的确是一副很沉的担子啊!然而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会“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盼着站上讲台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我会把我所知的一切教给学生;

第6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总体思路:根据学校党委的年度工作要点,以“创新发展年”为契机,从教育引导、政策落实、平台搭建、优化服务、改革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确保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一、健全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加强指导、分工协作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校就业创业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就业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完善就创新创业制度、构建操作性强的考核督导机制)。

2.就业办、基础教学部加强主体责任,牵头指导要到位,督导检查要及时,落实情况要反馈;二级学院组织工作要认真,分工布置要具体,落实结果要汇报;其他部门配合工作要积极,多提建议。尤其是东西校区在去年融合发展年的基础上,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二级管理。

二、加强团队及课程体系建设

1.成立学校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完善学校及二级学院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专兼职队伍。要积极聘请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领域的有关专家担任学校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

2.加大培训力度,提升队伍素质: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专家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队伍。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按照教育部和省里要求,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每位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范围。切实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创业基础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制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成绩认定与其他课程考试互换办法。各二级学院至少将创新创业融入到一个专业建设之中。

4.做好就业创业课题、项目的研究及申报。就业办、基础教学部、职业技术研究中心、二级学院至少完成有一项。今年争取在参与横向创新或纵向创新研究课题上有所突破(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5.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完善申报制度。各二级学院至少有一名学生获得专利。(课外处和校企办共同)

6.编写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校本教材。争取7月份出来,下学期使用。

三、多种形式开拓就业渠道

1.巩固优质就业基地: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校企合作共同招生、校企横向联合申报项目、校企共建校内外就业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等形式,通过召开省化工医药职教集团会议,加强与优质就业企业的沟通和联系。

2.开辟新的就业市场:走出去,深入企业搞调查研究,开发优秀单位、优质岗位。

3.开发利用校友资源。就业办牵头、二级学院组织,发动全校教职员工,收集整理校友资料,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

4.开辟境外就业渠道:进行境外就业市场的研究、考察和组织实施。

四、积极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1.召开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生就业简历大赛: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学生就业简历大赛等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业综合素质。

2.加强众创空间建设: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实体为学生服务,学校建立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成立学校的资产运营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学校众创空间的运营公司,在下面可以成立若干个小公司,如化工、机电等。

3.加强社团建设:学校和二级学院都要成立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4.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专场招聘会和大型招聘会相结合,线上招聘和线下相结合,集中招聘和个别推荐相结合,打造一年365天不落幕的校园的招聘。

五、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1.建立创新创业专题网站,完善更新就业工作网站,加强微信平台维护,主动与我省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云平台结合,着力完善以校内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网为基础、移动终端为补充的智能化就业创业工作信息平台。

2.努力提高就业创业工作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真正做到为学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实现就业工作的个性化、信息化。

3.做好信心的有效对接,将学生就业创业意愿信息数据库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和机构孵化投资意向信息数据库进行对接,智能化匹配学历、专业、岗位、地域等重要信息,实现就业创业信息线上线下同步,为供需双方精准推送有效信息,逐步加快就业创业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步伐。

六、健全就业创业服务机制

1.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第三方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就业创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分析研究影响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因素,持续开展就业状况、就业质量、就业特色、校友评价、求职分析、创业情况等第三方调查评价。

2.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出台《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就业办牵头各二级学院,建立对毕业后两年内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机制。

3.继续开展精准化的就业创业帮扶: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与上报,准确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状况和意愿。升学、参军、到基层、创业、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暂不就业等。加大对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要求半个月更新上报一次。

4.做好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就业办牵头各二级学院,积极联系顶岗实习岗位,深入企业一线,挖掘优质实习岗位,减少顶岗实习期间的换岗率(即降低离职率)。尤其是护理学院,要做好首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

5.做好年度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确保届毕业生100%就业,初次就业率不低于86%,年终就业率不低于95%。

七、加强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宣传工作

1.加大就业创业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利用“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就业创业课程、日常活动等将国家和省内鼓励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宣讲到学生心中。

2.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整理我校就业创业工作,不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平台、校内板报等宣传报道,更要向上级、校外有关媒体进行推送。

第7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工程地质; 教学方法; 认知实习

中图分类号:TV135;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98-03

当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目标也日益明确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对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是转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转向从硕士研究生招生类别中即可体现,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近期逐步将硕士研究生学术性和专业性的招生比例调整到1∶1。此外,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也十分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型工程技术高质量人才。在这种教育环境改革大背景下,工程地质作为水利类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凸显出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理论知识部分与课外认知实习部分。课堂理论部分讲授基础理论、原理以及各种地质现象,课外认知实习部分通过实习让学生直接观察以增强感性认识,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地质是水利类本科各专业(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地质基础知识也是水利类工程师必备的实践技能之一,同时也是水利类各种注册考试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合格的工程师应具有野外地质知识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水利工程涉及地质构造、地貌现象、工程岩土特性、地下水等知识,因此,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工程地质课程的特点。

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程地质教学与认识实习实践教学经验,针对提高水利类本科专业工程地质教学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课堂内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图像、视频等媒体手段,展现地质实

物现象,启发与激励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避免纯板书式、抽象的教学方式,使工程地质教学从枯燥晦涩变为生动有趣。但任何事情又必须注意度的把握,理论课程教学毕竟不是观看电影式的视频或图像放映,传统板书讲解仍不可偏废,要做到二者有机结合。这样使学生能够对照课本知道课堂所讲的主线与知识轮廓体系,帮助其课下温习与巩固。

针对课程的不同部分与环节有的放矢,比如工程地质的绪论部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绪论部分讲解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在绪论部分充分讲解工程地质与水利工程的关系,诸如工程坝址选择、地基处理、防渗抗滑以及地质灾害处理等都离不开工程地质理论知识的体系框架。水利工程都是在特定的工程地质环境中建立的,其建设和正常运营都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如果没有掌握好工程地质知识将不可能设计、施工好一个水利工程,因地质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失效与失败的例子在国内外比比皆是。因此,在讲解后续章节时应适当穿插工程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工程地质课程与各项水利工程的密切性。

二、课堂外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地质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学在课堂,

用在野外。学完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读懂地质资料,并根据地质资料进行工程选址、工程设计。工程地质实践教学环节是最终保证工程地质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 野外实习场地及路线的选择

由于地质实习的特殊性,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所处的区域地理位置选择适合的实习场地与路线。如果有固定的实习基地最好不过,但是一般高校没有地质类专业,仅仅有为数不多的水利类专业,学校难于设置实习基地,从经费及人员上都难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最佳的实习场地与路线是满足工程地质野外实践教学的根本所在。根据区域地理位置,高校的实习场地与路线应具备如下特点与功能。

线路应具有地质现象的典型性、易识别性等特点,有明显的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地层系统基本齐全。周边具体工程与地质构造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起到学习地质知识、认识具体工程的作用。结合以上实习场地与路线的特点,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在实习进行前规范野外地质实习路线,对各地质景点进行全面详细的踏勘、确认、标识,以明确后续各地质点的实践教学内容,提供具有特色的工程地质现象解释与讲解。高校周边应该有最佳的实习路线,在实习经费限制下,满足实习功能的要求,即在这条路线上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实习区域的各种地形地貌、岩层分布与产状、风化现象、断层、地质露头、褶皱、节理等地质现象与地质构造特征元素。以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为例,围绕玛纳斯河流域的阶地地貌可以获取大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露头。因此,选择石河子—南山—玛纳斯河—肯斯瓦特这条典型的地质线路能够满足学校各水利类本科进行野外工程地质实习的要求。同时在这个实习路线途经的实习区域上能够结合具体的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坝、厂房等,使实习路线的选择更加完美。野外实践指导教师在每次带队实习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争取下一次实习的时候,使实习的质量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每次都要深入现场开展地质调查,借助现场拍摄、视频制作等方法,在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使野外实践教学条理化、系统化。水库、水电站、坝体工程、厂房、地下电站、水闸、渠道、堤防等水利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的掌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将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实习有机融入到工程地质实习的范畴中去,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鼓励实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多提问

第8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企互动 生产性 实践教学

目前,“引企入校”办学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比比皆是,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加大学生就业砝码,进而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已是普遍现象。但从湖南设有动漫专业的19个高职院校调查来看成效并不明显,原因就在于校企大多数只注重相互依存、相互效益层面。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尤其是生产性实践教学组织不够紧密,实践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没能统一,学生实践及顶岗实习考核制度不够完善,从而缩小了学生的受益面,没能够最大化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是校企共建的重要措施,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的重要环节。因此,生产性实践教学创新研究是高职院校共同关注和重新思考的问题。

我国的动漫职业专业教育较晚,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动漫人才与市场的需求有着巨大的差异,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的能力存在缺陷。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加强动漫专业学生生产性实际操作能力,是校企互动教育的必走之路,成为我国现在高职院校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

以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动漫专业为例,在“引企入校”合作办学两年来,共同研讨制定了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项目+动画梦工厂”为主题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流程,开发了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了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层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合作深度不够,对学生的受益程度不足,具体呈现在生产性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生产性实践教学组织不够紧密结合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以及学生生产性实践、顶岗实习考核制度不够具体等。

在当前住校企业湖南禄马文化有限公司合作平台下,如何加强校企两方生产性实践教学监管力度,调配好学校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生产对接,组织好生产性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学生实践考核制度,学校怎样主动适应企业生产运行管理机制,是课题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本课题的研究以期能够解决学生就业前的无经验、低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组织不紧密,顶岗实习与实践教学内容不一致,学生实践课程考核不系统的问题。实现动漫专业校企合作良性循环发展,以此推动学院乃至全国高职动漫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生产性实践教学创新研究是校企互动新模式下培养高质量动漫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新课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性项目之间的矛盾

高职教育是按照动漫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的,具有稳定的模式和计划。但是企业生产是围绕动漫市场需求实施的,市场是变动的,企业生产的动漫影片题材、形式、风格、技术等必然是要随市场发展变化的,学校实践教学计划与企业生产计划的衔接必然会产生矛盾。因此,实践教学组织与内容要紧密结合企业进行改革,与企业生产线上项目管理和内容纳入到实践教学课堂中来。实践内容以企业生产任务为中心,具有任务明确性、训练全面性、内容生产性、产品价值性的实践特点。

二、学生生产性实践、顶岗实习及考核制度

第一,学生生产性实践、顶岗实习。以动漫专业学生为例,2013年,学院动漫专业为解决学以致用、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践的问题,针对动漫市场,学院投资建立创意文化工作室,打造全国首部伟人题材原创动画电影《韶山少年》,从编剧、策划到制作都由校企合作人员完成,项目实施阶段部分环节由内部专业教师带学生共同完成。学生在做中学,在真实的生产性环境下实践,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近50余名学生参加了该影片的校内生产性实践实训。在学期开始,实践教学小组应制定出校企教、学、做一体的生产性实践计划。同时,在顶岗实践过程中,要阶段性、批次性安排学生顶岗。

第二,学生考核制度。学生在生产性实践、顶岗实习期间,除了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更要受到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实践教学小组要对在岗学生的生活情况、思想状况有掌握,对学生的监管要到位。对于学生实践效果,由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和企业顶岗实习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出实践鉴定表,由企业技术核心人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到岗次数、技术标准、实习态度、完成程度来对学生的实践鉴定做出评价并给出分数,校内实践教学课程教师根据企业实践鉴定分数和总结,结合课程目标和标准给出最终成绩。

三、加强校企共管,提升生产性实践教学质量

改革过去松懈管理模式,学校主抓教学管理,企业主抓生产组织,使教学与生产交替实施,产教一体化;生产性实践教学实施过程按照《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生产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规定企业的管理标准、制作质量标准、效益评价标准,对实际项目的训练标准进行要求和管理。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强调责任意识,立足长远规划,加强组织,不断提高生产顶岗实践质量,保障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产学研办公室负责生产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工作,实践教学由主管教学系部领导主管,实践教学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实践教学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生产性实践教学活动,并协助系主管领导做好实践教学管理工作。

结语

做好高职动漫专业生产性实践教学研究,能够体现出校企互动模式办学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校企互动模式的优势,把握住人才培养的准确性,加强高职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有利于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的全面、协同、可持续发展,同时解决了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漫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低下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1).

第9篇:线上教育实习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实践;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49-02

物联网是利用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物物相连的网络。我国早在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1]中就明确将物联网列为重点研究发展领域。为满足国家物联网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探索创新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是物联网工程专业整个培养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开展创新有效的实践教育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的重中之重。2012年以来,福州大学同福建新大陆集团成立了福州大学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并创建了国内首个互动式校企合作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依托该实验室,福州大学同新大陆开展了校企深度合作,在实践教育上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促进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一、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课程方向不够突出。物联网工程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涉及感知、通信、RFID、嵌入式等多项知识[2]。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如何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特色设立实践课程一直是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的难题。目前国内高校在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上也都在探索阶段,并无较多成功案例可以参考。由于实践教学课程通常会结合各专业理论课程设立,各专业课程又涉及多个学科,实践课程内容就变得分散,且容易与其他专业实践课程雷同,造成课程方向不突出与物联网专业培养方向脱节等问题。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方向应体现其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等特点[3]。

2.实践课程脱离企业需求。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必须密切结合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然而,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大部分缺乏沟通交流,未做深入合作教学。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也基本都是以参观为主[4],学生未能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实践。另一方面,学生的校内实践教学也未能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甚至严重脱离企业需求。

3.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与传统专业不同,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应结合实际。物联网技术重在与传统工业、农业、制造业等方面M行结合提升传统行业竞争力。因此,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也应以此出发,充分结合传统行业。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单一,仅完成课内的一些基础性小实验,实验内容与行业应用相差甚远。实践导师基本也都是校内导师,导师自身水平有限。学生实践后无法形成清晰的物联网专业认知。

二、福州大学新大陆校企合作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实施方法

1.校企共建物联网学院。2011年,在福建省省委、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福建新大陆集团公司同福州大学共同成立了福州大学物联网学院,共同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解决物联网应用人才极度匮乏的现状。作为全国物联网龙头企业,福建新大陆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物联网前沿领域核心技术,旗下新大陆教育公司专注于物联网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福州大学同新大陆共建物联网学院,通过在教学师资、实践实验、就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可以准确把握物联网专业培养方向,满足物联网行业需求。

2.校企共建物联网工程实验室。2015年年底,福州大学与新大陆集团共建福建省内首个“互动式”物联网工程实验室,涵盖农业、交通、物流、家居和医疗等多个物联网应用实例。该实验室突破了目前国内院校实验室依靠传统实验箱进行基础性实验的不足,将物联网技术与各行业应用直接结合,面向工程实际,突出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的综合性。通过该实验室,不仅可以使学生生动了解到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最新应用成果,学生还可以通过各实例平台可以进一步拓展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完成相关创新应用,真正将自己的实践成果融入到该实验室中。

3.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策略。物联网工程实验室的创建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但,如何在该实践平台上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是当前解决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最为重要的问题。福州大学新大陆物联网工程实验室采用以下方式确保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1)共建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如前所述,仅仅依靠校内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福州大学与新大陆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共同组建了物联网工程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团队内成员包括福州大学物信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指导教师和新大陆集团企业研发工程师。企业研发工程师深度参与学生项目指导,通过远程沟通和现场指导为学生传授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能力。(2)采用项目管理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仅仅依靠几次课内实验是无法满足物联网工程实践需求的。为进一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同步,实验室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实践项目的教学过程包括:实践项目立项、学生调研、项目实施、实践项目总结等几个阶段,贯穿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整个过程。在实践项目立项阶段,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选定实践课题,确定课题需求和任务以及学生的项目分组、分工和计划;在学生调研阶段,学生通过调研理解课题需求,学习相关知识,学生通过会议汇报调研情况,校内外指导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按照项目分工和计划完成实践,实践过程中项目代码、文档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完成,项目代码通过SVN上传管理,校内外导师通过SVN可随时查看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对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点评修订;在实践项目总结阶段,由学生按照项目组对完成的实践项目进行答辩,答辩专家由校内外指导教师组成。最后,根据项目实施过程表现和答辩结果,评选实践优秀的同学。(3)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在校内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但与企业的实地工作依然存在差距。在校内实践完成的基础上,新大陆与福州大学进一步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直接进入企业从事物联网工程技术相关实习岗位,并在企业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经过校外企业实习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和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直接满足企业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福州大学和新大陆校企深度合作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的开展情况。虽然经过几年的实践活动开展,已形成了相关经验和成果,但依然还有一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实践成果在线分享与标准制定等。在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践成果对成果优秀的实践项目进行线上分享,建立校企共享资源库[5]。线上分享的内容包括项目要求、项目实施过程、实施结果等。另一方面,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不断总结,形成标准化的实践流程,包括实施过程中的文档、代码标准、代码管理、结果评定标准等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闫俊英.物联网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4,(11):52-53.

[3]王志良,闫纪铮.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4]朱军,熊聪聪,张贤坤.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3):36-38.

[5]O海英,赵江招,夏要争.校企共建资源库建设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