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对策
一、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广州地铁目前拥有8条线路、145座车站、运营里程达236公里组成的线网。每天平均客运量超过40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784万人次,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左右。地铁车轮滚滚,每天面临的最紧要问题就是安全。近年来,广州地铁公司坚持以安全运营为中心,狠抓运营质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管理网络,在员工中进一步强调了“安全乃企业立身之本”的观念,在运营安全管理上强化各项措施:
1.制度保安全。在进度和安全的选择上,广州地铁永远把安全放在首位。保卫综治、绩效考核、运输管理、应急预案、安全管理等近88个安全规章为地铁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三铁”作风抓安全生产,落实事故“四不放过”,确保了地铁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设备保安全。广州地铁通过引进国际上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拥有一套较完善的运营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确保安全、正常运营。运营设备设施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与否。为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广州地铁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高维修质量。
3.人员保安全。从新员工进入广州地铁的第一堂培训课开始,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就与地铁人的工作、生活就紧紧相连。《安全管理奖惩办法》、《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等21个规章制度是地铁保证安全运营的“法典”,“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安全文化则让每位员工全员皆“兵”,员工“违章即事故”的强烈安全意识则让广州地铁已安全运营了4000多天。
4.措施保安全。亚运期间,广州地铁针对客流量大幅增长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亚运免费日5天,地铁145个车站、412个出入口,就启动三级客流控制高达200余次。
每停靠一个车站,每开一次车门,地铁司机都会仔细瞭望,反复确认,确保绝对安全才能动车,一个班次下来,开关门累计超过4000次,用广播提示近800次。
二、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方向
目前,广州地铁正处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而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运营安全成为扩大运营规模的前提。所以,广州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将安全管理融合到生产管理之中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是处置生产关系的原则之一,要保证运营生产全过程的安全,就必须将安全管理置于运营组织、维修组织运行的全过程。一方面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在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实际参与来实现过程控制;另一方面要求生产人员在开展工作中考虑安全因素,实现安全控制与生产管理的完整结合。
2.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评估
广州地铁将针对现行的运行体系,结合运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风险评估对现有运营系统加以完善;针对新设备的投入应用,对设备功能及运用要求进行评估,超前进行风险控制;针对运营组织体系结构进行改进,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评估,发现运营的薄弱环节,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杜绝在爆发之前。 转贴于 3.将安全关口前移
随着运营管理经验的逐步积累,广州地铁必须将安全关口前移,将安全工作放到运营组织、维修组织的前面,在运营组织准备工作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在维修规程的编制过程中,通过安全人员的充分参与,并会同维修人员从安全角度充分预想,将安全关口前移到运营组织、维修组织中。
三、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思考
运营安全是地铁公司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广州地铁必须狠抓运营安全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安全工作的得失,同时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上有以下问题需要思考。
1.建立运营安全评估体系是全面和客观评价运营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
各个系统与设备的可靠性、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处理事故和故障的及时性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最重要的三个因素。那么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运营安全状况,并据此提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改进措施,这就需要建立地铁运营安全评估体系。一般说来,地铁公司可与高校联手,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展开研究,并建立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模型,从而开发相应的评估软件。通过对运营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对正确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状况,纠正管理偏差,提升运营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前介入工程建设是实现运营安全保障前移的重要环节
地铁运营方是轨道交通工程的最终用户,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运营方的提前介入,一方面有利于最终客户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与建设单位共同研究解决措施,完善工程建设,并从整体上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营方全面深入掌握交通设施情况,做好投用后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因此,广州地铁可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在轨道交通新线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运营主体确定后,应组织运营方相关人员的介入,并明确介入的形式和不同阶段介入的内容,从而实现运营安全保障前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全省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以下简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不配套,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水平偏低,项目投资来源渠道单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运营管理,改善城镇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省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伴随着生产要素和大量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有效解决人口集中和产业聚集过程中有害物、废弃物不断增加等问题,对于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城镇,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是实施七彩****保护行动的重要内容
实施七彩****保护行动,着力解决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全省还有95个县(市、区)级以上城镇未建污水处理设施,99个县(市、区)级以上城镇未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垃圾简单堆放、填埋,严重影响着城镇生态环境。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城镇周边河流水质,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全面实施七彩****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行动。
(三)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手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城镇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环境保护能力,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实现污水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有效减少污水垃圾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营造健康、舒适、优美、洁净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建设和谐宜居城镇。
(四)是提升城镇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是城镇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城镇公共环境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镇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市政公用设施,提升城镇环境承载力,创造优良生态环境,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五)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并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健全管理体系,完善保障制度,全面提高我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无害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水平,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建成较为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体系,切实改善城镇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六)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坚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统筹规划、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目标,长远规划,一次设计,分步实施。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处理工艺。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总体规划、重点推进,优先抓好9大高原湖泊区、重点流域环境敏感地区、重点污染控制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尽快取得实效。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改革投融资体制及运营管理模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积极建立和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和财政补偿机制,开放建设经营市场,鼓励和引导国内外社会资本进入污水垃圾处理行业,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运营格局,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配套完善,加强监管。在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和垃圾转运设施,积极推行雨污分流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高污水收集率、再生水利用率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完善管理措施,严格建设标准,加强运营监管,确保各类设施持续稳定运营。
(七)建设目标
到2010年,结合国家确定的我省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在20****年基础上削减4.9%的约束性指标要求,完成109个污水处理和83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使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省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新增化学需氧量(COD)削减量达到8.39万吨/年以上。
到2012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雨污分流的配套管网、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及清运系统,全省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化学需氧量(COD)削减量达到11.12万吨/年以上,再生水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全省城镇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
(八)编制实施建设规划
根据《****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年—2012年)》和《****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年—2012年)》(云发改投资〔20****〕1320号)要求(以下简称《规划》),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抓紧编制好州(市)、县(市、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专业)规划,明确建设的目标、内容、规模和技术标准、投资估算以及保障措施,并将其作为城镇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规划指导和规范建设,确保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稳步推进,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九)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严格执行基础设施建设程序,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前期工作经费,通过委托、招标等形式,深入开展规划布局、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资金筹措、土地征用等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促使项目尽早尽快开工建设。规划于20****年开工建设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相关州(市)、县(市、区)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业主在20****年10月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规划于2009年—2012年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在项目开工年度前1年完成前期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效率,限时办结,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省级财政将对按期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给予适当前期经费补助。
(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
根据各地的基础条件、资源环境状况和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强化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的分类指导。要在满足国家建设标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合理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方式和技术,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降低运行费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做到厂网同步或管网优先,新建排水管网必须实施雨污分流,老城区排水管网应通过改造逐步达到雨污分流。广泛推广使用“脱氮除磷”等污水处理工艺,条件适宜地区应积极推广人工湿地等自然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大力推进污水再生和雨水利用设施建设,提高再生水、雨水在园林绿化、市政环卫、城市杂用、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用水平。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废旧资源,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对卫生填埋、垃圾焚烧和垃圾堆肥等常规工艺要充分论证、科学比选,合理确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全面做好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作,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积极探索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的集中与分散治理模式,鼓励乡、镇、村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指导下自主开展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十一)严格项目建设管理
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规模和标准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项目必须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项目招投标,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干预正常的招投标活动。项目建设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制度,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理。项目建设必须实行合同管理制度,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订立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严格控制建设工期,当年新开工建设项目必须在次年建成并投入运营,2012年新开工项目必须在当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完善项目动态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进度的跟踪检查和质量监督管理,认真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四、确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正常运营
(十二)强化设施运营监管
加强对污水处理企业劳动定员、安全生产、成本核算、水质化验、污泥处理以及关键岗位操作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各污水处理厂均需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提高监测监控技术水平。实施城镇排水许可管理,对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水质、水量实施检测监督,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依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规范垃圾处理场的运行,建立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动态考核机制,对垃圾处理数量、质量和环境影响等进行严格监测,防止出现二次污染。抓好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不断提高各工种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十三)建立健全价格机制
依法加大对污水垃圾处理费的征缴力度,落实征收责任,提高征缴率。各地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由有关部门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经听证会程序后报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要科学核算项目运行成本,合理确定投资回报水平,建立公开、透明、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入以及收费对象的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采取一次听证、分步实施的办法,科学合理确定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20****年年底前,将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费调整到平均0.8元/吨以上、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调整到平均15元/户·月左右,基本达到补偿运行成本的水平;到2012年,将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提高到补偿运行成本、合理盈利的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收费管理办法,实行城镇污水处理费与供水费合并收取制度,积极推广城镇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与城镇供水费合并收取方式,降低征收成本。强化对城镇排水管网覆盖区域内自备水用户污水处理费征缴工作,具体执行时间和收费标准由州(市)人民政府确定。对亏损严重的企业,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减交或缓交。对城镇低保户,由当地人民政府决定给予适当补贴。
(十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污水垃圾处理经营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条件成熟的事业性经营单位要加快事转企改制步伐;仍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尚不具备改制条件的,要将日常养护作业等业务剥离出来,组建企业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组建作业公司,按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公开竞争承接污水垃圾处理业务。加快推进国有污水垃圾处理企业人事、用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降低运行成本,规范经营行为,提高运营绩效。
(十五)创新管理运营模式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国内外技术先进、实力较强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采取独资、合资、合作和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租赁—移交(BLT)等多种形式参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经营。建立和推行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符合准入条件的市场主体通过公开竞标等方式获取污水垃圾处理的特许经营权,并通过收取污水垃圾处理费、租赁费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对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和城镇供水项目进行捆绑,实施统一建设经营或招商建设经营,通过规模效益、行业互补和区域互补效应实现市场化运作,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转变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公平竞争、高效有序的市场运作机制和市场准入、退出管理制度。
五、加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十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省级财政从20****年起至2012年,每年安排5亿元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通过以奖代补、资本金投入等方式,专项用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按规划年度统筹安排,具体由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环保局等部门研究提出管理使用办法报省人民政府审定后实施。各州(市)、县(市、区)要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全部用于城镇维护和建设,城镇国有土地出让纯收益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使用,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以州(市)为单元,组建全州(市)包括各县(市、区)的投融资主体,或开展招商引资,选定投融资主体,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全面负责全州(市)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条件较好的县(市、区)也可单独建立运营主体。鼓励省级专业投资公司参与各州(市)的自来水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的投资运营。采取污水垃圾处理费收费权质押贷款等方式,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
(十七)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资金要设立专项账户,实行专项核算,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专户存储、账目清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各责任主体单位必须依法办事,加强管理,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建设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努力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办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和廉洁工程。要加强国债资金、省补资金的监管,对建设进度慢、工作效率低的项目进行重点督查,严厉查处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的违法违规行为。
(十八)完善优惠扶持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完善政府支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措施,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财政补偿机制,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活力,减轻公众负担。对用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的设施设备,可采取加速折旧方式计提折旧。对经营企业收取的污水垃圾处理费收入,免征增值税。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生产用电,享受优惠用电价格。对新建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
六、营造有利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良好环境
(十九)提高思想认识
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涉及面广,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点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加强组织协调
省、州(市)、县(市、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省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办公厅和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监察、审计、环保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当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州(市)长作为当地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县(市、区)长作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指导和督促目标责任书确定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营。
省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全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省建设厅要充分发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规划制定、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项目建设等的统筹协调工作,加强项目建设、运营的动态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设施运营安全。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等相关工作,做好我省规划与国家规划的衔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牵头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的贯彻落实,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价格管理措施,完善价格机制。
省财政厅要做好我省规划与国家规划的衔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根据规划要求和有关管理规定,研究制定省级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编制资金年度预算,做好资金筹措、安排和监管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
省环保局负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建成后的环保验收及监督检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环保资金支持。
省国土资源厅要按照国家和省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强指导协调,做好项目建设用地征收、审批工作,及时提供项目建设用地。
省监察厅、省审计厅负责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检查和定期审计,防止和杜绝资金被挤占、挪用和贪污。
(二十一)注重宣传引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宣传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良好氛围。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和促进环保、爱护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时宣传建设运营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发挥好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企业年金;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F04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随着2004年国家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规范化发展获得了更为有利的政策支持,众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年金在吸引人才、提升工作主动性以及构建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参与构建了年金制度。
一、当前企业年金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企业年金档案管理的标准和模式
现阶段,我国在企业年金管理工作中对于相应制度规范的细化性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中的指导依据也相对概括,尤其针对档案管理仅提出了“自合同终止之日起至少保存15年”的年限要求,缺乏对于信息归档、存放管理、查阅调用管理等方面的详细要求。实际上,企业年金制度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信息包括了职工个人账户资料、各项资金往来等众多内容,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标准将导致一系列的管理混乱问题。部分企业在年金档案形式、分类归档办法、管理组织设置等方面依然随意性较大,导致了部分年金档案的缺失。
(二)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缺失
受客观条件的影响,部分企业在年金档案管理中的资金与人员年投入较少,不能针对年金档案管理设置专职部门进行管理,同时也无法提供专门的档案室,年金档案管理人员与场所同其他管理环节存在一定的影响与干扰,归类不明确,归口不统一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基础设施的缺失使得部分企业在年金档案管理工作中难以采取系统性的信息化管理,在年金档案管理中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大,不能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全面的信息档案收集管理,出现人员调动与或业务调整的情况下,将导致年金档案流失的问题,进而给企业与个人造成收益损失。
(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偏低
人员专业性与业务能力不足同样是限制当前年金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因素,制度的执行与相应管理技术方法的应用离开了人员素质的支持只能是空中楼阁。当前较为突出的是年金档案管理人员兼职工作,各分部管理内容之间无法协同作用,档案一体化管理程度不高,不能实现集中化管理,极易导致年金档案管理工作各自为政与档案流失。同时,在传统档案管理方法与理念的影响,企业对于年金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要求不高,通常将年金档案管理视作较为清闲的岗位,缺乏对于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培训,导致档案管理人员你的水平始终得不到提升。
综上,年金档案管理工作业已成为当前企业年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而随着且与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此环节的影响将更为显著,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将难以改变大量档案信息管理不力的问题。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深入研究分析企业年金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寻求更为规范与有效的管理办法,提升年金档案管理水平。
二、加强企业年金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引起各级关注,争取更大的支持
首先,企业应全面提升年金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对于年金档案管理要求与方法,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其次,应强调企业年金与社会保障体制发展之间的进一步融合,通过有效的改革创新提升年金档案管理水平,将年金档案纳入保障体系之内,从而正确更大的支持。第三,应加强宣传,扩大企业年金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提高公民对企业年金的认知度,对企业年金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技术优势,提升年金档案管理宣传的传播效果,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精准高效的宣传,争取各级领导及相关主管单位的重视与支持。最后,应强调规范化制度体系的制定,针对当前企业年金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配套的企业年金档案管理办法,使企业年金档案管理工作尽快规范有序的进行。
(二)建立健全机构,形成规范管理
1.应该在各层次、各类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内部成立专门的企业年金档案工作领导组织,明确责任,各负其职。
2.要配备专职企业年金档案管理人员,至少应指定专门的兼职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企业年金档案,将企业年金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目标考核中,应与主要经办工作同要求、同布置、同监督、同落实。同时还要加强对专兼职企业年金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3.应配置与企业年金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配套基础设备和软硬件设施。应该安排专门存放企业年金档案的房间,按照其他档案管理的基本“十防”要求配备设备,以符合人社部对企业年金档案“自合同终止之日起至少保存15年”的要求。
4.应该对企业年金档案管理的范围进行统一划定,按照各类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所辖的业务不同,设定不同的档案管理细则,按照年度和种类分门别类,定期整理、装订成册,以便于查找和审阅。同时建立企业年金档案室的准入制度,对查阅企业年金档案的权限进行设定。
(三)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人性化服务
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企业与个人联合缴费的形式提升员工收益,从而保证离退休职工在退休后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回报。因此,在年金档案管理工作中,相应管理模式的应用应立足于以人文本的理念,注重人性化服务,为退休人员准确、顺利、便捷的的领取年金创造条件。创新企业年金档案管理模式,应首先实现全面性的年金档案细化,将退休人员可领取年金的信息进行详细的统计录入,如企业年金组成、个人与企业缴费比例、投资收益等进行全面的树立归档,确保职工的调阅查用。同时,应进一步重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借助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或平台系统实现更为高效的年金档案管理,为员工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通过互联网实现高效的信息公开与分享,帮助员工随时与经办人员进行沟通,借助相应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及时发现企业年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人性化服务的角度加以改善与优化。
参考文献:
[1]陈宗杰.关于企业设备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8).
“幸福南网”微平台建设背景
南方电网公司现有的“6+1”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但在利用信息化手段,特别是利用新媒体开展员工宣传思想工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影响力不断下降,存在信息不及时、不到位、不精准、单向灌输缺乏交互性和趣味性等问题。而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宣传的及时性和交互性、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表现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随着手机成为第一上网终端,以其更为先进和强大的功能成为抢占宣传思想工作高地、建设员工掌上精神家园的最佳载体。
随着微信的流行,南方电网公司所属各个单位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如:“南网50 Hz”“领导力与南网发展”等订阅号,以及“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等服务号。但前者侧重于信息传播和企业品牌传播,交互性不够,服务功能有限;后者侧重于供电业务办理,以电力客户为主要受众。众多微信号,较少面向员工,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各个单位独立管理、分散投资,难以发挥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
“幸福南网”微平台建设实践
为系统解决这些问题,在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化技术进行调研分析后,南方电网公司以“幸福南网”为主题,按照“顶层设计,统一建设,灵活扩展,分级运营”的思路,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集企业内宣、活动组织、社交互动、员工关怀等于一体的旗舰型宣传服务平台。
首先,南方电网公司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平台架构。103个分散的微信号接入到统一的云平台,实现各微信号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管控、权限清晰、规范有序的“网―省―地市”三级微信矩阵,形成覆盖全网、上通下达的立体网络。微平台采用“一个平台,两个入口”的架构。一个平台就是自主建设统一的云平台,作为各级微信号管理、数据存储、用户认证、信息、活动组织的统一平台。两个入口就是支持微信和手机APP双入口模式,专门定制开发的手机端APP可以支持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和交互需求。这样既能发挥微信的优势,同时又能规避微信的局限性,保证平台运作的安全性、自主性,保持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该平台采用SSL(安全链接)、OpenID键值对等高标准的数据安全设计,符合CSA云计算关键领域安全指南要求,确保从数据层到应用层、接入层等系统各层面的安全性,充分保护系统安全和企业隐私。
其次,积极开发丰富的插件应用。就像建设了高端先进的大剧院,必须要有优秀的节目才能吸引观众一样,南方电网公司搭建了先进的平台,还积极开发丰富的插件应用,满足所属各个单位和广大员工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微平台采用了被新浪、腾讯、阿里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广泛使用的OPENAPI技术,基于OAuther2.0协议构建了一整套开放接口。接口覆盖了用户鉴权、数据同步、核心业务交互等场景。通过开放接口,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平台对内可以快速接入各种业务插件,对外可以快速接入各种第三方厂商的产品,以较低的成本整合各种资源,为员工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构建员工服务生态圈。整个服务圈,既有统一开发的32个全网通用性插件,主要分为新闻宣传、学习教育、工作实用、业余生活、商业应用几大类,成为员工工作生活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也有各个单位发挥首创精神,自主研发的个性化插件,如:广州供电局、超高压公司的特色插件,经过评估可升级为通用性插件,实现互利共享,减少重复开发。另外,利用平台的开放性特点,与各种第三方专业厂商合作,接入一些员工喜闻乐见的知名互联网应用插件,引入一些专业度较高的服务,如:咕咚运动、咪咕音乐、EAP等应用。
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有了好的平台和丰富的插件,如果没有用户,或者没有用户黏性,也是不成功的。为扩大用户群、提高用户黏性、丰富服务功能,进而最大化体现平台价值,南方电网公司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一是在平台上线之初就制定了平台运营管理办法,建立了规范高效的管理员团队,按照“网―省―地市”三级单位架构组建了1 220名的管理员团队,管理员根据权限、职责不同,分为系统管理员、域管理员、通讯录管理员和内容管理员;二是建立强大灵活的积分体系,为每个用户建立了独立的“积分银行”,并提供了积分的生产、分配、使用接口,配套设置积分兑奖方案,激励用户;三是行政驱动与自发吸引双管齐下,通过行政手段快速集聚用户,同时提供紧跟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贴近员工所需、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内容和活动,保持用户黏性。如:汉字大赛、致敬抗日英雄、好习惯、中秋寄相思摄影大赛、点亮万家灯火新春文化活动、纪念建党95周年、唱响我们的价值观歌唱大赛等系列活动,获得了广大员工的热烈追捧。例如2015年5月开展的汉字大赛,在游戏中重温传统文化,又通过排名激励,体现了个人的存在感,吸引了2.19万名员工自发参与,往往是员工、同事、家人聚集在一起参加比赛,相互交流讨论,在融洽的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字之美。
“幸福南网”微平台建设成效
2015年2月1日平台正式上线,全年平台已有22.5万员工实名绑定(96%绑定率),组织活动1 130次,点击量超过1 231万次。“幸福南网”微平台成为企业内部覆盖面最广、使用最活跃的新媒体平台,产生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是促进了宣传服务有机结合,成为主旋律与正能量的有效传播载体。一方面直接发挥宣传本身的作用,及时推送主旋律内容,直达全网员工,引领思想、引导舆论,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以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各类活动,通过各种插件增强用户粘性,进而扩大宣传辐射度和影响力,在服务员工的同时将主旋律和正能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例如最近举办的“唱响我们的价值观”歌唱大赛,采用“大家唱 大家评”的方式,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活动开展才两周,参赛的歌手达到4 971名,参与活动的员工达到91 058人,点击量超过200万次,五省区的员工通过平台聚集在一起,展现真我,寻找友谊,发现快乐,品味幸福,成为微平台的重要价值所在。
二是创新了工作方式,成为管理者的好帮手。说:“新媒体思想舆论工作的正道,在于化解负效应,激发正能量,成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幸福南网”微平台正成为管理者的好帮手。微平台充分发挥了新媒体优势,构建了新型宣传生态,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平台更具精准性,能够控制信息传播到点、到人,区别对象、定向推送、直达用户,解决宣传自上而下层层衰减的问题,改变了传统单向灌输和说教模式,后台能够实时掌握信息传播到位情况以及员工点赞、评论和意见反馈情况,做到动态管控。相对于线下活动,平台线上活动具有参与率高、普及性广、组织方便、内容丰富等特点,在线开展调查问卷、学习、测试,相比传统方式更加省时、省力、环保、高效。
三是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圈,成为员工的掌上精神家园。员工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能通过微平台找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贴心应用,个人存在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早上07:00起床:打开“好习惯”,为自己按时起床打钩,把线上习惯变成线下好习惯。
早上08:00上班前:打开“南网播报”“本地播报”自动推送的“全网―省―地市”三级新闻,快速浏览图文消息、微视频新闻,了解企业动态。
上午08:30上班:打开“移动课堂”,组织在线学习,参加“学习测试”。本部与一线员工全员参与,不用纸质试卷,即时公布成绩,统计结果。
中午12:30休息:打开“兴趣小组”,查看小组动态,发表意见,与小组成员讨论。打开“每月评选”,上传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查看作品排名,进行点赞。打开“汉字大赛”,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传统文化。打开“唱响我们的价值观”与同事一起听歌、评论,为心仪的歌手献花。
下午14:00上班:打开“会议签到”,扫码签到。不用纸质签名,自动统计到会人数。会上表彰先进。打开“南网星辰”,榜样就在身边,收获满满正能量。
下午16:00开会:点击“两学一做”,打开专栏,进行政治学习。
下午17:30下班:打开“球赛竞猜”,为参加比赛的同事加油,和同事一起竞猜比赛结果,期待第二天赛果。
晚上19:30休息:打开“幸福商城”“团乐购”,选购商品,服务生活。
晚上20:30休息:打开“唱响我们的价值观”,高歌一首上传到活动页面,接受全网员工的评论和鲜花。
晚上22:30休息:打开“我的主页”,查看积分情况,看看兑换奖品,看看访客记录,丰富一下个人空间,满足一下个人存在感。
四是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管理降本增效。统一开发,集中投资,降低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仅平台搭建方面就节省了大量重复建设的投资,在后续日常维护、插件开发等方面,通过集中化运作和全网资源共享,也极大节约成本。微平台建设实现了矩阵式的统一规范管理,实现了一体化和经营性管控。间接经济效益巨大,如:信息传递的时间成本和媒介消耗大为降低,整合资源有效减少管理成本,而且通过日常运营以及专项活动形成的大数据,对于深度了解员工、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等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等。
关键词:企业管理 信息化 研究 发展 现状 分析 系统
1 概述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当前我国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正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双向推进,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深化。但应当指出,我国关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企业的积极努力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正逐步加快,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企业信息化在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ERP,即企业资源计划,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标志,早已引起政府、企业和媒体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但总体而言实施应用的企业还是较少,而且企业中成功实施的案例也不多。
2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战略,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在充分掌握内部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重点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推动管理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企业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指导力度,推进重点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建立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强化安全保障等举措,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一是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架构、规范制度体系三个方面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指导力度。一方面根据国资委信息化工作要点的要求,优化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了信息化登高计划。另一方面在集团总部成立了信息化管理部,统筹推进集团整体信息化工作。同时制定了《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信息化推进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二是强力推进重点信息系统建设。在综合管理类应用系统方面,先后组织建设了生产指挥调度管理系统、财务核算与报表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移动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运营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集团管控能力。在专业应用类系统方面,着力打造了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产品工艺项目管理系统、总承包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房地产营销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全面覆盖基建、设计、经贸、制造、房地产、投资等主要业务领域,支撑跨区域、多领域、全业务流程的正常运转。三是构建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由集团总部统一制订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支撑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安全保障标准、管理服务标准,实现了总部与所属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开展项目建设,并通过项目建设完善标准。四是稳步加强安全保障机制。通过搭建安全计算机环境和通讯网络、进行安全区域边界隔离等手段保障技术层面安全;通过规范管理体系中的相关操作流程,保障制度层面安全;通过建立日常安全保障机制、应急响应机制,保障运维服务安全。
3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优化方案
企业信息化作为支撑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之一,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深入推进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着力打造运营信息系统平台,全面推进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一是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薪酬管理、岗位编制、员工自助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二是启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按照风险管理分类、分层和集中的管理要求,实施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全面融合,实现了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化管理,提高了整体风险防范水平。三是物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采用自主研发设计,通过敏捷开发方式,系统的可扩展性得到较大提升。目前物流中心电商平台的资讯业务已在内部模拟上线。四是积极筹备物流中心分销和京外所属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项目,以采购、库存、销售、财务为重点,搭建统一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平台,推动重点业务的集中规范、高效运作和协同共享。五是积极筹备所属鲁中矿业ERP系统建设项目,推进业务操作层面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全面集成,从而落实精益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六是积极推动所属ERP系统建设项目,以“成本管控、资金集中、采购集中”为目标,逐步推进由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的运营转型。
4 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优化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企业在多个主营业务间建立统一的绩效、培训、人才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内容包括绩效考核、培训管理、能力管理和关键人才管理等4个模块,通过梳理相关制度和流程,推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不仅着眼于将现有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转移到线上,更高层次的目标在于通过集团总部和所属企业共同梳理、完善绩效、培训和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进一步统一流程框架和管理要求,通过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企业对项目实施和人力资源业务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试点单位要认真学习项目成果和实施要求,调整工作习惯,先行先试。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发现信息系统的问题,还要发现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改进。二是要以项目为契机,做好人力资源业务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对接。坚定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模式开展绩效考核、干部测评等人力资源工作,充分利用咨询项目成果,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5 企业财务信息化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可以大大减少原来手工做账和核算的繁重劳动,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和资金控制;有利于企业全球化经营和多样化经营;有利于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减少各种人为因素干扰,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
如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是当前企业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企业需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而不是简单照搬,不是买一些计算机,安装一些财务软件就财务管理信息化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不是仅仅对财务会计方面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加工出财务会计报表,而是全面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将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高效链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要想真正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就需要开发出真正属于企业所需的财务管理软件,让真正能够高效利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使用,才能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最大效益。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这方面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还需要花大力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都是通用软件,虽然成本较低,但实用性存在一定问题,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还需要对其进行再次开发,这样就造成了浪费。因此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利用上要仔细斟酌,不能图省事、怕花钱,同时也需要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化投入,有些软件功能太多,许多企业根本用不上,造成功能、人力资源和资金浪费。当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好处很多,但也存在许多风险,如财务数据安全风险、道德风险等,需要企业加以防范。
6 结束语
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是一条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强、切合我国实际的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我国企业只有继续完善信息化服务,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凤琴,马俊海,谢敏,施立峰.中小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20).
[2]杨辉.我国中小型企业ERP实施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张建莉.浅谈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23).
[4]吴坤.关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6(06).
[5]黄喜.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
[6]张勇刚,汤方梅.一种新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三维立体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2).
[7]董.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03).
[8]李蔚田.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02).
“老赖楼盘”大多出现在二三线城市,涉及房企多为中小开发商。业内人士分析,在此前楼市热潮中,一些房企非理性发展战略是“老赖楼盘”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手续不全、违规开发等也使得一些楼盘中途“夭折”。
违法成本低也是造成“老赖楼盘”的重要原因。根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违规预售罚款不超过3万元。
有的城市延期交房一年以上楼盘超10个
“从1月推到7月,从7月又推到12月。”2016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温泉城楼盘的部分业主为开发商一再拖延交房而烦恼不已。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四季花辰小区开工长达6年仍未完工。
近两年来,类似长期拖延交房的“老赖楼盘”在不少二三线城市频频出现。有的基本完工但迟迟不能交房,有的长期停工已经“烂尾”。有媒体走访了解到,南宁延期交房一年以上的楼盘近十个,在呼和浩特等地则更多。
据了解,一些开发商在楼盘出现问题后采取各种方式规避责任,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理,耍起“老赖”做派。
――“奇葩”借口拖延交房。“楼盘迟迟不能完工,开发商给出的答复每次都不一样。”四季花辰小区业主渠先生说,前些年说是由于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商品房销售相关手续,最近又说资金链断裂、得先把商铺卖出去回笼资金。在厦门、北海等地,都出现过开发商以“下雨”“高考”“停水停电”“台风”等“奇葩”借口一再延迟交房且拒付违约金的现象。
――人去楼空“玩失踪”。2015年以来,广西古鼎香投资集团在宁明县、天等县、靖西县等地的多个楼盘停工,售楼部人去楼空。媒体近日在古鼎香集团位于南宁市金湖路文德大厦的办公地点看到,公司大门紧锁。拨打古鼎香集团一王姓负责人的电话,在媒体表明身份后,这名负责人直接挂掉电话。
――将压力转嫁给业主。福州温泉城楼盘目前已延期交房十个月,按购房合同规定须交违约金,但开发商却在未和业主商量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以物业费抵充违约金。业主们计算发现,每户违约金从1万到2万元不等,若抵充物业费,足够支付近十年。在呼和浩特市,停工两年的蔚蓝家园楼盘开发商对于业主的回复就是两个字――“缺钱”,后来竟提出让业主集资帮助公司解决资金问题,无奈的业主凑出300万元之后,却又发现整个楼盘建设还需要3亿多元。
楼盘陷入僵局迟迟无法交付,给业主带来巨大生活和心理压力。福州“大儒世家・天澜江语城”小区一位业主说,因新房迟迟未交付,他每月在外租房需2000多元,按揭又需7000多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房子。
多为资金链断裂和违规开发
媒体调查发现,“老赖楼盘”大多出现在二三线城市,涉及房企多为中小开发商。业内人士分析,在此前楼市热潮中,一些房企非理性发展战略是“老赖楼盘”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手续不全、违规开发等也使得一些楼盘中途“夭折”。
内蒙古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梁荣表示,前几年,房地产市场井喷式发展,吸引众多资本涌入其中,一些房企盲目扩张、高价拿地埋下隐患,随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降温,不少中小房企陷入困境、资金链断裂。
广西红日东升投资有限公司曾在广西布局“八盘齐发”战略,并以当时创纪录的价格夺得南宁地王,激进策略及其他业务经营不善等最终导致其资金链断裂。2015年初,公司开发的红日山湖楼盘在延迟交房两个月后宣布停工,至今尚未全部交房。
而在土地价格攀升、信贷紧缩的形势下,一些实力弱小的中小开发商融资、开发成本也快速上升。内蒙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企负责人说,2016年,1―5年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为4.75%,银行放贷时上浮30%达6.175%,而民间借贷利率均高达10%以上,企业财务成本压力非常大。
另一些“老赖楼盘”则是建房初期存在“五证不全”问题,开发商通过虚假宣传、“低价内购”等吸引购房者,签合同时又变购房为长租、“合作建房”等,后期因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开发建设受限、资金不足“跑路”等陷入僵局。
违法成本低是痼疾
据了解,“老赖楼盘”普遍存在各类违规问题,与此同时,其违法成本很低。
比如,一些“老赖楼盘”为规避监管部门、躲避消费者上门维权,不在项目所在地设置销售中心,而是由销售人员通过散发小广告、网上信息、召开“内部申购会”等招揽客户。
违规房企遭受处罚的力度有限。根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违规预售罚款不超过3万元。“针对延期交房乃至项目停工等行为,除了督促房企按合同赔偿、引导业主向法院外,没有其他有效手段。”福州房管局市场监督管理处负责人刘力说。
同时,业主走司法途径非常艰难。2016年以来,广西宁明县古鼎香楼盘的一些业主陆续向法院提讼,但胜诉后仍然无法拿到退款和赔偿。“公司陷入债务纠纷,名下资产早已被法院冻结。”业主罗女士说。
编者按:
6月6日,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刘智丰在2016(第七届)全球汽车论坛上发表演讲,认为4P仍是新时代下汽车营销基础,并从4P分享了他对汽车行业发展新趋势的看法。
大家知道,中国宏观经济处于L型的变化,同时,互联网在冲击,城镇化速度在加快等等。我想,回归到营销的本源,还是4P。
第一个P是产品。
产品的变化趋势包括智能化、新能源化、共享化、SUV化、内饰高档化五大特点。
我没有强调电动化,因为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讨,我想将来插电式混合也可能成为合资企业特别关注的焦点,而不仅仅是电动化,所以我把名字改成新能源化,可能包容性更强―点。
另外生产平台化、轻量化这两个趋势都是业界讨论的共性话题,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就是SUV化、内饰高档化。
SUV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说历经了几个阶段:SUV占比乘用车市场达到25%,这是靠正常SUV的需求来拉动的,这与西方SUV占的比重是吻合的。但是过去两年SUV占比达到35%,主要是靠自主品牌SUV的蓬勃发起。
未来很多专家们预测,SUV将与轿车一起在乘用车市场平分秋色,我想掀起第三轮整个提升的过程可能来自于合资品牌对SUV重新的又一轮重视。在未来,所有合资品牌都会把SUV做成全系列化。
第五个变化,以前大家更多是关注汽车的外观和动力总成,最近可能看到对内饰关注前所未有,对内饰差异化、高档化和精细化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在近两年的车展尤其是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我们可以看到,各车企对内饰的高档化,特别是自主品牌车企对内饰的高档化,都高度关注。
未来随着互联网汽车加入,我想内饰高档化、便利化、人性化将是一个主趋势,这是产品未来新的一些变化。
第二个P就是价格。
近两年,轿车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红海战场,整个轿车市场的负增长不可避免面临竞争的低劣化,可以看到终端成交价格不断下降。
除了年初部分自主品牌宣布降价,今年应该说合资企业相对比较理性,整个官方指导价基本上保持不动,大家看懂了,你降我也降结果到最后市场并没有激增,所以厂房官方指导价相对稳定。
价格呈现差异化的趋势。原来全国一个价格,后来出现可能像北京和广州这样不同的区域市场价格不一样。目前最新的变化是,在横向价格差异的同时又出现了纵向差异,比如在山东同一个地区,济南跟聊城卖的价格也存在差别。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家可以看到网上的报价和竞价排名,基本上产品价格很透明,节约了消费者的大量时间,不需要到4S店反复砍价。
另外,还有弹性化,很多车企针对消费者购车习惯甚至推出周末特殊价格,周末价、团购价成为价格弹性化很重要的标志。
第三个P就是渠道。
目前的渠道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规范化。应该说今年两大指导文件的颁布,使渠道管理更加规范化。一个是大家所知道的品牌管理办法(1月6日,商务部网站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个是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办法,指导着整个汽车行业在纵向垄断、横向垄断包括厂家、支配者地位等都有规范化描述。
第二是多元化。随着汽车品牌管理化的深入,在4S店的基础上,衍生出卫星店、销售站、维修站、快修店等多元模式。
第三是电商化,从过去单一引流方式可能更多地指向现在电商与原来厂家一些二级网络有机结合,变成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也会对未来的4S店销售形成一定补充。
第四是城镇化。我们发现自主品牌做得最好的地方是市场定位跟产品定位有机吻合,现在我们看到三到六线城市稳步增长,所以未来所有合资品牌渠道都会逐渐下沉,下沉到乡镇这一级,这是未来的主趋势。
第五是共赢化。过去是厂家指导为主要模式,未来体现互利互惠。厂家对经销商要进行更多的帮扶,同时帮助经销商拓展盈利模式、营销模式。未来汽车后服务市场大概在5万亿元产值,拉动金融、保险、贸易等等一些新的价值链。
今年3月份,国务院颁布了二手车指导意见,咱们讲的八条。尽管目前状况还没有实质性的大的动作,但我想对规范二手车运营管理将会带来很好指导性。
为了保证汽车市场繁荣发展,二手车平等的交易,把二手车进行商品交易是大势所趋,因为我们中国的应该准确讲二手车的销量只是新车的40%左右,而国外这个比例正好调过来,所以要保证汽车市场繁荣发展,二手车还需要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一个P是促销。
促销这块新的变化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化,并且逐渐向移动端转变,移动端逐渐向精准化大数据营销转变,大数据营销又同时向互动化,消费者与厂家或者经销商进行双向多向交流来进行转化。
关键词:大集中环境;财产保险公司;管理创新
传统的财产保险公司管理基本上以总公司制定目标及考核办法,各省级分公司比照后。层层分解下发,各机构具有相当大的人、财、物、核保、核赔权。最终以营利指标对各机构进行考核。随着信息技术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广泛运用。各种数据逐渐集中到总部,以及保监会对财产保险公司的合规经营要求,财产保险公司的运营管理具备了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条件及动力。本文从构成财产保险公司盈利要素及合规内涵的内部运营、市场营销、保单核保、理赔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管理创新方面的新探讨。
一、传统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各财产保险公司目前基本采取综合成本率来对其经营盈利能力进行考核,其具体含义是指每百元保费收入中全部支出的占比。以2008年经营数据为例。除个别政策性保险公司盈利外。全行业综合成本率皆超过100%。少的在110%以内。多的甚至达300%以上。以大部分公司为例,综合赔付率在70%左右。综合费用率在40%-50%之间。
在此,综合费用率主要包括日常运营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日常运营成本过高的因素在于。一方面,各机构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为体制性内耗;另一方面,为各机构经营水平不高或滥用权力或人为腐败所造成。市场营销成本主要是手续费支出。各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不惜支付高额手续费,对公司的盈利形成了巨大压力。虽然各地保险行业协会都相继出台了手续费支付管理办法,但下有对策的现象仍然存在。
综合赔付率主要是指各项赔款支出占保费的比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出险率高,部分原因在于虚假赔案。部分原因在于内部管理不当造成的损耗。
二、数据大集中环境下的主要对策
目前,信息技术在产险行业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从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到核保、核赔,各公司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初步具备了全险种、大集中、共平台、宽网络、同标准的基本体系架构。这些有利条件,为规范、创新财产保险公司的管理。提供了坚实、可行、可靠的后援保障。
管理创新的总体思想是基于总部与各级机构之间的实时网络及强大的总部数据集巾、处理、评价功能,实行以总部为核心,各下级机构在总部划定的范围内,逐件落实执行的模式。即实行大总部、强力总部、实权总部的模式。类似于中央集权下的市场经济模式。目的在于减少各中间环节,总部可以直接管理到县一级机构。总部的决策,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宣导。下级的工作落实可以在第一时间在信息系统内得到量化反映。风险点放置在总部,由坚强有力的总部进行事前规划、事中监督、事后考评。从而达到有效配置资源,减少中间损耗。避免府才误事,降低运营成本、营销成本、赔付成本。实现合规经营、公司盈利的目的。
(一)人力、财务等诸后援系列的管理对策
人员招聘由总部年度定岗、定薪、定编后。按进度在各媒体广告。各下级机构负责安排应聘人员的信息核查、总部视频面试。下级机构有建议权。总部对各岗位有最终决定权,杜绝人情岗,引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月度实行20%优秀、70%合格、10%需改进的考核,由各关键岗位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是考核的负责单位:年度考评由总部下派工作组到各基层(以地市为单位)。以考核表格及面谈形式进行。对10%需改进部分予以辞退,对20%优秀部分进行加薪、提干。
财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经营中的主要指标。如保费达成率、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等,均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各级机构每月根据总部下达的保费计划及成本支出因子和支出原则。编制月度全面预算。且需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各级机构月度全面预算编制完成后,由机构负责人向上级负责人进行视频陈述。
财务核算系统实行各级保费帐户自动逐日上划,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赔款帐户由分公司汇总巾请当日支付金额,总部批准后,当日下拨,理赔款项直接支付到受益人个人帐户:报销金额直接打入收款人帐户,不发生现金支出。手续费支出由总部根据业务、财务系统数据。按系统内设定的手续费比例,每周结算,直接支付到人个人帐户。
为保证财务人员的独立性,财务人员考核统一由总部考评,机构占有20%权重:财务负责人实行各机构异地任职。为减少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腐败现象,对固定资产采购与管理,实行总部统一采购下拨。采购时实行公开招标,开标时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监察部门同时到场,全程录像。全部车辆均安装GPS,每月公布行驶记录,对非公用车给予严罚。
(二)核保对策
系统实行集中核保。设定系统自动核保条件。自核部分占比应不小于80%。其余部分实行分级核保授权。由总公司风控委员会、总公司分管领导、总公司首席核保、高级核保人、巾级核保人、初级核保人等形成由高到低的核保专业授权系列,以及作为备份的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核保巾心负责人、各地核保部经理、核保部副经理、出单负责人等核保行政授权系列。各地行业自律公约内容录入系统。严格以公约作为核保上限。将营销员个体、分公司整体。按险种及车型分别制定核保细则。通过上述原则,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将垃圾业务拒之门外,结合有效的营销策略。将适合公司的业务保进来,以获取一定的承保利润。
(三)市场营销对策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手续费结算是由各机构自行支付,实际招揽业务的人最终得到的手续费往往比财务账面的手续费低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以上。为了减少中间环节,总部应根据业务、财务系统的数据,每周直接将手续费打人营销员个人账户。通过持证上岗、营销员个人形象及账户等资料录相上传、公司电话回访营销员家庭、全国统一手续费政策视频宣导、对虚假人定期清除、对违规截留人银行账户现象予以重罚等方式,保证手续费直接支付到一线直接拓展业务的人手巾。
鉴于高额手续费已经成为财产保险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也已经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以行业自律的形式,出台了手续费支付管理办法,避免了恶性竞争,为行业的有序、良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不同的市场,在手续费符合当地行业自律的基础上,由总部根据个人保费规模及综合赔付率进行排名。分类进行奖励。作为日常营销的主要手段。这既节省了成本,又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营销员队伍的建设,以团队为基础,对团队长给予一定比例的管理津贴,以保证团队的日常运营及健康发展。总部应定期在高速公路、市中心繁华地段、电视、电台、报纸、公交线路、知名网站等投放广告,通过价格优惠,利用电销、网销,吸引客户主动投保,进一步降低营销成本。
(四)理赔对策
在理赔的第一道环节查勘定损,实行全国统一招聘大中专院校应届生,培训合格后异地派驻,半年轮岗,实行专业技术考核晋升制,按查勘现场到达率、资料上传率、派工受阻量、查勘工作件数、查勘完成率、客户投诉率等进行专项考核。这既切断了查勘人员与当地修理厂的利益链。又通过考核引导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一线的查勘资料上传系统后,核价、核损、核赔、支付环节统一由总部负责。核价系统自动更新全国各地最新配件及工时价格;核损、核赔按照不同金额,分别授权。这可以有效避免当地机构的人情案、通融案。对减损金额,按一定比例,奖励实际减损人;对虚假赔案,一方面,公布举报联络方式,及时获取有关信息,成立总部直属的稽核专案组,常年在机构进行案件稽核。并会同当地公安部门。坚决打击相关人员;另一方面。增强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实行重大案件会商制度。成立专门的重案工作组,直接对可疑案件进行复核。必要时,由专门的理赔法务人员,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
【关键词】地铁安全、公众参与、施工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地铁在各大城市的流行,地铁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代步工具,尤其是上班一族对地铁可谓是情有独钟,但是有一些地铁安全问题也着实暴露出来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大部分的群众参与进去去改善这种问题。
二、安全管理理念
1、全力打造平安地铁
地铁为人们提供的最为主要的服务便是运营,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故障都可能使得人们高度警觉并对地铁失去原有的信任,而且也可能会同时引发媒体的关注和舆论的抨击,从而对地铁的运营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也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地铁的整体形象。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极力保证运营的安全,真正落实运营安全措施,全力打造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安地铁。
2、安全管理,人人有责
全体员工都有责任有义务来促进地铁运营的安全,他们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水平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运营服务的品质。企业的强大和运营工作的稳定有序是分不开的,而运营安全主要就是要依靠员工,而且,只有企业强大了,员工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可见员工与企业是一个共同体,表现出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员工应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相关的工作技能,努力做好安全运营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3、时刻注意安全管理工作
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长期的,没有终点的,只有这样才能时时刻刻保障乘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而且,各级领导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并督促员工做好安全工作,全方面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4、强化管理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事故约占98%左右。由此可见,安全隐患时刻以消除的,事故是可以有效防止的,只要相关单位能够主动将事故链以及风险源有效控制住。因此,运营单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消除由安全产生的干扰。
三、地铁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在地铁工程的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的不断涌现,机械设备的功能不断完善,工作性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地铁施工中用到的机械设备主要有:凿岩台车、悬臂掘进机、轨道车辆、盾构机、挖掘机、装载机、旋挖钻、水平定向钻、全路面起重机、履带吊、拖泵、泵车、搅拌站、搅拌车、砂浆车、平头塔吊、布料机、压路机、摊铺机、铣刨机、正面吊、电控系统、拆除设备、散装物料输送系统、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垃圾渣土成套处理设备等。施工中,由于不同的隧道类型,使用的机械设备也不同,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地铁施工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很多设备问题,其中施工设备计划不合理便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项。地铁施工企业为适应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形势,需要购置自动化水平高、较为先进的地铁施工设备,提高企业的总体装备水平。
然而,购置新设备需要统筹全局、立足企业自身实际和项目技术特点要求,但有些企业并未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设备更新和购置计划,未对设备的更新速度和市场使用前景做好综合判断,导致新购置设备不能很快转化为施工效率,有的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施工设备安全管理混乱,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在地铁施工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施工设备安全管理作为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必须做到足够的重视。然而,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质量安全上,对于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四、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地铁施工地质有好有坏、含水量有大有小、结构物复杂、管线繁多等实际情况,基坑或区间隧道开挖方法一般为明挖、暗挖、盾构法等工法,施工容易引起坍塌、冒顶、涌砂、涌水、透水、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坍塌等事故。运用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围护方案才能够确保施工阶段土体稳定、地下管线安全,避免出现地面坍塌、管线断裂、建筑物开裂等事故。 地铁现场施工管理及安全防护措施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会对地铁施工产生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如:地下管线位置未调查清楚、管线施工的沟槽安全防护和周边建筑物保护不当、施工场地狭小以及施工作业区边界不清、临边和洞口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实行封闭式管理、未设立保安值班制度等,荣易造成车辆、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增加安全隐患,影响施工安全。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施工企业一般都能建立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责任追究办法等,但在落实上大打折扣,在各项安全检查中未能严格执行,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导致隐患越积越多、问题越来越严重,直至安全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后,又不能严格“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追究责任人责任、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安全培训等,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制度、办法如同虚设,没有发挥指导和惩戒作用,致使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随着广州地铁线网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地铁作为出行交通工具,六号线开通后,广州地铁的日均客运量已超过600万人次,且保持稳步提升的趋势。六号线开通后,带动了沿线的大批居民乘坐地铁。在大客流的压力下,地铁的客运安全就更显得尤为 重要。然而,六号线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特点,车站站厅站台普遍空间不充足、列车四节编组运能有限、客流压力较集中于某些区段、与既有线路换乘站多等。因此,对客运安全风险点做出预判,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在六号线的日常运营中,安全、有效、快速的输送乘客,树立客运安全风险观念,强化客运安全管理力度。
五、客运安全风险点的预测
预想客运安全风险点,提前制定防范措施;重点关注客运安全风险点,提高客运安全工作成效;实现客流有序、安全、快速的输送,提高满意度;积累经验,防患未然,为未来线网大发展奠定客运安全基础,六号线客运安全风险点的预测及分析,客运安全风险点是客运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六号线的客运安全风险点,也是日常客运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某城市地铁六号线自身的特点,就以下几个客运安全风险点进行分析研究。列车满载率:列车满载率是线路某区段单向最大客流断面的列车载客能力利用情况,既反映了列车在最大断面的满载程度,也反映了乘车的舒适度。六号线首通段列车为四节编组,较与其换乘的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及五号线的六节编组列车的运能小,因此,本身进站客流加上换乘客流对六号线车站和列车的压力都,车站客流控制。客流控制是指车站大客流或区段满载率已达到一定程度时,采取控制站内及控制区域内乘客数量、确保本站客流组织有序的措施。
六、结束语
地铁的安全只靠地铁工作人员的努力是肯定不够的,这需要每一个公民的注意,正所谓,力量的汇聚都是强大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文献,了解一下地铁的相关信息,共同保证地铁的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