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

第1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范围及主题

(一)活动范围: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民营医疗机构)。

(二)活动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活动目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切入点是“万里行”。

三、活动原则

(一)内涵建设与社会宣传相结合。医疗机构要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突出内涵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和质控管理人员培训。同时,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充分动员媒体力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防病治病和正确择医、就医等方面的知识。

(二)全面梳理和重点整治相结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梳理和排查医疗机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实验室和后勤安保等部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查找医疗质量管理漏洞、薄弱环节,重点整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查处虚假宣传。

(三)医院自查与行政督导相结合。医疗机构按照本方案,对本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县卫生局在医疗机构开展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各级医疗机构做好迎接卫生部、省卫生厅、州卫生局抽查。

(四)当前任务与长远建设相结合。在2009年“万里行”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完善适合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管理

县卫生局成立“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县“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指导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医政股,负责综合协调,组织督导检查。

组长:*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

*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成员:*县卫生局疾控股股长

*县卫生局基妇股主任科员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

*县红十字会专干

医疗机构根据活动的具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实施。

五、活动内容

“万里行”活动重在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以查促建、纠建并举,与医院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相结合,以医疗安全教育、医疗安全检查和舆论宣传引导等多种形式,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

(一)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群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1.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要加大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开展公众就医知识宣传教育。各级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开展宣教工作,采取现场讲座、展览展示、专题报道等多种宣传、培训形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安全意识和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3.围绕“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

(1)充分发挥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积极作用。各级医疗机构要主动协调媒体做好本单位“万里行”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2)加强舆论引导,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安全。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和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

(3)加大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的打击力度,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等行为予以通报、曝光等。

(二)以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重点,认真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项工作。

1.认真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重点要求:

(1)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同时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的准备和申请工作。

(2)医疗机构对已经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清理以下3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一是尚不成熟或存在较多伦理问题的;二是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准入方可临床应用的;三是未取得相关诊疗科目的。

(3)医疗机构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并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

2.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重点要求:

(1)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合理用药工作。

(3)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4)认真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监测医院要按照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5)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6)县人民医院要逐步创造条件,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统一配制药物,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

3.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三)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内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制度建设、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应急处置、执行落实等方面情况。

(四)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整治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要求:

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等,明确人员配置要求,认真组织落实。

2.加强对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关键设备和装置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并保障安全运行,防止漏电、漏气、漏水;完善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3.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消防设备齐全,标志醒目,专人管理,设有消防预警系统。

4.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和维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5.加强对放射科、医用氧舱、同位素室、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

(五)贯彻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六)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七)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开展县乡医疗机构运行病历质量评比活动。

六、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6月—7月)。

完成“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县卫生局下发活动方案,对2009年“万里行”活动进行部署。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计划,开展“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8月—2010年4月)。

1.贯彻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万里行”活动。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组织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对自查中发现问题的要立即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2.检查指导。县卫生局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万里行”活动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及时总结和推广“万里行”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有序推进,确保成效。及时将本辖区内开展“万里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检查结果、活动总结上报州卫生局。

3.督导抽查。州卫生局对县卫生局和医疗机构“万里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或抽查,并通报检查或抽查结果。

(三)总结交流阶段(2010年5-6月)。

认真总结开展“万里行”活动的经验和成效,部署2010年度“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质量意识,切实加强领导。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系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影响,关系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开展2009年“万里行”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大检查、指导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重在质量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医疗机构要重视内涵建设,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培训、教育、检查相结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同时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检查力度,对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建筑、设备、设施、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杜绝医疗差错。

(三)明确活动目标,发动社会参与。

第2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提高教师技能水平,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走进企业、科研单位进行顶岗实践,学习生产现场的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又从企业选聘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技术人员作为畜牧兽医专业兼职教师。为此,我分院在校内实训基地设立“双师”工作室,由企业选派高级技师,学院选派骨干老师入驻“双师”工作室。技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发新课程,完成授课任务,同时指导青年教师生产实践,以此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加强学生技能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近年来,按照建设“教室即实训室,实训室即教室”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思路,我院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畜牧兽医专业实训设备、扩建包括畜禽解剖生理实训室、动物微生物检测实训室、畜禽繁育实训室在内的10个网络多媒体实训室,加强了实训室内涵建设,保证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院又与企业联合建设铁岭象山牧业养猪场、铁岭象山牧业养鸡场、铁岭象山牧业饲料厂、动物医院4个校内实训基地,更加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另外,本专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建校外实训基地14家,使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30个,年接纳实训学生总量达到300人次,满足学生6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需求,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与监控

为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我院建立了学院、分院、专业三级的教学质量管理体制。教务处作为学院级管理机构,在主管教学院长的领导下,对各分院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协调和控制,分院对每个专业的教学环节进行管理,各个专业主要对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组织和管理。为保证实践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学院制定了《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体验式”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轮岗实训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毕业实习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制度中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实践教学行为。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首先,学院的教学督导部门,对实践课进行随机听课、打分,并就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的技能水平提出反馈意见;第二,学生评价老师,评价指标包括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水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第三,专业教师间互评,评价指标为实践教学准备情况、教学文件的执行、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书育人。

四、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第3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一、坚持就业导向,突出高职特色

1.职业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

坚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在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社会调研和人才市场调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职业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双证融通,能力评价社会化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质量的保证等坚持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并重,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考试改革,采取多种考核方式,评价学习过程,将相关的培训和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学生毕业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3.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树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观,坚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按照“校企联合、优势互补、产学互动、互利双赢”的原则,进一步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教育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

二、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

1.重构课程体系

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课程建设专家合作,立足专业服务区域,从专业调研入手,分析信息技术服务岗位,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纳,进行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再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规律排序,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选择课程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项目。教学项目来源于实际工作,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线索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把工作过程知识融入其中。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为例,按照工作任务,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3项目、10情境”,具体如下:

3.设计学习情境

树立“通过行动学习、行动就是学习”的教学观念,通过“做”达到“学”的目的,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教学环境上,实现教室、实训室和工作室三位一体;教学手段上,坚持多媒体、网络、教具等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做到项目真实化、工作过程化。

4.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完善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景,编写教材。建设职业技术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教材、网络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试题库、项目库、多媒体素材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通过网络共享平台使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建设网络课程,用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拓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学习、完善职业能力的技术平台。

三、坚持工学结合,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三层合作机制

密切学院与行业主管部门、专业与典型企业、课程负责人与企业项目负责人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和学校专职教师的各自优势,把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做到“对证施教、对岗施教、因材施教”。

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实施一体化教学,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建立起学习与工作的直接联系;把实际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开设“订单班”,加大为区域经济服务人才培养的力度。与联想集团中南地区服务总站开设“电脑售后服务”订单班,与黄冈市信息中心合作开设“基层农业信息化人才”订单班,与武汉电脑城合作开设“芯片级维修”订单班。

3.加大学生实习实训力度,交替学习,反复顶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行多段顶岗实习。一年级学生进行认知性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组织纪律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锻炼;在吃苦耐劳、严肃认真、严谨求实、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年级学生进行技术性顶岗实习,使学生增强专业学习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相关企业及其管理业务的了解;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练专业技能,通过相关知识的实际运用,加深对相关课程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第三阶段为综合性顶岗实习。即学生在取得毕业证前的工作适应性顶岗。目的是锻炼并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发现就业、创业机会的潜质,为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四、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素质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强化职业道德,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1.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五大教育”,提高适应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就业教育。二是采取“六项措施”,增强职业能力。成立创新工作室、指导学生社团工作、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和技能能手来校讲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义务活动。

2.以人为本,创新学生管理办法

做好“四个探索”。一是探索工学结合下的学生管理办法;二是探索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办法;三是探索弹性学制下的学生管理办法;四是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辛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

第4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深化和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革除丧葬陋习,在全面推行遗体火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规划建设,整治滥埋乱葬,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转变丧葬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市公墓(骨灰堂)建设科学规划、规范管理、有序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规划建设和管理。规划部门、民政部门要把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规划建设纳入全市公墓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规划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编制《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布局规划》,制定《市公益性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提升我市公墓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二)整治滥埋乱葬现象。各镇(街道)要采取绿化、深埋、平毁或迁移等多种形式,治理铁路公路沿线、耕地、林地、绿化带、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及水库、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内的滥埋乱葬现象。民政局、公安局、住建委、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工商局、物价局、园林局等有关部门搞好协调配合。

(三)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各镇(街道)要对新规划审批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进行有效监督,严格按照规划布局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公墓,由各镇(街道)会同民政局、公安局、住建委、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坚决予以取缔,并责令恢复原状。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4月)。

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各镇(街道)、部门职责任务,建立工作机制。各镇(街道)要根据公墓建设管理工作要求,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电视台、《今日》等新闻媒体开辟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管理专栏。各镇(街道)要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公墓建设管理、革除丧葬陋习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5月—11月)。

1.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规划选址。在整合现有公墓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布局合理、超前谋划,节约土地、保护生态,方便群众、相对集中”的原则,制订完善全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布局规划。公墓选址必须符合《省殡葬管理规定》、《省公墓管理办法》及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其规模根据辖区内人口总数的年平均7‰死亡率、每亩300穴及20年为周期确定用地面积,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也可对符合规划选址要求的原有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进行改造扩建。镇村建设公益性公墓按照《省公墓管理办法》审批程序执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用地,由国土局根据有关规定办理集体土地使用证;住建委、林业局、环保局审核同意,民政局审批。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建设规划原则上要求近郊镇(街道)以建立骨灰堂、骨灰墙等新型骨灰存放处为主,平原镇(街道)以镇(街道)为单位集中建设1-2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交通不便的山区可以相邻村联建的形式建设。提倡和鼓励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推行绿色殡葬。

2.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与管理。一是规范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建设要按照规划、国土、民政等部门批准的规划和用地范围及标准进行建设,不得擅自修改规划,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各镇(街道)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符合公墓园林化的要求,公墓区绿化率要达到75%以上。到2012年底,各镇(街道)至少建设一处规模在1000座墓穴(格位)以上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改变现有公墓“小、散、乱”的现状。二是严格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审批管理。要按照《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民政局按程序严格审批,加强监督管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墓穴和存放格位价格,由所在镇(街道)提出,报民政、物价部门审批。三是完善骨灰存放制度。要制定和完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管理规章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墓料采购、管理人员职责规范等制度;有关证照、墓穴(格位)存量和位置、墓区布局规划、服务指南等张榜公布;建立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安放档案。

3.坟墓迁移管理。凡因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项目开发涉及的坟墓搬迁,原则上就近迁移至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或经营性公墓。坟墓迁移时,严禁搭车新建和重修祖坟、宗族坟、家族坟。迁坟费用原则上由项目建设单位负担。

4.整治滥埋乱葬行为。各镇(街道)要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全面排查本辖区不符合国家法规政策的做法,根据排查情况,全面整改。建立骨灰存放跟踪制度。全市范围内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全部实行跟踪管理,一律进入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或经营性公墓,不得以任何借口另行处置。加大违规殡葬治理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镇(街道)是整治主体,民政局搞好业务指导,相关部门配合,对违反殡葬管理法规政策的坟墓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对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大的违规坟墓,要集中进行清理整治。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2年12月)。

市政府将在2012年底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公益性公墓(骨灰堂)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成效。

四、奖励标准

市政府设立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奖励专项资金,对新建成并经市民政局审核验收合格后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项目,每建成一处由市级财政奖励5—15万元,市财政局及时将奖补资金拨付至市民政局,市民政局根据建设进度情况及时兑现,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用于补助投资单位。镇(街道)也要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进行奖补。

第5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第一条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为更有效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进一步加强多媒体产业发展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特制定《区多媒体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章资金来源和使用原则

第二条区政府设立多媒体产业发展资金,其主要来源是:

1.市政府和区政府每年通过财政筹措安排的资金。其中区政府2012年和2013年每年筹措250万元;2011至2012年每年筹措500万元。2012年后每年从多媒体产业园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提取5%补充发展资金。

2.上级政府支持多媒体产业发展的专项补助资金。

3.由市、区政府安排的其他专项资金补助。

第三条产业发展资金视同区财政性专项资金,由区财政局按照“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项审批、专款专用、注重绩效”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三章资金用途和使用范围

第四条多媒体产业发展资金设立旨在支持多媒体产业发展、多媒体产业园建设、发展和产业培育,加快现代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重点用于鼓励服务外包、新技术应用、原创作品开发、高端人才引进和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第五条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范围:

1.以投资、搬迁、合资合作等方式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在区的独立核算、符合多媒体产业园产业准入条件的企业。

2.为多媒体产业发展提供的技术支持、专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

3.多媒体产业发展引进的亟需人才的创业支助。

第六条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

1.引进企业专项补贴(包括租金补贴、贷款贴息、一次性补贴、投资等);

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补贴;

3.知识产权保护补贴;

4.人才引进和培训补贴;

5.市场开拓及相关活动支持补贴;

6.对原创产品的补贴;

7.服务外包企业专项补贴;

8.未在上述列明事项的其他与多媒体产业发展有关支出。

产业发展资金的补助使用标准按区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第四章产业发展资金拨付程序

第七条产业发展资金审核与拨付程序:

1.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多媒体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组成多媒体产业园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园区办),园区办设在多媒体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2.领导小组负责审定产业发展资金年度收支计划,考核资金使用绩效。定期召开会议,审议园区办分批递交的支持项目清单及用款计划,并形成会议纪要。

3.园区办负责编制产业发展资金年度收支计划,具体项目审批,编制每期支持项目清单及用款计划,根据领导小组审定的项目清单兑付资金,监督所支持项目的实施进度,每季向领导小组报告产业资金使用情况。由园区办设立管理专户,专项用于归集、兑付与核算产业发展资金。

4.区财政局根据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和每期支持项目清单及用款计划,将资金直接拨付园区办管理专户。

第八条产业发展资金实行申报受理制,申请企业或机构应提交下列文件:

1.提交《多媒体产业园产业发展资金申请表》一式三份;

2.提交企业营业执照或社团法人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项目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3.提交项目报告书及相关部门核准文件;

4,提交相关认证证书复印件并核对原件;

5.原创作品补贴申请需提交版权证明或相关法律证明;

6.离岸外包业绩以海关统计数为准;

7.专业培训机构申请应提供培训课时安排及培训名单,经当地人力资源部门核准;

8.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文件。

第九条园区办受理项目申请后,应组织评审,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必要时应组织行业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

第十条园区办应当对支助项目进行阶段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告领导小组。

第十一条涉及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应按区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要求的程序执行。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审批,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虚报、截留、挪用。

第十三条项目执行单位应按月向园区办报送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区发改经贸局、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应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与评价,并将结果通报园区领导小组。

第六章附则

第6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集中控制与管理 实训室 现代教学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加大了对高职示范校的资金投入,高职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以及语言实验室的数量都急剧增多,这些设备与Internet的互联,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手段等都起了根本性变化。但从建设和管理角度来看,绝大多数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及语言实验室,在建设与管理模式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集中式控制与管理作为一种新型体系结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复购置、资源难共享

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实训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是以专业为基础,依托教研室建立起来的,实验教学、实验室人员主要由教研室管理。在这种体制下,各教研室各自为政,实验室建设缺少整体和全局意识,管理分散,实验室建设力求“小而全”,使得实验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等重复购置。又由于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仪器维修管理制度不全,仪器设备维修困难,也造成了仪器设备共享障碍,这样既消耗了学校有限的教学设施建设资金,又无法提高教学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实验能力差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基本技术功底,缺乏基本的操作和维护技能,对仪器设备的性质、规格、特点及使用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起到对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使用、保养、维护)作用。

3.责任制度不健全、维修困难

教学设施各类型设备操作使用人员普遍存在只要会使用就行的思想,忽视了对仪器的保养和维护,不能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影响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责任追究困难。制度的不健全或制度不适合具体情况,使某些制度形同虚设,执行起来困难很大,或制度捆住仪器使用者的手脚,使人望而生畏,造成仪器设备的闭置或损坏。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调研和内部反复讨论,认为通过成立一个独立的部门,开发一个“教学设施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在学校对实训室数量进行统一的规划基础上,配以相关的服务管理人员和规章制度做保障,可以基本实现教学设施的集管理和控制。

二、实行集中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1.成立教学设施集中控制与管理的部门

至于是否成立教学设施统一管理的部门,在各高职院校一直存在争议,反对的认为教学设施如果由学校统一管理,各教学院系就无自由支配各类教学设施的权力,就会在应用上受到束缚。要站在全校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要建立统一的教学设施管理部门,由这个部门统筹规划全院的教学设施集中控制和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重新、统一淘汰、统一提供服务的原则。各教学院系的教学设施的建设,由各系提出建设方案,由这个教学设施管理部门与提出建设的院系共同进行论证、评估和建设,在各类实训室建设完成后,由教学设施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服务,包括各类实训室的维护人员也由教学设施管理部门统一指派,各教学院系对各类教学设施,没有所有权,只有优先使用权。

2.教学设施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在教学设施的管理方式上应该打破传统的管理方法,通过建设教学设施管理系统,实现教学设施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学校建设的发展及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教学设施集中控制与管理提供了条件。

把全校分散的教学设施通过教学设施管理平台虚拟到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下进行管理,这个管理平台应该包括采购更新申请管理、日常维护管理、教学排课管理、数据统计管理等模块。

(1)采购更新申请管理模块

由学校根据专业建设和培养方案的需要,统一进行现代教学设施的规划、采购建设和更新工作,在采购更新申请管理模块中各教学院系可以提出新建申请、采购申请、更新申请。

(2)日常维护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以将学校分散的教学设施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由各类型实训室管理员完成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并将维护和管理的结果在本模块中展示出来。

(3)教学排课支持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将日常维护管理模块中标识可用和不可用各类型实训室,推送到教务系统,以满足教务的排课要求,实现各类型实训室的共享共用,不再是各院系自己安排和使用各用的教学设施,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数据的统计管理

数据的统计管理应反映出学院现有教学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实训室数量,设备数量、品牌、配置、采购年份、维修记录和故障率、实训室使用率等,通过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为学校在教学设施的选型、采购、更新周期设定等各个方面的集中控制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是有效管理教学设施、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保障。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与学校教学设施的实际管理需要相切合,要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我们认为应该在建设统一的教学设施集中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进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包括各类型教学设施的建设管理办法、各类型教学设施的日常服务管理办法、各类型教学设施的维修维护管理办法、各类型教学设施的更新管理办法。

4.无人值守管理方式

对于教学设施相对集中的计算机类实训室可以通过监控系统、机房管理系统相配合,实现无人值守的管理方式。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防盗的作用,通过机房管理系统可以保证只有授权的人员在授权的时段,才可以开启设备,进行相关操作,通过无人值守的管理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实训室管理人员,提高实训室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通过机房管理系统对相关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为教学院系提供相关数据,有利于教学院系对学生的管理。

总之,通过由指定的部门对教学设施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可以减少各教学院系在教学设施的建设、管理上的精力投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课程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上来,通过数字化的教学设施控制与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可将分散的教学设施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学校对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有利于保证建设质量,有利于提高利用率,有利于提升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有利于保证教学设施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学设施的集中控制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唐广宇.浅谈高校教学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04).

第7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8月中上旬,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县人大教科文卫委组织的执法检查组对县政府贯彻执行《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就县政府近几年来实施《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实地视察了县幼儿园、嘉禾一中、嘉禾五中、教育新城以及几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县人民政府作了关于贯彻执行《条例》的书面情况汇报,检查组还广泛听取了相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建议和意见。在走访调研、实地视察、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检查组进行了座谈交流、讨论,现将县政府贯彻执行《条例》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条例》情况

(一)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学习《条例》的浓厚氛围。自2016年7月1日《条例》颁布以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深入推进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学习《条例》的浓厚氛围。一是通过研讨学习进行宣传。组织召开部门座谈会、校长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条例》。 二是通过媒体进行宣传。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LED屏等媒介宣传《条例》。

(二)积极实施,大力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一是领导重视,保障有力。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将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二是部门联动,科学规划。由县住建局牵头,县教育局等部门积极配合,起草了《嘉禾县教育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0)》,根据《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制定了《嘉禾县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嘉禾县城镇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及产权移交暂行办法》。三是加大投入,积极建设。近三年,县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入5亿余元用于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新建和改建。新建广发、袁家、石桥镇中心幼儿园,新增学位840个;改建莲荷、田心、行廊、普满中心幼儿园,增加学位420个;完成文家学校、珠泉完小丰禾校区、普满中心学校、嘉禾二中、塘村西溪学校等学校改扩建,增加学位2110个;教育新城现已投入3.2亿元,县职中现已投入使用增加普高学位3000个;嘉禾六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可增加普高学位4500个。同时还加强了重点学校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

二、贯彻实施《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定的规划和管理办法还没正式实施。我县制定的《嘉禾县教育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0)》县人民政府还没有正式批复实施,《嘉禾县城镇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也还只是停留在文本有待实施,而且工作进展缓慢。

(二)《条例》出台以前我县规划新建和在建的17个住宅小区,未按照《条例》第六条规定规划和配套建设幼儿园,老城区有6个社区,乡镇有5个社区应配建幼儿园。

(三)公办学校学位仍然不足。近几年,县政府本着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增加了很多学位,但根据统计和预算,至2020年全县仍然缺公办幼儿园学位1200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8000个、高中阶段学位4000个。

三、贯彻实施《条例》的建议

(一)加快制度建设。一是要落实政府各部门在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投入、建设和监管方面的责任,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始终参与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验收移交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二是要尽快完善出台《嘉禾县教育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0)》、《嘉禾县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嘉禾县城镇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及产权移交暂行办法》。明晰各项工作的主责部门及配合部门,建立联审联管机制,用制度确保《条例》的贯彻实施。

(二)夯实主体责任。坚持贯彻落实好《条例》,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当前民生工作的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县、乡镇两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统筹协调、顶层设计、具体实施和监督指导的职能作用,及时研究和解决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构建县乡一体、推动有力、督查到位的工作推进机制和政府重视、职能部门履职负责、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三)科学规划布局。要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应对学校教育需求高峰方案。以县为单位制定学校布局规划,切实把学校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列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招拍挂建设项目成本,选定具置,明确服务范围,确定建设规模,确保优先建设。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县、乡、村三级学校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方便学生入学。

第8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统计。

二、服务内容

农村土地承包、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负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及日常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督、审计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指导等。

三、服务对象

乡镇、村、组管理组织和农民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

四、服务承诺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为我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出谋划策,提供法律保障。

2、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为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保驾护航。

3、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和减负政策,维护农民群众权益。继续推行减负工作责任制、涉农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和村级报刊订阅限额制,严格规范各种涉农收费行为;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

4、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抓好村帐乡镇,维护农村集体经济利益。抓建帐记帐;抓会计报表;抓规范管理;抓业务培训;抓制度建设;抓村财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

5、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树立良好部门形象。一是建立来信来访登记制度,接听电话、接待群众做到文明热情、服务周到;二是做到投诉在规定时间内件件有回音;三是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凡是接到服务对象咨询,都必须对群众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以上承诺,保证做到,并请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予以监督。

五、主要负责人姓名、办公电话、手机、从政格言

站长:

办公电话:

手机:

从政格言:凭良心做事,用诚心待人。

第9篇:新媒体建设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国企;班组制度;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加强国企班组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单靠有战略眼光的领导、科学的预算决算、良好的企业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制度执行力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没有良好的执行力,再好的企业目标也难以实现,国有企业的执行力应从最基础的班组抓起,加强班组的执行力建设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的执行力是指全体员工对于企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完成企业目标的能力。是将企业目标转换为成果的关键。首先,加强班组执行力建设维护了国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国企改革需要整体员工的参与。其次,加强班组执行力建设有利于提升国企干部的整体素质,执行力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促进企业发展的创新。

二、提升国有企业班组执行力的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员工素质

要提高班组的执行力首先应从制度建设开始,应建立规章制度体系,使公司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核、和备案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发挥规章制度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公司制度化管理进程,促进依法治企,我公司各项制度建设均参照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公司建章立制的总体目标和管理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遵循及时、合法、规范、切合公司实际、便于实施的原则,确保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要做到制度建设的权责分明、产权明晰,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班组内执行力,也就是将企业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联系起来,在完成企业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个人价值,通过这种激励机制不断推动班组人员的积极发展。

再次,要加强思想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班组参加制度的知识讲座制度知识考试、制度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制度宣贯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内网、管输通讯、等多种宣传媒体进行制度宣传;在学习制度的同时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学习党的十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真正通过全员参与来共同推进公司制度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例如本班组实例证明了制度建设和良好学习氛围对班组执行力提升的重要性。我处把QHSE管理体系纳入每年的学习计划,要求处专干对基层场站跟班进行QHSE知识深入宣贯,并且把QHSE专项学习笔记,并纳入每月考核之中。这些工作结果充分体系了制度建设和良好的企业学习氛围对于班组执行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

要想充分提升班组的执行力,就要引入竞争机制,首先从思想意识上打破国企铁饭碗和大锅饭的落后思想,提升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使班组员工树立主人公的意识。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奖金分配机制,建立多劳多得的机制,使得班组成员工作差别化,使得能力高、责任心强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奖励,这样能够使得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例如,本班组实现绩效工作以来出现了班组员工从不愿工作到主动找活、抢活的转变,这便是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再次,要引入竞争机制,班组内分成不同小组进行竞争,对于竞赛成绩优秀的小组给予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并使得获奖小组进行经验分享,既能够提升其积极性,也促进了整个小组的发展,有效提升班组竞争力。

(三)建立监督体系,狠抓落实

一个科学的监督体系的维持企业执行力持续高效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监督体系,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做到时刻监督,随时修正偏离,才能够有效保证班组的高效运行,执行力的长效发展。企业班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吸引高端的管理人才进行监督体系的管理,并在工作中狠抓制度执行力。例如本公司在2013年度就有科学执行监督体系的成功案例,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和管理需要,按照2013年制度建设规要求开展制度“立、改、废”专项活动,集中梳理、规范和完善公司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针对不符合企业实际,不能提升执行力的行为及时修正和改善,对制定不合理、流程不完善、对已不适应公司发展需求的制度加以修改完善,对于在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研讨,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执行力提升的方案,并在工作中加进宣传。

其次,在监督的过程中注重落实和赏罚分明。将制度建设、宣贯、执行纳入年度经济目标责任考核范畴重点对公司“十二五”以来,新建和修订的《管道运输公司督查督办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招标、非招标监督管理办法》、《基本建设工程审计实施办法》、《财务收支审计办法》、《项目建设及基建维(抢)修材料采购、定价管理办法》、《五万元以下合同招标管理办法》和《合同付款审批暂行办法》等16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形式, 及时发现和解决制度落实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制度执行有偏差、责任落实不到位、作风不深入、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单位及干部,坚决予以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例如在监督体系下,有效的提升了我班组的执行力。我处主要负责全处经济合同谈判、签订和我处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推进工作以及科室日常管理工作。在工作执行的过程中,依照有关合同管理法律及公司有关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实时监控,严格进行合同审查、管理、监督工作,维护企业利益,杜绝了不完善和不合法的合同的出现,一年来共签订经济合同60份。完善遗留项目57份,超计划补充合同14份。通过有效的监督体系能够充分的降低不完善合同的发生率,有效保证企业班组的执行力。

总之,提升企业班组制度的执行力是十分重要的,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员工素质,加强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并建立监督体系,狠抓落实才能有效提升国企班组制度执行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