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校园环境建设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文化建设为我校办学品位的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近年来,我校坚持
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的办学育人理念,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优化育人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市教育局要求,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进行了自查自评,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桐溪小学位于瑞安市桐浦乡桐溪村太平山南麓山坡脚,陶山至温州
、湖岭至瞿溪客车从我校门口经过,随着高桐公路、瑞枫公路的先后建成,桐溪小学离温州瓯海潘桥火车站约10分钟的车程,离瑞安市区约20分钟的车程,又是瑞安南门至桐溪5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交通十分便利,是名副其实的温州、瑞安城市的后花园
。她又坐落于瑞安市桐溪风景区,校园环境清幽秀美,校园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施教区涉及桐浦乡的桐溪、桐星
、桐西
、根溪
、陶岙
、丁岙
、丁岙山
、高河
、小岭
、后龙
、坳头
、桐岭
、二平
、山外等14个行政村。学校现有6个班级,学生246人,教职工14人。
桐溪小学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70多年办学历史。原为中小学部的乡镇级学校,1992年撤扩并后成为一所完全小学,隶属于桐浦乡中心小学。xx年年3月经瑞安市教育局批准为升格学校,即独立的乡镇级学校,学校有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制度保障,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一日常规》等等,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学校领导和校务委员成员,时刻倾听教师们的建议,保证学校决策无误、行动无误。对师生、家长反映出来的问题,条件成熟的要马上改,暂时不能改的也要向老师们解释清楚,使学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强化校园文化管理,统一思想认识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周碧辉校长担任组长,书记张松虎为副组长,工会组织、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等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制订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来抓,将其列入了学校的长远规划和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做到常抓不懈。
3、统一思想认识。
正是因为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使全校师生形成
只有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依托,建设具有丰富内涵,适应时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办好学校
的共识,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人人讨论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气氛。
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精心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不仅是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又是精神的外化、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我校在新建校舍初就对校园合理布局,对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食堂、厕所、传达室、花坛、门台、校门、操场等修建,从根本上改善了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为了达到最好的环境育人效果,使校园突出
绿
字,强化
美
字,讲究
香
字,保持
静
字,学校于xx年年,在市教育局和陶山教育学区的
关键词:校园文化;南疆高校;建议
中图分类号:D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10-02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多次会议上,反复要求“新疆的现代化建设,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首先要以改革开放的文化来引领。”为新疆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鼓舞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从而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摆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课题组通过进行实地调研,发放问卷、访谈专家、召开座谈会、参观、走访等形式,搜集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录音资料,了解到南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贯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精神文化建设,崇尚顽强坚韧、扎根荒漠的胡杨精神和甘于奉献的红烛精神;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注重针对性、系统性、动态性和严格性的制度建设;在行为养成、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注重加强民族团结、、反渗透教育,自觉抵制来自西方敌对势力对校园文化的干扰;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南疆高校比较注意校园设施的建设投入,倡导中华一家,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美化环境的育人工程。
加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然成为学校的共同心声,为此,笔者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上,坚持“四个统一”
一是统一部署。南疆高校要把加快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建设领导小组,高校领导应当是校园文化精神的倡导者和灌输者,校领导对校园价值观的积极倡导和表率作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学校领导要统领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由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各学院联合出台实施方案,对全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全校动员,上下联动,高位推进,在全校掀起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
二是统一机制。南疆高校应将校园文化建设任务、建设目标,纳入学校对各部门的年终考核里,首先明确各部门建设职责,建设项目责任人。其次,制定出建设的步骤与时间。形成全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教学学院配合开展,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是统一规划。南疆高校需按照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体系,从学校发展、校园建设、培育新人、课程设置、管理育人等各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大学总体规划之中。在校园环境建设设计上更加凸显学校精神的“胡杨”与“红烛”的人文内涵、“师范”与“农业”教育理念。学校对外使用标识系统上,应统一风格、颜色、标志设计,让人一看便知,记忆深刻。
四是统一流程。南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学校总体建设规划出台、建设项目实施、专家评估验收、师生参与效果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校园为平台,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主导思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的工作还需统一部署、统一机制、统一规划、统一流程,这样既避免了建设工作中出现缺失,又保障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高质量、高效果。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上,落实“四个层次”
一是凝炼大学精神,构建精神家园。南疆高校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将中华精神、新疆精神、兵团精神紧密融合,构建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的大学精神——胡杨精神。南疆高校都建设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胡杨精神的本质表现。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献身精神。南疆高校要发挥大学传播优秀文化,引领社会前进,道德示范传承的作用。真正实现“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是强化制度,守土有方。作为祖国西北边陲,在新疆办大学,首先担负着为国家、自治区稳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而在新疆南疆办大学,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这一任务的意义更加突显。在南疆流行一句话:新疆的稳定看喀什,喀什的稳定看师院。南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学生行为或活动文化建设方面,把维护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反渗透,作为文化行为、活动的重要内容。把“守土有责”作为全校师生的坚强信念。
南疆高校应坚决贯彻区党委的决定,稳扎稳打,安排到位。坚定不移地站到、反渗透斗争第一线,不畏风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仅做到“守土有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而且,要做到高校在反渗透、反、讲法制、固边陲上的“守土有方”。
三是加大投入,环境育人。南疆高校,北倚天山,西枕帕米尔高原,南抵喀喇昆仑山脉,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环境较差,条件艰苦,既无地理优势,又无经济优势。在读学生人数众多,学校既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为广大师生创建优美的工作学习氛围,建设具有中华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独特的人文理念为一体的环境文化,同时,也需营造高雅优美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师生缓解紧张情绪、恢复精力、平衡心理、鼓舞士气、激励热情,确保以最佳精神状态投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促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重视主体,行为养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这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
首先是学生要学习教师,做教师知识的传承者,做教师精神的发扬者。
其次是学生要学习“自己”,依据学校的具体目标按规定进行严格的“自我加工”。
再次是向社会学习,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刻苦学习、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认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关系,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5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是一个具有综合性与立体性的教育文化。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为主体的,教师应顺应新形势的教育文化建设,对原有的教育理念进行改善,把具有创新形式的教育理念运用在实践中。另外,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一批具备美术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以这种能力去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进一步认识,这对培养高中生的德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1、内涵一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对高中生进行准确定位,确立有价值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关注的是校园的外观形象,比如绿化、净化和美化校园,还要树立学风、校风和教风的“三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同高中美术教学相结合,并促进其内涵的一致性,这样可以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取得应有的收获。
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充分地展现到高中美术的课堂教育中去。建立校园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1]。学校的教学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一个学校有没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除传统的教学形式之外,把美术课堂加入其中,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相结合,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相辅相成
美术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让美术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内,可在校园内举办美术展览,利用学生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可以更好的美化校园环境。校园的文化长廊反映了学校的第一面旗帜,即精神面貌。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把这面旗帜打造的更加完美。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道德习惯的形成与学习能力的增长,都和教室环境的氛围密切相关,所以说对教室环境的布置是美化校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的资源科学合理的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对美术教学的内容加以扩展和补充[2]。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另外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校园环境进一步美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具有多层面,主要体现在:建设物质文化,美化校园环境;建设制度文化,加强管理机制;建设课余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建设良好的舆论文化,形成优良校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其中的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项技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3]。所以说,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
三、对高中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建议
1、相互促进
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一个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而美术教学有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提高学生创造美和感受美的能力。在校园环境中,处处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都对高中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4]。校园文化建设是美化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做出相应的贡献。
2、精心观察
高中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对校园环境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与良好的教学能力,特别是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还要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热爱学生与教学工作,这是教师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前提条件为基础,美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精心观察,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美术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3、健康发展
把美术教学应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和体验美,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观。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分享和共同探究,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发展。
4、树立目标
美术教学借助于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美,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的目标,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并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5]。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可使学生发现知识的文化价值,使学生在精神上产生共鸣,从而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
结束语:
高中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建相结合,可有效改善美术教学。作为一名美术老师,要把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传承下去,促进美术教学进一步发展,使校园文化环境更加美好。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种普及的艺术活动,它可以使高中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高中美术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过程,高中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每位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学习的快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最大限度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农保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01).
[2]柳红波,柯逸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J].艺术探索,2010(01).
[3]黄健聪.浅谈校园文化的建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3).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校园卫生调查报告作业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校园卫生调查报告1我小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我校的人群进行了有关我校环境与卫生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对校园环境的整体评价
校园是我家,也是大家的家,我们在这面积不大,范围有限的乐土上过着集体生活。为了了解这个“家”在大家心目中的映像怎样,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经数据统计,发现有53.3%的同学认为我们所在的校园环境一般,38.3%的同学认为我校的校园环境较差,而仅有不到10%的同学认为我校环境很好。据此看来,尽管我们作为这个家的主人,在这个家中生活,但这个所谓意义上的家,在大家心目中并不理想。无论客观认知也好,还是主观评价也罢,我们都有必要去为这个结果作出思考。
校园环境的问题不是某个局部的缩影,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接下来在有关学校的各个设施(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操场,教学楼等)映象调查中,有86.4%的同学认为图书馆的环境最令人满意,这个结果足以令人欣慰,毕竟图书馆是作为我校的核心领地,其环境氛围还是很不错的。接下来的一项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据调查最不令人满意的产所依次是操场,食堂,教学楼。这些公共活动中心却是我们觉着环境最不理想的地方,这让每天在这些场所生活娱乐学习的我们情何以堪,难道是我们不爱惜自己的环境吗?还是我们真的已经习惯这样的环境?
环境不好,定是有污染物的存在,在对我校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众污染物中,塑料首当其冲,成为造成环境不好的最恶劣的因素,占比42.4%,这不觉让我想起校餐厅为提供学生方便也为自己方便而大量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和泡沫饭盒。学生在理所当然的使用中却未顾及到自己方便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害。其次是纸质污染,占比32.2%,也是,看到无论是教室还是餐厅,无论是操场还是大马路上,总难免有废弃的纸张,仔细端详,会发现这些纸张除了同学们用的极少部分的稿纸,面巾纸外,大多都是宣传单。看来宣传单在我校的盛行真的有必要制止了。
总之,我校环境在多数同学看来不容乐观,难道越是熟悉校园环境,就越容易忽略对它的环境保护吗?我想原因未必是单方面的。为改观我校环境现状,我组进一步作了关于我校环境现状的原因和行为分析调查。
原因及学生行为的初步解读
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或操场上,难免会碰上有未及时清理的垃圾,比如一片纸,一个饮料瓶,此时的你我又会有怎样的作为,熟视无睹还是弯腰捡起?经调查统计,对此现象有高达76%的人认为这不关自己的事,都觉着会有工作人员去清理的。而仅有2%的人会自己动手捡起来,其余的人则认为不是自己丢的没必要捡。但无论有怎样的行为,我们都无可厚非,因为或许我们就是这大多数中的一员。
看到垃圾,大多人选择了熟视无睹,绕路而行,但是垃圾哪里来,我们是否曾亲手丢弃过?对此问题,虽有58.5%的人表示不会随地丢垃圾,但仍有37%的人表示自己偶尔会随地丢垃圾。对于会扔垃圾的这部分同学,经调查统计发现其原因有:38%的同学认为找不见垃圾桶,或垃圾桶离自己太远,所以就丢了。27%的同学认为别人可以在此处丢垃圾,所以自己也跟着丢了。还有18%的同学认为习惯了随地丢垃圾,不受自己控制。但不管我们有过怎样的行为,我们都造成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的不整洁,当我们遗弃手中的垃圾时,是否曾想起过满大街随处可见的卫生标语“关爱环境,人人有责”“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我们的行为让这些标语的存在又作何感想。
对于我校的重大污染物,我们定是不能放过,经调查统计,发现竟有85%的同学表示自己会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和泡沫饭盒,由此造成我校的白色污染。这不是专属校餐厅或学生的错,毕竟,有需求就有供给嘛。若是学生能知道方便之后隐藏着的巨大危害,说不定会大量减少这些简易包装的使用,从而大大改善我校环境。
纵观校园,它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就拼凑成了我们对它所有的认知。作为二师的一员,我们有必要去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调查过程中总免不了有同学说,越是有垃圾桶的地方,垃圾越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的垃圾桶比较分散,还有就是垃圾很多,清洁人员的打扫频率跟不上学生投放垃圾的频率。更有甚者是因为有些学生酷爱“投篮”,结果技术不精湛,没投进去,却选择了一走了事。后者的行为除了想彰显出所谓“青春的个性”,但在周遭人看来却是深恶痛绝的。
通过以上众多领域的调查分析,似乎学校环境的弊病一无是处了。但相对令人欣慰的是,在有关宿舍环境卫生的调查中,多达77%的人表示宿舍卫生基本会保持干净,且50%的人会保持一定频率定时清洁宿舍卫生。由此看来同学自己居住的地方没那么多的责任分散问题,大家还是比较自觉和爱惜的。
由此引发的建议
针对以上现象的种种,纠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大家对环境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出现问题就该从源头抓起,特此,经小组讨论及调查分析,我们针对我校环境和卫生的改善提出以下建议:
一、针对学校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问题,学生应该自发组织校环卫队,并让有责任心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环境的建设中,监督校容校貌,并对不同学生的行为实行褒贬。例如对随地乱丢垃圾的同学进行处罚或通报批评。对于主动捡起垃圾,清洁校园的`同学进行表扬等。并向学生宣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而激起同学们爱护环境的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爱护卫生。
二、尽管学生宿舍卫生状况表现的还是相对不错的,但完美是无止境的,我们还应继续保持并积极鼓励每栋宿舍楼经常性的搞评比活动,每栋楼与每栋楼之间的对比,宿舍与宿舍之间的评比等。对表现脏、乱的宿舍进行通报,对表现好的宿舍进行表扬并授予文明寝室流动红旗,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勤搞卫生。
小学校园卫生调查报告2调查地点:
校园
调查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调查情况如下:
1、几个大垃圾桶内经常有废液流出。
2、花草不经常修剪、浇水,显得杂乱无章。
3、池水太脏,水不流动,造成很多脏物浮在水面。
4、有些地方杂草丛生,废物堆积,无人打扫。
5、校园内出入的车辆较多,造成噪音、废气污染等问题。
6、厕所卫生打扫的不及时,没有专门的洁厕工具。
7、窗台太脏,同学们往往什么东西都往上面撞。
8、黑板上乱涂乱画的严重。
我的建议:
1、几个大垃圾桶换成分类垃圾桶。
2、请专门的人定期修剪花草。
3、定期换池塘里的水。
4、让扫地的同学定期清扫杂草。
5、禁止与学校我关的车进入校园。
我的结论:
1、为了美化校园,首先要对工具进行处理。
2、然后,对学习氛围做好相关的事。
3、最后,对教室进行每周大扫除。
小学校园卫生调查报告3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发现学校环境卫生情况不是很理想,有很多卫生死角,还有很多同学乱扔垃圾,造成学校卫生情况不理想。于是我们借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拍摄学校卫生死角主要在哪里。
2、采访老师,同学,了解他们对学校环境状况的评价。
3、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同学们对学校环境卫生的看法和建议。
三、资料整理:
学校总体环境卫生状况还可以,早上经过环卫工人和同学们的打扫后很干净,但一到中午后却开始变脏了。
学校卫生死角很多,主要在垃圾筒,花圃还有篮球场上。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知道了大家很少看见有同学主动
捡垃圾,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学校卫生状况还不够好。这是因为同学们对垃圾处置较随意,不关心学校卫生建设造成的。
四、建议
希望同学们努力提高环境卫生保护意识,看见垃圾能主动捡起来放进了垃圾箱,不要让垃圾污染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还要做到自己不乱扔垃圾。
学校能组成一支校环卫队,让同学们志愿加入参与到学校环境的建设中,监督同学们的卫生情况,并对乱丢垃圾的人进行惩罚,对捡垃圾的人给予表扬或鼓励。
小学校园卫生调查报告4这学期,学校各个楼层的水房进行了装修,并在楼内建造了教师专用厕所,减少了学生厕所的人数,还在厕所内放了一些手纸,供我们使用。但有些同学竟利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条件来破坏环境,于是我对此事做了调查。
调查:
我利用下课时间对水房、厕所以及操场做了环境检查,发现厕所内满地手纸,水房里满地是脏水和脚印,操场上更是垃圾遍地。
分析:
有些同学有侥幸心理,见四周没有人注意他,便随手把手里的垃圾扔在了地上,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
厕所中,有些同学发现学校在厕所里放的手纸后,便抽出许多来玩。还有些同学往厕所里扔空瓶子,造成下水道堵塞。
结论: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有些同学心理素质不好,动不动就大闹学校。
有些同学没有环保概念,用手纸于,而且一次拿一大堆,还往地上乱扔。
一些同学认为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太麻烦,就养成了往地上扔垃圾的坏习惯。
一些同学认为水房里没人管,便胆大包天地在水房里拿拖布打闹。
同学们破坏校园的环境的行为就摆在眼前,难道我们能袖手旁观吗?
建议:
希望老师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同学们手拉手一起维护校园环境。校方也要加强管理,派一些值周生在厕所、水房和操场监督同学们对学校环境的爱护。
小学校园卫生调查报告5调查地点:校园
调查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对校园的环境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如下:
1、几个大垃圾桶内经常有废液流出。
2、花草不经常修剪、浇水,显得杂乱无章。
3、池水太脏,水不流动,造成很多脏物浮在水面。
4、有些地方杂草丛生,废物堆积,无人打扫。
5、校园内出入的车辆较多,造成噪音、废气污染等问题。
6、厕所卫生打扫的不及时,没有专门的洁厕工具。
7、窗台太脏,同学们往往什么东西都往上面撞。
8、黑板上乱涂乱画的严重。
我的建议:
1、几个大垃圾桶换成分类垃圾桶。
2、请专门的人定期修剪花草。
3、定期换池塘里的水。
4、让扫地的同学定期清扫杂草。
5、禁止与学校我关的车进入校园。
6、定期打扫厕所。
7、购买专门的洁厕工具。
8、让各班请同学定期清扫窗台。
9、定点擦黑板。
我的'结论:
1、为了美化校园,首先要对工具进行处理。
2、然后,对学习氛围做好相关的事。
3、最后,对教室进行每周大扫除。
小学校园卫生调查报告作业相关文章: 2020小学学校校园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小学生饮食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生健康问卷调查报告
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班级卫生工作总结
摘 要:园林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对园林技术专业设置课程的特点分析,结合园林岗位群的要求,提出了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不断开发实习实训项目;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校园环境;园林;实践教学
园林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有能够提供实践活动的场所。经过10年的努力,我院园林技术专业在校内拥有园林生化实验室和园林校内实训基地,在校外拥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基本能够满足园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对于职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来说,日常的课程实习安排最为重要,老师要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和操作,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和整个校园环境就成为进行实践教学的最方便的场所,便于开展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开发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现介绍如下:
1 开发实践教学项目的依据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园林企事业单位,培养在园林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专门技能型人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了3个岗位群,即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岗位群,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是根据岗位群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 紧密结合校园环境建设,开设园林实践教学项目
2.1 园林植物的鉴定和识别 园林植物类课程包括《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花卉》、《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树木》等,都要求学生要具有鉴定和识别植物的基本能力。利用校园植物不仅能进行直观教学,还便于学生课下随时进行观察和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2.2 园林植物种类调查 组织学生一起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统计,弄清了校园植物共有78种,分属35科,55属,编制了校园植物名录。通过此项调查活动,学生们掌握了植物调查的方法,为今后从事园林树种调查、进行园林规划和设计打下了基础。
2.3 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该项实践教学活动也是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了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配置方式以及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并能够指出校园植物配置方面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园林植物的栽植和养护管理 结合校园建设,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植物的栽植和养护管理工作,既有简单的园林卫生清理工作,也参与植物的防寒工作、要求一定技能的整形修剪工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明确的理解,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教学活动。
2.5 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识别和防治 针对校园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2.6 园林植物标本和病虫害标本的制作 进行植物标本和病虫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工作,既为实践教学补充了资料,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7 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设计类课程包括《园林小品》、《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等,要求学生针对校园的某个区域进行规划设计,也可以对现有的设计进行改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2.8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学院每年都会有一些建设或改造项目,结合这些项目,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工程图,了解施工过程管理内容,为集中实习和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1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多观察,多提问,多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学到的知识。
3.2 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任务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3 聘请行业专家、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教师 学生可以直接和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园林行业现状和发展动态,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3.4 成立专业社团 根据校园绿化的工作安排,社长负责业余时间的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有组织地开展专业活动,而且(下转第20页)(上接第39页)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和组织协调等能力。
3.5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途径,到目前为止,我们组织了植物种类识别、标本制作、模型制作等竞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6 注重过程考核,促进实践能力提高 对学生考核采取了实习报告、现场操作、作品展示、设计和答辩等多种形式,且注重过程考核,尽量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评价。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开发实习实训教材 虽然有一些实习实训指导资料,但还没有形成适合我院学生应用的校本实训教材,今后要加快校本教材的建设。
4.2 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考核不仅要重视对知识、技能的考核,还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和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及组织管理才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三峡大学;人工种植植物;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56-02
校园绿化及其景观的设计是每个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体现了校园特有的文化,而且承担着净化空气、阻滞尘埃等改善、保护校园生态与美化校园环境的功能[1]。优美宜人的校园植物景观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品格的塑造以及道德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2,3]。多样的校园植物可以为生物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素材,同时也能让其他专业的学生了解植物学知识,开阔视野,增加学生爱护校园资源环境意识[4]。三峡大学自2000年组建以来,校园绿化工作一直随着校园的建设同步进行。为了更好地保护校园环境,笔者通过近两年对三峡大学新校区人工种植植物(不包括室内植物、建筑物楼顶植物以及教师公寓区内非绿化用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类,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生态型校园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一、调查范围
三峡大学新校区地处宜昌市西陵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为111°18.642′E,30°43.443′N,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海拔约134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1℃~18℃,无霜期较长(280d),年平均降水量为992.1~1404.1mm之间,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
二、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植物志等资源,将校园分为若干区域并逐一调查。对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习性和生长状况等进行了调查、记录,同时对部分植物采集了数码摄像照片。依据《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签》、《湖北植物志》、《园林树木学》等工具书进行分类鉴定、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种类及资源概况。经过调查,三峡大学校园共记录了人工种植植物155种或变种,隶属于76科130属。乔、灌、草和藤本数量、物种数量比率、常见科和主要物种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峡大学校园内人工种植植物资源中灌木占较大部分,达42.6%;乔木和草本次之,各占25.0%和22.2%;藤本最少,占10.2%。
2.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的观赏特性分析。根据常见的植物观赏特性分类方法[5],将三峡大学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的观赏特性分为以下六类,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校园内观花植物最多,为63种占总种数的40.7%;其次为观叶与观姿类植物,观干类植物最少为3种。其中兼具多种观赏特性物种有16种,如绛桃既可观花也可观叶,构骨既可观叶也可观果,结香既可观花也可观姿等。
四、讨论与建议
1.因地制宜、美化环境,配置多样化。三峡大学校园植物的配置体现了“因地制宜、美化环境、构建生态型校园”的设计思想和原则。按照不同的地形特点、植物生态习性、园林布局及人群活动的特点等进行合理配置,绿叶树种与观花、观叶、观果的树种及孤植、丛植、花架、草坪、地被植物等形成了各种校园景观。本文调查结果表明三峡大学灌木类植物最多,为59种,乔木类植物与草本地被类植物种数相当,藤本类植物最少。其中双子叶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76.1%,表明三峡大学校园植物种类多样,不仅丰富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素材,同时在美化校园环境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调查发现有45科仅有1种植物,占总科数的59.2%,建议今后在现有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同科其他植物,进一步丰富校园植物的种类。
2.“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各有千秋。校园绿化及其景观的设计体现了特有的校园文化,优美宜人的校园植物景观对大学生的母校校园文化的培养以及认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根据不同植物对四季的气候变化的适应,同时结合校园的区域规划,建议不同区域配置不同的植物。春季主要以花灌木景观为主,花木与溪水相映,香气宜人;夏季主要以浓荫绿叶景观为主,同时配以紫薇、美人蕉、矮牵牛、凌霄花、八仙花等观花灌木以及红叶李、木等少量观叶灌木;秋季主要以秋色叶树种以及法国冬青、火棘等观果树种,桂花等观花植物,同时配以临时栽种的万寿菊;冬季主要以常绿树种以及竹类植物为主,形成了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观特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桃花为主要植物景观核心的“桃花节”已经成为学校的名片。
3.加强养护,合理规划,维护校园植物多样性,创建美好校园。虽然,三峡大学校园目前的人工植物种类有一百多种,但有部分植物种类株数较少,生长欠佳。另外,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引种树种不适宜种植环境等现象时有发生,新栽种的成活率较低。再比如大学路两侧以及校园其他路段两侧都以樟树为航道树,生长缓慢,树荫避道效果差,导致校园主体景观效果未能及时发挥,因此,对校园内现有树种进行改变和引种苗木要进行论证,以保证绿化植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1]。
校园物种配置的多样性可以体现校园的文化气息美,体现深刻的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校园内不同观赏特性的人工种植植物种类的数量不一致,观花植物最多,其次为观叶与观姿类植物,观干类植物最少。因此在物种的配置上注重物种本身的观赏特性,使得校园的植物景观呈现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观赏效果。此外三峡大学校园人工绿化植物没有实行挂牌管理,通过给校园绿化植物挂标牌,注明中文名、拉丁名、习性和功用等,可以起到服务社会、服务教学的功能,对于传播校园植物科普知识起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景艳莉,刘芳,杨凤军,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木本植物调查与景观评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59-60.
[2]邓珍琴.校园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置[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4(2):60-63.
[3]邱玉华,陈幼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2):74-77.
关键词:河北科技大学;校园植物;资源调查;教学;养护建议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空间影响行为环境塑造人格”[1]。作为校园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植物,能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2],美如画卷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师生情操,提供教学素材,提升学校知名度[3]。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校园环境优美,植物种类繁多,每年4月份会举办“樱花节”,樱花如海,人如潮,河北科大的学子现场为大家奉上井陉拉花、常山战鼓、龙舞、扎染等非遗表演,让赏花人在看樱花的同时也领略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赏樱花,品非遗”已成为本校的文化名片之一。丰富的校园植物,不仅能展现校园文化,为本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提高学生识别植物的能力,而且可以为药学、植物学和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提供素材[4-6],但由于本校缺乏对校园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使得丰富的校园植物资源,无法实现其价值。为了方便广大师生认识校园植物资源、提高校园植物利用率,对河北科技大学校园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有效发挥校园植物在生态、教学及科研方面的作用。
1校园区域概况
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裕翔街26号,占地184hm2,建筑面积80多万m2,石家庄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有序,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年平均降水量570mm。
2研究方法
根据前期团队参与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经验[7],以校园实地调查为主,根据季节特点,分区域进行调查。分别于2019年4~7月进行初步统计,9~10月进行补查,记录校园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生长状况、地理位置等信息。参照《中国植物志》《河北植物志》等相关资料[8-9],对所调查的植物及采集的标本进行了分类和鉴定,确定调查植物的中文名和拉丁名。
3调查结果
3.1校园植物种类统计
通过2次调查统计,本校共有种子植物204种,分别隶属71科164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8种,包括龙柏、银杏等;被子植物68科159属196种,包括牵银杏、日本晚樱、夏至草、紫花地丁等。
3.2校园植物调查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3.2.1丰富教学模式,建立植物数据库。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集中在对课本知识的解读,通过此次对校园植物的统计,建立了集植物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校园分布及入药部位等于一体的校园植物数据库,并将问题引入法和实例教学法等模式引入教学过程,利用校园植物,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植物数据库丰富的图片、文字,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基本信息,最终解决问题。比如介绍唇形科植物丹参时,其典型特征为:朱红色根,4棱茎,奇数羽状复叶,唇形花。可告知学生通过观察校园植物的根、茎、叶、花等特征,辅以植物数据库图片及文字信息,最终确定为丹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准确地对植物进行鉴定,更好地掌握药用植物识别技术中植物形态的专业术语,还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10]。
3.2.2挖掘实验素材,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药学和植物学类的学生,在学习相关的课程如《植物学》和《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时,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和验证。校园植物资源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在讲到叶、花、果、导管、气孔、雌雄蕊、花药等概念时,可以在校园中利用实物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在中药显微鉴别实验中,用榆树的叶来观察叶绿体,用紫叶李的叶来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在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利用学校采集的槐米,对其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与鉴定[11]。合理利用校园植物,让学生根据实际素材改进和探究试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2.3组织实训实习,提高教学效果。校园是个活生生的“植物标本馆”,利用校园植物,开展实训实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理论教学中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知识由贮存到输出的转化[12]。春末夏初之时,百花怒放,叶色碧绿,让药学、植物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走进校园,观看植物的生长状态,比较不同植物(同属不同种),找到异同之处,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比如山桃和桃如何区分,牵牛、圆叶牵牛和裂叶牵牛有何异同等。另外,也可让学生现场制作腊叶标本,熟悉采集、压制、修剪、制作及消毒等整个过程。开展校园植物实训实习,可增加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机会,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科学探索[13]。
3.2.4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组成部分,在学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占据关键位置[14]。利用学校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展系列创新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中药材、各种观赏性植物的种植栽培技术的探索;植物的解剖学及组织化学研究;地黄、银杏等常见中药的有效成分的研究;校园植物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等。将创新融入教学和科研中,提高学生创新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建议
3.3.1增加校园植物多样性,丰富校园植物种类。校园植物是学生进行植物识别和观察的教学素材,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以扩充校园植物资源,有利于改善校园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展现校园文化,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15]。校园行道两侧可适当增加秋冬观赏植物,依据植物形态、季节变化和观赏特性进行不同搭配,从而打造出春花、夏绿、秋实、冬翠的校园景观。牧星湖内可适当增加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结合岸边的垂柳,能让整个景观植物有高低错落的视觉美感。湖周围可以根据季节色彩的变化,增加一些彩叶树种,使牧星湖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在遵循“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原则的同时,丰富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类,实现乔、灌、花、藤、草多层搭配,使之能形成结构合理的复合型群落结构,充实校园绿化,创造更加美好的校园景观[16]。
3.3.2加强植物养护管理,维护植物生态环境。为了使校园绿地发展可持续化,保持校园绿地生态平衡,必须加强后期的养护和管理。“三分种,七分管”,在校园绿化建设后的养护管理是景观营造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可设立植物管理部门或组织,定期对校园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及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虫害的发生[17]。如已建立的芍药园、八宝园和牡丹园,应该加强养护;校园南公共教学楼北侧以及主体育场北侧大面积的外来物种———黄顶菊,严重威胁其他植物的生存,应及时铲除。另外,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绿化宣传,增强师生及游人的绿化意识,杜绝破坏校园植物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文化;校园文化;新课改;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049-03
一、文化,为校园立魂
近几年社会上会不时出现高知罪犯的话题,不少人感叹,现在的人真是越来越“有知识没文化”了。作为教师,看到这些当然会理所当然地觉得与自己脱不开干系。这几年,笔者也一直在思索,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不仅能有知识也有文化,“有文化”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又如何让学生变得“有文化”呢?
新课改其实也有涉及到此方面的内容,因为新课改的重要功能,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笔者以为龙应台女士在《文化是什么》中对“文化”的解释比较契合这种价值观: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自卖菜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所以,就个体而言文化就是一个人的教养,它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环境的某种“价值”和“秩序”的自觉坚持。
学生们要能达到龙应台女士所说的那种文化境界,学校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教育出“有文化”的孩子,首先得要有“有文化”的校园。缺乏文化的学校教育,只能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文化,为校园立魂,为教育立魂。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
二、新课改对校园文化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从转变教育观念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优化学校管理,营造和谐氛围,是积极稳步地推进课改实验的前提保证,教育工作者们必须以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营建新的校园文化,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新课程改革既对校园文化提出了挑战,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同时,课程改革本身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校园文化。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许多课程专家甚至指出,新课程改革在根本上是校园文化的变革。
课程改革到底在呼唤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呢?笔者认为,真正的校园文化是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培养一个大写的“人”。对学生而言,校园文化应该可以起到精神的唤醒,潜能的彰显,内心的敞亮,达到主体的弘扬和独特性的发展的作用;从教师角度来说,一个真正的校园文化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创造性的激发。肖川博士为教育的理想设想了一个美丽的蓝图: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他认为: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具体到新课改的工作实践,就是要改变教师过于倾向于单方面传授知识的状况,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改变教师过于封闭的学科态度和行为方式,增强超越学科的综合的课程意识;改变教师过于着力于教书而忽视全面育人的工作态度和方式;改变学校管理过于偏重通过评价等行政手段管理教师的方式,注意管理者与教师一起共建学习型组织等。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学校还需要对原有的文化氛围进行改造,从具体的行为、事件或者人物入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一种微弱的、渐进的改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方式,不可指望一蹴而就,也不可指望立见成效。校园文化是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源泉,是教师受教育与教育学生的土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必然要求学校文化的转型,要求对学校文化土壤进行改造。所以,建设具有个性特征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保证。
三、农村小学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软实力”方面多下功夫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文化已步入寻常百姓家。纷杂的社会文化冲击着农村孩子幼小的心灵,其思想、行为、习惯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侵害,加上家庭文化所特有的说服力和情感效应,很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趋于功利化、庸俗化。特别是“留守生”和隔代教育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农村教育工作的难度。那种没有教育改革、没有教学创新、没有文化发展的学校,再也难以登上适应21世纪教育战略的“新客船”。
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仍然不发达,农村小学的设施设备仍然很落后,学生们缺乏现代教育所需要的现代的教育载体和方式。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没有进行再教育的精力和意识,使得他们的观念也相对落后。这种环境下的小学校园文化就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仅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对孩子们的个人发展也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有些条件稍微好点的农村地区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又流于形式主义。比如物表化,很多学校建得富丽堂皇,但只是一些建筑、图案,并没有真正成为师生生活和记忆的组成部分,没有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比如文本化,各类学校都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层面,没有真正地成为规范学校成员行为的动力;比如标语化,许多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写满了各种标语口号。但这些标语只是挂在墙上,印在宣传册上,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甚至行动方向与标语内涵南辕北辙。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校生存和引领学校发展的硬实力和和软实力的总和,前者指学校的自然环境及其基础硬件设施,后者指学校的人文环境、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信念、信仰、行为习俗、实践规范和精神气质。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快速地争取到资金并且能够很快改变学校的自然环境及其基础硬件设施,是不现实的事情。虽然说,硬件设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文化的软实力方面。注重文化的软实力方面,可以弥补一部分由于硬件设施不足带来的缺陷,应对当下纷杂的社会大环境对孩子们心灵的冲击并形成自己的判断力,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从而营造一个真正适合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环境。
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出真正属于他们的校园环境。硬件设施里诸如校舍、设备一类的东西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满足;但是在学生们可以参与的部分应该尽可能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者让他们直接动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能有现代化的建筑、花园式的环境自然是最好,但是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如果学校的每面墙壁、一草一木有学生们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师生自己创造的优美环境来滋养心灵,这样的校园环境也可以是诗意的。这也与新课改中“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理念是相契合的。
建立真正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学校的文化契约,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文化的体现者和守护者,这样文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弘扬,制度的存续和影响同样会受到文化整体性的保护和滋养。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有助于陶冶人的生命和给予心灵以自由,使之趋向于秩序与和谐,体现为个体与社会、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对立统一。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会变得更适合人的发展。 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应当弱化官僚色彩,努力促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给广大教职工以情感的舒畅和愉悦以及创造力发挥的自由。
形成审美化的教育仪式。学校教育仪式是一种体现某种教育目的的、经过精心设计而固定下来的礼仪活动。学校教育仪式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美的教育需要用一种美的形式和高尚的精神来构建系统的礼仪活动。中国素有礼仪文化,自古注重通过仪式活动来取得良好的教化功能。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曾说:“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此美化。”仪式活动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造性的运用。精心安排的教育仪式,通过视听系统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产生多种意识水平下的综合效应。如毕业典礼,通过朗诵毕业诗文、交接毕业旗,接受毕业证书、赠送毕业纪念品等活动,可以孕育出学生对母校的深厚情谊。
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人来呈现,走进一所学校,学生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就代表了学校的文化。师生的道德水准、课堂的氛围、师生的阅读生活以及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可以展现出校园文化的气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最根本的力量来自对被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因此,教师们的个人修养、道德面貌、知识更新、人格魅力都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具有很强的人格吸引力,还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探索最适合学生的学校教育模式。这里尤其需要提一下校长的作用。一所学校能否形成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先进文化,校长是关键,校长是学校文化的领导者、继承者、设计者、创新者。一个好的校长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能够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勇于探索的主动精神,尊重生命、重视文化的道德风貌,这样的校园文化基本上就可以算是成功的了。
参考文献:
[1]龙应台.文化是什么[N].中国青年报,2005-10-19.
[2]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关键词]校园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健康人格 精神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0 — 02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余秋雨先生在《秋雨时分》谈话节目中也讲到:“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特定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凝铸一体的产物,体现了一所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以及在服务社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利用物的存在和精神的统一创建一种氛围,并利用这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的高尚人格。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正是在于发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由此,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已成为学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效益〔1〕,促进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校园文化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中凝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校园里的一切人、事、物等诸关系的生态共同体。既包括物化形态的校园建筑设计、景观布局、绿化美化等,也包含有学校的历史传统、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间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准则。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人们称建筑为凝固的音乐、沉默的史诗、历史的教科书和社会发展的见证人。在校园建筑与墙面布置、雕塑景观与标语图示、花木种植与设计分配上需要体现校园的文化内蕴和育人作用。校园建筑的规划与布置、廊壁空间的设计与装置、设备设施的利用与配置、绿化美化的整理与设置虽只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但其体现出的作用和价值却非常重要,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总承载与集中表现。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内容十分宽泛,本文侧重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物化形态的部分,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好的校园文化会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历史、办学理念、校园环境、管理机制、校风、人际关系和文化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引擎。对办学理念系统的设计,其实是对学校灵魂的勾勒,是对决策者的思想、对学校办学实践的结晶进行凝炼,从而抽象成广大师生员工的共识。比如,山东临沂大学以“实”作为校风,以“明义 锐思 弘毅 致远”〔2〕作为校训,以“和为贵,学为先,师生为本,事业为重”作为工作方针,依托历史传统文化,突出革命老区红色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得到了全校几万名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同和社会的广泛赞许。如果说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动力,那么学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张力,它是凝聚学校精神文化,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人和物及其关系
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人起主导作用。“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应自觉创设良好的舆论和工作学习环境。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而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群体是教师和学生,由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互动而形成和创建的文化体系构成了校园文化的整体生态。但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在校园文化影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大不相同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施教者群体代表着校园主文化的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教师群体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规划时必须考虑到整体化、人性化、生活化、现代化,尽管可以最大限度地征求学生群体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最主要的还是依靠教师群体的参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员工要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炼、总结、充实、提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物起引导作用。“物”作为发挥影响作用的存在体,有着重要的环境美化和人文承载价值。加拿大的著名学者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中写道:“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3〕利考克的话向人们揭示了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在人才培养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校园精神文化与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而校园物质文化则是实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依据。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主要的“硬件”部分,是校园文化直观化、视觉化的一项重要工程。正因为这些物质文化依托的是承载着校园精神的“人造物”,因之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对于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校园中的各类建筑设施、景点绿化、宣传图示等,凝集着富有地方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从人化自然的角度来看,人支配和改造着物质文化。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来看,物质文化又反过来对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由此,“人”要积极创设和利用好校园建筑设施、文化景观、宣传图示等,把物理环境打造好,让其积极传达精神正能量。
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对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
古代诗人谢灵运曾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环境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影响人,人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古人常讲“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自是有足够实践做支撑的道理。为此,笔者常常建议教育培养人要像“腌咸菜”一样,很多时候人是靠具有正能量的环境“腌”出来的。有因于此,学校要积极营造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使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在和谐物质文化氛围之中,这是是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基础。
健康人格是指人在心智、性情、社会、道德和审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体现在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我本体的和谐与融通这两大关系之中。也就是说,健康人格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创造一个从人类个体到社会生活秩序的和谐与融通。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于校园建筑规划设计与建造、设备设施配置与利用、廊壁橱窗图示与装置、雕塑景观与标志呈现、校报校刊与信息宣传、草木绿化等。这些物质文化作为呈现形式,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去促进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激发创造精神,同时也能使他们在这种物质文化氛围中形成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和工作、生活方式,使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都以能在这个环境中工作和学习为骄傲。因之,从此角度讲,学校的教学场所及各类设施、设备不在于精美和华丽,而在于以师生为本的人性化,要体现适用、实用和高效的利用率。校园物质文化作为潜在课堂,对师生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可以想象学生在干净整洁、充满活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读书、学习,往往油然而感的是温馨、愉悦、舒畅。校园里的一件雕塑或一幅壁画,或许不是很起眼,但师生们在特定时间观赏到它,可能会常常得到激励,受到启迪,催人奋进。
校园物质文化是一所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它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教育因素,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育人优势和特色,对学生的高尚品格、完美人格的塑造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作用。临沂大学以“和为贵,学为先,师生为本,事业为重”作为工作方针,以“明义 锐思 弘毅 致远”作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可,也是全校数万名师生员工的共同心愿。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中,临沂大学以此系列校园精神内容为表达思想的景观壁板、标语图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效果明显。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比如,在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中选择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格化的植物,如雪松、翠竹、荷花等,师生都会在人格、德行、品质诸方面自然受到影响,也使得校园环境在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的物化呈现。可以想见,布局合理,建筑协调,环境宁静优美,花木相映成趣,道路平整洁净,有如此之环境,师生员工就会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共享清新高雅的文化气息,于无形之中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激发师生员工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促进师生员工德行、品质、心性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象和煦的春风,遍布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于师生员工的举止言行、观念态度中,渗透于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原则和情感中。要积极创建饱含精神正能量,能进取、讲文明、景优美、促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将办学精神充适凝集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让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的心灵都得到涤荡。
〔参 考 文 献〕
〔1〕 周祥龙,陈海娟.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6).
〔2〕 李延保,朱孔军,屈琼斐.大学文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内涵〔J〕.高教探索,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