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

第1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展览场馆运营管理大致有10种运营管理模式:民有民营的纯场馆经营模式、民有民营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模式、民营公助的纯场馆经营模式、民营公助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模式、公有国营的纯场馆经营模式、公有国营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模式、公有托管的纯场馆经营模式、公有托管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模式、公有民营的纯场馆经营模式、公有民营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模式。比如,德国采取“公有民营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模式”。展览场馆不仅可以经营场地出租及其相关业务,而且还能从事自办展。美国采取“公有国营的纯场馆经营模式”下的政府管理、“公有托管的纯场馆经营模式”下的委员会管理、“公有民营的纯场馆经营模式”下的私人管理三种模式。法国采取的是“纯场馆经营的分业经营模式”。英国采取的是“民营公助的纯场馆经营模式”。意大利采取的是“民营公助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模式”。

二、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共性启示

德、美、法、英、意等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共同的,这些共同之处也是世界各国展览场馆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市场经济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规则。

1.为了发展会展经济,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展览场馆的建设

展览场馆投资大,投资周期长,私人资本一般不愿承担如此大的投资风险,所以,世界上大多一流的展览中心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比如说,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展览设施就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汉诺威展览中心整个场地占地100万平方米,共27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达到49.8万平方米。政府除直接投资场馆建设以外,还投资改善场馆周边停车设施,建立发达的公路和轨道交通网,从而使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国际市场交流的最佳场所。再比如说,一些大型展馆设施的改建和扩建也是由政府来完成的。法国巴黎凡尔塞南北展场的改建和扩建就是由政府出资承担的,工程完工之后,法国巴黎凡尔塞展场展览面积将达到80万平方米,从而使巴黎的展览设施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从世界展览场馆的建设和维护过程来看,政府始终是唱主角的。因此,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政府就要兴建大型展览场馆,不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都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经营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展览场馆实行的是国有国营,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展览场馆实行的民营公助。

2.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展览场馆普遍实行“民营公助”的管理体制

目前,世界上展览场馆的利用率都不是很高,大多数展览场馆难以盈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进而节省开支,各国展览场馆普遍实行“民营公助”的管理体制。

民营的机制灵活,一些政府所有的展览场馆实行“民营公助”的管理体制之后,不仅节省了政府大量的财政补贴,还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为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贡献了力量。

展览场馆实行民营之后并不是说政府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因为展览场馆自身的赢利能力毕竟有限,采取适当的政府补贴手段和社会资助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如新加坡目前就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展览场馆周边的酒店和餐馆必须拿出收入的10%补贴场馆。另外,政府还从财政收入中拿出补助基金支持展览场馆,有的场馆每举行一次展览就能从政府手中获得2万新币的补助。

政府的财政补贴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英国政府在确定补贴项目和规模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就业。一个场馆或展览项目得到资助数额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其解决就业的能力,并且资助款项一般不是一次发放,而是随着工程或项目进展的情况分期支付,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达到监控的目的,从而保证工程或项目能够实现就业目标。

3.重视会展各专业行业协会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和协调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会展行业的管理更多的是依靠行业协会来完成。政府通过授权使各专业行业协会在业界内具有绝对权威,而行业协会通过建立行业规章制度和自律机制来完成行业内的管理和协调职能。

这种依靠各专业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和协调的机制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德国就是依托行业协会对会展经济进行行业协调和管理的典型。AUMA是德国展览业的最高联合会,成立于1907年,总部设在科隆,它是由参展商、购买者和博览会组织者三方力量组合而成的联合体,是德国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也是代表德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惟一的会展管理机构。AUMA的主要职能是:审定年度展览计划;严格审查和评定展览会名称、内容;监督展览会服务;核查展览组织者的能力和信誉;统计调查展览后效果;支持中小企业到海外参展。AUMA在德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政府将许多管理职能都授予它,因此AUMA在业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AUMA为确保德国博览会市场的透明度,制定了许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对每年举行的国内外博览会和展览会进行协调,避免重复办展和恶性竞争,对会展名称给予类似商标的保护,以确保名牌展会不受侵害。AUMA还根据章程要求,在会议、展览的类别、展出地点、日期、展期、周期等方面进行协调,从而保护了参展商、组织者、参观者多方面的利益。另外,AUMA还聘请专家和学者对展会进行考察,并对会展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定期发表最新研究报告和成果,为德国政府管理会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它每年还与经济部、农林部、能源部等政府部门进行协调,拟订下一步的会展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一旦获得批准,AUMA便会同有关部门及专业展览公司具体运作和执行这一计划。

(二)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管理模式的个性启示

1.德国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的模式打开了展览场馆经营的空间

德国展览场馆设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德国展览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更是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德国的展馆经营模式为:展览场馆不仅可以经营场地出租及其相关业务,而且还能从事自办展。展览馆既是主办者,也是展览场地的经营者。这种制度安排使德国的展览业起点高,展览会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展览“百货公司”,陈列和出售各种最新、最专业的“商品”,如,各种展览商品、展览信息、展览评估、展览策划,等等。在德国,展览会场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整个服务体系成为一座城中城。这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也使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会展强国。德国的场馆经营与自办展结合的模式打开了展览场馆经营的空间,给予我们很多启示,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要想让我国大量的展览场馆提高利用率,进而提高效率,就必须允许和提倡展览场馆从事自办展,在制度上要给予保障。这样才能够解决展览场馆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的“老大难”问题。

2.新加坡让周边酒店和餐馆对展览场馆进行补贴的做法为展览场馆拓展了生存空间

新加坡政府在对展览场馆的补贴问题上就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补贴机制,即,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展览场馆周边的酒店和餐馆必须拿出收入的10%补贴展览场馆。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公平的原则,而且具有更高的效率意识。因为展览场馆拿了周边酒店和餐馆的补贴,就会产生一定的经营压力,就会想方设法举办更多更好的展览会,从而为这些酒店和餐馆带来更多的收益,酒店和餐馆的收益多了,展览场馆的收益自然也就多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3.英国展览场馆的分隔功能和延期收费的灵活机制值得场馆经营公司借鉴

第2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所谓的酒店成本费用主要有酒店日常的经营之中诸如为客人提供服务的成本以及酒店资源采购等成本费用组成。对于酒店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本费用的降低,而是需要在满足酒店长期效益发展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企业成本以提高酒店整体的竞争力的一个管理项目。现如今我国酒店在成本管理方面主要采用的成本控制方式包括预算控制和消耗指标控制以及制度控制三种。

二、我国酒店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我国酒店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但是其成本管理大都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一味降低酒店支出的形式上而难以形成系统的企业经营成本体系。特别是企业对外所形成的价值链以及供销环节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尚未形成包括采购以及餐饮收支和现金收支等方面的成本控制预算,这样一来酒店企业的成本经营管理便面临着经营失败的危险。

(二)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的酒店企业之中,酒店员工将成本管理统一归入领导管理层以及酒店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中,这样一来,酒店的员工无论是采购还是日常的酒店服务过程中均没有企业成本费用方面的压力,从而认为酒店的经营成本同自己毫无干系,容易导致经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出现。酒店企业这种缺乏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最终便造成了企业员工对于酒店的成本管理缺乏一个全面积极的认识,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管理只能停留在口头上难以得到落实。

(三)缺乏系统规范化的奖惩监督

在酒店所进行的成本考核管理过程中,由于考核制度仅在酒店内部进行考核规划,从而难以同市场相互衔接起来,特别是酒店成本的核算大都采用的独立的企业内部的纵向对比,而没有以市场基本的成本情况进行参照对比。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终期考核时仅仅将指标落实到相关部门,而没有具体到员工的头上,且考核的惩罚以及奖励机制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从而难以调动全体员工配合参与成本控制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酒店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酒店的成本管理是通过对酒店的全部成本加以计算最终形成流程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起来的管理模式。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成本计算管理模式使得酒店的成本运营得到有效地控制从而促进我国酒店企业的快速发展。现如今,由于我国大多数酒店企业存在着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而加强酒店成本管理模式,丰富酒店成本管理的内容以促进整个酒店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提高酒店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从而需要酒店将外部的采购同内部的产品服务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综合性地加以分析研究以改进酒店的经营战略提高收益。

(二)加强酒店经营成本管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店企业的服务也伴随着人们的经济消费观念不断发生着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酒店企业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实时的掌控以此来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良的服务。然而,酒店企业在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信息技术系统以提升酒店整体服务质量的同时还需要针对自身的经营效率加以控制,通过降低酒店经营成本的方式来促进酒店经营效益的提升。

降低酒店运营成本的具体方式无非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渠道,外部的物品采购以及内部的服务提供。为此便需要酒店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地采购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以充分调动每一位采购人员的岗位职责,通过奖惩的方式对采购员工的具体行为加以规范,在保证采购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采购的效率。除此之外,对于内部的服务提供仍旧需要加强成本管理控制,为此便需要积极调动酒店内部服务人员的节约意识,在保证满足客户消费服务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

(三)加强酒店内部监督管理

第3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全域旅游时代下的旅游景区酒店是全域旅游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支持力量。旅游景区酒店中的管理服务以及旅游景区中酒店环境、酒店卫生状况、酒店软硬件设施等多方面都是影响旅游景区酒店的酒店销售额的重要因素,并且也是决定旅游景区酒店是否能在当地旅游景区酒店市场中具备强硬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传统模式下的旅游景区酒店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在酒店运营管理工作以及酒店服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众多问题,所以,旅游景区酒店只有将运营管理工作以及酒店服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进行相对应的创新,才能顺应社会形势的发展需求,推进全域旅游时代的进步。

一、“全域旅游”相关含义

自从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过后,在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第一次提出了“全域景区”一词。2008年,我国浙江省绍兴市在《绍兴全场旅游区总体规划》中率先提出了“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在提出了“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之后,也一直在研究、研发的工作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发展,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以官方的形式提出和确立了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2016年2月,相关部门公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全域旅游实践名单。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媒体的宣传和报道,使“全域旅游”得到了相应的传播,全域旅游被大众知晓。全域旅游的开展,是将相关制定的行政区域中全面的旅游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相结合,并且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管理,从而实现相关行政区域的建设、共融与共享的一种新兴化的旅游发展概念、理念以及旅游发展模式。

二、“全域旅游”相关特质

(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在开展实施过程中,务必要将旅游景区中的景区、酒店、交通等多方面的旅游资源以及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结合,然后利用“旅游+”进行酒店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规划以及合理分配,使相关资源可进一步优化发展,使其在相关的行政区域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增长点。全域旅游要求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打造全新的旅游服务,这种服务包含旅游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的方方面面,旅游企业要植入新的服务理念,在景区和整个旅游过程中都要有开发、有产出。

(二)全域主题文化

全域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务必要发掘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主题文化,使全域旅游的主题文化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独有的特色,当全域旅游的主题文化确立时,相关部门要进行积极宣传,使相关行政区域中的人们对于全域旅游都有良好的认识,并且使全域旅游可在相关的行政区域中顺利开展,让旅游游客在全域旅游的氛围下,从相关行政区域中体验到相应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所带来的趣味。

(三)全域共建共享

全域旅游工作的开展,需要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协作,将旅游主业、当地政府机构、当地居民以及相关游客等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构建出全域旅游的示范地区,使全域旅游的发展更具成效。面对当前旅游消费者旅游行为日渐个性化和零散化的特征,各自为营已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共享共建应是全域旅游时代应有的经营理念,只有这样旅游企业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投放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开发和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消费者满意度。

(四)全域品质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全域旅游在开展的过程中务必要增强产品的服务质量,提升产品的服务水平,顺应旅游需求形势,满足众多旅游游客的要求和需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时代,一方面参团游客成熟化,很熟悉旅游过程中的流程,只有高质量和有个性特征的旅游体验才能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获得感。另一方面,自驾游和散客有钱有时间,对于旅游消费要求更高,全域品质提升势在必行。

(五)全域营销方针

在开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有相关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研发出使游客觉得具有性价比的旅游产品,制定出相关的旅游服务,以降低旅游淡旺季的差异化。在开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务必使营销方针具有灵活性,减少全域淡旺季差异化,使全域旅游的开展更具成效性。有针对性地对旅游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开发设计是全域旅游时代对旅游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在有新理念和新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营销,让旅游产品在各个时间段和各个方面都有价值产出,打造“四季皆可游”的旅游环境。

(六)全域发展理念

全域旅游在开展过程中,务必要在传统的旅游理念上做出一定的提升优化和改善,使用新视野、新视点、新方法等去开展全域旅游,使旅游格局不断增长扩大。旅游格局的变化影响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换代,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三、目前我国旅游景区酒店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酒店中的格局观念相对较小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中的众多酒店都是独立的个体经济,并且经营方式以及经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的旅游景区酒店运营过程中,部分酒店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当前的经济效益,未从长远的角度和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没有同行酒店进行合作双赢,并且在全域旅游的形势下未注重酒店的信誉、声誉和评价。由于旅游景区中的酒店淡旺季差异明显,当旅游旺季来临时,会出现天价房价或天价物价的情况,或者当旅游游客在网站中预定的房价与实际的安排房间不符合等多种情况,或者在实际的酒店运营过程中,酒店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对等,这些都是阻碍酒店发展的原因。

(二)旅游景区中酒店受季节和节假日等因素影响

在我国旅游景区酒店的市场中,由于气候、季节、节假日因素影响以及有关景区的资源特质性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景区酒店的入住率波动明显并且差异化明显。当节假日来临时,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酒店入住率100%,还会出现客人无房住或者重房等状况。淡季时,全国大多数酒店的入住率普遍不高,出现空房状态较多,还会有酒店出现淡季运营不下去的情况。所以,如何解决旅游景区酒店淡旺季入住率差异明显的问题,当旺季来临时,旅游景区酒店的服务质量一直保持优良状态,酒店房价合理性等诸多问题,是我国旅游景区酒店面临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旅游景区中的酒店没有特色

在酒店的运营管理工作中,使用传统的酒店运营方式与管理方法,酒店没有独特性,未结合所在行政区域的特色条件来经营和运营酒店。在酒店的设计装修方面,很多酒店的设计不合理,并且装修风格没有主题特色,与普通的酒店装修一致,导致在旅游酒店市场中不具备竞争力,旅游游客没有良好的入住体验,感受不到当地独特的文化。

四、全域旅游时代下旅游景区酒店经营管理的优化改善

(一)旅游景区酒店要有“酒店+”的意识观念

在我国的旅游景区酒店市场中,传统模式下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要求。处于旅游景区中的酒店务必要转变传统意识,消除狭隘意识,在全域旅游的时代下,改变经营模式,改善管理模式。旅游景区中的酒店要学会相互合作,实现酒店共赢共生存与共同发展。在旺季来临时,酒店房价的设置要合理,给游客留下好印象,当游客再次来到该地旅游时会优先选择该酒店,并推荐给亲朋好友。旅游旺季是旅游景区酒店最繁忙的时候,在客人到店后务必根据客人在网站预定的实际房间给客人安排,不能出现到店无房或者重房等现象,不利于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当客人入住酒店时,酒店工作人员务必有好的态度与细致的服务,有效提升服务水平质量。

(二)旅游景区酒店做好淡季营销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酒店市场,受季节性以及节假日的影响较大,节假日和季节性原因会造成旅游景区酒店的淡旺季差异明显,旺季入住率100%,淡季呈现大幅度下降,或者会出现长期的淡季空房现象。所以,旅游景区中的酒店在淡季时务必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酒店的市场情况,切实制定相应的淡季经营策略和淡季酒店房间营销。淡季是旅游景区酒店的萧条时期,旅游景区中的酒店可进行装修升级,使酒店的环境以及软硬件设施得到相应的优化改善,淡季酒店房价需做出相应调整,在维持旅游景区酒店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房间价格,如果下午6点以后还没有游客预定,可再次降价,确保酒店房间售出。另外,淡季也需做好服务工作,不能淡旺季差别对待。

(三)旅游景区酒店装修融入相应的文化特色

我国旅游景区酒店中,无论是经营模式、管理方法,还是旅游景区酒店装修,都采用传统模式下,不能适应社会旅游市场中的需求,不能满足众多游客的要求和需求,不能促进全域旅游的进步发展。为了提高旅游景区酒店的利益和效益,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景区中的酒店装修设备要融合当地特色以及自身的酒店建立理念。在旅游景区酒店中,除了要做好酒店管理工作和服务管理工作,旅游景区酒店在建立前期,务必要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酒店创建人的管理理念进行酒店的装修设计,使酒店具备自身特色,使酒店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

第4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尔夫俱乐部 运营风险 风险管理 相关措施

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环境将风险减到最低限度,它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整体渗透作用,对单位企业运营以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消除风险,通过有效管理,主动选择对企业效益有利的风险。风险管理不仅影响着企业赢利状况,对企业生存也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不仅丰富了我国居民的业余生活,同时对经济建设也有重要影响。由于我国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相对较晚,受精神文化、物质设施等因素影响,我国高尔夫俱乐部在运营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因此,在俱乐部管理中,我们必须结合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案,在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同时不断完善我国高尔夫俱乐部建设,推动我国经济文明发展。

一、我国高尔夫俱乐部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尔夫俱乐部投资建设不符合实际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我国高尔夫俱乐部运营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在原有基础上,以大、全、高现象尤为严重。在这个过程中,高主要指高档、高端,部分高尔夫俱乐部装修、建设规模投资极大;“大”指高尔夫俱乐部规模大,部分高尔夫俱乐部在占有大规模建设场地的同时,拥有大量球洞。根据实际数据调查显示:拥有27个球洞的俱乐部占总俱乐部的47%以上,球场设施以及场地在2000亩以上的占总俱乐部的50以上。同时,我国高尔夫俱乐部在拥有广阔的球场的同时,还拥有酒店、会所、茶楼、餐厅、游泳池、练习场等娱乐设施。

高尔夫俱乐部的这种高、全、大现象不仅拉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消费门槛,在提高俱乐部品位的同时,部分俱乐部极尽奢华,不仅浪费了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中低档俱乐部形成,造成高尔夫球场消费居高不下。另外,由于我国高尔夫俱乐部发展时间较短,高尔夫俱乐部缺乏专业科学的内部管理,在中层管理格局中缺乏管理人才,导致高尔夫俱乐部一直处于中高档的封闭管理状态。

(二)俱乐部风险运营管理

目前,我国高尔夫俱乐部中,没有专业的客户服务,大部分俱乐部过分注重销售,造成俱乐部整体价值下降,运营效益较低,成本始终不能提高。另外由于我国俱乐部赛事管理、草坪管理和国外高端俱乐部存在严重差距,缺乏经验和实际能力修补调整,直接影响着俱乐部效益。

另外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我国俱乐部大部分属于刚刚上市的公司,没有透明、统一的会计体系以及信息披露,从而导致很多管理欺诈、雇员欺诈等现象。其次,由于属于管理和监控,导致很多员工私自挪用俱乐部资金,不仅损害了公司名誉,同时对企业发展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最后在采购管理过程中,大多数俱乐部由于管理不利,造成很多俱乐部选错甚至多选供应商,在高尔夫俱乐部成本投资高的同时,对市场商品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在风险授权中,由于俱乐部人员操作越权现象,导致监管工作任务繁重,很多监督工作不能切实执行。例如:为降低成本花费,在没有经过俱乐部审核之前,进行合同签约,造成法律文件缺乏科学可控性;在技术管理过程中,由于数据泄漏、丢失,导致很多备份文件存在缺陷、系统崩溃等现象。

二、高尔夫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

(一)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意义

在高尔夫俱乐部运营中,严格的运营风险管理必须在最小化日常损失的同时,尽量降低高代价事件发生可能性;通过有效的风险运营管理,增强公司经营目标以及实际水平;通过管理层努力集中业务,有效应对业务危机。科学有效的运营风险管理不仅能增强企业风险管理系统,通过深入理解公司营运风险,科学处理各种业务回报以及潜在风险。

(二)营运风险管理原则

为了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高尔夫俱乐部在运营中必须遵循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的管理原则,从根本上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在高尔夫俱乐部管理过程中,通过增强总经理层到员工层的参与力度,保障风险管理活动顺利开展。通过增强决策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力度,成立相关风险管理部门;通过总经理直接领导,确保组织员工以及资金融入运营风险管理的力度。

全员参与作为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思想的核心,在过程方法中,必须将全面风险管理相关资源活动进行全面合理过程管理,从根本上保障系统管理顺利进行。在风险管理改进活动过程中,通过制定、确定、识别目标,有效理解、统一相关过程体系。根据风险管理涉及面广、波及面大等特点,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有效组织CRO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积极参与,从各方面保障风险管理过程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在持续改进过程中,持续改进作为高尔夫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保障统计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顺利开展。

三、高尔夫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改进措施

(一)完善运营风险管理目标以及风险管理环境

在高尔夫俱乐部运营管理过程中,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在完善财务报告可信度的同时,保障企业法律法规顺利开展作为俱乐部营运管理目标;必须有效防止公司名誉损害行为以及其他不良影响。

在风险管理环境中,管理环境不仅决定了整个组织范围,同时对职员控制观念也造成了很大影响;作为内控系统以及其他组成部分的应用基础,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原则。在风险管理中,管理环境主要包括体现公司管理理念以及企业文化的道德观、诚信度、管理理念、员工胜任能力、经营风格等;体现企业治理以及监控的审计委员会、反舞弊机制、董事会等;体现授权管理体系的权利、组织机构以及载人分配等。因此,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企业实际实际情况,从各方面完善风险管理环境和目标,在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企业内部力量。

(二)加强风险识别、评估以及控制活动

风险评估作为风险识别、分析、有效控制的重要保障,是企业运营风险管理的基础。在高尔夫俱乐部风险评估中,必须保障企业目标风险有效分析和识别,在具体描述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外披露财务信息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建立风险评估制度体系以及风险数据库,有效完善企业经营目标,促进企业动态经营转变。

风险控制活动作为高尔夫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必须保证整个企业所有职能部门、管理层方针顺利实行;通过科学有效的授权、审批、协调、验证、财务安全、职权分割、营运效果总结,从根本上确保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三)完善信息、沟通以及监控力度

有效沟通作为高尔夫俱乐部运营视野的重要拓展方式;在运营风险管理中,所有职员在结合上级领导部门要求的同时,明确职责、严格履行工作要求;通过正确理解内控系统角色以及员工关联,在迎合客户、监督者、股东、供应商等葛洪交流人员需求的同时,搭建各种关系桥梁,完善俱乐部发展进度。

监控工作是俱乐部管理系统科学评估的持续过程,在实际运营管理中,必须完善精英管理理念,通过严格监控管理进程以及定期、不定期维护工作,保障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和实效性;在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程序的同时,确保俱乐部风险管理系统顺利进行;通过定期评估,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审核工作有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针对缺陷报告,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在董事会、相关管理人员审批后,进行相关改进措施,有效调整完善报告可行性,增强高尔夫俱乐部内部生存、发展力度。

(四)强化运营风险管理进程,提高俱乐部竞争力

在实际高尔夫俱乐部运营风险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生存、盈利、发展阶段,俱乐部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运营风险意识,明确相关风险职能以及监控任务。通过确立信用标准,对客户进行合理信用评估;通过适宜的政策措施,制定相应的利润分配率,规范风险分配;通过健全各项风险控制体系,增强俱乐部竞争力,保障俱乐部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运营风险管理作为高尔夫俱乐部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问题,将高尔夫球场战略、财务、市场以及日常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在完善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在保障投资者投资稳健、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强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5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2017三月工作总结范文【一】 第二分公司在完成公司下达的运行任务,三月份,以确保运营和优质服务为前提,重点落实好绩效考核方案及细则,并深入运营线路及各场站检查指导,三月份总体运行正常。

以下就运营、服务情况、安全生产情况、车辆修理及保养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2015年4月份工作计划和存在的问题,具体汇报如下:

一、运营、服务情况

(一)服务检查情况

夏季车辆卫生检查,个别线路车尾部卫生较差,对线路运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复检,并对违反规定司乘进行处罚(着装),情节较为严重司乘进行待岗培训学习,3月11日快一线、808路已进入大庆东站,司乘人员的言行及服务加大排查。

(二)运营情况

(1)文件传达

本月共收到上级下发文件4份,已按其要求开会向所有员工传达精神,并制定了相关落实方案。

(2)运营管理

1.二公司一月计划完成运营13580车次,实际已全部完成,其中包含线路正常完成运营99.9%,机动完成运营0.01%;

2.本月运营正常,无投诉

(3)司乘人员管理

1.检查司乘人员相关证件,保证人员证件满足公司岗位要 求;

2.检查司乘人员仪容仪表,三证是否随身携带情况,晚上检 查是否有乘务员半路下车、私自串班情况;

3.检查司乘文明用语及着装情况。

(4)车辆管理

1.线路交接

(1)、32、环2线、803路与三分公司交接;

(2)、接收24路、808路

2.每周三安全卫生大检查;

3.重点检查线路上运营车辆车速问题;

4.车辆的电子设备维修;

5.坚持日常场站和上线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车辆运行时间、司乘人员到岗情况、运行过程中是否有违规驾驶和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对客服务状态、是否有故意压点情况、安全检查等,每次检查结果已记录在册,并已对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

(5)车库、场站管理

1.车库管理

(1)枢纽站场站换值班与三公司五车队交接

(2)对库内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检查;

(3)禁止私家车进入车库内停放。

2.场站管理

(1)公司职工每天夜间安排值班巡视场站安全;

(2)安排机动司机场站全天候值班,并增加夜间巡视;

(3)按照场站卫生责任划分不定期对各场站值班和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二、安全生产情况

1.召开安全培训会议2次、安全例会2次、职工会议4次;

2.本月共发生交通事故5起,2起无责,2起全责,1起对方责任;

3.全月安全检查2次。

三、车辆修理及保养情况

1.安排车辆换机油;

2.对车辆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车辆的运行正常;

3.225路车因缺件停滞30天,使用机动带班车运营。

四、20xx年4月份工作计划

1.加大春季、雨后车辆运营、服务、安全、卫生的检查力度;

2.总结上月的安全事故原因,加强司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及驾驶员驾驶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技能及服务水平,严把司乘人员的上岗关;

3.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纪律的检查工作;

4.运营车辆车速控制;

5.车辆出库。

五、存在的问题

1.车辆出库后,大庆东站与十二车队需要增加值班人员4名;

2.大庆东站刷车用水问题;

3.经开区场地翻浆,需要硬化。

备注后附:分公司值班表及场站值班表

2017三月工作总结范文【二】 1、 完善了稽核日报的内容,并对收银员及审核人员进行了业务指导及培训。

2、 邀请金蝶软件公司工作人员对财务部全体人员进行,为仓存管理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3、 设计完成营业部门成本日报表、物品发放日报表,成本控制工作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4、 对酒店原采购程序及管理制度做了修改完善。

5、 着手对酒店往来帐科目进行梳理,调整。本月以调整完毕。

6、 配合外请人员对酒店2月份收支情况进行审计,通过此审计,规范完善了出纳员的付款程序,保证酒店合理分配及使用。

7、 配合办公室做好20xx年度酒店及云达商贸公司的工商年检工作。

8、 规范、完善收银员交接班制度及交接班的内容,要求收银领班及审核人员不定期对收银吧台的交接班日志、备用金、毛巾进行抽查,切实把好手入关。

9、 根据酒店领导要求,安排网管对酒店营业区域所有电脑进行排查将电脑中的游戏全部删除,并要求网管作为一个长期工作来做。

10、 根据酒店领导要求,对销售部业绩提成方案做了修改完善。

4月份工作计划

1、 组织财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升理财水平,给领导当好参谋,为酒店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对仓存管理的实施进行跟进管理,保证仓存管理的顺利实施。.

3、 对成本日报表的编制报送进行跟进管理,保证成本日报及时、准确的报送。

4、 完善财务报表的种类,为酒店决策者者及营业部门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5、 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制度,使财务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

6、 加强收银员日常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业务技能。

7、 配合完成酒店的安排的其他工作。

2017三月工作总结范文【三】 重点工作:

1、保障了校园网络、网络信息安全和各业务应用系统正常运行。

2、级学院广播系统、信息系统,增加了8个信息点。

3、建成了移动校园APP应用12个,完成了网络信息员的培训推广工作。

常规工作:

4、完成了财务系统中校领导按角色查询分管部门项目财务执行情况的相关功能。

5、完成了临港无线网络二期、视频会议系统、校园网网络运维等项目的验收工作。

6、完成了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技术指标的调研工作并形成了招标文件。

7、完成了图书馆期刊数据的存储迁移工作。

8、完成了一卡通运行情况及图书馆借阅数据的分析报表制作工作。

9、实现了闵行校区无线网络无感知认证上网工作。

10、完成了图书馆无线网络对学生免费开放的试点调试工作。

11、做好了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6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物业管理;双师型;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148-02

随着人们住房品质的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在近20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我国第一部这方面的法规《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已经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的时期。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为适应市场的发展,很多开设此专业的院校都将物业管理作为核心课程。一方面,市场对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座谈当中了解到,毕业后从事该行业的人数极少。因此,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思考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1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人员的从业现状

人们谈到物业管理,主要倾向于住宅的传统物业服务。有意向从事此行业的毕业生,也将思维禁锢在住宅物业上,而没有考虑到商业物业。物业管理涉及维保服务、安保服务、保洁服务、绿化服务、接待服务、应急服务、延伸服务以及经营管理,每一个部分展开都可以成为一门课程。但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不可能就这门课程再展开,因此学生学到的只是皮毛,由此而造成了在物业管理行业就业的尴尬局面。再加上思维的限制,就业门槛的设置,从事此行业的毕业生大多是物业客服。该岗位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与业主琐碎事件的沟通以及公司的文职工作。事情烦琐,相比于房地产营销、策划等其他行业的毕业生来说待遇普遍不高,大多数毕业生对此工作不感兴趣,或是短暂从事该工作后又转向其他行业。

2高职院校物业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上升,物业管理课程逐渐走入高校课堂。但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成熟,所以在物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2.1专业教师缺乏

物业管理涉及的面很广,从常规性的物业管理到延伸服务,每一个环节展开都可以独立为一门课程,除此之外,还与建筑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交叉。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时间普遍不长,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大多都不是专业出身的。作为一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很难做到既懂设备的维修保养、安全保卫、保洁工作,又懂得物业的经营与运作。老师对这项管理工作所提供的服务都不是十分了解,更谈不上实践经验了。

2.2教材没有紧跟市场的需要

市场上关于物业管理的教材很多,但是很少有教材包含了从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到传统的物业服务,再到物业的运营管理。即使有,内容也过于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商业物业管理,不仅有传统的设备维修保养、保洁服务,还涉及物业的经营。未来商业物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建设―出售的模式,尤其是购物中心,很多都是只租不售。如何在运营中,吸引租户,留住顾客,是物业管理未来思考的方向。但是目前市场上缺乏这样的教材。

2.3教学条件欠成熟

系统的物业管理软件,市场上比较少,其主要工作内容是物业日常管理工作,客户基础信息,财务信息,客户跟踪服务等。市面上的几个大品牌价格不菲,并且针对教学的物业管理软件几乎没有,所以很少有学校购进。

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物业类型包括住宅、写字楼、商场、酒店等,针对不同的物业类型,配套的实训室不同。由于开设这门课程的时间不长,加之毕业生直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数偏少,很多职业院校都没有对建立实训室引起重视。

2.4与企业联系不紧密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理论知识需要运用到实践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本书、一支粉笔不再满足物业管理教学的需要。企业在培养物业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院校与企业建立的联系,仅仅局限于带学生参观企业所管理的物业,没有深入到公司的内部运营。而且一般都是住宅小区,忽视了其他的物业类型。

3物业管理课程建设的思考

3.1培养“双师型”教师

物业管理不仅需要理论教学的老师,更需要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因此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各大高校对于物业管理“双师型”教师都十分缺乏,此类老师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院校可以将有培养潜质的老师送到企业去学习,培养老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2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

目前,市场上的教材都跟不上物业发展的步伐,导致学生学非所用,学不致用。只有企业在物业服务的过程中,才了解顾客需要什么服务,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才明白要招聘什么样的技能人才。通过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紧扣市场需要,培养技能人才。

3.3建立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立,既要满足课堂理论教学,又要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现代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物业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件。要借助实训基地这个平台,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4开展“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由学院牵头,与固定的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授课计划、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习方案等,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在理论授课阶段,除了安排任课老师讲解知识,也可以邀请企业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来讲课。同时组织同学到企业现场边听课边学习。在课程开设阶段,安排一定连续时间段的企业实习,深入到企业内部,与公司员工共同工作。

物业管理已经是除了房价、地段以外,购房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了。随着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控制,物业管理将会是未来争夺顾客的一个新亮点。但是在这个行业中,既懂常规,又懂得物业运营管理的人才少之又少。职业院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抓住市场空白点,与企业紧密合作,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旭光,沈春秋.合肥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调研报告――“提升专业服务行业能力”项目物业管理专业阶段性调研报告[J].高教论坛,2012(4):28-29.

[2]彭希乔.谈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山西建筑,2008(34):205-206.

[3]陆云.浅谈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南宁学院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78.

第7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技能竞赛 规程特点 专业教学 启示

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目前山东省级别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有权威性的大赛。大赛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全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检验职业技术教育成果,展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精神风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2012年技能大赛的主题为“规范、精准、熟练、全面”,并且首次将“现代酒店服务技能”纳入大赛项目。4月22日,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现代酒店服务技能竞赛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幕,对全省高职酒店管理教学而言是一次全面、集中的检阅。此次大赛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挑战,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和完善。

一、本次竞赛规程特点解析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越来越受到行业和社会的关注。酒店服务技能大赛既有行业大赛,也有院校大赛,但主要的竞赛内容是以酒店技能——中西式铺床、中西餐宴会摆台、调酒为主,有些赛事还会增加酒店英语口语测试及工装展示等项目,例如2008、2010年的全国饭店服务技能大赛、2011年全国旅游院校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等无不如此。这种以技能为主的大赛只要摸透标准,强化训练均能取得好成绩,只能让人们惊叹于选手们娴熟的技能,而无法更好展现现代酒店业的以宾客为中心的服务特点。而此次山东省“现代酒店服务技能竞赛”在竞赛规程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其竞赛内容由设计接待方案、阐述接待方案、实施接待方案和英语口语测试四部分组成。此次竞赛是从“技能”竞赛向“服务”竞赛的有效尝试,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以客人需求为主线

本次大赛要求参赛队从商务、体育明星、少数民族及旅游度假四类典型客人中抽取一个命题,对客人进行综合分析,围绕客人需求设计、阐述和实施接待方案,这样就以客人需求为主线将前厅接待接待、客房服务、中餐宴会服务、西餐宴会服务四个项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融入现代营销理念,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上明确了服务的对象,突出了酒店服务个性化的特点。

2、以接待方案为中心

接待方案的设计与阐述是本次大赛最重要的突破和最大的亮点,更加贴近于酒店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参赛队需要在分析客情的基础上,在校内完成接待方案的设计,由选手在比赛现场进行阐述并对裁判的提问予以答辩。由于各参赛队的竞赛命题在赛前一周才抽选确定,因此这两项竞赛内容对各参赛队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不仅要求参赛团队熟悉酒店的运营管理,还要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对方案的驾驭能力。接待方案的实施环节既是对主题创意的展示,又是对参赛选手酒店服务技能的严峻考验。

3、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

为适应现代酒店信息化的发展,此次竞赛组委会在前厅接待服务项目中为选手提供了高标准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Fidelio 软件、信用卡Pos机、房卡制卡机、二代身份证识别器等,要求选手能够熟练掌握以上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在仿真状态下完成接待登记工作,也给各参赛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增加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环节

酒店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往往可以体现出一个酒店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此次竞赛要求接待方案中必须设置突发事件和应急预案,事件应真实合理并具有一定的新意,处理措施要体现出服务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此外,此次竞赛打破了以往1:1选派参赛选手的惯例,而是要求参赛队报名时提供13名备选人员的资料,由省教育厅随机确定5名作为最终的参赛选手。这样的组团方式有可能导致各队选派的最优秀的学生落选,增加竞赛的难度,但是却能够更好的检验各参赛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

二、竞赛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

1、重视酒店信息化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酒店业的信息化管理发展迅速,成为最早使用和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行业,信息管理已经成为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酒店业也成为信息密集型产业。此次大赛的前台接待要求使用酒店PMS系统查找客人资料,在3分钟内为客人办理好入住接待手续。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囿于资金、技术、设施、师资等方面的原因,酒店信息化管理仍然停留于纸上谈兵阶段,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因此如何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依托信息化工具,实施酒店信息化教学成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酒店信息化管理教学不能仅作为一门课程存在,更应渗透到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酒店PMS系统操作能力,为今后使用酒店信息管理软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项目化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改革是近年来高职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如何设置教学项目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次大赛竞赛规程是围绕特定客人的接待任务进行的,是酒店经营管理实景的再现,代表现代酒店服务管理的需求和方向,是“任务驱动”导向下的项目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典型范例。竞赛规程从接待方案的设计、阐述到最后的实施,涉及到酒店接待礼仪、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食品营养与卫生等多门课程,展现了一体化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对课堂教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3、强化实训教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够胜任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员工和督导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虽然参加大赛的选手都是各高职院校选拔出的优秀学生,但是在大赛中展现出的操作水平却有很大差距,仍然出现操作不规范、不熟练、不精准的情况,甚至有不少选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项目。这就对技能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该参照竞赛标准,研究先进的实训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严格把握评分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操作质量。

4、推动教师团队建设

此次竞赛的一个主题为“全面”,内容涉及到多个学科,并且只设团队奖项,这就要求参赛选手全面掌握现代酒店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精通于某个学科的教学,跨学科交流合作比较少,单凭一两个指导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远远达不到竞赛目标要求的,因此应该组建一支由多名教师参加的指导团队,从主题创意、方案设计、方案制作、学生培训、物资准备等多方面进行分工协作,全方位的对参赛选手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另外要想在竞赛中取胜就必须要有创新,创新是酒店经营发展的灵魂,是在激励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本次大赛无论从主题创意还是在方案实施上都要求有创意,这就需要指导团队在沟通交流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大胆尝试研究,求新求异,不断提高接待方案的创新性,在比赛中展现团队的创新精神。

5、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贴近企业行业一线,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内容滞后,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也成为制约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此次竞赛规程与酒店工作的紧密结合,促使很多参赛院校积极主动地与酒店企业联系,得到酒店技术和物质上的支持,共同研究设计接待方案,聘请酒店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安排参赛选手进行顶岗实习,提高选手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酒店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选拔和储备后备力量,为行业大赛积累经验,也乐意与院校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实现校企间的互动和双赢。

三、结束语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检验高职院校教育办学水平,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常规赛事,是职业学校办学的风向标,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技能大赛不仅是大赛选手风采的展示台,更是职业教育成果的展示台,有利于促进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地区之间的了解、合作与沟通,成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推动器。高职院校应该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晓震,严亚萍.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9

第8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Abstract: The hotel positioning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stud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hote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market of modern hotel, hotel positioning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report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hotel developers. The science, feasibility and operability of hotel development are the problems worth think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hotel positioning planning,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and its extension and the continuous guidance process of the hotel.

P键词:酒店定位策划;可行性研究;分析和探讨

Key words: hotel positioning planning;feasibility study;analysis and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014-05

0 引言

现代酒店是以住宿为基础,涵盖餐饮、娱乐、康体、购物等多项活动的综合性场所,现代酒店服务对象复杂,且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市经济、旅游和交通等的发展,助推了国内酒店业的高速增长,截止2014年底,中国的酒店产业现已成为拥有客房250万间(其中,有160多万间属于星级酒店客房)、价值44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而科尔尼最新的报告《中国酒店产业的增长空间》则认为:未来10年,中国酒店产业将达到1000亿美元,拥有630万间客房,每千人房间拥有率达到8个。中国的酒店业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点,其爆发性增长在未来十年还将持续不减。

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在建筑规模、功能配套、投资额、建设周期等方面需要注重的市场因素更多更复杂,即使是类型相似的酒店,其规模、功能、流线也因运营管理和品牌档次的不同而差别巨大,酒店建设的主题特色则更没有标准化模板。随着酒店业的发展和酒店产品类型的不断丰富,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分析越来越受到酒店建设相关人员的重视,已经成为了酒店建设及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早期的绝大多数酒店并没有重视定位策划和可行性分析,开发商往往直接引入规划、建筑、室内设计单位和酒店管理单位(自营酒店则不需引进酒店品牌或管理单位),这样的结果,往往不能满足投资商的真正需求,或者说仅能满足酒店使用现阶段或短期的需求――产品开发无市场前瞻性,无法满足酒店建设经营与市场的对接和可持续发展。

酒店定位策划及可行性分析报告是酒店项目开发的最前期阶段,直接目的是为建筑和设计提供方向性指导,同时,在项目的决策、实施、经营等阶段也具有指导作用。

就酒店建筑设计过程而言,这是个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建筑类型(商务、度假或精品等)、规模体量、功能需求等的传达与提炼并不能在设计开始之前就能梳理得无比清晰准确,它通常是一个由粗到细、由模糊到具体的过程,业主就需要前期策划中的市场定位指导;而就室内设计而言,酒店星级档次、个性的彰显和设计造价等则需要随着前期定位和建筑设计进程的推进而调整;此外,可行报告还包括了对酒店经营期的预测,酒店品牌的选择、经营业绩的评估等。

总结酒店开发实践,笔者认为,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研究是现代酒店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投资商应该“市场主导,策划先行”,最佳的酒店开发方案是“策划、规划、设计一体化并阶段性更新调整”,即寻找合适的酒店策划顾问机构,在酒店项目开发前期就完成整体定位策划和财务可行研究,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发展灵活指导酒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品牌引入、开发运营、改造升级等环节,实现酒店的科学开发和良性运营。

2 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

简单地说,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研究就是基于对市场外部及项目内部条件的分析研究,梳理内在需求和酒店未来开发的思路,实现酒店功能的高效合理,同时,通过财务预测酒店建成后的经营情况,最终确定酒店的可行性及投资回收期。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定位和财务可行预测。

2.1 基础分析内容

酒店策划和可行性研究,必须有开发依据,综合宏观局势和微观环境,对酒店发展做出科学研判(见图1)。

①宏观层面,要把握酒店长远发展的政策、经济、城市和文化环境。

政策环境:对项目有利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是良好的投资保证。旅游开发与酒店业政策、地产政策的支持和变动会较大程度影响高星级酒店投资的数量、规模及收益率。

城市环境:城市区位、交通、形象和规划发展,是酒店定位开发的起点,良好的城市发展现状及清晰的发展规划,为高星级酒店开发类型、客源定位及中远期经营预测提供了基础。

经济环境:城市和区域产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直接影响着高星级酒店的发展,酒店的客源消费水平、客源流量以及入住率都跟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息息相关。经济基础越好,相对来说酒店的发展越明朗,越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住客。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包括酒店自身的文化及酒店所处地区的文化。酒店自身文化即酒店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高星级酒店而言,良好的文化背景是重要的,它能够有效的增加酒店客源。

②微观层面要考虑项目条件、市场环境、开发商实力、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五大因素。

项目条件:项目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资源优劣势等均影响了项目自身品质的高低,如何凸显优势、弱化劣势、甚至化劣势为优势,是酒店策划分析前期的一个重要部分。

市场因素:当地酒店市场开发现状(数量、档次、功能、品牌等)及酒店客源市场构成是影响高星级酒店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指导项目酒店开发最直观最重要的分析部分。酒店市场的开发水平和饱和度,直接影响了项目酒店未来的规模、档次和品牌等定位,而酒店客源的构成情况,直接决定了高星级酒店的类型和客房入住率水平和房价水平,进而对酒店的经营效益和生产发展产生影响。

开发商因素:开发商自身的实力是酒店发展的支撑,有实力的开发商更有条件开发出高品质的酒店项目,且更能促成酒店项目的完成。

竞争力因素:竞争力是高星级酒店发展的外在威胁。特别是伴随着高星级酒店投资热、高星级酒店产品同质性强、高星级酒店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科学评估竞争市场情况,合理评估自身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潜在竞争力因素:潜在竞争因素包括项目周边拟/待建酒店开况、周边城市酒店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一些新兴业态的替代功能。虽然是辅助参考因素,但对高星级酒店市场的影响也较为重要。

2.2 定位内容

酒店定位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酒店类型、档次、规模、功能、管理模式等方方面面,涵盖投资项目该注重问题的各个要素。

①类型定位。

酒店开发依托的区位环境、资源条件、客源市场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酒店开发在类型上也不尽相似,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酒店发展类型也更为丰富且综合性更强(见表1)。

②档次定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星级酒店评定标准》将酒店按等级标准是以星级划分,分为一星级到五星级5个标准。星级越高,表示旅游饭店的档次越高(见表2)。

③规模定位。

按照目前国内和行业划分标准,酒店项目的开发规模方面有如下几种可能的方案(根据行业经验,各酒店品牌对酒店规模有一定限制或要求,若酒店项目_定引进品牌,除市场因素外,还需综合考虑品牌要求,见表3)。

④功能定位。

从建筑设设计、室内设计及酒店管理三方面分析,酒店的基本功能分区为客流区与非客流区二大部分(见表4)。酒店功能及分区布局还取决于该酒店本身的定位及项目周边的环境,要合理配套功能板块并解决好其中各功能组区本身及相互之间的关联。

⑤管理模式定位

目前国内酒店常见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五类:

业主委托酒店顾问公司顾问咨询管理;

业主自主经营管理,结合加入国际品牌特许经营(贴牌经营);

业主自行经营管理;

委托国内酒店管理公司经营管理;

委托国际酒店品牌管理公司经营管理。

2.3 财务预测分析内容

现代星级酒店投资发展现状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投资的主要特征有投资周期长、投资成本不可逆以及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盲目跟风现象严重、投资完后项目运营问题复杂等。

基于以上投资特性与问题,酒店开发财务投资预测显得更为必要。酒店财务分析是对酒店未来至少10-15年的经营成果进行的量化分析(见表5),既要立足于现阶段,又要保持一定的预见性,能为目前和未来发展变化的酒店投资决策服务。

3 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延展性

酒店的开发本身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酒店开发有阶段划分且阶段性目标不同。

因此,一整套系统科学的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不仅作为一个前期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存在,它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伸展性。

在中国,因为很多酒店开发项目背景复杂及酒店市场的发展等原因,一份可研报告经常无法满足开发商的全部需要,因此,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也应该随着酒店开发的阶段不断系统深化和动态更新。

3.1 定位策划和可研分析

酒店定位和可研分析(详见第2节)是酒店酒店开发的第一项重要工作,是酒店顾问最基本最传统的服务产品。主要包括酒店建设基础条件分析、酒店定位、管理模式、酒店功能及服务特点策划等定性内容,以及总体规模、设施设备和面积、市场及财务可行性研究等部分定量内容。

3.2 技术指导服务

酒店确定市场定位和可行之后,基于前期总体定位方案确定的酒店规模、功能、档次及投资规模等,有两项关键工作需及时展开:

一是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酒店策划顾问公司需进一步编制“酒店项目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酒店各项功能技术指标等,协助甲方向设计单位详细说明酒店整体定位、功能定义及技术指标、建筑设计要求、酒店与项目中其他业态的相互关系等,协助设计单位顺利开展设计工作;若管理公司能够快速确定,酒店策划顾问公司需依靠管理公司提供的酒店设计、建设、采购、开业等标准制定技术服务细节,实际上部分定位标准在前期定位策划和可研分析中已有所展现;若无相关品牌引入,根据业主需求,酒店策划顾问公司可根据自身酒店设计的经验指导业主方完成建筑设计开发。

二是酒店管理公司引进(如前期已确立引进国际/国内管理品牌)。管理公司引进过程比较复杂,在确定品牌方向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6个月时间才能基本完成,且由于很多开发商缺乏与管理公司协同合作的经验和能力,面对管理公司提出的各种要求不知所措,这也需要酒店顾问公司通过前期商务谈判帮助开发商正式引入管理公司并争取相应的权益,此外,酒店管理公司的确定也可更好帮助开发商按时顺利的推进酒店建设工程。

3.3 开业筹备指导服务

打造一家高品质酒店,开发建设是首要前提,然酒店要顺利开业经营,设备和物品采购、经营管理体系建立、酒店服务规范w系、酒店人力资源储备、市场推广及营销计划、设备试运营、开业仪式筹备、酒店试营业等开业指导也必不可少,针对第一次介入酒店业的开发商,酒店策划顾问还应根据需求制定详细的开业筹备计划书。(对于引入知名国际/国内品牌的酒店,开业筹备指导由品牌管理公司指导完成,该顾问环节主要针对自营酒店项目)

酒店大型设备及系统采购顾问服务内容:包括对甲方提供的电梯、消防、暖通、给排水、强弱电等各采购项目的采购任务书、服务建议书、采购合同等采购文件提出优化建议。

酒店开业物品采购顾问服务内容:开业物品包括FF&E类(固定装置和设备,装饰布艺,织物、装饰灯具、艺术饰品、地毯等);OS&E类(运营用品和设备,家具、器皿、视听设备等),顾问公司需根据功能布局、经营情况假设、业主投资概算编制开业采购预算,审查及界定。

经营管理计划编制:建立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服务规范、质量控制体系等。

服务规范体系服务内容:包括酒店房务(前台服务、商务服务、礼宾车队、通讯网络服务、客房服务、公共区域、洗衣服务、客户接待综合服务等)、餐饮(中餐、宴会、西餐、咖啡厅、大堂吧等)、康乐(SPA中心、健身、泳池等)、会议等板块的管理体系和服务规范。

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建立人事管理制度、定义岗位责任及人员编制;设计薪酬福利体系、编写员工手册、制定培训计划等。

酒店营销体系建立:制定酒店营销战略,组建和培训酒店营销团队;建立酒店营销团队激励和管理制度;建立酒店营销网络。(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酒店总体VI规范;设计酒店宣传资料文稿图片系统;提供酒店印刷品样本及清单;设计酒店市场销售方案及价格体系等。

设备试运营:所有机电设备提前15-30天试运行,测试其性能;特别是空调及强电,给排水部份。

开业仪式筹备:自选管理团队或酒店管理公司制定方案,成立专职小组;聘请专业推广公司全面执行;准备及排练(3个月);现场营运模拟演习,各岗位模拟开业后正常运作。

酒店试营业:提前一个半月作部份及全面清洁;30天内全面准备试营业;各部负责所管区域,公共部份由管家部全面负责;特别注意房间异味的清除。

3.4 升级改造指导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酒店客房、餐饮、会议、康体娱乐、后勤等各个版块的市场标准都有可能不断演进,而自身条件可能受建筑等条件制约,竞争力和吸引力逐渐退化。受酒店使用损耗和市场发展影响,一般一家酒店经营5-8年后或将面临提升改造,这样酒店就需要顾问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编制新一轮的定位提升方案。

若一家酒店在建设前期就选择了合适的酒店顾问公司,那么在早期的定位策划和可研报告中就会有一些前瞻性的定位,比如酒店在规模体量、客房面积、功能设施等方面就会预先对未来至少10年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并一定程度超前开发,那么酒店在后期的改造升级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时间、资源就比较少,只需根据市场做一些补充定位或定位提升,并在内装设计上进行更新,从而减少建筑结构、功能布局方面的大型整改。

4 酒店定位策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涉及的学科论

一个酒店的开发-建成-运营-持续发展,必然是多方人员共同参与努力的结果,也是各方人员在不同的立场上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沟通、整合形成的共识。从学科性质分析,现代酒店开发几乎涉及了多门学科理论,市场、建筑和设计、艺术、经济、管理等多门学科相互关联、借鉴和融合,形成了全新的开放的系统的体系,使酒店的建设和发展有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保障。

市场学相关:针对市场目标群体的年龄、收入、需求、行为习惯等特征,确定酒店未来客源群体的构成。

建筑和设计相关:酒店经营需要以建筑为媒介基础,同时,酒店品牌档次直接由室内设计装修所展现。

文化相关:企业文化和酒店形象识别,文化内涵几乎可以渗透到酒店建筑和设计、甚至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经济学相关:酒店提供的服务和客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商品,酒店的建设成本、投资回报率、利润率等因素对酒店设计和经营有直接影响,酒店开发的市场特征可形成投资可行性研究结论。

管理学相关:酒店管理模式,会深刻影响到酒店内部功能布局以及服务流线的布置。

5 结语

现代酒店规模或大或小、档次或高或低,类型更是丰富多彩,但其发展的阶段性和生命周期是恒定不变的。为让酒店在有限的生命力延续性更强、绽放更多光辉,实现并超越酒店投资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唯有关注并重视其投资、开发和经营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步步为营。

而对应于酒店发展不同设计阶段的要求,可将定位策划报告分阶段制定,并不断深入和细化,将加强酒店持续开发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袁琦.酒店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法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2]白扬.经济型酒店策划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第9篇:酒店运营管理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物业经营管理;实训教学;物业管理

一、《商业物业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现状

(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匹配行业需要

不同的商业物业类型(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等)对其管理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一方面需要具备物业管理的基础专项技能,如环境、安保、维修等,但管理较住宅物业难度大且有一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理念,在保值物业的基础上,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这需要策划、招商、日常运营等能力。在今天许多商业物业紧缺的人才需求中,尤其看中第二方面的能力拥有。然而,在现有的商业物业课程目标定位中,往往还停留在以偏向住宅的物业人员能力培养,将住宅物业人员的能力需求简单套用在商业物业人员的能力需求上,使得本课程的目标定位与实际的行业需要不匹配。

(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岗位需要脱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物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然而商业物业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却没有较好的跟上行业的发展。商业物业的岗位需求不再仅仅是专业维修人员、保安人员、财务人员、保洁绿化人员、行政人事人员等,它需要市场调研、市场拓展、合作合同管理、招商等的经营管理岗位人员。显然本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定应与实际的岗位技能需求匹配,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物业管理岗位技能需求。

(三)课程评价不能较好反映岗位能力

课程评价包括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比例等。目前的商业物业实践教学的课程评价仍以教师为主,考核方式以传统的卷面考试为主,考核内容偏向常规物业管理内容,这都不能较好的判断和反映商业物业岗位能力的水平。商业物业实训课程的评价需要融入学生的互评,以此检测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能力;需要融入企业的评价,以此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同时考核方式需融入现代化的评价手段,考核内容可进行能力分项,协调各项能力考评比例,这样保证考核方式的多样,考核内容紧贴岗位能力需求,更能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

(四)课程实训环境与实训教师难以满足

商业物业的岗位人员的从业能力需求,商业物业的实践类型多样,且各个类型间的经营管理差异,这都对本课程的实训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商业物业的实训教师是需要懂物业管理、又需要懂房地产开发、还需要懂商业物业的运营的综合型人才,这就对商业物业的“双师”教师提出了难度。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设校外的商业实训基地,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让实训课程生动形象,实现线上、线下的商业企业教师的介入,丰富本课程实训环境与实训教师。

二、基于“互联网+”课程实训教学设计

(一)基于岗位能力确定实训教学目标

通过对物业企业的调研,发现商业物业着重在经营层面,其内容包括策划、招商和日常运营管理,其岗位着重在综合经营部相关岗位。从岗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即工作任务开始分析,明确岗位的工作说明与工作规范,从而明确了商业物业经营与管理的实训教学目标,即通过对各种商业物业的业态分析、基础物业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物业节能措施、商业物业资产管理、商业物业绩效考评和商业物业行政管理等,让学生具备商业物业项目调查分析能力、商业物业项目招投标管理能力、商业物业招商策划能力、商业物业合同管理能力,商业物业资产价值挖掘能力等。

(二)从岗位评估-工作任务-能力分析-实训项目设计

本课程的实训项目体系设计是从对岗位的评估入手,明确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其所需的岗位能力,进而确定实训项目,针对每个实训项目设置若干实训模块,再将实训模块分解为对应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点。本文以实训项目“基于商贸物业-大型购物中心的物业招商”为例,阐述实训模块“制定购物中心招商方案”完成的相关工作任务。

(三)制定基于实训项目的实训微课等教学文件

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形成一体化,在“互联网+”背景下,本课程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与实训任务的融合,让学生在任务导向下,自主探究学习。在每一个实训项目下,确定每一个实训模块,根据工作任务形成对应知识点的微课、动画等资源,让知识与技能碎片化,同时又能在任务导向下形成内在逻辑联系,进而实现相关任务模块,同时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学习与提高。

(四)全过程、多样化进行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

本课程采用全过程评价系统,重视学生每一次参与、态度、合作、成果,利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评价,而不以一考定成败。在具体的考核评价中,利用自主学习云平台跟踪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随时可考核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成果;利用QQ、微信、蓝墨云班等软件,实现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与学生的实时讨论、沟通与评价;每一个实训任务的完成,均会形成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成果评价等,不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通过以上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全过程的评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