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医教结合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教结合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教结合模式

第1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 产教一体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69-03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各种更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许多经验。2010 年 11 月,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要求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将单一强调连续学习改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模式。至此,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采用了诸如“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等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的出现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起到重要作用。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借助国家发展改革示范学校建设契机,通过立项研究,在探索“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院校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深入调研,构建与创新了“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北海市卫生学校对行业状况和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人才需求方向及人才需求数量,召开由临床专家、资深专业教师组成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深入分析医学检验技术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确定医学检验职业核心能力,构建“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附属医院为依托,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构建完善“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教育、医院(企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既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也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使学校与医院(企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医院(企业)工作内容结合,评价标准与医院(企业)用人标准契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实施见表 1。

通过构建 “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附属医院和校内实训场所,继续深化丰富其内涵,创新教学方法,让部分专业课教学在附属医院检验科实施,通过工学结合,改变原来单纯理论教学后再实验的教学方法,把理论课教学融入实训课中,边实训边讲解,形成“教学做”融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依据医学检验工作流程,以“标本采集和制作,设备使用和维护,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专业要素,开展技能实训教学,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分析

通过对北海市卫生学校 2011―2015 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全日制中职生,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情况前后成效变化的比较,可以发现“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具体见表 2。

(一)引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深入分析专业需求,共同完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将医学检验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操作。在临床检验行业专家的指导与直接参与下,优化课程结构,删除与临床脱节的项目,补充临床开设的新项目,主要建设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等 5 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见表 2)。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依托附属医院为试点,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模块化核心课程体系,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从表 2 可以看出,从 2012 年没有医院真正参与到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开发,到 2013 年、2014 年、2015 年、2016年,以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为起点,直至扩大到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北部湾沿海各市县医院,十多家医院参与到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见表 2)。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院校合作更加密切,并为院校共编教材提供机遇。到 2016 年为止,合作院方共有 21 人次参与到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近 5 本校本教材的编写(见表 2)。如北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陈家坚主任、北海市中医院检验科李轶春主任、防城港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严芝光主任、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刘春利主任、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张素华主任、浦北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吴勇主任等,先后参与编写《临床检验实训指导》《微生物和寄生虫检验技术实训指导》等实训创新教材,以及《医学检验技术检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医护人员临床检验手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手册》等多本校本教材。这些教材取代传统实训教材或填补原没有的空白,充分体现院校合作的特点。通过院校合作共同编写教材,无论是学校老还是参编教材的院方老师,在临床专业知识和(或)科研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院校合作改革评价模式。建全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综合评价模式。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为标准,建立以理论考、实验考、实训考、实习单位考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模式。建全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实施督导与监控,特别是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医院与学校共建考核与评价体系。健全相应的考核方案、评分标准和实习生鉴定表,修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手册》。该手册制订了新的考核评价制度,进行多方评价,学生自评、带教老师评、实习过程校本部老师阶段评等。

(三)以院校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取得新突破。在继续完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合作力度,从 2012 年至 2016 年新增校外实训基地 4 个,校外实训基地达到 30 个(见表 2),并各签订合作作协议,形成良好的长效运行机制。

利用附属医院的设备及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进行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健全以医院为主体的实习顶岗评价制度。利用附属医院是重要的校内学生见习与实训基地这一优势,加强创新“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校内实验实训室及附属医院检验科为“产教一体,工学结合”平台,以加强院校合作、改善顶岗实习条件,促进就业为发展动力,加强附属医院对外培训功能,培养更多紧缺检验人才。

(四)创新院校合作模式,共建检验实训基地。坚持社会服务和专业建设协调发展,统一规划建设校本部实验室和附属医院检验科的实训场所,建成能满足 60 人/次同时开展实训的数字显微镜互动教学实验室 1 间。为满足医疗服务发展和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在附属医院新建 PCR 实验室 1 间,用于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北海校区开设校园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室,使得校内实训基地达到 3 个(见表 2)。另外,附属医院检验科年业务收入超1000万元,能满足年招生 100 人开展项目见习、阶段见习和 25 名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年招收基层医院进修生 5 人以上,足见北海市卫生学校“产教一体,工学结合”模式的效益。

北海市卫生学校通过院校合作共建基地,进行“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院校合作的P键点在于寻求双方共同利益,找到学校与企业利益的共同点、平衡点是实现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关键。防城港市人民医院向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赠送了价值 50 万元的检验医疗器械,包括日立全自动生化仪1台、美国德灵全自动生化仪一台,学校挂牌防城港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实训室。万事开头难,在与防城港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实训室模式传开后,北海市人民医院、浦北县人民医院,包括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等,也表达赠送设备参与共建实训室的愿望。

通过医院免费赠送医疗设备是院校合作的一种成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解决了资金不足、硬件投入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教学与医院岗位脱节的问题,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利用院校共建实训室,开展实训教学,仪器示教,提高学生模拟仿真操作水平。医院使用实训室,对顶岗实习毕业生进行病理形态、血液细胞形态进行岗前培训,以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了实训室的使用率。

(五)引领产教结合型的教师队伍的成长。为了更好落实“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与之匹配的师资队伍,北海市卫生学校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到医院挂职锻炼和邀请行业专家指导等方式加快产教结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并健全其运行机制。学校制定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计划,建有专业教师去医院轮岗和附院对应专业老师兼课制度。利用附属医院资源的优势,安排专业课教师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进行轮岗上班,每年不少于 2 个月。从表 2 可以看出,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累计天数,从 2012 年的532 天,到 2014 年达 660 天,按计划 2015 年会达到 690 天,2016 年 730 天(见表 2)。通过专业实践,更多更好地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动向,提高临床检验技能水平,附属医院检验科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每年不少于 32 学时,并参与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参与实训室建设、校本教材编写和指导学生技能大赛、实训、实习带教等。

通过校院合作,制作兼职教师聘任计划,外出调研考察兼职教师资格,预算经费,遴选聘请 5 名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建立新聘兼职教师队伍,做好人才储备。产教结合型兼职教师由原来 2012 年的 5 人增至 11 人(见表 2)。其中,聘请北海市中医院检验科李轶春主任及另外两名中级职称以上的行业骨干,来到校本部直接参与 2014 级检验班的课堂教学。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邀请他们参与各种教研教改、参与编写校本教材。

(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从推行“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传统课堂授课为主的学习有较大改观,学习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通过多接触临床及仿真实训基地的学习与训练,从 2013 年以前不固定的阶段见习课时数,到硬性固定 80 学时以上(见表 2),为学生了解各种检验项目、提高操作技术,亲自实践操作,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在临床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从表 2 可以看出,由院方评价的学生实习满意率逐年提高(其中 2016 年的满意率还没回收统计);2013 年、2014 年、2016 年的举办的地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数均比2012 年有明显提高。2015 年 5 月参加在河南信阳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检验技能操作大赛上,北海市卫生学校首次派出由 3 名学生参加的代表队,两名学生获得二等奖、一名获得三等奖,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2016 年 6 月参加在湖南湘潭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检验技能操作大赛上,北海市卫生学校首次派出由 3 名学生参加的代表队,一名学生获得二等奖、二名获得三等奖,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参赛选手的培训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北海人民医院、北海市中医院及附属医院的临床一线专家的悉心指导,这样充分体现了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实践证明,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施“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明显。在后续研究过程中,有必要更加深入探索工学结合方式、途径,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开发利用人才培养的各种教学资源,在遵循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基础上,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跟踪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企业发展要求,扩大利益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共同育人,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富南,包欢欢,田冬梅,等.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医学检验行业基本状况及检验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4)

[2]包欢欢,李富南,曾荣荣,等.以适应现代岗位需求为目标培养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J].广西教育,2014(9B)

[3]田冬梅,黄永春,李富南,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尝试[J].广西教育,2015(9B)

[4]李富南,包欢欢,邓海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广西教育,2016(3B)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GXZZJG2013B083)。

第2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关键词】中职卫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模块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15-02

中职卫校是对医务人员进行培养的教学机构,这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在临床的应用中,两者的关系更是牢不可分。为此,中职卫校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向同学们灌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如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很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甚至难以根据病人的症状体症作出相应的临床诊断,这样医务人员是对自身、社会、病人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医务人员是不能够踏入医疗岗位的。为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相结合,是当前各大医学培养机构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模块式教学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学模式,是以工业生产中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模块式划分再组合的思想为基础再进行不断的衍生,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模块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教学中通过将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然后通过系统的整理和中和再构成一个大的学习模块,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力度不夠,老师可以再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分析。因此,通过模块式教学模式能够灵活的对医学知识进行删减和增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质量。

模块教学的目的是在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致力于培养一批医学理论与实践相加的专业化医务人员。为此,在开展模块式教学前,应该组织人员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明确当前市场中需要医务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方向,中职卫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安排,并且就培养专业方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分析和课堂设计,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块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然而在实施模块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与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质量评价等相结合,只有多方面的进行管理和教学,才能够将模块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模块式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模块教学的目的

在模块式教学过程中,无论讲解的病例是什么,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病例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一个理论知识讲解,还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典型的病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病例的研究讨论当中,针对某些重点或者难点,老师可以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主动查找资料,并且针对患者的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通过自己对知识点的思考,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模块式教学的对象不仅是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性人才,还应该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为此,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起到一个为人师表的作用,并且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和护士人文修养等课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也能够有良好的医德和医品[1]。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道德素质的综合培养,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准则。

(二)模块教学在课堂中的流程

1.课程结构

在模块式教学过程中,课程架构主要由课程的整体框架体系和课堂讲解内容构成,就我国当前的课程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纵向性课程结构,这种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对学生学习的专业特点,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课堂设计,但是在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对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理论等有着明确的划分。

其次是分支型课程结构,这种结构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也就是说,通过向学生讲解关于医学各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再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例如:在对护理专业知识和理论有了一定的掌握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营养学、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紧接着的是基础知识型课程结构,这种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简化学生的专业,加强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医学的学习是一个综合学习的过程,各个专业之间的知识有一定的划分,但是知识点又互相融合[2]。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往往有多个疾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

最后是针对当前医学急需人才进行专业化人才培训,这种课程结构通常注重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能够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中职卫校的培养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如果只是注重学生在临床当中的市场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对医学的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2.课堂内容

中职卫校中的模块式教学所涉及的内容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操作、专业理论知识这三个方面构成,但是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彼此相互包含、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模块教学体系。并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开展有相应的选修课程,选修中涉及有其他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促使自身的全面发展。

3.模块教学的课堂流程分析

模块式教学的开展过程是一个比较繁琐的教育工程,需要老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如果制定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点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课堂流程设计的时候要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其中主要课堂流程有以下几个方面[3]。

(1)市场分析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岗位对义务人员的专业化能力也有着全新的要求。为此,中职卫校在开展教育之前应该就当前的卫生工作岗位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培养医院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比如:专科护理、麻醉护理、母婴护理等,顺应市场岗位的需求。

(2)专业能力分析

医务人员的培训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性培训,但是由于学生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将会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掌握有偏差。为此,老师在进行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价系统,根据评价系统的反馈数据了解学生对模块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再适当的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补充。在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积累的过程中应该就学习章节中的疾病,安排见习时间等。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也让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方便他们步入护理工作岗位。

(3)模块教学设计

通过老师将护理专业知识中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划分,随后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具体的课堂内容。并且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组织课程内容,并且安排相应的临床实践,让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加强实践操作和各医学科目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模块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学生才是整个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因此,在进行模块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讲只是点的难度降到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以内,让他们通过自己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思考,就能够在其中收获一定的医学知识。并且设定一定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评定,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让他们对学习的知识点始终抱有积极性的态度,并且严格按照教学指南,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构建自己的完整的知识网络系统。

三、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模块式教学模式通过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模式相结合,在促进学生不断积累基础理论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肝硬化疾病中,老师可以就疾病的发展为线索,让学生自主思考在发病的前中后期,有哪些典型的临床表现,通过这些临床表现作出相应的临床诊断和制定护理措施等。在同学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情况,然后再示意同学就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然后再由老师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反复的阅读,能够对课本知识点进行不断的强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但是光依赖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还有所缺陷,可以适当的利用多媒体、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播放肝硬化患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就图片观察患者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的具体表现,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临床检验技术的讲解,让学生明确肝硬化尿常规、肝功能试验、肝活组织结构等知识,加深学生对肝硬化临床表现特征的认识。而适当的临床见习,就更加直观的反映出肝硬化病人的具体情况,通过直接与病人接触和提问,能够对该疾病有着更深的印象。

四、模块教学在应用过程中的关键

1.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

教师在开展模块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学习的相关知识以及临床工作和教学经验,将课本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因为,任何的临床基础知识最终服务对象都是临床患者,在学习和培养医务人员的时候就应该注重理论与医学实践能力并重的医务人员[4]。但是,根据当前的医学教学现象研究发现,在医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讲解的老师与临床医学讲解的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甚少,很难有效的将临床医学知识与基础医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而在集体的教学过程中,将两者进行结合教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模块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的将基础医学与融合到实践教学中,比如:在学习基础护理中的留置导尿中,尤其是在对男性进行导尿的时候,要注意男性尿道的三个弯曲和三个狭窄,但是仅仅依靠书本中的知识老师的讲解,不免对着男性的留置导尿存在一定的困惑。而模块教学模式通过播放相关的導尿视频,能够将课本中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例如:导尿前的操作准备、消毒范围、消毒器械的摆放、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男性尿道的生理结构的印象,同时也在潜意识中规范学生的实践操作。模块教学通过将两者进行结合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确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差距,让学生就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作出正确的理解。同时老师也可以将临床中见到的相关疾病整理成案例,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理解该疾病在临床中的实际意义。

2.注重学科知识点的融合

为了能够有效的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段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还应将基础医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融合进临床医学当中,这样既可以简化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了解更加透彻[5]。比如:在进行人体的8大系统模块教学设计时,根据人体不同系统出现的疾病,加上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了解相应的知识点和临床医学知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块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知识化的医务人员。但是模块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还需要中职卫校的相关人员就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构建一个完整的模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陈燕屏

参考文献 

[1]龙丹伶,朱荣富,莫丽平,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84-85. 

[2]张丽娟.关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7(16). 

第3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关键词:模具制造工艺学 工学结合 课程 教学改革

一、职校模具专业教学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目前我国模具生产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模具企业众多,特别是长三角地带,模具企业上万家。2010年模具出口21.96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19%。为适应社会需要和提高学院竞争力,近些年来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为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毕业后要从事模具行业工作的话,首先接触的工作就是模具的加工,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要求,这样我们的《模具制造工艺学》这门课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堂讲授加上多媒体演示,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以下是本人就《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在教学改革方面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二、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在模具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误区:由于模具教学实践性较强,所需设备价格昂贵,以至于这门课的大部分内容只能在课堂讲授,导致教学与生产岗位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工厂较长时间的再培训,延缓了上岗的时间。为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另外,由于逐年高考生源不断减少,绝大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学硬件相对缺乏,再加上高额的学费使得招生异常困难,提高竞争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的降低学费,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和公司评价,这样我校地理条件相对优越的情况下逐步走向工学结合的道路,学生在学院的安排下有组织的实现半工半读的学习模式,这也使得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三、改革方法

现就我院实际情况对《模具制造工艺学》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

方法一:以项目式教学为主。《模具制造工艺学》是模具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为老师在为这门课做准备的时候可以把以前的冲压模和塑料模的课程设计直接拿来作为一个小项目直接教学,对于学生设计的模具零件进行讲解和演示其加工工艺,并通过加工设备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其中包括加工工艺的制定及程序的编制,机床设备的选用与操作,最终通过相应的装配得到一完整模具,将以前学过的内容完全综合在一起,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是需要一定经费,我们学校是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向学院申请资金,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自检到模具设计的不足和改进方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方法二:加强企业实践。由于我校走的是工学结合的道路,每年学生都会到企业去实习,如何做到专业课程与企业实践有效对接是很重要的。对于模具制造方面的工艺,在企业里学生能真真切切的见识到,并参与多种模具零件的加工制造,模具的装配和模具生产产品等过程,可使学生先从实践中了解模具加工生产的全过程,掌握工艺链条的全局性,再到各个加工环节具体学习了解各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相关设备的性能、特点、加工参数的设置、装夹定位等知识。在昆山大小模具及加工企业有几千家,对于一些稀有的先进加工设备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建立模具制造工艺的概念及编制等知识体系。获得实际经验之后再回到课堂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及设备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解。这样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门课的学时也可以做适当的精简。

方法三:结合多媒体教学。在理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建立印象较为深刻的第一感官认识。在每年一次的昆山模具及装备展览会上,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模具相关的技术和装备,了解到最新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以及大量企业的生产加工技术的要求。把企业真实的资料、图片、视频采集下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了解到最新、最全、应用较广的相关模具加工制造工艺的知识。在多媒体的教学中,以现实的、直观的图片及视频取代了以前文字形式的板书。通过视频及图片使学生了解模具、机床、夹具等相关设备的结构及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的结构概念。

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对学生的要求,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会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将会加倍受到社会欢迎。《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使学生在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掌握其理论知识,让学生有真实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当然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工艺过程,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学习加工工艺的能力,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能够熟练操作的应用型高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扬冬生.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6(04)

[2] 袁小江.浅谈《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职业教育研究》,2008(08)

第4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课作为中职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程,其现状与时展的要求、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都存在着巨大差距。

(一)教师方面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既有别于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也不等同于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应具有鲜明的中职教育特点,而当今存在的一个不争事实是,大多数中职英语教学仍沿用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以讲为主,以教材规定的内容来衡量教学任务,以分析词法和句法为主强化语法训练,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出现学生“学不会”或“不愿学”的教学局面。

(二)学生方面

中职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无法升入高中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英语基础较差。2009年我们对09级新生进行了一次英语水平测试,发现50.94%的学生不会音标,40.52%的学生连初中基本英语单词及听力都不及格,32.29%的学生不会开口进行英语对话。可见,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普遍存在音标不会读、单词记不住、句子听不懂、语法不理解的状况。基于这种现状,如果教师还沿用传统枯燥的语法分析和讲解,绝大部分学生难以听懂,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学英语的兴趣,这样中职英语教学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内容方面

目前,使用的中职英语教材是通用教材,不分专业,属公共基础英语。虽然它力求面面俱到,但不能照顾到中职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和实际需要,它注重基础知识、公共词汇和语法教学,对于中职开设的专业内容涉及很少,学生3年的中职英语学习在实际岗位上没有多大用处,甚至连本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词汇都知之甚少,教学与应用严重脱节,这必然导致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如果不能有效进行教学改革,必将会出现学生、教师、学校、用人单位4方面的“循环指责”,使招生、管理、就业出现“三难”局面。

(四)教学环境条件方面

在日益“强化专业技能”的高谈阔论中,部分中职学校出现对英语等文化课程态度冷漠,对英语课程的教学投入不足,对基础课程重视不够的倾向。还有部分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课时正在逐渐减少,学生感到没有必要在英语上下苦工夫。环境的负面影响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等文化素质课的消极看法。

二、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尝试

(一)科学划分学生层次,努力实现因材施教

中职学生是来自不同学习能力、学习背景和学习区域的复杂学习群体,内部差异明显大于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群体,因此,采取分层次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实施分层次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分层目标、合理的分层教学组织、科学的分层教学设计和客观的分层质量评价,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改效果。在中职公共英语课分层教学中我采取的是在不改变学生专业属性的情况下实施分层次小班教学,在开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愿望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课堂上则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提出不同教学要求,期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测评方式,其本质就是因材施教。

(二)改革英语教学内容,贴近专业实际,突出专业特色

如前所述,中职教材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其实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岗位的英语要求是有明显差异的。我在进行英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比如在不同专业进行英语教学时,我就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数控技术专业,通常需要接触大量的进口仪器设备,在课堂上我就选择一些进口数控机床的英文原版“产品说明书和使用手册”,然后进行翻译,引导学生强记单词、分析语法,这样学生学着有兴趣,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不断举一反三,以后见到进口数控机床的英文说明就可以触类旁通。这样既突出了本专业特色的英语教学特色,同时也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因内容紧贴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所选内容又具有新鲜感和时代感,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许多学生课后主动收集进口数控机床的英文说明书,自己试着翻译,不会就请教老师,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到了积极主动,学以致用。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注重能力本位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是上世纪60年展起来的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思潮,也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其核心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因此,作为基础课程的中职英语教学也应根据职业岗位上职业能力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能力而不是片面强调其知识水平。首先,应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实际。如,在数控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数控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合理组织教学,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于一体,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专业英语,并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其次,运用现场实地模拟教学。让学生在实习现场进行学练,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运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市场营销专业英语教学时,实地模拟了推荐汽车的表达,如: “What kind of car do you like?”、“Would you like some more?”、“I’d like...”。把学生放进真实的推介场景中,让他们分别扮演“salesman”和“client”,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将课堂教学设置为将来工作的特定场景,面对面地用英语交流,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采取灵活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英语学习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度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导向实现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策略,增强文化素养的中职英语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把英语学习评价搬到工厂车间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机器上的“ON/OFF”、解读英语说明书等,然后企业、工厂根据学生的表现,采用“考核评分与考核评语”相结合,以考核评语为主,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由于学生很在乎企业对自己的评价意见和社会对自己的认可程度,所以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就会空前高涨。

第5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内容,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感到学有所得,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机械制图》的理论性和动手应用性都很强,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启迪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2.教师可以采用教具等进行直观教学

在《机械制图》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创设情境。直观的教具可以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直观教学,除了实物直观教学外,还有模象直观(如模型、多媒体等)以及语言直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或模象直观引进概念,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的想象空间以及表象的直观,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机械制图》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机械制图》课,如果仅凭教师口述,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直观形象的形成,是无法完成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完成对《机械制图》从抽象到形象的认知。

《机械制图》涉及实际应用以及生产实践方面的问题,独立性以及操作性都很强,但有些枯燥的内容仅凭教师口述,学生很难激发起学习热情。另外,仅凭板面、挂面、模型等静物,也无法让学生完成对机械制图的整体认知。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教师的教学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从尺规作图的教学转变为对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虽然计算机绘图还不能完全取代尺规作图,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新鲜,学生易学、易感。同时,教师可以带动学生用橡皮泥等同步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将抽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简单而言,就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践当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生产管理融为一体,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机械制图》传统的教学法,只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需要学生记忆繁琐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值计算以及理论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另外,《机械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不仅乏味、不易记忆,而且还有一些内容难以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其他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机械制图的使用不是很熟练,使很多学生即使完成了机械制图的学时,还是不能进行专业的机械制图,这种教学效果自然使学生无法胜任中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抽象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讲授《机械制图》时,可以将《机械制图》抽象性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表达出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课堂讲解之后,教师要带学生到实验室或工厂去上课,让学生一边回忆理论,一边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教师可以先回忆机械制图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对实际制作完成的图进行研讨,找到独立完成机械制图的触发点。长此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不足,会逐渐在一体化教学中得到弥补。在实践阶段,教师要认真研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学生评教表、作业考核表等。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职业人要求的越来越高,《机械制图》教学也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素养。在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训车间环境中,教师可以在演练操作的过程中讲解技巧。同时,教师及时实践,也使知识点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消化、理解和掌控。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一体化教学中,学生从被动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彻底改变了教学分离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增强了动手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职高学生的工作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也使职校学生毕业后更容易就业。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要根据《机械制图》的培养目标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逐步体现学生的能力本位的特点,花大力气教会学生制图,以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为中心,以向实验室以及实训车间为中心要效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指的就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一体化,教材要一体化,教室也可以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的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也可以由一个教师来担任;《机械制图》的理论课教材也要和实训课的教材构成一体,而理论课的教室和实训课的教室也构成了一体。这样,真正使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形成了统一,社会使用和学校的教学形成了统一,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的知识形成了统一。

四、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机械制图》的课程是基于职教学校和高技生的学习特点,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可以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遇到疑难问题及时提问,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的完美统一,在“教、学、做”的教学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机械制图的规律,具备较强的手工制图以及电脑制图的能力。在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具,提出《机械制图》所要教授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最后,在不断地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实训,使《机械制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既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在实训场地保持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训场地得到有效验证。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初步操作的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

1.在教学中实施项目验收制度

教学要想拥有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训课之前,合理地改革教材,设计好每一个实训课的教学案例项目。教师要考虑技工学校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开展相应的教学;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训课的安排,打乱教材顺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原有的《机械制图》教材作为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的基础,将理论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在教授完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手工和电脑制图。这样,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印象,又可以让学生获得动手操作的能力,既节省了时间,又有效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操作的能力。

在时间上,教师要保证每一个课题都能做到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保持连贯性。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介绍课堂实例的应用环境等预备知识后,给出机械制图事例的解决思路,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操作、归纳、总结,最后得出适合实训的机械制图案例,成功实现该实例,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教”中学习制图,在“学”中进行制图,在制图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为模块式教学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机械制图的主动积极性。

另外,在实训课中,也要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对于学生完成的制图成品,要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只有完备的验收制度,才会让学生谨慎而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制图,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保驾护航”。

2.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探索工学一体化的分组分层次教学

分组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机械制图》的教学活动,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第6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关键词】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 利弊 挑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126-02

2011年3月,山西省孝义市第三中学启动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活动。此活动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刘克文教授及其课改研究小组的指导,在全校师生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孝义三中的全校师生在关注和讨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实践、充实和改进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理论。

在此共同关注、讨论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这项课改活动与以往的课改活动一样,也同样存在着利与弊的冲突,执教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课改活动过程中如何趋利避害也是笔者与全校同仁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 实施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的好处

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就是要打破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传统观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所以改革探索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从半年多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此次教学改革中显现出的一些进步。

首先,这种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再仅仅只有知识的堆积与串讲,而是要求其中教师必须针对教材的问题预设,以及对预设问题的思考、分析引导和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引导、把握课堂的进度与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其次,此项教学改革可以打破原有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教师预设的问题以及预设问题的方式既能紧贴教材,又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就像由点成线一样,可以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最后,课堂教学结束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未能形成过程性量化考核评价,往往只是单看课堂上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是否热烈,教学过程的优劣却很少提及。这样就淡化了课堂学习的过程性,易使师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只重视结果,不重视或少重视过程。这样就使得学生无形中淡化了学习方法及思维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而山西省孝义市第三中学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评价形成了一种过程性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师生除了对学习目标是否完成、课堂活动是否有效进行评价外,还以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是否得到全面成功的解决作出评价,另外学生在对这一过程中进行评价时,还会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习惯,指导自己以后的学习。

二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但任何改革都有其两面性,既有其进步的一面,又会因为各种原因有其欠缺的一面,因而改革还面临更大更多的挑战。

首先,由于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针对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时,预设问题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师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会有更大的不同,这样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课堂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例如:笔者在教学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时,所教的两个班中每个教学班提出的问题都在二十个以上,而且这些问题大都不同,这就造成了问题过多,课堂教学进度难以完成的后果。

其次,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仅是摘抄参考书中的预设问题备课,并且按预设问题来上课,势必会导致课改课堂回到原来的填鸭式课堂。如果不按预设问题来上课,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完成。例如:笔者在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的课堂教学中,未按预设问题上课,而是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原本安排一课时的教学任务,结果用了两课时才完成。所以如何解决这种教学任务与教学改革相冲突的问题,也是摆在所有教学改革者面前的另一挑战。

最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课堂教学结束后,虽然山西省孝义市第三中学对此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时,既可以从教学目标是否完成来评价,又可以从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性量化考核,但是教学过程的评价仍然比较模糊,还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的随意性还很大。如何建构有效的过程性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并让这种评价体系反过来再促进师生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也是摆在我们所有课堂教学改革者面前的又一大挑战。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只是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前进,使我们在改革的进程中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第7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医学;解剖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55-02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1966年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奠定的,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认知活动。与传统教学相比,建构主义教学在医学解剖学中的应用凸显其优越性,建构主义更注重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强调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迁移。建构主义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倡自主探究的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主张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作为医学基础学科的解剖学,是其他医学学科的基础,在融入了建构主义教学观念之后,可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的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方式。学生积极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不但记住知识点而且可以灵活运用,不再是生搬硬套“公式”,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结合形成知识链

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学习者应当不断更新知识库,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知识链。而不是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是断断续续的学习,把知识分散开来没有整体意识。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以教师的讲解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赋予新的意义,通过自己的认知、探索、辨析获得新的认知。

2以学生为主,创建情景学习环境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注重教学进度,着重于教学重难点,往往直入主题,把知识“塞”给学生,而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片面的、刻板的学习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触类旁通。尤其是在医学解剖学中,学生只了解专业的名词知识等,却不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实际生活切入,在课前以一个例子或是事件引入学习的主题,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并且把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连接起来,形成知识链和知识网。在教学开始,教师应当按照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学生渐渐进入学习状态和探究情景当中,教师应当更多地让同学自己去讨论。让学生在一个真正的问题中逐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不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如在讲解解剖学中的部分名词时,可学生互相观察、亲身体会,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笔者在讲解感觉器时,就将授课内容转化为游戏互动的方式进行讲解,与建构主义的宗旨一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在研究建构主义时提出了构建主义的教育思想不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应以“主导-主体相结合”的观点,值得今后继续学习探讨。

3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提倡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启发同学的创新意识,摈弃传统教学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束缚,促进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只依赖于教师教,而应该让同学自己去摸索和研究,这样学生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消化吸收,在日后的工作中运用自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当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体验、探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更深层次的、多元化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探究,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营养。

4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

合作学习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交流想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疏清思路,对于知识点更加透彻,在小组讨论中,可以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思想,把问题想的更加全面周密。在交流合作后,老师要根据讨论的结果,做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评价,并突出相关的建议,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指出不足,使学生自我反思。

5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教师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如针对自强好学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鼓励为主的方式加以引导教;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加督促。教师应当掌握好一个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使学生既不会难以完成,又不会轻易达到,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若教师设定的任务的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心里畏惧而选择放弃,若任务难度过低,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就起不到提升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作用。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6从解决问题中获得直接的经验

教师提出与讲授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并且从答案中获得直接的经验,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学生思想僵化、只会死记硬背不会自己思考的局面。如教师在下节课之前提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各种途径探索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但预习了下节课的内容,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获得第一手的、直接的经验,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经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应该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和启发性,既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又有引导链接的作用。

总之,在解剖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层次的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在问题中解惑。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辅助者和协调者这一规律。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中国大学教学,2004

[2]钟铧,付强.以游戏互动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法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

第8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实习护生32名,男13名,女19名;16~21岁;本科1名,大专8名,中专23名。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作为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试点。

1.2 方法

1.2.1 带教老师培训 在进行PBL和LBL相结合临床教学中,在实习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实习前,对试点带教老师进行选择:具有正规院校脱产本科毕业人员,护师或以上职称,以保证带教质量,有足够的水平能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规范化培训:让带教老师接受高等医学院校系统的PBL教学方法培训,使其能将PBL和LBL教学方法在临床中有效地结合,掌握好尺度、控制带教进程,从而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组织护生的自学。护理部则每周到各科室检查完成情况,听取实习护生的反馈,和临床带教老师密切配合,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1.2.2 临床教学

1.2.2.1 LBL方式讲授 提前1周,临床带教老师选择较典型、有代表性、病情病程合适(既不过于复杂又不过于简单)、知识面覆盖在护生教学大纲内的临床病例所涉及的一、两种主要疾病对护生进行系统的讲授(约2学时),使学生有一个总体印象,明确教学目标。

1.2.2.2 PBL方法实践 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教学方法[1],组织3~5名护生针对所讲疾病问题以患者为中心,带着问题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信息检索系统去检索、学习、阅读相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疾病、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评估、措施、情志状况、居住环境、发病节气、每日餐量、饮食有无偏嗜及劳倦状况等[2],最后结合有关专业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其他护生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观点可以争论,增强探究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方面暴露得更加充分。

1.2.2.3 讲评归纳 带教老师凭借自己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参考文献,结合患者实际及护生所讲讲授遗漏之处,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和进行总结,全面系统地归纳概括知识要点。

2 结果

对32名护生进行调查,100%的学生认为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不但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个疾病的整体,而且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内容新颖灵活,记忆深刻,能有效提高其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益匪浅。

3 讨论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堂迈向临床的关键时期。根据临床实习的宗旨和教学目标,培养出的护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高超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也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是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科学的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传统式的LBL教学法是绝大部分临床教师所熟悉和掌握的。PBL教学法虽对于解决选定的重要内容足够广泛和深入,但缺乏传统教学的系统性。如果对护理中专生使用该法进行整合式教学,可能会出现由于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难以具备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更适应基层医院实际。在基层医院临床教学过程中运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契合,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

PBL 教学法强调从问题着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启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锻炼了护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使她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LBL教学历史悠久,无论在教学还是学习中,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作为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生源绝大多数是连普通高中都不能考上的初中毕业生,自身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远远跟不上医学大容量、快节奏更新的要求,即使她们在学校受过比较系统的教育,但因其与临床相距较远,只停留在抽象思维里,学生本身逃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临床带教老师根据这样现象,针对特定的疾病再进行一次系统的教导实在很有必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PBL教学,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护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质量;明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巩固和增强专业思想;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在护生实习中取得了可靠的教学效果,但这主要是靠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问、观察及控制,要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体系[3],寻找她们结合的黄金点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另外,PBL对教学场地和设备有较特殊的要求,需要建立图书馆、扩大藏书量、提供必要的授课条件以及培养更多的带教教师[4]。作为基层医院,第一,医院设备肯定是没有办法与大医院相比的;第二,临床带教老师参差不齐,部分老师知识面窄、知识老化,授课能力差,重技术,轻理论。实行PBL和L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且对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握的恰到好处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有效地向学生提供特定的临床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以及控制讨论方向和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就目前而言在基层医院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第三,生源。来基层医院实习的护生大部分是中专生,需要她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而在实际中,护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所不足,对于涉及的问题比较零乱、无规律、缺乏系统性,有的护生甚至根本不懂得信息检索,不知道如何沟通,需要带教老师再一次系统地带领学习和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然而,带教老师教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实习的时间为8~10个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将所有的医学护理知识理解、掌握不太可能,带教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实习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会遇到许多的临床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跟上时代步伐的新型护士。

参考文献:

[1] 李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65-66.

[2] 洪海兰,林梅芳.现代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8):2517.

第9篇:医教结合模式范文

关键词:工作项目;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

目前在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课堂灌输式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落后,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满意程度低,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不高,往往学非所用,就业时不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为了扭转以上的状况,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目标,全国正在实施新一轮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笔者所在的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提出构建“以项目为主线、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它实现了教学与就业的“零对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就业时迅速地胜任工作岗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1 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当前我国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按学科体系进行的,课程设置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但课程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我们很多职校生毕业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对其重新进行上岗培训。

为此我们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并对企业进行深入考察与走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项目为主线、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顺利实现就业为目标,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胆地改革。课程设置要求具有前瞻性、实用性与可持续性。

玉林农业学校根据当地及周边发达地区的经济特色,重组与调整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基础层次的初级人才。将该专业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岗位(群)课程,其中该专业职业岗位(群)有五个岗位:办公自动化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电脑平面广告设计,每个岗位再按岗位的要求设置相应课程群,课程内容都以当前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为主。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课程有:网络操作系统与服务器使用与管理、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综合布线与网络施工与管理、网络工程案例与实践等与现代企业相关工程项目的课程。

2 根据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企业加强合作,按照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整合课程内容,以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课程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客观需要,忽视了人的发展,二是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应用性;三是课程内容呆板,可发挥的空间较少。为此要明确职业教育定位目标,课程内容不再以学科体系的要求进行编排,而是以企业的工作项目进行编排,并对原来内容进行整合,摒弃复杂与繁琐的理论介绍与讲解,以“够用”与“实用”为原则,加强培养实践操作技能。

这就要求我们紧跟行业最新标准,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实施“订单式”办学模式,将企业作为我们实训基地,同时加强本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笔者教授的《Photoshop CS3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将本课程设计为十二个实际的工作项目(这些工作项目是经过调研与企业进行沟通的)。它们分别是:公益广告制作、工作证件照的排版、数码相片的处理、海报设计、报纸与杂志广告设计、艺术镜框的制作、快速制作电子贺卡、制作网页与网页动画、户外与POP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与书籍装帧设计广告、建筑效果图的后期处理和动漫造型设计,每个工作项目再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在完成这些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学习到知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知道做什么、为什么做与怎么做,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很高,而不再是以前那样枯燥地学习Photoshop的理论与知识,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演示,到了实际工作却无所适从。另外在工作项目中还要穿插从事电脑平面广告设计所遵守的职业规范,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就可直接上岗了。如果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可拿到企业直接给客户使用,学生更能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自豪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高。

3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运行方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实践学习与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导,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我们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为主线、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其运行方式以“工一学一工”的循环形式实施教学:首先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了解企业文化、工作规范与实施工作项目具体流程,从企业带回工作项目,回到学校实训基地,在真实的或仿真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工作项目,学生经过在实训基地进行训练,掌握了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培养了职业能力,再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与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升华。这一方式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就业时不需要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

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就是依托本校的自治区数控技术应用示范性实训基地,同时与当地的数家知名企业,如玉柴集团的下属企业进行长期合作,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实施“以项目为主线、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学生职业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同时也为企业生产部分产品,一举两得,实现了双赢。

4 采用项目教学法,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项目教学法旨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学生更独立地进行学习,并更活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在新课程教学模式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1)首先教师根据现代企业要求提出一个实际工作项目,明确工作项目的目的,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做

什么,然后列出完成这个工作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完成这个工作项目的相关信息,也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引导问题自己去寻找和收集这些信息;

(2)教师指定学生进行分组或学生自己分组,然后学生在收集信息基础上对如何完成工作项目进行讨论,做出实施工作项目的计划;

(3)学生经过充分酝酿,提出完成工作项目的方案,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对方案进行指导,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说这个方案不好或不行,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修改,教师不要指定方案,最后由学生确定工作项目的方案;

(4)学生分工或团队合作实施工作项目,完成这些工作项目的场所可在学校的实训基地,也可以在企业,根据具体需要而定;

(5)学生完成了工作项目以后,根据前面设定检验方案对项目进行检验,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6)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估完成工作项目的情况,提出以后改进的意见,评估工作还可以引进企业的参与,效果更佳。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又根据教师的安排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零距离”接近企业,课程的教学既有本校的教师,又有行业的专家、工程师}工作项目可以是教师根据现代企业情况提出的,也可以是直接从企业带来的工作项目,如本校的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为当地企业生产产品作为工作项目。这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从事实际工作的经验,又有开展工作方法和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就业时能迅速地胜任工作,本校近几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一次性就业对口率在7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称职率在80%以上。

5 校企合作,以创新精神共同开发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课程包。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教材与相关教辅资料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由于某种原因,教材往往都是由职业教育一线教师开发出来的,这些教材的好处是它贴近学生与教师,但由于教师不是现代企业一线生产的管理者或工人,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原理及应用没有及时更新,造成课程内容滞后于生产。

在新一轮课改中,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合作,将企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入到课程内容中,并及时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原理及应用纳入到课程内容中,使课程内容与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同步更新,使培养出来的职业教育人才能胜任当前的工作岗位。

为了保障实施新课程教学模式,本校有计划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行家、管理者、一线有经验的工人共同开发适合当地经济特色的讲义、教辅资料及教材,我们称之为课程包。

6 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单一的、线性的,往往仅仅考核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是多样性的、立体的,注重考核评价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等。考核评价学生不再是一张试卷,而是注重考核评价学生在实施工作项目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核评价学生不再仅仅是学校,还有企业,就是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时企业的反馈意见,还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