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各高校主要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以及通过不同的课程体系来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而这些专业的设置主要是根据人才市场已经反映出来的需求情况来进行制定及完善。这就会导致高校按需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设置好专业后学校需要2-4年的时间去培养人才,而且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是采用的是:2-3年的教师讲授,最后一年的半个学期校外实习的培养模式。所以学生就业前大部分的专业知识都是来源于授课老师,而专业老师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教材,而同时一本有质量的教材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编写和完善的,这样一来等学生把教材拿到手后教材中已有很多知识已经更新了但是教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更新。有时高校把握不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错位,没能很好的对接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与人才市场的对接问题。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分析
把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看成是一个服务性企业:学生从不同生源地进来,经过教育加工后,再向不同的用人单位输送。和现实的服务企业不同的是,学校加工培养的对象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人,而其他企业的对象是产品而言,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两者是一样的。因此,在人才产业链中,高校和用人单位就是一条人才培养链上不同的连个节点,基于这点我们可以引进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来改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使之更有效的运行,并进行有效对接,从而达到生源地、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共赢的局面。
三、利用供应链管理模式改善高校人才培养输送模式
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开始加快。相对而言,工科的知识更新速度要比文科的更新速度要快。同时,在人才市场中也发生着同样的变化,四年前的热门职业或者专业,四年后就不再是香饽饽了。那在种情况下,高校如何把握知识更新的节奏,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换特点,则成为各高校热切想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供应链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经验,在我们的高校和用人单位中引用信息系统,建立一个高校、用人单位和教育部门共享的信息平台。利用这个平台高校可以方便进行人才需求调查,进而改善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目标;而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人才市场的供应情况,方便招聘对口人才,从而降低招聘成本。因此,高校可以和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协商,共同出资或者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这样一个可以让多方共赢的信息平台,从而既可以在微观上解决企业的招聘问题和学校的学生就业问题,又可以在宏观上解决整个社会或者地区的就业问题。
此外,还可以借鉴现在供应商和制造商联合经营的模式,来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的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有很多供应商和制造成为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生产成本,供应商直接把工厂建在制造商的附近或者选择在同一个工业园区,甚至还有些供应商直接设在制造商的厂房里,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材料的输送成本。作为学校我们当然不能直接照搬供应商与制造商这种友好的合作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作为高校可以在学校里引进企业的模式,根据不同专业可以在学校里设置一些以学生实训为目的的营利性组织,利用这些组织承接相关企业的一些业务。例如,物流专业可以在学校里设置一个快递公司,专门为学校的师生服务,负责校内及周边的居民快件的收发,统一外面各个快递公司在学校的服务点,当然在这个公司的运营过程中要有老师的参与。
[关键词]工程人才 工程实践 训练体系 开放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55-02
一、前言
应用型本科是本科教育中的一种类别。它培养的是,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进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具有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因此,应用型本科学校所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识。
沈阳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专业于2013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结合本专业近两年改革情况,介绍一下工程训练体系构建思路与做法。
二、构建科学实用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把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环节,构建科学实用、切实可行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工程训练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科学的实践训练需要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因此,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将实践环节分为五个模块。参见图1。
模块1――工程基础实践训练模块。这一模块目的是打造学生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实训、C语言上机、金工实训、钳工实训、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基本工程应用能力训练。
模块2――学科基础实践训练模块。这一模块目的是训练学生电子技术应用以及嵌入式应用技术工程能力。主要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原理、单片机原理、DSP原理与应用、ARM原理与编程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实训。
■
图1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示意图
模块3――专业基础实践训练模块。这一模块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测控技术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智能仪器原理、控制电机原理、通信原理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实训。
模块4――专业工程实践训练模块。这一模块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面向专业岗位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太阳能应用检测及控制技术实验和实训、风电机组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虚拟仪器课程设计、智能机器人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顶岗实习等环节。
模块5――能力扩展实践训练模块。该模块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实践课、创新创业项目和大学生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
三、改革现有实践教学体系
(一)改革实践训练体系,培养工程能力
目前,高校的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绝大部分采用整体实验台,所有实验内容都集成在实验台上。这样的实验设备无法进行电路的实际搭接与调试,学生得不到电路方面的训练。此外,针对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创新性训练也无法进行。这样的实验显得十分单调,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此,我们对现有训练体系进行改革,按照“分层递进”原理,将实践训练环节划分为循环渐进的多个层次,构建一个多层次、螺旋递进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该体系中每一个层次需要打造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硬件平台去支撑。
以传感器技术课程的实践过程为例,将所有实践训练分为4层次:电路层整机层系统层应用层。
电路层训练在实验板或实验箱上进行,主要进行原理性验证、基础电路调试及传感器补偿等实验。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参数,搭接电路,调试电路及测试等。通过该层次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测控专业最基本的电路基础实践能力。
整机层训练在传感器实验台上进行,要进行传感器外部特性、工程测试及参数分析等实验。由于实验台已经将各个实验内容及电路均集成在一起,学生不需要搭接电路,而只需要进行改变传感器测量对象的参数,测量其结果即可。可以通过此层面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测试方法;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误差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结果,让学生掌握传感器外部特性及其修正方法。
系统层训练需要在自行开发的传感器综合应用实验台上进行,进行传感器与被控对象结合起来构成闭环系统的传感器综合应用实验。为了实现该层面训练,我们正在开发传感器综合应用实验台。该实验台主要特点是:①可以程控被测对象;②自由选择测量传感器及测量电路;③开放式系统,可以随意选择单片机、DSP、PLC等作为系统控制单元。在该层面上训练,学生可以综合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可以进行嵌入式处理器、传感器、伺服系统等诸多方面的训练;可以自由组建测控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想象力与设计空间能力。
应用层则是在创新机器人开放平台上进行的学生工程应用和创新实践活动。机器人包含的技术体现了各学科的关联、交融,包括了机械、电子、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传感器、自动控制等多门类学科,充分体现了系统设计的现念。该层面训练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也是工程意识培养和强化的过程。
(二)加强环节管理及考核
1.课内实验
通过管理改变学生轻视课内实验的现状。课内实验要强化学生独立操作过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每个实验项目都要对学生进行单独验收,保证不会走过场。
2.课程设计
通常课程设计都是学生自由组合来完成的。课程设计题目要有纵深变化,给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出难度不同的成品。设计强化学生协作和完整的设计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信息检索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考核成绩以设计过程、设计答辩和设计报告相结合综合评定。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主要以校内实习为主。实习内容是设计与制作完整的作品,包括原理图设计、线路板设计、线路板焊接、硬件调试、软件编写及调试等全过程。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的全过程。实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成绩以作品实物验收、实习过程和论文相结合综合评定。
4.毕业设计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的,我们将毕业设计题目划分为作品实物设计和理论设计两大类。实物设计类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出成品,即不仅把作品设计出来,还需要把它制作出来。这个过程除了理论设计外,还包括硬件原理设计、PCB版设计、元器件选择和采购、软硬件调试及整机功能测试等全部过程。对实物设计的学生来讲,需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基础与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成绩以实物成品功能、指标、难度等方面验收,设计过程,工作量和论文相结合综合评定。
(三)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实验室都是由实验教师进行管理,教师下班后学生是无法使用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的。因此,实验室的使用率受到了限制,也影响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为保证实验室开放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开发了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并申报了国家专利。智能管理系统通过识别学生的指纹,实现实验室的门禁及实验室设备等自动管理。改变传统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实现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负担。
四、结束语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转变观念、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实用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校可以接受到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具有掌握应用性知识,具有复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克江.组建工程训练中心的多重视角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4):120-125.
[2] 李勇,黄炳辉,殷凯.完善工程训练体系 培养高素质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143-145.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需要对连锁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在明确连锁企业岗位群以及其中的典型工作岗位和每个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将相同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后形成工作领域,再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最终形成学习领域课程。
(一)连锁企业调研与典型工作岗位确定
典型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专业的核心学习领域。连锁企业由连锁总部、连锁门店、配送中心三部分构成,连锁企业总部负责经营管理与决策,为连锁门店提供智力支持;连锁门店负责商品销售;配送中心负责商品配送。连锁门店的典型工作岗位包括收银员、理货员、防损员、营业员,配送中心的典型工作岗位是物流员。连锁门店和配送中心的管理岗位,以及连锁总部的工作岗位,均要求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首次就业的学生很难有机会承担其职责,因而不纳入典型工作岗位分析之中。
(二)典型工作岗位分析与行动领域划分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行动领域划分。
(三)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教学资料开发
学习领域课程是指通过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学习领域课程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构成。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的转换可以是一对一转换,也可以是多对一转换。通过转换,获得6个学习领域课程:连锁企业商品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企业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连锁企业商品防损;连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此外,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每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并根据学习领域所对应的工作情境,创设学习情境,编写教学引导文。
(四)拓展学习领域的开发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培养的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虽然学生首次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是收银员、理货员、防损员、营业员、物流员等基层岗位,但随着其工作经验的增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承担主管、部门经理、店长、督导等管理职责,或进入连锁总部工作,参与连锁体系的组建和完善,因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时,在开发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之后,还需设计拓展学习领域,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拓展学习领域包括连锁企业成本控制、连锁企业门店开发、连锁企业网络营销和连锁企业体系构建。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教学进程安排。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
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因此,连第五、六学期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予以保障。
(一)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超市和与连锁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超市应按连锁企业样板门店的要求建设,所有营运岗位均应由学生承担,进行真实商品经营。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顶岗实习,其建设原则是相对稳定、产学结合、依托产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教学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方案,其基本特征体现在“行动过程完整”(获取信息、计划、实施与评价)和“手脑并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两方面。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也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行。针对每个学习情境,教师均应设计出相应的引导文,通过准备资讯、制订计划、选择决策、实施方案、检查、评估6个阶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性工作。
(三)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
能力本位要求所有教学活动均以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因此必须建立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三者整合形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四)双师型教学团队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市场;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供应链管理
一、研究背景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之一,它最早应用于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用最短时间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群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可看作是一种服务型企业,学生从生源地进入高职,经过教育加工后,再输送到用人单位。供应链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引入到高职院校管理中来,改进学院原有供需关系,使之更有效地运行,实现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生源提供方、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多赢的局面。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与就业市场衔接不通畅。具体表现为:与就业服务市场缺乏信息沟通,毕业生就业进程延迟,就业成本加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或不对口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学生即使就业也无法很快进入角色,需要企业再培训,增加企业人力成本。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和就业单位是一条人才培养供应链上两个不同的节点,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两个节点无法达到一种无缝化的连接,或者说是一种非常通畅的连接。“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市场需要大量的具备行业科学管理知识和一线服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的情况下,与产业及企业同步互动、通联的高职教育模式,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操作技能层次上达到用人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就业要求,并具备事业的延展能力。
本研究将先从高职供应链分析开始,探究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问题,进而找到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解决方案。
二、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和创新
(一)传统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
高职院校自开办之日起,供需问题就随之产生,其供需关系网络是固有的。学校的供需关系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培养而发生的学校和生源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而且还是为了满足就业目标而发生的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这种供需关系网络虽然也属于供应链范畴,但仅仅只是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而已。图l就是一个按照这种通联方式,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供需网络图。
由图l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系列中有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二级学院、高专、成人高职、民办高职等。虽然表面形式多样,但在实践中存有各自为政、相互分割、互不联系的种种弊病。中职与高职在纵向上缺乏信息沟通和良好的协作,高职院校横向之间也缺乏联系,更为不利的是专科教育成了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各自封闭、自成体系。在这里生源、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供需关系是一种松散的、非合作的关系,在供应链中供需节点单位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或集成。这种供需形式的弊端具体表现在:
专业及课程设置仍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科学预测与把握,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很多高职院校一味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重复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不成比例,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状况。
由于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以及专科成为职业教育最高学历等原因,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同时社会又出现了高级蓝领严重短缺现象。这种现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发放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不一样的毕业证书,这无疑会给希望通过高职院校转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的高职毕业生带来一定的打击,并且普通本科学校接受高职专科学生的动机多数在于扩大生源,在培养方式上一般也是按照传统方式,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更不是为了培养具有新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用人单位也对这些“专升本”高职生有明显的歧视。目前毕业生就业渠道包括学院推荐直接就业、参加人才服务中介机构交流就业、亲朋好友帮助推荐就业、网络人力资源招聘等。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成熟有效的毕业生就业通道,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路径尚未完全通畅,专业不对口和就业成本高的现象日益严重。
(二)创新人才培养供应链
通过对高职教育供应链的研究分析,结合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并借鉴发达国家(地区)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是:以应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高教育、就业渠道和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开放式、高水平的供应链体系,见图2。
改造后的人才培养供应链具备以下特点:
1.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衔接
高职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定制化”培养,实现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由此,高职院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要求,进行“需求”管理,参照就业单位岗位要求,共同设计教育培养方案,全方位实现“产学研”合作,并将管理延伸至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2.了解生源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
一方面可以了解详细的学生信息,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使其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制定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其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3.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外延范畴不是介于中专、高中与普高本科之间的一种学历层次,而是独立自成体系的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相互沟通的关系。高职自身的体系应该由专科、本科及研究生3个层次组成,可以实行学分制,根据学分完成情况颁发毕业证书,并且部分所修课程学分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内得到承认,改变职业教育是培育低层次人才的印象。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4.由原有的推动式供应链变成拉动式供应链
如图3所示,推动式的供应链运作方式以高职为策动源,学生通过教育“加工”后从就业服务机构推向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供应链方式在早期的就业市场是可行的,在目前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下,该供应链响应能力明显较差。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来自用人单位,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而集成化拉动式供应链在原拉动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供应链各节点的合作和协同,合作双方参与到对方的相关事务中去。
5.整条供应链必须是无缝的
只有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化,才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化。在这条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目标、想法和行动完全处于一种协调、同步的状态,而这一切有赖于信息流的传递。海尔、大红鹰等企业办校就是一种办学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有效集成。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和风险,同时,它还具备传统职业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即最先进的实训设备、最仿真的工作现场和最柔性的就业规划。
6.把自主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
为改变以往人才培养供应链自主创业薄弱、就业渠道狭窄的局面,高职院校应设置自主创业的有关课程,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人、财、物的帮助,让一部分有创业实力的学生能顺利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而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无缝对接”的建议和方法
(一)政府应参与调整人才培养供应链结构
政府必须重新调整高职学历层次,从大专层次向本科、研究生层次拓展。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挑选办学能力强的院校作为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然后向全国逐步推广。高职和普高之间要做到学历对等、学分互通。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二)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
拉动式供应链实施的主要手段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1+1+l”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采用。
如图4所示,这种模式包括1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1年校企共同的专业培养和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每个阶段的实施主体并不独立,也不完全以时间来划分,它强调的是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企业对人才培养由浅至深的参与和全程的渗透。这种模式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以及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三)建立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人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要实现学院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必须先实现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而无缝对接需要各节点间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其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步骤为: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制定标准,选择生源提供单位和用人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此主要研究校企间的合作关系的建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多数高职学院和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即使合作也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为加强校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双方签定合同,严格履行契约;建立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校企之间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在校企之间搭建桥梁,负责将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反映给学校。
(四)建设就业信息平台
高职院校在依托全国或省市就业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要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包括就业指导信息平台、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之间沟通的信息平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就业合作信息平台等。在供应链节点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通过定单来描述自己需要的人才,学院根据订单来制订招生计划和教学计划。因此,需要生源地、学院、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制定衡量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思想品德、业务文化、体能健美和其他方面(包括创新精神和社会交往)。这4个指标都设立一定的权限。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96-02
一、引言
物流管理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学院“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新理念”指导下,对专业准确定位,在校企两主体参与下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
河南地处中原,北依京津,南连江汉,西牵关中千里沃野,东接江浙沪经济龙头,素有“九州心腹、十省通衢”之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肩负着商品中转的重任,是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聚集地。虽然人均经济总量比较低,但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中原区域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为满足中原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如下: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面向生产制造型企业、商业流通企业、物流服务企业等,培养仓储与配送运作管理、运输运作管理、采购运作管理、生产运作与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面向的岗位有:采购员、仓管员、物流信息员、生产现场管理员、车间调度、车辆调度、运输调度、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经理、物流部经理、物流营销员等。为此设定的培养目标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根据物流行业的特性,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诚信、精细、安全、快捷、守时的良好职业道德。
知识目标:达到专业能力需要的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物流市场营销、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运输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重点培养五项专业核心能力,即仓储与配送管理能力(检货作业、理货作业、货位管理作业、入库作业、拣选作业、出库作业、配送作业、仓储管理信息化操作等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运输车队管理、调度、装载、现代运输技术的使用等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供应商管理、商务谈判、采购订单跟催、合同管理、采购成本管理等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生产现场规划与布置、生产预测、生产计划制订、生产现场管理、模块化生产、延迟制造、生产过程控制、在制品库存控制、生产绩效管理、项目管理、产品包装、产品库存控制等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供应链构建、供应链战略管理、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供应链采购与库存管理、供应链绩效管理等能力)。
三、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物流管理岗位群能力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以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的一致性为基本理念,构建基于物流管理岗位群能力要求的“2+0.5+0.5”的“岗位轮训,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岗位轮训”是针对物流管理等复合型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式实训,在企业进行多岗位顶岗轮训,以培养学生适应物流管理岗位群的各项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把校企融合、学做合一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核心是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其次,“2+0.5+0.5”中的“2”,即“通识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学期2年,并且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或校内综合物流实训中心岗位轮训的时间不少于2个月;第一个“0.5”,是指时间为半年,一是根据物流管理岗位群能力要求,拓展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并在“校中厂”或校外实习基地参加物流管理综合实习(岗位轮训);二是毕业论文设计。后一个“0.5”,是指时间为半年,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岗位轮训)。
最后,学生在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进行多岗位顶岗轮训,以培养学生适应物流管理岗位群的各项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物流管理专业的“2+0.5+0.5”的“岗位轮训,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如下所示。
在“学”阶段,以学生获取够用的知识和能力为目标,采取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考核方式;在“做”阶段,以学生掌握岗位操作技能为目标,采取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考核方式。在获取足够学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由学校综合评定成绩,确认学生是否可以获取毕业证书。
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与监控,建立学生――指导教师联系制度,由企业指导老师、学院指派的专业教师及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建立领导和监控小组,对学生的顶(轮)岗情况进行同步指导与监控。对企业考核不合格的实习学生要重新轮岗,直至合格为止。
五、结语
现代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人才培养模式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受教育者个性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很难有高质量人才的出现。而根据对物流管理专业地域人才需求的分析,结合学院的“双主体”育人机制要求,制定符合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理念的“2+0.5+0.5”的“岗位轮训,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该模式实施人才培养,定能培养出适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福军.经营模拟对生产计划教学的促进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2004,(1):73-75.
[2]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3]郭湖斌.高职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J].物流世界,2004,(11).
>> 供应链协同: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分析 基于核心能力的供应链竞争层次分析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改研究 基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 基于供应链的乳品核心企业网络营销应用探析 基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风险应急策略研究 核心企业基于供应链的包装运作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成品住房开发模式 基于内部供应链的企业竞争情报开发 基于供应链匹配理论的粮食供应链设计策略探讨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营销渠道管理策略探析 基于供应链的市场营销渠道资源整合策略探析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厦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探析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新型银企关系探析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优化探析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管理探析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探析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改设计 基于内部质量故障及返回策略的供应链协调及风险分担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VMI增值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侯淑霞,钟敏.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6)
[3]王忠伟,庞燕.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2)
[4]张敏,吴映萍,罗婧.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惠州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2(12)
[5]麻黎黎.基于“三出三入”校企特色合作方式 探索实践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J].物流科技,2010(4)
【基金项目】广西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C类课题(2011C014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current logistics industry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demanding of logistics tal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cultivation of logistics talents situation in lo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suggests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graduates' humanistic attainments, vocational skills and creative-development competence, 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of curriculum, optimize the talents training.
关键词: 物流;人才培养;高职课程体系
Key words: logistics;personnel training;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267-02
1 浙江省物流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趋势
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资源小省,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使经济发展对物流业依存度较高。浙江省物流产业总体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11.1万亿元,增长6.7%;物流业增加值为3350亿元,增长9.1%。2012年物流需求系数为3.21,较好支撑了宏观经济的发展。2012年全省完成货物运输量19.11亿吨、9183.3亿吨公里,其中:公路完成11.34亿吨、1525.6亿吨公里;水路完成7.38亿吨、7366.5亿吨公里;铁路完成0.38亿吨、291.3亿吨公里;航空完成45.8万吨。完成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9.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59.4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617.5万标箱,同比增长7.2%、9.9%,货物吞吐量连续4年居世界海港首位,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前6位。
浙江省发改委、省统计局会同省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等部门联合统计的《2012年浙江省物流业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浙江省共有物流法人单位1.3万余家,其中A级以上物流企业339家(占全国总数的16.8%),3A级以上物流企业253家,5A级以上物流企业8家。2012年全省物流从业人数超百万。从统计情况看,浙江省物流企业依然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中小企业多、大型企业少;传统企业多、现代企业少;一般人才多、高端人才少。省内缺乏专业化、社会化的引领行业发展的大型物流企业,从事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服务的企业占比很大,无序竞争依然严重。
如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是该战略重点任务之一。《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以港口物流、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物流、城乡配送和快递物流等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明显下降。目前,宁波、嘉兴、台州等地市已将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
为适应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物流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式亟待调整,物流业本身的服务升级迫在眉睫。条形码、GPS定位、RFID无线射频技术等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为工商企业提供采购、库存管理、信息咨询、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如余慈物流的小家电供应链、绍兴集亚的危化供应链、八方物流的橡胶供应链等;一些优势物流企业从简单的承揽物流业务转向根据客户需求开发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的定制化服务,部分工商企业的物流外包已进入供应链整合阶段,如百世物流已经介入服装企业的经销商库存管理、网上网下分销配送等业务。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服务升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对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运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工商企业运作模式的转型升级对物流服务水平要求逐步提高,物流服务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港口物流由传统的装卸和储运管理向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过渡;产业集群物流由单一运输或仓储管理向物流咨询、供应链优化等综合服务发展;快递物流从粗放式装卸、储配向电子商务引领下的现代化配送管理转变。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更新理念,改进技术及管理,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等均要求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运作能力。
第二,对物流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物流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效益背反现象的开放系统,管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仅有理论知识没有丰富实践经验就无法实现多重管理目标。工商企业发展日新月异,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不断推陈出新,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物流解决方案对物流从业人员提出新挑战。因此,具有丰富物流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从业人员成为物流企业渴求的紧缺人才。
第三,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战略眼光的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急需引进和培养。“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大力推进国际化航港物流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优势物流企业从服务于区域特定产业集群向服务于全球多个产业集群拓展,物流服务价值链由区域向全球延伸。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具有丰富物流综合管理运作经验,同时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端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2 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从物流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看,浙江省基层管理人员存在较大缺口,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较匮乏。浙江高职院校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目前每年的毕业生大约在3000人规模。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适应物流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强化人文素养、综合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路径,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好的首岗胜任能力,还有较强的岗位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1 构建“人文素养、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三强化课程体系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趋势,多方论证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群和后续发展岗位群的职业要求,依托学院跨专业综合实训和“创新、创业、创富”三创教育模式,构建“人文素养、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三强化课程体系,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素养课程模块包括:教育部规定的基础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浙商文化》、《拓展训练》、《商务礼仪训练》、《团队建设与管理》、《岗前职业素质培训》、《顶岗实习》等,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与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包括:8门职业基础课、11门职业能力课、12门综合实践课、8门能力拓展课,重点培养学生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物流信息系统等操作与管理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港口物流业务能力等。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依托学院“三阶段推进、三课堂联动”的三创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理念融进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设置《创新创业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等针对性强的课程进行强化训练,以院级、省级“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层次和水平。
课程体系兼顾学生首岗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设置较多的管理类平台课程支撑毕业生未来的岗位迁徙(营销类岗位等)和可持续发展(管理类岗位等)。如《基础会计》、《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供应链管理》、《ERP原理与应用》等。
2.2 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2.2.1 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供条件保障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院为主导,联合校外合作企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加大行业企业的指导和参与力度。师资由校内教师和校外基地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训基地校内依托经济与管理实训基地、创富中心和创业园等,校外依托基地企业,校企双方共同落实教学各环节的要求。
2.2.2 实施“单元化、系统化、连续化”的专业教育体系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教研室结合教学安排,构建“单元化、系统化、连续化”的专业教育体系,优化落实人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浙政办发〔2011〕30号).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22-02
一、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管理课程
所谓供应链,实际上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分销渠道所构建的供需网络。同一个企业可以构成网络节点的不同组成部分,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的网络节点不同。所谓的供应链管理是指符合条件的某一层次的客户服务,以使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成本最低和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并因此有效组织的产品制造、运输、分销和销售管理方法。从上面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理解供应链管理的丰富内涵。首先,供应链管理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影响各成员单位的成本因素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的仓库和分销中心的渠道。然而,事实上,在供应链分析中,有必要考虑供应商的合作商和客户,因为它们对供应链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次,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在不断变化。事实上,不仅客户需求和供应商能力的变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随着客户的购买力的增加,供应商和制造商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需要生产更多的高品质产品,然后最终生产定制产品。供应链管理课程体系目前隶属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将逐步接受专业课程,如经营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全球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包括生产物流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设计与优化、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库存管理、供应链质量管理、供应链成本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和供应链绩效管理的内容。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作用:(1)引领学生“参观供应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作为特殊讲解员”他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呈现在同学们面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供应链模型的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供应链理论在原料供应、生产、物流、和库存等领域中的应用及供应链资源的优化方法。(2)引领学生“走进供应链”。通过教学任务设计和实训安排,让学生懂得作为供应链集成群的一员,应该准备些什么,应具备什么实力,才能满足环环相扣的要求。要具备超强专业水平、过硬的技术本领、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应对顾客多变要求的柔性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高水平的竞争力。(3)通过学习掌握供应链的管理方法(QR、ECR、VCA、ABC)指导未来的工作。形成前瞻理念,即会利用大数据,协调节点企业的合作,压缩库存,降低成本,解放现金流,获取利润最大化。
三、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出现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大规模定制需求增加,竞争强度更高,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等情况,使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变化和不可预知的买方市场。在动态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是不可能的。它已逐渐由一种管理技术逐渐增强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是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高度重视的一种管理模式。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瞄准了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应用,但是我国企业由于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因为它的结构,支出所占比重较大,内部层次不同,结构臃肿却不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多数企业低水平重复竞争导致两败俱伤,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在国内外形成了长期的内部管理特点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导致了其不同于西方。所以,企业上的需求就导致了学校对本专业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本专业的设置时间短,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是一门刚刚兴起的专业,老师对专业的知识教学还不是非常熟悉,教科书的含金量也不是很大,没有充分的案例为学生讲述,让学生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时候产生乏味感。同时,教材方面也有着不小的问题,由于是刚刚创建的专业,所以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也不是很完整,这使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学习到知识的真谛,让学生在面对社会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这让学生在面对本专业学习的时候望而却步。
四、供应链管理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改革
高职课程的教学时间很短,为了提高就业和就业竞争力,我们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根据“适度理论、技术能力强、知识面广、质量高”的特点,运用其思想,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上适时充实新理念、新思想。教学手段多样化,便于同学们学好供应链管理这门课。在教学上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将“教”与“学”进行整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整合,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精讲少讲”,课下要求“巧练多练”。把“教”作为“研究”,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前沿,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运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课堂参与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结合学生在课堂内和课外的时间,重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实践学作用。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大优势,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以及在时间、设备、工程环境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实验和实践,特别是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从高职教育的实践中来看,高职院校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专业教学目标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制定教学计划并实施和修订。以社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力争与专业教学改革和社会需求动态一致。要使学生获得一种普遍而持久的价值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了实现早期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进行多次练习,我们必须加快技术训练中心的建设,开展以视觉、仿真和先进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训练。同时,要大力发展校外实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设计、实施和评价学校的教学过程,使合作更加直接、有效。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领域和岗位操作能力的要求,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将课程按照逻辑关系整合成知识模块,形成网络课程体系,培养团队文化的工作能力。高职教育应突破传统轻量化的知识素质能力、知识的现有结论和知识的发展方向,调整理论教学体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技术,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同时。我们要努力提高现代教学手段的水平,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物流企业建立项目合作协议,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了进一步扩大物流部门和工商企业的专业面,当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当地物流园区内设置专业培训点,开展物流教育培训。构建系统的教学理论,强调人才的稳定性、变异性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的长期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短期问题,即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要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要注重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结合。
五、结论
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点,同时也是专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方面去实施改革,去解决来自各个方面的问题,更好地通过教学得到全方面的人才,让学生对社会起到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 供应链 JIT
一、人力资源外部供应
从供应链角度看,企业人力资源外部供应可分为如下步骤(图1):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企业内部用人部门需求进行汇总分析;筛选合适的供人单位并进行评估;对外部供应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外部供应环节。
通过设定人力资源外部供应的目标,分析目标单位的需求,对供人单位,如高校、招聘网站、中介等进行考察评估,筛选出优质合适的合作单位进行接洽。现如今人才流动性较大,企业如果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只拥有少数几家人才供应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高效利用人力资源,企业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输入,如校园招聘、用人单位定向培养、招聘网站等。企业选定供应商后,可用以下标准来进行评估考核:人才的综合素质;获得供人单位的人才而付出的成本;供应商的履约能力;供应商的服务水平;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对于这些提出的评价指标,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具体选择。评价方法有加权综合法、层次分析法、SWOT法等,本文作者认为层次分析法评价人力资源外部供应商更为科学,其原理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许多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互相比较而确定同一层级中的相对重要性,最后总排序。
对企业经营状况及人力资源产出效率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可评估外部供应链的运行效果,继而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优化,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供应链。
二、人力资源内部配置
本文从供应链角度出发,企业人力资源内部配置可包括内部员工的选拔与培训、内部JIT配置、外部辅助及淘汰机制等过程。
员工的选拔与培训指对从外部供应商或者内部老员工推荐所得到的人才进行专业培训以期拥有特定工作需要的能力。接着根据人力资源JIT法进行人员的配置。JIT,即是丰田汽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理念是“合适的时间供应需求方合适数量的配件”,以此杜绝浪费和提高效率。JIT同样可以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合适的人才适时地配置在合适的岗位”,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人力资源内部及外部渠道,及时高效的为企业供应需求的人才,减少因停顿所造成的损失。企业既减少了人才的闲置浪费,也能减少人力成本。传统人力资源配置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适时的提供需要的人才,而JIT法则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缺点。然而实施JIT法的前提是企业需要科学的做好需求的规划,这样才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也不会造成人才的过量储存。需要注意的是JIT配置方式更适用于企业非长期需要的人才。
三、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与外部供应商的信息共享是供应链高效运行的基础。这里的信息系统不仅针对企业内部服务,也是连接企业与供应商的桥梁,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信息共享可以使生产企业准确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外部供应商也能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需求人才的类型,从而各自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人力资源供应链的整合
将上述的人力资源外部供应、人力资源内部配置、人力资源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三大板块整合在人力资源供应链模型中,如下图2所示:
人力资源供应链的运行模式如上图2所示,外部供应商输送人才至企业进行相应培训,之后内部配置进入用人部门工作,用人部门再将企业一系列指标反馈至企业决策层,企业根据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与外部供应商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流,相互调整。
整个系统主要由两个层级构成,一是主体层,二是信息层。主体层主要是外部供应商、企业及用人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就在整个层级展现。企业科学规划用人类型和数量,外部供应商提供相应的人才至企业,经过选拔和培训,内部配置在各自的用人单位。信息层主要包括外部供应商、企业、用人单位、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外部供应商、企业、用人单位可以很好的进行信息交流,消除因信息不畅通导致的人才浪费等问题。
人力资源外部供应、人力资源内部配置、人力资源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源供应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外部供应是内部配置的基础,而外部供应和内部配置又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参与主体,信息系统又是二者的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