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中职顶岗实习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顶岗实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职顶岗实习方案

第1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顶岗实习;问题;学生;职业学校;实习单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1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是在完成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训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它是学生将专业课程内容由理论到实践系统转化的过程。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顶岗实习学生离职换岗现象严重,管理难度加大,稳定性降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1. 企业生产规律与学校教学规律不同步。

2. 顶岗实习的岗位与专业培养方向不吻合。

3. 顶岗实习的劳动强度超过实习学生的承受限度,学生“工”有余而“学”不足。

4. 学生和家长对顶岗实习意义的认识存在偏差。

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几点对策和改革思路

1. 慎重选择实习单位

顶岗实习,不但要考虑专业对口、操作机会、企业接受意向等问题,还要维护学生的权益,为学生就业问题着想。如果学校在确定毕业实习单位前,能深入社会基层、用人单位多做些调研工作,了解相应专业用人单位的生产、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以及企业发展规划等状况,不但能为毕业生找到专业对口实习单位,而且有利于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选择毕业生,避免盲目性、偶然性,真正做到毕业实习与择业的有机结合。

学校要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实习。对于那些一心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我们则要坚决摒弃。这样才能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

2. 做好实习前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实习的宣传动员

(1)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首先,顶岗实习就是要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上对中职学生的要求,特别是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以便将来之需。其次,培养一种岗位责任意识,从基层做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一种职业品德。再次,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2)进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守劳动纪律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教育。(3)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

3. 加强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

(1)及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要尽可能与实习单位签订书面实习协议。在目前法律对实习生的劳动保护方面存在缺陷情况下,签订的协议可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一旦发生实习违约情况,可以依据协议提起民事诉讼。

(2)指导教师保持与学生、企业的多渠道联系,及时掌握学生身体和心理动态,排查各种隐患,制定突发性事件处理预案,确保实习学生安全和稳定。由于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必然会出现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困惑。学校应尽力提供各种服务。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分散的实际情况,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岗位适应情况等。并应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

4. 通过实施教学管理改革,为顶岗实习创造条件

为了使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在教学管理上进行改革,在教学管理上给企业一定的决策权。学院应与合作企业共同研讨、协商、制定、实施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工学交替的教学计划。在方案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转变的精神应得以体现。方案应采取灵活分段的方式安排好工学的时间、内容和方法,把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然后,企业和学校都遵照计划执行。

第2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调研结果结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和确定中高职不同的职业岗位、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形成中高职衔接、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体可以根据图1进行设计和开发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方案。

二、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一)以专业调研为起点确定专业标准建设基础

专业调研主要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研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以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二是调研报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以确定人才培养的起点;三是调研我省中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以明确中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研究和开发的基础。

依托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平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甄别适于中职的岗位、适于高职的岗位和中高职共性的岗位,确定其培养阶段及各培养阶段应达到的程度,找到中高职的衔接点。然后,统筹中高职课程设置,突出衔接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规格、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关系,形成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确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毕业生针对同一岗位且相同工作任务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不一样,以此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中高职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高职阶段的培养需在中职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而不是简单地替换或增加,其中就存在中高职人才培养如何有效衔接递进的问题。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专业教学标准应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拓展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空间,并为学生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较广,有汽车机电维修、维修服务接待、汽车美容养护、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营销、二手车评估等工作领域,要分析不同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工作能力,再结合中职生和高职生不同的文化基础,来确定适合中职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岗位工作,从而准确定位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以汽车维修工作任务为主线确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参照汽车维修相应的初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围绕完成汽车维修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要求来组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教学内容,按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来进行教学单元设计。开发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要对汽车后市场汽车维修工作任务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照汽车维修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课程,突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再根据学生就业需要设计专业方向(拓展)课程,要突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注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养成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职业素质测评标准(中职,高职)为依据,结合专业教学过程考核和职业技能比赛等,评价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再以毕业生就业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和创业成效等指标评价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法

中高职衔接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学习形式、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专业课描述、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表、时间分配总表、理论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表、素质教育计划、毕业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专业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成。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重点关注以下衔接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

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力推进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索“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中高职不同职业岗位、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中高职衔接、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的衔接

中职阶段公共课教学要达到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要求,高职阶段要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培养。专业课教学要重视专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以真实的项目、真实的案例为载体,按照分层递进、梯度推进、由简到繁的总体思路,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科学确定公共课、专业课、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拓展课程的比重和学时分配。按照中高职衔接的总体要求,明确中职和高职的培养分工和培养周期的总学时以及学年学时,形成内容完善、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

(三)顶岗实习和质量评价的衔接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合理设计中职和高职阶段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方案。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必须有明确的岗位、实践项目和教育教学计划。要切实加强顶岗实习的教学指导和管理,建立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确保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取得实效。

积极探索质量评价改革,由项目申报学校牵头,联合参与开发的中高职学校和企业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质量督导评价制度。

第3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08-02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一批掌握会计基本原理和核算方法,同时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随着中职教育在校学习时间的缩短,学生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也随之变化,会计专业的对口就业成为中职学校的一大难题,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步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对口就业难”的尴尬局面。所以,校企合作实训模式的实践探索迫在眉睫。

一、校企合作实训的意义

1、快速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工作能力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经济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实用型学科。企业在招聘会计时,往往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刚出校门的会计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实务经验和实践经验,往往不能立刻胜任会计工作。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企业需要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而会计专业学生无法获得相关经验。因此,校企合作实训模式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能有效丰富学生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缩短适应企业的时间。

2、能够进一步解决学生顶岗实习的问题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执行教学计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是实施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教学形式,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初步的技术经验,达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工作能力。校企合作实训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对口的岗位上进行学习,逐步掌握实践技能。

3、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

企业补充了大批的新鲜血液,顶岗实习学生能帮助企业完成大量的基础工作,企业还能在顶岗实习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企业队伍,同时,减轻了学校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压力。对于学生来说,校企合作能够帮助他们快速的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校企合作的现状

当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培养方法局限于校内实训课和校内实训基地的模式。例如安排一定课时量的仿真会计实训,或者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模拟的会计操作。这种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与实际工作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会计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会计资料涉及企业的机密信息,需经过相关负责人批准后才能查阅。企业往往由于担心机密资料外泄而拒绝接收顶岗实习学生。即使企业愿意接收实习学生,但是由于会计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企业需要花费比较多的人力对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同时,由于会计岗位的性质不能像类似销售岗位可以一次性接纳较多人员,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收入,造成企业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企业接收学生的积极性往往较低。因此,建设符合中职学校的实训平台迫在眉睫。

三、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通过采用松散型、紧密型、引入型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校企合作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1、松散型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方式

松散型合作模式是采用校园招聘会和校友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零散的向企业推介学生前往实习。

开展校园招聘会的同时,针对性的选择有较多我校毕业生工作的单位,与其签订松散型校企合作协议,规范合作模式,每年派一至两名毕业生前往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老校友的帮助,而且不会大量增加企业的负担,又可以帮助企业引进新员工,绝大多数企业愿意接受这一合作模式,每年可解决50-80人左右的实习学生去向。

(2)松散型合作模式的优势

相对灵活的就业模式,既可以吸引大批企业前来招聘,又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选择的权利。

(3)松散型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时效性差,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中,无法保障充足的岗位,学校无法很好的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动态。

2、紧密型合作模式

(1)紧密型合作方式

紧密型合作模式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教授企业所需知识,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人才,拓宽就业门路,分流就业方向,提高就业质量,减轻就业压力。

2012年起,与上海热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热风店长(理财)班”、“热风财务班”两个冠名班,实行订单培养。2011级学生在第四个学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会计专业的认识,按照自己的意愿报读冠名班,学生报读冠名班后,学校将按照冠名班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上海热风投资有限公司将按合作协议规定给予资金和物品的资助,并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安排顶岗实习(就业),为学生制定岗位成长(发展)规划和培养计划。

根据企业的需要,“热风店长班”增设《热风企业文化》、《热风商品知识》、《市场营销》、《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理财基础》、《仓储管理》和《岗前培训》等课程,适当减少会计专业课程;“热风财务班”增设《热风企业文化》、《热风商品知识》和《岗前培训》等课程。由于“热风店长班”、“热风财务班”的培养目标明确,顶岗实习(就业)岗位明确,属于对口就业范围,因此,不仅减轻了就业压力,也有效提高了就业质量。

(2)紧密型合作的优势

给予学生按照自己个性和特长重新选择方向的机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同时,原来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单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忽视个性差异,对不同个性的同学,想学的东西不能学,不想学的也要学。学生按照自己个性和特长选择培养方向,按照企业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明确,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紧密型合作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学生不愿意重新调整班级和宿舍。

②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工作量较大。

③重新分班,使学校和班主任增加了工作量。

④单一企业工作岗位依然有限,需要通过实习期考核才能进入会计岗位学习,依然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会计实习需要。

3、引入型校企合作模式

(1)引入型合作方式

引入型合作模式采取引进校外企业和自行建立的方式在校内依托专业优势建立起校中企。校企双方将从招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技能培训与社会服务等实现全方位的合作。校中企的运行将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共同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实现校企生三赢。

①制定校中企人才培养方案,与招生就业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管理方案》,明确企业应当具备的资质和能力,设立“准入资格”,对校企合作方案进行审查,评估可行性。

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估结果,通过邀请和走访相关企业,于2012年与南宁市中智会计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基础设备,企业提供实训设备、材料和师资,共同组建“会计服务公司”。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③由于企业拥有大量的记账和税务业务,学校以“教学班”为单位,以“周”为时间,组织学生前往实训,帮助企业整理原始凭证,对记账凭证进行分类和粘贴。同时,企业老师将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传授学生工作技巧。对于拥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企业将在顶岗实习期间聘用其为正式实习员工,下发工作任务,给予相应的工资。

(2)引入型合作的优势

①记账的对象往往是中小型企业,基础业务较多,符合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学生能够在实训过程中接触真实的会计资料,直观的感受会计工作,加深对会计专业的认识。同时学生能够帮助企业完成大量的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②一改以往相对枯燥的教学模式,体验式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工资的激励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重视程度。

③由企业主导教学能够让学生直接在学习中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缩短学生成长的时间。再加上企业员工对待问题的处理方法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与学校老师有所不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不断要求进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④对于学校老师来说,通过与企业员工和会计业务的接触,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行业动态,提升自己的时间能力和教学水平,壮大“双师型”队伍。并且可以借此组建经济实体,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

(3)引入型合作存在的问题

①对合作企业的要求较高,同时,企业无法获得丰厚的报酬,降低了对企业的吸引力。

②如果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受聘于“会计服务公司”,由于企业对于正式员工的要求是必须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企业的全部会计处理,因此学生只能以实习生的身份进行工作,相对于其他行业或企业来说报酬偏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引入型合作模式是目前最好的一种合作方式。会计服务公司业务处理难度相对简单,适合中职学生德学情,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一举多得,对学生的锻炼价值最高。但是,由于场地、经费、合作企业方面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引入型合作模式作为校企合作的唯一模式,三种模式相结合才是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第4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落实工作的具体保障。顶岗实习工作启动一开始,学校便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的实习工作制度,并在工作过程中,逐步修改完善。主要包括《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制度》《实习安全应急预案》《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和《实习指导工作考核方案》。学校以制度为准则,有力地指导了教师工作,保障了学生安全和企业生产稳定。

强化岗前培训

顶岗实习前,学校安排《交往与礼仪》和《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等一系列岗前培训,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含义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遵纪守法、提高安全意识,以及正确地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顶岗实习前,学校还通过家长会,对家长实施培训,大力宣传顶岗实习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意义,明确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要求家长要密切联系子女、关爱子女、切实做好子女的心理抚慰工作。保持和学校联络,共同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跟踪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全面跟踪管理

为了实现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全面跟踪管理,学校在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设立了实习管理办事处。明确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是实习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采取电话、短信、飞信、QQ、微信等多种方式对实习生进行密切的关注。实习过程管理实行“三个一”制度。即每天至少要和每个实习小组电话联系一次;每星期对每位学生至少电访一次;每月对每个实习点至少走访一次。在实习过程中,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化娱乐环境建设。校团委在各实习点建立了实习团支部,定期组织开展团组织活动,加强了感情交流、构建轻松愉快的实习环境。

重视考核鉴定

实习结束后,实习生要撰写《实习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的《实习报告》、实习过程记录和企业的考核结果为实习生做好实习鉴定,并认真地填写《学生实习鉴定表》,报送学校教务处。教务处对实习合格的实习生核发毕业证,学校还实时总结表彰优秀实习生。

紧密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的直接服务对象就是企业,学校和企业需要密切合作、无缝对接。在这方面,学校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广泛宣传,提高声誉 为了进一步提高声誉、扩大影响,学校承办了芜湖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年会。向参会的企业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顶岗实习工作成果,加深了与企业的深度融洽。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学校先后引进“浙江鑫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芜湖乐田安科技有限公司”“德奥汽车修理厂”进驻校园,使师生直接参加生产性实习,体验企业经营全过程,锻炼了能力,增强了师生质量意识、市场意识。

量身定做,订单培养 在部分企业的要求下,学校先后与美的集团、芜湖奇瑞、芜湖欧宝机电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让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渗透校园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企业,为企业预备了人力资源。

创新模式,工学交替 为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缓解企业人力资源压力,学校先后在中国兵器、中达电子、天佑汽车部件和马仁旅游等企业安排了多次工学交替,既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又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学校创新实习管理积累了经验,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5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校企合作 “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61-03

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推进不尽如人意。因为会计工作具有保密性特点,所以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深化困难很大,学生实训与实习遭遇不少困难,不仅影响到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对口就业率,也影响到家长和学生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如何突破困境,实现学校企业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成为中职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主体中,“学校热、企业冷”。近年来,国家提出要明确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形式内容、促进措施和落实要求,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教师和企业员工参与校企合作的绩效分配、学生实习和学徒培养的劳动保障等政策,推动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但是,目前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未出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目前还未能实现,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对校企合作往往热情不高,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

(二)校企合作存在合作R时性、内容碎片化的问题。由于企业缺乏积极性,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很少,有时企业因为和学校的其他专业有合作关系,如与汽修专业有合作,便与会计专业进行短期合作,呈现出合作临时性、内容碎片化的特征。显然,这样蜻蜓点水式的校企合作难以完成“成才+育人”的双重使命,难以实现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的职业教育的目标。

(三)企业会计人员技能强、学校教师理论高,不易互补。企业会计人员实操技术强,但忙于日常工作,往往不太注重会计理论的后续教育,现代会计理论知识较弱;学校教师虽然会计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在临时性的校企合作中,二者往往难以融合互补,合作效果差强人意。

总之,由于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困难颇多,导致很多学校依然维持传统教学。缺乏企业参与的传统的中职会计专业全程育人方案,存在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缺点,再加上教材滞后,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和老师实践经验少、教学方式单一的影响,学生实战性实操实训机会太少,实操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建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

(一)中职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的含义与优势。中职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是指中职学校根据教育学说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培养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为目标;与企业深度合作,从新生入学开始,企业就全程参与到学校培养会计人才的活动中;学校主导、企业协助,共同制订科学完备的全程育人方案,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和岗位实践实训任务,完成全程育人方案设定的所有课程;校企共同对中职生从“新生―在校生―职业人”的转变全程服务,完成教育教学、岗位实践实训、学生就业等流程的“一站式”的系统性全程育人模式。

这样的模式优势明显,不仅企业能优先录用需要的人才,而且学校也能在合作中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企业就有了合作热情,改变了以往“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学校企业全方位系统化的合作,也避免了合作临时化、内容碎片化以及全程育人出现岗位能力断层、技能不系统的弊端。稳定的合作,促进了学校企业的相互认识和深入了解,教师在企业获得实战经验,企业财务人员借助学校资源平台不断获得新知识。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共同提高,使校企合作有了稳定和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此外,“一站式”的全程育人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提升职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校有效地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有利于企业更方便快捷地找到适用性人才。

(二)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具体如下:

1.创建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方案模式。“一站式”全程育人方案跟以往的方案不同,从新生入学开始,企业就全面参与人才的培养活动。校企共同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依据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在新生专业教育中,各企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企业情况、岗位职能、企业文化,让学生对企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一学期,在通识知识和专业基础教学过程中,学校经常带学生到企业参观考察,逐步加深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在核心专业知识学习中,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和岗位实践实训任务,强化职业素养和学生的技能。在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中,以企业导师为主全面指导学生岗位实习,迅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毕业后可留在企业,也可选择继续升学,完成从学生到职场员工的角色转化。

2.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课程体系。按照企业需求,职教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开发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课程。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按照企业会计岗位分工、典型工作任务、业务处理流程、岗位能力要求和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遵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构建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为课程视野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

3.创新“双导师”组织课堂,“双平台”“一体化”教学模式。“双导师”组织课堂,即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双平台”是指虚拟实训教学平台和实体公司实训教学平台;“一体化”是指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学校企业深度融合,既注重理论与技能教学又注重学生素质养成。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教育相互渗透,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互融通,文化知识教育与社会责任教育并举,是实现技能人才“一站式”教育教学的保障。

4.开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配合新修订的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以及职教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开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项目课程,依据新修订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现时税法,开发基于企业工作过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色的会计专业系列教材――《基础会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成本会计核算实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无纸化题库全考点过关练习册》等一体化系列教材共 14 本。

5.制定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为确保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制定《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和评估制度。完整的管理和评估制度,为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三、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的实施

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对校企合作影响因素以及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具体学情进行调研,学校创建了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并以“引入式”“培训式”“松散式”三种校企合作形式交替实训实习模式为载体,全面实施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方案,努力与各类企业实现长效合作,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优质就业。

(一)“引进式”合作形式。经过广泛考察协商,广西物资学校和南宁市某会计有限公司,于 2013 年设立了物资学校分公司,建立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分公司由该会计有限公司负责经营,自负盈亏,并为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提供见习、企业真账实训及真账实训指导,为学校会计专业老师提供挂职实践岗位。学校派专人(分公司副经理)参与管理,负责实习学生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以及真账实训材料的选择、整理准备等工作。分公司从所记账几百家客户中,选择提供了80家小商贸企业真账资料给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训,并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训。学校会计专业有约 120 多名学生分批进入公司顶岗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业务的完全融合、实践环节真刀真枪的磨炼,极大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实战实训效果显著。

(二)“培训式”合作形式。广西物资学校与上海某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该公司拥有众多适合会计专业实训的出纳、会计等财务岗位以及收银员、仓管员、材料成本核算员等会计外延基础岗位。该公司的每家店经营规模不大,业务相对单纯,适合中职学生实训专业技能。2012 年,为更好地满足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训需求,兼顾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需要,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学校会计专业成立了订单冠名班―― 热风财务班、热风店长班。企业给订单班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和奖励资金,为订单班的学生提供合适的顶岗实习实训岗位。广西物资学校根据该公司的特点,为订单班学生设置了企业文化、商品知识等课程,邀请企业导师对订单班学生进行专项培训,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上都渗透了“企业元素”。2013 年,两个班级共 100 名学生全部进入该公司相关岗位顶岗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企业化的渗透、职业目标明确化的岗位实训,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意识、自学能力、社会责任感等职业素质显著提升。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公司又提供了实战性的演练机会,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三)“松散式”合作形式。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每年招生约 360 人,虽然“引进式”“培训式”合作形式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实训和顶岗实习问题,但受家庭因素、兴趣爱好、专业水平等原因影响,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基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学校与广西近 30 家企业采取了“松散式”合作形式,每家企业可接收 1-8 名的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每年大约有 100 多名学生接受这种方式实训。“松散式”合作实训形式让学生从自身热爱的行业入手,更广泛地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得到提升。

“引进式”合作形式、“培训式”合作形式、“松散式”合作形式三种校企合作形式交替进行实训实习模式如表 1 所示。

四、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学生职业综合技能和就业能力。广西物资学校会计专业采用校企合作“一站式”全程育人模式,引入三种校企合作形式进行交替实训实习,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掌握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使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自学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素质得到提升。在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就业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近几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逐步上升。特别是在会计服务公司和企业订单班实训过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了对口或理想的岗位。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改革实现了学生满意、企业认可、学校赞同的“三赢”目标。

第二,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借助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平台,专业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能够深入了解企业与行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专业水平提升显著。广西物资学校会计教师获全国“创新杯”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20 多人次,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全区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40 多人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90% 以上。

第三,校企深度合作,教学环节与企业业务完全融合,实践环节真刀真枪地磨炼,实训实习岗位充足,使得实战实训效果显著,办学成绩突出,得到职教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第四,开发的“一体化”系列会计专业特色教材,在中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特色的《基础会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成本会计核算实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等 14 本会计专业“一体化”系列教材正式出版,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不仅区内众多中高职学校广泛采用,而且也得到区外不少高职院校的青睐。

【参考文献】

[1]孔德兰.“三双”模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9)

[2]宗凯.“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21)

[3]陈传亚.基于“校企融合多维一站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2014(10)

[4]王建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创业”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品造型专业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基金项目】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实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第6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职业能力

1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就读相应的年限后,面临着就业、升学等选择,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直接就业。因此中职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直接培养一线的劳动工人。如此看来,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1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为了使学生能在将来顺利地从事某种职业,在该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必须具备的多种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等基础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基本要求。方法能力,即完成该项职业活动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统称。社会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存中必须具备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还包括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流能力等。人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一种社会性,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人员打交道,没有任何一个职业是独立存在的,所以社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2以“专业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接受程度,评价系统也单一地体现为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方面体现为:教师上课以教材为主要授课内容,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却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感兴趣,直接表现为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十分普遍;有部分对课堂纪律管理比较严格的老师,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些教师时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强调纪律和管教学生方面,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专业能力为主的培养模式,还会对学生将来顺利开展职业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我校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某些学生的专业能力很扎实,期末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在他们步入职场以后,却往往会因为与同事相处不融洽,或者因无法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而辞职。可见这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形成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使学生较快地适应职业活动,在相关的职业岗位上有所作为。因此这三种能力的培养缺一不可,通过系统性的培养,才能显著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校企合作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2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的方式包括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共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校企共同培养和互派教师等。我校的示范性专业群,包括电子商务、药剂、汽修等专业,目前开展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有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共同开发教材、培养和互派教师等。顶岗实习方面,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三年中,会到企业中顶岗实习共1年的时间,一般会安排在第4学期和第6学期。订单式培养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共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同研究确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和实习方案,搭建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最佳校企合作平台。目前我校已与广西新精英教育集团、北京红缨幼教教育集团、奋达教育集团和中德诺浩等企业开展订单班。当前,我校还积极地响应政府的号召,推行“新型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方式,以校企合作为办学制度,大力推行进校即进企、招生即招工、定向培训等与就业密切联系的培训模式,现有学徒制学生近400人。

3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3.1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阶段

现阶段中职校企合作还处于“浅层次合作模式”,往往是学校非常积极地联系企业,想与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关系,而对应的企业却是积极性较低,对与学校合作持不冷不热的态度,一些企业不乐意与中职学校合作,认为与中职学校的合作只是在“给学校解决问题”。在给学生安排实习岗位时,学生往往不能接触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不能获取企业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未能达到设定的目标。中职校企合作的程度较浅,没有达到深度合作的理想程度。

3.2校企合作忽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具体到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上来说,通常实行的是“2+1”的教学模式,“2”是指在学校学习的年限,即在校的前两年,“1”是指在企业实习的年限,即到企业实习的最后一个学年。这种校企合作方式看似合理,但是我们发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而学生自身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2+1”的校企合作模式已不符合新时代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这种模式促使学校把主要的精力花费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4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学校和企业根据新形势的发展,结合当地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

4.1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意识

校企合作必然是双方的合作,应当是互惠互利的合作,“深度”的合作必然会给校企双方同时带来好处。因此,在考虑校企合作时,应该有全局的眼光,全方位地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与企业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在合作的过程中,各自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利益。学校可以给合作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提供优秀的学生给企业、为企业解决短期的招工难问题、给企业提供建设性的咨询意见,给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服务;企业应把自身视为合作的主体,参与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参与学校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环境与指导,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视为重中之重。

4.2加强“双师型”或“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最多的主体之一便是教师,师资队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所培养的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想让我们的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结合的职业能力,必须培养“双师型”或“一体化”教师,即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实际的工作经历,具备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和素养。这要求学校方面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岗位实践,或者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同时也可邀请企业的一线技术工人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到学校的一线教学工作中来,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4.3加强课改力度,推行“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

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来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学校对其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学校应该教授给学生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同样,企业一线工作岗位需要员工怎样组织知识和技能到相应的劳动中,学校就负责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去组织教学工作,尽可能地按照企业的工作环境,去创造类似的教学工作站。因此,体现“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就变得十分必要。学校需要到企业中进行深度的调研,充分了解一线岗位以及岗位群所包含的职业能力,把这些职业能力融入到“一体化”的课堂当中。

5结语

学生的职业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需要校企双方改变对中职学校教学过程的原有认知,在深化合作中探寻适合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强调,要强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相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是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一条快速提升师资队伍的捷径

要办好职业教育,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理论知识,懂得思考的“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大体系下,缺乏吸引高等人才的魅力。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两者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因此,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一条快速提升师资队伍的捷径。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通过挂职锻炼方式,在合作企业工作,能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生产实践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到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实现专业和企业专家的合作互融,是解决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紧缺的有效方法。

教师队伍人员相对固定,信息技术知识的更迭速度比其他专业都要快,因此更需要引进企业专家这个“活水”。校企深度合作,有助于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的流动发展,有助于学校快速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制定一个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的教育模式改革,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社会需求。有利于实施“三大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企业与学校的有效融合,专业带头人省去了跑市场,走调研的苦,通过企业的外界资源,拓宽了与社会交流的信息量,有利于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实际工作岗位需求重新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以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以真实项目进行的教学改革,都离不开企业专家的参与。

现代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产生先进的技术消亡落后的技术。企业需要不断紧跟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面临的是传统职业的消失与新职业的产生,根据学生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对课程的设置及内容应进行必要的改革,根据新出现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编制填充课程,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这也离不开企业的及时反馈信息,职业教育决不能搞闭门造车。

三、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实现学生对口实习的突破口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校企合作深度的验金石。教育部对于中职生顶岗实习有着明确的规定,学生必须到与所学专业方向一致或相近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不应是简单的把学生推到企业流水线上,从事简单的重复的枯燥的工作。这么做既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抹杀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这等同于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划上一个等号,中职毕业生在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很低的简单劳动,这就根本谈不上专业对口。

校企合作应立足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签订订单班、冠名班等多种形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搭建专业对口实习就业平台。同时把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只有让毕业生能够对口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才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优势。这就需要中职生在校接受规范的职业教育,这离不开企业的帮助。

四、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建设专业实训场所的新思路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场所建设。是改善中职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因政府投入资金少,教学设备陈旧,有些甚至是已过报废期的设备仍超期服役,更加谈不上更新换代。同时,学校拥有的是庞大的“准就业”群体,急需学习技能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而另一方面,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可以购置先进的设备。同时,企业因“用工荒”,缺少让机器动起来的“巧手”。

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场地,将先进的“生产设备”搬进校园,成为“教学设备”,“实训场所”将变为“教学工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是一条经过多年实践摸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能较好地实现结合实际项目开展教学和提高教师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既解决了学校资金方面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培养合格技术工人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缺乏职业素养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要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校企双方通过寻找合作共赢点,达成合作共识。校企合作可以解决职业教育经费不足、“双师型”教师培养困难以及企业“用工难”等诸多现实问题。总之,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道路,是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不二之选。

参考文献:

[1]俞丽芳.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J].信息技术教育,2007(4)

第8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85-02

高职院校紧密围绕为生产、建设、服务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十分重视高年级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培养了其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锤炼了其岗位操作技能,但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采取必要措施,加强顶岗实习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增强高职生顶岗实习的效果,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顶岗实习期间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意义

重视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认真执行顶岗实习的要求,顺利实现顶岗实习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做好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前提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牵涉到高职院校、高职生、企业等多方主体,同时高职生兼具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再加上原本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往往分散在多个企业同时从事顶岗实习活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存在显著差别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1]。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只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达成共识,采取有效措施,协调行动,才能确保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实效性,预防、减少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突发事件,从而增强高职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圆满实现高职院校、高职生、企业三方共赢。

(二)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的需要

顶岗实习本身既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双重性质。高职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活动之后,自然兼具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既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业任务,又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参加生产劳动,并以后者为主。身份改变,任务增多,压力加大,需要快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对以独生子女居多的90后高职生而言,完成角色转换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职院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实习前充分做好思想动员,尤其要专门针对少数后进生进行单独宣讲,使高职生明白顶岗实习环节的目的、流程、任务及纪律要求,充分做好参与顶岗实习的思想及心理准备。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尤其是初始阶段,校企双方仍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稳定情绪,逐渐适应新环境,努力执行新任务,顺利完成角色转换[2]。

(三)有效预防顶岗实习问题的根本途径

顶岗实习的时间一般是半年至一年,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其形式有学校集中安排实习单位和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之分,专业不同,差别也很大;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又有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等多种类别,学生及家长的目的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部分实习学生频繁更换实习单位,离职率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此外,安全事故、劳资纠纷也时有发生,给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做好高职生、家长、实习单位等多方的沟通及衔接工作,尽可能地减少误会和偏见,才能有效预防、尽量减少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二、顶岗实习阶段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内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可联合制定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及考核指标体系,对相关辅导员以及实习学生提出要求,为他们指明行动方向,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要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管理

高职院校相关辅导员承担着顶岗实习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有关班级专业整个顶岗实习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理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管理的主要依据是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该方案应当明确提出辅导员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岗位职责,其内容当包含实习认知、纪律、安全、敬业精神等实习前教育以及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鼓励学生克服困难,逐渐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接纳企业文化,全身心投入工作,胜任岗位职责。顶岗实习结束后,还要根据有关规定完成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此外,辅导员还要完成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在实习阶段的考察及培养工作。同时,制定辅导员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将执行方案的情况、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学生离职率、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等作为主要指标,对其工作绩效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不仅是专项奖惩的直接依据,还与其评先、评优、职称、职务晋升直接挂钩。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体的管理

学生是顶岗实习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自然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学生实习表现的好坏不仅直接体现了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因此,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中当明确提出对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其内容当包含维护学校形象、维护企业利益、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等等。同时,制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将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遵守纪律情况、完成岗位职责情况、企业满意度、辅导员评价等作为主要指标,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顶岗实习成绩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管理

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载体主要包括管理网络、管理方案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个部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通过专门的网络平台对学生顶岗实习活动进行管理,使用效果较好。高职院校可对该平台进行改进,在其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专栏,进行功能分区,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以及管理人员进入专栏,提交相关材料,完成各自职责,从而搭建一个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系统。关于管理方案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在制定之前,要进行广泛调研,着眼于圆满实现顶岗实习目标,力争贴近顶岗实习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制定之后,就要严格执行,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予以调整和完善。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绩效的管理

为了有效避免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除了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之外,高职院校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成立有校企双方人员参加的组织机构,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顶岗实习阶段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考核指标体系为依据,对相关辅导员以及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保证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同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受理申诉。

三、顶岗实习阶段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牵涉诸多内容,面广点多,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只有不断探索、构建并逐步完善针对该项工作特征的管理模式,理顺多重关系,做好各环节的相关工作,最终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总结多年实践工作的经验,笔者对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详见图1。

图1 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该模式的实施要领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在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解决参与教师、企业指导老师、学生人数众多、时空相隔等管理难题。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各方都要严格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案中职责要求,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指标体系为导向,完成相应工作,同时,方案和指标体系也是对主客各方考核的标准。第三,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载体予以绩效考核,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考核由个人自评、学生评价、校企双方主管人员评价三部分构成,最终由学校根据三方评价得分高低评定考核等次;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考核包括个人自评、辅导员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三部分,最后由学校评定考核等次;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考核,由学生评价、企业指导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三部分构成,学校要根据评价结果对载体进行改进、完善。第四,学校在评定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时,要以指标体系为标准,以各方评价为依据,客观、公正地予以考核,对辅导员、学生的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并受理投诉,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颖帅.大思政背景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

教育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第9篇:中职顶岗实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二三分段 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11-03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沟通,是当前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43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的通知》(桂政发[2014]64号)文件精神,为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搭建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立交桥”,提升县级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动手能力强、技艺精湛操作娴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蒙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2015年2月份签订协议,开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模式。协议规定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开展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的工作。下面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中高职衔接“二三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一、“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衔接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有差异的。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初、中级人才;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目前的中职教育仍然是以基础教育为主,而高职教育是在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把科学技术转换为产品的能力。经过市场调研,并且根据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和蒙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情况,我们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为:中职阶段(前两年)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和销售等技能,能熟练使用电路基本测试仪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阶段(后三年)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信息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电路的基本知识,具有电路设计和调试能力,具有通信网施工、监理及通信网维护、优化网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保证没有意愿升到高职继续教育的学生具备就业的能力,也要保证有意愿升入到高职继续进修的学生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衔接

要实施中高职教育的相互衔接,如果没有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必将会严重影响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难以保证各层次的职业教育质量。因此,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和蒙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组成的团队进行市场调研,走访行业专家,根据企业相关典型工作岗位的调研材料,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转换为相对应的学习领域,多次召开研讨会,制定中高职层次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设置课程,选择课程内容和制定课程标准,进而制定出了一套能指导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图1 “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团队老师充分把握中、高职教育不同层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阶段的要求,注意理论深度的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扩展专业知识内容的同时又要保证避免交叉重叠。把中职电信类专业的课程和高职电信类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充分整合,从而形成了中、高职衔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我们把体系中的课程分为:专业基础及素质拓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以及综合能力培养四个模块,如图1所示。把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分为中职开设课程、中职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开设课程3类,如表1所示。

表1 “二三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表

基本素质课 德育课 防艾、爱国、环境教育(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礼仪规范课程(1)、法律常识(2)、演讲与口才(1)、职业健康与道德(2)、职业生涯规划(2)、就业与创业指导(2)、军事训练及入学教育(2)、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安全教育(2)

文化课 语文(1)、数学(2)、英语(2)、计算机应用基础(2)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实用电子技术工艺(1)、电子线路(1)、电子技能实训(2)、电工作业(2)、电类专业应用数学(3)、电子电路测量技术(3)、电路分析基础(2)、专业综合辅导课(3)、数字电子技术(3)、模拟电子技术(3)、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2)、电子电路综合技能(3)、C语言程序设计(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3)、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物联网应用技术(3)

综合实训项目 专业综合设计(2)、暑期专业顶岗实践(2)、毕业顶岗实习(2)、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2)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含毕业教育)(3)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3)

专业拓展领域课程 电子领域方向 办公设备(1)、动画设计(1)、家用电器(1)、电工技能实训(2)高频电子技术(3)、VB程序设计(3)、单片机综合项目开发与实训(3)

通信领域方向 计算机组网与维护(2)、办公巩固与网络(1)、高频电子技术(3)、通信电源技术(3)、数字通信技术(3)、计算机网络技术(3)、光通信技术(3)、三网融合技术(3)、通信基站维护与管理(3)、通信工程制图(3)、通信工程设计与概预算(3)、网络规划与优化(3)、LTE组网与维护(3)

其他类教育活动 技能比赛 国家级(2)、省部级(2)、院级技能比赛(2)等

备注:括号内阿拉伯数字1为中职开设课程,2为中职高职衔接课程,3为高职开设课程

三、“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资格证的衔接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行双(多)证书教育,将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取得中、高职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经培训并通过社会化考核取得与提升职业能力相关的其他技术等级证书。

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毕业生必须在中职毕业或者高职毕业时取得计算机操作员、电工操作证、通信设备维护中级证、单片机设计员中级证、AutoCAD操作中级证、通信工程监理工程师、华为工程师认证的一种。中职阶段考取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操作员、电工上岗证),在高职阶段考取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证、通信工程监理师等),并鼓励多考取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三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可以考取的职业资格证如表2所示。

表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三分段”培养

可选考的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序号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1 计算机操作员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2 电工操作证 南宁市安监局

3 通信设备维护初、中级证 南宁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4 程序设计员初、中级证 南宁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5 AutoCAD制图员(1-4级) 南宁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6 通信工程监理工程师 工信部

7 华为工程师认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四、“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的衔接

“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从中职教育阶段就开始实施。大部分刚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初中以前的基础教育中学习能力都比较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往往都比较难以管理。为了在学生管理方面做到无缝对接,我们成立“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学生管理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老师)。团队老师由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老师和蒙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的老师组成,主要成员由专任教师、班主任以及学生辅导员组成。团队老师主要任务除了共同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之外,仍需承担共同管理学生的任务。具体管理措施为:

(一)团队老师共同做好中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新生入学教育由团队老师共同完成,充分让学生理解“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个人要进行中高职衔接培养的必须性。从今年的实施情况开看,中职学生的入学教育我们做得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表示会在两年之后选择升入高职继续进修。

(二)团队老师组织学生参观高职院校校区。在2015级中职新生入学之际,团队老师已经组织学生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参观,主要是校园环境、教学环境和校内实训环境的参观。大部分学生对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表示认可。

(三)团队老师每年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团队老师计划每年在中职举行技能比赛。比赛期间,评委由团队老师以及企业代表组成。在高职技能比赛期间,团队老师组织中职的学生进行观摩,以树立对自己专业的兴趣。

(四)团队老师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在一年一度的学生表彰大会上,组织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到中职学校进行成功典型案例教育,与中职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及工作经验,帮助中职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

五、“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的衔接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由于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所以中高职的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和作用出发,建设不同层次的实训室。我们主张蒙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的实训基地应该是具有实用性、基础性、操作性和技能性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高技能性、应用性以及管理性。校内实训基地分为中职校内实训基地、中高职共用校内实训基地以及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其中中高职共用基地设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承担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综合类实训项目,中职教学阶段需要进行的综合实训项目以实训专周的形式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具体校内实训室如表3所示。

表3 “ 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

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

层次 实训室名称 实训室作用及主要承担课程实训

中职 电路基础实训室 开设电子元器件的识读、选用及检测,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知识、焊接技术,安装与连接工艺,整机安装技术和装配实例。主要承担电子技能实训、实用电子工艺、电子线路等课程教学。

电脑设计实训室 开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认识、常用办公软件的实训,主要承担课程办公设备、动画设计等课程教学。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 开设计算机网络网络安装、布线与测试等基础技能型的实训项目,主要承担计算机组网与维护等课程教学。

电子设备维修实训室 开设常用电子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工作,主要承担家用电器课程教学。

高职 电路设计实训室 主要承担电路设计以及制作电路板的实训,只要承担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单片机综合项目开发与实训等课程教学。

电气控制实训室 承担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触电急救模拟等实训项目,主要承担电工作业等课程教学以及电工操作证、电工上岗证等职业证的考试培训。

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开设计算机组网、网络开通和网络安全维护的实训项目,主要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课程教学。

移动通信实训室 主要开设3G系统结构组成、3G无线侧的BSC和基站的建设与日常维护项目,主要承担通信基站维护与管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通信电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课程教学。

网络优化仿真实训室 开设无线网络优化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无线网络数据采集与测试、通信工程设计与概预算等实训项目,主要承担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通信工程设计与概预算等课程教学。

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 开设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等实训项目,主要承担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课程教学。

中高职共用 专业综合实训室 主要承担中职、高职中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主要承担专业综合设计、电子技能等课程教学。

电子电路综合技能实训 主要承担综合电路的实训项目,如基于TTL电路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数字音量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等项目,主要承担电子技能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综合项目开发与实训等课程教学。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承担暑假顶岗实习及毕业顶岗实习。目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有15家以上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在第二学年和第四学年以及第五学年进行集中的暑假顶岗实习以及毕业顶岗实习。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和蒙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二三分段”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已经得到了合作双方院校的通过。2015年8月已经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共102人,3个教学班,按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正在实施培养。合作双方将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玉珠.中高职发展踏上“和谐号”[J].教学与职业,2011(16)

[2]殷侠,孙丽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3]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项目基金】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